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健中国官方网站用手抓身体会出现很多条纹班是什么情况

寻觅敦煌阳光的碎片 青海湖兰州张掖敦煌5日游_旅游养生_养生之道网
||||||||||
///文章正文
寻觅敦煌阳光的碎片 青海湖兰州张掖敦煌5日游
养生之道网导读:序言:我在张掖的时候,有幸遇到了一位长者,他说,“许多事情或许你还无法理解,但是必须都得知道。”所谓智,为学日益。大西北之行……序言:我在张掖的时候,有幸遇到了一位长者,他说,“许多事情或许你还无法理解,但是必须都得知道。”所谓智,为学日益。大西北之行回来的那一天,我看到《南方周末》的一篇名为《寻找饥荒记忆的“85”后》的报道,讲的是一群从未体验过饥饿的“85后”回归乡村,重新挖掘半个世纪前三年困难时期的民间记忆。后来我在微博上看到有位叫Gabriele-Galimberti的摄影师从自己的祖母开始周游世界,邂逅并拍摄了各国为家人精心准备美食的祖母们的拿手私房菜,用相机一幕一幕地记录那些美食背后几代人之间的故事。我觉得这样的行为,最好是我今后走出去的理由。人一旦有了目标,接下去的路就不好走了。一、概要:此次行程从西宁开始,环了青海湖后往北走入甘肃境内,再经敦煌、嘉峪关、张掖和兰州四处,最后由兰州飞回上海。共计路程8040.7公里以上。当然,如果全程包车的话,你也可以从青海湖往西经格尔木直接抵达敦煌,不用走回头路。1、交通信息青海湖:市内公交至黑马河(位于青海湖环湖西路段,西宁以西约220公里),历时4小时,上午从西宁长途汽车站发车下午返回市区。环湖无公共交通,需自驾或包车,顺时针环行。青海湖包车,一定要走塔尔寺至青海湖的盘山公路,会看见美丽的拉鸡山、日月山和青海湖草原。包车袁师傅(女),电话:,青海湖包车两天为1200元(根据车型报价不同)。 茶卡盐湖:包车前往,位于青海湖黑马河往西100公里,昆仑、祁连山脚下。也可以去较近的茶卡盐厂。西宁至张掖:尚未开通火车,如欲火车前往,需绕道先往东至兰州后再往西北方至张掖。建议选择东部建国路汽车站的快客前往(每天早上8:00发车,东西部汽车站均可购票,103.5元),往北翻越祁连山后直达张掖市区,共338.7公里,历时5小时。在7、8月份,辽阔草原披上绿装,油菜花、绿绒蒿、杜鹃、大蓟、金露梅、银露梅、刺梅花等数十种花朵,加上前方祁连山脉,可称中国最美的国道。自驾或包车的话,门源、扁都口等都值得一去。张掖至临泽七彩丹霞:在张掖汽车西站乘坐张掖至肃南的大巴在南台子站下,后步行300米至景点。如逾11点大巴停止运行,可乘坐张掖至临泽的大巴(9元,40公里,1小时),再乘坐临泽至丹霞景区的大巴(6元,20公里,30分钟)亦可到达。冰沟&肃南丹霞:距七彩丹霞20公里,无公交,可在临泽景区门口的“乔家大院”拼车、包车前往,120元,电话:。也可在市区包车前往临泽、肃南和冰沟丹霞景区,包车费用为200元一天,司机姓赵,电话为:。包车价位基本一致,无需货比三家。马蹄寺:位于张掖市区西南方向65公里处,有汽车南站前往马蹄寺的班车。如错过班车时间,可包车来回,200元。如从丹霞景区直接包车至马蹄寺,需花费300元。嘉峪关市区至关城:市区内4路公交到底,票价1元,车程20分钟。长城第一墩,悬臂长城:只能包车前往,一个景点50元。敦煌至鸣沙山:鸣沙山位于敦煌市南5公里处,敦煌饭店附近3路公交直达,票价1元。需注意末班车时间,错过末班车的话门口也会有小黑车等候,虽然要价不高,但开价显然是“坑你没商量”的。敦煌至雅丹(不包括河仓城):雅丹景区位于敦煌市区200公里处,在市区乘坐旅游空调大巴,76元来回,一天两班,班车时间分别为7:00至16:00,14:00至22:00。可与敦煌市区任何公交车的售票员联系。敦煌至雅丹(可包括河仓城):市区包车前往,4人座小轿车费用为400元。包车师傅:。敦煌至莫高窟: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敦煌饭店门口绿皮公交直达,8元,途径敦煌火车站,火车站至莫高窟为5元。运营时间:8:30(市区首发)至18:00(莫高窟返回)。兰州火车站至兰州中川机场:1路公交坐至盘旋路西口,兰州大学后1站,共4站。下车后往前直走,过一条小马路至机场大巴等候处,大巴票价30元,半小时一班,人满立即发车。亦可TAXI前往,40元/人左右。在甘肃境内:兰州-张掖-嘉峪关-敦煌等都有铁路可以到达。也可选择全程包车,具体对比如下: 2、景点信息及注意事项塔尔寺:藏传佛教六大寺院之一,宗喀巴大师纪念地,班禅行宫所在地。门票80元,进入寺庙如果发现有缘的讲解员,请务必腾出时间跟随。 青海湖:7、8月份最佳,平均气温为15摄氏度,有湛蓝的青海湖、绿草如茵、大片的油菜花和膘肥体壮的牦牛和藏羊。每年3、4月份,青海湖刚开化的大冰块,被春季大风吹向岸边,在岸边堆积成长达几百米、高三四米的冰墙,如玉砌长城,壮观而神奇,这样的景色在中国其他地方是不可能看到的。目前青海湖周边正建造大门,今后需凭票入场。 青海湖鸟岛:5月禽鸟最多,鸟岛内有两个观鸟台。观景台相距2公里,有景区内电动车接送。岛上岩石嶙峋,景色旖旎,以产龙驹而闻名。门票125元。金银滩原子城:王洛宾“在那遥远的地方”中所提到的草原。同时那边也是两弹(原子弹&氢弹)研发地。在原子城,有许多苏联人50年代建造的房子。因在当时属于国家保密单位,那边的厂以数字命名,如二二一厂一分厂之类。青海湖租车 茶卡盐湖:景区内的小火车到7、8月份运行。此行未至。门票60元,小火车35元。茶卡盐厂:较茶卡盐湖景区更为原生态,位于昆仑山(元始天尊道场)脚下,可远眺祁连山,无需门票。茶卡盐湖盐厂临湖地面泥层较薄,似沼泽,走路需谨慎!茶卡盐湖 临泽七彩丹霞:共设4个观景台,由景区观光区间车送达。区间车是循环的,可有选择性地乘坐或徒步游览。需要注意的是,区间车从4号观景台(刀山火海)返回的最末时间为20:30左右,因季节和天气变幻做相应调整,事先需问清司机。门票40元,观光车20元。 肃南丹霞:位于甘州西郊的甘浚镇上,全程12公里,与临泽丹霞已经合并,此行未至。 冰沟丹霞:拥有典型的窗棂式丹霞,以形取胜。开发程度很低,山路是当地人自发用铲子开辟出来的,人迹罕至。门票为40元。(丹霞的最佳观赏时间是清晨和傍晚,日落时更佳。如果前一天下过雨,色彩会更艳丽。尽量避免阴雨天去。)马蹄寺:属裕固族自治县,地处祁连山脚下,各个景点较为分散,有千佛洞、三十三天石窟和临松瀑布等,天气好可安排一天时间游玩。石窟游玩请注意“下沙”。门票为58元。 关城:嘉峪关市内,交通便捷,目前正在维修,门票为120元。此行未至。悬臂长城:位于黑山峡谷北面,南北走向,城墙陡峭直长,有“西部八达岭”之称。门票21元。悬壁长城 鸣沙山-月牙泉:山体由流沙堆积而成,东起莫高窟,西止睡佛山下党河水库,绵延40多公里,南北广布20多公里,最高处海拔1715米。去鸣沙山、月牙泉游玩以傍晚、黄昏时分最佳。有骆驼、越野车、摩托车和滑沙等娱乐项目,观光车路线:从门口至月牙泉,不建议乘坐。(在鸣沙山一定要注意保护相机,风里的沙尘非常细,除非要拍照,否则相机、手机都不要拿出来)门票为120元,当地人门票为5元,学生票什么的都弱爆了,SO,你懂的。 莫高窟:与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一般开放40-50个石窟,但每批游客只能参观10个石窟和两个陈列中心,由景区内讲解员带领,游客需带上相应的耳机,共计两个小时。在公众假期内可多参观5个,但人数较多,讲解时长较短。如果酷爱石窟艺术的,可在讲解员讲解完毕后,自行跟随其他讲解员至其他洞窟,需注意的是,无管制状态下跟随讲解员游览莫高窟是没有耳机的,听起来会比较费力。莫高窟讲解员多半以介绍石窟年份、部分壁画内容及绘画颜料等为主。门票为160元,学生票80元,SO,你也懂的。(另外,三危山就在这莫高窟正对面)值得一说的是,莫高窟即将开放网站,可在网络上实景浏览。 莫高窟 西千佛洞:因位于莫高窟之西而得名,距敦煌敦煌市区约35公里,开凿于党河河岸的悬崖峭壁上。只开放5个石窟,莫高窟肩负着发扬光大我国传统文化的责任,但西千佛洞则以保护为目的,不希望大量游客涌入,两个石窟艺术造型、绘画方式、石窟内结构一脉相承。门票为20元。如遇下雨、下雪、沙尘暴等恶劣天气,为保护文物暂停开放。 河仓城:建于西汉,位于敦煌西北60公里处的戈壁滩中,西距玉门关20公里,是古代中国西北长城边防至今留下来古老罕见的军需仓库。河仓城年代久远、年久不修,不便走进。仓库西面50米处是一个大湖泊,岸边长满芦苇、红柳、甘草,东面是深不可测的沼泽地。在戈壁滩这种地方,一旦有水,就会有无穷尽的生命,因此这边的蚊虫数量灾难性的多,尤其是夏天至此的游客,一定要做好防蚊虫叮咬的各项准备工作!!!!!!只能包车前往,游客极少,票价为40元,与玉门关、汉长城联票。此联票购票处设在去雅丹的必经之路上,不买联票无法至雅丹。另外,戈壁滩上的小石子很硬,请小心手机别摔地上,因为连“诺基亚”都败了。玉门关:又称小方盘城,为丝绸之路通往西域北道的咽喉要隘,位于敦煌城西北90公里处戈壁滩中。关城为正方形,黄土垒高10米、上宽3米、下宽5米,东西24米,南北宽26.4米,面积633平方米,西北各开一门。玉门关汉长城:玉门关西面党谷隧一带的长城保存较好,地基宽3米,残高3米,顶宽1米,为我国目前汉代长城保留最完整的一段。汉长城遗址 雅丹魔鬼城:位于新疆、甘肃交接且距玉门关西北80公里处。参观魔鬼城共可至四个景点,有三个景点的游览时间为10分钟,另外一个景点的游览时间为半个小时,时间限制严格。门票50元,观光车30元,建议观赏雅丹日落,顺便可以欣赏回程黑夜星辰下的戈壁滩。雅丹国家地质公园(雅丹魔鬼城)沙洲夜市:敦煌当地小吃、干货以及手工艺品的天下。我们中意的木雕艺术(原料是当地“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的英雄树胡杨木)我们中意的藏族艺术3、食宿信息张掖搓鱼子:张掖特有的经典面食小吃。将面粉用盐水和成面团,擀成0.5厘米厚的面张子,切成四楞面条,将面条子分段搓成一寸长,两头尖的面鱼。吃的时候要浇上卤汁,或者直接与蒜苗、肉之类的炒在一起。张掖茄辣西:长茄子、青椒和西红柿炒在一起。三种原本种在一地,采摘容易,且成本低廉,烹制简单。张掖苗氏卷子鸡:西北面食与菜肴融合,酱香浓郁,和大盘鸡一样也是超级大份。位于良茂宾馆对面钟鼓楼东面,店里只有这一道菜。苗氏砂锅卷子鸡张掖山菇面片、酸辣牛肚、虎皮辣子、木耳跑蛋和花卷(乔家大院)乔家大院农家院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住宿:乔家大院 位于临泽丹霞景区300米处,联系方式乔克俭,独立卫浴标间为120/间。也可与那边的康大哥联系,他在那边呆了好多年对当地的气候地貌等都比较了解,而且在乔家大院用餐的话,他还会亲自给你做当地地道的美食哦! 敦煌杏皮水:敦煌招牌饮料,用当地李广杏为原料,用杏皮熬制而成。和北京的酸梅汤有异曲同工之妙。敦煌驴肉黄面:麦面制品,它细如龙须,长如金线,柔韧耐拉。煮熟后,调汤或加菜食用,香味溢口,别具风味。制作黄面的工艺极其讲究,操作也非常不易。拉面师傅时而要将面拉成长条,时而旋转拧成麻花状,将一团七八斤的面团拉成一把细如粉丝的面条。下锅煮熟的黄面色泽黄亮,乘热拌莱食之。其历史悠久,莫高窟156窟(宋)壁画上有制作黄面的生动场景。顺张驴肉黄面馆,敦煌市西大桥农贸市场门口(文庙巷84号)。敦煌双元牌酸奶:口感较细腻略偏甜,当地就双元一家奶制品厂。敦煌辣油面,鸡汤馄饨敦煌烤羊肉串:老马家的烤羊排味道好极了!老马烧烤总店敦煌酱猪蹄:敦煌沙洲夜市内随处可见。敦煌黄杏干、阳关葡萄干、鸣山大枣:敦煌因日照充足,其水果种植较好。葡萄和大枣一点也不比新疆及山东的逊色,而且价格便宜,是新疆的一半,建议空箱装货!PS:沙洲夜市旁农贸市场内的这个老板好!敦煌方便面:有西红柿牛肉、酸汤燥子面和大盘鸡口味等。敦煌住宿:敦煌饭店 ,鸣山北路373号(近市政府),电话:9。火车站接送。兰州拉面:原为西北游牧民族招待高级宾客之风味食品,距今已有160余年历史。兰州牛肉拉面的制作的五大步骤分为选料、和面、醒溜条和拉面,巧妙地运用了所含的物理性能,即面筋蛋白质的延伸性和弹性。 嘉峪关烧鸭/烧鸡、人参果嘉峪关烧烤出了上海,辣酱都是一级棒的!嘉峪关住宿:推荐百时快捷酒店 ,于嘉峪关市兰新东路638号(兰新东路与五一中路交汇处),邻近商业街新华路,雄关广场,镜铁市场。距火车站5公里(3路公交直达),距汽车站2公里(步行及至);至嘉峪关著名旅游景区、嘉峪关关城、东湖,皆有公交直达。电话:。西宁干汁麻辣烫:辣酱香浓。西宁腊汁肉夹馍:即”肉夹于馍“,大肉(猪肉)夹膜,膜的烘焙较为爽脆。西宁手抓羊肉:也叫手抓白条,吃时一手抓肉,一手拿刀,割、挖、剔、片,把羊骨头上的肉吃得净光。青海湟鱼:青海湖以盛产湟鱼而闻名,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很值得提及的是,这里产的冰鱼较为著名。每到冬季,青海湖冰封后,人们在冰面钻孔捕鱼,水下的鱼儿,在阳光或灯光的诱惑下便自动跳出冰孔,捕而烹食味道鲜美。青海糌粑:藏民食品,是以青稞磨成粉为原料,经炒熟后,以酥油为粘合剂制作而成。藏族过藏历年时,家家都要在藏式柜上摆一个叫”柱索琪玛“的吉祥木斗,斗内放满青稞,糟极和卓玛(人参果)等,上面插着青稞穗、麦穗花校和一种叫”孜卓“的绘有太阳、月亮、星星图案的彩脾。邻居或亲朋来拜年,主人便端过”竹索琪玛“,客人用手抓起一点糌粑,向空中连撤三次,再抓一点放进嘴里,然后说一句:”扎西德勒“(吉祥如意),表示祝福。青海土豆牦牛肉、肉末粉丝、青菜蘑菇及番茄蛋汤青海酿皮:在西宁和农业区各城镇出售酿皮的摊贩到处可见。酿皮虽是小吃,但可作主食充饥解饿,也可当菜肴,充当下酒冷盘。冷热均宜,四季可食。青海老酸奶:口感原始偏酸少糖,含多种乳酸、乳糖、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酶等。青海刚察刀削面乐都刀削面青海湖黑马河住宿:卓玛家,面朝青海湖(推荐二楼标间),日出观赏地。旺季较为火爆,需提前预约。西宁住宿:青海行国际青年旅社 ,西宁城中区民主街4号,56号,电话:。若要选择青海行的驴友拼团,请事先电话报名。青海行国际青年旅舍4、推荐线路青海湖最佳旅游季节为7、8月份。那边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所以他们的油菜花要到夏季才盛开。张掖最佳旅游季节为6-9月。夏季张掖气候凉爽,是消夏避暑的好去处。日出在早上6:00左右,日落在晚上20:00左右。由于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冬季风大,寒冷干燥,不建议旅游观光。敦煌最佳旅游时间为9月。9月是敦煌秋收的季节,不妨抓住机会品尝一番阳关的葡萄!每年春夏季会有沙尘暴和干热风两大自然灾害,如果此时前往,应备好帽子、头巾、口罩等。(以下为推荐线路,可选择在参观莫高窟的同一天游览三危山,我们此行未至三危山) 5、注意事项装备:魔术面巾、防晒霜、帽子、登山鞋、洞洞鞋(爬沙山)、清凉油、蚊不叮、止痒膏。许多旅游景点较为荒芜,请务必配齐饮用水和干粮。青海等高原地区,请备牛肉干、巧克力等能量较高的食品。二、名词解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起始于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都长安(今天的西安)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它跨越陇山山脉,穿过河西走廊,通过玉门关和阳关,抵达新疆,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通过中亚、西亚和北非,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它也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敦煌飞天:敦煌飞天它原本是乾闼婆与紧那罗的复合体。神话传说中说他们一个善歌,一个善舞,形影不离,融洽和谐,是恩爱的夫妻。后来被佛教吸收,化为天龙八部众神中的两位天神。后随着佛教理论和艺术审美以及艺术创作的发展需要,由原来的马头人峰的狰狞面目,逐渐演化为眉清目秀,体态俏丽,翩翩起舞,翱翔天空的天人飞仙了。 乾闼婆和紧那罗最初在佛教天龙八部众神中的职能中有区别的。乾闼婆---乐神的任务是在佛教净土世界里散香气,为佛献花、供宝、作礼赞,栖身于花丛,飞翔于天宫,紧那罗---- 歌神的任务是在佛国净土世界里,为佛陀、菩萨、众神、天人奏乐歌舞,居住在天宫,不能飞翔于去霄,后来乾闼婆和紧那罗的职能混为一体;乾闼婆亦演奏乐器,载歌载舞;紧那罗亦冲出天宫,飞翔云霄,化为后世的敦煌飞天。 敦煌飞天是印度佛教天人和中国道教羽人、西域飞天和中原飞天长期交流、事融合为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飞天。它是不长翅磅的不生羽毛、没有圆光、借助彩云而不依靠彩云,主要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翱翔的飞天。丹霞地貌:由陆相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砂砾岩层巨厚,垂直节理发育。曹丕的《芙蓉池作诗》中写道“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这是丹霞一词最早的出处,意指景象明丽绚烂,后被我国地质专家冯景兰在粤北丹霞山首次发现丹霞地貌时运用并命名。丹霞地貌的首要特征便是颜色,形成丹霞地貌的岩层都是偏红色沉积岩,经过长期的风化剥离和流水的侵蚀,形成的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发育于距今约200万年的前侏罗纪至第三纪。河西走廊:中国内地通往新疆的要道。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间,长约9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百公里,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形如走廊,称甘肃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又称河西走廊。佛:佛字左边是一个人,加上右边寓意为一个人在经历了弯弯曲曲的道路以后,最终走向了智慧的解脱之路。三、文化苦旅大西北西宁:西宁(藏语:Zi-ning,撒拉语:Ci Liang)是青海省的省会,古称西平郡,青唐城。青海省第一大城市,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教、交通和通讯中心。兰新铁路客运专线经过西宁,设有站点,西宁地处青藏高原河湟谷地南北两山对峙之间,统属祁连山系,黄河支流湟水河自西向东贯穿市区。全市常住人口达到222.8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65.44%。市内居住汉、藏、回、蒙古、撒拉、满及土等众多民族。主要宗教为伊斯兰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道教,天主教等。市区海拔2261米,年平均降水量380毫米,蒸发量1363.6毫米,年平均日照为1939.7小时,年平均气温7.6℃,最高气温34.6℃,最低气温零下18.9℃,属高原高山寒温性气候。夏季平均气温17-19℃,气候宜人,是消夏避暑胜地,有“中国夏都”之称。西宁古为羌地,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军西进湟水流域,汉将霍去病修建军事据点西平亭,这是西宁建制之始。东汉建安时期,又置西平郡,治西都县(今西宁市)。魏文帝黄初三年(公元222年)扩建为西平郡,开始筑城。北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改为西宁州,至此西宁之始于见史。公元1929,青海正式建省,治西宁县,公元1946,正式成立西宁市。贵德:贵德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海南藏簇自治州东南部。黄河由西向东中贯罗汉堂、河西、河阴、河东、尕让五个乡镇,在黄河上游建制最早,历史悠久。河谷川水地区林木葱郁,阡陌纵横,盛产瓜果,是有名的“高原瓜果之乡”。境内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优美,素有“小江南”之称。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在贵德视察时,曾题词赞誉“天下黄河贵德清”。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莲花山坳中,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是藏区黄教六大寺院之一。每年的农历正月、四月、六月、九月分别举行四次大的法会,称之为“四大观经”。另外,农历十月下旬有纪念宗喀巴圆寂的“燃灯五供节”和年终的送瘟神活动。由于塔尔寺是宗喀巴大师的降生地,成为信徒们向往的出名圣地。历史上,第三、四、五、七、十三、十四世达赖喇嘛和六、九、十世班禅大师均在这里驻锡过。同时,它也受到历代中央王朝的高度重视。现存塔尔寺总建筑9300余间,占地600余亩,殿堂25座,主要为大金瓦殿、大经堂、九间殿、小金瓦殿、花寺、大拉让、弥勒佛殿、释迦佛殿、依怙殿等。该寺设有显宗、密宗、时轮、医明四大学院和欠巴扎仓,研习佛学和藏族语言、文字、天文、历算、医药、舞蹈、雕塑、绘画、建筑等各方面的知识,并于清道光七年(1827),创建该寺印经院,所印藏文经典及各种著述,畅销藏区各地。酥油花、堆绣、壁画被称为塔尔寺的艺术“三绝”。壁画多以矿物颜料画在布幔上,内容主要为经变、时轮、佛等。堆绣拥有四百多年历史,是用各种色彩艳丽的绸缎剪成各种佛像、人物、花卉、鸟兽等,然后以羊毛或棉花之类充实其中,再绣在布幔上。因此有明显的立体感,看上去,层次分明,栩栩如生。内容大都取材于佛教故事和宗教生活等。塔尔寺塔尔寺塔尔寺塔尔寺塔尔寺 塔护法殿内设有动物标本,老鹰、牛、羊、鹿、虎皮等,味重。塔尔寺酥油花塔尔寺塔尔寺塔尔寺 宗喀巴大师:相传宗喀巴于1357年藏历10月10日诞生在“宗喀”(今青海省湟中县塔尔寺)。宗喀巴从小聪明过人,3岁进夏宗寺,受近事戒。7岁入夏琼寺受沙弥戒,在此随高僧端智仁青学经9年,16岁离开夏琼寺徒步赴卫藏学法,后来到后藏,朝拜各派名寺,遍访高僧名师,刻苦研习法学,29岁在雅隆地区南杰拉康寺受比丘戒。34岁时对佛教密乘教典、灌顶诸法均有很深的造诣,并到处去讲经讲法,在佛教界乃至社会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他于1401年和1406年分别撰写了《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奠定了他创立格鲁派的理论思想基础。他一生中的著作达170多卷。宗喀巴离家赴藏一心学法多年,其母香萨阿切思儿心切,让人捎去自己的一束白发,意在告诉他老母已白发苍苍,希望他回来一晤。宗喀巴为佛教事业决意不返,给母亲和姐姐各捎去一幅用自己的鼻血画成的自画像和狮子吼佛像,并在信中写到:“若能在我出生地点用10万狮子吼佛像和菩提树为胎藏,修建一座佛塔,就如同我见面一样。”1379年,其母与众信徒按宗喀巴的意愿,用石片砌成一座莲聚塔,这便是塔尔寺最早的建筑物。1577年在此塔旁建了一座明制汉式佛殿,称弥勒殿。由于先有塔,尔后才有寺,安多地区的汉族群众便将二者合称为塔尔寺。 塔尔寺 格嘉活佛:格嘉仁波切1935年诞生于安多。曾作为嘉瓦丹增嘉措转世候选灵童之一,之后被认定为格嘉活佛转世。五岁入佛门,在塔尔寺师从密拿?多杰强等法王,精通了显密经典。曾担任塔尔寺堪布等职,晚年后仁波切常年低调隐居、长期离世闭关专修,被公认为实修派大德典范。因实修三士道而得到大成就,其卜卦预算特别厉害。现仍键在。塔尔寺 青海湖:蒙古语为“库库诺尔”,藏语为“错温布”,都是“青色的海”的意思,是中国最大的内陆高原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素有高原蓝宝石之称,青海省名称也由此而来,而青海湖草原是青海省最优良的牧场。青海湖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由祁连山的大通山(北)、日月山(东)、青海南山(南)与橡皮山(西)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3600米到5000米之间。其面积为445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为360公里,湖面东西长、南北窄、平均水深约19米,最大水深28米,蓄水量达1050亿立方米,湖面海拔3260米。青海湖湖水来源主要依赖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补给。入湖的河流有40余条,主要有布哈河(最大)、巴戈乌兰河、倒淌河等。 青海湖古称“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羌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青海湖游览分东南西北线,一般南线和西线风景较好,尤其以西线为最佳,其西面黑马河最适宜看日出。东线主要景点是鸟岛,北线离湖面较远,看不见青海湖,而在自驾的过程中,看到美丽的青藏铁路了,就进入了青海湖的北线了。青海湖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是藏族,其次是蒙古族和回族。 鸟岛:青海湖鸟岛地处青海湖的西北部,面积0.8kO,近年来由于注入的水量少于蒸发量,湖水逐渐下降,基本上已成为半岛。在长约500m,宽约150m的鸟岛上栖息着近十万只候鸟,堪称“鸟的王国”。青海湖鸟岛位居我国八个鸟类保护区之首,由一东一西两个岛屿组成。西面叫海西山,又名小西山,壮若驼峰,面积0.27平方公里,每年四月来自我国南方云贵一带及印度洋岛国的斑头雁、鱼鸥、棕头鸥、赤麻鸭、鸬鹚和其它鸟类10万余只候鸟在此筑巢栖息。距海西山岛东一公里是海西皮岛,面积46公顷。鸟岛自禽流感后,鸟类数量急剧下降,现逐渐增多。每年3~4月,从南方迁徙来的雁、鸭、鹤、鸥等候鸟陆续到青海湖开始营巢;5~6月间鸟蛋遍地,幼鸟成群,热闹非凡,声扬数里,此时岛上有30余种鸟,数量达16.5万余只;7~8月间,秋高气爽,群鸟翱翔蓝天,游弋湖面;9月底开始南迁。据说,鸟岛之所以成为鸟类繁衍生息的理想家园,主要是因为它有着独特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这里地势平坦,气候温和,三面绕水,环境幽静,水草茂盛,鱼类繁多,是鸟类繁衍生息的天然场所。那些独具慧眼的鸟儿们,根据自己的习性和爱好,在这里选择不同的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构筑自己的家园。鸟岛鸟岛鸟岛鸟岛鸬鹚岛:鸬鹚岛约4.6kO,岛上地势较为平坦,生长着茂密的豆科禾、野葱等植物。现在岛上建有栈道,漫游其上,既可远眺蔚蓝的青海湖,还能近距离观赏正在学飞的雏鸟。鸬鹚岛的东部,悬崖峭立,濒临湖面。岛前有一巨石突兀嶙峋,矗立湖中。四周波光岚影,颇为壮观。鸬鹚岛正对青海湖中的海心山,在岛的东南部建有码头,乘快艇可达海心山,也可在湖上畅游一番。鸬鹚岛是鸬鹚的王国,栖息的鸬鹚数以万计,它们在岩崖上筑满大大小小的窝巢。尤其是岛前的那块巨石之上,鸬鹚窝一个连一个,俨然象一座鸟儿的城堡。鸬鹚通体黑色,肩和翅具有青铜棕色金属反光,两肋有白斑。繁殖期头和颈生有白色丝状羽。眼绿色,具蹊及锐爪。每年3月中下旬迁来青海湖,主食鱼类,善游泳和潜水,巧以捕鱼。鸣声粗犷,不悦耳。4月中旬产卵1至5枚,28天左右出雏。晚成鸟,雏鸟一月后离巢,10月中下旬飞往南方。鸟岛鸟岛鸟岛鸟岛鸟岛黑马河黑马河,即黑马河乡,位于青海省共和县县境西北部,西宁以西约220公里处的青海湖边上,是青海湖环湖公路的起点。人口0.4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0%。面积0.1万平方千米。辖加卜龙、直合去乎、文巴地、然去乎4个牧委会。黑马河到鸟岛这一段被誉为青海湖最美的路段,在不同的季节呈现不同的美景:5月,野花绽放,群鸟飞翔;8月,万亩油菜花在湖畔灿烂盛开;而在繁华过尽的10月,黑马河草原归于平静,青海湖也呈现出最朴素的美态。黑马河日落茶卡(qiǎ)盐湖:茶卡藏语为“盐海之滨”,总面积105平方公里,是柴达木盆地有名的天然结晶盐湖。早在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就已开采,迄今已有230多年的历史。其成分主要是氯化钠,食用盐。盐湖的形成是由于灾难或地壳运动,青藏高原从前是海洋的一部分,经过长期的地壳运动,这块地面抬起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原,结果海水留在了一些低洼地带形成了许多盐湖和池塘,茶卡盐湖就是其中一个,茶卡湖内的盐几乎无穷无尽,因为雨水会将更多的盐从周围的山上带下。这里面积比青海湖小,年降雨量小,故每年能注入到这里的水量特别少,加上这里蒸发又特别厉害,故能形成这个含盐量极高的盐湖。茶卡盐湖的湖水面积,水深明显受季节影响,雨季湖水面积可达104平方公里,相当于杭州西湖的十几倍,干季湖水面积明显减少。湖水属卤水型。底部有石盐层,一般厚5米,最厚处达9.68米,湖东南岸有长十几公里的玛亚纳河注入。其它注入盐湖的水流很小,且多为季节性河流。开采过的卤水,几年之后又重新结晶成盐层。茶卡盐湖察尔汗盐湖:氯化钾,工业用盐倒淌河:是一条发源于日月山,依靠雪融水和雨水的季节河。河水本是从西往东流,相传文成公主摔了日月宝镜,下了山一路来到河边,她要在这里弃马登船,想起永远远离的家乡、亲人,不禁泪流满面,河水为之动容,也想一路陪着公主远走,于是便改变了方向,一路奔腾向西了。早在汉高祖刘邦以贿赂匈奴阏氏以脱七日白登之困之时,就开始对匈奴维持这种和亲政策,然而一意逢迎带来的和平是脆弱的,牺牲金玉子女的代价就是无尽的屈辱和无尽的索取,直至国破家亡。 塔尔寺至青海湖,黑马河至茶卡盐湖,西宁至张掖 敦煌:敦煌是甘肃省酒泉市辖的一个县级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敦,大也;煌,盛也。敦煌古称沙洲,位于古代中国通往西域、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曾经拥有繁荣的商贸活动。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敦煌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点,南枕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西接浩瀚无垠的罗布泊,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东峙峰岩突兀的三危山。人口18万多,全市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旅游服务业次之。敦煌面积3.12万平方公里。属暖温带气候。年降雨量只有39.9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2400毫米。日照充分,无霜期长。在这个靠近沙漠戈壁的天然小盆地中,党河雪水滋润着肥田沃土,绿树浓荫挡住了黑风黄沙;粮棉旱涝保收,瓜果四季飘香;沙漠奇观神秘莫测,戈壁幻海光怪陆离;文化遗存举世闻名,社会安定民风古朴,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敦煌,历经沧桑,几度盛衰,步履蹒跚地走过了近五千年漫长曲折的里程。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中原部落战争失败后被迁徙到河西的三苗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以狩猎为主,开始掌握了原始的农业生产技术。夏、商、周时期,敦煌属古瓜州的范围,有三苗的后裔,当时叫羌戎族的在此地游牧定居。战国和秦时,敦煌一带居住着大月氏、乌孙人和塞种人。以后,大月氏强盛起来,兼并了原来的羌戎。战国末期,大月氏赶走乌孙人、塞种人,独占敦煌直到秦末汉初。东汉初年,匈奴又逐渐强盛,征服了曾是西汉管辖的大部分西域地区,丝绸之路被迫中断。公元75年,东汉王朝出兵四路进击北匈奴,凉州牧窦固率河西兵大败匈奴,收复了伊吾等失地,重新打开通向西域的门户。同时派遣名将班超两度出使西域,杀死匈奴使节,联络西域诸国与东汉建立了友好关系,使断绝65年的丝绸之路重新畅通。十六国时期,群雄逐鹿中原,战火四起,百姓流离失所,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河西成为相对稳定的地区。中原大批硕学宿儒和百姓纷纷背井离乡,逃往河西避难,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尤其汉魏传入的佛教在敦煌空前兴盛。饱受战争之苦的百姓拜倒在“佛”的脚下,企望解脱苦难,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敦煌是佛教东传的通道和门户,也是河西地区的佛教中心。有一大批佛学高僧在敦煌讲经说法。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乐V和尚在三危山下的大泉河谷首开石窟供佛,莫高窟从此诞生了。之后,开窟造佛之举延续了千百年,创造了闻名于世的敦煌艺术。北魏灭了北凉,统一了北方,占据了河西。这个时期,敦煌比较安定,百姓安居乐业,佛教随之盛行。北魏在莫高窟开凿洞窟13个。隋朝的建立,结束了西晋以来三百余年的分裂局面,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隋文帝收复河西时,相继平息了突厥、吐谷浑的侵扰,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与繁荣。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元太祖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漠北各部族,成立了强大的部落联盟。1227年,蒙古大军灭西夏,攻克沙洲等地,河西地区归元朝所有。此后,升敦煌为沙州路,隶属甘肃行中书省。后升为沙州总管府。元朝远征西方,必经敦煌。当时瓜、沙二州屯兵济济,营寨栉比,屯垦农兵遍布党河、疏勒河流域。敦煌一度呈现出经济文化繁荣的景象,和西域的贸易更加频繁。著名旅行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就是这一时期途经敦煌漫游到中原各地。元朝统治者也崇信佛教。莫高窟的开凿得以延续。现存元代洞窟约10个。自元朝以后,千里河西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彩。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为扫除元残部,派宋国公冯胜率兵三路平定河西获胜,修筑了嘉峪关明长城,重修了肃州城。明王朝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防卫,设置了关西七卫。永乐三年(1405年),在敦煌设沙州卫。后吐鲁番攻破哈密,敦煌面临威胁。明王朝又在沙州古城设置罕东左卫。正德十一年(1516年),敦煌被吐鲁番占领。嘉靖三年(1524年),明王朝下令闭锁嘉峪关,将关西平民迁徙关内,废弃了瓜、沙二州。此后二百年敦煌旷无建置,成为“风播楼柳空千里,月照流沙别一天”的荒漠之地了。清康熙后期,清王朝渐次收复了嘉峪关外的广大地区。雍正三年(1725年),在敦煌建立沙州卫,并开始从甘肃各地移民2400户到敦煌垦荒定居,同时又迁吐鲁番、罗布泊大批兵民于沙州一带。雍正末,沙州已有耕地10万余亩,引党河水分10渠灌溉,农业得到很快的恢复和发展,形成河西走廊西部的戈壁绿洲。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改沙州卫升敦煌县,隶属安西直属州,直至辛亥革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敦煌一直是县府所在地。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立敦煌市。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三危山:又名卑羽山,在敦煌市东南25公里,绵延60公里,主峰在莫高窟对面,隔大泉河与鸣沙山相望,其“三峰耸立、如危欲堕,故云三危”。“三危”是史书记载最早的敦煌地名。在三危山山上山下,历代建造庙宇,香火兴盛。据山海经记载,三危山是神鸟三青鸟居住的地方,在远古神话传说中,三青鸟是为西王母取食的童子,这给三危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结合上书左传,史记等记载,原住于洞庭湖,鄱阳湖之间的三青部落,在当时的部落战争中战败,一部分三苗人被流放到了三危山,据史书考证,三青本来是以鸟声龙身为图腾的民族,所谓的三青鸟居之,就是南方以三鸟为图腾的民族被流放到了这里,三苗民族迁移到了三危山,成为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最早的敦煌居民,也由此翻开了敦煌灿烂历史的第一页。当地的百姓自然将此山奉为神山,修建了众多的宇寺棺、王母宫、观音井、老君堂,南天门等一批古建筑至今,遗迹犹存。三危山隔大泉河与莫高窟毗邻,莫高窟则因三危山之佛光而建,据莫高窟佛龛碑记:“莫高窟者,厥初秦建元二年(366年),有沙门乐樽、戒行清虚,执心恬静,尝杖锡林野,行止此山,忽见金光,状有千佛,遂架空凿岩,造窟一龛”。三危山为敦煌第一圣境,在地方志中被列为敦煌八景之首,曰:“危峰东屹”。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县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下,因地处莫高镇而得名。它是我国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艺术石窟。分布在鸣沙山崖壁上三四层不等,全长一千六百米。现共有洞窟735个,有壁画有塑像的是492个,彩塑雕像2415尊,壁画总面积约45000平方米。石窟大小不等,塑像高矮不一,但内部结构一致,分为前室、走廊和正殿。整个洞窟一般前为圆塑,而后逐渐淡化为高塑、影塑、壁塑,最后则以壁画为背景,把塑、画两种艺术融为一体。其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建筑、塑像和敦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系统反映了北魏、隋、唐等十多个朝代的艺术风格。中国石窟艺术源于印度,印度传统的石窟造像乃以石雕为主,而敦煌莫高窟因岩质不适雕刻,故造像以泥塑壁画为主。西周北魏的壁画保留了印度人样貌,隋代较为细腻优美。遇阳光、空气最容易氧化的颜料是白色和红色。莫高窟莫高窟莫高窟莫高窟莫高窟莫高窟 莫高窟第3窟:元代千眼千手观音莫高窟莫高窟莫高窟 莫高窟11-12-13窟:晚唐开凿,经面画有极乐世界场景,包括女子五百岁出家,老人入墓,一次七收等。此窟为家族窟,保存完好。莫高窟16-17藏经洞:为典型唐代石窟结构,曾出土了经卷、文书、织绣、画像等5万多件,艺术价值极高。可惜由于当时主持莫高窟的王道士愚昧无知,这些石窟宝藏几乎被悉数盗往国外,现存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日本和俄罗斯等国。莫高窟100窟:绘有反弹琵琶。莫高窟130窟:莫高窟第二大佛,塑弥勒,从上往下建造,历时30年完成。其左手为第一美女手,右手毁坏后于宋朝修补,显得硬板。莫高窟148窟:一千两百年前,佛祖长15米,为涅经变。莫高窟第217窟:盛唐,窟室为覆斗藻井顶。西壁开龛塑像皆残,背光两侧各画四弟子二菩萨,龛外绘观音和大势至菩萨。南壁绘“法华经变”诸品故事画,壁画以序品为中心,细致描绘灵鹫山上释迦向会众说法华经的情景。在序品的东侧绘有方便品、法师品等,序品的西侧绘的提婆达多品、化城瑜品等,下方绘有药王菩萨本事品、随喜功德品等,画面上山峦重叠耸峙,绿树成荫,河流蜿蜒其间,在这样的环境中刻画人物的活动,是一幅出色的山水人物画。北壁是“观无量寿经变”,壁画以阿弥陀净土为中心,绘西方三圣及听法菩萨群像,周围是宏伟的大型建筑群,殿前是歌舞娱乐场面,舞着手执长带在莲花上急速旋转,是唐代健舞中的拓技舞。东壁通壁画“法华经变观音普门品”,表现观世音菩萨救诸苦难和三十三现身说法等救度世人的情景,描绘生动,是盛唐壁画的代表作。莫高窟 莫高窟第249窟:西魏,莫高窟北朝石窟代表作之一。其建筑形制为覆斗顶方形窟。西壁居中开圆淮箜瑁谒苌契首鹣瘢媳北谧陨隙挛旃坷帧⑶Х稹⒁┎娴母窬郑Х鹬谢嫠捣ㄍ肌4丝咦罹咛厣氖强叨ケ诨ノ髋⑿蘼尥酰嗌硭哪克谋郏帕⒑V校智嫒赵拢の溃砗笪朊稚剑缴镶崂旃搅讲嗷坠俚纭⑽诨瘛⒂晔Α⒅烊浮⒔鸪崮竦取6ザκ砍型心δ岜χ椋商熳笥一こ郑烊负涂兹赶喽苑上瑁κ恳韵潞擞肽窕裣职傧芳肮晟呦嘟坏男浜吞焓蕖翱鳌薄?叨ツ媳迸直鸹豕臀魍跄福较喽猿疲馐侵性厍鹤宕车纳窕疤獠摹6豕裣б巡谢伲龃嫠牧担镊シ稍镜龋登昂螅形诨瘛⒂鹑撕统损椒锍纸诘姆酵恋龋诹迪率巧尼髁猿∶妫魍跄赋朔锍党鲂校昂笥谐灭椒锍纸诘姆绞亢头商煳己退娲樱迪掳谆⒊鄢遥岛箪浩炱铮锌魑菜娣锍担旅婷杌媪艘芭;蒲虻榷镌谏铰褪髁掷锍雒坏某【啊莫高窟 莫高窟第276窟:隋(西夏重修)。覆斗型顶,西壁开一龛。窟顶西披隋画释迦多宝并坐,人非人二身。西、北披存隋画飞天各一身,残画各一角。西壁龛顶隋画火焰佛光与双树。龛内西壁画佛光,南壁西夏画飞天一身与云气,北壁西夏画云气。龛上画多宝塔。龛下正中西夏画比丘三身、侍者一身,两侧隋画供养人。龛外南侧画文殊一身,龛外北侧画维摩诘一身。南壁画说法图一铺,下画女供养人。北壁画说法菩萨一铺,胁侍菩萨一铺,胁持菩萨二身,下面画男供养人一排。东壁门北存天王一角。 莫高窟第285窟:西魏。此窟为覆斗顶方形禅窟。窟内有西魏大统四、五年造像题记,是早期莫高窟唯一有确凿纪念的洞窟。此窟西壁开三龛,中央大龛内塑善跏坐佛像,两侧小龛内塑禅僧像,龛外壁画诸、菩萨、外道等像。南北壁各凿四禅宝,北壁上绘七佛说法图和供养人像及发愿文。南壁上绘“五百强盗成佛因缘”故事画和释迦多宝佛说法图。在洞窟窟顶四披上画天空诸神,佛教题材和民族传统神话交互杂呈。西披画有化身童子、飞天、雷神、朱雀、乘鸾仙人等。南北披上画有飞天、雨师、辟电、羽人、飞廉、鸟获、开明等神异。东披中央绘二力士承举莲花摩尼宝珠,两旁是伏羲女娲,皆人面蛇身,手持矩规,胸前圆轮中分别画三足乌和蟾蜍,象征日月。窟顶中心为华盖式藻井,四周饰以垂幔,上挂玉佩、流苏、羽葆、悬达四披,整个窟顶壁画,天神飞舞,天花飘旋,满壁风动。 莫高窟323窟:清代。莫高窟329窟:绘有佛祖出生,壁画为一千两百年前的,塑像是清代的。莫高窟332窟:开凿年代为隋末唐初,供奉三世佛祖,有镀金,现在佛在中间方形石柱上,布局很讲究,推断是有钱人供奉并维护的。莫高窟409窟:壁画绘有西夏王、回鹘王团龙服。莫高窟第419窟:隋。此窟为前人字披顶后接平顶窟,西壁开龛,内塑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主尊佛像丰满圆实,塑造手法概括洗炼,略带夸张,弟子阿难,聪明稚气,迦叶衰老消瘦而又通达爽朗。胁侍菩萨造型浑厚结实,形象丰满健康,五官和神情表现出一种女性美,堪称隋代彩塑的杰作。此窟南北东三壁画飞天和天宫栏墙及千佛、供养人、药叉像、窟前部人字披东分上下四段,上三段画“须达孥太子本生”,下段画“萨侍颖旧薄N髋稚舷氯危隙位胺涫挠髌贰保露位叭侍颖旧保佣辏龌婀适虑榻谙昃。宦畚萦钔ピ啊⒒苁魇⒎汕葑呤蓿约叭宋锘疃伎袒孟钢律:蟛科蕉ド匣懊掷丈仙洹保掷掌腥诙德侍旃薪唤抛捣ǎ腥焱跏塘⒆笥遥钔庵芈ツ谥钐炀焓糇嗬止┭讲喾直鸹肆档牡凼吞旌统朔锍档牡凼吞戾芪в蟹商臁⑷朔侨舜赜邓嫘校硐种钐焐袂巴德侍旃盎幔娉渎独制铡莫高窟莫高窟莫高窟 莫高窟428窟:此为合资窟,绘有舍身饲虎,以及早期飞天(八个赤膊)。北周开凿1400多年前。莫高窟 西千佛洞:西千佛洞因位于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之西而得名,距离敦煌市区约35公里,开凿于党河河岸的悬崖峭壁上,是敦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藏于巴黎的敦煌遗书记载,西千佛洞的开凿时间应早于敦煌莫高窟,最晚也于莫高窟同一时期。西千佛洞现存石窟16个(窟、龛22个),其中1-3窟为唐窟,4-8窟为魏窟,16窟为晚唐窟,这9个洞窟保存较好,其它多有坍塌,壁画也剥蚀不清,时代难以确认。一般认为洞窟属北魏至宋代所凿。保存较好的9个石窟中,中央大多有中心座,座四周凿龛,内塑佛像,四壁多绘贤劫千佛、佛跌坐说法图、佛涅盘像。中心座和四壁的佛像下,绘金刚、力士像。北魏一石窟内南壁西段绘(睐子经)故事,东段绘(劳度叉斗圣变)故事,为莫高窟北魏洞窟所没有的佛本生故事,可填补其空白,有独特价值。其余窟龛的四壁和藻井则很少绘佛本生故事。北魏洞窟第六窟中心柱东面座下有佛门弟子昙藏为其亡祖父母及父母造像写的发愿文一篇,尚有70多字可以辩认,这一北魏时的手书真迹,极为珍贵,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西千佛洞底4窟:该洞窟由前室和主室两部分组成,前室顶部略呈拱形,主室顶部为覆斗形。洞窟始建于隋代,后经唐代、回鹘、民国时期重修,这一点可从洞窟内的隋代供养人、唐代说法图、回鹘经变画及主室北壁龛内民国重塑的佛像得以印证。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前室的下部显得漫漶。现存比较完整的是北壁门上的一铺盛唐绘制的佛说法图,图中佛结跏趺坐,头顶饰有华盖,弟子与菩萨胁侍在佛的左右,面相饱满、体态丰腴的佛教人物形象体现出了盛唐时期的人物造型特征。主室北壁开有一双层龛,这种形制的佛龛较早出现于隋代和初唐时期。龛内坐佛为民国时期所塑,壁画为回鹘和民国时期绘制。值得关注的是洞窟内大量的回鹘时期(公元十一世纪七十年代至公元十二世纪初)绘制的壁画,如前室的坐佛、普贤变、药师变及窟顶的藻井和图案,主室东、西壁的说法图。这一时期的壁画内容,多以说法图或佛、菩萨、罗汉等尊像画为主,其布局特点是人物稀疏、结构松散、描绘粗略。在主要壁面上(如南、北壁)各绘制一铺说法图,画面大但人物寥寥无几,人物的形体被增大以填补壁画空间。在洞窟各种建筑结构的顶部(窟顶、甬道顶、龛顶),几乎绘满了千篇一律的牡丹团花图案,相对于说法图和尊像画而言,图案则显得结构紧凑、色彩艳丽、描绘工整精细,使人感到这一时期对装饰画的重视甚于佛教人物画。至于这一时期的人物造型也是别具特点,体态健壮、面形长圆、两颊丰肥、柳眉细目、鼻梁高直、小嘴,明显强调了回鹘民族的外貌、气质,这在相当程度上正是回鹘佛教艺术民族化的重要体现。西千佛洞第7窟:此窟建于北魏时期,是西千佛洞现存最早的洞窟,洞窟平面呈方形,形制与莫高窟北魏中心塔柱窟相仿,前部人字披顶已塌毁,后部有直达窟顶的中心塔柱,塔柱四周形成供佛教信徒右旋礼的通道,上方为平棋顶,中心塔柱四面各开一佛龛,龛内外的塑像多为清代重修,只有正面龛内的倚坐像,虽已残毁,却是唯一保存的北魏原作塑像,佛像身姿挺拔、双肩浑圆,袈裟贴体,透出肢体的轮廓,却又是宽松的式样,阴刻的衣纹,略呈浅阶梯式,流畅自如。造像的表现手法上兼有西域式和中原式两种特点,是北魏早期曹衣出水式向秀骨清像褒衣博带式过渡的代表作品之一,此窟壁画布局和莫高窟北魏洞窟一致,分上、中、下三段,上部天宫栏墙内绘了翩翩起舞、多姿多态、生动活泼的天宫伎乐。中部大面积绘千佛,下部绘金刚力士,这些力士个个体魄健硕、动态夸张、粗犷有力。窟内壁画风格与莫高窟同期壁画相同,人物造型健壮、比例适度、着西域式服饰,采用西域式的凹凸晕染手法,表现人物面部与身体的立体感,色彩质朴厚重,多用石青、石绿、在土红底色的映衬下,显得庄重热烈,宗教气氛浓厚。西千佛洞第19窟:此窟建于五代,洞窟形制较为独特,呈纵向的圆拱形顶。正面开一大龛,龛内现存主尊倚坐佛,是西千佛洞保存最完整的一身五代时期的彩塑,这尊佛像体态端庄、神情肃穆、肌肤丰满圆润,衣纹繁简适度、色彩素雅,颇有唐代造像之风格,沿东西两壁筑有像台,原塑十六罗汉像,现存十三身,这是敦煌石窟中唯一用塑像的形式表现十六罗汉的题材。据史料记载,南朝的张僧繇、唐代卢楞伽、王维等人都曾画过十六罗汉像,但直到五代时期,关于十六罗汉的画像和塑像才开始在中原地区流行,此窟十六罗汉像的出现,说明了敦煌佛教艺术与中原地区的佛教艺术基本上是同步发展的。此窟的壁画均为五代原作,正壁龛内绘了十大弟子、六菩萨、天龙八部、四大天王等内容。东西两壁自顶而下,都绘了罗汉像,在敦煌石窟中,以绘塑结合的手法在一个洞窟中表现如此多罗汉像的并不多见,因而此窟被专家称为罗汉堂。 鸣沙山月牙泉:位于敦煌市南郊七公里处。古代称神沙山、沙角山。全山系沙堆积而成,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20公里,高数十米,山峰陡峭,势如刀刃。沙丘下面有一潮湿的沙土层,风吹沙粒振动,声响可引起沙土层共鸣,故名。据史书记载,在天气晴朗时,即使风停沙静,也会发出丝竹管弦之音,犹如奏乐,故“沙岭晴鸣”为敦煌一景。山为流沙积成,分红、黄、绿、白、黑五色。其特点:“峰峦陡峭,山脊如刃;马践人驰,殷殷有声;轻若丝竹,重如雷鸣;沙随足落,经宿复初。”这种景象实属世界所罕见。月牙泉在鸣沙山下,古称沙井,俗名药泉,景区内的罗布麻、枸杞等药材很多,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晓彻”。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 月牙泉有四奇:月牙之形千古如旧、恶境之地清流成泉、沙山之中不淹于沙、古潭老鱼食之不老。月牙泉三宝也叫敦煌三宝:分别是铁背鱼、五色沙、七星草,传说铁背鱼和七星草吃了都可以延年益寿、百病不侵!月牙泉南岸的小红花罗布麻是月牙泉边独特而唯一的保健,也有的功效,每年6,7,8月小花盛开,犹如夜幕中的点点繁星,根据老辈人的说法:敦煌特有的狗鱼也许就是铁背鱼,月牙泉南岸的罗布麻就是传说的七星草!敦煌罗布麻茶、敦煌系列养生茶和敦煌罗布麻家纺享誉四方,深受欢迎。鸣沙山鸣沙山月牙泉月牙泉月牙泉月牙泉月牙泉绘画艺术 敦煌市至雅丹(一路戈壁滩) 敦煌古城:敦煌古城为汉敦煌郡治,位于党河中下游绿洲腹地。唐立沙州、元置沙州路、明设沙州卫,其城址一脉相沿,未曾他迁。 据西北师大敦煌所李并成研究员考证推测,可能是赵破奴从令居向西进军两千里,于汉元鼎六年(前11年),乃调集张掖、酒泉郡人力修筑敦煌城这一西陲要塞,并筑有敦煌绿洲外围的土河、塞城以及马圈口堰水利枢纽。敦煌古城(敦煌影视城) 敦煌古城(敦煌影视城)敦煌古城(敦煌影视城) 河仓城:建在高出湖滩3米的土台地上。因临疏勒河,故称河仓城。南北有高出城堡数丈的大戈壁怀抱,使河仓城极为隐藏。根据英国人斯坦因和我国历史、考古学家阎文儒先后在此处挖掘的汉简及西晋碣石所记载的文字来考证,河仓城自汉代到魏晋一直是长城边防储备粮秣的重要军需仓库。把守玉门关、阳关、长城、烽燧以及西进东归的官兵将士全部从此库中领取粮食、衣物、草料供给,以保证他们有旺盛的战斗力。它是古代中国西北长城边防至今存留下来古老的、规模较大的、罕见的军需仓库。河仓城南向北,夯土版筑,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32米,南北宽约17米,残垣最高处6.7米,城内有南北方向的两堵墙,将其隔为相等并排的三座仓库。每库向南开一门。四壁多已颓塌,只有北壁较为完整。墙壁上下置三角形小洞,上三下五,间隔距离交错相等,可能是能风设施。外围的东、西、北三面加筑有两重围墙。第一重尚破有断墙,四角有土墩建痕迹。第二重仅存北面土墩痕迹。河仓城河仓城河仓城河仓城 玉门关:玉门关又称小方盘城,建于公元前111年左右。为丝绸之路通往西域北道的咽喉要隘,位于敦煌城西北90千米处戈壁滩中。关城为正方形,黄土垒就高10米,上宽3米下宽5米的城墙保存完好,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4米,面积633平方米,西北各开一门。城北100米左右为哈拉湖,湖水为淡盐水生有大片芦苇。小城堡挺立在荒凉的戈壁滩中,脚下的哈塔湖2000年前连接疏勒河故道,水面拥挤着运送粮食兵士的船舶,从大漠戈壁辛苦而来的商旅僧人在这里接受入关检查,然后就算进入中原大地了。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相传和阗美玉就是通过这里走河西走廊进入皇宫贵族的闺房的。可是驮玉骆驼到了这里就生病无法前行,赶骆驼的老人告诉守关的这是因为关神没有收到贡品而生气了。于是在关门上镶嵌了一圈美玉,关神就开心了,因而得名玉门关。目前现存于敦煌以西的小方盘城挺立在荒凉的戈壁滩中,脚下的哈塔湖2000年前连接疏勒河故道,水面拥挤着运送粮食兵士的船舶,从大漠戈壁辛苦而来的商旅僧人在这里接受入关检查,就算进入中原大地了。 汉长城:据史料记载,汉代长城修筑于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元狩二年)。当时北方的匈奴势力强大,常侵犯河西一带,劫掠财粮牲畜,骚扰汉民农耕。为使边疆安宁,汉武帝多次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进行西征。打败匈奴后,他开始向河西迁徙汉族居民,然后进行农业开发,紧接着在这里驻扎军队,修筑长城,以阻止匈奴再次入侵。因此,汉代长城是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第一次进行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历史见证。这也为此后在新疆建立西域都护府、畅通丝绸之路奠定了重要的历史基础。 雅丹魔鬼城:“雅丹”维吾尔语,原意为具有陡壁的土丘,是干燥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在罗布泊洼地的东部、西部和北部,都分布着大量的雅丹地貌。敦煌雅丹地貌,土质坚硬,呈浅红色。东西长约15公里,南北宽约2公里。雅丹地貌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一是发育这种地貌的地质基础,即湖泊沉积地层;二是外力侵蚀,即沙漠中强大的定向风的吹蚀和流水的侵蚀。雅丹在世界上许多的干旱地区都可以找到,包括突厥斯坦荒漠和莫哈韦荒漠。据记载,中国的雅丹地貌面积约2万多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青海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疏勒河中下游和罗布泊周围。这片雅丹地貌群落远远超出了辞书中所定义的规模和形态,其个体和整体规模之大,形态之奇异实属举世罕见。其高度,低的四五米,高的有二三十米,长宽由十几米到几百米不等;其整体,象一座中世纪的古城。世界许多著名建筑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它的缩影,北京的天坛,西藏的布达拉宫,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草原上的蒙古包,阿拉伯的清真寺应有尽有,雕塑有威武的将军、大漠雄狮、孔雀开屏、丝路骆驼队、舰队远航、群鱼出海、中流砥柱......不可胜述。距今248-73万年间的早更新世,古老的敦煌盆地气候寒冷而湿润,南部山区的洪水携带大量泥沙物质倾泄于盆地之中,形成了砂砾岩层。中更新世末,气候转为炎热干燥,湖泊面积逐渐缩小,大部分趋于干涸,盆地沉积一度间断。距今20-1.2万年间,气候更趋干旱,大批湖泊地层揭露地表。1.2万年以来的全新世,在洪浪和强风的作用下原平坦的平地被慢慢改变,形成了我们今天说看到的奇特的地貌。疏勒河的干涸,造就了雅丹地貌的神奇。 嘉峪关: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是明朝及其后期各代,长城沿线的重要军事要塞,素有“中外钜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称。嘉峪关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地处酒泉盆地西缘,南临祁连山,北依马鬃山,地势险要,景色雄伟,是以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嘉峪关命名的城市。明朝初年,大破元军的征虏将军冯胜从酒泉骑马向西40里,涉水过“九眼泉”,登上嘉峪塬勒马四顾,见南面贺兰山斜刺长空,西面戈壁如海,北面黑山威严,东面清泉绿洲,而嘉峪塬仿佛河西走廊这条连同东西的大河的中流砥柱。于是上表朱元璋称嘉峪塬“此咽喉要地,令关踞其中,当固若金汤”,于公元1372年建关城于嘉峪山西塬,关以山名,始称嘉峪关。经过100余年的4次大规模扩建,1495年兵备道李端澄主持修建关楼,11年后又建东西两座城楼。城楼修好了,却依然是孤城一座,番兵在而后的十几年里两度围困攻破嘉峪关,或是干脆绕过它去劫掠附近地区。1539年,明嘉庆十八年尚书翟銮巡视西北,看到孤苦伶仃的嘉峪关,上书皇帝恳请加固关城修缮边墙,并修建断开戈壁连接南北山峦的一百余里的城墙与长城相连,至此嘉峪关才成了今天这座天下第一雄关。林则徐被贬新疆途径此关,曾写下诗句:长城饮马寒霄月,古戌盘雕大漠风。除是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雄关。1837年清朝左宗棠驻肃州时曾修整关墙和关楼,并亲笔写下“天下第一雄关”的匾额。可惜1931年西北军阀马仲英把关楼拆了,那块名匾也从此下落不明。现在的关楼和仿制的匾是1988年按原样重建。关城:城墙乃是农耕民族为抵御游牧海盗民族而建,农耕民族讲的是“东西是靠种的”,而游牧民族觉得“东西是靠抢的”。对于农耕民族来说攻城即为奴、被掘祖坟,所以古代人们非常重视城墙的修葺。关城依山傍水,扼守南北宽约15公里的峡谷地带,该峡谷南部的讨赖河谷,又构成关防的天然屏障。嘉峪关附近烽燧、墩台纵横交错,关城东、西、南、北、东北各路共有墩台66座。地势天成,防攻兼备,与附近的长城、城台、城壕烽燧等设施构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悬臂长城:悬臂长城距离嘉峪关市区约11公里,距离嘉峪关关城约7公里,因筑于约四十五度的山脊之上,形似凌空倒挂,因而得名“悬臂长城”。 悬臂长城是嘉峪关关城的北向延伸部分,是嘉峪关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始建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为就地索取的砾石、黄土夯筑而成,现在只存750米,经1987年修缮,由漫道、垛墙、墩台组成,在首尾各增修一座墩台,共有三座墩台。石关峡又名水关峡,它的南面是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北面是高耸入云的黑山。断壁长城和悬壁长城是嘉峪关西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断壁长城居于黑山峡口之南,为东西走向。悬壁长城在峡谷的北面,为南北走向,城墙陡峭直长,气势雄伟,垂若悬臂,有“西部八达岭”之称。这两条长城形成拱卫之势,共同扼守黑山峡口。石关峡悬壁长城文物景区位于嘉峪关市西北14公里处,距嘉峪关关城8.4公里。景区的主题是古丝绸之路文化和长城文化。景区内参观的主要内容有悬壁长城、“丝绸古道”雕塑群、嘉峪关古代兵器展览等。“丝绸古道”雕塑群雕刻了中国古代在嘉峪关地区有过记载的张骞、霍去病、班超、玄奘、马可波罗、林则徐、左宗棠七位主要历史人物造像及五名随从、二匹马、二峰骆驼和一架马车塑像组成。悬壁长城悬壁长城悬壁长城悬壁长城悬壁长城“丁锦昊”的,神州大地随处可见。。。悬壁长城 长城第一敦:即讨赖河墩。公元1539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它是明代万里长城从西向东的第一座墩台,是明代长城的西端起点,是嘉峪关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距关城7.5公里,墩台矗立于讨赖河边近80米高的悬崖之上,可谓天下第一险墩。是关南最主要的一座墩台,担负着传递关南及祁连山诸口军事信息的任务。设有坞、驿马、驿驼、食宿、积薪等物,配备有一定数量的守兵。东临酒泉,西连荒漠、北依嘉峪,南望祁连,讨赖河水滔滔东去。七一冰川:亚洲距离城市最近的可游览冰川,位于嘉峪关市西南116公里处的祁连山腹地,它是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的科技工作者和原苏联冰川学专家于日发现、并以发现日期命名的一座高原冰川。冰川斜挂于坡度小于45度的山坡上,冰层平均厚度78米,最厚处达120米,冰峰海拔5150米,冰舌前沿海拔4300米。张掖:张掖市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古称“甘州”,即甘肃省名“甘”字由来地。面积40874平方千米,人口131万。以汉族为主,另有回族、裕固族、蒙古族等26个少数民族。辖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六个县区。是甘肃省商品粮基地,盛产小麦、玉米、水稻、豆类、油料、瓜果、蔬菜,工业有煤炭、机械、纺织、酿造等10余个部门。自古有“金张掖、银武威”之美誉。土特产品有元葱、苹果梨、乌江米、红枣、发菜、丝路春酒等。市内有大佛寺、木塔寺、镇远楼、黑水国遗址等名胜古迹。 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地处祁连山北麓,位于临泽县城城以南30公里,这里的丹霞色彩艳丽,气势磅礴,造型奇特,深邃辽远,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姜文执导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钱雁秋编导的电视连续剧《神探狄仁杰(第三部)》、张艺谋的《三枪拍案惊奇》等影片均把该景区作为外景拍摄地地。张掖丹霞地貌奇观形成于600万年前,面积约510多平方公里,被《中国地理学》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这里同时还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丹霞地貌集广东丹霞的悬崖峭壁、峰林石柱的奇、险、美,以及新疆五彩城的色彩斑斓于一体。古诗云:“高峰壁立老龙蟋,削出芙蓉作画看。”置身其中,美得使人晕眩,堪称“七彩神仙台”。雅丹国家地质公园(雅丹魔鬼城)雅丹国家地质公园(雅丹魔鬼城)雅丹国家地质公园(雅丹魔鬼城)丹霞至高点雅丹国家地质公园(雅丹魔鬼城)雅丹国家地质公园(雅丹魔鬼城)雅丹国家地质公园(雅丹魔鬼城)雅丹国家地质公园(雅丹魔鬼城) 冰沟丹霞: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冰沟丹霞景区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乡境内,距张掖市45公里,海拔在1500米――2550米之间,南北宽约5-10公里,东西长约40公里,是我国干旱地区最具典型的丹霞地貌。地貌以雄险神奇而著称,素有“赤壁千仞”之称,有极高观赏和科研价值。其主要特点是:类型丰富,造型奇特,形态多样,组合良好,单体造型非常奇特,有泥乳状、窗棂状、柱廊状、叠板状、陡崖状、蘑菇状、蜂窝状等多种形态,山体造型以宫殿式、劣地式、粮囤式为主。主要景观有神驼迎宾、大地之根、古堡魅影等,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分黄金景区和核心景区。冰沟丹霞冰沟丹霞冰沟丹霞我们就沿着就白花花的山路走,这路是当地居民用铲子铲出来的。冰沟丹霞冰沟丹霞 马蹄寺:马蹄寺位于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裕固族为甘肃张掖所特有少数民族),窟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观音洞七处组成,共有70余处窟龛,它包括七个小石窟群,迤逦近三十公里,始建于北凉。马蹄寺石窟的独特之处在于千佛洞有500多个摩崖佛塔窟龛,马蹄寺因传说中的天马在此饮水落有马蹄印而得名。传说中的马蹄印迹现存于普光寺马蹄殿内,成为镇寺之宝。金塔寺中的大型肉雕飞天古朴稚雅,为国内仅有;普光寺的三十三天洞,上下五层二十一窟,宝塔形排列,内有佛殿,外有回廊,共开内外窟龛达49孔之多,造型奇特。马蹄寺环境秀丽,山青、水秀、峰奇、洞异堪称四绝。金塔寺、千佛洞等石窟内一些早期的形制、造像与壁画都保留着古拙挺拔和厚朴实的特点和风格。马蹄寺是中国河西走廊的佛教圣地之一,早期崇信汉传佛教,元代以后藏传佛教在此兴盛,汉传和藏传佛教同时并存。藏语为"卓玛让象",意为菩萨自然出现的地方。三世达赖索南嘉措也曾来此朝圣,青海等地信徒一生不能来此拜佛会抱憾终生。此外,开阔宽敞的兰华坪,如五朵莲花盛开的莲花峰,飞流直下的临松瀑布,葱茏的原始森林和可一试骑姿的草原,更是叫连忘返。这些石窟中最早的建于晋代,是敦煌人郭某及其弟子所凿,先为郭的隐居讲学处,后人增塑像佛,属于藏传佛教格鲁派青海东科尔寺的属寺。历经北魏、北周、隋、唐、宋(西夏)、元、明、清、民国到现在有1600多年的历史。“文化大革命”时期寺院损失惨重,石窟佛像、壁画破坏殆尽,石窟外的古建筑荡然无存。1986年修复了马蹄寺北“三十三”天石窟佛殿,后来最下层石窟的经堂也被修复。三十三天洞:“三十三天”石窟是马蹄寺石窟群的标志性建筑,由7层21窟组成,呈宝塔型开凿于百米高的悬崖峭壁上,内供奉绿度母菩萨;藏佛殿是国内现存最大的石窟之一。 兰州:兰州是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支点,西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兰州、徐州、郑州、西安、乌鲁木齐)西北第二大城市。陇海、兰新、青兰、包兰四大铁路干线交汇于此。兰州具有“座中连六”的独特位置,辐射陕、甘、宁、青、新、藏等省区,区域优势明显,经济腹地广阔,交通便利条件得天独厚。市区南北群山对峙,东西黄河穿城而过,蜿蜒百余里。城市依山傍水而建,层峦叠嶂,体现了西北边关的浑壮雄阔。兰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早在5000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西汉设立县治,取“金城汤池”之意而称金城。隋初改置兰州总管府,始称兰州。自汉至唐、宋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出现了丝绸西去、天马东来的盛况,兰州逐渐成为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镇,联系西域少数民族的重要都会和纽带。当代作家陈运和笔下文写“遥远往事,征西的汉将,奔东的番商,甚至取经的唐僧,无不坐牛皮浑脱由此渡河而去”。使兰州成为横跨2000公里,连接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张掖大佛寺、永靖炳灵寺、夏河拉卜楞寺等著名景点的丝绸之路大旅游区的中心。随着新欧亚大陆桥的开通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重新构筑起现代丝绸之路,兰州作为我国东西合作交流和通往中亚、西亚、中东、欧洲的重要通道,战略地位更加突出,正发挥着承东启西、联南济北的重要作用。中国烹饪协会于日~7月1日,派出专家组前往兰州市进行了实地考察。结合专家建议,研究决定,命名甘肃省兰州市为“兰州拉面之乡”。兰州市人民政府拥有这一称号的使用权和管理权。甘肃:共有三十八个民族,其中最少的裕固族总共不到两万人,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自己的文字。你可以在马蹄寺景区内体验他们的美食文化和风土人情。被祁连山的雪水灌溉。四、人在旅途 我们买了24小时硬座的火车票至西宁,那是一趟由上海至拉萨的绿皮火车。出行前,好多朋友说我们疯了,这样坐到西宁去实在太辛苦,同时也传授我各种防盗妙招,家里人甚至和我说,不要和陌生人混太熟。于是我们怀抱各种千叮万嘱和一路平安的话,离开了上海。 第一次乘坐绿皮硬座长途跋涉是在我五岁的时候,爷爷奶奶带着我和姐姐去北京玩,记得火车上的叔叔阿姨都开心,我们吃着火车上的猪排饭,唱着歌,就这么到京城了。回来的时候,爸爸还会来火车站接我。这是第二次,忙了一天周五下班拎着零食拖着箱子汗流浃背从浦东赶到新客站,然后坐上火车,和好友两人也不和别人搭讪,就这么坐一会儿睡一会儿的,熬了24小时,终于到了西宁。 而火车上的人呢?其实都还不错。列车员是几个上海小伙,他们的列车室就在我们这节车厢头,每次巡逻,他们就排成一排煞有气势的一路走到底。坐我们对面的是一对西宁藏族夫妻,身板硬朗,性格朴素,不太善于说话。右边是一个穆斯林大家族,带了三个吵吵闹闹的小孩。坐他们对面的是三个来自江苏的刚考上研究生还爱谈天说地的两男一女。坐我们后面的是一些西安人,他们对中国西部地图了如指掌。兰州站来了一个格格不入不怎么有礼貌的法国人,他埋怨我们的火车晚点了半个多小时,他还发了一大堆牢骚就因为他自己没找到座位,后来江苏小伙把位子让给了他,还一路和他畅聊到西宁,这才把他欢笑着送下了车。火车抵达西宁之后,藏族夫妻到家了,穆斯林家族也下车了,几个来自江苏的青年和后排的一些乘客,还需要再坐24小时,他们的目的地是拉萨。 火车晚点了一个多小时,抵达西宁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夜黑了,陌生的公共交通变得更难以捉摸。我们坐专线2路到西门站下车,此时已经晚上十点,幸好遇到了好心的西宁一家三口,在不顺路的情况下带我们来到了酒店,临走时还不忘提醒我们要注意安全。 青海行青年旅社有一股浓浓的驴友自力更生的味道,各种信息都会贴在墙上供驴友自助查阅。青海行的小伙子们办事情真的很笃定,我再半夜三更心急火燎投石问路,他们也始终气定神闲。另一方面,一天早上,我们要赶从西宁到张掖的快客,可发车前二十分钟,CC发现她的相机落在了“青海行”,我们打电话让他们帮我们把相机送到汽车站来。发车前十分钟青海行的小伙子还拿着CC的相机拍了好几张他们旅社的照片,一边却在电话里不紧不慢地说,堵车,快到了……他若敢拍自拍照,我铁定刷在蜂窝上!BTW,最后相机还是及时送达了,"青海行"还是很有信用的! 青海湖环湖,我们包了西宁司机袁师傅的车,袁师傅是个在当地很吃得开的西宁女人,如果是女性同胞包车的话,选择女司机是个不错的选择。在大西北,他们汽车不烧油,都用天然气,虽然车子跑不快,但的确很经济又环保。在塔尔寺,有个叫孙清宗的讲解员颇为不错,看得出他自己也是个很虔诚的佛教徒,在讲解的过程中,至情至性几度哽咽。他说,藏传寺庙的装饰用宝石,有很多都是当地信徒的,有些藏民家里或许也就只有这么一颗珠宝,他们也都会无私献奉出来。关于信仰,虽然我敬重佛教,但我并不认为信仰就一定和神佛有关,追求真理可以是信仰,乐善好施也可以。关于这个讲解员,如果我去布达拉宫的话,我定会联系他。 其实有的藏民还是很富裕的,他们以养牛为生,一头牛可以卖出1万块钱,如果有一百头牛的话就是一百万的身价。所以,在西宁,一般出门打的不坐公交的,都是藏民。 到了张掖,我们有幸遇到了设计铁路的云南金阿叔和热情专业的康大哥。出了上海,慢生活占了上风,在几乎没有其他客人的淡季,要想吃上康大哥烧的饭,起码等上一个小时。金阿叔晚上一个人小酌了些白酒,为我们滔滔不绝地讲起了他登上七一冰川的难忘经历。在张掖的第二天,我们在康大哥的推荐下来到了荒芜的冰沟丹霞,那里真的不错,各个山脊任你爬。后来,我们还去了他推荐的马蹄寺,他担心我们玩得不地道,特地来了个电话回访。他总爱说:“啊呀!我们西北人是不会骗你们的。” 图为张掖当地的花卷,没有葱花。 张掖这个地方极为干旱,气候条件恶劣,康大哥说:“在这里杂交的种子能活的话,那全国各地就都可以种植了。”地理环境可见一斑。 金阿叔的这次旅途,想要寻访诸多西北名胜顺便拜访一些旧友。他带着问题、带着想法、装满知识看世界的这种高度,我很敬佩。以前去稻亚的时候,亦有幸结识了一位职业卫生专家,他对待工作的热情和一丝不苟的态度,催我奋进。在苏梅的时候,认识了一对好友善的无锡夫妇,他们都在医院工作,男的喜欢摄影,女的是唯一一个一语道破我这个旱鸭子弱点的人,出门在外,当时多亏他们的一路照顾。所以旅途的精彩,也在这里。 敦煌是手艺人的天下,他们雕刻、绘画信手捏来一笔到位,作品惟妙惟肖,有的优雅从容、有的明快靓丽。同时,敦煌也较其他一些城市更为发达,有点东部地区二线城市的味道,富有情调、小巧玲珑。 嘉峪关是个很小的城市,那边我记忆最深的就是他们的公交,哪怕过一条马路,也要设一个站点,看起来十几站路,其实也就几公里长短。而对于兰州,我特别提醒,火车站出来,有一家肯德基。 其实我们的自助游到处遭遇坎坷,尽管我之前已经做了周全准备,规划好了自以为合情合理的线路,到头来还是会有许多岔子。所以说,人生如果非要按照计划走下去,那就必然不会称心如意,也必然错乱百出,要是还想继续,就一定不能被他们击倒。 我们刚来到西宁,在已经坐了二十四小时火车之后,就遇到了难题。青海行的小伙子告诉我说,他们第二天没有办法拼团出行。晚上十点,我们找到了几个大学生想和他们同行,结果时间无法契合。晚上十一点,我企图联系当地旅行社。晚上十二点,我俩只能选择下策,包了辆私家车,幸好也订到了。 要去张掖了,好不容易找到了两个人去张掖最划算的方法,那就是早上八点搭乘从西宁到张掖的快客。结果在七点四十分我们刚到达汽车站的时候,CC发现她的相机落在了青年旅社。二十分钟里面,我们找回了相机,大小行李过了安检,CC拦下了快客,我迟了两分钟后,终于携相机上车。 到丹霞景区也不顺利,我想当然地以为临泽丹霞就是在临泽县,所以我买了从张掖市区到临泽的大巴票,没想到在车子上攻略一看,才发觉应该选择到肃南的车子。立马求助丁丁地图和前排的司机师傅,终于还是辗转赶到了目的地。在这么一个经纬度里瞎坐车的感觉,并不算很好。 还有啊,因为两个人包车实在不划算,我们只能混了点脸熟就乱搭腔,希望有人可以和我们拼车同行。结果虽然遇到了两对一样行程的人,都不愿意和我们拼车。我其实很想明白这到底是为什么。 之后的旅途,就有点疲惫,因为吃得东西太单调了,很多住的地方也的确条件不尽如人意。神往的戈壁滩不再神秘,幻想中的鸣沙山不再梦幻,倒是敦煌莫高窟,置身其中,还是肃然起敬。 最后,CC的手机被摔碎了,CC的相机被沙子击败了,留在我的手机听筒里的是清理不完的细沙,卡在我相机里的是没法清理掉的细沙。 此次旅途的成本,不止在账面上,还有许多不可预知的困难和层出不穷的麻烦。飞机从兰州返沪抵达浦东机场,看到如此现代化设计现代化设施的那一刻,我们一阵激昂。也会在一刹那觉得,旅行就应该是从一个国际化的机场飞到另外一个国际化的机场,而后吃一些不重样的美食住一些地板都会反光的酒店,高兴了就打扮一下出去拍照,不用奔波劳顿。而至于说到这苦旅的意义,要坚持那些夙愿,的确不容易。只是在动摇的时候,会想到以前一个同事带一把刀去林子里打野味的经历,会想到清水他们阿里大环线四五十公里高海拔徒步的经历,那是我预定好的一些目的地。 最后,我希望,旅游不仅仅是在玩,朝闻道,夕死可矣。
此行始于日,止至5月20日,此文写成于日。any question, pls don't hesitate to ask me.
完美性爱的元素有哪些?性爱时往往需要一些元素来帮助我们达到性高潮以便享受完美性爱,那完美性爱的元素有哪些呢?...
养生之道网感冒养生专题,为您详细介绍感冒咳嗽吃什么好的快、怎么预防感冒、感冒吃什么好、感冒不能吃什么等与感冒有关的饮食养生知识,了解跟多的与感冒有关的饮食养生知识,请关注养生之道网感冒养生专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身体有条纹热带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