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区妇科医院那个医院消化课现在可以住院

您当前的位置:&>&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信息:
挂号网站:/
地址:苏州市十梓街188号
邮编:215006
1、用户必须成为网站的注册会员并成功登录后,才可使用本服务。会员的注册信息必须是真实的,否则会对会员享受服务造成影响。
2、会员目前只能进行会员本人的挂号,今天可以预约未来七天的号。每天服务器时间00:50开始预约,专家号数以网上公布为准。
3、由于目前医院不进行网上支付,请到医院挂号处支付挂号费并取号,不收取任何手续费用。
4、取号在各挂号收费窗口都能取号。
5、当会员在网上挂专家号并确认成功以后,请在看病当天准时到医院门诊挂号处任一窗口按照医院正常预约流程进行取号。因就医病人多,过时号额不予保留。就诊序号为用户完成预约后系统返回的就诊号。
6 、如果会员不能准时到医院就诊,请于看病当天早晨零点之前取消预约,否则会影响该会员在本网站的信用及下次预约。
7 、会员到挂号处取号时须提供预约时系统所给出的确认号,如是医保病人,请带好医保卡,挂号时将核对医保个人编号,同时带好会员的身份证,必要时可能查验身份证。
8、如遇专家临时有事门诊时间有变更,预约好门诊的前一天,医院会设法通知您或在网上说明,某月某日某某医师因故不能出诊,确因联系不上,请您谅解。
9 、网站保留对预约者的审查权。对于恶意挂预约者(随意预约、贩卖专家号),本网站将取消其会员资格。在半年之内,如发生二次预约后不去就诊而又不取消挂号的者,取消其三个月挂号资格。
10 、网站保留对以上条款的解释权,并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对相应的条款进行修改。
1、如何使用挂号?
答:您需要先&病人注册&,注册您的用户名、密码和个人信息,再通过&&,选择您需要预约的科室、医生,输入用户名密码,预约成功后获得预约号,凭预约号按照你预约日期到医院取号就诊。
2、如何注册?
答:会员注册中目前分为&苏州医保和相城区吴中区园区医保人员注册&和&其他会员注册&。 *苏州市医保人员是指拥有苏州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发放的&姑苏卡&的人员; *相城区医保人员是指拥有相城区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发放的&医保IC卡&的人员; *吴中区医保人员是指拥有吴中区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发放的&医保IC卡&的人员; *园区医保人员是指拥有苏州工业园区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发放的&医保IC卡&的人员; *其他人员均视为其他会员。如通过&苏州医保和相城区吴中区园区医保人员注册&注册,则要求填写医保个人编号,而且该编号将在取号时进行验证,在医院的一切医疗活动将视为医保病人就诊;如通过&其他会员注册&注册,在医院的一切医疗活动将视为自费病人就诊。阅读了&医院网络服务使用协议&后,按照要求填写用户名、密码和必要的个人信息。
3、我是非苏州市区人员,如何注册?
答:通过&其他会员注册&注册。
4、如果我替我的亲人或者朋友注册,如何注册?
答:如果有全部真实信息,则填写全部真实信息,如果是老人或者孩子,则真实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证件类型、证件号码等填写您的亲人或者朋友的真实信息,其他信息可以填写您的信息。
5、我是医保病人,个人编号如何填写?
答:医报个人编号在病历本的首页,为8位数字,不足8位前面补0。
6、我忘记了用户名和密码,该怎么办?
答:我们暂时只提供医保病人用户名和密码查询,可以通过网站&病人密码、用户名查询&功能,通过输入当时注册时的个人编号或者证件号码查询。
7、我已经注册成功,如何修改个人信息?
答:可以通过网站提供的&查询与取消&功能,输入用户名、密码,登陆会员系统,点击&修改个人信息&,修改您的个人信息。
8、我已经注册成功,如何修改密码?
答:可以通过网站提供的&查询与取消&功能,输入用户名、密码,登陆会员系统,点击&修改密码&,修改您的密码。
9、如何预约?
答:点击&&,选择预约科室,选择您需要的专家,点击&挂号&,输入用户名、密码,预约成功返回预约号。
10、我要预约,预约什么科室呢?
答:您可以在8:00-16:00拨打咨询电话进行咨询。
11、为什么看不到我要的专家?
答:我们暂时只进行医院部分有特色的专家医师,提前7天预约。每天服务器时间0:50开始预约,今天最多可以预约后天的号。您可以通过网站&专家门诊一览表&查询你所需要预约医生具体出诊时间,提前7天预约。
12、我要预约,为什么能看到医生但是不能预约?
答:医生出诊状态有&出诊&、&不出诊&、&挂满&三种状态,&不出诊&表示医生因故请假不出诊。&挂满&表示医生已经预约满,不可以再预约了。只有出诊状态的医生才可以预约。
13、我要预约,可专家已满,我该怎么办?
答:挂号,目前上午和全天可预约号额为5号,下午可预约号额除眼科、口腔科、五官科为5号外,其他各科为10号。特需门诊每位专家上午、下午各为5号。如果挂满,您需要在就诊当天到医院现场挂号。
14、我已经预约,如何到医院取号?
答:预约成功,会返回一个预约号,您凭预约号,如是医保病人,请带好医保卡,到医院挂号收费窗口排队取号,挂号后到医生处就诊。上午号额保留到9点30分,下午号额保留到14点30分。因就医病人多,过时号额不予保留。上午和全天预约号为医院正常就诊号的2、4、6、8、10以此类推双号,以到医院实际取号顺序为准,下午预约号为医院正常就诊号的2、4、6、8、10以此类推双号。特需门诊上午和下午预约号为医院正常就诊号的2、4、6、8、10以此类推双号。如果预约取就诊序号大于当前窗口排队挂号就诊序号,我们将自动帮您提前为当前窗口排队挂号就诊序号。
15、我已经预约,但是预约号没有记住,要如何查询?
答:可以通过网站提供的&查询与取消&功能,输入用户名、密码,登陆会员系统,点击&查询与取消&,可以看到您曾经在我们医院的预约历程,可以查询到您的预约号。
16、我要取消我的预约,如何操作?
答:可以通过网站提供的&查询与取消&功能,输入用户名、密码,登陆会员系统,点击&查询与取消&,选择要取消的预约记录,点击&预约&后面的图标 。
办理出、入院手续指南
尊敬的患者:
&&& 欢迎您来到我院就医。当您经医生诊断需要住院时,我们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将为您提供优质服务。
入院手续:
&&& 一、 持门诊医生开具的住院证等到住院处(外科大楼一楼西大厅)办理入院登记手续。
&&& 二、请协助填写或告之本人的家庭地址、单位、身份证号码及家属的姓名、单位、电话等,并根据入院科别交纳一定数量的住院预交金(预交金收据需妥善保管好,出院结帐时交住院处)。登记手续办完后,请将住院处同志交给您的住院病历本送至住院病区护士办公室,责任护士将热情接待您,并介绍病区环境和有关规章制度,签定医患合约(如果您是急诊病人,入院登记后,急诊室的护工同志将护送您安全抵达病房)。然后,床位医生将到您的床前了解病史。针对病情及时处理,为您提供全方位温馨的服务。
注:如果您是参加医疗保险的患者,您还需带IC卡才能办理入院登记手续。出院结帐后IC卡放可交还本人。根据医保政策规定,住院期间IC卡一律不外借。
&&& 三、为方便病人,患者在住院期间需用的脸盆、脚盆等用品可在办理住院手续时至医院便民商店购买,也可自带。
&&& 四、为方便病员用餐,患者在住院期间每天早餐由医院统一供应,每顿早餐费1.5元,病人出院时统一在住院处结帐。
&&& 五、为了不影响病人治疗,患者在住院期间,如发生欠费,患者或家属应主动交纳预交金。
出院手续: 
医生通知您出院时,出院通知由工作人员送至出院结帐处,患者或家属在出院当天可直接到结帐处办理出院手续,自报本人所住的病区、床号和姓名,交还全部预交金收据,结帐处按电脑结出的住院费用,多退少补,出具住院医药费收据,并交给您一张盖有《苏大附一院准出院》章的出院记录(小结)。如需一份完整的住院费用清单,可至出院处相应窗口索取。如有出院带药的患者,先将配药处方拿到住院结帐处让电脑确认,盖好章后可直接去出院配药处取药。出院结帐手续办完后,请将盖章的出院记录(小结)及医药费收据交病区护士验收,并清点收回患者住院期间所用医院物品后,患者方可离院。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始创于1883年(清光绪九年),是卫生部首批三级甲等医院,为江苏省卫生厅直属的省级重点医院,苏南地区医疗指导中心。医院先后荣获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医院改革创新奖等称号。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中,连续五年进入前50强,并连续两年在中国地级城市医院100强排行榜中雄踞榜首。
医院分为本部、南区和竹辉路地块,占地面积228.4亩,建筑面积19.5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736张。2014年,门急诊量254.8万人次,出院8.2万人次,年手术量2.6万台次。医院现有职工3418人,其中正高级专家243人,副高级专家463人。
&医院设有临床科室37个,医技科室8个,临床医学教研室21个,国家、省部级以上培训、示范基地10个,中心实验室、骨科、心血管疾病等实验室15个。现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内科血液病学、骨外科学),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8个(骨科、血液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呼吸内科、临床护理和血液重点实验室、神经外科、临床药学),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临床免疫实验室),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个(血栓与止血实验室),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江苏省分库HLA配型实验室落户在医院;拥有省&科教兴卫工程&临床医学中心2个,省&科教兴卫工程&重点学科2个,省&科教兴卫工程&重点实验室1个,省&科教兴卫工程&重点学科培育点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5个;移植免疫技术重点实验室为苏州市重点实验室;校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资格专业17个。
近年来,医院在异体骨髓移植和干细胞移植及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自身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冠状动脉造影、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心律失常的诊断治疗、颅内肿瘤CT立体定向内放疗、脑血管动脉瘤夹闭术、脑胶质瘤和垂体瘤临床治疗、异体肾移植、亲体肾移植、冠状动脉搭桥术、经椎弓根短节段脊柱内固定、椎体后凸成形术、靶血管栓塞后手术治疗骶骨肿瘤、人造小血管的研制和临床应用、人工肝支持治疗系统、腹腔镜手术等项目分别达到省内、国内先进水平。
医院总资产20亿元,固定资产9.95亿元,其中百万元以上设备80余台。拥有PET-CT、平板式全数字化心血管造影仪、全数字化医用直线加速器、数字化X线诊断系统(DSA)、多导电生理实验室系统、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准分子激光系统、光子嫩肤仪、麻醉工作站、核磁共振成像仪(MRI)、体外循环机、血液透析机、全自动基因分析仪、高能聚焦超声肿瘤治疗仪、多层螺旋CT机、乳腺X线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冷循环肿瘤治疗系统、X线模拟定位机等。
医院为苏州大学附属教学医院,承担着苏州大学医学部第一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的教学任务。医院现有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临床医学),二级学科博士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0个。医院现有博士生导师60人,硕士生导师17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专家会员 1人,江苏省医学杰出贡献奖1人,江苏省&双创&团队4个、江苏省&双创&人才6人,江苏省&双创&博士1人,江苏省优秀医学重点学科带头人1人,江苏省&兴卫工程&医学领军人才5人,江苏省优秀医学重点人才4人,江苏省&兴卫工程&重点人才13人,江苏省中青年首席科学家1人,江苏省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1人,江苏省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1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0人。
医院于1999年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现有工作站1800多台,通过&千兆光纤为主干,百兆到桌面&的信息网络,电子病历系统、临床路径管理系统、护士工作站、OA、LIS、RIS/PACS、医保系统、体检系统、多种系统、&一卡通&自助系统、后勤物资零库存管理系统、车辆计时收费管理系统等全面投入使用,实现临床、医技、管理信息互连互通,初步建成数字化医院。图书馆藏书5万余册,中外文期刊600余种,连接到苏大校园网,可供查询中文数据库40个、外文数据库49个。
医院与世界各国的学术交流频繁,多渠道,多领域开展友好往来,引进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和技术人才,促进了医院现代化建设和发展。1978年以来,医院先后与美国、法国、日本、加拿大、德国、韩国、澳大利亚、瑞士、印度、巴基斯坦、荷兰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澳门等地区的30多所大学和医院建立了良好的院际合作关系。医院先后聘请了100多名外籍专家来院指导讲学,聘任30多名海外著名学者和校友为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并派出多批业务骨干赴这些国家和地区进修、考察、访问和学术交流,医院国际知名度不断提高。
为进一步质资源,做好、做强、做优苏大附一院,经深化研究、广采民意、积极争取,2011年,市委、市政府明确在我院平江分院现有地块东面新增100亩建设用地,实现我院主体迁建至平江新城的发展思路,并将该项目纳入苏州市&十二五&重大医疗卫生发展项目整体推进。迁建后的新院占地约200亩,规划床位3000张,项目总投资匡算29亿元,建成后将更好地承担起为地区医疗保驾护航的重任。
推荐科室:
血液病学学科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病学学科(以下简称苏大血液病学科) 由我国血液学先驱和奠基人之一陈悦书教授创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1963年陈教授在苏州医学院建立了血液研究室,并在上世纪60至80年代,对白血病的诊断和联合化疗方面做过许多开创性工作,对我省乃至全国血液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国内公认的学术地位,享有很高的声誉。1981年阮长耿教授在苏州医学院建立了国内第一个血栓与止血研究室,并在血栓和止血领域内取得了重要成果和突出进展,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在此基础上,由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卫生厅批准,于1988年正式成立江苏省血液研究所。本学科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江苏省卫生厅血液学临床医学中心、江苏省科技厅血液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和血液学协同创新中心,2007年成为卫生部&血栓与止血重点实验室&。学科亦是卫生部指定的血液专科医师进修基地。自1965年起,已举办血液病进修班32期,为全国各兄弟单位培养血液专科医师430名。目前,本学科每年举办四项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苏大血液病学科已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学历层次、职称结构较为合理的学科梯队。现有职工132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22人,千人计划获得者1人,国家自然基金委优青1人,省杰青2人,省双创人才1名。阮长耿院士于2006年当选为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吴德沛教授于2013年当选为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苏宁教授于2014年当选为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此外还有10余位学术骨干在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各专业学组中担任组长、副组长或学组委员。学科始终以血栓与止血、恶性血液病和造血干细胞移植为主要研究方向,坚持科研与临床相结合,取得一批科研成果,某些领域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临床血液科目前床位172张(另外在建病房168张),包含46张百级层流净化病床和6张日间病床,是全国主要的血液病诊治中心之一,拥有国内首家经国际权威机构ASHI认证、中华骨髓库定点的HLA高分辨实验室。2013年门诊量70290人次,出院患者5687人次,外埠病人70%,其中实施各种类型造血干细胞移植391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分子靶向治疗、化疗等各种先进规范的治疗技术颇具特色,临床服务能力强,患者长期生存率达国际先进水平。
血液诊断研究室主要从事恶性血液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作为国内最大的血液病中心实验室之一,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技术队伍,主要包括以下7个实验室:细胞形态学实验室、细胞遗传学实验室、分子遗传学实验室、血液病理实验室、HLA基因分型实验室、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和溶血实验室。2012年,血液研究室共为超过数万名来自全国各地、怀疑血液病的患者提供了高水平的诊断服务。血液研究室同时开展较高质量的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再现性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异常的致病机制研究、HLA基因分型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正常和恶性造血细胞及淋巴细胞的发育机制以及上述机制在血液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血液研究室已建立了一些设施先进的技术平台,如Sanger测序、二代测序、基因克隆、分子生物学、小鼠移植模型等。科室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先后发现数十种新的白血病相关染色体异常、克隆多个新白血病融合基因、建立6株新白血病细胞系、发现一类以idic(20q-)为特征的髓系血液肿瘤类型。此外,血液研究室还在MDS和AML的发病机制方面取得了一些创新性成果。
在血栓与止血领域主要开展血小板和内皮细胞生理功能及其致病机制研究。共研制近百株SZ系列抗血小板单克隆抗体并在国内外广泛应用,拥有多项专利。已建立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平台,建立了体外抗栓和实验动物抗栓实验模型。开展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及血管生物学实验研究。出血性疾病发病机理及临床诊治研究是我们优势项目,在ITP、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TTP及遗传性血小板病具有较高的诊治水平,在国内率先建立ADAMTS13活性检测、vWF抗原和功能检测方法等,是国内出血性疾病诊治中心之一。
多年来,学科积极广泛地开展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与法国、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瑞士、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有关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关系。2006年9月在苏州成功主办了第四届亚太地区血栓与止血会议,阮长耿院士担任大会主席,来自25个国家的640名中外代表出席了会议。此次大会促进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亦扩大了本学科的对外影响。
学科近25年来,在国内外刊物共发表论文2051篇,被SCI收录352篇。承担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七五&、&八五&、&九五&、&十五&攻关课题、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共计230多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7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成果5项,省部级成果54项,厅局级成果76项。2004年阮长耿院士指导的研究生戴克胜的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薛永权教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陈苏宁的博士学位论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
心脏大血管外科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起即开展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七十年代末在国内领先开展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000年在省内较先开展成人原位心脏移植,2001年被评为江苏省首批临床重点专科,2007年被评为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2011年再次被评为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2011年9月,经卫生部批准,心脏大血管外科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 学科硬件设施完备,设有专科重症监护室,除了常规监护设备外,还拥有中央集控监护系统、体外膜肺氧合系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床旁血透机等国际先进的监护和诊疗设备。2010年,学科建立了省内首家Hybrid技术手术室,同时扩大了病房规模,目前学科总床位数62张,重症监护床位数10张。2011年,在原有Hybrid手术室基础上,增配了高功率、低辐射、高分辨率C型臂X光机及高智能化图像处理工作站,使Hybrid手术的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升级替换了原有的电子胸腔镜成套设备,使得手术操作更为精细,创新性地拓展了心血管外科应用范围。
&&&&&&& 多年来,学科对各类心脏大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特别是2003年成立独立的心血管外科以来,心脏大血管疾病年手术量以平均30%的速率逐年增加,目前能独立完成各类心脏大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疗,总治疗有效率在97%。先心病外科、成人瓣膜置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胸内大血管置换术等重大手术为常规手术,各种疑难危重手术也常规开展,如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全弓置换手术、三分支支架置入和Bentall手术、DAVID手术、各类复杂先心畸形矫正术,重症瓣膜和重症冠心病手术等。尤其近年来独立开展的深低温停循环的高难度大血管手术数量的增加,特别体现了学科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
&&&&&&& 在积极实践转化医学理念,临床诊疗与基础研究紧密结合的建设思路指导下,科室开展了多项特色技术,推动了学科建设快速发展。一是成功将干细胞移植的基础研究转化为重症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技术,在缺血性心肌病、重症瓣膜病及终末期心脏疾病治疗领域取得良好效果,相关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及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等多项奖励。该项研究已被获准参加国家&十二五&支撑计划及国家&863&项目,临床应用前景广阔。其次,应用hybrid(杂合)技术治疗大血管疾病,显著提高主动脉夹层等危重症治疗效果并简化治疗过程。另外,长期跟踪国际冠心病诊疗的前沿技术和指南,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冠心病诊疗技术,并推广应用。结合学科特色(干细胞治疗、杂合技术)大范围开展前瞻性临床研究,通过严格的循证医学研究,不断反馈新技术诊疗效果。这样,形成了重症及终末期心脏疾病的干细胞生物治疗、hybrid技术治疗大血管疾病、冠心病的规范治疗等临床专科技术特色。
&&&&&&& 转化医学的实现离不开强大的科研实力支撑。自1996年以来,学科承担了省级以上科研课题19项,科研和学科建设经费达2600万元。其中包括&九五&重大课题在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项,大力开展重症心脏大血管疾病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相关研究始终保持国际先进。2008年,学科的研究室完成扩大改建,研究室面积达到1000m2。建立了独立的符合GMP标准的干细胞培养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膜片钳实验室等。研究室设备齐全,拥有万级层流细胞培养间、化学发光凝胶成像系统、Powerlab、正、倒置荧光显微镜、定量PCR仪、生物电泳图像分析系统等专业仪器设备。现承担国家&十二五&支撑计划、国家&863&项目子课题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项目。心脏移植免疫耐受研究、大血管疾病基因学研究、基于磁悬浮技术的人工心脏研发工作等基础研究成果将逐步实现临床转化应用。研究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教育部高校科技进步奖、中华医学科技奖、江苏省科技进步奖等奖项13项。
&&&&&&& 对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医院专门制定和下达了以优先发展、重点扶持为原则的相关政策。十一五期间,江苏省政府每年投入建设资金200万,医院实行建设资金1:1配套给科室支配。除此之外,从科研与临床硬件设施的改建,到专科人才的培养和科研课题的支持,医院还另外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2009年,医院制定了《临床亚专科建设实施办法》,科室结合各学科骨干的技术特色,发展了先心病外科、成人心脏病外科、大血管外科三个不同的亚专科方向,实现了专科诊疗的进一步细化。对于学科的亚专科建设,医院出台了相应的奖励制度。近年来,医院按计划、分层次地公派多名学科内的中青年医师至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医学中心学习深造,掌握关键性技术,推动了科室的科研和医疗水平不断发展与提高。这些举措促进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 2009年,苏州大学与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合作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分中心&&苏州大学分中心,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胡盛寿教授任主任,本学科带头人沈振亚教授任执行主任,借助此平台,积极开展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新技术。以此为基础,2012年9月,苏州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正式挂牌成立,研究所通过整合多方科研资源与人才优势,将建成以转化医学为特色的研究基地,为学科建设提供从临床到学术的全方位支撑。目前,努力发展成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华东地区心血管外科诊疗中心,更好更多地为广大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诊疗服务是学科的建设目标。
科室 &&& 医生
普外科 &&& 徐乃元 张志德 张子祥 张海涛 汪良 朱新国 胡浩 曹苇 管洪庚 郭仲行 陈少骥 钱海鑫 过兆基 严永卿 刘建夏 倪育海 赵宏 匡玉庭 田力平 李德春 朱麟 张驰 王毅 仲明根 蒋成安 秦磊 张弛 殷骏 徐露 何宋兵 周顺泉 董晓强 滕宝群 汪智卿 高敏 陈易人
血液科 &&& 沈益民 阮长耿 李彩霞 夏学鸣 吴德沛 苗瞄 陶瑞芳 朱婉莹 韩悦 何广胜 姚锡珍 陈苏宁 孙爱宁 周亚南 邵景章 顾庆礼 张日 王兆铖 余自强 唐晓文 傅bb 金正明 仇惠英
妇产科 &&& 陈友国 张纪平 夏飞 刘光衡 江素芬 胡建铭 杭荣珠 何琪 黄沁 沈宗姬 宋颖清 吴静 奚玲 鞠承祖 彭根大 张建平 惠伯先 杨伟文 徐建英 韩冰 张跃明 黄亚珍 周卫琴 张勤 何琦
神经外科 &&& 鲍耀东 崔岗 黄煜伦 何乃吉 惠国桢 虞正权 祁震宇 李金泉 朱巍巍 蒋栋毅 叶明 史献义 邵忠 王中 杨学照 周岱 朱凤清 周幽心 王之敏 孙春明 孙雪波 孙晓欧 朱昀 黄亚波 徐峰 惠国帧 李向东 卞杰勇 张世明 鲍耀东
心血管内科 &&& 蒋彬 蒋文平 王立志 柯生发  江安美 蒋廷波 程绪杰 周炳元 汪康平 王声愿 刘志华 薛枫 贺永明 惠杰 赵欣 陈弹 杨俊华 李勋 宋士良 杨向军 方秀英 蒋庭波 宋建平
消化内科 &&& 严苏 蔡衍郎 徐晓 李岭 奚沁华 朱兰香 毕佩英 王柏林 郑黎 赵孟 许春芳 赵玲美 王菊慧 黄菊芬 李锐 严辉 许春舫 郭广祥 王伯林 张泳康 温晓持 赵群 陈卫昌 陆振玉
骨外科 &&& 杨炎 陈亮 施卫东 唐天驷 包肇华 陈荣发 孙俊英 钱忠来 徐耀增 杨惠林 赖世福 杨同其 洪天禄 黄立新 董天华 姜为民
呼吸内科 &&& 朱晔涵 杨陵懿 沈笑春 雷伟 沈旦 金建强 穆传勇 季成 王昌国 陈成 薛婷 倪崇俊 陈涛 衡伟 陶岳多 冯薇 史美芬 王翎 吴洁 张秀琴 黄建安 王光杰 凌春华 蒋军红 陈延斌 马家用
肾内科 &&& 周玲 柴华旗 谢燕 乔青 沈艳萍 沙文刚 李声鸿 卢国元 胡坤 李明 李大忠 沈蕾 徐德宇 朱玉芳 熊重祥 李声宏
眼科 &&& 陆云峰 夏蔚 张济明 肖峰 蔡琴华 戴三友 吴燕琴 程亦震 李龙标 赫雪飞 张晓峰 钱益勇 嵇烨 钟蕾 朱雪菲 蔡琴华 朱海萍 姚静艳 丁洁 汤瑞方 陈新天 沈伟 陈惠康 陆培荣 潘承思
泌尿外科 &&& 欧阳骏 平季根 温端改 严春寅 侯建全 袁和兴 郭震华 陈卫国 李纲 邵达华 浦金贤 吕金星 陈赐龄 潘浩 李金虎
皮肤性病科 &&& 刘铭 丁强 钱齐宏 冯雪梅 刘青 杨子良 钱伯源 周珏伟 王宝涛 陈爱明 朱建兰 闵玮 李进芳
神经内科 &&& 章柏松 袁霞 许丽珍 方琪 徐培锡 詹月红 张梅仙 张正春 徐敏 张国兰 薛寿儒 董万利 薜群 孔岩 胡小伟 段晓宇 王辉 王达鹏 倪健强 徐Z 陈谋森 蒋建华 蔡秀英 赵红如 赵红茹
感染科 &&& 黄小平 蔡慧芬 钮志林 刘月秀 吴绍宏 杨栋材 罗二平 吴建成 江敏华 赵卫峰 杨栋才 王爱珍 陈祖涛 秦爱兰 李慈安 甘建和 蔡慧芬 范宗滂
耳鼻咽喉科 &&& 陆云芬 戴长稳 梁军 凌红阳 唐云青 肖根生 姚齐 周慧 刘济生 曹文华 唐云清 秦照军 吴文璎 曹文华
中医科 &&& 袁苏徐 王振欣 王宇岭 陈凯
老年医学科 &&& 王芬蝶 唐海英 叶德珍 候宝元 李明德 浦剑虹 李虹 吴秀英 郭健政 李建中
肿瘤科 &&& 王振欣 吴灵芝 毛一香 谢菁 冯军 高远 殷红 李道明 陈凯 徐红 袁苏徐 王宇岭 朱春荣 陶敏 王庆才 段卫明 戴云
精神科 &&& 王耀龙 吴爱勤 徐英 兰光华 吴彩云 王金华 赵海园 陈文
中西结合科 &&& 陈爱平 刘镛振 熊佩华 费梅
烧伤整形美容外科 &&& 陆兴安 祁强 赵小榆 林伟 钱汉根 李永林 沈国良
心胸外科 &&& 马海涛 倪斌 李忠诚 何靖康 赵军 徐五音 唐兴 李畅 秦涌 郑世营
放疗科 &&& 翟小明 秦颂兵 王建平 周菊英 张军宁 姚德元 俞志英 高耀明
核医学科 &&& 董慎安 徐峰坡 江一民 苏成海 张玮 吴翼伟 桑士标
麻醉手术科 &&& 杨建平 朱晓刚 杜美兰 詹英 王莉 张慧娟 矫勇轶 李康 钟建华 华忆慈
心血管外科 &&& 朱江 叶文学 黄浩岳 倪斌 李勋 于曙东 余云生 沈振亚
普内科 &&& 孔小明
内分泌科 &&& 施毕F 王殿彬 鲁燕 蔡鑫元 成兴波 何达纯 蔡鑫元 王进红
保健门诊 &&& 陈爱萍 管爱华
儿科 &&& 杨晨炜 顾金珠 王仪荪 李鸿文 顾以玫 雍慧文
肺科 &&& 李忆
风湿免疫科 &&& 邓迎苏 陈志伟 顾美华 强红伟 武剑 郭雨凡 曾克勤 王鸣军 钱起
康复科 &&& 李莉 袁家齐
特需病区 &&& 郑黎 佟光明
肾病科 &&& 李声宏 李明
骨科 &&& 包肇华 姜为民 唐天驷 许立 杨同其 朱国良 钱忠来 徐明 陈亮 董天华 陈荣发 孙俊英 洪天禄 徐耀增 黄立新 杨炎 施卫东 张志明 赖世福 张洪涛 杨惠林 周峰
口腔科 &&& 潘行元 王心元 邱峰 王勇 黄达明 肖灿 李卫东 葛自力 刘健 惠建华 陈维系
急诊医学科 &&& 黄坚 冯宝良 陈根弟 陈芝蓉 陆士奇 陈福弟 胡玉道 肖接承 孔小明 付建红
中西医科 &&& 崔肖范 李苏 车建丽 李文彩 费梅
烧伤整形科 &&& 祁强 肖海涛 赵小榆 钱汉根 沈国良 陆兴安 李永林 林伟
皮肤科 &&& 钱齐宏 丁强 冯雪梅
肺防科 &&& 秦颖 李忆 徐树英
康复医学科 &&& 袁家齐 李莉 杨卫新 何怀 朱源
血液内科 &&& 何广胜 陈苏宁 苗瞄 李彩霞 傅铮铮 韩悦
风湿科 &&& 钱起
腔镜病区 &&& 周晓俊 毛忠琦
检验科 &&& 顾国浩
放射科 &&& 奚日泉 周建春 杨振贤 郭亮 沈海林 胡春洪 郭茂凤 付引弟 刘琰 陈学仁 谢道海
超声科 &&& 查月琴 刘昌华 郑爱英 陈其霞
营养科 &&& 谭琪
病理科 &&& 康苏娅
介入放射科 &&& 金泳海 刘一之 倪才方
预防保健科 &&& 管爱华 杨毅影 朱娟 孙惠民
介入治疗科 &&& 朱晓黎 金泳海 倪才方 邹建伟 刘一之
中西医结合科 &&& 李文彩 崔肖范 李苏 魏明刚 刘镛振 费梅 童微静 朱洪折 张玲 熊佩华 车建丽 陈爱萍
两个团队三位人才入选全省双创计划 我院人才队伍建设再拔全省头筹
近日,从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省人才办会同省科技厅、省人社厅、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教育厅、省农委、省商务厅、省卫计委、省科协、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管理协调小组联合办公室等部门组织实施了2015年省&双创计划&,经过初审推荐、资格审查、专家评审遴选等程序,今年我院双创队伍建设再次取得傲人佳绩:我院时玉舫、黄玉辉、周芳芳团队,骨科研究所罗宗平、杨磊、赛吉拉夫团队入选省&双创团队&,全省卫生系统共4个,省属医院仅仅入选3个团队,我院独占双元;我院时玉舫、血液研究所夏利军、 心血管病研究所李杨欣入选省&双创人才&,全省卫生系统共9人,省属医院仅有5人入选,我院在双创人才申报竞争中拔得头筹;肿瘤科路顺入选省双创博士计划,省属医院共计入选2人,我院坐拥一席。
在今年&双创计划&的申报过程中,侯建全院长高度重视推荐申报工作,数次对我院推荐申报评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并第一时间亲临指导申报评审、专家答辩等会议,党委副书记、人事处处长丁春忠全程统筹协调、精心组织落实申报相关工作。这是我院历史上第一次同时获批2个双创团队,第一次在同年有3人入选双创人才,第一次斩获双创博士。2015苏大附一院成为了全省卫生系统中唯一一家同时获批&双创团队&、&双创人才&和&双创博士&的单位,毫无悬念再次成为了全省卫生系统双创队伍建设的领头羊和排头兵!
截止目前,我院拥有双创团队共4个(另为徐智策、茅彩萍、张鲁波团队,2011年入选;戴克胜、王宜强、陈苏宁,2014年入选);有&双创个人&6人(另3人为徐智策, 2010年入选;戴克胜,2011年入选;孙淼,2014年入选),双创博士1人(路顺)。
人才因素是抢占医疗卫生行业未来发展高地的重要掣肘因素,我院在主管院长的领导下,历来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人才兴院战略,也一直在努力探索选才、用才、爱才、留才的长效机制,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能人志士也由此来我院发展。人事处也围绕医院中心工作和科学发展大局,在着力构筑人才工程,护航医院可持续发展方面频频发力。始终将强化人才梯队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手,不断抓布局、抓调研、抓落实。
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医院人才工作,外引和内培相得益彰,坚持探索外聘引进、自主培养相互促进的人才梯队建设模式,深入贯彻&人才建院、人才兴院、人才强院&的方针。注重人才引进: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进及毕业生招聘工作,一方面,提高人才引进层次,着眼于引进包括两院院士、专业委员会主委、副主委、重大奖项获得者、学科(学术)带头人等高层次优秀人才,同时给予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安家费、购房补贴等资助,配套人、财、物资源,保证人才能够扎根医院,安心工作,施展才干。另一方面,注重招收高学历优秀毕业生,每年通过参加多场毕业生及高层次人才专场招聘会,录取毕业生博士研究生的数量及所占比例不断创新高,其中不乏国外著名院校,其它也均为国内985、211高校优秀毕业生,有效充实了人才队伍。推进内部人才培养: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先后出台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公出国(境)管理暂行规定》、《苏大附一院职工报考博、硕士研究生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医院现有人力资源的挖掘与培养,并在支持力度和范围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同时,积极选派各科室人才赴美国、德国、法国、韩国、加拿大、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流、访问、研修。另外,每年审批在职职工攻读博士、硕士研究生及学位,推进了医院整体学历层次以及科研水平的提高,有力推动了科室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为名城名院战略奠定了人才基础。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我院人才建设工作正逐步成为一张人事工作的新名片,人才工作也正逐步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生动局面:人才立院格局初步形成,人才引领态势令人鼓舞,人才资源储备不断丰富,人才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人才集聚优势效应不断凸显。相信通过全院的努力,医院的人才工作将进一步成为领跑全省的一项标杆!
链接:江苏省双创计划简介
2007年以来,江苏省财政每年拿出2亿元(2010年增至4亿元)专项资金,组织实施&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围绕本省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每年面向海内外引进200名左右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或团队,给与大量的资金支持,着力打造一批竞争优势明显的高新技术产品群和企业群。&双创团队&和&双创个人&一般都是在全省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合作承担过重大项目,且具备突破关键技术、学术问题的持续创新能力或成果转化能力,符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有望实现省创新战略目标,突破核心技术和实现产业升级的优秀团队和个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吴中区人民医院网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