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人15年5月结束治疗的,新政策个人汽车补贴新政策有吗

新生物医药行业门户新生物电子商务平台
魏则西之后,癌症免疫治疗何往
核心提示:这几天,大学生魏则西之死,让DC-CIK疗法这一医学专业名词成为了网民的一个搜索热词。这一医疗技术手段,在金钱的强烈驱动和监管
这几天,大学生魏则西之死,让DC-CIK疗法这一医学专业名词成为了网民的一个搜索热词。这一医疗技术手段,在金钱的强烈驱动和监管漏洞之下,早已驶离了真正的医学轨道,沾满无数利益纠葛和癌症病人破碎的希望。编者按:自1999年起,南方周末开始关注“莆医”。彼时,以“莆医”为核心的“莆田系”,一度承包并控制了全国近八成的民营医院;美莱整形整容、曙光男科、和美妇儿、天伦不孕不育、远大心胸……这些曾被广告炒热的医院背后都站着同一批且籍贯都是莆田的老板。南方周末陆续推出了《两万莆田游医全国治性病》、《“送子神话”的背后——上海市卫生局、药监局全面调查上海长江医院》、《2007年,上海协和医院被摘牌内幕》《“不倒翁”医院,林家老板和他的代理人》等多篇报道,试图揭开“莆田系”的真面目。后来,“莆田系”医院与百度构建的有偿推广同盟关系,为双方带来巨额收入;一阵野蛮生长期过后,这对亲密同盟因饱受商业伦理争议,一度决裂。于是,南方周末再推《莆田系和百度:相爱与相杀》及《扭曲的百度》等新闻纵深。两年前,南方周末已经注意到莆田系癌症疗法的乱象,推出了《癌症免疫疗法:监管停滞,业务疯狂》深度报道。今天,我们继续追踪这一话题,希望通过两个维度,深刻剖析莆田系与百度这对“同盟者”的合作逻辑与事实真相。“我不觉得这是坏事,早该这样了。”“那么多真正的好药没进医保,为什么要浪费在无效的治疗上?”“到今天必须要拿证据来说话了!”日,大学生魏则西去世的第二十一天,“中央军委等国家部门开始以雷霆之势调查国内生物治疗乱象”。继百度遭调查之后,3日下午,官方发布消息: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武警部队后勤部卫生局联合对武警北京市总队第二医院进行调查。在南方周末两年前深度报道并揭露北京武警二院癌症免疫疗法的问题后(详见2014年9月报道《癌症免疫疗法:监管停滞,业务疯狂》),这是它首度接受调查。这一世界最前沿的医疗技术手段,在金钱的强烈驱动和监管漏洞之下,早已驶离了真正的医学轨道,沾满无数利益纠葛和癌症病人破碎的希望。问题披露两年来,这个领域内的混乱不仅未见减轻,反而愈演愈烈。细胞免疫治疗逐渐沦为无人监管又能迅速赚钱的“神奇疗法”。“人人都知道,人人都不敢说”。这个业内公知的乱局,现在,因青年魏则西之死而再度遭到曝光。南方周末获悉,5月4日早晨,国家卫计委召开各省市卫计委和主要医院的电视电话会议,接近会议的一位医生告诉南方周末,国家卫计委声明,没有批准过任何一家医院做细胞免疫治疗,现有的医院将全面暂停收费的生物治疗,而转为临床研究,不允许收取任何费用。会后要立即对辖区内医疗机构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临床应用情况开展全面清理。该医生透露,全国上下院长都慌了,而他所在的医院明天就将转为免费。“我不觉得这是坏事,早该这样了。”这位医生说。日,陕西咸阳,魏则西父母送走了独生儿子。临走前,则西和父母交代,要将剩下的四万多筹款捐回给学校,让更需要的人受益,他和父亲说:“我也是有功德的人了。”(CFP/图)“谁能放弃送到嘴边的肥肉”?“别别别,你别问我!”这是5月3日某一线城市三甲医院生物治疗科主任的第一反应。魏则西事件持续发酵,无论是部队医院、民营医院,还是普通公立医院都噤若寒蝉。在一个全国各地免疫治疗医生的微信群里,不断有医院的名字被提及。大家都在第一时间关注自己的医院是不是和某些不正当的机构关联。癌症细胞免疫疗法是免疫疗法中重要的一种,它被称为是一种“活药”,通过提取人体中能够辨认并对抗病人体内癌细胞的免疫细胞,并在体外扩增和加工,重新输回患者体内,让其追踪并摧毁癌细胞。常用的有T细胞、NK细胞、DC细胞和CIK细胞等。魏则西接受的DC-CIK治疗就是其中的一种,已被认为是“中国特色”的过时技术。魏接受治疗的武警二院早已成为众矢之的,不少患者抱着“医生说可以培养细胞杀死癌细胞,只需要治疗一个疗程,3.3万”的美好愿景而来。现在,纷纷涌到医院要求退款赔偿。&这并非孤例,因市场需求巨大,最近十年来全国很多医院都在“打擦边球”,公开或半公开地开展肿瘤细胞免疫疗法。无论是民营医院、私立医院还是大型的公立三甲医院,使用的频率比南方周末2014年调查时都要更加普遍,且在技术上也进行了一定改进和调整,收费也更为昂贵。这种治疗往往使用在常规方法施治无效,愿意花钱再“一博”的患者身上。刻薄点说,医生更像是将这类患者“死马当活马医”。在大型公立医院,癌症细胞免疫疗法以更为隐蔽的方式在进行。他们开展肿瘤细胞免疫疗法的医院和科室,很少公开宣传和推广,有的仅仅是在医院肿瘤中心的介绍里,提到一些“生物免疫治疗”的情况。利润是核心。“你知道做一个成本是多少么?”北方一所大三甲医院的主任张彦坦言,医生们对效果都“心知肚明”,但“谁又能放弃送到嘴边且无风险的肥肉呢”?&张彦的医院全国排名靠前,在治疗癌症上也颇为知名,因此,前来就诊的病人几乎都是在其他医院治疗无望,再转来的晚期肿瘤病人。有段时间,他留心问了病人之前的治疗,特意加了一句:“有没有做生物治疗?”病人的回复无一例外是做了。病人告诉他,在化疗时医生就开了单子,说做这个治疗可以“缓解不适,增强免疫力”。这座北方城市的三甲医院几乎全都陆续建立起了生物治疗中心,有的医院还对生物治疗中心主任进行指标考核。以一个大型肿瘤医院为例,一年生物治疗的盈利可达到三亿元,占到整个医院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张彦所在医院一位医生离职去了另一家医院,一跃成为免疫细胞疗法领域内小有名气的临床专家,而在这之前,他所做的工作不过是“拍片子”,对免疫治疗知之甚少。因此圈内戏称,这些做生物治疗的医生们,一个个都变成了“钱多多”。张彦算了这样一笔账,按照2万元一次的收费标准,一般病人的治疗周期是两年,接受4到8次不等的治疗。如果是医院自己采血生产、培养细胞,再给病人回输,“最高的成本也不到三分之一”。而如果是用生物公司制备好的细胞,“那一袋(成本)不到十分之一”。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周鹏辉,两年前带着最前沿的美国免疫治疗科研经验从哈佛医学院回国。他惊讶地发现,国内的同行“非常乱,不进行临床试验就给患者治疗”。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现在国内医院除了直接用“DC-CIK”疗法之外,有的地方居然开始使用“CAR-T”疗法(另一种肿瘤细胞免疫疗法)在病人身上,收费高达“5万~10万”一次,且“风险极大”。同样深表忧虑的,还有中国血液免疫分会临床流式细胞学组副主任委员、兰州大学附属二院血液科主任张连生。十几年前他就开始研究免疫细胞疗法,并极力推荐国内医生学习,但这几年,却不断“泼冷水”。作为学术带头人,他多次对在临床上使用“CAR-T”的医生表达过反对和担心:一方面CAR-T效果更明显,但副作用是可能会产生(炎症风暴)细胞因子风暴,让病人连续高烧。由于中国缺乏国外常用药物白介素6抗体,因此临床风险极大。事实上,CAR-T是处于临床试验中针对白血病和特殊类型的淋巴瘤的一种试验性疗法,正在由美国诺华公司研发治疗药物。但即使诺华公司自己也表示,“这种疗法(CAR-T),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明确。目前只能通过受到严格控制和监测的临床研究获得这一试验性治疗药物。由于临床研究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无法保证该药是否将在全球什么地方取得上市资格。”乍看之下,国内所有的生物治疗中心都十分专业。他们宣称自己有符合“GMP实验室的净化标准为整体万级,并配备了国际高端的血细胞分离机、高速冷冻离心机、生物安全柜、CO2培养箱等一批先进试验设备”。“这太容易了!”张彦说,因为免疫治疗火爆,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以往只给医院提供细胞或材料的生物公司,现在都主动提出帮助医院免费共建实验室。他们更看重后面的病人资源,“一个病人收20万,不到10个病人就可以收回投资,之后就全是利润”。目前营收市场排名第一的上海柯莱逊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8月,短短四年多与三十多家医疗机构开展了合作,据招商证券研究报告披露,该公司2013年收入接近5亿元。而市场排名第二位的深圳中美康士,2013年收入4亿元左右,也与多家医院合作建立GMP实验室。数名肿瘤科医生还透露,国内知名的细胞免疫治疗专家,大多和公司存在利益牵连,因为免疫细胞的科研和临床密切结合,企业更有动力去支持这样的项目。而更前端的基础医学研究学者,对临床实际情况了解不多,很难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监管措施。一位近期专门给科技部写了相关报告的专家说,他一直在呼吁国家规范管理,也建议成立肿瘤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但始终未收到回复。5月4日上午,涉事医院贴出通知,宣布即日起暂停一切对外服务。(东方IC/图)失控的监管多位专家担忧,当前中国免疫细胞疗法监管,几乎处于失控状态。日,原卫生部发布了《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将克隆治疗、干细胞治疗、细胞免疫治疗、中枢神经手术戒毒治疗、同种器官移植等,列为第三类医疗技术。此类技术不多,但因存在重大伦理问题或风险较高,由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审核。不过检索卫计委第三类技术的审核目录,自日至今,目前尚无一家医疗机构被许可可临床应用“自体免疫细胞(T细胞、NK细胞)治疗技术”。卫计委回复南方周末记者的采访函也证明了这点。这意味着,在中国境内,涉及T细胞、NK细胞的细胞免疫治疗技术,均处在临床应用前或临床研究阶段,这当然包括魏则西接受的DC细胞(树突细胞)免疫细胞治疗技术。日,针对第三类医疗技术,国家卫计委又颁布了新的规定,采用了国际通用的负面清单管理办法或事后监管办法,即《关于取消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有关工作的通知》,对这类技术全面放开。尽管通知中对某几类技术进行了备案要求和限制,但免疫细胞治疗并不在内。“对于禁止类、限制类之外的第三类普通技术如细胞免疫治疗技术等,各医疗机构自行决定临床应用,既不用报卫计委许可,也不用报卫计委备案,但各医疗机构为责任主体。”刘晔律师解释。新政对医院开了“绿灯”。张彦说,“各地更是想做就做,明目张胆了。”当时他们医院就在讨论,这下小医院可以做得更猖狂了。在早前,卫计委当时的规定曾指出,细胞免疫治疗技术,应按照临床研究有关规定执行。即根据国家《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第十四条的规定,第三类医疗技术的临床研究,应当由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并进行论证和伦理审查,也就是说第三类技术的临床研究,必须报卫计委审核同意,并由卫计委组织,各医疗机构自行组织的临床研究不产生临床应用的法律效力。“我十多年前就给卫生部报了一项临床申请,至今没有获批。”张连生说,全国当时第一时间申报的医院在材料递上去后,审核结果一直遥遥无期。据一位接近卫计委的核心专家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两年前,在准备取消这类技术许可时,卫计委的医政医管局曾组织领域内最为知名或有话语权的专家进行了一场论证会,“试图想管”。大家都认可,应该由国家制定规范与标准,鼓励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开展正规的临床试验,得出有说服力的数据,再逐步走向临床。该专家回忆,当时“四个专家三种意见”,无法形成共识。在专家轮流发言陈述观点时,对安全性、有效性、副作用等问题,每个专家都有各自见解:有的觉得有效果,但有副作用,有的觉得没效果也没副作用,还有的觉得有效果同时也没副作用……另一方面,争议的焦点还在于,另一些专家主张将其作为一种新药管理,这意味着,审批权应在国家药监部门。这让在场的卫计委官员十分为难。不过,这样的会议开过两次后,医政医管局再没提过如何监管。2015年许可取消后,也未将管理职能划转到其他部门。真正的免疫药物进不来“到今天必须要拿证据来说话了!”知名肺癌专家、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吴一龙教授强调,如果细胞免疫疗法拿不出科学数据,就要坚决停止。相关的医保项目也要请专家论证,“不行的话必须撤出!”作为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长,他强烈反对在没有做过临床试验,就在患者身上使用细胞免疫治疗。2014年开始,他一直推动医疗界进行“明智选择”(Choosing&Wisely)项目——医生必须选择得到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不重复已做过的类似检查或操作;不带来伤害和真正必需的治疗手段。“没有临床数据和研究支持,坚决不能用在临床上,主流肿瘤学界的观点十分明确。”吴一龙说。但现实中,这类没有科学证据和审批的疗法却“有增无减”。最令他难以接受的是,全国多地医保都将这项治疗纳入了报销范畴,报销比例从50%到80%左右,最高的接近90%。医院和医生可光明正大给患者使用。据不完全统计,纳入医保的地区至少包括河南、贵州、陕西、浙江、辽宁、福建、山东、山西、湖北、新疆建设兵团、内蒙古、黑龙江、广东。这让他十分心疼,“那么多真正的好药没进医保,为什么要浪费在无效的治疗上?”吴一龙把乱象归结于国内对世界最前沿的科技疗法“偷换了概念”。科学界已有共识,免疫疗法的确是作为化疗放疗、靶向药治疗之后的第三代抗癌疗法,增强免疫系统对抗癌细胞能力的新型药物也是近年来最大的医学进步之一。这一疗法能够让免疫系统识别癌细胞并主动发起攻击。2013年,美国《科学》杂志就曾将肿瘤免疫治疗评为“重大突破”。他说,目前最有前景、且被世界认可的免疫疗法则集中在“免疫调节药物疗法”和以“CAR-T”为代表的细胞疗法上。在施贵宝时主持全球第一个免疫调节PD-1药物Opdivo研发的科学家、原美国辉瑞肿瘤免疫药物研发的总监王常玉博士说,魏接受的CIK疗法是细胞免疫疗法里的一种,它并不是伪科学,但因为自身免疫细胞不能准确识别肿瘤细胞,大规模临床试验不佳,欧美已在十多年前放弃。目前,新一代的免疫细胞疗法CAR-T药物主要针对特定白血病和淋巴瘤。这一点吴一龙也深有感触,他自己曾经在十几年前也带领团队研究“DC-CIK”技术,但因为“拿不到临床证据放弃了”。科学家们担心国内的大众会混淆真假免疫疗法。目前最有前景、且被认可的免疫疗法则集中在“免疫调节药物疗法”和CAR-T细胞疗法上。免疫药物PD1抑制剂——施贵宝的Opdivo和默沙东的Keytruda都已在欧美上市。魏则西生前托人从香港带回产生疗效的进口药正是Keytruda。据了解,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的PD-1/PD-L1特异性免疫治疗药物,前不久也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开启了Ⅲ期临床试验。本土也有不少生物公司积极研发这类药物,等待CFDA(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许可进入临床试验。但由于行业监管无序、药品审批速度较慢,真正的免疫调节药物并没有在中国上市。“医生要不是实在没有治疗方案和新药可以推荐,谁靠百度救命?”魏则西事件刷屏时,一位医药领域的投资人感叹。他认为,如果中国已经有了真正可靠又可负担的免疫治疗药物,就不会有这么多患者蜂拥去接受早已过时的医疗技术了。他曾亲眼见到,肿瘤科医生对患者说,“目前的DC-CIK疗法效果有限,PD-1等药物中国没有。如果没办法,可以试试这个。”患者家属听完,只能含着泪走出医生诊室。(文中张彦为化名)肿瘤免疫治疗不能一棍子打死本报记者&罗朝淑这几天,大学生魏则西之死,让DC-CIK疗法这一医学专业名词成为了网民的一个搜索热词。说起DC-CIK疗法,不得不提及美国的免疫学家和细胞生物学家拉尔夫·斯坦曼。斯坦曼是树突状细胞(DC细胞)的最早发现者,晚年致力于基于树突状细胞的肿瘤疫苗的研发,并利用自己研发的疫苗成功地将自己的生命延长了4年。斯坦曼由此获得了2011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诺奖史上唯一一位过世后获奖的学者。“DC-CIK细胞治疗技术是将DC(树突状细胞)和CIK(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联合应用治疗肿瘤的细胞免疫治疗技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惠周光教授日前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国内还没有权威研究认为DC-CIK治疗有明显的效果,国外的临床试验也没有达到预期的疗效。在美国,DC-CIK不能直接用于临床治疗,但相关研究机构却并没有放弃这个领域的临床试验。”惠周光教授介绍,目前肿瘤患者的免疫治疗正在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主要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和肿瘤细胞疫苗治疗,其中应用最多的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抗PD-1抗体就是近年来开发得最为成功的一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2015年,91岁的美国前总统卡特被诊断出患有黑色素瘤,并且癌细胞已经转移到了他的脑部,在服用PD-1抗体药物Keytruda一个疗程后,医生宣布卡特脑内的肿瘤已消失,并无癌细胞继续扩散迹象。这是肿瘤生物免疫治疗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应用最广为人知的一个例子。“过继细胞免疫治疗包括非特异性细胞免疫治疗与肿瘤抗原特异性免疫治疗。非特异性细胞免疫治疗包括CIK、NK、LAK等,由于这类方法疗效比较有限,技术上也难有突破,目前在国际上的研究已不多。而特异性细胞免疫治疗的研究却是一个非常有应用前景的癌症治疗方向。”惠周光教授透露,“与DC-CIK技术备受冷落的情况大为不同的是,一种全新的TCR-T和CAR-T细胞免疫疗法正逐渐成为美国科学家的‘新宠’。TCR-T技术将肿瘤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出来的免疫T细胞,利用基因修饰技术,给T细胞安装了一双识别癌细胞的‘火眼金睛’,从而更加精准地攻击肿瘤细胞。CAR-T疗法则是针对血液肿瘤方面的治疗,比如对B细胞白血病、B淋巴细胞癌等的治疗。但目前这两种疗法均处于试验阶段”。尽管许多肿瘤免疫治疗还处在试验阶段,但2011年《自然》杂志发表“免疫治疗时代已经到来”署名文章;2013年《科学》杂志也将其列为世界自然科学领域十大突破的榜首。惠周光教授相信,尽管由于我国目前对该领域的监管存在不足,导致一些研究机构或医院在缺少大规模临床试验的情况下,直接推广免疫细胞治疗,给这种技术和患者都带来了不良影响,但肿瘤免疫治疗理论和技术、产品的进步使其正在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滥用细胞免疫治疗技术确实有问题,国家应该加强监管,尤其应对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所谓的‘肿瘤免疫治疗’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但是不能因噎废食,将这种非常有前景的肿瘤免疫治疗一棍子打死,”惠周光教授说,“肿瘤免疫疗法本身也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技术本身并没有错,关键是要理性思考,去伪存真,严格掌握适应症,在适当的时间给适当的患者使用适当的肿瘤免疫治疗。”(科技日报北京5月3日电)肿瘤免疫治疗:别因李鬼否认李逵&07:45:16&|&来源:健康报&□本报记者&谭&嘉&王潇雨□&&&&&&魏则西事件持续发酵。5月4日,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全面停诊。该院发布通告称,因教育整顿,从即日起,暂时停止一切对外服务。&&&&在此前的一些报道中,该院为魏则西实施的肿瘤免疫疗法被指为“虚假疗法”,称魏则西所用的DC-CIK疗法“是被国外淘汰的技术”。业内专家表示,在魏则西事件中,生物免疫治疗技术效果被医院明显夸大,但就此将生物免疫治疗一概视为无效治疗手段有失偏颇,“不能因为李鬼而否认李逵。生物免疫治疗是肿瘤治疗的有效武器,是肿瘤治疗的未来,这一点不可否认”。当前亟须加强监管,整肃生物免疫治疗临床应用乱象,让李鬼无处藏身。&&&&滑膜肉瘤治疗尚是医学难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诊疗中心副主任医师林秾博士介绍,滑膜肉瘤是一种高度恶性软组织肿瘤,占软组织肉瘤的5%~10%,该中心年收治病例数也仅十多例。该病多见于年轻人,好发于关节周围,以四肢软组织深部肿块为主要表现。肿瘤侵袭性和转移性都很强,可经淋巴结和血管转移。目前,滑膜肉瘤治疗首选手术,对手术难以彻底清除的肿瘤主要结合术后辅助放疗。在这些成熟治疗手段的效果上,我国与国际水平相近。
&&&&林秾表示,滑膜肉瘤的其他治疗包括生物免疫治疗以及全身靶向治疗等尚处临床试验阶段,疗效不确定,国内外尚仅有个别研究机构有零星研究。林秾说,他非常理解魏则西一家在多家医院表示无法治疗后,仍然寻医期望奇迹发生的心情。国外很多恶性肿瘤诊疗指南也推荐,患者在常规治疗无效前提下,可以参与临床试验。整体而言,滑膜肉瘤现有治疗效果欠佳,预后差。患者参与严谨规范的临床试验,尝试新的治疗手段,可能找到一线生机,也有助于推动医学进步。但在试验性治疗中,必须遵循医学伦理规范、保护患者权益。&&&&生物免疫疗法被寄予厚望&&&&连日来,生物免疫治疗因魏则西之死而深陷舆论漩涡。采访中,多位专家指出,不能以偏概全,全盘否定肿瘤生物免疫治疗。&&&&对于“魏则西所尝试的DC-CIK疗法是国外已淘汰的生物免疫治疗技术”的说法,南方医科大学肿瘤中心主任罗荣城并不认同。他介绍,树突状细胞(DC)治疗、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并未被淘汰,目前日本、韩国、德国就在使用CIK治疗肿瘤,但用于某些肿瘤治疗有被否定的,治疗效果与适应证选择、细胞制备水平、治疗方案设计有密切关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专家会诊中心首席精准诊疗咨询专家康熙雄介绍,生物免疫治疗发展经历了40多年历史,现已试验于黑色素瘤、肾癌、肺癌等方面。目前,全球有76家药厂正在投资生物治疗领域,国内也在不断进展中。&&&&事实上,在肿瘤学界,风头正劲的生物免疫治疗被寄予厚望。2013年《科学》杂志评选出的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中,癌症免疫疗法登上榜首。罗荣城说,大量临床研究显示,细胞生物免疫治疗提高了肿瘤治愈率,降低了肿瘤复发和转移率。与传统治疗手段联合,可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副院长郭军指出,全球公认的肿瘤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和生物免疫治疗,后两者是近几年的主要研发方向并有突破性进展,PD-1就是代表之一。郭军同时指出,DC-CIK疗法“故事很好但是看不到效果”,目前还不能作为临床推荐。&&&&监管滞后的尴尬&&&&目前,生物免疫治疗技术在全国遍地开花,一些尚不成熟、本应作为临床研究开展的免疫细胞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且收费高昂。面对部分医疗机构出于经济利益驱使,滥用生物免疫治疗技术的乱象,监管却严重滞后。罗荣城认为,相关部门“踢皮球”,监管不得力是该领域鱼龙混杂的症结所在。由于对免疫细胞治疗是按药品管理还是按治疗技术管理的争论长期悬而未决,这一领域的管理一直处于监管盲区。按理说没有审批就不该收费,但医保和物价已经有相关定价。他建议,对于飞速发展的生物免疫治疗,政府应加强监管,尽快走出“不管就乱、一管就死”的现实窘境。&&&&康熙雄表示,要规范有效、有针对性地发展生物免疫治疗。首先亟须建立客观的实验室评价体系,在术前应进行检测评价,“精确”选择治疗对象。“如果一项治疗技术有30%的有效率,那么患者在接受治疗前期应进行评估,看其是否覆盖在有效率范围内。”同时,术前要评估检测注入患者体内的生物材料。治疗结束后应评估注入体内的细胞是否发生反应,治疗效果如何。在预后评价方面,要有客观指标。目前只是依靠患者感受和医患交流,比如食欲、精神状态如何等,没有相对客观的指标来衡量。国外目前的评价体系也是相对有限的,包括患者知觉症状、影像诊断、实验室指标等。另外,对于新项目要有规范化管理,第三类医疗技术的管理办法应该有流程和程序。&&&&康熙雄说,生物疗法发展太快,来不及达成共识之前就出现了新方法,国内还没有规范流程、共识和法律法规。在如此快速的发展过程中,更需要建立基础的诊疗体系,强调多学科联合,不仅仅是医学,还有法律、伦理等方面的问题。同时,患者对肿瘤治疗水平要有理性认识,有的患者和家属期待医院是万能的,这种不切实际的期望,会带来更大的失望。&&新闻分析:别让癌症免疫疗法“背黑锅”
  新华社洛杉矶5月4日电(记者郭爽)21岁大学生魏则西的不幸遭遇,不仅把百度推广、涉事医院、莆田系、虚假医疗等推上风口浪尖,也让不少人把矛头指向了免疫疗法。  那么,“魏则西事件”中所涉及的“DC-CIK生物免疫疗法”究竟是怎么回事?它与癌症免疫疗法是什么关系?这类疗法目前处于什么研究阶段?是否应该把这些疗法都叫停或一棒子打死?  随着免疫学的发展,人类认识到自身体内的B细胞、T细胞、NK细胞等免疫细胞具有清除癌细胞的功能,于是出现了癌症免疫疗法。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癌症免疫疗法是一个很大的类别,并不像目前一些媒体报道中所说的“在国外已经被淘汰”;相反,这种疗法是目前被医学界视为人类攻克癌症的一项前沿技术。  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曾颁给免疫疗法;在奥巴马政府新近宣布的抗癌“登月计划”中,癌症免疫疗法是其中一个重点支持的领域;英国癌症研究会去年发布公告认为,如果进展顺利,免疫疗法甚至有望取代化疗成为癌症的标准疗法。此前,在欧美都出现过利用癌症免疫疗法成功清除癌细胞的案例。  在所有癌症免疫疗法中,细胞免疫疗法只是其中的一个类别,它又可被细分为很多种,其原理是在体外培养扩增或激活患者的免疫细胞,让它们具有抗肿瘤活性,然后再输回患者体内,以此来杀死癌细胞。
  中国国家“千人计划”基因与细胞治疗学专家杨光华4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介绍,“魏则西事件”所涉及的DC-CIK免疫疗法,就是属于细胞免疫疗法这个大类,而且是该疗法中“比较早期的一类”。  这一疗法于1991年由美国科学家提出,1999年进入临床试验。采用该疗法时,需要从患者体内取出树突状细胞(DC)和T细胞,在体外环境将其激活、使其成为可以杀伤患者体内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手细胞”,再输回给患者进行治疗。现有资料显示,DC-CIK免疫疗法在临床试验中没有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临床试验数据库中,与DC-CIK疗法相关的研究有30个,但针对魏则西所患滑膜肉瘤这一恶性肿瘤的DC-CIK疗法临床试验数量为零。  在细胞免疫疗法中,CAR-T疗法是前景较好的技术之一,其原理是通过基因编辑,让T细胞表达可与肿瘤细胞表面蛋白结合的蛋白质,以此激发细胞免疫,杀死癌细胞。在欧美,CAR-T疗法有一些成功的试验案例。但每种疗法都有其局限性,CAR-T疗法本身也经历了4代演进,同样存在问题。  “与CIK疗法相比,CAR-T疗法具有靶向性更强等特点,但目前(相关研究)也都是在免费做临床,不能收费”。杨光华说。  癌症免疫疗法的另一种思路是通过药物让被肿瘤细胞“抑制”的T细胞恢复杀伤力,这类疗法使用的药物被称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杨光华介绍说,在美国,部分属于癌症免疫疗法范畴的抗癌药物临床试验是允许收费的。  杨光华认为,“魏则西事件”暴露出很多问题,但一棒子打死癌症免疫疗法或细胞免疫疗法“可能将影响患者、医院、研究机构和医药科技行业,以及中国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国际地位”。  “整顿医疗市场乱象、整顿不规范的治疗方法是必要的,”杨光华还认为,应尽快完善中国医疗临床试验申请和收费的有关配套政策,促使细胞免疫治疗等技术的临床试验走入正轨,走上合规合法、快速发展的道路。  没有一种药物可以治疗所有疾病,也没有一种疗法可以解决所有人的问题。无论是传统医疗、还是新兴技术,把科学工具握在手中才是关键。
专家解读细胞免疫治疗:新一代疗法可能会延长滑膜肉瘤患者生命每经记者&吴瞬&刚刚过去的这个劳动节并不平静,公众的视野几乎都被“魏则西事件”占据。4月12日,年仅21岁的大学生魏则西,罹患“滑膜肉瘤”晚期而离世,而其生前接受的免疫细胞治疗DC-CIK同样备受关注,那么所谓细胞免疫治疗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5月4日下午,肿瘤精准免疫细胞治疗领域的权威专家、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合成生物学应用关键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执行主任黄卫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魏则西生前采用的DC-CIK细胞疗法作为一种肿瘤晚期治疗辅助疗法,对肿瘤疾病治疗有一定疗效,但效果因人而异,而魏则西若能尝试新一代的TCR-T等经过工程化改造的精准细胞免疫疗法,“他的生命有可能会大大延长”,已经有文献报道TCR-T细胞治疗的滑膜肉瘤生存率大大提高。黄卫人还指出,CIK等技术在欧美国家也并未完全被放弃,仍有一部分机构在努力尝试,同时虽然CIK对肿瘤治疗的效果有限,但在大健康领域可能大有前途。细胞免疫治疗大有前景黄卫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此前魏则西接受的DC-CIK的确是细胞免疫细胞治疗的一种疗法,但其为非肿瘤特异性的免疫细胞疗法,肿瘤杀伤作用效果无法精准预估。“在特异性免疫细胞疗法出现之前,CIK曾经还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只是现在CAR-T,TCR-T等肿瘤特异性免疫细胞疗法效果大大超出了之前使用的DC-CIK疗法,医疗界对此寄予了巨大的期望。”“人的身体本身有免疫系统看守健康,清除异己,而肿瘤细胞是最狡猾的细胞,有很多办法去逃脱免疫细胞的清除,让免疫细胞不能识别和区分自己,从而让肿瘤细胞肆意在人体内蔓延。”黄卫人形象举例称,肿瘤细胞就像社会上的犯罪分子,会“狡猾”地通过各种“贿赂”警察的手段躲避追查和抓捕,最终就会导致机体崩溃。由于癌细胞起源正常细胞,因此治疗的首要因素是把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区分开来。而目前医学上的细胞免疫疗法主要是两种路径,一是清除肿瘤细胞对免疫细胞的抑制,使肿瘤细胞不会再被免疫细胞忽略而进行清除;第二则是在体外对免疫细胞培训,让免疫细胞再次获得对肿瘤细胞的识别能力。黄卫人表示,最新的肿瘤特异性CAR-T疗法在治疗血液性疾病有着突破性进展,有望明年被批准治疗白血病和淋巴癌。在2015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了一位患有溃烂性黑色素瘤的49岁女性病人,在免疫疗法联合用药I期临床实验中,接受CTLA-4抑制剂Ipilimumab与PD-1抑制剂Nivolumab联合注射3周后,转移瘤迅速消失。值得一提的是,魏则西拜托香港朋友带回来产生疗效的“靶向药”Keytruda,正是最早被批准的PD-1抗体药物之一。CAR-T同样有局限性目前,黄卫人主要从事肿瘤精准医学研究,作为团队骨干联合中山大学,香港大学、清华大学等团队获得深圳本土第一个国家“973”计划项目支持,同时医院引进美国贝勒医学院肿瘤免疫细胞治疗团队,主要开展肿瘤特异识别及微生物,免疫细胞基因改造后的肿瘤特异细胞治疗研究,已经取得巨大进展,而国内外的CAR-T相关疗法有望在最近几年内快速通过批准。黄卫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2015年法国生物科技公司Cellectis向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MHRA)提交了UCART19疗法用于治疗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临床申请,如果临床试验成功,将有助于CAR-T治疗的大规模化及普遍适用性。2017年CAR-T疗法“CTL019”有望获得FDA批准上市,作为通用治疗方法。他还提醒,不要“神化”CAR-T疗法。“不要将CAR-T当做上帝,CART是一种比较好的肿瘤治疗药物,将治疗效果从10%提高到80%以上,由于肿瘤细胞自身的异质性以及与正常细胞的相似性,后期也有可能复发,在中国如果开放临床试验,可能也会在3年内通过。”黄卫人表示,虽然CAR-T取得了较大的治疗效果,但其同样具有一定局限性。首先由于癌细胞太复杂;其次,会产生细胞因子风暴,在短时间内,可能1到2周内,大量肿瘤细胞死在体内,会导致体内迅速发烧,这是一件非常危险地事,但可以解决;此外,脱靶效应、肿瘤微环境、免疫抑制等都会造成一定影响。此外,黄卫人还感慨,现在网上很多医疗信息都存在一些偏差,但部分患者却深信不疑,对此他也感到十分无奈。“目前很多患者在来医院之前,都会到网上搜索一下病情,再到医院来,如果网上说的跟你不一样,他们就会质疑你,我们也被弄得哭笑不得。”癌症“免疫”治疗:投资几十万年收上千万本文来源于21世纪经济报道 &失控的“免疫”治疗:投资几十万,年收上千万导读“最低投资50-60万,找家有肿瘤科的医院,建个细胞培养实验室,每个病人4-6个疗程,至少得花15万到20多万,不到10个病人就可以收回投资,剩下的全是利润。”本报记者&卢杉&陆子衿&北京、上海报道找家关系好的医院,花几十万建个实验室,说服几十个癌症病人,一年就能挣到千万以上。仅仅七八年,免疫治疗这一利润高到常人无法想象的生意火遍中国,医院成为利润的最大攫取者。在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下,肿瘤免疫治疗是一项被许多癌症患者称为救命稻草的治疗方法:抽出病人的血液,在体外激活抗肿瘤的细胞并培养“一支狙杀癌细胞的军队”,再回输到患者体内。也是一项部分患者的最后一搏:在手术、化疗、放疗后仍无缓解或癌症复发时,筹集重金为生存争取最后一线希望。然而,中国目前广泛采用的细胞免疫疗法(DC\\CIK\\DC-CIK等),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免疫疗法存在技术路线上的巨大差别。“大陆的自体血回输如DC、CIK等根本不是目前国际上认可的免疫治疗,也没有被任何一个国家批准临床治疗。”&台北林口长庚医院肿瘤科副教授张文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位肿瘤免疫专家与其观点基本一致。但这一疗效不明、国外基本放弃、未经审批的疗法,却早已纳入各地医保并用于临床治疗。暴利食物链:医院位于顶端,资本、企业蜂拥“最低投资50-60万,找家有肿瘤科的医院,建个细胞培养实验室,每个病人4-6个疗程,至少得花15万到20多万,不到10个病人就可以收回投资,剩下的全是利润。”当记者以投资者身份咨询该项目时,一位从事多年免疫疗法的业内人士力劝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你考虑考虑,咱们一起干吧。”该业内人士是某生物公司的销售人员,其提到的正是“魏则西事件”中使用DC-CIK等免疫疗法,看着记者难以置信的表情,他进一步解释:“假设一年有50个病人,总收入1000万左右,刨去给医院的提成和成本,可以剩下四五百万的收入。”记者心中计算,如果与三甲医院合作,一年50个病人应该不难达到,该销售人员目前所在的医院即是一家北京知名三甲医院,患者如潮。然而,在免疫疗法的食物链上,虽然出钱建设实验室,但生物公司并非利益的最大获得者。“给医院多少提成?”记者问道。“根据协议内容的不同,医院提15%-50%,”他强调,“是收入的15%-50%,不是利润的。”这家医院与该生物公司显然达成了多年合作,面前的销售人员身着白大褂,与医生无异。更为令人惊讶的是,他在这家三甲医院中还有自己的办公室和休息室。据他称,这只是公司在北京的一家合作医院,他同时还负责其他几家。事实上,如果一时拿不出几十万到一百万的实验室建设投资也没关系,据该销售人员介绍,可以雇佣第三方实验室培养细胞,再送至医院中为患者回输,这一方法节省了初期投资,但也需支付第三方实验室费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以北京为例,类似的第三方实验主要分布于医药产业园区,如亦庄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高昂的利润吸引了众多市场参与者,记者梳理细胞免疫治疗相关公司发现,这些公司大多成立于5年时间内,2010年左右达到第一个小高峰。如目前营收市场排名第一位的上海柯莱逊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8月,短短四年多就与30多家医疗机构开展了合作,据招商证券研究报告披露,该公司在2013年的收入接近5亿元。市场排名第二位的深圳中美康士紧随其后,中美康士也成立于2008年,2013年收入4亿元左右,与多家医院合作建立GMP实验室。由于成立时间较晚,大多数免疫疗法相关公司没有“名气”,并且公司规模较小,但数量极众。随手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字,即可看到数十家提供免疫治疗的公司,除上述两家龙头公司外,还包括上海细胞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迈迪生物科技公司、深圳博泰生物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安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山东齐鲁细胞治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康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都蓝玉赛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这些初创公司主要分布于北京、上海、深圳、四川、江苏、山东、广州等一线城市。招商证券援引美国花旗银行的分析,未来十年,免疫疗法的市场规模可达到350亿美元。资本市场对免疫疗法的前景同样看好,近年来,涉及免疫治疗的并购案例也不断出现。如日,北陆药业战略投资深圳中美康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4亿元;2009年,双鹭药业投资1000多万元,与辽宁迈迪成立合资公司;2014年初,香雪制药与解放军第458医院合作建立特异性T细胞治疗新技术临床研究中心,临床技术研究阶段总投资不低于1300万元,合作期限为8年等。截至发稿,牵涉魏则西事件的上海柯莱逊及康新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官网已无法打开。据记者此前截屏柯莱逊官网,一条发自日的公司新闻称,日“集团董事长陈新贤”莅临并指导工作。陈新贤是莆田系的代表人物之一。但陈新贤否认了与上述两家公司的关系,“柯莱逊与我无半点关系,是有人刻意牵强的把我拉进来,想抹黑我影响我个人形象。康新公司也与我无关。”5月2日,陈新贤本人主动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微信表示。查询国家工商局企业信息公示系统显示,陈新贤、陈新喜分别出资240万和360万,于日在上海注册成立了上海康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另据上海柯莱逊2014年度报告显示,陈新喜以9800万元、持股比例98%,位列其第一大股东。日,中源协和发布公告,陈新喜将其持有的柯莱逊股权作价8.08亿元全部转让给了融源瑞康。此免疫非彼免疫:中外差别巨大
魏则西的遭遇使国人谈起免疫这一代表肿瘤治疗的先进技术而色变,但实际上,同样冠以“免疫”字样,中外却存在巨大差别。与中国广泛采用的DC、CIK等自体血回输疗法不同,美国批准使用的仅仅是疫苗和药物,并且仅适合极少数肿瘤及部分人群。据悉,截至目前美国共批准了三个免疫类药物:Provenge治疗性疫苗用于前列腺癌;Yervoy用于治疗黑色素瘤;去年3月,美国FDA批准了PD-1药物用于黑色素瘤,在日本,该药物也可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鳞癌。此外,免疫疗法中的CAR-T路线,也在发达国家广泛进行临床试验。但中国尚未有一例免疫药物的案例。事实上,由于疗效难以获得医学界广泛认可,魏则西使用的免疫疗法在西方国家已基本弃之不用。中国台北林口长庚医院肿瘤科副教授张文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中国的自体血回输如DC、CIK等根本不是目前国际上认可的免疫治疗,也没有被任何一个国家批准临床治疗。”这一说法也得到了大陆专家的印证,“在美国,传统的自体CIK技术已经不再做临床实验,再在国内开展类似的研究和临床价值不大。”清华大学医学中心免疫学研究所张明徽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具体至魏则西的情况,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罗志国表示,“与其他软组织肉瘤一样,手术是治疗滑膜肉瘤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化疗是晚期滑膜肉瘤最常用方法;至于免疫治疗,迄今并无治疗推荐共识。”疗效难以认定缘于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它不像手术、化疗那样,可以根据肿瘤的变化衡量治疗效果,在评价免疫治疗效果时,往往用到‘缓解’一词,但缓解是无法用数据量化的。”原上海东方肝胆医院副院长连斌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即使抛开疗效,在张明徽看来,中国一些医院在使用时也存在不规范现象。事实上,免疫疗法并非像广告语中宣称的在广谱肿瘤、各个阶段都可使用。“关键要搞清楚,什么样的人群适合选择细胞免疫治疗方法,有的时候家长不理智,认为细胞免疫治疗是救命稻草。”北大人民医院、北大国际医院儿童血液科主任张乐萍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免疫治疗必须根据个体病情、时机,以及掌控和防范其副作用。据悉,北大国际医院主要采用CAR-T疗法,这是发达国家正在广泛进行临床试验的路线之一。尽管CAR-T被看做是较为先进的免疫疗法,但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张乐萍认为,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在于,回输后是否能够发挥持续疗效,“国内的治疗水平与法国国家有差距,回输后往往待不住,两三个月后就没有效果了,还得再次回输,这就像化疗一样,解决不了复发,而费城儿童医院的案例显示,其疗效可以较长时期地发挥。”然而,魏则西使用的DC、CIK及两者联合疗法,这一未经食药监局审批、疗效未被广泛认可的免疫疗法,在某些商家的广告词中却成了治癌利器。一些医院和公司的广告语给了患者极大信心:“技术领先、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深圳市某生物技术公司在宣传彩页中写道,“手术联合DC-CIK治疗,可快速恢复手术创伤,清除术后肿瘤细胞等。”“可用于多种癌症的不同阶段”。收治魏则西的武警二院肿瘤生物中心官网资料显示,一位名为“李志亮”的中心主任在接受贵州卫视《国医养生堂》节目采访时表示:“中晚期癌症患者不适合手术治疗,化疗、放疗也耐受不了,而生物免疫细胞疗法可以预计复发时间,在复发前可追加一次治疗,可有效防止复发。”“目前临床使用最多的是DC和CIK或者是两者联合使用。DC细胞可清除异物和突变细胞。”李志亮称,生物免疫细胞疗法对于“耐药患者、肿瘤细胞有转移的患者有良好的效果。”魏则西用百度搜索,“上面第一条就是某武警医院的生物免疫疗法,DC,CIK”,在这家医院他们见到了肿瘤中心的李主任,称治疗技术是与斯坦福合作且“有效率达到百分之八九十,看着我的报告单,给我爸妈说保我二十年没问题。”事后,美国MD安德森癌症治疗中心医生张玉蛟评价,“国内病患缺乏权威性平台去认知各种癌症的治疗原则和预后;患者不现实的预期、医生不负责任的夸大疗效,最终花了钱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监管:混乱与空白形式各样的免疫疗法之所以在中国盛行,监管制度的滞后难辞其咎,这一疗法甚至在诸多省市被纳入了医保报销。日,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发布《取消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的通知》,进一步放开细胞免疫治疗的准入门槛;此前一个月,国家卫计委取消了细胞免疫治疗的三甲医院限制,县级医院从此也可开展此项治疗方法。虽然有免疫治疗相关的文件密集发布,实际上,这一治疗技术目前却处于行业标准空白区。
细胞免疫治疗被卫生部列入第三类医疗技术,即一些新的技术,其临床有效性未能得到充分验证,只是理论上有效的,伦理上有些争议的技术归为第三类技术。卫生部(卫计委)也试图将其纳入监管范围,但效果不十分理想。据悉,2009年曾益新院士联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天津肿瘤医院、北京302医院和中国科技大学四家单位,从四个环节开展了标准研究和制定,包括细胞制备环节、细胞培养功能环节、细胞回收环节和细胞回收后的临床评估。2013年底,项目结题并提交给卫计委,但至今没有下文。甚至免疫疗法应归卫计委还是食药监局监管也未有定论。卫生部曾就此问题专门召开数次会议,但专家们始终争论不休:究竟应该按照药品还是技术管理?而细胞免疫治疗的最后一道监管环节医院,在实际运行中也难以真正起到监管作用。按照规定,进入医院的治疗技术需要经过“伦理审查”这一环节,但在实际中,大多数医院的细胞免疫治疗没有历经这一程序,而是采用默许状态,为了规避伦理审查这一环节,医院采取的应对方法普遍是:将病人使用的血液样本拿到院外独立第三方实验室培养。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发现,现实中,对免疫疗法真正起到监管作用的只有“实验室GMP标准”,这一标准主要针对细胞的体外培养环节,有些细胞操作间建立在医院内,有些则由生物技术公司建立在医院外。然而,在监管不明、标准缺乏、疗效有限的情况下,细胞免疫疗法却早于八年前陆续进入了医保报销范围。2007年,国家发改委、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关于生物细胞免疫治疗酌情收费的通知,首次将免疫疗法的价格纳入监管范围。自此以后,全国各地陆续将细胞免疫治疗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在2012年版的《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中,细胞免疫治疗的项目编码为KND48101,计价单位为每次。截至目前,细胞免疫疗法已在全国多个地区纳入医保,报销比例从50%到80%左右,最高的接近90%。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纳入医保的省市区至少包括河南、贵州、陕西、浙江、辽宁、福建、山东、山西、湖北、新疆建设兵团、内蒙古、黑龙江、广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残疾人补贴新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