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病的症状人可以吃肉吗

→ 周围神经病是什么意思?
周围神经病是什么意思?
健康咨询描述:
周围神经病是什么意思?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副主任医师
擅长: 内科疾病的诊治,主要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冠心病,心
帮助网友:11282称赞:99
&&&&&&病情分析:&&&&&&中年,男性,想知道周围神经病是什么。&&&&&&指导意见:&&&&&&周围神经病是除了颅内的十二对脑神经以外的外周的神经病变的。
我才三十八,血脂高,胆固醇高血红素高,单项转氨酶高吃开的保利尔,和甲钴胺成吗?
16:42医生回答:
甲钴胺可以改善周围神经病变的,可以继续服用的,你的转氨酶增高,不知是否为口服降脂药物所致的。如果是停服或是减量就可以了。
我是经常喝大酒还爱吃肉造成的血血脂高,总胆固醇高,酒精性脂肪肝和单项转氨酶高
16:53医生回答:
那应该禁烟酒才可以的,不然吃多少药都是没用的。
现在戒了手和小腿老麻,再不戒就完了,我一同志一顿一瓶二锅头头阵子突发脑溢血才42岁就死了
参考价格:73
参考价格:49
参考价格:49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用于降低血胆固醇及血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症。...
参考价格:¥8.91
1.高血脂,高胆固醇血症,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
参考价格:¥56
下载APP,免费快速问医生请佛教高僧为吃肉正名?
佛法方便自然,普度众生。一些偏执者,苦苦偏执,不食肉,不让子女食肉,不让亲友食肉,反而自招烦恼。请高僧谈谈吃肉问题,谈谈佛教家庭出生的小孩吃肉问题。我观点是,方便。行己方便,行人方便。方便全素就全素,方便吃奶蛋就吃奶蛋,不方便吃素的时候,就吃肉。
按投票排序
这个问题知乎佛教话题下经常都有人问,题主应该学习善用搜索。一、学佛并不一定要求吃素。印度佛教,出家人没有不吃肉的规定,戒律中出家人可以吃三净肉。有的经里面也讲僧人入定时间太长之后呼吸停止,心跳也很缓慢,要消耗大量的养分,出定后如果不吃好的肉和酥油来补的话,就可能死亡。所以印度佛教绝对不是素食主义。素食主义是某些大乘经讲的,但也不一定是给凡夫讲的,如《楞伽经》,是给菩萨讲的,《梵网经》也是。中国佛教特别重视素食,中国儒家有素食的传统,儒家在祭祀的时候要素食。梁武帝特别信仰佛教,但是智慧不够,特别崇尚素食。皇帝规定全国僧尼必须素食,就形成了传统,一直到今天很难改变。今天佛教界看一个居士修行好不好,一般首先看他吃素不吃素,这是没什么道理的。此时全靠好饮食是玛尔巴给米拉日巴的教授。米拉日巴依此吃了他妹妹供养的牛肉和米酒,填饱了肚子才得成就。这一段记载于张澄基译的《米拉日巴传》。色身粗劣,如果营养不足,身体差,对修行是不利的,学佛之人,要想修行有成,是需要很多因缘的,比如有足够的经济条件保证衣食住行,有足够的时间花在修行上,能够通达修行的原理,有正见,当然也得有健康的身体,如果身体太差,饮食上有不能保证营养的话,修起来就很困难了。居士菩萨戒一般是依照《优婆塞戒经》指制定的,也有依《瑜伽师地论》或《梵网经》制定的。没有受过梵网菩萨戒的话,吃肉是不犯戒的。绝对不吃肉是梁武帝制定的,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藏传佛教的人吃肉,南传佛教的吃肉,日本佛教也吃肉。南传佛教的人吃鱼吃肉,但是证到阿罗汉果位的一直都不少,比汉传佛教不吃肉证到果位的要多。所以证到果位,开悟这件事情,和吃肉吃素,有关系,但是关系不大。 尽管如此,用动物的尸体来填充自己的肚肠,肯定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是特别好的事情。修大乘的人,如果持菩萨戒的话,首先要想到,吃肉是不对的。吃肉形成一种习惯,认为这很香,这显然是很不好的。即使因为你因为营养缺乏要吃肉的话,也应该发大慈悲心,发大菩提心,发愿要超度你所吃的这些众生。佛教虽然没有严格倡导素食,但是提倡有条件的学佛人尽量素食,即使吃肉也要知道这是不光彩的事,心怀慈悲和感恩之心,即使吃肉,最好吃三净肉。还有就是尽量不要杀生,从业力因果的角度来讲,杀生会导致多病和短命的果报,而且从轮回的角度来讲,无始劫以来,众生都曾做过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不应杀害。《梵网经》释迦牟尼佛言:“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是杀我父母。”二、哪些人适合吃素。一般不信佛的普通老百姓,素食是不太能保证营养的。人对营养的吸收,不仅取决于食物的品种类型,还取决于自身对食物运化的能力,身体素质好,脏腑功能强的人,运化食物的能力强,气脉畅通,尤其是禅定功夫高的人,这样的人,即使不用丰富奢侈的饮食,营养上也是可以保证的。如果没有禅定功夫,至少要求有一定的身体素质,持戒比较好,这样身体才有保证,但是一般世俗社会中没有信仰的普通人,通常会经常造作杀盗淫妄这类恶业,这类人吃素的话,就不太能保证营养了。打个比方吧,中医有个说法,你缺乏某些营养,你就会出现对某种食物渴望的现象,比如房事不节,精气耗损的人,他会很想吃肉,所以这类不持戒的普通老百姓是不太适合素食的,首先他在身体素质,脏腑功能上不如那些自律能力强的人那么好,食物运化能力就差一些,再加上素食的成分不如肉类那么滋养,如果强行素食的话,会导致的结果就是,身体亏虚得更严重。类似的道理,平时体力和脑力消耗比较大的人,如果没有比较好的禅定功夫,也不太适合吃素。当然如果身体素质足够好,持戒好的人,尽量素食,禅定功夫高的当然就更不用说了。一般修禅定的人修定到了一定阶段,生理上会出现对肉食强烈的排斥,自然就会断肉,我个人的理解,主要是两个原因:首先,精气充足,气脉通畅,脏腑功能强,这些会导致有一定禅定功夫的人对食物的运化能力很强,即使是很简单的素食,都能够将其运化为精气,从而保证营养,完全不需要补充肉食这类滋养的食物,所以生理上对肉就表现出没有需求,虚云法师当初在狮子峰修行的时候,每天也就吃一两个芋头,一个证到二禅的人,几个月不吃东西都是可以的;另一个原因,禅修到一定程度,五感会比禅修前灵敏,比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这时肉的滋腻和肉腥味会被强化,精气充足的禅修者在生理上就会出现恶心的感受。三、对于他人吃肉,应该如何看待?强烈要求别人认同自己,因为别人的观点和看法与自己不合,便认为对方愚昧,不道德等等,从学佛的角度来看,这本身就是一种我执强化的表现。在与众生的交往和社会活动中,应该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立场看问题,体会别人的想法,而非仅仅从自我出发。否则你在周围人心中就会被贴上宗教狂热分子的标签,很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不仅对自己的世俗生活、修行不利,造成他人对自己的孤立和攻击,还会导致他人对佛教和佛法的诽谤。佛法应该是提升自己的明灯,不该是鞭策他人的鞭子。大乘学人说话要让人心生欢喜,才是慈悲修行。星云《佛光菜根谭》说:“最好的管理,就是自己管好自己。”大乘菩萨道四摄:1、布施,以财物、知识、关怀等惠施予人。 2、爱语,以亲切、关心的语言与人交谈。 3、利行,谓做对众生有利的事,或劝导人做对他有利的事。 4、同事,谓走到众生中去,以平等的姿态与其共事,打成一片。布施不仅是物质和知识上的,也包含精神上的无形帮助,如关心,辅导其成长,体恤和宽容,使周围的亲友、同学获得心灵的满足和快乐。爱语:良好的沟通和适时的赞美。利行:处处给人方便,鼓励部属自我实现,协助职工克服困难,发挥长处。同事:与众生和谐的对待他人,与人相处,适应环境,了解环境,把自己同化于环境之中,与众生打成一片。佛教的基本精神是智慧和慈悲,在修学四摄法摄受、引导众生时需要慈悲心,而且必须是悲智同俱的心,这四摄法,可以说是一种人际交往智慧的锻炼,常行四摄,不仅可以摄化众生,而且可以提高自己的人际关系智商,丰富自己的心灵,拥有健康的社会心理。当今确实存在某些佛弟子在佛法见地以及待人处世的世俗智慧上有所欠缺,很多人学佛之前还比较正常,能跟周围的亲友和谐相处,但是学了佛之后反而变得难以交往,不通人情世故,不考虑他人的利益,学佛之后,产生各种苛刻的标准,看谁都不顺眼,这人婚前性行为是邪淫,那人吃肉又不好,喝酒又不应该,整个人变得跟周围的人事格格不入。我们佛弟子学佛功夫是否得力,自己在生活中很容易就能评估:烦恼是否越来越薄,智慧是否有所增长,与周围众生相处是否融洽等等。你要摄受、教化别人,最好的方式应该是“自行化他”,首先你要让自己因为学佛变得温暖、善意、智慧,你只有变成他人心中的光明,周围的众生才会自然的被你引入善道、佛道。须知佛是福慧圆满之人,要从做好人修起,连人都成不了,谈何成佛呢。即便是学得立地成佛的密法,若不先做好人,也未必能修得起、用得上。一个佛弟子如果连社会上一般好人能尽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都尽不到,做不好,其结果不仅是自己生活过不好,受到家人、社会的指责,更会连累佛教,使社会人士误解佛教,认为是佛教把人教坏了,此人学了佛才变成这样的,作为一名佛弟子,造成这种情况,肯定是有过失的,因为这相当于以身谤法了。学佛首先要学做人,近代高僧太虚大师在《即人成佛的真现实论》一文中言:“仰止唯佛陀,完就在人格,人圆佛即成,是名真现实。”陈兵居士在《佛教心理学》中的一段话希望能对题主有所帮助:“现代人持戒,应重视戒律的精神内涵,以大乘“不损恼众生”为戒律的根本,注重自律精神的锻炼,而不拘泥于外相的禁止食肉、滴酒不饮等形式,不强制压抑人欲。”现代人持戒,应该适应时代之机,大乘学人,切记以“不损恼众生”的菩提心戒为要。
你要认清楚这里是知乎不是佛门圣地,知乎里面请得到佛门高僧么。。。。。。
关于佛教吃肉的来历方面的问题,知乎里有很多问答了,可以自己搜索去参考。至于为吃肉正名,不管高僧低僧,高人低人都没人会干的,同时也没什么名好正的。修行修行,修正的是自己的行为,去修正他人的行为,已经入了魔不说佛弟子,就算是普通人,有一句话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际上更应该是的己所欲也要勿施于人才对,即便这个人是你的家人甚至儿子,一切替他人做出决定或者逼他人做决定的行为坦白说都是耍流氓,倘若碰上这样的所谓佛弟子,毫无疑问,学佛知见不明,已经入魔。因此要求甚至强迫家人吃素,连一个普通凡夫都不如。再次说一下,吃什么和杀生没关系,除非你吃的时候心里有杀心,否则,放心的吃吧。但是在修行到了一定阶段的时候,自然而然你的身体产生变化,肠胃清净,会不想吃荤腥之物,不只是肉类了,如果还想吃肉,那么你的修行功夫还没上路呢,差的远呢,因此,有的佛经中会说肉食不断想要成就,无有是处。因此在修行过程中,如果功夫上路,必定会有一段时间厌恶一切荤腥食物,只吃素食的。因果是如此,而不是某些人一样,死读经文,执着于吃什么不吃什么。
在说别人执着素食的同时,回光返照下自己是不是执着口腹之欲呢?(坐地参方中,梦参老和尚讲他看到的藏人食肉,是不烹饪的,挂起来风干后直接吃,您能做到么?)所以不要动不动就说别人执着,尤其是在自己也执着的情况下。打脸打出手感会很响的哦~劝您素食那是慈悲逼您素食才是执着我们总是把同流合污当做善巧方便,把见死不救当做恒顺众生。真是颠倒至极!道理给你讲了,吃不吃管我P事但我绝不会为了“接引”你而胡说八道讲道理的话,宁可门前三尺草敬告某些“居士”答主回答此类问题时不要走极端,以所谓的“为佛教正名”,来批驳相关教理。 您是在讨好谁啊?善巧方便?您有能耐出淤泥而不染么?恒顺众生?您确定不是见死不救?自度度他无二分别,这是理上的就算你见道了,在证道之前,事相上还是有差别的所以泥菩萨们,您自己还被迁就着呢,就不要去迁就别人了。恒顺众生这事,善巧方便之法,自有真菩萨去做。不劳烦您费心了。措辞激烈望见谅!如有冒犯打我啊!
首先为食肉正名,臣妾做不到。。。我只是想来说说一个可笑的命题吃素=慈悲为引导大家辩驳这个伪了n多年的命题,我们做出如下分析如吃素是不杀生,且吃素目的是长养慈悲心,那么不杀生就是长养慈悲心。好了,如此推论,石头不杀生,石头有慈悲心咯?显然不是!佛教没那么白痴。那么慈悲心是什么?是四无量心其中的两个概念。四无量心又是什么?如何修得如何证得?那么慈悲心和善心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佛教的目的是劝人向善嘛?通通都要去找经典依据,经典里面没有说的,咱们千万别以讹传讹。至于上述问题的答案,需各位自己去发现。但可以肯定的是,光吃素不觉悟,一无是处。
达摩祖师《一心戒文》一、于自性灵妙常住法中,不生断灭之见,名不杀生。二、于自性灵妙不可得法中,不生可得之念,名不偷盗。三、于自性灵妙无着法中,不生爱着之念,名不淫欲。四、于自性灵妙不可说法中,不说一字,名不妄语。五、于自性灵妙本来清净法中,不生无明,名不饮酒。六、于自性灵妙无过患法中,不说过罪,名不说过。七、于自性灵妙平等法中,不说自他,名不自赞毁他。八、于自性灵妙真如周遍法中,不生一相悭执,名不悭贪。九、于自性灵妙无我法中,不计实我,名不瞋恚。十、于自性灵妙一如法中,不起生佛二见,名不谤三宝。嘴素心不素,得吃肉果报否?
你的观点在你的现状里,是对的。在别人的现状里不对。你活在你的生活里。我的世界你不懂。所以彼此尊重,互相支持,绝不相互阻碍。人家爱吃西餐,你不要强迫他吃中餐。人家不吸烟,你不要逼人吸烟。人家不吃肉,你别骂人家。你不吃肉也别逼人家跟你一样。
吃素可能出于慈悲心,吃肉更不能说残忍。中国佛教僧团吃素为传统,至于居士们,就随缘量力而行,只是不要造成烦恼就好。只是觉得这件事情特别简单,不明白这个事情还有什么值得讨论的。况且,现代人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经常大鱼大肉的,都快三高了,经常吃吃素多好啊。至于家庭里强迫吃素理论,本人认为不符合佛法精神。
台湾中台禅寺惟觉老和尚的一篇文章,颇能代表汉传佛教高僧的态度:吃素对学佛人的重要性 老和尚开示于普天精舍   修行学佛就是要向佛学习。从身口意开始,学佛的身、学佛的口、学佛的意。学佛的身就是学佛的行为,行住坐卧怎样达到最高的标准?学佛的口,在日常生活中,讲话怎么讲?该有什么标准?学佛的心,我们起心动念,也应该有一个标准,达到最高、最圆满、真善美的标准了,这样就能成就佛的慈悲、佛的智慧、佛的定力,乃至于佛的神通妙用都现前了。 
第一不杀生  第二要救生  第三要吃素  把这些都做到了,慈悲心就会现前。   吃素的目的-就是在养成我们的大慈悲心。孟子也说: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人有三世因果,慢慢观察,因果就在日常生活中。  修行学佛就是要向佛学习。从身口意开始,学佛的身、学佛的口、学佛的意。学佛的身就是学佛的行为,行住坐卧怎样达到最高的标准?学佛的口,在日常生活中,讲话怎么讲?该有什么标准?学佛的心,我们起心动念,也应该有一个标准,达到最高、最圆满、真善美的标准了,这样就能成就佛的慈悲、佛的智慧、佛的定力,乃至于佛的神通妙用都现前了。  要达到这个境界,有种种的方便,所谓方便就是一个桥梁,就是一个管道。做一件事情也有方便,如果没有方便,做事就不容易办好,修行也要有方便,没有方便,我们修行也不容易成功。什么是方便?修行第一个要吃素,吃素就是一个方便。为什么吃素是一个方便呢?我们佛法的精神就是慈悲,就是平等,要想达到慈悲、平等的心,第一不杀生,第二要救生,第三就要吃素。我们把这些都做到了,慈悲心就会现前,慈悲心就是佛心,所以吃素看起来很普通,它的意义非常深远。   有很多人学佛很久了,但没发心吃素,他们认为修行学佛就好了,为什么要吃素呢?前几年有位学者发表了一篇文章,大家都认为他是大善知识,写了很多书出来。他在文章中讲吃素不是佛教讲的,吃素与我们修行也没关系,所以他发表这篇文章以后,很多原来吃素的人也不吃素了。他说吃素的人不能成道,吃素不能消业,吃素不能解脱,吃素不是佛教讲的,他举了很多很多的例子:第一、过去佛在世的时候,婆罗门教也是吃素的,现在有很多道教也是吃素的,甚至不信宗教的人也是吃素,这就证明吃素不是属于宗教的活动。第二吃素不能离开痛苦,牛、马、大象,它们也是吃草,从来没吃过肉,还是被宰杀,还是在三涂恶道中受苦,所以吃素是没有用的,因此很多原来吃素的人,听了他的话就不吃素了。  我们想想这是什么知见?实在是邪知邪见!虽然是修行学佛,假使知见错误,南辕北辙,花了很多的时间,也达不到什么效果,这就是因为知见、观念错误的原因。尤其我们修行就是在这念心,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个是南,一个是北,南辕北辙背道而驰,就愈来愈远了,假如前面是悬崖绝壁,碰到绝壁,掉入悬崖,自己就要出毛病。所以那位学者讲,吃素不属于佛教,吃素不能解脱痛苦,吃素不能消除业障,吃素没有增长福报,牛马都是吃素,怎么还是变畜生呢?  我们来研究研究,牛、羊、马吃素,并不是发心吃素,我们学佛要发心,吃素的目的在那里?有很多人是贪求功德,认为吃素有功德;有的人吃早斋,早上吃一餐说是在吃素,这是不是吃素呢?虽然不是吃素,但还是有吃素的观念,还是有功德。为什么不算是吃素呢?因为早上这一餐,很多人根本就不吃,当然没有功德。牛羊吃素,并没有发心,我们现在吃素是发心的。发什么心呢?就是基于慈悲心、平等心。刚才说,很多人不信宗教也吃素,那是为了身体健康,认为吃肉血管会阻塞而吃素,佛教里也有贪求功德才吃素的,这些都是吃素的动机,所以有很多学者提倡素食,不但提倡素食,还提倡吃生菜,这些吃素的观念,有没有功德?没有功德。这完全只是保护自己身体的健康,虽然也是一种发心,但就和修行学佛不相应了。   什么叫相应?所谓相应,是与慈悲心相应,与平等心相应,这就是菩萨,这就是佛。平等心、慈悲心就是佛,所以佛经里讲“众生欢喜,诸佛欢喜”。菩萨以慈悲心为根本,“因大悲心而发菩提心,因菩提心而成正觉”,所以。什么是大慈悲心?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每个人都贪生怕死,所有一切动物都有贪生怕死的心,这就是觉性、就是灵心,人人都有,动物也有,基于这个道理,我们不忍心吃它们。孟子也说,“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我们看到一只动物临死时嚎啕哀叫,心里觉得很悲惨,基于这个慈悲心,不能吃众生的肉,这是第一个原因,完全是基于慈悲心,基于佛性的关系。   第二是基于因果的关系。什么叫因果?一个人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因果,现在我们吃它们的肉,将来它们也会杀掉我们、吃掉我们。一般人都知道,吃四两就要还半斤,这就是因果的关系,基于这个道理,我们不能吃肉。第三个原因是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亲眷,今生在一起,父母也好,兄弟、师长、同参道友也好,这就是缘,一个是善缘,一个是恶缘,过去结了善缘,今生就合得来,大家互相帮助;如果处得不好,偷盗、诈骗,今生一碰了面就是冤家、就是仇人,这就是因果。基于这个原因,绝对不能再违背因果的道理,说不定我们现在吃的肉,就是我们过去的亲戚、朋友,吃了肉就是吃了亲眷一样,所以知恩、报恩、就是要有慈悲心。这些道理,有的人相信,有的人不一定相信,人有三世因果,慢慢观察,因果就在日常生活中。  以前有个寒山、拾得,大家都知道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的化身,一日寒山大士出来游化人间,看到村落里讨媳妇,大摆酒席办了几百桌,锣鼓吹吹打打的,大家都很高兴,寒山大士一看到,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起来了,旁边的人一看就说,你这个疯子,今天是喜事,你为什么在这里哭哭啼啼的,亲戚朋友们说著就要赶他走,寒山大士讲,我不是疯子,你们才是疯子。在场的人说,我们很正常,你才是疯疯颠颠的,怎么反过来说我们是疯子呢?寒山大士马上说了一首诗:  六道轮回苦,孙子娶祖母;   牛羊为上座,六亲锅内煮。   在六道轮回中是很苦的,一个人如果生生世世不知道用功、不知道修行,就是在六道中轮回。六道第一个是天道,行十善就升到天上,修四禅八定,也可以升到天上去。第二个是修罗道,修罗有天之福,而没有天之德,长得很丑恶。第三个是人道,我们现在就属于人道,世界上有种种人,每个人都不一样。第四个是畜生道,再其次是饿鬼道,再其次是地狱道,地狱道是罪大恶极的人,这六道轮回,天上天福享尽了,到人道来,说不定天福享尽了,马上又变成畜生,堕入恶道,始终是天上、人间、地狱、饿鬼、畜生轮流不停,像车轮一样,若不知用功、不知修行,生生世世始终在六道轮回中,受尽生老病死苦,其他的苦太多了,所以人生就是一个苦海。  “六道轮回苦,孙子娶祖母”我们看到是新郎、新娘,事实上是孙子娶祖母做太太,现在一般人看不见,没有这个慧眼,没有这个法眼,没有天眼,所以每个人都在颠倒当中,“六道轮回苦,孙子娶祖母”你看这疯疯颠颠的,是不是颠倒?“牛羊为上座”,现在来的亲戚朋友高朋满座,这是什么呢?这些都是过去杀的牛羊,今生转世为人为上座,“六亲锅内煮”现在煮的鸡肉、鸭肉、牛肉是什么呢?都是过去的六亲眷属,我们想看看,佛、菩萨,有了天眼通,这些事情都看得清清楚楚地,不要吃众生肉,完全是基于慈悲心、基于平等心,所以我们绝对不要吃众生肉。  刚才讲的这位学者,他讲吃素不是我们佛教说的,而无论大乘经典,小乘经典,都讲不吃众生肉,可见他连佛经都没看过。大乘经讲得很清楚,例如菩萨戒当中说,不吃众生肉,同时还要持六斋日;在小乘经典里面,佛也告诉我们,要吃三净肉,要吃五净肉,我们初初修行学佛,嘴巴起了贪心,贪著口腹,由于吃肉已经吃成习惯了,不吃肉心当中就很难过,就吃不下去,一餐没有鱼肉,就吃不下饭,认为吃鱼肉是种快乐,是种享受,其实是在造业,同样的道理,所以佛就开方便,告诉我们吃三净肉。  〔三净肉是:不见杀  不教他杀  不为己杀 〕  什么是三净肉?我们吃肉时有三个条件,有了这三个条件,吃这个肉就是清净的,就没有什么罪过。第一个条件:不见杀;第二个:不教他杀;第三个:不为己杀,不是专门为自己杀的。什么叫做不见杀?到市场上去买东西,有很多家庭主妇,到市场上去买东西,看到鸡刚刚宰掉的,很新鲜,就把它买回去,这就是见杀,见杀,见死不救,没有慈悲心,吃了就要遭罪过,所以我们不要见杀,要买就买死的。第二个自己不杀,也不叫他杀。有很多人自己怕杀生,而叫人家来杀,还不是一样有罪过。叫人家杀生,这个心很恶毒,自己却在那儿坐享其成,使人家遭罪过。这样虽然是没有杀,可是教唆他杀,教唆犯是帮凶,也是一样地有罪过。第三个不专门为自己杀。什么叫做不专门为自己杀?譬如你到亲戚朋友家里去,因为很久没有看到你,觉得特别亲切,特地为你斩个鸡,这个鸡就不能吃啊!为什么呢?这一吃了以后,就造了恶业,如果你不去,这只鸡就不死,所以这个鸡你就不能吃。  我们要想保全自己的生命,为了自己的健康,虽然不能完全吃素,最低限度也要吃三净肉,第一个是不见杀;第二个是不自杀,不教他杀;第三个是不为己杀。三净肉吃习惯了,慢慢善根发现,慈悲心养成了,知道这个三净肉,还不是最高境界,再进一步要吃五净肉,什么叫做五净肉?五净肉,具足五个条件,我们吃了这个肉,就绝对不遭罪过了。除了刚才所讲的三个条件以外,另外再加两个,一个是是自死,自己死掉了或者是病死,或者是老死,或者是被人家碰死掉了,这就可以吃。但是现在一般人认为,病死的不能吃,老死的也不能吃,所以这种机会就比较少了。另一个是鸟残,什么叫鸟残?就是山上野兽、鸟类吃剩的腿子,就可以捡回来吃,这种机会又更少了,所以干脆都不要吃,就完全清净了。  我们现在吃素也开方便。要知道吃素吃成了习惯就没有问题,但是在没有养成习惯以前,心里面就会有烦恼,好像少了什么东西,吃了觉得肚子里没有味道,嘴巴里也没有味道,饭也不想吃了,为了避免这些影响,所以干脆一个月吃六天素,就称之为六斋日。有很多人是初一吃素,吃一天素这也是不错;有的吃早上也可以,都是一个慈悲心。但真正要达到好处,就要吃六天,根据佛经里面的记载,并没有吃早斋,也没有初一、十五吃素的,这是为了世间上的方便。若真正要依据佛法,那就是六天,一个月当中吃素六天,就称为六斋日。上半月,初八、十四、十五;下半个月,二十三和月底最后两天,一共加起来是六天。这六天当中绝对不要吃众生肉,不但不吃众生肉,而且这六天当中,尽量保持身口意三业清净。眼睛不看坏的,耳朵不听坏的,鼻子不闻臭的,嘴巴不说人家是非,心里也不打妄想,身体多做些善事,这在我们佛法当中,就称之为六斋日。  有的人在这六天,或其他的时间受八关斋戒,这些都是给我们增长福报,消除业障的。为什么要持六斋日?我们这个世间一切都是有因有果的,初八这一天是四大天王的部下,来巡视人间的善恶。天龙八部都归四大天王来管理,这一天天龙八部来巡视人间的善恶,你刚好做了很多善事,天龙八部马上把你记下来,送到四大天王那里去,这一生就能增福寿。假使做了坏事,说不定这一生大灾大祸很快就要临头了,也不用到来世才受报。为什么?罪大恶极,四大天王不给你来世报,所以这一生很快就要受报。十四这一天,是四大天王的太子,来巡视人间善恶。十五当天,是四大天王亲自出马,来巡视人间善恶,下半个月也是一样。我们在这六天当中,“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六天当中不管世间善法、出世间善法,都精进不懈,不去做恶事,就能真正增福寿。  有很多人讲,师父你这种说法,好像因为有四大天王来了,我们才做善事。其实这是个方便,等到六天统统养成习惯了,那这一个月,等于就是六斋日一样。我们人,好的习惯不容易养成,坏的习惯,却很容易养成。譬如:抽烟、吃酒、嚼槟榔,乃至于过夜生活,这些习惯我们本来没有,是后来慢慢养成的。坏习惯养成很快,抽烟不到几次就学会了,但想把烟戒掉是不简单的。吃酒也是如此,慢慢吃,吃上瘾了,要想把酒戒掉,也是不容易,佛法就告诉我们,先把最重要的坏习惯慢慢戒掉,好的习惯、好的念头养成了,心当中就是一片光明。所以吃素有几种好处:第一个是长养我们慈悲心。怎么能完全达到吃素的目的与利益?就是要发心正确。发什么心?我们也不是贪著功德,功德不能说是没有,功德是从什么地方产生出来的?就是从慈悲心长出来的,从平等心长出来的。我们知道,念佛有功德,诵经也有功德,吃素也有功德,究竟功德在那个地方呢?这些都靠我们发心。假使我们没有发这个心,没有平等心,也没有慈悲心,吃素只是为自己著想,为自己就是我相,为我就是贪。贪著自己的身体来吃素,虽然可以达到健康,但是心中天天增长愚痴和无明,并没有什么功德,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就是要发心正,发心正而吃素,就有无量的功德、无量的福报。  发心不正,虽然是同样一件事情,就不一定有很大的福德。刚才讲的这位学者只看到表面,说这个牛马羊吃素不能得到解脱,牛马羊为什么不能得到解脱?因为它们没有发心,没有发慈悲心,没有发平等心,完全是业报非吃不可,若不吃草就会死掉,一旦吃草就等于受罪一样,这是过去的一种恶报,而不是发心,所以那位学者完全是一种偏见。为什么产生这种见解?哗众取宠!我们修行学佛,无论在家也好,出家也好,都要亲近善知识,能亲近一个真修实证的大善知识,这是最重要的。  发心吃素,对修行人而言,是很重要的。我们再来讲讲现在的歪风。什么歪风?有很多人本来学佛很精进,也吃素、也受五戒了,最后说密宗可以吃肉、可以吃酒,于是就学密去了。问他为什么去学密,他说学密很好,可以吃肉,可以吃酒,既可以享受世间的五欲之乐,又可得到解脱,可以即身成佛!我们想想,那有这种事情?这些就是知见不正!密宗为什么不吃素?以前在西藏是畜牧生活,那个地方没有蔬菜,所以吃牛羊。现在密法到了台湾,环境改变了,所以有很多人还是吃素。现在很多投机取巧的人,藉著修密法,来行自己的方便,放纵五欲,走错了路,这就糟糕了。  我们要知道,为什么修行学佛要吃素?就是一个慈悲心、平等心。有很多人讲,吃素没有营养。前几年,有一位居士,很晚很晚到万里山上来敲师父的门,他讲,师父很抱歉,我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所以晚上来请师父给我开示。我问他什么事情,怎么这么晚上山来?他说,师父,实在是不得了,我已经一个月都睡不著了。我问他为什么会睡不著觉?心当中一定有些问题。他说,在十年以前,曾经向观世音菩萨许了个愿,祈求观世音菩萨慈悲,若能买了一栋房子,就开始吃素,现在不但买了一栋房子,而且还买了两栋。照理说应该吃素了,可是又觉得蔬菜没有味道;另一方面我太太也不给我吃素,说蔬菜里没有营养。到底是吃素或是不吃素好呢?如果不吃素,观音菩萨又满了我的愿,就对不起观音菩萨;如果是吃素,既不好吃,又没有口味,又没有营养。究竟是吃或不吃?不吃,对不起观音菩萨;吃,又有这些问题出来了,为了这个问题,始终在心中不停地打妄想,想久了,问题就来了。师父!你是拜观音菩萨的,请师父慈悲跟观音菩萨讲一讲,等我在迪化街买了一栋房子,我再来吃素,好不好?我说,就算你在迪化街买一栋房子,你还是不可能吃素。因为你现在认为迪化街的房子很贵,现在这个市政府已迁到吴兴街、三张犁那里去了,将来三张犁那里的房子涨起来了,你可能又要求观音菩萨,给你在三张犁买栋房子,再来吃素,就算你在三张犁买到房子了,也是一样不可能吃素!  现在台湾有很多富贵人家,不要说是一栋、二栋、三栋房子,十栋、二十栋房子都有。他现在不能吃素,即使有二十栋房子,还是不会知足,还要在加拿大、纽西兰、在香港、在大陆置产,这样子没完没了,始终不会吃素的。我们吃素,好吃不好吃?那一个好吃?那一个不好吃啊?这不是绝对的事情。举例来说,一般台湾人都喜欢吃清淡的;广东人又不一样了,喜欢吃甜甜的、酸酸的、加一点盐巴,说这个味道是广东味,这个味道很好。那么,湖南人又不一样了,湖南和四川、湖北,这一带的人喜欢吃什么?喜欢吃辣的、喜欢吃咸的,你这一桌子菜再好,假使不辣,也不咸,他就认为不好吃。另外还有江浙一带的人,喜欢吃臭的,愈臭觉得愈香,你看现在有很多人喜欢吃臭豆腐,但有很多人闻到臭豆腐,头都发昏了,你说这个臭的是好吃,还是不好吃呀?还有南方人喜欢吃米,北方人喜欢吃面,你看那个北方人,他只要一个馒头,里面放一个大蒜,再加一瓢辣椒酱,包在这个馒头里面,就吃得津津有味,觉得这个东西比过年的食物还好吃,这个就是北方人的口味。这巴西一带的人又不一样了,他们喜欢吃酸的,这一桌子的菜,假使没有酸的,就认为不好吃。另外有人喜欢吃苦瓜,有位先生喜欢吃苦瓜,如果你要请他,先要准备苦瓜,假使这桌子没有苦瓜,他马上拍拍屁股就跑掉了。我们想想,酸甜苦辣,哪一个好吃?哪一个不好吃?我们明白了这个问题以后,就知道味道是假的,不是真的,完全是我们心当中的一种分别、一种执著。  在我们佛法来讲,诸法缘起、缘起性空,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所生。因缘没有了,什么都是虚妄,什么都是空的。味道也是如此的,一方面是我们过去养成的习惯,一方面认为这个味道很好吃,很符合自己的口味,这完全是个人的分别、执著。你说哪个好吃?哪个不好吃?再举个例子来说,有很多做苦力的人,吃的并不好,可是身体却很健康;反而有很多富贵人家,天天吃好的,甚至还吃补品,身体不一定健康。为什么?就是因为心当中有烦恼。心当中有了烦恼,吃东西下去就不能消化,没办法吸收,吃下去就排掉了。所以,营养不营养,好吃不好吃,并不一定在蔬菜上面。  没有吃素以前  总认为  大鱼大肉很好吃  这是我们过去的  习惯、执著  现在吃素吃习惯了  反而还觉得吃素  又香又甜  不管我们是在家也好,出家也好,在还没有吃素以前,总认为大鱼大肉很好吃,粗茶淡饭不好吃,这是我们过去的习惯、执著。现在吃素吃习惯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反而还觉得吃素又香又甜。过去认为好吃的大鱼大肉,现在觉得是臭的,一闻到头都要发昏。我们想想看,这是什么道理?过去认为好吃,现在却认为不好吃了;过去认为不好吃的,现在又认为好吃了;过去认为粗茶淡饭不好吃,现在吃到嘴巴里又香又甜;过去认为大鱼大肉好吃,现在却认为又腥又臭。这是什么道理?由此证明吃素、吃荤,那一个好吃完全在于我们这念心。有很多人跑三点半的人,三点半没有解决。他的朋友说,我实在没有办法帮你的忙,只能请你吃一餐,三点半的问题没有解决,这一餐给他吃再好的,吃完了你问他,这菜好不好吃?他一定不知道,为什么?他心当中有问题存在,吃完了也没有味道。所以我们了解了以后,吃素也好,吃荤也好,完全是我们心的问题。  一般人说蔬菜是没有营养,这根本没有道理。现在有很多吃素的,不一定是信宗教才来吃素。其他不信仰宗教的人也来吃素,就是为了健康,蔬菜里面很有营养。我们现在吃素,吃了几十年了,从来也不吃荤的东西,身体很健康,这就证明蔬菜里面的营养也很高。现在荷尔蒙、蛋白质,这一类的东西,有很多都是从植物里面提炼出来的,很少是从动物里面提炼出来的,怎么说蔬菜里没有营养?再看看大象、牛、马不也是吃草吗?它们都力大无穷,这就证明植物是很有营养的。  我们现在人的寿命很短,根据历史记载,以前的人寿命是很长的,几百岁,几千岁,甚至还到几万岁。我们现在想想,医药发达了,科学进步了,应该身体很健康,寿命很长远,但为什么不如过去的人呢?这当中很显而易见的,第一,过去那些人吃的是果子,是天然的东西,穿的是树叶子,不像现在穿的很奢侈、很豪华。住的是什么?住的是木头架子、木头房子。所以现在一般人研究,喜欢住木头房子,吃要吃生的,这完全是复古了。我们现在了解,过去的人身体很健康、很长寿,一个是住木头房子,一个是吃天然的水果,就知道素食是很营养、很健康的。过去的老祖宗就是吃素、就是住木房子,你看燧人氏钻木取火,有巢氏架木为巢,就是用木头来做房子。我们现在一般人为了健康也住木头房子,由这些证明,我们现在吃素,一定是很健康,一定是很营养。  不吃众生肉  因为众生是  未来的佛  未来的菩萨  人人都有生命  爱护我们自己的生  也要尊重  人家的生命  佛法讲吃素的理由,不是为了要活几百岁,而是一种慈悲心、平等心。我们不吃众生肉,因为众生是未来的佛、未来的菩萨,这是第一个道理。第二个道理,人人都有生命,爱护我们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人家的生命。第三是基于三世因果的道理。基于这些道理,我们清楚了为什么要吃素,这样子就是个因,是什么因?是菩提因、是正因,基于这个因来做事情,果报就是无量的。假使没有这个正因来吃素,固然善法还是有善报,不过就减少了很多。  不仅佛法如此,世间法也是如此。不管是做官的也好,做生意的也好,行医的也好,读书的也好,乃至于从事军事的也好,要把我们这个心检讨检讨,为什么要当医生?为什么要从事政治?为什么要经营建筑?为什么要经营商业?为什么要研究学问?把这念心检讨出来,假使这念心正了,那么现在所做所为都是无量功德,现在就是行菩萨行。假使这念心不正,那么我们所做所为,不但没有功德,而且自己还打妄想、造恶业。不但是社会上如此,对我们修行人也是如此。我们为什么要出家?为什么要修行?这观念要正确。假使这个观念不正,虽然是出家修行,也没有功德,怎么说呢?我现在是受了刺激来出家的,是为了逃避债务来出家的,这些观念就是不正,“因地不真,果遭纡曲”,也就得不到出家的大利益。   诵经也是如此的。为什么要诵经?为什么要打坐?我们要把这个观念弄清楚。社会上也有很多人诵经,很多人打坐,他有没有功德?不一定有功德。不但没有功德,还给自己带来些烦恼。为什么?譬如诵经,社会上有所谓诵经团,人家死了,请他诵经,诵了经以后,还要讲价钱,跟买卖一样,就是把佛经,当成做买卖、做生意了,在我们佛法来讲,这就称之为“贩卖如来”,不但没有功德,而且还遭罪过。同样是佛法,诵经是好事,为什么会变成罪过?就是因为这念心不正!我们打坐也是一样的。打坐可以明心见性,可以修定修慧,可以得到禅定,社会上有很多人来打坐,他不是基于这个观点,而是想:我来打坐,可能得到神通,我来打坐,菩萨会来跟我讲话,可能可以悟个“明牌”出来,这样子来打坐,可能会得到神经病,实实在在是如此的。打坐有所求,希望菩萨告诉你,某某人的三世因果,这样子保证你会出毛病,所以这念心,非常地微妙,心正了,时时刻刻都是善法,时时刻刻都是光明;这念心不正,做了事情也不一定能得到福报。  例如从事政治的人,参加选举,端看他是发什么心?假使是发慈悲心来选举,为了国家、社会,为了我们台湾能够安定,使每个人得到安定,事业和家庭得到保障,来从事慈悲、平等、爱民的政治,这种当官的人,官当的愈大愈好,现在就是菩萨!因为有了社会地位了,可以做更多事情,这不是菩萨行是什么呢?假使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为了膨胀自己来选举,当中不外乎是名利财色,就糟糕了,不但身败名裂,将来还要堕入恶道,所以这一念心的差别,是非常非常微细的,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在我们佛法来讲,“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修行没有别的,就看怎样调心?怎样运用我们这念心?怎样定心?怎样净心?哪个是光明的?哪个是黑暗的?哪些该做?哪些不应该做?佛法上就告诉我们这些道理。  这念心  时时刻刻  都在定慧当中  又有定力  又有智慧  这就是佛法  我们这念心,像一片镜子,不落一点尘垢,像一潭止水一样,不生一念妄想,时时刻刻都在定慧当中,又有定力、又有智慧,这就是佛法。真正到达了这个程度,这个心有定力、有智慧,就像一般所说,“心想事成”、“心灵福至”,学业一定会成就,事业一定会成就。这时,心通法界,心当中定了,心当中有智慧,这念心一动,就产生感应出来,假使没有到达这个程度,我们这个心,怎样也没有办法产生感应出来。因为心散乱、心颠倒、心昏沉、心糊涂,晚上睡觉都会做恶梦,白天昏昏沉沈地,什么事都判断不清,哪里还有什么感应?  所以吃素和修行学佛有什么关系?关系是很深的!不论是大乘经、小乘经,都讲要吃素。有很多人没弄清楚佛法,为了膨胀自己而乱讲话,害了很多真正想要修行学佛的人,使得发心的人走错了路,所以我们很简单、很扼要地把这些道理提示出来,使每个想要修行学佛的人能走对路头,首先要有慈悲心。慈悲心的养成,第一个是不杀生,第二个是救生,第三个就是要吃素。就是这样子在日常生活上来磨炼自己、来训练自己,最后到达真正慈悲、平等,这个心就清净了、就解脱了。  佛法是最实在的真理,做一分就得一分,做十分就得十分,所以吃素和我们修行学佛,实在有很密切的关系。佛法第一个就要有福德,福德的产生,就要有戒行。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吃素是件好事情,对我们身体健康也很好。从医学上来讲,吃素会减少高血压,减少很多癌症,身体也会减少很多疾病。而我们佛法不是从这个观点来吃素,完全是基于慈悲心,所以希望每个人,不管是要想提升自己,或是要使自己身体健康,或想增长智慧、增长福德、增长慈悲心也好,都应该要修行学佛。要想修行学佛,第一个根本要件,就是要慢慢地养成我们的正知正见,第一步慢慢习惯吃三净肉,吃了三净肉,然后再吃五净肉,从不杀生、救生、进而吃素,这样子学佛就很有进步。  所以吃素和学佛是很有密切关系的,同时与我们自己的身体健康,与我们的福德,与我们的智慧,与我们的定力都有很大的关连,希望我们每一个人要有这样的认识。相信有智慧的人,对于自己一定会观照、爱护,从什么地方去爱护?就要从因上去爱护,不要从果上去求,种因一定得果,种什么因,将来一定得什么果,我们修行学佛,要想更上一层楼,就要从这方向去努力。
刘德华的女儿就是胎里素。摘自《楞严经》:“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砂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为肉,汝得其味。”“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报终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还有,“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后半句是“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意思是:我喝酒后能把木头从井里运出,我吃肉后还能吐出活的来。要用真心去信佛,而不只是嘴上说说,没有神通的凡夫俗子就不要学我,如果学我就如同进了歪门邪道。狮子能够轻易跳过的悬崖,兔子若去模仿,只能是粉身碎骨!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周围神经病能治好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