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女的天生就有渴望主题曲被人虐待的心理

通过百度音乐客户端无限制下载
百度音乐客户端听歌,随时随地
感谢您使用手机百度音乐
下载会在几秒内自动开始,如浏览器长时间没有响应,请点击
您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下载百度音乐手机版
微信扫一扫精选音乐每日推送!李简利心理咨询师工作室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双鸭山市
为什么我总渴望被女生调戏甚至虐待?[人际关系]咨询次数:1浏览:451好评系数:0第1次咨询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总是非常渴望女生对我进行调戏、骚扰,甚至是虐待。很喜欢那种心跳、脸红、气喘的感觉,喜欢看电影或小说中的这类型情节,而且经常自我幻想被女生调戏。我小时候一直都很内向,长大后也比较害羞,不敢和女生有太多的接触,所以高中毕业了都没谈过恋爱。我记得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在早晨起床的时候把自己紧裹在被子里,想象自己被女性绑架,然后累得满头大汗,挣扎着钻出来。虽说小时候就觉得自己奇怪,但总体来说还不太严重,但自从有一次被我同班一女同学调戏后就变成现在这样严重了,我和她不是太熟,但有一次上课偶尔和她坐在了一起,她起初问我有没有看过那种少儿不宜的电影,后来突然拉我的手(我以前从没碰过女生的手),摸我的腿,还亲我的脸,把我的手放在她腿上,甚至把手指一根根伸进我嘴里让我吸,她说我脸红、发抖的样子很可爱,还说我要是敢反抗就告诉同学们我欺负她(她在班里属于那种混混型的)。我被蹂躏了整整一节课,下课后我整个后背都被汗打湿了。但自从那以,我就喜欢上了那种感觉,现在已经过去三年了,和她早已经失去了联系,但我感觉自己却患上了这种奇怪的病,我到现在也没有女朋友,因为我不可能找到喜欢调戏我的女生,我现在最担心的是我会不会演变成更严重的病,希望能早点把这种怪病根除掉。请帮帮我,谢谢了!回复:正在排队等待老师的指导...本案例最近访客数据加载中...
您可能感兴趣的案例已获3次专业解答已获1次专业解答已获4次专业解答已获1次专业解答已获1次专业解答
大家在看什么案例热门城市:关于受虐倾向与女性气质的关_弗洛伊德
很多从未读过尼采的人都知道他的一句名言:如果你到女人那里去,不要忘记带上鞭子!萨德也曾说过:"我告诉过你:进到女人心里去的唯一途径就是折磨她。没有比这更清楚的事了。"(Sade,701)
对于女性的受虐倾向,有一个被人反复引用的俄国农妇的故事:有一个名叫约顿的德国人到俄国去,他很喜欢这个国家,就定居下来,娶了一位俄国妻子。他非常爱她,一直对她很温柔,但她却总是露出一副不太满意的表情,总是不断地叹气,目光低垂。这位丈夫就问她这是怎么了,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事。她说:"唉!虽然你很爱我,但你从没表现出来过。"他把她抱在怀里,恳求她告诉自己,什么事做得不对,无意之间伤害了她,他请求她原谅他,保证以后不会再犯。他妻子说:"不是别的,只是在我们国家有一个习俗:鞭子才是真爱的标志。"直到约顿接受了这一习俗之后,他的妻子才开始真正爱她的丈夫。
下面一段描写也十分典型,是对女性受虐心理的深刻精细的表达:"她的手被绑着,跪在地板上。内心的冲动不断地提醒她,她是一个荡妇:她不再是那个她曾幻想过的优雅的公主。她请求主人要她。他让她等着。她恳求他。他咒骂她,让她等着。她心里焦虑不安,再次恳求他。他粗暴地抓住她,进入她的身体。她本该感到堕落和羞愧,但她感觉到的却是感动和兴奋。屈从和快乐令她忍不住尖叫起来。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她心甘情愿地臣服并把自己奉献给他。这是她的主人,她是属于他的。她希望他对自己的奴隶再多关心一点。他曾对她说过,如果能够看到人的内心深处,每一个女人都是一个天生的奴隶。她相信他的话!"(**son,18)
关于女性天生有受虐倾向的看法是如此深入人心,以致人们不能按照其他方式来想这个问题。以下是一位有施虐倾向的男性写给金西性学研究所的一封信,虽然他的愿望还停留在认识阶段,没有付诸实践。信中说,他喜欢鞭打女人,而且他觉得大多数女人在下意识中都是喜欢让一个男人鞭打她的。问题在于女人都被女权主义洗了脑,以为去满足男人的需要是错误的。"我怎样才能让一个女人理解,做一点游戏是人类感情的健康表达方式?男人的冲动是去统治,而女人的冲动在于成为注意的对象。鞭打一个女人,然后抚爱她,这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我真是不明白,为什么我认识的女人都不能让这事情自自然然地发生在她们身上,宣泄她们的情感。我希望你们能告诉我,我该怎样对待那些心里希望挨打又不愿承认的女人。"金西研究所的工作人员给他的回答是,他的基本估计并不正确,有虐恋倾向的女性并不是大多数,而是少数,因此"除非你很仔细地挑选你的性伴侣,你恐怕要花不少时间在警察、律师和法庭上。"(Reinischetal,162-163)
弗洛伊德曾将受虐倾向概括为三种类型:性欲基因型、道德型和女性气质型。他认为在这三种受虐倾向中,女性气质型是最为常见的,也是最易于辨认的形式。他说,"女性气质受虐倾向是观察中最常见和最少争议的,可以在各种类型的关系中观察到。"(Freud,)弗洛伊德在一文中指出:心理分析认为,受虐倾向对于女性来说是正面的倾向,是性成熟的表现。对于女性来说,性欲三阶段的最后一个阶段即生殖器阶段,"是来自女性的设定的性格,即在性交和生殖活动过程中扮演被动角色。"具有女性气质型受虐倾向的男性认同母亲,他希望在性交中处于被动地位,并且生育:"真实发生的情况其实也只是将幻想当真实表演出来,在这两种情况下,最明显的内容都是被铐起来,捆绑起来,被惩罚,被责打,被人用某种方式虐待,被强迫无条件地服从,被弄脏,被贬低……在这些活动中,男人被放置在女性气质的状态之中,即意味着他被阉割,在性交中取被动角色,或生殖。"(Freud,)弗洛伊德的另一句话更加典型:"因此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受虐倾向是真正的女性气质。"(Freud,)
从弗洛伊德最早提出受虐倾向就是真正的女性气质这一论点以来,许多人都对此深信不疑,因此如果男性有受虐倾向,他就会被认为有女性气质,也就是说他的男性气质不够强;如果女性有受虐倾向,她就会被认为不仅有女性气质,而且其女性气质比没有受虐倾向的女人要强烈。换言之,女性气质与被动性和受虐倾向呈正比,女性气质越强的人,受虐倾向越强烈。可以把受虐倾向的"被动对外"表达为"主动对内",后者听去更像一种正面的表达。女性的主动对内与男性的主动对外是平行的,女性的受虐倾向与男性的攻击性是平行的。据此,有人进一步提出,弗洛伊德当初将"女性气质的受虐倾向"做为受虐倾向的三种类型之一这一提法本身是有语病的,属于同义反复,就像在说"这是一个黑皮肤的黑人"一样。
由于社会传统迫使女性处于被动地位,对攻击性的压抑就为受虐倾向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而受虐倾向就这样同女性气质及被动性联系在一起。当弗洛伊德说"解剖即命运"时,他的意思是说,某种特定的心理特征是由男女两性的解剖结构决定的。其中有两个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其一是儿童与父母的关系,男女两性的发展极为不同;其二是儿童与**的关系,对女孩来说,**是她为没有它而深感羞惭的东西;对于男孩来说,**是他害怕被割掉的东西。二者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弗洛伊德所说的阉割情结。按照他的观点,受虐倾向应当被当作女性以解剖学为基础的命运来看待。
然而,弗洛伊德关于女性气质与受虐倾向有关的假设表明,他关于女性的观念还是没有超出传统观念的范畴,这种传统观念自亚里士多德以来一直认为,女性天生是被动的、无创造性的、道德上软弱的、超我不够强的、比男人低下的。在弗洛伊德那里,被动性、女性气质和受虐倾向几乎是同义语。他是第一个郑重探讨虐恋倾向的人,而他得出的结论竟是如此的传统。
从现代的女权主义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就不能不提出下列疑问:为什么女人和女性气质有问题,而男人和男性气质却没有问题?女性的阉割情结是解剖学所决定的还是男权社会的产物?如果女孩从小得到与男孩完全一样的待遇,她还会有阉割情结吗?阉割情结表面看似乎与社会的两性地位关系无关,实际上是有关的:如果有**与无**不会带来任何不同的社会后果,她还会妒忌男性的**吗?所以**妒忌在男女地位越不同的的地方和文化中就越厉害,这是合乎逻辑的。
除弗洛伊德以外,艾宾也把施虐和受虐倾向视为夸大了的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那么,如何解释受虐者中有大量是男性,而且男性在受虐者中所占的比例也许超过女性呢?艾宾认为,男性的受虐倾向是传统对女性的羞辱的反作用:"受虐倾向有这样一个重要特征,那就是试图将基督教义中受到羞辱的女性的屈从形象创造为统治者。"(Hauser,inPorteretal,219)艾宾认为,有受虐倾向的男性是那些如果不受虐待就不能勃起的男性。而对于女性来说,屈从是正常的心理素质。艾宾同弗洛伊德一样都是把被动和服从视为女性气质的。这一点恰恰反映出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社会和文化。艾宾认为,男性受虐狂具有天生的女性倾向,这种女性倾向导致他们在与女性的关系中,无法通过屈从角色以外的其他方式获得性兴奋。
弗洛伊德的信徒、维也纳女心理学家迪兹克(HeleneDeutsch)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也特别为女权主义所垢病。她认为,受虐倾向是女性特征的基本因素,是女性获得性快感的基本条件。她认为,把快感与痛感联系在一起的经历——如初次性交时**破裂的疼痛与后来的性高潮所带来的快乐,造就了女性性行为中的受虐性质。这种观点得到广泛的接受,被到处引用传播,被当作女性角色的重要内容接受下来。然而,一些女权主义者针锋相对地提出,这种观点像弗洛伊德的观点一样,为女性造成了真正严重的伤害。
迪兹克在(1944)一书中对强奸的分析十分独特,引起诸多争议。她认为,性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暴力行为,而女性具有希望被强奸和被侵犯的隐密冲动。她认为,女人的受虐倾向是解剖学意义上的性别差异造成的心理后果。她认定,要拥有女性气质就要拥有受虐倾向。她宣称,这一论点是被她的心理门诊临床经验证实了的。她甚至说:"受虐倾向是一个女人生活中最基本的力量所在。"她对女性受虐倾向的解释是:女性天生有受虐的嗜好,因为它会降低负罪感,为女性提供享受性快乐的许可。她还说,女孩青春期性幻想的一个基本内容就是受虐,即被强奸的想像。(转引自Edwards,103-104)
迪兹克像弗洛伊德一样,倾向于将受虐倾向与女性的机体功能联系在一起,将施虐倾向与男性的机体功能联系在一起。女性的被动性心理机制是缘于其缺少适当的器官,无法发泄攻击和占领外在世界的冲动,只好将这种冲动保留在其机体内,将其自身作为攻击对象。换言之,向外在世界施虐的冲动在不可能得到发泄时,转向了内在世界。弗洛伊德因此将女性的被动性视为第二级的受虐倾向,它是由第一级的施虐倾向转变而成的,二者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女性的受虐倾向,伴以丧失童贞和被强奸想像。
迪兹克在论述女人天生的受虐倾向时还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对于女性来说,性交的全过程实际上要延续9个月,真正的高潮在生育时才达到,而生育就是一场受虐的快感狂欢。性冲动与生育冲动由"受虐的桥梁"连接在一起。迪兹克指出,女性的性活动和生育活动的心理准备机制是同受虐倾向联系在一起的。性交时的**破裂和导致女性疼痛的插入动作,不仅有疼痛感,而且伴有身体的破损。对痛感的接受与快感联系在一起,或者说快乐与疼痛联系在一起,这就有导致女性将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使性快感依赖于疼痛。于是女性的性特质就具有了受虐的性质。实际上,一定程度的受虐心理对于女性的性功能心理准备是必不可少的。女孩变成女人就是通过接纳受虐倾向这一途径。只是到了性欲的生殖器阶段,女性的被动性和男性的主动性才完全得以实现,而且带有如下含意:女性与受虐倾向的联系、男性与施虐之间的联系,不仅在功能意义上成立,而且在接受或施加疼痛的意义上成立。(Deutsch,31-32)
正因为迪兹克的观点是如此鲜明而彻底,所以她是在讨论女性气质型受虐倾向时被人们最频繁提到的人物。她在女性气质和受虐倾向之间划了等号。她说,像托尔斯泰的中的娜达莎这样的人物就是典型的被动性女性气质。她不去爱别人,只是被别人爱。有女性气质的女人以及女性气质的爱的最主要特征,就是一种天生的被动自恋气质。它就像一堆发出热量的火,人必须走近它甚至挑动它才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它向各个方向散发热量。尽管她认为这种被动的爱的价值绝不低于任何最主动的爱,但她一再将女性的被动性当作既成事实来加以论述。
波拿巴特(MarieBonaparte)对受虐倾向的理解也主要限于性领域之内,她有一个简洁的表达:受虐倾向实际上是女性气质强的表现。其中包括弗洛伊德提出的在口欲阶段希望被食人族的父亲吃掉的欲望;在施虐-肛欲阶段希望被父亲鞭打的欲望;在生殖器阶段希望被父亲、成年女性希望被男人(父亲的替代者)插入和致孕的欲望。波拿巴特明确地说:在性交中,女人实际上是屈从于男性生殖器的某种鞭打。女性接纳那打击,并且常常会爱上男性的暴力。(转引自Marcus,145-146)
于是有些人认为,既然许多女性的性幻想中有被强奸、被鞭打、被男性用强力征服的想像;既然对有些女性来说性游戏中的"小小争斗"是一种享受,那么女性性格中的受虐倾向就应当对其受强奸负有一定责任。男权主义的一种典型说法是,在许多时候,当女人说"不行"时,她真实的意思是"行"。因此,对于强奸未遂罪的量刑就产生了很多争论。如果当女人说"不行"时的意思就是"不行",强奸就是严重的侵犯;而如果当女人说"不行"的时候意思是"行",同样的行为性质就会大大不同。
按照迪兹克和波拿巴特的理论,一个有受虐倾向的女人才是一个完美的女人,至少她的女性气质比没有受虐倾向的女人要强烈,而不属于精神病态。在这一点上有人走得更远,但显然是沿着相同的逻辑,他们竟认为,如果一个女人没有受虐倾向就属变态,必定没有女性气质。
总之,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大都认为,受虐倾向基本上是一种女性气质。即使受虐倾向发生在男性身上,也是该男性认同女性的结果。一个著名的案例是这样的:一位男性总要求以弯腰姿势被鞭打,并且他每次都穿黑色长裤。心理分析发现,在少年时他曾无意中看到做泥浴的母亲弯腰捡东西的情景,他有一种想鞭打处于这一姿态的她的冲动。此时少年认同的是父亲,他见到父亲经常如此抚摸母亲和女仆。现在他认同女性角色,以同一姿势在同一部位接受鞭打。这个案例似乎证明,有受虐倾向的男性是认同女性的,但是瑞克认为:"对这一行为的解释不应仅限于他认同女性,还有按照他的希望和想法,女人应当如此动作的意思。他在表演她。"(Reik,331)在西方社会中,传统和教育赞赏女人轻微的受虐倾向,这些社会学因素对心理发展会有一定影响。在虐恋问题上,教育在男女两性身上的作用指向不同方向。教育使女性的受虐倾向增加,女人的受虐倾向是长时间文化训练的最终结果。
自从人们开始关注虐恋倾向以来,很少有人能避开这种对女性气质的思维定式:女性喜欢受虐待、受羞辱,有受虐幻想。即使依赖男性要受他的虐待,女性仍会沉溺于这种依赖性之中,她们忍受着男性对她们的伤害、虐待和粗暴无礼。由于她们以为自己离不开男性,于是变得喜欢受虐待,而且认为自己应当受到这样的待遇。
从后现代的立场分析,上述观点是性别问题上的传统观念,属于本质主义(essencialism)的范畴。它的基本假设是:女性是弱小的,低下的,被动的,脆弱的,柔顺的,没主意的,有依赖性的,不可靠的,直觉的,非理性的,被阉割的和有残疾的;男性则拥有与女性相对立的各种品质:他们是富于攻击性的,有控制力的,强大的,高高在上的,自信的,独立的,有冒险精神的,有竞争性的,坚强的,健全的。正因为有了对男女两性的这一本质主义的基本估计,在所有的社会中都可以发现类似的由性别主义所表现出来的文化价值上的虐恋规范。这种规范允许施虐冲动在男性中指向他人(施虐);在女性中指向自身(受虐),结果似乎是每个人都各得其所,皆大欢喜。艾宾甚至认为,一个社会越是文明程度高,男女两性之间的差别就会越大。
跨文化的研究结果并不能证明关于虐恋倾向是女性气质这一论断,女性在性活动中对疼痛的反应与男性似无不同之处。首先,如果性活动中施加疼痛是一般的文化模式,它必定是双方对等的行为。如果丈夫在性活动中咬了妻子,妻子也会咬丈夫;如果妻子抓了丈夫,丈夫也会做同样动作。如果施加疼痛是单方面的,往往就不会成为性刺激。但在其他动物中,则往往是雄性给雌性施加疼痛,雌性因疼痛的刺激而性唤起。其次,在性活动中对性伴侣施加疼痛的现象只在某些文化中存在,而在另一些文化中不存在。任何男人和女人在心理上都会对轻度的疼痛做出正面的性感反应,这种能力是从童年经历获得的。在那些将抓咬动作列为性活动基本因素的文化中,此类活动带来的疼痛被视为值得赞赏的和令人愉悦的。由于妇女解放运动揭示出女性的性欲表现,现在越来越清楚的一个事实是,关于两性虐恋倾向的差异的看法受到了男性沙文主义的歪曲。女性的性欲望和性活动,其中包括虐恋倾向,同男性一样的普遍和强烈。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男女两性在虐恋倾向方面存在差异。
必须承认,女性生命中的生理条件(月经、**破裂、生育)似乎助长了受虐倾向的发展。但是对于这些痛苦,女性可以采取被动忍受的态度,而不一定要喜欢这种痛苦。而真正的受虐倾向是要从这种被动状态中得到享受的。被动性为受虐倾向创造了条件,但并不一定会导致受虐倾向。女人经受痛苦,但不一定愿意去寻求痛苦。对这个问题有说明意义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观察是,有外在表现的受虐倾向在女性中很少见,在男性中却很普遍。没有证据表明,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从痛苦中获得快乐。在女性中,受虐倾向如果不是更少的话,至少并不比男性中多。因此受虐倾向属于女性气质的观点在现代已被摈弃,被视为传统性别角色价值体系的观点。按照这种现代的观点,我们既不应当说女人有受虐倾向是正常的,也不应当说它是反常的,而应当说虐恋倾向是男女两性全都可能拥有的一种性倾向。
基于上述观点,瑞克不主张延用弗洛伊德的"女性气质受虐倾向"这一概念,因为女性气质和受虐倾向是两回事。他提出,或许可以将这一概念仅仅用于部分男性的受虐倾向,以便与女性的受虐倾向相区别。(Reik,341)此外,性活动中的屈从者不一定在其他生活中也是被动的;虐恋伴侣也会交换角色的;伴侣的一方接受屈从的角色,不是因为遗传基因,而是对他与伴侣的双重想像做出的反应。他的屈从是一种心理想像,在有血有肉的人身上实现出来。屈从本身才是主要的特征,性别在此并不重要。因此,"女性气质受虐倾向"这一提法是不正确的,受虐倾向在男女两性中都很常见。说受虐倾向仅仅是女性的倾向是不正确的,它是一种不分性别的屈从的想像。
针对前述将女性气质与受虐心理联系在一起的传统观点,霍妮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她不同意关于在性交过程中,女性隐秘地渴望在肉体上的强奸和暴力,以及心理上的羞辱和嘲弄;不同意生育这一肉体经验满足了女性无意识的受虐心理;也不同意当男性沉缅于受虐幻想时,他们的唯一欲望是想扮演女性角色的假说。霍妮提出相反的观点,否认"正常"的女性有受虐倾向。在霍妮看来,受虐倾向不是生理的现象,而是文化的现象。旧式的俄国女人以丈夫的鞭打为爱的表示,而苏联的妇女却不再这样想,这就是证据。霍妮认为,女性的受虐倾向是由以下文化环境造成的:第一,性欲的宣泄受到阻碍。第二,生养孩子是评价女性价值的尺度。第三,认为女性总体上比男性低贱。第四,女性在经济上依赖男性。第五,女性的生活领域被限制在情感生活中,如家庭生活,宗教和慈善事业。第六,婚龄妇女数量过剩,尤其是只有婚姻才能提供性满足、子女、安全和社会承认的主要机会。当上述一种或数种条件在某种文化中并存的情况下,就会出现一种关于女性特征的固定的意识形态,例如认为女性应当是内心柔弱的,重感情的,喜欢依赖人的,缺乏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能力的。马库斯也认为,即使一定要说,因为我们是女性,所以容易有受虐倾向,那么这也并不是来自生理原因,而是来自女性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弗洛伊德不该说"解剖即命运",而该说"家庭即命运"——父权制男性社会中的核心家庭造就了女性的命运。(Marcus,236)
按照虐恋倾向本身重要而性别不重要的观点,有受虐倾向的女性与有受虐倾向的男性的性格没有显著不同。尽管如此,瑞克认为,男女两性的虐恋倾向还是有着一些细微的区别。值得注意的是,他并不是在虐恋倾向和女性气质二者之间划等号,而是强调,在同样有着虐恋倾向的人们当中,男性和女性又存在着细微的区别。瑞克首先指出,虐恋倾向是最普遍的变态倾向,但由于有这种倾向的人过于焦虑,所以去看心理医生的比例极小,由此导致统计上的差错。他认为,性因素在虐恋中的重要性是有性别差异的:它对于男性来说比对于女性来说更重要。
在瑞克看来,男女虐恋倾向的区别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男性的受虐像被锁链锁住的普罗米修斯(Pormetheus),而女性的受虐更像驯服的盖尼米德(Ganymede)。女性的虐恋幻想多为屈从和降服,而男性的虐恋幻想富于迎接苦难、自我放弃的味道。
其次,力比多及性欲主要是男性的特征,尽管它是从女性那里遗传来的。男女两性的受虐倾向表现在强烈程度的差异上面:女性的受虐倾向一般不如男性强烈。参与虐恋活动的女性大多浅尝辄止,而且其快感程度及色欲的强度大大低于男性在受虐性活动中所能够体验到的强度。另外,由于女性的性感是弥散型的,这一点也会影响到她的受虐倾向。生理解剖学因素决定女性的施虐倾向不会像男性那么强烈。她没有攻击性的载体:**。不可否认女性也有充分的施虐冲动,但不像男性的冲动那么强烈和始终如一。身体状况对两性的虐恋冲动有不同影响。
第三,女性的受虐倾向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像男性的受虐倾向离本性那么远。尽管它处于弥散状态,与性的联系仍比男性与性的联系更紧密。女性不像男性那么疯狂地堕入淫荡,不像男性那么盲信、荒诞或喜欢做无用的自我牺牲,也不像男性那么倔强、怪异、易怒。虽然弗洛伊德说过受虐倾向与女性气质有关,但这一点并不像男同性恋被动方那样明显,被动性或许与女性气质有关,但正常女性的性目标并不包括忍受疼痛、被鞭打捆绑、被践踏羞辱。在某些男性中,受虐倾向或许是女性气质的表达,但女性气质本身肯定不是受虐感觉的表达。女性并不希望被惩罚、被虐待、被拷问、被鞭打,她只是希望被爱。她也许喜欢男性有点凶猛,不顾她的拒绝,以此作为男性气质的证明,但接受程度是相当有限的。
第四,女性的受虐倾向无论在性方面还是社会方面都与男性属于不同类型。在社会的受虐倾向中,女性更多地保持与性生活的亲密关系。与男性相比,她们的自我牺牲能力较少以抽象的、理念的、脱离自我的事物为其目标。从宗教史上看,殉教的男性比女性多。女性受虐倾向中所表现出来的倔强和挑战也比男性少。一般来说,男性比女性更加理想主义也更加浪漫。他们想做主角,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男性野心勃勃,女性则往往是虚荣的。
第五,攻击性所导致的负罪感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受惩罚的下意识的冲动在女性中也不如在男性中那么强烈,这是因为两性"超我"的不同发展以及道德标准有差异。快感与焦虑之间的冲突所带来的惊慌失措感在女性中没有在男性中那么强烈。不可否认的是,虐恋倾向作为一种从被动、服从和受苦中获取快乐的形式,与正常女性性生活的吻合度比男性要高。在她放弃自我和奉献自身时,从伴侣的强壮和力量与自身的被动的结合之中得到的感觉,即使不是受虐倾向的一部分,也和那种感觉相当接近。
最后,男女受虐倾向的区别还可以从性幻想的细节中看出,例如:一位有受虐倾向的女性的性幻想是,她所在的城市被土耳其苏丹占领,城中所有的漂亮女人被迫赤裸地走过苏丹眼前,供他挑选,他正在下棋,只是偶尔从棋盘上抬起眼光看那女人两眼,喜欢的就点点头,随即又回到棋盘上去。与男性被在奴隶市场上拍卖的男性幻想相比有微妙的区别:其中裸体的意义、苏丹对下棋比对她的美更看重、她只是许多女人中的一个等等细节对于女性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对于男性的重要性。被仅仅用作泄欲工具所带来的羞辱对于两性是一样的,但是一个女人的容貌被男人所轻视这件事对于有受虐倾向的女人已足够激发性欲,而一个男人的容貌被女人所轻视对于一个处于幻想中的有受虐倾向的男人却没有那么大的刺激作用。有时在受虐女性的幻想中,仅仅是男人粗暴的说话声就足以使她感到性唤起;在另一个女性的幻想中,仅仅看到一个躺在地板上的年轻女人受惊的眼睛就足以引发性兴奋,随后她看到一双手抓住那女人的头发,最后是一个女人在撕扯她的头发。这对于男人是远远不够的。(Reik,326-353)
有人是从女权主义角度来认识两性在虐恋群体中的不同地位的。一位有受虐倾向的女性抱怨说,有受虐倾向的女性比有受虐倾向的男性感受到更大的政治压力:"每一个有性受虐倾向的女人都会为女性这个性别造成损害,男人却不会的。一个有受虐倾向的男人仅仅因为他是一个有受虐倾向的人;而一个有受虐倾向的女人却是因为她是一个女人。一个男人可以既是一个领导、一个革命者、一个商人,同时又让一个女人(或男人)鞭打他,谁也不会因此怀疑他的工作,因为对于男人来说,工作比性生活更重要;但是如果一个女权主义者喜欢通过受鞭打达到性唤起,那么她的工作和思想就会一钱不值。"(Marcus,228-230)看来这不仅是因为对于男性来说工作比性更重要,还因为女性在男权社会中是受压迫的,一个受压迫者喜欢压迫似乎比一个压迫者喜欢压迫更要不得。
综上所述,在虐恋问题上有两个最基本的度量标准。一个是性别的标准:如果男性有施虐倾向,女性有受虐倾向,就属于"正常",因为这是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中所固有的特征;而如果反过来,男性有受虐倾向,女性有施虐倾向,那就不"正常"、不"自然"了。另一个是量的标准:如果施虐倾向在"正常"程度之内,就不属于病态;如果它过于"夸张"、"占据了主要地位",就属于病态。其实,究竟什么是"正常"、什么是"不正常",什么是"自然"什么是"不自然",什么程度的量属于正常范围内,这是一个最难回答的问题。如果说它仅仅是一个统计多数的概念,那么对于少数人来说肯定是不公平的。从后现代反本质主义的观点来看,认为男性天生具有攻击性,女性的自然特征就是被动,这是没有依据的,仅仅因为男性有**女性没有就得出攻击性对于男性是正常的这一结论,显得有些牵强。按照福柯的激进观点,这些所谓的"正常"、"自然"标准都是人为制造出来禁制人的身体的。实际上,对于身体及其欲望来说,所有这些标准都是不适用的,一切在生理上可能的行为和倾向都是"正常"和"自然"的。
受虐倾向属于女性气质的观点的广为流传,为围绕虐恋的政治论争埋下了伏笔。在80年代,这一论争中的各种观点大致可以被归纳为三种立场:第一,反对虐恋并且认为性与政治合一;第二,赞成虐恋并且认为性与政治合一;第三,赞成虐恋但是主张性与政治分离。在这三种立场中,第三种是将虐恋与真实世界完全分开,视为两不相干的事物。另外两种立场都没有将虐恋与真实世界分开,但这两种立场却是截然相对的:一种认为虐恋是外部世界的压迫关系的直接反映,所以在政治上是错误的,这是女权主义的立场;另一种则认为通过虐恋活动,可以有助于改变外部世界的压迫关系,这是自由主义的立场。在这里,用女权主义和自由主义来概括这两种立场或许并不完全合适,因为女权主义中也有自由主义的女权主义。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渴望 迅雷下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