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感冒发烧吃什么药烧

为什么感冒发烧会浑身酸痛?
为什么感冒发烧会浑身酸痛?
09-10-06 &
发烧时常引起四肢关节与肌肉疼痛,其机理为: 1、发烧伴四肢关节与肌肉疼痛,多见于急性传染性或感染性疾病,如流感等。病毒、细菌及其毒素、真菌、螺旋体等微生物,免疫反应,某些药物等,都可做为一种致热源,对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产生影响,引起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使体温上升,引起发热。 其中,前列腺素的致热作用最强,在各种致热源的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与释放增加,从而引起发热。 同时,前列腺素炎症反应与疼痛有关,它不仅有促炎作用,还可增强机体对疼痛的敏感性,并能增强对组织胺、缓激肽等致痛物质的反应,所以引起四肢关节与肌肉的疼痛。 2、肌肉、关节等软组织的感受器,对物理与化学等因素的刺激很敏感,发热、缺氧等可使肌肉内的乳酸与组胺增加,缺氧、缺钙等也可引起肌肉搐搦、收缩,直接引起关节与肌肉的疼痛。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以口服一些维C银翘片或银翘解毒片,平时多喝水,多吃富含维C的水果和蔬菜,多休息,少活动,不要尝试用发汗来缓解症状,那样只会加重病情,如果全身疼痛严重,可吃两粒芬必得,但不宜多用,心脏不好慎用,适当吃一点阿莫西林之类的药物消消炎,也只能这样了.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感冒可能会引发细菌感染,但是千万不可随便使用药物治疗。在人体免疫系统杀死病毒后,绝大部分感染会自动痊愈。盲目药物治疗会增强细菌抗药性,也不利于人体免疫系统发挥正常的作用。  “感冒”一词源出官场  翻遍中医经典,均无“感冒”一词。说来别致,该病名的直接源头不在医家,却在官场。南宋年间,馆阁(中央级学术机构)设有轮流值班制度,每晚安排一名阁员值宿。当时值班阁员开溜成风,开溜的名堂,代代阁员约定俗成,在值班登记簿上均写为“肠肚不安”。  一位名叫陈鹄的大学生,硬被拉去馆阁值宿。他开溜时,偏不循例照写“肠肚不安”,却标新立异大书“感风”二字。  陈鹄之所以发明出“感风”这个新奇用语,自有客观原因。在很长时期内,中医对病因的表述都不规范明晰。南宋医学理论家陈无择首次把引致百病的病因区分为外因、内因、不内外因三大类;就外因而论,又区分为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等六种反常气候变化。陈鹄对他的同时代人陈无择尚未获得张扬的新学说显然已有了解,故而在开溜时能够卖弄小聪明,随手借来六淫之首“风”,并前缀以“感”——感者,受也。  陈鹄所创先例,为其后数世官场不时因袭,迨至清代,却发生突破性形变。  却说清代官员办毕公事请假休息,例称请“感冒假”。“冒”——透出也。“感冒假”作为一个意义总体,可作如是阐释:本官在为该公务操劳之际,已感外淫,隐病而坚持至今,症状终于爆发出来!故而不得不请假将养。[编辑本段]基本概念  感冒(common cold)又称伤风、冒风,是风邪侵袭人体所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其特征。全年均可发病,尤以春季多见。由于感邪之不同、体质强弱不一,证候可表现为风寒、风热两大类,并有夹湿、夹暑的兼证,以及体虚感冒的差别。如果病情较重,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称为“时行感冒”。  西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属中医的感冒范畴。西医学认为当人体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则原已存在于呼吸道的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细菌可迅速繁殖,引起本病,以鼻咽部炎症为主要表现。引起普通感冒的主要为鼻病毒。[编辑本段]发病机理  感冒的发生主要由于体虚,抗病能力减弱,当气候剧变时,人体卫外功能不能适应,邪气乘虚由皮毛、口鼻而入,引起一系列肺卫症状。偏寒者,则致寒邪束表,肺气不宣,阳气郁阻,毛窍闭塞;偏热者,则热邪灼肺,腠理疏泄,肺失清肃。感冒虽以风邪多见,但随季节不同,多夹时气或非时之气,如夹湿、夹暑等。  【辨证】主症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脉浮。  兼见恶寒重,发热轻或不发热,无汗,鼻痒喷嚏,鼻塞声重,咯痰液清稀,肢体酸楚,苔薄白,脉浮紧,为风寒感冒;微恶风寒,发热重,有汗,鼻塞浊涕,咯痰稠或黄,咽喉肿痛,口渴,苔薄黄,脉浮数,为风热感冒;夹湿则头痛如裹,胸闷纳呆;夹暑则汗出不解,心烦口渴。[编辑本段]疾病分类  感冒是一种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用于治疗感冒的药物有许多种。由于中成药具有副作用小、疗效好的特点,故很受人们青睐。但临床实践证明,如果中成药选用不当,也可延误病情。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型感冒、风热型感冒、暑湿型感冒和时行感冒(流行性感冒)四种类型。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不同类型的感冒应选用不同的中成药治疗。   一、风寒型感冒:病人除了有鼻塞、喷嚏、咳嗽、头痛等一般症状外,还有畏寒、低热、无汗、头痛身痛、流清涕、吐稀薄白色痰、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等特点,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点。这种感冒与病人感受风寒有关。治疗应以辛温解表为原则。病人可选用伤风感冒冲剂、感冒清热冲剂、九味羌活丸、通宣理肺丸、午时茶颗粒等药物治疗。若病人兼有内热便秘的症状,可服用防风通圣丸治疗。风寒型感冒病人忌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片、复方感冒片等药物。 治疗风寒感冒的关键就是需要出点汗(中医称辛温解表),有很多方法的,包括桑拿、用热水泡脚(最好加点酒)、盖上两层被子、喝姜糖水、喝姜粥等等。风寒感冒主治方是桂枝汤,伤寒论首方,也称和剂之王(麻黄汤也主治风寒感冒,但在南方慎用)。 总结: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二、风热型感冒:病人除了有鼻塞、流涕、咳嗽、头痛等感冒的一般症状外,还有发热重、痰液粘稠呈黄色、喉咙痛,通常在感冒症状之前就痛,痰通常黄色或带黑色,便秘等特点。治疗应以辛凉解表为原则。病人可选用香雪抗病毒口服液、感冒退热冲剂、板蓝根冲剂、银翘解毒丸、羚羊解毒丸等药物治疗。风热型感冒病人忌用九味羌活丸、理肺丸等药物。   三、暑湿型感冒:病人表现为畏寒、发热、口淡无味、头痛、头胀、腹痛、腹泻等症状。此类型感冒多发生在夏季。治疗应以清暑、祛湿、解表为主。病人可选用藿香正气水、银翘解毒丸等药物治疗。如果病人胃肠道症状较重,不宜选用保和丸、山楂丸、香砂养胃丸等药物。   四、时行感冒:病人的症状与风热感冒的症状相似。但时行感冒病人较风热感冒病人的症状重。病人可表现为突然畏寒、高热、头痛、怕冷、寒战、头痛剧烈、全身酸痛、疲乏无力、鼻塞、流涕、干咳、胸痛、恶心、食欲不振,婴幼儿或老年人可能并发肺炎或心力衰竭等症状。治疗应以清热解毒、疏风透表为主。病人可选用香雪抗病毒口服液、防风通圣丸、重感灵片、重感片等药物治疗。如果时行感冒的病人单用银翘解毒片、强力银翘片、桑菊感冒片或牛黄解毒片等药物治疗,则疗效较差。   中毒型流感病人则表现为:高热、说胡话、昏迷、抽搐,有时能致人死命。因此病极易传播,故应及早隔离和治疗。   总之,感冒病人应根据自身的病情特点选用不同的中成药治疗,否则会影响疗效,延误病情。[编辑本段]治疗方法  1.基本治疗  治法祛风解表。以手太阴、手阳明经及督脉穴为主。  主穴列缺合谷大椎太阳风池  配穴风寒感冒撸?臃缑拧⒎斡幔环缛雀忻罢?加曲池、尺泽、鱼际;鼻塞者,加迎香;体虚感冒者,加足三里;咽喉疼痛者,加少商;全身酸楚者,加身柱;夹湿者,加阴陵泉;夹暑者,加委中。  操作主穴用毫针泻法。风寒感冒,大椎行灸法;风热感冒,大椎行刺络拔罐。配穴中足三里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少商、委中用点刺出血法,余穴用泻法。  方义感冒为外邪侵犯肺卫所致,太阴、阳明互为表里,故取手太阴、手阳明经列缺、合谷以祛邪解表。督脉主一身之阳气.温灸大椎可通阳散寒.刺络出血可清泻热邪。风池为足少阳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阳维为病苦寒热”,故风池既可疏散风邪,又与太阳穴相配可清利头目。  2.其他治疗  (1)拔火罐法选大椎、身柱、大杼、肺俞,拔罐后留罐15分钟起罐,或用闪罐法。本法适用于风寒感冒。  (2)刺络拔罐法选大椎、风门、身柱、肺俞,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使其自然出血,待出血颜色转淡后,加火罐于穴位上,留罐10分钟后起罐,清洁局部并再次消毒针眼。本法适用于风热感冒。  (3)耳针法选肺、内鼻、下屏尖、额,用中、强刺激。咽痛加咽喉、扁桃体,毫针刺。  3。感冒的其他疗法   1.敷贴疗法 取大蒜2枚捣汁拌面粉做成圆锥状,塞人鼻孔(两侧交替),每次留塞15—20分钟,每日4.5次。具有祛风散寒、宣肺通窍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  2.外治法 取葱白、生姜各30克,食盐5克,共捣成糊状,加入适量白酒调匀,用纱布包好,涂擦胸背、肘胭窝及手足心。一般有解表散邪的功效,涂擦后15分钟左右会有汗出,感冒诸症可以解除。  3.饮食疗法 取苏叶3-6克,生姜3克,洗净切碎,放人茶杯内,冲人沸水200~300毫升,加盖泡10分钟,再放人红糖15克搅匀,趁热饮用。具有解表散邪的功效,适用于感冒初起,恶寒、无汗、头痛者。  4。如何巧选中成药治疗感冒   随着气温的降低,感冒的人越来越多,选用口服治疗感冒的中成药,毒副作用小且简便不影响工作,符合阶梯用药原则。但是,面对市场上品种繁多的药品,我们切忌盲目选用,必须对症用药,否则,不仅无效,延误病情,甚至加重病情。在此,介绍几种简单的选用方法。   1、风寒性感冒。症状为恶寒重,发热轻或不发热、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这时应该选用发散风寒的辛温解表药,如九味羌活丸、参苏理肺丸、通宣理肺丸,不能选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丸、羚羊感冒片,误用会加重病情或者迁延不愈。   2、风热性感冒。症状为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宜胀,咽喉红作痛或者胀痛,或口干欲饮,咳嗽,咯痰黄稠。这时应该选用清热宣肺的辛凉解表药,如香雪抗病毒口服液、桑菊感冒片或银翘解毒丸、羚羊感冒片、羚翘解毒丸等,不能选用九味羌活丸、参苏理肺丸、通宣理肺丸,误用会引起体温升高,咽疼加重。   3、感寒湿滞性感冒。外用风寒表症,发热严守恶寒,体温不高,头痛,内有痰湿中阻,胃脘满闷,恶心呕吐,腹痛泻下。可选用解表化湿的药物如藿香正气水液或藿香正气水,不可服用保和丸、山楂丸。   4、表里双感性感冒。症状为壮热憎寒,头痛目眩,口苦口干,咽喉肿痛,大便秘结,小便赤涩。这时应该选用表里双解的药物,如香雪抗病毒口服液、防风通圣丸等。   5、气虚性感冒。症状为身体素虚,抵抗力低,平时易出汗,不耐风寒,身倦乏力,食欲不振,轻度发烧,鼻流清涕,常缠绵日久不愈,或者反复感冒。这时用一般感冒药疗效不好,应该选用补中益气丸。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发烧的典型症状啊,赶快看医生吧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感冒发烧常用中西药
核心提示:感冒是我们最为常见的疾病,如果你某天早晨起来,发现自己脑袋发懵、鼻塞、咳嗽、喷嚏、头痛、发烧、浑身疼痛不适,那你一定是患了感冒。家里药箱一般都可以选择以下的常见药。
一、西药类
  1.阿斯匹林:主要用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用于高热、、、肌肉痛等。:胃及十二指肠病患者应慎用或不用,可引起胎儿异常,、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2.扑热息痛:有解热镇痛作用,用于、头痛、关节痛及等。不良反应:久服可致肾损害,过量可致肝损害,3岁以下的儿童最好不用。成人日服量不能大于2克,每次服0.25—0.5克,日服3次。
  3.病毒灵:主要能抑制病毒增殖,对流感、副流感有较强的抑毒作用,用于治疗感冒、流感、病毒性气管炎、腮腺炎、、及病毒性角膜炎、结膜炎。不良反应:会引起出汗、不振等。成人日服3次,每次0.18-0.2克。
  4.布洛芬:用于解热、镇痛、抗风湿、、牙痛、及。不良反应:有轻微胃肠道不适,宜饭后服用。成人日服3次,每次0.2克。
  5.消炎痛:有较强的抗风湿、消炎镇痛作用,用于风湿性、及发热等。不良反应:可有胃肠道反应及胃穿孔,溃疡病、精神病、、孕妇禁用。成人口服3次,每次25毫克,儿童每日每公斤体重0。5毫克一次。
  6.扑炎痛:抗炎、解热、镇痛、抗风湿药,用于风湿、 类风湿、头痛、发热及神经痛。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凡有肝、 肾功能损害者慎用,阿斯匹林过敏者禁用。成人日服3次,每次0.5克,儿童按年龄递减或遵医嘱。
  7.板蓝根冲剂:主要用于清热解毒、凉血,治疗扁桃腺炎、流 行性腮腺炎及预防和治疗小儿麻疹。成人每次口服10克,日服4次;儿童每次5克,日服4次。
  8.感冒通片:具有一定抗病毒和退热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头痛,咽喉痛、发热,并减轻由于感冒引起的上呼吸道变态反应。成人每次服2片,日服3次。
  9.六神丸: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抗病毒。用于治疗咽喉疼痛、感冒发热、疮、肿毒,成人每次服8一10粒,儿童1岁一次1粒,4-8岁一次5粒,9-15岁一次6粒,孕妇忌用。
  10.银翘解毒片:主要用于治疗风热感冒、重型发热、轻度怕冷、头晕头痛、鼻塞、全身无力、口渴思饮。成人每次服4-6片,日服2次,小儿1-2岁每次1片,3-9岁每次2片,9-15岁每次4片。
  11.通直理肺片(丸):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轻度发热、怕冷、头痛、无汗、全身酸痛、流鼻涕、咳嗽、。成人每次丸剂服2丸,日服2次,片剂服6片,日服3次。
  12.紫雪散:主要用于治疗小儿发烧,对一惊一乍、烦躁不安、昏昏沉沉、大便干燥者,可根据年龄每次服0.3克。
  二、类
  (1)感冒退热冲剂(大青叶、板蓝根、连翘、草河车)适用于感冒有风热表现者,发热或不发热,伴头痛、咽痛口干、计数与分类均不高。可每日冲服3-4次,每次l袋。发热高,可每次2袋。咽痛者,可含漱后吞下。
  (2)感冒片(豆豉、桑叶、菊花、银花、连翘、牛蒡子、甘草、桔梗、钩藤、竹叶、荆芥、薄荷)适用于风热感冒,略有怕冷发热或不发热,鼻塞咽痛,头痛。可每日服3次;每次吞服6片。
  (3)银翘解毒片(豆豉、银花、连翘、荆芥、薄荷脑、甘草、桔梗、板蓝根、竹叶)药物组成与感冒片近似,适应证同感冒片,可每日服2-3次,每次4片。
  (4)感冒宁(荆芥、防风、紫苏、大青叶、四季青)适用于感冒有风寒表证者,有明显伯冷,或有发热,伴头痛、鼻塞流清水涕。可每日服3-4次,每次1袋。
  (5)午时茶(茅术、陈皮、柴胡、连翘、白芷、枳实、山楂、羌活、前胡、防风、藿香、甘草、神曲、川芎、茶叶、厚朴、桔梗、麦芽、苏叶)此系传统用治风寒感冒或有内伤积食挟感冒者,可每服1包,煎服或沸水泡服,药汁宜多,服后最好盖被使微微出汗。
  (6)川芎茶调散(薄荷、川芎、羌活、甘草、白芷、细辛、防风、荆芥)适用于寒感冒之头痛较重者,本药也可用于无感冒而头痛者。可每周服2次,每次服6克。
  (7)银黄片(银花提取物、黄芩素)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如,,也可用于、肠炎。可每日服3-4次,每次服2片。
  (8)抗炎灵(一见喜)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也可用于菌痢、。每日服4次,每次服4-6片。
  (9)清热消炎片(蒲公英)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也可用于疮疖、乳腺炎。每日服4-6次,每次服8片。
  (10)四季青片(四季青叶)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也可用于肠炎、外伤感染或疮疖。每日服3-4次,每次服6片。
  上述药均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遇有易患咽炎、扁桃体炎者而对其中有耐药,则可更换便用,或联合二种药同服、以加强作用,为免碍胃,最好食后吞服。
(实习编辑:陈静梅)
常见症状: 并发症状: 相关检查: 推荐用药:
适用于痰液粘稠而不易咳出者。[]
推荐医院:推荐医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阿里、京东和1号店均已取得网上药品销售第三方平台资质…… []
科学用药指南
中外医药新闻
医药政策解读
安全用药知识
知名药企动态
连锁药店资讯
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其已与私人控股公司P…… []
近期冷空气来袭,大家纷纷把压箱底的长袖衣服都搬出…… []
恋足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人骚客中也自古有着恋足…… []
老年人只要掌握好的睡眠方法,定能健康又长寿…… []
癌症的致死率已经数十年居高不下,使得癌症成为了人…… []
只需要用手一量,就能知道每天吃多少可以减肥了。…… []
关于中西药复方制剂的争议一直不断,不少专业人士表示,此类药物既不符合中药的标准,也不符合化学药品的标准,严重缺乏现代医学、药物学的理论依据。育儿快速导航
> 育儿呵护 >
孩子发烧是感冒了?春季警惕这5种传染病
核心提示:春季温差大,宝宝容易生病,而宝宝生病的常见反应就是发烧。很多家长以为发烧就是感冒了,但实际上很多春季流行病的前兆也是发烧,因此,当孩子发烧时,家长一定要警惕。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同时也是各种病毒肆虐的季节,而很多春季流行病都是以为前兆,因此,如果发现孩子发烧,一定要警惕这几种传染病。   1.  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麻疹发病初期表现为、怕冷、头疼、咳嗽、打喷嚏、流清涕等,症状很像;但常伴流泪、怕光、两眼发红等症状。发热4天左右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斑,出诊顺序为耳后、颈部、躯干,最后遍及四肢。  防治措施:接种是预防麻疹的重要措施,其预防效果可达90%,虽然有5%-15%接种儿可发生轻微反应如发热、不适、无力等,少数在发热后还会出疹,但不会继发细菌感染,亦无神经系统合并症。国内规定,麻疹疫苗初种年龄为8个月,随着时间延长疫苗免疫效应会变弱,因此在孩子4-6岁或11-12岁时,应第二次接种麻疹疫苗。  2.  风疹也是一种春季多发传染病,风疹病毒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呼吸道飞沫传播。风疹发病初期表现为发热、怕冷、咳嗽、流清涕,但患儿伴有耳后及枕部淋巴结的肿大,且发热12或24小时之后,即可见皮疹遍布全身。  防治措施:家长应注意不要让孩子接触风疹病人,如果接触了应立即就诊,预防发病。如果被诊断为风疹,病人应与健康人隔离,防止传染,在发热期间,要注意卧床休息,可服用温热解毒的中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3.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率很高,主要发生在婴幼儿人群。感染后起病较急,并伴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会出现皮疹,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型紧张水疱,周围明显红晕,有水疱的中央呈脐窝状。  防治措施:如果孩子长水痘,应立即隔离控制感染源,此病没有特效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预防皮肤继发感染,保持清洁避免瘙痒。该病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幼儿园为水痘传染高发区,建议在孩子上幼儿园前接种水痘疫苗。  4.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痄腮,是冬春季节常见传染病。刚开始发病时,孩子会出现怕冷、发热、厌食、萎靡不振,或兼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长则两天短则半天,患儿耳朵下边或耳朵前边就肿胀起来。  防治措施: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抗腮腺炎特效药物,主要对症治疗。发病期间注意口腔清洁,饮食以流质或软食为宜,避免酸性食物,保证液体摄入量。建议孩子出生后14个月常规接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或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如果有接触患者,一般应检疫3周。  5.
  猩红热是由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四季都有发生,冬春为高发季节。猩红热起病急,患儿会出现发热(甚或发高热)、怕冷、恶心等症状。发热24小时之内,患儿耳后会开始出现许多红点,继续发展到脖颈、胸部,最后红点连成一片一片的遍布四肢,只留口唇周围有一圈白色,舌头肿胀如猪肝,色如杨梅。  防治措施:在高发季节或周围出现猩红热病人时,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发热或皮疹,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预防猩红热,应注意居室、 用具的消毒和通风,有猩红热患者出现时,应及时隔离,以防进一步扩散。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育儿观点PK台
婴儿洗衣液评测
育儿频道精彩热文
育儿 相关话题
人气38256/2人气7402/7人气64554/2人气19921/5人气41243/11人气39234/2
向在线育儿专家提问
宝宝喂养、发育儿科
新生儿、儿童常见病儿科
儿童营养、心理行为儿科
请详细描述您的疑问,有助医生快速帮您解答!
庆圣诞迎新年,有福网免费冲印人人有,新年台历带回家 ...
宝宝需额外补DHA?专家说吃这些就够了....
如何预防春季咳嗽
39育儿频道
扫描关注智慧妈妈微信
我们一直提倡优生优育,因此备孕夫妻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如果使用了某些药物,在短期之内最好不要怀孕,以免影响宝宝健康。专家表示,接种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减毒活疫苗后,3个月内不宜怀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血液疾病为什么会发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