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中草药植物纤维溶解剂溶石方剂哪儿有买的

&余生长于山村瑶寨的中医世家。一次在走访民间,发掘民间、民族医学遗产时,一位瑶族乡村老草医无私地把三代祖传秘方传授给我。并结合《黄帝内经》中(去菀陈莝)即利水散淤疗法的理论,经过多方实践研究以及四十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以广西瑶族名贵草药瑶药1、瑶药2为主组成的(消坚汤)方剂,具有显著的利水散淤作用。
&&&本人1930年出生,壮族,广西省来宾市卫校医师,副教授级,现已退休。酷爱岐黄之术对民间医学遗产的发掘,整理、开发工作,尤有所好。治病主张中西医结合,中草药、西药结合,善用以草药为主,他药为组方,攻克某些疑难杂症,颇有良效。1998年获中国民间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颁发的“中医药优秀成果奖”、“发展中医药学术贡献奖”等,三次被邀请出国参观考察。
伟大的医学家和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指出:有了人类,就有医疗活动。考古资料业已证实,壮族先民自远古以来就生息繁衍在岭南特别是广西地区。1956年在来宾县麒麟山盖头洞发现的“麒麟山人”化石,1985年在柳江县通天岩发现的“柳江人”化石,都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5万年左右的人类化石。以“柳江人”的体质特征来说,其面部低矮,塌鼻梁,颧骨较高,下巴较突,两眼深凹,是形成中的南方蒙古人种的特征。与今天壮族人的体质特征相似。近年来在桂林市郊甑皮岩洞穴遗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人体骨骼,经鉴定,距今约一万年左右。其体质形态继承了“柳江人”的特征,同属于南方蒙古人种。可见这些人类化石和文化遗址的各个阶段是相互衔接的,显示了它们之间的连续性和继承性。迄今为止,也没有发现证明这些原始人类灭绝或全部搬走的迹象。这就表明今天的壮族是由“柳江人”一个时期的人类,一代一代孳繁下来而逐渐形成的。
  壮族作为祖国南疆一个人口众多的土著民族,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和最先培植棉花的民族之一,高山畜牧业也较为发达。与这种物质生产活动相应的是,壮医药的逐步形成和发展。从柳州、桂林、南宁等处发掘的旧石器
红斑性狼疮是结缔组织疾病,由于自身免疫反应增高,破坏自身组织而引起,故也属于自身免疫疾病。我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肾精素亏,或因劳累过度,五志过极,志郁化火,暗耗肾阴,或房事不节,肾精亏损所致。阴虚则不能濡养肌肤,造成虚损重要条件,抗病能力减弱,邪浊乘虚侵犯,发生本病。阴虚既久,阴损及阳,脾阳虚衰,运化失职,水湿停聚而为浊;肾阳虚,主水无权,水泛亦可为浊。水浊与淤血凝结于肌肤组织之中,故出现皮肤水肿、红斑、丘疹及组织蛋白样变等到病理改变。病因复杂,虚实兼见,每因日晒、感染、药物、劳累、精神创伤、内分泌障碍等因素的影响而诱发。
系统性狼疮,还可侵犯脏腑,造成心、肺、肾、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以及眼部等器官损害,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体征。
治疗原则:以滋阴补肾、利水化浊、活血散淤、安正与祛邪并重为治。
熟地40克&&
二、赴春宴
芒硝40g+大黄末40g+大蒜头5个
外用法:用蒜头去外皮和芒硝同捣成糊状,再敷上药约
子宫肌瘤病理
子宫肌瘤又称为子宫平滑肌瘤,属于我国医学的“石瘕”范围,多发生在40岁左右的中年妇女,是妇女生殖系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良性、实质性肿瘤。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分为肌壁间子宫肌瘤、浆膜下子宫肌瘤、黏膜下子宫肌瘤等数种,以肌壁下子宫肌瘤最为常见。临床以月经紊乱和子宫结块为主要特征。
对于子宫肌瘤的病理、症状体征,《灵枢.水胀篇》体征作了详细的记载,曰“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胚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妇女以“肝为先天”,以“血为本”,子宫为孕育胎儿和产生月经之所,冲任二脉皆起于胞宫,隶属于肝肾,主孕育胎儿和月经正常来潮。若因肝郁气结,经行不正,外寒作用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不得泻,留蓄宫内,成为淤血;肾阳
一、农村三月
二、黄昏颂
前列腺增生症,又称前列腺肥大,我国医学无此病名,包括在“癃、闭”范围内,是男性老年人排尿困难最常见的主要病因。
前列腺位于膀胱下方,是尿道通过和射精管开口处,属于足太阳膀胱经所司,又是足厥阴肝经所辖,《黄帝内经》曰:“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是也。前列腺是阴器的一部分,与肝经有密切联系。男性老年人阴阳平衡失调,脏腑功能紊乱和肝功能是有关系的。肝为风木之脏,性喜疏泄条达,恶抑郁,若长期情志不畅,精神紧张,不仅可使血流淤滞,而且可使木郁化火生湿,湿热循经下注于阴器,湿淤合结于前列腺,日久肥大增生而成。或外邪入侵(感染),湿热久留,湿淤互结而生。老龄之人,气虚血滞,结缔组织增生,亦是内地因素。前列肥大之后,尿道狭窄,排尿不畅,发生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常因饮酒、劳累、受寒冷刺激而诱发。长期排尿困难,还可发生输尿管、肾盂扩张、积水,导致肾功能损害和尿毒症,最后危及生命的严
一、七十感怀
颅内肿瘤,包括胶质细胞瘤、脑膜瘤、听神经瘤、垂体腺瘤和转移癌等,是脑神经系统的一种严重疾病,分良性、恶性两种。即使是良性,对患者都能造成极大的痛苦和生命威胁。因为颅腔是密闭的空腔,周围由颅骨板构成,其容积非常有限,伸缩性很小,只有下方的枕骨大孔是唯一的出路。一旦颅内发生肿瘤,瘤体不断增大,不仅破坏脑神经组织,而且占位性病变,占据空腔,使颅内压不断增高,剧烈头痛、昏迷,甚至发生脑疝而死亡。颅内肿瘤的治疗,目前仍以手术法为首选,但手术难度大,破坏性严重,手术过程中难免损伤周围神经组织,术后留下局灶体征,且易复发等弊端。最理想的办法是能采取一种使肿瘤迅速枯萎消失,又不损伤神经组织的新方药。那么,这种新方法,无疑是要从我国医药宝库中去寻找。
处方:心痛定一片
用法:痛时立即口中嚼碎一片,不要咽下,就在口中吸收,此药无其它怪味,纯甜,不到5分钟就可以缓解疼痛。
&& 心痛定不仅对治疗急性痛经快,同时对一些急性胃痛,胆绞痛,肾结石痛的缓解也比较快。
注:含在口中的“心痛定”不须吞下,疼痛缓解后就把它吐掉,以减少西药对人体的副作用。这是一位老中医的验方,果真有好效果。注:只是暂时止痛,并不能根治.
壮医瑶药显著治疗&
&&&&&&&&&&&&&壮医壮药--华人中医中药园地
神 农&&& 华
&&&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壮医壮药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在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祖国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在远古时期便萌发了壮医壮药,居住在广西地区的壮族先民们,为了生存和繁衍,便积累了与疾病做斗争的一些有效方法和药物。壮族地区也曾流传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到秦汉时期壮药种类已相当丰富,有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三大类40余种。当时的岭南越人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瘴气经验。唐代以后形成了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并渗透汉医学的壮族医学,壮医方剂学也初见雏形。在唐宋时期的方书中收录了一部分岭南的解毒、治瘴气药方。在医书分类中出现了“岭南方”,标志着包括壮族医药在内的南方少数民族医药在祖国传统医药学中的明确地位。明清时期,是壮医壮药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壮医壮药除了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及广西各地方志有记载外,尚开办有地方医药教育,出现了不少壮族医药家,并办有一些慈善机构,志在救助孤寡老人及贫病无钱求诊者。广西隆林、贵县、沂城、靖西等地均开办有规模较大的药市,带动了当地经济和壮医壮药的发展。纵观古代壮医壮药的发展,即使没有文字记载但通过师徒授受、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所以千百年来一直在民间流传有大量的壮族医药秘方验方,从而为祖国传统医学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丰富的壮药资源
&&& 壮族聚居地区由于复杂而典型的地理环境加上特殊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十分丰富的药材资源。据调查,仅壮族聚居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中药品种就达4623种之多(其中植物药4064种,动物药509种,矿物药50种)在全国名列第二。其中壮医常用药达千种以上。
&&& 壮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毒药和解毒药的广泛应用,是壮医的重要诊疗特色和突出贡献,许多药物同时成为著名的中药。例如《后汉书?马援传》载:“出征交趾,土多瘴气”,因常服薏苡仁而能防治瘴疾,后带回中原。苡仁至今仍是壮医常用药,也是常用中药,盛产于壮族聚居的百色地区各县。在贵县罗泊湾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就有铁冬青、金银花等壮医常用药。在《神农本草经》收载的365种药物中,壮族地区盛产的菌桂、牡桂、苡仁、丹砂、钟乳石等被收录。该书中有"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病"等作用的"下药"125种,壮族地区大多有出产。唐代《新修本草》也收载了不少壮药,如蚺蛇胆、滑石、钓樟根皮、茯苓、桂、蒜、瓜芦木、黑石脂、钩吻、白花藤蛇黄、郁金、苏方木、狼跋子等。稍其后的《本草拾遗》,更收载了著名的壮医解毒药陈家白药和甘家白药,这两种药在当时即已作为贡品上贡朝廷。
  此外,用密封蒸馏法将丹砂烧炼为水银的先进方法和田七的发现及利用,也成为壮药开发利用并达到一定水平的重要标志。
  三七是世人皆知的著名中药,活血化瘀,应用广泛。但它首先是一味著名的壮药,是壮族人民对我国传统医药乃至世界传统医药的重要贡献。此药无论过去和现在,都主产于壮族地区――壮族聚居的广西百色地区和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明代以前,中原医家尚不知三七为何物,而壮族人民早已使用它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田七治疗内外损伤、瘀血停留等病症,乃壮族人民最早发现及应用,其功是不可泯灭的。现代研究证实,田七内含皂甙等有效成分,具有人参的治疗作用而避免了人参的副作用;国外研究声称三七具有抗癌作用。目前,国内外对田七的开发研究方兴未艾。从田七牙膏、田七花茶到云南白药以及多种心血管病防治药品,都以田七为主要原料或重要成分,产值数以亿计。
  主产或特产于壮族地区的壮药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如罗汉果、肉桂、八角、金银花、蛤蚧、蚺蛇、葛根、花粉、广豆根、广西血竭、广金钱草、扶芳藤、大黑山蚂蚁、灵香草、木棉花朵等等。
 壮医内科
&&& 壮医内科是壮族人民利用当地中草药资源和自制医疗用具,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内服中草药为主,同时采用挟、捏、刮、针、刺、灸、拔火罐等方法,方法简单,疗效迅速。其用药原则和特点如下:
1.以黄治黄:如黄疸型肝炎,壮医用黄姜、木连黄、田基黄、黄藤、虎杖等黄色药物进行治疗。
2.以红治红:如月经不调者壮医用月月红治之,盆血者用鸡血藤治之,红痢者用天青地红治之。
3.以白治白:妇女乳汁不通或少者,壮医用木浆白瓜和猪蹄炖服治之。
4.以黑治黑:青少年白头发,壮医用黑芝麻、何首乌、土当归泡酒服治之。
5.以毒攻毒:如患猪头肥系热毒,壮医用有毒的蛤蟆皮外敷或用蓝靛外涂。&&
图为是欧阳希明(左二)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和壮族姑娘合影留念
&&& 下面着重介绍壮医颇具特色的药线点灸疗法及壮医对痧病、高血压的治疗 :
药线点灸疗法的治疗机理是:通过以壮医秘方浸泡过的苎麻线,点燃后直接灼灸在患者体表的一定穴位或部位,疏调龙路、火路气机,而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临床实践证明,本法具有通痹、止痛、止痒、祛风、消炎、活血化瘀、消肿散结等作用。其应用范围达100多种病症。例如:感冒发热、痔疮发炎、急性结膜炎、麦粒肿、荨麻疹及其他皮肤瘙痒、痛经、软组织损伤、乳腺小叶增生、小儿厌食、遗尿、泄泻、风寒湿痹、多发性脂肪瘤等等,用壮医药线点灸疗法,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对于畏寒、发热、肿块、疼痛、瘙痒、麻木不仁、身痒诸证,疗效尤佳。
  药线点灸疗法所需设备仅一根线,一盏灯,点灸时略有蚁咬样灼热感,迅即消失,病人无痛苦,不留疤痕,安全可靠;药线点燃后无烟雾形成,无环境污染;疗效确切,费用低兼,容易学习及掌握使用,因而特别在广大农村和边远山区推广使用。
  药线点灸疗法常用的穴位有几种:一是壮医特有的经验穴位;二是龙路、火路的某些浅表反应点;三是引用部分汉族中医针灸穴位。这里简要介绍一些较有特色的点灸穴位:
  梅花穴:即按照局部皮肤肿块的形状和大小,沿其周边和中部选取一组穴位,组成梅花形。适用于壮医外科病症及内科肿块。
  莲花穴:按照局部皮肤病损的形状和大小,沿其部位选取一组穴位,组成莲花形,适用于治疗一般癣症和皮疹类疾病。
  下关元穴:于脐下3.5寸处(关元穴下0.5寸)取穴,主治腹痛、阴痒、遗精、妇人带下及胞宫疾患。
  鼻通穴:于鼻梁两侧突出的高骨处取穴,适用于感冒鼻塞、鼻炎等病。
  牙痛穴:位于手掌侧面,当手第三、四掌指关节之中点处,主治牙痛、颞颌关节痛。
  止呕穴:于鸠尾和膻中连线的中点取穴,用于恶心呕吐。
壮医外治疗法
&&& 壮族人民主要聚居于岭南,特别是广西一带,气候炎热,多雨多湿,病多瘴毒时疫,风湿挛痹,故在对疾病的成因及治疗上也受该地区的气候及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外治为主,广泛应用骨针、陶针、金针、砭石等外治器具治疗疾病的习惯。&
壮医外治法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 陶针疗法:为古代壮医传统疗法。用陶片或瓷片洗净,在患者体表特定部位进行浅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古代常用于治疗瘴毒、痧毒等病。其取穴不循中医经络,而是对体表分野取穴,通调气血,补虚泻实,实为特色之一。&
&&& 骨弓刮法:用马、鹿等兽骨制成骨弓在患者的头颈部、肩背部等部位进行刮治的一种疗法。或选用不同药物的根茎作为刮治工具,如对壮热实证,常用芭蕉根蘸石灰水刮治。邪毒深入,则用野芋根刮治,是壮医解毒祛邪、内病外治的又一写照。&
&&& 角吸疗法:是壮医最具特色的传统疗法之一。常用山羊角、黄牛角等作为器具,于体表选定穴位上置壮药一小块,药块中央放可燃物如小油捻子或酒精棉球,不能溢出药块边缘,点燃加热后用角罩盖。呈现负压,产生作用。此便开“拔罐之先河”。&
&&& 药线点灸疗法:采用经过药物泡制的苎麻线,点燃后直接灼灸患者体表的一定穴位,以局部的刺激,通过经络传导,调整机体气血归于平衡,使人体各部恢复正常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此法经后世壮医药科研人员的进一步整理完善,成为壮医较有影响的疗法之一而流传全国以至海外。&
&&& 挑针疗法:又叫挑治疗法,是以针(刺)挑破皮肤纤维使之微微出血的一种外治方法。此疗法治疗范围较广,一般疾病都可运用。&
&&& 药治疗法:是采用中草药煎水熏洗治疗疾病的方法。该法借助药力和热力,以通透肌腠,散寒除湿,活血祛瘀。可用治四肢关节不利,中风后遗症等。&&
&&& 痧病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全身酸胀、酸痛、口淡纳差、四肢无力,也有部分病人出现胃肠症状,如腹痛、腹泻,西医往往诊断此病为“感冒”、“流感”。壮医民间医生对此病的认识和治疗经验较为丰富,现归纳如下:
1. 刮痧、挟痧、角痧(拔火罐),还有用野芋头烧热后进行药刮,鸡蛋、银器刮等。
2. 挑刺法:用三棱针挑刺颈、背、胸部20-30处,并挤出少许血。
3. 服药:①金银花(或藤)、山芝麻、青蒿、黄发果叶各30克水煎服;②生发15克,红糖20克水煎服;③感冒头痛严重者,用根葱白十根、蒜三根,粘米煮粥二饭碗,粥将熟时放葱、蒜再煮沸,趁热一次吃完后盖被使全身出汗;④如发高热者用野芋头60克切片加米炒黄后用水煎服。&
处方一:香蕉根300克,地龙10-20克,水煎服。
处方二:米醋20ml加适量冰糖,饮服,一日三次。
处方三:玉米须30克加适量冰糖,水煎服,一日服三次。
处方四:花生仁、食醋各适量,将花生仁浸泡在食醋中,浸泡七天以上,越久越好。每天晚上临睡前取醋浸花生仁数粒,嚼碎吞服,连续七天为一个疗程。
处方五:g莶草30克,地骨皮9克,水煎服。分2-3次服,一日一剂。
一. 跌打损伤
治疗方法:
1. 局部按摩。
受伤初期用冷敷,最好用冰水、冰块,防止出血。
3. 擦跌打药酒或扭伤灵。
4. 外敷草药,大接骨草、水泽兰、冬青、柚子叶、柑果叶适量捣烂外敷。
5. 抬高患肢。
处方一:大罗伞15克,小罗伞15克,七叶莲20克,两面针10克,九里香20克,田七须15克,寮刁竹20克,泡米三花酒1000ml,既可外擦,又可少量内服。
处方二:鹅不食草、马鞭草、泽兰、八角枫、九节风、苏木叶、刘寄奴、韭菜根、田七叶、大风艾、香辣蓼。捣烂如泥,外敷或浸酒外擦。
处方三:外伤瘀血,苏木叶500克,五月艾叶500克,捣烂醋炒热装袋外敷。&
治疗方法:
1. 虎杖2500克,煎成浓汁外涂,可加适量冰片。
2. 将蚯蚓洗净,待水干后,拿白糖少许,将蚯蚓和白糖放入一只杯子内,待白糖溶解后用羽毛蘸药,涂患处。如烧伤不太严重,可用此方。多涂几次,伤口即愈合。
3. 将绿豆粉放铁锅内炒至橙黄色,然后与酒渗和,使液体不要稠,也不要太稀,用鸡毛蘸汁涂患处,一日三次。&
三. 毒蛇咬伤
&&& 总的治疗原则:清热解毒,通关开窍,祛风活络等。不管哪种毒蛇咬伤均可根据“毒不进,蛇毒内结,二便不通,蛇毒内攻”、“实则泻之”的蛇毒伤治则,以清热解毒为原则,采用通便利尿之法,使吸收到体内的蛇毒迅速被“解”和“排”。
1. 慈菇叶(三叶半夏),从汉朝一直沿用至今,是治蛇咬伤的良药。
2. 七叶一枝花:民谣“有了七叶一枝花,不怕深山大毒蛇”。
3. 半边莲草,既能外搽又能内服,是治毒蛇咬伤的特效药。
4. 凡毒蛇咬伤者最好即时饮醋一碗,使蛇毒不致扩散。
根据毒蛇咬伤情况,选以上药品1~3种进行处理,配合其它措施同时应用。&
&&& 身体受到外来暴力或刺激,皮、肉、内脏受到破坏,并有全身或局部反应者称为创伤。包括软组织挫伤、关节扭伤等。
治疗方法:
1. 早期可用冰块或冷水进行冷敷,防止出血。
2. 如有血肿,可用三棱针刺加拔罐放血。
3. 局部按摩。
4. 外用水泽兰、大小驳骨、五色花、大风艾适量捣烂外敷。
壮医皮肤科
&&& 壮医皮肤科在长期和疾病作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治疗特点以草药外洗和外搽药为主,同时也有内治法,疗效显著,不但能医治一般皮肤病,也能医治一些顽固性皮肤病,受到人们的欢迎。&
&&& 湿疹有急、慢性之分。急性湿疹皮疹呈多形性,红斑、丘疹、水泡、摩烂、渗液、结痂,瘙痒最后脱屑而愈。慢性湿疹多由急性湿疹未彻底治愈演变而成,病程数周数月至数年不愈。
1.艾灸阿是穴、曲池、血海、大椎、合谷。
2.渗出液多可用煅石膏、煅明矾各适量研粉过筛,调茶油外搽。
3.选用木黄连、苍耳子、苦楝皮煎水外洗。
4.芦荟100克,捣烂涂患处。&
药物性皮炎
&&& 药物性皮炎是药物经口服、注射、吸入、灌肠等途径进入人体而引起的皮肤炎症,也可同时累及粘膜,不同的药物可引起相同的皮疹,有红斑、丘疹、水疱、脓疱、风团、结痂、色素沉着等。自觉瘙痒、疼痛,严重的有高热、肝、肾及造血功能、神经精神障碍。
1. 雷公藤、车前草、白茅根加白糖煎水1000~1500ml.
2. 局部用杠板归、九里明煎水外洗,或用灯火隔叶灸。
3. 停止原来引起过敏的药物。&
&&& 本病西医称带状疱疹,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皮肤病,好发于侧胸部、腰部、腹部、四肢、臀部等处。发生在躯干四肢时可依次排列成带状,呈单侧分布,患者自觉局部灼热和剧烈疼痛,常不易忍受。
1. 用鲜马齿苋捣烂外敷。
2. 针刺合谷、曲池、三阴交等穴。
3. 壮医药线点灸局部阿是穴20~30转。
4. 七叶一枝花10克,研粉调醋,外擦患处。&
&&& 此病好发于头、面部和四肢,也可全身生长许多黄豆或更大的脓疮。常发于夏秋季节,多见于儿童。很痒,抓破后流黄水。西医称此病为脓疱疮,属急性化脓性皮肤病,多数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
1. 九里明、桉树叶、苦楝皮、苍耳草、青蒿等。取其中两三种水煎外洗。
2. 内服清热解毒药:木黄连、野菊花、一点红、金银花各20至30克,水煎服。
3. 千里光100克,百部10克,花椒5克,苦楝皮100克,木鳖子100克,水煎外洗。&
&&& 本病因患部皮肤粗糙如牛皮故得此名。西医称为神经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皮肤官能症,原因不明,一般认为与心神经功能紊乱或过敏有关。发生在身体接触磨擦的部位,如颈部的对称,奇痒,搔抓后呈丘疹状,日久皮肤形成苔癣化,纹变深、肥厚、干燥为其特征,病程缓慢,常易复发。
1. 蒜泥外敷加艾灸局部。
2. 外搽壮药止痒酊。
3. 表浅火针治疗,每次可针20至30针。
4. 耳针:肺、神门等穴。
5. 鲜生地100克,洗净切片后直接外搽局部,直到有热感为止,一日是3次,15天为一疗程。
壮医治疗肿瘤杂症验方一
处方:灰毛浆果楝、毛七公、大风艾、走马风、红龙船花、臭牡丹、水泽兰、水菖蒲、两面针、竹叶椒、硬叶吊兰、蔓荆叶各30g。
功用:治腹腔肿瘤。
用法用量:取上药适量捣烂,以酒或洗米水适量调匀,炒熟至60度左右,外敷与包块相应的腹壁部,连用1月左右。每晚用1剂。
壮医治疗肿瘤杂症验方二
处方:七叶一枝花6g,田七3g。
功用:本方对骨癌、阴茎癌有一定疗效。
用法用量:每天1剂,水煎服,15天为1疗程。
壮医治疗肿瘤杂症验方三
处方:鳖甲适量,黄根(根)30g,猪骨100~200g。
功用:鳖甲软坚散结,滋阴;黄根为茜草科植物,祛瘀生新、强筋壮骨。
用法用量:鳖甲炒黄、研末,每取10g拌自糖粥服,每日3次;黄根根与猪骨每日1剂,煲汤分2次服。
壮医治疗肿瘤杂症验方四
处方:鸡鸡哒哒(刺菜根)100g,冰片50g。
功用:本方治疗皮下脂肪瘤,腱鞘囊肿效果最佳。7~10天为1疗程,一般2~4个疗程肿块消散。
用法:鲜品洗净,与冰片共捣烂。用纱布敷患处,每日1次。
梧州市西江三路14号
&&&&电话:0&& 手机:&& E-mail:&&
Copyright&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处女座天秤座天蝎座射手座摩羯座水瓶座双鱼座
今日运势明日运势本周运势下周运势本月运势
男白羊座男金牛座男双子座男巨蟹座男狮子座男处女座男天秤座男天蝎座男射手座男摩羯座男水瓶座男双鱼座
女白羊座女金牛座女双子座女巨蟹座女狮子座女处女座女天秤座女天蝎座女射手座女摩羯座女水瓶座女双鱼座
男子鼠男丑牛男寅虎男卯兔男辰龙男巳蛇男午马男未羊男申猴男酉鸡男戌狗男亥猪
女子鼠女丑牛女寅虎女卯兔女辰龙女巳蛇女午马女未羊女申猴女酉鸡女戌狗女亥猪
男:A型血B型血O型血AB型血
女:A型血B型血O型血AB型血
佛教文化介绍:佛教文化概论、佛教文化精髓、历史等川菜文化介绍:川菜文化概论、川菜饮食文化满族文化专题:满族文化史、特色、习俗、艺术等等
copyright &
www.d1xz.net巧记壮医方剂学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巧记壮医方剂学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防感香囊的中草药方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