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兪的穴位在膀胱穴位图劲上嘛

             
 ―&膀胱俞穴
【取穴方法】定位该穴道时常采取俯卧的姿势,此穴位于身体骶部,第二仙椎左右二指宽处,与第二骶后孔齐平。
●  ●  ●
穴位相关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膀胱俞穴功能、定位及按摩方法
【主治病症】1.消化系统疾病:腹泻,肠炎,便秘,痢疾;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腰骶痛,腰骶神经痛,坐骨神经痛;3.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遗精,尿血,尿痛,膀胱炎,遗尿;4. 其它:带下,糖尿病,脚气,子宫内膜炎等【人体穴位配伍】 配肾俞穴治小便不利。【穴义】膀胱腑中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刺灸法】刺法:直刺0.8~1寸,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臀部及下肢放散。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骶棘肌。皮肤由第五腰神经和第一、二、三骶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分布。该部位,背阔肌与骶棘肌以腱膜起始,所以肌性结构较少。其深面为骶髂关节,该关节的关节面平浅,关节囊坚厚而紧张,关节腔狭小而呈裂隙状,周围有坚强的韧带附着,以适应负重。【名解】膀胱,膀胱腑也。俞,输也。该穴名意指膀胱腑中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寒湿水气。【运行规律】大部分寒湿水气冷降归于地部,小部分吸热后循膀胱经上行。【功能作用】利水通淋,清热利湿,通经活络。【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临床应用】
  【遗尿】
  主穴 关元 中极 膀胱俞 三阴交
  配穴 肾气不足者,配肾俞、命门、太溪;肺脾气虚者,配气海、肺俞、足三里。
  方义 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培补元气,益肾固本;中极为膀胱之募穴,配背俞穴膀胱俞,俞募相配,可促进膀胱气化功能,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通调肝、脾、肾三经经气,可健脾益气,益肾固本而止遗尿。
  【肾绞痛】
  主穴 肾俞 三焦俞 关元 三阴交
  配穴 下焦湿热者,配阴陵泉;气滞血瘀者,配膈俞、太冲;肾气虚弱者,配腰阳关;尿路上段结石者配京门、天枢、气海;尿路中、下段结石者配取膀胱俞、中极、水道。
  方义 肾俞、三焦俞位于肾区,又为足太阳膀胱经穴,配关元疏利膀胱气机,疏通局部经络以止痛;远取三阴交以清利湿热、通淋止痛。
  【尿血】
  主穴 肾俞 膀胱俞 血海 阴陵泉 三阴交
  配穴 湿热下注者,配中极、行间;心火亢盛者,配大陵、神门;脾胃虚弱者,配关元、足三里。
  方义 肾俞、膀胱俞以疏利膀胱气机;血海、阴陵泉利水通淋理血止血;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对前阴疾患颇有效。
  【实证癃闭】
  主穴 中极 膀胱俞 三阴交 阴陵泉
  配穴 湿热蕴结者,配委阳;肺热壅盛者,配尺泽;肝郁气滞者,配太冲、支沟;瘀血闭阻者,配次s、血海。
  方义 中极为膀胱募穴,配膀胱之背俞穴,俞募相配,促进膀胱气化功能,通利小便;三阴交、阴陵泉为脾经腧穴,善于醒脾利湿,消除瘀滞,通利小便。
 热点推荐
 经络穴位
按照人体部位划分查找穴位
按照经络名称查找
 养生茶饮
 茶叶的分类及功效
 日常保健茶饮配方
 疾病调理茶饮配方
 体质养生 脏腑辨证
 中医体质分类
 脏腑辨证
 中医本草
&&&中医养生堂版权所有  业务合作、广告投放客服 QQ:
&&&备案号: 沪ICP备号膀胱俞穴位位置图,怎么最快找到膀胱俞的准确位置图
膀胱俞穴位位置图,怎么最快找到膀胱俞的准确位置图
&&& 穴是足太阳的常用腧穴之一,膀胱俞穴的位置在骶正中嵴(第2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常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膀胱炎、痢疾等。膀胱俞穴作为膀胱的背俞穴,就像是膀胱的排污口一样。膀胱气化功能出现异常,导致小便不利,在膀胱俞穴上就会有所反映。反过来,通过刺激膀胱俞穴,就可以调节膀胱的功能,从而改善小便不利的情况。
最快找膀胱俞穴的准确位置
&&& 1.坐位,从骨盆后面髂嵴最高点向内下方骶角两侧循摸可触及一高骨突起(髂后上棘),与之平行的髂骨正中突起处即第2骶椎棘突,引一垂线,再从肩胛骨肉侧缘引一垂线,两条垂线之间距离的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
&&& 2.定位该穴道时常采取俯卧的姿势,此穴位于身体骶部,第二仙椎左右二指宽处,与第二骶后孔齐平。
膀胱俞的按摩方法
&&& 刺法:直刺0.8~1.2寸。不宜深刺;针刺时,局部有酸胀感。
&&& 灸法:艾炷灸5~7壮,艾条灸5~10分钟。
&&& 按摩法:双手叉腰,以拇指指腹加以按压。
&&& 膀胱俞穴的作用
&&& 清热利湿,通淋止痛。膀胱俞可增强膀胱功能,主要用于泌尿方面的疾病,可疏通膀胱、提高膀胱功能。膀胱俞对于小便困难、尿频、尿失禁、腹泻、便秘、腰酸背痛、手脚冰冷等症状也有不错的疗效。其还可排除多余,消除腿部水肿。
&&& 【穴位解剖】在骶棘肌起部和臀大肌起部之间;有骶外侧动、静脉后支;布有臀中皮神经分支。
膀胱俞穴解析
&&& 膀胱腑中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 名解:膀胱,膀胱腑也。俞,输也。该穴名意指膀胱腑中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 运行规律:大部分寒湿水气冷降归于地部,小部分吸热后循膀胱经上行。
&&& 功能作用:外膀胱腑之热。
&&&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膀胱俞穴配合穴位治疗
&&& 1.配、,用于小便不利。
&&& 2.配天枢、,用于腹胀,便秘。转载地址:/s/pangguangshu.html
------分隔线----------------------------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后背穴位排行榜
推荐穴位图
  
  
  
  
•   •   •   •   •   •   膀胱俞-体表图(点击放大)以下信息来自于《针灸学》七版教材【定位】
第2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约平第2骶后孔(见图3-47)。【解剖】
在骶棘肌起部和臀大肌起部之间;有骶外侧动、静脉后支;布有臀中皮神经分支。【主治】
①小便不利,遗尿;②腰骶痛;③腹泻,便秘。【操作】
直刺或斜刺0.8~l.2寸。以下信息来自于互联网取穴方法:位于身体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2骶后孔(第二仙椎左右二指宽处,与第二骶后孔齐平)。膀胱俞穴 解析:膀胱,膀胱腑也。俞,输也。该穴名意指膀胱腑中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附注:膀胱背俞穴。膀胱俞穴意义:膀胱腑中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寒湿水气。运行规律:大部分寒湿水气冷降归于地部,小部分吸热后循膀胱经上行。功能作用:外膀胱腑之热。主治病症:小便不利,遗尿,泄泻,便秘,腰脊强痛等夜尿症、膀胱肾脏疾病。〖人体穴位配伍〗 配肾俞穴治小便不利。〖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生理解剖〗在骶棘肌起部和臀大肌起部之间;有骶外侧动、静脉后支;布有臀中皮神经分支。
本经络穴位
足太阳膀胱经&&&&&&&&&&&&&&&&&&&&&&&&&&&膀胱俞&&&&&&&&&&&&&&&&&&&&&&&&&&&&&&&&&&&&&&&&
电子书下载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
&&&&&&&&&&&&&&&&&&&&&&&&&&&&&&&&&&&&&&&&&&&&&&&&&&&&&&&&&&&&&&&&&&&&&&&&&&&&&&&&&
本站作品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中医作品,为便于大家科研、教学、学习等用途,以及传播中医,本站将一些学术价值高的中医古籍或近代作品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不能仅凭此信息购药、用药、诊断疾病或开处方,而应以其使用说明书为准,并谨遵医嘱。
CopyRight (C) 2014 版权所有 &&站长信箱:&&俞募配穴艾灸结合膀胱功能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括约肌协调性的影响--《2015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5年
俞募配穴艾灸结合膀胱功能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括约肌协调性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俞募配穴艾灸法结合膀胱功能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缩短建立反射性膀胱的周期,患者达到平衡膀胱的疗效及膀胱括约肌协调性的影响。方法:病人均在治疗前行尿动力学检查和B超残余尿量测定,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脊髓休克期采用持续留置导尿管间歇开放法;脊髓恢复期则采用饮水控制训练、间歇导尿、膀胱括约肌控制训练、排尿反射训练。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俞募配穴艾灸中极穴及膀胱俞穴。45天后,再次行尿动力学检查和B超残余尿量测定。结果:观察组建立反射性膀胱的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达到平衡膀胱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改善脊髓损伤患者逼尿肌过度反射所致尿失禁并显著性增加膀胱容量。讨论:俞募配穴艾灸结合膀胱功能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建立反射性膀胱有较好疗效,对膀胱功能有良性的调节作用。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651.2【正文快照】:
俞募配穴艾灸结合膀胱功能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括约肌协调性的影响@马振宇$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康复科目的:观察俞募配穴艾灸法结合膀胱功能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缩短建立反射性膀胱的周期,患者达到平衡膀胱的疗效及膀胱括约肌协调性的影响。方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瑞生,侯春林,张世民,王金武,王诗波,刘明轩,陈爱民;[J];中华骨科杂志;2002年04期
魏玉玲,冯肇球,梁克玉;[J];中医正骨;1995年02期
Chaudhri S.;Maruthachalam K.;Kaiser A.;A.F.H孟欣颖;;[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2006年12期
王洪同,刘恩靖,王爱玲,魏光先,于跃安;[J];前卫医药杂志;1996年03期
黄春雪;黄春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年10期
徐瑞生,侯春林,张世民,王金武,王诗波,刘明轩,陈爱民;[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2年02期
徐瑞生,侯春林,张世民,王立邦,丁涛,王刊石,包聚良;[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2年09期
张健;王文军;姚女兆;李学林;;[J];中国伤残医学;2013年05期
周谋望;陈亚平;杨延砚;黄红拾;刘楠;;[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7年02期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平;[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倪跃;[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膀胱俞穴位位置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