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碳纤维研究进展进展期严重吗?

肝纤维化早期诊断进展
  【摘要】肝纤维化作为一种临床中常见的病理生理过程,对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具有较大影响,对肝纤维化进行早期诊断,可对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有效参考,防止病情发展。目前,对于肝纤维化早期诊断的方法较多,其中肝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是公认的“金标准”,但其属于有创性检查,重复性及患者接受度较差。因此,近年来对肝纤维化早期诊断安全、方便、准确方法的探寻,一直是研究热点。本文对临床评估、影像学检查、组织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肝纤维化早期诊断的进展。   【关键词】肝纤维化;早期诊断;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指多种因素造成的肝脏内结缔组织增生异常,当肝脏出现损伤时,其在自身愈合及修复过程中,均会存在肝纤维化。肝纤维化还可造成肝内外循环障碍,对血液及肝细胞的物质交换产生阻碍作用。如该病理生理过程未得到及时的发现与治疗,长期持续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因此选择有效方法予以早期诊断,可对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可靠指导。   1 临床评估   1.1 病历资料   包括患者性别、年龄、病史等,临床观察发现,纤维化程度同年龄增长呈正相关性,同时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多,因此对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对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有一定帮组,但并不能以此进行判定。   1.2 临床表现   肝纤维化患者在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即使有一定症状表现,也缺乏特异性,多数患者是在出现疲乏无力、慢性消化不良或者出血等肝损伤症状并进行健康检查时,才发现肝纤维化。鉴于此,在肝纤维化的诊断中,通过临床评估的方法并不可靠。   2 影像学检查   2.1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具有较高组织分辨率的影像学检查方式,其中磁共振弹性成像属于较新的非侵入性成像技术,能够对组织弹性进行量化分析以及直观显示,国内外大量研究及动物实验均证实该检查方法能够对肝纤维化进行准确分期[1]。但磁共振弹性成像成本较高,且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因此还需深入研究。   2.2 CT检查   CT检查具有组织分辨力强,内部结构显示清晰的特点,在肝纤维化诊断中,采用增强CT,还能对肝实质及血管结构变化进行观察,但目前该检查手段在早期肝纤维化诊断中仍然存在一定弊端,不能对肝脏进行全面评估,且容易受呼吸运动干扰。   2.3 超声成像   包括二维超声、超声造影与超声弹性成像。二维超声在肝纤维化诊断中具有操作简便、重复性好、患者接受度高等优势,同时采用高频探头,可提高诊断敏感性,但该方法穿透力较低,诊断准确度不高。超声造影技术在近年来取得了明显进步,但该技术在肝纤维化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尚未得到完善,因此价值有限。超声弹性成像是一种无创、简便与安全的诊断放方法,能够对肝纤维化进行早期诊断,并准确分析肝纤维化程度,且随着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的发展,使得该检查方法所获得的参数与信息量更大,对肝纤维化的反映也更为全面、直接[2]。   3 组织学检查   肝组织活检在肝脏疾病诊断以及预后评价中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是肝纤维化诊断中最为可靠的方法,被认为是诊断“金标准”,但由于肝组织活检属于有创检查,且其重复性较差,患者接受度较低,同时该方法不能对肝纤维化病情进行动态观察。   4 实验室检查   4.1 直接指标   近年来,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等标志物在临床中研究较多,学界普遍认为上述标志物可在肝纤维化诊断、病情及预后评估中起到重要作用,其中透明质酸由于具有较高特异性以及敏感性,被认为是对活动性肝纤维化进行有效反映的最佳指标。研究发现[3],该标志物在慢性肝病患者中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群,且病情越严重,体内含量越高。   4.2 间接指标   在肝纤维化诊断中,凝血酶时间、血常规以及肝功能等检查是最为常见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其中肝功能检查能对多种肝损伤反映指标进行测定,丙氨酸转氨酶及天冬氨酸转氨酶在肝细胞损伤的反映中,敏感性较高,可以作为肝硬化早期的预测指标,但上述指标不能对肝纤维增生情况进行直接反映,所以在肝纤维化发展程度的判断中,缺乏准确性。   4.3 综合指标   目前,有学者通过多种生化指标的联合,构建了对肝纤维化进行判断的各种诊断模型,如综合患者胆固醇、谷胺酰转肽酶、血小板计数及丙氨酸转氨酶等指标的Forns index模型,在对肝纤维化进行诊断时,阳性预示值较高,能够较准确的预测肝纤维化。但由于肝脏具有较强的代偿功能,因此在肝纤维化早期,较多患者各项指标可能显示正常,从而影响检查准确性。   5 结语   综上所述,临床中用于肝纤维化早期诊断的方法较多,其中组织病理学检查一致作为诊断“金标准”,但由于该方法属有创检查手段,患者接受度差;而临床评估虽然具有一定参考作用,但并无明显特异性;虽然采用实验室检查,特别是多指标综合评价,可提高诊断准确性,但仍无法对肝纤维化程度进行精确反映;而通过影像学检查,特别是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可对肝纤维化的过程进行有效反映,提高早期诊断效果,且该方法操作简单,患者无痛苦,可提供客观全面的影像信息,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永鹏,汪艳,侯金林等.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动态变化及其诊断进展[J].中华肝脏病杂志,):244-246.   [2]陈曦,解丽梅,董颖慧等.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肝纤维化的价值[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62-64.   [3]蒋红平,袁柳明,曾瑞梅等.肝纤维化指标联合微量元素测定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   林勇 王晓临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现代养生下半月
本期精彩导读
用户分享的文章
软件产品登记证书&&软件企业认定证书&&国际联网备案登记证书&&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病理特征及肝纤维化进展原因分析--《2012年浙江省医学会肝病、感染病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感染科医师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年
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病理特征及肝纤维化进展原因分析
【摘要】:目的探索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病理特征及肝纤维化进展原因。方法以晚期血吸虫病性肝病为研究对象,B超引导定位肝穿刺路径,肝穿刺肝活检,病理检查,同时检测肝纤维化指标,并分析不同级别组之间的差异显著性。结果肝活检病理均表现:肝小叶结构尚保存,肝细胞水样变性,可见点状坏死,散在炎细胞浸润(淋巴细胞及浆细胞为主);汇管区扩大,纤维组织增生,少量炎细胞浸润(淋巴细胞及浆细胞为主);其中9例见钙化血吸虫卵沉积;透明质酸(HA)和四型胶原(IV-C)等与肝纤维化程度具有相关性。结论肝纤维化到一定程度以后,肝内血液循环受阻,肝内血液循环微压力明显上升,导致肝细胞生活在高微循环压和低物质交换和低免疫功能的环境中,易受损,过早凋亡,病理表现为肝细胞水样变性,点状坏死;而散在炎细胞浸润(淋巴细胞及浆细胞为主)可能是为清除凋亡坏死细胞所需。据上述推测,肝内微循环障碍可能是肝纤维化进展的原因之一。
【作者单位】:
【分类号】:R532.21;R575.2【正文快照】:
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病理特征及肝纤维化进展原因分析@吴一鸣$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消化科!314000
@朱志红$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消化科!314000
@徐晓菲$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消化科!314000
@邬万新$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消化科!314000
@朱文军$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莲香;舒建昌;;[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1年01期
王在华;[J];湖北预防医学杂志;1999年06期
李校天,高红旗,蒋树林,姚希贤;[J];中国医师杂志;2003年10期
赵治友,周庚生;[J];北京中医;2005年03期
徐速;;[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1987年05期
叶红军,高永生,王丽英,肖红,计秀生,潘春芝,冯雪梅;[J];临床肝胆病杂志;1993年02期
彭安国,陈东风,冷思仁,徐有奇;[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6年08期
王宝恩;[J];中华肝脏病杂志;1998年04期
王建芳;[J];江苏医药;1999年02期
曾凡杰,刘璐,朱建衡,黄鹰,王媛,刘文虎;[J];铁道医学;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俊红;王继;;[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李瑞雯;高爱梅;汪晖;;[A];全国第十一届生化与分子药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慕永平;小川智弘;河田则文;;[A];第二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程明亮;李宏;姚玉梅;;[A];第十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叶国荣;舒建昌;;[A];广东省肝脏病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程井军;曾佑祥;孙雅祥;柯冬桂;熊建玲;;[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王秋实;;[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6年
严福华;;[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肖定璋;;[A];第五届全国中医药免疫学术研讨会——暨环境·免疫与肿瘤防治综合交叉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缪锡民;;[A];2005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马艳红;[N];中国医药报;2009年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肝病研究所 段瑞娴 刘红艳 程勇卫 高啸 林菊生 唐望先 武汉市第七医院 虞涤霞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 吴翠环;[N];保健时报;2009年
黄丁毅;[N];医药经济报;2010年
徐琪忠 王根华;[N];中国医药报;2010年
胡德荣;[N];健康报;2011年
杨苏河;[N];医药经济报;2001年
胡德荣;[N];健康报;2004年
;[N];健康报;2005年
张旭;[N];中国医药报;2009年
广文;[N];健康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志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段志军;[D];大连医科大学;2003年
强晖;[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毕红征;[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朱冰;[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彭彦辉;[D];河北医科大学;2002年
翁红雷;[D];浙江大学;2002年
吴晓玲;[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段颖华;[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刘文滨;[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裴紫燕;[D];浙江大学;2006年
邢陆;[D];辽宁中医学院;2002年
阎文昭;[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陆亚琴;[D];东南大学;2004年
冯璇;[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李一;[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薛苗;[D];兰州大学;2011年
尹旭;[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郑力搏;[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李成泰;[D];延边大学;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图文】肝纤维化五项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肝纤维化五项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1.46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苟卫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肝纤维化、肝硬化能逆转吗?
& & 随着慢性的疾病进展,不断加重,逐步发展至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患者可因的并发症或HCC发生死亡。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可以评价门静脉压力(正常≤5 mm Hg),&10 mm Hg是患者发生失代偿和食管静脉曲张的预测因素,发生曲张静脉出血或其他并发症时,HVPG≥12 mm Hg。不同的病理分期伴有相应的生物学特征、HVPG、并发症风险和临床分期,随着病情进展,其严重度和不可逆性不断加重。病理学观察人的可恢复为不完全分隔性,证实是可逆的。& & 直接测定HVPG和胃镜观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存在及其程度来间接判断门静脉压力,均可作为对逆转的评估方法。NA长期治疗可使大多数代偿期患者的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保持稳定或减轻。NA长期治疗可使大多数F1~F3期得以逆转,F4期也可以逆转,但疗效不一,小部分患者可有门静脉高压的减轻,而重度门静脉高压则可作为不可逆的特征。& & & 美国肝病会议前任主席—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医学院Arun J. Sanyal教授:& & & 我们在代偿期的治疗上所取得了较大进展,在能否逆转的问题上,我们已经看到曙光。相信未来两年内,我们将可以揭晓答案。基于对的作用机制和现有的临床前数据,我们有证据相信可以逆转。这对于整个肝病学界以及进展期肝病患者具有非凡的意义,因为即使患者已经进展为阶段,我们仍有能力延缓其进展,甚至将疾病逆转为无的状态。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20:53
苟卫大夫的信息
苟卫大夫电话咨询
苟卫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苟卫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苟卫大夫提问
苟卫的咨询范围:
擅长各种病毒性肝炎、重症肝病、肝硬化及肝源性糖尿病、脂肪肝、肝病合并糖尿病的诊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碳纤维研究进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