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的国内外护理最新进展

  【定义】
  胃脘痛系指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多因外邪袭侵,恼怒过劳,饮食不节,起居失宜致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而成。
  【范围】
  西医学中急性单纯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痉挛、胃粘膜脱垂症、十二指肠炎相当于中医胃脘痛。胃、十二指肠其它疾病若临床上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症者,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六淫外袭寒、湿、暑等外邪,既可单一致病为患,也可兼夹入侵机体,可通过口鼻内客胃脘,或经皮毛、经络内传胃脘,与胃中有形之物相搏结,致胃脘气机阻滞,血行不畅而疼痛。但临床上多见于素有胃脘痛病史之人,因其脾胃功能常不足,卫外不固,故极易遭受六淫之邪的侵袭,外邪循经内传,停于中焦,阻滞气机,气血运行不畅,诱发或加重胃脘痛。
  2.情志所伤思为脾之志,过度深思远虑,犹疑不决,使脾气郁结,胃气不得宣通;情怀不舒,抑郁寡欢,情志不畅,使肝脏疏泄不及,致肝气郁结,木失条达,气机不畅,进而影响脾胃升降功能;或因遇事烦恼,情志怫逆,甚至暴怒不已或急躁等精神刺激因素,使肝脏气机不和,肝气过盛,疏泄太过,致肝气横逆犯脾胃,影响脾胃生理活动,引起脾胃升降失常;悲忧过度则耗伤肺气,而肺与脾同属太阴,脾与肺为母子关系,子盗母气,肺伤则脾亦伤,脾伤则胃失和降,中焦气滞。总之,各种原因所致情志失调均可影响脾胃正常生理功能,致胃腑气机郁结,引起胃脘痛发作。
  3.饮食失调暴饮暴食,胃纳过盛,积滞胃脘,腐化无能;宿食停滞,损伤脾胃,胃气壅滞,脾运艰迟,致使胃失和降,气机郁阻;或因体弱、年老自衰而胃虚,食入难化,积于胃中;或由于地区、季节、生活习惯不同,所食之物粗糙、生硬,或过热过冷,复因素有胃疾,年老和体虚,脾胃功能虚弱,消化力低下,致食滞胃腑,阻碍气机;过食肥甘滋腻厚味,则壅积于胃脘,阻滞气机,湿聚而生痰化热;或嗜食辛辣煎炒或浓烈调味品,直接刺激胃腑,耗伤阴津;或长期嗜饮烈酒,湿热积于胃脘,并耗伤阴液,甚腐蚀胃脘,造成胃腑气机郁滞,血行不畅,胃失和降而胃脘疼痛。
  4.生活起居失宜坐卧湿冷之地,或冒雨涉水,或暑季贪凉而卧于屋檐下或门窗空气对流之处等因,寒湿之邪内侵困脾,脾失健运,气机逆乱,气血运行不畅;或素有胃疾,或体弱脾胃虚之人,复因上述诸因而致起居失宜引发胃脘痛。
  5.瘀血停滞
胃脘疼痛反复发作,气机阻滞日久,影响血液正常运行,血流迟缓而成血瘀,阻滞胃脘脉络而成瘀血;或久病、体虚之人,脾虚气弱,推动血行乏力,血行迟缓,致血瘀停着,瘀阻络脉而发为胃脘痛。
  6.脾胃素虚
素体阳气虚弱,尤其是脾胃虚寒,胃脘络脉失于温养,而生胃脘痛。
总之,胃脘痛虽有以上诸多病因,但以情志所伤和饮食失调为主要发病原因。饮食失调、情志所伤、六淫外袭为急性胃脘痛病的常见原因;寒湿、瘀血、正虚为慢性胃脘痛病的常见病因,而急性胃脘痛的病因,又是引起慢性胃脘痛急性发作的重要原因。
  二、病机
  1.发病一般来讲,凡由邪干胃脘引发的胃脘痛多为急性;而由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的胃脘痛多为慢性。
  2.病位主要在胃腑,与肝、脾关系最为密切。
  3.病性急性以邪实居多,慢性以正虚或虚实夹杂为主,慢性因邪侵而发作者,以本虚标实为主。实为寒凝、气滞、食积、湿热等;虚为脾胃虚弱,包括气虚、阴虚、阳虚几方面。
  4.病势病之初在胃,涉及气血,以寒凝、气滞、食积、湿热标实为主,继则耗气伤阴,阴阳受损,肝脾受累,久而成虚证或虚实夹杂证。
  5.病机转化
胃脘痛的病机转化决定于邪气的强弱与脏腑功能的盛衰及邪正双方的相对消长变化。急性者,多由六淫、饮食、情志所引起,邪犯胃脘,损伤脾胃纳运升降功能,致气机阻滞,胃失和降,病多属实,邪盛正气亦旺,脾胃损伤较轻;若邪干胃脘日久,严重损伤脾胃生理功能,正气衰弱,可转化为慢性,出现脾胃虚弱证、虚寒证和阴虚证。慢性可因气滞与气虚致血行不畅,血瘀胃脘络脉,形成瘀血,故慢性胃脘痛虽以本虚为主,但多夹痰、郁、寒湿、湿热、瘀血,形成虚中夹实、寒热错杂证。慢性胃脘痛急性发作时,属本虚标实,且以标实为主。
胃脘痛病因病机见图3—1。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胃脘部疼痛,常伴痞闷、胀满、吞酸嘈杂、嗳气、呃逆、恶心呕吐等局部症状,以及神疲乏力、倦怠懒动等全身症状。
  2.发病与情志不畅、饮食失节、劳累过度、受寒等因素有关。
  3.好发于青壮年,常反复发作。
  4.胃镜检查、胃肠X线钡剂造影、B超、肝功能等有助于诊断。
  二、鉴别诊断
  1.真心痛
部分病人表现为突发性心下胃脘部疼痛,但疼痛部位很快由胃脘转向心前区,痛彻肩背,疼痛呈剧痛,或如绞或如割、如刺,胸闷气憋,冷汗不止,甚可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唇甲紫绀,舌质淡胖或紫暗有瘀点,脉不通或脉微欲绝。心电图检查可有ST段和T波等改变,心肌酶谱也有相应改变。病情危重者可见心律紊乱、心衰、休克等并发症,一般预后较差。胃脘痛疼痛程度相对较轻,且伴胃肠道症状,心电图检查正常,纤维胃镜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可见异常。一般预后较好。
  2.胃脘痈上腹部疼痛为局限性、缓慢性、节律性。起病多缓慢,病程长达数年或数十年,胃中脘痈(胃溃疡)疼痛常在剑突下或偏左,多于餐后1/2~2小时疼痛发作,经1~2小时疼痛缓解。规律是进食一疼痛一缓解。胃下脘痈(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常在剑突下偏右,一般在餐后4小时发作,进食后疼痛缓解,其规律是疼痛一进食一缓解一疼痛。疼痛周期性发作,与季节有关,秋末冬初最多,春季次之,夏季少见。与饮食、情绪亦有关。疼痛性质为隐痛、烧灼样痛、钝痛、饥饿样痛或剧痛,碱性物质可使之缓解。常伴嗳气、嘈杂反酸、恶心呕吐、心烦易怒等症。缓解期多无明显体征。胃酸测定:胃中脘痈患者胃酸可正常或偏低,胃下脘痈患者多明显胃酸增加。X线钡剂检查,直接征象有龛影,间接征象可见溃疡局部有压痛、激惹,溃疡对侧有痉挛性切迹。胃镜检查及活检可明确诊断。
  3.脾心痛
上腹部或稍偏左侧疼痛,痛如刀割或如绞、钻痛,痛势剧烈,常放射至左腰、背及左肩部,伴恶心呕吐,发热,或见黄疸、腹胀、皮肤瘀斑(腰腹部出现蓝绿一棕色皮肤斑或脐周围皮肤出现蓝色改变),甚或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洪大滑数,重者沉迟细微,血压下降以至休克。病人坐位或前倾则疼痛减轻,仰卧位甚。
  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测定均增高。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淀粉酶清除率与肌酐清除率比率、血电解质测定有助于确诊。胰脏B超,腹部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
  4.胁痛不典型的肝胆疾病患者可出现上腹部疼痛,但以右侧为主,并以右上腹压痛及叩击痛为主要体征。
  腹部x线平片、肝胆超声波检查、胆囊造影术、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有助于确诊。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急慢急性胃脘痛具有发病急骤,疼痛剧烈,持续半小时以上不缓解,病情变化迅速,病程短等特点;慢性胃脘痛具有起病缓慢,疼痛渐发,或反复发作,疼痛可耐受,服药可缓解或症状消失,病势较缓,病程长等特点。
  2.辨虚实实者多痛剧,固定不移,拒按,脉盛,若补之则痛剧,大便常闭结不通,多见于新病体壮之人;虚者多痛势徐缓,痛处不定,喜按,脉虚,若攻之则痛剧,大便无闭结,多见于久病体弱之人。
  3.辨寒热
胃脘疼痛,遇寒则痛甚,得温则痛减,为寒证;胃脘灼痛,痛势急迫,遇热则痛甚,得寒则痛减,苔黄或黄腻,脉弦数或滑数、濡数为热证。
  4.辨气血一般初病在气,久病在血。在气者,有气滞、气虚之分。其中,气滞者,多见胀痛,或涉及两胁,或兼见恶心呕吐,嗳气频频,疼痛与情志因素显著相关;气虚者,指脾胃气虚,除见胃脘疼痛外,兼见饮食减少,食后腹胀,大便溏薄,面色少华,舌淡脉弱等。在血者,有血瘀和血虚之异。其中,血瘀者,疼痛部位固定不移,痛如针刺,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兼见呕血、便血;血虚者,兼见面色萎黄不华,唇甲舌淡,头晕目眩,心悸神倦,脉细等。
  5.注意兼夹
胃脘痛病常见寒凝、气滞、食停、湿热、血瘀、气虚、阴虚等证,但各证往往不是单独出现或一成不变的,而是互相转化和兼夹的,如寒热错杂、虚中夹实、气血同病等。临床上应结合各证的临床特点,综合考虑,具体分析。
  二、治疗原则
  总以通降和胃为大法,实者祛邪为主,虚者补虚调养脏腑为主,佐以通降。急性疼痛时应“急则治其标”,重在祛邪止痛,慢性疼痛时应“缓则治其本”,寓补于通,标本兼治。
  三、应急措施
  对于急性胃脘痛病人可先用下列方法处理:
  1.药物:
  (1)肝气犯胃者,选用气滞胃痛冲剂,每次2包,温开水冲服,服药次数随疼痛而定。
  (2)寒邪犯胃者,选用温胃舒冲剂,每次2包,温开水冲服,日3次,或疼痛则服药。
  (3)湿热中阻者,选用三九胃泰冲剂,每次2包,每日3次,温开水冲化凉服。
  (4)饮食伤胃者,选用枳实导滞丸,每次2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5)瘀阻胃络者,选用元胡止痛片,每次4~6片,每日3~4次,凉开水送服。
  (6)取云南白药中的“保险子”口服,有时可立即止痛。
  2.按压止痛按压第2~4胸椎棘突,有时可立即止痛。
  3.针灸针刺足三里穴,采用泻法,强刺激,对体弱者可平补平泻。寒邪犯胃者用灸法,取艾卷点燃在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等穴.灸15分钟左右。
  4.手术:急症胃痛,疼痛剧烈不缓解又合并有大量胃出血或穿孔时,出现血压下降,病情逐渐加重,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者,应立即转外科手术治疗。
  四、分证论治
  1.肝气犯胃
  证候胃脘胀痛,痛窜胁背,嗳气痛轻,恼怒痛重,食欲减退,胸脘痞闷,善太息,大便不调,舌质红.苔薄白,脉弦。
  证候分析肝主疏泄,以条达为顺,胃主受纳,以通降为和,情志抑郁,恼怒伤肝,则疏泄失职,横逆犯胃,胃气阻滞,和降失常,则胃脘胀痛,胸脘痞闷;胁为肝络之分野,故痛窜胁背;滞气停于胃脘则食欲减退,滞气上行则嗳气,气郁于胸则善太息,恼怒后肝气郁滞更甚故疼痛加重;弦脉主肝病、主痛。
  治法舒肝和胃。理气止痛。
  方药运用
  (1)常用方四逆散。药用醋柴胡、醋白芍、枳实、炙甘草。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畅气机,醋炙后则增强疏肝止痛之效,为君药;白芍柔肝、缓肝、养阴和斑脉,又有缓急止痛之功,收脾气之散乱。敛肝气之恣横,于土中抑木,醋炙后可增强柔肝敛阴之功,与柴胡相配,一散一收,疏导气血,助柴胡疏肝调气而不伤正气,为臣药;枳实苦泄,行气散结,使气机疏畅而不壅滞,调中焦运化,与柴胡同用,一升一降,加强疏畅气机之功,为佐药;同时枳实配芍药又可理气血,甘草缓急和中,与醋白芍相配,可缓急止痛,又能调和诸药为使药。四药合用则疏肝理脾和胃,升清降浊,理气止痛,使肝气疏达,脾胃气机调畅,疼痛自止。
  (2)加减肝气郁结较严重,胀痛重不缓解者,加川楝子、延胡索以疏肝理气止痛;若见胃脘嘈杂,灼热疼痛,呕吐泛酸,口干口苦,烦躁易怒,舌质红苔黄,脉弦数者,此为肝郁日久化热,治以舒肝泻热,上方加吴茱萸、黄连、黄芩、牡丹皮、栀子以清肝泻热,和胃止痛;或改投化肝煎。若嗳气、呃逆较重者,加旋覆花、沉香末、炒莱菔子以顺气降逆;若见肝郁脾虚,不思饮食,头晕乏力,脘胁胀满,脉弦细,改用逍遥散;若肝郁脾虚而气郁日久化火,在前证基础上又见心烦、便干、苔黄燥,用加味逍遥散。
  (3)临证参考本证候还可选用柴胡舒肝散治疗。施今墨治本证首选沉香、乌药、半夏、厚朴、松香以通和胃气,再配香附、青皮、川楝子等疏泄肝郁。秦伯未治本证常用柴胡疏肝散或调气散(香附、青皮、陈皮、藿香、木香、乌药、砂仁、甘草),凡肝气犯胃引起的胃脘痛,经久不愈,极易化火,治宜辛泄苦降,方用化肝煎合左金丸。秦氏指出:胃气痛从肝胃施治,以理气为主,但需细致辨证,理气药性多辛燥,易耗气阴,对肝血不足、肝火偏旺者慎用。章次公认为本证宗旋覆代赭汤、金铃子散等方,加苏子、佩兰梗、杏仁、羌活、防风、九香虫等,痛定后再加养血柔肝、缓急安中的芍药甘草汤及养心安神的远志、柏子仁、夜交藤、合欢皮等药物收功。章氏认为杏仁之氢氰酸可以镇痛,杏仁之油可以缓痉挛,用杏仁治胃痛是他的独特经验。姜春华治本证常用柴胡、炒白芍、郁金、川楝子、青陈皮、佛手、陈香橼、旋覆花梗、枳壳、香附、草豆蔻,肝胃郁热则加山栀、黄芩、左金丸等。认为此证以理气为主,但宜香而不燥。董建华以香苏饮为主方加入通降之品,组成胀痛方。由苏梗、香附、橘皮、枳壳、大腹皮、香橼皮、佛手组成。如伴胁肋胀痛,口苦泛恶等肝郁不舒症状者,加柴胡、青皮、郁金等以舒肝解郁;伴见便秘腹胀者,可用酒大黄或瓜蒌、莱菔子以导滞通腑。步如玉对气郁日久化火服药不愈者,投百合汤(百合、乌药)每获佳效。总之,本证治以疏肝理气和胃为主,但理气药多辛香温燥,久用易耗气伤阴,对于单纯气机郁滞者适用,宜中病既止,对郁久化火者,不宜继续香燥行气,当配酸甘凉润养阴之品。
  2.寒邪犯胃
胃脘冷痛暴作,畏寒喜暖,遇寒则痛甚,呕吐清水痰涎,口不渴,大便溏,舌淡苔白,脉弦紧。
  证候分析外感寒邪或贪食生冷或阴寒内生,寒邪凝聚于胃脘,阳气被遏,不得舒展,胃脘气机阻滞,不通而痛;寒为阴邪,主收引,气血遇寒则凝,故胃脘冷痛暴作,寒邪得温则自散,阳气舒展,故喜暖畏寒;中寒内盛,阳气被遏,中焦脾胃阳虚,运化不健,和降失司,则呕吐清水痰涎,大便溏;口不渴,舌淡苔白为胃寒之候,弦脉主痛,紧脉主寒,弦紧之脉为寒邪犯胃之象。
  治法散寒止痛,温中和胃。
  方药运用
  (1)常用方高良姜汤。药用高良姜、桂枝、厚朴、当归、生姜。
  方中高良姜善散脾胃寒邪,具有温中止痛之功,为君药;桂枝温阳散寒,助高良姜温中散寒止痛,为臣药;当归和血缓痛,厚朴宽中理气,共为佐药;生姜散寒通阳为使药。诸药合用有散寒止痛,温中和胃之功。
  (2)加减寒邪偏重者加炮姜、川椒、荜茇;兼见风寒表证者加苏叶、防风、荆芥;兼食滞者加焦三仙、制大黄、枳实、鸡内金以消食导滞;若寒湿阻胃,症见脘痛喜温,脘腹满闷,四肢欠温,恶心欲呕,舌苔白腻,此为外感寒邪,内伤生冷,寒湿阻遏,胃气郁滞,治宜疏表散寒化湿,药用藿香正气散治疗;呕吐清水痰涎偏重者,加吴茱萸、姜半夏,以温中散寒降逆止呕,化痰涎;若寒邪郁而化热,寒热错杂,症见胸脘痞胀,恶心呕吐,口干口苦,胃痛有灼热感,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改投半夏泻心汤以辛开苦降,寒热并用。
  (3)临证参考施今墨治本证寒轻用豆蔻、香附;寒甚用吴茱萸、刀豆子、附子、肉桂等;不效者,喜用生硫黄温补命门火以助脾阳祛寒。叶熙春治本证宗温中行气法,温中喜用高良姜、荜茇、川椒、甘松、干姜、荜澄茄等辛通腑阳;行气推崇天仙藤、南木香、九香虫、娑罗子、生香附等散结止痛。并认为香附生用,取其辛燥之性,散气结,除胃湿,散胃寒,其功更彰;兼呕酸者,若舌苔薄白加海螵蛸,若舌苔白腻加螺丝壳。魏长春治本证用自拟经验方合良附汤治疗(高良姜、香附、荜澄茄、吴茱萸、陈皮),夹湿邪者,加苍术、厚朴、茯苓之类;夹食滞者,加神曲、枳壳、鸡内金之类;若内有气滞而外感风寒者,加苏叶之类。秦伯未治本证用温中厚朴汤。兼饮食不慎,寒食交阻,疼痛加剧者,酌加神曲、山楂等以消食滞。秦氏认为胃寒痛如恶寒或呕吐白沫,宜用桂枝,不宜用紫苏。紫苏行气宽中,可用治脾胃气滞,胸闷、呕吐、恶心等,但偏重于风寒解表,不若桂枝通阳化气,治里虚寒证最适宜。章次公治本证常用肉桂、附子、丁香、荜茇、炮姜、吴茱萸、细辛、艾叶散寒;延胡索、香附行气止痛。姜春华治本证常用高良姜、干姜、桂枝、苏梗、吴茱萸、川椒、制香附、荜茇、延胡索、乳香、没药等。
  3.湿热中阻
  证候胃脘灼热疼痛,嘈杂口干或口粘而苦,渴不欲饮,身重肢倦,纳呆恶心,小便黄,大便粘滞不畅,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证候分析饮食不节,或其它原因,损伤脾胃,运化失常,湿热内生,蕴结于胃,气机阻滞则胃脘灼热疼痛;湿热熏蒸于胃脘则嘈杂,纳呆恶心;湿热郁滞中焦,上犯于口则口干或粘而苦,水津不布则渴而不欲饮;湿热困脾,则身重肢倦;湿热下侵膀胱则小便黄,湿热阻滞肠道则大便粘滞不畅;舌苔、脉象均为湿热中阻之征。
  治法清热化湿,理气和胃。
  方药运用
  (1)常用方清中汤。药用半夏、陈皮、茯苓、黄连、栀子、草豆蔻、甘草。方中以二陈汤清中焦湿邪为君;山栀子苦寒泻火,治胃热,黄连苦寒入中焦,清热燥湿,二者相配清胃热之力更强,为臣药;中焦有热,用栀、连苦寒泻火,易致格拒不纳,故加草豆蔻辛温燥湿健脾温胃以反佐,则邪易伏而病易愈;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则湿热除,胃气和。
  (2)加减湿偏重加薏苡仁、白扁豆、藿香、厚朴、佩兰;热偏重者加黄芩、蒲公英、苦参;便秘者加枳实、制大黄;恶心呕吐者加竹茹以清热和胃降逆。
  (3)临证参考本证还可选用三仁汤或小陷胸汤合左金丸,或连朴饮合六一散加减治疗。施今墨治本证常用栀子、知母、竹茹、龙胆草等药。魏长春治本证用自订经验方加减,药用黄连、厚朴、石菖蒲、姜半夏、大豆卷、炒山栀、天仙藤、陈皮。姜春华治本证常用苍术、茯苓、黄连、黄芩、川朴花、藿香、佩兰、薏苡仁、枳壳、望江南等,苦寒与芳化祛湿并用。董建华治本证常用藿香、佩兰、芦根、滑石、黄芩等药,通过芳香化湿,清化湿热,使湿去热退,脾阳得振,胃气得复。
  4.饮食伤胃
  证候胃脘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气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苔厚腻,脉滑或实。
  证候分析食滞胃脘,气机阻塞,升降失常,气滞不通则胃脘胀满疼痛;食积阻滞,胃气不降,浊气上逆而嗳腐吞酸,甚则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出食物后,胃中气机得畅,积滞减故吐后痛减;食积停滞,脾胃受损则不思饮食;食积下迫,大肠传导失司则大便不爽,舌苔脉象均为食积内阻之象。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方药运用
  (1)常用方保和汤。药用麦芽、山楂、莱菔子、厚朴、香附、陈皮、连翘、甘草。方中麦芽消食和中,长于消米面诸果食积,山楂消食化积,尤能消肉食油腻之积,莱菔子消食行滞,善化麦面痰气之积,三药合用,可消多种饮食积滞,共为君药;厚朴宽中导滞,陈皮健脾消滞,理中焦之气以调中,香附解肝胃之郁以消食,三药行气散满,助麦芽、山楂、莱菔子消食积,共为臣药;盖食积日久易化热,故用连翘苦寒清热散结,又能制行气药温燥之性,为佐药;甘草益脾,调和诸药。合而用之,则消食和胃,理气止痛。
  (2)加减胃脘胀痛不减,加枳实以理气止痛;若不效,并见大便不通者,可用小承气汤;若见苔黄燥便秘者,可用大承气汤;兼表证者,加紫苏、荆芥;食积化热者,加黄连、黄芩;脾胃素弱食滞者,用香砂枳术丸加神曲、麦芽;若属膏粱厚味或辛辣酗酒损伤脾胃,脾不运化,湿热内生,胃气不除者,症见胃脘灼痛,胸膈满闷,肢体困重,纳呆,嘈杂吞酸,大便不爽,舌苔黄腻,脉滑,治宜理脾和胃,清化湿热,方用清脾饮。
  (3)临证参考因喜食而太过者,当助脾消导,善饥而食者,当补中益气;气恼后得食或食后气恼,当舒气解郁,兼以消化;病后、产妇、年高者,凡有食滞,只宜消补兼施;暴伤饮食所致胃脘痛者,可用吐法,如瓜蒂散或盐汤探吐。本证亦可用枳实导滞丸治疗。魏长春治疗本证因饮食不节,停积于胃者,用自拟方(六神曲、炒山楂、炒莱菔子、陈皮、姜半夏、鸡内金、茯苓)。章次公治本证选用六磨饮子。姜春华治本证常用藿梗、苏梗、鸡内金、山楂、神曲、莱菔子、谷芽、麦芽、枳实、槟榔、木香、砂仁、制半夏、陈皮、大黄等。步玉如治本证用保和丸改汤剂,莱菔子重用,郁甚加入槟榔。
  5.瘀阻胃络
  证候胃脘疼痛较剧,拒按,痛如针刺或刀割,痛处固定,疼痛持久,或黑便,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
  证候分析胃痛El久则局部络脉血行不畅,气机阻滞,终则瘀血内停,胃络壅塞,不通则更痛,故胃痛剧烈,状如针刺或刀割;瘀血有形,故痛处固定且拒按;瘀血损伤络脉,血不循经,下渗大肠出于后阴则黑便;血瘀则舌少滋荣,故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血瘀则脉道血行不畅所以脉涩。
  治法活血化瘀止痛。
  方药运用
  (1)常用方失笑散。药用蒲黄、五灵脂。
方中五灵脂通利血脉,行血止痛,蒲黄行血消瘀止痛,二药合用重在化瘀止痛。
  (2)加减若见脘腹胁肋胀满者,此气滞而血瘀,上方加三棱、莪术、当归、白芍、砂仁,以理气化瘀;气虚者合四君子汤并用。
  (3)临证参考瘀血轻者,可用手拈散治疗,或用膈下逐瘀汤治疗。施今墨治本证多用延胡索、丹参、五灵脂、乳香、没药、桃仁、红花、蒲黄、莪术等。魏长春治本证用自拟经验方,加味失笑芍甘汤(蒲黄、五灵脂、赤芍、炙甘草、丹参、玫瑰花、九香虫、香附)。黄文东治本证首推当归,黄氏认为当归养血活血,并可与丹参、赤芍同用,在化瘀药中最为平和,红花、桃仁同用,兼有润肠活血之功,若属顽固、陈旧性胃脘痛,可用失笑散及少量制大黄,有化瘀止痛通络的作用。董建华认为气滞日久,必然会引起血瘀,出现胃脘又痛又胀,以痛为主的症状,此时单用理气药不能解决,必须加用川楝子、延胡索等既能行气又能活血的药物,以达到行气宽胀、活血止痛的目的,主张用川楝子、延胡索、香附、陈皮、枳壳、大腹皮组方治疗又痛又胀、以痛为主的血瘀轻型胃脘痛。如郁久化火,伴见恶心、呕酸症状者,当配用左金丸、煅瓦楞子;如胃痛喜暖喜按畏寒,加高良姜、甘松以行气散寒止痛;心烦喜呕,舌红苔黄有热象者,加栀子、竹茹;如血瘀胃痛继续发展,瘀久入络,胃只痛不胀,或刺痛难忍,痛处固定,此时当以化瘀活血止痛为主,用炙刺猬皮、炒九香虫、炒五灵脂、川楝子、延胡索、制没药、制乳香、香附、香橼皮、佛手组方治疗,调血以和气。并指出一般瘀血胃痛,痛势减轻或基本控制后,常有食少、乏力等虚象,可用和胃健脾调补法,以香砂枳术或香砂六君子之类收功,切忌早补或峻补,因胃腑以通为补,如补不当,又会引起气滞血瘀,病情反复。
  6.胃阴亏虚
胃脘灼痛,口燥咽干,心烦,手足心热,食少,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证候分析常见于素体阴虚之人,或脾虚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或热病耗伤胃阴;或久病中虚,生化乏源;或胃脘痛日久化火伤阴;或胃热素盛,或长期服用辛香温燥药等均可导致胃阴不足,胃失濡养,气机不畅,上不布津,见胃脘灼痛。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胃阴不足,虚火内扰则见心烦、手足心热;气津不足,纳食不化,故食少;阴虚液耗,无以下溉,肠道失润,而大便干燥;脉细数乃阴虚内热之征。
  治法 滋阴养胃。
  方药运用
  (1)常用方益胃汤加味。药用麦门冬、生地、沙参、玉竹、半夏、甘草、粳米。方中重用麦门冬、生地,二药味甘性寒,功能清热凉血,滋阴润燥,为甘凉益胃阴之上品,共为君药;沙参甘寒养阴,清热润燥,玉竹甘凉生津养阴,二药合用可以加强生地、麦门冬复胃阴之力,共为臣药;半夏性虽温燥,但与大量生地、麦门冬相配伍,非但不嫌其燥,且能监制甘润之品滋腻碍胃,使之相反相成,为佐药;甘草、粳米益气生
津,养胃和中,同时甘草调和诸药,二药共为使药。
  (2)加减若热象明显者,加桑叶清肝胃之热,石斛,知母之类以养胃阴清热;若吐酸嘈杂者,加左金丸;口燥咽干偏重者,加玄参、天花粉、五味子;大便干燥重者,加当归,且白芍用量宜加大;肝阴不足,胃阴液亏耗,并伴见口干、舌光绛、胸胁不舒或疼痛者,用一贯煎;阴虚夹湿,症见胃脘痞闷灼痛,口干不欲饮,纳呆作呕,舌红苔腻,或兼见咽干烦躁,大便溏泄不爽,脉濡数,治以酸甘养阴益胃,佐以燥湿理气,方用芍药甘草汤合二陈汤加味;阴虚夹瘀,症见胃脘灼痛,烦躁易怒,舌红少津,兼见瘀斑,或兼见口干不欲饮,纳少干呕,治以养阴益胃,佐以活血化瘀,方用通幽汤加减。
  (3)临证参考施今墨治本证常用西洋参、石斛、绿萼梅、荷叶等甘凉濡润,还可用乌梅配木瓜以敛养胃津。叶熙春治本证宜濡润合清热,濡润用沙参、麦门冬、玉竹、生地、甘草、石斛等,清热应选金银藤、蒲公英、竹茹等甘寒之品。魏长春治本证以自订经验方,沙参麦冬汤(沙参、麦门冬、玄参、生地、无花果、扁豆、白芍、炙甘草、陈皮、竹茹)。秦伯未治本证常用一贯煎加减治疗。黄文东治本证取白芍、甘草酸甘化阴,进一步加沙参、麦门冬,甚则酌加乌梅、木瓜以制肝醒胃。脾胃虚弱,阴液难复者,再加石斛、人参之类,并与陈皮、佛手芳香理气开胃之品同用,以助药力。并认为久病之后,阴阳俱虚,脾胃阴虚而兼阳虚之证,既有不思饮食,舌红少津之热象,又有形寒喜温,兼喜热饮之寒象时,用药以温和为主,剂量不宜过重。章次公认为本证多因阴液耗而痛,多用白芍、麦门冬、沙参、玉竹、杏仁、当归、川楝子、绿萼梅等滋养柔润兼疏解之药。姜春华治本证常用沙参、麦门冬、石斛、玉竹、天花粉、扁豆、白莲肉滋胃养津,芍药、乌梅、木瓜、甘草酸甘化阴,加佛手、玫瑰花、川楝子、白豆蔻壳理气和胃,静中宜动。董建华治本证常用北沙参、麦门冬、石斛、丹参、白芍、甘草、乌梅、香附、金铃子以养阴益胃,和血止痛。步玉如认为本证系胃失濡养,虚热内迫所致,但气血郁滞亦是致病病机之一,故单纯柔润,不若合入行气和血药收效更捷。步氏喜用一贯煎,或养胃汤、芍药甘草汤、金铃子散合用。
  7.脾胃虚寒
胃痛绵绵,多遇冷痛甚,喜按喜暖,倦怠乏力,口淡多涎,喜热饮食,纳少便溏,舌淡苔白,脉沉细弦。
  证候分析中阳不振,寒自内生,故胃痛绵绵;寒得温而散,得冷则凝,故喜暖喜按,喜热饮食,遇冷痛甚;脾虚中寒,水不运化而上逆,则口淡多涎;脾虚生湿下渗则便溏,脾虚水谷受纳失常则纳呆;中气不足,脾虚不运则倦怠乏力;舌淡苔白、脉沉细弦均为脾胃虚寒之象。
  治法 温中健脾,益气止痛。  
  方药运用
  (1)常用方
黄芪建中汤。药用炙黄芪、饴糖、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  
  方中重用炙黄芪以补中益气,饴糖甘温入脾,温中补虚,二药合用健脾补虚,和里缓急,共为君药;桂枝温阳气,芍药养阴血,两药调和阴阳,同时桂枝、芍药又助黄芪、饴糖补虚健中,共为臣药,甘草合炙黄芪、饴糖则补脾养胃之力更强,合芍药酸甘化阴,又缓急止痛,故为佐药;生姜辛温、大枣甘温、辛甘相合,能健脾而和营卫,为使药。诸药合用辛甘与酸甘相配,辛合甘而生阳,酸得甘以生阴,阴阳相生,中气自立。
  (2)加减虚甚者,加人参、党参、白术以健脾益气;寒甚者,加干姜、附子、川椒以温中和胃止痛;痛甚者,合良附丸以温中止痛;脘腹胀闷、纳少者,加砂仁理气宽中;泛酸量多者,加吴茱萸、煅瓦楞子;呕吐清涎者,加半夏、茯苓、陈皮、吴茱萸以温中健脾和胃化饮降逆;痛止后可用香砂六君子汤或香砂养胃丸调理。
  (3)临证参考施今墨治本证善用党参、黄芪、山药、莲子肉健脾益胃;以苍术、扁豆、芡实、白术、薏苡仁健脾祛湿;以柴胡、升麻升提下陷之清阳以旺脾;寒甚用吴茱萸、附子、肉桂等;胃虚而呕必用人参。董建华治本证常用黄芪、桂枝、白芍、炙甘草、饴糖、高良姜、大枣、延胡索、川楝子、陈皮以补气温中,散寒止痛。步玉如认为本证虽以正气虚馁为本,但所以作痛,多因虚中夹滞,故治疗上当以叶天士所倡通补法为主,即在补益之中加通调气血郁滞之药,使补而不壅,通而不伤。步氏注意调节通与补的比例,痛甚标实较重的,加大通调药物剂量,痛缓本虚重的,减少通药比重,中阳虚胃痛以理中汤治疗,方中虽有干姜温阳兼通,但配伍人参、甘草,有补气壅滞之嫌,于阳虚寒凝作痛者不利,加乌药辛温通气,助干姜破寒凝,可使全方通闭止痛的疗效显增。步氏对于久痛之脾虚湿滞与食积郁热者,用香砂六君子汤合温胆汤加神曲、冬瓜皮为基础方。正气虚甚,重用太子参;湿盛重用冬瓜皮、茯苓;热重去砂仁加黄连或栀子;食积甚的加焦三仙;本证若偏阴阳两虚时用小建中汤;阳虚夹寒湿证用理中汤及其衍生方;香砂六君子汤适用于气虚兼痰湿、气郁之证。
  五、其它疗法
  1.中成药
  (1)气滞胃痛冲剂(曙光牌,辽宁本溪第三制药厂):每次lOg,1日3次,开水冲服。用于肝气郁滞引起的胃脘痛。
  (2)虚寒胃痛冲剂(曙光牌,辽宁本溪第三制药厂):每次lOg,每日3次,开水冲服。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胃脘痛。
  (3)阴虚胃痛冲剂(曙光牌,辽宁本溪第三制药厂):每次lOg,每日3次,开水冲服。用于阴虚引起的胃脘痛。
  (4)三九胃泰(999牌,深圳南方制药厂):每次1袋(209),每日2次,早、晚各服。用于气滞引起的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等各类型慢性胃炎。
  (5)藿香正气软胶囊(回生牌,天津达仁堂制药厂):每次2~4粒,1日2次。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脘腹胀痛,呕吐泄泻,头痛昏重。
  2.单验方
  (1)棉花籽20g,用水3杯,煎成1杯,加黄酒半匙温服。治疗气滞胃痛。
  (2)绿萼梅、好茶叶各6g,开水冲茶服。治疗肝胃气痛。
  (3)桃仁、五灵脂各15g,微炒为末,面醋为丸,如小豆粒大,每服20粒,温开水送下,孕妇忌服。治疗瘀血胃痛。
  (4)生韭菜30g,五灵脂1 5g。五灵脂先研末,以韭菜煎汁吞服。治疗胃痉挛疼痛。
  (5)姜黄、香附(炒)各等分,研细末,每服3g。治疗气滞胃痛。
  (6)黑香附12g,砂仁3g,共为细末,每服3g。治疗气滞胃痛。
  (7)苍术30g,吴茱萸lOg,炒研末,每次服6g,1日2次,温开水冲服。治疗寒湿胃痛。
  (8)荜澄茄、白豆蔻各等分,研末,每服3g。治胃寒痛。
  (9)荜茇、荜澄茄各等分,研末,每服3g。治胃寒痛。
  (10)胡椒、干姜各等分,共研末,每服3g。治疗虚寒胃痛。
  (11)百合30g,丹参20g,水煎空腹服,治疗虚热胃痛。
  (12)百合30g,乌药15g,水煎服。治疗虚热胃痛。
  (13)荔枝核(烧焦)、木香按6:1比例,共研细末,热汤调服。治疗胃寒气滞疼痛。
  (14)山栀子、川芎各等分,水煎服。治疗郁热胃痛。
  (15)莱菔子15g水煎,送服木香面4.5g。治疗食积胃痛。
  (16)鸡内金lOg,香橼皮lOg,共研细末,每服3g。治疗食积胃脘胀痛。
  3.针刺
  (1)选穴:主穴为中脘、足三里。配穴为胃俞、脾俞、合谷、太冲、三阴交、建里等穴。
  (2)手法:①泻法:凡急性胃脘痛患者及实证者,采用泻法。进针迅速刺入,反复捻转,上下提插,出针时摇大针孔,快速出针而不加揉按针孔。②补法:凡虚证之胃脘痛,采用补法,进针缓慢刺入,轻度捻转,重插轻提,出针后用手指在针孔上快速按压,使针孔闭塞,不令经气外泄。
  (3)禁忌:凡怀孕12周以上或有流产史的患者,不宜采用针刺疗法,特别忌用泻法。
  4.食疗
  (1)二姜粥:干姜6g,高良姜6g,粳米60g。将干姜、高良姜冼净,用水煎去渣取汁,把粳米洗净,加入药汁中,文火煮成粥,随量食用。适用于胃寒疼痛。
  (2)橘皮粥:陈皮lOg,生姜4片,粳米60g。将陈皮、生姜洗净,水煎去渣取汁,再把粳米洗净,加入药汁中,文火煮成粥,随量食用。适用于脾胃气滞引起的胃脘痛及消化不良。
  (3)山楂粥:山楂30g,粳米60g,红糖lOg。山楂洗净,水煎取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红糖同煮成粥,空腹食,随量食用。适用于食积引起的胃脘不适。
  (4)萝卜饼:白萝卜200g,面粉250g,瘦肉lOOg,姜、葱、食盐、食用油适量。瘦肉剁细,萝卜切丝炒至五成熟,与姜、葱、盐共调和为馅,将面粉加水适量,制成薄片,以面粉片为皮,萝I-与肉为馅,制成小饼,放入油锅中烙熟,空腹食用。适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脘腹胀满。
  (5)桃仁粥:桃仁15g,粳米60g,将桃仁捣烂如泥,加水研汁去渣,以汁煮粳米为稀粥,随量食用。适用于血瘀胃脘痛。
  (6)参芪粥:党参lOg,黄芪lOg,红枣4枚,粳米60g。将党参、黄芪、红枣、粳米洗净,以冷水泡透,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成粥,随量食用。适用于脾虚气郁引起的胃脘痛。
  (7)天花粉粥:天花粉15g(鲜品30g),粳米60g。将鲜品洗净水煎取汁去渣,同粳米煮成粥,或粳米加水煮成粥,将熟时加入天花粉,再煮至粥熟。适用于胃热及胃津不足引起的胃脘不适。
  (8)木须肉片:黄花菜干品20g,黑木耳干品lOg,瘦牛肉60g,植物油、精盐、黄酒、姜、葱适量。黑木耳用温水浸泡发胀后,再用冷水浸没备用,黄花菜用温开水浸泡1小时,滤干,牛肉切薄片,用刀背打松。加精盐、黄酒拌匀。植物油二匙,中火烧热,倒入肉片炒2~3分钟,再倒入木耳、黄花菜同炒,加精盐、黄酒适量,炒出香味后,加清汤半小碗,烧6分钟,撒上姜葱半分钟即成。适用于气滞及兼血瘀引起的胃痛。
  (9)韭菜子250g,炒黄研末,与红糖250g和匀,1次1汤匙,1日3次。治胃痛。
  (10)小麦500g炒熟,白胡椒90g,共研细末,每早服。用红糖拌1茶匙,治胃痛。
  (11)牛肚胡椒:牛肚1个,胡椒lo粒,姜5片。将牛肚用水反复洗净,纳入胡椒和姜片隔水炖烂,每日就餐吃。治久病体弱之胃病或胃痛久治不愈。
  5.外治
  (1)盐炒麸皮,炒热后盛布袋中,放在痛处熨,冷却后换热的再熨,治胃痉挛痛。
  (2)仙人掌不拘多少,捣烂,包痛处,治热性胃痛。
  (3)大黄、玄明粉、栀子、郁金、香附各30g,滑石60g,黄芩、甘草各lOg,共研细末,姜汁调成糊状,敷胃痛处。治气滞、食积化热之胃痛。
  (4)青黛30g,雄黄15g,密陀僧30g,共研细末,鸭蛋清2个调均,外敷胃部热痛处。适用于胃热作痛。
  【转归与预后】
  一、转归
  急性胃脘痛以实证居多,如气滞、食积、寒凝、湿热等,治疗及时、无误,则多能向愈;若失治、误治,延误病情,则可转为慢性胃脘痛。初则多实,可由气入血,形成气滞血瘀,或寒凝久郁而化热,或由于气滞日久化火伤阴,或由于食积壅遏化为湿热痰浊;久不愈则耗伤气血,脏腑受损,脾胃气虚,健运无力,或由胃阴不足,而生热,形成虚实夹杂。慢性胃脘痛若遇气滞、寒凝、食积等因素,可出现胃脘痛急性发作;同时病邪久而不除则形成痰滞、瘀阻,久则可变生它病,或成痞满,或成胃脘痈,或成癜积,或成胃岩。
  二、预后
  因一时性饮食不当或感受外邪而致的胃脘痛较易治疗,只要及时治疗,即可痊愈。若病久成慢性宿疾,反复发作,正虚邪实者,则治疗不易,往往病程迁延。
  【护理与调摄】
  胃脘痛病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辨证施护
  1.病室环境病室要安静、卫生、光线充足,空气新鲜。虚寒患者要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注意脘腹部防寒,房间应朝阳,室温可略偏高,多加衣被。
  2.情志调护对气滞者应着重做好情志护理,保持情绪舒畅,消除郁怒烦恼,当郁怒、悲伤时暂停进食,并做好开导工作。精神刺激或情绪激动,往往引起肝气郁滞犯胃,致胃痛发作和加剧,所以加强情志护理尤其重要。开导病人善于克服不良情绪的影响,保持乐观情绪,避免忧思恼怒,树立战胜疾病信心。
  3.病情观察全面观察疼痛部位、性质、发作时间、伴随症状及诱发因素,并详细记录;及时发现合并症和危重症,并迅速通知值班医生处理。若发现病员有出血现象,必须严密观察出血量、血压、脉搏的变化,并做记录。
  4.饮食护理饮食应以软、烂、细和少食多餐为原则,粗糙、硬固、过酸、过咸、生冷、油腻等食物能刺激胃脘,不宜食用。如土豆、红薯易致肠道气胀,应慎食;肥腻、甜黏炙煿之物,不易消化,应禁食。另对胃痛持续不休,疼痛剧烈者,应着宽松衣裤,卧床休息,在一定时间内禁食,之后再进流质食物及半流质饮食。
  5.给药护理理气药应餐后半小时服用;虚寒性胃痛,药宜温服;热性胃痛,药可凉服;服药呕吐者,可加生姜汁于药中同服,或在服药前用生姜擦舌面,并少量多次服用汤药。
  胃脘痛患者应重视精神与饮食方面的调摄,保持精神愉快,开朗,不生气发怒,注意劳逸结合,切忌暴饮暴食或饥饱不均,宜少食多餐,清淡易消化为原则,气滞患者可常服大蒜、韭菜、香菜、萝b、柑桔等,血瘀及易食积患者可常服山楂片,脾胃虚寒者可常食用南瓜、扁豆、蚕豆、莲子、栗子、胡桃、龙眼、鸡肉、牛肉、羊肉、豆制品、鳝鱼、河虾等,阴虚患者可常食梨、藕、荸荠、甘蔗、菠萝、百合、杨梅、柿子、白木耳、花生等。
  【预防与康复】
  一、预防
  1.调节情志本病诱因常为情志不畅,故须避免忧思恼怒,保持心情愉快、开朗,增强自身抗病能力。
  2.注意饮食切忌暴饮暴食或忽饥忽饱,勿食生冷、炙煿、有刺激性食物。饮食要定食定量,以清淡易消化为宜。戒酒。
  3.适当休息,不可过劳,尤其进餐后应休息半小时以上。
  4.注意起居,避免风、寒、暑、湿等外邪内客于胃。
  二、康复
  胃脘痛经内科治疗,一般能治愈,但复发率比较高,从而形成反复发作的特点。所以在主症消失后,仍要继续服药消除剩余症状,以巩固疗效,恢复脾胃功能,同时配合饮食、体育锻炼等综合调理,可使患者早El康复。
  1.药物康复病人在康复阶段可以改用丸药缓治,如人参健脾丸、香砂养胃丸、香砂六君子丸、逍遥丸、加味逍遥丸等。
  2.食疗康复病人宜食松软易消化有营养食品,忌生冷、油腻、有刺激性难消化食品及烟、酒。根据辨证用膳的原则。胃寒者可用姜枣饮(生姜5片,红枣10枚,煎代茶饮);气滞者可用陈佛饮(陈皮lOg,佛手lOg,水煎取汁去渣留150ml,加入蜂蜜15ml,拌匀分3次温服);易食积者可服鸡莱散(鸡内金5g,莱菔子9g,炒黄研末,分3次温开水调服);胃阴不足者可服藕粉15g冲服;脾胃虚寒者可常服干姜、胡椒。
  3.气功疗法做平卧式内养功,每Et最少一次,每次30分钟,通过平卧、放松、入静、调息,可以达到减轻症状,增加食欲,恢复脾胃功能目的。
  4.运动疗法病人此时不宜做剧烈运动,但可以做体操、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胃蠕动,调整脾胃功能,从而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防止复发。
  【医论提要】
  《内经》中首载“胃脘痛”之名,如《灵枢·经脉》篇日:“脾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因《素问·至真要大论》有“胃脘当心而痛”之说,后世乃有“心痛即胃脘痛”(《丹溪心法·心脾痛》)、“胃脘痛非心痛”(《证治准绳·杂病》)之争,且二者常常混淆,以致历代文献中有多种本病之别称。隋代巢元方首次在《诸病源候论·心痛病诸候》中单列“心痛候”,且对“脾心痛”和“胃心痛”进行了描述,如云:“又诸脏虚受病,气乘于心者,亦令心痛,则心下急痛,谓之脾之痛也。足太阴为脾之经与胃合,足阳明为胃之经,气虚逆乘心而痛,其状腹胀归于心而痛甚,谓之胃心痛也。”“胃脘痛”作为一个病名,首次出现在李杲的《兰室秘藏·胃脘痛门》,他也将本病称为“心胃痛”,《东垣试效方·心胃及腹中诸痛门》日:“夫心胃痛及腹中诸痛,皆因劳役过甚,饮食失节,中气不足,寒邪乘虚而入客之,故卒然而作大痛。”元代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载有“心脾痛”,朱震亨的《脉因证治》载有“心腹痛”,均指本病。
  从病证分类来看,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心腹痛》载有:“九痛丸,治九种心痛,一虫心痛,二注心痛,三风心痛,四悸心痛,五食心痛,六饮心痛,七冷心痛,八热心痛,九去来心痛。”孙氏所治,虽未明确描述9种心痛的症状,但从名称上分析,有属心痛者,而大部分系指胃脘痛。后世以此为准绳,常将之作为引证的内容。明代秦景明在《症因脉治·胃脘痛论》中将本病分为外感胃脘痛(风寒、暑热)和内伤胃脘痛,日:“今列外感二条,内伤七条,即古名九种心痛也。”皇甫中在《明医指掌·心痛》中提出“胃脘湿热痛”的论点,文中虽只5个字,但却提示了常被人们忽视的胃脘痛的另一个类型。龚廷贤在《寿世保元·心胃痛》中则阐述了“痰火煎熬”之胃脘痛证型。
  从病因病机来看,南宋陈无择立“三因”说,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九痛叙论》日:“夫心痛者,……其实非心痛也。……若十二经络外感六淫,则其气闭塞,郁于中焦,气与邪争,发为疼痛,属外所因;若五脏内动,汩以七情,则其气痞结聚于中脘,气与血搏,发为疼痛,属内所因;饮食劳逸,触忤非类,使脏气不平,痞膈于中,食饮遁痊,变乱肠胃,发为疼痛,属不内外因。”明代龚廷贤主要阐明了饮食不节在胃脘痛发病中的意义和病变过程,如《寿世保元·心胃痛》说:“胃脘痛者,多是纵恣口腹,喜好辛酸,恣饮热酒煎煿,复食寒凉生冷,朝伤暮损,日积月深,自郁成积,自积成痰,痰火煎熬,血亦妄行,痰血相杂,妨碍升降,故胃脘疼痛,吞酸嗳气,嘈杂恶心。”这一论述,证明了胃热而痛,不单是肝胃郁热,亦存在着饮食因素导致的“痰火煎熬”之证。虞抟承丹溪之余绪,在《苍生司命·卷五·胃脘心痛》中阐述胃脘痛为“其症由积痰、食积郁于中,七情九气触于内,以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肝木之邪得以乘机侵侮而为病也。”虞氏所言为痰、食、气郁之胃脘痛。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心腹痛》有:“胃脘痛证,多有因食、因寒、因气不顺者,然因食因寒,亦无不皆关于气,盖食停则气滞,寒留则气凝。所以治痛之要,但察其果属实邪,当以理气为主。”着重强调了“气滞”这一病理因素,并主张以“理气为主”,可谓切中胃痛的病机及治疗要领。清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胃病》说:“胃痛,邪干胃脘病也。胃禀冲和之气,多气多血,壮者邪不能干;虚则著而为病。偏寒偏热,水停食积,皆与真气相搏而痛,惟肝气相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阐明了病邪犯胃,则以胃虚为前提。同时进一步强调肝气横逆犯胃是胃痛较常见的因素。此外,高鼓峰总结了胃痛有食、痰、气、死血、寒、火、中气虚诸证之外,另有一种肝胆之火移入于胃者,每易导致膈症,如《四明心法·胃脘痛》言:“胃痛有食痰死血气寒火中气虚之别,方书载列甚明,无甚深微。独有一种肝胆之火,移入于胃而热,……久之变成燥症,而为膈症矣。”汪蕴谷对肾虚胃痛有独到见解,在《杂证会心录·胃脘痛》日:“若男子肝肾亏,夹虚火而上逆,妇人冲任弱,夹肝阳而上升,多有胃脘作痛之症。……治法须填补真元,以生津液,导引元阳,以补真气。”
  关于类证鉴别,胃脘痛病应与心痛相鉴别,早在《灵枢·厥病》篇就描述:“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其部位症状及预后与胃脘痛显然不同。隋代巢元方对真心痛与胃脘痛的区分较详,如《诸病源候论·心痛病诸候》日:“心痛者,风冷邪气乘于心也。其痛发,有死者,有不死者,有久成疹者。心为诸脏主而藏神,其正经不可伤,伤之而痛为真心痛,朝发夕死,夕发朝死。心有支别之络脉,其为风冷所乘,不伤于正经者,亦令心痛,则乍间乍甚,故成疹不死。”如此经巢氏的条分缕析,对胃脘痛与心痛的鉴别可谓豁然。
  治法方面,《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中“胃痛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饮不下,取足三里也”等描述,阐明了本病的主要病变部位、临床表现及治法,尤其是针刺足三里治疗胃痛,至今仍是临床常用的有效方法。宋代杨士瀛在《仁斋直指方论·心气·心疼方论》中总结胃脘痛证治大法为“热者凉之,寒者温之,感受风寒者散之,顺气调血,逐水豁痰,此其要略耳。”金元时期,张子和对胃脘痛的可下之证做了具体的描述,如《儒门事亲·凡在下者皆可下式》日:“凡宿食在胃脘皆可下之,则三部脉平;若心下按之硬满痛者,犹宜再下之。”李东垣倡脾胃升降学说,认为脾胃为精气升降之枢纽,故在《脾胃论·天地阴阳生杀之理在升降浮沉之间论》说:“盖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乃清气为天者也;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传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为地者也”,他把胃脘痛的病机归结为中气虚损,或客寒犯胃,或脾胃升发之气不升,兼阴火上冲,相应制订了一系列益气和胃、温中理气,主以升提阳气兼降阴火为特点的胃脘痛病治效方,诸如草豆蔻丸、黄芪人参汤、麻黄豆蔻丸、厚朴温中汤等方剂为代表。元代《丹溪心法·心脾痛》中朱丹溪认为“心痛即胃脘痛。……痛甚者,脉必伏,用温药附子之类,不可用参术。诸痛不可补气”。这引起后世的争论。汪机在《医读》中对丹溪“诸痛不可补气”之说予以纠正,指出:“痛不补气,指病初起,病久气虚,补剂不以,气何由行?痛何由止?参术之类,其可例弃?”清代汪蕴谷在《杂证会心录·胃脘痛》中同样指出:“丹溪日诸痛不宜
补气,此惟邪实气滞者当避之,而日诸病皆然,吾不信也。”明代张景岳发挥了治五脏以调脾胃的观点,即所谓“能调五脏,在以治脾胃也”(《景岳全书·杂证谟·脾胃》),这对胃脘痛的治疗颇有意义。谈及胃脘痛的治疗,有关“胃中润泽”一派的学术观点和治则是不可缺的。金元时期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病机论》日:“是以风火皆属阳,阳主动,其为病也,胃脘当心痛。”他虽以“火”立论,但又不拘于“火”论,他对脾胃的论述具有另一特点,特别是《宣明论方·胃中润泽论》一文,把胃中润泽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来看待,为胃脘痛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路。明代缪希雍治病重视脾胃,对一般脾胃虚弱之证,不偏于香燥温补,而认为温燥之品,健胃除湿,救标则可,多服易泻脾以损津液。如《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卷三》日:“世人徒知香燥温补为治脾虚之法,而不知甘寒滋润益阴之有益于脾也。”故主张治以甘平柔润之剂,他创制的资生丸(《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体现了甘而流通、补而不燥、轻清柔润的特点,对后世启发很大,对阴虚胃脘痛之治颇为效验。叶天士在此基础上创立了胃阴学说,主张治胃以甘凉通降,“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津液来复使之通降”(《临证指南医案·脾胃》),使甘润柔养之法在缪氏之后,常为后人所应用。此外叶天士对胃脘痛的辨证施治仍颇多独到见解,如《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中的“初病在经,久痛入络”,“痛则不通,通字须究气血阴阳,便是看诊要旨”,“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等等医论,为后世用虫类搜剔以治胃脘久痛开辟了新径。现代诸家或禀家学,或承师传,对胃脘痛的理论研究或临床治疗实践,亦各有独到之处。如董建华对瘀久入络的瘀血胃脘痛重证,常以自己拟制的猬皮香虫汤进行治疗。施今墨治胃脘痛,立温、清、补、消、通、降、和、生八法。张镜人治疗胃脘痛十分注意“衡”,故以寒温相适、升降并调、营阴兼顾、虚实同理为特点。王季儒治胃脘痛从肝论治,刚柔共济,通调气机。陈伯涛以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减治胃脘痛,颇为效验。
  【医案选粹】
  府痒徐道夫母胃脘当心痛剧,右寸关俱无,左虽有微而似绝,手足厥冷,病势危笃,其色眼胞上下青黯,此脾虚肝木所胜,用参、术、茯苓、陈皮、甘草补其中气,用木香和胃气以行肝气,用吴茱萸散脾胃之寒、止心腹之痛,急与一剂,俟滚先服,煎热再进,诸病悉愈。何使泥其痛无补法,而用攻伐之药,祸不旋踵。
  疏日:病势剧时,其虚寒实热实难卒辨,即脉亦不足为凭,厥亦不足为据,独是面色无逃其情。今眼胞上下青黯者,眼胞属脾,青黯属寒,而青又是肝经之色,故知其脾气虚寒,而肝木所胜也甚矣,色之不可不辨也。其加吴茱萸者虽属散寒止痛之品,亦因吴茱萸能入厥阴肝经故也。痛虽在于胃脘当心,而青黯则厥阴虚寒之色,故不用姜桂附而独用茱萸也。痛症之虚实寒热,辨之之法,先以手按有形者是实,无形者是虚,以汤探之喜热者是寒,喜冷者是热,便溏者是虚,燥结者是实,倦卧者是寒,扬手者是热,胀闷恶食者是实,得食稍安者是虚,以此细察,庶可悉知也?
(选自《续名医类案》)
  丹溪治许文懿公食积,痰饮往来如潮,升上则为心脾痛,降下则为胯痛,以制甘遂末入猪腰内煨食,连泄七次,足便能步。然多年郁结,一旦泄之,徒引动其猖獗之势,仍以吐剂达其上焦,连用瓜蒌、藜芦、苦参等,俱吐不透,仍用附子尖三枚,和浆水以蜜饮之,以朴硝、滑石、黄芩、石膏、连翘等一斤,浓煎冷饮之,四日服四斤,腹微痛,二便秘,脉歇至,子卯酉时乃阳明之应,胃与大肠积未尽也。乃作紫雪三日,服至王日腹稍安。又小便闭,痛饮以萝卜汁,得吐立通。又小腹满痛,以大黄、牵牛等分,水丸服至三百丸,下如烂鱼者二升许,脉不歇。又大便并痛,与前丸下秽物如柏油条尺许,自病至安,脉皆平常弦大,次年行倒仓法全愈。
(选自《医碥》)
  高鼓峰治一妇人,胃痛,勺水不入,寒热往来,或从火治,用芩连栀柏,或从寒治,用姜桂茱萸,辗转月余,形体赢瘦,六脉弦数,几于毙矣。高日:此肝痛也,非胃脘也。其病起于郁结生火,阴血受伤,肝肾枯干,燥迫成痛(色欲之人,尤多此病)。医复投以苦寒辛热之剂,胃脘重伤,其能瘳乎?急以滋肾生肝饮与之。一昼夜尽三大剂,五鼓熟寐,次日痛定。再用加味归脾汤加麦冬、五味,十余剂而愈。
按:此病,外间多用四磨、五香、六郁、逍遥,新病亦效,久服则杀人矣。又用肉桂亦效,以木得桂而枯也,屡发屡服则肝血燥竭。少壮者多成劳,衰弱者多发厥而死,不可不知。
(选自《续名医类案》)
【现代研究】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涉及西医学中急慢性胃炎、胃痉挛、胃粘膜脱垂等消化系统多种疾病。近年来中医开展了对胃脘痛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显示出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现综述如下。
  一、基础研究
  詹继烈对2000例脾胃病患者进行胃粘膜及病理活检观察,认为病人以胃寒型和胃热型粘膜占多数,并均以粘膜慢性炎症为最多,其次为粘膜肠腺化生;胃络瘀滞与胃络灼伤型粘膜均以粘膜肠腺化生多见,胃络瘀滞型粘膜的不典型增生明显高于其它组;脾胃虚弱多见胃寒型粘膜;胃阴不足以胃热型粘膜多见;肝胃气滞以胃热型和胃络瘀滞型粘膜多见(中医杂志,1989,(4&:37~40)。郭森仁根据中医辨证对1000例上消化道疾病胃镜象分析后认为,肝胃气滞见粘膜充血,粘液较多,胆汁反流壅积,胃底潴留液多;气滞血瘀见出血,血管显露或见溃疡、肿块;脾胃虚寒见粘膜苍白、水肿或血管显露或见溃疡;湿热中阻见水肿、充血、糜烂、污浊粘液多或见溃疡;寒热错杂见粘膜充血,红白相间,点状或片状糜烂(北京中医,1994,(5&:22~23)。夏军权对408例胃痛病人胃镜象、舌象及幽门螺旋菌关系比较,发现舌质红或暗,苔黄或腻者,往往胃镜提示胃粘膜炎症较重,幽门螺旋菌感染率也高;而舌象转为淡红舌、薄白苔时则是向愈的表现,说明舌象可以反映不同胃病的病机特点,舌象是胃镜象的外候(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3,&1&:12--.15)。吴正治应用细胞化学方法结合显微细胞光度技术,对50例胃脘痛患者及70例正常人,进行舌苔上皮细胞及外周血免疫细胞有关成分的定性定量研究,发现脾虚证舌上皮细胞PAS、DNA含量增高而SDH、ANA含量减少,脾虚组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及其点状颗粒型百分率降低,其单核细胞ANAE活性降低,与非脾虚组正常人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为脾虚辨证提供了新的微观指标(辽宁中医杂志,1990,&4&:38,-.-42,48)。郑进通过对108例胃脘痛患者和40例正常人的观察,发现唇粘膜微循环的变化与胃脘痛证候间有一定的规律性联系。主要表现为血瘀证管袢排列紊乱,管袢扩张,畸形管袢增多且多为扭曲形改变,管袢数目减少,血色暗红,流态异常,红细胞聚集,袢顶瘀血明显;气滞证管袢口径较细,扭曲管袢所占比例较大,管袢数目较少,管袢偏短;虚寒证血色淡红,管袢口径细,分枝形管袢较多;火郁证管袢普遍扩张,分枝管袢较多,管袢较长,血色多鲜红,血液流态多呈线流且见红细胞聚集(云南中医药,1990,(1&:1~3,11)。张桂珍通过免疫细胞化学及体视学定量分析方法,观察89例脾虚证患者胃窦G细胞变化,与空腹血清胃泌素含量,并进行相关分析,发现脾虚气滞患者胃窦G细胞数密度和空腹血清胃泌素含量明显高于脾胃气虚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o.001);胃窦G细胞数目与空腹血清胃泌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o.01),提示胃窦G细胞增生及其分泌功能亢进可能是形成脾虚不同证型的病理学机制之一(中西医结合杂志,):711~713)。
  二、急性胃痛
  全国中医急症胃痛协作组对2262例急症胃痛进行了临床观察,其虚寒证700例,570例用温中止痛口服液(黄芪、桂枝、白芍、炙甘草、高良姜、香附),每次20ml,服药后30分钟疗效不佳可再服20ml,对照组130例,用654—2片10mg,以下各证用量服法同,结果总有效率分别为91.05%和78.46%;气虚证682例,571例用理气止痛口服液(醋柴胡、炒白芍、炙甘草、炒枳壳、炒川楝等),对照组111例,总有效率分别为87.04%和75.68%;湿热证673例,569例用清化止痛口服液(全瓜蒌、黄连、半夏、厚朴等),对照组104例,总有效率分别为85.76%和74.04%;阴虚证103例,69例用益胃止痛口服液(北沙参、麦门冬、玉竹、木香、香橼),对照组34例,总有效率分别为85.51%和73.53%;瘀血证104例,70例用活血止痛口服液(丹参、蒲黄、五灵脂、檀香、大黄等),对照组34例,总有效率分别为81.43%和76.47%(中国医药学报,1988,(2&:22~24)。李小贤对李寿山教授治疗的315例急性胃痛进行了总结,治疗组240例,气滞证用四逆散合香附、郁金,虚寒证用小建中汤合良附丸,湿热证用半夏泻心汤化裁,阴虚证用益胃汤化裁,瘀血证用化瘀止痛口服液,复合证用药参照上述方药;以上6证,急性胃痛中度以上,口服药疗效缓慢者,配合针刺内关、梁门、中脘穴,或耳针胃、神门。对照组用654—2片剂,结果两组分别显效202、39例,有效28、25例,无效10、11例,总有效率分别为95.83%、85.33%(中国中医急症,1993,&1&:32~33)。李俊用金牛腹痛片治疗70例急症胃痛(实证)病人,金牛腹痛片(入地金牛、芍药、木香、元胡、黄芩、蒲公英、甘草等)29,对照组35例,用654—2片,10mg,结果两组分别显效(用药半小时内痛止,1小时不复发)37、11例,有效28、15例,无效5、9例,总有效率92.86%、74.28%(P&o.01),24小时内分别复发13、11例(P&o.05),本组止痛时间短于对照组(P&o.05)(中国中医急症,):246 247)。
  三、慢性浅表性胃炎
  1.辨证论治季哲生将胃脘痛分为5型:(1)脾虚气滞155例,治以理气和中,用香砂枳术汤加减;(2)脾胃虚弱104例,治以益气建中,用异功散合黄芪建中汤加减;(3)中虚气滞207例,治以补中疏导,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4)脾胃湿热81例,治以清热化湿,用三仁汤加减;(5)气阴两虚29例,治以益气养胃,用四君子汤合一贯煎加减。疗程1~3个月。结果显效230例,占39.9%,有效305例,占53%,无效41例,占7.1%,总有效率92.9%。胃镜检查144例中,显效47例,占32.6%,好转73例,50.7%,无效24例,占16.7%,总有效率83.3%(中医药研究,1989,&6):11~12)。吴俊良治本病200例,分4型,(1)肝胃气滞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蒲公英30g,白芍、枣仁各24g,柴胡15g,炒枳壳、炒莱菔子、半夏、香附各12g,檀香(后下)、砂仁(后下)、甘草各6g;(2)脾胃虚弱用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夜交藤各30g,党参20g,白芍、焦三仙各15g,桂枝12g,甘草9g,当归6g,大枣5枚;(3)胃阴亏乏用沙参麦冬汤加减:百合30g,枣仁20g,麦门冬15g,沙参、玉竹、石斛、鸡内金各12g,甘草、天花粉各9g;(4)郁热蕴胃用化肝煎加减:蒲公英30g,白芍18g,青皮、陈皮、丹皮、栀子、远志各12g,黄连9g,吴茱萸6g,每日1剂,水煎服。同时4型均并用及贝延胡散(白及、川贝、延胡索各等分,共细末)4g,日2次,忌酒、醋、辛辣之品,15日为1个疗程,疗程间间隔1~3 日,治疗2个疗程。结果近期治愈62例,占31%,显效104例,占52%,有效28例,占14%,无效6例,占3%,总有效率97%(辽宁中医杂志,&:405~-406)。王英丽治疗本病100例,分3型:(1)脾胃气滞用I号方:柴胡、枳壳、白蔻仁、木蝴蝶、香橼、川芎各15g,生地、白芍、白术、延胡索、川楝子各20g;(2)胃阴不足用II号方:生地、玄参、石斛、麦门冬各20g,鸡内金、砂仁、白芍、山楂、
乌梅、丹皮、陈皮各15g,茯苓30g;(3)脾胃虚寒用Ⅲ号方:黄芪35g,当归、砂仁、肉桂、扁豆、陈皮、生地、三仙各15g,白芍、山药各20g,白术25g。均每日1剂,水煎服,10剂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60例,明显好转3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4%.(中医药学报,1995,(5&:34~35)。
  2.基本方加减张福产用四逆散为主治疗本病125例,基本方:柴胡、生白芍、炒枳实各lOg,炙甘草5g。胃热炽盛加川黄连、蒲公英、连翘,炙甘草改碧玉散(包煎);积滞内停加神曲、炒山楂、炒谷芽、炒麦芽、炒莱菔子;脾胃虚寒加黄芪、桂枝、红枣、生姜;夹络瘀加丹参、丹皮、炙刺猬皮、制延胡索;胃阴不足加石斛、麦门冬、天花粉;泛酸者加左金丸(包煎)、乌贝散(吞服);便溏加炒白术、茯苓。日1剂,分2次服,服药7~15剂后,显效45例,好转6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90%(黑龙江中医药,1991,&5&:11~12)。印国银用自拟莪参胃炎汤为主方治疗本病84例,基本方为莪术、郁金、延胡索、茯苓各lOg,党参20g,蒲公英15g,陈皮、白术各12g,法半夏、甘草各6g。脾胃虚弱去蒲公英,加炙黄芪、桂枝;肝气郁结加柴胡、白芍;血瘀加丹参、五灵脂;脾胃湿热去法半夏,加黄连、薏苡仁。日1剂,水煎服,2月为1个疗程。结果显效48例,好转3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4%,胃镜有效率75%,病理有效率73.6%(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2,&3&:23--一24)。任毅用胃安汤加减治疗本病110例,基本方为粜胡、白术、炒枣仁、茯苓各20g,黄芩、川芎各15g,半夏、川朴、陈皮、枳壳各lOg,焦三仙30g。痛甚加木香、延胡索;暖气频加沉香面;胃脘灼痛、泛酸嘈杂加丹皮、栀子。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30例用气滞胃痛冲剂,每次109,1日3次口服,均30日为1个疗程,用2个疗程。结果两组分别治愈39、7例,好转62、14例,无效各9例,总有效
率分别为91.8%、70%(Pd0.01)(北京中医,1997,(2&:24)。
  3.专方余泽勋用胃宁胶囊治疗本病122例,组成为水飞滑石、醋制延胡索、白芍、甘草各等分,研末,过细筛后,混匀装入胶囊,每粒0.5g,成人每次3~4g,儿童减半,1日3次,40日为1个疗程,经治1~2个疗程后,显效80例占65.57%,好转3l例占25.4%,无效11例占9%,总有效率达91%(云南中医杂志,1988,&6):15~17)。万连元用胃宁散治疗本病,治疗组55例均用本品(含党参、白芍、甘草、丹参、蒲公英、白术等)1袋10g,1日3次口服,对照组用维酶素4粒,1日3次,12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症状有效率分别为89.1%、85.5%,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o.05)。胃镜有效率分别78%、54.5%,活检有效率分别84.3%、57%,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d0.05)(北京中医,1989,&2&:45~47)。何月应用复方广木香3号汤治疗本病118例,方用广木香、川楝子、算盘子根各15g,丹参、莱菔子各10g,枯米(稻米炒至微黄)12g,陈皮、甘草各6g,1日1剂,水煎服,连服30日,进软食,忌酒等刺激性食物,结果临床治愈86例,占72.9%,好转25例,占21.2%,无效7例,占5.9%,总有效率94.1%(新中医,989,&5&:23~24)。高寿征用胃冲剂治疗本病408例,本品含党参、茯苓、白术、木香、JII楝子、乌梅等,每袋20g,1日3次口服,3个月为1个疗程,症状有效率72.8%,胃镜有效率81.9%,病理有效率72.8%,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分别&o.005,0.05,0.025)。动物实验表明,本品有明显的保护胃粘膜作用,其保护作用与甲氰咪胍相似,而明显优于胃舒平,其保护作用不是减少胃酸,而是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急性、亚急毒性实验表明本品无毒性(中西医结合杂志,&:269-~271)。杨云青用芪连合剂治疗本病100例,组方为黄芪、蒲公英各15g,桂枝9g,白芍24g,白术、薏苡仁、连翘、乌贼骨各12g,白茯苓、厚朴、白及、炙甘草各10g,丁香3g,水煎200ml,lOOml 1日2次饭前温服,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临床显效71例,有效27例,无效2例。复查胃镜60例中,显效16例,有效3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5%,病理复查30例中,显效6例,有效1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中西医结合杂志,&:557~558)。汪红用胃炎灵冲剂治疗中虚气滞型本病67例,组方为炙黄芪、潞党参、炒白术、炙桂枝、炒白芍、广木香、广陈皮、佛手片、炙甘草、生姜、大枣。每次1包,1日3次冲服,1个月为1个疗程,服1~3个疗程。结果临床治愈2例,显效24例,好转3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01%(江苏中医,1992,&7&:6~8)。
  四、糜烂性胃炎
  王长洪治疗本病124例。中药组70例,用黄芪、蒲公英、半枝莲、白芍、炙甘草、百合、乌药、丹参、代赭石,水煎取300ml,每次lOOml,1日3次,便秘加酒大黄5~lOg,泛酸加煅瓦楞子20g;甲氰咪胍组用该药0.2g,1日3次口服,0.4g睡前1次服,治疗4周。结果糜烂治愈中药组56例占80%,甲氰咪胍组33例占61.11%,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o.01)。实验研究表明:中药对胃粘膜屏障有保护作用。(中国医药学报,1989,(1&:15~17)。李从道用胃糜散治疗本病38例,本品含黄连、枯矾各60g,白及、九香虫各lOOg,蒲公英、生黄芪各300g,甘草90g。泛酸甚加乌贼骨;痛甚加徐长卿;呕吐甚加姜半夏;胆汁返流加川大黄;纳呆加炙鸡内金;糜烂局部凹凸不平甚加血竭;30日为1个疗程,治疗2~3个疗程。结果痊愈27例,有效6例。无效5例(江苏中医,1994,&11&:6~7)。曹毅用加味半夏泻心汤冲剂治疗本病合并浅表性胃炎100例,对照组30例,用雷尼替丁0.159,均日2次空腹服,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分别近期治愈34、7例,显效49、6例,有效15、9例,无效2、6例,恶化0、2例,总有效率分别为98%、74%。(P&o.005)(国医论坛,1996,&5&:14)。马洪祥用木瓜二粉汤治疗本病120例,方药为木瓜、赤芍各20g,浙贝母、白芷、百合、草豆蔻、乌贼骨各15g,白及粉3g(冲),三七粉2g(冲)、薏苡仁30g,甘草lOg。湿热加黄连、半夏、苍术、大黄、蒲公英;虚寒加黄芪、焦白术、高良姜;气滞加枳实、川厚朴、川楝子、砂仁、佛手;瘀血加茜草、郁金、蒲黄、当归。对照组58例用雷尼替丁胶囊,均4周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分别治愈85、24例,好转28、12例,无效7、22例,总有效率94.17%、62.07%(P&O.01)(山西中医,1996,&4&:2~4)。
  五、其它
  周维骥辨证治疗107例胃粘膜脱垂症,周氏将本病分为3型:脾胃虚寒用芪蔻平胃散加味,兼寒凝气滞血瘀加蒲黄、五灵脂、香附、田三七粉;脾胃湿热用二黄茵胆肠,兼湿热阻络气滞血瘀,加赤芍、丹皮、三七粉;寒热虚实夹杂用半夏泻心汤合左金丸加味。各型合并出血加大黄白及粉;气虚血亏加黄芪、当归;胃阴不足加山药、玉竹、石斛;急性期缓解后改用四君子汤,治疗3~4周。结果痊愈90例,好转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3.54%(福建中医药,1994,&2&:7~8)。柴可夫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72例,西药组40例,El服痢特灵,均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它中、西药,结果两组分别治愈36、13例,显效22、9例,好转9、5例,无效5、13例,总有效率分别为93%、68%,中药组疗效优于西药组(P&o.05)(新中医,1994,&3&:20~24)。叶云生用健胃和肠丸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138例,对照A组36例,用硫糖铝于饭前半小时嚼服,对照B组22例用香砂六君子空腹服,均8周为1个疗程。结果3组分别治愈16、0、0例,显效95、0、1,有效22、18、15例,无效5、8、6例,总有效率96.5%、69.2%、72.6%,中药组疗效优于两对照组(尸&o.05)(陕西中医,1996,(】&: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护理最新进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