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白芨泡水,麦冬泡水喝功効

Note:以下关于中药材天麻的介绍内容由诸多中医药网管理员整理自《中华草本》《中国药典》《全国中草药汇编》等资料,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不宜当做私自用药天麻的参照,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名称】:
【英文名】:
Tall GasTCMLIBodia Tuber, Tuber of Tall GasTCMLIBo
【拼音】:
【别名】:
赤箭、离母、鬼督邮、神草、独摇芝、赤箭脂、定风草、合离草、独摇、自动草、水洋芋
【药材类别】:
【性味】:
甘;辛;平;无毒。
①《本经》:味辛,温。
②《药性论》:无毒。味甘,平。
③《医学启源》:气平,味苦。
【归经】:
入肝经。
①《纲目》:入肝经气分。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肝、膀胱二经。
③《本草新编》:入脾、肾、肝、胆、心经。
【入药部分】:
兰科天麻属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
【产地和分布】:
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陕西、湖北、甘肃、安徽、河南、河北、江西、湖南、广西、吉林、辽宁等地,当中贵州西部,四川南部及云南东北部所产为著名地道药材,质量尤佳。
【形态特征】:
天麻茎单一,直立,圆柱形,高30~150厘米,黄褐色,下部疏生数枚膜质鞘。无绿叶,叶鳞片状,膜质,互生,下部鞘状抱茎。地下块茎肥厚,长椭圆形、卵状长椭圆形或哑铃形,长约10(-20)厘米,粗3-5 (-7)厘米,肉质,常平卧;有均匀的环节,节上轮生多数三角状广卵形的膜质鳞片。总状花序顶生,花期显著伸长,长30-50厘米,具花30-50(-100);苞片膜质,长圆状披针形,长约1-1.5厘米,与子房(连花梗)近等长;花淡绿黄、蓝绿、橙红或黄白色,近直立,花梗长3一5毫米;萼片与花瓣合生成花被筒,筒长约1厘米,口部偏斜,直径5-7毫米,顶端5裂;萼裂片大于花冠裂片;唇瓣白色,先端3裂;唇瓣藏于筒内,无距,长圆状卵圆形,长约7毫米,上部边缘流苏状;合蕊柱长5~6毫米,子房下位,倒卵形,子房柄扭转,柱头3裂。蒴果长圆形或倒卵形,长1.2~1.8厘米,直径8一9毫米。种子多而极小,成粉末状。花期6~7月,果期7~8月。属食菌性草本植物,全株不含叶绿素,无根,与菌共生。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研末吞服,每次1-1.5g。
【注意事项】:
气血虚甚者慎服。
①《雷公炮炙论》:使御风草根,勿使天麻,二件若同用,即令人有肠结之患。
【天麻的功效与作用】:
息风止痉;平肝阳;祛风通络。主急慢惊风;抽搐拘挛;眩晕;头痛;半身不遂;肢麻;风湿痹痛。治眩晕眼黑,头风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语言蹇涩,小儿惊痫动风。
①《本经》:主恶气,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
②《别录》:消痈肿,下支满,疝,下血。
③《药性论》:治冷气顽痹,瘫缓不遂,语多恍惚,多惊失志。
④《日华子本草》:助阳气,补五劳七伤,通血脉,开窍。
⑤《开宝本草》: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小儿风痫、惊气,利腰膝,强筋力。
⑥张元素:治风虚眩晕头痛。
⑦《本草汇言》:主头风,头痛,头晕虚旋,癫痫强痉,四肢挛急,语言不顺,一切中风,风痰。
【附方】:
①治偏正头痛,首风攻注,眼目肿疼昏暗,头目旋运,起坐不能:天麻一两半,附子(炮制,去皮、脐)一两,半夏(汤洗七遍,去滑)一两,荆芥穗半两,木香半两,桂(去粗皮)一分,芎藭半两。上七味,捣罗为末,入乳香匀和,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渐加至十丸,茶清下,日三。(《圣济总录》天麻丸)
②消风化痰,清利头目,宽胸利膈,治心忪烦闷,头晕欲倒,项急,肩背拘倦,神昏多睡,肢节烦痛,皮肤瘙痒,偏正头痛,鼻齆,面目虚浮:天麻半两,芎藭二两。为末,炼蜜丸如芡子大。每食后嚼一丸,茶酒任下。(《昔济方》天麻丸)
③治中风手足不遂,筋骨疼痛,行步艰难,腰膝沉重:天麻二两,地榆一两,没药三分(研),玄参、乌头(炮制,去皮,脐)各一两,麝香一分(研)。上六味,除麝香、没药细研外,同捣罗为末,与研药拌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下,空心晚食前服。(《圣济总录》天麻丸)
④妇人风痹,手足不遂:天麻(切)、牛膝、附子、杜仲各二两。上药细锉,以生绢袋盛,用好酒一斗五升,浸经七日,每服温饮下一小盏。(《十便良方》天麻酒)
⑤治风湿脚气,筋骨疼痛,皮肤不仁:天麻(生用)五两,麻黄(去根、节)十两,草乌头(炮,去皮)、藿香叶、半夏(炮黄色)、白面(炒)各五两。上六味,捣罗为细末,滴水丸如鸡头大,丹砂为衣。每服一丸,茶酒嚼下,日三服,不拘时。(《圣济总录》天麻丸)
⑥治小儿风痰搐搦,急慢惊风,风痫:天麻曲两(酒洗,炒),胆星三两,僵蚕二两(俱炒),天竺黄一两,明雄黄五钱。俱研细,总和匀,半夏曲二两,为末,打糊丸如弹子大。用薄荷、生姜泡浓汤,调化一丸,或二、三丸。(《本草汇言》)
⑦治小儿诸惊:天麻半两,全蝎(去毒,炒)一两,天南星(炮,去皮)半两,白僵蚕(炒,去丝)二钱。共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天麻子大。一岁每服十丸至十五丸。荆芥汤下,此药性温,可以常服。(《魏氏家藏方》天麻丸)
(本文由整理或引用,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更多关于 药用价值、功效、天麻 的文章
按字母检索药材
中药炮制文章推荐
中药方剂大全文章推荐Note:以下关于中药材土白芨的介绍内容由诸多中医药网管理员整理自《中华草本》《中国药典》《全国中草药汇编》等资料,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不宜当做私自用药土白芨的参照,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名称】:
【英文名】:
Rhizome of Twoleaf Platanthera
【拼音】:
Tǔ Bái Jī
【别名】:
欧白及、蛇儿参
【药材类别】:
【性味】:
苦;平。
①《西藏常用中草药》:”苦,平。
【归经】:
【入药部分】:
为兰科植物二叶舌唇兰的块茎。
【产地和分布】:
生于海拔400-3500m的山坡林下及山坡灌丛下。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青海、河南、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形态特征】:
  二叶舌唇兰 ,草本,高30~50厘米。块茎2个,近倒卵形,肥厚肉质,黄白色,顶部有须根。茎直立,无毛,中部通常具数片鳞片状叶,向上逐渐过渡为苞片。基部有2片基生叶,叶椭圆形、狭椭圆形或倒披针状椭圆形,先端钝,基部收狭成鞘状叶柄。穗状花序顶生,有10余朵花,白色,外面3片花被略带淡绿色。 生于山野林下较潮湿的草地上。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事项】:
【土白芨的功效与作用】:
补肺止肌;化瘀止血。主肺痨咳血;吐血;衄血;创伤;烫火伤;痈肿
①《西藏常用中草药》:"补肺生肌,化瘀止血。治肺痨咳血,吐血,衄血,创伤,痈肿,汤火伤。"
【附方】:
暂无资料。
(本文由整理或引用,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更多关于 药用价值、功效、土白芨 的文章
按字母检索药材
中药炮制文章推荐
中药方剂大全文章推荐白术,白芨,玉竹,麦冬可以一起泡茶喝吗?其功效是什么_百度知道信息流布局信息流中显示内容:赞了视频订阅频道温馨提示:如果您的内容较少,建议使用该布局 温馨提示:如果您的内容较多,且有一定运营需要,建议使用该布局。 确定取消默认模板萦绕迷蝶浩瀚星空春光明媚芦苇荡小黄人远山喵星人确定取消上传头图 推荐尺寸,文件大小不超过5MB,支持jpg、gif、png格式 显示头图设置头图链接(可选)上传背景图 文件大小不超过5MB,支持jpg、png格式图片。 显示背景图片锁定背景位置横向平铺纵向平铺居中对齐头图距离顶部高度:推荐200以内,最高不超过600页面背景背景透明度70%透明不透明内容前景主导航已选导航模块标题功能连接推荐配色:确定取消 分享扫码手机看简介:手机:,QQ:;QQ: ;网址: /
批发野生白芨,白芨种苗,三叶青,七叶一支花,重楼,铁皮石斛,金钗石斛,铜皮紫皮石斛,鼓槌石斛,石橄榄,水田七,三七,田七,黄精,地榆,仙鹤草,何首乌,骨碎补,党参,当归,土茯苓,钩藤,天冬,七叶参绞股蓝,麦冬,茜草,威灵仙,独脚仙茅,千斤拔,鸡血藤,玉竹,山豆根,薯莨,天麻,灵芝,黄连,巴戟天,金毛狗脊,金樱子,野菊花,五指毛桃,凉伞遮金珠,等等各类野生的中药材。请告诉我们,你要什么药材,我们就上山找,上山挖。1.3万视频播放数6粉丝数视频播单讨论区已隐藏的导航模块确定取消还没有订阅过频道!选择模块类型最新动态茯苓白术白芨干草一起泡水喝的功效与作用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芨泡水喝淡斑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