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螳螂一般刺猬夜里几点出来觅食脱皮

New Page 1
无脊椎动物&
蝗虫(Acridoidea)
直翅目的1总科。触角短,产卵器瓣状、听器位于腹部。世界性分布,已知1万余种。中国已知700余种。成虫体中型至大型,较粗壮。头短,头后部缩入前胸内。复眼发达,通常单眼3个。触角较体短,较前足腿节长,丝状、剑状或槌状。前胸背板发达,盖住中胸背板,近马鞍状。后足腿节特发达,胫节较长,在其两侧缘各具刺1列;跗节3节,第1跗节的腹面具有3个内垫。多数种类具有2对发达的翅,少数种类为短翅或缺翅。前翅狭长,后翅膜质,常具艳色。尾须较短小,不分节。产卵器粗短。雄虫能以后足与前翅摩擦发音。听器着生在腹部第
1节的两侧。
渐变态。卵常有分泌物形成卵囊,卵囊的形状因种类而异。多数种类产卵于土中,以卵越冬,1年发生1~2代。若虫称蝻,外形与成虫近似,通常有5龄。在发育过程中,触角节数的增加与翅芽的增长可作为龄期鉴别的依据。
陆栖性,多数种类为植食性,并且是典型的多食性。嗜食玉米、小麦、粟、黍、水稻、高粱、大麦等禾本科植物,也吃莎草科植物,是农业上的重要害虫。少数种类的形态和行为因生活区内虫口密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异。在虫口密度小时,它们分散生活,个体间相互没有影响,为散居型。也不成群迁飞。一般体色较淡。在虫口密度大时,它们互相接触,形成群栖生活,成为群居型。可成群地由发生基地迁飞到远处为害。一般体色较暗。
飞蝗 在中国有2个亚种:东亚飞蝗和亚洲飞蝗。飞蝗是大害虫。公元前707~公元1935年的2641年间,中国有史可查的重大蝗灾共有800多次,平均每隔3~5年大发生一次,它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灾害。近年以来,由于大力消灭飞蝗发生的基地并利用飞机治蝗,中国已经基本上控制了飞蝗的为害。
西伯利亚蝗 在草原地区为害牧草,严重时,牲畜因在冬春两季缺草而成批死亡。中国南方地区的稻蝗和竹蝗分别为害水稻和竹,大发生时也能造成严重的灾难。棉蝗和斑角蔗蝗分别为害棉花和甘蔗,严重时能给棉花和甘蔗带来极大的损失。
家蚕(Bombyx mori)
蚕蛾科昆虫的1种。原产中国,驯化在室内饲养。养蚕和利用蚕丝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约在4000多年前中国已有记载,至少在3000年前中国人民已经开始人工养蚕。家蚕分布全国。由于蚕丝柔软、光滑、强韧、洁白,中国很早就用它来织造出质地精美的丝绸,并远销国外,开辟了有名的“丝绸之路”。公元
551年,有两个外国修道士把蚕茧带到欧洲。
蛾体中型,雌、雄触角皆为栉齿状,雄性栉齿略长;喙退化,下唇须短小,无单眼,体翅灰白色,前翅外缘顶角后方向内凹陷,各横线不明显,端线与翅脉灰褐色。前翅M1同RS脉分开或只短短相连;后翅S□+R1脉以一横脉与中室连接。
家蚕吐丝结茧时,头不停摆动,将丝织成一个个排列整齐的“8”字形丝圈。每织
20多个丝圈(称一个丝列)便动一下身体的位置,然后继续吐织下面的丝列。一头织好后再织另外的一头,因此,家蚕的茧总是两头粗中间细。家蚕每结一个茧,需变换250~500次位置,编织出6万多个“8”字形的丝圈,每个丝圈平均有0.92厘米长,一个茧的丝长可达
300~1500米。丝腺内的分泌物完全用尽,方化蛹变蛾
疥螨(S itch mites)
蜱螨亚纲真螨目。无气门亚目的 1科。体躯不分节,体表具皮纹。足短小而有套叠的哺乳动物皮内寄生螨。本科螨类通称疥螨。是一类永久性的皮内寄生虫,可引起顽固的皮肤病疥疮。寄生于人体的主要是疥螨属的疥螨,世界性分布。除寄生于人体外,还可寄生于哺乳动物,如牛、马、骆驼、羊、犬和兔等的体上。
体微小。雌螨大,(300~500)×(250~400)微米;雄螨小,(200~300)×(150~200)微米,乳黄色,椭圆形,体表有皮纹和锥形皮棘。颚体短小,有1对钳状螯肢。
生活史分卵、幼虫、若虫和成螨 4个时期。成螨在宿主皮内的隧道中产卵,卵3~4天即孵化为幼虫,幼虫经3~4天蜕皮为若虫,再经4~5天若虫即蜕皮化为成螨。全部生活史需要10~14天。成螨常于夜晚在宿主表皮上进行交配,雄螨交配后不久即死亡,雌螨活跃,爬行较快,此时最易感染新宿主。雌螨找到适当部位即挖掘隧道,钻入皮肤,2~3天后开始产卵于隧道内。每次可产2~3个,一生可产40~50个。雌螨一般不离开隧道,卵产完后死于隧道内。雌螨寿命约6~8周。疥螨的寄生部位大多在皮肤嫩薄皱褶的地方,如手指缝、手腕屈面、肘窝、腋窝、脐周、生殖器、腹股沟和下肢等。儿童全身均可被寄生。
疥螨的致病作用是由于挖掘隧道引起皮损所致,而其分泌物、代谢产物以及死虫体又引起过敏反应,使人发生奇痒。疥螨夜间大肆活动,常造成失眠而影响健康。在引起皮损的初期,仅限于隧道入口处发生针头大小的微红小疱疹,但经患者搔破,可引起血痂和继发感染。产生脓泡、毛囊炎或疖病,严重时可出现局部淋巴结炎,甚至产生蛋白尿或急性肾炎。
疥疮流行广泛,主要是通过直接传播,也可通过患者的衣物等间接传播。此外,动物的疥螨亦可传至人体,特别是患疥疮的家畜与人关系比较大。人体因痂螨属的猫痂螨偶然侵袭也会致病。
防治工作主要是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避免与患者接触或使用患者的衣物。患者应及时治疗,其衣物需经常煮沸或用蒸气消毒处理。治疗常用药物有硫磺软膏、苯内酸苄酯擦剂等。对动物患疥也要采取防治措施。
kunchong gang
节肢动物门的1纲。体分头、胸、腹三部;头部具触
角1对(极少数无触角);胸部3节,每节有足1对;中胸
和后胸节可有翅各一对。腹部除末端数节外,附肢多退
化或无。生殖孔后位(见图蝗虫身体侧面)。
  世界昆虫约有100万种,也有人估计为200万种,每
年还约陆续发现0.5~1万新种。中国约12~15万种。昆
虫种类繁多(约占动物界种数的80%),习性歧异,分
布范围很广,除海洋的水域之中以外,凡有植物生长的
地域都有昆虫。昆虫具有强大的飞翔能力,其微小的身
躯又易随气流传播,所以从赤道到两极都有它们的踪迹。
如北纬80□曾发现蝴蝶,北纬70□曾发现蚊虫;南极圈内
也曾发现过昆虫。海拔5029米高山上曾发现半翅目昆虫,
488米高山上曾发现鳞翅目昆虫,若干无翅亚纲昆虫往往
生活在海拔更高的地方。昆虫的分布上限为海拔6800米。
温泉、山洞也有昆虫栖息。
  昆虫在地球上约出现于3.5亿年前,经历了漫长的演
化历程。节肢动物起源于类似环节动物的蠕虫,经历下
列演进阶段:①各节腹侧生出附肢,以便行走;②头部
发生触角、眼和口器,成为感觉和取食中心;③翅和足
集中在胸部成为行动中心;腹部是内脏和生殖中心。昆
虫的起源有多种学说,一类学说认为系由水栖祖先演化
而来,例如,三叶虫起源说和甲壳类起源说;另一类学
说认为由陆栖祖先起源,如多足纲、唇足纲、综合纲是
昆虫的近缘。
  昆虫纲由C.von林奈于1758年建立,根据翅的有无和
性质分为7目。布劳尔1885年根据昆虫变态分目,奠定了
近代昆虫纲分目的基础。其后经过许多学者的修订,昆
虫目的分类颇为参差,最多的分为34目。
  昆虫在农业、林业、牧业、仓储物资、建筑材料等
方面,每年可造成损失达10~30%之多。昆虫也能传播
人、畜疾病。昆虫产品可以利用,如蚕丝、蜂蜜、蜂蜡、
紫胶、白蜡等;某些昆虫传播花粉,可使植物增产;食
虫性和寄生性昆虫可用以防治害虫;某些水栖昆虫是鱼
类食饵,也可用作环境污染的指标;某些昆虫可作食品
或禽畜饲料;少数药用昆虫可以治疗疾病。
  参考书目
Hennig, Willi, Insect Phylo□eny, John Wiley &
Sons,New York,1981.
O.W.Richards,R.G.Davies,Imm's General Textbook
of Entomolo□y,10th ed.,Chapman & Hall Ltd.London,
                  (朱弘复)
蚂蚁是膜翅目中1个总科。雌虫触角膝状,腹柄背面呈鳞状或结节状隆出的社会性昆虫。蚂蚁除少数营寄生性生活外,皆营社群性生活,并有多型现象,一般有3个品级,即雄蚁和可育雌蚁,工蚁,兵蚁。但在蚁科中尚常出现其他类型的个体。雄蚁和雌蚁均有翅,交配后雌蚁的翅自行脱落后,开始营巢,以后专司繁殖后代而不外出,称为“蚁后”。工蚁和兵蚁均系无翅不育雌蚁,有些种类可见有大、小二型。工蚁一般司建巢、外出采食并饲育幼蚁和雌蚁等职。兵蚁头部发达且具特大的上颚,司御敌保卫之职。
体表光滑或具刻纹,体色一般黑、褐、黄、橙和暗赤色。头部形状各异,上颚形状亦多变化,上唇退化,下颚须1~6节,下唇亚颏和颏明显,中唇舌基部具1对小的侧唇舌,下唇须1~4节。触角4~13节组成,雄蚁节数较雌蚁、工蚁多,雄蚁的复眼和3只单眼发达,但雌蚁,尤其是工蚁常退化。胸部各节合并,胸腹节界线明显或模糊,有些类群常具有形状大小各异的齿或刺的构造。腹部构造特殊,第1节已并入胸部称并胸腹节,呈现的第1(实际是第2腹节,以下类推)或第1、2两节常呈鳞片状突出或疖状突起称为“腹柄”与以后各节(7或8节)形成膨大部分的“柄后腹”或“后腹部”显然可分,但工蚁仅外露4节,雌蚁外露5节,有些类群雌蚁和工蚁的腹末具有螫针,可释液汁有御敌功能。
生活习性 蚁巢常位于土下深处或近表土层,少数可高出土面成土垅形,或在砖石块下,或于树木植株茎干和根内,有时可在居屋墙壁内,或以其他昆虫或动物的巢穴作巢。巢中常有客居昆虫,甚至有以他种蚂蚁为奴蚁者。蚁群大小因种类而异。蚁的食性复杂,有肉食性和植食性;可直接或间接地有害于人类,如侵入居室的小家蚁侵袭人们的食物而造成污染,传播疾病,生活于田间的东方矛蚁可加害马铃薯、十字花科蔬菜和西瓜等。蚁类又能消灭害虫而为益虫,如红树蚁即黄□蚁能防治柑橘树上的害虫,红蚂蚁即竹筒蚁能消灭甘蔗害虫,红褐林蚁等可消灭森林害虫,又如鼎突多刺蚁既可消灭林木和作物害虫,还能作为医用的强壮剂,并还有治愈癌症的病例报道。
夜蛾科昆虫的 1种。是棉花蕾铃期的大害虫。分布于南纬50度与北纬50度之间。中国各棉区均有分布,在华北、新疆、云南等棉区为害较重。成虫体长15~17毫米。翅展30~38毫米。前翅青灰色、灰褐色或赤褐色,线、纹均黑褐色,不甚清晰;肾纹前方有黑褐纹;后翅灰白色,端区有一黑褐色宽带,其外缘有二相连的白斑。幼虫体色变化较多,有绿、黄、淡红等,体表有褐色和灰色的尖刺;腹面有黑色或黑褐色小刺;蛹自绿变褐。卵呈半球形,顶部稍隆起,纵棱间或有分支。
成虫白天隐藏在叶背等处,黄昏开始活动,取食花蜜,有趋光性,卵散产于棉株上部。幼虫5~6龄。初龄幼虫取食嫩叶,其后为害蕾、花、铃,多从基部蛀入蕾、铃,在内取食,并能转移为害。受害幼蕾苞叶张开、脱落,被蛀青铃易受污染而腐烂。老熟幼虫吐丝下垂,多数入土作土室化蛹,以蛹越冬。已知有赤眼蜂、姬蜂、寄蝇等寄生性天敌和草蛉、黄蜂、猎蝽等捕食性天敌。除用化学方法防治外,还可进行树枝诱杀、建立玉米诱集带诱杀等。
瓢虫(Clady beetles)
鞘翅目的1科。中、小型;体背面圆隆,腹面平坦;跗节为隐四节类;常具鲜明色斑的甲虫。本科昆虫通称瓢虫。在植物上捕食蚜虫、介壳虫、粉虱、叶螨等。虽有少数瓢虫为害栽培作物,但大多数种类为农作物害虫的天敌。
瓢虫科与鞘翅目其他各科的主要不同点是:①典型的跗节为隐四节类,第2节宽大,第3节特别细小,第4节特别细长,第3、4节连成一体,细长,称附爪端节,自第2节的凹陷或分裂中伸出;一些种类第3节退化或与第4节愈合,因而附爪端节仅有1节;但在
4节瓢虫亚科中,附节的第2节不特别宽大,第3节不特别细小,第4节不特别细长,构成4节式;②可见的第1腹板在基节窝之后有后基线,仅少数属不具此特征;③下鄂须末节斧状,两侧向末端扩大,或两侧相互平行;如果两侧向末端收窄,则至少前端减薄而且平截;但小艳瓢虫亚科的下颚须末节锥形、长锥形、卵形或圆筒形而向末端缩小。大多数瓢虫同时具有上述
3个特征。仅有少数类群只具备其中的两个特征。
全世界记载约500属5000种。中国已记录近400种。其中,植食性的种约占1/6。食植瓢虫亚科的大多数种类取食茄科、葫芦科、菊科植物,也有的取食豆科、禾本科、
八仙花科、毛茛科、荨麻科、五味子科、马鞭草科、茜草科等植物,少数种类取食蕨类(海金砂科)。其中一些种以栽培作物为食,例如分布于古北界的马铃薯瓢虫和分布于印度-马来亚区的茄二十八星瓢虫为害马铃薯和茄子;分布于印度-马来亚区的瓜裂臀瓢虫为害瓜类;分布于印度-马来亚区的大豆瓢虫和分布于北美的墨西哥豆瓢虫为害大豆。这些都是重要的栽培作物害虫。在瓢虫亚科中的食菌瓢虫族以真菌(白粉病菌的菌丝和孢子)为食。
除此以外,瓢虫亚科的大部分和刻眼瓢虫亚科主要以蚜虫为食,小毛瓢虫亚科和小艳瓢虫亚科捕食蚜虫、介壳虫、粉虱、叶螨;其中食螨瓢虫族专食叶螨,是叶螨的重要天敌;隐胫瓢虫亚科捕食蚜虫和介壳虫;盔唇瓢虫亚科捕食有蜡质覆盖物的介壳虫(如盾蚧、蜡蚧等),其唇基向两侧和向前伸展,成为掀开蜡质介壳的特殊构造;四节瓢虫亚科和红瓢虫亚科取食绵蚜和绵蚧,其幼虫背面亦覆盖蜡粉或蜡质丝,外形与取食对象相似(拟态)。在捕食性的瓢虫中,七星瓢虫是古北界常见的蚜虫天敌,中国采取助迁和保护的方法用它来防治棉蚜。
近10年来,美国东北部也出现了七星瓢虫,其分布区在不断扩展。异色瓢虫也是古北界常见的蚜虫天敌,因其色斑变异很大,曾用于遗传学的研究。澳洲瓢虫于1888年从大洋洲引入美国,以防治当时严重为害柑橘的吹绵蚧。散放后的第二年,吹绵蚧的种群数量明显下降。随后,又引入到其他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也都取得长期控制吹绵蚧的良好效果,成为引进天敌的第一个著名成功范例。小红瓢虫原产于亚洲南部,1928年自日本引入塞舌尔共和国、加罗林群岛、马里亚纳群岛、马绍尔群岛以防治塞舌尔吹绵蚧。这也是引进天敌防治害虫的成功范例之一。中国曾把大红瓢虫移殖到湖北省宜都县,以防治柑橘园内的吹绵蚧,同样取得良好的效果。
虱(Anoplura)
有翅亚纲的1目。小型翅退化,口器刺吸式但构造特殊的外寄生吸血性昆虫。哺乳类动物的专性寄生昆虫,俗名虱子。全世界已发现约
500种,分隶于42属,15科。中国已记录50余种。世界性分布,非洲种类最多,约占全世界种类的1/3。
形态特征 体小而扁。白色或灰白色。翅退化。复眼退化或消失,无单眼。触角3~5节。口器刺吸式,构造特殊,不用时缩入头内。胸部体节愈合。足一般短粗,跗节1节。爪单一,长而弯曲,与胫节下方一指状突对握,适于攀缘寄主毛发。胸部气孔在背侧。腹部9节,前2节退化。无尾须。雌虫无产卵器,尾端有
1对短形生殖突。雄虫阴茎发达,呈长锥状,弯曲。
生活史 虱子的一生,要经过卵、若虫、成虫3个阶段。为渐变态。卵长卵形,端部有卵盖和卵孔,单产,粘附于宿主的毛发上(体虱例外,卵粘附在衣服缘垂的纤维上)。卵期约1~2周。卵孵化后,若虫经过3龄变为成虫,若虫期共需2~3周。在不同龄期,其身体大小、各部的比例、骨化程度以及生殖器发育的程度均有不同。每一龄期通常具有一定的毛序和毛的密度。成虫出现后,经1~3日达性成熟,行交配产卵。体虱一天产8~12粒卵,一生约产300粒。
宿主与种类 虱子的宿主相当广泛,包括哺乳动物中的各主要类群,如猴、兔、鼠、海豹、象等共约840种动物。虱子的每个种对宿主有一定的专嗜性,而近缘的宿主往往感染相同的虱种,如恩兰虱属(Enderleinellus)只寄生于松鼠科动物;猴虱属(Pedicinus)仅寄生于猴类。由于适应宿主体表的小生态环境,它们长期以来与哺乳类动物的演化相应进行,尤其是在属级水平,它们与宿主动物的演化联系密切。
虱子中最常见的是人虱,包括体虱和头虱 2型。体虱身体和头较大;触角稍长;耐饥性强;生活在衣服与皮肤之间。头虱附着在毛发上,耐饥性较差。
体虱不仅叮人吸血,引起局部红肿奇痒,还能传播疾病,以斑疹伤寒为最严重。其他如战壕热、鼠性斑疹伤寒和回归热,也可以通过体虱而传播。
为害人的另一种虱是阴虱,体形宽短,似蟹状。主要附着于阴毛和肛门周围的毛上,身体其他部位的毛上也偶有发现。目前认为阴虱不传播疾病。
防治 体虱和头虱的防治主要靠养成卫生习惯,勤洗澡,勤换洗内衣和洗晒被褥。头虱可用15~25%百部酒擦湿头发,用毛巾包裹头数小时后篦洗。体虱则需将衣裤换下,在沸水中煮10~20分钟,可以全部杀死。家畜的虱子可用敌百虫、马拉硫磷、倍硫磷、溴氰菊酯等药物杀灭。
天牛(C longhorned beetles)
鞘翅目叶甲总科的一个大科。中、大型,长筒形;触角长、鞭状、刚劲;跗节假4节型;幼虫蛀木的甲虫。通称天牛。
全世界已知25000种以上,中国已知2000多种。天牛是植食性昆虫,大部分危害木本植物,如松、柏、柳、榆、柑橘、苹果、桃和茶等,一部分危害草本植物,如棉、麦、玉米、高粱、甘蔗和麻等,少数危害木材,建筑、房屋和家具等,是林业生产、作物栽培和建筑木材上的重要害虫。
形态特征 成虫体呈长圆筒形,背部略扁;触角着生在额的突起(称触角基瘤)上,具有使触角自由转动和向后覆盖于虫体背上的功能;各足胫节均具2距,跗节隐5节,显4节。爪通常呈单齿式,少数呈附齿式。除锯天牛类外,中胸背板常具发音器。幼虫体粗肥,呈长圆形,略扁,少数体细长。头横阔或长椭圆形,常缩入前胸背板很深。触角很小,2节或3节,第2节上有一尖而透明的突起。上颚有两种形式:一种粗短,切口呈凿形;一种细长,切口呈斜凹。前胸背板两侧和中央有条纹,背板的刻纹、粗糙颗粒和毛被是分类的重要特征。胸足有的发达,有的若小针,有的退化或完全消失。腹部10节,第6、7节背面和腹面具步泡突,以便在树干隧道内行动,第9节背面通常发达,有时具1对尾突。肛门开口于末节后端,通常1至3裂。卵的形状因种类不同而异,一般狭长,有时较阔呈圆柱形、椭圆形或卵形、梭形、扁圆形。蛹为裸蛹,身体形状和头、胸附器的比例均与成虫相似。
生活习性 天牛生活史因种类而异,有的1年完成1代或2代,有的2~3年甚至4~5年才能完成1代。在同一地区,食料的多寡以及被害植物的老幼和干湿程度都影响幼虫的生长发育和发生的代数。一般以幼虫或成虫在树干内越冬。成虫羽化后,有的需进行补充营养,取食花粉、嫩枝、嫩叶、树皮、树汁或果实、菌类等,有的不需补充营养。
成虫寿命一般10余天至1~2个月;但在蛹室内越冬的成虫可达7~8个月,雄虫寿命比雌虫短。成虫活动时间与复眼小眼面粗、细有关,一般小眼面粗的,多在晚上活动,有趋光性;小眼面细的,多在白天活动。成虫产卵方式与口器形式有关,一般前口式的成虫产卵时将卵直接产入粗糙树皮或裂缝中;下口式的成虫先在树干上咬成刻槽,然后将卵产在刻槽内。各种类产卵的刻槽不同,如粒肩天牛(桑天牛)和青杨楔天牛的刻槽呈“U”字形;光肩星天牛和墨天牛(松天牛)的刻槽呈椭圆或唇形;星天牛的刻槽呈“T”字或“I”字形。天牛主要以幼虫蛀食,生活时间最长,对树干为害最严重。当卵孵化出幼虫后,初龄幼虫即蛀入树干,最初在树皮下取食,待龄期增大后,即钻入木质部为害,有的种类仅停留在树皮下生活,不蛀入木质部。幼虫在树干内活动,蛀食隧道的形状和长短随种类而异。幼虫在树干或枝条上蛀食,在一定距离内向树皮上开口作为通气孔,向外推出排泄物和木屑。幼虫老熟后即筑成较宽的蛹室,两端以纤维和木屑堵塞,而在其中化蛹。蛹期约10~20多天。
在蚊子中,最可恶的要算吸人血的蚊子。雌雄蚊的食性本不相同,雄蚊“吃素”,专以植物的花蜜和果子、茎、叶里的液汁为食。雌蚊偶尔也尝尝植物的液汁,然而,一旦婚配以后,非吸血不可。因为它只有在吸血后,才能使卵巢发育。所以,叮人吸血的只是雌蚊。
蚊子的一对触须和三对步足上,分布着很多轮生的感觉毛,每根感觉毛上密集地排列着圆形或椭圆形细孔。黑夜里,蚊子可以凭着这种传感器感知空气中人体散发出来的二氧化碳,在1‰秒内作出反应,就能正确敏捷地飞到吸血对象那里。蚊子在吸血前,先将含有抗凝素的唾液注入皮下与血混和,使血变成不会凝结的稀薄血浆,然后吐出隔宿未消化的陈血,吮吸新鲜血液。假如一个人同时任意给1万只蚊子叮咬,就可以把人体的血液吸完。
蚊子吸人血,还会“挑肥拣瘦”,专门寻找合乎“口味”的对象。蚊子在熟睡的人们的枕边“嗡嗡”盘旋时,依靠近距离传感器来感应温度、湿度和汗液内所含有的化学成分。所以雌蚊首先叮咬体温较高、爱出汗的人。因为体温高、爱出汗的人身上分泌出的气味中含有较多的氨基酸、乳酸和氨类化合物,极易引诱蚊子。
蚊子主要的危害是传播疾病。据研究,蚊子传播的疾病达80多种之多。在地球上,再没有哪种动物比蚊子对人类有更大的危害。
世界上的蚊子有两千多种,我国约有140多种
。能传播疾病的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叫按蚊,俗名疟蚊,主要传播疟疾。据不完全统计,1929年的1年内,全世界因患疟疾致死的约200万人。另一类叫库蚊,主要传播丝虫病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第三类叫伊蚊,身上有黑白斑纹,又叫黑斑蚊,主要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登革热。
在夏天适宜的环境里,雌蚊将卵产在水中,一二天后就孵化成幼虫,叫孑孓。孑孓经过四次蜕皮后变成蛹,蛹继续在水中生活两三天,即可羽化成蚊。完成一代发育大约只要10―12天,一年可繁殖七八代。
消灭蚊子,是预防和减少疾病的有效途径。
蚜虫(A aphids)
同翅目的1科。前翅4~5斜脉,触角次生感觉圈圆形,腹管管状的蚜虫。含107
属2280种。分布遍及世界各地。中国已知260种,分布遍及全国各地。其中小蚜属、黑背蚜属及否蚜属为中国特有属。
体长1.5~4.9毫米,多数约2毫米。有时被蜡粉,但缺蜡片。触角6节,少数5节,罕见4节,感觉圈圆形,罕见椭圆形,末节端部常长于基部。眼大,多小眼面,常有突出的3小眼面眼瘤。
喙末节短钝至长尖。腹部大于头部与胸部之和。前胸与腹部各节常有缘瘤。腹管通常管状,长常大于宽,基部粗,向端部渐细,中部或端部有时膨大,顶端常有缘突,表面光滑或有瓦纹或端部有网纹,罕见生有或少或多的毛,罕见腹管环状或缺。尾片圆椎形、指形、剑形、三角形、五角形、盔形至半月形。尾板末端圆。表皮光滑、有网纹或皱纹或由微刺或颗粒组成的斑纹。体毛尖锐或顶端膨大为头状或扇状。有翅蚜触角通常6节,第3或3及4或3~5节有次生感觉圈。前翅中脉通常分为3支,少数分为2支。后翅通常有肘脉2支,罕见后翅变小,翅脉退化。翅脉有时镶黑边。
本科蚜虫的寄生植物几乎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松柏纲的所有的科。有些种类则以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木贼科植物为寄主。部分种类营异寄主全周期生活:在木本寄主与草本寄主间循序转换寄主植物,以木本寄主为第一寄主,在其上以受精卵越冬,春季孵化为干母,孤雌繁殖2或3代。初夏发生有翅迁移蚜转移到草本的第二寄主上孤雌繁殖数代至二十余代,秋末发生有翅的性母蚜和雄蚜从第二寄主迁飞到第一寄主上。有翅性母卵胎生出雌性蚜,雌蚜与有翅雄蚜交配产卵越冬。多数种类为同寄主全周期,没有上述木本与草本寄主间的转移,只在同类寄主植物间转移。雌雄性蚜均无翅,有时雄蚜有翅,以受精卵越冬。许多种类或种以下的单元在热带、亚热带、温室或温暖的小生境全年孤雌生殖,不出现越冬的受精卵。常造成寄主植物组织变形或变色,或节间变短。
本科多数种类为寡食性或单食性,少数为多食性,部分种类是粮、棉、油、麻、茶、糖、菜、烟、果、药和树木等经济植物的重要害虫。由于迁飞扩散寻找寄主植物时要反复转移尝食,所以可以传播许多种植物病毒病,造成更大的为害。其中包括麦长管蚜、麦二岔蚜、棉蚜、桃蚜及萝卜蚜等重要害虫。
本科蚜斑石蚜属化石发现于苏联泰梅尔半岛的中生代白垩纪地层,随后瘤矽藻蚜属及毛波石蚜属出现于波罗的海附近地区的第三纪。
叶蝉(Cicadellidae)
同翅目的1科,后胫有刺2列,后足基节伸达腹板侧缘,是头喙亚目中小形善跳的大类。因本科昆虫多为害植物叶片而得名。全世界共有1万多种,中国已发现1000多种。
本科昆虫体小,长仅3~12毫米。外形似蝉,触角粗大的第2节上无感觉孔。中胸无翅基片,前翅2条臀脉在基部不合并。单眼
2或缺。特别是后足胫节有梭脊,上生刺毛,其中有2排粗大而明显的刺,这是区别相近种类的重要特征。
本科昆虫均以植物为食,很多种是农林业的重要害虫,如大青叶蝉、黑尾叶蝉、白翅叶蝉、小绿叶蝉、菱纹叶蝉等。有些种类还传布植物病毒病,如稻普通矮缩病、桑萎缩病、小麦红矮病等。
叶蝉的卵长椭圆形,中间微弯曲,单个或成块产在叶片表皮下、叶脉中或枝干皮层里。若虫与成虫外形相似,共5龄。雌虫一生可产卵数十粒至100余粒不等。卵期10天左右,若虫期20天上下,成虫寿命长短不一。1年发生数代,最多可达10余代。
通常以成虫或卵越冬。在温暖地区,冬季可见到各个虫期,而无真正的冬眠过程。越冬卵也产在寄主组织内。成虫蛰伏于植物枝叶丛间、树皮缝隙里,气温升高便活动。成虫和若虫均刺吸植物汁液。叶片被害后出现淡白点,而后点连成片,直至全叶苍白枯死。也有的造成枯焦斑点和斑块,使叶片提前脱落。成、若虫均善走能跳,成虫且可飞动离迁。若虫取食倾向于原位不动,成虫性活跃,大多具有趋光习性。
萤火虫(L fireflies)
鞘翅目萤总科的1科。头被前胸覆盖,腹端具发光器,能发光,体较扁而体壁柔软的甲虫。全世界已知约2000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记载10属54种。小至中型,长而扁平,体壁与鞘翅柔软。前胸背板平坦,常盖住头部。头狭小。眼半圆球形,雄性的眼常大于雌性。在额的前方,两眼之间具触角1对,各11节,丝状、锯齿状或栉齿状,2触角基部相接近。上颚弯曲,贯穿有沟。雄一般鞘翅发达,盖住腹部和后翅,雌常无翅,但黄萤属雌、雄均有翅。鞘翅表面密布细短毛,鞘翅缘折基部宽。前足基节圆锥形,有亚基节;中足基节圆筒状,两基节相接连;后足基节横阔形。足细长,无特殊膨大的部分,跗节5节。腹部7~8节,末端下方有发光器,能发黄绿色光。幼虫褐色,长形,前后两端尖细,体节明显,头小,足发达,发光器1对,一般位于第8腹板。
萤火虫夜间活动,卵、幼虫和蛹也往往能发光,成虫的发光有引诱异性的作用。幼虫和成虫均捕蜗牛和小昆虫为食,喜栖于潮湿温暖草木繁盛的地方。
蚤(Siphonaptera)
有翅亚纲中的 1个目。体型侧扁,以吸血为生的全变态昆虫。目前全世界已知约2300余种和亚种,隶属于3总科16科250余属。中国已知519种和亚种,隶属于2总科8科72属。
形态 蚤类成虫一般体小(几毫米,个别可达10余毫米),光滑,黄至褐色。体肢着生向后的鬃刺或栉,借以在动物毛羽间向前行进和避免坠落。其针状具刺的口器适于穿刺动物皮肤,以利吸血,甚至起固定于动物皮内的作用。触角1对,位于角窝内,不仅是感觉器官,而且常是雄蚤在交配时竖起和抱握雌体腹部的工具。眼发达或退化,常视宿主习性和栖息环境而不同。各足基节特大,近端5个跗节,有端爪1对。腹部10节,后4节称变形节或外生殖器,其构造形状变化较大,特别是雄蚤的抱器(分为抱器体、不动突、可动突和柄突)、第9腹板和阳茎与雌蚤的第7腹板、交配囊管和受精囊,在交配时呈钥匙与锁的关联,它是昆虫纲中最为复杂的外生殖器,具有重要的分类意义。
蚤类幼期的形态约略为,卵小而椭圆,一般色白而光滑无纹。幼虫细长,蛆形,淡色、无足、多鬃,具咀嚼式口器。成熟幼虫吐丝结茧,茧外粘着土粒尘屑,作为伪装。蛹初呈白色,后变淡黄,属于离蛹。
习性 蚤类产卵于宿主栖息的洞巢内或其活动憩息的场所。孵出的幼虫营自由生活,以周围环境中的有机屑物(包括蚤类的血便、宿主干粪皮屑、粉尘草屑以及螨类尸屑等)为食,其中,干血粉屑常是多种幼虫必需的营养物质。经过3次蜕皮后结茧化蛹,数日后变为成虫,破茧而出。完成整个生活史所需的时间,视蚤种和环境条件而异,从2周、几月至1年左右。成虫的寿命一般雄短雌长,受血源和温、湿度影响很大,约自几周至年余。
蚤类寻找宿主,通常是在宿主栖息的洞巢内,但在宿主离弃或候鸟迁出以及失足“异乡”的环境下它们在短距离内依赖触觉(温暖、气流等)、嗅觉(二氧化碳、体臭等)、或视觉(掠影)接近和找到宿主。有些善跳的蚤种能直跳横跃约
200倍于体长的距离。另外一些居高栖巢或特殊环境的蚤种,与其跳跃,毋宁爬行更为安全,甚至还有个别完全不能跳的蚤种。
蚤类与宿主的关系可分为广宿主、寡宿主和单宿主三型。禽角头蚤、禽角叶蚤、人蚤为广宿主型,可寄生数以十、百种计的鸟兽,个别为单宿主型,绝大多数的蚤种均为寡宿主型。
根据蚤类对宿主吸血的频度和依附宿主身体的久暂,还可分为4个类型:①巢蚤,较多时间栖息于洞巢内,要求温度较低,耐饥力较长,吸血间隔时间较久,如新蚤属、纤蚤属等。②毛蚤,较多时间消耗于吸血,要求温度较高,耐饥力较差,吸血频率较繁,如客蚤属、鬃蚤属等。以上两型包括大多数蚤类。③半固定蚤,雌蚤可将口器固定于宿主皮下,相当长期地吸血,随之腹部膨大产卵,经一时期可以更换部位或不同宿主,进行吸血。例如蠕形蚤属和长喙蚤属。④固定蚤,雌蚤一生只寄生一个宿主个体,具有钻入皮下的构造和功能,钻入宿主皮下后,仅在皮上留一小孔,供呼吸、排粪、产卵之用,从此持续吸血产卵,腹部呈豌豆大小,营皮下终身寄生,穿皮潜蚤和盲潜蚤等均属此型。就解剖和生理来看,巢蚤与毛蚤显示周期性的吸血消化过程,而半固定蚤和固定蚤则显示持续性的吸血消化过程。毛蚤对传播蚤媒流行病的意义较大,巢蚤对保持自然疫源性的作用较大,其余两型在流行病学上没有重要意义,但可成为人畜动物的害虫。
蚤类经常迁移和转换宿主。宿主窜洞、散居、季节性迁徙、洞道交叉、染病死亡、互相残食、猛兽猛禽和人类的捕猎,以及蚤类自身的迁移、离尸和散布等,均为蚤类迁移和更换宿主(个体或种类)提供了机会。特别是宿主染疫死亡和蚤类的离尸活动具有人畜动物间流行病学的意义,值得人们重视。
蚤类的繁殖和数量具有鲜明的季节性,这与各属种的适应性有密切关系,有些是夏季蚤,有些是冬季蚤,有些是春秋季蚤,而秋季高峰往往高于春季。绝大多数蚤类的繁殖活动与宿主的繁殖活动无关。但近来发现欧洲兔蚤和美洲兔蚤的繁殖活动,包括性成熟、交配、受精、怀卵、产卵等,是由宿主的繁殖活动(即性激素的分泌和数量)控制的,因此,雌蚤的卵只是在分娩前的母兔上吸血后才成熟,等到分娩后,雌雄蚤都已性成熟,并迁至幼兔上交配产卵。说明两者之间在生殖上具有相关性和同步性。这是生殖上的高度特化现象。也是医学昆虫学中的新发现。
分布、生态及其意义 蚤类的地理分布主要取决于宿主的地理分布,在食虫目、翼手目、兔形目、啮齿目、食肉目、偶蹄目、奇蹄目、鸟纲等温血动物身上常有蚤类寄生,而寄生于啮齿目的较多。地方性种类广见于南、北极、温带地区、青藏高原、阿拉伯沙漠以及热带雨林,其中有些蚤种已随人畜家禽和家栖鼠类的活动而广布于全世界。
中国已知蚤类比 1949年所知80种增加了 5倍有余。在区系方面分为2界3亚界7区19亚区,以三北和西南地区较多。迄今约有258种和亚种为我国所独有,这表明高度的地方性。
蚤目是医学、兽医昆虫学中的重要类群之一。医学上的重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直接的侵袭,蚤类于人畜家禽寄生吸血后,其涎液可导致皮炎、奇痒或变态反应,影响生活甚至生命安全。例如,热带非洲和中南美洲的穿皮潜蚤雌虫主要由土面钻入人畜足趾皮下寄生,而由皮肤伤口引起继发性感染以至死亡。长期大量寄生猫狗的栉首蚤、寄生绵羊、牛类的蠕形蚤和长喙蚤以及寄生鸡的禽角头蚤,都是世界著名的害虫。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蚤类可直接传播蚤媒病,特别是腺鼠疫。欧洲中世纪曾因鼠疫流行而夺去1/4人口的生命。
世界不少地区仍然存在动物鼠疫自然疫源地。全世界自然感染鼠疫菌的蚤类近
200种和亚种,中国已知36种和亚种,在这些疫源地仍须采取监测措施。此外,蚤类,特别是印鼠客蚤,还是鼠源性斑疹伤寒的主要媒介。在啮齿动物和哺乳动物之间,蚤类保持和传播土拉伦菌病和俄国春夏型脑炎。欧洲兔蚤传播兔粘性肿瘤病毒,在英国曾引起养兔场的灾难。
近来,大洋洲由于传入的欧洲穴兔猖獗成灾,曾有意地利用欧洲兔蚤进行生物学灭兔。很早以前有人发现蚤类是犬绦虫的宿主,蚤类在犬猫间、偶而在儿童间传播,造成绦虫病。
分类和进化上的意义 蚤目的祖先可能发源于长翅目,两者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主要包括:前胃内壁有刺、腹方神经索都表现性别二态现象(雄虫多一神经结)、6个直肠腺、卵巢简单、
精子构造同属一型―─具一活动的鞭毛或尾,缺乏九小管的外环。长翅目中的雪蝎蛉属分泌节肢动物蛋白的构造和方式与蚤目相似。雪蝎蛉翅退化,幼虫基本营地表生活,看来实非偶然。大洋洲曾发现2亿年前的化石蚤,另2个欧洲化石蚤(渐新世)则被认为与“近代”蚤相似。
蚤目内部的进化缺乏古生物的资料,现在只能根据系统发育材料和寄生虫的一般进化规律,了解一些情况。从寄生方式来看,可能是从巢蚤向毛蚤→半固定蚤→固定蚤发展,也就是从周期性吸血消化向持续性吸血消化发展,从独立于宿主的繁殖向全受宿主繁殖的控制发展。从宿主动物来看,显然是先寄生于兽类,特别是洞居的啮齿类,至“近代”则发展到鸟类寄生,或由寄生洞居兽类逐步发展到寄生裸露的兽类。随着寄生方式或寄生宿主的演变,势必带来形态上的改变,例如从体外寄生的多鬃(栉、刺)向皮下寄生的少鬃发展;又如寄生有蹄类就导致口器的长度和分节的增加等。
总之,只有从体外寄生向皮下寄生才能保证无限丰富的血源供应,有利于增加产卵和繁衍种族。现在特化最高的潜蚤属即其代表。
竹节虫(Phasmida)
有翅亚纲的1目。因身体修长而得名。有翅或无翅。体长大。前胸节短,中胸节和后胸节长,无翅种类尤其如此。有翅种类翅多为两对,前翅革质,多狭长,横脉众多,脉序成细密的网状。几乎所有的种类均具极佳的拟态,大部分种类身体细长,模拟植物枝条,少数种类身体宽扁,鲜绿色,模拟植物叶片,翅宽扁,脉序排成叶脉状,腹部及胫节、腿节亦扁平扩张。此虫常可营孤雌生殖,雄虫常较少,未受精卵多发育为雌虫。当受伤害时,稚虫的足可以自行脱落,而且可以再生。高温、低温、暗光可使体色变深,相反,则体色可变浅。白天与黑夜体色不同,成为节奏性体色变化。竹节虫植食性,可以危害植物,尤其在大洋洲有几种竹节虫往往大批发生,食害尤加利树叶。中国亦有为害栎类树木,致成灾害的报道。
虻(T horse flies)
双翅目昆虫的 1科。通称虻,中国习惯上把吸血的、骚扰牛马等牲畜的虻类称为牛虻。俗名还有马蝇、瞎虻、牛蚊子和牛苍蝇。广布全球,除高纬度、高海拔和一些孤立岛屿外,均有分布,尤以森林和沼泽地区为多。世界已知约80属3800多种,中国已知有12属350多种。
成虫体粗壮,头大,翅宽,体长6~30毫米。触角3节,鞭节端部分3~7个小环节。爪间突发达,呈垫状,约与爪垫等大。上下腋瓣和翅瓣均发达,翅中央具长六边形中室,R□脉伸达翅的外缘,远在顶角之后。口器刺吸式。幼虫蛆形,头能缩入前胸节。除头外,可见11节。第1~7腹节各具4对伪足,形成一圈环状突起;第8腹节无伪足,具短呼吸管,肛门在此节上开口。卵一般产在植物的叶、茎上,分散或有规则地堆成卵块。幼虫期最长,数月或1~2年,龄期6~13个不等,主要孳生在潮湿的泥土中,多为肉食性,并互相残食。以幼虫越冬。蛹期较短,1~2周左右,前蛹期1~3天。蛹一般在土表下1~2厘米处,头部向上。
成虫期寿命约1个月。在热带全年活动,温带和寒带在夏季活动,6~8月为盛期。成虫一般都在白天取食,群舞交尾和产卵。刺叮活动的高峰时刻因种类和季节而异。在温带和寒带,多数种类的刺叮高峰时刻在午后,在热带和亚热带,往往是在黄昏。虻一般喜吸地面动物特别是牛马的血,也吸人血,有些还吸冷血动物的血。虻的飞行能力强,速度快。虻在吸血时一般喜欢毛色深的动物,特别是黑色和红色的动物。雄、雌虫都能吸取植物汁液、花蜜等作为能量的来源。雌虻除少数种类在第1次产卵时不需吸血外,都需要于吸血补充营养之后才能产卵。虻的群舞交尾活动一般不易观察。在群舞时离地面1~2米或10米以上,几个或几十个一群,迎着微风,上下和前后微微移动。这时,可在植物上找到正在交配的成对的虻。虻产卵时停栖在植物上,头部向下。
在夏季不长的地区,虻可在短期内大量出现,骚扰吸血,严重影响放牧和伐木等工作,并能传播马贫血病,造成人和牲畜的水泡性口炎、野兔热和炭疽,向牲畜传播红血球孢子虫、出血败血症以及血寄生原虫、各种锥虫和丝虫,向人传播罗阿丝虫。另一方面虻的幼虫捕食土壤中的多种害虫,亦可有益于人类。成虫在中药中称“虻虫”,有破阏积、消症结的功效。
蜉蝣(Emayfly)
有翅亚纲的 1目。通称蜉蝣。小至中型昆虫,头小,体软弱;翅2对或1对,膜质,大多前翅大后翅小;腹部末端有长尾须两条,中尾丝或有或无。属古生翅类。最早发现的是石炭纪古蜉蝣化石。全世界已知有2100余种。中国已知有
100余种。常见的有蜉蝣科(Ephemeridae)和四节蜉蝣科(Baetidae)。
形态特征 成虫小至中型体长20~40毫米,细长。触角刚毛状。复眼发达,单眼3个。口器咀嚼式。成虫不取食,上颚退化或消失。下颚也退化,但常有下颚须。胸部以中胸最大。两对膜质翅多前翅大后翅小,少数类群缺后翅。翅脉极多,闰脉丰富,凸脉与凹脉依次相间,翅的表面呈折扇状。足细弱,跗节1~5节,末端有爪
1对。腹部10节。腹端有2条极长而多节的尾须以及1条细长的中尾丝,后者或缺。
生活习性 幼期(稚虫)水生,生活在淡水湖或溪流中。春夏两季,从午后至傍晚,常有成群的雄虫进行“婚飞”,雌虫独自飞入群中与雄虫配对。产卵于水中。卵微小,椭圆形,具各种颜色,表面有络纹,具粘性,可附着在水底的碎片上。稚虫期数月至1年或1年以上,蜕皮20~24次,多者可达40次。成熟稚虫可见1~2对变黑的翅芽。两侧或背面有成对的气管鳃,是适于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吃高等水生植物和藻类,秋、冬两季有些种类以水底碎屑为食。常在静水中攀援、匍匐、或在底泥中潜掘,或在急流中吸附于石砾下栖息。稚虫充分成长后,或浮升到水面,或爬到水边石块或植物茎上,日落后羽化为亚成虫。亚成虫与成虫相似,已具发达的翅,但体色暗淡,翅不透明,后缘有明显的缘毛,雄性的抱握器弯曲不大。出水后停留在水域附近的植物上。一般经24小时左右蜕皮为成虫。这种在个体发育中出现成虫体态后继续蜕皮的现象在有翅昆虫中为蜉蝣目所仅有。这种变态类型特称为原变态。成虫不食,寿命短,一般只活几小时至数天,所以有“朝生暮死”的说法。
意义 蜉蝣的稚虫和成虫是许多淡水鱼类的重要食料。不同种类的蜉蝣稚虫喜欢在含氧量高的水域中生活,因此,它们是测定水质污染程度的指示生物。另外,对蜉蝣目昆虫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阐明从无翅昆虫到有翅昆虫的进化过程。
鞘翅目金龟总科中一较大的科。本科昆虫通称蜣螂,俗称屎克螂。分布几遍及全球,世界记载已近4000种。中国记载约
230种,以南方种类较为丰富。有少数属为中国所独有,如爪套蜣螂属仅见于云南。由于蜣螂都依哺乳动物粪便及其他腐败物质为生,故与农、林生产无直接益害关系,然而它们大量取食粪便,并运储粪便于地下,以繁育后代,因而对净化地球环境起着一定作用。澳大利亚利用蜣螂治粪的能力,已经成功地从外国引进多种蜣螂,清除大量牛粪,清洁和改良了草场,使环境卫生得到了改善。中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神农蜣螂入药疗疾的记载,至今仍是药用昆虫之一。中药材称之为蜣螂,药性味咸寒,有镇惊、破瘀止痛、攻毒及通便等功能。主治惊痫癫狂、小儿惊风、二便不通、痢疾等。外用治痔疮、疔疮肿毒等。
头部前面的唇基与眼上刺突十分发达,多联成扇面形或多齿形的“铲”,盖住口部。触角8~9节,末端鳃片部
3节。前胸背板大,与其余体部等大或更大。小盾片多数不见。鞘翅盖达腹端,臀板外露。足强大,前足胫节适于挖掘,有时跗节十分退化或完全消失,中足基节被腹板明显或远远隔开,后足胫节仅有端距
1枚。腹部气门着生在背板、腹板间的侧膜上,且均为鞘翅覆盖。性二态现象常较显著,雄体的头部、前胸背板常有角状及其他形状的突起,雌体则常较简单。
蜻蜓(Odonata)
有翅亚纲的1目。本目成员多数为大、中型昆虫,头大且转动灵活,两对翅膜质透明,翅多横脉,翅前缘近翅顶处常有翅痣。
腹部细长,雄性交合器生在腹部第2、3节腹面。全世界分布,尤以热带地区为多。已知约5000种,中国记载约350种和亚种。
形态特征 体长 20~150毫米。颜色多艳丽。触角短小,刚毛状,3~7节。复眼发达,占头部的大部分,单眼3个。口器咀嚼式。上颚发达。前胸较细如颈。中、后胸合并,称合胸。合胸构造特殊,侧板扩大,中胸上前侧片尤甚。左右两边的上前侧片在合胸背前方的背中线相遇。从侧面看,中胸侧缝上端较长的一段向后方倾斜。接连在翅突上的四翅向身体后方位移到最适于飞翔的重心,侧缝下端较短的一段与身体纵轴垂直。足接近头部,细长。飞行时,中足和后足可伸向头部前方,便于捕捉空中飞虫。停息时,足常抱附于植物枝叶上。跗节
3节。腹部圆筒形或扁形,10节。雄性在性成熟时,把精液藏入交合器中。交配时,雄虫用腹部末端的肛附器“捉住”雌虫头顶或前胸背板,雄前雌后,一起飞行。有时雌虫把腹部弯向下前方,将腹部后方的生殖孔紧贴到雄虫的交合器上,进行受精。
生活习性 许多蜻蜓没有产卵器。它们在池塘上方盘旋,或沿小溪往返飞行,在飞行中将卵撒落水中;有的种类贴近水面飞行,用尾“点水”,将卵产到水里。蜓科和均翅亚目都有产卵器,它们用产卵器切割水生植物的茎叶,把卵产进植物的组织内。有的豆娘能顺着水草潜入水中产卵。
半变态。绝大多数稚虫水生,稚虫龄期一般为10~15龄,因种而异。许多蜻蜓年生1代,有的种类要经过3~5年才完成1代。在中国南方水稻的植株上,有时可以见到蜻蜓的稚虫脱壳,这一类蜻蜓至少年生2代。稚虫老熟时,爬出水面,固着在石头或植物上,而后羽化为成虫。少数种类的蜻蜓稚虫为陆生。初孵化的稚虫体外包着一层薄膜,这是第1龄稚虫,历时很短,有些种类几秒或几分钟后,薄膜即脱落,变成第2龄稚虫。稚虫靠吃水中小动物长大。它们有的栖在水底,有的附着在水体上层的水草上,后者能以蚊虫的孑孓为食。成虫在飞行中捕捉大小适宜的昆虫为食。蜻科昆虫多在开阔地的上空飞翔。蜓科的昆虫常在黄昏时出来捕食蚊类、小型蛾类、叶蝉等,是重要的益虫。
蝽(Pstink bug)
半翅目的 1科。旧称蝽象。此类昆虫有臭腺孔,能分泌臭液,在空气中挥发成臭气,所以又有放屁虫、臭板虫、臭大姐等俗名。中国已知约500种。
多数种类植食性。成虫、若虫将针状口器插入嫩枝、幼茎、花果和叶片组织内,吸食汁液,造成植株生长缓滞,枝叶萎缩,甚至花果脱落;小部分种类是肉食性,以鳞翅目、鞘翅目的幼虫和同翅目的成虫与若虫为猎捕对象。
绝大多数种类的触角为5节,少数种类4节。小盾片发达,多数为三角形,紧接前胸背板后方,盖在腹部背面,长度略过腹部的一半,但也有些种类的小盾片超过腹长的2/3,盖住整个腹背。
不完全变态。卵球形、卵圆形或圆桶形,单产或数枚、十数枚或数十枚在一起,平贴在寄主枝、叶上,不少种类
1次产12枚。初孵若虫停留在卵壳附近,直到第1次蜕皮。通常5龄。第2次蜕皮以后出现翅芽,第5次蜕皮即为成虫。
中国常见的种类如稻黑蝽、稻褐蝽、稻绿蝽、稻小赤曼蝽,主要危害小稻;荔蝽、硕蝽、麻皮蝽、茶翅蝽,主要危害果树;菜蝽、短角瓜蝽、细角瓜蝽,主要危害瓜、菜。
蝼蛄(G molecrickets)
蟋蟀总科的1种。大型、土栖。触角短于体长,前足开掘式,缺产卵器。本科昆虫通称蝼蛄。俗名拉拉蛄、土狗。全世界已知约50种。中国已知4种:华北蝼蛄、非洲蝼蛄、欧洲蝼蛄和台湾蝼蛄。
形态特征 体狭长。头小,圆锥形。复眼小而突出,单眼2个。前胸背板椭圆形,背面隆起如盾,两侧向下伸展,几乎把前足基节包起。前足特化为粗短结构,基节特短宽,腿节略弯,片状,胫节很短,三角形,具强端刺,便于开掘。内侧有1裂缝为听器。前翅短,雄虫能鸣,发音镜不完善,仅以对角线脉和斜脉为界,形成长三角形室;端网区小,雌虫产卵器退化。
生活习性 一般于夜间活动,但气温适宜时,白天也可活动。土壤相对湿度为22~27%时,华北蝼蛄为害最重。土壤干旱时活动少,为害轻。成虫有趋光性。夏秋两季,当气温在18~22℃之间,风速小于1.5米/秒时,夜晚可用灯光诱到大量蝼蛄。蝼蛄能倒退疾走,在穴内尤其如此。成虫和若虫均善游泳,母虫有护卵哺幼习性。若虫至
4龄期方可独立活动。蝼蛄的发生与环境有密切关系,常栖息于平原、轻盐碱地以及沿河、临海、近湖等低湿地带,特别是砂壤土和多腐殖质的地区。
华北蝼蛄的生活史较长,2~3年1代,以成虫和若虫在土内筑洞越冬,深达1~16米。每洞1虫,头向下。次年气温上升即开始活动,在地表营成长约10厘米的隧道。非洲蝼蛄仅在洞顶壅起一堆虚土或较短的隧道。6~7月是产卵盛期,多产在轻盐碱地区向阳、高、干燥、靠近地埂畦堰处所。卵数十粒或更多,成堆产于15~30厘米深处的卵室内。每虫一生共产卵80~809粒,平均417粒。卵期10~26天化为若虫,在10~11月以8~9龄若虫期越冬,第二年以12~13龄若虫越冬,第三年以成虫越冬,第四年6月产卵。非洲蝼蛄在黄淮地区约2年完成1代,长江以南1年1代。产卵习性与华北蝼蛄相似,更趋向于潮湿地区,集中于沿河、池塘和沟渠附近。卵期15~28天。在黄淮地区当年化为若虫,以4~7龄若虫越冬,若虫共8~9龄,于第二年夏、秋羽化为成虫越冬,第三年5~6月产卵。
经济意义 蝼蛄都营地下生活,吃新播的种子,咬食作物根部,对作物幼苗伤害极大,是重要地下害虫。通常栖息于地下,夜间和清晨在地表下活动。潜行土中,形成隧道,使作物幼根与土壤分离,因失水而枯死。蝼蛄食性复杂,为害谷物、蔬菜及树苗。非洲蝼蛄在南方也为害水稻。台湾蝼蛄在台湾为害甘蔗。据国外记载,某些种类还取食其他土栖动物。如蛴螬、蚯蚓等。
螳螂(Mantodea)
有翅亚纲的1目。仅含螳螂科(Mantidea=Manteidae)1
科。通称螳螂。中至大型昆虫,头三角形且活动自如;前足腿节和胫节有利刺,胫节镰刀状,常向腿节折叠,形成捕捉性前足;前翅皮质,为覆翅,缺前缘域,后翅膜质,臀域发达,扇状,休息时叠于背上;腹部肥大。除极寒地带外,广布世界各地,尤以热带地区种类最为丰富。世界已知1585种左右。中国已知约51种。其中,南大刀螂、
北大刀螂、
广斧螂、中华大刀螂、欧洲螳螂、绿斑小螳螂等是中国农、林、果树和观赏植物害虫的重要天敌。
螳螂体长形,多为绿色,也有褐色或具有花斑的种类。复眼突出,单眼3个。咀嚼式口器,上颚强劲。前足捕捉足,中、后足适于步行。足跗节5节,有爪1对,缺中垫。腹部10节,雌、雄背板可见9节。腹面雌只见6节,雄可见9节。产卵器不突出,尾须短。
渐变态。卵产于卵鞘内,每1卵鞘有卵20~40个,排成2~4列。每个雌虫可产4~5个卵鞘,卵鞘是泡沫状的分泌物硬化而成,多粘附于树枝、树皮、墙壁等物体上。初孵出的若虫为“预若虫”,脱皮
3~12次始变为成虫。一般1年1代,有些种类行孤雌生殖。肉食性,猎捕各类昆虫和小动物,在田间和林区能消灭不少害虫,因而是益虫。性残暴好斗,缺食时常有大吞小和雌吃雄的现象。分布在南美洲的个别种类竟不时攻击小鸟、蜥蜴或蛙类等小动物。螳螂有保护色,有的并有拟态,与其所处环境相似,借以捕食多种害虫。
蟋蟀(Gryllidae)
蟋蟀总科的一个大科。中小型,各足跗节3节,尾须长。产卵器针状或矛状。通称蟋蟀,一名促织,中国北方俗名蛐蛐。全世界已知约
2500种,中国已知约150种,其中台湾省50种。若干种类为旱作物的害虫。有的是偶发性大害虫。
形态 蟋蟀多数中小型,少数大型。黄褐色至黑褐色。头圆,胸宽,触角细长。咀嚼式口器。有的大颚发达,强于咬斗。前足和中足相似并同长;后足发达,善跳跃;前足胫节上的听器,外侧大于内侧。产卵器外露,针状或矛状,由2对管瓣组成。雄、雌腹端均有尾毛1对。雄腹端有短杆状腹刺1对。雄虫前翅上有发音器,由翅脉上的刮片、摩擦脉和发音镜组成。前翅举起,左右磨擦,从而震动发音镜,发出音调。
习性 蟋蟀穴居,常栖息于地表、砖石下、土穴中、草丛间。夜出活动。杂食性,吃各种作物、树苗、菜果等。蟋蟀的某些行为可由特定的外部刺激所诱发。在斗蟋蟀时,如果以细软毛刺激雄蟋的口须,会鼓舞它冲向敌手,努力拚搏;如果触动它的尾毛,则会引起它的反感,用后足胫节向后猛踢,表示反抗。
生活史 常见的蟋蟀(如北京油葫芦)每年发生一代,以卵在土中越冬。卵单产,产在杂草多而向阳的田埂、坟地、草堆边缘的土中。越冬卵于10月产下,第二年4~5月孵化为若虫。若虫蜕皮6次(即6个龄期),每次3~4天,共需20~25天羽化为成虫。成虫寿命141~151天。雄虫筑土穴与雌虫同居。喜栖息于荫凉、土质疏松、较湿的环境中。虫口过于密集时,常自相残杀。花生大蟋在广西1年1代,若虫在土穴中越冬,翌年3~4月出土,为害花生幼苗。6月上旬羽化为成虫,继续为害。11月中下旬,以若虫开始越冬。成虫、若虫穴居深达0.6米甚至更深。新建的洞穴很简单,只有一个逃避孔。在产卵前增建3~5个供产卵用的支穴,并出外搜索花生嫩茎叶和种子,运回穴内储存,以供饲养初孵的若虫。初孵若虫群居,数天后外出觅食,各自分别掘穴。
经济意义 蟋蟀是中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长江下游和华南地区的重要农业害虫,它们破坏各种作物的根、茎、叶、果实和种子,对幼苗的损害特别严重。在南方,花生大蟋破坏花生幼苗达10~30%,它们也危害玉米、黄麻、烟草、棉花、大豆和木薯,往往造成缺苗,影响收成。
螽斯(Tettigoniidae)
直翅目中的 1科。通称螽斯。体型大小不一,体躯纵扁或近圆柱状。触角30节以上,丝状,比体长。翅的变异较大:发达、缩短或消失。在有翅种类中,雄性发音器位于左前翅之臀域,常略呈圆形,周围围以弯曲而发达的翅脉,中横贯粗脉,作为音源;右前翅基部为光滑而透明的鼓膜,当二翅相互摩擦时,而共鸣发音。前足胫节基部两侧具有开口式或闭口式的听器。后足腿节十分发达。跗节4节。产卵器十分发达,呈剑状或镰刀状。世界已知约1万多种,中国现在仅知200多种,估计约有500种以上,其中纺织娘(促织)为人所熟知。分布几乎遍及世界各地,但多数种类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主要栖息于丛林、草间,亦有少数种类栖息于穴内、树洞及石下等环境中。多数种类产卵于植物茎干内、裂缝中或茎叶的表面上,亦有少数种类产卵于土中。食性复杂:有植食性、肉食性和杂食性等多种类型。植食性种类多对农林牧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肉食性种类除在柞蚕区内可对养蚕业造成一定的危害外,而在其他地区则可作为害虫的天敌加以利用。
螽斯属于渐变态,一个世代经历卵、若虫和成虫三个虫态,多数种类以卵越
蟑螂常出没于家庭的厨房、厕所、衣柜、书箱、抽屉中,污染食品、咬烂书本,是人人喊打的“四害”之一。然而,蟑螂却世代繁衍,经历了亿年仍未灭种,被人们称作“活化石”。
为什么蟑螂灭而不绝呢?原来,蟑螂身上有两样“武器”,一样是异常贼灵的“耳目”,一样是准确无误的“时钟”。
蟑螂生有6只脚,头上长一对触须,外形有点像蝉,但身体扁薄,全身褐红色。它的“耳目”长在屁股上,是一对尾须,上面密密麻麻地覆盖着许许多多更细小的毛。这些小毛有两种类型,一种小毛短而尖,形似猪鬃;另一种细而长,看上去像单根的人发,毛根长在一个圆盘状的小丘中央。正是这种“丝状小毛”的根部构成了一个极灵敏的微型感受器。它不但能感受哪怕只有一万六千分之一毫米的移动,还能感觉出来自什么方向。蟑螂的尾须上有两千多个这样的“耳目”,所以人的最轻微脚步,或者举拍子要打的动作,都能被它敏捷地察觉而逃之夭夭。
蟑螂的习性是昼伏夜出,很难被人捉到。科学家把蟑螂关在密室里,与外界隔绝,并控制内部的温度、湿度和气压,再用红外线追踪它的行动。结果测知,蟑螂的行动规律是23小时53分钟,跟地球自转的周期非常接近。如果把周围的环境与大自然的昼夜颠倒一下,一星期后,蟑螂竟能调节好身上的“时钟”改在人造的黑夜出来活动。蟑螂的这个“时钟”就是它咽下的一种神经节,在其侧面和腹面有一群神经分泌细胞,分泌和调节着激素,指示蟑螂的活动和休息,使它能准确地在黑夜出来做坏事。
人们对付蟑螂的办法多种多样。国外利用特殊的压电陶瓷发出声波,作用于大小蟑螂的感受器,使蟑螂全身震扰惊厥而逃走。根据这道理,人们拍打蟑螂之前,口中用力发出“嘘――”的一声长叫,用响声干扰它的感受器,使它的感受变得迟钝,再迅速打去,就比较易击中了。还有我国生产的灭害神笔,以及国外的“必扑”和“拜高”等药水,对蟑螂都有神奇的杀灭功效。
狼蛛,是蜘蛛的一种,平时过着游猎生活,一到繁殖季节,雄狼蛛总是百般讨好雌蛛,大献殷勤。
狼蛛求偶时,先纺织一个小的精网,把精液撒在上面,然后举着构造特殊的脚须捞取精液,含情脉脉地靠近雌蛛。在靠近雌蛛前,雄蛛在远处不断地挥舞脚须,若雌蛛伏着不动,雄蛛才得以靠近雌蛛进行交配,雄蛛用脚须把精液送进雌蛛的受精囊中。一旦交配完成,它就会被凶残的雌蛛吃掉,成了短命的“新郎”。
虽然雌狼蛛嗜杀成性,但抚养子女却体贴入微。它产卵前先用蛛丝铺设产褥,将卵产上后又用蛛丝覆盖,做成一个外包“厚丝缎”,内铺“软丝被”的卵囊,以防风避雨。为了防止意外,狼蛛干脆把卵囊带在腹部下面,用长长的步足夹着它随身带走。
小狼蛛出世后,雌蛛更是爱护备至。幼儿纷纷爬上母亲的背部或腹壁,由母亲背着到处巡游、狩猎。这样,要持续到幼蛛第二次蜕皮后,雌蛛才肯放心地让它们离开自己,各自谋生。
狼蛛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动物,能捕杀害虫,是有益动物。
球腹蛛(T cobweb weaver)
蜘蛛目的 1科,通称球腹蛛,又名姬蛛。全球已知1500种。体中、小型,因腹部多呈球形而得名。本类蜘蛛的主要特点为第4步足跗节下方有毛梳,毛梳系由一列带锯齿的毛组成。结不规则的乱网,蜘蛛背朝下停在网中央的下方,或在网一侧的裂缝中。有的在叶、石或疏松的树皮下结一小网。能由毛梳梳丝捆缚捕获物,然后螫孔吸食。视力弱,雄蛛通过弹雌蛛网而寻找雌蛛。中国各地最常见的是温室希蛛,在室内、洞穴、树干、草丛和农田中均有。雌蛛长4.5~5毫米,6~7月成熟,产2~3个梨形的卵袋挂在网上,每卵袋中含卵
200个左右。八斑球腹蛛在长江流域的农田中常见,发生量大,在晚稻田内占总蛛数量的70~80%,为叶蝉、飞虱等害虫的天敌。其中毒寇蛛(黑寡妇)为著名的毒蛛,如图。
食鸟蛛是蜘蛛中的“巨人”,大小像拳头(5―15厘米),四足外展时体宽可达20多厘米,因捕食鸟类而得名。
食鸟蛛是自然界中最巧妙的猎手之一。它有喷丝织网的独特本领,在树枝间编织具有很强粘性的网,一旦食鸟蛛喜食的小鸟、青蛙、蜥蝎和其他昆虫落入网中,必定成为食鸟蛛的口中之食。食鸟蛛一般多在夜间活动,白天隐藏在网附近的巢穴或树根间,一有猎物落网,它就迅速爬过来,抓住猎物,分泌毒液将猎物毒死作食物。由于它十分凶悍,人类也得提防。
食鸟蛛织的蛛网能经得住300克的重量。1975年,在墨西哥曾发现一株大树的几根树枝,被一张巨大而多层的蛛网所遮盖,最大的网竟能将一棵18.3米高的大树上部3/4的树枝遮蔽掉。
身披橙色毛的食鸟蛛在遇到围攻时,能用足擦掉腹部的毛,一旦对手粘上,就会又痒又痛不敢再追。食鸟蛛头部有8只眼,所以叫“八眼蜘蛛王”,不过它却高度近视。食鸟蛛头部嘴边还生有一对强有力的螯牙,好像一把钳子,能自如转动。螯牙下连毒腺,毒液能从螯牙的尖端分泌出来。
南美洲的热带丛林是食鸟蛛的故乡。它性喜独处。卵生,一般能活十多年,甚至30年。
又称“喜蛛”或“喜母”。广义指蜘蛛目肖蛸科,狭义指肖蛸属。全世界约100
余种,寒、温、热带均有,在中国广泛分布。体多细长,尤其是腹部,多呈长圆筒形;步足也细长,多刺。8眼排成两列。螯肢长,前、后齿堤各有一行发达的齿。步足腿节上有
1列听毛。除银鳞蛛外,一般无外雌器。结水平或垂直的圆网,生活在水田或苇塘的植株上,或在小水沟两岸的植株间拉网。肖蛸或停留在网中央,或在网旁的植株上。静止的姿势是前面2对足前伸,后面2对足后伸,与细长的身体形成一直线。
蝎是肉食性的节肢动物,与蜘蛛是亲戚,但它的形态不像蜘蛛。
蝎浑身全副武装,周身披着壳质的铠甲,在不分节的头胸部,有起t望作用的单眼和复眼以及六对行动灵活的附肢。第一对钳状附肢叫螯肢,第二对是巨大的螯足叫脚须。当双螯举起时,好像强有力的铁掌,是捕捉猎物的工具。其余四对是用来奔跑的步足。蝎的腹部较长,分布明显,前腹七节、较阔,后腹五节、较窄,末端有一球体,内藏毒液,突起部分形成尾刺,高高举起,活像一把战刀。
蝎昼伏夜出,在夜里全副武装,耀武扬威。一旦遇到猎物,立即用脚须钳住,尾巴钩转,用尾刺注射一针,将猎物毒死。它依靠一对大螯和一个尾刺,捕食蜘蛛或昆虫等,耍尽威风
蝎种类较多,分布在墨西哥和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地的毒蝎能致人死命。蝎不仅对猎物凶猛,而且对“亲人”也很残忍。交配前,雌雄蝎脚须相钳,交臂跳舞,可持续数小时之久。然而,一旦雄蝎完成授精作用,雌蝎就凶相毕露,一口咬死雄蝎作为食物。有趣的是蝎对后代却倍加爱护。蝎是卵胚的,产下的小蝎往往攀登在母蝎背上,逍遥自乐。母蝎负子而行,极尽保护职责,直到幼蝎成长能独立谋生。
蝎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材,全蝎能入药,有镇痉、止痛、解毒等功能。
园蛛(A orb-weaver, garden spider)
蜘蛛目的1科,通称园蛛。体长2~60毫米。8眼,排成两列(4-4)。前、后侧眼接近,生在眼丘上。4个中眼排成方形或梯形。结圆网捕食昆虫,视力弱,依靠网上丝的震动和张力确定食物在网上的位置。除用螯牙在猎物上咬孔和注入毒液外,还能用第4足拉丝缠绕,使之不能动弹。然后把猎物固定在网上,或带到网中央或隐蔽处取食。不能摄取的外壳则扔到网外。许多种在秋季产卵袋,内含卵数百个。产卵后雌蛛死亡。有的种类卵产出后立即孵化,有的到第二年春天孵化。全球约2500种,分布广泛。
最常见的大腹园蛛,体大型,雌蛛长达30毫米,灰褐色。在屋檐、庭园、树丛间结大型车轮状垂直圆网。夜间居网的中心,白天在网旁的缝隙或树叶丛中隐蔽。卵袋产于墙或树皮裂缝等处,每卵袋中含卵
500~1000个。本科中也有许多种类腹部背面有艳丽的斑纹,如十字园蛛、各种金蛛和络新妇
等。新园蛛、艾蛛和亮腹蛛等属中的许多种,在消灭农田害虫方面起重要作用。
蜘蛛种类很多,最小的种类体长只有0.5毫米,最大的可达90毫米。虽然大小不同,但舍命求爱的特点都一样。
雌雄蜘蛛在外形上很相似,只是从体色和斑纹有些区别。它们的求爱方式十分有趣。由于蜘蛛的种类较多,婚配的“风俗习惯”也不完全一样,人们研究得最多的是一种叫蝇虎的蜘蛛。
这种蜘蛛在求爱时,雄蛛要在雌蛛面前做一番舞蹈表演,边舞边小心翼翼地向雌蛛靠近。这时,雌蛛如果不动,并把前面两对足缩到胸前,轻轻抖动它的触须,就表示接受了对方的爱情。这时雄蛛会迈着轻快的步伐,爬进网内和雌蛛举行婚礼。如果雄蛛贸然前往,很有可能被雌蛛吃掉。更令人惊讶的是交配以后,大多数雄蛛会被饥饿的雌蛛吃掉。真可谓是死亡的爱情。
蜘蛛的生育力差别很大。有的蜘蛛一次只产几粒到十几粒卵,而另一些蜘蛛一次就能产上千粒卵。
蜘蛛多数能纺丝。丝是蜘蛛腹部的纺织腺分泌的。幼蛛利用游丝飘到高山顶上;定居的蜘蛛用坚韧而富有弹性的丝建筑居所;游猎的蜘蛛巡游各处,猎捕害虫,在它们经过的通道上留下“蛛丝马迹”;而大多数蜘蛛用丝编织罗网。
结网捕食,是蜘蛛独特的本领。在结网蜘蛛中,因习性不同结网的形状也不同。有天幕网、漏斗状网、不规则网和盆网等。其中最精致的便是常见的车轮状圆网,呈放射状,犹如古代的八卦阵。
蜘蛛的食谱很广泛,包括各种昆虫、蜈蚣、马陆、蚯蚓,有时甚至捕食比它身体大好几倍的小鸟。田间蜘蛛,大多以捕食害虫为生。
蜘蛛的取食,也有独到之处。面对捕获物,不是马上狼吞虎咽地吃掉,而是先用“牙”刺入捕获物的体中,注入毒液,使其处于麻醉状态,然后再慢慢地吸食。
蜘蛛是各种农业害虫的捕食性天敌,可以充当生物防治中的重要角色。目前世界上大约有3万种蜘蛛,我国已发现的有1千多种,它们的踪迹遍布各处。蜘蛛的适应性也很强。有的能耐46℃的高温,有的能耐零下二三十度的低温。这也是蜘蛛成为广布性种类的原因之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螳螂脱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