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黑心商家使用地沟油和浸出油,危害人体健康,市面上卖的桶装油也不放心婆婆带孩子。

卫生部一直无法发现地沟油和正规油的区别,那凭什么说地沟油有害 | 谣言粉碎机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1193924人加入此小组
卫生部再征地沟油检测法 此前5方法均不能奏效9月18日,卫生部曾发布消息,正全力组织科研攻关研究鉴别地沟油检验方法。但是,记者昨日了解到,目前,已经征集到7家技术机构研制的5种地沟油检测方法,但在专家论证后,发现这些方法特异性不强。  “特异性不强是指没有很好地分辨出哪些是地沟油,哪些是食用油。”卫生部有关负责人解释说,征集到的方法,尚不能作为地沟油的有效判断手段。一直传说地沟油有这样那样的危害N年,但是看来科技手段都没有检测出地沟油油什么特别之处,那么所谓地沟油的危害岂不是凭空想象?看见生产环境恶心就觉得有危害?
+ 加入我的果篮
这有什么好吵的,拿地沟油去出口试试就知道了要是外国佬有能力检测出来,就用他们的检测方法就好了要检测不出来,那就至少可以获取每年3亿的利润了,够养航母了,稳赚不赔,何乐而不为
再举个终极例子好了,SAY,被工业原料和废弃物污染的地沟油。回收储运环节不可控,也许今天洗个旧农药桶做容器,明天换个油漆桶,会混进什么物质?甲醇?环己烷?一切皆有可能。常规油不太可能混入甲醇或环己烷,但地沟油的风险高得多,而且难以量化和防范,风险不可接受。都查,则金钱和时间成本不可接受。标准和检测只是食品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更重要的是行业自律和外部监管。例如,技术上三聚氰胺很容易检测,但第一个非法添加的人几乎不会被注意到,更不可能制定行业标准。加的人多了成为行业公开的秘密时,就是监管的失败了,这时候求助技术和标准,早干什么去了?放眼世界,大概只有中国为三聚氰胺制定标准,也只有我们为地沟油的检测标准头疼不已,实在是本末倒置。治理食品安全,通过制度设计把经济人理性和有效监管结合起来才是王道,比如学日本补贴地沟油回收利用,让私炼无利可图,同时监管全流程,提高违法成本,不需什么标准,庶几无为而治。反之,权衡眼前利益和长期利益﹑有形和无形的成本(从声誉到牢狱之灾)以及被抓到的可能性后,在高收益﹑低成本﹑零风险面前,一切严刑竣法﹑道德文章﹑技术标准统统都是浮云!
食品安全学士,科普爱好者
地沟油说的是使用后排放到下水道(或者是排放到地上),然后再被收集的油。这使得地沟油有如下特征:1.已经使用过(从常理来看,没有用过的油不会倒掉,即便有也只是少数);2.卫生状况极差(因为会混有下水道、地面的杂质)。而经过多次使用的油,会含有诸如反式脂肪酸等致癌物质。现在质监部门打击的地沟油,并不是群众所想的从下水道捞上来就用的“纯正地沟油”,而是经过多步加工,然后掺到合格油中的“杂种地沟油”。比如说,一个油,是由80%的合格油和20%的加工地沟油勾兑而成的,那么这个油也算地沟油。问题就是,按照国家标准对于油的检定项目,这种地沟油的检测结果和合格油是一样的,根本无法辨识。地沟油的加工只是除臭脱色,不会减少其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因此依然是危险的。既然地沟油中有有害物质,那么锁定这些有害物质不就好了吗?在技术上确实是这样,但是从实际上却做不到。因为地沟油中含有的有害物质种类、含量都和其排放环境有关,并不是一个共通特征。也就是说,一种检测方法,对于某个厂制造的地沟油有效,对于另一个厂的很可能就无效了。无法找出地沟油显著的共通特征,就是最大的困难所在。
这个……不能用白名单制吗?用DNA技术编码一系列不同的蛋白质,分别编号;然后发放牌照给年检合格的油企,不同的油企发不同编号的蛋白质作为标记物(这些蛋白质需按一定比例混入待出厂的油中,极少量即可)。用DNA编码特定的蛋白质链、并大量生产的技术,现在应该还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的。这种特殊的蛋白质自然就可以可靠的标识出油的生产商等信息。检测时:1、没有任何编码蛋白质的油,肯定是无生产资格厂家出的油。2、发现多种编码蛋白质的油,就是回收油(除非某段地沟附近的所有商家都只用一个牌子的油)至于蛋白质遇热变性之类性质能否加以利用,偶就拿不准了。如果可利用,这种标记就更加可靠了。
其实这个思路,就是RFID技术的蛋白质版。愿意下功夫的话,技术上应该不是问题。
引用 的话:沟油的问题本质上不是科技的问题,是法制的问题。要从源头上解决地沟油的问题,关键在于法制---即发现了地沟油的生产,那么这个作坊或者企业的主人同时负刑事责任和经济责任,这个经济责任的罚金可以上千万,...+1要把油造的符合现有食用油标准,这企业能有多小?要赚回足够的钱,原料得进多少?一个逃犯,躲进茫茫人海(13亿啊)都能找出来,何况这么大一个企业。
另一个,地沟油这概念的确有点邪乎。天天吵,日日闹,正经八百的案例却找不到。谁能回答如下问题?1、谁收集的?2、在哪里收集的?3、如何收集(工具/流程)? 是堵地沟加滤网?还是跑饭店收泔水桶?有人见过泔水桶长啥样没有?4、如何集中?5、如何运输?6、谁加工的?7、如何加工(设备/流程)?8、如何销售?这是用google搜索 地沟油 + 案件 的结果:百度百科的 地沟油 词条:除了满纸的危害和义正辞严,案件呢案件呢案件呢啊亲?玉溪“地沟油”案,其实是什么呢?广东一家生产非食用油的公司,用小块的猪肥膘以及一些含有油脂的边角废料加工出的饲料油,被广西一家生产食用油的企业购进。经过加工处理后,这些饲料油最终变成了食用猪油,又通过晶瑞公司,大量流入玉溪、红河、西双版纳等地,进而流向人们的餐桌。——这叫“地沟”油?!安徽2600吨“地沟油”案:在明知无生产食用动物油脂资质的个体作坊生产的熟牛油不符合国家法律和相关标准,属非食用牛油的情况下,花明贵等4人仍按照各自分工进行采购、生产、销售。自2011年8月新厂投产以来,共组织生产出5种规格的“凤花香”牌系列火锅油300余吨,累计销售火锅油、熟牛油吨,销售金额达万元。——这似乎也和“地沟油”的定义不符吧?
说不合格油脂,这我信。尤其是利用病死的动物尸体、肉类边角料提炼油脂,都有可能。但说从泔水/下水道收集……见过泔水桶/下水道长什么样子吗?先说泔水桶。这玩意儿,是收集人们吃剩的食物的。各位就算没去饭店吃过,也该看过剩菜剩饭吧。就那些东西。这些东西不敢倒下水道,怕堵。所以一般一股脑倒一个容器里。天气热的时候,哪怕仅放一天,那味道……这东西对饭店是废物,对养猪场,却可以买来当猪饲料。所以总会有人走街串巷去收。这里面能有多少油呢?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菜里用油的确不少。但绝不会达到“泔水桶表面一层都是油”的程度:不小心弄衣服上是很难洗,但直接看的话,油并不多——不相信的,下次到饭店吃饭时,多观察观察自己的剩菜/剩饭。尤其是,剩菜/剩饭本身就很多汤汤水水的;洗碗/碟时,第一遍洗下的东西太稠,多半也会倒泔水桶里:如此一来,油的含量就更低了。想从这里面捞油……搅拌?然后静置一天?——不然油可漂不上来——这味你就想吧。按饭店的“原料”浓度,可能50斤甚至100斤的大桶,能捞出半斤油都不少了。而且,油也可以被微生物分解的。速度飞快。有两天放的,还能找出油才怪——嗯,为了地沟油的生产顺利进行,这个就不允许存在了。要大量生产……至少搞上个一百个桶吧,随便还得要一个能放下100个桶的场地……和能忍受这味道的邻居和工人……嗯,每天进料100桶泔水,搅拌,静置,取油,然后再把100桶原料处理掉?5个人都未必能干过来吧。而且,这么大的运输量,进油厂那条路都要臭的没法走人了吧。就为了尚未加工过的、几十斤地沟油原料?就算不做别的,这种“地沟油”都已经能上市了:一天100斤,作价500元,5个人在这种条件下工作一个月,每人就3000块钱?1斤油大概有500多毫升,作价5元不少了;这里是金龙鱼油的最新报价:老板?你说这还没算老板赚的?老板是雷锋,他才不想赚钱呢。 泔水没戏,那下水道呢?你洗过碗没?饭店也一样。前面说过,第一遍洗下来的太稠,不敢倒下水道,怕堵。那第二遍能洗下来多少油?又混进去多少水?要洗干净,洗洁精能不用吗?我看你怎么分离含洗涤剂的少量油+大量水的混合物。然后,下水道可不是为饭店专门盖的。附近居民的生活污水——什么洗衣服水、洗澡水、冲厕所水——如果你真见过下水道,就会知道,里面就是条小河,流量/流速都还不低,至少要能冲走大便和卫生纸:不然岂不要天天堵了。这里面能搞到油?你想太多了。总之,说不合格油脂,我信;说地沟油……非同寻常的论述需要非同寻常的证据。一个5w无一明确的新闻,说它不是纸箱馅包子2号……先拿出过硬的证据来吧。
引用 的话:如果你有空去康师傅工厂看看他们的下水道,就知道地沟油啥样了。你见过?还是仅仅是脑补的?地沟油闹了这么久,能否给出哪怕一例公开报道的刑事案例?——可别是什么动物脂肪、肉类加工边角料。反正在下才疏学浅,放狗搜了好久,没发现一桩真正的“地沟”油案例被报道出来。
引用 的话:们看地沟油,我看你们除了少数几个人在就事论事地说,有理有据地讲,其他九成的人都是附庸因为爷先听说的XX,所以OO一定是妖言惑众因为权威机构说了XX,所以OO肯定是洗地因为XX可能有害...哈哈~~其实偶也没细想过……但后来越看味道越不对,放狗一搜……怪哉……不过,偶可能也有点阴谋论/先入为主: 因为地沟油这个概念,最早似乎是西南王提出的……基于他的处事风格,偶……糊涂了。
另外,我“地沟油”的处理方面的反驳是否有理,不了解/缺乏生活经验的人可能还真无法判定。那么,咱不妨换一个相似的行业,以他们的做法为参考,看看情况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个行业就是——废机油的回收和再利用。哎呀,你说那臭不可闻、成分复杂的“地沟”中刮来的油都能弄的干干净净上人餐桌,而且还防不胜防、抓无可抓——以至于至今没有一个可信案例出现。那么,回收废机油——咱就不提折腾一番给人吃了,按照地沟油的逻辑,谁敢说废机油不能给人吃呢——然后给车辆重复利用,应该是小菜一碟了吧?咱看看它的工艺流程,大概就能对“地沟油”的生产有点感性认识了。 当地村民说,上沙村搞小炼油已有多年历史,小炼油厂也绝不止这两家,而且在沈阳的郊区和周边地区还有很多像这样以废机油为原料炼制柴油的小炼油厂。可是这些废机油究竟是怎样变成柴油的呢?就在记者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位姓王的油贩子给我们打来电话,于是我们联系上了于洪区马三家乡集体村的一个姓鲍的小炼油厂老板。 记者:你这儿也太难找了。 鲍老板:你们是怎么和小王认识的? 记者:我们就是在路上遇到的。 鲍老板:我这地方一般人不愿意让来。 记者坐上这位老板的轿车,在田间土路上左拐右拐颠簸了20多分钟,仍然没有看到小炼油厂的影子。 记者:你这也挺隐蔽呀。 鲍老板:不隐蔽不行,不隐蔽,老百姓熏着谁家了,人家不告你吗?这个在明面上干不了,它污染,你看前面冒黑烟的。 记者:那就是? 鲍老板:那就是。 这位老板告诉记者,他的炼油厂原料供应充足,十几名工人一天24小时倒班生产。 记者:这是原料废机油吧? 鲍老板:对,原料。 记者:你这废机油一天得(需要)多少桶? 鲍老板:百八十桶吧。 鲍老板:黑油灌到这里,灌到这里烧,到一定温度就变成油气了,通过管子,经过水冷却,就变成油了。 在这里,柴油的炼制大致需要三个程序,首先是将废机油注入这几个横躺在地上的大罐里,高温加热,当加热到360至400摄氏度时,废机油中的油的成分就蒸发成了油气,蒸发出来的油气沿输汽管进入这两个冷却罐内,经水冷却后油气变成液态油流出。油刚流出时还是黄色的,但是很快就会变成黑色。 工人:舀出来油来看 为了能够以假乱真,这些柴油出厂前还必须经过最后一道工序——漂白,小炼油厂称之为洗油。 鲍老板:我那(油)一出来就是颜色不好,黑的,还得洗,通过酸碱洗,完了过滤,然后变成成品。 就这样,经过高温、冷却、漂白三个过程后,原本已经废弃的机油摇身一变就成了柴油。 记者:我看你这(炼油厂)可够简单的了。 鲍老板:简单,这有啥不简单的。 记者:那样出来的油能行吗? 鲍老板:就是地炼子,土炼油厂,一说都知道。 那么,这些经过如此简单的工序生产出来的柴油最终流向了哪里呢? 鲍老板:就是加油站用,加油站不用我卖谁呀。 记者:用这油的加油站多不, 鲍老板:我这全是加油站拉走的。 他还告诉记者,虽然他的炼油厂炼制方法简单,但是对于炼制出来的柴油的质量,他认为还是不错的。 鲍老板:你看这透明度和亮度,你往国标(柴油)里一兑,啥说的没有。 记者:这兑能行吗? 鲍老板:不行我卖谁去?对不对,一天十多吨我卖谁去? 记者:咋兑这东西? 鲍老板:你先兑三分之一,完了兑三分之二国标(柴油) 记者:兑三分之一? 鲍老板:对,兑三吨这个,完了兑六吨国标(柴油),我说的是最低的量,最少可以对三分之一,一般都兑一半。 记者:司机肉眼能跟好油分出来吗? 鲍老板:内行的能分出来。 记者:内行的能分出来?一般的都不注意吧? 鲍老板:你要是掺上(国标柴油)之后,内行也分不出来。 记者:掺上后内行也分不出来?颜色也分不出来? 鲍老板:对,内行也分不出来。
几乎是纯油的废机油处理成给车喝的“柴油”都这么麻烦,而且“内行”肉眼就能看出来,得兑上大量国标柴油才可能以假乱真。那么,从臭不可闻的地沟到进人嘴的“食用油”,不仅要肉眼看不出来、还得骗过鼻子和味蕾——这得多多少个步骤?与其如此,减少5、6道工序,不去遮它的气味和味道,仅仅给它脱色,然后也拿来充柴油给车喝,是不是成本能少一半、风险少数十倍、获益却不相上下?柴油大约8000元一吨,8元一公斤,4元一斤——仅比食用油的5元一斤便宜1元。
综上,个人认为“地沟油”这个说法,根本是西南王制造的一顶帽子、一根大棒。它根本子虚乌有,却上可作为政绩、下可仗以杀人。这也解释了,为何地沟油闹的沸沸扬扬,但真要查实,却只能找到一些被扣着地沟油帽子、却只是“肉类生产边角料炼油”的擦边案例。
引用 的话:加入挖坟小队今天“地沟油”已经不仅仅是字面上的含义,而是泛化,被用来指称一切不是或不应该是食用油的所有含氧油类有人挖坟+……其实前面的回帖我也提过,诸如用肉类加工的边角料甚至回收物炼油、或者利用经过了多次烹炸的废油之类,这种问题肯定是存在的,当然也应该打、必须打。但,绘声绘色的描述怎么从下水道打捞、提炼地沟油……这完全是两码事好吗。地沟油是个筐,什么都能装……但却偏偏没装原始含义上的地沟油。
引用 的话:百度指数()给出的关注趋势:在第一个尖峰前面有三则新闻:by 人民网by 新华网by 法制晚报从前两则新闻标题来看,关于地沟油,舆论的关注方向还是能源、生...刚折腾了一把google趋势,也没找到什么新鲜东西。之前说地沟油最初是西南王提的,是在一个百度网页上见到的。现在也找不到了。从googe趋势看,关于地沟油的第一则新闻报道是10年3月出现的,对应的是:日,当时的国家食品监管部门发出《关于严防“地沟油”流入餐饮服务环节的紧急通知》相关报道有4则;到了当年6月,新闻数目就达到了100条:之后,就没什么可关注的了。以上是新闻搜索。从全部搜索结果来看,最早是06年6月出现了两个;之后一直没太大动静,但一直少量存在相关信息。08年12月达到高峰(12个)。09年一年不再有任何消息,直到10年2月突然出现46个、3月达到90个,之后又慢慢冷却;但到了11年5月又突然升温,之后连续高潮,直到12年7月之后才逐渐冷却。
引用 的话:没挖坟。你没见过工厂里出来的油,我就不评价什么了。康师傅,也就是顶新集团。是典型的地沟油大户。一般情况下,三五天就会有一车地沟油出来。因为环保执行的比较严,所以污水类的无害化处理价格相当高...长见识了……所以,地沟油的确切含义,应该是“大型食品厂排污管道里的凝固废油”、还有“较大的餐厅、食堂的废油回收池回收的废油”、以及“肉类加工边角料/回收物炼出的油”?
引用 的话:说实话,我也没法给”地沟油“做一个确切的定义。不过小餐馆那些跟大型工厂来比,真是不值一提。估计小餐馆的要是有人捞的话,也就是捞出来给牲畜吃吧?嗯,同意。现在很多报道/讨论,都闹的好像是从小餐馆、居民下水道捞油一样。
引用 的话:应该说就是烹饪残留物的二次提炼油脂前两种都是烹饪过程产生的,后一种严格说起来并不是地沟油,以前家里熬猪油就是用的肉类加工边角料,动物油脂从来不会用整块牛排去熬的,能从腹部割出大块黄色脂肪的也只是少...所以……还是个准确界定的问题。比如,肉类边角料炼油 并不等于 病死/回收猪肉炼油;前者可放开而后者应严管……另外,大的食品加工厂出的废油,回收来吃不行,但用来做肥皂之类应该没问题吧?还有,关于机油回收制造柴油的,我记得机油是长链,柴油略短,汽油是短链——所以车辆出现烧机油故障时会有大量黑烟。所以,废机油制造柴油,应该不是简单分馏就行的,还要做个裂解吧。不然别说加50%的回收油了,加5%车都要像烧机油那样大量冒青烟了。类似的,食品行业的废油,应该也可以通过简单工艺做成燃料油。我觉得最大问题应该在收集上面。一个城市/一个康师傅那样的食品加工厂看似不小,但它产生的废料还不足以带动一家小型炼油厂。这就导致正规厂搞不起,小作坊遍布。如果利用类似废旧塑料回收的途径,每个区域搞一个粗加工点,把原料废油粗加工成便于运输的中间物,然后再集中到较大的企业集中处理,那么应该就可以彻底解决地沟油去向问题。堵不如疏嘛。所以,真正的问题是,根本没有能合理处理废油的正规企业?
(C)2015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当前位置:&>&&>&&>&
坚守食用油安全底线,把化学残留和化学防腐剂拒之油外!
  食用油化学污染形势严峻&恢复国营粮油店迫在眉睫
  &&把化学残留和化学防腐剂拒之油外
告诉你食用油保质期真相:无知误食,后果很严重
  食用油的安全我们过去不太留意,以为这些不必操心,在商场超市购买即可,自从前几年一些黑心商贩把潲水和食物残渣用来提炼地沟油,并偷偷贩卖给小饭馆流入餐饮市场,这才提醒我们关注食用油的问题,不关注则已,一关注才发现,问题远比听到的地沟油大,形势远比饭馆里可能有地沟油严重。
  地沟油毕竟对食用油市场的染指是一小部分,谨慎一些,推掉外面的饭局,回家用餐还是可以免遭受地沟油的伤害。我们蛮以为到大商场超市买油避开地沟油就可安然无事。事实却很残酷,转基因的黑幕被撕开,现在商场超市里绝大部分油是纯转基因油和以转基因油为基料的调和油。俄罗斯等国科学家用哺乳动物老鼠试验发现:连续食用含30%转基因成分的食品,小白鼠吃到第三代,面临绝种。
  中国每年从美国进口几千万吨转基因大豆,用于提炼食用油。这一现状多数中国人并不知情。
  不仅在原料上资本老板用转基因大豆,在炼油方法上,资本老板也胆大包天!
  传统的食用油提取工艺是物理压榨,这样榨出的油脂天然,未经化学污染,各种营养成分得以保留。但是它有个不足,遗留的固体残渣中还有一部分油脂无法榨干,这似乎是一种&浪费&,不符合资本老板的利润最大化。于是在追求利润的&科技进步&中,发明了新的炼油工艺:化学浸出法工艺。就是把菜籽、花生、茶籽等原料完全浸泡在化学溶剂中溶解油脂,这样出油率高。提高了产量。
  然而,去掉固体残渣,浸出法生产的毛油却是化学溶剂和植物油脂的混合物。不能吃的化学溶剂与植物油脂混在一起,如何做到卖出去不惹麻烦呢?继续炼,用其他的化学方法,物理方法折腾,设法把化学溶剂再分离出去。这样的浸出法工艺在炼油厂被大范围推广应用。看北京某上市公司仅在湖南一个省中标的浸出法工程就有:
  湖南某公司常德茶籽油浸出精制全新建项目成功中标
  湖南某金标浸出扩产改造工程
  湖南某控股有限公司总投资8000万元茶籽油浸出精制全套交钥匙工程项目
  湖南某集团神农油茶浸出精制全套交钥匙新建工程项目
  湖南某集团油脂公司茶籽冷榨、浸出及精制生产线全套改造工程
  可见化学浸出法已广泛应用生产,这就不奇怪,西木博士在电视节目上公开揭露食用油的生产秘密:现在市面上80%-90%的油是用化学浸出法生产!
  不能否认大部分化学溶剂还是被&炼&出去了,但是还有小部分没&炼&出去的化学溶剂,就只能留下来与油做伴,跟着食用油一起到消费者的身体里去旅游,这些化学溶剂游玩进消费者的身体里后,是不是会&游&出身体,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当然还有百分之十几的油不用浸出法,保留物理压榨的传统方法,这可不是资本老板疏忽,而是一些有消费能力的顾客明确拒绝转基因油和化学浸出法生产的油,指名要非转基因和物理压榨的。贵点不在乎。这样大商场也就为他们准备了&高档食用油&,保证原料非转基因,物理压榨,甚至用原始的木榨法。那么,价格自然就不菲了,花生油要40多元一斤,山茶油甚至到268元一斤。
  (长沙王府井商场陈志木榨茶籽油500毫升,268元。)
  这么高的价格,经济状况好的顾客欣然接受,似乎类似&特供&!他们享受着&一分钱一分货&的优越感觉。如果这些顾客以为花高价买回了安全放心环保的食用油,那么他们就错了!
  用物理压榨获得的植物油含有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等多种营养成份,但是很多消费者并不知道,新鲜营养的植物油极易受到光、热、酶、金属离子等作用而发生氧化,形成各种氧化物,从而导致油脂酸败变质。在采取低温、避光、密封贮藏等措施的条件下,新鲜营养植物油的保质期,只有二个多月,不超过80天。
  企业生产出来的食用油,要经过仓储,运输,商家批发,上架促销零售多个环节,没有哪个厂家能保证80天内完成销售。食用油在流通环节停留半年甚至一年是很正常的,因而为了能有足够的销售时间,厂家确定了食用油18个月保质期的目标。
  物理压榨的营养食用油只能保持二个月不变质,现在要求达到18个月不变质,如何做到呢?食用油中的脂、酸、胶、腊、水等都是加快酸败的因素,于是就增加炼油工序,对油进行脱脂、脱酸、脱胶、脱腊、脱水、脱臭等处理,这些步骤中除了脱水可以用物理方法:加温蒸馏来实现,其他脱脂、脱酸、脱胶、脱腊、脱臭都只能用化学方法实现,例如加强酸进行脱脂、脱胶、脱腊;加强碱进行脱酸中和。如果还要脱臭,那么可以想象原料中可能是把腐臭的鸡鸭猪等动物皮脂也加进原料了,才不得不用化学方法脱臭来去掉臭味。经过这样的酸碱加工,化学残留使&物理压榨&变得毫无意义,而且油中的营养成份也被折腾的所剩无几,当然酸败的速度是得到延缓,这样一个为延长保质期,所采取的一系列化学方法,厂家给予了一个专业的名字:&精炼&。
  用化学方法做了这么多努力,完成了&精炼&工序后的食用油,仍然不能到达18个月的保质期,还必须把防腐剂加入食用油中,才能到达保质期18个月。
  一般人们知道防腐剂对人身体不好,但防腐剂究竟是什么物质,对人体可能有何危害,大多数人并不知道。
  近些年人们记住了一个生活经验:装修完新房后,一定要通风半年以上,让装饰材料中的化学挥发物尽可能散尽,以避免家人特别是孩子受到伤害。过去很多大意的家长过早搬入新家,自己家人因呼吸了化学挥发物而患上白血病,悔恨终生。这些化学挥发物中的什么物质如此厉害,以至于只是吸入了一些气体就染上绝症?苯。有毒,一种致癌物质。
  那些食用油加工企业为了达到18个月保质期,在食用油中所添加的防腐剂究竟是什么呢?他们一般用&抗氧化剂&来替换&化学防腐剂&这个刺激人警觉的词。用TBHQ来隐瞒防腐剂的真实身份。TBHQ的化学名称是:特丁基对苯二酚。原来又是:苯。
  从空气中吸入极微量的气态苯类物,就可导致白血病的严重后果。那么,从食用油中进食液态的苯类物危害会比气态小?我们无法定论。
  特丁基对苯二酚对健康的影响在哪方面呢?科学研究表明,随着剂量的升高,特丁基对苯二酚显示出对实验动物的健康有损害,导致胃癌和DNA的损伤。所谓DNA的损伤,说的比较含蓄,直白些说,就是对遗传能力,生殖能力的损害。
  国家为了照顾食用油工业化生产的生存,只是允许少量添加特丁基对苯二酚。规定特丁基对苯二酚的添加不能超过0.2g/kg。我相信,吃十次八次含特丁基对苯二酚的食用油,应该显现不出对身体的伤害,但是我们中国人每顿饭菜都要用油,这样长期吃,一日三餐,一年四季,十几年几十年,都吃含化学防腐剂的油,就无法估测究竟有多少化学防腐剂,会驻扎在家人的身体中,伤害孩子的生殖健康了。恍然大悟!原来花几十元甚至几百元一斤买回的食用油,也是化学残留和化学防腐剂污染了的,营养成分所剩无几的&精炼油&!
  此时再反思目前的一些社会现象,提醒我们警觉,三四十年前一对夫妇生四五个小孩很正常,近些年发现大量年青夫妻一个小孩都生不出,以至于满大街的不育不孕广告。日浙江在线健康报道:《十个捐精者只有一个合格》!其中缘由,我们不得不深思。如此大面积的生育困难的严重后果将无法估量。为了种族的正常繁衍我们必须守住食用油的安全底线!
  三十多年前国营粮油专店对粮油的安全保证让人放心,居民到就近的粮店购买到刚榨出的新鲜食油,半个月左右就吃完了,再买新鲜的,粮店榨出的油基本上几天就卖出去了,无需化学&精炼&,无需添加化学防腐剂!保证了国民的食油安全。市场经济的丧失人性证明,只有恢复国营粮油专供,才能让十三亿中国贫民免受化学残留的伤害。这需要我们普通贫民的大声疾呼,也需要富裕白领的鼎力相助,因为我们从商场超市买回的所有的油,不分穷人富人,无论是低价还是高价,保质期都是18个月,都有化学残留和化学防腐剂。我们都要受伤害!我们已经被逼入困境,别无选择。在需要安全环保无化学污染的食用油方面,可能富人要求更强烈。恢复国营粮油店是对全民族最好的安全保护。
  在国营粮油店没有恢复前,我们如何坚守食用油的安全底线?是一个难题。
  前几天《理想部落》发布了这样一段警示:
  近些年出现大量年青夫妇的不育不孕,警示我们,过去未曾关注的转基因大豆油,化学残留和化学防腐剂特丁基对苯二酚对食用油的化学污染,三十年的无知误食,已经造成了严重后果!我们自己对下一代的用油安全,必须重视,再也不能继续在不知不觉中,让化学防腐剂等化学污染损害中国儿童的生殖健康。
  坚守食用油安全底线,
  把化学残留和化学防腐剂拒之油外!
  登录《理想部落》:
  新浪微博:&&QQ:&
  被逼无奈,只能自己对制油进行全面接管!《理想部落》与我们一起坚守食用油安全底线!
网站QQ:&&红歌会网粉丝QQ群:
(投稿)邮箱:
还不是会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个应该 十个不放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