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会展中心最近活动医养结合

中国网11月13日讯 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2.12亿,人口老龄化规模大、速度快、持续时间长。针对这样的人口现状,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今日在国务院政策吹风会上表示,我们要高度重视、抓紧应对,也用不着过度忧虑,要做好医养结合工作。
为何不用过度忧虑呢?王培安说,“十三五”时期,我国的老龄人口仍然是年轻老人占多数,多数老年人身体比较健康,生活可以自理,这正是我们做好各种应对老龄化准备工作的机遇期和窗口期。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卫生计生委与民政部会同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全国老年办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共同起草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
王培安介绍,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占总人口的15.5%。其中,数量庞大的老年人群患有慢性病,有近4000万失能和部分失能老人。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叠加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迫切需要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与养老相结合的服务。
2013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医养结合发展环境得到改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推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为做好医养结合工作指明了方向。
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有利于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增加就业,有利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部分地区经验表明,推进医养结合,能够优化资源配置,盘活现有健康和养老服务资源;能够提高养老院入住率,减轻医院病床压力,降低医保负担。医养结合既是知识密集型也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能够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拉动护理及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新闻资讯 真实、正向、传递价值
当前位置: &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公司地址:西安市东三环半坡立交东南角半坡国际广场3-1111室
服务电话:029-
E-mail: 总经理:kris.&&
展览展厅:&&
设计部:&&
快捷入口 Quick Entry
/ / / / / /
内容搜索 Search
友情链接:站内检索:
您的位置:
2015民生十件实事 医养结合新试点 养老服务新高度
青海广播电视台
发布时间:
相关新闻↓
青海省国际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 新闻登载许可国新办[2001]55号 青ICP备号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谈医养结合的支持政策
09:09:00&&&来源:&&&评论: 点击: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于3月8日(星期二)15时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副主任马晓伟和副主任王培安就“医养老结合、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等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我们整理了关于医养结合、健康中国、医生多点执业等三个与养老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话题来分享给大家。看看这三个重要的问题,国家卫计委李斌主任都是怎么说的。
  养老那些事儿:日,中国健康养老产业联盟将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欢迎大家合作、参加此次论坛!联系电话/微信:
&&& 养老那些事儿: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于3月8日(星期二)15时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副主任马晓伟和副主任王培安就&医养老结合、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等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我们整理了关于医养结合、健康中国、医生多点执业等三个与养老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话题来分享给大家。看看这三个重要的问题,国家卫计委李斌主任都是怎么说的。
李斌谈医养结合的支持政策
  中国日报社记者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请问这方面的工作进展如何?下一步有没有类似的打算?[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孟子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还有一位法国作家司汤达也讲过,他说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医疗保障条件的改善,人民的寿命会越来越长,所以老龄化是全球人口发展的一个共同的趋势。我们国家2015年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达到了2.2亿人,占总人口的16%左右,老龄化的速度是比较快的。老年人口在医疗、照料、护理、康复等等方面的需求快速增长,这样就给卫生资源和服务资源都带来一个巨大的新的挑战。[
  大家也知道,我们国家的老年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因为我们人口基数就大,所以我们碰到的每一个问题的总量也是最大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只靠医疗服务、我们盖多少医院、再培养多少医生仍然不够用。无论是居家养老还是进机构养老,没有医疗服务的保障,老年人不安心,子女们不放心,所以就得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把资源进行统筹,实行医养结合的方式,来解决老年人老有所医、老有所养的问题。[
  换个角度看,我们做好了医养结合的服务,满足老年人服务的需求,促进健康的老龄化,这本身也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贡献。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了医养结合解决老龄服务的问题,并且还发了相关的文件。目前已经开展了试点工作,要求各地在医养结合方面,在投融资,在价格政策、土地政策、税收等政策方面,人才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方面,都要出台相关的支持政策,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多种医养结合的方式,比方说对口支援、合作共建、建立联合体等多种方式,来加强医养结合。同时整合资源,开办老年病医院、康复长期护理的机构,支持养老机构来设置医务室、护理站,为老年人提供治疗、住院、康复期护理这样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的服务。[
  现在地方已经有一些做得好的,也出现了好的成效,比方说上海,169家养老机构设置了医务室,而且这些医务室有100家已经实现了和医保的联网。北京95%的养老机构已经设置了医务室,或者与医疗机构进行签约服务,开辟绿色通道。全国已经有4609家医院与养老机构签订了服务协议,所以这个发展势头是很好的。[
  居家养老还是我们国家养老的一个主渠道,在居家养老这块,我们大力推进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全科医生、家庭医生优先和有老人的家庭进行签约服务。同时把老年人常得的疾病,比方说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这些慢性病很好地管理起来,使它能够得到规范的治疗,同时使老人及其家人能够得到健康保健的相关知识,为居家养老的这些老人提供连续、规范、舒心的健康服务,促进这些老人在家能够安心地养老。在这方面,在基层都有一些很好的实践例子,我们要推广这些好的经验,把全国的医养结合落实好。谢谢。[
李斌谈&健康中国&推进措施
  经济日报社记者
  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健康中国&的概念,十八届五中全会再次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今年&十三五&规划草案中再次提到了&健康中国&,请问李斌主任,&健康中国&建设的推进情况现在是怎么样的,下一步国家还会采取哪些措施来推动相关工作?[
  大家都知道,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李克强总理讲,健康是幸福之基。我们就是要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通过全民健康来助力全面小康,这就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对于维护人民健康的高度重视和坚定的决心,也反映了我们全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我们正在全力推动落实。[
  国家层面正在积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规划纲要的编制,同时也在进行&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和深化医改规划的编制,通过&一纲要两规划&的编制,确定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总目标、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以及保障措施,为统筹解决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民的健康问题做出一个制度性的安排。[
  总的思路就是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突出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健康融入所有的政策,加快转变健康领域的发展方式,由过去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更加注重体制机制的创新,更加注重预防为主和健康促进,更加注重提高基本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更加注重医疗资源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使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能够更加成熟、定型,为人民群众创造出更多的健康福祉。[
  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将着力推进六大任务:
  一是提供覆盖全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强重大疾病的防治。
  二是健全优质、高效、整合型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努力为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和服务。
  三是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完善药品供应保障机制。
  四是要建设健康的社会环境。我们说一个人的健康影响因素很复杂,包括社会环境的影响,所以要从大健康、大卫生的角度,来共同治理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等,要建设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
  五是发展健康产业。
  六是要培育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把健康的&金钥匙&交给群众,放到我们全体人民自己手里。[
  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所以要全社会参与,我们要共建共享,这是个系统工程。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十三五&的规划目标我们有信心来完成,同时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能够迈开重要的步伐,给人民增加更多的健康福祉。谢谢。[
李斌谈医师多点执业
  深圳卫视记者
  为了缓解看病难的问题,国家从2009年开始就在广东、深圳等地试点医师多点执业,那么目前在深圳医师多点执业可以说只要在网上备案就可以了,门槛是大大降低,同时条件也大大放宽了。请问李主任,您如何评价试点效果的?另外您认为目前制约医师多点执业最大的困难和问题在哪里,未来国家将有哪些政策加以扶持和鼓励呢?[
  首先我要通报的是,多点执业目前已经从部分地区和城市的试点推向了全国,在全国开展多点执业的有关指导性文件去年就已经下发了,就已经放开了,所以在多点执业方面,我们正在积极稳妥有序地组织开展好相关工作,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到2015年底,全国一共有将近45000名医生注册了多点执业,这些医生36.7%是来自于三级医疗机构,也就是来自于大医院,28.4%是来自于二级医疗机构。对于执业去向进行了统计,来自大医院的医生,到同类医院去执业的比较少,大体在6.7%,到基层去多点执业的占到了76.2%,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就是我们讲,资源要下沉,医生要下沉,专家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给群众看病,现在在多点执业中,已经有76%的医生是下到基层去了。[
  到民营医疗机构的有35%,到其他医疗机构,包括公立等其他医疗机构的有百分之六十多。在多点执业的医生中,66%是搞临床的,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口腔科、影像科、化验、耳鼻喉科等等,现在看这个势头是不错的,也产生了这样一些好的效果,一是促进了医生的合理流动,我们现在通过管理文件、规范文件的下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法律保障和政策环境。二是促进了医疗资源的流动,特别促进了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也方便了患者的就医。三是相对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因为大医院的医生下基层了,多点执业了,他不仅仅是看病,同时也对基层服务人员的技术有一定的培训,包括他们的一些好的方法,好的精神,好的作风,对基层也是一个引导、一个影响。同时,也促进了医院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有的通过多点执业,逐渐发展为两个医院之间的远程医疗的关系,在县里面,我们的患者就通过远程医疗这个系统,可以和大医院的大医生、好医生,特别是一些高级专家,进行远程医疗上的看病就医,效果是很好的。所以多点执业开局不错,但是还需要继续努力,为多点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进一步提供一些好的政策。有的地方落实起来,在政策上还有一些不落地的地方,我们还要推动这方面的改善和落实。谢谢。[
相关热词搜索:
延伸阅读: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曲江会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