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医疗什么是电离辐射射真的致癌吗?

联合国确定医疗辐射为人体接触辐射主要来源
来源:搜狐健康
第1页:医疗成为人体接触辐射的最主要途径
第2页:专家认为医疗辐射增多源自技术进步
第3页: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医疗辐射的危害?
第4页:辐射无处不在:日常生活中的辐射源
第5页:生活中的辐射一眼便知:辐射剂量表
  导读:据联合国网站报道,联合国原子辐射影响问题科学委员会2010年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医疗辐射是人类接触电离辐射的主要来源。这份报告称,在全世界人口遭受的由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各种辐射中,有20%来自医疗辐射;而在所有人为因素导致的辐射中,医疗辐射所占的比例高达98%。
  医疗成为人体接触辐射的最主要途径
  调查显示,在1997年到2007年的10年间,全球每年大约进行36亿次X光检查。这一数据较上一个10年增加了40%以上。随着技术的进步及广泛应用,无论卫生保健水平如何,世界各国医疗辐射都在持续增加。在一些发达国家,医疗辐射的大幅增加意味着它将取代自然辐射来源(如太阳黑子等),成为人体接触辐射的最主要途径。
  当病人到医院看病,进行诊断显影时,如接受X射线、CT、PET、核磁共振、同位素治疗等仪器的诊断而受到一定的照射。这些辐射本身具有一定危害性,但如果不是频繁使用的话就没有关系。例如肺部透视一次辐射剂量为0.02毫希,拍一次胸片的照射剂量为0.12毫希,作一次CT检查的照射剂量为10毫希。
  生活中的天然辐射剂量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个人安全剂量限值为 20毫希/年 。
  CT“照”多了,会增加癌症的发生率。CT检查实际上是一种X线检查,CT的辐射属于电离辐射,过多的电离辐射对人体有致癌的危险。电离辐射可以破坏人体细胞中DNA的结构,一些被破坏的DNA可以修复,但破坏太多、破坏严重的DNA就不能修复了。这样,基因就会发生变化,产生癌细胞、发生癌症。
  每年自然环境对个人的辐射量约是3mSv(毫希伏),而1次腹部、脊柱或全身CT的辐射量约为10mSv,是自然环境下3年的辐射总量;1次胸部CT相当于1个人2年多接受的辐射量,头部、心脏CT的辐射剂量小一些,一次也有2mSv。多次重复CT检查,辐射剂量和相应危害可以累加,癌症的发生率就可能增加。
  研究表明,在人群中,对电离辐射最敏感的是儿童和年轻女性;在人体脏器中,肺最容易受到损害;在年轻女性中,对电离辐射最敏感的是乳腺。
(责任编辑:齐钡)
健康特别关注
医生要求先做CT,患者腹痛难忍跳楼…[]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社区热帖推荐
图文揭秘……[]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CT检查的辐射剂量及其对策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地震特辑】电离辐射为什么会对健康造成风险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地震特辑】电离辐射为什么会对健康造成风险
核辐射、电离辐射对人的健康有何害处?
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核电站爆炸吸引了全世界的的目光。有两颗原子弹以及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阴影在前,人们对核辐射通常谈之色变,对遭受辐射的后果忧心忡忡,甚至产生恐慌。由于此次灾害性事故发生在我们的邻国日本,故此更是格外引起大家的关注。不过,有关电离辐射的危害细节,公众可能了解得并不多。故此本文试图就相关内容做一些简单说明。
所谓电离辐射,顾名思义是指能够使物质发生电离的辐射。电离辐射通常可分为两类,一类为高频率的电磁波,如X射线、γ射线;另一类为高能粒子束,如α、β 粒子或中子束等。引发电离辐射的放射性物质是人类居住环境的组成部分,日常生活中的电离辐射41%来自石头、泥土及建筑材料中的放射性气体;28%来自岩石、土壤中的放射性物质;15%来自X射线等医疗辐射;9%来自食物和饮料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6%来自宇宙射线;1%来自高空飞行等。天然辐射源所致平均辐射剂量就世界范围来看,每人每年大约为2.4mSv。而我们所关心的“电离辐射危害”指的是人们在利用射线和核能时受到超过一定剂量的电离辐射而造成的健康影响。
【注:上文中所提到的mSv(毫希沃特)是一个当量剂量或有效剂量单位。当量剂量是电离辐射的吸收剂量(单位是Gy)与不同射线生物效应系数的乘积;对于人体来说,有效剂量是人体各种组织或器官的当量剂量乘以相应组织权重因子的和】
电离辐射对生物体的效应是通过电离辐射的能量作用于生物大分子和水,使得后者发生分子不稳定、分子重排、产生自由基并造成损伤。在这其中受影响最大的就是 DNA分子。受损的DNA可以经体内酶系统修复,但也可能发生错误修复,这是电离辐射可能诱发癌症的原因之一。分子电离、自由基产生、化学键断裂使得亚细胞结构破坏,表现为细胞代谢、结构、功能的改变。相同辐射剂量作用下,不同细胞出现的损伤程度不同。一般来说,淋巴组织、骨髓、小肠上皮和性腺对辐射最为敏感;其次是角膜、晶状体、内皮细胞等;肌肉、骨骼、软骨和结缔组织对辐射最不敏感。
从时限上来说,大量电离辐射造成的危害可分为早期效应和延迟效应。早期效应发生在暴露后几星期内,如急性放射综合征( acute radiation syndrome,ARS),表现为反复发生并逐渐加重的恶心、呕吐、腹泻,同时伴随疲乏、发热、食欲下降、抽搐甚至昏迷,严重者在几个月内死亡。多数 ARS患者会有骨髓损伤,由于免疫和造血功能下降,发生严重的致病菌感染和内出血。ARS还包括严重的皮肤灼伤,表现为皮肤发痒,刺痛,红斑或水肿。皮肤损害可迁延数周或数月,有时会危及生命。延迟效应则包括辐射白血病,辐射致癌,放射性白内障,遗传损伤等。其中辐射致癌与辐射致遗传病又称为电离辐射的随机性效应。随机性效应的发生几率与辐射剂量成正比,但严重程度与辐射剂量无关。根据受辐射细胞的种类,又可将电离辐射的效应分为躯体效应和遗传效应,前者作用于体细胞,后者作用于生殖细胞。辐射造成的皮肤损伤、骨髓损伤、乳腺疾患和甲状腺疾患,以及辐射致癌均可归于躯体效应;而辐射造成不育、胚胎死亡或胎儿畸形、遗传病等则归于遗传效应。
目前,电离辐射的危害资料绝大部分是来自高剂量辐射下的调查数据,尤其是广岛、长崎两次核爆炸、若干核事故以及放射治疗的资料。而人们更关心的低辐射剂量对健康的影响,很难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给出确切的答案,只能通过大剂量调查的数据外推得到一个相对的结果。经ICRP(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对广岛和长崎两次原子弹爆炸后8万名幸存者50年的调查研究发现,核辐射引起的超额死亡低于700例,幸存者中出现的癌症约6%与辐射有关。大剂量辐射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认识已较为清楚,但对低剂量辐射效应,还有一些争论。尽管一些流行病学调查和生物学实验表明小剂量的电离辐射可能对生物体起到“刺激和兴奋”作用,甚至可能调节免疫功能,降低肿瘤发生率;但从安全角度出发,全世界对电离辐射仍采取保守态度:假设小剂量辐射仍有潜在风险,应予以防护。资料显示,如果每年接受电离辐射当量剂量超过1000mSv,癌症的发病率则会升高。故此我国《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对职业工作者和公众每年所接受的辐射剂量予以了严格限定,见下表。
【注:有效剂量数值小,年当量剂量数值大,是因为前者是后者乘以各器官组织的权重系数得到的平均值,而不是说只要某器官接受了超过5mSv的照射,就一定超过了“每年1mSv,特殊情况下,如果5个连续年不超过mSv,则某一单一年份可提高到5mSv”的限值。】
2007年David J. Brenner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综述称,每单次CT扫描将使成人受到15mSv,新生儿受到30mSv的辐射,而一次CT检查常需进行2-3次扫描,这个剂量大约相当于一组25000名日本核弹爆炸后幸存者所受到的照射量(小于50mSv)。而这组平均接受了40mSv的核弹爆炸幸存者的研究中,癌症的总体发生率明显提高了;另外,他援引了一项对象为400000名核工业放射工作者的医学研究,这些工作者暴露于平均20mSv的电离辐射中(相当于一次CT扫描所接受的辐射剂量),结果发现随着暴露剂量的提高,死于肿瘤的风险也提高了。故此David J. Brenner认为CT扫描(辐射剂量大约在30-90mSv)会增加肿瘤风险的流行病学证据是“直接”的,随着CT扫描在临床使用越来越广泛(美国每年有6200万人次进行CT检查),它所带来的辐射伤害不可忽视——美国每年1.5-2%的肿瘤可能由于CT检查所致。
这篇文章发布后引起了广泛注意,许多媒体采用了文中说法,更以“做一次CT所接受的辐射量相当于在核弹爆炸中幸存”吸引眼球。不过在专业领域,对此文的质疑之声并不少。质疑意见大概有以下几点:首先,目前并无CT检查会增加肿瘤发病风险的直接报告,一切结论均是从其他类型辐射推断而来,说服力不足;其次,低剂量电离辐射致癌的“线性无阈值模型”在使用上还有争议;根据动物实验、放疗经验及其他流行病学调查,辐射剂量低于100mSv时并未观察到肿瘤发生率增高的迹象;更有人指出,美国自1980年以来估计共有5.5亿人次接受了CT检查,1990年前这个数字是7500万,那么有如此多在1990年后接受了CT检查的人,该有更多人罹患肿瘤才是,可是事实上这些数字惊人的“癌症患者”并没出现。低剂量电离辐射究竟对人体健康有多大影响现在仍处于激烈争吵中。
对于公众而言,正确的做法是在专业人士们吵出个一致意见之前保持冷静,不要无端恐慌,也不要掉以轻心。对大到核燃料泄漏级别的电离辐射做好防护,严密关注事态动向;对小到日常医疗照射剂量的电离辐射提高警惕,避免无意义的暴露。了解相关知识、相信科学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安全。
参考文献:
1 《生物医学安全与法规》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7年8月第一版
2 David J. Brenner, Eric J. Hall. Computed Tomography — An Increasing Source of Radiation Exposure. N Engl J Med 77-2284
专业视角解读日本地震、核泄漏,
你可能感兴趣
专业人士会有一致意见吗?ZF会出合理的一致意见吗?“做一次CT所接受的辐射量相当于在核弹爆炸中幸存”不能蛋定了~~~
引用 一月的寒风 的回应:专业人士会有一致意见吗?ZF会出合理的一致意见吗?“做一次CT所接受的辐射量相当于在核弹爆炸中幸存”不能蛋定了~~~但是,当看到“确信CT无危害”时,大多数人会“哦,这样啊”。当看到有媒体说“相当于在核爆中幸存”,大多数人会“我操,原来一直被蒙蔽啊,赶紧告诉别人去”
录音爱好者,万有青年养成计划入围选手
知道学术争论的细节并无坏处,不过对普通人而言,唯一可以使他们确信的建议也就只有尽可能避开辐射源……
恩,绿巨人是受了伽玛射线,所以才长肌肉的
又长见识了
不知道超声波对人体有害没有?
显示所有评论
(C)2013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破解电离辐射危害健康的流言
电离辐射与健康风险
A world without nuclear
weapons would be less stable and more dangerous for all of
us.(对所有人来说,一个没有核武器的世界更不稳定与安全)——Margaret
Thatcher(撒切尔夫人)
为了人类的和平共处,科学家发展了核武器,核武器的问世,的确让大部分人有了遏制战争的冲动,也为众多的世界人口带来了新的能源。自然界通过核聚变与核裂变的方式来转化物质为能量。
核聚变是一个1+1&2的过程,损失的物质变成了能量。核裂变则是相反的过程,一个原子核分裂为多个,其总和小于原来的质量,转化过程中部分物质变成了能量。核裂变是一个自然过程,原子量大于100的原子大多会自然裂变,自然裂变多需要较长时间,科学家用中子撞击原子核,可以诱发裂变,这是核武器与核电站的工作原理。在核反应堆中,裂变产生的中子又撞击新待裂变原子,释放更多的能量与中子,从而形成核连锁反应,是核能与核武器的基础。易于裂变衰减释放能量射线的称为放射性同位素(Radionuclide)。
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核电站爆炸吸引了全世界的的目光。有两颗原子弹以及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阴影在前,人们对核辐射通常谈之色变,对遭受辐射的后果忧心忡忡,甚至产生恐慌。由于此次灾害性事故发生在我们的邻国日本,故此更是格外引起大家的关注。不过,有关电离辐射的危害细节,公众可能了解得并不多。
原子弹爆炸后的广岛尸横遍野
辐射是生活的一部分
能量的传导就是辐射,广义的辐射包括电磁波与光波,显然,那不是造成健康担忧的原因。对健康造成威胁的是狭义的辐射,称为电离辐射,电离辐射指辐射源产生射线有能力造成原子的电离,从而产生带电荷的离子,在生物体内称为自由基,自由基可以对细胞的微细结构造成一系列的损害。电离过程也能直接损害到细胞的遗传物质。
电离辐射通常可分为两类,一类为高频率的电磁波,如X射线、γ射线;另一类为高能粒子束,如α、β
粒子或中子束等。引发电离辐射的放射性物质是人类居住环境的组成部分,日常生活中的电离辐射41%来自石头、泥土及建筑材料中的放射性气体;28%来自岩石、土壤中的放射性物质;15%来自X射线等医疗辐射;9%来自食物和饮料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6%来自宇宙射线;1%来自高空飞行等。天然辐射源所致平均辐射剂量就世界范围来看,每人每年大约为2.4mSv。而我们所关心的“电离辐射危害”指的是人们在利用射线和核能时受到超过一定剂量的电离辐射而造成的健康影响。【注:上文中所提到的mSv(毫希沃特)是一个当量剂量或有效剂量单位。当量剂量是电离辐射的吸收剂量(单位是Gy)与不同射线生物效应系数的乘积;对于人体来说,有效剂量是人体各种组织或器官的当量剂量乘以相应组织权重因子的和。衡量辐射的单位有多个。从放射分裂衰减角度以居里夫妇命名或者贝克勒命名,他们于1903年共享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一个贝克勒就是每秒钟有一个原子核裂变衰减释放能量,而一居里就有370亿贝克勒。不同的原子核衰减过程释放不同的能量,因此,把上述单位转换为能量会涉及转换系数。从针对生物体释放能量的角度有国际单位戈瑞,源于英国物理学家露易斯*戈瑞,指一公斤的物质吸收到一焦耳的能量。戈瑞又与西弗(Sv)等同,后者纪念罗尔夫*西弗。以发现X线的伦琴命名的是人伦琴当量(Roentgen Equivalent in Man,rem),又按音译为雷姆,最早称为拉德(rad),特指X线的人伦琴当量,是能引起细胞被破坏的当量,按国际单位则指0.1戈瑞(Gy)。尽管戈瑞与西弗,拉德与雷姆相同,在历史上它们含义仍有细微区别,前者更趋向指物理特征,而后者指生物后果。】
电离辐射对生物体的效应是通过电离辐射的能量作用于生物大分子和水,使得后者发生分子不稳定、分子重排、产生自由基并造成损伤。在这其中受影响最大的就是
DNA分子。受损的DNA可以经体内酶系统修复,但也可能发生错误修复,这是电离辐射可能诱发癌症的原因之一。分子电离、自由基产生、化学键断裂使得亚细胞结构破坏,表现为细胞代谢、结构、功能的改变。相同辐射剂量作用下,不同细胞出现的损伤程度不同。一般来说,淋巴组织、骨髓、小肠上皮和性腺对辐射最为敏感;其次是角膜、晶状体、内皮细胞等;肌肉、骨骼、软骨和结缔组织对辐射最不敏感。从时限上来说,大量电离辐射造成的危害可分为早期效应和延迟效应。早期效应发生在暴露后几星期内,如急性放射综合征(
acute radiation
syndrome,ARS),表现为反复发生并逐渐加重的恶心、呕吐、腹泻,同时伴随疲乏、发热、食欲下降、抽搐甚至昏迷,严重者在几个月内死亡。多数
ARS患者会有骨髓损伤,由于免疫和造血功能下降,发生严重的致病菌感染和内出血。ARS还包括严重的皮肤灼伤,表现为皮肤发痒,刺痛,红斑或水肿。皮肤损害可迁延数周或数月,有时会危及生命。延迟效应则包括辐射白血病,辐射致癌,放射性白内障,遗传损伤等。其中辐射致癌与辐射致遗传病又称为电离辐射的随机性效应。随机性效应的发生几率与辐射剂量成正比,但严重程度与辐射剂量无关。根据受辐射细胞的种类,又可将电离辐射的效应分为躯体效应和遗传效应,前者作用于体细胞,后者作用于生殖细胞。辐射造成的皮肤损伤、骨髓损伤、乳腺疾患和甲状腺疾患,以及辐射致癌均可归于躯体效应;而辐射造成不育、胚胎死亡或胎儿畸形、遗传病等则归于遗传效应。
目前,电离辐射的危害资料绝大部分是来自高剂量辐射下的调查数据,尤其是广岛、长崎两次核爆炸、若干核事故以及放射治疗的资料。而人们更关心的低辐射剂量对健康的影响,很难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给出确切的答案,只能通过大剂量调查的数据外推得到一个相对的结果。经ICRP(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对广岛和长崎两次原子弹爆炸后8万名幸存者50年的调查研究发现,核辐射引起的超额死亡低于700例,幸存者中出现的癌症约6%与辐射有关。大剂量辐射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认识已较为清楚,但对低剂量辐射效应,还有一些争论。尽管一些流行病学调查和生物学实验表明小剂量的电离辐射可能对生物体起到“刺激和兴奋”作用,甚至可能调节免疫功能,降低肿瘤发生率;但从安全角度出发,全世界对电离辐射仍采取保守态度:假设小剂量辐射仍有潜在风险,应予以防护。资料显示,如果每年接受电离辐射当量剂量超过1000mSv,癌症的发病率则会升高。故此我国《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对职业工作者和公众每年所接受的辐射剂量予以了严格限定,见下表:
《基本标准》的剂量限值
职业工作者
连续5年每年平均20mSv任何一年不大于50mSv
每年1mSv,特殊情况下,如果5个连续年不超过mSv,则某一单一年份可提高到5mSv
年当量剂量
【注:有效剂量数值小,年当量剂量数值大,是因为前者是后者乘以各器官组织的权重系数得到的平均值,而不是说只要某器官接受了超过5mSv的照射,就一定超过了“每年1mSv,特殊情况下,如果5个连续年不超过1mSv,则某一单一年份可提高到5mSv”的限值。】
2007年David J.
Brenner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综述称,每单次CT扫描将使成人受到15mSv,新生儿受到30mSv的辐射,而一次CT检查常需进行2-3次扫描,这个剂量大约相当于一组25000名日本核弹爆炸后幸存者所受到的照射量(小于50mSv)。而这组平均接受了40mSv的核弹爆炸幸存者的研究中,癌症的总体发生率明显提高了;另外,他援引了一项对象为400000名核工业放射工作者的医学研究,这些工作者暴露于平均20mSv的电离辐射中(相当于一次CT扫描所接受的辐射剂量),结果发现随着暴露剂量的提高,死于肿瘤的风险也提高了。故此David
Brenner认为CT扫描(辐射剂量大约在30-90mSv)会增加肿瘤风险的流行病学证据是“直接”的,随着CT扫描在临床使用越来越广泛(美国每年有6200万人次进行CT检查),它所带来的辐射伤害不可忽视——美国每年1.5-2%的肿瘤可能由于CT检查所致。
这篇文章发布后引起了广泛注意,许多媒体采用了文中说法,更以“做一次CT所接受的辐射量相当于在核弹爆炸中幸存”吸引眼球。不过在专业领域,对此文的质疑之声并不少。质疑意见大概有以下几点:首先,目前并无CT检查会增加肿瘤发病风险的直接报告,一切结论均是从其他类型辐射推断而来,说服力不足;其次,低剂量电离辐射致癌的“线性无阈值模型”在使用上还有争议;根据动物实验、放疗经验及其他流行病学调查,辐射剂量低于100mSv时并未观察到肿瘤发生率增高的迹象;更有人指出,美国自1980年以来估计共有5.5亿人次接受了CT检查,1990年前这个数字是7500万,那么有如此多在1990年后接受了CT检查的人,该有更多人罹患肿瘤才是,可是事实上这些数字惊人的“癌症患者”并没出现。低剂量电离辐射究竟对人体健康有多大影响现在仍处于激烈争吵中。
表一、美国人年平均辐射剂量
表二、生活中常见辐射源汇总
急性辐射损伤
急性辐射损伤造成急性辐射综合征(ARS),实际上也就是全身性的烧伤,射线比常见烧伤所涉及的热辐射具有更强的穿透力,可以烧到人的胃肠、内脏器官、与骨髓。骨髓被破伤就基本上终结了人的免疫能力,而同时胃肠道与皮肤的烧伤也就破坏了开然屏障,病原菌随即入侵,大剂量的辐射是致命性的。
幸运的是,造成急性辐射损伤的辐射剂量极为少见,目前只见于重大事故,比如核武器或者核反应堆的爆炸。在短期内接受8西弗剂量的辐射可能是人能承受的极限,100%地引起死亡,而美国军队认定80西弗的辐射就会马上并永久地让人失去活动能力,可能50西弗的辐射就可能开始损伤神经系统了。
造成急性辐射损伤的最低剂量估计在0.3-0.7西弗,最脆弱的是骨髓,迅速造成全部血细胞的合成障碍。人骨髓受损程度跟患者死亡率成正相关,是判断急性辐射损伤的重要指标。造成急性辐射损伤剂量超过平常生活中接触剂量的上百倍,因此,普通人用不着担心此类事件的发生。
上面关于急性辐射损伤的数据可能低估了人的承受能力,或者说低估了医学发展的程度,1985年苏联发生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其中共有上千人参加了紧急救援与控制行动,其中有134人因急性辐射损伤进入医院,28人死亡。这些人接受的辐射剂量据估计达到2-20戈瑞。
慢性辐射后果
根据WHO、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银行、受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影响的三个国家(俄国、白俄罗斯、及乌克兰)、以及众多其它国际机构组成的切尔诺贝利论坛专家意见,WHO在2006年的出版了相关报告,切尔诺贝利核泄漏造成了近9000人的死亡。这一估计也得到了联合国相应的科学委员会在2008年出版的报告的认可,见表三。
表三、切尔诺贝利论坛估计切尔诺贝利核泄漏长期后果
这些国际机构的估计受到了另外一些国际机构或者学者的批评,认为他们忽略了大部分来自东欧国家的研究,使得他们的数据严重低估了切尔诺贝利事件的健康后果。在2006年绿色和平组织也出版了他们自己的针对切尔诺贝利事件的研究报告,根据这个报告,仅仅在白俄罗斯、俄罗斯、与乌克兰,就有20多万人的额外死亡。在2007年,来自俄国科学院与白俄罗斯的放射研究所有学者系统地总结了相关文献,得出的数据更为严重,白、俄、乌三国截止2004年就有近24万人因核泄漏而亡,在前苏联国家之外,还有43万欧洲人加上32万欧洲之外的人,即总计约99万人已经因之丧生。这份报告的英文版在2009年发布在《纽约科学院年鉴》上。这份报告同样受支持WHO等国际机构的人批评,认为它跟绿色和平的相关报告忽略了英文文献或者证据力度。
把究竟多少人死亡切尔诺贝利事件的学术争议放在一边,我们知道上万人或上百万上会死于核泄漏,即使是低限,也让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核辐射的防治
如前述,最好的预防是完全避开不必要的核辐射,但这不是个人能决定的。你需要知道什么常识可以让你减少核泄漏之类事件带来的核辐射损伤呢?
1.躲与逃是近范围早期反应的关键
在发生核泄漏之后,如果你不幸生活在核辐射源30公里之内,你必须尽早判断躲与逃的必要性。直接的核辐射要么来自辐射源,要么来自辐射源爆发出来的粉尘,粉尘还导致吸入性的辐射。
如果你生活在2公里范围内,你的最佳选择是在粉尘到达一小时前撤出,一小时是以步行时间计算的,如果有更快捷的方式,显然,安全更能得到保障。如果不能及时撤出,则躲入大型专门安全设施较为有保障,躲入一般设施的地下室,还不如在粉尘到达后马上撤出。
如果你生活在距辐射源5公里之外地方,躲入安全设施远比粉尘到达后撤出更为安全,当然,如果你在粉尘到达前撤出也一样安全有效。如果在15公里之外,只要在普通的地下室躲一躲就能有效地避开早期的直接辐射。
2.不要把辐射吃进去
核泄漏之后最严重的危害是受影响范围内人群把辐射吃进去的。核泄漏或者爆炸产生的粉尘会沉入土壤或者饮水中,其中的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长的就持续成为放射源。这位同位素会被人们吃入体内,产生严重辐射损伤。
根据国际粮农组织与WHO的推荐剂量,人一年可摄入5毫西弗的放射性同位素(记住我们平均一年会有3-4毫西弗的照射),这一剂量可以转化为每公斤1000贝克勒,也就是每克食物中每秒可以有1个原子裂变衰减。这一数据可用于常见的放射性同位素比如碘131、铯134、137、锶90等,而钚239则因为转换系数较大,必须限制在每公斤10贝克勒。美国FDA的推荐剂量如下:碘131-170;锶90-160;铯134,137-1200;钚238,239与-銤241-2;钌103,106则要求小于每公斤1贝克勒。
各国各地区的具体标准或许不同,但其要义是一致的,放射性同位素含量越大,食入越多,风险越大。普通人要认识到这些标准的相对意义,即使是食品中放射性同位素超过标准十倍百倍,如果你只是短期食用,其造成的健康风险也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不要在紧急状态中固守此类标准,守着有“毒”食品把自己给饿死渴死就不发算了,只要可以迅速脱离紧急状态,短期少量食用超标食品与饮水也是可以的。
放射性同位素沉积或者溶入饮水需要一定时间,因此,你此前备用的食物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瓶装水与一定时间内的自来水都不存在风险。但随后而来的饮水与食品就风险大增了,如果在粉尘飘过时当地下起了雨,显然将会加速粉尘的沉积,那样的雨水是不能喝的——不能长期饮用,但如果能保证你不脱水,那还是好处大于坏处的。
3.牛奶是杀手、蔬菜是刺客
如果你所在地区在急性期后处于每个月30毫西弗剂量或者终身剂量估计在1000毫西弗以上,则需要永远地撤出。麻烦在于,大多数人没能力测辐射剂量,而且很多人在此类事件发生后难以信任官方数据。对于受影响的辐射范围大致可以以300公里为界,当然,因为放射性元素主要随粉尘而致,风向对这个范围有较大影响。在这个范围内,牛奶是杀手,蔬菜是刺客。
为什么牛奶与蔬菜是最重要的辐射中介呢?因为它们在食品中的生产周期最短,可以迅速地把粉尘带来的放射性元素带入人体。地表水的安全性显著低于地下水,对于大多数的城市用水来说,多取自地表水,因此,不宜多饮用,雨水能避则避。
在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之后,粉尘中含有大量的碘131,会在第一时间进入牛奶与蔬菜中,是早期的严重危害,小孩食用尤其危险,因为碘131会积聚在甲状腺中,数年后产生甲状腺癌。碘131半衰期只有8天,因此,大约一个月后这种放射性同位素就消失得差不多了。但核泄漏粉尘中不仅仅只有碘131,还有其它半衰期甚长的放射性同位素,比如铯137是30年,锶90是29年,足以持续一个人的一生。
这些放射性同位素进入土壤后还会被农作物积聚,因此,食物中的剂量可以大大超过环境中的分布剂量。
4.碘预防与碘盐
人体的代谢需要激素调节,其中最重要的激素之一是甲状腺素,一种含碘的化学分子。平常每天我们需要摄入大约150微克的碘,儿童需要量约90微克,婴儿还需要更多,以支撑他们的发育需要。
由于甲状腺素对人体代谢非常重要,甲状腺就储存了大量的碘以备用,有位科普作者宣称碘一天都少不得,就闹出了专业笑话。甲状腺会根据血中碘浓度来决定吸收碘的量,如果血中碘浓度高,它就少吸收,如果碘量少,它就增加吸收力度,免得储存量不够造成碘缺乏状态。
在核泄漏发生的初期,大量的碘131被食入,会随即被摄入甲状腺中,它们储存在甲状腺,就形成了强烈的局部辐射作用,导致此后发生甲状腺癌。针对碘131的甲状腺癌风险,考虑到甲状腺摄入碘的特征,科学家设计了碘预防,称为碘摄入阻断。碘摄入阻断的基本原理就是在超大剂量的碘状态下,甲状腺几乎不摄入碘,即使是摄入碘,血中绝大部分的碘都是预防用的没有放射性的碘127,因此,可以几乎完美地保护甲状腺。
美国FDA及卫生部等相关机构推荐预防剂量见表四。首剂的有效时间是24-48小时,如果碘131风险持续,需要继续维持剂量,美国推荐维持剂量仍然每天使用首剂剂量,可能过大。有研究表明维持剂量只需要20毫克的碘化钾即可。如前述,因为碘131半衰期短,预防不要超过2周时间,否则副作用风险大增。如果使用碘酸钾,需要170毫克才相当于130毫克的碘化钾。
表四、美国甲状腺辐射碘化钾预防方案
所谓完美预防是相对的,需要及时服用有效剂量的碘化钾,研究表明碘化钾的保护作用在暴露于碘131后会锐减,风险人群需要在起码于暴露后5小时内服用碘化钾。
日本的核危机导致了中国民众出现恐慌,因为传说碘能预防核辐射,中国出现了抢购碘盐的风潮。碘盐能预防核辐射么?能,也不能。
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多个文献中均有明示或者暗示碘盐有预防核辐射的作用,有科普作者急政府之所急,在宣传碘盐时恨不得碘盐把核辐射给灭了,而民众有了碘盐抢购风潮时,又巴不得碘盐没有丝毫作用,直接斥责别人读不懂文献。
前面提及两个稳定的碘127预防机制中,有一个是竞争机制,如果你在摄入碘时加大稳定碘的摄入,显然,可以减少放射性碘的摄入,不过,其作用远不能跟大剂量的碘预防中的摄入阻断相比。碘摄入阻断中使用的剂量超过正常日需要量近千倍,而碘盐是根据日需要量设计的,真要起到阻断效果,先得把自己给咸死撑死。
在竞争机制之外,还有一个协同效应,有研究发现,碘缺乏状态者承受核辐射之后,其甲状腺发生癌症的几率大增。碘盐可以改善碘状态,因此,碘盐可以预防核辐射的后果一点都不难理解,不过,纠正碘缺乏状态需要较长时间地食用碘盐,非短期可以凑效。但总的来说,有,比没有强。
5.把吃进来的核辐射吃出去
在核泄漏事件后期,核污染主要出现在土壤,随着食物进入人体。在急性期我们可以减少食物或者禁食高风险食品,但长期禁食是不可能的,因此,了解一些核辐射的基本食疗常识是有益的。曾几何时,中国的科普作者把贬斥食疗当成了科学的象征,把大量的读者带入歧途,读者当理直气状地学习食疗,因为它是现代医学的基本组成部分。因为科普作者的无知而导致自己为“科学”而放弃科学,就误人误已了。
从食疗的角度有三种方式可以减低核辐射的危害与严重程度。一是食物的准备,包括浸泡、盐渍、加热、或者把蔬菜做成泡菜,都能减少其中放射性同位素的含量,可以减少摄入。
第二种策略是减少放射性同位素的吸收以及吸收后降低组织对其摄取。比如钾与铷可以干扰铯的摄取,钙干扰锶,而三价铁则影响到钚的吸收。那么,多多地给小孩食用高钾、高铁、高钙食品显然有助于减少核辐射。
放射性同位素当然会从人体排泄,因此,第三条策略是促进其排泄。总的来说,增加小孩的排泄量是没有错的。要增加小便怎么办,当然是多喝水,大便呢?多吃菜——纤维素是形成大便主体的必要成分。合在一起,多喝汤、多喝果汁、多喝饮料、多吃高纤维食品。
在食物中有一种神奇物质,称为果胶(Pectin),它有能力结合铯137,促进其排泄,它被做成食品添加剂(如欧洲流行的Vitapect),经过不少的临床试验,证实它有显著的排锶作用。Vitapect是用苹果做的,内含主要是果胶,外加大量的各类维生素。因此,多给小孩吃吃苹果是必要的。中国占世界苹果产量的1/3还多,因此,中国人有的是食疗核辐射基础。
除了苹果之外,还有柑桔属内水果,在其皮中含有大量的果胶,不过,大家平常都不吃皮儿,偶尔把这些皮当着调味品或者中药,称为陈皮。如果你不愿吃陈皮,那么多吃果冻是没有错的,果冻要做成那种嬾嬾抖抖而不流动的样子,就得有果胶,哪个孩子不爱果冻了?把核辐射吃出去,是有天然基础的。广东人的果占或者果酱,也差不多是一回事。
6.莫把自己给折腾出病来
显然核辐射不是小问题,需要承受着核污染地区民众警醒,学习正确的科学知识应对它。但对大多数人来说,保持正常的理智与情绪更为重要,根据WHO等国际组织的报告,在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之后,因恐慌而生病的人远远多于实际因核辐射造成的病例,恐慌往往是无知造成的,了解与计算相应风险无疑可以减少非理性行为。
恐慌往往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比如碘预防,其摄入剂量超出人体需要量近千倍,在没有实际风险时盲目摄入显然是跟自己的身体过不去,因为大剂量碘可以显著抑制甲状腺功能或者引起甲亢,还会产生胃肠道症状。中国的民众要警惕来自核污染地区的食品,但也不必恐慌,地球与太阳在不紧不慢地上班工作,我们即使少吃点寿司,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如果核辐射不过避免,那么起码让我们保持淡定的心情,迎接它的来到,人类自古浸淫在辐射中,也不是那么脆弱。
对于公众而言,正确的做法是在专业人士们吵出个一致意见之前保持冷静,不要无端恐慌,也不要掉以轻心。对大到核燃料泄漏级别的电离辐射做好防护,严密关注事态动向;对小到日常医疗照射剂量的电离辐射提高警惕,避免无意义的暴露。了解相关知识、相信科学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安全。
2011年7月,瑞士热带与公共卫生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美国最新一期《全国癌症研究所杂志》上报告说,他们最新完成的一项有关研究没有发现手机会导致儿童患脑瘤的证据。他们收集了丹麦、挪威、瑞典和瑞士等国352名7岁到19岁的脑瘤患者使用手机的情况,并把有关数据与646名同样年龄段健康孩子的情况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患有脑瘤的儿童并不比没有患脑瘤的儿童更多地使用手机。研究人员据此认为,使用手机可能并不是引发儿童脑瘤的主要原因。
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危害,多年前就是全球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了。现在,多项科学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手机与脑瘤等癌症的发病率无关。联合国国际卫生组织早在日称,使用手机与患脑瘤没有关系。日,世界卫生组织下辖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在对关于使用手机与脑瘤的科学文献做了历时一周的集中梳理之后,宣布将手机辐射的致癌风险归为2B等级。这个等级指的是证据的强度,2B的含意是指“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动物致癌性证据不充分”。同属2B等级的还有咖啡和泡菜。致力于研究射频能量对健康的影响长达40年之久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生物工程学家、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员肯尼思&福斯特表示,IARC给出的结果离真正确定手机会致癌还很遥远,公众不必为此担心。
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已是国际学术界的主流观点,但也有个别专家持不同意见。2005年3月,美国马里兰州联邦法庭上,有人就发起了对手机界的控告,理由是他们没有保证消费者免于不安全的辐射。控方引用了美国华盛顿大学一位生物工程学教授的观点,称手机辐射会伤害人的DNA并可能导致良性肿瘤。但是,包括这位教授在内的,所有声称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说法,都没有科学理论的根据,也没有实验结果的证实,而只是一种假说。
普通公众虽然对电磁学和生物学并不了解,但还是普遍认为手机辐射有害,其中一个重要的依据是核辐射和X射线会伤害人体健康,大剂量和长时间照射有引发癌症的危险。但是,这种辐射与手机辐射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是电离性辐射,辐射能量能被人体组织大量吸收而导致化学键断裂。而手机辐射属于非电离辐射,其频率远远低于电离辐射,产生的热效应微乎其微,根本没有产生使化学键断裂的危险。
2006年,网络上疯传一个俄罗斯人做的实验:在两部手机中间放置一枚生鸡蛋,通话65分钟后就把蛋煮熟了。甚至有的国外网站称,3分钟就可以煮熟,令不少人非常担心自己的脑瓜儿也像鸡蛋一样被煮熟。稍具一点电磁学知识的人都知道,手机的功率远低于微波炉,根本不可能产生类似微波炉这样强烈的热效应,国内有人重复了这个实验,证明了生鸡蛋不仅煮不熟,甚至温度根本就没有什么变化,俄罗斯人的实验只是一个搞笑的骗局。
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潜在的危害,主要是人体组织吸收辐射能量所产生的有害热效应。检验手机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国际标准是SAR,即用户头部对手机辐射能量的吸收率,美国的标准是1.6瓦/千克,欧洲的标准是2.0瓦/千克。事实上,即使长年接收更大功率的非电离低频率电波辐射,也不会对健康造成损害,国内外的军队都有不少大功率电台和雷达,其频率覆盖了手机频段,辐射功率比手机大了成千上万倍,大型天线就架设在楼顶上。工作人员长年在这种高强度辐射环境下工作,也未见健康受损的可靠科学报道。而受辐射人员更易生女孩的说法也是从未得到过科学证实的谣言。
国内媒体自2006年以来热炒SAR标准问题,舆论倾向于制定更加严格的国内标准。公众对这种辐射也很担心,对手机基站进入小区非常排斥,逼得通信公司把小区内的基站伪装成大树的样子,以缓解公众的恐惧感。基站的辐射功率的确比单部手机要大几十倍,而且一天24小时工作,但这种辐射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强度,大体上与“辐射源与受辐射面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即随着距离的增加,辐射强度会加速衰减,基站辐射的功率达几十瓦,在距基站10米距离的球面面积达上千平米,球面上单位面积的辐射强度就大大衰减了。
我国的《电磁辐射防护标准》(GB8702-88)中规定了公众电磁辐射照射限值,手机频段的辐射照射限值为一天24小时任意连续6分钟的平均功率密度为40微瓦/平方厘米。有测试表明发射功率为20瓦的基站,其天线前10米的功率密度是0.6微瓦/平方厘米。而手机与头部的距离比基站要近得多,虽然绝对功率要小,但作用于身体的辐射却比10米之外的基站大得多,而且手机还有个特点,基站离手机越远信号越弱,手机会被迫加大辐射强度。若您在意辐射,反而应将基站请进小区,从而减少手机的辐射强度。
现在的手机普及率非常高,即使发现一些手机用户长了脑瘤,也不能表明就是因为手机辐射引起的,例如美国每年的脑瘤发病率约为6/100000,在美国每10万例手机用户中有6例脑瘤病例是正常的,即使明显超过6例后,也不能贸然得出手机辐射会增加脑瘤发病率的结论。频繁使用手机的人员与不使用手机的人相比,往往工作和人际关系压力大、生活节奏快、情绪更加紧张,有可能是这些因素导致的发病而与使用手机本身无关。欧洲、美国、日本等已经进行了上百项统计研究,发现手机用户的发病率与非手机用户相比,根本就没有异常,说明“手机辐射会增加脑瘤发病率”连成立的可能性都不存在。
根据目前的科学研究,科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没有任何可靠的证据证明手机辐射与脑瘤等疾病的发病率有关。一些人会质疑,虽然没有证明有关,但也没有证明无关啊?万一有关怎么办?这种质疑是对科学语言的误解,科学结论通常很少对未来可能性做出决断性的否定回答,对“无关”的证明是通过对“有关”的证据的否定得来的,这么多证明手机辐射与脑瘤癌症病等疾病的发病率没有相关性的科学实验,足以令公众们相信,手机辐射对人身健康没有显著危害。
补充信息:
近年来,各国研究人员针对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危害进行研究。
2006年1月,英国伦敦癌症研究学会联合3所英国大学对966名脑瘤患者和1716名健康人进行了长达4年的跟踪研究后,发表研究报告,结论是使用手机与脑瘤的发病率无关。
2006年4月,瑞典的国家职业病研究学会通过对905名成年手机用户的研究,在职业与环境健康的国际文献上发表研究结果,称使用手机并不会增加脑瘤的发病率。
2006年12月,丹麦科学家对42万名手机用户进行了长达21年的跟踪研究后,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称手机辐射与癌症发病率无关。
2008年12月,日本女子医科大学对比了322名使用手机的脑癌患者和683名健康人,发现使用手机与脑癌发病率无关。
关于手机辐射危害的认识
电磁辐射究竟对人体有何影响是大家关注的话题。如今市场上针对此类辐射的防护产品很多,最突出的就是孕妇防辐射服。然而医学界至今没有对手机等电磁辐射的健康风险做出确定的结论:流行病学调查对这一问题说法不一;除了物理效应,医学研究还发现电磁辐射会产生某些生物学效应,而这些效应究竟会对人体造成什么影响尚不清楚。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迄今为止所做的研究:
首先在著名医学期刊THE
LANCET(柳叶刀)杂志上检索到一篇关于手机健康风险流行病学证据的文章,题名为Epidemiological evidence on
health risks of cellular
telephones,发表于2000年11月(年代略有些久远),该文就截至当时的相关研究做了一些总结。从那时起,流行病学专家们开始探寻手机使用与肿瘤发病率之间的关系,在那之前有关射频电磁波与肿瘤发病关系的研究均来源于非手机暴露,如从事电磁辐射相关的工作人员或是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基于上述对象的7项研究结果中,一项研究发现淋巴和血液系统肿瘤发病率略有增高,一项显示脑部肿瘤和血液淋巴系统肿瘤发病略有增高,但总体肿瘤死亡率没有变化;一项研究发现脑部肿瘤发病率和总体死亡率“翻倍”;一项研究发现暴露于非电离电磁场的风险略微增加;其余研究均未发现有任何额外肿瘤发病率升高的迹象。柳叶刀文章认为这些研究样本存在某些偏倚,且几乎均为回顾性研究,结论意义有限。随后该文章提到了一项针对近20万摩托罗拉公司雇员历时20年的大型随访,结果称“未发现任何肿瘤死亡率升高的迹象”[1]
该文同时提到了几项在当时为数不多的针对手机使用者的研究,结论均为未发现使用手机会增加肿瘤发病风险。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项研究虽未发现使用手机与肿瘤发病之间的联系,但在那些使用手机并确已罹患脑瘤的患者当中,脑瘤的发病部位更多见于常使用手机的一侧。文末作者认为,手机对于人类健康的主要风险并不在于电磁辐射。同年发表于JAMA(美国医学会杂志)的一篇病例对照研究纳入了美国5个医学中心的459名脑瘤患者与422名非脑瘤对象,研究结果也未发现使用手持移动电话与脑瘤发病率之间存在任何联系[2]
但是JAMA今年发布的一条研究成果引起了广泛关注。该研究并非针对长期使用手机的人士,而是观察“急性手机暴露”与脑部活动的关系。研究者对47名健康受试者进行了脑部测试,结果发现时长为50分钟的手机暴露对靠近手机天线一侧的脑组织葡萄糖代谢造成了影响,葡萄糖代谢明显增加了。这一发现有什么临床意义尚不清楚[3]。在这之前,细胞培养研究也曾发现手机辐射的非热效应导致了基因表达和蛋白活性的变化[4,5]
近些年来又有一些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出炉或正在进行中。2009年一项针对丹麦、芬兰、挪威、瑞典四个国家年间420000人脑膜瘤及胶质瘤的发病率与手机使用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揭晓了。该报告发现,在30年间,胶质瘤发病率男性每年增长0.5%,女性每年增长0.2%;脑膜瘤发病率男性每年增长0.8%,90年代早期以后女性每年增长3.8%。年间,没有发现发病趋势有所改变,无论从总体发生率还是脑瘤发生部位研究者都没有发现他们与使用手机有任何相关性[6]
2010年一项为期十年的研究结果称没有发现使用手机会增加脑瘤发病的风险,但不能完全排除两者的相关性。[7]
关于孕期胎儿暴露于电磁辐射的研究也有相关报告:研究者对年间1397名儿童肿瘤患者与5588名正常儿童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未发现儿童早期肿瘤与孕期母亲暴露于移动电话基站之间的关系。[8]
针对那些声称对手机辐射“敏感”,暴露后感到不适的人群,也有相关学者进行了研究。英国研究人员通过双盲、随机试验发现,没有证据表明那些自称对手机辐射敏感的人能够区分不同的电磁信号并表现出相应身体不适,推测之前的感觉多为心理因素造成。[9]
以上仅仅列举了主流医学期刊的部分研究结果。尽管大部分临床研究都没有发现肿瘤发生与使用手机之间确定的相关性,但是研究者们在作出结论前都显得小心翼翼。尤其对于儿童,各国所采取的态度也有所不同。在芬兰、法国、德国、印度、以色列、瑞士等国,政府建议群众,尤其是儿童减少在手机辐射下的暴露,其他国家和地区虽未给予官方建议,但仍继续就此问题进行大规模的和富有说服力的研究。
针对那些发现手机辐射增加了肿瘤发生率的流行病学报告,Cancer去年的一篇文章提出了自己的见解[10]。文章就这些阳性报告结果提出了几点质疑:
第一,受试者在向研究者通报自己使用手机的情况时已经获悉自己罹患癌症,这种信息容易出现偏倚;
第二,此类阳性报告结果很多出自瑞典的同一个研究者,而这名研究者的研究结果并未获得广泛认可并得到重复;
第三,尽管手机已经在瑞典广泛使用了超过20年,但瑞典的脑瘤发生率并未发现显著增高,这使得那些脑瘤发生与使用手机存在相关性的研究结果缺乏说服力。
不过Cancer的文章也留有余地。关于手机辐射究竟有无危害,文章表示仍需等待大样本长时间的流行病学调查。一项由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起的名为INTER-1
PHONE的研究将涵盖13个国家,评估10-15年以来手机使用对成人的健康风险;另一项名为MOBIKIDS的研究将联合16个中心以评估电磁辐射对儿童和青春期脑肿瘤发病的影响;美国也将花费2500万美元以研究3000只大鼠和小鼠从出生到老年每天照射10小时的后果。这些花费巨资的研究结果如何我们将拭目以待。综上所述,到目前为止,对于手机辐射的危害,严格的表述应为:大多数临床研究没有发现手机辐射与肿瘤发生有确凿的相关性;手机辐射存在某些生物学效应,但其意义尚不清楚。
洗脸+仙人掌,防电脑辐射?
大众对电脑辐射的恐慌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不同辐射的混淆、危言耸听的宣传对这种恐慌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来看看防辐射伪妙招“使用电脑后要及时洗脸”和“在电脑旁摆一盆仙人掌”的来由,你会发现这些伪妙招不但无用,还错得很可笑。
流言:电脑使用后,脸上会吸附不少电磁辐射的颗粒,因此要及时用清水洗脸,这样将使所受辐射减轻70%以上。因此,用完电脑后一定要洗脸,而且一定要使用我们XX牌皮肤护理霜。在电脑旁摆一盆仙人掌,也可以吸收辐射。
真相:看到这两条流言时,第一反应是有些惶惑:这都是怎么寻思出来的?
实际上,不少媒体在提及“防止电脑辐射”时,都会扯上“洗脸”和“仙人掌”,还有不少“健康养生大师”也把这两条收录到自己的段子里。可是,当谣言粉碎工在专业论文库搜索相关内容时,却发现没有任何论文和实验可以支持这两种说法。
那么这两种方法是假的、凭空捏造的吗?也不全是。在这两条流言的来源上,我们不得不佩服最早提出这两种做法的人——正如孟版《一个无政府主义者》中的台词:真是奇妙的想象力,你们几位真该去当作家才是。
“洗脸防辐射”的说法很可能来自“三防”教材。其中关于核武器防护的部分往往有这样的描述:“核爆炸后,在沾染区内的人员和各种物体都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沾染……
(1)局部消除:是消除人体暴露部位(头、脸、颈、手)的放射性物质。用干毛巾擦拭的消除率为65%以上,湿毛巾擦拭的消除率可达90%。用水洗脸,效果更好。
(2)全身洗消:其方法是用水冲洗全身。全身洗消的消除率在95%以上。”[1]
制造这一流言的人很可能不了解核辐射与电磁辐射之间的差别,并移用了上述“消毒方式”:既然原子弹爆炸后的核物质可以扩散到各处,受沾染者要把脸上沾染的放射性颗粒全部洗掉才可以,那么用完电脑后,人脸上估计也许可能很有可能多少也会有电磁颗粒吧?当然要洗脸了。还好专家没有参考“全身洗消”那一条,让大家每次用完电脑后都要去洗个澡,洗去全身上下电磁颗粒,要不网吧都要安装浴室了。
电脑旁边放仙人掌又是咋回事呢?这可能是对仙人掌特性的演绎:生命力顽强、足以应付沙漠的严苛环境……仙人掌在能缺水、高温、阳光强烈的条件下仍然可以生存。我们知道,太阳光里是包括很多紫外线的——也就是说,仙人掌有很强的抗紫外线辐射的能力,那么仙人掌估计也许可能很有可能多少也可以抵抗电脑的辐射吧?
这几种辐射都是怎么回事?
核武器爆炸会产生大量的辐射,这些辐射里面有中子、伽马光、热能,还会产生大量的有放射性的物质尘埃。这些有放射性的尘埃,还有日常生活中也会接触到的放射性物质,都会放出核辐射,核辐射有三种:阿尔法辐射(氦原子核),贝塔辐射(电子束)和伽马辐射(高能光子),这些辐射和x光一起都能造成分子键的断裂、空气的电离,所以也叫做电离辐射。
伽马射线、x光、太阳光里的紫外线辐射、可见光和电脑的辐射本质上都是电磁波。从下面这张电磁波谱图可以看出,电磁波包括从伽马光到无线电波的一系列频率,核辐射产生的伽玛射线在最左面,紫外线在可见光的左边,一般说的电器产生的电磁辐射则是在可见光右边——从红外到无线电的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电磁波是一种物质,但是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它实际存在,但是看不见(除了可见光部分)摸不着,只可以用仪器探测。电磁波也不会产生像灰尘一样的微粒落到你身上。它的“微粒”是光子,永远以光速运动,不会静止的,当然就不会落到你的身上并且停在那儿。
电磁波谱图
脸上其实没有电磁颗粒
刚刚提到的核爆炸时脸上的放射性颗粒,不是核辐射射线本身,而是可以产生核辐射的放射性物质颗粒。原子弹爆炸之后,这一颗小小炸弹里面的核放射性物质会扩散到很大的范围,每一个小碎片甚至每一个小微粒都是一个辐射产生的源头,所以相关的防护手册会提示一定要把它们洗掉。
电脑的电磁辐射则主要来源于电脑里的各种电路,并不会产生类似放射性物质小微粒的东西。坐在电脑前,把电脑打开,身体就会开始接受到电磁辐射,把电脑关闭以后,电磁辐射也就立刻停止了,脸上不会有“残余的微粒”,也就没有必要洗掉了。传统的CRT显示器会因为静电而吸附一些灰尘,但这些灰尘本身不会产生电磁辐射,落到脸上也不会造成辐射损害。传统的CRT显示器可能会产生微量的紫外线。对于液晶显示器,液晶屏幕本身是没有辐射的,后面的灯管是辐射源,这样的液晶显示器的辐射和一个小灯管的辐射没有什么差别,本质上说,液晶屏幕的辐射是完完全全没必要担心的。此外,一台电脑摆在那里,向各个方向发射的电磁辐射或者电磁波的强弱主要是由电脑本身决定的,仙人掌也无法屏蔽或者吸附之。
最后,还要说一下,电磁波里比可见光能量高的部分(伽马到紫外)确实可以造成分子键的断裂,换言之可能诱发癌症。但比可见光能量低的电脑辐射则远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可怕,在这些频率范围内辐射需要达到很高的强度才能对人体造成伤害。中国计量科学院曾经对电脑的各个部件做过一次电磁辐射大小的测试[2],结果电脑各部分的电磁辐射值都小于手机待机时的辐射值。对于研究较多的手机辐射,目前科学界也没有明确证据证明手机辐射会影响人体健康。所以即使在没有任何防护条件下使用电脑,电脑辐射影响健康的可能性都是极低的。
结论:谣言破解。用完电脑后洗一洗脸或者在用电脑的时候旁边放一盆仙人掌用来防减少电脑辐射都是不靠谱的,洗脸最多可以缓解一下长时间盯着电脑的面部肌肉疲劳,仙人掌也就绿化一下房间吧。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磁辐射 电离辐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