中华医药视频全集艾灸计灸鼻祖是

您当前所在位置:
针灸鼻祖皇甫谧
时间: 09:11
来源:市地志办
责任编辑:李冬红
【选择字号:
  皇甫谧(214—282),字士安,幼名静,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人。西晋时期著名的学者、针灸学家。
  皇甫谧是皇甫嵩的曾孙,其祖叔献,任霸陵令,其父叔侯,仅举孝廉。皇甫谧自幼出嗣叔父,随叔父迁居新安(今河南省渑池),40岁时又迁回朝那。
  皇甫谧自幼贪玩,年20岁时,仍终日游荡,不好学习,“志不存教,心不入道”。叔母任氏对他说“: 昔日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阔,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皇甫谧听后深受感动。遂从乡贤席坦为师,发愤苦读,因家境贫困,“带经而农”,“勤力不怠”,“耽典籍,忘寝与食”,终于学业大进。有人劝他出去做官,他道“: 居田里之中,亦可以乐尧舜之道,何必崇接世利,事官鞅掌,然后为名乎?”遂不仕,以读书著作为务。40岁时因叔母病故,皇甫谧从新安到朝那奔丧,从此定居。这期间,他著书立说,潜心向道,致力于老庄之学,在医、文、史方面卓然成家,名噪一时。46岁时,相国晋王召选皇甫谧等37人,唯皇甫谧托病不出。48岁,武帝频下诏,皇甫谧上书辞曰“: 小人无良,致灾速祸,久婴笃疾,躯半不仁,右脚偏小,十有九载……”武帝嘉其诚,准其所请。一年后,再次宣诏未去,却向武帝借书,武帝遂送一车书给他。275年下诏封他为太子中庶子,仍以病重为由,予以拒绝。尔后,又诏征为议郎、召补著作郎,均未应诏。282年,皇甫谧写成《笃终论》一文,主张矫俗薄葬。临终前遗嘱,不设棺椁,用芦席裹尸,择不毛之地,挖一深十尺、长一丈五尺、宽六尺的土坑埋之,坟地周围不种树木,“使生迹无处,自求不知”。“朝死夕葬,夕死朝葬……殡含之物,一皆绝之,吾本欲露形入坑,以身亲土”。是年,皇甫谧病逝于朝那,享年68岁。
  皇甫谧一生著作颇丰,撰有诗、赋、诔、论、难甚多,影响较大的有《高士传》《帝王世纪》和医学名著《针灸甲乙经》。
  《高士传》一书中所收高士,皆为啸傲林泉、带经而农的隐逸者。《帝王世纪》是一部从三皇到汉魏的史书。现存的《帝王世纪》有10卷,是继司马迁《史记》之后,第二个整理历代帝王世系的历史书典,一直为历代史学家所重视。
  皇甫谧在42岁时,突患风痹症,半身不遂,半边身子像针刺似的难受,有时痛得起不了身,求治无效。于是,他就翻阅《内经》《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等医书,在自己身上扎针,有些穴位刺不到,就叫儿子进针。就这样,靠针刺、拔火罐、按摩,治好了自己的风痹病。从此,他更努力钻研,决心效法古人整理针灸典籍。东汉以后,由于战争频繁,许多竹简都已散失,抄本也残缺不全,皇甫谧把各书中点滴的针灸资料都集中起来,逐条加以核对分析,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决定舍取。有时天气不好,皇甫谧的风痹病复发,不能执笔,他就躺在床上口述,让学生和儿子记录。经过几年辛劳,终于完成了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针灸专著《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共10卷128篇。内容包括脏腑、经络、腧穴、病机、诊断、治疗等。书中校正了当时的腧穴总数穴位654个(包括单穴48个),记述了各部穴位的适应证和禁忌,说明了各种操作方法。此书问世后,唐代医署就开始设立针灸科,并把它作为医生必修的教材,唐代医家王焘评它“是医人之秘宝,后之学者,宜遵用之”。晋以后的许多针灸学专著,大都是在参考此书的基础上加以发挥而写出来的。自南北朝到隋唐,《针炙甲乙经》传到了日本和朝鲜,医学生规定必修《针炙甲乙经》《素问》《本草》等书,尤其在针灸治疗方面,以《针炙甲乙经》为专业书。一些欧洲国家,也将《针炙甲乙经》列为临床医学的必修课。皇甫谧也因此尊崇为“世界针灸鼻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与孔子齐名的世界历史文化名人。
中央部委网站
各省市区网站
省直部门网站
省内市州网站我国医学界十大鼻祖
我国医学界十大鼻祖
本主据网络文图资料编辑
针灸之祖——黄帝
&&&&&&&&&&&
黄帝同炎帝并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华夏部落联盟领袖,我们的祖先。以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始制衣
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是开创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先祖。传说中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在有关大量的神话传说故事中,本领最大、发明最多的人是黄帝。传说他发明了车、船、锅、镜子,制造了弩。又传说黄帝让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乐律,大挠制定甲子,岐伯写了医书。
根据传说,黄帝族、炎帝族和九黎族三个部落,逐步以黄帝族为主,相互融合,黄帝就成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共同祖先。后来,各族都认为是黄帝的后代,称为“炎黄子孙”。
脉学介导者——扁鹊
&脉学介导者——扁鹊
姓秦,名越人,战国渤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太子尸厥已死,而治之复生;齐桓公未病,而知其后五日不起,名闻三下。《史记·战国策》载有他的传记病案,并推崇为脉学的倡导者
外科之祖——华佗
华佗 (汉朝
西元145-208年)
又名敷,字无化,后汉末沛国今安徽亳州人。精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对“肠胃积聚”等病,饮麻沸散,须臾便如醉肠洗涤,缝腹摩膏,施行腹部手术。
  华佗精通各科,特别是外科。华陀在当时被誉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
他曾经昀病人断肢接骨,更令人惊奇的是他发明了麻醉用的麻沸散,这项发明比欧美的麻醉药早了一千多年,不仅如此,他曾施行一项高难度的手术,就是将病人肠断截洗涤,除去秽物,然后再将其缝合,结果病人比手术前更健康,手术当时不过是西元一百多年。
&医圣——张仲景
张仲景,东汉医学家。所著《伤寒杂病论》(后股分为《伤
寒论》和《金匮要略》)一书,对我国医学发展影响很大。
预防医学的介导者——葛洪
葛洪(公元284~364年),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汉族,晋[当时属南京](今句容市)人。方士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炼丹。
葛洪是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是的介导者。著有《》,书中最早记载一些如、症侯及诊治。
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581-682),,唐朝京兆华原(现陕西市)人,为唐代医药学家、药物学家,被誉为“”,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
儿科之祖——钱乙
自古儿科因其难治,有"哑科"之称,而钱乙经过四十多年的潜心研究,成为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著名儿科专家。
法医之祖——宋慈
宋慈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法医学家,被称为“法医学之父”,西方普遍认为正是宋慈于公元1235年开创了“法医鉴定学”。
在他的墓志铭中称他:“听讼清明,决事刚果,抚善良甚恩,临豪猾甚威。属部官吏以至穷闾委巷,深山幽谷之民,咸若有一宋提刑之临其前。”。这一期间,宋慈在处理狱讼中,特别重视现场勘验。他对当时传世的尸伤检验著作加以综合、核定和提炼,并结合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完成了《洗冤集录》这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
药圣——李时珍
&药圣李时珍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时人谓之李东壁。号濒湖,晚年自号濒湖山人,他是在我国明朝时一位伟大的医药学家,被后人尊称为药圣。
时珍受父亲李言闻的影响,从小对医药知识产生了极大兴趣。在三次参加科举考试金榜无名之后,他决心一生学医从医。他刻苦学习医书,虚心向农夫、渔民、樵夫
和药农学习,并亲自品尝百草,广泛收集民间药方,成为一位医术高明,为民解除病痛的名医。特别是,他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花费了27年心血编纂的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药物
学的总结性巨著,不仅
在我国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世界闻名。
《医宗金鉴》总修官——吴谦
吴谦(1689~1748年),字文吉,清朝安徽歙县人。乾隆时为太医院院判。《医宗金鉴》是清代御制钦定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全书90卷,是我国综合性中医医书最完善简要的一种。
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乾隆帝诏令编纂医书,命吴谦、刘裕铎为总修官。作为总修官,吴谦为《医宗金鉴》的成书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撰著《医宗金鉴》时,他参考引用清乾隆以前研究《》、《》
的20余位医家的著述,对这二部经典著作的原文逐条加以注释,汇集诸注家之阐发,撰成《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17卷、《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8卷,列为《医宗金鉴》全书之首。
《医宗金鉴》是清乾隆帝敕命编纂的大型综合性医学丛书。
&&&&&&&&&&
&&&&&&&&&&&&&
----- 本主据网络文图资料编辑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我已经阅读了这个提醒
字体大小:小中大
“神医”华佗“外科鼻祖”
华佗(约145-208) 东汉末医学家,汉族。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谯城区)人,据人考证,他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一四五年),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二八年)。这考证很可疑。因为《后汉书?华佗传》有华佗“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的记载,也有说他寿至一百五六十岁仍保持着六十多岁的容貌,而且是鹤发童颜的记载。据此,华佗可能不止活了六十三岁。华佗生活的时代,当是东汉末年三国初期。那时,军阀混乱,水旱成灾,疫病流行,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当时一位著名诗人王粲在其《七哀诗》里,写了这样两句:“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这就是当时社会景况的真实写照。目睹这种情况,华佗非常痛恨作恶多端的封建豪强,十分同情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人民。为此,他不愿做官,宁愿捍着金箍铃,到处奔跑,为人民解脱疾苦。   不求名利,不慕富贵,使华佗得以集中精力于医药的研究上。《后汉书?华佗传》说他“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尤其“精于方药”。人们称他为“神医”。他曾把自己丰富的医疗经验整理成一部医学著作,名曰《青囊经》,可惜没能流传下来。但不能说,他的医学经验因此就完全湮没了。因为他许多有作为的学生,如以针灸出名的樊阿,著有《吴普本草》的吴普,著有《本草经》的李当之,把他的经验部分地继承了下来。至于现存的华佗《中藏经》,那是宋人的作品,用他的名字出版的。但其中也可能包括一部分当时尚残存的华佗著作的内容。  华佗医术十分精湛,他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他不但精通方药,而且在针术和灸法上的造诣也十分令人钦佩。他每次在使用灸法的时候,不过取一两个穴位,灸上七八壮,病就好了。用针刺治疗时,也只针一两个穴位,告诉病人针感会达到什么地方,然后针感到了他说过的地方后,病人就说“已到”,他就拔出针来,病也就立即好了。另外,他创用了夹脊穴,“……点背数十处,相去一寸或五寸……灸处夹脊一寸上下”。  如果有病邪郁结在体内,针药都不能直接达到,他就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祛除病患。他所使用的“麻沸散”是世界史最早的麻醉剂。华佗采用酒服“麻沸散”施行腹部手术,开创了全身麻醉手术的先例。这种全身麻醉手术,在我国医学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医学史上也是罕见的创举。华佗在诊断上,善于望诊和切脉,并依此能正确判断出疾病的预后。在医疗体育方面也有着重要贡献,创立了著名的五禽戏,华佗还善于应用心理疗法治病。
罗良成的人气博文
访问(201780)评论(75)
访问(184869)评论(22)
访问(161177)评论(19)
访问(157525)评论(25)
访问(121656)评论(44)
本博文的最近访客
我来评两句
本周推荐博文爱灸堂艾灸品源自北纬37
春天是肝当令的季节,肝属木,最需要的是生长、通畅、朝气蓬勃,最怕有压抑它的东西。一旦这种特性被压抑了,人就会产生问题,正因如此,春季是皮肤病、呼吸道疾病、脾胃疾病的多发期。在这个潮湿的季节,用传统的艾灸疗法祛除体内湿气效果最理想,可以起到预防各种疾病的作用。小编本期推荐:爱灸堂艾灸。艾灸操作简单,功效显著,可健身延年益寿。爱灸堂董事长王政娟告诉记者,艾灸是中华几千年的中医瑰宝,是中医鼻祖及集大成者,集中了中医的药疗、穴位刺激、热疗、芳香疗法等于一体,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实效的医术,它拥有了几千年的文化历史,上至皇宫贵族,下至山野村夫,艾灸担当了救死扶伤,颐养生命的重任。艾灸文化有现成的几千年底蕴和群众基础。古医书记载可以治疗400多种疾病,作为养生覆盖到了所有领域。当然,艾灸的使用离不开艾。爱灸堂董事长王政娟介绍,艾用于灸法,其功效确非我们意想所能及的。艾火的温热刺激能直达深部,经久不消,使人发生畅快之感。若以普通火热,则只觉表层灼痛,而无温煦散寒之作用。灸法也和针法一样,能使衰弱之机能旺盛,也能使亢进之功能得到抑制。虚寒者能补,郁结者能散,有病者能调,无病者灸之可以健身延年。北纬37°小叶艾,是世界公认药性最佳的艾中极品 。爱灸堂董事长王政娟向记者透露,爱灸堂药材独有,精选胶东半岛小叶艾,于端午节前后15天艾草药性最佳的时期集中采摘。北纬37°小叶灵艾——艾中极品,是世界公认药性最佳之品生长在沿海无公害、无污染的自然环境,天然野生的大自然神草,株高两尺,叶片小而厚,叶背密布白绒,气味淡而清香,一年只产一季,药效更佳,每年只在五月端午前后采摘一季,渗透力更强,感觉更舒适,调理效果更好。记者采访行业专家也了解到,艾叶为弱碱纯阳之性,能宣理气血,温中逐冷,除湿开郁,生肌安胎,利阴气,暖子宫,杀蛔虫,灸百病,能通十二经气血,能回垂绝之元阳。用于内服治宫寒不孕,行经腹痛,崩漏带下。外用能灸治百病,强壮元阳,温通经脉,驱风散寒,舒筋活络,回阳救逆。可以很好地改善现代人酸性体质,从而改善亚健康,增强免疫力,延年益寿。北纬37°(烟台胶东半岛)小叶灵艾——艾草中的极品,世界公认的药性最佳的艾草,烟台胶东半岛盛产小叶艾,且品质极佳,具有极强的“渗、透”之感,是日韩主要的艾产品原料。“1次火力定灸相当于10次推拿的感觉,1个月火力定灸相当于1年推拿。”烟台市民王先生是爱灸堂的常客,他提起爱灸堂,满脸兴奋。爱灸堂市场部负责人提到,面对国内消费者市场,我们细分出不同功能的产品套盒,能够满足不同身体和消费层次需求的顾客群体,通过专业的定制方案调理达到保健养生的最佳效果。爱灸堂产品,独创火力定灸技术,纯手工炮制艾灸品,安全更有效爱灸堂产品纯手工、特殊2次炮制:燃烧过程不爆裂,不落灰,不炝眼,不炝嗓。产品为储存3年以上的艾叶及其它中药材加工而成,无任何添加物。依托三十年药厂,以制药的标准制作艾灸产品。并独创火力定灸技术,整合中外先进艾灸技术,严格按药监局GMP标准生产,从原料、工艺、加工流程、存储、物流等环节层层把控,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市。经过十一年的研发、优化、整合,更是创立独有的火力定灸手法,让消费者享受最传统、最正宗、最实效的艾灸。现在,爱灸堂是国内规模最大、资质最全、国内唯一的全产业链控制的艾灸品牌。目前全国有两千多家直营店、加盟店、嫁接店,运营模式、盈利模式、管理模式成熟,标准化操作,简单易复制。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张凯 TN02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华医药艾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