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五岛医生诊疗所想开个体诊所要些什么条件?

提问时间:
 标题:开办个体诊所需条件
&&&&目前在我县开办个体诊所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回复部门:
   回复时间:
   是否超时:
尊敬的网友:&&& 您好!您的问题已收悉,正在办理中。&&& 祝您工作、生活愉快!
宁河县政府
网友你好:
&&& 感谢来信,现就您的问题答复如下:
&&&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在我县开设个体诊所需以下几个条件:
&&& 1、诊所所在地要符合县内卫生规划的要求,目前芦台镇个体诊所已超过区域卫生规划的要求,并且在个体诊所的房屋面积、诊所人员构成等方面都在逐步的进行规范。因此,近几年将不再审批新的个体诊所。
&&& 2、诊所内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且医生、护士、药剂人员最少各一名。
&&& 3、诊所要具备“三室”即:诊室、药房、医疗室;具备各种诊疗设备和不少于5万元的流动资金。
&&&&4、要有健全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
&&& 目前,县政府已责成县卫生局委派专人与您联系,并就您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 希望您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我们的工作,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宁河县政府
     热点推荐
请输入查询码:
请输入验证码:
查询结果后请及时进行满意度评价
(C) 2000-.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医院院长退休后办免费诊所 医生大多是退休专家
来源:中国青年网
周国平(中)在他的免费诊所为病人看病。 本报记者 韩俊杰摄
  几个月前,在河南省郑州市最好的公立医院之一的河南省人民医院的旁边,出现了一家“国平义务诊所”。在这个诊所坐诊的医生,不少都是公立医院退休的专家。但是,在这个诊所里看病,病人却不用向医生支付一分钱诊费。
  这个免费诊所的开办者叫周国平。他原本是一家明星级县区级公立医院的院长,管着大大小小11家医院。凭着对医疗事业的热爱和出众的工作能力,65岁的他,之前迟迟没有退休。去年6月,退休后的周国平,又组织开办了河南省第一家免费诊所,组织医生专家志愿为病人看病。
  放弃民营医院高薪聘请不干去,专门在省医院旁边办个免费诊所,他这个公立医院退休院长图的是什么?免费诊所启动资金从哪里来?日常开销从哪里来?医生护士从哪里来?他们又能坚持多久?
  近日,带着这一连串的问题,中国青年报记者走近了这位传奇人物。
  “可以净化人的灵魂”
  “1999年,我偶然在电视里看到一个消息,说澳门有个地方专门为人们免费看病。”周国平说,“我知道这以后,就四处打听,看澳门是不是真有这么个地方。”
  周国平听说的地方是澳门同善堂,是一家民间慈善机构。那时,同善堂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做赠医施药等慈善工作。
  确定真有这么个地方之后,周国平就想:“等自己退休后,也要办个能给人免费看病的地儿。”
  去年6月,周国平正式从医院退休。刚离开医院,他就开始为自己的免费诊所选地址。找了3个月,他找到了现在这个地方:除了旁边很近就是省人民医院之外,不远的地方还有两家很好的公立医院。不过,周国平说,免费诊所放到这里,可不是想和公立医院对着干,而是因为附近还有十几个药房,并且每家药房他都跑过去问了价,“都不贵”。
  之所以要问药价,是因为他的诊所不卖药。专家们只给患者开个药方,让病人自己去药店拿药。
  日,这家免费诊所悄悄开张了。开张那天,没有领导到场,也没有媒体的照相机。
  “我们这里可以净化人的灵魂。”周国平说,“我为什么要这么说呢?你到有些医院,医生为什么不给你看药方?就是怕你到外面去拿药。我自己做了二十多年的医院院长,对医院的各种不良现象了如指掌,尤其是一些医药代表采用各种方式让医生多用他们的药品的现象。可我这里,绝对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在这家诊所里服务的医生和护士,都是志愿者。
  在83岁的赵长永大夫的坐诊室里,一位患者对他说,自己已经吃了六七千元的药。这个老专家看着别的医院给开的药单,撇了一下嘴,低声说:“六七千要是捐出去了多好!”随后,他开了一张单子,开了3种药,总额不过十几元。他指着其中一种药对这名患者说:“你别看这个药才一块多钱一瓶,保证对你的病有用。”
  85岁的谢持鉴大夫是河南省第一代女外科主任。她主动向周国平提出要到这家免费诊所里来。“我自己是个闲不住的人。工作是我最大的快乐。”
  37岁的王大夫,是这里最年轻的志愿者。从早上9点到中午1点,他的诊室一刻也没断过人。他自己也开了一个诊所,所以每周一才到国平义务诊所来坐诊,来就诊的患者每次都要排很长的队。一位志愿者对王大夫说:“看不完可以让他们到你的诊所嘛!”他说:“那不行。我的诊所不免费。这里免费,让他们每周一过来就行。”
  周国平给患者开完药方后,还会告诉病人哪家药房的价格贵,哪家药房的价格便宜。他甚至会在药价上较4分钱的真儿。
  在免费诊所附近的一家药房里有一种治的药,在该药店,这种药的定价是43.9元一盒,而这种药的最高定价按照国家审计标准不应超过43.86元。
  “这4分钱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对老百姓来说就不是钱了?”周国平气愤地说。
  为了证明自己的诊所值得信赖,他从抽屉里翻出一叠厚厚的文件,把和诊所相关的各种证件全部摆出来,甚至把最近的消费票据也拿了出来。“你看看,我们这儿的任何花费都是有记录的,这都是要交给红十字会,要在网上公布出来的。”
  这个院长不简单
  早在几年前就该退休的周国平迟迟未退,原因是他热爱医院的工作。可是去年6月,他坚决地从医院辞职了。“干得不痛快!”他板着脸说。对于辞职的原因,他不愿多说。
  “他这个院长干了26年了。”赵长永大夫是河南省知名的内科专家,做了周国平几十年的老师,十分了解这个学生。这位老师用了几个词语形容周国平:“爱憎分明”、“不达目的不罢休”、“事业家”、“倔强”。这个热爱文学的老专家甚至还打算以《倔强》为名,写一本书,只写周国平的故事。
  “他办这个诊所,我是太清楚了,第一肯定是为了做好事。其次呢,就是想争口气。”赵长永说。
  免费诊所办起来之后,周国平写过一封信,想把它寄给某些领导。他拿出这封信,把它展平,放在记者面前。信里详细介绍了免费诊所的由来及好处。只是一封普通的信,更像是一次工作总结和思想汇报。“我就是想以一名退休了的老党员的身份告诉组织,我退休之后照样能够为国家做贡献。”可是这封信,一直没有寄出去。
  说起自己退休前的光辉历程,周国平一点也不谦虚。
  “1987年的金水区总医院,几乎收不到病人。因为这个医院不管是医疗设备,医院环境,还是工作人员的医疗素质,都处于较差水平。”那一年,周国平从一个乡镇卫生院被选派到那里当院长。
  为了给医院拉病人,用他的话说,他采取的是毛主席闹革命的做法――“农村包围城市。”在他看来,城市人不愿意到这个条件落后的医院,农村人应该会愿意。于是他到附近的村子里贴广告,拉横幅,甚至给上百个村子的诊所里都安装了电话,在话筒上印上医院的电话号码。
  就这样,一个半死不活的医院竟真的慢慢“活”了。再后来,这家医院的各方面水平都远超郑州市其他同级别医院。
  周国平参加过央视访谈节目《小崔说事》,他在节目里特别自信地说:“我的医院管得比较好。其他的医院,我可以不客气地说,没有我管得好。”
  “如果谁对病人服务不好,或者哪个医生私自收了病人的钱,一旦被发现,严肃处理。”周国平在节目里说。节目主持人崔永元问:“他如果是局长介绍来的呢?”
  周国平右手一挥:“谁介绍来的也不行!”不管是医院里的老医生,自己的亲戚,还是领导介绍过来的,只要违反了医院制度,这个院长还真不留情。七八年的时间,他开除了100多个人。
  除了在医院管理方面颇具魄力外,在医疗改革上周国平也绝对算得上一个大胆的先行者。
  1998年,他为金水区辖区居民办理优诊卡,让老年人和家庭困难的人,在看病的时候能够少花点儿钱。从2003年开始,金水区辖区村民可以到他的医院免费体检。2007年,他的医院成为全国首家实行“先看病、后收钱”的医院。
  此外,针对农民看病报销程序繁琐的难题,周国平还在医院制定了“当天看病,当天报销”的规定。周国平说,新农合医疗制度本身是一个很好的制度,但是群众报销程序很麻烦。许多急着看病又家庭困难的人不能够及时报销,是一个很大的麻烦。而“当天报销”规定在金水区总医院施行之后,病人只需付自己应该付的那部分,剩下的先由医院垫着,之后,政府的报销资金再直接到达医院。这样,患者可以省去中间复杂的报销程序。
  曾经有媒体问他“为什么要当院长”,他回答说:“如果我只是个医生,我只能一个人做好事,而如果我是个院长,我就可以带着整个医院为群众多做好事。”
  免费诊所能走多远
  周国平对自己的评价是“65岁的身体,40岁的心态”,“永远充满活力,永远充满激情”。可是,这个说起话来激情澎湃的老医生,身体也不怎么样。他轻轻拍着自己的左胸位置:“我装着心脏起搏器,不信你摸摸。”他还有近二十年的高血压、病史,每次吃饭前,自己先得给自己打一针胰岛素。
  据周国平介绍,这个免费诊所共有488平方米,从购买医疗器械、选址、装修,共花了150多万。这些资金全部由当地一家不愿署名的爱心企业赞助。目前,诊所也已经得到郑州市红十字会的帮助,郑州市红十字会将会拿出一部份爱心捐赠资金来帮助维持诊所的正常运行。
  尽管现在免费诊所运行一切正常,可周国平说,免费诊所目前正处于尝试阶段,如果想让它有长期开办下去,还得依靠社会上长期的资金支持和政府的帮助。
  “如果能让公立医院的医生、护士每个月都做几个小时的志愿者就好了。周国平说,“这样可以解决志愿者人数少的问题,能够让更多的人免费看上病。应该对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起到一点作用。”
  中国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周国平的免费诊所里,目前有9名固定志愿者:4名退休的护士和5名专家。专家中有3名已经八十多岁,因为身体的原因很难每天坐诊。这些专家、护士要么是周国平的熟人,要么是他的老部下。
  “志愿者人数不够,资金来源有限,您本人年纪也不小了,您还有能力使这样的诊所长期维持下去吗?”记者问。
  听到记者的提问,周国平一下子挺直了腰板,瞪圆了眼:“我怎么没这个能力?我当院长的时候可是要管11家医院的,我绝对有这个能力。”周国平说,免费诊所经过当地媒体报道后,增加的不仅仅是来看病的患者,还有志愿者和爱心企业,现在已经有企业表示要为诊所免费赠送医疗器械。
  周国平还有一个想法,就是买一辆大面包车,拉着六七个专家,把车开到山村里,为那里的百姓义诊。这个想法一直没能实现,主要原因是他放不下家人。
  周国平有一个8岁的孙子,由于在学校里勤劳、爱帮助人,挺受同学和老师的欢迎。“他3岁的时候就讨人喜欢。”讲到这个孙子,他越说越乐得合不拢嘴,“我在他心目中可是个大人物,干大事儿的人。我有空得多陪他玩儿哩。”
(责任编辑:李扬)
健康特别关注
医生要求先做CT,患者腹痛难忍跳楼…[]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社区热帖推荐
会哭也是一门手艺……[]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9月起昆明个体诊所申办门槛大幅提高 或面临洗牌_社会万象_新闻_新浪七彩云南_新浪网
&&&&&&&&&正文
9月起昆明个体诊所申办门槛大幅提高 或面临洗牌
在小诊所里接受治疗的患者
诊所医生为前来看病的孩子检查身体 记者张悦 摄
  “找诊所容易,找厕所难”,居住在昆明的市民都有这样的感受:诊所很多,厕所却很难找。而从今年7月份开始,昆明被列为全国5个“鼓励有资质的医师开办个体诊所”的试点城市之一,并按照新标准设的“门槛”对个体诊所进行审批。这一政策对昆明的诊所到底意味着什么?昆明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诊所?他们的生存状况如何?要怎样才能发展起来?带着这些疑问,记者经过近一周的调查采访发现,昆明的小诊所正在经历着历史上最惨烈的没落之路,城中村的拆迁让生存了多年的个体小诊所“四处逃亡”。可以说,昆明市小诊所行业最大规模的洗牌也随着拆迁和新政策的执行来临。
  市场调查
  小诊所收费比大医院至少便宜一半
  原昆明石棉厂卫生所所长宋加禄的诊所开在黄土坡农贸市场旁边有很多年了,和很多城中村的小诊所一样,他的诊所面积不大,也就四五十平方米,几张桌子、几条板凳和几张输液床。25日上午11点,诊所里没有患者,宋医生讲起了自己的从业经历。原来,他原是昆明石棉厂的厂医,当年厂子里经营效益很好,产品也销得不错,卫生所医生最多的时候有17人,但随着石棉厂的破产,医生和职工都各奔东西寻找自己的出路……看着原来曾经辉煌的厂子变成一个工地,宋医生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后来,舍不得这个卫生所的宋医生将卫生所办成了对外看病的诊所,一干就是10多年。说起对外开诊所的日子,他表示,由于地处城中村,外来流动人口集中,加之诊所开的时间长,收费又很便宜,附近来看病的人群还是很多。说着,一名年轻男子走进了诊所,和宋医生打了招呼就直接躺上了输液床,“他感冒几天了,在这里输液。”“今天感觉还是没有力气噶?”宋医生边问男子边翻看他前几天的输液处方,处方上开着青霉素、消炎、抗病毒的三组处方,输液一次的价格是75元。记者顺手翻看了他的一沓处方,发现大部分输液的处方价格在60-80元,还有很多是去儿童医院、工人医院、昆华医院看过病后,将处方拿回来在宋医生的诊所输液的。输液的男子说:“我的这组针水在工人医院输一次要169元,还不加挂号费,而且程序太麻烦。”可以算得出,他若在大医院输液3天的话,总价格是507元,而他来诊所输液的总价格是225元,省了322元。据了解,小诊所之所以大部分开在城中村和一些外来人口密集的区域,主要是收费比大医院便宜很多,大部分的诊所收费比大医院的收费至少便宜一半以上。
  在采访过程中,像宋医生一样一直坚守着这份职业的人不在少数。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诊所小,基本能维持生计,但要发展壮大几乎没什么可能。最让宋医生郁闷的是,就这样一个诊所,也面临拆迁的困扰。目前他还不知道这里拆迁了下一步自己该何去何从。
  月入2000元,小诊所赚钱难
  “我肯定是很后悔当时从大医院出来开诊所的举动的。”一口川音的温德华说起不在公立医院好好待着而选择出来开诊所的经历就一脸悔不该当初的样子。
  1990年,刚毕业的温医生被分配到重庆750医院当一名普通医生,但不想普普通通过一辈子的他来到云南后,被昆明的气候所吸引,于是他背着包来到昆明,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活。1990年,温医生到处筹钱,在北市区开了一个100多平方米左右的诊所,每月房租是4000元。相对于别的小诊所,温德华开的诊所相对大一些,因为所有的器械、设施都是新买的,环境也还可以,去看病的人也慢慢多起来。但随着北市区大部分城中村的拆迁,温医生的诊所经营也越来越不景气。
  “只有自己找出路了!”温德华认为,随着国家对医改政策的不断调整,从大环境的走向来看国家还是要引导群众看小病到社区、到诊所,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趋势。于是,他放弃了北市区的诊所,和西山区合作办起了眠山社区卫生服务站。
  土生土长的赵明忠干诊所也是属于半路出家的类型,从医24年的他是很多“赤脚医生”的代表。因为父辈是草药医生,凭着对中医的热爱,赵明忠经过自学考试取得了执业医师资格证。1987年7月,他顺利办理了医疗机构执业医师许可证,在黑林铺租了一件民房,开起了“维成风湿诊所”。
  “起初很艰难,但反正费用也不多,就慢慢坚持下来了。”赵明忠介绍,他开的诊所主要是利用中药给一些风湿、中风、偏瘫等病人进行治疗,偶尔还帮别人看点感冒、拉肚子等很平常的小病。因为治疗好了几个病人,他的诊所在黑林铺一代慢慢有了名气,诊所的生意也慢慢稳定下来。20多年来,诊所的收入虽然每月只有2000多元,但这已经成了赵明忠维持生计的唯一途径。
  记者调查发现,现在的许多个体诊所都会开在小区、城中村附近,这样方便市民看病。走访的这几家个体诊所,在墙上除了看到他们的营业执照外,还看到一个“昆明市西山区卫生工作者协会”会员单位证书。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市民邓先生和刘女士都表示,一般的感冒、发烧等小病他们都会去小诊所看,主要是节约时间,价格也便宜。
  个体牙医传授成功经验
  年轻的田孟祥医生是曙晖口腔的老板,这是一个发展了10多年、已经走上正轨并正准备腾飞的个体诊所。曙晖口腔日成立,是云南昆明口腔技术水平的领先代表!
  田孟祥认为,消毒医疗是各级医疗机构应该放在首位的细节,牙科就更不用说了。曙晖口腔作为昆明市第一家使用专业消毒设备的私营牙科机构,如今拥有亚洲第一台从美国进口的“水激光”机,还有云南唯一的一台3DX光机,在昆明市不到400家的口腔诊所里,田医生的设备、环境可谓是一流的。不光如此,他投资1000万元即将在顺城新开的与国际接轨的曙晖口腔又将让昆明人眼前一亮。
  可以说,作为一名在昆明发展的“个体牙医”,田医生无愧于“成功典范”的头衔,当然今天的辉煌和他的坚持、努力、先进的理念、创新思想密不可分。他有一个总结很精辟:要做好个体诊所,首先要将诊所规范化,必须执行国家的相关规定。其次,包括牙科在内的任何一个诊所一定要注重消毒。这是一个诊所负责人必须考虑到的问题,最好有专门的消毒器械和消毒间,让病人看病放心。再次,精湛的医术和诊所高质量的服务是赢得患者信赖的法宝。
  走访发现,田医生的诊所虽然收费要高一点,但前来就医的患者还是络绎不绝,不预约基本不行。
  中医诊所改头换面求发展
  昆明人很熟悉的位于螺峰街的“赵丽华诊所”陪伴了很多本土的昆明人。靠着精湛的医术,“赵丽华诊所”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支持。上月,“赵丽华诊所”华丽转身为“善古国医经络调养机构”。如今,“赵丽华诊所”的负责人是赵丽华的儿子瞿佶。据他介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期望值提高,传统的诊所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诊所只有从长远考虑,找到一个有创新、有发展的诊所模式来满足群众的需求。另外,和原来母亲办诊所的理念一样,瞿佶表示,现在的人越来越重视预防疾病。“善古国医经络调养机构”就是将这一理念升华,以“不轻易让患者服药”为宗旨,将患者的问题尽量用药浴、针灸、按摩等方式来解决,最关键的是他们的硬件设施更好了,而收费和以前差不多。他透露,将在昆明发展同样规模的连锁店,将自家的品牌和中医理念传承下去。
  几天的采访中发现,在昆明开办的个体诊所中,口腔科是效益最好的,也是发展相对最规范的。很多好的牙科医生将诊所开进了写字楼,但还是出现患者排队就诊的情况。另外,效益相对好的还有一些老字号的中医诊所,只是一部分有远见卓识、有资金支持的诊所进行了升级改造,并有不断发展壮大的趋势。而部分诊所虽然空间狭小、环境没有更新,却也患者如云,比如中环大厦旁边的来圣灵诊所等一些知名度很高的中医诊所。
  一名很有远见的老医生表示,随着开办个体诊所新政策的执行,个体诊所优胜劣汰肯定是一个趋势,那些没有创新、没有改进的个体诊所必然被市场和政策淘汰出局。以后,像“曙晖口腔”和“赵丽华诊所”这样的诊所在昆明会越来越多,发展前景也会越来越好!
  执行新规
  昆明四成个体诊所或将面临淘汰
  今年7月1日起,卫生部在天津、沈阳、长春、厦门、昆明5个城市开展一项试点,批准符合条件的医师设置个体诊所的申请。相比之前的在职医生“多点执业”试点,“个体诊所”试点允许已离职或退休、资质合格的医师开办个体诊所更具有实施意义。昆明曾作为全国第一批试点医师多点执业的地区,受到各界关注。有专家认为这对解决离职或退休医师的出路问题有积极影响。客观上,这也会使长期存在的“地下个体行医”合法化,既有利于增加合格、甚至是优质医疗资源的供给,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化分布;也有助于监管,更有效地保障患者的利益。
  日前,《昆明市开展有资质人员依法开办个体诊所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正式出台,相关实质性的工作预计将在9月份全面展开。根据出台的方案,以后在昆明申请办个体诊所必须满足7个条件:即申请者已离职或退休,身体健康;申请者为执业医师,且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后,在医疗、保健机构中累计执业满5年;申请者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请者在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工作时间累计满3年;申请设置的个体诊所诊疗范围与申请者的医师执业范围及职称证上的专业一致;个体诊所符合卫生部制定下发的各种诊所基本标准;申请设置的个体诊所选址符合环保要求。昆明市要求,将按照“新人新标准,老人老办法”的原则对个体诊所进行管理,同时不断对以前环境差、有违规行为的诊所进行整顿、规范,不断向新标准看齐,以达到这个行业规范发展、壮大的目的。
  专家称,新方案和以前执行的政策最大的不同是,取消了开办诊所必须和已有的诊所距离500米规定,另一个就是大大提高了执业医师的资格,以前只要有执业医师资格证的医师都可以开办个体诊所,而如今必须要副高以上职称的医师才有资格申办。卫生部门一位权威人士介绍,一名医学院的学生要成为一名副高以上职称的医师,要工作五年才能报考中职职称,而要在该医院有编制空缺的情况下,至少还要5-7年才能申请报考副高职称,且在这一过程中,医生的综合学分必须达到规定的分值才能报考。最重要的是,副高职称相对于别的医学考试还是很难,很多人即使有机会报上名,也要考几次才能通过。“从学生到一个副高职称最起码也要12年,平均的时间应该在15年到20年。在整个昆明的执业医师中,只有2%到10%的医生是副高以上的。”也就是说,一名副高职称的医生至少在40岁以上。
  昆明市卫生局医政处处长毕卫红介绍,截至2010年底,昆明市共有各类诊所2127个,其中五华区357个、盘龙区375个、官渡区545个、西山区488个、东川区16个、呈贡新区42个、晋宁县49个、富民县17个、宜良县42个、石林县57个、嵩明县46个、禄劝县19个、寻甸县14个、安宁市60个。7月中旬,在云南省卫生厅和昆明市卫生局向10名个体诊所医生公开征求意见的会议上,厅长陈觉民曾经问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如果按照国家新规定执行的话,昆明有多少诊所的申办者可以达到副高以上职称,得到的回答是“至少六成以上”。也就是说,按照这个新规定,昆明市的诊所至少有四成要被淘汰。
  部分个体诊所的医生表示,个体诊所在昆明大量存在,说明有市场需求,政府这样抬高门槛的话,只会让群众很不方便。但也有声音表示,随着城中村的拆迁,社区医院将慢慢取代小诊所的存在,顺应群众的需求。
  “副高以上职称”是硬门槛
  按照目前的工作分工,昆明市个体诊所的申请、审批和相关的监管都在区县一级,卫生局主要对各区县进行综合管理并给予政策指导等。五华区卫生局医政科科长陈宇宁介绍,截至目前,五华区登记在册的个体诊所有408家,主要申办的都是骨伤科、康复诊所、口腔科等,其中中医不到10家,有10家规模相对大一点的诊所申请了医保卡刷卡业务。2004年以来,有60多家诊所因为拆迁而注销,46家诊所因拆迁需新找门店而报停。按照规定,这些报停的诊所必须在1年之内找到门店开业。
  陈科长介绍,卫生局对诊所的监管一方面是对诊所相关证件的审核,每年要对诊所的个体诊所许可证进行审核(其中要检查医疗废弃物处理合同,治疗台账等相关文件)。同时,还要对执业医师资格证进行校验,必须当事人来办理,以避免有些医生因年事已高或突发事故病故后又将诊所承包给外人开办的情况发生。他表示,随着城中村的拆迁和相关部门打击“黑诊所”的力度加大,目前,个体诊所违纪违规的现象不多。
  他介绍,从7月份昆明市开始筹建试点工作开始到现在,五华区有3名想开办个体诊所的医师提交了书面的申请报告,但其中有两人不符合“副高以上职称”将被退回申请。
  昆明市的个体诊所路在何方?要怎样进行整合才能有更好的发展?这是很多主管部门和一些想将个体诊所发展壮大的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昆明,将个体诊所开得风生水起的个体诊所也大有人在。“要发展个体诊所最重要的是要有过硬的医术,否则一切就是空谈。”“要发展个体诊所一定要全面发展,注重诊所的师资力量,注重品质、环境、卫生、收费,一样都不能含糊!”这是一些专家的部分观点。(都市时报 记者 毛亚南 实习生 陈丹)
相关报道:& 14:13:00
&&&&&&&&&&& 02:50:56
&&&&&&&&&&& 01:43:16
&&&&&&&&&&& 10:46:49
&&&&&&&&&&& 09:34:00
责任编辑[袁金桥]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离退休医生可开诊所 专家称进步有限
  【财新网】(记者 戴廉)卫生部日前发出通知,将在多个城市开展“有资质人员依法开办个体诊所”的试点。试点城市包括天津市、辽宁省沈阳市、吉林省长春市、福建省厦门市、云南省昆明市。试点时间为日至日。
  通知称,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卫生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58号)有关精神,鼓励有资质人员依法开办个体诊所,经研究,决定在部分地区开展试点工作,以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方便人民群众就医。
  允许医生开诊所,一直被认为是打破医改僵局和公立医院资源垄断,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实现医疗资源合理定价的关键举措。今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完善和推进医生多点执业制度,鼓励医生在各类医疗机构之间合理流动和在基层开设诊所。”这一提法曾被视为继允许“多点执业”后,医院人事制度酝酿进一步调整的信号。
  不过,此次试点的范围小于预期。通知称“鼓励符合条件的医师开办个体诊所”。而诸多条件中,第一条即为“申请者已离职或退休,身体健康”。相关人士表示,“进步没有预想得大。”
  对此,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认为,这一条件表明目前医生的人事制度改革只是有限进步。顾昕表示,尽管没有明文规定,现实中已有很多省市放开了离退休医师开办个体诊所,但也有些地方一直未放开,通知的出台表明此事将合法化。
  不过,顾昕指出,即便鼓励医师开诊所的范围扩大到在职医师,由于当前医院各项人事制度改革还未破冰,效果也不会太理想,“这和多点执业在多地执行遇阻,道理是一样的。”
  “无论鼓励医师多点执业,还是鼓励医师开诊所,要想获得成功,其前提都在于于医生的身份要发生重大变革,他们将不再是国家干部,而成为自由职业者。”顾昕说,“当前的多点执业,离真正意义上的医生自由执业相去甚远,只不过是将原来的一个鸟笼变成两个或三个鸟笼。”■
责任编辑:任波 | 版面编辑:朱张锁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苹果客户端
安卓客户端
微信号:caixinfinance
微信号:caixintmt
微信号:on_china
微信号:wuyang
微信号:on_equaducation
caixinenergy
caixin-enjoy
caixin-life
全站点击排行榜
全站评论排行榜
新媒体实验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医生的秘密诊所ed2k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