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12点指针处痛是清胃火去口臭的方法上吗

[转载]中医罐诊罐疗技术&——内病外治实用手册海南省营养学会编
皮肤表面紧张炽热,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冷研究】(R) 需要相亲几次才能找到靠谱的对象?统计学大神啊~
谈到相亲就不得不提到著名的麦穗问题。说有一天,苏格拉底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成熟的麦地边。他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但要求只能摘一次,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可以看得出,相亲这种活动就有点类似于摘麦穗,在等待和决断之间达成平衡是解决问题的重点。&
将上述的麦穗问题进一步抽象就是一个经典的概率问题。若一个袋子里有100个不同的球。每个球上标明了其尺寸大小。我们每次随机无放回的从袋中取一个球出来,观察其大小属性之后需决定要或是不要。如果要,取球就此停止。如果不要,再继续取球,但不准再回头要原先的球。这样下去,直到100个球取完为止。目的就是取到那个最大的球。&
对于这个概率问题,一种思路就是取1到100之间的某个数字n,以它作为分割点将整袋球划分为两组,第一组即从第1个到第n个球,第二组即从第n+1个到第100个球。我们以第一组为观察对象,找到第一组中最大的球M,记录其大小但并不行动。然后从第二组中寻找大于M的第一个球,取该球为最终选择。那么n应该设为多少,才能使取到最大球的概率尽可能的高呢?Ross在其《概率论基础教程》中已经给出了精确的解析(英文版第8版P345;或者陈木法的《随机过程导论》 P105),最优的n公式表达为 ;在N充分大时,n应该取在1/e的比例处,也就是所有球数目的37%处。在解的过程中先运用条件概率得到全概率表达式,再用连续化的积分来近似离散化的概率,将积分求出后进行求导得到最终答案。看到这里各位是否有些惊讶,这个e可是无所不在啊。&
换句话说,如果你确定在生命中会遇到100个对象,那么对前37个就请按捺住你的热情,判定其中最优秀的那位M,然后再去寻找比M更优秀的,如果真的遇到就立刻行动,不要再犹豫。因为她/他很可能就是Mr. Right。&
口说无凭,我们用R来检测一下上面的结论。先构造一个用于选择的函数,输入参数n是数据的分割点,输出即为选取得到的结果,如果得到100表明选取得到最优秀的对象,如果得到0则表明一无所获。然后设置n取值范围从1到100,对每个n的值模拟10000次选取行为,计算出给定n条件下得到最大值的频次。从下图可以看到最大值的确取在37附近,符合理论结果。&&
横轴表示了不同的划分参数n,纵轴表示给定n条件下,能得到最优值的频数&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最优解不一定是令人满意的。根据最优解来行动,会有36%的可能得到最佳的对象,但也有接近38%的可能会一无所获。实际上,有时候我们宁可得到一个次优的结果(例如99)也不希望孤独的生活。所以在选择n这个参数的时候,目标应该着重于结果的期望值大小。重新编程运行后,从下图可以观察到最优值取在7附近。也就是说,如果你确定在生命中会遇到100个对象,那么前7个就略过,判定其中最优秀的那位M,然后再去寻找比M更优秀的,这样有最大的可能得到靠谱的对象。&
横轴为不同的划分参数n,纵轴表示10000次模拟的期望值&
好了,我们知道了应该在观察7个对象后就开始行动,那么回到本文的题目上来,也就是需要多少次相亲才能碰上Mr. Right呢?我们先构造一个函数来记录在第二组中进行尝试的次数。然后模拟10000次后绘制直方图如下,可以看到仍然有7%左右的人未能找到合适的对象,而50%的人在10次尝试之内即能选取到合适的对象(未加上第一组的7次观察活动),80%的人在30次尝试之内即能找到合适的对象。所以说,只要你人品不是太差,在37次相亲尝试之内,应该就可以找到靠谱的对象。但愿你不会掉入离群点中去。&
进行对象选取的一万次模拟,每次模拟返回选取对象所需要的尝试次数,0表示未能得到任何对象,1表示在观察七个对象后,只需要一次尝试就得到较优的对象。&
注:本文结论有很多隐藏前提,其推理亦可能有失误之处,仅供娱乐。若读者完全以本文为指导进行相亲活动,其后果概不负责 ^_^
【纯爷们的21种拍照姿势】在镜头前不会摆Pose的必看!! ~
我勒个去这汉语六级也太难了
只放一遍每字一分不满30分的同学面壁去
【冷知识】(R) 如何消除牙垢和一些牙科小问题
材料:草莓一颗,发酵粉1/2茶匙。&
将草莓碾成糊状,与发酵粉充分混合,用一个柔软的牙刷将混合物均匀涂在牙齿表面,5分钟后用牙膏将混合物刷掉,然后漱口。&
体验心得;说起这个方法来,那可神奇了!我是从美国《health》杂志上看见的,上面说;草莓中含有的苹果酸可以作为一种收放剂。清除牙齿表面的污点。当于发酵粉混合时,它就成为一种天然的牙齿清洁剂,可以去除咖啡,红酒和可乐在牙齿表面留下的污渍。最牛的一句话就是,它可以&迅速而便宜地点亮你的微笑&。看完那篇报道后,我直接毫不犹豫地买了3斤草莓,两包发酵粉!用完后,那效果更是没话说,牙齿白的想陶瓷一样!&
只是可能有草莓籽残留在牙齿缝隙中,不过可以用牙签去除。哦!对了!要提醒大家,不要过于频繁地使用这种方法,否则草莓中的苹果酸会损伤牙齿的珐琅质,每周一次比较合适。&
烦恼吧,洗牙又酸又难受,很痛苦,还要有一笔开支,告诉你让牙齿快速变白的绝好方法,简单容易又省钱,包你满意。&
1、用墨斗鱼的骨头,碾碎放在牙刷上当牙膏使用,立杆见影(墨斗鱼就是墨鱼,乌贼。它身体有块大骨头,是白色的,用指甲刮一刮,能出来很多白色粉末,把这些粉末当牙膏用,可使牙齿变白)。&
2、把桔子皮晒干,磨成粉,和牙膏混在一起刷牙,牙齿很快就可以白。&
3、在刷牙的时候,在牙刷上用点酵母粉可以帮助牙齿变白的(MODEL们常用的方法)。&
4、刷完牙后,沾柠檬汁擦每一颗牙齿。&
5、把生花生嚼碎,不要吞下去,拿花生屑当牙膏刷牙,可以让牙齿变白。&
窥一&斑&,知全&豹&。这在中医理论中多有体现,比如看指甲、面色、唇色等都能帮助辨病,而除了这些比较常见的方法,观察牙齿及牙龈情况,也有类似的作用。&
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齿乃骨之余。齿与龈和肾﹑胃及大肠都密切相关,因此观察齿和龈可以初步测知肾和肠胃的病变。中医学里的温病学派就对辨验齿龈十分重视。&
牙齿稀疏或齿根外露,可能肾气亏。牙齿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如果一个人牙齿发育不好,通常肾也不好。如成人牙齿稀疏、齿根外露或伴有牙龈淡白出血、齿黄枯落、龈肉萎缩等问题,多为肾气亏乏,同时要警惕有无肾脏方面的疾病。如小孩牙齿久落不长,也可能是肾气亏所致,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六味地黄丸等。&
牙龈红肿,胃炎或疲劳。中医认为,牙龈与胃肠相关。如出现单纯的牙龈红肿,多是胃火上炎所致,也可能与胃炎有关;如果红肿的同时,还伴有牙齿松动、强烈口臭等症状,多为牙周病。患此病的原因,除了钙质摄取不足或刷牙刷得不干净外,也与过度疲劳造成免疫力降低有关。&
牙龈出血,肠胃消化不好。牙龈容易出血的情形不仅会发生在牙龈炎或牙周病患者身上,肠胃不好的人也有这种倾向,应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如牙缝变宽伴随牙龈出血,在糖尿病、甲亢等疾病中常见;如在生病过程中,出现牙齿变黑或有寒冷感、牙齿变长而污垢、齿瓣变黄如豆瓣色,多预示着疾病变得严重,应提高警惕。&
牙齿松动,骨质疏松的标志之一。牙齿松动脱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牙槽骨不坚固,而牙槽骨的不坚固多由骨质疏松导致。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提早预防,如提早服用钙片,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并经常叩齿。另外,牙齿松动脱落和牙齿不洁可能意味着潜在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有调查显示,掉牙多的老年人中风的风险很高。因此,多做咀嚼,可帮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而反过来说,心脏本就不太好的人,也更要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
我思故我在
我思故我在&
&&&&&& &&&&&& 摘要:本文试图从思考的重要性和与个体关系的角度进行论述,阐述了思维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根本的特征,人生的思维往往呈现发散&&收敛&&发散收敛的过程特征。&
&&&&&&&&&&&&& 笛卡尔推崇演绎推理的形式逻辑思维方式,他认为思想可以怀疑一切,但唯独不能怀疑自身,即不能怀疑&我在怀疑&。这便是&我思故我在&的由来。&
&&&&&&&&&&&&& 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征有很多,那么最根本的特征是什么呢?有人说是制造工具。其实会否制造工具只是表象,笔者认为最根本之区别在于思考。人类能够将客观世界进行抽象,形成主观映象(称为概念),再将主观映象经过加工处理形成理论思维(称为二次抽象过程)。人类利用思维,针对外部世界的变化,做出智能的应激性表现。而制作工具正是这种应激性的表现之一。&
&&&&&&&&&&&&& 笔者试图从人生的视角对于&思考&这一话题进行分析,尽管不免显得稚嫩,但笔者想这本身就是一种思考的过程。&
&&&&&&&&&&&&& 走出学校,经过了四年的高等教育,笔者认为任何一名合格的大学生都已经学会了思考。人们常说青年是人的思想最活跃的时期,很多伟大的科学家究其一生最伟大的成就往往就是在青年时期完成的;大学作为知识分子的聚集地,充满了学术和思想的碰撞,也是思维最活跃的地方;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社会面临所谓多元文化的交织。因此,如今刚走入社会的大学生往往都未必善于思考,但是常常勤于思考。此时的&思考&以&快&为特征,呈现高度的发散性,但是深度常常不够。&
&&&&&&&&&&&&& 随着社会经历和人生阅历的不断丰富,此时人的价值观基本成型,人的思维逐渐进入收敛期,想法趋于稳定。这时的青年就被人称作为成熟了。人的思维逐渐趋同于社会总体价值取向及后者相关的思维定势,对外表现为法律行为规范和道德行为规范。逻辑学范畴的问题便因此衍生出伦理学范畴的问题。个人如果想要挑战这种社会总的思维方式,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 在此之后,人的思考进入了发散收敛期。其主要特征是以收敛为主,发散与收敛伴随出现。此时思维的发散不同于之前的发散。这体现了否定之否定的哲学规律。此时的发散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有深度的思维,这是这种发散推动着组织机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此时的收敛也不同于之前的收敛。此时的收敛伴随着发散,其收敛的原因不再是外部总体社会价值取向,而是思维自身的结果。&
&&&&&&&&&&&&& 因此,请勤于思考,有意识地运用好起收敛与发散的特点。&
沈佳宜又来祸害广大男同胞了!!秒杀男人啊!!有木有啊!!!!
【早安心语】(R) 面向大海,春暖花开
作者: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心理短片】(R) 人这一生,总要为了梦想拼搏一次
奥斯卡获奖短片《KIWI》。Kiwi,几维鸟,是一种不能飞翔的鸟,本片中的几维鸟为了能够翱翔,努力、勤恳、认真,这里所体现出来的励志情节令人动容,虽然最后的结局到目前为止依然是具有争议的,但这也不能阻挡此片获得奥斯卡大奖。人的一生很短,忙忙碌碌的就这么过着,有些人用一种方式活了一辈子,但有些人可以用万种方式来过每一天,愿各位的生活过的充实!
机械之美&&转自&
爱她就要看她的胸 男人看咪咪是必须的!!!!! 哈哈碉堡了
文章白百合录制【国光帮帮忙】文章口无遮拦 曝大尺度言论吓坏主持人。。。哈哈文章你太牛了!!!
【果然是字如其人~范冰冰,刘德华,徐静蕾。。。字品现人品~最后一个是终极boss涛哥,果然霸气外露!】
来源: 【王菲】蛮可爱的字体
&【周笔畅】挺有才哈~
【赵薇】还不错~
【徐静蕾】挺大气的~
【刘德华】华仔的字那是相当相当不错~
【房祖名】标准的绣花枕头草包。。富二代?
&【刘若英】才女奶茶,字也恬静雅致~
【孙燕姿】有点失望
【范冰冰】呃。。。字和人貌似长的不太像。。用记号笔写在草纸上?
【韩寒】好看!但就是太秀气了,不喜欢。。
【韩红】人那么胖,字这么小&&
【井柏然】没想到写的还不错呢~
【汪涵】好特别的字体=,=,有点郑板桥和而不同的感觉
【刘亦菲】估计从小在美国长大的人字写的都不咋地!
【陈奕迅】和人一样都蛮搞怪!
【陈道明】相当霸气!
【林志玲】跟声音一样嗲里嗲气的~
【章子怡】真丑!
【马英九】
【温家宝】boss就是boss!
【胡锦涛】boss就是boss!&
【冷知识】人死亡的全过程揭秘
&死亡之前:当心脏停止跳动的时候,有些人会开始抽搐,呼吸从正常的节奏转为急促,同时耳朵首先变冷。身体内的血液转为酸性,喉咙开始痉挛 - 死神降临。&死亡瞬间:医学意义上的死亡被定义为大脑排出所有氧气。这时,人的瞳孔会变成看上去像玻璃晶体一样的物质。&死亡1分钟:已经凝结在一起的血液开始导致全身的皮肤变色。肌肉处于完全松弛的状态,肠和膀胱开始排空。&死亡3分钟:这个时候开始,脑细胞开始成批的死亡。高等思维的过程 - 例如考虑怎么才能不死 - 或生前对不起谁 - 终止。&死后4-5分钟:瞳孔放大并开始失去光泽。眼球已经开始从球体慢慢变平,因为这时身体内已经没有血压了。&死后7-9分钟:脑干死亡。&死后1-4小时:身体肌肉开始僵硬,并使头发竖立,也就是这个原因,人死后看上去头发长长了。&死后4-6小时:尸僵开始扩散。凝结的血液开始使皮肤变黑。死后6小时:肌肉仍然会痉挛。一些厌氧性的生理反应仍然在继续。&死后8小时:身体已经彻底凉了。最黑色幽默的是,这种情况下,男人会实现一生中最后一次,也是最KB的一次的坚挺。(王小波 的书中 有提到的 )&死后36-48小时:尸僵现象开始消失,身体重新变软,柔软到可以去表演柔术杂技。&死后24-72小时:由于身体内存在大量细菌,体内富含蛋白质的各内脏开始腐烂,而胰腺开始消化自身。&死后3-5天:身体上开始出现浮肿,带着血液的泡沫开始从口和鼻子中流淌出来,多么美好的一天啊!&死后8-10天:各种因腐烂而产生的气体充斥腹部,舌头从嘴里伸出来了,由于血液开始分解,身体也随之从绿色变成红色。&死后几周:现在是化妆的时候了,指甲和牙齿开始脱落。&死后1个月:开始液化,有人想点杯草莓汁吗?&死后数月: 脂肪会转化成绿色的物质,被称之为&尸蜡&。&死后一年:回归自然
人生最大的杯具就是,一个路过打酱油的却比你更出色。。
【都是一辈子,那个选择更经济?】 一个值得每个人思考的问题~~
杜甫的一天!最近杜甫真是太忙了啊!!!
我多想也有这么一位有魅力的女老师给我上一次课。。
C 内存管理详解
& & 程序员们经常编写内存管理程序,往往提心吊胆。如果不想触雷,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发现所有潜伏的地雷并且排除它们,躲是躲不了的。
  1、内存分配方式
  内存分配方式有三种:
  (1)从静态存储区域分配。内存在程序编译的时候就已经分配好,这块内存在程序的整个运行期间都存在。例如全局变量,static变量。
  (2)在栈上创建。在执行函数时,函数内局部变量的存储单元都可以在栈上创建,函数执行结束时这些存储单元自动被释放。栈内存分配运算内置于处理器的指令集中,效率很高,但是分配的内存容量有限。
  (3) 从堆上分配,亦称动态内存分配。程序在运行的时候用malloc或new申请任意多少的内存,程序员自己负责在何时用free或delete释放内存。动态内存的生存期由我们决定,使用非常灵活,但问题也最多。
  2、常见的内存错误及其对策
  发生内存错误是件非常麻烦的事情。编译器不能自动发现这些错误,通常是在程序运行时才能捕捉到。而这些错误大多没有明显的症状,时隐时现,增加了改错的难度。有时用户怒气冲冲地把你找来,程序却没有发生任何问题,你一走,错误又发作了。 常见的内存错误及其对策如下:
  * 内存分配未成功,却使用了它。
  编程新手常犯这种错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内存分配会不成功。常用解决办法是,在使用内存之前检查指针是否为NULL。如果指针p是函数的参数,那么在函数的入口处用assert(p!=NULL)进行
  检查。如果是用malloc或new来申请内存,应该用if(p==NULL) 或if(p!=NULL)进行防错处理。
  * 内存分配虽然成功,但是尚未初始化就引用它。
   犯这种错误主要有两个起因:一是没有初始化的观念;二是误以为内存的缺省初值全为零,导致引用初值错误(例如数组)。&内存的缺省初值究竟是什么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尽管有些时候为零值,我们宁可信其无不可信其有。所以无论用何种方式创建数组,都别忘了赋初值,即便是赋零值 也不可省略,不要嫌麻烦。
  * 内存分配成功并且已经初始化,但操作越过了内存的边界。
  例如在使用数组时经常发生下标&多1&或者&少1&的操作。特别是在for循环语句中,循环次数很容易搞错,导致数组操作越界。
  * 忘记了释放内存,造成内存泄露。
  含有这种错误的函数每被调用一次就丢失一块内存。刚开始时系统的内存充足,你看不到错误。终有一次程序突然死掉,系统出现提示:内存耗尽。
  动态内存的申请与释放必须配对,程序中malloc与free的使用次数一定要相同,否则肯定有错误(new/delete同理)。
  * 释放了内存却继续使用它。
  有三种情况:
  (1)程序中的对象调用关系过于复杂,实在难以搞清楚某个对象究竟是否已经释放了内存,此时应该重新设计数据结构,从根本上解决对象管理的混乱局面。
  (2)函数的return语句写错了,注意不要返回指向&栈内存&的&指针&或者&引用&,因为该内存在函数体结束时被自动销毁。
  (3)使用free或delete释放了内存后,没有将指针设置为NULL。导致产生&野指针&。
  【规则1】用malloc或new申请内存之后,应该立即检查指针值是否为NULL。防止使用指针值为NULL的内存。
  【规则2】不要忘记为数组和动态内存赋初值。防止将未被初始化的内存作为右值使用。
  【规则3】避免数组或指针的下标越界,特别要当心发生&多1&或者&少1&操作。
  【规则4】动态内存的申请与释放必须配对,防止内存泄漏。
  【规则5】用free或delete释放了内存之后,立即将指针设置为NULL,防止产生&野指针&。
  3、指针与数组的对比
  C /C程序中,指针和数组在不少地方可以相互替换着用,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以为两者是等价的。
  数组要么在静态存储区被创建(如全局数组),要么在栈上被创建。数组名对应着(而不是指向)一块内存,其地址与容量在生命期内保持不变,只有数组的内容可以改变。
  指针可以随时指向任意类型的内存块,它的特征是&可变&,所以我们常用指针来操作动态内存。指针远比数组灵活,但也更危险。
  下面以字符串为例比较指针与数组的特性。
  3.1 修改内容
   示例3-1中,字符数组a的容量是6个字符,其内容为hello。a的内容可以改变,如a[0]= &X&。指针p指向常量字符串&world&(位于静态存储区,内容为world),常量字符串的内容是不可以被修改的。从语法上看,编译器并不觉得语句 p[0]= &X&有什么不妥,但是该语句企图修改常量字符串的内容而导致运行错误。
char a[] = &hello&;a[0] = &X&;cout && a &&char *p = &world&; // 注意p指向常量字符串p[0] = &X&; // 编译器不能发现该错误cout && p &&
      示例3.1 修改数组和指针的内容
  3.2 内容复制与比较
   不能对数组名进行直接复制与比较。示例7-3-2中,若想把数组a的内容复制给数组b,不能用语句 b = a ,否则将产生编译错误。应该用标准库函数strcpy进行复制。同理,比较b和a的内容是否相同,不能用if(b==a) 来判断,应该用标准库函数strcmp进行比较。
  语句p = a 并不能把a的内容复制指针p,而是把a的地址赋给了p。要想复制a的内容,可以先用库函数malloc为p申请一块容量为strlen(a) 1个字符的内存,再用strcpy进行字符串复制。同理,语句if(p==a) 比较的不是内容而是地址,应该用库函数strcmp来比较。
// 数组&char a[] = "hello";char b[10];strcpy(b, a); // 不能用 b =if(strcmp(b, a) == 0) // 不能用 if (b == a)&// 指针&int len = strlen(a);char *p = (char *)malloc(sizeof(char)*(len 1));strcpy(p,a); // 不要用 p =if(strcmp(p, a) == 0) // 不要用 if (p == a)&
       示例3.2 数组和指针的内容复制与比较
  3.3 计算内存容量
   用运算符sizeof可以计算出数组的容量(字节数)。示例7-3-3(a)中,sizeof(a)的值是12(注意别忘了&&)。指针p指向a,但是 sizeof(p)的值却是4。这是因为sizeof(p)得到的是一个指针变量的字节数,相当于sizeof(char*),而不是p所指的内存容量。&C /C语言没有办法知道指针所指的内存容量,除非在申请内存时记住它。
  注意当数组作为函数的参数进行传递时,该数组自动退化为同类型的指针。示例7-3-3(b)中,不论数组a的容量是多少,sizeof(a)始终等于sizeof(char *)。
char a[] = "hello world";char *p =cout&& sizeof(a) && // 12字节cout&& sizeof(p) && // 4字节
     示例3.3(a) 计算数组和指针的内存容量
void Func(char a[100]){ cout&& sizeof(a) && // 4字节而不是100字节}
     示例3.3(b) 数组退化为指针
  4、指针参数是如何传递内存的?
  如果函数的参数是一个指针,不要指望用该指针去申请动态内存。示例7-4-1中,Test函数的语句GetMemory(str, 200)并没有使str获得期望的内存,str依旧是NULL,为什么?
void GetMemory(char *p, int num){ p = (char *)malloc(sizeof(char) * num);}void Test(void){ char *str = NULL; GetMemory(str, 100); // str 仍然为 NULL strcpy(str, "hello"); // 运行错误}
      示例4.1 试图用指针参数申请动态内存
   毛病出在函数GetMemory中。编译器总是要为函数的每个参数制作临时副本,指针参数p的副本是 _p,编译器使 _p = p。如果函数体内的程序修改了_p的内容,就导致参数p的内容作相应的修改。这就是指针可以用作输出参数的原因。在本例中,_p申请了新的内存,只是把 _p所指的内存地址改变了,但是p丝毫未变。所以函数GetMemory并不能输出任何东西。事实上,每执行一次GetMemory就会泄露一块内存,因 为没有用free释放内存。
  如果非得要用指针参数去申请内存,那么应该改用&指向指针的指针&,见示例4.2。
void GetMemory2(char **p, int num){ *p = (char *)malloc(sizeof(char) * num);}void Test2(void){ char *str = NULL; GetMemory2(&str, 100); // 注意参数是 &str,而不是str strcpy(str, "hello"); cout&& str && free(str);}
      示例4.2用指向指针的指针申请动态内存
  由于&指向指针的指针&这个概念不容易理解,我们可以用函数返回值来传递动态内存。这种方法更加简单,见示例4.3。
char *GetMemory3(int num){ char *p = (char *)malloc(sizeof(char) * num); }void Test3(void){ char *str = NULL; str = GetMemory3(100); strcpy(str, "hello"); cout&& str && free(str);}
       示例4.3 用函数返回值来传递动态内存
  用函数返回值来传递动态内存这种方法虽然好用,但是常常有人把return语句用错了。这里强调不要用return语句返回指向&栈内存&的指针,因为该内存在函数结束时自动消亡,见示例4.4。
char *GetString(void){ char p[] = "hello world";  // 编译器将提出警告}void Test4(void){ char *str = NULL; str = GetString(); // str 的内容是垃圾 cout&& str &&}
      示例4.4 return语句返回指向&栈内存&的指针
  用调试器逐步跟踪Test4,发现执行str = GetString语句后str不再是NULL指针,但是str的内容不是&hello world&而是垃圾。
如果把示例4.4改写成示例4.5,会怎么样?
char *GetString2(void){ char *p = "hello world"; }void Test5(void){ char *str = NULL; str = GetString2(); cout&& str &&}
     示例4.5 return语句返回常量字符串
   函数Test5运行虽然不会出错,但是函数GetString2的设计概念却是错误的。因为GetString2内的&hello world&是常量字符串,位于静态存储区,它在程序生命期内恒定不变。无论什么时候调用GetString2,它返回的始终是同一个&只读&的内存块。
  5、杜绝&野指针&
  &野指针&不是NULL指针,是指向&垃圾&内存的指针。人们一般不会错用NULL指针,因为用if语句很容易判断。但是&野指针&是很危险的,if语句对它不起作用。&&野指针&的成因主要有两种:
  (1)指针变量没有被初始化。任何指针变量刚被创建时不会自动成为NULL指针,它的缺省值是随机的,它会乱指一气。所以,指针变量在创建的同时应当被初始化,要么将指针设置为NULL,要么让它指向合法的内存。例如
char *p = NULL;char *str = (char *) malloc(100);
  (2)指针p被free或者delete之后,没有置为NULL,让人误以为p是个合法的指针。
  (3)指针操作超越了变量的作用范围。这种情况让人防不胜防,示例程序如下:
class A{ public:  void Func(void){ cout && &Func of class A& && }};void Test(void){ A *p; {  A  p = &a; // 注意 a 的生命期 } p-&Func(); // p是&野指针&}
  函数Test在执行语句p-&Func()时,对象a已经消失,而p是指向a的,所以p就成了&野指针&。但奇怪的是我运行这个程序时居然没有出错,这可能与编译器有关。
  6、有了malloc/free为什么还要new/delete?
  malloc与free是C /C语言的标准库函数,new/delete是C 的运算符。它们都可用于申请动态内存和释放内存。
   对于非内部数据类型的对象而言,光用maloc/free无法满足动态对象的要求。对象在创建的同时要自动执行构造函数,对象在消亡之前要自动执行析构 函数。由于malloc/free是库函数而不是运算符,不在编译器控制权限之内,不能够把执行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任务强加于malloc/free。
   因此C 语言需要一个能完成动态内存分配和初始化工作的运算符new,以及一个能完成清理与释放内存工作的运算符delete。注意new/delete不是库函数。我们先看一看malloc/free和new/delete如何实现对象的动态内存管理,见示例6。
class Obj{ public :  Obj(void){ cout && &Initialization& && }  ~Obj(void){ cout && &Destroy& && }  void Initialize(void){ cout && &Initialization& && }  void Destroy(void){ cout && &Destroy& && }};void UseMallocFree(void){ Obj *a = (obj *)malloc(sizeof(obj)); // 申请动态内存 a-&Initialize(); // 初始化 //& a-&Destroy(); // 清除工作 free(a); // 释放内存}void UseNewDelete(void){ Obj *a = new O // 申请动态内存并且初始化 //&  // 清除并且释放内存}
     示例6 用malloc/free和new/delete如何实现对象的动态内存管理
   类Obj的函数Initialize模拟了构造函数的功能,函数Destroy模拟了析构函数的功能。函数UseMallocFree中,由于 malloc/free不能执行构造函数与析构函数,必须调用成员函数Initialize和Destroy来完成初始化与清除工作。函数 UseNewDelete则简单得多。
  所以我们不要企图用malloc/free来完成动态对象的内存管理,应该用new/delete。由于内部数据类型的&对象&没有构造与析构的过程,对它们而言malloc/free和new/delete是等价的。
  既然new/delete的功能完全覆盖了malloc/free,为什么C 不把malloc/free淘汰出局呢?这是因为C 程序经常要调用C函数,而C程序只能用malloc/free管理动态内存。
   如果用free释放&new创建的动态对象&,那么该对象因无法执行析构函数而可能导致程序出错。如果用delete释放&malloc申请的动态内 存&,理论上讲程序不会出错,但是该程序的可读性很差。所以new/delete必须配对使用,malloc/free也一样。
  7、内存耗尽怎么办?
  如果在申请动态内存时找不到足够大的内存块,malloc和new将返回NULL指针,宣告内存申请失败。通常有三种方式处理&内存耗尽&问题。
  (1)判断指针是否为NULL,如果是则马上用return语句终止本函数。例如:
void Func(void){ A *a = new A; if(a == NULL) {   } &}
  (2)判断指针是否为NULL,如果是则马上用exit(1)终止整个程序的运行。例如:
void Func(void){ A *a = new A; if(a == NULL) {  cout && &Memory Exhausted& &&  exit(1); } &}
  (3)为new和malloc设置异常处理函数。例如Visual C 可以用_set_new_hander函数为new设置用户自己定义的异常处理函数,也可以让malloc享用与new相同的异常处理函数。详细内容请参考C 使用手册。
  上述(1)(2)方式使用最普遍。如果一个函数内有多处需要申请动态内存,那么方式(1)就显得力不从心(释放内存很麻烦),应该用方式(2)来处理。
  很多人不忍心用exit(1),问:&不编写出错处理程序,让操作系统自己解决行不行?&
  不行。如果发生&内存耗尽&这样的事情,一般说来应用程序已经无药可救。如果不用exit(1) 把坏程序杀死,它可能会害死操作系统。道理如同:如果不把歹徒击毙,歹徒在老死之前会犯下更多的罪。
   有一个很重要的现象要告诉大家。对于32位以上的应用程序而言,无论怎样使用malloc与new,几乎不可能导致&内存耗尽&。我在Windows 98下用Visual C 编写了测试程序,见示例7。这个程序会无休止地运行下去,根本不会终止。因为32位操作系统支持&虚存&,内存用完了,自动用硬盘空间顶替。我只听到硬盘 嘎吱嘎吱地响,Window 98已经累得对键盘、鼠标毫无反应。
  我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对于32位以上的应用程序,&内存耗尽&错误处理程序毫无用处。这下可把Unix和Windows程序员们乐坏了:反正错误处理程序不起作用,我就不写了,省了很多麻烦。
  我不想误导读者,必须强调:不加错误处理将导致程序的质量很差,千万不可因小失大。
void main(void){ float *p = NULL; while(TRUE) {  p = new float[1000000];  cout && &eat memory& &&  if(p==NULL)   exit(1); }}
  示例7试图耗尽操作系统的内存&&&&&  8、malloc/free 的使用要点
  函数malloc的原型如下:
void * malloc(size_t size);
  用malloc申请一块长度为length的整数类型的内存,程序如下:
int *p = (int *) malloc(sizeof(int) * length);
  我们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两个要素上:&类型转换&和&sizeof&。
  * malloc返回值的类型是void *,所以在调用malloc时要显式地进行类型转换,将void * 转换成所需要的指针类型。
   * malloc函数本身并不识别要申请的内存是什么类型,它只关心内存的总字节数。我们通常记不住int, float等数据类型的变量的确切字节数。例如int变量在16位系统下是2个字节,在32位下是4个字节;而float变量在16位系统下是4个字节, 在32位下也是4个字节。最好用以下程序作一次测试:
cout && sizeof(char) &&cout && sizeof(int) &&cout && sizeof(unsigned int) &&cout && sizeof(long) &&cout && sizeof(unsigned long) &&cout && sizeof(float) &&cout && sizeof(double) &&cout && sizeof(void *) &&
  在malloc的&()&中使用sizeof运算符是良好的风格,但要当心有时我们会昏了头,写出 p = malloc(sizeof(p))这样的程序来。
  * 函数free的原型如下:
void free( void * memblock );
  为什么free 函数不象malloc函数那样复杂呢?这是因为指针p的类型以及它所指的内存的容量事先都是知道的,语句free(p)能正确地释放内存。如果p是 NULL指针,那么free对p无论操作多少次都不会出问题。如果p不是NULL指针,那么free对p连续操作两次就会导致程序运行错误。
  9、new/delete 的使用要点
  运算符new使用起来要比函数malloc简单得多,例如:
int *p1 = (int *)malloc(sizeof(int) * length);int *p2 = new int[length];
  这是因为new内置了sizeof、类型转换和类型安全检查功能。对于非内部数据类型的对象而言,new在创建动态对象的同时完成了初始化工作。如果对象有多个构造函数,那么new的语句也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
class Obj{ public :  Obj(void); // 无参数的构造函数  Obj(int x); // 带一个参数的构造函数  &}void Test(void){ Obj *a = new O Obj *b = new Obj(1); // 初值为1 &  }
  如果用new创建对象数组,那么只能使用对象的无参数构造函数。例如
Obj *objects = new Obj[100]; // 创建100个动态对象
  不能写成
Obj *objects = new Obj[100](1);// 创建100个动态对象的同时赋初值1
  在用delete释放对象数组时,留意不要丢了符号&[]&。例如
delete [] // 正确的用法 // 错误的用法
  后者相当于delete objects[0],漏掉了另外99个对象。
双主轴数控车削中心
站长在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去胃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