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ICU患者都应该查尿什么肿瘤相关抗原检查

ICU院内感染的控制和预防,icu院内感染,院内感染,院内感染工作总结,院内感染知识培..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ICU院内感染的控制和预防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糖尿病患者,检查发现糖类抗原99,242,50均较高,72—4正常,CEA正常,请问有癌症可能吗,指标偏高与糖_百度知道
问:糖尿病患者,检查发现糖类抗原99,242,50均较高,72—4正常,CEA正常,请问有癌症可能吗,指标偏高与糖
来自和县历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但需要检查上腹部CT,是广谱性指标,没有特异性,排除肝胆胰腺肿瘤就可以了患者检查肿瘤指标
追问: 10:41
指标偏高与糖尿病有关吗?
病情分析:
癌胚抗原CEA参考值在0-10之间,CEA是各脏器的广谱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
指导意见:
由于每个医院的实验设备,试剂不同,正常参考值也有一定 的差异 你的检查结...
病情分析:
你好,癌胚抗原高一般与消化道肿瘤有关系。
指导意见:
对于这种情况还...
体检癌胚抗原(CEA)数值5.28、糖类抗原199(CA19-9)数值45.73,这两项都是稍微偏高,意义...
这三项指标都是肿瘤标记物。CEA反应结肠癌,参考值范围是小于10,您这个正常。CA19-9糖...
* 百度知道专家平台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ICU留置尿管患者尿路真菌定植与感染的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年19期
ICU留置尿管患者尿路真菌定植与感染的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真菌类型和定植状况,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1年6月-2012年12月收住ICU的81例中段尿培养真菌阳性患者进行分析,并根据真菌菌落计数将其分为定植组和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真菌类型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81株真菌中白色假丝酵母菌所占比例最高为58.02%,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分别占29.62%、8.64%;感染组中以热带假丝酵母菌为主,占54.84%,而定植组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72.00%;两组患者尿潜血阳性发生率均较高,分别为64.52%、62.00%;在并发尿路细菌及其他部位感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并发多部位感染发生率明显较高,感染组达90.32%、定植组达82.00%;感染组并发多药耐药菌感染率高于定植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留置尿管患者尿路真菌类型与感染状态有关,真菌性尿路感染往往与细菌感染并存,在致病状态下并发多药耐药菌感染的概率更高,积极预防及治疗,有利于患者全身感染的控制。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R459.7【正文快照】:
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常伴有意识及排尿障碍,部分患者因各种原因需长期留置尿管导尿治疗,其出现的尿路真菌感染比例呈上升趋势[1]。导尿管相关的下尿路真菌感染,对肾功能影响较少,且存在尿路真菌定植的状况,因此临床上关注较少。本研究对留置尿管患者尿路真菌定植与致病性两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晓哲;董海新;高岩;郭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年09期
杨爱祥;杨静;郑贞苍;徐颖鹤;陈鹏;王鑫;;[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年2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迁;马金群;;[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年22期
杨爱祥;杨静;郑贞苍;徐颖鹤;陈鹏;王鑫;;[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年23期
杨朵;解泽强;马冬媛;;[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年24期
陈文惠;;[J];中外医学研究;2013年15期
程卯袁;夏冰;;[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3年07期
胡志亮;杨永峰;柏春琴;成骢;池云;魏洪霞;;[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年21期
郑晓伟;张忠;汪官富;韩子华;;[J];中国现代医生;2014年1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晓哲;董海新;高岩;郭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年09期
陈欢;胡云建;毛永辉;刘建社;;[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年03期
栗方;曹彬;杜小玲;刘颖梅;黎斌斌;王珊珊;杨春霞;曲寿山;王清涛;;[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年12期
杨爱祥;吴慧娟;郑贞苍;杨静;滕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董晓贤;翟瑞杰;张爱平;;[J];临床军医杂志;2008年05期
张宏;高增寿;;[J];中华烧伤杂志;1996年02期
邵敏;刘宝;孙耕耘;;[J];安徽医学;2010年05期
曾明;汪虹;付晋凤;;[J];中国真菌学杂志;2007年03期
刘花;刘仲梅;;[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年09期
刘健;张勤;廖镇江;;[J];中国真菌学杂志;2006年02期
刘颍雪;王学究;;[J];安徽医药;2006年08期
王仁坤;李叶扬;秦娟;汪锦伦;李孝健;黄峻;;[J];广东医学;2011年10期
孙保华,郑小敏,戴木森;[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5期
崔树英;马风香;;[J];医药论坛杂志;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高汉永;周能立;张伯辉;王少康;张云武;孟静;;[A];第九届全国烧伤创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罗高兴;彭毅志;聂志宏;张晓兵;庄颖;袁志强;张立辉;周秘;程文广;吴军;张家平;罗奇志;;[A];第六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王慧芬;;[A];第一届全国疑难重型肝病大会、第四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杨苓山;;[A];全国烧伤创面处理、感染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刘世康;穆学夏;郑淑霞;;[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7年
李飞波;赵伏义;范国成;张公望;;[A];2008年浙江省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罗高兴;彭毅志;聂志宏;张晓兵;袁志强;张立辉;周秘;程文广;吴军;黄跃生;;[A];第八届西南五省一市烧伤整形学术会议暨贵州省医学会烧伤整形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孙菊妹;郑金满;叶礼岳;王史辉;林邦长;潘君太;林雪松;;[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刘耀煌;方志军;周虹;;[A];湖北省微生物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分析微生物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唐宗联;陈从云;李少成;刘军;黄斌;;[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谢郭豪;[D];浙江大学;2010年
程宝莉;[D];浙江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肖鹏飞;[D];中南大学;2013年
赵鸿;[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焦二莉;[D];内蒙古大学;2013年
郭彦伟;[D];内蒙古大学;2013年
谢郭豪;[D];浙江大学;2007年
李燕;[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程宝莉;[D];浙江大学;2007年
金益峰;[D];浙江大学;2012年
王胜军;[D];吉林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陈艳红 周传敏(双鸭山煤炭总医院& 155100)
【中图分类号】R75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03
【摘要】目的 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是指原来无肝脏疾病,或肝细胞病变的个体,由多种病因导致肝细胞大量坏死或功能障碍而发生的一种综合征。目的讨论急性肝衰竭患者ICU护理。方法 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 每日记录血压、出入量、意识状态及体温;观察有无感染,及时发现自发急性腹膜炎等并发症;密切观察皮肤有无出血点、瘀斑,以便及时采取止血治疗;对突发性格异常及其他神经体征的病人,要谨防肝性脑病的发生;慎用各种易诱发肝性脑病的药物。
【关键词】急性肝衰竭 护理
&&&&&&& 一、概述
&&&&&&& 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是指原来无肝脏疾病,或肝细胞病变的个体,由多种病因导致肝细胞大量坏死或功能障碍而发生的一种综合征,临床表现为黄疸、凝血功能障碍和肝性脑病,包括暴发性肝衰竭(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FHF)和亚暴发性肝衰竭(subfulmi-naFlt hepatic failure,SHF)。ALF的死亡率很高,可达80%以上;近年随肝移植、人工肝等技术的发展,其存活率可达到近60%。
关于ALF的定义和命名,至今未获统一,存在争议,如:
&&&&&&& 1)是否存在肝病病史:传统的ALF定义规定既往无肝病史为其必备条件之一,但现在有学者主张也可以有慢性肝损害的基础,特别是长期无症状的慢性肝损害(包括慢性无症状肝炎病毒携带者)。
&&&&&&& 2)区分FHF和SHF的时间界限:有人主张以10d或2周为界,发病2周内因急性肝功能失代偿而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和肝性脑病者为FHF,2周以后为SHF;有人则主张以8周为界。
&&&&&&& 3)分型:除上述可分为FHF和SHF外,还有学者分为超急性、急性、亚急性3型。
&&&&&&& 4)肝衰竭的标志:传统认为肝性脑病是ALF的必备特点,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意识障碍不一定都由肝衰竭直接引起,而且有些病人是以重度黄疸、腹水、出血倾向为特点,无肝性脑病。
&&&&&&& 二、护理评估
&&&&&&& (一)病因
&&&&&&& 1.病毒性肝炎
&&&&&&& 在我国为最重要的原因,以乙型肝类最常见,其他还有甲、丙、丁、戊、庚型肝炎病毒,EB病毒,巨细胞病毒,柯萨奇病毒等。
&&&&&&& 2.代谢失常
&&&&&&& 代谢失常的疾病有Reye综合征、Wilson病、妊娠急性脂肪肝等。
&&&&&&& 3.药物中毒
&&&&&&& 利福平、异烟肼、对乙酰氨基酚、四环素等均可损伤肝细胞。
&&&&&&& 4.工业毒物
&&&&&&& 四氯化碳、磷、锑、铅、三氯乙烯、氯仿、氟烷、硝基苯等均可引起肝损害。
&&&&&&& 不同病因所致ALF的发病机制不同,甚至同一病因所致ALF的不同发展阶段,其发病机制也有主次、轻重之分,可以是由于肝细胞的缺血、缺氧(如休克、肝血管阻塞)、对肝细胞的毒性作用(如药物中毒)、免疫反应(如病毒性肝炎)以及有关的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造成肝细胞坏死和肝功能障碍,引发一系列代谢紊乱。
&&&&&&& (二)临床表现
&&&&&&& 1.发病
&&&&&&& 起病急,进展快,全身无力,食欲减退。
&&&&&&& 2.黄疸
&&&&&&& 黄疸进行性加深,进展速度快。
&&&&&&& 3.肝性脑病
&&&&&&& 有人认为肝性脑病是ALF的必备表现,可分为4期,早期为神经、精神改变,烦躁、谵妄、定向力障碍,易被误诊为精神病,晚期出现昏迷。
&&&&&&& 4.脑水肿
&&&&&&& 有50%~80%的病人可出现脑水肿,与肝昏迷极难鉴别,漏诊率高,表现为昏迷程度迅速加深、频繁抽搐、呼吸不规则、瞳孔异常变化、血压持续升高、视神经乳头水肿。
&&&&&&& 5.凝血功能障碍
&&&&&&& 凝血功能障碍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DIC、血小板减少等因素有关,表现为皮肤、黏膜、内脏广泛出血,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 6.肝肾综合征
&&&&&&& 肝肾综合征是由ALF引起的急性肾衰竭,病人出现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酸中毒、高钾血症等表现,大多数为功能性。当ALF经治疗改善后,肾衰竭可逆转。
&&&&&&& 7.其他
&&&&&&& 如腹水、呼吸衰竭、低血压、心律失常、继发感染等。
&&&&&&& (三)辅助检查
&&&&&&& 1.肝炎病毒学检查
&&&&&&& 大部分病人可检测到乙型肝炎病毒。
&&&&&&& 2.肝功能
&&&&&&& 1)转氨酶和胆红素均迅速、明显升高,数日内胆红素升至17&mol/L或每日上升171&mol/L,当出现&酶胆分离&现象,即胆红素继续上升,转氨酶反而下降时,提示预后不良。
&&&&&&& 2)白球蛋白比例倒置。
&&&&&&& 3)血氨升高。
&&&&&&& 3.血生化
&&&&&&& (1)电解质紊乱
&&&&&&& 电解质紊乱可有低[K+]、低[Na+]、低[Ca+]、低[Mg2+]等改变。
&&&&&&& (2)低血糖
&&&&&&& 急性肝衰竭时,低血糖与胰岛素灭活减少、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减少等因素有关,空腹血糖&2.22moml/L。
&&&&&&& (3)血胆固醇降低
&&&&&&& 由于肝细胞脂肪代谢障碍,不能正常合成胆固醇,血清胆固醇含量可减至较低。
&&&&&&& 4.血气分析
&&&&&&& 早期因通气过度呈呼吸性碱中毒,低钾可致代谢性碱中毒,肝肾综合征时出现代谢性酸中毒。
&&&&&&& 5.凝血指标
&&&&&&&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血纤维蛋白原减少。ALF合并DIC时的实验室诊断标准与一般DIC不同,要求凝血酶原时间&15 s,纤维蛋白原&1.25 g/L,血小板&50&109/L。
&&&&&&& (四)病情判断
&&&&&&& 1.诊断
&&&&&&& 1)病史中有肝炎病史、毒物接触史、药物服用史等。
&&&&&&& 2)一般症状及消化道症状逐渐加重。
&&&&&&& 3)黄疸迅速加深,肝功能异常。
&&&&&&& 4)性格、行为改变。
&&&&&&& 5)体检中肝脏缩小,有出血倾向。
&&&&&&& 2.鉴别诊断
&&&&&&& 1)检测血清中各型肝炎病毒抗原标志物,可帮助确诊为病毒性肝炎引起的ALF。
&&&&&&& 2)病史的采集有助于中毒性ALF的诊断。
&&&&&&& 3)儿童发病、家族史、角膜边缘的铜盐沉着环(K-F环)、血清铜蓝蛋白降低,支持Wilson病(肝豆状核变性)。
&&&&&&& 4)急性脑病,肝功能异常,但胆红素升高不明显,是Reye综合征的特点。
&&&&&&& (五)救治原则
&&&&&&& ALF的治疗原则是加强支持治疗,预防和及时处理并发症,维持各脏器功能,为肝细胞再生赢得时间和条件。必要时行人工肝或肝脏移植治疗。
&&&&&&& 三、护理措施
&&&&&&& 1.一般护理
&&&&&&& 合理休息,充足睡眠,可以减少体能消耗,降低肝脏负荷,增加肝脏血流量,防止肝功能进一步受损,促进肝细胞恢复。
&&&&&&& 2.正确饮食
&&&&&&& 饮食营养是改善肝功能的基本措施之一。正确的进食和合理的营养,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反之则会加重病情。给予低脂、低蛋白、高糖饮食,保证供给足够的热量(25~35 kcal/kg&8d)和维生素,每日或隔日输新鲜血浆、清蛋白,以提高胶体渗透压、补充凝血因子、携带转运胆红素。禁酒,避免进食粗糙、坚硬或刺激性食物,不进食增加肝脏解毒负荷的食物和药物。
&&&&&&& 3.保肝治疗
&&&&&&& (1)细胞活性药物
&&&&&&& 细胞活性药物有药物有ATP、CoA、肌苷、1,6二磷酸果糖等。
&&&&&&& (2)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疗法
&&&&&&& 胰高血糖素1mg,普通胰岛素10U,加入10%葡萄糖溶液250~500ml静脉滴注,每天1~2次。
&&&&&&& (3)促肝细胞生长素
&&&&&&& 促肝细胞生长素可促使肝细胞再生,使用剂量为100~120mg/d。
&&&&&&& (4)前列腺素E
&&&&&&& 前列腺素E具有改善肝脏微循环,稳定肝细胞膜等作用,可用前列地尔注射液(凯时),5~10&g/d。
&&&&&&& 4.对症处理
&&&&&&& (1)肝性脑病
&&&&&&& 1)减少肠道毒物的产生和吸收:生理盐水清洁灌肠,白醋30~50ml保留灌肠,不宜用肥皂水灌肠。
&&&&&&& 2)导泻剂:如33%硫酸镁30~60ml/d或甘露醇25~50 g。
&&&&&&& 3)乳果糖:每次5 g,每天3~4次,或以解软便每天2~3次为宜。
&&&&&&& 4)抗生素:口服以消除肠道菌群,可用新霉素0.5g,每天4次,或甲硝唑0.2g,每天4次。
&&&&&&& 5)促进毒物代谢:常用谷氨酸钠、谷氨酸钾、精氨酸。谷氨酸钠60~80ml/d,谷氨酸钾20ml/d,具体用量根据血[Na+]、[K+]情况调节,并同时补充ATP和镁离子。
&&&&&&& 6)纠正氨基酸谱紊乱,予支链氨基酸500ml/d静脉滴注。
&&&&&&& (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 每日液体人量为前一日出量加不显性失水500~800ml,一般补充氯化钠6~8g/d、氯化钾3~6g/d以及葡萄糖酸钙和硫酸镁,并根据血液生化指标调整。
&&&&&&& (3)脑水肿
&&&&&&& 脑水肿者给予甘露醇18g/kg,每6h一次快速静脉滴注,或与呋塞米(速尿)20~40mg交替。
&&&&&&& (4)肝肾综合征
&&&&&&& 出现肝肾综合征时按急性肾功能衰竭处理。
&&&&&&& (5)出血
&&&&&&& 1)预防应激性溃疡:使用H2受体拈抗剂甲氰咪呱1.2~1.6 g/d,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洛赛克)40~80mg/d。
&&&&&&& 2)补充维生素K1.新鲜血浆、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复合物等。
&&&&&&& 3)合并DIC时,早期开始肝素治疗,50~100mg/d,监测PT、APTT以调整肝素用量,使之延长1.5~2倍为宜,继发纤溶亢进时加用抗纤溶药物。
&&&&&&& (6)预防感染
&&&&&&& 全身使用有效抗生素以预防肠道、腹腔、肺部感染。
&&&&&&& 5.密切观察病情
&&&&&&& 每日记录血压、出入量、意识状态及体温;观察有无感染,及时发现自发急性腹膜炎等并发症;密切观察皮肤有无出血点、瘀斑,以便及时采取止血治疗;对突发性格异常及其他神经体征的病人,要谨防肝性脑病的发生;慎用各种易诱发肝性脑病的药物。
&&&&&&& 6.皮肤护理
&&&&&&& 有腹水或水肿的病人,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卫生,水肿部位的皮肤防止受压和破损,可用海绵垫或棉垫垫起受压部位,并改善血液循环。皮肤瘙痒者应及时给予止痒处理,不得用手搔抓,以免感染。
&&&&&&& 7.腹水病人的护理
&&&&&&& 1)对大量腹水的病人,采取半卧位,使横膈下降,增加肺活量,有利于呼吸。
&&&&&&& 2)定期测量腹围,密切观察腹水消长情况。
&&&&&&& 3)记录液体出入量和体重。
&&&&&&& 4)腹水病人应低钠或无钠饮食,严重者限制每日的入水量。
&&&&&&& 5)使用利尿剂者注意监测血生化指标,避免电解质紊乱。
&&&&&&& 6)如大量腹水引起腹内压力增高,病人不能耐受时,酌情放腹水,一次放液量以不超过ml为宜,同时补充清蛋白。
参 考 文 献
[1]陈玉香,张振香;亚急性重症肝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山东医药;2005年23期.
[2]方强.危重病护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ICU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指南(2009)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3.00
&&¥1.00
&&¥3.00
&&¥3.00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ICU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指南(2009)
临​床​标​准​与​指​南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精子抗原检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