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胸骨正中疼是怎么回事柄停止生长哇??...就是锁骨下面胸部正中以上部位呈凹陷状

2013年中医执业考试第二站附带答案 - 新手报到版 - 爱爱医医学论坛
查看: 389|回复: 1
2013年中医执业考试第二站附带答案
是否是医生:
如何知道爱爱医: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第二站全附答案
1号题。孔最,十宣,天枢的定位。中医脉诊布指。手术区皮肤消毒。腹壁反射的演示。
孔最: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七寸。
十宣: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左右共十穴
天枢:在腹中部,脐中旁开2寸
脉诊的选指布指布指:医生和病人同侧而坐,以左手切病人的右手脉,以右手按其左手。先用中指定关(桡骨茎突为标记,内侧部位即为关),食指按关前的寸脉,无名指按关后的尺脉。三指呈弓形,指头平齐,以指尖和指腹交界处的指目按触脉体。
腹壁反射:
被检者仰卧,两下肢稍屈,检查者用钝尖物快速由外向内轻划过上中下腹部皮肤,注意双侧对比。
第三节、手术区皮肤消毒
手术区皮肤消毒与手术人员的手臂消毒基本相同,区别在于皮肤消毒用涂擦法,仅在某些植入性手术用浸泡法;
消毒多为手术第一助手执行。
一、常见部位的碘酒酒精消毒法;
1、普通皮肤的消毒步骤:
先用2.5%碘酊棉球或小纱布团以切口为中心向周围皮肤顺序涂擦2遍,待干后再用70%酒精涂擦2-3遍,以充分脱碘.消毒范围应包括手术切口周围15cm的区域.如为腹部手术,可先滴少许碘酊于脐部,以延长消毒时间。消毒步骤应该自上而下,自切口中心向外周,涂擦时应稍用力,方向一致,不可遗漏空白或自外周返回中心部位。
2、手术区消毒范围的确定
人体不同部位不同性质手术有不同的手术消毒区,以腹部手术———胃切除术为例,手术消毒区范围:上界为两侧腋窝皱褶处连线,也有为两乳头连线;下界至下肢股骨上1.3处(相当于会阴部水平线);两侧界为腋前线。
3、消毒方法与注意事项
1)涂擦消毒液时应由手术中心向四周涂擦(如为伤口或肛门区手术,则自手术区外周涂向感染伤口或会阴、肛门处),已经接触污染部位的药液纱布不应再返擦清洁处皮肤。
2)手术区皮肤消毒范围要包括手术切口周围15cm的区域,如有手术延长切口的可能,则应事先相应扩大皮肤消毒范围。
4、感染伤口或肛门等处的消毒步骤:
应从手术区外周逐渐涂向内在的感染伤口或会阴肛门处.(观看手术区消毒录像)
002:胸外按压,膝反射,申脉,少阳,夹脊定位,颈部滚法 肩部滚法
申脉: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 夹脊定位:T1-L5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共34穴。
003:肩顒,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上臂平举肩部前方的凹陷
通里: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腕横纹上一寸
次髎:在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二骶后孔
一指禅按法按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一指禅推法中的4类均是使用拇指,根据着力点的不同分为:
(1)指端一指禅推法:以拇指指端着力于治疗部位,通过指间关节的屈伸和腕关节的摆动,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治疗部位上。
巴彬斯基症:用钝尖物由被检者足跟开始,沿足底外侧向前划至脚趾外再转向拇指侧,如出现拇指背伸,其他各指向下呈扇形外展称巴彬斯基征阳性。检查时注意两侧对比。
巴彬斯基征的等位征还包括:
口对鼻的人工呼吸:开放气道后,立即检查患者有无自主呼吸,可将耳朵贴近患者口鼻,感觉和细听有无气流呼出的声音并观察胸部有无起伏,应除外叹息样无效呼吸。如患者自主呼吸已停止,则应迅速做人工呼吸。吹气时捏紧患者口唇,操作者口唇紧合于患者鼻孔的四周后吹气,缓慢吹气,每次吹气应持续2s以上,待患者胸部扩张后放松口唇,让患者胸部及肺部自行回缩将气体排出。
004:下关、中脘、后溪定位;脉诊布指;踝反射;伤口换药
中腕: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后溪: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踝反射:患者仰卧,下肢外旋外展,髋膝关节稍屈曲,医师左手将患者足部悲屈成直角,右手用叩诊锤扣击跟腱,正常为腓肠肌收缩,出现足向跖面屈曲。反射中枢在骶髓1-2节。
005头维:在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庞开4.5寸
神阙:在腹中部,脐中央
肺腧:在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腰背部滚法操作 :1、滚法
操作要点:
(1)肩、臂放松,肘关节微屈曲120度;
(2)以小指掌关节背侧作为吸定点和着力点;
(3)以肘部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部做伸屈和前臂旋转的复合动作。
(4)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
瞳孔对光反射
心肺复苏电除颤操作
006天枢:在腹中部,脐中旁开2寸
承山: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叫凹陷处
孔最.: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七寸。
指摩法:4、摩法
(1)掌摩法:掌根或掌面。(多用于腹部)
(2)指摩法: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指腹。(多用于面部、胸部)
.触觉语颤.:医生将左右手掌或手掌尺侧缘轻放于两侧胸壁对称部位,然后嘱病人以同等强度重复发“一”长音,按前胸壁、侧胸壁、再到后胸壁的顺序进行,自上而下对比两侧相应部位语音震颤的强度,注意有无增强或减弱。
屈曲加压棉垫止血:5、屈曲肢体加垫止血。用于前臂和小腿出血。
0071、天枢 百会 地机定位 2、肝脏叩诊 3、布鲁经津斯基征 4、无创伤开放气道
地机:在内踝尖与阴陵泉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
008少商:在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处
照海:在足内侧,内踝尖下凹陷处
夹脊的定位:在背腰部,当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穴,左右共34穴
肩关节滚法:滚法操作 :1、滚法
操作要点:
(1)肩、臂放松,肘关节微屈曲120度;
(2)以小指掌关节背侧作为吸定点和着力点;
(3)以肘部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部做伸屈和前臂旋转的复合动作。
(4)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
膝反射:膝腱反射:检查被检者可取坐位或卧位。
心脏胸外按压:要点:病人仰卧于硬的平面上,下肢可稍抬高,操作者宜跪于患者身旁或站在床边的椅子上.按压时应把手掌根置于患者胸骨长轴上,掌根位于胸骨体上2/3与下1/3交界处(剑突上2横指的胸骨正中部).另一手掌重叠其上,双手指背曲不接触胸壁,按压时上肢关节伸直,用肩背部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3-5CM,然后放松,放松时手掌不离开胸壁.频率80-100次/分钟.单人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15:2.胸外心脏按压
009 公孙: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部前下方
大肠腧:在腰部,当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下关:在面部耳前方,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
腹部摸法:
墨菲氏征检查:
普通伤口换药:
10、地机,昆仑 风府 定位 2、膻中 一指禅推法 3、霍夫曼征操作4、橡皮带止血法。
地机: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昆仑:跟腱与外踝之间凹陷处。风府: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膻中的一指禅推法以拇指指端、或拇指的偏峰、或拇指的罗纹面着力于膻中,通过指间关节的屈伸和腕关节的摆动,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膻中上;或以拇指指间关节的背侧着力于膻中,通过腕关节的摆动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膻中上。在操作时要求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紧推、慢移。 霍夫曼征:医师用左手托住患者的腕部,以右手食指及中指轻夹病人中指,稍向上提,使腕部处于轻度过伸位,以拇指快速弹刮患者中指指甲,如引起其余四指轻度掌曲反应为阳性。止血带法:1、止血带的缠扎部位:上肢应选择在上臂的1/3,下肢应在股部中、下1/3交界处。2、用棉垫、纱布、衣服或毛巾作为衬垫物。3、以左手拇指、示指和中指夹持止血带的头端,右手拉紧止血带环绕肢体一周后并压住头端,再绕肢体一周,止血带的尾端防止在左手示指与中指之间,由示指和中指将尾端从止血带的下面拉过,使之成为一活结。4、如需防动止血带,将尾端拉出即可。
11.秩边,百会,行间定位。肥皂刷手法;脉诊的选指布指;脊柱的检查方法。
肥皂刷手法:先用肥皂及清水将手臂按普通洗手方法清洗一遍,再用消毒过的毛刷蘸肥皂水 (或肥皂),顺序交替刷洗双手及手臂,范围从手指尖至肘上l0cm处,特别注意甲缘、甲沟、指蹼、手掌侧等部位。每次洗刷3分钟后,手指向上,肘部屈曲朝下,使清水从上而下冲净手臂上的肥皂水。如此反复刷洗3遍,共约l0分钟。用无菌毛巾从手向肘部顺序拭干,然后将双手、前臂至肘上6cm处浸泡于70%酒精或0.1%新洁尔灭溶液中5分钟,浸泡时用泡手桶内的小毛巾反复轻轻擦拭手及前臂,最后屈肘将手举于胸前(以双手勿低于肘、勿高于肩为度),晾干。洗手消毒后,若手臂不慎碰触未经消毒的物品时,应重新洗手。
脉诊的选指布指:(同)
脊柱的检查方法:脊柱叩诊:(1)直接叩击法:用手指尖或叩诊锤直接叩击各个脊椎棘突。  & &&&
(2)间接叩击法:检查者左手掌置于被检查者背部,右手握拳以尺侧缘叩左手背,如被检查者出现,称叩击痛阳性。
脊柱的弯曲度的检查:检查时被检查者取直立位或坐位。先从侧面观察脊柱有无过度的前凸与后凸。再从后面观察脊柱有无侧弯。然后进一步用手指沿脊柱棘突以适当的压力从上向下划压,划压后的皮肤出现两条红色充血线,以此线为标准,观察脊柱有无侧弯。
012 承山、气海、天柱定位;脉诊时手指怎么放;脊椎活动度检查;干手套的带法 (同)
脉诊布指:
医生和病人应侧向坐,用左手按诊病人的右手,首先用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关脉部位,接着食指按关前的寸脉部位,无名指按关后的尺脉部位,三指应呈弓形,以指腹按触脉体,用指腹感觉灵敏。
13号题& &&&1.内关,照海,天柱的定位& & 2.颈部滚法的操作& & 3.跟-膝-胫的检查方法& &4.紧急洗手
照海:内踝高点正下缘凹陷处
14号题:听宫、涌泉定位。直腿抬高试验。拿法。戴手套。
听宫:耳屏与下颌关节之间,微张口呈凹陷处张口 涌泉: 足心前三分之一的凹陷中直腿抬高试验患者双下肢伸直仰卧,检查者一手扶住患者膝部使其膝关节伸直,另一手握住踝部并徐徐将之抬高,直至患者产生下肢放射痛为止。拿法拇指与其余四指对合呈钳形,施以夹力,以掌指关节的屈伸运动所产生的力,捏拿治疗部位,即捏而提起称为拿,前臂放松,手掌虚空,捏拿方向与肌腹垂直,动作连贯,用力由轻到重,掌指关节运动为主,指间关节不动。戴手套1、先穿无菌手术衣,用手套袋内无菌滑石粉包轻轻敷擦双手。2、用左手自手套袋内捏住两只手套的翻折部位,提出手套,使两指手套拇指相对向。3、先用右手插入右手手套内,再将戴好手套的右手2~5指插入左手手套的翻折部位,让左手插入左手手套内,然后将手套翻折部翻回套压住手术衣袖口。4、用无菌盐水冲净手套外面的滑石粉。5、手术开始前,应将双手举于胸前,切勿任意下垂或高举。
【15】1、脊柱弯曲度的检查 2、穿隔离衣 3、承山 攒竹 太溪定位
脊柱弯曲度的检查1、被检查者取直立位或坐位。2、检查者先从侧面观察脊柱有无过度的前凸后凸,再从后面观察脊柱有无侧弯。3、检查者进一步用手指沿脊柱棘突以适当的压力从上向下划压,划压后的皮肤出现一条红色充血线。4、以此线为标准,观察脊柱有无侧弯。穿隔离衣(1)穿隔离衣前要戴好帽子、口罩,取下手表,卷袖过肘,洗手。(2)手持衣领从衣钩上取下隔离衣,将清洁面朝向自己将衣服向外折,露出肩袖内口,一手持衣领,另一手伸入袖内并向上抖,注意勿触及面部。一手将衣领向上拉,使另一手露出来。依法穿好另一袖。两手持衣领顺边缘由前向后扣好领扣,然后扣好袖口或系上袖带。从腰部向下约5cm处自一侧衣缝将隔离衣后身向前拉,见到衣边捏住,依法将另一边捏住,两手在背后将两侧衣边对齐,向一侧按压折叠,以一手按住,另一手将腰带拉至背后压住折叠处,在背后交叉,回到前面打一活结,系好腰带。(3)如隔离衣衣袖过长,可将肩部纽扣扣上。穿好隔离衣,即可进行工作。承山:腓肠肌肌腹下,伸小腿时,肌腹下出现交角处 攒竹: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即是。太溪:足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
【16】1、肺腧、至阴、中脘定位 2、间接叩诊 3、膝反射 4、干手套带法
肺俞:T3棘突下旁开1.5寸 至阴: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0.1寸。中脘:前正中线脐上4寸间接叩诊医师将左手中指第二指节紧贴于叩诊部位,其他手指稍微抬起,勿与体表接触;右手指自然弯曲,用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末端指关节处或第二节指骨的远端,叩击方向应与叩诊部位的体表垂直。叩诊时应以腕关节与掌指关节的活动为主,避免肘关节和肩关节参与运动。戴干手套1、先穿无菌手术衣,用手套袋内无菌滑石粉包轻轻敷擦双手。2、用左手自手套袋内捏住两只手套的翻折部位,提出手套,使两指手套拇指相对向。3、先用右手插入右手手套内,再将戴好手套的右手2~5指插入左手手套的翻折部位,让左手插入左手手套内,然后将手套翻折部翻回套压住手术衣袖口。4、用无菌盐水冲净手套外面的滑石粉。5、手术开始前,应将双手举于胸前,切勿任意下垂或高举。
17:神阙,头维,肺腧定位。腰背部滚法。对光反射。心肺复苏时电除颤使用。
神阙:脐中头维:在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中脘:前正中线脐上4寸腰背部滚法肩、臂放松,肘关节微屈曲120度;以小指掌关节背侧作为吸定点和着力点;以肘部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部做伸屈和前臂旋转的复合动作。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对光反射1﹑直接对光反射:即电筒光直接照射一侧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线后瞳孔迅速复原。2﹑间接对光反射:用手隔开双眼,电筒光照射一侧瞳孔后,另一侧瞳孔也立即缩小移开光线后瞳孔迅速复原。心肺复苏时电除颤的使用首次除颤电击量200J,第二次200-300J,第三次360J,放置电极在胸骨右侧第二肋间和心尖部左乳头外侧,使电极中心在腋中线上。
17号题河南周口
大陵,委中的定位。2,拇指推法。3,左颌下淋巴结的检查方法。4,演示手术区域消毒的全过程。
大陵: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委中:腘横纹中央拇指推法用指着力,用于肌腱以及腱鞘,着力部位紧贴皮肤,压力适中。单方向直线运动,速度均匀。顺着肌肉、肌腱走行方向用力。左颌下淋巴结的检查方法检查时检查者用左手扶被检查者头部,使头倾向左前下方,用右手四指并拢触摸左颌下淋巴结。演示手术区域消毒的全过程1、先用碘伏棉球或小纱布团以切口为中心想周围皮肤顺序涂擦2遍。2、消毒范围应包括手术切口周围15cm的区域。3、如为腹部手术,可先滴少许碘伏于脐孔,以延长消毒时间。4、消毒步骤应该自上而下,自切口中心向外周,涂擦时应稍用力,方向应一致不可遗漏空白或自外周返回中心部位。对感染伤口或肛门等处手术,则应自手术区外周逐渐像感染伤口或会阴肛门处。
18:支沟,行间,阴淩泉定位。胸外心脏按压。掌推下支部。肾区扣击痛。
支沟:前臂背侧,阳池上3寸,桡尺骨之间 行间: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阴陵泉: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处。胸外心脏按压病人仰卧于硬的平面上,下肢可稍抬高,操作者宜跪于患者身旁或站在床边的椅子上.按压时应把手掌根置于患者胸骨长轴上,掌根位于胸骨体上2/3与下1/3交界处(剑突上2横指的胸骨正中部).另一手掌重叠其上,双手指背曲不接触胸壁,按压时上肢关节伸直,用肩背部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3-5CM,然后放松,放松时手掌不离开胸壁.频率80-100次/分钟.单人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15:2。掌推下肢部用掌着力于治疗下肢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推动时应轻而不浮,重而不滞,速度要均匀。肾区叩击痛检查肾区叩击痛,受检者坐位或侧卧位,检查者用左手掌平放在肋脊角处,右手轻握拳,由轻到中等的力量叩击左手手背。
19翳风,三阴交、中冲定位、颈项强直检查方法、口对鼻人工呼吸
翳风:耳垂后方,下颌角与乳突之间凹陷中.三阴交: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后缘&&中冲: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颈项强直检查方法:患者去枕仰卧,下肢伸直,医师左手托其枕部做被动屈颈动作,正常时下颏可贴近前胸,如下颏不能贴近前胸且医师感到有抵抗感,患者感颈后疼痛时为阳性。口对鼻人工呼吸的操作方法。1、畅通气道后,抢救者一手放在患者前额,另一手托起下颏,使头部后仰并使口闭合。2、抢救者深吸气后,将口唇密合于患者鼻孔的四周,而后均匀用力吹气,每次吹气持续2秒以上,使患者胸廓充分膨胀。3、吹气完后,抢救者将口移开,同时松开患者的口唇,让患者胸肺部自行回缩排出肺内的气体。4、开始连续吹气2口,随后每5秒钟吹气1次,成人人工呼吸频率为10~12次/min。
20:膻中穴,命门穴,迎香穴。止血带止血。指揉法。甲状腺后位检查法。
膻中: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命门:L2-3&&迎香:鼻翼外缘中点旁开鼻唇沟中止血带法:1、止血带的缠扎部位:上肢应选择在上臂的1/3,下肢应在股部中、下1/3交界处。2、用棉垫、纱布、衣服或毛巾作为衬垫物。3、以左手拇指、示指和中指夹持止血带的头端,右手拉紧止血带环绕肢体一周后并压住头端,再绕肢体一周,止血带的尾端防止在左手示指与中指之间,由示指和中指将尾端从止血带的下面拉过,使之成为一活结。4、如需防动止血带,将尾端拉出即可。指揉法用拇指指端附着于腧穴;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做轻柔缓和的摆动;动作连贯并能持续一定时间。甲状腺后位检查法1、被检查者取坐位,检查者位于被检查者身后,将双手拇指放在被检查者颈后,其余四指触摸甲状软骨两侧。2、首先触摸位于气管环前面的甲状腺峡部,用示指从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可感到气管前软组织,判断有无增厚。3、然后触摸甲状腺侧叶,一手示指、中指施压于一侧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拇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示指、中指在其前缘触诊甲状腺。4、触到肿大的甲状腺时,让被检查者作吞咽动作,甲状腺随吞咽上下移动,可助判断。
21题:照海:内髁尖正下方凹陷处
外关: 前臂背侧,阳池上2寸,当桡尺骨之间
隔腧: 位于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肺下界移动度叩诊 首先在平静呼吸时于肩胛线上叩出肺下界的位置,瞩受检者深吸气后屏住呼吸的同时,沿该线继续向下叩诊,由清音变为浊音时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低点;再嘱病人深呼气并屏住呼吸,然后由下往上继续叩诊,直至浊音变为清音时为肩胛线上肺下界最高点,最高点和最低点距离即为肺下界移动度,正常为6-8cm。
3、布氏征:患者去枕仰卧,双下肢自然伸直,医师左手托患者枕部,右手置于患者胸前,使颈部移动前屈,如两膝关节和髋关节反射性屈曲为阳性。
4、颈部无损伤怎样开放气道:首先使患者仰卧于坚固的平地或平板上,使头颈部与躯干保持在同一轴线上。假牙松动时要取下,用手指清理口咽部,解开患者衣扣,松开裤带。如无颈部创伤,再将手置于患者前额部,使头后仰,另一手示、中指放在下颏骨处,向上抬颏,使下颏角、耳垂与平地垂直(仰头抬颏法)。
22题1.地仓 腰阳关 中极定位
2.掌根揉法操作,其中提问到频率多少次!
3.浅表淋巴结触诊
4.普通伤口换药。
22.听宫、天枢、公孙定位。指推法,心脏触诊,穿脱隔离衣。
指推法:用指着力于治疗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本法用于肌腱及腱鞘部位。
心脏触诊:心脏触诊的内容有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震颤和心包摩擦感。检查者用右手全手掌置于心前区,注意心尖搏动的位置和有无震颤。示指和中指并拢,用指腹确定心尖搏动的准确位置、范围,是否弥散,有无抬举性搏动。用手掌在心底部和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触诊,注意有无震颤及心包摩擦感。必要时用手掌尺侧(小鱼际)确定震颤的具体位置,判定收缩期还是舒张期。触诊心包摩擦感时,在患者取坐位前倾呼气末时较明显。注意触诊时按压在胸壁上的力量不宜过大,因用力按压可降低手掌触觉感受器的敏感度,以致触不到震颤或心包摩擦感。应适当地调整按压的力量,以求得到最佳的效果。
穿脱隔离衣:一.穿隔离衣(1)穿隔离衣前要戴好帽子、口罩,取下手表,卷袖过肘,洗手。(2)手持衣领从衣钩上取下隔离衣,将清洁面朝向自己将衣服向外折,露出肩袖内口,
一手持衣领,另一手伸入袖内并向上抖,注意勿触及面部。一手将衣领向上拉,使另一手露出来。依法穿好另一袖。两手持衣领顺边缘由前向后扣好领扣,然后扣好袖口或系上袖带。从腰部向下约5cm处自一侧衣缝将隔离衣后身向前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见到衣边捏住,依法将另一边捏住,两手在背后将两侧衣边对齐,向一侧按压折叠,以一手按住,另一手将腰带拉至背后压住折叠处,在背后交叉,回到前面打一活结,系好腰带。(3)如隔离衣衣袖过长,可将肩部纽扣扣上。穿好隔离衣,即可进行工作。
二.脱隔离衣:解开腰带,在前面打一活结,解开袖口,在肘部将部分袖子塞人工作服内,暴露前臂;消毒双手,从前臂至指尖顺序刷洗两分钟,清水冲洗,擦干,解开衣领;一手伸入另一侧袖口内,拉下衣袖过手(用清洁手拉袖口内的清洁面),用遮盖着的手在外面拉下另一衣袖;解开腰带,两手在袖内使袖子对齐,双臂逐渐退出,双手持领,将隔离衣两边对齐(如挂在半污染区的隔离衣清洁面向外,如挂在污染区的隔离衣,污染面向外),挂在钩上。
23题:膻中: 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迎香: 鼻翼外缘中点旁开鼻唇沟中
命门: 第二腰椎棘突下
2.甲状腺检查(后位):被检者取坐位,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后面,一手示、中指施压于一叶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拇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示、中指在其前缘触诊甲状腺,再配合吞咽动作,重复检查。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侧甲状腺。
3.像皮带止血法。上肢选择在上臂的上1/3,下肢选在股部中、下1/3交界处,用棉垫、纱布或衣服毛巾作为衬垫物。缠扎橡皮管止血带方法以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夹持止血带的头端,右手拉紧止血带环绕肢体一周后并压住头端,再绕肢体一周,止血带的尾端放置在左手食指与中指之间,由食指与中指将尾端从止血带的下面拉过,使之成为一活结。如需放松止血带,将尾端拉出即可。
4.拇指揉法:用拇指,定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
(1)施术部位放松,以肘部或腕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部做轻柔缓和的环旋揉动。
(2)着力部位要吸定于治疗部位,并带动深层组织
(3)压力均匀,动作协调有节律
(4)揉动的幅度适中。
23:命门:第二腰椎棘突下
迎香:鼻翼外缘中点旁开鼻唇沟中
腰阳关:第四腰椎棘突下
2.止血带止血。
3.拇指揉法。用拇指,定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
(1)施术部位放松,以肘部或腕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部做轻柔缓和的环旋揉动。
(2)着力部位要吸定于治疗部位,并带动深层组织
(3)压力均匀,动作协调有节律
(4)揉动的幅度适中。
4.甲状腺检查后位:后面触诊(3分):被检者取坐位,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后面,一手示、中指施压于一叶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拇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示、中指在其前缘触诊甲状腺,再配合吞咽动作,重复检查。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侧甲状腺。
24:一指禅。(1)指端一指禅推法:以拇指指端着力于治疗部位,通过指间关节的屈伸和腕关节的摆动,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治疗部位上。
(2)偏峰一指禅推法:以拇指的偏峰着力于治疗部位,通过指间关节的屈伸和腕关节的摆动,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治疗部位上。
(3)罗纹面一指禅推法:用拇指的罗纹面着力于治疗部位,其余四指附着于肢体的另一侧,通过指间关节的屈伸和腕关节的摆动,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治疗部位上。
(4)跪推法:以拇指指间关节的背侧着力于治疗部位,通过腕关节的摆动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治疗部位上。
操作要点:
(1)沉肩:肩关节放松,不要耸起,不要外展。
(2)垂肘:肘部自然下垂。
(3)悬腕:腕关节自然屈曲。
(4)掌虚:半握拳,拇指指间关节的掌侧与食指远节的桡侧轻轻接触。
(5)指实:着力部位要吸定在治疗部位上。
(6)紧推:是指摆动的频率略快,一般每分钟140次左右。
(7)慢移:是指从一个治疗点到另一个治疗点时应缓慢移动。
3.直流电除颤:在心室颤动和室性心动过速时是最有效的方法;首次除颤电击量200J,第二次200-300J,第三次360J,放置电极在胸骨右侧第二肋间和心尖部左乳头外侧,使电极中心在腋中线上。药物除颤用利多卡因1-1.5mg/kg静脉推注.用药后30-60秒后可除颤。电除颤
4.心脏触诊:心脏触诊时从心尖部开始,依次检查二尖瓣听诊区、肺动脉瓣听诊区、主动脉瓣听诊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听诊区。
25孔最:前臂掌面桡侧,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肾俞:L2棘突下旁开1.5寸
足三里: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缘1横指
2.中指揉法;用中指,定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1)施术部位放松,以肘部或腕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部做轻柔缓和的环旋揉动。
(2)着力部位要吸定于治疗部位,并带动深层组织
(3)压力均匀,动作协调有节律
(4)揉动的幅度适中。
3.肺下界移动度的叩诊;首先在平静呼吸时于肩胛线上叩出肺下界的位置,瞩受检者深吸气后屏住呼吸的同时,沿该线继续向下叩诊,由清音变为浊音时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低点;再嘱病人深呼气并屏住呼吸,然后由下往上继续叩诊,直至浊音变为清音时为肩胛线上肺下界最高点,最高点和最低点距离即为肺下界移动度,正常为6-8cm。
4.无损伤开放气道:首先使患者仰卧于坚固的平地或平板上,使头颈部与躯干保持在同一轴线上。假牙松动时要取下,用手指清理口咽部,解开患者衣扣,松开裤带。如无颈部创伤,再将手置于患者前额部,使头后仰,另一手示、中指放在下颏骨处,向上抬颏,使下颏角、耳垂与平地垂直(仰头抬颏法)。
26:少商: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 & 肩髃: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上臂平举肩部前方的凹陷
内庭:在足背,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2.心脏叩诊;被检者可取坐位或平卧位,取平卧位时,叩诊板指与肋间平行,通常顺序先叩左界,自心尖搏动点外2-3cm处开始,由外而内,由清音转为浊音即为心界位置,然后自下而上逐一肋间进行叩诊直至第2肋间;叩诊右界时,先自上而下叩出肝上界,再由肝上界的上一肋间叩起,叩诊方法同左侧。测量各肋间的标志至前正中线的距离,测量左锁骨中线至前正中线的距离。
3.掌推法特点;(1)掌推法:用掌着力,手指在前,掌根在后,用于身体大部分部位。(1)着力部位紧贴皮肤,压力适中。
(2)单方向直线运动,速度均匀。
(3)顺着肌肉、肌腱走行方向用力。
4.紧急洗手法。当情况紧急时,手术人员可先用肥皂洗去手和前臂的污垢,继而用2.5-3%碘酊涂擦双手及前臂,再用79%酒精拭净脱磺,戴无菌手套,穿手术衣后,再戴第二副无菌手套。
27: 阴陵泉: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处
下关:闭口取穴,颧弓下缘凹陷处,下颌骨髁状突前方少商的定位
2.拿法的操作操作要领:
(1)拇指与其余四指对合呈钳形,施以夹力,以掌指关节的屈伸运动所产生的力,捏拿治疗部位,即捏而提起称为拿。
(2)前臂放松,手掌虚空。
(3)捏拿方向与肌腹垂直。
(4)动作连贯,用力由轻到重。
(5)掌指关节运动为主,指间关节不动。
3.穿干手套:1)取一次性消毒手套一对。从手套袋一端撕开外套,注意不要从中间撕开手套。撕开一端后,取出内包装的手套,打开内包装的手套,分清左右手套是关键之一。
2)取手套时只能捏住手套口的翻折部,不能用手接触手套翻折部下方外面。
3)对好两只手套,使两只手套的拇指对向前方并靠拢,右手提起手套,左手先插入手套内,并使左手四指尽量深入地插入相应指筒末端,再将左拇指插入拇指套中。再将已戴手套的左手插入右侧手套口翻折部之下,将右手套拿稳,将右手四指尽量深地插入四指指套中,然后才插入右拇指。最后将手套套口翻折部翻转包盖于手术衣的袖口上。
4)将左右手的指套调整至紧适的位置。
4.单手肝脏出诊触诊:肝脏触诊时,可采用单手或双手触诊法,检查者将右手四指并拢,掌指关节伸直,使食指与中指指端指向肋缘,也可使食指桡侧缘对着肋缘,放在右侧腹部锁骨中线上,从髂前上棘连线水平开始触诊,让被检者做慢而深的腹式呼吸,触诊时的手应与呼吸运动密切配合,如此反复进行中手指逐渐向肋缘移动,直到触到肋缘或肝缘为止。
28:合谷: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中点
地机: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
昆仑:跟腱与外踝之间凹陷处
2.脉诊布指:医生和病人同侧而坐,以左手切病人的右手脉,以右手按其左手。先用中指定关,食指按关前的寸脉,无名指按关后的尺脉。三指呈弓形,指头平齐,以指尖和指腹交界处的指目按触脉体。
3.肝浊音界的扣诊: 叩诊肝上下界时,一般沿右锁骨中线、右腋中线和右肩胛线进行,叩诊肝上界,多由肺部开始向下叩,当由清音变为浊音处即为肝上界;叩诊肝下界时,由腹部鼓音区自下而上进行叩诊,由鼓音区变为浊音时即为肝下界。肝上下界之间的距离为肝上下径,正常为9-11cm。
4.穿隔离衣: 手持衣领取下隔离衣,清洁面朝向自己,将衣领的两端向外折,对齐肩缝,暴露出袖笼,右手持认领,左手伸入袖内上抖,换手依法穿好另一袖,两手上举,奖衣袖尽量抖上,两手由衣领中央顺边缘对齐,向一侧折叠,不暴露清洁面,另一手持拿腰带绕至前面系好,然后进行操作
【29】1、行间: 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关元: 前正中线脐下3寸
外关: 前臂背侧,阳池上2寸,当桡尺骨之间
2、腹壁检查
3、颈项强直检查 : 患者去枕仰卧,下肢伸直,医师左手托其枕部做被动屈颈动作,正常时下颏可贴近前胸,如下颏不能贴近前胸且医师感到有抵抗感,患者感颈后疼痛时为阳性。
4、伤口换药: 1.用手取下外层敷料(勿用镊子),再用镊子取下内层敷料。与伤口粘住的最里层敷料,应先用盐水浸湿后再揭去,以免损伤肉芽组织或引起创面出血。
2.用两把镊子操作,一把镊子接触伤口,另一把接触敷料。用酒精棉球清洁伤口周围皮肤,用盐水棉球清洁创面,轻沾吸去分泌物。清洗时由内向外,棉球的一面用过后,可翻过来用另一面,然后弃去。3.对干净伤口,用酒精棉球先消毒伤口,从内向外方向消毒,后即可盖上敷料,胶布固定敷料在皮肤上
30:照海: 内髁尖正下方凹陷处
曲池: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水沟:人中沟上中1/3交点处
2.拇指按法操作:用拇指端或指腹按压。(1)按压体表。
(2)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移动。
(3)垂直向下用力。
(4)逐渐用力,由轻到重,不可用暴力猛然按压。
3.脾脏触诊:脾脏触诊基本手法同肝脏触诊,可采用单手或双手触诊法。病人仰卧时,检查者左手绕过被检者前下胸部,手掌置于其后背第7到第10肋处,用力将脾从后向前托起,右手平放于腹部,与肋弓大致成垂直方向,随病人的腹式呼吸运动由下向上逐渐接近肋弓。脾脏轻度肿大而且仰卧位不易触及时,可嘱病人采用右侧卧位检查,病人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髋屈膝,此时用双手触诊较容易触到。
有创面伤口换药:1.用手取下外层敷料(勿用镊子),再用镊子取下内层敷料。与伤口粘住的最里层敷料,应先用盐水浸湿后再揭去,以免损伤肉芽组织或引起创面出血。2.用两把镊子操作,一把镊子接触伤口,另一把接触敷料。用酒精棉球清洁伤口周围皮肤,用盐水棉球清洁创面,轻沾吸去分泌物。清洗时由内向外,棉球的一面用过后,可翻过来用另一面,然后弃去。3.对干净伤口,用酒精棉球先消毒伤口,从内向外方向消毒,后即可盖上敷料,胶布固定敷料在皮肤上。4、分泌物较多且创面较深时,宜用生理盐水冲洗,如坏死组织较多,可用攸锁或其他消毒溶液冲洗。5、高出皮肤或不健康的肉芽组织,可用剪刀剪平,或先用硝酸银棒腐蚀,再用生理盐水中和;或先用纯石炭酸腐蚀,再用75%酒精中和。肉芽组织有较明显水肿时,可用高渗盐水湿敷。6、一般新鲜肉芽创面可用消毒凡士林纱布覆盖,必要时用引流物,上面加盖纱布或棉垫,包扎固定。
……1,梁丘、神门的定位和主治,肩井的按法。演示振水音的检查。演示口对口人工呼吸。
梁丘: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
大肠俞: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版本2:1曲池,梁丘,大肠俞的定位,2浅表淋巴结的触摸顺序,3掌跟揉法,4手术消毒的全过程,
浅表淋巴结的触诊顺序:检查者将示、中、环三指并拢,其指腹依次平放于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颌下、颏下、颈后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窝、腋窝、滑车上、腹股沟、腘窝等的皮肤上进行滑动触诊。
……32迎香、命门定位;拇指揉法;甲状腺触诊(后面);胸外按压
迎香: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当鼻唇沟中
命门: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甲状腺(后位)的触诊:(1)甲状腺峡部:站于受检者后面用示指从胸骨上切迹向上触膜,可感到气管前软组织,判断有无增厚,请受检者吞咽,可感到此软组织在手指下滑动,判断有无长大和肿块。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2)甲状腺侧叶:一手示、中指施压于一侧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拇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示、中指在其前缘触诊甲状腺。配合吞咽动作,重复检查。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侧甲状腺。
33:条口,天枢,环跳定位。肘按法的操作。普通伤口换药。
条口:正坐屈膝位,在犊鼻下8寸,犊鼻与下巨虚的连线上取穴。直刺 l~1.5寸。
天枢:脐中旁开2寸。
环跳: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外1/3与内2/3交点处。
肘按法:自己比划去。。。
肘按法的操作:自己比划去。。。
(一)目的:检查伤口,清除伤口分泌物,去除伤口内异物和坏死组织,通畅引流,控制感染,促进伤口愈合。(二)换药规则(几种伤口情况)1.遵守无菌操作(1)戴好帽子,口罩,穿衣,洗手。(2)换药用的器具是无菌时间内的,在应用中要注意无菌器械与接触伤口器械和敷料就分开放置。(3)换药后的下敷料要另外处理。(3)换药顺序:先生理清洁伤口,然后是污染伤口,最后是感染伤口。(4)换药次数:应根据伤口情况决定。手术后无菌的伤口,可术后3-5天换药1次,如肉芽健康,分泌物少者可隔日一换。有肉芽生长的伤口,每日一换。脓液多者,可1天多换。
34:鱼际,气海,丰隆。肘按环跳。冲击触诊。止血带止血。
鱼际: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直刺0.2~0.5寸,禁灸。
气海:前正中线脐下1.5寸直刺1-2寸
丰隆: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2横指 直刺1.0-1.5寸
止血带法:用于四肢伤大出血,且加压包扎无法止血者。注意要每隔一小时放松1-2分钟,使用时间不超过4小时,上止血带伤员必须有显著标志,注明止血带启用时间,优先后送。松解止血带之前应先输液或输血。
35. 1,犊鼻、三阴交、四神聪的定位。2,拿法的操作要领3,心脏浊音界叩诊4,无颈椎损伤的气道开放
拿法:拇指与其余四指对合呈钳形,施以夹力,以掌指关节的屈伸运动所产生的力,捏拿治疗部位,即捏而提起称为拿。
心脏叩诊:如被检者为坐位时,则检查者的板指与心缘平行。从心尖搏动最强点所在肋间的外侧2cm处开始叩诊,其余各肋间可从锁骨中线开始。心尖搏动不能触及时一般从第5肋间开始。右侧从肝上界上一肋间开始,均向上叩至第2肋间。板指每次移动的距离不超过0.5cm,当叩诊音由清音变为浊音时做标记,为心脏的相对浊音界。注意叩诊力度要适中、均匀。如被检者为卧位时则检查者的板指与心缘垂直进行叩诊。叩诊结束后用直尺测量心脏外缘到前正中线的投影距离,精确到0.5cm,并记录。同时记录左锁骨中线距前正中线的距离。&&
颈部无创伤如何保持呼吸通畅:
首先使患者仰卧于坚固的平地或平板上,使头颈部与躯干保持在同一轴线上。假牙松动时要取下,用手指清理口咽部,解开患者衣扣,松开裤带。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如无颈部创伤,再将手置于患者前额部假牙,使头后仰,另一手示、中指放在下颏骨处,向上抬颏,使下颏角、耳垂与平地垂直。(仰头抬颏法)
36:后溪,承山,神庭定位。肺部听诊。脉诊布指。腹壁反射。消毒区。
后溪: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承山: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处,约在委中穴与昆仑穴之间中点。
神庭: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肺部听诊:
被检者取坐位或卧位,嘱被检者微张口或均匀的呼吸,必要时可做较深呼吸或咳嗽数声后继续听诊,这样更有利于觉察呼吸音及附加音的变化,听诊顺序一般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分别检查前胸部、侧胸部和背部,注意上下左右对称部位进行对比。听诊时注意呼吸音的变化,是否有异常的附加音,如罗音、胸膜摩擦音等。
脉诊布指:
医生和病人应侧向坐,左手按病人右手脉,右手按左手脉。中指定关,接着用食指按关前寸脉部位,无名指按尺脉部位。三指呈弓形,指头平齐,用指尖与指腹交界处指目接触脉体。布置疏密要和病人身长相适应。
腹壁反射:
被检者仰卧,两下肢稍屈,检查者用钝尖物快速由外向内轻划过上中下腹部皮肤,注意双侧对比。
手术区消毒范围的确定
人体不同部位不同性质手术有不同的手术消毒区,以腹部手术———胃切除术为例,手术消毒区范围:上界为两侧腋窝皱褶处连线,也有为两乳头连线;下界至下肢股骨上1.3处(相当于会阴部水平线);两侧界为腋前线。
37号题听宫 公孙&&中极定位 一指禅推法中脘 操作直流电电除颤 心脏触诊
听宫:耳屏与下颌关节之间,微张口呈凹陷处张口,直刺0.5-1寸
公孙:在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直刺0.6~1.2寸。
中极:前正中线脐下4寸 直刺1-1.5寸
心脏触诊时从心尖部开始,依次检查二尖瓣听诊区、肺动脉瓣听诊区、主动脉瓣听诊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听诊区。
电除颤:首次除颤电击量200J,第二次200-300J,第三次360J,放置电极在胸骨右侧第二肋间和心尖部左乳头外侧,使电极中心在腋中线上。药物除颤用利多卡因1-1.5mg/kg静脉推注.用药后30-60秒后可除颤。电除颤
38:肺腧、大椎、下关的位置。关元穴的一指禅推法。心脏瓣膜听诊区的听诊演示。屈曲肢体加压包扎的操作。
肺俞:T3棘突下旁开1.5寸
大椎: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关元: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心脏瓣膜听诊:主要内容有心率、节律、心音、心脏杂音和心包摩擦音,心脏听诊的顺序为二尖瓣听诊区(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第5肋间隙左侧锁骨中线内侧)、肺动脉瓣听诊区(位于胸骨左缘第2肋间隙)、主动脉瓣听诊区(位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隙)、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位于胸骨左缘第3肋间隙)、三尖瓣听诊区(位于胸骨体下端左缘,一般位于胸骨左缘4、5肋间)。
屈曲肢体加垫止血。用于前臂和小腿出血。
39:隔俞,行间,鱼际定位。一指禅推气海。手术区域消毒。腹部反跳痛。
. 膈俞:位于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斜刺0.5~0.8寸。
行间: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直刺0.5~0.8寸。
鱼际: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直刺0.2~0.5寸,禁灸
手术区消毒范围的确定
人体不同部位不同性质手术有不同的手术消毒区,以腹部手术———胃切除术为例,手术消毒区范围:上界为两侧腋窝皱褶处连线,也有为两乳头连线;下界至下肢股骨上1.3处(相当于会阴部水平线);两侧界为腋前线。
3、消毒方法与注意事项
1)涂擦消毒液时应由手术中心向四周涂擦(如为感染伤口或肛门区手术,则自手术区外周涂向感染伤口或会阴、肛门处),已经接触污染部位的药液纱布不应再返擦清洁处皮肤。
2)手术区皮肤消毒范围要包括手术切口周围15cm的区域,如有手术延长切口的可能,则应事先相应扩大皮肤消毒范围。
腹部反跳痛:触诊时由浅入深进行按压,在检查到压痛后,手指稍停片刻,使压痛感趋于稳定,然后将手抬起来,此时如果患者感觉到腹部骤然加剧,并有痛苦表现情。称为反跳痛。
40.翳风 十宣 肺俞定位;脊柱损伤的搬运法;肘按环跳穴;右肾触诊
脊柱损伤的搬运法;
脊柱的急救搬运法:1)先使伤者两下肢伸直,两手相握放在身前。担架放在伤员一侧,三人同时用手平抬伤员头颈、躯干及下肢,使伤员成一整体平直托至担架上。注意不要使躯干扭转,特别注意勿使伤者呈屈曲体位时搬运。2)对颈椎损伤的伤员,要另有一人专门托扶头部,并沿纵轴向上略加牵引。躺到木板上后,用砂袋或折好的衣物放在颈两侧加以固定。
肘按环跳穴;以肘部着力于环跳穴,垂直向下按压。
40 毫针提插法;指摩法;心脏叩诊;胸外按压(同)
40 胸部视诊,胸的概念,换药,引流条有几种的提问,脊柱的检查,腹壁紧张度,压痛反跳痛(同)
41 循法操作; 一指禅在曲池的操作;触觉语颤;肥皂水洗手,要说到浸泡之后(同)
42 针刺摇法: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将针轻轻摇动的方法称摇法。其法有二:一是直立针身而摇,以加强得气的感应;二是卧倒针身而摇,使经气向一定方向传导。
& &戴干手套法:先穿无菌手术衣,用手套袋内无菌滑石粉包轻轻敷擦双手,使之光滑。用左手自手套袋内捏住两只手套的翻折部提出手套,使两只手套拇指相对向。先用右手插入右手手套内,再将戴好手套的右手2~5指插入做手套的翻折部内,让左手插入左手套中,然后将手套翻折部翻回套压住手术衣袖口。用无菌盐水冲净手套外面的滑石粉。在手术开始前,应将双手举于胸前,切勿任意下垂或高举。
& &肱二头肌腱反射:医师以左手托扶患者屈曲的肘部,将拇指置于肱二头肌腱上,右手用叩诊锤叩击左手拇指指甲,正常时出现肱二头肌腱收缩,前臂快速屈曲。反射中枢在颈髓5~6节。
& &项部滚法:1.侧滚法:用手背近小指侧着力治疗部位,肘关节微屈,靠前鼻的旋转及腕关节的屈伸,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治疗部位上。2.立滚法:用小指、无名指、中指背侧及其掌指关节着力于治疗部位,肘关节伸直,靠前臂的旋转及腕关节的屈伸,使产生的力持续的作用在治疗部位上。
43.曲池、秩边、中冲定位,语颤,口对鼻人工呼吸,指揉法
曲池: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秩边: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中冲:中指尖端的中央。
语颤:检查语音震颤时,可采用双手或单手进行。检查者用手的尺侧缘放于胸壁,嘱患者发低音调“yi”长音,通过单手或双手进行检查,由上而下,左右对比。语音震颤减弱常见于、大量、、阻塞性肺不张等;增强见于大叶性实变期、接近胸膜的肺内巨大空腔等。
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鼻呼吸时,注意吹气时要捏紧患者口唇,而操作者口唇要密合于患者鼻孔的四周后吹气,每次吹气应持续2秒以上,待患者胸部扩张后放松鼻孔,让患者胸部及肺部自行回缩将气体排出。
指揉法:用指端着力于治疗部位,做轻柔缓和的环旋活动。
44&&隔盐灸:用干燥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柱施灸。多用于治疗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等,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力。但需连续施灸,不拘壮数,以期脉起、肢温、证候改善。
&&脉诊选指布指:医生和病人应侧向坐,用左手切按病人的右手脉,用右手按其左手。先用中指定关,接着用食指按关前的寸脉部位,无名指按关后的尺脉部位。三指呈弓形,指头平齐,以指尖与指腹接交界处的指目按触脉体,因指目感觉较灵敏。布指的疏密合适,要和病人的身长相适应,身高臂长者布指宜疏,身矮臂短者布指宜密。小儿寸口部位甚短,一般多用一指定关法真买,即用拇指统按寸、关、尺三部脉。
&&冲击触诊:又称浮沉触诊法。以并拢的手指取70~90度角,置放于腹壁上相应的部位,先做2~3次较轻的适应性冲击动作,然后迅速有力地向下一按,在冲击时即会出现腹腔内脏器在指端浮沉的感觉。适用于大量腹水而肝脾难以触及时。
&&脱隔离衣:解开腰带,在前面打一活结,解开两袖口,在肘部将部分袖子套塞入工作服内,暴露前臂;消毒双手,从前臂至指尖顺序刷洗两分钟,清水冲洗,擦干,解开衣领;一手伸入另一侧袖口内,拉下衣袖过手(用清洁手拉袖口内的清洁面),用遮盖着的手在外面拉下另一衣袖;解开腰带,两手在袖内使袖子对齐,双臂逐渐退出,双手持领,将隔离衣两边对齐(如挂在半污染区的隔离衣清洁面向外,如挂在污染区的隔离衣,污染面向外),挂在钩上。
45号题。针刺震颤法,掌摩法,肾脏压痛点,伤口换药
肾脏、输尿管压痛点:在下腹部触诊时,由浅入深进行按压,如果在季肋点、上输尿管点、下输尿管点、肋脊点或肋腰点这些部位发生疼痛,那就是肾及输尿管的压痛点。
①季肋点:在第10肋骨前端;
  ②上输尿管点:在脐水平线上腹直肌外缘;
  ③中输尿管点:在两侧髂前上棘水平腹直肌外缘,相当于输尿管第二狭窄处(入骨盆腔处);
  ④肋脊点:在背部脊柱与第12肋所成的夹角顶点,又称肋脊角;
  ⑤肋腰点:在第12肋与腰肌外缘的夹角顶点,又称肋腰。
46 三棱针法
&&三棱针刺法是用三棱针点刺穴位或浅表血络,放出少量血液,以防治疾病的方法。操作过程的叙述中一定要提及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另外,对点刺放血的叙述,要提及“宜轻、浅、快、出血不宜过多,不要刺伤深部大动脉”。
&&(1) 三棱针点刺出血
&&具体操作:
&&①针刺前,在预定针刺部位上下用左手拇食指向针刺处推按,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
&&②对针刺部位用2%碘酒棉球消毒,再用75%酒精棉球脱碘。
&&③针刺时,左手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捏紧被刺部位,右手持针,用拇指、食指捏住针柄,中指指腹紧靠针身下端,针尖露出3-5毫米,对准已消毒部位,刺入3-5毫米。
&&④刺入后,随即将针迅速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之出血少许,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
&&(2)散刺法(又称围刺、豹纹刺)
&&操作:消毒后,根据病变大小的不同,持三棱针由病变边缘呈环行向中心点刺,可刺10-20针或以上。
&&功用:去瘀生新,活血通络。多用于局部瘀血、肿痛和顽等。
&&(3)挑刺法
&&①首先消毒,以左手按压施术部位的两侧,使其皮肤固定;
&&②右手持三棱针迅速刺入皮肤1-2mm,随即将针身倾斜,挑破皮肤,使之出少量血液或黏液;
&&③也可再刺入5mm深,将针身倾斜并使针身轻轻提起,挑断部分皮下纤维组织;
&&④出针,局部消毒,覆盖敷料。
&&功用:血管神经性、、、胃脘痛、、支气管等。
&&拇指推法:(1)掌推法:用掌着力,手指在前,掌根在后,用于身体大部分部位。
&&(2)指推法:用指着力,用于肌腱以及腱鞘。
&&(3)肘推法:用掌着力,用于脊柱两侧。
操作要领:
&&(1)着力部位紧贴皮肤,压力适中。
&&(2)单方向直线运动,速度均匀。
&&(3)顺着肌肉、肌腱走行方向用力。
&&西医肺部听诊:被检者取坐位或卧位,嘱被检者微张口或均匀的呼吸,必要时可做较深呼吸或咳嗽数声后继续听诊,这样更有利于觉察呼吸音及附加音的变化,听诊顺序一般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分别检查前胸部、侧胸部和背部,注意上下左右对称部位进行对比。听诊时注意呼吸音的变化,是否有异常的附加音,如罗音、胸膜摩擦音等。
& & 带消毒手套:
& & 1、要在穿好手术衣后才戴无菌手套。
& & 2、要求:
& & 1)先看手套消毒日期,注意是否过期。
& & 2)选取适合自己手指大小的手套,如身高在160CM以下的可选6号半手套,160~168CM可选7号,高于168CM者可选7号半,高于180CM可选8号。
& & 3、方法:
& & 1)取一次性消毒手套一对。从手套袋一端撕开外套,注意不要从中间撕开手套。撕开一端后,取出内包装的手套,打开内包装的手套,分清左右手套是关键之一。
& & 2)取手套时只能捏住手套口的翻折部,不能用手接触手套翻折部下方外面。
& & 3)对好两只手套,使两只手套的拇指对向前方并靠拢,右手提起手套,左手先插入手套内,并使左手四指尽量深入地插入相应指筒末端,再将左拇指插入拇指套中。再将已戴手套的左手插入右侧手套口翻折部之下,将右手套拿稳,将右手四指尽量深地插入四指指套中,然后才插入右拇指。最后将手套套口翻折部翻转包盖于手术衣的袖口上。
& &&&4)将左右手的指套调整至紧适的位置。
47 布鲁金斯基征:患者去枕仰卧,双下肢自然伸直,医师左手托患者枕部,右手置于患者胸前,使颈部移动前屈,如两膝关节和髋关节反射性屈曲为阳性。
反跳痛:腹部触诊出现压痛时,手指于原处稍停片刻,使压痛感趋于稳定,然后迅速将手抬起,如果被检查者感觉骤然加重并伴有痛苦表情或呻吟,为反跳痛。
手术消毒:手术区皮肤消毒与手术人员的手臂消毒基本相同,区别在于皮肤消毒用涂擦法,仅在某些植入性手术用浸泡法;
消毒多为手术第一助手执行。
常见部位的碘酒酒精消毒法;
1、普通皮肤的消毒步骤:
先用2.5%碘酊棉球或小纱布团以切口为中心向周围皮肤顺序涂擦2遍,待干后再用70%酒精涂擦2-3遍,以充分脱碘.消毒范围应包括手术切口周围15cm的区域.如为腹部手术,可先滴少许碘酊于脐部,以延长消毒时间。消毒步骤应该自上而下,自切口中心向外周,涂擦时应稍用力,方向一致,不可遗漏空白或自外周返回中心部位。
2、手术区消毒范围的确定
人体不同部位不同性质手术有不同的手术消毒区,以腹部手术———胃切除术为例,手术消毒区范围:上界为两侧腋窝皱褶处连线,也有为两乳头连线;下界至下肢股骨上1.3处(相当于会阴部水平线);两侧界为腋前线。
3、消毒方法与注意事项
1)涂擦消毒液时应由手术中心向四周涂擦(如为感染伤口或肛门区手术,则自手术区外周涂向感染伤口或会阴、肛门处),已经接触污染部位的药液纱布不应再返擦清洁处皮肤。
2)手术区皮肤消毒范围要包括手术切口周围15cm的区域,如有手术延长切口的可能,则应事先相应扩大皮肤消毒范围。
4、感染伤口或肛门等处的消毒步骤:
应从手术区外周逐渐涂向内在的感染伤口或会阴肛门处
48,掌推下肢的操作;肱二头肌检查;瘢痕灸的操作;穿脱隔离衣(同)
49号题。回旋灸& & 肥皂洗手法& & 三指拿法& & 腹壁反射(同)
50瘢痕灸,拇指揉神门。脾脏触诊,急诊刷手
51.温针灸操作,揉法操作,巴宾斯基,心肺复苏
温针灸的操作: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并给予适当补泻手法而留针时,将纯净细软的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艾条一段长约2cm左右,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绒或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将针起出。
揉法操作以掌、指的某一部位在体表施术上作轻柔灵活的上下、左右或环旋揉动,称为揉法。
Babinski(巴宾斯基)征:
检查时用用钝尖物由后向前划足底外侧缘,至小趾跖关节处转向趾侧,引起拇趾背屈,其余四趾扇形分开。
52:游走罐。中医布指。带干手套。还有个肺下界叩诊。
游走罐:即把关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涂一层凡士林等润滑剂,再将罐拔住。然后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左、右需拔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或淤血时,将罐起下。此法适宜面积较大,肌肉丰厚部位,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
中医布指:医生和病人应侧向坐,以左手切按病人的右手脉,以右手按其左手。先用中指定关,接着用食指按关前的寸脉部位,无名指按关后的尺脉部位。三指呈弓形,指头平齐,以指尖与指腹交界处的指目按触脉体,因指目感觉较灵敏。布置疏密合适,吆喝病人的身长相适应,身高臂长着布指宜疏,身矮臂短者宜密。小儿寸口部位甚短,一般多用一指定关法诊脉,即用拇指统按寸关尺三部脉。
带干手套:先穿无菌手术衣,用手套袋内无菌滑石粉包轻轻敷擦双手,使之光滑。用左手自手套袋内捏住两只手套的翻折部提出手套,使两指手套拇指相对相。先用右手插入右手手套内,再将戴好手套的右手2-5指插入左右套的翻折部内,让左手插入左手套中,然后将手套翻折部翻回套压住手术衣袖口。用无菌盐水冲净手套外面的滑石粉。在手术开始前,应将双手举于胸前,切勿任意下垂或高举。
肺下界叩诊:平静呼吸时,右肺下界在右侧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线分别为第6、第8、第10肋骨。左肺下界除在左锁骨中线上变动较大(因有胃泡鼓音区)外,其余与右侧大致相同。
53.走罐中指揉法心脏听诊伤口换药
中指揉法:用中指指端着力于治疗部位,做轻柔缓和的环旋活动。
心脏听诊顺序:
患者取卧位或坐位,顺序:二尖瓣区-肺动脉-主动脉-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内容包括心率、心律,心音,额外心音,杂音,心包摩擦音。
伤口换药(同)
54.三棱针操作,推法操作,手术区消毒,霍夫曼征
三棱针操作:
手术区消毒:一般由第一助手洗手后执行,先用2.5%碘酊棉球或小纱布团以切口为中心向周围皮肤顺序涂擦2遍,待干后再用70%酒精涂擦2~3遍,以充分脱碘。消毒范围应包括手术切口周围15cm的区域,不同手术部位的皮肤消毒范围不同。如为腹部手术,可先滴少许碘酊于脐孔,以延长消毒时间。消毒步骤应该自上而下,自切口中心向外周,涂擦时应稍用力,方向应一致,不可遗漏空白或自外周返回中心部位。对感染伤口或肛门等处手术,则应自手术区外周逐渐涂向感染伤口或会阴肛门处。对婴儿、口腔、肛门、外生殖器、面部皮肤等处,不能使用碘酊消毒者,可选用0.1%新洁尔灭、0.1%洗必泰、0.1%硫柳汞酊、0.75%PVP-I等涂擦2~3遍,以免刺激皮肤或黏膜。
霍夫曼征:检查者左手持被检者腕关节上方,右手以中、示指夹持被检查者中指,稍向上提,使被检查者腕部轻度过伸、掌指放松微屈,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然后以右拇指迅速弹刮被检者中指甲背。阳性反应为除中指外的其余四指轻微掌屈,多见于颈髓病变。
55. 1.指切进针2.肘按环跳3.拉赛格证4.电除颤
指切进针:又称爪切近阵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腧穴位置上,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宜断针的进针。
肘按环跳:环跳穴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肌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以肘部着力于环跳穴,垂直向下按压。
拉塞格征:又称支腿抬高试验:检查时嘱病人仰卧,两下肢伸直,医师一手置于膝关节上,使下肢保持伸直,另一手将下肢抬起。正常人可抬高80度至90度,如抬高不到70度,且出现下肢后侧的放射性疼痛,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以同样的方法再检查另一侧。见于坐骨神经痛、或腰骶神经根炎等。为增加坐骨神经牵拉强度可被动使踝关节背屈,如有椎间盘突出症时,坐骨神经的串痛将明显加剧。
电除颤:目前多数除颤器使用的是单相波除颤,首次电击能量200J,第二次200—300J,第三次360J。直流电除颤器一般将两个电极分别置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和心尖部左乳头外侧,使电极中心在腋中线上。
还在曲池一指禅
56 舒张进针操作;五指拿法操作;肺下界扣诊;颈部无创伤患者打开气道的方法
57:針刺角度。曲池一指禪。手術區消毒。脊柱活動度。
针刺角度:1)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 && && & 2)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左右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直刺、深刺的腧穴。
& && && &3)平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左右沿皮以更小的角度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的腧穴,如头部的腧穴等。
曲池一指禅: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以拇指指端着力于曲池,通过指尖关节的屈伸和腕关节的摆动,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治疗部位上。在操作时要求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紧推慢移。
手术区消毒:一般由第一助手洗手后执行,先用2.5%碘酊棉球或小纱布团以 切口为中心向周围皮肤顺序涂擦2遍,待干后再用70%酒精涂擦2~3遍,以充分脱碘。消毒范围应包括手术切口周围15cm的区域,不同手术部位的皮肤消毒范围不同。如为腹部手术,可先滴少许碘酊于脐孔,以延长消毒时间。消毒步骤应该自上而下,自切口中心向外周,涂擦时应稍用力,方向应一致,不可遗漏空白或 自外周返回中心部位。对感染伤口或肛门等处手术,则应自手术区外周逐渐涂向感染伤口或会阴肛门处。对婴儿、口腔、肛门、外生殖器、面部皮肤等处,不能使用碘酊消毒者,可选用0.1%新洁尔灭、0.1%洗必泰、0.1%硫柳汞酊、0.75%PVP-I等涂擦2~3遍,以免刺激皮肤或黏膜。
脊椎活动度:检查颈椎活动度时,医师用手固定病人的两肩,以头部正直为中位,让病人作颈部伸屈运动。正常颈椎的活动度为:前屈、后伸皆为45°,即前屈时,下颏可接触 胸骨柄;后伸时,视线可直对屋顶。左、右侧屈也皆约为45°,即耳垂可接触耸起的肩部。左(右)旋转约为60°,即下颏可接触耸起的肩部。检查腰椎活动度时,病人取立位,髋、膝关节伸直,医师用两手固定其骨盆。正常腰段活动度为:前屈约为45°,后伸约35°,左、 右侧弯各30°,旋转45°。
&&58:针灸提插。左下颌淋巴触诊。中脘穴一指禅推法。胸外按压。
针灸提插: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的操作手法。使针由浅层向下刺入深层的操作谓之插,从深层向上引退至浅层的操作谓之提,如此反复地做上下纵向运动就构成了提插法。
左下颌淋巴触诊:将左手置于被检查者头顶,使头微向左倾斜,右手四指并拢,屈曲掌指及指间关节,沿下颌骨内缘向上滑动触摸。检查右侧时,两手换位,让被检查者向右倾斜
中脘穴一指禅推法: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以拇指的偏锋着力于治疗部位,通过指间关节的屈伸和腕关节的摆动,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治疗部位上。在操作时要求沉肩垂肘紧推慢移。
胸外按压:患者仰卧于硬的平面上,下肢稍抬高,以促进静脉回流,操作者宜跪在患者身旁,按压时,应把掌根长轴置于患者胸骨长轴上,掌根位于胸骨体上2/3与下1/3处,另一手掌重叠其上,双手指背不接触胸壁。按压时关节伸直,用肩部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3-5cm(成人),然后放松,放松时掌根不应离开胸壁。
59:针灸的撵转。关元一指禪。肾区扣诊。口对鼻呼吸。
60.温和灸,肝浊音界叩诊,腹部掌摩,有创伤口换药。
温和灸: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2~3cm左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10~l5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对于昏厥、局部知觉迟钝的患者,医者可将中、食二指分张,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和防止。
肝浊音界叩诊:肝脏上下界的叩诊:自上至下沿右锁骨中线叩诊,叩诊呈浊音的肋间为肝上界。肝下界:自下至上沿右锁骨中线及正中线叩诊至出现浊音或肋下缘。正常上界为肝肺相对浊音界,下界不如触诊准确。
腹部掌摩:以掌置于腹部,做环形而有节律的抚摩,亦称摩腹。在摩腹时,常按如下顺序进行:胃脘部→上腹→脐→小腹→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
有创伤口换药:(同)
阅读权限200
欢迎来到爱爱医,也感谢您对爱爱医的支持,
希望多在新手接待厅看看,学习下如何获得爱医币和积分!
【公告】新手报到专用帖(格式正确有机会得鲜花)
如何获得爱医币
爱爱医论坛送积分活动综合帖
新爱友快速融入爱爱医之捷径——新手疑问汇总!
积分、阅读权限问题综合
专为新人开展的活动“做任务,获奖励”期待您的参与!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胸骨正中切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