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医生暗疮水说是物疮瘤是怎么回事

  月圆终于回来了。八卦又有高质量的帖子可以追了。
  技术贴吗马个看
  马克  
  @月圆的马甲
21:24:00  所以,肿瘤坏分子们,他们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恶魔军团,而是由一个始作俑者,默默耕耘多年,持之以恒的搞破坏,最后导致的结果。  他们是一群失控的无纪律部队,对健康的正常生活毫无兴趣,追求刺激不断扩张,是他存在的意义。拼了一切的成长,拼了一切的扩张,拼了一切的分裂,这就是他们的人生理想。  这些细胞的成长轨迹告诉我们,让每一个细胞都Freedom,是非常危险的生活方式。但是这种生活方式已然默默的存在了几  —————————————————  马  
  马克  
  加油  
  ??  
  @月圆的马甲
21:15:27.0  第一篇 肿瘤细胞的秘密   癌症到底是个什么鬼,他是如何作乱害人性命?   首先,我从肿瘤细胞的性质说起。   癌症又叫cancer,是不是很耳熟,对,没错,他就是咱们说到星座里的巨蟹座时用到的那个单词。因为他在人体里肆无忌惮,随意扩张的行为模式,实在是很像一只张牙舞爪的大螃蟹,因而被取了这么一个名字。   癌症可以出现在人体的任意一个部位,可以是内脏器官,大脑,也可以是肌肉骨骼,......  —————————————  好知识  
  好帖!大神重出江湖啦!我想问下,我妈几年前查出的乳腺癌,做过手术,怎么预防复发?
  马克。感谢楼主耐心科普  
  哇哇!mark!我老爸是肺癌晚期,雖然我知道治癒不了,但希望能延長他的存活時間!  
  mk  
  前几天一个阿姨说现在癌症像感冒一样多发,每个人身边都有得癌症的人。  我妈直肠癌去世,我姐姐的公公肺癌去世,我姐夫的嫂子乳腺癌,我老公的二嫂乳腺癌,今年春节后我两个邻居家的老人分别查出肺癌,其中一个已经去世,另外一个昨天已进Icu,医生说估计这几天就该走了。  
  癌症的确很可怕,可是人们的冷漠与麻木更让人觉得心寒,有些癌症还处于中期,可是那些处于中期的人们却因为医院的问题把病情拖重了变成了晚期!我不能说是医院的问题,因为医院也有医院的无奈,我能理解却没有办法接受。因为在这个麻木的世界,我已经看不到一个认真负责的医生了。  还有一些病人是因为钱财问题才放弃治疗的,在这样一个麻木的社会我很自责,因为我也是其中一员!
  收藏收藏
  mark一下
  000000
  楼主请问,鼻子上长的肿瘤,恶性,是不是就是鼻咽癌?早期好治么?  
  马克  
  第三篇 自古以来某个鬼,从东到西说分明(上)  本来第三篇并不是这个主题,  不过看到大家的留言,  提到为什么这些年癌症变得越来越多了,  那么是不是古人就没有癌症了呢?  既然如此,我决定这一篇就写写癌症的前世今生。  看看这个鬼,起于何时,又肆虐过哪些地方,  是不是现在才横行于世。  以及,那些曾经试图抓“鬼”医生的故事。  既然咱们是中国人,  那我就不客气从咱们东方开始说癌症这个鬼了。  癌,中医来说是气结血凝之物。  “癌”字,是从古代汉字“喦”(yan)字加上一个“疒”字头,  是一个典型的形声字。  喦,岩字的异体字,并与岩同音,  直到1950年之前,  癌症都是读作我们今天听到的台湾人口中的癌(yan)症。  不过,此后咱们大陆为了区别癌症和炎症,  将癌字的发音改成了现在的读音。  再说回喦,喦字《说文解字》中注:“山崖也。从山,从品。”  宋初的徐铉曾经为之做注:“象岩崖连属之形”。  直接可以理解成为如同峰峦叠嶂,  当然这大自然的险峻之美用在人体里面就没那么美妙了。
  说到癌症,人们的印象中似乎是现代才有的疾病,  包括这个字都是到了民国,  1915年才出现在《辞源》里,  之前的《康熙字典》里都并未有收录这个字。  那让我们不妨把目光放回更遥远的古代,  其实早在1170年的宋朝,  医家东轩居士就撰写过一本医书,  书的名字叫《卫济宝书》 ,  在这本书里他第一次提到了癌这个字,  不过,有学者考证他笔下的癌,  其实更像现在无头疽中的深部脓肿。  反倒是他笔下的乳痈,病情描述更像癌症,  “乳汁不行而生痈。  四十以下,治之多愈;  四十以上十愈四五。  未成者吸其乳,非乳者下。  其已成者,如痈法治之。  在乳房而不善治,腐漏者三年而死。”  这段话就清楚明白的描写了乳癌的发病年龄,以及症状和生存期。
  我们顺着这个时间轴再往后推84年,  宋慈的同乡一个叫杨士瀛的大夫出版了一本书,  书的名字叫《仁斋直指方论》。  在这本书里,我们再次看到了癌症的鬼影。  他的描述比东轩居士更加具体和清晰  “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毒根深藏,穿孔透里。。。”  并且明确指出疾病最后会导致患者昏迷,  这和现代的癌症临床表现,已经是相差无几了。  可惜这本书问世的15年后南宋就亡国了,并且原版很快散失,  我们如今只能从明朝有心人的重刊中看到这位民间名医的著作,  无法确定这些是不是这本书的全豹,真是可惜了。  1617年,大约是明万历年间,  江苏一位叫陈实功的大夫,  用他四十年的行医经验,  写了一本书,名字叫做《外科正宗》,  名字很现代吧,内容也比之前更进了一大步。  他开始对癌症进行了分类,  有乳岩(乳腺癌),翻花疮(皮肤癌),茧唇(唇癌),颈疮(淋巴癌)、鼻咽以及内脏等癌肿,  他把癌症命名为失荣症,  在论述病因时,他指出忧郁,各种生活的不良刺激是重要的诱因,  即使放在今时今日,有些见解依然还是有科学价值。  他的诊疗方法也丝毫不保守,该出手时就出手,  “开户驱逐贼,使毒外出为第一”,  可以手术的马上手术,不合适手术的才会内服外敷。
  无独有偶,在当时敢开刀做手术的医生还不止他一人,  比他大几岁的江苏金坛老乡王肯堂就是其中之一。  和前几位从来就醉心医学的还不一样,  这一位原本是个郁郁不得志的官员。  少年时因为看到母亲被疾病折磨才立志学医,  二十岁的时候,家里妹子快病死了,  别人都不敢治,结果被他自己给治好了,  招来一堆寻医问药的病号,  天天家里车水马龙川流不息。  老爹怒了,直接送走让去专心学业考科举。  学霸就是学霸,学医行,考科举自然也不在话下,  于是一路下来中进士,选庶吉士,  后来外放去了福建。  结果倭寇一来,老王就怒了,喊朝廷要管啊,,,  拍死小鬼子以及二鬼子啊!  可朝廷呢?朝廷装死,老王不干了!  老子专业人士,不愁没饭吃,回家重操旧业去。  几百年后的我回望这段历史,忍不住感叹,  后人是该感谢朝廷装死造就一位大名医呢,还是该愤怒。。。。。  老王用十年的时间,广泛收集文献,结合临床经验,  终于编著完成了《六科证治准绳》,  在他的笔下,就出现了良性肿瘤手术,和恶性肿瘤不可手术的区别,  “按之推移得多者,可用取法去之,如推之不动不可取也。”  这个又是一个伟大的进步。
  时间到了清朝,  就进一步有了和今天一样的肿瘤预防,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的意识。  雍正乾隆的御医吴谦,在他主编的《医宗金鉴》中就提出,  早期发现,施治得法  癌症也是可以治愈而“待疾而终天”的。  这和咱们现在临床上许多癌症患者,  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就会带着病活到终老一样。  在老吴的认识中肿瘤生长的部位多数与脏腑有关,与经络有关,  他就认为乳癌,属于肝脾病变,是肝气郁结而发,  并不仅仅是患处本身而发。  这个和我们现在的情绪影响罹患癌症,有那么一丢丢类似的意思。
  这让我想起之前看到过的一些数据,  关于深圳的乳腺癌发病率,  一般来说,国际上乳腺癌的发病年龄多是58岁左右,  而咱们中国呢,是48岁,  这个飞速发展已经领先世界十年了,  而深圳却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大步,  30岁左右,乳癌高发年龄段,  并且统计表明,这些发病的姑凉们,都不是本地人,  几乎全是内地过去开拓新世界的勇敢者,  都是斗志昂扬的精英希望可以混出个样儿来的年轻人。  为什么是她们?大学毕业,在那边奋斗七八年了,压力大,  移民城市,聚集了全国各地的精英,  居不易,大不易,  高强度的工作压力,高强度的精神压力,  身体免疫力下降,那个蠢蠢欲动的“鬼”,可不就伺机而动了吗?  印象中,有位肿瘤科的医生曾经写过这么一篇文章,  里面提到一个观点,就是女性,  女性的癌症患者一般发病之前,都是情绪压抑,或负能量满满。  那些大城市里做财务工作的,中小学的老师,  办公室里干活最多的白领,  这些人中优秀的,越认真而且较真的菇凉们,  样样事都是要求处女座一样的完美,。  这类女性特别容易生癌症,  因为长期慢性压力太大了。  我是深以为然。  所以很希望看到我文字的菇凉们,  那些认真的,较真的,有强迫症的,对自己要求高的,对别人也要求高的,  放自己一条活路好吗?  人活着,只有健康才有其他的一切!  想生气的时候,静下心一分钟,告诉自己我不生气。  别人的错?为什么要惩罚自己生气?收拾他就好了,收拾不了敬而远之;  自己的错?自己的错改了就完了,又干嘛要生气?
  也可能有姐妹说,  我既不是生别人的气,  也不是生自己的气,  就是今天特别不顺,  我真是不开心,开心不起来。  那这里我就要神棍一回,赠你一句话了啊!  “你信不信,你这样负能量情绪保存下去,后面会越来越倒霉,更不顺利?”  俗话为什么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祸不单行来自一个故事,  韩国的君昭侯在位的某一年,  全国大旱,民间本来就很苦闹饥荒了,  这时候昭侯还想着给自己盖个大门,  楚国的大夫知道这件事后,  就直接说,昭侯出不了这道门了。  当然他不是看相的也不会算命,  他只是看事实推断,韩国去年才被秦国攻占了宜阳,  今年闹旱灾,居然还大兴土木?  不抚恤灾民,这必定没好事。  后来高门建好了,昭侯果然就死在那时,真真就没出那道门。  可能说这个故事扯远了,  其实是我想说明一个道理,  当我们处在一个负能量是既成事实的时候,  我们必须调节自己的情绪的行为,这个非常重要。  更具体形象的举个例子,  一对夫妻男的很忙,女的今天出门诸事不顺,  女方回家就百分之九十会和老公叨叨,  这个叨叨的时间和频率必须的不会少,  男方从开始的安慰最后就会转归到当风过耳。  然后叨叨就会升级成为吵架。  “你不关心我!”  “没有。。。”  “你根本没有听我说。。。”  “没有。。”  “看吧,你就是不爱我了!”  。。。。。。。  十分钟后,男方或女方夺门而出。  再往后,一场车祸or婚外情不期而至。  看吧,负能量就是这样,会接二连三的导致人所不能预料的后果祸事。  为什么不把负能量终结在不开心的事发生之时呢。  我今天不顺利了,我就去吃个美食,  看场电影,钓个鱼,买本书,打个游戏,  干什么都好,就是千万不要保存负能量或转移到家人身上,  哦,NO,那是最错误的事儿。  所以时时刻刻的提醒自己,  我是正能量,正能量,天天都要好好过,开心过。  这样的好心情,才能让疾病远离你!  肿瘤就是这么个伺机而动的东西,别给他机会伤害你!  好吧,我实在扯得太远了,以至于今天是无法完成西方篇的部分了,咱们明天继续吧。
  @月圆的马甲
22:35  无独有偶,在当时敢开刀做手术的医生还不止他一人,  比他大几岁的江苏金坛老乡王肯堂就是其中之一。  和前几位从来就醉心医学的还不一样,  这一位原本是个郁郁不得志的官员。  少年时因为看到母亲被疾病折磨才立志学医,  二十岁的时候,家里妹子快病死了,  别人都不敢治,结果被他自己给治好了,  招来一堆寻医问药的病号,  天天家里车水马龙川流不息。  老爹怒了,直接送走让去专心学业考........  ------------------------------  @甜瓜炒虾仁
22:57:56  不对啊?古代怎么手术?没有麻醉,不用止血措施直接割??  -----------------------------  (⊙﹏⊙)b,你这是要我继续写一篇中医外科学麻醉学的节奏么?  好吧,更完善的一时半会完成不了  我给你简单的介绍一下,还是可以的
  科普帖  
  中医的外科手术  其实咱们中医很早就有外科手术了  还远不是我说的明朝  早在唐朝就有很高的外科水平了  《诸病源候论》中就这么写了  “夫金疮肠断者……肠两头见者,可速续之。  先以针缕如法,连续断肠,便取鸡血涂其际,勿令气泄,即推内之”,  并强调肠吻合术后  “当作研米粥饮之。二十余日,稍作强糜食之,百日后乃可进饭耳”,  较真实地保留了隋代肠吻合术、  大网膜血管结扎术、大网膜坏死切除术等手术方法和步骤。  包括术后的饮食护理都有了,可以看到  至于明朝我说到的两位,一位陈实功,一位王肯堂,也是超级的大拿了  就拿王肯堂来说,切除过眼旁毒瘤,做过落耳再植手术,厉害吧?!!!  至于麻醉啊,消毒啊,这些咱都有的  从麻沸散开始,大麻,草乌散,曼陀罗到针灸麻醉,  蒙汗药也是艺术来源生活  止血也是有的,从最早期的树叶,草根  到明朝开始烧烙止血  消毒的话,按照老王的原话是  “洗疮药须用文武火煎十数沸;洗疮时勿以手触嫩肉,亦不可气吹之,应避风”。  手术器械也是都有的,最早的石刀,到后来的大匕,中匕,小匕,柳叶刀,弯弓乌龙针。。。  适合用哪个部位的都有,手术范围也不小的。  再说一个能震撼到大家的  不仅仅这些  连猝死的人工呼吸,咱们也早就有了  晋朝的葛洪,就在《肘后备急方》里面  记录了如何给猝死的病人做人工呼吸的详细操作手法  这个和咱们现在做的人工呼吸基本要领差不多一样一样的  只是到了清朝,手术啊解剖啊,都被当成旁门左道了  人家发展了,咱们却停步了,这才导致咱们中医显得很落后  咱们国家真的就只是在这两三百年落后而已  可是不明白过去的人,往往会恨不得一竿子打到黄帝时代  觉得是自己祖宗十八代都不对,会“反思”中国没有科学  开玩笑,谁允许近代史能代表之前两三千年的中国了?我呸!  懂得不多不可怕,怕的是根本不懂就开始天马行空指点江山了  很多公知就是如此  我记得有研究者专门通过墓志铭统计了唐朝人的死亡年龄  样本量好像是5000多,至少有一定说服力吧  当时的平均死亡年龄是59岁,结婚人群的年龄比单身的长  男的有62岁,女的64岁  宋朝的118名状元,有明确寿命记载的70人,平均寿命57岁  但这里面包括了为国捐躯的文天祥啊,陈文龙这些非自然死亡  清朝的数据也是状元,平均63岁  历代文人里面有明确记录的,平均年龄62岁  至于欧洲,我就不拿中世纪的平均岁数33来说事儿了  咱厚道点,直接算到咸丰年间吧  那会儿他们平均岁数还只有40岁左右好么  是后来的突飞猛进大大超过我们  。。。。。。。  ps我虽然不是中医,可是一直对中医心存敬意  没有中医两三千年来的努力,  我们凭什么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我就说这一句,足够了。  如果不是计划生育,谁也超不过我们去  又及,要说墓志铭不代表当时的所有人口寿命也是可以的  毕竟能够留下墓志铭的都不是穷人  可是,这更妥妥的说明了一点真相  我们当时能享受的医疗技术  让这些中产阶级活到了花甲之年  不是很伟大吗?
  修正  是针灸镇痛,不是针灸麻醉  针刺麻醉应该是现代才有的  几几年不记得了  出现过一阵,后来又消失不见了
  马克一下,楼主继续。
  家族肠腺癌患者留名,本人女  
  我就比较爱生气,完全管不住自己的脾气
  支持一下楼主!  最喜欢这种有营养的科普了
  我爷爷奶奶农村人都九十多才走。外公还在。外婆八十六的时候查出肺癌,八十七的时候走了,之前无任何病史,这样的话,在八十多才有的大病,算家族病史吗?  
  楼主请问豆芽类的食物为什么对肝不好啊?豆芽狂热爱好者表示好怕怕
  @甜瓜炒虾仁
21:11:39.0  哈哈哈!!!月圆终于回来啦!!!!  —————————————  偶像哎 谢谢提醒 不然还没发现  
  马  
  楼主大大,大三阳,肝功能正常,容易得肝癌吗?  
  楼主我爸爸也是肺癌手术一年半了,目前情况乐观,但是我们这一个大家族还有两个肝癌,难道癌症遗传性这么大
  留个记号吧
  马克  
  马克  
  记号一个,以后有更新再慢慢看  
  才看到是你的帖子 盗墓那帖子我还收着呢 珍惜当下吧 明天父亲节 告慰父亲吧  
  的马可
  我刚从医院回来,亲戚才不到40岁,现在T淋母恶性肿瘤晚期,现在肺部有点感染了,估计时间不多了。  
  爸爸咽部,食道口鳞癌中晚期!放疗一个疗程了,还在考虑要不要手术!因为手术太大了,要去掉整个咽喉和食管!  
  月圆回来了!  
  马一下
  楼主赞一个!  
  摸摸楼主,最辛苦的时候都过去了,以后你一定平平顺顺一辈子的,追大白兔帖的时候就好喜欢你了,看见你回来真的很高兴呀。
  老丈人肝癌晚期,还是转移了的,医院一个月了,输液维持生命,目前意识模糊。  
  对不起大家,今天要跑个题  被父亲节刷屏了  我有话要说。。。。。
  @小杨的小小杨
18:53:50  爸爸咽部,食道口鳞癌中晚期!放疗一个疗程了,还在考虑要不要手术!因为手术太大了,要去掉整个咽喉和食管!  -----------------------------  主要看有没有转移了
14:36:11  楼主我爸爸也是肺癌手术一年半了,目前情况乐观,但是我们这一个大家族还有两个肝癌,难道癌症遗传性这么大  -----------------------------  保重身体,定期体检。肝脏尤其小问题不容易被发现,发现就,,,,
  @恋风恋歌37
10:38:40  我爷爷奶奶农村人都九十多才走。外公还在。外婆八十六的时候查出肺癌,八十七的时候走了,之前无任何病史,这样的话,在八十多才有的大病,算家族病史吗?  ----------------------------  这个不算,癌症本来就是个老年病,中青年癌症家族史要格外重视
  被遗忘的父亲节,被遗忘的李登辉  清早醒来,手机的提示音就此起彼伏的响起来,  打开一看被父亲节刷屏了,各种父亲节的推送信息,  有商家的促销,也有必不可少的心灵鸡汤,  更有朋友们发来的分享卡片,动画,  一时之间,  让还没出门的我都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是的,今天是六月的第三个星期天,  是美国人以及世界上很多人心目中的父亲节。  我却在想一个问题,  有多少人知道,  我们中国人的父亲节是哪一天呢?  可能大多数人,都会说,没有父亲节吧,  要不就是台湾有父亲节吧?  不就是八八么,不就是爸爸的谐音么?  可这和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想说,关系可大了去。  多少人知道台湾人现在过的父亲节怎么来的呢?
  如果说美国人的父亲节是源自一个女儿  对独自抚养他们兄妹六人长大的父亲深爱和敬意,  那么咱们曾经中华民国的父亲节,  是寄托了千千万万为抗战捐躯的父兄们无尽的敬意和哀思。  让我们把日历翻回到战火纷飞的民国三十四年,  西元一九四五年,八月六号的上海《申报》刊登这样一篇文章,  文章大大意是这样的,  美国人为了纪念战争中阵亡将士的妻子和母亲,  曾经发起创立母亲节,而今我们中国,也该创立属于自己的父亲节。  父亲的“父”字,字形如同正反上下两个八,  而且“八八”的读音也和“爸爸”非常近似,  于是号召上海的市民们都来一起过“八八父亲节”,  发起人有颜惠庆,袁希濂,梅兰芳等共计十人,  书面签名向国民政府建议,  为纪念中国的抗日战士们以及支持他们的父老兄弟,  创立咱们自己的父亲节,时间就是每年的八月八日。
  可是当时的日本还没投降,  这样公然的打鬼子脸风险还是蛮大的,  民国政府也没有多重视这个问题,  这次民间发起的倡议,就沉寂了一年。  到了第二年的五月,上海的大佬名流们,  又一次发起了联名请求定每年“八八”为父亲节的倡议书。  这次的申请人数更多了,黑黑白白一大片  潘公展,李石曾,王晓籁,宋汉章,李登辉,吴稚晖,杜月笙,,,,等数十人。  原文是这么写的。  “中国八年抗战,终究得到了最后胜利,  这八年中阵亡将士不可计数,  而这辈将士,前赴后继,杀敌致果的忠勇精神,  实受父亲平日教养和随时激励的结果,  所以父亲对于这次抗战胜利的影响,十分伟大。  回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美国加维然女士,发起母亲节,  纪念欧战中阵亡将士的妻与母,  因为她们对于国家有伟大贡献;  我们应该效法先例,规定父亲节,  同时纪念这次大战中阵亡将士的父与兄,  因为他们对国家也有伟大影响,使父和母同沾其光。”
  这一次请求得到了批准,  每年的八月八日,就成了全国性质法定的“父亲节”。  在那一天,子女会佩戴鲜花以做纪念,  父亲健在的,配以红花,父亲亡故者,配以白花。  当国家民族危亡之秋,  我们的父亲,我们的兄长,  抵御外辱,一寸河山一寸血的无畏付出,  这是我们无法忘却,更不该忘却的记忆。  我们怎么能开开心心的过着六月的第三个星期天,  美国人发起的父亲节,而忘却真正该永世铭记和怀念的中华民族的脊梁!  为了不该忘却的记忆,  我恳请大家和我一起读一遍,  当时父亲节发起人颜惠庆的演讲和日记。  譬如,浙江青田县一位六十六岁的老人叶瑞三,  一九四二年八月二日,  “敌寇进扰叶庄时,……叶瑞三荷土枪一支,  大声疾呼:‘村人尽速随我杀敌!’  其妻以彼年老,恐有不便,乃夺其枪。  彼复持矛而出,沿村大呼曰:‘凡因杀敌伤亡者,愿将其子女抚养至十六岁。’  乡人为之感奋。”
  第六战区游击第一支队大队长李翼峰之父李焕章,  “被敌绑去,禁闭于沙市,再三要挟函招其子。  焕章厉色拒曰:吾儿参加游击,  效忠党国,保乡,乃好男儿应为之事,  吾复何求,杀则杀耳。”遂遭杀害。  再如,湖南长沙前清秀才邹炳蔚,因日寇进犯,  “常以年老不能杀敌为恨,每与人言:  ‘如敌人侵入武汉,即择清泉之滨跃入就义,  以激励子侄,矢忠报国,免以我老为念。’”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为免成为子侄杀敌报国的拖累,  “果手书遗嘱,赴水而死”。  其遗嘱称:“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况余年老力衰,焉能自全?  其所以速自决者,坚汝等报国之志耳。此嘱。”  安徽涡阳县人李汉三,  1942年2月独生子李庆一牺牲于前线。  国民政府向其发放抚恤金,  李汉三说“烈士抗战阵亡,乃军人天职”,  将抚恤金全部作为抗战费用捐出。  在北京密云县邓玉芬的支持下,  丈夫和5个孩子全部上了抗战前线,他们都战死沙场。  ……这些来自普通百姓与父兄姐妹的义举,是多么令人震撼的精神力量!
  写到这里,自己都泪了  谁无父母,谁无子女  谁又不是希望好好活着而不是去死  可就是这么多普普通通的中国人  用血肉构筑了我们新的长城  年老的,有力气的杀敌,  无能为力的,宁可自杀也不给敌人要挟孩子的机会  死了独子的,再连抚恤金都给捐了  生了五个孩子的,连带丈夫,  送走一个又一个,步伐坚定。  这世上有哪个民族还有这么多人拥有我们中华民族这样的精神?  这么艰苦卓绝的全民抗战,  这么多鲜活生命的流血牺牲,  这样的父亲兄弟,  我们是不是可以再给他们一个父亲节,  告慰英灵,传承历史,  铭记我们的血泪与作为不屈的中国人的骄傲?!!!  我们每年都过好多节日,有传统的,也有舶来货,  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  我以为八八不应该是只属于台湾人的节日!  何况台湾人,如今的台湾人,我就呵呵了。。。。
  话题打开就忍不住说了太多了,  于是李登辉这个故事,就不得不长话短说了。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八八父亲节的倡议人里面有李登辉的名字,  当然了,这个不可能是台湾的那个老货,  而是民国复旦大学的创办人李登辉老先生。  李登辉老先生,是个海外华人,  生于爪哇,祖先是康熙年间就出去了的福建渔民,  到李登辉已经过去了七代人。  青年时期他在耶鲁大学求学,  一九零四年的冬天,  李登辉来到了上海,回到了他的家族离开了数百年的祖国,  此后的一生,都献给了多灾多难的祖国。
  他创建了“寰球中国学生会”亲手制定章程,组织董事会。  民国建立以后,寰球学生会设立了游学招待部,  协助北洋政府外交部处理中国学生留法,留美,  咱们的周总理邓爷爷陈老总,  包括宋庆龄宋美龄这些都是李登辉老先生安排出去的。  在创办寰球学生会的同时,  李老先生还参与创建复旦公学,  复旦初创,一没钱,二没人,三没校址,  在李登辉全面接管之前几年,  复旦的校长如走马灯一样换了又换。  等到李老先生来了,复旦才真正开始像样了,  自己当英文部的主任,教务长,  各种课程的规划,教师的延聘,  包括具体的教学,英文,德文,心理学等,  每周上课时间都三十个小时,他也是醉了,  当领导还要带教成这样。不是普通人能干的。
  李登辉的雄心壮志是把复旦办成中国的耶鲁。  他认为,复旦必须比所有英国人美国人在华办的教会大学要优质,  并且可以直接和美国的大学衔接,  能出去的出去,不能出去的人也能学到和耶鲁相差无几的知识学术。  他参照母校耶鲁的各种课程体系,  制定了中国特色的复旦综合体系,  由课程,教师,教材,学分,学时,必修,选修几个部分共同组成。  一九一七年,复旦大学新增商科,也就是商学院,  哈佛商学院的成立,也就是一九零八年,中间只差了九年。  一九二零年哈佛耶鲁开办教育系,  李登辉也同时在复旦设立教育系,非常的与时俱进。  所以当时的复旦学生是非常得到海外教育机构的认同,  就在二零年,耶鲁,哈佛,加利福尼亚大学差不多的名校都向复旦抛出了橄榄枝,  正式发函,凡复旦大学毕业生,可直接进入以上名校,不必考试,  复旦各系科考成绩七十以上者,美国各大学都承认。
  后来军阀割据,抗战内战,复旦几乎完蛋,  国民政府都想弃了,李登辉不接受,  复旦哪怕迁到重庆去,李登辉还是留在上海分校。  可以说正如他自己所说的,  “我归国后,一生旨在复旦,一生只当复旦的教授,一生只做复旦的校长。”  他什么也不想多说,不许学生为自己著书立说,  因而留下来记载,变成短短七个字,资产阶级教育家。  如今还悲催的被一个无耻之徒给污了名字,  真是最无奈恶劣的玩笑,请大家帮帮记住,  台湾那个家伙叫岩里政男好么?  不要脏了老李家这个姓氏,李登辉这个名字!!!  最后,说八八父亲节,为毛说到李校长了呢,  因为我八卦,喜欢长情的人,  李校长除了被湮没的教育功绩之外,  还和妻子伉俪情深,妻子早逝终身未娶。  每到出太阳的时候,还会翻出来晒晒亡妻的遗物,  没办法,太刷好感了,必须为李登辉正名!  关于李先生的功绩,  只看看他的学生就知道他有多大的贡献,  浙大校长竺可桢,大同大学校长胡敦复,  清华大学校长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  安徽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校长程天放,,,  名单洋洋洒洒二十六人好么,当时各地大学的校长。
  再刷屏一次,刷屏一次,刷屏一次  台湾那个老货叫岩里政男,岩里政男,岩里政男  不是老李家的种好么?!!!!
    民国父亲节
    张自忠将军的全家福
    正牌的李登辉先生
    李登辉老先生的字
  癌症可怕  
    复旦翻新的老校门  今天的复旦,唉。。。。
  家里今年过年期间有两个人得了胆管癌,心里快难受死了  
  谢谢楼主,妈妈这星期查出两颗子宫瘤
  @甜瓜炒虾仁
23:07:00  @月圆的马甲127楼2:35  无独有偶,在当时敢开刀做手术的医生还不止他一人,  比他大几岁的江苏金坛老乡王肯堂就是其中之一。  和前几位从来就醉心医学的还不一样,  这一位原本是个郁郁不得志的官员。  少年时因为看到母亲被疾病折磨才立志学医,  二十岁的时候,家里妹子快病死了,  别人都不敢治,结果被他自己给治好了,  招来一堆寻医问药的病号,  天天家里车水马龙川流不息  —————————————————  以前看过一个视频,是一个很老的外国记录片,介绍中国的医生剖腹产不用麻醉,黑白视频医生穿着白大褂,孕妇躺在手术台上,医生开始用十几厘米的针在肚皮上做穿刺,用了很多根,然后剖,孕妇从头到尾都是清醒的,有护士陪聊,能吃东西。  
  好帖,记号  
  好好看看  
  @这怎么还是马甲
14:18:16  @甜瓜炒虾仁
23:07:00  @月圆的马甲127楼2015-06
-1922:35  无独有偶,在当时敢开刀做手术的医生还不止他一人,  比他大几岁的江苏金坛老乡王肯堂就是其中之一。  和前几位从来就醉心医学的还不一样,  这一位原本是个郁郁不得志的官员。  少年时因为看到母亲被疾病折磨才立志学医,  二十岁的时候,家里妹子快病死了,  别人都不敢治,结果被他自己给治好了,  ......  -----------------------------  1972年的片子你也关注看到了,真厉害!  不过这个现在都没落了,  每个人的对痛的感知力承受力都不一样的  就是对于麻药不能上的病人来说  这个蛮有用的  我记得好多年前就有过一个“麻不翻”的病人  打了最大剂量还是不行,他就是知道疼  没办法只有保守治疗了。。。
  我的家族有乙肝史,爷爷奶奶父亲姑姑死于肝癌,堂姐死于乳腺癌。还好,到我这一辈知道打疫苗了。  
  好帖留名  
  mk  
  @月圆的马甲
13:25:06.0  主要看有没有转移了  —————————————  已经转移到颈部淋巴,但是其他地方没有,哎!  
  @月圆的马甲
13:52:04.0  正牌的李登辉先生    —————————————  我想说,很像王志文呢~  
  看楼主的描述突然觉得癌细胞好像绿教一样拼命用繁殖分裂扩张表达理想!  
  @走失的芦苇1
14:27:52.0  楼主大大,大三阳,肝功能正常,容易得肝癌吗?   —————————————  定期检查呀,你查过病毒载量没?  
  抱抱楼主父亲也是肺癌去年走的,今天父亲节。。。。。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副肿瘤天疱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