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帮别人买四川省山东董家骨科膏药医院自制的那个膏药只是买个这个都要挂号就诊这

最近两年马彦旭医生的患者投票(3)对排名影响大
两年前马彦旭医生的患者投票(17)
这条有参考价值吗?
患者:韩***
患者于两年前发表
所患疾病:
看病目的:未填
治疗方式:磁疗及膏药及按摩
疗效:满意
态度:很满意
看病经验:在其他医院医生让吃药,吃的时候减轻,吃完就没有用了。后来去了中医医院,偶然的机会挂了马主任的号,马主任很和蔼,对病人很尊重也很周到。
没有吃一点药,让我做5次磁疗,就可以了。
昨天做了一次,贴了1贴膏药,现在就已经好了很多。
感谢!真的感谢
这条有参考价值吗?
患者:孙***
患者于两年前发表
所患疾病:
看病目的:未填
治疗方式:药膏
疗效:还不知道
态度:很满意
就诊方式:通过本站就诊成功!
看病经验:马大夫态度非常和蔼,仔细看过片后,亲自手诊,判断老人脚疼是因为疲劳性骨折,开了药膏和成药,并耐心交待了注意事项。让我们心里非常踏实,相信老人的脚会好起来。非常感谢马大夫。
这条有参考价值吗?
患者:123.120.42.*(来自北京市)
患者于两年前发表
所患疾病:
看病目的:未填
治疗方式:未填
疗效:很满意
态度:很满意
感谢信:我母亲患腰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先后去了几家医院治疗都效果不明显,有的还建议手术。偶然的机会在网上看见马彦旭大夫的介绍,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来找他看病。当时马大夫认真看了片子,仔细询问了病情,开出了药方和外用膏药。我母亲用了一周的药就有好转了,疼痛就有所减轻了,到现在大约三周的时间,情况就更好了:以前走100米就要歇会儿,现在走几百米都不用歇了,而且腰也直多了,疼痛感已经很轻微了。我们一家人都很高兴,非常感谢马大夫高超的医术,并且很钦佩马大夫准确的判断和丰富的经验,为患者带来了福音。在此祝马大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这条有参考价值吗?
患者:李***
患者于两年前发表
所患疾病:
看病目的:未填
治疗方式:吃药,打针
疗效:很满意
态度:很满意
看病经验:马大夫是个好医生,他对每个病人都认真负责,耐心仔细的询问病情,不厌其烦解答病因,他的医术高,最主要的是医德好,马大夫说了,我的病只能减轻症状,改变不了它的结构,我虽然没有看好病,最后还是做了手术,但是我对马大夫的医德医术很敬佩,我忠心的祝马大夫工作顺利,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这条有参考价值吗?
患者:李***
患者于两年前发表
所患疾病:
看病目的:未填
治疗方式:金乌骨通胶囊,舒通消痛贴等
看病经验:马大夫看病耐心,仔细的讯问病情,耐心的解释病因,一式同仁,对每个病人都一样,我很感谢马大夫,我祝他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这条有参考价值吗?
患者:李***
患者于两年前发表
所患疾病:
看病目的:未填
治疗方式:服用中药,及贴敷膏药,
疗效:一般
态度:很满意
就诊方式:通过本站就诊成功!
看病经验:加好顺利,马大夫对病人态度好,一切为病人着想,经马大夫几次诊治,我右腿关节已消肿,由于右膝关节磨损严重,且多处骨质增生,他推荐手术治疗,故转到积水潭医院继续诊治
这条有参考价值吗?
以上言论未经核实,仅为其个人意见,并非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请谨慎参考!
您的投票和反馈是病友们求医路上的指路明灯,也是鞭策医生努力提升专业水平的动力!
继续完善看病经验
为本次看病过程打分
本次看病费用总计(元)
目前病情状况
为什么选择该医生就诊
本次挂号途径
还有什么想表达的(感谢或建议)
如评价医生、分享经验等,不少于30字
患者姓名(其他人不可见)
手机号(仅用于核实,不公开)
你知道么?
送心意礼物也可以表达您对医生的谢意哦~
10000 积分
支持自定义赠送语的高级心意礼物,说出心声,向医生表达您最美好的祝福!
1.网站郑重承诺对您的个人信息保密,仅医患双方可见。
2.请您务必填写真实资料,医生才能给您准确的医疗服务。
3.一旦信息建立,将无法编辑或删除,请确认无误后提交。
*患者姓名:
*患者出生日期:
*患者性别:
*患者所在省市:
与患者关系:
*电话号码:
注:请填写真实手机号码,仅用于核实不公开。
马彦旭大夫最近收到的评论
发表了一封
发表了一篇
发表了一篇
发表了一篇
发表了一篇
发表了一篇
马彦旭最新咨询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所有门诊时间仅供参考,最终以医院当日公布为准。网友、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备案编号:29
好大夫在线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6您现在的位置: &&
城市医&#Ə
发布时间: 点击数:1773次
&&&&&&& &&& 0&
&&&&&&&&& &&&&&&&
&&&&&&& &&&&&&&
&&&&&&& &&&&&&&
&&&&&&& &&&
&&&&&&&&& &&&&&&&
&&&&&&& &&&
2015112007972007163&
20141212-14
--ICF&&&&&&&&&&&&&&&&&&&&&&&&&&&&&&&&&&&&&&&&&&&
&&&&&&&&&&&&&&&&&&&&&&&&&&&&&&&&&&&&&
120,120120
2014125;;;200
&&&&&&&&&&&&&&&&&
201412122015
20141212370
&&&&&&&&&&&&&&&&&&&&&&&&&&&&&&&&&&&&&&&&&&&&&&& ()
201412912183
&&&&&&&&&&&&&&&&&&&&&&&&&&&&&&&&&&&&&&&&&&&&&&& &
XX9 91215+10
20141229302015112014620148HIS201410HIS201412
2013 2015112
2014123020151
&&&&&&&& &&&&&&&&&&&&(& )
3228WEST-4111
&WEST-4111 4111
1120143100%98.5%100%
&&&&&&&&&&&&&&&&&&&&&&&&&&&&&&&&& &&&&&&&&&&&&&&&&&&&&&&&
& 201128101101083181-1195%1-1171.54.4%6.92%
1226 20143
&&&&& &&&&&&&&&&&&&&&&&&&&&&&&&&&&&&&&&&&&&&&&&&&&&&&&&
31120132237
4HISLISPACS
&&&&&&&&&&&&&&&&&&&&&&&&&&&&&&&&&&&&&&&&& &
&&&&&&&&&&&&&&&&&&&&&&&&&&&&&&&&&&&&&&&&&&&&&&&
&&&&&&&&&&&&&&&&&&&&&&&&&&&&&&&& &&&&&&&&&&&/
791332014164
316493155.347.05
&&&&&&&&&&&&&&&&&&&&&&&&&&&&&&&&&&&&&&&&&&&&&&&
& 1100110024
& 2011141243292100%86.6%92.3%70%2014&& & &
2014111220132013
111201389.268191.368289.268379.865456.758553.564648.700745.267842.648942.0761040.968
201517--1017
&&&&&&&&&&&&&&&&&&&&&&&&&&&&&&&&&&&&&&&& &
&&&&&&&&&&&&&&&&&&&&&&&&&&&&&&&&&&&&&&&&&&&&& &
4HISLISPACS
100%201411
20105320100%2606598%20141117--1986100%
&&&&&&&&&&&&&& &&&&&&&&&&&&&&&&&&&&&&&&&&&&&&&&&&&&&&&&&
&&&&&&&&&&&&&&&&&&&&&&&&&&&&&& ()
&&&&&&&&&&&&
2014129 2014()
&&&&&&&&&&&&&&&&&&
20141212----2013
2014121920141140
&&&&&&&&&&&&&&&&&&&&&&&&&&&&&&&&&&&&&&&&&&&&&&&&&&&&&& ()
&&&&&&&&&&&&&&&&&&&&&&&&&&
2015201520
1221220123
2014 12112014140
9+X&&&&&&&&&&&&&&&&&&&&&&&&&&&&&&&&&&&&&& (
8201412715
57839518389935545151000700135102338944
3110&&&&&&&&&&&&&&&&&&&&&&&&&&&&&&&&&&&&&&&&&&&&&&&&&
201420152015 , 3-51-3151-31-530
&&&&&&&&&&&&&&&&&&&&&&&&&&&&&&&&&&&&&&&&&&&&&&&&
&&&&&&&&&&&&&&&&&&&&&&
&& &&&&&&&&&&&&&&&&
&&&&&&&&&&&&&&&&&&&&&&&&&&&&&&&&&
201412302012&&&&&&&&&&&&&&&&&&&&&&&&&&&&&&&&&&
2014128100
721&&&&&&&&&&&&&&&&&&&&&&&&&& &&&&&&&&&&&&
&&&&&&&&&&&&&&&&&&&&&&&&&&&&&&&&&&&&&&&&&&& &&
2014121011
&&&&&&&&&&&&&&&&&&&&&&&&&&&&&&&&&
2014122620200120
20EMBAEMBAEMBA
&&&&&&&&&&&&& &&&&&&&&&&&&&&&&&&&&&&&&&&&&&&&&&&&
20141231----4 93B-Lynch3&&&&
2014123070
30550ICU2013201220132013741513010050&&&&&&&&&&&&&&&&&&&&&&&&&&&&&&&
2014123130332015
3000830304
2014122367
1224201420142015
&&&&&&&&&&&&&&&&&&&&&&&&&
&&2014112873
2014112820142014
&&&&&&&&&&&&&&&&&&&&&&&&&&&&&&&&&&&&&&&&&&&&&&&&&&&&&
&&&&&&&&&&&&&& &&
20141229201440
20141211,9
20143353018
&&&&&&&&&&&&&&&&&&&&&&&&&&&&&&&&&&&&&&&&&&&&&&&&&
201412345056
2008500280420112012
&&&&&&&&&&&&&&&&&&&&&&&&&&&&&&&&&&&&&&&&&&&&& &
200530010310
9331项为市四医院的省卫生厅重点推广项目。他还积极开展对脊柱退变患者及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手把手地教会当地医生手术方法。他开展的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经皮椎体成形术等成为该院骨科的品牌项目。
1420131127
20145161208
&&&&&&&&&&&&&&&&&&&&&&&&&&&&&&&&&&&&&&&&&& &
2014122599
18040&&&&&&&&&&&&&&&&&&&&&&&&&&&&&&&&&&&&&&&&&&&&& &
19972011201411
CARTO2014 1125-CARTO&&
201412282014
201412540300
20141262014----200
2014127100090320
IGRTIGRT----Synergy20148
201420141214
4850201415510
20141212&&
1.5T1.5T(Magnetom Avanto)肾病专家在线
推荐医生:
擅长病种:肾炎,乙肝相关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肾病综合症,多囊肾
免费向李珊珊医生提问
共提问问题数:137520
已解决问题数:102204
暂无任何文章
肾大夫在线:版权所有 冀ICP备号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的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
COPYRIGHT:您好,欢迎来到名医汇!
&gt 看病经验分享
患友疗效满意度
全国医院平均满意度
暂时不知道
看病经验分享
已经有3位网友分享,帮助了2 位患者
就诊医生:
(骨科 主任医师,教授)
疾病: &压缩性骨折
疗效满意度:
就诊医生:
(骨科 主任医师,教授)
疾病: &压缩性骨折
疗效满意度:
就诊医生:
(骨科 主任医师,教授)
疾病: &左踝关节肿胀&第一趾骨远端骨折
疗效满意度:
就诊医生:
(骨科 主任医师,教授)
疾病: &疼痛
疗效满意度:
就诊医生:
(骨科 主任医师,教授)
疗效满意度:
就诊医生:
(骨科 主任医师,教授)
疗效满意度:
就诊医生:
(骨科 主任医师,教授)
疗效满意度:
就诊医生:
(骨科 主任医师,教授)
疾病: &疼痛
疗效满意度:
擅长颈椎病医生
好评率, 17人点评
好评率, 16人点评
好评率, 3人点评
好评率, 3人点评
好评率, 2人点评
好评率, 17人点评
好评率, 16人点评
好评率, 3人点评
好评率, 3人点评
好评率, 2人点评
好评率, 127人点评
好评率, 114人点评
好评率, 105人点评
好评率, 100人点评
好评率, 94人点评
欢迎提出建议
您可以留下E-mail、QQ或电话号码,方便我们与您进一步沟通(可以不填写)
扫码下载APP
使用第三方登录平台
①创建账号
②完善信息
(此手机号码将用作登录网站、接收短信验证码及预约挂号等服务通知,请务必填写正确)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证书编号:(粤)-经营性-
CopyRight广州诚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广东望族》四版报道我院已故骨伤名家李广海
来源:佛山市中医院 发布时间:
  经过前期的通联、采访,今日,新快报《广东望族》栏目推出我院已故骨伤名家李广海四个全版报道。据介绍,《广东望族》是广东省宣传部为打造岭南文化名片而推出的一个项目,旨在挖掘和宣传岭南历史文化及其传承。今后,当采写、集结到一定数量的人物时,刊登在该栏目的名门望众事迹还将有机会被印刷成书。
   下面,转载新快报对李广海的报道。&
&文章来源:《新快报》日期:[],版次:[A25,A26,A28,A29],版名:[广东望族]&&
              仁心仁术骨科圣手缘起少林绝学&
 & 西为中用& 五代名医传承中医国粹
  佛山栅下
  ■策划:林波 
  ■图文/黄雪琴(部分为受访者供图)
  李广海生于佛山一个跌打名医家庭,幼年随父临证学医,医术高明,品格高尚,成为骨伤科圣手。他创制的“李广海跌打酒”、“李广海滋补酒”驰名海内外。他中西医结合,成为佛山将西医技术运用到中医的第一人。在家族的耳濡目染下,李家五代子孙都继承了祖业,成为所处时代中医的佼佼者。代代出名医,李氏家族是名副其实的医学世家。
  李待问
  (<span style="background: color: #82-<span style="background: color: #43)明朝末年户部尚书
  李才干(<span style="background: color: #32-<span style="background: color: #14)跌打名医,设“平恕堂”救人无数,四乡扬名
  李广海(1894-<span style="background: color: #72)中国名中医,设“李广海医馆”,对跌打损伤、内外妇科深有造诣,尤擅长治疗枪炮弹伤等开放性损伤,民国时期即享誉省港澳及东南亚。<span style="background: color: #56年佛山中医院建院任副院长,成为该院骨伤科始创人之一
  李家达
  (1926-<span style="background: color: #90)李广海第十子,一代名中医,<span style="background: color: #77年成为佛山中医院院长
  李家强李家刚李家丰
  李广海之子 赴香港开设中医伤科医馆
  李家裕
  李广海第九子,青年时随父学医,<span style="background: color: #49年赴穗开诊所,<span style="background: color: #79年被广州市政府授予“市名老中医”称号
  李国韶
  李家达之子,李广海之孙,李氏骨伤科第四代传人,香港注册中医师,香港中医骨伤学院常务副院长
  李棣庄
  李家达之女,李广海孙女,佛山名牙医,已退休
  李国准
  李家裕之子,李广海之孙,李氏骨伤科第四代传人,荔湾区骨伤科医院副院长
  谭伟欣
  李广海曾外孙女,李氏骨伤科第五代传人,佛山市中医院骨科主治医师
  李宇雄
  李国准之子,荔湾区骨伤科医师
  (以上为部分族谱)
  梳理家族渊源,李广海嫡孙、李家达之子李国韶翻看自家族谱,族谱登记第一位佛山祖先为明朝末年的户部尚书李待问。李待问(<span style="background: color: #82-1643年),字葵孺,号献衷。李氏家族的先辈由北方陇西郡迁居广东南雄珠玑巷,为逃战乱,至元代初年又全族移居佛山镇栅下,并把居住地取名陇西里。
  李待问天资聪敏,于万历三十一年考中举人,第二年又接连通过会试、殿试得进士。他先后任连县令、礼部信事、吏部文选郎中、户部右侍郎,崇祯十一年升任户部尚书,那时他已<span style="background: color: #岁。
  李氏家族枝繁叶茂,李才干是李待问的分后裔,到了他这一代,祖上已没多少余荫了,但医学世家却始于李才干一代。<span style="background: color: #岁那年,李才干移居人迹稀少的偏僻之地城西石门,靠做苦力维持生计。一日,李才干与附近金山寺的智明和尚相遇,智明和尚看到李才干为人质朴勤奋,身体素质好,是练武的好材料,于是决定传授其少林武术。李才干一边学武术一边学跌打,很快就得到和尚的真传。
  战乱稍息之后,李才干返回家乡,在栅下开了自己的跌打医馆,李广海从小的医学启蒙及其后的声名远扬都从这个医馆开始。
  “李才干武术根底非常好,据父亲李家达口述,他像雄鹰展翅般双臂张开,用力就能把一扇墙给打破。同时,他将从和尚那里所学的以及所带回来的少林秘籍上面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对筋伤骨断、火烫刀伤、枪伤炮伤很快就有了自己一套实践经验。”李国韶说。而在《佛山忠义乡志》中记载:李才干尚义轻利,有请必到,除药费外,一概不受伤者谢礼,反常免贫苦者诊费。
  李广海是李才干的第三个孩子,所以现在的许多佛山老人家都称他“三叔”。李广海自幼勤奋好学,<span style="background: color: #岁读私塾,在父亲的教育与影晌下,童年起便攻读《内经》、《伤寒》、《金匮》、《神农本草》等中医经典著作。<span style="background: color: #岁时,读《正体类要》、《伤科补要》、《医宗金鉴》、《血证论》等伤科专著,还常在医馆观摩父亲之手艺,深受父亲身教言传。<span style="background: color: #岁那年,李才干去世,李广海继承了父亲的医馆。李广海博览群书,有自己的想法,因其医学理论基础扎实,令他跳出了父辈一方一法的治疗办法,运用综合和系统的辨证疗法,如在治疗枪炮弹伤等开放性损伤,突破传统观念因人施治,或用手术取弹,或用药捻导引,或用丝线缝合伤口,或用拔毒生肌膏外敷。
  李广海还大胆使用青霉素、破伤风针等西药,成为了佛山最早将西医技术运用到中医的人。“吸取西医之长补中医之短,这是李氏骨伤科这么多年来一脉相承的传统。”李广海另一孙子,现在广州荔湾区骨伤科医院担任副院长的李国准总结,在李广海之后的子辈孙辈,如李家刚、李家裕、李家达、李国准等,均走中西结合创新之路,集中医和西医精粹于一炉,也都成为了所处时代跌打名医。
  作为一个中医世家,李广海的五个儿子:李家强、李家刚、李家丰、李家裕、李家达以及其孙子李国理、李国韶、李国准等均继承医业。李家刚、李家丰把家族医术带到了香港,李家裕把家族医术带到了广州,李家达则在佛山继承父业,如今李广海孙子李国韶、李国准、李国理,成为了一代名医。此外,李广海儿媳妇、李家达妻子黄曼慈是牙医名家,李家丰孩子在英国学医;李广海孙女李棣庄、曾外孙女谭伟欣、曾孙李宇雄也纷纷从医。“我儿子也在学医,我们家族可以说每一代都有人学医,真的一代传一代。”李国韶说李氏家族中的兄弟姐妹们广布世界各地,在国内的就以香港、佛山、广州为主;在外国则以英国、加拿大为主。
  ■路线:
  (从广州天河出发约一个小时)
  广州→广佛路→从广佛新干线立交进入佛山一环高速公路→佛平路立交进入季华东路→进入季华六路→忠义路→忠义路与文华北路交汇路口→李广海旧医馆
李广海与家人合影 
敢于创新首推中西结合取长补短& 
   & 不图名利 著书立说只求中医传承
  李广海<span style="background: color: #94年生于佛山一个跌打名医家庭,幼年便熟读《内经》、《神农本草》、《伤科补要》等中医经典著作。<span style="background: color: #岁便随父临床学医,医术高明,品格高尚,成为骨伤科圣手。他创制的“李广海跌打酒”、“李广海跌打丸”(今伤科跌打丸)远近驰名。他中西医结合,成为佛山将西医技术运用到中医的第一人。他著书立说,所著《中医正骨学》上下册成为骨科教材式书籍,留下宝贵的医学遗产。<span style="background: color: #56年佛山中医院成立,李广海任副院长,<span style="background: color: #60年任正院长直至逝世。
  子承父业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生长在名医之家,李广海从小就与医术打交道。他自幼勤奋好学,聪颖过人。<span style="background: color: #岁读私塾,还在父辈的教育与影晌下,从童年起攻读《内经》、《伤寒》、《金匮》、《神农本草》等中医经典著作。少年时,博览《正体类要》、《伤科补要》、《医宗金鉴》、《血证论》等伤科专著,奠定了他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span style="background: color: #岁时,李广海就随父临床学医,看着父亲如何治疗跌打损伤。
  理论结合实际,李广海一边学习一边思考,凭着少年的聪慧和勤奋,李广海早就有了“后生可畏”的积蓄之势,这也为后来李广海著书立说开启李氏乃至佛山中医界的著书研究之风打下了基础。
  李广海十七八岁时,佛山发生了一场特大的洪水灾害,很多土地房屋都被洪水淹了,当时有很多人生病受伤,李才干与李广海就免费给乡亲们看病送药,家里药房的药物被洪水泡了,给病人的药不够用,还要从娘家借钱买药,这场洪水后,李家声名大噪。
  <span style="background: color: #岁的时候,李广海的父亲李才干去世,李广海便继承父业。然而,也正是因为有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经验丰富的实际操作,李广海决心不走父亲医武合一的道路。他跳出了父辈一方一法的治疗办法,运用综合和系统的辩证疗法,如在治疗枪炮弹伤等开放性损伤,突破传统观念因人施治,或用手术取弹,或用药捻导引,或用丝线缝合伤口,或用拔毒生肌膏外敷。
  “李广海确实聪明有远见,他基础扎实,思维开阔、创新,他强调内外治法的辨证施治,因人而施。”全国首批“中医骨伤名师”、原佛山市中医院院长陈渭良<span style="background: color: #57年开始跟随李广海学医,是跟随李广海最长时间的徒弟。他总结,李广海对于“伤瘀”,主张早期先“大破”,认为“大破”才能“大立”,后期则善用温补以和血。对体质虚弱的伤者,则主张“攻补兼施”,并区分寒热虚实。对烫火伤的治疗,分期诊治,早期以清热解毒法祛邪解毒;中期用清热育阴法以祛余毒,并育耗散之津;后期用育阴增液,固本培元。外敷自创贴丹白药膏,疗效显著。对枪炮弹伤的治疗,或用手术取弹,或用药捻导引,或用丝线缝合伤口,或用拔毒生肌膏外敷,辨证施治。
  医技精湛 波兰专家直呼“神医”
  陈渭良回忆,李广海手法轻柔稳准,医技精湛。<span style="background: color: #59年,一位在江门北街糖厂(今江门甘蔗化工厂)工作的波兰专家肩关节脱臼,两天未能复位,痛苦异常,特请李广海前往医治。李广海到达该糖厂时,已近正午,波兰专家请李广海先吃饭,中午休息一会,然后诊治。李广海说,先观察一下,然后吃饭,饭后再作处理。于是,李广海叫助手固定好波兰专家身体,自己作观察、检查姿势。在波兰专家毫不紧张状态下,李广海突然施展复位手术。波兰专家刚一皱眉,李广海就高兴地对他说:“你的肩关节已经复位了,现在给你包扎,暂时不要多活动。”波兰专家试摆动一下手臂,已经完全自如,也没有什么痛感,连声直呼:“神医!神医!”李广海事后对徒弟们说,大关节复位,切忌使病人心理紧张,局部肌肉收缩、僵直,如病人痛苦,复位就更难,所以最好选择在病人放松的情况下进行复位。
  李广海思维开阔,敢于创新,善于总结提高医术。他注重小夹板固定的研究,将生物力学运用于临床,对四肢骨干骨折及近关节骨折,提出给小夹板加垫超一个关节固定,解决了固定与活动的矛盾;提出早期的练功活动能加速肢体功能的恢复;在骨折愈合方面较早提出通过“纵轴挤压”能促进骨痂生长的理论。李广海之孙李国韶回忆,爷爷曾强调“夹板固定,但能早拆就早拆,手能越早动越好”。
  与时俱进 首推西为中用领先全国
  <span style="background: color: #世纪,西医被引入中国,但那时更多的人还是选择中医。在大多数中医还在左顾右盼之际,李广海与时俱进,勇于接受新事物,率先吸取西医长处,将李氏骨伤科带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道路。
  李广海认为,只要对治疗病人能起效果的药物,他都会采用。如大胆使用青霉素、破伤风针等,在思想还没有开化的当时是一壮举,而这一壮举也让李广海成为了佛山最早将西医技术运用到中医的医生。
  “李广海善于取长补短,不排外。病患需要急救、做手术时候,中医难以短时间实现,就要用上西医,所以他大胆运用西医、西药。但是他坚持不能舍本求末,本就是中医,这是我们民族文化精髓。”陈渭良指出,李广海从来没有学派之分,从来不诋毁别人提高自己,反而是乐于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因此,李广海一接触西医,看到西医快速的疗效,就立刻中西医结合运用。
  抗日战争后期到解放战争初期,中国战事连连,伤员众多,而且患者以枪炮弹伤及烫火伤为主。此时,治疗中更需要快速消炎、消毒。李广海中西医结合,治愈众多患者。珠江纵队领导人郑少康也曾多次介绍伤员到李广海处治疗枪伤,他都尽力给予治疗。广东粤剧名演员何非凡,枪伤破腹及前臂开放性骨折,也是经他治愈的。
  后来,李广海成为佛山中医院副院长,参照西医做法,再次创新,在佛山中医院成立骨伤科,并且设置骨伤科手术室,这在广东甚至全国也是领先的。
  在业务上注意对贫下中农及困难户的照顾,降低医药成本,为广大工农群众服务,确立群众观点,改善服务态度”,同时他亲力亲为,“经常关心住院病人,星期天也回院为病者诊治。
  不计荣辱失意时仍心念救死扶伤
  佛山自古就是武术名城,武术大师辈出。在中国,武术跌打不分家,武术盛兴的地方往往也是名医名药辈出的地方。李广海自然也不忘中医的传统,行医之时也努力钻研制药。先后研制了“李广海跌打酒”、“李广海跌打丸”等药品,获得了省优质产品、国家银质奖等称号,如今仍热销国内,远销东南亚。
  据李广海之孙李国准回忆,“李广海跌打酒”最火的时候是上世纪<span style="background: color: #年代,珠江大桥边上巨大的广告牌让他历经多年难忘,在那个年代,能这么大手笔做广告是一种荣耀。然而,这一荣耀带来的经济利益都和李氏家族无关。因为李家早就将“李广海跌打酒”等系列品牌专利捐给了国家。
  李广海时常教导后辈,要专心于医术,不要靠药来坐享其成,这也是鞭策李氏后人在李氏骨伤科长年累月孜孜不倦潜心研究的动力所在。
  <span style="background: color: #38年,广州、佛山相继沦陷,李家亦被日寇强占,当时国人遭受日寇枪伤炸伤者不计其数,因慕李氏医名延请求医者纷至沓来,李广海均以苦难同胞相待,精心医治,使他们恢复了健康。即使国家被入侵,自己的家园也被霸占,不管得意失意,李广海都坚持行医。
  上世纪<span style="background: color: #年代,政府号召组织联合诊所。那时,李广海的伤科医务院享有极高声誉,但李广海宁愿放弃每月的几千元收入,申请联营,和当时的谭尚志、杨起予、罗家俊、黄玉清等诊所共同组织成立“健康中牙医师联合诊所”。<span style="background: color: #56年,政府提出要成立佛山市中医院,李广海父子又联合冯德瑜、彭玉林等当时的知名中医师一起,共同组建成立佛山市中医院。李广海当时任副院长,行医兼负行政职务。他在自我鉴定中写道:“在业务上注意对贫下中农及困难户的照顾,降低医药成本,为广大工农群众服务,确立群众观点,改善服务态度”,同时他亲力亲为,“经常关心住院病人,星期天也回院为病者诊治”。对于年轻一代的学徒和医生,李广海“本着几十年所得到的经验都点滴传授加以互相研究分析”。在他的带领下,中医院快速发展,在群众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然而,“文革”时期,李氏家族受到冲击,李广海被要求只能在医院门口卷绷带。李国韶清楚记得,那时候爷爷年事已高,一个老人家天天蹲在医院门口卷绷带,十分落寞。“他不记恨,只是难受!难受什么?不是自己受了委屈,而是剥夺了他行医的权利。他心心念念的是救死扶伤!”李国韶说他仍记得,<span style="background: color: #72年李广海得知自己被平反之后,想到即将返回佛山中医院工作,兴致勃勃激动地说:“我又可以看病医人了!太好了!”
  可好景不长,李广海和儿子李家达又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被下放到番禺农村“劳动改造”。“但是李广海有什么错?不管是官是贼,是好人是坏蛋,他都一视同仁地医,这却成为他被打击的把柄了。”李国韶说,李广海父子俩不计个人荣辱,劳动之余,经常替当地人看病。当地村民都保护他,不仅不让他们下地干活,还甘愿冒风险送他一家去香港,但被他们婉言谢绝了。
  著书立说 带动中医学术研究之风
  除了行医制药,李广海还不忘整理先人的宝贵经验,结合自己的所学著书立说,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医学遗产。
  <span style="background: color: #61年,他编著了《中医正骨学》上下册。该书精辟地阐述了骨折、脱位的诊断与治疗,介绍了内服经验处方<span style="background: color: #l条,外用处方<span style="background: color: #条。<span style="background: color: #65年,他在中医杂志上发表了《闭合复位治疗陈旧性关节脱位<span style="background: color: #例》的科研论文,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医学资料。正是有了这样的鞭策,从李广海开始,也就开启了李氏家族著书立说之风,乃至带动了整个佛山中医界的学术研究之风。后来,李家达著有《正骨学》、《骨折与脱位的治疗》等重要的学术书籍,也获得好评。如今,李广海之孙集祖辈、父辈、叔辈等前辈医术精华,结合现代医学的发展和运用,主编有《西关李氏正骨》一书,将李氏骨伤科再一次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李广海也习武&
不贪不谋治学刻苦钻研精益求精&&
   & 忍辱负重治病不分贵贱一视同仁
  ○专家访谈
  全国首批“中医骨伤名师”、原佛山市中医院院长陈渭良从<span style="background: color: #57年开始跟随李广海学医,是跟随李广海最长时间的徒弟。学医期间,他见证了李广海的精湛医术、高尚品格,也随着李广海四处救死扶伤。他认为李氏家族最让人敬佩的是一代代传承了中国民族文化精髓——中医。
  “李广海很大度,对贫苦患者总是送医送药,还要送上三天的!”
  新快报:您是怎样与李广海结上师徒缘分的?
  陈渭良:我自己祖上也是学医的,祖父是一名医生,后来说“学医惨过做乞丐”,所以祖父不允许父亲学医。到了我这一代,我想学,就找当时的名医来学啊。听说李广海医术高超,而且为人十分温和,品格高尚,我就跟着他学医了。他也很喜欢我这个徒弟的,尤其喜欢我的好记性,只要他说的,我都能很快记住。
  新快报:您跟随李广海长达十几年,在您眼中,他是怎样的人?
  陈渭良:医学高超,品格高尚,有医德医道,能屈能伸,仁心仁术。他治病又好又快,为人很大度。那时候很多人来看病,对一些贫困的人,他是送医送药的。我记得很多这样的对话:患者说“我想看病,但是没钱啊”。李广海二话不说给患者看病,还跟药房说“送三天的药”。病痛不是一天能好的,他送药也要送上三天的。然后他就在药单上画上两个圆圈,就是已经交费的意思。
  他也很善良,对什么人都很好。那时候一些病人由黄包车拉过来,他连车夫都要去照顾。天热的时候就给他们喝凉茶,天冷的时候就给他们吃饭,他的名声很好。因此,也吸引了很多的病人,估计当时他都把佛山三分之一病患吸引来了。
  李广海真的很大度,“文革”受了那么多委屈,从来不抱怨。那时候他有什么错,做医生的,不管是官是贼,是好人是坏人,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他都必须医的。有一次日本鬼子的将领受伤了,医治很久都不好,听说李广海厉害就来找李广海,两排的日本人拿着刺刀,让李广海从刀下走过去,威胁他,多恐怖啊。要他去医那个将领,最后也医好了。这却成为后来攻击他的地方,你说,他有什么错?但是他一直都不抱怨、不介怀。
  他人很好,所以很受欢迎。每天从诊所出来回家,或者从家里去诊所,他一路上都要微笑点头。为什么?就是街上的人几乎都找他看过病,每个人看到他都会打招呼,年少的喊“三叔”,同龄的喊“三少”,还有人喊“三老爷”,他一路上都会回应。其实啊,他哪能记住那么多的病患呢,只好都点头微笑啊。
  新快报:生活中的李广海与行医中的李广海有什么不一样?
  陈渭良:李广海对医学精益求精,刻苦钻研,不懈学习。他酷爱粤剧,常以演戏来比喻学医的道理,认为演员如果无心学艺,马马虎虎去演戏,肯定成不了名演员。学医也是如此,对医学随随便便,不求上进,也决不会成为有名的大夫。而且他没有学派成见,很尊重别的医生。有从其他大夫那里转来他这里看病的病患,他要求言行都要注意,从来不流露严重或者怀疑的表情,他认为如果你流露出“怎么这么糟糕呢”的表情就是否定前一位大夫,也给病患压力。即使别人医治得不好或者方法不对,他也不会去贬低别人。李广海也从来不骂病患,病患若不明白,他就很细心去讲解。生活中他也是这样的人,不贪不谋,品格高尚。
  以前不一样,没有条条框框,氛围轻松很多,医生用自己的经验大胆去治疗,病患也信任医生,双方都很放心去医治。现在有很多条例啊,一有什么问题都要问责医生,太多东西管着医生,反而不敢放心去医治了。
  “他传承了我们中国的民族文化精髓——中医”
  新快报:您如何看待李广海学术上的成绩?
  陈渭良:李广海大胆运用西药,推进中西医结合;他编著了《中医正骨学》,总结了李氏<span style="background: color: #年临床实践,是一本教科书式的医学著作,很有影响力;他研制的“李广海跌打丸”、“李广海跌打油”、“李广海跌打膏药”已是家喻户晓、远近驰名、畅销海内外。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他传承了我们中国的民族文化精髓——中医。他即使运用西医,也绝对不舍本求末。他解读了中医的内涵,中医的内涵是什么?是我们祖先世世代代用生命去尝试去换来的。他研究骨科,更熟悉中医中药,中药是很了不起的,吃、喝、敷、贴,这些都是中医的灵魂啊。他是传承和发扬开来了。
  新快报:他不仅发扬了中医,还推动中西医结合。
  陈渭良:对。他的性格就是包容的、创新的,他敢于接受新事物,是佛山最早将西医引进中医的医生,他使用盘尼西林(青霉素)等抗生素为急性、开放性伤口消炎,这是一个将中西取长补短结合运用的例子。成立佛山中医院的时候,他参照西医做法,在佛山中医院骨伤科设手术室,这在广东甚至全国范围内都是领先的。
  新快报:您也从事骨科医疗、科研四五十年了,精通治疗各种骨关节疾病,也创造了陈氏“正骨十四法”。在您看来,当今的中医发展得怎样?
  陈渭良:我看发展的力度还不够。医要有药的支持,以前医生们行医研药是很正常的事情,现在就是医生们即使研制出了好药,也难以申请、大力研发,更别说上市售卖。你想想,申请就要几百万啊,有多少医院、医生能承担?以前就是在最困难的时期,国家也是很支持中医发展的,还投入<span style="background: color: #个亿来发展中医。那时候相关的管理人员都是懂中医的,就是中医师。现在呢?
  弘扬中医首先要继承,以前可以做到,现在我们的经济发展了,却做不到了。
  我记得,<span style="background: color: #59年,是李广海最辉煌的时候,也是中医最受重视的时候。那一年,国家领导人要接见全国名中医,广东就选了李广海一个人。那一次是坐飞机去的北京,陶铸到机场送机,赵紫阳在北京机场接机。你说,那时候多重视啊。现在中医再不发展就要停滞了。
  “有些政策,少了竹字头,变成了政束,束缚的束”
  新快报:从李才干到李广海,李广海到他的子孙,连续五代人,大部分人在行医,您怎么看这样的医学世家?
  陈渭良:就像刚才说的:传承。李家就做到了传承。以前的骨科名家们,现在仍代代相传的,也就李家了。这一家族的人都不错,方法优秀,功夫扎实,为人纯良。李广海真的积累了很深厚的群众基础,如今的老人们都很称赞,对李广海都是伸出大拇指的。
  新快报:以前的医患关系很和谐啊,病人和医生相互信任。您怎么看当下的医患关系?陈渭良:以前不一样,没有条条框框,氛围轻松很多,医生用自己的经验大胆去治疗,病患也信任医生,双方都很放心去医治。现在有很多条例啊,一有什么问题都要问责医生的,太多东西管着医生,反而不敢放心去医治了。所以呢,为了保障,先让病患全部检查做一次,拍片的拍片,化验的化验,没办法啊。当然,也有一些因为医生的能力问题,必须拍片的。
  新快报:没有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陈渭良:难。我只能说有些政策,少了竹字头,变成了政束,束缚的束。 
李氏骨科五代相传人才辈出&&
   & 家族医馆原址复建开诊迎新
  ○后人访谈
  李氏骨伤科第四代传人,李广海之孙李国韶是香港注册中医师,也是香港中医骨伤学院常务副院长。早期他到香港行医,如今在香港开了自己的诊所,此外,每个星期二他都从香港回佛山市中医院开诊,“这里始终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有感情了,不管多忙多累总要回来。而且李氏骨科的传承始终是我终身的事业。”回忆祖父与父亲的故事,历历在目,李国韶表示,成为医学世家是因为家族中要求每一代都要有人才出来,传承上一代的医术和医德,发扬李氏骨科成就。
  “爷爷李广海是个潮人,是我小时候的玩伴”
  在李国韶的记忆中,爷爷李广海是个潮人,是他小时候有趣的玩伴。“用现在的话说,爷爷很潮,喜欢赶时髦。当时,别的有钱人出门都是坐轿子,李广海则是坐人力车,后来还骑‘电单车’。那时的摩托车被称作‘电单车’。”李广海还特别喜欢“西式生活”,就是喝咖啡,穿西装。李广海孙女李棣庄回忆,早在佛山人还端着痰盂满街跑的时候,他们家就装上了冲厕,而且很早就有了电冰箱。李广海的很多儿孙都在国外,他所追赶的新潮事物,全靠家里的一部收音机。
  李广海感情十分丰富。他的大女儿长得很漂亮,佛山人称她“生观音”,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是第一个女儿,李广海对她的疼爱非同一般。当大女儿嫁人的时候,李广海竟然哭晕了过去。
  “爷爷医术高超,人品也很高尚。入行那么久,很多人都说,如果放在当下,民主选举市长,李广海一定行。”李国韶记得,好几次他在医院里都遇到一些年纪较老的病患,他们都对李国韶说,“小时候你爷爷给我看病,后来是你爸爸,现在是你。几代人都是好人啊。”
  “爷爷很有趣,小时候我就是他的跟班,他喜欢盆景盆栽,我就跟着他去买石头,做小小搬运工;他喜欢美食,自己研制食谱,什么焗炉烤鸡啊之类的。他也跟着我一起玩,我们是玩伴。父亲呢,十分严肃,不苟言笑,更像导师。”李国韶说,父亲李家达与爷爷李广海是完全不同的人,甚少言笑。
  李广海晚年时,每天只是上半天班,午饭后小憩片刻,起床后就冲一杯咖啡,然后坐在书房里看书、听收音机,李广海的书房里最多的还是医学方面的书籍,他一直到老都没有放弃过学习。
  父亲把病人看得最重“台风天最多人受伤,最需要医生,你给我立刻到医院”
  父亲李家达有多严格要求儿子?李国韶记得,那是<span style="background: color: #77-1978年间,他成为医生后,一开始分配在佛山张槎的医院,有一天打十级台风,他骑单车上班,途中见到马路的大树都被台风吹得一边倒,到了中医院的时候,他到里面避风雨。刚好遇上正在上班的父亲李家达,看到儿子在中医院而不在张槎医院,没听完儿子解释,李家达就生气地说:“你是骨科医生,台风天最多人受伤,最需要医生,你给我立刻回去医院。”
  “他就真的是完全不顾自己儿子的安全的,把病人看得最重。”李国韶说,那时候父亲是他的偶像,他很敬畏父亲,很听话地骑着单车冒着台风去上班了,“根本不需要我骑,台风吹着我走,大树两边倒,印象深刻啊。”
  李家达<span style="background: color: #岁开始跟着李广海学医。在父亲李广海的悉心教导下,逐渐掌握高超的医术,同时继承了祖辈的高尚医德。一次,有个从乡下来的病人家属,希望他尽心收治其患多发性骨折的父亲,天未亮就提着香烟美酒在医院门口等候。李家达拒绝了礼物,按病情优先给予处理,然后收院治疗。病人大为感动,康复出院时,紧握着他的双手说:“您是我们乡下人的好医生!”
  在李家达<span style="background: color: #多岁的时候,他与父亲李广海一起被打成“牛鬼蛇神”,下放到番禺。眼看着农村缺医少药,他不顾受批斗,把自己的医术贡献给当地群众。一个寒冷的深夜,他朦胧中听见敲门声。只见两人抬着一个<span style="background: color: #岁左右、因骑自行车不慎跌伤的青年。经过检查,鉴定为股骨粉碎性骨折,牵引复位后,他折断扁担作为固定夹板,撕破被子用来包扎,连夜写信叫佛山的家人按药方迅速把药物寄来。不到一个月,伤者就康复下田了。李家达不用患者花一分钱治好骨折的消息传开以后,来求医的人越来越多。眼看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劳动回来,认真地逐个为病人诊治,邻居的阿婆自动起早摸黑,为他承担做饭的家务。生产队长也网开一面,说:“李医生,我们农村需要你,你就不要出勤了,每天留在家里给乡亲治病吧。往后,谁要是动你一根毫毛,我们就把他扔到塘里喂鱼!”
  <span style="background: color: #77年,李家达回到佛山中医院当院长。<span style="background: color: #82年,他和医院其他领导应邀到香港考察,香港和海外的亲人都极力挽留他了。但是,他毅然告别亲友,返回故乡,发展祖国中医药事业。
  李家达与李广海一样,善于集各家流派精华于一炉,走中西医结合的路,著有《正骨学》、《骨折与脱位的治疗》,先后在全国、省地级刊物发表了论文数十篇,研制成功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寂止痛消肿功效的“佛山伤科红药膏”。<span style="background: color: #78年,他与中医院骨科共同研究总结的《肱骨外髁翻转移位骨折闭合手法整复治疗》一文,刊登在《中华外科》外文版,获全国科技奖,得到法国、匈牙利和港澳学者的好评。
  “我们每一代都要出人才,传承上一代的医术和医德”
  李国韶如今是李氏骨伤科第四代传人,走上学医这条道路既是偶然又是必然。年幼的李国韶虽在医学家庭长大,但是一开始并未以学医为目标。“我们那个年代,很少谈理想,以为都是要下乡的。”
  身材高大威猛,因此李国韶成为佛山体委的篮球选手。一个偶然的机会,父亲随口说,“佛山卫校招生,你想不想试试?”李国韶随口回答“好啊。”父亲没想到平时那么喜欢玩乐的李国韶竟然随口答应了,反而严肃教育他“学医不是开玩笑的,需要用心用力。”李国韶十分敬畏父亲,答应了他就决心学好。
  “没想到我一学就喜欢上了,爷爷和父亲平时看病的一些细节都浮现出来,可能就是耳濡目染的作用。平时跟着他们一起,他们说的话,药物的疗效,手法,我较容易地掌握了。就像爷爷说过,有人问他治疗可不可以先不去淤血,怕伤身体,他就打比喻说,就像长满青苔的墙,要刷墙,不去掉青苔怎么重新刷墙?”耳濡目染的作用加上自己的勤奋好学,李国韶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就成为了一名与爷爷、父亲一样的中医师。
  如今,李国韶的儿子在香港学习,大学选专业也选择了学医,“我也没有要求儿子学医,反而跟他说,要赚钱的话,学医不是好选择。但是他就是喜欢,就是要学医。当然,我是完全尊重他的,也希望他学好。”李国韶说,李家的医学世家能继续下去,也就是因为从李才干开始每一代都有出人才,传承上一代的医术和医德。现在第五代的后人已经开始接受、研究和传承李氏骨科。
  ○旧址探访
  旧医馆推倒重建  现已初具规模
  新医馆将建成中医博物馆,恢复义诊
  灰霾来袭的<span style="background: color: #月,记者来到禅城区文华路和忠义路交会的路口,沿着丰收涌就是李广海医馆的旧址。记者看到,旧医馆已经被完全围蔽,正如陈渭良老院长所言,医馆正在重建,已经完成了主体建筑,初具规模。
  陈渭良介绍,医馆按照原来的规模、设计和原风格建设,占地面积大约有<span style="background: color: #0多平方米,是由两幢砖木结构的平房组成,基本上保持了原貌。从河涌边望过去,墙体是青砖,深灰色的屋顶,正门为橙色大门,门前是两条带有西式建筑特色的白色柱子。
  据了解,原医馆分前后堂,临河涌的前堂是门诊、药房,后堂则秘密收治着游击队队员。李广海不仅给他们免费医治,还为他们送饭,精心照料。有些重伤员行动不便,为了躲避搜查,李广海专门在市郊找了一间小屋来安置伤员,亲自上门诊治。
  旧医馆去年开始推倒重建,此前的几十年都处于无人管理状态。本地媒体在<span style="background: color: #10年曾报道,真正用实际行动在保护医馆的,只有一位<span style="background: color: #多岁的叫根伯的老人,在这里开了菜地,做了围墙,把医馆保护起来。
  如今,政府终于行动了,重建了医馆。在医馆附近,记者多处打听,却已经不见根伯踪影。
  陈渭良告诉记者,医馆建好后计划在医馆做了一个小型的博物馆,放一些中医的书籍,也将计划定期做一些义诊,“像以前那样,在医院行医,贫苦的患者不需要收钱,免费治疗、派药。”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亲仁路6号 邮编:528000 电话(总机):3 咨询热线 :3 传真:1 客服中心在线QQ:
佛山市中医院版权所有,2012 粤ICP备号, 广佛都市网制作及维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川省骨科医院挂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