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懂第三个常用中药名称称吗?

补五脏的中药你一定得懂
一、补心脏中药
归:生血补心,扶虚益损,逐瘀生新。
参: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荣养卫。
麦门冬:解渴祛烦,补心清肺,有热自安。
志:能驱惊悸,安神镇心,令人多记。
芎:能止头疼,养新生血,开郁上行。
二、补肾脏中药
熟地黄:滋肾补血,益髓填精,乌髭黑发。
板:滋阴补肾,除崩续筋,更医颅囟。
覆盆子:肾损精竭,黑须明眸,补虚续绝。
膝:除湿痹痿,腰膝酸痛,益阴补髓。(少用)
仲:强筋壮骨,足痛腰疼,小便淋沥。(少用)
三、补肝脏中药
参:消肿排脓,补肝益肺,退热除风。
酸枣仁:敛汗祛烦,多眠用生,不眠用炒。
薏苡仁:专除湿痹,筋节拘挛,肺痈肺痿。
山茱萸:涩精益髓,肾虚耳鸣,腰膝痛止。
醋:积瘕可去,产后金疮,血晕皆治。
四、补脾脏中药
术: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驱痰痞。
药:理脾止泻,益肾补中,诸虚可治。
皮:顺气宽膈,留白和脾,消痰去白。
胡:能泻肝火,寒热往来,疟疾均可。(少用)
白茯苓:渗湿利窍,白化痰涎,赤通水道。
五、补肺脏中药
天门冬:肺痿肺痈,消痰止嗽,喘热有功。
&&菀:痰喘咳逆,肺痰吐衄,寒热并济。
五味子:生津止渴,久嗽劳虚,金水枯竭。
麦门冬:解渴祛烦,补心清肺,有热自安。
&&参:消肿排脓,补肝益肺,退热除风。
六、补胃腑中药
炙甘草: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实:能益精气,腰膝酸痛,皆主湿痹。
&&药:理脾止泻,益肾补中,诸虚可治。
&&皮:顺气宽膈,留白和脾,消痰去白。
&&夏:健脾燥湿,痰痿头疼,嗽吐堪入。
七、补胆囊中药
&&归:生血补心,扶虚益损,逐瘀生新。
山茱萸:涩精益髓,肾虚耳鸣,腰膝痛止。
酸枣仁:敛汗祛烦,多眠用生,不眠用炒。
五味子:生津止渴,久嗽劳虚,金水枯竭。
&&椒:心腹冷痛,下气温中,跌扑堪用。
八、补大肠中药
&&子:涩肠止痢,痰嗽喘急,降火敛肺。
五倍子:疗齿疳疾,痔癣疮脓,兼除风热。
&&骨:梦遗精泄,崩带肠痈,惊痫风热。
&&糖:润肺利中,多食损齿,湿热生虫。
&&蜜:入药炼熟,益气补中,润燥解毒。
九、补小肠中药
&&蛎:涩精止汗,崩带胁疼,老痰祛散。
&&斛:却惊定志,壮骨补虚,善驱冷痹。
甘草梢: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十、补膀胱中药
&&骨:梦遗精泄,崩带肠痈,惊痫风热。
&&断:接骨续筋,跌扑折损,且固遗精。
&&蒲:开心通窍,去痹除风,出声至妙。
益智仁:安神益气,遗浊遗精,呕逆皆治。
芩:枯泻肺火,而清大肠,湿热皆可。
十一、补三焦中药
香:能下膈气,安胃健脾,浮肿消去。
智:安神益气,遗浊遗精,呕逆皆治。
炙甘草:调和诸药,炙则温中,生则泻火。
术: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驱痰痞。
枝:横行手臂,止汗舒筋,治手足痹。
&&&&&&&&&&&&&&&
我的更多文章:
( 15:29:11)( 15:06:18)( 12:14:33)( 22:32:11)( 10:02:23)( 10:32:43)( 22:14:46)( 14:05:16)( 17:55:55)( 14:30:46)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麻烦懂中药的进来看看啊~~-溧阳论坛 - Powered by phpwind
查看完整版本: [--
麻烦懂中药的进来看看啊~~
大家帮忙看看,图上的都是哪几种中药啦?应该都是补气方面的,前面的基本知道了,主要是最后两个是什么药呢?[attachment=853769][attachment=853780]&不纠结中西药的问题,,主要是看药名~~谢谢啦& &
大多数中草药基本上都是忽悠, 经常会听医生说中药没有副作用,我只能说他们没有职业操守! 但凡药店里面的所谓中成药基本上都加入了西药成分,而且不说明任何的副作用!&& 我觉得完全是误导老百姓! 中药在美国是禁止销售的, 美国人比较严谨, 不说明成分,没有临床试验,也不说明任何副作用的药,绝对禁止销售的。&& &&&&&&&&&&& 当然不排除有些中药确实有效,但在有什么副作用都不清楚的情况下,我会选择西药。&&最可恨的是到药房买药,多数导购都推销中药(为什么会推荐这个我想大家不言而喻),对于那种说中药没有副作用的别有用心的医生和导购,我只能对他们说:你妈喊你回去拿节操!
这。。。你是推荐我吃西药?
我觉得中药挺管用的,中药是要医生给方子的,给多少药量只有医生清楚,所以,找对医生最重要了,当然,我说的肯定不是中成药,西药嘛,现在抗生素什么的都泛滥了,一般吃又吃不死人,吃的抗药性都增加了& & &
这个 上面的药名都知道不?
第二张好像是1.白术10克,2.陈皮10克,4.党参15克。&第一张好像还有什么防风、柴胡。炒当归什么的。&
浮小麦,煅龙牡
我觉得中药挺管用的
没看错的话 应该是下面这样的&炙黄芪&&&&&&防风&&&&&&&&&&白术&&&&&&&&&&陈皮&升麻&&&&&&&&柴胡&&&&&&&&&&郁金&&&&&&&&&&党参&炙甘草&&&&&&炒当归&&&&&&&&浮小麦&&&&&& 煅龙牡&中药要长期坚持的。。。~~
对的,楼上说的。
&p dir=&ltr&&不懂&
补气,调节胃肠
浮小麦,锻龙牡
&&&&看楼主提供的医生的药(处)方有感:&1、人人必须学习草书,至少要学好行草,否则你就不要生病。&2、可能是老中医、名西医防止秘方外泄的一种绝招。&3、医生与药师简直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我觉得荆轲与高渐离原本可能就是一个医生、一个药师,一个会演奏器乐,一个懂欣赏音乐,要不怎么会说他们是知音呢?&4、刚出道的医生写字一般规范,医院档次高的医生写字也比较规范,莫非好医院全是刚出道的医生?
中药在中国传承了几千年,西药才几年?中药有效无效取决于好的医生,能开方,敢用剂量,但现在的中医好的太少了,我25岁前只知道挂水,过了25岁发现中医比西医好一万倍。
中医好不好,最大的问题是你遇到的医生对不对
中药和中成药不是一个概念
西药见效快,服用方便,中药见效慢,服药麻烦,但能根治。
一手好草书。&原汁原味不掺假的中药很管用,&没一点副作用那是假的,&“是药三分毒”本来就是针对中药而言的吧。
果然高手在民间啊~~
中药本是好的,只是现在的药店、商贩为了利益,致使一些市场上的中药成分不好,甚至是假冒伪劣的。再者现在的一些无耻医生,为了自己或者医院的利益,误导患者购买一些无用也无害的药物,当然这不仅仅指中药,也有西药。
&&&&&& 文字还算清爽,让你看懂就不是处方(秘方)了。不过很多中药市场消失,主要是有些药材随处可见,没有经济价值,配方以次充好,比如稻草,北方没有,同样北方有的南方没有,因而中药随市场经济地位而流失。 &
引用 引用第18楼叶飞幻蝶于 09:20发表的&&:&西药见效快,服用方便,中药见效慢,服药麻烦,但能根治。 && &
&p dir=&ltr&&不懂啊&
引用 引用第16楼jiafeili1于 08:23发表的&&:&中医好不好,最大的问题是你遇到的医生对不对 && &
原来术字还可以这样写,服了
引用 引用第10楼无锡景于 18:50发表的&&:&&p dir=&ltr&&不懂& && &
8楼&&说的好对
中药是好,但好的中药医生太少了,大多数都是南郭先生
其实也不能太怪医生的书写问题,现在很少有像医生办公这样用手写文书的职业了,一般都是电脑打印的文件,医生为了提高效率、加快手写的速度,书写质量必然会下降,再说医生虽然读过很多年的书,也不会都是书法家,你看一些执法单位开出来的手写的法律文书,字体照样也是不堪入目的。&楼主明明问的是写的中药的名称,却被误读为无德医生和不良医院。唉!可见社会很悲哀,医患关系很糟糕。
病历上的处方不要太在意,配药时有电脑打印的处方单,一清二楚
呵呵&&终于有人理解了。。。就问个中药的名称而已嘛
好字。。。看不懂的文章叫论文,看不清的文字叫书法。
浮小麦15g,煅龙牡(龙骨、牡蛎)各30g,一般用与止自汗盗汗&
&p dir=&ltr&&要配中药,最好去江苏省中医院,溧阳的药流量小,都不新鲜,发黄了&
查看完整版本: [--
Powered by
Time 0.040724 second(s),query:2 Gzip enabled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看得懂的中药方...pdf下载
电子书大小:35.6 MB
电子书语言:简体中文
电子书性质:.pdf
电子书授权:免费电子书
电子书等级:3
更新时间:
电子书使用:电脑/手机/小说阅读器
下载次数: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草药名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