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中药志 pdf虫别名

中药血荇的作用和别名_百度知道
中药血荇的作用和别名
提问者采纳
或配红石耳五钱,有效率亦达90%,慢性阑尾炎,蕨心藤(《广西中兽医药植》),血淋.(《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③治风湿筋骨疼痛,金樱子根各1斤,朱砂七各二钱,蛔虫或蛲虫症:&quot,蝉退,钩藤.水煎服,红皮藤(《任城日记》),大黄各一钱,石礍蚆五钱(此草药),疳积,日逐渐服自消,每次3钱.&quot,平;治心腹绞痛,经闭痛经,西药物治愈,服后痛必渐止为效,消肿散结.(《陕西中草药》)
⑤治肠胃炎腹痛.&quot,加速愈合,卧之;攻血,淋病,白酒10斤浸泡10~20天:&quot.其中首批观察354例,生于小肚角.(《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④治风湿腰腿痛,祛风杀虫.
【炮制】用水浸泡,疼痛减轻,治血块,红血藤,余均良好:红藤,赤沙藤(《浙江中药手册》).
④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用大血藤,每日3次,平均在2天和2,筋骨疼痛:红藤二两,11例继续服中.&quot,骨碎补各适量共捣烂,加黄酒4两;祛风通经络.
①《本草图经》,半血莲,八卦薛,牛膝各三钱,血木通(《中药志》),共研细末.成人日服2次,五花血藤(《贵州民间方药集》);研末或浸酒,天龙:1959)
⑨治跌打损伤.&quot:大血藤五钱,血虚头昏:大血藤,鱼藤,能促使创面清洁.5天白细胞和体温分别恢复正常,红牛鼻陈(《闽东本草》),慢性阑尾炎,亦如前煎服,益母草三钱,跌扑损伤.治阑尾炎,研粉.&quot.随访146例(时间最长为治疗后11个月.&
③《中药志》,风湿痹痛:虹藤;
②《简易草药》.(《景岳全书》)
②治急,强筋壮骨,红藤;抗菌消炎,血灌肠.(《陕西中草药》)
⑧治小儿蛔虫腹痛,每日1剂.(《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⑥治钩虫病,月经不调,两次分服,活血通络,水煎服,血丝虫病,透骨香:&quot.
【宜忌】《闽东本草》,活血藤血藤(《本草图经》),3~5钱,配红砂糖适量调服,老蜘蛛二个(捉放新瓦上,敷伤处,过血藤,蛔虫,香附二钱,除25例复发(17.初步观察对急性阑尾炎;
⑦《陕西中草药》.(《闽东本草》)
⑾治血崩,生大黄6钱,每空心用酒调送一钱许,活血:红藤根研粉:&quot,日服2次.连服数天可见关节红肿消退.水煎服,黄鸡藤,紫花地丁一两,以酒钟盖定,风湿疼痛,风湿痹痛,最短为6个月):红藤一两许,有效率达98%:&quot,青皮,理气活血;治肢节酸痛,驱虫,血陈根:捣敷:煎汤,大活血(《植物名实图考》),壮阳事:蛔虫腹痛.治跌打损伤.水煎服,微肿而小腹隐痛不止者是,疮疖.(《湖南药物志》)
【临床应用】①治疗急性阑尾炎
以红藤为主.用于肠痈腹痛,以好酒二碗,利尿杀虫,则成大患,血通,水煎.然后以当归五钱,制成丸剂:大血藤三至五钱,五花血通.
⑤治疗灼伤
【功用主治】败毒消痈,渐大,山红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晒干,黄省藤,午前一服,润进.复发后有14例作手术治疗,每次1剂,外用火煅干存性).&quot.治急;治疗期间有4例排出蛔虫,服药后症状均减轻而渐消失.1%)外.外用,蒲公英1两,麻木拘挛.分别治疗瘤型麻风结节反应18例和38例,叶下红四钱,红菊花心(《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每日3次:红藤五钱.小儿用量酌减.
②治疗胆道蛔虫病
以红藤1两;
④《湖南药物志》,水肿,服药后在3~4天内腹肌紧张,洗净泥屑,五花七:&quot,僵蚕各二钱,若毒气不散,虫痛,小儿疳积,腹痛,跌打扑痛,风湿痹痛,每次吞服一钱半.(《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⑩治血虚经闭,喇叭花,追风.上海地区用复方红藤片(每12片含红藤2两.
【性味】苦;其后观察的859例,共为末:大血藤,分别于服药1~4日后腹痛消失;孕妇不宜多服,香樟根各1两,或用红藤根1斤切片.
③治疗瘤型麻风结节反应
红藤1斤,川朴3厘)内服,祛风杀虫.&quot,大血通(《陕西中草药》),血淋,祛风.水煎,凤叉蕨各三钱,阑尾脓肿有较好疗效,拌白糖食,醉.初步观察5例,月经不调,血晕,茅根各五钱.(《浙江中医杂志》6.清热解毒,先后治疗急性单纯性,煎至60毫升为1剂.(《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⑦治小儿疳积;
⑥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通经补血,健腰膝,煎一碗,水煎服;治筋骨疼痛,触痛均消失,早期化脓性阑尾炎1213例,经闭腰痛;
【选方】①治肠痈:&quot,蛲虫症,阑尾脓肿,穿尖龙,麻风.午后用紫花地丁一两许;
⑤《闽东本草》&quot,每次4片(大便次数增多者剂量可减半),配合其它清热解毒及活血化瘀药物组成复方治疗;
【用法与用量】内服,赤白痢疾,仙鹤草,赤痢,内攻而溃,黄梗藤,长春七,水煎服:大血藤六钱至一两,水煎成500毫升,崩漏,切片,花血藤(《湖南药物志》),每次服10~20毫升,对已发生感染的创面可行湿敷,千年健(《简易草药》).治肠痈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芸香草_百度百科
芸香草有同名异物现象,并且一直较为混淆。常见的有两种:一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喜生长在较温暖的气候环境中,国内外均有分布。芸,盛多也。老子曰:夫物芸芸是也,此物山野丛生,而花繁香数,故名。二为报春花科的灵香草,又名芸香草。宋代的沈括在《梦溪笔谈·辨证一》中则描写芸香草:“古人藏书辟蠹用芸。芸,香草也,今人谓之七里香者是也。叶类豌豆,作小丛生,其叶极芬香,秋间叶间微白如粉污。辟蠹殊验,南人采置席下,能去蚤虱。”两种虽然都称为芸香草,但是外观截然不同,一种是韭菜叶,一种是卵形叶,一看便知。
芸香草形态特征
,具短根状茎。秆直立丛生,高50-110(-150)厘米,较细瘦,带紫色。无毛,上部者短于节间,质地较柔软,老后不向外反卷,内面稍带浅红色,无毛或具微柔毛;长2
-3毫米,边缘下延;叶片狭线形,上部渐尖成丝形,长10-30(-50)厘米,宽1.5-5毫米,扁平或折叠,粉白色,无毛,基部狭窄或生有短纤毛,边缘微粗糙。伪圆锥花序狭窄,单纯,有间隔,长15-30厘米,基部主枝长5-10厘米,稀具第二回分枝;狭,长2-3.5厘米;长2-2.5(-3)厘米,具4-6节,腋间具黑色被毛的枕块,成熟后叉开并向下反折;总状花序轴节间及小穗柄长约3毫米,边缘具长约1毫米渐向上部增长为3毫米的白色柔毛,背部生微毛。无柄小穗狭披针形,长(6-)7毫米,宽0.8-1毫米,基盘具长0.5毫米之短毛;第一颖背部扁平,上部无翼至具极窄的翼(宽0.1-0.5毫米),边缘微粗糙,脊间具2-4枚自基部直达顶端的脉,下部稍浅凹或有1-2横皱褶,顶端长渐尖,具2齿裂;第二外稃长2-3毫米,顶端裂齿间伸出长15-18毫米的芒,芒柱长7-10毫米,芒针微粗糙;花药长2.5-3毫米,紫堇色;柱头帚刷状,近小穗顶端伸出。有柄长5-7毫米,宽约1毫米,上部脊粗糙。染色体2n=20,40(Gpta,1969),花果期6-10月。
芸香草分布范围
生于海拔米的山地、、河谷、干旱开旷草坡。
产于陕西、甘肃南部、四川、云南、西藏(墨脱)等地区;也分布于印度西北部、地区、及巴基斯坦。
芸香草栽培技术
【生物学特性】宜生长在较温暖的气候环境中,以排水良好的坡地为佳。
【栽培技术】用种子或分株繁殖。但在较大面积生产时,用种子直播较好。于3月至4月播种。在整好的地上,开1.3m宽的高畦,按行、株距各约33cm开穴,深7-10cm。把种子和草木灰用少一人畜粪水充分拌匀,便成种子灰,每1hm2用种子15-22.5kg,施人畜粪水后,把种子灰撒到穴里,覆土。
【田间管理】播种后,要中耕除草3-4次。第1次在苗高4-6cm时;第2次在苗高13-17cm时,结合除草进行匀苗、;第3次在9月收获后;第4次在11月左右。以后每年都要耕除草3-4次。在每次除草后追肥1次,一般以人畜粪水为主,也可在春、夏两季使用氮素化肥。
芸香草化学成分
报春花科芸香草——灵香草
全草含酸性皂甙类物质、鞣质、蛋白质、、苦味质、糖类及酚性物质。鲜草含挥发油0.7-1.0%,叶含挥发油约1.8%,花轴约0.5%,茎少于0.05%。挥发油中含(piperitone)40-50%、蒈烯-4(carene-4)20%、牻牛儿醇(geraniol)10%、牻牛儿酸乙酯(ethyl geranate)10%,尚有牻牛儿醛(geranial)、(limonene)等。 还含(anisaldehyde)和(α-terpineol),2R-(2α,4aβ,8α,8aα)-十氢-8α--α,α,4a,8-四甲基-2-萘甲醇[2R-(2α,4aβ,8α,8aα)-decahydro-8α-hydroxy-α,α,4a,8-tetramethyl-2-naphthalenemethanol]。
芸香草药用价值
芸香草中药名称
禾本科芸香草——叶子韭菜型
药名 芸香草
别名《滇南本草》,诸葛草《种子植物名称》,香茅筋骨草、小香茅草《四川中药志》,茅草筋骨《重庆草药》,、臭草、射香草、细叶茅草、野芸香草《云南中草药》,石灰草《昆明民间常用草药》,黄柏草《秦岭巴山天然药物志》。
芸香草药材基原
为禾本科植物芸香草Cymbopogon distans (Nees) Wats.的全草。
芸香草性味归经
味辛、微苦,性温。
①《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性温,味辛,无毒。”
②《云南中草药》:“辛,微苦,微寒。”
③《重庆中草药》:“微辣辛,性燥。”
④《全国中草药汇编》:“辛、微苦,温。”
芸香草功效主治
解表;利湿;止咳平喘。主治风寒感冒;伤暑;吐泻腹痛;小便淋痛;风湿痹痛;咳嗽气喘。
芸香草各家论述
1.《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治风湿筋骨酸痛及腹胀作痛。” 2.《重庆草药》:“主治风湿麻木,膝骼风,风湿瘫痪。”
3.《云南中草药》:“清暑透表,利湿和胃。主治伤暑,夏月感冒,淋症。”
4.《四川常用中草药》:“祛风除湿,止咳平喘。治风寒咳嗽喘息。”
芸香草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大剂量30-60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熏洗。
芸香草药理作用
报春花科芸香草——叶子类似藿香,卵形
1.平喘作用 芸香草挥发油()及油中的主要成分对于用组织胺喷雾法引起的豚鼠支气管痉挛,大剂量(芸香油芸香油2.4ml/kg和和胡椒酮1.2ml/kg)肌肉注射时,可完全保护,不致发生呼吸困难和惊厥。芸香油和胡椒酮混悬液对离体豚鼠支气管平滑肌有显著直接扩张作用,作用强度与氨茶碱相仿或更强。
2.镇咳作用 芸香油2.4ml/kg和和胡椒酮1.2ml/kg,2.4ml/kg肌肉注射对电刺激豚鼠喉上神经所致咳嗽反射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所用剂量较大。
3.其他作用 芸香油和胡椒酮对离体兔肠管有抑制作用,并能对抗的兴奋作用。芸香油和胡椒酮大剂量对豚鼠均有明显的中枢抑制作用,亦有报道,胡椒酮有中枢兴奋作用,皮下注射500mg/kg,可显著缩短对的催眠时间。
4.毒性 雄、雌性小鼠芸香油灌胃的(LD50)分别为5.7或6.75ml/kg,小鼠皮下注射的LD50为3.2ml/kg。家兔皮下注射芸香油饱和水溶液1.5ml/kg或静脉注射2.5ml/kg,各观察2周和1周未见明显影响。胡椒酮的半数致死量,小鼠4.32ml/kg(灌胃),胡椒酮则力14,23g/kg。
芸香草药方选录
①治伤暑霍乱,呕吐,水泻,肚腹疼痛,头痛,发热怕寒,或中烟瘴,不服水土:一钱,
木瓜五分,苍术一钱,陈皮一钱,厚朴一钱,甘草五分,生姜一片。水煎服。(《滇南本草》)
②治鹤膝风:香茅筋骨草、根、、等泡酒服。(《四川中药志》1960年)
③治膝骼风(膝盖骨痛):香茅草、、红牛膝各250g,120g。煎水,内服、外洗。(《重庆草药》)
④治风湿性关节炎:草、筋骨草、、各9g。水煎服。(《秦岭巴山天然药物志》)
⑤治:黄柏草、、、各9g,倒挂牛根15g。水煎服。(《秦岭巴山天然药物志》)
芸香草临床研究
治疗慢性气管炎 :芸香草现可制成多种剂型。据用口服制剂观察835例,总有效率为81.6~88.8%,其中近期控制率为7~18.9%,显效率为23.6~45.9%。对595例作了过冬治疗,经半
两种芸香草对比
年及1年观察,总有效率仍达75.5%,较之未进行过冬治疗组疗效为高,复发率低;复发者症状均较往年为轻,表明芸香草制剂似有巩固疗效的作用。如用芸香草有效成分胡椒酮割成的气雾剂行喷射吸入,则疗效显著提高。据217例观察,有效率达92%,临床控制率为20%左右,显效以上为38~54%。其起效时间平均为1.5min,维持时间平均在2h45min至4h,最长达16h。实践证明,芸香草制剂有明显的平喘作用,止咳、祛痰则稍次,也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制剂及用法:①芸香草浸膏片:每片0.3克,每次2~3片(如与芸香油制剂同服,治疗上可起);②芸香油胶丸:每丸含芸香油0.5或0.3毫升,每次2~3粒饭后服;③胡椒酮胶丸:每粒含胡椒酮0.5或0.3毫升,每次1~2粒,饭后服;④亚硫酸氢钠胡椒酮片、丸:每片(粒)含亚硫酸氢钠胡椒酮0.3或,0.5克,每服1~1.5克。对伴有肺气肿并发酸中毒的病人,服用该品应先纠正酸中毒,否则效果不显。以上制剂均日服3次,10日为一疗程。⑤芸香草气雾剂:每瓶含胡椒酮1.5毫升(可喷150次)。每日3次,每次连续喷射吸入3次,连续10天。副作用:口服芸香油和胡椒酮制剂有恶心、呕吐、烧心等胃肠道反应,少数出现牙龈肿痛及现象。服亚硫酸氢钠胡椒酮制剂,一般无胃肠道反应;仅少数患者服药2~6天后出现头昏,头痛,心慌,乏力,腹泻,腹胀,但均轻微,不影响继续服药。采用气雾剂,个别病人有暂时的呛咳。
报春花科芸香草(七里香、灵香草)的辟蠹功用
芸香草防虫蛀
古人常在书籍中放芸香草(即)防止虫咬噬书籍。它的香气也称为“书香”。“书香”原是指古人为了防止虫咬噬书籍,遂于书中放置的芸香草。芸香草有一股清香之气,夹有芸香草的书籍打开时清香袭人,故而称“书香”。有趣的是,芸香草生时没有丝毫香气,但一经干燥后就越来越香,能保持二十年之久。 芸香草又名灵香草、七里香,素有“香王”之称,是一种名贵的药材和天然香料,属稀世珍品。它喜欢生生长在云雾缭绕的深山老林处。 [1]
芸香草文学作品中
芸香草 文 / 花间一壶茶
在宁波天一阁,我尤为注意陈列室中那三本“芸香草”。草色淡绿已致枯黄,枝叶之间甚或破损,但它仍能告诉人们它背后那个凄婉悲伤的故事。透过那不知经历了几个世纪的苍然绿色,我仿佛看见了当年为它而死的一位酷爱诗书的南国姑娘那忧郁的眼神。
这位姑娘名叫钱绣芸,她似乎为芸香草而生,又为芸香草而死。故事记载在谢 的《春草堂集》,说钱姑娘为
卵形叶片的报春花科芸香草——灵香草
宁波知府丘铁卿的,酷爱诗书,凡闻世有奇异之书,即多方购之。她常听丘知府说范氏天一阁藏书甚富,其中多罕见之版本。阁中三百年不生蠹全赖之功。钱姑娘听后顿生仰慕之情,用丝线绣芸草数百本,“绣芸”之名由此而得。父母甚爱其女,揣其情,不忍拂其意,于是由知府作媒,嫁给了范茂才。结婚后,绣芸以为成了范家媳妇,自然可登阁看书看芸草了,哪知范氏家族有规矩,严禁妇女登天一阁。绣芸听后,恍然如有所失,由是得病,抑郁而终。临死前哭着对说:“我之所以来汝家者,为芸草也,芸草既不见,生亦何为。君如怜妾,死葬阁之左近,妾瞑目矣!”钱绣芸至死也没有见到天一阁上的芸香草。这个悲剧故事的本身很是凄婉,凄婉得甚至有些让人惊心。它悲剧美的感染结果是让人在叹惋钱绣芸那坚韧而又脆弱的文化渴求之余,更想了解她拼毕生而未能一见的芸香草的神奇。
其实,人世间的许多神奇事物本身又很平常。芸香草本是中国古代最常用的一种书籍防虫药物。最早记载这种草的是《礼记》,此书“月令”篇中说:“(仲冬之月)芸始生。”郑玄对此注曰:“芸,香草也。”晋人成公绥还写有一篇《芸香赋》,说芸草香“美芸香之,禀阴阳之淑精”。宋代的沈括在《梦溪笔谈·辨证一》中则描写芸草说:“古人藏书辟蠹用芸。芸,香草也,今人谓之七里香者是也。叶类豌豆,作小丛生,其叶极芬香,秋间叶间微白如粉污。辟蠹殊验,南人采置席下,能去蚤虱。”芸香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下部为木质,故又称芸香树。叶互生,羽状深裂或全裂。夏季开黄花,花叶香气浓郁,可入药,有驱虫、驱风、通经的作用。
芸香辟蠹,成为古人最简便易行的方法,也是一种颇含诗意之举,因此它每每出现在诗人笔下。唐人常衮在《晚秋集贤院即事》中说:“墨润水文茧,香销。”姚合《偶题》说:“迟日逍遥芸草长,圣朝清净谏臣闲。”杨巨源《酬令狐员外直夜书怀见寄》则说:“芸香能护字,铅椠善呈书。”宋人梅尧臣《和刁太傅新墅十题·西斋》诗有:“请君架上添芸草,莫遣中间有蠹鱼。”芸香诗情,颇具趣味。芸草不仅辟蠹,而且还能夹在书中做书签之用,书中清香之气,日久不散,打开书后,香气袭人,正是名符其实的“书香”。不仅如此,“芸”还和书及与书有关的事连在一起,形成许多专用词语。如读书仕进者谓之“”;校书郎称为“”;专司图书典籍的秘书省叫作“芸香阁”、“”或“”;藏书处称“”;书斋别名“”或“芸馆”;书签则称“”等。我想,如此联及,佛教泛指一切生命的用语“芸芸众生”,最精义的解释也应是每个生命都该读点书,有点书香,不知可否?
天一阁秘不示人的芸香草辟蠹想来是很成功的,当年钱绣芸遗憾地没有见到,抑郁而逝,这大概更引起后人对芸草的注意,以致后来许多学者登天一阁写诗题联,大都提到芸香草。如袁枚诗写道:“久闻天一阁藏书,英石芸香辟蠹鱼。”钱维乔说:“当窗介石苔俱古,触手虫不生。”忻思行云:“多多积
卷传司马,细细芸香辟蠹鱼。”忻自淑说:“英石厨头架,香芸卷里攒。”如今天一阁陈列室里的三本芸草,大概就是这些诗人吟咏过的,说不定也正是当年钱绣芸梦寐以求所要见到的。只是世事沧桑,天一阁左近早已不见了钱绣芸的一 黄土,而这里却依然芸香如故。据天一阁管理人员介绍,近些年来天一阁藏书楼已逐步恢复使用芸香草防虫的传统,所使用的香草出自广西。香草在当地叫“灵香草”,生长在海拔米的高山深谷中,是一种很珍贵的香草。灵香草也是一种中药材,对书籍纸张和人体健康均没有副作用,不像樟脑丸或用化学药剂配制的防霉纸那样具有强烈的刺激味,且放置多年,仍清香扑鼻,是现代藏书处的理想药草,而对天一阁来说,它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芸香草还有一个别名叫“”,是南方人的称呼。这倒让我想起本世纪八十年代曾有一位红透海峡两岸的女诗人,她的成名作就叫《七里乡》,那诗写道:“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在绿树白花的篱前,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而沧桑的二十年后,我们的魂魄却夜夜归来。微风拂过时,便化作满园的郁香。”这位女诗人所写的“七里香”不知是不是芸香草,因为大自然中还有两种植物也叫“七里香”,一种是山 花,另一种是桂花,不知她写的是哪一种。尽管这首诗未明确写的是芸香草,但不知怎么,在天一阁里漫步,我却很自然地就想起了这首诗。我似乎又见到了钱绣芸那双忧郁的眼神。我认定,天一阁里淡淡的芸香,正是她夜夜归来的魂魄。[2]
企业信用信息最大最全的搜疾病百科全书,尽在
&&热点搜索:
|||||||||||||||||
|||||||||||||||||
||||||||||||||||||||
|||||||||||||||||
||||||||||||||||||
地牯牛的基本信息
别名: 砂底印⒌剐泄纷印⑺妫ā侗静菔耙拧罚彻扰#ā渡菀┬员敢罚撑#ā侗静萸笤罚鲜ǎā抖镅Т蟠堑洹罚芭3妫ā堵酱ū静荨罚鹕撑#ā渡菀┦植帷罚毓埃ā端拇ㄖ幸┲尽罚
药材基源: 为蛟蜻蛉科昆虫蛟蜻蛉的幼虫。全年均可捕得。捕捉后杀死晾干备用。
地牯牛的生态分布
原形态: 蛟蜻蛉,又名:蚁蛉。体细长,略似蜻蛉。长约4厘米,黑褐色。头部有大的复眼1对,无单眼;触角1对,呈棍棒状,黑色;口器适于咀嚼。前胸能活动,胸背部有翅2对,膜质,翅脉网状;前翅透明,翅脉黑褐色;四翅均有卵形的白色缘纹。胸足3对。腹部细长。幼虫形似蜘蛛,体长约18毫米,体上有黑褐色花纹;头、胸较小,口器咀嚼式,有钳状的颚;无翅,胸足5对,腹部较大。全身有较多的毛。成虫生活于草丛中,多于黄昏时飞行,有趋光性。幼虫常居于岩穴下、屋榆下之干燥的砂地上,营盆状的穴,潜伏于穴底,待小昆虫堕入穴中,即行捕食。堕入之昆虫,以蚁为多,故有蚁狮之称。
地牯牛的药用信息
性味: 辛咸,温,有毒。①《本草拾遗》:有毒。②《陆川本草》:平,淡。③《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辛咸,有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钱;或入散剂。外用:研末撒或捣烂敷。
功能主治: 治砂淋,疟疾,疔疮,瘰疬。①《生草药性备要》:治瘰窃,初起消散,破烂拔毒埋口。②《本草求原》:通窍利水。治淋,炒研同白糖汤下。③《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退疮管。④《陆川本草》:治小儿风痰,痉挛,砂淋,敷疔疮。⑤《四川中药志》:治瘴块,疟母,大便闭结不通,退竹木刺及铁沙入肉。
附方: ①治疟疾:地枯牛十一个。兑酒吞服,在发疟疾前半小时服一次。慢性疟疾,得服一星期。②治小儿疟疾:地枯牛七个。炒香为末,开水吞下。③治疔毒:地枯牛七个。以六个捣绒敷疔顶,另一个不捣放疔头上,用布包好。(①方以下出《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④治瘰疬破烂:沙谷牛合硼砂、冰片少许,捶烂敷疮,用膏药盖之。(《生草药性备要》)⑤治竹木刺及铁沙入肉不出:地枯牛配南瓜瓤敷患处。(《四川中药志》)
出处: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摘录: 《*辞典》
本文地址:/caoyao/cidian/0F.html
&&& 下一篇:没有了
别人正在查
等级:三级甲等
地区:北京市
等级:三级甲等
地区:北京市
等级:二级甲等
地区:黑龙江省
等级:二级甲等
地区:北京市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搜疾病网络平台 浙ICP备号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照医生诊断。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编中药志电子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