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和皮下脂肪哪个消耗的快

认识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薄荷运动减肥专区 - 薄荷网
认识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
文章标签:皮下脂肪 内脏脂肪
浏览次数:20928
被人们称作生活习惯病的疾病主要有&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高血脂症&等。与其说这些疾病是由各种各样的原因引起的,还不如直接说是肥胖引起的,特别是内脏脂肪聚集型肥胖被认为是罪魁祸首。
由于内脏脂肪的堆积,引起的各种各样疾病被称之为&代谢异常综合症&,并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初识
身体各部分都有脂肪积聚,身体的肥胖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皮下脂肪堆积在臀部周围、下腹部及大腿的类型被称作为&皮下脂肪型肥胖&;内脏周围堆积脂肪的类型,被称作为&内脏脂肪型肥胖&。
这两种类型里面,&皮下脂肪型肥胖&从外表明显地就可以看出,但是&内脏脂肪型肥胖&就无法从外表来判断了。在日本,作为简单地调查的方法,如果男性腰围(肚脐周围直径) 达到85cm以上,女性90cm以上,就会被怀疑为是内脏脂肪型肥胖。这个时候,与其说是丰满,还不如直接说是肥胖。
皮下脂肪较多的腹部切片图
内脏脂肪较多的腹部切片图
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在减肥时的差别
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在作为能量来源上的使用方法也是不同。
用存款来比喻能源储备的话,内脏脂肪是为了每天的生活所使用的活期存款;而皮下脂肪用存款来比喻的话,还划分为定期存款和分期存款,它们时用来应付各种紧急情况的。
换句话说,内脏脂肪比较容易积累,也比较容易消耗掉,而皮下脂肪则相反,光靠较低心率的日常活动及减少日常饮食摄入等方式是不够的。&
(编辑:LL,CW)
本文章由薄荷网原创,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C)是否能够降低内脏脂肪而保持皮下脂肪?如果... | 问答 | 问答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是否能够降低内脏脂肪而保持皮下脂肪?如果可以需要怎么做?
肥胖对身体的危害主要来自于超标的内脏脂肪皮下脂肪的分布则主要取决于基因(有人胳膊肥、有人腿肥)我面部的皮下脂肪特别少,一瘦下去就很难看,但是胖起来肚子就会大(内脏脂肪增多)是否能够降低内脏脂肪而保持皮下脂肪?如果可以需要怎么做?
+ 加入我的果篮
后回答问题,你也可以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C)2015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  内脏脂肪危害大  有关于肥胖的最新研究表明,内脏脂肪型肥胖将严重威胁生命!但91%的人说到燃脂的时候,只会关注皮下脂肪,而忽略了内脏脂肪!当内脏脂肪囤积,导致体内细胞必须内部膨胀来储存过多热量,加之这些热量不能及时消耗时,也会导致女性肥胖,并影响血液的黏稠度,身体的各种不适就会“登门拜访”。过多内脏脂肪还在身体代谢的过程中形成毒素,大大紊乱了原本和谐的代谢能力。  内脏脂肪并不是表面意义上的长在内脏中的脂肪,更不是我们以往理解的“肥肉”,而是围绕在我们脏器周围的一种脂肪。  内脏脂肪的居所:主要存在于腹腔内,很难排除。  颜色:白色。  类:与皮下脂肪一样,内脏脂肪同样属于三酸甘油脂(人体的脂肪分为脂肪酸、三酸甘油脂、胆固醇、磷脂,而三酸甘油酯占有体内总脂肪的九成。我们平日里说的减肥,减掉的是三酸甘油脂)。
楼主发言:7次 发图:0张
  简单测试:你的内脏脂肪多吗?  你不需要被各种医学仪器测量,只要通过对身体和生活习惯的观察,就能知道自己的内脏是不是很“胖”。  1.你的腰部囤积了过多脂肪,各种瘦腰法都无济于事。  这是脂肪超标的首要标志,因为内脏脂肪刚好位于腹腔之中,一旦囤积过多,腰围的尺码就会不断增大!  2.你属于无肉不欢的类型吗?尤其是吃晚餐时,如果没有肉,就会食不知味。  如果长时间如此,脂肪在体内很难吸收、燃烧,只能堆积在内脏周围,最终导致内脏脂肪含量超标。  3.体检报告显示,身体一切正常,只是营养过剩而已。  这并不是证明你的生活质量有多高,而是在告诉你,内脏脂肪已经超标了,因为过多的营养有一部分已经转化为多余的脂肪,附着在内脏周围了!  4.便秘对于你来说早已经不奇怪。  显而易见,因为无法正常排便,多余脂肪就无法自行离开身体,自然会出现便秘现象!  5.面色略微有些黄。  当内脏周围聚集了过多的脂肪时,身体内的糖代谢就会出现问题,导致爱惜皮肤的你变成“最无辜的黄脸婆”!  6.月经不调,且伴随着腹胀。  此时就是因为内脏脂肪过多导致了内分泌失调,从而出现月经不规律的现象。
  内脏脂肪怎么形成的?  内脏脂肪的形成,与我们的生活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忙碌的日常生活,在你的“尽情挥霍下,内脏脂肪就这样被“炼”成了!  1.忽略早餐:为了让自己多睡一会儿,很多女性牺牲了早餐时间,穿好衣服、画好妆直接出门。此时,腹腔处在无水、无营养状态下,为囤积内脏脂肪提供足够空间。  2.错过排便时间:到了公司,晨会开始,朦胧的便意被你克制,内脏脂肪也就错失了一个最佳的被排泄时机,乖乖地囤积在腹腔等待机会!  3.工作无暇喝水:工作一忙起来,连喝水都无暇顾及,而没有水做动力,内脏脂肪是没有“勇气”自我燃烧,找机会排出体外的,当然越来越多了!  4.午餐营养俱全:这自然没错,但是很多白领因为早餐空缺的缘故,中午会吃很多东西,以满足身体需求,这样一来,消化系统疲惫不堪,脂肪停留于腹腔,内脏脂肪就这样形成了!  /zxqmb/bbzx/3840.html  /bbzx/zslb/6827.html  /zxqmb/bbzx/3842.html  5.高热量的下午茶:下午3点左右,一般是白领们的加餐时间,慕斯、乳酪、巧克力应有尽有,但是你却忘记了,午餐后没有任何运动,身体内的毒素还在体内“休息”,再补充高热量的美食,天啊,后果不堪设想!  6.加班成为常态,宵夜在所难免:唉,上一轮脂肪还没有排出,新的脂肪又进来了,看来腹腔真够忙碌的!
  我是“竹竿女”,也会有内脏脂肪?  明明是窈窕淑女,怎可能有内脏脂肪一堆?这是来自一位瘦子疑惑,她在体检后被告知自己的内脏脂肪超标,需要立即为内脏“瘦身”。这让她莫名其妙。专家告诉她,其实这是所谓的“隐形肥胖”,其他地方骨感十足,可是腹部却略显丰满,正是说明腹腔内充满了内脏脂肪!  其实人体的体重与身体内部器官的“胖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对于那些工作忙碌,三餐不规律,喜爱甜食的久坐族来说,体内的脂肪并没有均衡地分布到各个部位,也没有及时被燃烧,只单纯地停留在腹腔,为脏腑增添压力。所以,即使你很苗条,也难逃内脏脂肪囤积的厄运,应时刻注意。 Caution 小心:内脏不瘦身,后果很严重  如果你对内脏的隐形肥胖置之不理,长此以往,身体可能会出现下面这些健康预警!  /bbzx/zslb/6828.html  /zxqmb/bbzx/3843.html  /bbzx/zslb/6829.html  1.好累啊!内脏脂肪导致体内毒素无法正常排泄,使心脏泵血效率大大降低,让人常感觉到疲劳不堪。  2.头好晕!严重的内脏肥胖易使肺部处在浅呼吸的状态,肺泡出现闲置,使血液中输氧量不足,令人感到头晕目眩,这就是在告诉你:血压在升高!  3.总是口渴!内脏脂肪增多会产生较多丙三醇,使血糖值升高,需要分泌更多胰岛素来分解糖分输送到肌肉中,产生糖尿病的隐患,出现口渴不止的现象。
  内脏脂肪怎么减?  1、多多摄入纤维素  想要内脏成功瘦身,就不能缺少食物纤维。它可以让排泄顺畅,吸收有害物质和胆固醇,并将基排出体外。而含有食物纤维的美食有燕麦、绿豆、蕃茄、葡萄柚,请从现在开始,更加密切地关注它们吧!因为它们是帮助你内脏减肥的好帮手哦。  2、少吃碳水化合物  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品是米饭、面包等主食。过多地信用这些食物将导致过多的糖分被代谢出来,从而会让内脏脂肪囤积在腹腔。当然也不能完全不吃,因为当碳水化合物的摄取量为0时,大脑就将一片空白,你会无法真正地集中注意力。对于女性来说,每天摄入的碳水化合物的量不应超过100克,而且,三餐的比例是5:3:2,这样才是更有助于消化与代谢的黄金比例。  3、每天25分钟快步走  美国的运动专家最近发现,快速走可以提升体内脂肪的激素含量,所消耗掉的内脏脂肪比慢走要多47%。但是快走的节奏很重要,只有以及随能力正常,舒服地享受运动,才能让身体充分地吸收气氛,充分燃烧内脏脂肪。另外,运动时间以每天25分钟最为合适。  /zxqmb/bbzx/3844.html  /bbzx/zslb/6830.html  /bbzx/zslb/6831.html  4、“勺子按摩法”按走内脏脂肪  在日本,非常流行勺子按摩法,就是通过小小的汤勺来按压皮肤,能达到很好的养生作用。首先,在腹部均匀涂抹葡萄柚精油,它能很好地促进身体代谢,然后用汤勺以肚脐为加以开始由外向里按压,力度以腹部感觉到压力为最佳。不但通过勺子的力量将精油分子传递到皮肤内,参与到身体代谢中去,还能从外向内地增加腹腔温度,提升自我燃烧脂肪的能力。
  据俄罗斯“健康生活”新闻网6月2日消息,英国《每日邮报》公布最易发胖年龄,男性为44岁,女性为38岁。  专家经研究证实,男性最需要注意身材和控制体重的年龄段分别为40至45岁,而女性则是35至40岁。其中,男女两性最容易发胖的年龄分别为44岁和38岁。通常情况下,人们在这一年龄不再做运动,也不太注意均衡饮食。  其中,女性在这一时期容易发胖的主要原因与家庭有关。因为这一时期,多数女性的产后赘肉还没减掉,而生活方式又发生了改变,往往一顿饭要吃两次,就更易导致肥胖。恰恰相反,导致男性发胖的原因则是离婚,因为离婚后的男性饮食不规律且常常酗酒。  营养学家提醒,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所需的热量会越来越少,到中年时平均每天所需的热量会减少200卡路里。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此继续像往常一样饮食,从而导致肥胖。此前有学者指出,男性改变饮食制度的最佳年龄为31岁,女性则为32岁。  /zxqmb/bbzx/3845.html  /zxqmb/bbzx/3846.html  女人如何预防中年发胖?  当年龄增大时,身体内部的变化可能会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需要的热量减少而对剩余的热量贮存增加;另一方面,机体加工食物和吸收营养成分的能力逐渐减弱。结果,一个45岁的人的食量与20岁的人差不多,但前者摄入的能量更易转化为体重而不易于营养机体。因此选择适当的饮食对防止发胖很重要。  一、为了防止发胖,在饮食时要做到:  1、少量多餐  少量多餐者的体重比一日三餐者减得快。  2、要吃早餐  不吃早餐,中餐或晚餐可能吃更多的东西,不利于减肥。  3、晚餐少吃  因晚上活动一般较少,需要消耗的热量也少。  4、多喝水  每天应喝水6~8杯。水能帮助刺激体内脂肪的代谢并抑制食欲。水还能阻止体液潴留,喝足够的水可使机体及时更换贮存的体液。  5、吃慢些  尽量选择咀嚼要花时间的东西吃,减慢吃饭的速度可健脑,有时间形成饱足信号,消除饥饿感。
  二、适当的运动和体力活动防胖  科学家们认为,99%的人体内都蕴藏着大量的贮备能,锻炼能够动员这部分潜能逆转衰老过程。无论多大年龄,锻炼都能保持骨组织强度,增强心肺功能,改善皮肤弹性和帮助机体吸收营养物质。  运动的方式有多种,如走路、慢跑、体操以及其他的健身运动等,各人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运动项目,每天只要坚持1个小时的中等强度的锻炼(相当于6000步的能量消耗)使摄入过多的能量能够通过运动消耗掉,达到能量的平衡。  只要长期坚持平衡膳食,合理营养加上适当的运动就可以保持健康的体重、减少疾病、促进健康。  /bbzx/zslb/6832.html  /zxqmb/bbzx/3847.html  /bbzx/zslb/6833.html  男人如何预防中年发胖?  男人,特别是中年男人,最容易有个啤酒肚,或是肥胖什么的,所以为了身心健康,在饮食和生活方面还是要多注意,避免过度发福,肥胖会引起很多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多吃果蔬少点肉,特别是猪肉,可以吃鱼,尽量清淡点好,每顿吃个7分饱,不要过于多。  多做运动锻炼,比如跑步,爬山,骑车,游泳,打球等,也可以在家做家务的时候运动,比如可以用扫帚扫地等。  有健身球的可以平躺在健身球上,双脚平放地上,双手放在头侧,手臂打开。下颏向胸前微收,呼气,收缩腹肌抬起上身约45度,保持2秒钟,然后慢慢回到开始姿势。为了保持平衡,两脚可以多分开些。如果增加难度,可以将双脚并起来做。  还有一种很有效的腹部减肥法,利用揉捏的动作加上按摩霜对于脂肪的改善很不错。按摩可以提高皮肤的温度,大量消耗能量,促进肠蠕动,减少肠道对营养的吸收,促进血液循环,让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以肚脐为中心,在腹部打一个问号,沿问号按摩,先右侧,后左侧,各按摩30-50下,每天按摩1次。
  @咻咻咻咻咻咻咻咻 买着用了半个月中药瘦身的,用着还可以效果明显,现在大概瘦了10斤左右。我是从薇信购买的,那个人的号是:hufushi8 你可以去问问她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热门关键字:
当前位置: &
吃什么可以减少内脏脂肪
吃什么可以减少内脏脂肪
摘要: 肥胖一般分两种,一种是由皮下脂肪聚集而成的“梨形肥胖”,表现为臀部和大腿肥胖;另一种是由内脏脂肪堆积成的“苹果型肥胖”,也叫腹型肥胖,这种肥胖最容易导致疾病。那有什么方法可以减掉这些脂肪呢?饮食就是一个不错的调理方式。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些减脂食物,平时可以适当多吃。
1.含多酚的食物&&茶
主要是乌龙茶和普洱茶。
乌龙茶中含有多酚和咖啡因等成分。多酚能使肾上腺素(兴奋交感神经的激素)分泌增加,而咖啡因则抑制肾上腺素的分解,二者作用相加,可促进消耗体内蓄积的脂肪。普洱茶是茶叶中放酵母菌,经过长时间发酵而成,富含分解脂肪的酶,能减少体内脂肪。
这两种茶都是比较耐泡的茶。比如用开水冲泡乌龙茶,可以充分地浸出茶叶中的多酚等有效成分。
2.含咖啡因的食物&&咖啡、红茶等
咖啡中含咖啡因,有促进脂肪燃烧的作用。但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如果你想减少内脏脂肪,就不要在喝咖啡(或红茶)时加太多的砂糖,尤其是不要加&咖啡伴侣&,它的主要成分为植脂末(奶精),含有反式脂肪酸,而反式脂肪酸让人肥胖的&能力&是普通脂肪的7倍;一般脂肪在人体内代谢需要7天时间,反式脂肪酸代谢则需要51天。另外,如果你总是一边喝咖啡一边吃甜点,也是达不到减少内脏脂肪作用的。
3.含卵磷脂的食物&&蛋黄、大豆
卵磷脂具有乳化作用,能够溶解脂质,防止内脏脂肪的蓄积;还能抑制肠道内脂肪的吸收。特别是大豆和豆制品,不但含有卵磷脂,还含有大豆皂角甙,能减少多余的脂肪。但如果你血胆固醇高,那就少吃蛋黄、多吃大豆吧。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与微微健康网联系。
文章关键字: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意见》。农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皮下脂肪颗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