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时候放下是一种什么表现?为什么想起来心里难受的句子呢!

怎样才能放下一段感情呢。为什么明知道不可能,还要缠着她呢。谁能帮我,谁能知道我心里是那种滋味。_百度知道
怎样才能放下一段感情呢。为什么明知道不可能,还要缠着她呢。谁能帮我,谁能知道我心里是那种滋味。
但是,我陷得很深,但是我的第2次恋爱让我用了两年的时间去淡忘,也许想她就会少一些,都会表现的很坚强我又不是第一次谈恋爱,我把10分都拿去爱她了。烦的慌。谁能教我,人家说爱一个人只要爱7分,无聊,我该怎么把那10分拿回来呢,整天发呆,留3分爱自己,该怎么找回自己。每天都在煎熬里度过,为什么换来的都是离我而去,一段时间就好,该发多少时间去淡忘我最爱的人呢,哎,有人说让自己忙起来,每次都是全心全意的对待她人,给我点办法,人家说时间能淡忘一切,一天的时间都没什么事做,哎,谁能帮我,现在的我。为什么这次我做不到呢,以前失恋不会是这样的,而且我才用了5分不到的分数去爱一个人,请大家帮忙,根本没办法做到嘛。但是我是个游手好闲的人,伪装自己,现在呢,真的很难。真的觉得死都没怎么难受,又不是第一次失恋
提问者采纳
你现在在怎么爱她她也不是你的了!工作之中有可能让你找到比她更好的找份工作吧?要想开点,天涯何处无芳草,你一个人在那伤心难过有用吗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为什么越到放下一个人的时候,就越是想他?就越是难受?为什么呢?_百度知道
为什么越到放下一个人的时候,就越是想他?就越是难受?为什么呢?
提问者采纳
扔他的东西了往往这种事情越刻意,当下的人,并不重要的,当下的事;然后就久而久之就没那么深了,例如,则越深,不会忘记;不要刻意,但是你会活在当下,或者这些关于他;顺其自然就好;所以呢 经常做一些其他可以暂时让你放弃一切的事情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非常感谢!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8条回答
因为你越想着忘记,就越忘不了
随心放不下不要强迫自己
他在你心里的位置很重要
难舍难分。
这应该就是爱吧
这叫痛彻心扉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心理治疗时,医生说的「全部想起来」为什么有利于治疗?
由公交车小女孩事件目前排名第一的答主自述想到这个问题,其中答主已经忘记很多细节,但是心理医生说只有全部想起来才更有利于治疗。这个原理或者机制是什么?相当于一个疏导吗?意思就是说,即使她已经(选择性)忘记,但其实这个症结还堆在那里,只有全部的症结全部显现才能彻底疏通?如果是这样,那广泛所说的“忘记吧”“忘了就好了”其实是一个错误?或者说一般 人们忘记了虽然有隐患,但比记得更有利于心理的一个健康?——————————————————————————————————————————补充:感谢花火前辈 @花火 添加的“心因性失忆”话题和各位老师的解答。“心因性失忆在”的解释为:心因性失忆症(psychogenic amnesia),是一种选择性的反常遗忘现象,简称失忆症(amnesia)。是指患者对新近重大事件(如创伤、丧亲)因震撼过大不堪回首而产生部分性选择性,或暂时性(通常1至2天,或更久)将记忆解离,使其不出现在意识中。丧失记忆的部分通常以事件为起点,称为前行性失忆(Anterograde Amnesia)这与因车祸而丧失记忆的不同在於,心因性失忆症常是对同段时间内的记忆,有选择性的遗忘,而且可藉催眠恢复。我的问题在于
1.如果说只能“微调”,那么有王瑞老师@王瑞所说的三种不适应核心概念(无价值感,无助感以及不可被爱)的人是不是意味着如果没有重大创伤性事件的作用,这个人无论怎么积极暗示自己,努力生活,也不可能做到像“其他人”一样?无论如何也不会彻底改变自己的悲观或者抑郁? 类似于伤春悲秋的个性无法彻底改变?
2.leo kang 老师@leo kang 提出的“尽量想起来是咨询师的责任”,对于这一点,我的疑问在于有没有客观性的方式来衡量这个临界点。如果发生类似于催眠过后,咨询者因回忆起该事件而崩溃,会不会有这种情况?
谢邀。碰巧由于答主曾经是回忆杀重度患者,所以还真研究过这个问题:究竟要“忘记过去”还是“直面回忆”?答主喜欢从根儿上剖析感兴趣的问题,请看官耐心。1 “过去”和“回忆”的相爱相杀 ——核心信念(Core Belief)是桥梁核心信念:CBT(认知行为疗法)中常用的一个概念,意即主导人的情绪和行为的最根本最深层的,并且往往不被个体觉知的信念。这个信念就像是你的颜值和身高,可以被微调,不能被改写。它与生俱来,已经成为你基因中的一个序列,正是这段不为人知的基因片段,从你出生到死亡,悄无声息却意义深远地影响着你生活的点点滴滴。简单提一句,目前认为的心理健康失调个体所普遍存在的三种不适应核心信念有:Worthlessness(无价值感),Helplessness (无助感)和Unloveability(不可被爱)。在个体形成之时,核心信念已经初具雏形,这个幼雏信念就是你从今往后主导你行为和情绪的基础信念,而上述提到的微调也往往是在个体成长初期发生,成长后期或者成年之后个体的核心信念已经牢不可破,除非发生重大创伤性事件才有动摇的可能,如失恋,丧亲,破产,身体重大伤害等等。这就对应了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中反复提到的由于童年创伤造成的潜意识的压抑对个体人格和行为的巨大影响。简而言之,回忆之所以会对人产生高强且持久的影响是因为回忆的组成部分是过去发生的重要经历,而这些重要的经历本身并不是影响的关键,而是它们已经变成你核心信念的资源被吸收了,成为了个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你是一台电脑,那你一直纠结的不能释怀的“过去“就已经作为你的主机的一部分组成成分开始操控你的人生。到这里,不知道各位看官有没有这样的一种感觉,那就是某些回忆之所以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淡去,反而阴魂不散,愈加强烈,其实是因为你正在纠结的种种就是你当下存在于你身上的一部分。2 “直面回忆”不是一个选择,而是一个结果我们经常会面临在“忘记过去”和“直面回忆”之间做出选择的困境,但其实,我们真的在这件事情上有选择的主动权么?学习心理的人想必都熟悉“白熊效应”,大家可自行度娘。这个实验说明人们越是不去想一件事,这件事跃然脑海的次数就越是频繁。所以即便你选择忘记,结果也还是记得更深。那么何必被动地接受一个必然的结果,不如拿出勇气,直面它,把曾经所有的不齿都拿出来决斗!胜算更大。3 在咨询中的意义答主的咨询风格是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向,也就是对来访者自身所具备的自知能力有一定的信心。我向来觉得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有救不是看他/她遇到的问题有多严重,而是看其自知能力的高低。佛说:“人类啊,你不是真的恶毒,淫荡,吝啬,邪恶,你只是太蠢罢了,只要你肯用用脑子那还是有救的。”(
)我觉得这句话概括的佛教精髓很普适,意思就是你身上的很多不堪不是你本性都多恶,只是你不自知而已。那自知能力是什么?是一个人对自身的问题以及对自身与周遭之间的关系的认识,是一个人对自己所具备的能力和还未得的需求的认识。我虽然相信人的潜能是巨大的,但是随着接触越来越多的来访者发现,能意识到自己有这种能力的人是少之又少的。所以帮助他们发现自己强大的自知能力是我的首要目标,一旦这个概念得以建立,之后的治疗都是在可控可预测的范围内顺利进行。遗憾的是,确实有些来访者的自知能力水平特别低,所以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的适用范围是对那些非常insightful(这个单词很难准确翻译成中文,大概接近“特别有洞察力“)的个体,而insight水平比较低的就要尝试别的风格的疗法。而“回忆”在这个帮助个体认识自己和发现自己能力的过程中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些你忽视的过去和你费劲隐藏的过去都是帮助认识你自己非常好也是非常必要的资源。所以我们甚至没必要去讨论到底该不该揭来访者的伤疤,因为答案是肯定的,讨论过去的经历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有必要讨论的是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引导来访者进入这个环节,这就是另外一个重要的议题了。4答题主问1)咨询师就是可以帮助咨询者使”微调”发生最大最优的改变的那位?在我第一次回答时提到的这些观点和理论的基础上,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引入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之后,我们就要进入剖析的更深层了,也就是我上述提到的自知能力。我主张的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是,我们生活的宇宙本没有什么意义,价值是我们自己去创造的,也就是说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全凭你自己的信念。这是一种极端积极的态度,我将其内化成了我的价值观。所以我认为的优秀的咨询师就是帮助来访者找到了真实的自己的那位,来访者最终实现的状态是,以真实的自己并能感到无比舒适地存活于这个世界上。2)这个人无论怎么积极暗示自己,努力生活,也不可能做到像“其他人”一样?无论如何也不会彻底改变自己的悲观或者抑郁?1)中部分回答了这个问题。如果一个人真实的自我其实是非常积极的,那不会存在题中提到的这种情况。但是如果极端一些,一个人的真实自我就是“不去给自己生活的这个世界创造任何意义和价值,不存在于这个世界是我存在的意义”的话,“不负责任”地说,我持支持的态度。因为如果一个人有活下去的渴望,只是苦于找不到方法,那我们就帮助他们找到;但如果一个人自身没有活下去的任何动力,来接受咨询也是家人的逼迫和威胁,那我认为这个咨询没有任何意义,无非是更确定了来访者的真实自我。这个观点目前是抵触我所在的州的法律和咨询师相关条款的,所以我现在选择拒绝有自杀倾向的来访者,如果一旦发现有自杀倾向,我会转移来访者到其他的咨询师。我也知道这个观点同时也会让很多人感到不舒服,但我仍旧认为,一个自由的个体有选择结束生命的权利,如果他/她已生无所恋。我经历过抑郁症患者的“快感缺失”症状,我知道那是一种怎样绝望的感觉,但即便在如此境况下,由于我自知到我自身强大的resilience(面对困境绝地反弹的能力),我也没有选择结束生命。所以自知能力是一切的关键,而这种能力每个人都有,别怕。你说你真的没有,但你遇到困难,跑到知乎来求助了,这不就是么? (写在最后:大家对同样内容的理解总还是有偏差的,最近看到一些误解某些观点的回复,在这里有必要重复确认一下。关于核心信念只能“微调”,不能“改写”,有些知友似乎以为这就是宣布死刑了,请一定别往这想,如果这是我观点的核心,我就不是“极端积极”了。举个例子也许更清晰:记得以前家里使的老电视么,信号不好的时候得使用遥控器上的“微调”按钮,左右稍微移动一下下,瞬间清晰了。这种感觉就是我说的“微调”,虽然你可以改变的只有一点点,但是威力无穷。“清晰”和“有点模糊”差得不多,但是一直“有点模糊”是有多难受不用我告诉你吧?)更多心理学解读,关注公众号:澄清。
如果“全部记起来”真的是那么有用,那么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技术早应止步于“催眠疗法”。相反的是,为了解决人类的心理疾苦,诸多心理学者、一线的临床工作者付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创建了一种又一种的理论模型和治疗框架。而催眠,早已退出心理健康工作的视野,去到了演艺行业。首先,关于记忆的研究,强烈建议各位看看
的回答:引用下结论:所以,所谓的“长期记忆”,除了个别印象深刻的,其他的基本上是你自己根据一些基本原则自己拍的电影而已。
学习精神分析理论的人应该都知道一项关于童年创伤的研究:研究人员对诸多在接受精神分析治疗过程中报告童年创伤的个案进行考察,发现相当多的个案报告了实际上不存在的童年创伤性事件,而更令人费解的是,通过对这些“不存在的创伤”进行工作,个案的症状和问题也能够得到疗愈。(注1)那么,怎么样去理解咨询中的童年事件?首先,我想要强调一点:我相信当代所有的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都不执着于个案的童年和过去的经历,且一致认为关注于当下,来访者此时此地的状态与问题,才是通向疗愈的核心。以我个人的执业取向,普遍认为特别注重“历史”的精神分析为例。是的,现代精神分析的重要理论模型(客体关系、自体心理学等)均关注和强调个体早期母婴关系对个体人格成长的影响,大量的术语被同时应用在早期个体发展和重症个案(人格障碍、精神病患者)的人格结构当中。但重视、关注不等同于执着。之所以关注个体的早年经历,尤其是个体自述的早年经历,是临床经验、临床观察研究得出的结论:当个体描述过去发生的事件,不仅仅在阐述客观事实,同时也在描述其内在现实。咨询师留意到,那些透过描述过去时表达出来的诸多信息,如情感反应、思维判断、行为模式,也同样发生在来访者当下的生活当中(强迫性重复)。整一个过程,就像是“过去”转移(transference)到了“现在”一样,而其实质,则可能是无意识内容对前意识领域的入侵(弗洛伊德早期对转移的定义)。也就是说:所谓来访者的内在现实,其实质是一个超越时空的,自己与外界建立联系的经验丛——我们接受到的外部现实,均是通过某种过滤之后的结果。(注2)精神分析的本质,是为了去认识和了解属于自己的“经验丛”,同时检视之。而当我们对自己有了更多的洞悉(insight)之后,也就开启了新的大门:可以使看待事物的新方式,可以是管理情绪的新方法,可以是对生活更多的选择......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必须要完全检视我们的童年,必须要“全部想起来”?不,最起码不总是。在我的个人执业中,除了咨询早期作为成长背景了解,我很少主动向我的来访者问询关于童年的事件。大部分关于过去、关于童年的资料均由来访者自发回忆起带进到咨询当中。而作为咨询师,我更关注于此刻来访者向我的呈现——此刻对过去的表达亦即对当下的表达。内在现实与外部现实同等重要。故我关注:为何是现在(why now)?人生为何到了此刻,开始有了症状有了不适;为何到了此刻,决定求助;为何在此刻和咨询师谈论这样的话题;为何在此刻,有了这样的感受......当下发生的、勾起的,皆有其含义;顺应这些声音前行,则为自性化(individualization)之路,所谓“安之若命”。至于那些尚未到达的,则由它去吧。-----------------------------------注1:值得强调的是,客观的成长经历与个体心理结构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这个研究结果不等同于支持“有心理问题的人就是矫情”的偏见。注2:这个经验丛,暗含人格的构成。荣格尝试用“情结”(complex)“意识-潜意识-集体潜意识”去描述;弗洛依德用“固着”(fixation)“本我-自我-超我”去描述;自我心理学用"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im)“自我功能”(ego function)描述;克莱因-客体关系学派尝试用“客体关系”“偏执-分裂心位与抑郁心位”(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depressive position)描述;自体心理学则用“自体感”(sence of self)的建立、“自恋受损”描述......(初稿于)
感谢邀请。人,都活在自己的时代里。而每个人“自己的时代”,形成于生命早期。每个人,长大之后,虽然具有了逻辑思维,但是心理现实往往停留在小时候——那个只属于自己的时代。比如说,一个已经进入成年期的人,遭遇了婚恋的失败,ta很痛苦。但为什么有的人痛不欲生,甚至导致了无法正常生活的抑郁症,而有的人在一周左右可以自己走出来?很有可能,那个被打垮的人又一次在内心里体会了幼年时期被抛弃的感觉。而且,很可能这个被打垮的人在最幸福的婚恋时刻也一直生活在一种弥散性被抛弃的焦虑当中。这种感觉,有可能是生命早期残留下来的遗迹。所以,在心理治疗中,尤其是精神分析取向的治疗中,咨询师和访客如果能够从谈论当下婚恋不幸,深入到谈论不幸事件背后的感觉,然后自由联想到上一次被抛弃的感觉,然后慢慢的自由联想到与父母的关系,自己早期被忽视、被抛弃的经历,则有可能让访客自己了解自己一系列“相似的痛苦”的由来。这种领悟,有利于创伤的愈合。但这种愈合,必须是在自由联想的情况下,追溯到最早的一次创伤(记忆中最早即可,未必是事实上的最早)才能做到。这种追溯,未必在一次咨询小节中完成,可能贯穿几十个小节,历时一年或者几年。从上述角度来讲,“尽量想起来”,要比“忘记吧”,有用。但是,同样的,一个三十岁的人,对于二十九岁那年的失恋经历,记得与否,其意义也许并不是很大。因为此人可能经历过若干次的失恋,二十岁、二十五岁、二十七岁、二十八岁、二十九岁。。。甚至每次失恋的原因都是一样的。那么,除非找到生命早期人际关系不良的根源,否则,仅仅分析二十岁到三十岁之间的若干次失恋经历,收效并不大。因为那几次失恋并不能解释创伤的起源。换句话说,成年之后的人际不良,只是结果。人际不良的原因存在与生命的早期——这涉及早期个人对自己的印象(自体表象)以及对他人的印象(客体表象)。通俗的讲,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对于别人、对于关系的认识,都在生命早期被塑造。所以,对于上一次失恋的创伤,“忘了”还是“记得”,对于心理治疗的意义不是决定性的。从访客更好的生活质量来讲,忘了就忘了吧。更深一层来讲。如果是幼童遭遇了、目睹了悲剧性事件,那么还是努力让孩子说出来的好。在此过程中,陪伴的大人要努力做好幼童的垃圾桶、保护伞、复读机、翻译机。要给与幼童发泄、倾诉的空间,同时也要复读幼童的内心感受——虽然是简单的复读,但是会让幼童理解,那些可怕的事情确实发生过,不是自己臆想的——这对于幼童接受创伤事件有巨大的帮助。在幼童无法表达自己的感觉的时候,大人要充当翻译机,把孩子的表情、动作,转换成感觉的形容词,帮他表达出来。这对于幼童的心智发展,以及理解、接纳创伤,具有巨大的帮助。基于上述,我认为,“想起来”和“忘了吧”,不是一个简单一刀切的处理方式。要根据访客的年龄、经历、治疗的阶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顺便解释一个名词:最早期的被忽略、被抛弃的感觉,在之后的生命中不断被体验,就是精神分析所说的“移情现象”。生命早年的“情”被移植到当今遇到的人和事身上。心理治疗,很大程度上就是培育移情的出现,并且咨询师陪着访客一起去看那个移情,达到领悟,获得治愈的效果。(经典精神分析尤其如此,后来的客体关系学派、自体心理学派、主体间流派、依恋理论都有各自的补充,但是经典的这部分移情诠释都还继续采用。)还要补充非常重要的一点,“尽量想起来”,不是病人的责任,而是咨询师的责任。尽量想起来,不是病人努力的结果。尽量想起来,更多的依赖咨询师所营造的环境。比如,安全、可靠、不评判、不批判。再比如,在病人开始联想的时候,咨询师要保护联想的思绪,不跑题,尽量扣题的给予回应,让联想慢慢的发挥出来,深入下去。这要求咨询师做到舍己从人,也是咨询师个人训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补充==============“尽量想起来是咨询师的责任”,对于这一点,我的疑问在于有没有客观性的方式来衡量这个临界点。如果发生类似于催眠过后,咨询者因回忆起该事件而崩溃,会不会有这种情况?答:要避免因为治疗而带来的二次创伤,是个各流派都很注意的问题。每个流派有自己的评价方法,我只能说说精神分析取向的评估视角。在精神分析中,有两个关键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是“移情”一个是“退行”。我简单的解释一下。移情,我在前文中讲过,是病患把过去很重要的人的形象投射到治疗师的身上,把治疗师当做了曾经很重要的人。此时,治疗师通过扮演“重要人物”的角色,帮助病患重新回到与重要人物的关系里,开始重新领悟自己,并且从那段关系中重新成长。为什么这种方法会起效果?因为,很可能病患是因为没能够在与重要人物的关系中,完成成长。相当于游戏中的一个关卡、一个技能没有获得、掌握。而且这个失败非常痛苦,病患宁可不获得成长也不愿意再去闯关。比如,幼年时候面对严厉的师长,病患没办法在他们面前主张自己的愿望和利益,于是选择顺从。这样的选择可能让病患丧失了主张自己权利的“训练”,从而可能在成年后依然很顺从,并以此带来很大的困扰,甚至都感觉不到自己想要什么的感觉,但生活再弥散性的无意义感当中。在这种情况下,病患可能会把严厉师长的形象投射到治疗师身上,从而表现的很顺从。治疗师就是要和病患工作这一部分,方式嘛,可以说就是借助于想起当年的感觉并把它说出来,以期调动病患观察性的自我,能够进行客观的自我观察,从而达到领悟与二次成长。以上说的是投射。我们会发现,与投射伴随发生的,是“回到过去感觉”的经历。这个过程,与“退行”有关。退行的概念比较不容易说清楚,可以简单的理解为:随着场景的闪回,人的自我功能开始伴随着退化,退到创伤点、退到未完成的任务上去。依然以上例为例。人的发展过程,首先学会交流、顺从,然后学会表达自己、坚持自己。那么,在治疗环境中,上例中的人没有完成“表达自己、坚持自己”的任务,但是在日常活动中,这个人可能用各种伪装、心理防御让自己过得很好——比如,我是个豁达的人,这样安慰自己,并且洋洋得意。在治疗环境中,随着记忆的闪回,情绪在完全安全的环境中也开始闪回,自我功能也开始退化——该发展的总要得到发展。重点来了。退行是有风险的。如果治疗师处理不当,引起恶性退行,那么对病患来说是会带来二次伤害的。要说明恶性退行可能造成的伤害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这里的答疑并不能够完全解答清楚,因为这涉及了治疗师培训中的诊断技能。在capa的培训中,全部学制5年,前两年都是与诊断相关的培训。所以在一篇论文中深入浅出的说清楚诊断,以及误诊会带来的坏处,是在是不可能的。答疑的话,我只能这样说。1)恶性退行最大的伤害在于破坏治疗关系,并且有可能又一次重复相同的伤害,从而让病患更加封闭,更加难以合作。这对今后的治疗是不利的。如果遭遇这种情况,一般主张治疗师主动联系病患,真诚的道歉并诚挚的建议再进行一段时间的会谈。这样的建议,用中国老话来说,就是解铃还须系铃人。事实证明,很多时候,这样的做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当然,此时的治疗师i必须有督导在后面坐镇,指导治疗师如何做创伤处理。2)在各种流派中,负性治疗效果、恶性退行,可能都是无可避免的。但关键是治疗关系。治疗师毕竟不是“曾经伤害过”病患的那个人。病患能够和治疗师开始退行和移情诠释的工作,能走到这里,就说明治疗师与病患生命中的人不一样,那么他们的关系也不同于过去的人。这种关系可以对抗一些负性治疗效果。关系的诞生,就如同一个人的诞生一样,是有生命的。只要“关系”还有生命,还活着,一切都好办。人,只要不死,就有希望
不知道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说的这句话,实际上,这是做不到的。一是“忘记”本身对个体是有保护意义的,人会倾向于把不能承受的内容压抑进潜意识,就像是忘记了,只有等到那件事情对当事人的影响不那么大了,或者是自己感觉已经有能力承受时,被忘记的东西才会重新回到意识,即,又被“想起来”了。第二点是即便是在非常深入的分析性治疗中,每周五次持续几年的治疗,也不可能做到“全想起来”,但没有想起来不代表不能进行分析工作,实际上,事件虽不能被想起来,但是身体里却保存着情绪记忆,所以,创伤性体验中的情绪可以借助在与治疗师的互中激发的情感得以呈现出来,并得以被理解和被分析。所以,咨询中并不需要“全部想起来”,只是记忆越清晰完整,越有助于咨询师理解和形成假设罢了。
“忘了”也不是真正的忘了,只是寄存在潜意识里,被压抑到意识不到的冰山下面。并不是忘了那些事就等于那些被遗忘经历所带着的伤害和负面感受就不会影响当事人了,而是以一种当事人意识不到的方式影响当事人的生活。首先,正视这些感受就可以了,至于经历了具体的哪些事件也可能会想起来,也有可能想不起来。正视这些感受后,想不想得起来就不重要了
一个在学心理学的一年级生做一个不甚专业的回答=v= 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的模式主要分三种 medical model, non-medical (conversation-based) model, and family-influence sort of therapy. Medical的顾名思义是着重于用药 教授说他曾经看过好几个therapist只问了病人几个问题就诊断是什么心理疾病然后直接开prescription, which is a 相当不负责任的行为。进行drug treatment需要完整地对患者的心理进行测评之后才能下定论 还有就是没有药物介入的两种:一种是conversation based therapy,一种一直跟病人唠唠唠的治疗方案,现在心理治疗大多使用这种模式,但是在谈话中治疗师绝对不能提出任何建议,任何建议的提出都是不负责任的。这种治疗的机制主要是在营造出一个温暖封闭安全的氛围,然后在这种氛围中病人讲述自己的故事, i.e.,有创伤的,悲伤的,总之负面的情绪通过大脑对长期记忆(long-term memory)的提取(retrieval),也就是“回忆”的过程,转成短期记忆/工作记忆(short-term memory/working memory)再讲述出来,而此时的环境又很令人心安,这种context让病人再存储这段记忆就很好地缓解了原来的那种不适感 附图memory storages之间的转化另一种不用药物的模式:利用家庭因素来治疗 这里的家庭因素并不局限于家庭,各种互助会比如AA(戒酒的)也属于这里的一种。家庭影响这里对病人的影响很重要,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对病人的治愈过程甚至愈后复发的影响都很强烈。比如一个针对各模式的therapy对治愈和复发的影响的research(教授当时讲的我忘记了research名字和具体数值 而且还搜不到 原谅我OuO),research的结果是药物的影响占20%左右,谈话治疗60%左右;最佳组合是三种model一起用,但是条件是family influence必须要是积极的。积极的成功率能达到接近100%,而消极的影响则能把三种模式混合的结果降到20%甚至更低。这里说的消极影响主要指的是家庭对于病人的娇惯纵容(感觉解释得不好Lol) 举个栗子,一个人脾气暴躁蛮横总随便发脾气,家人多年已经习惯了这种状况,家里没有人劝说让这个人改,家人认为脾气暴躁就是此人的一种个性改不了了,也不需要改,这就是负面的家庭影响。 题主说的别的我不懂 但是“把故事都说出来之后就会好”我感觉应该是我说的第二种吧=v=剩下的内容和本题没啥关系,但是他们都come up in one package所以剩下的就当给大家科普了吧QvQ~手机码字心好累。所有东西都是to the best of memory,能想起来啥就写啥了,然后内容都是从课上听的=v=么么哒楼上一堆心理咨询师,好怕,班门弄斧了,匿了
不专业,说一些自己的类似体会。大部分人的一生是由童年加成年后的一些重大事件确定的,因为这些事件会在大脑里形成一个的人价值观(包括性格,爱好等),这个决定一个人生怎么走的问题。我高考前后,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故,多方面都落入了人生的谷底,之后的十来年,变的很偏激,有点象“马加爵”那种状态。直到十来年后,境况比大多同龄人都好的时候,性格再慢慢正常,敢直面原来发生的那些事。以佛教的理论来说,人的痛苦来源是那个小我,这个小我活在过去和未来,就是不敢活在当下。你直面的时候,就是用当下的方式,这个小我就消失了。这个小我是潜意识里的无数个小念头,平时你敢觉不到,但这些念头会左右你的行为,静坐冥想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些念头。基本上你正面观察的时候,这个念头就消失了。这个术语叫“照”。有好多次,我有些心神不定,静坐之后就发现了原因,都是因为某件事(或别人的某句话)造成的,马上心就静下来了。心理医生催眠的方法想来也是这样。
并不是所有的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都会说这句话!
不同理论取向的心理医生或咨询师对追溯过往有不同的态度,传统的精神分析认为童年时的创伤造成不良问题的发生,因此认为回到童年时期或者回忆起最初受伤害的时间点可以进行疗愈。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只是其中一种理论假设。认知行为疗法看法则不同,相比较产生问题的原因和维持问题的原因,认为后者更重要,更愿意加以解决,除非确有必要,一般不追溯过往。可见,回忆起全部事情并不是成功的咨询所必须的。
如果对此有很大的抵触,可以跟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探讨一下这一点。确实解决不了换一个人来咨询也未尝不可,强行追溯过往容易产生二次创伤,也会对咨询关系产生破坏性影响。
忘记的事情想起来,有时候是治疗取得进展的标识,但不能说想起来就有利于治疗。
之前有看到过一个概念,叫做 “穿越痛苦”,大意是指自己内心足够强大,或者是在心理强大的人的陪伴下(不喜欢用“帮助”,虽然这里的“陪伴”有“帮助”的意思),重新解读过去的经历,和内心的小孩和解。部分心理层面的痛苦,来自对自己感受过度在意,加之想要逃避人类生来的责任,有意识(或潜意识)里对信息进行了错误的解读,刻意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受害者”或者“大圣人”。“想起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可以打破自欺欺人的枷锁,明白哪些责任是自己需要承担的,哪些责任来自对方(后半句我表示质疑,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害。对方的回馈一定程度上也源自对自己行为的回应,当然,也不排除对方因为心智不够成熟,给了自己错误的回应。先拿起,才能放下。有机会的话,《哈佛幸福课》和《少有人走的路》可以看一下
题主是从“”首名的匿名答主提到的“其实很多(被父亲性侵犯的)细节都已经记不得了。只是在心理治疗的时候,医生说必须要想起来这样才能真的好起来”,这个角度提问的,那么:从的角度来看  那位匿名答主有可能会受()、抑郁症困扰,而治疗PTSD其中一种被证明有效的疗法,是暴露疗法()。具体而言,在患者学会一些放松技巧后,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让患者重新回忆起创伤经历,创造相应的焦虑性生理唤起;在此基础上,患者通过之前学习的放松技巧,及咨询师的协助,从高焦虑状态回复至平复水平。生理上,身体形成了“创伤回忆——焦虑——放松——平复”的条件反射,取代以往“创伤回忆——焦虑——哭喊、痛苦、逃避”等不好的条件反射。心理上,咨询师可以协助患者重新建立部分控制感、、安全感,即“创伤的回忆不等于创伤,它们无法伤害我;我现在有能力掌握自己的身体,保护自己”  暴露疗法实施的前提是对于创伤经历的回忆以唤起焦虑的生理反应,所以医生说“必须要想起来才能真的好起来”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来看  对于过往经历的遗忘,一般而言是个体潜意识压抑的结果。压抑作为一种防御机制,将个体当时无法处理的内心冲突从意识层面撤离,保护个体的控制感。然而冲突被压抑,不代表冲突被真正解决;被压抑至潜意识的内心冲突,会在个体生活当中用不同的形式重复  个体因为生活中某些困扰而向心理咨询师求助,在咨询师的协助下发现自己生活中困扰的呈现规律,继而回忆起最初的内心冲突。因为后面一系列的不顺都来源于最初被压抑至潜意识的内心冲突,如果个体可以重新将其放在意识层面来处理、面对,真正解决这些冲突;那么此后遇到的生活中的困扰,也能够用新的方式来处理,而不是重新落入当时“冲突——压抑——再现”的循环  在这个角度,“想起来”是直面冲突的必要条件,是将冲突从潜意识层面唤醒至意识层面的过程  
“选择性遗忘”最终要回避的不是事件,而是情绪在生理上的痛苦体验。安抚好生理,让生理确信自己处于一个安全的新环境之中;理清头绪,搞清楚自己究竟在坚守什么?拒绝什么?在秉持着什么样的信念和价值系统?能不能突破?当下的自己需要什么,想要什么样的未来。不要让纷乱的思维取代过去的事件成为刺激源,不断制造和强化情绪体验。对于想要遗忘的过去,环境总会有刺激它的线索,想忘忘不掉;全部记起也并不意味着就是好的解决办法,对于创伤性事件,要么不多想要么会想。
人的精神结构具有整体性和流动性。全部记起来 并不必要。就算发生了并且起作用了,更可能只是完成了一个完形或说建构或者说合理化(中性化)而达到一种当下的平衡。甚至不太可能是记起来真实的事物。
个人觉得,受创伤造成的失忆是人类进化之后的生存技能,所谓趋吉避凶,当思维对生理造成影响时会自建起一个屏障,但对于一个人所受教育不同,生长环境以及综合素质,会产生异于常态的行为模式。每个心理医生采用的治疗方法不一样,只要目的达到,治疗手段各异,题主说的只是一种手段。引导你进入心理治疗师构建的一个新的或者是他认为正常的状态。
一抑郁症朋友,接受一准心理医生的治疗半年有余。该医生治疗的方式就大部分是采用“全部想起来”,而该朋友恰恰不想回忆那些过去的事情,一味的回忆反而让他更放不下以前的人和事。作为跟这个抑郁症朋友的“不好”记忆相关的我,对这种方式的目的性表示不解,这样不但没有减轻患者病症,反而让他更加不能往前看,更加痛苦。所以,即使医学上对这种方式有再多的证明,个人还是持怀疑态度。
我觉得就像电影《心灵捕手》里面重要的一句台词一样。“it's not your fault”回忆起所有的事情,会知道很多情绪,很多性格是怎么发展过来的。不会一味地责怪自己,或者责怪现在身边的人。
这个可以用催眠术的一个理念来解释。潜意识会以最简单直接的方式避免一些糟糕的经历对个体的伤害,在个体经历当时不可承受的事件时,潜意识可能会选择将记忆封存,暂时拒绝意识的读取记忆请求。但是这种封存只是潜意识的简单本能的自我保护,在一定情境下会造成更大的伤害,带来更多问题。举个我看到的新闻的例子,一个特别喜欢吃饭的人,没吃吃饭都没法下咽,吃到喉咙就不自主吐出。我当时的直觉就是他一定对吃饭有阴影,新闻继续播报,后来找到心理咨询师,找出来的原因竟然是有次吃饭摔倒过。然后很显然,在显意识看来这不是什么大事,但是潜意识不这么认为,它感觉个体吃饭是是有可能跌倒摔到后脑,并且使自己窒息的。这两种情况都能威胁到个体生存,所以能直接触发最底层的自我保护。然后,精神分析跟催眠的理念就是,一定要找到各种奇怪意识与行为表象后面的原因。找到这个原因能怎么办呢?这跟哈利波特的一个低阶魔法“stupify”有点类似,就是把恐惧的东西蠢化。因为吃饭摔倒过就不敢吃饭,这因果本质就很蠢,是吧?所以,可怕的是恐惧这情绪本身,恐惧情绪能切实伤害到个体,但是诱发恐惧的东西本质上是很蠢的。这个理念叫做“历史不可更改,但是对历史事件的看法是可以被改变的。”催眠师能引导个体从表象开始寻找线索,从而寻找到读取封存记忆的路径跟key。一旦获取到key,我们就能引导来访者以超越性的姿态重新审视历史事件。这句话什么意思?用脚链束缚小象的案例知道吧?巴普洛夫这狂魔般的存在,小象弱小(心理与生理的弱小都算弱小)时,无法挣脱脚链,它尝试到绝望时,就不会再尝试了。而等它长大,轻易能解决掉脚链时,它也不会意识到自己有那个能力,它甚至不会去考虑挣脱。思想钢印啊,大哥。而所谓超越性的姿态,就是让来访者用来解决掉这一认识失调的问题。就像我,有段时间感觉全是化不开的浓黑,腐烂断根的老树,形容枯槁的病人,凝厚低压的乌云,毫无生机的石头山。后来感谢非常多的存在,尤其是引发我顿悟的那个先天残疾但与我交流会兴奋脸红的那个女孩子。我那段日子看到的化不开的浓黑,在超我的上帝视角下,只是波澜壮阔的巨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腐烂断根的老树,不过生生不息万物欣然的生态圈大循环的一部分。形容枯槁状态的我,不过苦修求法的佛之一相。凝厚低压的乌云,背后有皓月高悬银汉万里。毫无生机的石头山,只是壮丽雄浑残阳如血之下太行山脉刚刚起势的龙爪所在。那一刻,我重新登顶我的世界。如同Neo与所爱Trinity乘坐飞船冲破云层得见孤日一般。所有的经历都是人生的财富,前提是你有足够强大的能力去揉捏它,绿灯侠这部电影虽然很蠢,但是它所表现的理念却与自然规律,或者说人类意志所服从规律暗合——意志足够强大,你的能力就足够强大。通篇在很奇妙的状态下完成,有过高峰体验的人肯定能读懂我有限语言之外所蕴含的信息。
把人的大脑看作一个房子。有些物品坏在杂物间的深处,气味熏满屋。咨询师帮忙把东西井井有条摆好,把坏的东西丢掉,气味自然消失了。当然,如果你积极行动并掌握整理技巧,也可以把气味消除,把房间收拾好。如果藏在墙壁中的电线坏了,也许要咨询师敲开,才能修好。如果房子坏了呢?也许要住到医院去了……
“想起来”是一个手段,而不是目的。不是必要的。这跟来访者的不同情况,以及咨询师的个人风格都有关系。
让求助者“全部想起来”有助于心理医生的分析与诊断,使他能从细枝末节处找的心理问题的根源然后对症下药。比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但事实上,遗忘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对于求助者自己来说,“全部想起来”未必是件好事。所以心理医生在用催眠或者自由联想技术让求助者回忆起心理创伤事件后,一定要用辅助手段安抚求助者的情绪。
来知乎,参与讨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里突然难受怎么回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