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b型流感嗜血杆菌菌培养阳性率?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提高痰中流感嗜血杆菌阳性分离率的方法--《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4年02期
提高痰中流感嗜血杆菌阳性分离率的方法
【摘要】:提高痰中流感嗜血杆菌阳性分离率的方法郭品娥,凌代文,张永生,晏碧君流感嗜血杆菌可引起人体许多部位感染,是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之一。ChapinKC等[JClinMicrobiol,1983,17:1163]报道,采用Choc-VBC[巧克力—万占霉...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446.5【正文快照】:
提高痰中流感嗜血杆菌阳性分离率的方法郭品娥,凌代文,张永生,晏碧君流感嗜血杆菌可引起人体许多部位感染,是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之一。ChapinKC等[JClinMicrobiol,1983,17:1163]报道,采用Choc-VBC[巧克力—万占霉素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邓光贵,张文俊,陶红群;[J];临床检验杂志;1995年03期
贺靖冬,李庆,高强;[J];实用医技杂志;2005年11期
修清玉,方正,赖国祥,王桂芳,罗文侗,陈吉泉;[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1998年03期
项明洁,江勇,徐蓉,倪语星;[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1997年01期
程永樟,蒋桂珍,李建平,刘俐;[J];浙江预防医学;2001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涛;[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高薇,俞桑洁,杨永弘;[J];临床儿科杂志;2003年01期
邓光贵,张文俊,陶红群;[J];临床检验杂志;1995年03期
张泓,李万华,孔菁,陆权;[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2年04期
赵云,夏星,高辉;[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3年01期
谭萍,张松,赖秀花;[J];实用预防医学;2003年02期
苏华,王华庆,郑仁淑,许世光,刘英华,姜文海,崔智多,邹怡岩;[J];中国计划免疫;2000年04期
胡翼云,杨永弘;[J];中华儿科杂志;2002年09期
赖国祥,张鸿文,叶礼燕,黄梁浒,林茂英,曹慧琴,陈新民;[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年02期
姜敏;杨永弘;;[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年05期
华春珍,孙莉颖,李建平,赵丽娅,陈志敏,俞惠民;[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赖国祥;张鸿文;叶礼燕;黄梁浒;林茂英;曹慧琴;陈新民;;[J];福州总医院学报;2002年01期
肖玉艳!300050,牛秀英!300050,王丽敏!300050,李洪强!300050,刘晓兰!300050,张福萍!300050,王金良!300050;[J];河北医药;2000年07期
陈东科,张秀珍;[J];检验医学;2004年03期
贺靖冬,李庆,高强;[J];实用医技杂志;2005年11期
谭萍,张松,赖秀花;[J];实用预防医学;2003年02期
魏宪义;[J];中国公共卫生;2000年01期
李岩,李珊;[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2年03期
张鸿文!350025,叶礼燕!350025,陈新民!350025,黄梁浒!350025,赖国祥!350025,林茂英!350025;[J];中华儿科杂志;2001年06期
王桂芳!200003上海,罗文侗!200003上海,修清玉!200003上海,方正!200003上海,赖国祥!200003上海,颜泽敏!200003上海;[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9年12期
赖国祥,张鸿文,叶礼燕,黄梁浒,林茂英,曹慧琴,陈新民;[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鸿文;[D];第一军医大学;2000年
钱建美;[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邝玉;[D];四川大学;2006年
李子尧;[D];山东大学;2007年
吴涛;[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甄曼丽;[J];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谭萍,张松,赖秀花;[J];实用预防医学;2003年02期
张丽菊;崔凤芝;;[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王健华;[J];重庆医学;1977年04期
丁荣施;[J];广东医学;1985年03期
公允,何永山,崔月花;[J];中华医史杂志;1996年02期
魏宪义;[J];中国公共卫生;2000年01期
李翠云,董柏青,谭冬梅,权怡,唐振柱,林玫,方锦嵩,梁大斌,廖和壮,徐志一,KilgorePE,KennedyWA,ClemensJD;[J];广西预防医学;2003年02期
吴青萍,廖朝峰;[J];中国药业;2004年12期
张利红;徐继勋;;[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中举;朱旭慧;李丽;张蓓;简翠;田磊;王斌;朱琴;孙自镛;;[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刘岚;景春梅;谌容;谢伟;;[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姜敏;胡翼云;沈叙庄;高薇;袁林;俞桑洁;杨永弘;;[A];第6次全国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李建;汪洛;;[A];湖北省微生物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分析微生物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祝婧烨;沈坚;秦洁;马相虎;王维;瞿爱东;;[A];第五次全国免疫诊断暨疫苗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夏勇武;刘岚;楚丽娟;伏小红;任敏蒲;;[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姜敏;胡翼云;沈叙庄;高薇;俞桑洁;杨永弘;;[A];第6次全国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姜敏;胡翼云;高薇;沈叙庄;俞桑洁;杨永弘;;[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季伟;吴军华;邵雪军;黄璐;骆亚丽;;[A];第六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儿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班论文汇编[C];2009年
王复甦;徐宝祥;杨婷婷;杨仕贵;;[A];2007年浙江省医学病毒学、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顾伯文;[N];辽宁日报;2000年
益思;[N];医药经济报;2001年
高书明;[N];中国医药报;2002年
韩咏霞;[N];保健时报;2005年
记者 王美华 通讯员 张玉华 刘勇;[N];深圳商报;2003年
毛国强;[N];中国质量报;2003年
高书明;[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湘雅医院教授
罗学宏;[N];大众卫生报;2002年
王廷超;[N];中国医药报;2001年
陈金伟 (广东省连州市北湖医院);[N];医药经济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钱远宇;[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陈蓉;[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桂和翠;[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朱兵清;[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年
张烛仙;[D];浙江大学;2008年
贾晓芸;[D];兰州大学;2012年
吴军华;[D];苏州大学;2009年
夏勇武;[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闫玲;[D];兰州大学;2008年
周立;[D];青岛大学;2010年
王万淑;[D];兰州大学;2009年
诸葛盼;[D];浙江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占肠道分离病原的第二位或第三位(多于志贺菌和耶尔森菌),是从血便中分离到的最常见的病原菌,分离率占血便的40%,6、7、8三个月O157:H7感染的发生率最高。且O157是4岁以下儿童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病原菌,所以CDC提出应将大肠埃希菌O157:H7列为常规检测项目。58.试述沙门菌变异性。答:沙门菌属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异,主要表现为:(1)S-R变异 自临床标本初次分离的菌株一般都是光滑型,但经人工培养、传代后可逐渐变成粗糙型菌落,此时菌体表面的特异多糖抗原丧失,在生理盐水中可出现自凝。(2)H-0变异 是指有鞭毛的沙门菌失去鞭毛的变异。(3)相位变异 具有双相H抗原的沙门菌变成只有其中某一相H抗原的单相菌,称相位变异。(4)V-W变异 是指沙门菌失去Vi抗原的变异。59.在沙门菌鉴定过程中,如何处理血清凝集反应中的问题?答:与多价抗血清不凝集时,可在玻璃试管内用生理盐水将细菌制成浓菌液,煮沸15-30min,冷却后再次做凝集试验,因Vi抗原能阻断0凝集反应,而煮沸处理能破坏菌体表面的Vi抗原。仅出现单相H抗原(第一相或第二相)时,需用位相分离的方法诱导出另一相抗原后再进行检查。60.志贺菌的鉴定要点是什么?如何与类志贺邻单胞菌进行鉴别?答:志贺菌的鉴定要点是: (1)无动力,赖氨酸阴性。(2)发酵糖产酸不产气(福氏志贺6型、鲍氏志贺菌13和14型、痢疾志贺菌3型除外)。(3)分解粘多糖,在醋酸盐和枸橼酸盐琼脂上产碱。志贺菌属与类志贺邻单胞菌可用动力和氧化酶试验加以鉴别,志贺菌属均为阴性,而类志贺邻单胞菌为阳性。61.肺炎克雷伯菌初次分离培养基上菌落有何特点?答:在初次培养基上可形成较大、凸起、灰白色粘液型的菌落。菌落大而厚实、光亮,相邻菌落容易发生融合,用接种针沾取时可挑出长丝状细丝。在MAC培养基上发酵乳糖产酸,形成较大的粘液型、红色的菌落,红色可扩散至菌落周围的培养基中。62.试述变形杆菌的鉴定依据是什么?答:菌落在营养琼脂和血琼脂平板上迁徙生长,在肠道选择培养基上乳糖不发酵,呈无色菌落,在SS琼脂上产硫化氢,菌落中心呈黑色。 根据氧化酶阴性,脲酶阳性,苯丙氨酸脱氨酶阳性,KIA:斜面产碱,底层产酸产气,H↓&2&S+,可初步鉴定为变形杆菌属。63.临床常见的需氧革兰阳性杆菌有哪些?答:临床常见的需氧革兰阳性杆菌有棒状杆菌属中的白喉棒状杆菌、芽胞杆菌属中的炭疽杆菌和蜡样芽胞杆菌,李斯特菌属中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丹毒丝菌属中红斑丹毒丝菌和加德纳菌属中的阴道加德纳菌。64.简述炭疽芽胞杆菌生物学性状。答:(1)取自病人或病畜的新鲜标本直接涂片时,常单个存在或呈短链,经培养后则形成长链,呈竹节状排列。(2)芽胞多在有氧下形成,有毒菌株可有明显的荚膜。 (3)本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生长条件不严格,最适温度为30℃-35℃,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形成灰色、粗糙型菌落,在低倍镜下观察菌落呈卷发状。 (4)在血平板上不溶血,在肉汤培养基中由于形成长链而呈絮状沉淀生长。(5)在明胶培养基中经37℃18-24h可使表面液化成漏斗状,这是由于细菌沿穿刺线向四周扩散成倒松树状。有毒菌株在NaHCO↓&3&血琼脂平板上置5%C0↓&2&37℃环境中24-48h可产生荚膜,变成粘液型(M)菌落,无毒菌株为粗糙型(R)菌落。 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蔗糖、蕈糖,有些菌株能迟缓发酵甘油和水杨素,产酸不产气。能水解淀粉,不发酵鼠李糖、半乳糖等其他糖类,能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不产生吲哚和硫化氢,不利用枸橼酸盐,不分解尿素,在牛乳中生长2-4d牛乳凝固,然后缓慢陈化,卵磷脂酶弱阳性,触酶阳性。65.炭疽芽胞杆菌有哪些主要的鉴定试验?答:炭疽芽胞杆菌是引起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一炭疽病的病原菌。本菌发病急,死亡率高,因此实验室检验有重要意义,主要的鉴定试验如下:1噬菌体裂解试验;2串珠试验;3青霉素抑制试验;4串珠和青霉素抑制联合试验;5重碳酸盐毒力试验;6动物试验;7植物凝集素试验。66.如何提高流感嗜血杆菌培养阳性率?答:(1)流感嗜血杆菌初次培养应在5%-10%C0↓&2&环境。(2)生长中需要X、V因子,故可在培养基中添加此因子。(3)应用选择性培养基,如巧克力琼脂,并加入一定量抗生素,1ml培养基中含万古霉素50μg、杆菌肽300μg、氯林可霉素1μg,嗜血杆菌分离率可达96.7%。67.一患者食用海味发生食物中毒,取其呕吐物培养得到一种动力阳性菌,血清制功试验阴性,移种KIA、MIU培养基:葡萄糖(+)、乳糖(-)、H↓&2&S(-)、动力(+)、吲哚(+)、尿素酶(-),氧化酶(+),该菌很可能为何种菌?如何进一步鉴定。 答:(1)引起食物中毒的革兰阴性杆菌,一般有某些沙门氏菌、变形杆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以及副溶血性弧菌等,提示结果分析可能为耐盐的副溶血性弧菌。(2)进一步的鉴定试验包括嗜盐试验、生化反应及血清学试验。68.简述厌氧菌在厌氧条件下生存的机制。答:厌氧菌庆氧机制: (1)缺乏细胞色素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在有氧的情况下,培养基中的物质被氧化,转变成氧化型的物质较多,需要氧化还原电势较高的酶如细胞色素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才能将其氧化。而厌氧菌不具备这些酶类,不能氧化电势高的物质,最后因能量供应不足而死亡。 (2)缺乏触酶和过氧化氢酶。有氧时,细菌生长由需氧脱氢酶催化有氧氧化,产生过氧化氢。它能抑制乙酰辅酶A的分解,因而阻碍细菌的脂类代谢。厌氧菌缺乏此酶,不能分解H↓&2&0↓&2&,而致代谢终止死亡。(3)缺乏超氧化物歧化酶。某些细菌氧化代谢的最终产物是超氧化物自由基0↓&2&-,具有高氧化能力,对细菌的毒害作用比H↓&2&0↓&2&大得多,而厌氧菌无此歧化酶,不能解除其毒害。综上所述,厌氧菌由于缺乏与需氧菌类似的一些酶类,不能耐受0↓&2&,故而不能在有氧环境中生存。69.写出五种临床上常见的厌氧菌的名称及所致疾病。答:1破伤风梭菌:破伤风;2产气荚膜梭菌:气性坏疽;3肉毒梭菌:食物中毒;4脆弱类杆菌:肠道,生殖道,颅内等感染;5难辨梭菌:伪膜性肠炎等。70.分离培养厌氧菌失误的原因有哪些?答:如果临床怀疑有厌氧菌感染的标本,而分离培养为阴性,可能有下述失误。(1)培养前未作标本的直接涂片和染色镜检。(2)标本在空气中放置太久或接种的操作时间过长。(3)未用新鲜配制的培养基。(4)未用选择培养基,以抑制兼性厌氧菌生长。 (5)培养基未加必要的补充物质,如氯化血红素、维生素K1等,它们对类杆菌特别是产黑素类杆菌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所以未加上述必要补充物质的培养基,厌氧菌不生长。用硫乙醇酸盐作为唯一厌氧菌培养基,而有些厌氧菌在该培养基中不能生长,故初代培养不应用硫乙醇酸钠。(7)没有合适的厌氧缸或厌氧装置,或厌氧装置漏气,或其他原因导致厌氧环境不适宜(如厌氧缸内催化剂失活或氧化还原指示剂失效等)。 培养时间不足。(9)厌氧菌的鉴定材料有问题,如鉴定用的培养基、试剂和抗生素纸片失效,都可能导致鉴定错误。71.试述产气荚膜梭菌的鉴定依据。答:产气荚膜梭菌的鉴定依据是: (1)革兰阳性粗大杆菌、短粗方头,常伴其他杂菌,芽胞不易看到,可见荚膜。 (2)菌落特征和糖发酵反应,特别是“汹涌发酵&&现象。 (3)Nagler氏试验阳性。(4)动物试验(血性水肿、泡沫肝等)。(5)挥发性代谢产物的测定(主要为乙酸和丁酸,有时也形成丁醇)。72.什么叫Koch现象?答:结核的特异性免疫是通过结核分校杆菌感染后所产生的。实验证明,将有毒结核分枝杆菌纯培养物初次接种于健康豚鼠,不产生速发型过敏反应,而经10-14d,局部逐渐形成肿块,继而坏死、溃疡,细菌侵入附近的淋巴结,再通过淋巴-血流向全身播散。局部溃疡经久不愈,直至动物死亡。若在8-12周之前给动物接种减毒的或小量结核分校杆菌(即行人工感染),则局部反应提前出现,于2-3d内发生红肿硬结,后有溃疡形成但很快趋于痊愈,且附近淋巴结不受侵犯,亦无细菌周身播散。此为Koch在1891年观察到的后为Rich所描述,故称为Koch现象。73.非结核分枝杆菌Runyon分类有几群?每群各举2例。答:非结核分校杆菌Runyon分类有四群: (1)堪萨斯分枝杆菌、海分枝杆菌。(2)瘰疬痴分枝杆菌、苏尔加分枝杆菌。(3)鸟-胞内复合分校杆菌、蟾分枝杆菌。(4)偶发分枝杆、龟分枝杆菌。74.试述结核菌分枝杆菌培养特性。答:本菌为专性需氧菌,在元氧条件下迅速死亡。为兼性细胞内寄生菌,在细胞内外均可发育繁殖,强毒菌株可长期生存于巨噬细胞内。生长条件37℃,pH6.4-7.0。具有强的疏水性,菌落不易乳化于水及生理盐水。本菌繁殖周期较多数细菌长,在最佳培养基上至少14-15h繁殖一代。群体生长于以鸡蛋为基础的固体培养基上,初次分离需4-8周,次代培养仍需2-4周。营养要求尤高,需要卵黄、血液、马铃薯淀粉等有机物质,碳、氮、磷、钾、镁、铁等无机盐类以及氨基酸、菸酸、核黄素等。75.试述麻风分枝杆菌形态与染色特性。答:麻风分枝杆菌亦为抗酸杆菌,但较结核分枝杆菌短而粗,大小约1-8μm×0.3-0.5μm,抗酸染色着色均匀,呈束状或团状排列。麻风分枝杆菌为典型的胞内寄生菌,有该菌存在的细胞胞质呈泡沫状称为麻风细胞。用药后细菌可断裂为颗粒状、链杆状等,着色不均匀,叫不完整染色菌。革兰染色阳性,无动力,无荚膜,亦无芽胞。76.BACTEC-460系统检测分枝杆菌的基本原理。答:BACTEC-460自动快速检测仪的主要原理是测定分枝杆菌的代谢产物。在指定专用的7H12或12B培养瓶中加入放射性14C棕榈酸产物,当检测标本经处理接种于该培养基内,如果有分枝杆菌存在,分枝杆菌代谢时将产生中间产物和终末产物,如利用培养瓶中标记14C棕榈酸产物而产生带有放射性的14C0↓&2&,BACTEC仪将培养基中14C0↓&2&送入电 ]xFZ'l|&l) 离室,并自动显示测定结果。以生长指数(growth index,GI)表示,连续观察,如果GI升高达某一程度,则报告有分枝杆菌生长,即为阳性。77.简述病毒的特点。答:病毒具有如下特点:不具有细胞结构;只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RNA或DNA);特殊的繁殖方式――复制;缺乏完整的酶系统和能量合成系统;不具有核糖体;绝对的细胞内寄生。78.简述细胞培养的基本条件。答:细胞培养的基本条件为:1水,主要作为溶剂。2无机盐,如Na↑&+&、K↑&+&、Mg++、Ca++、Cl↑&-&、HCO↓&3&-。其作用是:作为细胞的正常组成成分;维持渗透压和酸碱平衡;促进细胞贴壁;作为细胞代谢过程中某些酶的激活剂。3碳水化合物,主要为葡萄糖等单糖,其作用是:为细胞提供能量;维持渗透压。4有机氮,主要为蛋白质及各种氨基酸,此类物质在血清、血浆、水解酪蛋白中含量很丰富,其作用是:作为细胞的重要组成部[讨论]儿科怎么提高阳性率 ← 细菌感染与实验室诊断 ← 微生物之家论坛
微生物之家|CLSI|NCCLS|WHONET|耐药监测|微生物|检验医学|检验|lab|mic|microbio|.cn|实验室|药敏|api|分子生物|PCR|质粒|扩增|ESBL|耐药|基因
共20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标题:[讨论]儿科怎么提高阳性率
成仙的神 发表于: 20:41:50
最近儿科反映阳性率好低,问我科有什么办法,儿科以前是抽血做血培养但时间长而且阳性率低不愿意做,后来改做咽拭子,但是基本没阳性,现在儿科问还有什么好的方法,我想问下各位老师你们医院是怎么做的,谢谢
君子之交淡如水 发表于: 21:00:56
关注,我也想知道。
其实到儿科住院的小孩大部分在家已经用了抗生素了。
bjyy 发表于: 21:09:01
什么标本的阳性率低?
君子之交淡如水 发表于: 21:18:53
回答老师,我院儿科送检标本主要是血培养。
bjyy 发表于: 21:32:04
以下是引用君子之交淡如水在 21:18:53的发言:
回答老师,我院儿科送检标本主要是血培养。
阳性率是多少?
君子之交淡如水 发表于: 21:34:46
以下是引用bjyy在 21:32:04的发言:
阳性率是多少?
唉,丢脸呀,不到10%。
bjyy 发表于: 21:39:25
以下是引用君子之交淡如水在 21:34:46的发言:
唉,丢脸呀,不到10%。
具体多少?
君子之交淡如水 发表于: 21:50:51
以下是引用bjyy在 21:39:25的发言:
具体多少?
回答老师,我们是新开科室6月分至今只有3个月左右的时间,刚开始他们不愿意送血培养,送咽拭子,可我觉得意义不大,就多次建议送血培养,至今也只送了不到40瓶吧,护士抽血都是严格按三步法来的,可还是培养出5列表皮,一列肺链。
昨天还弄一微球菌属,没往下做,建议复查。我们基层医院刚开始难呀???
xianglili 发表于: 22:20:04
我看可能就那株肺链靠谱点。
月夜殇怀 发表于: 22:24:46
我们医院也是差不多的情况,儿科基本全是咽拭子培养。我问了下儿科医生,听他们的意思好像也不是太关注我们微生物的培养结果,主要是没有什么可查的才开的咽拭子培养。血培养基本没有抽的:因为小孩子家长看要抽那么多血不让抽。但是对于我们细菌室来说做咽拭子培养阳性率太低。好像意义真的不大。巴老师说过咽拭子培养主要是用来诊断化脓性扁桃体炎或咽峡炎,偶尔也用于会咽炎和白喉。这些症状的病原体多数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等。那对于咽拭子培养中长出其它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如鲍曼,肺克等)做鉴定加药敏吗?求教!
共20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Copyright &
Powered By
Processed in .03125 s, 2 querie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流感嗜血杆菌培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