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能食管压迫型颈椎病静脉坏死吗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邵东辉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全网发布: 05:05
第八节 颈椎病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一词,至今存在着不同的概念。早在本世纪初,Bailey(1911)因发现5例颈神经根和脊髓受压系颈椎骨所致故命名为颈椎增生性骨关节炎。1937年Esberg认为椎体边缘的突出属软骨性,故称之为椎外生性软骨瘤。以后学者认为此种现象系椎间盘病变、小关节增生所致的椎间关节僵硬,故Spondylosis在字典上译为椎间关节僵硬。Lestini及Wiesel(1989)将颈椎病解释为"是影响颈椎各节段的一般性疾病。它包含椎间盘退变、椎体骨赘、小关节及椎板增生、韧带肥厚、节段间失稳,是一种随年龄增长的改变"。这样颈椎病又包含了颈椎退行性改变的过程。王贤才等所译的英汉医学辞海认为:cervical spondylosis指颈椎关节僵硬,侵犯颈椎、椎间盘周围韧带与结缔组织的退行性关节病,由于脊神经受压迫,有时有向下放射到臂部的感觉异常"。其将颈椎病局限在颈椎退变及部分神经根受刺激产生压迫症状的范畴。
在国内对颈椎病的认识亦存在着较大差异。赵定麟认为:因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并引起各种症状和体征者,称之为颈椎病。此概念包含了颈椎本身退变及其合并症。
第一次颈椎专题座谈会(1984)定义为:"因椎间盘退行所致失稳和压迫组织而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者称为颈椎病"。本定义包含了颈椎退变过程及合并症,而忽视颈椎退变本射击所产生的关节僵硬。
1992年在青岛召开的第二次颈椎病专题座谈会上对本病的定义必为: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者称之为颈椎病。其仍强调了颈椎退变的合并症而非退变本身。
由于对颈椎病概念上存在着分歧,因此有人希望用颈椎综合征、颈椎间盘综合征、颈肩综合征等名称来泛指颈椎病变。
Spondylosis应指脊柱因退变所产生的关节僵硬不适,适用于腰椎、胸椎及颈椎。颈椎病(C.spondylosis)应指颈椎间盘及小关节本身因退变而产生的颈椎关节僵硬不适现象,主要指脊柱退变的第三期。即重稳定期或固定畸形期;节段性失稳是导致关节僵硬的中间过程,可作为脊柱退变的一个特殊阶段;至于对邻近组织压迫所产生的症状、体征,应视为颈椎病的不同合并症,而不应视为颈椎病本身。
颈椎病的诊断学基础
详细地询问病史和仔细体查是获得正常诊断的基础,由于新的检查手段的出现,使医生放松了病史的询问和体查,影响了诊断率的提高,是当前应当防止和纠正的倾向。
要取得正确有用的病史,首先应对颈肩部局部解剖及其生理病理有深刻的了解,其次熟悉导致颈肩痛各种疾病的特点,根据前述病因分类或自己组成的分类诊断逻辑,考虑可能的致痛病因,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检查。有时在发现意想之外的体征时,应重新追问病史。应具有对知识的探索欲望,对病人的负责精神去做出正确诊断,切勿浅尝辄止,只领先特殊检查,以致出现误诊或漏诊。
对临床症状典型,X线片表现符合临床所见,再结合其他必要的检查,一般不难以确诊。但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十分典型的病例毕竟为少数,绝大多数属于不典型者。加之本病易与其他疾患相混淆,因此,如果通过全面检查后仍不能确诊时,则应酌情选择相应的、有针对性的特殊检查,并在鉴别诊断的基础上进行确诊。
一、颈椎病的常规检查
(一)详细的病史
除询问与一般矫形外科患相类似的病史外,尚应注意:
1.起病原因 除各种明显的直接原因外,应着重询问患者有无长期低头或向某一方向转动头部颈的病史,睡眠的体位,床铺与枕头的种类,生活与工作场所的温度与湿度等情况。对晨起发病者,尚应了解其在睡眠中有无头颈扭伤现象。
2.外伤史 由于外伤的轻重不一,引起或诱发颈椎病的间隔时间亦长短不一。快者可瞬时发病,慢者可间隔达数十年之久。因此,应让患者尽可能追忆既往经历中有无遭受外伤的情况。其中包括:由于猛刹车所造成头颈部过伸或过屈之类的惯性力损伤,骶尾部着地对头颈部所引起的传导性损伤,以及在运动训练与锻炼中的外伤等。
3.首次症状的性质与特点 首次症状不仅对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病情的发展及治疗方法选择亦有着直接关系。应尽可能详细了解。以一侧手部麻木或疼痛开始的发病者,提示为钩椎关节不稳(包括椎间关节不稳),或在该处有骨质增生,或髓核向后方突(脱)出。
以躯干部束缚感或双下肢无力、易跌倒的发病者,表明脊髓受压所致,提示病情较重,应及早采取有效措施。
以猝倒起病者,多系椎动脉第二段受压或受刺激所致,此种易被误诊为癔病的患者可不伴有其他任何症状或体征,但应注意除外血管本身病患或椎动脉其他段有无病变。
以前额部头痛起病者与椎动脉并无直接关系,而一侧性偏头痛则多怀椎动脉供血不全有关。切勿忘记偏头痛的多发原因并非以颈椎为主。
双手麻木或疼痛起病者应注意患者的椎管矢状径。在一般情况下,多是根性颈椎病的首发症状。但应注意有无胸腔出口狭窄症及血管性疾患。
长时间不能确诊的胃肠功能紊乱及习前区疼痛者,也可由颈椎病所致。
发音障碍与声音嘶哑与颈椎病有一定关系,但更多见于脊髓本身病变者。
老年人的颈部不适感或酸痛,提示颈椎间盘退变已经开始,尤以某些低头工作者。
以手部肌肉萎缩为早期症状发病者多为脊髓本身病变,且其发病较迅速,并向高位进展,切勿轻易误诊为颈椎病。
4.症状的演变程序与特点 初发症状出现后的病程进展亦与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密切有关,应注意询问。以双下肢肌力障碍起病,并迅速向驱干及上肢发展及伴有感觉障碍者,提示在脊髓受压之同时,脊髓前中央动脉亦受累。而由上肢肌力障碍向下肢进展者,多为沟动脉受压或脊髓实质病变。起病后症状错综复杂,主诉很多且伴有交感神经症状者,当然与椎动脉受波及有关。而在全过程中无任何感觉障碍症状与体征者,很可能不是颈椎病,应首先怀疑是脊髓侧索硬化症。
5.与各种疗法的关系 患者已往所接受的治疗过程无疑可视为治疗试验,我们可以根据其疗效与反应情况而加以推断。例如对头颈部牵引法有效者,多属椎间盘病变;无效者,可能系因骨质增生致使脊髓受压者;牵引后反而加重,则多系颈部扭伤(俗称"落枕")。又如:对手法操作有效者多系椎节不稳(包括髓核突出)的病例。此外,尚应注意患者对各种药物、石膏制动及冷敷、热敷等治疗方法的反应,此均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二)体格检查
除按正规要求的一般体格检查外,对颈椎病患者尚须注意以下几点。
1.压痛点& 包括:
(1)棘突间压痛:此对颈椎病的定位关系密切,尤以病变早期,压痛点的位置一般均与受累的椎节相一致。但对后期病例,由于椎间关节周围韧带已硬化或骨化以及骨赘形成,则压痛点反而不明显。
(2)椎旁压痛:沿棘突两侧由上而下、由内及外按顺序进行检查有无压痛。常见的压痛以下颈椎横突、肩胛骨内侧及第1、2颈椎旁为多。在本上沿斜方肌走行。
(3)注意其他部位的压痛:例如肩周炎的压痛多位于肩部附近,包括岗上肌。前斜角肌征候群者压痛点位于锁骨上窝,而于乳突和枢椎棘突之间的压痛多提示枕神经受累。
2.颈椎活动范围检查 对一般病例仅令患者作颈部前屈、后伸、旋转与侧屈活动,并与正常加以比较即可。但对严重病例或施行手术与随访观察者,则需采用半圆尺或头颈活动测量器加以测量,并予以记录。
在正常情况下,除瘦体型者活动度较大和胖型活动略小外,一般无明显受限。而在根型及颈型颈椎病者,其对颈椎屈伸影响较多,椎动脉型者则可能影响颈部放置活动,其他类型一般多无影响。
3.颈椎的试验检查
(1)前屈旋项试验(Fenz征):先令患者头颈部前屈,之后嘱其向左右旋转活动,如颈椎处出现疼痛即属阳性。提示颈椎骨关节病,表明颈椎小关节多有退行性变。
(2)椎间孔挤压试验:又称击顶(或压顶)试验或Spurling试验。先令患者将头患侧倾斜,检查者左手掌平放于患者头顶部,右手握拳轻叩击手背部,使力量向下传递。如有根性损害,则由于椎间孔的狭小而出现肢体放射性疼痛或麻木等感觉,此即属阳性。对根性疼痛剧烈者,检查者仅用双手叠放于患者头顶向下加压即可诱发或加剧症状。当患者头部处于中立或后伸位时出现加压试验阳性者,则称之谓Jackson压头试验阳性。
(3)椎间孔分离试验:又称颈试验。与前者相反,对疑有根性痛者,让其端坐,检查者双手分别托住患者下颌并以胸或腹部抵住病员枕部,逐渐向上行颈椎牵引,以逐渐扩大椎间孔。如上肢麻木疼痛等症状减轻或颈部松快感,则为阳性,此多系根型颈椎病者。
(4)颈脊神经根张力试验:因同时检查臂丛神经,故又称之谓丛牵拉试验。患者取坐位(站位亦可),头稍低并转向腱侧。检查者立于患侧,一手抵于颞顶部,并将其推向健侧,另手握住患者手腕部将其牵向相反方向,如患者肢体出身麻木或放射痛时,则为阳性。但在判断上应注意,除根型者可为阳性外,臂丛损伤、前斜角肌症候群者均可呈现阳性结果。本试验又称之为Eaten试验,如再迫使上肢内旋,则为Eaten加强试验。
(5)颈静脉加压试验:又称压颈试验。检者双手压于颈静脉处,使其颅内压增高而诱发或加重根性痛。阳性者除可见于根型颈椎病,亦可见于颈髓硬膜下肿瘤患者,故又可称之谓脑脊液冲动症。
(6)上肢后伸试验:患者取坐、立位均可。检查立于身后,一手置于健侧肩部起固定作用,另手握于患者腕部,并使其逐渐向后向外呈伸展状以增加对颈脊神经根或臂丛神经的牵拉。阳性者患肢出现放射痛,表明颈脊神经根或臂丛有受压或损伤情况。
(7)前斜角肌加压试验:检查双手拇指在锁骨上窝偏内,相当于前斜角肌走行部加压。阳性者则上肢出现放射痛与麻木感。下颈段颈椎病与前斜角肌症候群者均可出现阳性。
(8)旋颈试验:主要为判定椎动脉状态,故又可称谓椎动脉扭曲试验。患者头部略向上仰,嘱患者自主作向左、右旋颈动作,如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征时,即属阳性。因此试验可引起呕吐或猝倒,检查者应密切观察以防意外。除椎动脉型颈椎病外,血管疾患者亦可现阳性。
4.感觉障碍 对颈椎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定位均有重要意义,应仔细检查。除按一般体检要求外,尤应注意:
(1)手部及上肢的感觉障碍分布区:其与受损椎节定位有着直接关系,且较为准确。
(2)准确判定其程度:检查者可用针尖在正常与异常感觉交界处来回划动,以使患者分辨出正常、感觉迟钝、过敏与消失等。
(3)左右对比:对躯干及上下肢的感觉障碍除应准确判定其性质与分界线外,尚应左右加以对比,以判断脊髓受累两侧平面是否一致及其程度有无差异。
(4)其他感觉:除痛觉外,尚应酌情检查其温觉、触觉及深感觉等。后者包括位置觉及深压觉等。
5.运动障碍 酌情对全身或部分肌肉的肌张力、肌力、步态、姿势、肢体运动及有无肌萎缩等有步骤地进行检查。
(1)肌张力:即当肌肉松弛时在被动运动中所遇到的阻力。一般应在温暖的房间中进行,并嘱患者切勿紧张,肌肉尽量放松。在颈椎病范围内常作的检查有以下两种:
①肢体下坠试验 患者仰卧、闭目,检查者举起一个肢体后突然放开,肌张力高时坠速缓慢,减退得则快,左右对比之。
②上肢伸举试验 患者闭目,双臂平伸。有锥体束张力痉挛或小舞蹈症者,前臂渐趋内旋;有锥外强直者,患肢向中线偏移;有小脑疾患者则向外偏斜;轻瘫者,患肢逐渐下沉;严重深感觉障碍者则手指呈不自主蠕动。
(2)肌力:即病人在主动动作时所表现的肌肉收缩力,其测定评级标准如下:
0 肌肉毫无收缩。
1 仅可触及轻微收缩,不产生动作。
2 肌肉有收缩,关节可活动,但不能对抗肢体重力。
3 能在与地引力相反方向动作,但不能对抗阻力。
4 能对抗一般阻力,但力量较弱。
5 肌力正常。
全身骨骼肌甚多,并非每块肌肉均需检查,现仅选其中临床意义较大者列举如下。对手部肌力最好使用握力计测定之,既较精确,又便于治疗前后的对比观察。
①胸锁乳突肌 为第二、第三颈脊神经支配,因其表浅易于检查。如有受累则应多考虑颈椎病以外疾患,例如脊髓侧索硬化症,高位颈段肿瘤等。
②斜方肌 为颈3、4脊神经所支配,其意义同前。检查时可嘱患者向上提肩,检查者给予阻力并以此判定其肌力。
③膈肌 由颈3~5脊神经支配。检查时嘱患者仰卧于床上下文作深呼吸,检查者触摸腹壁的紧张度,并以此判定其肌力。可见于颈椎病后期或颈椎管严重狭窄者,便更多见于脊髓本身疾患或颈髓部肿瘤。
④三角肌 由颈5脊神经(腋神经)所支配。分为三部:前部收缩时提臂向前,中部收缩时则使臂外展至水平位,后部收缩时引臂向后。检查时可依此予以阻力判定之。
⑤肱二头肌 为发自颈5、6的肌皮神经所支配,具有使前臂屈曲和前臂旋后的作用。测定时可让患者前臂旋后、屈肘,再于腕部予以对抗阻力。
⑥肱三头肌 为来自颈7、8的桡神经所支配,起伸臂作用。测定时检查者托住患者上臂以消除前臂重力的影响,此后嘱病人在对抗阻力情况下伸直前臂,即可触及该肌的收缩。
⑦大鱼际肌 由颈6、7发出之正中神经支配。主要观察有无萎缩及其程度。⑧小鱼际肌 为颈8~胸1发出的尺神经所支配。易判定之。
(3)步态:是判定神经系统及肌肉功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有助于对颈椎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上对颈椎病有鉴别意义的步态主要有:
①痉挛步态 主要因痉挛性瘫痪所致,单侧轻瘫者,患肢可因挛缩而显得较长,且伴屈曲困难,故步行时需将骨盆提起,下肢向外作半圆形旋转动作。双下肢痉挛者除上述情况外,尚伴有股内肌收缩而呈交叉样步态,形成"剪刀型"步态。此主要见于脊髓受压之早期病例。
②共济失调步态 患者步行时两腿呈分开状之"阔底步态",严重者似醉汉,易于判定。主要见于小脑病变者。
③垂足步态 当腓总神经麻痹时,由于足下垂而形成拖足行走样外观,或是将患肢的膝部提提较高,之后足尖再着地行走。此更多见于下腰椎及腓总神经本身病变者。
④基底节病变步态 即在震颤麻痹者由于其起步和停步均感到困难,形成前冲后蹶样步态。
6.反射 对颈椎病的诊断与定位亦有重要价值。
(1)深反射:指通过叩击肌腱或骨膜等较深在组织引起肌肉牵伸反射者。常用的有:
①肱二头肌反射 反射中心位于第5、6颈髓段,由肌皮神经传导,主要在颈5病变时出现异常。
②肱三头肌反射 反射中心位于颈7、8段,通过桡神经传导,以颈7受累时为明显。
③肱桡肌反射 反射中枢位于颈5、6等段,但与下颈髓诸节均有关连;通过桡神经传导,以颈6病变时反射异常最为明显。
④膝反射 反射中心在腰2~4段,由股神经传导。
⑤踝反射 反射中心位于骶1、2段,胫神经传导。
(2)浅反射:指通过刺激皮肤或粘膜引起的反射。浅反射减弱或消失者提示病变位于上神经元。在颈椎病时常用的有:
①腹壁反射 反射中心位于胸7~12段,通过肋间神经传导。产妇及者在正常情况下也可能引不出。
②提睾反射 反射中心在腰1、2段落,经髂腹沟神经和生殖股神经传导。老年者可引不出。
③跖反射 反射中心位于骶1、2段,胫神经传导。
④肛门反射 反射中心位于骶5处,下痔神经传导。
(3)病理反射:指由于上神经元受损后使节段性反射亢进,甚至原来已被抑制的反射再现。常用的有:
①Hoffmann征 又称弹指征。患者腕部略伸,手指自然微屈。检查者以左手托住病人腕部,用右手指挟住其中指,快速地用拇指向常侧弹拨其指甲,以使其中指远端指节屈曲。阳性者,患者拇指与其他手指同时向掌侧屈曲(拇指尚有内怍动作)。因少数正常人可出现阳性,故明显阳性、或双侧不对称时方具有临床意义。
②掌颏反射 其意义同前,少数Hoffmann征阴性者,本征可能出现阳性而具有诊断意义。检查者一手持住患手,使其呈自然伸展状,另手用棉签的尾端自手掌中部斜向虎口处划动,与此同时观察同侧下颌颏肌。阳性者可见该肌有收缩动作。
③Babinski征 俗称划足底征或跖反射伸直反应,检查方法同跖反射。阳性者,趾向背侧方向伸展,并伴有其他足趾外展如扇状及踝部背屈。阳性者表明上运动神经元病变。但在以下情况亦可呈现阳性;大脑智能发育不全;2岁以下婴儿;深睡或昏迷;中毒、全身严重感染及足趾屈肌腱瘫痪者等。个别正常人亦可能出现阳性,因此需综合加以评定。
④Oppenheim征 又名压胫征。检查者用拇指和食指背侧在胫骨前、内侧处由上而下划过,阳性者为趾背屈。
⑤Chaddock征 又称足边征。用木签等划外踝下部和足背外侧皮肤,阳性者同前。
⑥Rossolimo征 又称弹趾(指)征。检者用手指将病人诸趾(或指)尖一齐向上弹拔。阳性者可为足趾跖屈或提未节屈曲。
⑦Gordon征 又称腓肠肌挤压征。阳性者当捏压腓肠肌肌腹时,出现趾背屈反应。
以上三大类反射虽有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但在具体病人选用进应酌情选择之,并非每例均需全部进行。
7.其他检查
(1)植物神经检查:用于椎动脉型、混合型及其它某些需鉴别的疾患。主要是观察皮肤的色泽、粗糙程度、汗液分泌情况、有无营养性溃疡、脱屑以及括约肌功能情况和性功能状态等。并可作皮肤划纹试验观察皮肤的血管反射。
(2)Horner综合征:亦属于植物神经检查之一种,指患侧眼裂变狭、眼球内陷、瞳孔缩小、两侧面部和汗腺分泌不对称等。此乃由于颈8和胸1脊髓或上颈椎旁星状神经节的交感神经纤维受刺激所致,因此可见于颈椎病、颈段肿痛或前斜角肌征候群。
(3)颅神经检查:酌情对12对颅神经全部或部分加以测试。多用对严重病例的鉴别诊断。
(4)视力测定:主要用于椎动脉型者。
(5)共济失调之判定:
①指鼻试验 令患者上肢外展,先在睁眼状态,此后改为闭眼状态,让患者用自己的食指快速反映向并触及鼻尖,左右分别测之。以闭目时为准,找不到鼻尖者为阳性,表明其共济运动障碍。
②闭目站立试验 又名Romberg征,即让患者站立后双目闭合,阳性者其不能站立。此时如将患者双上肢平举也会上下摆动。多见于脊髓痨、多发性周围神经炎及小脑病变者。
③跟膝试验 即让患者足跟置于对侧膝部、沿胫骨前方向足面处滑动,如出向摇摆不稳为阳性,见于小脑及后索病变者。
(三)X线平片检查
X线平片仍为颈椎检查的最基本手段,它可确定或除颈部骨关节的器质性病变,如肿瘤、增生、狭窄、畸形等,作为进一步检查、治疗及判断预后的依据。拍片的申请单应详细写明病人年龄、性别、地址、症状、体征,初步诊断印象,拍照部位和要求,填写详尽,则可供放射科医生作为较正确的判断。凡颈椎病患者均应常规拍摄正侧位、双斜位、张口位和动力性侧位化。
平片观察与描述
在肯定所摄平片拍摄质量及冲洗质量的前提下,除应注意有无其他病变,如肿瘤、外伤、结核等外,对每一平片均应加以仔细观察与描述。
1.正位片 主要注意:双侧钩突有无增生及其他异常;椎间隙有无变狭及其狭窄的程度;棘突是否居中,排列有无异常或侧弯;第七颈椎双侧横突是否过长,有无颈肋形成;各椎体有无先天触合、半锥体等畸形。摄开口位时尚应注意环枢关节之咬合、对位,边缘骨质有无增生及偏斜。并注意观察齿状突有无骨折、变位或缺如。
2.自然侧位片 指让患者采取自然体位拍摄之侧位片。主要观察:
(1)颈椎曲线之改变:可出现生理前凸消失或向后方隆凸。此多见于颈型或根型颈椎病,尤以急性期。同时应注意由于椎体间关节松动所致的椎体间变位。
(2)椎体前阴影:在正常情况下,椎体前缘与咽喉及食道貌岸然后壁之间形成的椎体前间隙在侧位片上清晰可见。在颈4,5以上椎体前阴影矢状径不超过4mm,颈5以下则不超过13mm。但当患者发生颈椎骨折、脱位等损伤时,此阴影则明显增宽。尤其是某些颈椎骨骼上无异常所见的过伸性损伤,此阴影增宽有助于诊断。
(3)骨关节畸形:以椎体先天性融合为多见,其对颈椎的发病有直接关系。并注意枕颈部,该处如有畸形,则易引起上颈椎不稳及加重颈椎病症状。
(4)椎间隙改变:在正常情况下,椎体前缘椎间隙间中平均为3.8±0.5mm,后缘间距为1.9±0.28mm.于髓核退变早期,由于韧带松动可显示椎间隙前方反而增宽,但此后即变狭,并随着病变的进展而日益明显。椎间隙愈窄,则根管也随之狭窄。
(5)骨赘:椎间隙前后缘处均可出现骨赘,以颈5~6、颈4~5和颈6~7为多发。在椎骨处于同一矢径情况下,骨赘之大小与病情轻重呈正比。骨赘之形态各异,但以唇状为多。注意与后纵韧带钙化相区别,两者亦可相延续。
(6)测量椎体与椎管矢状径:分别测量椎体与椎管之矢状径,并判定有无椎管狭窄。
①椎体矢状径 自椎体前缘中点至椎体后缘连线的垂直线。其数据视椎节不同而异。正常人在颈4~7段约为18~22mm。
②椎管矢状径 为椎体后缘中点到椎板连线中点的最短距离。正常人颈4~7约为15~18mm,而颈1~3明显为宽,约为17~22mm。
③计算两者比值 判定椎管狭窄与否可采用绝对值法,即小于10mm者为绝对狭窄,10.1~12mm者为相对狭窄,12.1~14mm为临界椎管,大于14mm属正常范围。但由于人体身材之差异和X线片放大系数不一而欠理想,故亦可采取比值法,公式如下:
两者正常之比值应在0.75以上,低于0.75者则为椎管狭窄。此法简便易行。
(7)其他 除上述外,尚应注意项韧带和后纵带有无钙化及其钙化特点,椎体有无特发性、弥漫性骨质肥大症改变等。
3.动力性侧位片 应提倡以此种侧位片来取代前者,患者在自主地过屈与过伸状态下所摄之侧位片不仅可完全取代前者,且尚有以下特点:
(1)可观测颈椎之活动情况与活动度:在急性根性痕及颈型者,由于局部肌肉痉挛患节活动度明显降低,此有助于临床诊断。
(2)有利于椎节不稳的判定:如前所述,颈椎的屈伸活动是上一椎体的下面在下一椎体的上面前后滑动,并受前纵韧带、椎间盘及后纵韧带制约而呈均匀协调一致之运动。但如因椎间盘变性造成椎间隙松动时,则当颈椎前屈时可使上一椎体的前下缘超过下一椎体的前上缘,而仰伸时则出现相反结果(见图28)。此种现象称之为"梯形变"或"假性半脱位"等。一般向前滑动者为多,向后滑动者较少。出现此种现象的椎节则表明该节不稳,并可因此而引起症状。但随着病变的进展,当椎体边缘骨质增生及韧带硬化达一定程度时,则此种不稳现象反而消失。因此,椎体间关节的梯形主要用于对颈椎早、中期退变的判定。由于颈椎有多节,病变进程及顺序不一,因此在同一病例,上两种情况可同时并存。
(3)有利于对上颈椎不稳的判定:已往在临床上对上颈椎不稳认识不够,作者发现此种病例并非少见,由于可引起椎动脉第三段供血受阻而易与椎动脉型颈椎病相混淆。在动力性侧位片上可明显地显示出环椎的异常活动,必要时可加摄开口位则更有利于确认。
4.斜位片 左右分别拍摄,主要用以观测椎间孔的矢径、高度及钩椎关节的增生情况。正常人颈4~7椎间孔和矢径平均为6.5±1.0mm。当钩椎关节处有骨质增生时则此孔变狭。
二、颈椎病的特殊检查
在上述常远见检查中,还不能确诊的情况下,可采用以下检查。
(一)CT扫描
由Hounsfield于1972年设计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置现于已广泛用于临床。其原理是使用多个或单个X线束带源,对受检部位进行断层扫描,根据其穿透人体不同组织后的X线强度不同,再经过转换装置和电子计算机处理而呈现出特殊的断层图象。
1.对颈椎病使用的临床意义
(1)可以确切地判定椎体与椎管矢径的大小。
(2)有利于判定骨刺的大小与部位。
(3)可观测后纵韧带钙化的范围(长度与宽度)。
(4)可以观测脊髓在椎管内的位置、形态及其与周围,尤其是致压物之间的距离和关系。如同时配合脊髓造影则更为清晰。
(5)可除外及判定骨质本身破坏性病变。
2.方式 单纯CT扫描较常用;脊髓造影之同时进行CT扫描(一般选用刺激性较小的Amipaque等),仅用少量造影剂即可显影,且持续时间长,主用地观察椎管内状态、有无新生物及脊髓的全貌。
3.读片时的注意点
(1)注意误差 国外有人统计,100张CT扫描片由三位专科医师阅读,仅有20%的片子取得一致意见,由此可见其差异较大。
(2)必须结合临床 CT扫描也仅仅是临床上的一种辅助性检查,尽管其具有许多优点,但仍不以代替临床。读片结果与临床结果矛盾时,以临床为主。
(3)不可取代平片或脊髓造影 由于CT扫描片的反差欠佳,因此对骨骼上之一般病变不如X线平片清晰。普通脊髓造影由于可同时透视观察并获取连贯性图象,对大多数病例来说,较之CT扫描的诊断意义为大。
(4)防止"断面观"CT扫描仅仅代表一个断层的断面,两个断面之间的病变则易被遗漏,除非采取交叉式断切。此种检查虽可以三维式,但实际使用仅一维,在判断时应注意。
(5)注意倾斜所引起的假象 由于脊柱本身的正常曲度与病理畸形,当对其横切时如果不是与椎体方向完全平行时,则可在同一张扫描片上显示一椎体的左(或右)侧下缘怀下一椎体右(或左)侧上缘(或是两个椎节的前后缘等),以致中央出现一个裂隙而易被误诊为"骨折"、"畸形"等。
总之,CT扫描是一最新诊断技术,但在确定其诊断价值时,应该按:临床、X平片、脊髓造影、CT扫描这一先后顺序。
(二)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全名为核磁共振显象系统,又称之NMR显象系统(nuclear Magnetie Resonance Imaging System)。其对CT扫描和超声检验系统既是一个补充,又是一新的技术。
CT扫描是应用X线穿过各组织后不同衰减度所造成的密度差,以判定其属于正常或异常。而核磁共振则是利用核磁共振的原理,测定各组织中运动质子的密度差加以判定。较前者更为先进,且图象十分清晰,甚至被誉为活的解剖图谱。
1.原理 原子核带有正电荷。各种元素的原子核,如像1H、19K和31P等具有自转运动,类似一个小磁棒。此时如外加磁场,该原子核的自旋则受其影响而重新排列,再使接触一定频率的无线电波后,可吸收一定能量并出现共振现象,此即为磁场共振。NMR光谱学就是在这一大批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此种显象则是对共振效应在空间上定位以使其产生影像。也就是说,当无线波停止发射后,已经激化的原子核则又重新返回到在磁场中的自然排列状态,于此同时将所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在此释放过程中就产生一种信号,当此信号具有一喧强度时即可被检出。并根据此种信号之间的差异进行空间分辨,如此即可获得一个运动中的原子核分布图象,1H(即质子)在人体内分布广泛,且其信号较强,故目前多用其作为NMR图象。
信号的强弱除与原子核本身的特性有关外,尚取决于三个与其相关的参数,即T1、T2和P。T1表示原子核将能量传递给周围原子核所需时间;T2则为自旋-自旋或横向恢复时间;P为身体局部相关原子核NMR的显象效应,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取决于T1、T2和P。其技术因素相当复杂,当采取不同技术处理时,可获得不同的图象。
人体内一般体液或水分,T1和T2几乎相似,T2/T1接近1,因而所得信号也最强,在图象上呈白色。而诸如骨质等固体组织,则T2明显小于T1。T2/T1趋向于零,因而信号极弱,图像则呈黑色。肌肉、韧带、内脏等软组织则介于体液与骨骼之间。流动中的体液,例如脑脊液及血管中血流难以测出信号,故多呈黑色。根据此种图象差异可用于临床诊断。
2.临床应用 目前处于不断变化研究阶段,较为成熟的主要为以下几点:(1)与CT扫描配合使用:CT扫描已较广泛用于临床,其与NMR相比各有优缺点。因此两者可互为补充。对骨组织,CT扫描所获影像较佳。而软组织,尤其是脊髓以及脑组织中的灰质与白质、肾脏的皮质与髓质等具有高分辨力,因此,对该处病变的定位,有其独特的优越性。总之,在同一病例可酌情从不同角度对两者加以选择或并用。
(2)对四肢软组织伤患的诊断:根据各种组织之间 的T2/T1比值差异不同而可较清晰地显示出病变的部位、形态及范围等,尤其对新生物的判定,对软组织外伤病例的诊断等较为精确。CT扫描则无法完成。
(3)对内脏器官早期缺血性坏死的判定:无论是动物实验或临床均能显示脑、心、肾、肝等脏器出现缺血性坏死,一般于2h左右即可被检出,而CT扫描则需在12h以后。此不仅有利于获得早期诊断,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争取到治疗的最早时机。
(4)对病变性质的判定:除根据T3与T1之比值来判定病变的性质外,T1值本身亦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以炎症及肿瘤情况下,T1值则升高。例如正常时,胰腺与周围组织之间T1值相似,均为180~200ms。当发生胰腺炎时,可达200~275ms。而如果是胰腺癌时则更高,275~400ms。其他部位软组织的肿瘤、炎症等亦然。
(5)其他:此外,核磁共振尚可用于对肿瘤组织的普查,对与血供及血流有关某些疾患的判定等,均具有其自身特点。
3.核磁共振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意义 有人对NMR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在传统观念上,各种疾病均是以病理解剖术语来考虑问题的,而核磁共振图象却显示它可以进一步采用化学和生理学术语来考虑问题了。因为化学和生理学的变化先于病理解剖改变,如此当然有利于对患者的早期诊断。
NMR图象与CT扫描一样,可以获得颈椎的三维结构,因此不仅可以从矢状面、冠状面及横断面观察颈椎管内外的解剖状态有无变异,诸如判别定椎管的矢径、椎体后缘的骨质增生、髓核的突出与脱出以及局部有无炎症或肿瘤等,犹如一幅"活的解剖图谱"。更有意义的是此种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脊髓组织本身的病理及生化改变。这主要是由于灰质中的氢几乎都存在于水中,而在蛋白质内却有相当数量的氢包含在脂质内,根据此种差异,当脊髓本身发生病变时很容易被NMR检查出来。此非其他任何诊断技术所能够取代。此外,对脑脊液的改变,以及有无蛛网粘连及其粘连程度等均可直接测定。因此,这一新技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颈椎病的诊治技术,同时也为鉴别诊断和各种疗法(包含手术疗法)的疗效判定提供了客观依据。
三、肌电图
1.临床意义
肌电图是对周围神经与肌肉的电检查之一,用其观察并记录肌肉在静止状态、主动收缩和刺激周围神经时的电活动,同时也可用其测量周围神经的传导速度,故有助于对神经肌肉疾患和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及疗效判定,亦有助于对上神经元或下神经元病变的鉴别诊断。
2.正常肌电图
(1)电静息:当正常肌肉完全松弛时,无电位出现。
(2)运动单位作电位:肌肉开始轻微收缩时,可呈现单相、双相或三相的动作电位。电压500~3000μv,时间3~10ms,频率5~30次/s。
(3)干扰相:肌肉强力收缩时,可有多数电位相继发生,频率高达150次/s。
3.病理肌电图
(1)震颤电位
①波型特点:呈正相或双相,电压很低,在10~10μV之间,时间1~2ms,频率2~30次/s。
②临床意义:此种失神经肌肉纤维的非自由性、阵发性收缩,证明下神经元损害。
(2)肌萎缩电位
①波型特点:呈现多相的小电位,电压50~300μV,时间5~20s,频率10~40次/s。
②临床意义:为各种原发性肌萎缩性疾患或继发性(外伤性及病理性)肌萎缩(废用性)特征。
(3)丛形电位
①波型特点:当肌肉收缩时出现近似正常的动作电位,电压100~2000μV,时间5~15s,频率1~50次/s。
②临床意义:表明为神经部分损伤,或神经损伤之恢复期。
(4)多相运动单位电位
①波型特点:为复波型,电压100~1000μV,时间5~20ms,频率2~20次/s。
②临床意义:当神经部分损伤,肌肉在收缩时各肌纤维出现不同步活动之故。
(5)单纯相
①波型特点:为多相孤立电位,中间断断续续。
②临床意义:由于神经损伤,当肌肉收缩时所动员的肌肉有限而不能形成正常活动之故。
4.肌电图检查在颈椎病时的应用
(1)判定概括性损害:当骨赘或椎间盘、或粘连性束带对对脊神经根形成压迫后,早期为部分性损害,此时可出现多种电位。当肌肉松弛时可出现震颤电位;肌肉收缩时多为正常动作电位,但多是低电压;当肌肉强烈收缩时,可出现单纯相或干扰相;当神经根长期受压,致使所支配肌肉完全失去控制,则可能出现各种异常电位,甚至电静息状态。因此其既可判定脊神经根是否受损,又可判定其受损程度。
(2)判定神经恢复情况:通过治疗前后肌电图波型的对比,以判定所支配的脊神经根恢复情况,并结合临床检查(肌力、感觉等)综合判定,则更为可靠。
(3)有助于与其它疾患鉴别:根据波形改变不仅可区别肌原性萎缩与神经元性萎缩,而且可根据其用力收缩时电位波幅的高低,及是否有肌肉不同点动作电位的同时性,来判定是属于周围神经性(其波幅正常或减低,动作电位的同时性少见)或中枢性(波幅增高,常出现动作电位的同时性)。此外尚可根据根性损害的范围推断是单纯根性或包括多节神经根的脊髓段性损害,前者波及范围多为单根,而后者则为多节段。
(四)超声显像诊断
超声显像通名Doppler,是近年迅速发展的诊断技术,从只听声,到显影像,到彩色超声,逐渐发展。因其为非侵入性,检查简便。在今天医学诊断领域中,已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国外从1978起Porter开始报道用B超测定椎管斜矢径,国内自80年代初已陆续有报道利用B超做椎间盘突出之诊断,与椎管造影、CT及手术探查相结合,符合率达90%以上。傅源曾将小骨块置放于标本的后纵韧带前方或后方,以模拟椎间盘突出、超声检查结果与椎间盘突出图像类似。在椎动脉缺血或称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上,B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颈椎管B超显像
(1)病人取俯卧位,颈前屈,使颈部伸直变平。
(2)探测方法
纵切 探头置颈中线旁1cm,向中线斜15°,朝向椎管中央探查。
横切 在椎板间隙处,将头斜向头端经椎间隙对准椎管探查。
纵切时,可见棘突基底呈峰状影像,在椎板间可见两条增强光带为黄韧带及后纵韧带,中间区为椎管,可测量其间距。
横切时见椎管暗区呈三角形,两侧回声区为椎板横突。
(3)病理影像 颈椎间盘突出时,在椎管前壁,可见回声增强的光团,颈椎狭窄时,可见椎管暗区间距窄,后纵韧带钙化或骨化时,在椎管前壁出现回声增强光团,黄韧带回声超过4mm时为肥厚。
2.椎动脉超声显像
(1)病人取仰卧位,颈部略垫高,头部偏向对侧,探头在气管两侧探查。先找到颈椎椎体及椎管,再向外偏,找到横突回声,在两个横突之间可找到椎动脉回声。
(2)椎动脉正常声像 正常椎动脉被纵切时可见两条平行较强的回声,可见管壁有节律的搏动,彩色多普勒可见管内血流方向、管腔大小,可计算出血流速度及流量。据钱蕴秋报道,正常椎动脉内径为3.66±0.44mm,峰值血流速度为45.7±8.15cm/s,血流量为173.4±74.6ml/min.
(3)椎动脉异常声像 可显示椎动脉狭窄,内腔不光滑,示椎动脉硬化,但多数狭窄为痉挛性。
3.经颅彩色多普勒
经颅彩色多普勒(TCD)可探查基底动脉血流、椎动脉颅内血流,推测椎动脉缺血情况,可作为检查椎动脉供血不足的手段之一。
(1)途径 经颞窗探查时,病人取仰卧位。经枕窗探查时,取坐位,两手放在前面检查台上,颈部取自然低头位。
(2)正常图像 青岛医学院潘旭东等对30例健康查体正常人椎动脉测量,测得左椎动脉平均流速为36.2±10.6ml/s,右侧为34.4±9.2ml/s,基底动脉为36.2±6.7ml/s.
(3)利用上述材料对490例椎动脉供血不足(椎动脉型颈椎病)病人探查,结果发现70%的病人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流速异常,血流速度升高或降低者,左椎动脉为16例,右椎动脉为12例,基底动脉为28例,从而为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提供了客观依据,但造成供血不足的因素很多,尚需进一步探索。
网上免费问医生
看更多“颈椎病...”新文章>>
1.扫码下载好大夫App
2.在知识中添加您关注的疾病
3.添加成功后,最新的医生文章,每天推送给您。
发表于: 21:30
邵东辉大夫的信息
网上咨询邵东辉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邵东辉大夫提问
邵东辉的咨询范围:
颈椎病,腰间盘突出,脑血管病后遗症的康复,尿潴留,便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颈椎病压迫神经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