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焊接工 38度的高温闷热产生了红斑大疱性类天疱疮疮,能够认定是工伤吗

提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本网站敬告网民:身体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原标题:行医笔记:一文掌握大疱性类天疱疮

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 ,BP)是一种好发于老年人的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主要特征是疱壁厚、紧张不易破的水疱。组织病理为表皮下水疱。免疫病理显示基底膜带有IgG和C3线状沉积,血清中存在针对基底膜带成分的自身抗体。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BP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虽然BP为临床常见皮肤病,但易误诊,影响治疗。

1.BP病因不明,发病与遗传、免疫、环境、感染、药物、物理等因素有关。

2.BP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皮肤黏膜病。所以免疫学机制[1]在BP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BPIgG与BP180结合后启动细胞胞饮途径,诱导抗原肽段的细胞内化,导致角质形成细胞与基底膜的黏附力减弱—早期无炎症性表皮下水疱形成的病理机制。 细胞内HSP90 异常高度表达,通过介导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调节炎症趋化性细胞因子产物 IL-6、IL-8 及其转录因子 NF-kappaB的释放,参与 BP早期的病理改变和大疱形成。

2.2研究揭示补体 C5a是通过与肥大细胞表面的 C5a 受体结合激活 p38 MAPK信号转导途径,继而诱导肥大细胞脱颗粒、中性粒细胞浸润和水疱形成。

2.3 IL-17可通过产生炎症趋化因子集中动员、募集和活化中性粒细胞及嗜酸粒细胞,从而起始、维持和放大免疫炎症过程。研究发现IL-17在BP患者皮损、浸润炎症细胞内及外周血中高度表达。Tfh 细胞缺陷的CD4+ 细胞和抗IL-21 中性化抗体在T 细胞/ B细胞共生系统中可以抑制 T细胞诱导性 B细胞的活化和BP 自身抗体的释放[2]。

BP患者皮损组织和血浆中凝血标志物(血浆 F1+2和 D-D二聚体)的水平升高,且其水平和 BP的严重程度、嗜酸粒细胞计数及抗 BP180 抗体水平成正相关。

典型临床表现、组织病理、DIF或IIF特征性表现及抗BP180阳性可确诊。

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人,好发于胸腹部和四肢近端及手、足部。

在外观正常皮肤或红斑的基础上出现紧张性水疱或大疱,疱壁厚,呈半球状,疱液清,少数可呈血性,疱不易破,破溃后形成糜烂面,覆以痂,可自愈,成批出现或此起彼伏,尼氏征(-)。少数患者可出现口腔等黏膜损害。伴不同程度瘙痒。

从新发水疱处取材,表现为表皮下水疱,疱液中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少见淋巴细胞和

中性粒细胞。真皮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在无水疱出现时,组织病理表现无特异性,可出现嗜酸|生粒细胞海绵样水肿。

3.3直接免疫荧光(DIF):在新鲜水疱周围1 cm处正常皮肤或红斑处取材行DIF检查阳性率较高,表现为基底膜带IgG、IgM、C3线状沉积。

3.4 间接免疫荧光(IIF):患者血清中出现抗基底膜带抗体,以IgG为主,IIF所用底物包括猴食管上皮和正常人皮肤。

3.5 ELISA检测抗BPl80抗体:90%以上的BP患者血清中可出现抗BP180抗体,且与疾病严重程度有相关性。免疫印迹: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体是否识别180000和(或)230 000蛋白。

3.BP应与寻常型天疱疮、疱疹样皮炎、大疱性多形红斑、IgA型天疱疮相鉴别,临床需谨慎鉴别,明确诊断。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用不同治疗方案。

5.1一般治疗: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加强营养支持疗法。保护皮肤创面和预防继发感染,保持创面干燥,高蛋白饮食。当水疱较大时,可考虑抽取疱液,保留疱壁。小面积破溃,不需包扎,每日清创换药后暴露即可,大面积破溃可用湿性敷料,避免用易粘连的敷料。破溃处外用抗菌药,防止继发感染。

·局限性或轻度BP:局限性BP指皮损面积较小,仅累及1个体表部位。轻度BP是指皮损较广泛,但每天新发水疱<5个。

外用激素,多选用强效。0.05%氯倍他索乳膏或卤米松软膏。

抗生素和烟酰胺:米诺环素100 mg,bid;烟酰胺600-1 500 mg/d,分3次口服。对于老年患者,可采用米诺环素50 mg bid。米诺环素和多西环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痛和消化道症状,多数较轻微,不需处理。头痛严重者需停药。当上述2种方案治疗3周后无效者,可口服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以20 mg/d。

·泛发性BP:每天新发水疱超过10个,或新发水疱少,但皮损累及一处或几处较大体表面积。

单独外用激素对BP效果显著,是BP的一线治疗。多选择强效激素,如丙酸氯倍他索或卤米松软膏等,但不用于面部,剂量30-40 g/d。每天40 g丙酸氯倍他索与每天1 mg/kg泼尼松龙相比,外用激素较系统治疗更有优势,疾病控制较快且延长生存率。

系统用激素:研究证实,1mg/(kg.d)对多数BP有效,但该剂量比外用40 g超强激素会增加不良反应,推荐起始剂量0.5mg/(kg.d)。治疗7 d后,若病情未得到明显控制(每日新发水疱和大疱超过5个,瘙痒程度未减轻),可将激素加量至0.75 mg/(kg.d)。若1-3周后病情仍得不到控制,继续加量至1mg/(kg.d)。不建议继续增加激素的剂量,因会增加不良反应而不增加疗效。此时可考虑加用免疫抑制剂。

减量:病情控制,持续治疗2周考虑减药。激素1mg/(kg.d)时,按10%递减,一般为每周减5mg,减至30 mg/g时,减量速度减慢,一般为每4周,一般为每4周减5 mg;至15mg/d时,改为每3个月减2.5 mg;至2.5 mg/d时,采用隔日疗法,隔日服5 mg,服用3个月后可减为每周服5 mg,3个月后可停药,总疗程2年左右。

·若病情较重,糖皮质激素疗效不满意或出现禁忌证,可考虑早期联合免疫抑制

剂。应用免疫抑制剂前,应对患者进行系统评估,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乙肝病毒及载量、结核、潜在肿瘤的筛查等,无免疫抑制剂禁忌证时应用。

免疫抑制剂包括MTX、硫唑嘌呤、吗替麦考酚酯、环孢素等。

·BP患者经过上述系统或外用强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规律治疗1个月后仍未控制病情,每日仍有新发红斑、水疱,数量超过5个,称为顽固性BP。可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生物制剂等治疗。

1.姚磊, 曾磊,王培光, 大疱性类天疱疮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5(4): 212-214.

3.丁治云、吴卫志、王明悦等. 米诺环素联合烟酰胺治疗121例大疱性类天疱疮[J]. 临床皮肤科杂志, ): 648-650.

4.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自身免疫性疾病亚专业委员.大疱性类天疱疮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建议[J]. 中华皮肤科杂志, ): 384-387.

来源医伯乐原创 作者 Dr.Li 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病因尚不完全明了,一般认为是。直接免疫荧光发现在周围基底膜有线状的C3和IgG沉积,间接免疫荧光发现70%~85%的类病人血清有抗表皮基底膜带的IgG循环,相当多的病人也有抗基底膜带的IgE抗体。损害周围存在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及颗粒现象,因此有可能Ⅰ型变态反应参与皮损形成。将免疫荧光的反应底物首先在1M的NaCl中孵育,将表皮和真皮从透明板分离,间接免疫荧光的敏感性提高,并且类天疱疮抗体结合于这种盐水分离的人工的顶部,即基底细胞的底部。

大疱性类大疱疮抗体滴度与病情严重性无相关性,除补体C3外,经典和替代补体激活途径的其他成分及补体调节蛋白&beta;1 H也沉积在患者的基底膜带。大疱液中亦可见激活的补体成分。体外实验也证明类天疱疮抗体能结合经典和替代途径的补体成分沉积于真皮基底膜带,这些研究证明大疱性IgG能以经典途径激活补体,以C3放大机制激活补体替代途径。

免疫电镜证明天疱疮抗原在半桥粒,它在连接基底细胞和基底膜之间有着重要作用。抗体结合在基底细胞内外的半桥粒板上。用免疫荧光等方法,类天疱疮抗原有两种不同的分子,一种是230kDa,BPAG1编码这个分子的cDNA的克隆,显示属包含纤维血小板溶素1的基因家族,超微结构BPAG1位于半桥粒斑部位。

动物实验证明抑制BPAG1功能,大疱性类天疱疮抗体并无致病作用。而当抗BPAG1抗体与BPAG1抗原结合后,能激活补体而引起炎症和真皮下水疱形成。免疫化学方法测出的另一个抗原是180kDa(也有人称为166和170kDa)的分子,现称之BPAG2或ⅩⅦ胶原纤维,此为一种跨膜分子。cDNA克隆的定位证实BPAG1和BPAG2为由不同基因编码的完全不同的分子化合物。BPAG1仅位于细胞内的半桥粒斑,而BPAG2位于细胞膜,即部分位于细胞内,部分位于细胞外,属典型的跨膜分子。抗这两种抗原的类天疱疮抗体体外和体内实验证明是病因性的。目前认为类天疱疮损害形成的机制可能是抗体结合于大疱性类天疱疮抗原,从而激活了补体经典途径,也同时激活了C3放大机制,激活的补体成分引起白细胞的趋化反应和肥大细胞脱颗粒,肥大细胞产物引起嗜酸性粒细胞的趋化反应,最后白细胞和肥大细胞释放的蛋白酶导致真表皮分离。也有人提出类天疱疮抗体与BPAG2结合导致半桥粒功能障碍,从而导致基底细胞与基底膜的连接丧失,真表皮分离大疱形成。

某些药物也可引起类天疱疮,如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青霉素、速尿、安定等,5-Fu局部应用和X线照射也能引起限局性类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与其他疾病伴发亦有不少报道,如、寻常性天疱疮、样、SLE、性、、多发性关节炎、及等,未见小病与感染有关的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钢结构厂房高温闷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