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在上肢骨折病例下取之)出之什么书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69348',
container: s,
size: '1000,90',
display: 'inlay-fix'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69354',
container: s,
size: '1000,90',
display: 'inlay-fix'
5、风寒湿因素:外界环境的风寒湿因素可以降低机体对疼痛的耐受力,可使肌肉痉挛、小血管收缩、淋巴回流减慢、软组织血循环障碍,继之产生无菌性炎症。因此,风寒湿因素不仅是诱因,也可作为病因引起病变产生症状。
6、慢性感染:主要是咽,其次为龋齿、牙周炎、中耳炎等。这些部位的炎症刺激颈部软组织或通过丰富淋巴系统引起颈枕部软组织病变。有人认为,慢性咽喉部感染是颈椎病重要发病因素,这可能与软组织慢性劳损炎症相互影响而加重病情之故。
如何保护好自己的颈椎?
1、选择合适的枕头
选择厚度和宽度合适的枕头,对于颈椎的保健意义非凡。挑选枕头时应尽量满足以下三点:仰卧时枕头高10侧卧时枕头有一肩高;枕头的宽度最好有一肩宽以上。
出现上肢麻木 是颈椎病在作祟
2、劳逸结合
在埋头工作或者时,尽量避免长时间的低头,尽量中途能够从低头中抽离,前后左右活动活动颈部。
3、颈部锻炼
有效的颈椎锻炼操,对预防颈椎病缓解颈肩疲劳很有疗效。做法是顺时针、逆时针分别360度旋转头部5次,然后是按&米&字的书写笔画来转动头颈部,再接着双臂向身后大摆旋转,颈部在床沿悬空10分钟左右,然后辅以放松运动。
出现上肢麻木 是颈椎病在作祟
4、项背肌锻炼方法,也叫做颈阻抗锻炼
方法是:上身直立,头略后仰,立位或坐位均可,双手交叉放在枕后(即后脑勺)部位,用力向后仰头,同时双手用力抵住枕部使头不能后仰,即头和双手对抗。
5、注意颈部保暖
颈部受凉会使颈部肌肉保护性收缩,导致颈部张力,出现颈部力量失衡,颈部肌肉紧张痉挛,进而压迫到神经、血管,诱发颈椎病。因此预防颈椎病,要切实做好颈部的保暖工作,冬天带好围巾,夏天勿贪凉对着空调和风扇直吹颈部。
(责任编辑:Zoya)
6681养生网:
:或直接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回复【01】
5月25日,云南本地微博@直播云南在微博爆出一...
咖啡是很多人喜爱的饮品,大部分人都会在空闲...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73305',
container: s,
size: '1000,90',
display: 'inlay-fix'颈椎病手指麻木 出现上肢麻木 是颈椎病在作祟
【导读】出现上肢麻木是颈椎病在作祟。颈椎是人体重要的部位,全身血脉贯通就靠它。各种坐姿睡姿不当都会引起颈椎病。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上肢麻木是颈椎病在作祟?
流行病学表明,骨科门诊中,颈椎病已超过下腰痛,成为骨科第一疾病。发病本是中老年居多,但随着青少年伏案学习以及面对电脑的时间增多,年轻人的发病率日趋升高。尤其以神经根型多见,以手臂麻木为突出症状。手臂手指的感觉是由特定的神经支配的,如果压迫相应的神经节段,最常见的就是麻木。有影像学颈椎退变,伴有与退变节段相应的脊髓或神经根压迫表现的,可诊断为颈椎病;有症状,无退变,则不能诊断为颈椎病。
出现上肢麻木 是颈椎病在作祟
什么原因引起颈椎病?
1、颈椎结构的发育不良:先天性小椎管、颈椎退变等是一些颈椎病发病基础。国外统计40-50岁有退变者占25%,55岁以上有退变者占85.5%。颈椎中央椎管、神经根管狭小者颈椎病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1倍。
2、头颈部外伤:50%髓型颈椎病与颈部外伤有关。一些病人因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膨出、椎管内软组织病变等使颈椎管处于狭窄临界状态中,颈部外伤常诱发症状的产生。
出现上肢麻木 是颈椎病在作祟
3、不良姿势:如躺在床上看电视、看书、高枕、坐位睡觉等;卧车上睡觉,睡着时肌肉保护作用差,刹车时易出现颈部损伤。
4、劳损:长期使头颈部处于单一姿势位置,易发生颈椎病。如会计、打字员、刺绣工人等。医学家通过调查发现办公人员患颈椎病几率非常高。
猜你感兴趣
Copyright 2012 习题养生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1
本站除标明"本站原创"外所有照片版权归创作人所有,如有冒犯,请直接联系本站,我们将立即予以纠正并致歉!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潘邓记大夫本人发表
确诊我所患的病症
状态:就诊前
希望提供的帮助:
能确诊我患的是什么病,曾做过CT,大脑里有一处阴影(恕我不是专业人员,描述得不是很贴切)。确诊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手术,药物治疗
所就诊医院科室:
湖北省随州市中医院 心血管内科
用药情况:
药物名称:盐酸苯海索片
服用说明:按说明书服用
您的病情无法简单判断,请来医院门诊挂号检查吧,我的出诊停诊时间详见我的个人网站首页。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点击中的"免费咨询"描述病情
3.成功后,医生会在24小时之内回复
疾病名称:后脑勺有一点疼&&
希望得到的帮助:希望医生帮忙一下
病情描述:有时变天疼一下,一般情况下不疼也不是经常疼
疾病名称:脑小血管&&
希望得到的帮助:确诊疾病
后续相关治疗。
病情描述:头部紧束感、头脑不清醒、反应迟钝。头部紧束感头脑不清醒。5月6日下午在华山医院是李振新大夫帮我面诊的,还开了药,我就想咨询下后续相关治疗?
疾病名称:面瘫&&
希望得到的帮助:修复神经元细胞,您有什么治疗建议吗?谢谢
病情描述:面瘫后遗症,神经元伤.耳朵聋记忆力越来越差
疾病名称:不明原因头晕,紧张!脖子困!偶尔心慌&&
希望得到的帮助:查明原因和对症治疗
病情描述:不明原因的突然头晕!紧张害怕!有快要死的感觉
疾病名称:经常性遗忘&&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
病情描述:记性差,经常性一会儿找手机,找刚放好的东西
疾病名称:头晕&&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目前病情是否需要手术?
病情描述:平卧没事,左侧卧也没有,右侧卧就心慌头晕目眩。天旋地转立即平卧才能喘个气来,这是怎么了?会中风吗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潘邓记大夫的信息
血管疾病、重症肌无力、头痛、帕金森病、眩晕、神经症等神经科各种疑难杂症
潘邓记,男,主任医师,副教授,神经内科医疗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从事临床工作近30年,经验丰富、对神经系...
神经内科可通话专家
副主任医师
安徽省立医院
天津总医院
南京脑科医院
副主任医师
好大夫在线电话咨询服务一站通用户名:
中医人旗下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中医人热门频道
[][][][][][][][]
[][][][][][][][]
[][][][][][][][]
[][][][][][][][]
第一节 肩部病症
肩部是上肢运动的基础,包括肩胛骨、锁骨和肱骨,被关节囊、韧带和肌肉相互连接而构成肩肱、肩锁、胸锁和肩胛胸壁四个关节。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肩部损伤的机会较多,如急性扭伤、慢性劳损。若平素受风寒湿侵袭,再复遭扭伤,则诸邪合而为病,日久气血凝滞、经络不通,而致肩部疼痛及活动障碍。
&一、肱二头肌损伤
肱二头损伤的常见病症有肱二头肌短头腱损伤、长头腱滑脱和长头腱鞘炎。肱二头肌位于上臂的前面,起始端为长、短两个头,长头位于外侧,以细长的腱起于肩胛骨关节盂上的盂上结节;经关节囊内沿肱骨结节间沟下降,沟的前方有肩横韧带附着,以防止长头腱滑脱,此腱有悬吊肱骨头及防止肱骨头向外、向上移位的作用;短头在内侧,起时于肩胛骨的喙突部,在肱骨中下段与长头汇合,形成同一肌腹,抵止于前臂上端的桡骨粗隆。该肌受肌皮神经支配,收缩时除有屈肘功能外,对肩肱头节的前屈运动也可起到一定作用。
(一)肱二头肌短头腱损伤
【诊断要点】1、病史 多由上肢外展位猛力后伸,或长期用力作外展后伸活动及肩部受风着凉,而引起肱二头肌短头急、慢性损伤。2、症状 肩前部剧痛或峻痛、疼痛常在夜间加重;肩关节活动受限制,尤其是上臂在外展位后伸时痛剧。严重病例,伤侧手不能触及对侧肩峰部,不能梳头、系腰带等。3、检查 可在伤侧肩胛骨喙突处触及该肌腱隆起、增粗、变硬和压痛。将伤肢高举、外展、后伸或手摸棘突等动作时,常有不同程度的受限制及肩部疼痛,肩关节詈于内收,内旋位时,则疼痛减轻。抗阻力屈肘试验,肩前部疼痛增剧。【治疗】1、原则 舒筋通络、活血化瘀,解痉止痛。2、手法操作(分以下四个步骤)(1)压天鼎肩内俞法 病人取坐位。术者立其前方,一手拇指按压伤侧穴,另手多指轻扶头部腱侧将其向伤侧微屈,持续半分钟;继之,一手健侧肩部,另手拇指端压伤侧肩内俞穴(腋前缝尽头凹陷处)半分钟。常用于疼痛剧烈的病例。(2)弹拨肩前理筋法 病人端坐位。术者立于伤侧,用一手拇指在肩胛骨喙突处弹拨肱二头肌短头腱(急性拨3到5次,慢性十几次至数十次),另手托气伤侧肘部,在弹拨的同时将上臂外展并前后活动;继之,在上臂外展后伸位,用一手拇指顺该肌纤维方向施推理滑按手法数次。急性损伤,以理筋手法为主;慢性损伤,以弹拨手法为主。(3)屈肘抬臂顿拉法 病人端坐位。术者立于伤侧(以右侧为例),左手拇指压于喙突部、手掌固定肩峰,右手握拿伤肢腕部,将肘关节屈曲、臂抬起平肩、掌心朝后,然后向右斜前四十五度方向顿拉数次。一般急性损伤顿拉次数宜少,慢性损伤可适当增加顿拉次数。(4)摩揉病变局部法 紧接上法,病人仍取坐位。术者用左手托其肘部,将上臂稍外展,右手掌顺该肌纤维方向摩揉病变局部数分钟。急性损伤,手法宜轻;慢性损伤,手法宜重,或以热为度。【注意事项】1、急性损伤 施手法后应嘱病人肩部制动2到3日,以利于损伤组织修复。2、慢性损伤 手法治疗后,应让病人主动进行肩部活动,以利于肩部功能的恢复。3、注意肩部保温及其它疗法的配合,如中草药熏洗或用强的松龙作痛点封闭。
(二)肱二头肌长头腱滑脱
【诊断要点】1、病史 多由于先天性肱骨小结节发育不良,结节间沟变浅,或长头腱本身及周围肌腱、韧带松弛、变性,当肩关节过度外展外旋时,致肩横韧带断裂,肱二头肌长头腱移位于结节间沟前方或小结节内侧。2、症状 伤后局部疼痛、肿胀,上臂呈内旋位,肘关节屈曲。病人多用健手托扶伤肢前臂,保持肘关节屈曲位以使痛肩。伸肘外旋前臂,肩部疼痛加重,若移位的长头腱发生交锁,则肩关节各个方向的活动功能均丧失。3、检查 将上臂外展外旋位时,可触及该肌腱偏离结节间沟(多位于小结节内侧),压痛明显;上臂由前屈位至外展外旋位时,可触摸到长头腱在小结节上滑动,或闻弹响声,肩部疼痛亦加重。肩关节各个方向(除内收内旋外)的被动活动时,均可使症状加重。【治疗】1、原则 整复移位,舒筋止痛。2、手法操作(分以下三个步骤)(1)按压缺盆巨骨法 病人端坐位。术者立其前方,用一手拇指按压伤侧缺盆穴1分钟,同时另手固定病人头部;继之,术者立于病人伤侧,用拇指端按压穴半分钟(深压后,指端向外用力),以达到止痛的目的。(2)牵臂回旋推拨法 病人取座位。术者立于伤侧,一手拇指抵住肱骨小结节内侧缘、手掌固定肩部,另手握伤肢腕部作对抗牵引,在牵引下将肩关节外展六十度左右,再外旋至最大限度,而后迅速内旋,同时拇指从小结节前内缘用力向外上方推拨肱二头肌长头腱,可重复3到5次,指下有跳动感,示筋复原位,随即将上伤肢内收内旋。3)推摩伤部舒筋法 病人取坐位。数者仍立于伤侧,用一手托其前臂,将肩关节轻度外展内旋位,另手大(或重个手掌)部着力自上臂中段向上推理、滑按该筋数次,而后抚摩数分钟,以达到舒筋活血,缓解术后不适之目的。【注意事项】1、施手法后,将伤肢内收内旋位,用颈腕吊带(三角巾)把前臂固定于胸前2到3周,以减少肩部活动。2、施“牵臂回旋推拨法”时,两手动作要协调,肩关节急速内旋与拇指推按动作须在同一时间进行。3、肩关节脱位所致的肱二头肌长头腱滑脱,则在脱位关节复位后,施理筋手法即可使长头腱归位。4、急性长头腱滑脱者,施手法后应配合冷敷2日(每日3到4次,每次4到7分钟);而后改为热敷或中药熏洗(每日2次,1次25分钟为宜)。
(三)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诊断要点】1.病史可由于急性损伤迁延日久,或长期作肩部外展外旋活动,肌腱与腱鞘经常发生摩擦,造成腱鞘的滑膜层慢性损伤,水肿,使肌腱在鞘管内滑动不利;亦可因退行性改变,导致肱骨结节间沟变粗糙或狭窄,增加了肩关节在外展外旋活动时肌腱与腱鞘的摩擦机会,形成腱鞘炎。2.症状肩前部外侧或整个肩部疼痛,受凉加重,遇热则痛减,肩部无力,外展及向后背伸活动明显受限且痛剧。3.检查可在肱骨结节间沟处触及该肌睫增粗、变硬与明显压痛;肩外展外旋高举时痛著,过度内旋试验、抗阻力试验均阳性。【治疗】1.原则舒筋通络,活血化瘀,消炎止痛。2.手法操作(分以下三个步骤)(1)抚摩揉搓肩臂法病人取正坐位。术者立于伤侧,一手托握肘部将肩夫节外展。另手沿肩部三角肌与肱二头肌长头腱纤维方向施抚摩、揉、搓手法数分钟,同时配合活动肩关节,以达到活血祛瘀之目的。(2)弹拨动肩顿拉法病人取坐位。术者立于伤侧,一手托握肘部使肩关节外展、内收活动,同时用另手拇指沿肱二头肌长头键弹拨至结节间沟处数分钟;而后,一手固定肩部,另手握拿腕部,屈肘抬臂活动肩关节并施向侧方顿拉手法数次,以达到舒筋通络之目的。(3)滚揉上臂动肩法病人取坐位。术者仍立于伤侧,一手握拿肘部并托起前臂活动肩关节,另手自下而上滚揉上臂至肩部数分钟;继之,用拇指按压、、肩、等穴,以达到通经络,行气血之目的。【注意事项】1.疼痛剧烈时,施手法后应注意减少肩部活动,尤其不宜主动进行肩关节的外展、外旋活动。疼痛不甚时,应主动加强肩关节功能锻炼。2.注意肩部保暖,可配合局部热疗及痛点封闭。
&二、冈上肌损伤
冈上肌起始于肩胛骨的冈上窝,肌腱在喙突肩峰韧带及肩峰下滑囊下面、肩关节囊上面的狭小间隙通过,止于肱骨大结节上部。该肌受肩胛上神经支配,其作用是上臂外展时的起动。【诊断要点】1.病史 多在肩部外展起动时用力过度,或经常作肩关节外展活动,或外感风寒而引起冈上肌急、慢性损伤,创伤性炎症,加速冈上肌退变。严重病例,可发生冈上肌钙化,影响肩关节功能活动。2.症状 肩部疼痛,可向颈部及上肢桡侧扩散,肩关节外展活动时痛剧。病久者,出现肩部肌肉萎缩。3.检查 可在肱骨大结节顶部及该肌腱增粗、变硬、无弹性或弹性差及压痛。肩外展试验阳性,并出现疼弧症(即伤肢外展上举到六十度到一百二十度范围内疼痛,不及或超越此度数又无疼痛)。这种表现,是因为在肩关节节外展六十到一百二十度范围内肱骨大结节与肩峰之间的间隙减小,冈上肌外端在其间受到肩峰与肱骨大结节的挤压、摩擦所致。X线检查,一般无阳性发现;少数病例可显示冈上肌腱钙化或骨化影像。【治疗】1.原则 舒筋通络,活血化瘀。2.手法操作(分以下四个步骤)(1)外展抚摩揉拨法 病人取坐位。术者立于伤侧,一手托握上肢,将肩关节外展四十五度左右,使该肌放松,用另手掌或鱼际部抚摩肩部2分钟;继之,用掌根或大部揉冈上肌附着点3分钟;再用拇指于肱固大结节处揉、拨冈上肌腱着点2分钟,以达到舒筋通络之目的。(2)顿拉滚揉动肩法 病人取坐位。术者立于伤侧,先端顿拉手法(操作同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数次。而后,一手握拿伤肢肘部活动肩关节,另手小在活动肩关节的同时滚、揉冈上肌起止部数分钟;掌搓冈上肌抵止部;以热为度,以达到活血祛瘀之目的。(3)按摩俞穴痛点法 病人取坐位。术者拇指揉、压伤侧的、秉风、肩偶、肩缪、肩贞、缺盆、穴,多指捏拿肩井穴,拇指点按与肩部痛点各半分钟左右,以达疏通经络,消除疼痛之目的。(4)揉搓牵抖伤肢法 病人取坐位。术者立于伤侧,用双手相对有力上下返往揉、搓伤肢数遍;继之,双手握其腕部牵抖伤肢结束,以达到疏通伤肢气血之目的。【注意事项】1.急性损伤,手法应轻柔、缓和,避免加重损伤;手法后适当限制肩部活动。2.慢性损伤,手法刺激宜重,手法后适当配合功能锻炼。3.注意肩部保暖,并配合湿热敷。
&三、冈下肌损伤
冈下肌位于冈下窝及肩后部,起始于肩胛骨冈下窝,经肩关节后方,抵止于肱骨大结节中部。该肌受肩胛上神经支配,其作用是使上臂外旋。【诊断要点】1.病史 本病多由受风着凉引起。发病率较高。2.症状 肩背部疼痛,夜间较重,平卧受压时症状加剧。单纯冈下肌损伤者,多无肩关节活动障碍。3.检查 可触及冈下肌不同程度变硬,常在穴处发现硬性索条或块状物,压痛明显并向同侧上肢尺侧放射。X线检查,无异常显示。【治疗】原则 活血通络,除风止痛。2.手法操作(分以下三个步骤)(1)抚摩揉搓活血法 病人取坐位。术者立于伤侧,一手固定肩部,另手大、小或掌根部在肩胛冈下方反复施术抚摩、揉、搓手法数分钟,或以热感为度。以达到活血除风之目的。(2)弹拨推理舒筋法 病人取坐位。术者立于伤侧,用一手托握伤肢肘部使上臂外展,另手拇指在穴或硬性索条处作上下方向弹拨该肌数十次;然后,顺该肌纤维方向推理数遍。以达到舒松筋肉之目的。(3)按摩俞穴痛点法 病人取坐位,术者用一手拇指(或中指)压缺盆穴半分钟,揉、压、肩贞,拨小海,揉压外关等穴各、分钟左右。以达通络止痛之目的。【注意事项】注意局部保暖,配合湿热敷或其它物理疗法。
&四、小圆肌损伤
小圆肌位于冈下肌下方,起始于肩胛骨的腋窝缘上三分之二背面,经肩关节后部,抵止于肱骨大结节后方。该肌受腋神经支配,其作用是与冈下肌协同使上臂外旋。【诊断要点】1.病史 常由投掷、抛物或受风着凉引起该肌肉损伤,多伴有肱二头肌短头腱的损伤。2.症状 肩背部疼痛或酸痛,严重者伤侧不能卧位,偶有手指麻凉感。3.检查 可在肩胛骨外缘(相当于肩贞穴处)触及该肌纤维隆起、变硬,压痛明显,滑动按压时可向前臂足侧扩散。上臂外旋抗阻力试验阳性。【治疗】1.原则 舒筋通络,活血祛瘀,除风止痛。2.手法操作(分以下三个步骤)(1)外展抚摩滚揉法 病人取坐位。术者立于伤侧,一手托其肘部将上臂外展,另受大鱼际部推或抚摩肩关节后方及肩胛骨的腋窝缘2分钟;继之,用一手掌指关节或小在上述部位施滚揉手法数分钟,同时活动肩关节,以达到舒筋通络之目的。(2)弹拨理筋顿拉法 病人取坐位。术者一手握伤肢肘部将上臂外展、内收、同时另手拇指弹拨该肌数十次,并顺该肌纤维方向施理筋手法数遍;而后,(一助手双拇指重叠按压该肌肩附着处)术者立于健侧,一手固定健侧肩部,另手握伤肢腕部,先活动肩关节数次,趁其不备,迅速向健侧前方顿拉一次。(3)按摩俞穴痛点法 病人取坐位。术者用一手拇指按压缺盆,揉压、肩贞、肩缪等穴与肩部痛点各、分钟左右。【注意事项】1.施手法后,应配合局部湿热敷。2.疼痛显著的病例,施手法后应注意肩部制动;疼痛缓解后,适当配合功能锻炼。
&五、菱形肌损伤
菱形肌位于斜方肌深面,起始于第6颈椎棘突至第4胸椎棘突,抵止于肩胛骨的脊柱缘。该肌受肩胛背神经支配,收缩时牵拉肩胛骨向脊柱靠拢。【诊断要点】1.病史 多由于用手持物向前抛掷、举重及经常用肩扛抬、搬运重物,或长期处于肩胛骨外旋位工作,引起该肌急、慢性损伤。临床多见于大菱形肌损伤。2.症状 伤侧脊柱与肩胛间区疼痛或酸痛不适,肩臂无力。严重者脱、穿衣服困难,偶有胸部闷胀感。3.检查 可在损伤局部触及该肌变硬、肌束隆起或条索状无,压痛明显。臂外展、过度内收与高举时症状加重。【治疗】1.原则 舒筋通络,散瘀止痛。2.手法操作 (分以下四个步骤)(1)抚摩按揉背部法 病人取俯卧位。术者立于健侧,用双手大、小部抚摩伤侧脊柱与肩胛间区数分钟;而后,用双手拇指按揉菱形肌损伤处2分钟左右,以达到散瘀通络之目的。(2)按压痛点顿拉法 病人健侧取卧位。术者立其后方,双拇指呈“八”字形按压损伤之痛点;助手立于床头,双手托握伤肢腕部,先活动肩关节数次。趁其不备,迅速向病人伤侧太阳穴方向顿拉一次。(3)滑按推理舒筋法 病人取俯卧位。术者立于健侧,用双拇指顺菱形肌纤维方向(由内上向外下方)滑动按压数遍;而后,双拇指施推理手法数次,以舒顺该筋肉组织。(4)按摩俞穴痛点法 病人取坐位。术者立于后方,用一手固定肩部,另手拇指揉、压风门、肩中俞、及局部痛点各1分钟左右,指压缺盆穴半分钟,以达到通络止痛之目的。【注意事项】1.注意局部保暖,减少肩胛骨外旋活动。2.配合局部透热疗法。
&六、肩关节周围炎
肩关节周围炎,又称“露肩风”、“冻结肩”、“肩凝症”、“五十肩”等。本病是以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受限为主症的一种常见疾病。临床上多见于四十五岁以上年龄的女性。【解剖生理】肩关节是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半球形的肱骨头相对应组成球窝关节。关节盂小而浅,其总面积仅相当于肱骨头的三分之一左右,关节囊薄弱、宽大而松弛,故该关节的活动范围最大,运动最灵活,可以在多个轴位上运动。如在冠状轴上作前屈、后伸及上举运动;矢状轴上作内收、外展运动;在垂直轴上可作内旋及外旋运动;还可做各方向的旋转或环转运动。由于构成肩关节的关节盂小而浅,肱骨头大而圆,关节囊松而薄,故其周围须要有肌肉、韧带来加强,以维持其运动的灵活性和结构的相对稳定性。肩前侧有肩胛下肌、喙肱肌、肱二头肌短头和胸大肌;后侧有冈下肌和小圆肌;外侧有杠上肌、三角肌和肱二头肌长头掩盖。肩部肌肉的功能及其运动范围:臂外展九十度 三角肌、冈上肌(最初外展的三十度是冈上肌的作用,以后的六十度由三角肌的收缩来完成)。臂内收(肘达身体中线)喙肱肌、胸大肌、胸小肌来完成。臂内旋七十度到九十度 由大圆肌、背阔肌、肩胛下肌完成。臂外旋三十度 由冈下肌、小圆肌完成。臂前屈九十度 由肱二头肌、喙肱肌、三角肌前部纤维来完成。臂后伸四十五度 由背阔肌、大圆肌完成。臂高举九十度(平举以上) 由斜方肌、前锯肌协同外旋肩胛骨所完成。环转活动(旋转)三百六十度 由多组肌肉协同舒缩来完成。【病因病理】本病的形成,多因年老体虚,气血不足,筋失濡养;或因汗出当风,睡卧露肩,感受风寒湿邪,经脉拘急;慢性劳损或外来暴力所致的急性损伤(气血瘀滞),未作彻底治疗等因素。其病理改变为肩关节周围筋肉组织的退行性病变表现力、痉挛、挛缩、粘连、腱鞘肿胀、肥厚活肌腱与关节囊紧密结合,限制了肩关节的正常功能活动。后期可出现肩部肌肉萎缩和肩关节严重粘连,其运动由肩胛骨所代替。【临床表现与诊断】1.疼痛与压痛 其疼痛性质多为酸痛或钝痛。早期,肩部疼痛剧烈,肿胀明显,疼痛可扩散至同侧肘部,遇寒湿痛著,遇热则痛减,日轻夜重,常影响睡眠。后期,肩部疼痛减轻,但活动障碍显著。触诊时,常可在肩峰下滑囊及三角肌下滑囊部、肱二头肌长头腱沟、三角肌后缘、冈上肌与冈下肌附着点,以及肩内俞、肩贞、穴等部位找到明显压痛点。2.活动障碍 病程愈长,活动障碍愈明显。常不能完成穿衣、洗脸、梳头、触摸对侧肩部等动作。肩关节被动上举、后背、内收、外展、内旋动作受限制。但前后方向的拉锯动作及较轻的旋转活动(在限度以内的运动)则无疼痛,此点可与关节内病变相区别。日久,肩部功能活动几乎完全丧失,而成“冻结”状,但疼痛明显减轻。3.肌萎缩 初期在形态上无任何变化。病程较久者,由于疼痛和废用,出先肩部肌肉广泛性萎缩(以三角肌最为明显),肩峰突出。但在临床上,“冻结肩”的肌萎缩程度通常比肩关节结核或肩部神经麻痹所引起的肌萎缩为轻。祖国医学把本病分为两型:即寒痹型与湿痹型,其临床症候与上相同,故不于赘述。依据本病的发病年龄,症状及检查,临床诊断并无困难。但主要与风湿性关节炎、肩关节结核及化脓性关节炎相鉴别。1.风湿性关节炎 有游走疼痛并波及多个关节。遇寒冷刺激或静止时疼痛较重,遇热及轻微活动后则疼痛减轻,但过劳后病情又会加重。有时肩部可出现轻度红肿,但活动范围多不受限制。2.肩关节结核 肩关节呈弥漫性肿胀。发病年龄多在二十到三十岁之间,老年人较少见,除全身症状不同外,还可摄X线片,以鉴别之。3.化脓性关节炎 多属于血源性感染,故局部红、肿、热、痛并见,伴有全身发热、恶寒,白细胞计数增高等。【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应贯彻动静结合的原则。肿痛明显的早期,宜适当限制肩关节的活动;肿痛消减的后期,应主动进行功能锻炼并配合药物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按摩治疗1.原则 早期应以舒筋通络,祛瘀止痛,加强筋肉功能为主;晚期则以剥离粘连。滑利关节,恢复关节活动功能为主。2.施术部位 伤侧肩关节周围,肩胛部及上臂。3.取穴 肩偶、肩贞、肩井、肩三俞(肩中俞、肩外俞、肩内俞)、、秉风、缺盆、极泉、、。4.施数手法 推、揉、滚、搓、拨、动。5.时间与刺激量 每次治疗二十五分钟,每日1次;刺激量应因人、因症而定。6.手法操作(以右侧为例,常规手法分六个步骤) 病人取坐位(体虚者可取卧位),术者立于伤侧。(1)分推抚摩肩部法 术者以双手大或掌部着力,在患肩周围作前后、内外分推及抚摩手法数十遍。(2)揉滚肩周上臂法 术者用单、双手掌或多指揉肩关节周围及上臂数分钟;然后,用左手握伤肢前臂并托起肘部,将上臂外展并前后活动肩关节,同时用右手小或掌指关节在肩部周围及上臂施滚法5分钟左右。(3)揉拨肩胛周围法 术者一手固定肩部,另手鱼际或掌根部自肩胛骨脊柱缘由上而下揉数遍,拇指拨2到3遍;而后,以食、中、环三指从肩胛骨脊柱缘插入肩胛骨前方拨理肩胛下肌3到5遍,拇指或大揉、拨肩胛骨腋窝缘数遍。(4)按摩俞穴痛点法 术者用双手拇指对压、穴、肩贞、肩内俞,拇指重揉压肩处俞、秉风、、缺盆、肩偶,揉拨极泉及肩部痛点各半分钟左右。(5)被动运动肩部法 根据肩关节不同方向的运动障碍,可选用下列方法:推肩拉肘内收法 术者立于健侧后方,一手推住健侧肩部(固定),另手从健侧胸前托其伤侧肘部,缓缓牵拉使其内收,在极度内收位用体侧抵紧健侧肩后部,一手空拳叩击伤侧肩部周围数遍。前屈后伸捏筋法 术者立于伤侧,一手托握伤肢肘部使上臂前屈后伸,另手在上臂后伸位捏拿肩前筋,前屈位捏拿肩后筋。扣肩揉搓扛动法 术者于伤侧半蹲式,用肩扛住伤肢上臂,双手口于肩部前后,进行协调的揉搓动肩,以肩部温热感为度。下拉上提牵伸法 术者立于伤侧,用一前臂插入伤肢腋下向外上方托扳,同时另手握伤肢腕部,缓缓后向下牵拉数次;而后,前屈上提伤肢。上提幅度,应以病人能耐受为度。环转活动肩部法 病人取低坐位。术者立于伤侧后方,用一手固定肩部,另手握拿伤肢腕部托起前臂(嘱病人配合),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最大限度的环转活动。(6)拍打患臂拿肩法 术者立于伤侧,用双掌或空拳由肩部至前臂往返拍打(掌拍拳打),双手掌相对往返舒搓伤肢数遍,牵拉伤肢;继之,双手拇、食指捏肩井,多指捏拿肩部结束。【辩证施治】(一)手法治疗(1)风寒湿较著者,加“搓摩肩周痛点法”。(2)肌肉萎缩者,加“叩击捏拿局部法”。(3)麻木显著者,加“弹拨拍打麻木区法”,拇指或中指拨伤肢神经易触及的部位3到5次,掌拍打麻木区。(二)局部热敷与功能锻炼施手法后,可在肩部进行湿热敷或中药熏洗,待疼痛缓解后,逐步有计划的加强肩关节功能锻炼。1.常用功能锻炼的方法 “双手托天”,“体后拉手”,“轮转轱辘”,“手指爬墙”,“屈肘握拳外展外旋前臂”,“拉滑车”,“扒单杠或肋木”以及“棍棒操”等肩臂的功能练习方法。进行功能锻炼时,应注意循序渐进,不能过度劳累或用猛力,避免引起不良后果。2.常用熏洗方 可选用“八仙逍遥汤”。主治跌打损伤,肿硬疼痛以及感受风寒湿所引起的筋骨酸痛等症。处方 3克、荆芥3克、3克、3克、6克、6克、9克、9克、川椒9克、十五克。方法 将上药装入布袋内,扎口煎汤,熏洗伤处,亦可用药热敷。每日1到2次,每次二十五分钟。每付药,天热时用1到3天,天冷时可用3到5天。
&七、小儿牵拉肩
小儿牵拉肩是幼儿的一种肩部筋肉组织损伤。常由于在跌倒时,被他人突然向上提拉手、臂用力过猛所致。【临床表现与诊断】1.伤后患儿哭闹或自述肩臂部疼痛。伤肢下垂,不能外展及抬举,不敢用手取物,症状颇似桡骨小头半脱位。2.检查观肩部外形正常,伤肢肘部可贴住同侧胸壁,被动活动时,伤侧手部能触及对侧肩峰,但疼痛加重。可在伤侧喙突部触及一筋肉组织(肱二头肌短头)高隆、压痛。X线检查,无异常发现。【手法治疗】拨理按压环转法 家长抱患儿端坐。术者立于伤侧,用一手握住伤肢前臂上段,使其屈肘,将上臂后伸、外展,另手置于肩部,拇指压于喙突处,用轻力顺外下方分拨、推理、滑按移位之筋肉(多为肱二头肌短头腱),将其平复。继之,肩部之手拇指用轻力按压,握臂之手稍加牵引力并缓慢的将上臂由前下方、经前上方,再向后下方作圆周环转活动一次.肩痛即可消失,上臂外展活动恢复正常。【注意事项】施手法后,将伤肢肘关节屈曲九十度,用小三角巾悬吊固定于胸前3日,并嘱其家长3到5日内勿提拉患儿伤肢。
上一篇教程:
下一篇教程:
】【】【】【】【】【】【】
 (欢迎留言,注意文明用词!)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医人保持中立
[][][][][][]
读过这的朋友还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肢神经疾病与损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