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获鹿镇

鹿泉政府网简介
行政区号代码:
鹿泉市政府官网:
鹿泉市政府地址:获鹿镇镇宁路6号
鹿泉市政府邮编:
鹿泉市政府电话:(9
鹿泉是城市名字。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偏西,海拔由100米逐渐降至65米,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为13.3℃,1月份平均温度为-2.1℃,7月份为25.9℃。有大理石、石灰石等矿藏,农业以小麦、棉花、蔬菜种植为主。石太铁路和石家庄-太原高速公路都贯穿该县,交通便利。
城市名称:
外文名称: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河北省中南部&
下辖地区:
9个镇,3个乡
政府驻地:
获鹿镇镇宁路6号&
地理位置:
河北省中南部
603平方千米/601.1平方千米&
36万(2001年)
气候条件:
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
著名景点:
抱犊寨旅游景区,九景山庄,西山森林公园
地区生产总值:
人均生产总值:
其他市县政府
鹿泉今日天气
鹿泉市便民网站
其他市县天气查看: 154|回复: 0
关于邢台的十个传闻,你听说过几个?
主题帖子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47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5287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4712,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5287 积分
1啥?以前的邢台叫做邢侯国?千真万确。即使在今天,我们也经常用“邢襄故地”来称呼邢台。古邢侯国,商末时的诸侯国之一,即今邢台市之地。西周至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即今邢台市,国君为姬姓。邢朋叔(周公旦第四子)初封,后裔邢元公亡国自祖乙迁邢后,邢为商代的国都长达129年之久,盘庚迁殷后,邢地称作井方。商代末期,井伯被擢封为邢侯,始建邢国,为了西周邢国区分,一般称作古邢侯国,即今邢台市,商纣王时在邢侯国的沙丘之地扩建沙丘宫苑为离宫,邢侯不堪纣王胡作非为,愤而进谏,被纣王杀死在沙丘宫,《汉书·古今人表》中有“邢侯”的记载,《帝王世纪》说“邢侯为纣三公,以忠谏被诛。”《广宗县志》记载大平台村南之沙丘台即为商纣王沙丘宫遗址。以上不是猜测,更不是空穴来风,曾出土于邢台的邢侯簋即可证明一二。周初之邢国是周公第四子的封国,周成王所封。商代,殷墟北面已有邢国,即商王祖已所迁都之处,也是拱卫商都北大门的战略要地。周灭商后,把商王畿分为邶、卫、鄘三个封区,设立三监,据考,邶包括太行山以东、漳河以北的地区,今邢台市当时为井方,在邶的封区,由武庚监管。《十三州志》也记载,邢州为“殷时邢国,周封周公旦之子为邢侯,都此。”《通典》说巨鹿邢州:“古祖乙迁于邢,即此地,亦邢国也。”这些古籍所说的襄国、邢州,即今邢台市。2有关于卧牛城的几个说法邢台也称牛城,这个说法也是有来历的。对其来由有以下几种不同解释:1、据史书记载:邢台城为春秋时邢侯所建,十六国时期由后赵皇帝石勒扩修,北宋时又进行重修。城墙周九里十三步,阔六步,上可卧牛,故俗称卧牛城。2、民间传说:很久以前,邢台一带土地肥沃,水草丰美,当人们初来到这块土地上时,看到一头神牛,头南尾北,席地而卧。于是人们便在神牛卧过的地方定居下来,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城镇。人们称自己的城镇为卧牛城。3、民间传说:相传古时某年天降暴雨,农田被淹,洪水逼城,百姓遭难,有一神牛从天而降,喝退了洪水。“牛城”的称谓反映了邢台人民对牛的勤劳、敬业、开拓、奋进精神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激励着牛城人民战天斗地、改造自然的雄心壮志。传说典故源远流长,直到今天,邢台市还有许多关于牛的掌故、遗迹。邢台至今有东牛角村和西牛角村,北面有牛尾河横贯东西。一些“老邢台人”大概还记得,邢台影院和新华印刷厂一带,从前叫作“拴牛橛”。另外,市内还有南肠街和北肠街,传说便是神牛的肠子变化而成,不过现在人们往往把“肠”字写成“长”字,叫成南长街和北长街了。3牛郎织女传说始于何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广为流传,很多人认为它始于邢台。据说,邢台西部太行山牛家庄,有个农家小伙子,叫牛郎。父母下世早,他便跟着哥嫂度日。哥嫂待牛郎非常刻薄,要与他分家,其他的都被哥哥嫂嫂独占了,牛郎只分得了一条老牛和一辆破车。有一天,老牛突然开口说话了,它对牛郎说:“牛郎,今天你去碧莲池一趟,那儿有些仙女在洗澡,你把那件红色的仙衣藏起来,穿红仙衣的仙女就会成为你的妻子。”经过老牛的指点,牛郎最终与织女结为夫妇。他们男耕女织,相亲相爱,日子过得非常美满幸福。不久,生下了一儿一女,十分可爱。可是,王母知道这件事后,勃然大怒,马上派遣天神仙女捉织女回天庭问罪。牛郎追去,无奈无法横越天河。牛郎和孩子也哭得死去活来,连王母也稍稍为牛郎织女的坚贞爱情所感动,便同意让牛郎和孩子们留在天上。每年七月七日,让他们相会一次。那一天,无数成群的喜鹊飞来为他们搭桥。鹊桥之上,牛郎织女团聚了。他们搂抱着儿女有无数的话儿要说,有无尽的情意要倾诉啊!4大陆泽传说始于炎黄时期?这个传说较为古老,甚至追溯至炎黄时期。传说蚩尤是大陆泽附近巨鹿一带的氏族,黄帝部落因为气候干旱从陕西东迁到邢台地区,黄帝部落于是定居在了轩辕岗一带,发展农耕,与在冀南冀中的蚩尤九黎集团发生冲突和争夺战,蚩尤顽强抵抗,黄帝九战不胜,遂转战到冀北涿鹿之阿,三大文明集团发生了激烈的交互冲突和融合,留下了巨鹿,涿鹿、获鹿、束鹿等一系列地名。尧时,活动在河北一带,尧曾在隆尧的尧山禅让给舜,邢台以前的尧山县(唐山县)叫名两千多年,就因为这个,后来改成隆尧县了。古代邢台西依太行,东临黄河,为黄河三角洲之地,传说夏朝建立以前,发生了大洪水,舜派鲧治水,鲧采用堵的方法,在今邢台临西一带修建堤坝,但是治水不成功,舜杀了他,又派他儿子禹治水,禹用疏导方法,把黄河水从河南孟津开始疏导各大支流、主流入邢台中部大陆泽,然后又从大陆泽开始疏通九道河流入海,治水成功,舜传位给禹。5任丘人扁鹊来到内丘的始末?世人都知,扁鹊和中医药文化传遍华夏,然而扁鹊这一代名医是怎么死的,作为任丘人,他又是如何来到内丘的,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有古为证,扁鹊原名秦越人,今任丘人,医术名闻天下。一次,过晋国,得知晋国大夫赵简子疾五日,不省人事。扁鹊仔细切脉诊断,用药后“不出三日”病痊愈。赵简子为报扁鹊厚恩,在中丘(内邱)之蓬山赐田四万亩,作为秦越人食禄、栖居之地。后扁鹊过虢国,闻虢太子:“暴厥而死”,觉得可疑,入宫后,查看太子“尸体”,“当闻其耳鸣而鼻张,循其两股以至于阴,当尚温也”。断为“尸厥”症,经药、针、熨并用,太子苏,遂拜师于扁鹊,随扁鹊定居蓬山,在蓬山一带来药行医,并时常行医来药游四方,后在石洞修身养性,此石也由此而称太子岩。至今在内丘尚留有太子岩、太子楼等遗址。扁鹊起死回生术名倾战国,声动侯王。名声越来越大,令秦国的太医令李醯嫉妒。他一贯骄傲自大,妒贤妒能,“自知技不如扁鹊也”就秘密收买两个亡命徒杀害了扁鹊。据传:当秦越人被害的疆耗传至蓬山一带,当地老百姓悲痛欲绝,就聚义选拔几个精明能干的人,虢太子率领他们千里迢迢,连夜跑到秦都咸阳一带将秦越人的头颅偷偷抱回,葬于蓬山脚下,并在九龙河畔修盖了庙字。从此焦子村、狼家庄合二为一,改村名“神头”,又将扁鹊和弟子来药的山峰命名为鹊山,此名一直沿用至今。这正是“虢太子率众盗尸”和“扁鹊‘全尸'葬故园的故事,扁鹊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把蓬山改名鹊山,把虢太子在鹊山修身养性的山峰叫做太子岩,太子岩海拔高度1141米,为鹊山最高峰。6孟昶是如何亡国的?春节贴春联(又称对联)是中国人的重要习俗。据考证,中国人春节贴对联,始于后蜀皇帝孟昶,他所撰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是:“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孟昶(919~965),五代后蜀后主,邢州龙岗(今沙河孟石岗村)人。五代十国是唐朝之后一个乱世,当时中原是逐鹿的主战场,在西南一隅之地先后建立前蜀和后蜀。后蜀的创立者是孟知祥,其称帝半年去世,其子孟昶继位。有人认为孟昶是一个毁誉参半的皇帝。他继位初期,以前蜀王衍亡国为戒,励精图治,勤于政事。他十分重视发展农业,颁布劝农桑诏,要求地方官吏以农桑为要务,有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孟昶对文化教育也比较重视,下诏将九经刻于石上,以利传颂,又广设学馆,以使更多的人受到教育。史载,孟昶统治初期,后蜀粮食充盈,经济繁荣,“斗米三钱”,到处呈现出歌舞升平的景象。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昶在后蜀经济发展和安定的环境中,忘记老祖宗孟子的教导,逐渐产生了偏安一隅不思进取,尽情享乐的思想。他广建新宫,广采美女。后蜀明德元年(934),孟昶下令,凡民间十三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美女,一律选入宫中。一时搞得蜀中人心惶恐,举国骚动。他的荒诞导致后蜀政治腐败,国力日衰,臣僚们也上行下效,聚敛盘剥,引起蜀国人的共愤。宋太祖得知孟昶已失去民心,便大举伐蜀。做了俘虏的孟昶,尝到了亡国的滋味,抑郁成疾,七日而亡。7怎么确认刘秀登基于邢台?这个说法有据可询。据《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光武于是命有司设坛场于鄗南千秋亭五成陌。六月己未,即皇帝位。燔燎告天,鄗于六宗,望于群神……”在盛大的登基仪式上,烟火燎绕,钟鼓齐鸣,刘秀在群臣礼拜之下,当上新建的“汉”朝皇帝,年号建武,后世称为光武帝。可见,光武帝刘秀登基地在鄗南千秋亭。并且,柏乡县固城店村曾经发掘出的大量建筑物构件、基址、砖瓦、碑刻,以及原镶嵌于北城门上的青石古匾“古鄗城”,让专家确认柏乡县固城店村即为古鄗城所在地。从固城店村向南,十五里铺(旧称光武庙村)西侧,曾出土汉代建筑材料如板瓦、筒瓦、瓦当等。其中有一件带“鄗”字铭文陶碗,还有一个刻有“千秋万岁”字样皇家建筑专用字样的铭瓦。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在此遗址出土了一块记载宋代光武庙情况的残石幢,此处还发现了明代万历“汉光武庙庄谒刻石”、清代乾隆丙寅年知县郑镇勒石镌碑“汉光武帝千秋亭遗址”。根据以上发现以及史料考证,专家们认为,柏乡十五里铺(旧称光武庙村)西侧,即为“鄗南千秋亭”遗址,也就是光武帝登基的地方。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理事刘敏在会上说:“东汉200年的历史,就是从柏乡这片古老的地方开始的。”8抗大选址在邢台山区有原因?经过一年零四个月的艰难行军办学,1940年11月,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由延安辗转迁址到邢台县浆水一带,在这里进行了两年零三个月的敌后正规化办学,培养了六、七、八三期学员。抗大在浆水办学的艰苦历程和从事革命活动的伟大实践,是河北邢台抗战和教育史上极其重要的篇章。抗大总校在到达浆水之前,曾派出了当时的代理秘书长李挺率勘察小组到浆水一带进行实地勘察,发现浆水四面环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加上抗日政权在这里建立得较早,当时浆水是邢西县抗日县政府所在地,群众基础较好,所以浆水被选为敌后正规化办学的地点。当年,抗大将校部设在前南峪,何长工、腾代远两位校首长在前南峪村的民房里居住,政治部设在浆水,卫生处设在安庄,医院设在桃树坪村,供给处设在河东村。校部设军事教育科和政治教育科,另设学员部、上干科和基本科。抗大挺进敌后办学时,正值华北一带连年遭受史无前例的水灾、旱灾、蝗灾特大灾害,再加上战争的破坏和敌人的经济封锁,生活比起延安时更加困难。并且抗大在浆水期间,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日寇的扫荡,封锁不断发生,给教学带来了极大困难。针对当时学校流动性大,学员体力消耗大,疲劳过度,时间不能保证等情况,抗大运用了沙盘学习法,即让学员每人削一根大木笔,经常带在身上,每到一处,设置沙盘,稍有时间,教师就发下识字条,让学员在沙盘上练习写字。即使战争发生了,在频繁地行军中,他们仍要坚持练习,在行军中,前面的学员背上挂个识字板,作为后面学员的学习黑板,边走边识字。同时,还规定每天行军不超过60里,一天要挤时间学习两个小时,不超过40里,行军间隙、饭前饭后都要组织学习。另外,还运用俱乐部、墙报、军政演讲会和问答会的形式组织学习。抗大挺进华北敌后办学,培训了成千上万的优秀军政干部,使他们成为抗日人民军队和抗日民主政府的骨干力量。他们活跃在敌后各个战场,带领部队、民兵和广大群众,开展游击战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打伏击、毁碉堡、破公路、扒铁路、炸桥梁、拔据点,打得日、伪军人仰马翻,魂飞胆丧。因此,日寇把抗大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他们发誓要“消灭抗大”。1942年5月,日军纠集邢台、太原的兵力,以四路合击扫荡前南峪抗大总校,北路之敌由临城、赞皇经宋家庄向浆水猛扑;东路之敌由邢台出发向浆水直插;南路之敌由沙河向浆水猛扑,西路之敌由山西昔阳、和顺向浆水逼进。面对穷凶恶极的敌人,彭德怀亲自来到前南峪,向抗大师生作了“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明确指示抗大,作好一切迎战准备,具体任务是:保存实力,安全转移。面对敌人的进攻,根据彭副总司令的指示,抗大提出:不仅要保存实力,取得反扫荡的胜利,还要使学员从中学到反扫荡的战略战术,反扫荡不仅是为了战争,而且是为了学习,培养人材。这就充分体现了军事学校的特点。抗大陆军中学的师生,一直穿插在深山密林中与敌人换位置、转山头、兜圈子,开展声东击西的“麻雀战”。抗大在两个多月的转战中,边战斗边学习,配合主力部队歼灭日、伪军17000余人,彻底粉碎了日寇的“拉网扫荡”,6月底,胜利返回浆水镇前南峪。抗大成功地粉碎了日寇合击的捷报传到党中央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十分高兴,并向抗大专门发来了贺电,祝贺他们在敌后-—邢台浆水取得了一次重大胜利。毛泽东说,有了抗大我们腰杆子就硬了。朱德同志也说,我们在延安要为你们开庆祝会呢。日,中国抗日军政大学完成历史使命,更名为东北军政大学。9梅花拳被誉为“文化拳”的原由?梅花拳流行于广宗、平乡和威县一带,以广宗、平乡两县为主。据《广宗县志》和《平乡县志》记载,梅花拳在明末清初传入当地。自清初以来,以平乡为中心,梅花拳遍及冀、鲁、豫,辐射全国十数省市区及五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至今平乡县253个行政村,村村习练梅花拳,有梅花拳班的村庄占70%。广宗、威县、巨鹿、南和、鸡泽、永年等周边县市习练人数也较多。从1991年开始,每年正月十六在后马庄梅花拳圣地组织举办“中国?平乡梅花拳联谊会”,吸引众多海内外梅花拳弟子、专家学者和武术爱好者前来祭师拜祖,切磋交流。梅花拳融周易八卦于拳理,化阴阳五行于招术,文武双修,不断发扬光大,先后出现邹宏、景廷宾等著名拳师。其组织形式分文场和武场两部分,文场领导武场。文场领导层侧重研究集“三教”学说精义的文理,负责管理拳内事务;武场弟子通过武功锻炼体悟拳理拳法。武功锻炼的层次和形式分为架子、成拳、拧拳、器械四部分。梅花拳的动作套路朴实大方、威武雄壮,既有表演观赏价值,又有技击制敌的实战功能。梅花拳还以文养武、以武济文,其指导思想和套路均遵循中国传统文化“五行八卦九宫太极无极”原理,因此梅花拳又被誉为“文化拳”。10普彤塔如何取代白马寺成为中国是第一佛塔的?首先要介绍一下白马寺。相传公元64年,汉明帝刘庄住宿在邢台市的南宫,夜里梦见一个头顶放射金光的金人。有大臣破解说这是西方一个叫佛的神人。于是汉明帝就派人到西域拜求佛法。三年后,使者同聘请的印度高僧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返回洛阳,汉明帝亲自迎接。第二年,在洛阳西雍门外建起了寺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故名白马寺。由此有人认为中国最早的佛寺、佛塔建在洛阳,即白马寺。后来经过后人考证,此说法又被推翻。据最新的研究表明,中国的第一佛塔原本是坐落于邢台市所属的南宫市里的普彤塔。1966年邢台大地震时,从普彤塔塔顶震落下来的观音菩萨雕像,其背部刻有的铭文明确记载,普彤塔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也就是公元67年,与历史上记载的白马寺建寺时间公元68年要早一年。此情况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后,立刻引起全世界的瞩目。这一震惊世界佛教界的新发现,随着研究的日益深入,越来越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汉高祖四年设南宫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相传,春秋末年,孔子一个叫南宫适的弟子,在路过这里时,言此地有伏龙栖凤之象,地下必有玄密,于是在此隐修多年,南宫地名便由此而来。相传,佛塔选址南宫城内,是因为汉明帝刘庄随其父光武帝刘秀被王莽追杀,曾在南宫停留,并在“大风亭”下,对灶燎衣、吃饭歇息。刘秀言此地是风水宝地。这段故事在明、清、民国等《南宫县志》各版本中均有记载。说是汉武帝刘秀巡视河北,听说王莽追兵赶到,便急渡滹沱河逃之南宫。时遇大风,引车入道旁一空舍内。冯畀抱柴、邓禹点火,帝对灶燎衣。因此,在永平十年摄摩腾和竺法兰在从阿富汗到洛阳的途中,汉明帝刘庄便命他们在这块伏龙之地-- “大风亭”附近修建了佛塔--普彤塔 ,以示此地神圣,需人景仰。塔名取“普彤”二字,源自于佛经《妙法莲花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解释:“普以周普为义”。佛学“普渡”指大慈大悲,普渡众生。“彤”为朱色。东汉时,后妃住的皇宫涂为朱红色,通常叫“彤庭”。因为塔后普彤寺内供奉着菩萨,塔身及寺均为朱红色,故取“彤”字,所以塔取名为“普彤塔”。有塔就有寺。在普彤塔后就是普彤寺。原寺早已毁于战火之中,现在的寺院是南宫市1996年重建而成的。您只需负责阅读我们负责新闻最大的媒体微信邢台影响力我们广告招商本微信广告招商责任编辑:青鲤招商微信: 手机:魅力邢台,荣耀河北
家乡区县:
邢台市,简称&邢&,旧称邢州、顺德府。位于京津冀区域冀中南地区中心,是华北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有着3500年的建城史,[1] 曾是商代祖乙中兴之都。历史上四次建国、三次定都,素有&邢国故土、襄国故都&之誉。[2] 在悠久的历史中,涌现出中医圣祖[3] 扁鹊、五代明君柴荣、唐朝名相魏徵、宋璟,元代科学家郭守敬等一大批历史名人。
邢台市[4] 辖2个区(桥东区、桥西区)17个县市173个乡镇,与山西、山东二省接壤。[5] 总面积1.25万平方公里,[6] 人口747万(城市93万),是中国北方最早形成城市的地区之一,历经郡州府市一脉相承。境内京广铁路、京广高铁、京九铁路三大干线纵贯南北,邢和铁路、邢黄铁路横贯东西,与京港澳高速、东吕高速公路、邢衡高速、大广高速、青银高速形成交叉,邢字古通&井&,古邢台百泉竟流,故称井方,上古时期黄帝在邢台干言岗(轩辕丘)建井田,筑邑而居,史称&黄帝凿井,聚民为邑&。上古时期,尧帝晚年曾建都于柏人城(邢台市隆尧西)在此禅位于舜,大禹为治理洪水,曾疏导九河之水于邢地大陆泽。夏代《禹贡》定九州,邢属冀州。商代祖乙九年(公元前1500年)迁都于邢(邢台市),商朝末期,邢侯为纣王三公之一。西周初期,周成王封周公第四子(姬苴)为邢侯,分封邢国为周朝53个姬姓国之一。春秋时期,邢迁都夷仪,附庸齐国,亡于卫国,后归晋。战国初期,三家分晋,辗转属赵。
秦汉魏晋南北朝:钜鹿郡、冀州、襄国郡
秦代设钜鹿郡(治平乡西)为全国三十六郡之一。秦朝末年,张耳、陈余据信都(今邢台西)拥立赵歇为赵王,钜鹿之战后项羽封张耳为常山王,都襄国(辖常山、钜鹿等),汉代析钜鹿郡一部分置为清河郡、广平郡。建武元年(公元25年)汉光武帝刘秀在鄗城千秋亭(今柏乡)登基称帝,建立东汉。(184年)张角发动黄巾起义揭开三国序幕,曹魏时期,邢地均为冀州(治柏乡县)辖常山、钜鹿、清河等九郡(国)。西晋后期,爆发八王之乱,(312年)羯族人石勒据襄国,建立北方割据政权,史称后赵。(319年)石勒称大单于,京都襄国城(今桥东区)[7] 是当时中国北方的政治中心。咸康元年(335年)石虎迁都于邺,襄都置为襄国郡。
隋唐宋金:邢州
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襄国郡改设邢州(治桥西北)辖青山、唐代河北道
内丘、龙冈、柏仁、南和、平乡、巨鹿、任县、沙河九县。大业二年复名襄国郡。
唐武德元年,襄国郡改为邢州总管府,辖邢、温、和、封、蓬、东龙、起州等州。武德四年改设邢州,辖内丘、青山、龙冈、沙河、南和、平乡、任县、柏仁、巨鹿九县,为上等州,隶属于河北道。(646年)唐太宗李世民在邢州修建大唐祖陵。天宝元年(742年)邢州复钜鹿郡,至德二年(757年)复改邢州。中和元年(881年)孟方立迁昭义军节度于邢州。
五代邢州为边冲重镇,先后设有保义军节度、安国军节度,节度衙门驻邢州,辖邢、洺、磁三州十八县。北宋沿袭邢州,置安国军节度,上属河北路,后改属河北西路,真宗年间曾设邢州都总管,宣和元年(1119年)邢州改为信德府,辖域不变。
金天会六年(1128年)信德府复为邢州,辖域沿袭北宋建置,仍设安国军节度,为河北西路两大节镇之一,辖有八县四镇,八县为唐山、邢台、内丘、平乡、任县、沙河、南和、巨鹿;四镇为道武镇(今广宗)、新店镇、綦村镇、团城镇。
元明清:顺德府
元初设邢州安抚司,元中统三年(1262年)忽必烈诏命:&以邢州为顺德府(治桥东区),割磁州、洺州、威州三州为属郡&。至元元年(1264年)顺德府改为顺德路。元代顺德路由中书省直辖,称为&腹里&。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顺德府隶属北平行省,永乐元年(1403年)顺德府直隶于京师(北直隶),辖内丘、巨鹿、唐山、邢台、沙河、南和、任县、平乡、广宗九县。顺治元年(1644年)顺德府归属清朝,辖域沿袭明制,仍属直隶省。
民国时期:顺德道、邢台市
民国初期,撤府存县,1936年拆分为十三、十四、十五行政督察区[8] (1939年,河北省会迁至邢台县路罗镇)。1937年10月,日军占领华北地区,日伪华北委员会设冀南道,辖大名、邢台、濮阳、邯郸等32县,道尹驻今邢台市桥东区。1940年7月,冀南道分设顺德道,辖今邢台市15县,道尹驻桥东区。
行政督察区 辖县 行政督察驻地第十三区(尧山区) 尧山、内丘、隆平、任县、宁晋、赵县、高邑、临城、柏乡 尧山县第十四区(南宫区) 南宫、冀县、枣强、新河、清河、巨鹿、广宗、威县、平乡 南宫县第十五区(邢台区) 邢台、沙河、南和、鸡泽、永年、邯郸 邢台县
民国时期日占区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政府:1928年,中共在邢台成立直南特委,负责邢台、大名、邯郸等27县的工作。
1938年,撤销直南特委,设冀南一专区 ,辖井陉、获鹿、高邑等10县,专区行署驻邢台县。同时设冀南四专区,辖南和、任县等12县,行署驻南宫县。1940年中共中央北方局将冀南一专区改为太行一专区,辖内邱、临城、高邑、赞皇、元氏、邢西、和东等13县。
1945年9月,邢台解放后顺德道取消,设立邢台市,为太行区直辖市(专区级);1949年8月,恢复河北省建制后,太行一专区、冀南四专区合并成立邢台专区,辖柏乡、内邱、隆尧、邢台、南宫、临城、沙河、宁晋、新河、任县、平乡、巨鹿、广宗、威县、南和15县,专区行署驻邢台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邢台市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邢台专区辖域不变。[2] 邢台市在河北的位置
1952年,清河县划归邢台专区。1958年撤销邢台专区和邢台市,1961年恢复邢台专区。1964年,设立临西县,属邢台专区。1970年更名为邢台地区,辖1市17县。[9] 1983年邢台市改为地级市,辖桥东、桥西、郊区。1986年撤销郊区,邢台市辖2区。
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邢台地区和邢台市合并为邢台市,辖桥东区、桥西区,隆尧、内邱、临城、柏乡、邢台、威县、巨鹿、宁晋、新河、任县、南和、平乡、广宗、清河、临西15县,市政府驻桥东区。[
是中原经济区的北方门户。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
大家都在看&&&今日时间:
中共石家庄市鹿泉区委、区政府新闻门户网站
鹿泉现代人物
  王克新&  王克新(),男,鹿泉市东焦村人(原属井陉县),1920年考入顺德(今邢台市)直隶省立第四师范,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放假期间,他回乡组织青年们开展文艺宣传活动,呼唤民众破除封建迷信,推倒泥胎神像,开办新学堂,因此受到封建势力的极力阻挠。家族中有一长辈是有名的“红炉锥”,认为王克新的举动大逆不道,发誓说,如果推倒神像办学堂,他就以命相抵。王克新也发誓说:“如果推不倒神像,办不起学堂,我宁愿不再继续求学!”正月正是人们求神拜佛的日子,王克新带一伙青年人手持大绳拉倒神像,将东焦村的大佛殿变成了新学堂。有了学堂就有了宣传的阵地,每逢放假,他就利用学堂开展革命宣传。1924年王克新回井陉县任高小教师,向学生灌输革命思想,传播马列主义,为井陉、获鹿建党做了思想上的初步准备。&  1925年调河南工作,先后担任信阳扶轮小学校长、中共信阳特支常委兼共青团信阳独立支部书记、中共郑州市委书记等职。五卅惨案后,领导成立了信阳各界沪案后援会和豫南救国会,组织工人罢工、学生罢课,抵制英货日货,募集捐款,集会游行;组织“远征队”到郑州、开封示威,在开封推动了进步社团的联合,成立了青年联合协社,出版了《河南青年》,创办了青年夜校和俱乐部。1927年10月前往信阳、确山、汝南等地建立特委和县委机关,部署发动农民武装起义,成为豫东南农民起义的主要领导人。日率农民军在汝南县王楼村抓捕劣绅、开仓分粮时,遭国民党军队和地主民团袭击,战斗中身负重伤,12月9日在驻马店医院医治无效牺牲。&  王克新是河南早期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杰出的领导人之一。日中央机关报《红旗》第六期特发《悼念我们的战士DD王克新》,给予王克新高度评价:“克新的战死,是中国共产党员为完成他们的任务,成千成万的牺牲中伟大的一个,是革命的巨大损失!”&  贡春林&  贡春林,男,鹿泉市宜安镇新寨村人,青少年时期曾读过几年书,受进步思想的影响,产生了对黑暗社会不满和对当家作主的向往。1928年初,中共井陉县委委员孙雨培来到新寨村,以教书为掩护秘密开展革命活动。贡春林常到学校做木工活,在孙雨培的启发教育下,他思想进步很快,懂得了劳苦群众要翻身,就必须团结起来,必须参加无产阶级政党的道理。1928年春天,经孙雨培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获鹿县发展的第一名共产党员。1929年夏天,孙雨培在新寨村建立了鹿泉市第一个党支部,贡春林任支部书记。支部成立后,贡春林领导党员、群众积极开展革命斗争,斗争的矛头直指压迫剥削民众的封建地主。&  1934年,贡春林利用卖书、卖文具之机,把大量宣传品散发到平山、灵寿、行唐县一带,标语、传单贴到平山县伪警察所门口,弄得敌人惶惶不可终日。1935年农历二月,贡春林同其它村党组织,共同发动组织了800多名贫苦农民参加平山县木盘村的抢粮斗争,并取得了胜利。&  抗日战争爆发后,贡春林带领同村10多名党员一起奔赴平山县,在洪子店参加了八路军一二O师“平山团”(七一八团),走上抗日第一线,不久牺牲。&  孙云鹏&  孙云鹏(年),天津人。1907年到获鹿县石家庄正太总机器厂当机床工人,较早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张国焘、朱务善等人到石家庄活动时,与孙云鹏建立了联系。不久,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分部主任罗章龙和长辛店工运领导人史文彬来到石家庄,经史文彬介绍,罗章龙认识了孙云鹏,并住在孙云鹏家,俩人成为至交。1921年9月孙云鹏加入“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同年12月,从长辛店工人俱乐部学习结束后,由罗章龙介绍,在北京大学西斋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石家庄第一名共产党员。&  在中共北京组织和劳动组合书记部的领导下,孙云鹏开始在石家庄创建地方党组织和开展工人运动。1922年9月建立正太铁路工业研究会传习所,后改为正太铁路总工会,孙云鹏担任会长。先后介绍施恒清、李庆元、王凤书、赵永庆、米振芳、李国庆、孙云鹭、崔庆瑞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正太铁路中共小组,孙云鹏任组长;同时成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太铁路总机器厂支部,团员发展到20名。这是石家庄最早的共产党、青年团组织。&  1922年12月任正太铁路总工会委员长,参与领导了正太铁路三次大罢工。1923年6月到广州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并向大会做了关于“二七”被捕工人救济情况的报告,1924年2月当选为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委员长。张国焘在北京被捕后,供出孙云鹏,孙云鹏于7月9日在石家庄被捕,冯玉祥北京政变后,国会议员中的共产党员李锡九保释孙云鹏出狱。后孙云鹏回到获鹿县,继续组织工人运动,公开恢复了正太铁路总工会,担任总工会委员长。1925年5月,孙云鹏在广州参加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当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经济部长暨上海办事处主任、驻湖北总代表。北伐战争期间,担任北伐军铁道大队秘书、队长、书记官等职。蒋介石四一二政变后,为躲避“清党”离开队伍返回天津。后受党组织派遣,参加筹备郑州工会、天津恢复铁总等工作。1931年天津党组织被破坏后,与党组织失去联系。石家庄解放后,孙云鹏到石家庄铁路分局工会工作,1957年退休,日病逝于天津。&  马白妮&  马白妮(),革命堡垒户。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被卖到孟岭村一地主家当侍女,后被岭口村40多岁的长工高发田买回为妻,人称“高大娘”。&  七七事变后,八路军来到岭口村,她一家像迎亲人一样把八路军接到自己家里,对战士照顾得无微不至。1938年她的儿子高喊庆加入共产党,不久又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她和丈夫主动承担起通风报信、探听敌情等工作。由于岭口村的地理位置好,便于出入隐蔽,县区干部经常在这里落脚、住宿,她家就成了县区干部的家。为保证抗日干部的安全,她和丈夫在自家的梯田下挖了一个秘密地洞。后来,又在炕洞里、驴糟下和夹壁墙内修了三个不同类型的地洞和暗室。在她家的带动下,全村掀起了挖地洞、建暗室的热潮,为保护干部战士起了很大地作用,岭口村也被抗日干部誉为“小边区”。1943年春天的一个上午,井陉城和牛山炮台的伪军包围了岭口村,此时建屏县武装队大队长曹维屏正在她家。面对突发情况,她把曹维屏安置到地洞里,自己拿起扫帚扫起院子来。五、六个伪军闯她家里,到处翻腾,快要走近洞口时,她急中生智打翻窗台上的盐罐,引开了敌人,使曹维屏安全脱险。&  在艰苦的战争环境里,她家不但是抗日干部的避风港,也是伤病员的“疗养院”,凡是在她家休养治疗过的,都称赞她像慈母一样。中共建屏县委副书记曹维屏、平井获游击支队长韩增丰、井陉区指导员白慧光、牛山区武装大队长王顺吉都曾在她家养伤。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反动派对她一家恨之入骨。日,国民党的保安队和还乡团包围了岭口村,她儿子高喊庆为保护地道,掩护干部和伤病员,不幸被捕被敌人杀害。&  解放后,高大娘一家得到政府和乡亲的照顾。1970年高大娘因病去世,终年84岁。&  刘克信&   &刘克信(),字彰民,鹿泉市人。1915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后历任国民党军排长、连长、上校参谋长、团长、旅长、师长、教育长、总队长等职。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军第2战区第七分监部分监长,赴晋北抗日前线,担负向前线部队输送补给和向后方转送伤员及战俘等后勤保障任务。还参加了忻口等战役。1938年,转任江北站统监部第一办事处上校参谋长,驻陕西省宝鸡市,仍担任抗日前线作战部队的后勤供应工作。后任国民党中央学校第七分校高级教官。1940年,改任国民党河北民军总指挥部少将总参议兼参谋长,负责部队整训和作战计划部署任务。&  1941年5月,日军进犯晋西南中条山,河北民军奉命开赴第一线作战。经过半个多月的浴血奋战,在分兵突围时刘克信率部在野猪岭与日军遭遇,官兵伤亡极大。他亲赴第一线指挥作战,在激烈的战斗中,不幸腹部中弹多处,肚肠外溢,仍由警卫员搀扶指挥作战,最后壮烈牺牲,时年47岁。国民政府追授刘克信为“陆军中将”。   安娥&  安娥(),原名张式源,曾用名何平、张菊生,地下工作化名张瑛,获鹿县范谈村(今石家庄市长安区)人。&  1925年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肄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翌年,在大连从事宣传、女工活动。1927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回国,在上海中共中央特工部工作。1931年被派去协助田汉开展戏剧活动,发展田汉入党,并开始诗歌创作。1932年,中共机关遭破坏,安娥与党组织失去联系。1933年至1937年,安娥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等进步组织。经作曲家任光介绍,进入上海百代唱片公司歌曲部,与任光合作创作了《渔光曲》、《卖报歌》、《打回老家去》等大量旋律悦耳、意境优美的进步歌曲。&  抗战爆发后,安娥辗转来到武汉,先后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理事,继续以极大的热情从事抗战歌曲的创作。其中有冼星海谱曲的《我们不怕流血》、《山茶花》、《战士哀歌》、《抗战中的三八》、《六十军军歌》等。&  1938年3月,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成立,安娥是发起人和组织者之一,并任常务理事,创作了《战时儿童保育院院歌》、《受难的孩子们》等歌曲。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共抢救、收容、抚养战争难童三万余名。1938年与田汉结婚。1939年初冬,以《广西日报》战地记者的名义赴战区采访,创作了《战地之春》等作品。1940年1月,与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到鄂豫边区采访。抗战胜利后安娥回到上海,在上海市实验戏剧学校执教。1948年赴解放区,次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9年后,安娥先后在中共中央统战部、保卫部工作,后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央实验话剧院、中国戏剧家协会任创作员。抗美援朝时期曾赴前线访问。1956年突然中风失去工作能力,但卧床期间仍潜心文学创作。日病逝。&  主要作品有诗集《燕赵儿女》,诗剧《高粱红了》、《洪波曲》、《战地之春》等,儿童剧《假佬佬》、《海石花》,戏曲剧本《情探》(与田汉合作),歌词《卖报歌》、《渔光曲》、《三个姑娘》、《节日的晚上》等。2008年,编辑整理出版了《安娥文集》。&  崔德清&  崔德清(),又名崔得清,字景新,井陉县北王庄人,曾任获鹿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建屏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  1930年8月崔德清考入省立北平十七中学。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参加了天安门广场驱逐国际调查团、赴南京请愿等爱国活动。1932年考入北京大学史学系,1935年参加了“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1936年大学毕业后回家务农。&  1938年8月崔德清任井获联合县二区区长,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7月任获鹿五区区长,带领获鹿基干队配合韩增丰率领的第四军分区八区队迅速平息了红枪会。同年9月,获鹿县抗日民主政府(路北)成立,崔德清任县长,建立了工救会、农救会、妇救会等群众组织,带领干部到敌人的腹地落凌、大河一带活动,进一步开辟了获鹿工作。为牵制日寇“扫荡”,他带领县政府配合八区队袭击大郭村飞机场,截击敌人汽车,引起了敌人的注意,第二年2月向获鹿增兵,搜捕干部,对根据地进行分割蚕食。面对严酷环境,他晚上去村里工作,白天躲到地里睡觉,有时一夜要换十几个地方,带领干部在游击区坚持斗争。&  1943年3月,崔德清调任中共建屏县委委员、建屏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他和区县干部长期住在百姓家里,与百姓同吃同住同战斗,深得百姓赞誉。他带领干部深人敌后发动群众,帮助坚壁清野,镇压汉奸特务,并先后十多次配合部队拔除炮楼,敌人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在芦峪村看病时,汉奸医生故意打错针,使他险些丧命。1941年4月把他家洗劫一空,1944年又将他一家七口抓捕,并将他姐姐、三弟关进水牢。但他从未屈服,带领全县军民同敌人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1944年10月,崔德清调任石门城市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建国后调北京工作,历任北京市总工会筹委会组织部部长、市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组教科科长、市工商局人事室主任、市税务局和财政局副局长等职。&  刘子麒&  刘子麒&(1908――1927年),获鹿县城东桥人。1922年考入正定七中读书。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他阅读进步书刊,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积极参加学潮活动。&  1925年初,经尹玉峰、高克谦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任团支部书记,不久转为中共党员。当时,正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按照党的要求,以个人身份参加了国民党,以双重身份在社会上开展了工作。1925年,参加了国民会议促成运动,宣传中共主张,发动工农商学兵组织起来,支持孙中山的国民革命。中共北方区委派于方舟视察工作后,将正定七中党支部改组为正定特别支部,刘子麒任组织(委员)。五卅惨案发生后,刘子麒参与领导声援“五卅”遇难同胞的反帝爱国斗争,组织正定各界反帝雪耻会和各种形式的集会游行和宣传活动,把反帝爱国的群众运动从城镇扩展到农村。6月下旬,按照上级党指示,党团合并,组成党团正定特别支部,刘子麒继任组织。此时,随着反帝爱国运动的开展,刘子麒加强党团组织的发展,先后在正定女子高小、第八师范、吴兴高小、高家营高小以及北豆村等处发展党团员,建立党团组织,12月,中共北方区委肖子璋去正定视察后,将正定特支改为正定地方干事会,刘子麒任组织委员。他领导农民运动,积极开展经济斗争,在圣诞节举行了集会游行,开展了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斗争。&    1926年1月,根据北方区委指示,党团组织分设,刘子麒任中共正定地委组织委员兼团地委书记,参与领导了正属14县党团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在地委的领导下,这年党的外围群众组织如学生会、农民协会、平民夜校、戒烟酒会、勤俭会等纷纷建立,并先后在藁城、井陉、栾城、正定等县的一些村庄发展党团员,建立基层组织。&  1927年6月,刘子麒调天津工作,任中共北方区委巡视员,不幸被国民党反动当局逮捕,后解押到北京监狱。半年后,从他的住处搜出进步书刊,因此又把他转押南京监狱,不久被杀害。&  崔子屏&  崔子屏(),牛山村人,曾任建屏县一区、二区区长,革命烈士。&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崔子屏投身到反对封建军阀的革命活动中。七七事变后,他组织附近村庄的热血青年成立了地方武装马山队,开展抗日武装斗争。马山队被日伪军策反,他只身打入敌营做争取工作,反被扣押。马山队与红枪会发生摩擦时,他乘机逃脱,到井陉县抗日民主政府做民政工作。&  1940年8月建屏县成立后,崔子屏先后任一区、二区区长,镇压汉奸,袭扰敌人,征粮征款,工作十分出色。随着形势的恶化,建屏县大部分村庄沦为敌占区,县委、县政府从滹沱河南岸移到北岸。一天晚上,他和曹维屏背着征收的款项返回住地,下河没走多远,身上的棉衣和武器都湿了。当时正值冬季,河水刺骨,双腿被薄冰划破。曹维屏因长期生病,连累带冻,话也说不清,腿也抬不动,只能爬在冰上。见状,他咬紧牙关,以最快的速度把款项送到北岸,又返回把曹维屏背上岸,全力抢救,曹维屏逐渐恢复了体力。之后,他穿着单衣光着脚,走了几十里路才到达目的地。在一区工作时,他得知庄子头(现属井陉县)警察所一胡姓警长无恶不作,民愤极大,于是和曹维屏、李振海等人将其生擒,押到距庄子头不远的山沟里处死。有一个王某某,偷盗诈骗,吃喝嫖赌,无恶不作,区政府曾对他拘留教育过,释放后不但恶习不改,反而投敌当了汉奸,千方百计刺探党组织的情报。此人经常到牛山村一妇女家,重要的东西也放在那儿,其中就有记载我方情况的一个笔记本。他和曹维屏了解到这些情况后,选派一名机智的儿童团员把笔记本搞到了手。当王某某又到该妇女家时,便立即将其抓获,带到村南一个地窑里处死。&  日,崔子屏在牛山村活动时被日伪军包围,力尽弹竭被俘,遭到严刑拷打,但他大义凛然,宁死不屈。敌人无计可施,残酷地将他杀害,年仅35岁。崔子屏是后补党员,牺牲后党组织追认他为中共正式党员。1946年3月,中共获鹿县委、县政府在牛山村为崔子屏修建了纪念碑。&  贡法言&  贡法言(年)又名秋福,新寨村人。“七七”事变前,他曾在马山村以经营杂货铺为掩护,为中共地下党传递情报,印发传单等,做了大量秘密工作。事变后,杂货铺关闭。他由贡银保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次年告别妻子儿女,参加了抗日工作,先在井陉路北抗日县政府做合作社工作,经常辗转于南陉、北陉、贾庄一带发动群众,征粮征款,支援抗日。&  1942年,抗战战争进入最艰苦的阶段。由于对敌斗争的需要,党组织调他到建屏县任五区区长。当时,建屏县的牛山、马山一带,日伪碉堡林立,敌特横行、斗争形势异常残酷。为了坚持抗日,他不畏风险带领区干部在白色恐怖下坚持工作,为抗日政府和八路军筹划粮款,宣传抗日救国,发动群众支援游击战争,他的出色工作受到了抗日政府的表扬,也引起了日伪特务的高度注意。&  日晚,贡法言和抗委主任于毛树等,前往马山村开展工作,被伪国民党区分部委员马山伪大乡的郭焕树发现,密告了伪军。马山炮台出动全部伪军包围了贡法言等人,他们在敌的重重包围中,临危不惧,英勇抵抗。田昌来、杨保来当场牺牲,贡法言的子弹打完后,用石头将手枪砸毁扔在茅厕中,只身与冲上来的敌人搏斗,终因寡不敌众被俘,被押上马山炮楼,敌人用酷刑逼问八路军情况,他咬紧牙关死不开口。敌人把他折磨得死去活来,却没有得到一点口供。敌人无奈,遂将他押往牛山炮台,因他是日伪军抓捕的共产党要犯,牛山炮台之敌也不敢将他处死,又派重兵将他押送井陉县城。建屏县政府知情后,派县大队一部在通往井陉的中途七亩村附近设伏营救,因敌我力量过分悬殊,营救未能成功,贡法言在监狱关押期间,严守党的机密,坚持斗争,不屈不挠。9月29日夜,贡法言被敌人秘密杀害于井陉城南黄沟村外一个废矿井中,时年35岁。华北人民政府授予他革命烈士称号。&  齐计三&  齐计三(),原名齐得宝,平山县川坊村人,曾任中共获鹿县委书记、中共建屏县委书记。&  1930年齐计三毕业于平山县乡村师范。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任中共平山县委宣传委员,1938年任城东区委书记。1939年10月获鹿(路北)县成立,齐计三任县委书记。当时,路北地区反动势力猖獗,他不顾危险,经常只身到北胡庄一带,在雇工、长工和青年中宣传党的主张,使一批有觉悟的进步青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抗日斗争。&  1940年8月建屏县成立,齐计三调任中共建屏县委书记。他把从获鹿、平山、井陉、正定来的干部团结在一起,依靠村党支部和党员,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组织割电线,破坏公路,锄奸反特,袭扰敌人。他关心群众生活,维护群众的利益,被称作“群众领袖”。敌人开始大“扫荡”后,县委机关转移到滹沱河北面的七汲村,他经常趟过滹沱河开展敌后斗争,风餐露宿,居无定所。齐计三工作胆大心细,临危从容镇定。一次,他正在家中擦枪,敌人突然冲进村,他不慌不忙继续擦枪,敌人进门后,他举枪打死一人,迅速越墙而去。1941年9月敌人偷袭七汲村,机关人员和群众全部转移后,他又对各部门一一做了检查,然后才从容撤走。&  日晚,齐计三带领工作队和一区区委书记王连清到威东头村(现属井陉县)进行义务兵役动员,进村不久即被敌人包围,突围后转移到马村,天亮前又转移到段庄村韩义家,再次被敌人包围,为掩护其他同志突围,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1岁。建屏县在七汲村召开了千余人的追悼大会,他的遗体安葬在唐县晋察冀革命烈士陵园。解放后,当地人民为表达对他的怀念,将贯穿于平山、获鹿两县的裕民灌区改名为“计三渠”。&  齐计三的胞兄齐子才,原名齐得寿,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共平山县城东区委书记、建屏县委敌工部长、获鹿县委组织部长、副书记兼民运部长,1946冬被还乡团杀害。1950年3月,中共石家庄地委、石家庄行署、石家庄军分区在川坊村修建齐计三、齐子才烈士纪念碑&  张向南&  张向南&(1913年-2000年),原名张香楠,上寨乡北寨村人。获鹿县&(路南)抗日政府县长。&  1930年张向楠在北平特别市立师范肄业,因贴反蒋标语,被捕入狱20个月。1932年获释回家,积极向共产党靠拢。1938年6月成立获鹿&(路南)抗日区政府,张向楠被民主选举为区长。南区政府成立后,首先向人民颁布了坚持抗日、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改善人民生活、铲除汉奸特务等施政方针。南区政府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很快拥有了二十多人、十几支枪,这些人既是政府工作人员,又是游击队员。他们收缴伪钞,保卫集市庙会,袭击敌人据点,实行减租减息,铲除汉奸特务,有理、有利、有节地粉碎了“河北民军”、“十三支队”蓄意制造的各种摩擦事件,在路南群众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当地老百姓中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穷民军,富十三,打不烂的张香楠。”&  1940年1月张向楠调晋察鲁豫太行一专署工作,1945年7月回到获鹿,任路南抗日政府县长。9月,获鹿独立营成立,张香楠兼营长,设伏还乡团、克南铜冶重镇、平息井陉红枪会暴乱、参加正太战役、解放获鹿城、攻克元氏,战果辉煌。1947年7月张向楠加人中国共产党。获鹿解放后,积极组织支前工作,为解放石门做出重要贡献。同年10月南下,将原名张香楠改为张向南,以示南下决心。后历任桐柏行署财粮处处长、武汉物资接收部副处长、中原临时政府财金处处长、中南财委金融处处长、办公厅秘书处处长、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物资分配处处长等职。1954年调国务院工作,曾任财贸办公室秘书组组长、对外经济贸易部办公厅副主任、国务院办公室政治部副主任、国务院参事等职务。1987年离休。&  臧伯平&  臧伯平(1913年-&2005年),原名臧树棠,唐县臧城涧村人。曾任建屏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  1929年臧伯平入河北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学习,后加入共青团并任六师团支部书记,8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0年,转入河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读书,担任团支部书记兼保定市西关区团委书记。1931年春,后考入北平民国大学中文系,并任学校团支部书记、北平西城区团委书记。不久回到保定二师。在“二师学潮”时担任护校委员会委员、宣传部副部长及纠察队队长,被捕后和其他学生党员建立了狱中党支部,领导狱中斗争。1935年5月12日出狱,到安国秘密开展党的工作。七七事变后,臧伯平回到家乡,成立了唐县人民抗日武装自卫委员会和抗日游击队,后受命组建中共唐县县委,任县委书记。1941年8月,调任建屏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领导县政府干部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开展敌后斗争,在锄奸、征粮、征款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1943年3月调任灵寿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1944年9月调任冀晋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1945年3月调任冀察十一专署专员。十一专署与一专署合并为五专署后,臧伯平任五专署专员及第五军分区后勤部司令员,与杨成武将军共同领导军民抗击国民党军队对边区的进犯。&  1947年11月起任石家庄市建设局局长、市政府秘书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石家庄市副市长、市长,1952年任河北省建工局局长,1954年任第二机械工业部七局局长,1958年任北京航空学院党委第二书记,1964年任南开大学副校长、党委书记。&“文革”期间遭到迫害,1973年底恢复工作。1977年任天津大学校长,1978年任南开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1979年6月任教育部副部长、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臧伯平是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著有长篇小说《破晓风云》,诗集《步尘小集》,回忆录《七月风暴》和《足痕》等作品。   &  赵汝霖&  赵汝霖(1914年―1977年),宜安村人(原属井陉县)。自幼勤奋好学,井陉县高小毕业后,考入河北省立第七中学(正定七中),1932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在校期间,他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活动,参加反对反动校长的活动,1932年底被校方开除回家。赵汝霖在家乡宣传党的主张,讲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纲领,介绍红军在江西打土豪分田地等新鲜事物,吸引了很多年轻人。赵汝霖组织起&“少年队”(后改名青年团),贴标语,撤传单,启发群众觉悟。东焦村田复生,南鲍庄杨云华,牛山村杨天寿、齐庆顺,以及灵寿县齐文俭、行唐县杨士德等人经常到赵汝霖家,开展革命活动。&  1935年5月赵汝霖被西焦巡警局抓捕,遭到严刑拷打,但他坚贞不屈,把监狱当作对敌斗争的战场,组织难友同敌斗争。1937年日军占领井陉,国民党政府弃城而逃,赵汝霖和难友们趁机越狱。路上又被日军抓做民夫,走到临汾才被放回。&  1938年1月,抗日工作团来到宜安村,经团长李悦民介绍,赵汝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任井陉县工作团组长。此后,他组建了宜安村党支部,并建立了农青妇等群团组织。他发动开展减租减息运动,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许多热血男儿参军参战、奔赴前线。百团大战期间,他组织民兵破坏铁路、公路,切断敌人的供给线,沉重地打击了敌人。&  1938年9月至1945年3月,赵汝霖在中共井陉县委工作,担任宣传部长,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解放战争期间,曾任中共晋察冀二地委委员、晋察冀北岳军区和十六纵队后勤办公室主任、山西阳泉市委组织部长等。1949年9月率阳泉市干部工作团赴绥远省(内蒙)开辟新区,曾任中共归绥市组织部长、总工会主席、中华全国总工会华北工作委员会委员。1952年9月任中共呼和浩特市委第一副书记、市政协主席兼内蒙古军区直属呼和浩特武装部政治委员。1958年5月参加了中共八届二中全会。“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被关押数年。1977年5月,病逝于呼和浩特。1979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为赵汝霖彻底平反昭雪。&  冯佩瑾&  冯佩瑾(年),又名庆寿,南故邑村人,南京中央空军军官学校十期毕业。抗日战争时期是美国将军陈纳德率领的飞虎队――中国空军中美混合联队第29中队中尉分队长。&  “九?一八”事变后,冯佩瑾立志报国,三次报考空军军官学校,在1937年终被录取,在云南蒙自、昆明接受中级飞行和高级飞行训练。1940年在昆明毕业后,又被派到美国学习高级驱逐机驾驶和空中格斗训练。回国后,在保卫衡阳的战役中,击落4架日军飞机,荣获勋章。1944年夏派往巴基斯坦,接受美国最新式P51战斗机回国参战。1944年4月进驻芷江机场,多次执行对日军后勤基地、机场的轰炸任务,战绩显著,仅四个月时间,因截断日军水上运输线频频获胜,被誉为“水上鹞”。1944年5月与队友驾机空袭岳阳城陵矶码头,摧毁了由侵略日军总指挥横山勇中将亲自下令赶运长沙的弹药、粮食运输船队。1944年7月初参加对白螺矶机场的轰炸,与队友共击毁日军110余架,毁坏机场机库、跑道等设施。&  日,本该休假的冯佩瑾,代替战友驾P40战斗机再次袭击白螺矶机场。因日军加强了警戒,中美空军采取超低空飞行,当飞机掠过洞庭湖水面时,高度只有几米,螺旋浆激起的水花溅湿了机身。冯佩瑾在换用主油箱把副油箱丢弃时,飞机突然发生故障,坠于洞庭湖牺牲。&  冯佩瑾喜欢写作,常以“大捷”笔名在当时的《中国空军》杂志发表他的作品,著有《火星大队作战记》。&  齐文川&  齐文川(1915年-1991年),又名齐庆顺,牛山村人。曾任建屏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中共建屏县委书记。&  1931年齐文川到正定七中读书,受到了进步思想的影响,1932年初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3月任团支部书记。放假期间和同学赵汝霖回到牛山村,与共产党员谢亦文取得联系,积极开展革命活动。1937年11月,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共党员。井陉三区区委建立后,齐文川任组织委员兼牛山村党支部书记。1938年9月井获联合县政府成立,齐文川任民政科长,后任四区区长,与韩增丰率领的井获支队配合,武力解决了威州一带亲日的“红枪会”。1940年8月,建屏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齐文川为第一任县长,在建屏县二、三区遭受雹灾后,他组织民兵及时播种了一些萝卜和蔓菁,开展生产自救,度过了饥荒。&  百团大战开始后,齐文川等建屏县领导人带领武装总队和民兵积极配合主力部队,破坏了获鹿至娘子关段的铁路、公路、桥梁、电线,石门至平山县的公路、桥梁、电线,迫使威州、井陉、获鹿、大河、李村、蒲吾、平山等据点的守敌龟缩不出。1941年5月,齐文川、曹维屏率领县大队,在韩增丰三个连队的配合下,在火石垴(牛山村西南山名)与日军激战,打死一百多名,活捉6个,缴获大枪20支、轻机枪2挺、子弹3花蒌,以较小代价取得了战斗的胜利。1941年8月,齐文川调任正定县长。1943年3月,根据地委干部地方化的指示精神,齐文川返回建屏县任县委书记兼支队政委,县委、县政府从平山三汲村迁回到建屏县。&  1945年8月任中共冀晋四地委城工部长。1946年3月任中共冀晋区四地委副书记、四专署专员、三地委副书记。1947年9月任中共北岳区四地委副书记,同年11月调任中共正定县委副书记、书记,1948年4月随军南下,任大队长。同年8月任中共漯河市委书记。1949年11月任中共洛阳市委书记。后历任郑州市纺织机械厂党委书记、河南省委工业部副部长、三门峡工程局党委书记、洛阳拖拉机制造厂党委书记等职,1984年离休。&  张文阁&  张文阁(),田村人,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建屏县第五区青年抗日联合会主任。受晋察冀边区四分区城工部派遣,张文阁打入敌特内部做内线工作,在石门南兵营中共地下组织的协助下,建立四分区谍报站,张文阁任站长。&  石门日军南兵营是日军关押被俘抗日将士及被抓劳工的集中营,名为“石门劳工训练所”。张文阁在南兵营谋了个审讯科技长职务。为更多地为搜集情报,便于和交通员接头,也为表示对日军的“效忠”,经组织安排,他把妻子和儿子接到石门,在东焦安了家。1943年5月,张文阁获悉日军宪兵队到平山的准确时间,就通过来东焦家中的交通员杜喜顺,将情报传递到建屏县抗日武装。游击队在平山城东南义羊村南设伏,捣毁日军大卡车一辆,打死打伤日伪军数人,缴获大枪十几支。上黄壁共产党崔保子被捕后关押在南兵营,张文阁接到营救崔保子的任务后,利用巡视牢房的机会,暗送些食品给予补养。在南兵营中共地下组织的帮助下,买通看守和警卫,假称崔保子已死,装在活底棺材里,张文阁的妻子和另一妇女扮作死者家属跟在车后“哭灵”,拉到万人坑处,雇来的排子车,用一领破芦席将崔保子卷起拉走,使崔保子重上抗日战场。张文阁还利用不同的方式从南兵营救出了沿村康喜魁、田村张香林等多名被捕抗日干部。&  1944年5月,晋察冀边区四分区侦察参谋卜丁在打入伪治安军内部开展抗日工作中被日特识破,在被追捕的紧急时刻,卜丁和张文阁取得了联系。张文阁将卜丁领到东焦的家中,卜丁脱去伪治安军服,换上了白粗布褂子,紫花色土布裤子,逃过了追捕。之后,张文阁派人将卜丁送回了抗日根据地。此次营救工作被日军特务擅可拉发觉,将张文阁骗到日军乔本处,严刑拷灯,后被杀害于西花园窖坑,年仅28岁。&  王革非&  王革非(年),又名王生书、王世五,横山村人。1933年9月考入河北省立保定师范学校,投身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学生运动,1937年7月入伍,选送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7月奉命奔赴华北抗日前线,分配到冀中军区政治部,历任河北抗日民军第一支队政治委员、冀中军区警备旅团长、冀中区党委导报社编辑等职。&  在华北抗日战场,王革非率领部队转战冀中平原和太行山麓,指挥大小战斗数十次。1940年百团大战中,他带领的三团令敌闻风丧胆。1941年日军发起冬季攻势,王革非率部与日军坂垣师团激战三天三夜,掩护军区机关安全转移。1942年任冀中军区情报处(后合并为晋察冀军区情报处)石门(石家庄)情报组组长。之后,王革非打入石门日军司令部,取得情报员身份,营救出张子元等一批被俘的党政军干部。王革非和他的情报组搜集了日军3906部队对晋察冀边区施行“大扫荡”的情报共三次:1942年秋冬日军3906部队分十一路“扫荡”晋察冀军区的情报,1943年春,日军“扫荡”晋察冀军区和三光政策的情报,1943年秋冬季日军分十三路“扫荡”晋察冀军区的情报,有力地配合了根据地军民的反扫荡斗争。搜集到的重要情报还有:石门日军3906部队各个部队的住址、番号、人数、武器、军事设施等情况,日军1943年成立“华北最高指挥警备旅”(1417部队)及“日本天皇陛下义勇志愿军”等情况。&  解放战争期间,王革非仍担任石门情报站长,将国民党第三兵团罗历戎部的兵力调动、城防工事等一系列情报面呈耿飚参谋长,为石门解放做出了贡献。解放军南下时任二野情报处副处长,淮海战役前期截获了黄维兵团的重要情报。任华中局社会部情报处处长时,一举肃清国民党军潜伏武汉的特务和电台。朝鲜战争爆发后,军委总参情报部部长李克农任命王革非为海外派遣处处长,部署新中国初期的外派任务,为马连良等知名人士回归大陆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  由于积劳成疾,经组织批准,王革非于1964年3月到青岛疗养,并任中共山东冶金工业学院党委书记(后改名青岛建工学院,现为青岛理工大学)。1967年受迫害致死,1979年5月获得平反昭雪,在青岛举行了追悼会和骨灰安放仪式。&  张学风()&  曾任获鹿&(路南)县任二区区长,革命烈士。张学风,临城菅等乡西菅等村人。1938年加人中国共产党,任村长。&  七七事变后,张学风积极参加抗日活动,1942年任临城县二区副区长。1945年临城解放,9月张学风北上到获鹿县(路南)任二区区长,参加了路南人民的解放战争。&  1947年初,国民党占据了获鹿路南的大部分村庄。2月的一天晚上,张学风带领获鹿县公安局副股长张发瑞、农会主任翟章云、二区副队长张福根、通信员史小三等人,深入到敌占区庄窝村开展工作,夜宿在离村东口很近的贾庆连家。贾庆连是个单身老人,有两间北屋,一里一外,工作组就住在里间。他们的行动被村里的汉奸发现,报告了驻韩庄碉堡的敌人。天刚亮,王某某(庄窝村人,还乡队员)带20余名敌人冲进了贾庆连家。贾庆连正在外屋做饭,王某某进屋掀开锅看了看,故意问:“你家有几口人?”&“就我一个人。”“你一个人怎么做这多饭?你家一定有八路军,快交出来。”贾庆连不慌不忙地说:“没有,不信你们搜吧!”说完蹲在门边抽起烟来。敌人不敢进屋,就把贾庆连绑到房上,继续审问,贾庆连拒不回答,敌人把枪放在他肩膀上向空中鸣枪威吓他。此时,王某某捅破窗纸就要往里打枪。突然从里面甩出一颗手榴弹,吓得王XX急忙躲到西边厕所里。趁手榴弹爆炸的烟雾,张学风他们立即突围。院里、房上的敌人一齐向他们射击。张福根冲了出去,张学风、张发瑞、翟章云、史小三4人壮烈牺牲。&  敌人走后,当地老百姓把他们的尸体抬到村西庙前的一个坑内葬埋了。敌人听说八路军要起运尸体,便提前把4名烈士的尸体挖出来运到谷庄&(与庄窝临村)庙前,架起玉秫秸,燃起熊熊大火,将尸体蹿人火中。我们的人去处理4位烈士的后事时,遗体已面目全非,难以辨认,只能通过身高、牙齿和下颌的形状大致分了一下,情形惨不忍睹。&  张学风等人牺牲后,人民政府在元氏县北马村召开追悼大会,县委书记张克前致悼词,县长张向南题写&“人民忠仆”制作成木匾,赠送张学风的亲属。1951年,县委经过调查,镇压了杀害4位烈士的凶手,庄窝遇难烈士的英灵得以慰藉。&  曹维屏&  曹维屏(1917-),又名曹清亮、曹德隆,平山县西岗南村人。获鹿(路北)县委书记,合县后获鹿第一任县委书记。&  1935年曹维屏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革命生涯,曾任村支部书记、人民武装中队长、区大队长。1939年6月率领民兵600人参加滹沱河战斗,打退了日军的进攻,保卫了麦收。1940年8月建屏县成立后,他改名曹维屏,意即维护晋察冀边区东南屏障。同年9月任建屏县武装总队大队长、武装委员会主任、武装部长,参加了百团大战。1941年5月,指挥民兵配合韩增丰支队参加获鹿火石垴战斗,长途奇袭石家庄、于底、三庄敌据点。1943年10月任二区区长,着手组织区小队。1944年,指挥民兵围困牛山炮台上的一个营伪军20天之久,才放伪军逃走,自此东焦、寺庄、马山、孟岭、庄子头、黄岩、张庄、南平望、东治的伪军也随之逃走,建屏县的斗争形势发生根本好转。1945年3月任县委副书记兼社会部长,组织石家庄、井陉内线利用日本人抓捕了伪族长马祖平、伪县长王景岳。1945年8月率队参加解放平山城的战斗。日本投降后,当年11月建屏县改名获鹿县(路北),曹维屏任县委书记。1946年指挥获鹿军民反击国民党军的进攻,受到北岳区党委的嘉奖。1947年三四月配合晋察冀解放军九旅、十二旅参加正太战役,攻克获鹿县城,并连克头泉、下安、上安、威州、井陉等铁路沿线敌据点,11月6日获鹿解放。1948年1月,路北获鹿县与路南获鹿县及藁正获县所辖方村一带27个村庄合并,恢复了获鹿县的完整建制,曹维屏为第一任县委书记,领导全县人民开展土改、整党、剿匪、支前、扩军、征粮等工作。&  1948年11月曹维屏调任地委社会部副部长,1950年8月调任唐山市公安局副局长,1956年调任煤炭工业部干教司副司长,1958年任煤炭设计部总院党委书记,1960年调任华东局重工业局第一副局长,1975年调任上海市物资局副主任、副局长,1983年离休。&  王宗英&  王宗英(年)生于获鹿县同阁村,又名来秋。在家排老三,大哥王来义,二哥王来群。王宗英在本县读完小学后,考入保定第二师范学校。在校接受了马列主义参加了中共领导的学生运动。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南胡庄以教书为掩护开展党的工作。曾任中共建屏县第五区区委书记,获鹿县实业科科长等职务。&  王宗英入党后,积极工作扩大党的影响,发展党的组织,他帮助教书的大哥王来义走上革命路,还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奔赴抗日前线。在抗战艰难的1941年,他介绍二哥王来群加入中国共产党,到区政府参加抗战,兄弟三人同仇敌忾,把自己家的钱物拿出来支援抗战。最后迎来了抗战胜利。&  1946年冬,国内战争中王宗英在黄壁庄召开干部会,散会后已是半夜,估计不会再有什么意外情况,就在原地休息了,谁知有叛徒将王宗英宿地秘报了驻南白砂村的还乡队,当夜,王宗英住处被包围,王不幸被捕。&  王被押到南白砂村东炮楼上,严刑逼供,让其说出谁是共产党,王宗英毫不畏惧,义正辞严地说:“你们捉住我,我就是共产党,别人是不是我不知道!”敌人碰了一鼻子灰,恼差成怒。第二天,将王宗英五花大绑拉出炮楼,来到一水坑旁,敌人问:“王宗英,你还有什么话要说?”王宗英视死如归,开口说:“当然有话要讲,我跟共产党的心誓死不变,宁死不屈!你们杀了我,还有别人收拾你们!”说完高呼:“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此时,凶残的敌人在一旁嘀咕后,由一名还乡队员超拔王宗英小腿下部斜穿一刀,并恶狠狠地说:“喊吧!有劲你就喊,叫你不得好死!”王宗英针锋相对、毫不示弱。当刺第一刀时,他同时高呼:“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见此情景敌人又从第一刀处上移,刺下第二刀。王宗英又高呼:“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敌见王宗英果真宁死不屈,精神不倒,从第二刀口处上移,又刺下第三刀,王宗英又同时高呼:“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就这样,敌人从下往上刺,他喊声越来越小,直到一刀挨一刀地刺入胸膛,身成蜂窝状,气断身亡,惨不忍睹。&  王宗英牺牲后,家人并没有被吓倒,1947年,王宗英的二嫂张六六、小妹王爱姐、大侄女王金娥都参加了共产党。&  崔三喜&  崔三喜,鹿泉市上黄壁村人。1936年在灵寿县忽冻村秘密参加中国共产党,1938年中共上黄壁村党支部成立后,他担任锄奸组长,1940年8月调任建屏县公安局田村派出所所长,主抓县委社会部和公安局的情侦工作。日北故城据点的日军包围田村,崔三喜突围时扭伤腿骨,被捕入狱。崔三喜转押到获鹿县警备队后,建屏县社会部部长齐子才、公安局局长阎振锋要求崔三喜留在敌内部作派遗。1942年,由于叛徒作崇,被日军抓捕,虽经严刑拷打,但崔三喜始终未暴露身份。敌人挖好了活埋他的抗时,抗日政府联络员买通日本翻译官,又一次得到营救。&  中共建屏县委派他打入到平山城日本司令部情报班,在敌营中通报敌情、掩护干部、营救被捕干部,多种方式与敌斗争。县公安局股长谢又芬在西庄被宪兵队发现,三喜在房上站岗掩护他出村,还巧护送县公安局刘庆林脱险。1943年日军包围孟岭村,县大队接到三喜情报后及时转移。&  1942年6月建屏二区情报站长齐玉才、宣传干事齐友和被捕后,三喜送水送饭想方设法照料,经他“周旋”,获释。中贾壁村干部阎致祥、曲提村干部郝风林、郝三卷、义羊村支书郭将将被捕后,都是三喜活动金翻译取保回村。1943年春石门特务张自修到平山侦察,画了一张石平公路两侧各村支部分布图,三喜知情后以请客为名,将其灌醉复制了底稿,送到区委避免了重大损失。1944年夏从石门来了两个特务急于立功,三喜安置人骑车带他们出城到曲堤村,曲堤村作好应敌准备,特务一进村,就把他请到一户里,有干部民兵将他处理掉。缴获手枪两枝、自行车两辆。1944年夏收后的永乐伏击战,也是崔三喜提供的情报。1945年5月建屏县公安局长曹维屏、社会部长齐子才给崔三喜布置任务,调查平山城日军部署,准备解放平山城,他克服文化低的困难,日以继夜地工作画出了日军城防、人员武器准备图和伪军警宪特与国民党反共分子的详细住址图,8月14日,八路攻入平山城,崔三喜带领建屏县警卫队按图搜捕汉奸特务。经5个多小时的战斗,抓捕伪军、警、宪、特七八十人,三喜随参战人员到加舍休整时,在广播中听到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崔三喜又回到自己的队伍。&  魏善琦&  魏善琦(1922年-2002年),临城县南白鸽井村人。曾任获鹿县人民政府县长、获鹿县委书记。&  1939年6月,魏善琦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1942年调太行一地委工作,1946年6月调任中共获鹿(路南)县委组织部长。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疯狂进攻解放区,获鹿正太铁路以南地区的形势日益严峻。魏善琦深入各区、村,指导各级党组织开展斗争,动员保长为解放事业多做工作,对那些消极的保长则坚决给予撤换。1948年获鹿路北、路南、路东合并,恢复了原获鹿县建制,魏善琦任中共获鹿县委组织部长,两次率领担架队参加保北战役和平津战役远征支前。7月8日,他率领获鹿县600余人的支前担架队,扛着担架行李、粮袋,长途跋涉行军。由于行军时间长,他和队员们的脚上都打了泡。他们一天两顿小米饭,不但不及时,而且常夹生。住的更困难,大村里有军队,小村又住不下,难以正常休息。行军中,有的队员边走边睡,后边的人撞上前边的人是常事。就这样,他带领担架队克服重重困难,经灵寿、行唐、曲阳、唐县、完县、满城、徐水等县,历时8天,行程250公里,于7月15日到达易县,参加涞水、徐水县城战斗伤员的转运、抢运工作。他指挥担架队,冒着敌机的扫射,共运送伤员473人次,圆满完成了任务,受到第四军分区前方后勤指挥部的表扬。12月初,他率领12OO人的获鹿担架队前往支援平津战役,在北平西、南、北三面机动待命一个多月的时间。北平和平解放后,担架队凯旋而归。&  1949年2月,魏善琦任获鹿县人民政府县长,克服种种困难,组织起了一支70多人的南下队伍。1952年11月,任中共获鹿县委书记,坚持勤俭节约,自力更生,为克服财政困难做出了突出成绩,《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大有希望》为题作了报道。1954年魏善琦调任中共元氏县委书记,后调西藏工作。1963年任邢台行署副专员,1983年离休。&  杜济民()&  劳武英雄,革命烈士。杜济民,鹿泉市张堡村人。七七事变后参加了村抗日儿童团。&  百团大战后,日军加紧了对根据地的“扫荡”,同时到处建据点、修炮楼。这一年,杜济民当上了张堡村锄奸组长和游击小队长,连续锄掉了几名汉奸特务,寻机割电线、破交通、夺武器,出击袭扰敌人,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1942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了民兵小队长,组织民兵挖地道、修工事,开展了积极的防御斗争。在他的领导下,张堡村修建的地道功能齐全,具备了既能打击敌人,又能保护自己的能力。日晚,他带领民兵袭击了当地最大的李村炮楼,毙敌2名,接着又巧布地雷阵,击退了前来报复的敌人,炸死炸伤敌人13名。此后,又巧取沿村炮楼,智取马鞍山炮楼,毙敌7名,缴枪36支。在开展武装斗争的同时,他还组织全村群众成立了晋察冀第一批互助组、变工队,帮助抗日家属搞农业生产,不仅做到了户户有余粮,还向抗日根据地多交纳了公粮。为了表彰他的英雄模范事迹,1942年秋,晋察冀边区政府授予他“劳武英雄”的光荣称号。&  抗战胜利后,他带领民兵小队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敌人急欲拔之而后快。日,平山县还乡团三个中队和一个武装自卫团向张堡村进犯,他带领民兵小队奋起反击,利用地形、地物、地道和村内各种有利条件,构筑了三道防御工事与敌人展开了浴血奋战,打退了敌人的数次进攻。敌人久攻不下,只好从石门搬来正规军,炮击张堡村的防御工事。在他登上工事观察敌情时,不幸被一颗流弹击中额角,顿时眼球外露,血流不止,但他没吭一声,顽强地继续指挥战斗,直到昏倒在阵地上。战斗打了一整天,完成了自卫阻击任务。&  杜济民后被送到平山回舍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经抢救无效,光荣牺牲,时年24岁。中共获鹿县委在牛山村为他隆重召开了追悼大会。解放后,获鹿县委、县政府将新建的县医院命名为“济民医院”。&  张庆云()&  曾任获鹿区长,革命烈士。张庆云,鹿泉市岭底村人。7岁入学读书,12岁到石家庄当店员,15岁参加抗日工作,17岁时壮烈牺牲。&  早在庆云当店员时,就耳闻目睹了旧社会的种种腐败现象,对日货深恶痛绝。他曾愤慨地说:&“我们要坚决抵制日货,不买一粒日本仁丹,谁用日货,谁就是助长日本帝国主义扼杀中国!”七七事变后,家乡沦落敌手,张庆云义愤填膺,常对人们说:“人活百岁也是死,宁死不当亡国奴。要和日寇拼到底,拼掉他一个少一个!”1938年,张庆云在爷爷和父亲的支持下,同两个叔叔一起到北寨村抗日区政府参加工作,开始了革命生活。&  由于庆云年龄小,参加工作后被分配在区长办公室当公务员。他对工作竭尽全力,一丝不苟,警卫机敏,通讯及时,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称赞。张庆云吃派饭时,总是拣最赖的吃,挑最次的吃。有一次,国民党侯如墉的十三支队吃派饭,嫌老百姓的棉籽油养麦面条不好吃,倒在了大街上,庆云气愤地指责他们说:“这都是老百姓的血汗,怎能糟踏了呢!”随后,他编了一首顺口溜《有一支光想吃白面的队伍》来讽刺他们,弄得他们很尴尬。&  1939年11月,庆云与钟家庄张缎缎结婚。庆云对缎缎说:“大敌当前,爹娘送子妻送郎,誓死拼命打东洋,留恋夫妻生活的人是做不了热血青年的。”缎缎也对他说:“抗日是大事,不能误,我和全家支持你!”   1940年,敌人抄了张缎缎的家,把她父亲、长兄绑到南铜冶,又把张庆云的爷爷关进石家庄日本宪兵队。敌人称,张庆云叔侄三人必须停止抗日,归顺皇军,否则杀他全家!张庆云没有被吓倒,他对奶奶说:“爷爷被抓走,全家都难过。但只要我们坚持抗旧,敌人就没有办法,说不定还得把爷爷放回来,我们要是投降敌人,就会祖祖辈辈挨骂。”奶奶很赞成他的话。在遭受敌人的百般折磨后,爷爷被放回家。爷爷对他们说:“敌人放我回家,是让我劝你们投降的,怎么办?是抗日,还是归顺日本鬼子当汉奸?当汉奸,子孙后代留骂名。要抗日,就得豁出家破人亡。”当天晚上,全家紧急转移,分散隐蔽到山中。&  1940年6月,获鹿(路南)抗日县政府改为区政府,张庆云任区长。这年,日伪军在各村开办“佛教会”,名为自保,实为豢养耳目爪牙。7月22日晚上,庆云带区干队到岭底村,向“佛教会”宣传我党的政策,会长张老书、副会长张文廷明里点头哈腰,暗里却让敌人前来围剿。第二天早晨,驻南铜冶日军向岭底村扑来。庆云指挥区干队迅疾向西山撤退。他让大家走沟洼,自己走高地,以观察敌人动静。当撤到大庙西岗时,敌人已逼上来,走在最后边的庆云高呼:“同志们,冲啊!”回头冲向敌人,胸中数弹,壮烈牺牲。当天中午,庆云埋葬在井陉县长峪村。7月25日,获鹿县委(路南)在井陉县割髭岭召开了追悼大会。&  肖锋夫人贡喜瑞&  贡喜瑞(1923――1995年)新寨村人,1930年在本村上小学,是村里第一个女学生。第一个老师是共产党员孙雨培,孙雨培在新寨村发展成立了全县第一个党支部,贡喜瑞家成了支部的秘密联络点,每当集会时,贡喜瑞就去通知人,又在家门口站岗放哨。&  1934年到井陉高小读书,后又上师范。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从井陉师范回乡,在新寨村组织妇救会,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学习《共产党宣言》等进步书籍。马山绅士韩世棋,想让贡喜瑞给他12岁的儿子做媳妇,贡喜瑞几次抗婚不成,就身穿一身白衣,进了韩家门,在韩家,贡喜瑞动员韩家的三个女儿参加了抗日工作,然后就离家出走了。先到县委书记齐计三家住了几天后就到边区参加抗战工作,先任教师,后在平山县妇救会工作,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平山县十六区妇救会主任,在此组织起妇女自卫队,发动15至35岁的妇女参加抗日救国活动,按人头分军鞋任务。哪里工作做不通,她就出现在哪里,哪个女同胞受了委屈,妇救会就去主持正义,喜瑞经常在夜间身穿长衫,头戴礼帽带领区干队到大地主家征粮,在川坊、水碾一带征来大米,“女八路”得到各界认可。还越过封锁线到石家庄搞来盐和火柴等,成为拥军的典范。紧盯汉奸的动向,对不听劝告的汉奸予以打击,1940年2月贡喜瑞到华北联合大学学习。在残酷的战斗环境中,与晋察冀军区老五团团长肖锋结成终身伴侣。&  肖锋()原名肖忠谓,江西省泰和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万安农民暴动。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县游击队分队长、红军总政治部干事、团政治委员、旅长、军分区司令员、师长、副军长等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参加了中央苏区的历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他作战英勇,指挥果敢,一生作战1365次,先后6次负重伤,为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建立了功勋。1955年授予大校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他为我军装甲兵部队的建设做出了贡献。离休以后,他整理出版了400多万字的《长征日记》等书。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日于北京逝世。享年75岁。&  肖锋离休以后,贡喜瑞帮他整理几十年积累的400多万字的日记,献给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和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也为鹿泉市史志办公室提供了抗战史料。出版了《长征日记》《十年百战亲历记》等书。同时还整理出《八年抗战亲历记》《解放战争亲历记》《1365次战斗》《遵义战役》等书稿。&  1971年,获鹿人民兴建引岗渠,工程牵挂着喜瑞夫妇的心,时任北京军区装甲兵副司令员的肖锋和喜瑞回到获鹿,亲自到引岗渠工地视察,为工程解决难题,曾调配货运汽车两辆,55马力大拖拉机3台,嘎斯69车一辆,采购钢筋20吨,三次调拨木材150方,为工地加工并运来钢钎20吨,向北京门头沟煤矿借来9台空压机,后经肖锋协调煤矿将空压机无偿支援了引岗渠。&  张麦收()&  儿童团员,革命烈士。张麦收,鹿泉市北寨村人,父亲张宫祥是村农救会主任。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从小疾恶如仇,后担任了村儿童团长。不管是站岗、放哨,还是送信送情报,样样工作都很出色。区干部们都很喜欢他,他很快成了区干部的重要帮手。&  1946年11月的一天晚上,区农联会主任刘治珠在北寨村主持贫农平分外逃地主的财产,他负责站岗、放哨、联络。突然,他发现有二三百名敌人向北寨村扑来,立即报告了刘治珠。刘治珠一边叫大家赶紧疏散,一边拉着他向后院转移,到了后院,刘治珠先上了墙边的猪栏,打算越墙脱险。当刘治珠伸手拉他上猪栏时,因猪栏太高,他个子又小,几次都没有拉上去,眼看敌人已经逼近,他劝刘治珠不要再管他,跳墙快走,刘治珠无奈,只好离开他藏在高粱秸里面。敌人抓住他后,押着他到处找人,恶狠狠地追问他:“姓刘的从哪逃走的?”他机灵地回答:“从墙上跳下去的,往哪跑,我怎么知道?”县长张向南闻讯后,立即带领独立营战士赶来解救。敌人仓皇逃窜时,把他和他父亲及几个村干部一起抓走了。&  被敌人抓走后,他们受到残酷折磨,但没有一个人向敌人屈服。敌人见他年龄小,想从他口中知道谁是共产党员,谁是农会积极分子,但无论敌人怎么问,他不是不吭声,就是说不知道,没有吐露半点秘密。敌人把他的父亲带到他面前,说:“只要你说出谁是共产党员,谁是村干部,就放了你爹,不说就杀死他”。看着被五花大绑的父亲,他悲愤交加,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奋力向父亲扑去。凶狠的敌人狠狠地拉开他,把刀架在他父亲的脖子上,再次逼问谁是共产党员。面对残酷的选择,他依然回答:“不知道!”敌人的屠刀刺进了他父亲的肚子,血和肠子一下子流了出来。他一声惨叫,昏倒在地。醒来后,敌人又挥着沾满鲜血的大刀逼他说出谁是共产党,他宁死不屈,斩钉截铁地回答:“不知道!”冲上去和敌人拼命,被敌人杀害,年仅13岁。
稿源:鹿泉市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
•&•&•&
•&•&•&
主办单位:鹿泉市委 市政府
备案序号:冀ICP备号-1 技术支持:
最佳使用效果: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IE6以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获鹿话配音视频片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