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交穴可以治高血压也可以治疗低血压吗?有些可以治疗高血压穴位图的穴位是否也可以治疗低血压?

中医按摩什么穴位治疗高血压-治疗高血压的穴位图
--,太溪,曲池是最好的降压药&&& 高血压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疾病,对人类健康危害性极大。
&&& 高血压一般分肝阳上亢和肝肾阴虚两种证型。肝阳上亢的人经常脸色发红,脾气也相对比较暴躁,特别容易着急,这种人血压的波动比较大。肝肾阴虚的人经常会觉得口渴、腰酸腿软、头晕耳鸣等,一般血压波动不大。& 但是,不管什么类型的高血压患者,都要好好地利用我们人体自身快速降血压的三个关键穴位——太冲、太溪和曲池。因为,不管是什么证型,肝阳上亢或者肝。肾阴虚,都是肝肾两脏的问题,前者是实证为主,后者主要是肝肾阴虚。肝五行属木,主藏血,性升发,肾属水,水生木,肝木如果没有肾水的滋润,它就升发太过,血管的压力会加大,血压就会升高;如果肾水充足的话,就可以以柔克刚,把肝的那份“刚性”给中和一下,血管也会变得相对柔韧,血管弹性变好了,就能大大减少心脑血管发病的几率。
&&& 太冲穴可以疏肝理气,平肝降逆,不让肝气升发太过;肾经上的太溪穴阴就是给“肝木”浇水;大肠经上的曲池穴可以扑灭火气,降压效果最好。如果坚持每天按揉这3个穴位3~5分钟,每次不低于200 下,两个月就会有效果。&&& 另外,用中药泡脚也是比较简易有效的降压方法:取钩藤30克剪碎,放到盆里煮,不要大火,10分钟以后端下,稍微凉一点的时候加一点,然后把双脚放进去,泡20分钟。长期坚持,就会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 在饮食上,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戒掉一切寒凉的食物,多吃补肾补肝的食品。平时保持心情舒畅、豁达,也能让心经、心包经畅通,有助于血压的控制。&&& 总之,高血压是需要从日常生活人手精心调养的病,患者本人一定要多加注意。
责任编辑:
CopyRight &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人体自有降压药----三阴交、悬钟穴&穴道指压法治疗高血压和耳穴按摩降血压
一、人体自有降压药----三阴交、悬钟穴
我曾治疗过一个病人,她在子宫切除两年后出现高血压,已经持续吃了20多年降压药,平时她的高压高时达220,低时也有170。与其它高血压患者不同的是,无论她的血压多高,却从来不头晕,也没有什么异常症状,但每次检查,血压数值都高踞不下。给她治疗时我采用了针灸,隔天一次,只取三阴交穴,两侧都取,下针后留针半小时到一小时。治疗半年之后,她的血压恢复正常,再不需要服用降压药了。
如果人体血压测得高压高于正常值,可以取三阴交穴治疗。后来我把这个方法介绍给一位阿姨,让她每天坚持用小保健锤持续、适度地敲击三阴交穴,坚持两个月之后,她的血压恢复到了正常值。我又把此法介绍给另一个熟人,因为他懂得针灸,我便让他自己在三阴交穴下针,也是隔天一次,留针半小时到一小时,几天后他告诉我疗效明显。
三阴交穴位于足太阴脾经之上,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三条经络在此交会,所以三阴交穴可谓交通要道。我曾多次使用此穴给人治疗莫名其妙的头痛,这种头痛在医院里往往检查不出实质性的原因,而我在治疗时均单独取两侧三阴交穴,只是札针。有的患者下针10分钟后头痛就消失了,最久的留针两个小时后也不头痛了,以后也很少复发。
如果低压值偏高,可以取悬钟穴来进行治疗。悬钟穴位于足少阳胆经之上,此穴也通督脉。这个方法只取一穴,方法简便,所以特意介绍给大家。
高血压,从中医原理来看就是人体之气失去调控后过度上行所致,所以一切引气下行或分散人体之气的方法都能降低血压。如用《求医不如求己》的作者中里巴人先生所提出的“金鸡独立”方法来引气下行,坚持锻炼,形成习惯后,血压自然会降低。
做金鸡独立时,两眼自然闭合,两手自然垂放于身体的两侧,然后任意抬起一只脚,单腿站立。初练时,可能只站几秒钟,但随著对动作的熟悉和平衡能力的加强,站立的时间会越来越长。
高血压患者血压太高时容易出危险,此时“急则治其标”要首先采用耳尖放血的方法来急救。耳尖放血后,血压会立即下降,危险解除后才可以使用三阴交或悬钟穴治疗。
耳尖放血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取双侧耳尖最高点为针刺部位,先用手在那里搓揉,把它揉红,然后用三棱针、粗毫针等尖利的东西,消毒后刺破穴位浅表脉络,再挤放出少量血液即可。
二、穴道指压法治疗高血压和耳穴按摩降血压&
血压在出生数年之后,会与成人之值相近,但是,一到40岁,会有与年龄比例增高倾向。一般,最高压150,最低压95左右就算是高血压,但是也因人而异,而且平均值并不一定是正值。因为有些人最高压200并无任何症状,也有些人最高压120左右却倒下来。一般人的观念认为高血压等于脑溢血,所以难免就会想平均值等于正值。
  总之,不论血压如何高,只要有耐得住高血压的健康血管即可。虽说如此,并非保证血管健康,高血压就安全。那么,高血压的症状有那些呢?
  肩膀酸痛、头痛、目眩、耳鸣、心跳、呼吸困难、手脚发麻等,都可谓是高血压的症状。
  造成血压高的原因有很多种,但还是以动物性蛋白质摄取过量、疲劳、紧张过度、喝酒、抽烟过量、寒冷、暴饮暴食、食用过多的盐分、便秘为主要原因。
  但是,高血压在初期几乎无自觉的症状。因此有不少人大概连自己有高血压也不晓得!故一到40岁,首先得重新考虑每日的饮食生活,做根本的必要改善。高血压若非有强烈的意志力,是很难治愈的。
  第一,要控制摄取过量的蛋白质,尽量多食蔬菜、水果、海菜之类。然后以植物性蛋白质慢慢取代动物性蛋白质,另外还须注意少食用调味浓厚的腌渍物。这些,有赖家人的协助。因为把一向吃惯的食物改以其他食物代替,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很难用自己意志控制,若没有人严密监视施行,马上就会恢复原先的饮食习惯。
  随着血压升高动脉就脚硬化,若是血管太粗或受寒等,血管破裂,就会引起脑溢血。假如,日常血压高,通常要注意,但血压也有突然上升的情形。到这样的时候,就成为非常危险的状态。
  为了避免有这种危险发生,请务必记住指压疗法,或许会夺走你生命的高血压,也只有靠你自己才能治疗。
  治疗高血压的穴位与指压法
  在脚的大拇趾趾背根上,有粗的横纹。在其中央是称为“高血压点”的穴位。
  慢慢的吐气,用两手的大拇指强力按压此处6秒钟。
  在两脚的穴位各做3次。一天请做10次。
  每月不间断的做此指压法一年,无论多高的血压,亦可有很显著的疗效。
三、耳穴按摩降血压&
高血压是以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中医认为,高血压可分为肝阳上亢等几个证型,但总体而言,肝阴不足、虚阳上亢是其常见病机。患者除血压升高外多兼见头痛、眩晕、面红、耳鸣、便秘、口苦等症状,心脏、血管、肾、眼底也有不同程度的病变。
  应对高血压的关键措施是“重在预防”。近年来,耳穴按摩疗法已经证实有一定的稳定血压作用。耳穴按摩疗法可以预防高血压,对轻度高血压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还对中度和重度高血压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中医认为,“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皆通于耳,人体某一脏腑和部位发生病变时可通过经络反映到耳廓相应点上。耳背有一“耳背沟”,位于耳廓背面,由内上方斜向下方行走的凹沟处。因其有稳定血压的作用,故亦称“降压沟”。
  取穴:降压沟、降压点、肝穴、肾穴、内分泌穴、肾上腺穴、耳轮部、耳背部。
  按摩方法:用白虎下山手法(以双手食指或食指及中指之指腹,从上而下按摩双耳背之降压沟,本法由上而下按摩,形如白虎下山之势而得名。)按摩位于耳背的降压沟6分钟,频率为每分钟约90次,以红热为度;捻耳轮部6分钟,频率为每分钟约90次,重点捻耳尖;掌擦耳背部,频率为每分钟约120次;其余穴位用耳压法贴王不留行子治疗,每次轮替选用3~4个穴位,左右耳交换治疗。如是轻型高血压患者,贴丸后每天早晚两次按压即可,如是中型或重型患者应适当增加按压次数。还可配足底涌泉穴,掌擦涌泉穴5分钟,频率为每分钟约180次。
  特别提示:高血压患者特别要注意的是按摩耳背下耳根有升压作用。
  除耳穴按摩外,高血压患者还应注意:及时监测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节制饮食,控制体重;限制食盐摄入量;保持乐观情绪,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起居有节;经常做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
耳部按摩助健康 自然疗法
23:33:58 阅读3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皆通过于耳,所以人体某一脏腑和部位发生病变时,可通过经络反应到耳廓相应点上。经常按摩耳部能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调理脏腑,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人体各部位在耳廓的分布好似一个倒置的胎儿,具体投射区按摩方法如下:
  ⒈耳垂相当于面部,当内火上炎而致齿耳肿痛,或面部生疖时,可用双手拇指揉捏耳垂,直至双耳发红发热。每日2次,经常按捏耳垂,还有美容养颜作用。
  ⒉正对耳孔开口处凹陷叫耳甲腔,此处相当于胸腔内脏器官,经常刺激这个部位,对心脑肺和血液系统有补益作用。具体做法是:将食指放到耳孔处,拇指放到耳的背面对捏即可,每日3次。
  ⒊耳甲腔的上方凹陷叫耳甲艇,按摩此处有助消化,并有强肾健脾之功。
  ⒋耳廓的外周耳轮相当于躯干四肢,耳轮顶端凹陷处叫足趾,颈肩腰腿痛患者宜多按压耳轮。
  ⒌将耳轮向耳屏对折时,耳廓的上缘为上尖端处,按摩此处有退热、镇痛、消炎、降压的作用。
四、轻轻松松降血压
在中医里,高血压被称为肝阳上亢。多因肝肾阴虚,水不涵木,气火上扰所引起。发病时,常常头目胀痛、面红耳赤、眩晕耳鸣、急躁易怒....所以,高血压被认为是人类第一隐形杀手。
首先说说自我诊断高血压的几个小方法。第一个就是看嘴唇有无“唇撮”,小孩儿撮嘴多是惊风,成年人唇撮则是内有肝风的兆头。(站长补充:“撮口”是指把嘴唇弄圆而小)第二是看眼睛,一般情况下,高血压病人的眼压会很高,眼睛酸痛,视力模糊,眼球内斜。肝开窍于目,眼睛上的症状都是肝风内动的表现。第三,看舌头的变化。如果舌质呈现暗紫色,或者有淤点、淤斑,舌苔黄腻并有舌头颤抖等症状,就表示有肝风内动,也就是有高血压的危险了。
在这里,我教大家一些快速有效、简单易行的降压方法。[
用我的办法降压,不用吃药,在10~20分钟之内就可以见效。很多人可能都不相信,认为这是空口无凭说大话。北京某机关的一位干部就不信,他说:“我血压经常偏高,只要工作有压力,精神一紧张,血压马上就会蹿到180mmHg/105mmHg(下文省略单位)。这么高的血压,又头昏目眩、心里发慌......不吃药能受得了吗?万一来个中风,说什么都晚了。”他的心情我很能理解,但我肯定地告诉他:“不吃药,我也可以把血压给你降下来。”恰好有一天,他的血压又上来了,坐在椅子上使劲儿敲著自己的脑门。我赶紧问怎么回事,他生气地说,下属办事不力,又给他惹麻烦了。
我一边劝他消消气,一边给他量血压,好家伙,又是180/105。我马上给他按摩耳后的降压沟(站长补充:耳朵的降压沟就是耳背的耳背沟,详见下图的右下角的耳背沟)、头顶的百会穴、胳膊肘外上侧的曲池穴。大约20分钟后,他就说感觉好多了,我再给他量血压,已经降到了140/90。这时候,我也没停下来,继续给他按摩了20分钟,血压降到了130/86,属于正常范围了。这下,他才见识到了中医降压法的功效,他说:“胡教授,我真服你了。”我说:“这个并不难学,回头我教教你,也让你身边的人学学,以备不时之需。”他连连称是,从那以后,他只要血压一高,就让身边的人给他按摩,效果非常明显。
按摩降血压是中医的一大优势。不久前,北京电视台一档节目采访过一位中医师,还找来几位高血压患者,带著血压计现场示范,结果中医师按摩了几位患者的穴位后,血压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按摩简单易学,一般人都可以,但为什么要按摩这几个穴位,却是有讲究的。患高血压的人往往头晕目眩、四肢发麻。《内经》里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意思是,所有的头晕目眩都和肝有关系。那“风”是怎么回事呢?中医里认为“风”有升发的特点,肝风上走就会引起头晕目眩;肝风下蹿四肢就会麻木和抽搐。
按摩降压沟、百会穴以及曲池穴之所以能降血压,是因为它们都能起到平肝熄风的作用。“耳为宗脉之所聚”,身体上的问题都能在此找到相应的对应点。按摩降压沟可以舒经通脉,控制血压。百会穴正好在人的头顶上,别名“三阳五会”,它连接手足三阳,还是百脉交会之处,可以说是贯达全身。按摩百会能够通达阴阳脉络,平衡阴阳之气。一方面平衡肝阴肝阳,一方面缓解头昏日目眩。曲池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它的“脾气”是善于游走通导,清热祛风,行气血,通经络,正好是高血压“风邪气滞”的天敌。
这么说起来,大家就能明白为什么要按摩这几个穴位了。明白了,下一步就是要学会自己应用。当然,我会在图上给大家详细标明应用穴位。这个方法简单实用,不花一分钱,所以,我才不遗余力地推荐给大家。
另外,保持好的心情也是降血压的“妙招”。为什么高血压和心情有关系呢?大多数高血压的病因在肝,而“肝在志为怒”。所以,高血压患者容易情绪激动、脾气急躁。反过来,怒气也会促使血压升高。《内经》认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怒气上冲就会导致人阴阳相断,脸红脖子粗,出现目眩甚至昏厥,这些都是高血压发作时的症状。或许有人觉得这个太抽象,我给大家说个成语就好理解了----怒发冲冠,人发怒的时候,头发根根直竖,连帽子都顶起来了,可见怒气是往上走的。
都说血压高的人应该忌酒,这没错,但我听一位同仁说过这么一件事。他碰到一个高血压病人特别好酒,爱酒。家人越是不让他喝,他就越想喝,喝不著,便急火上身,血压频频升高。家里人也没办法了,只好求助于医生。医生说,那就让他解解馋吧。哪曾想,一杯啤酒下肚后,血压不仅没升,反而下降了。医生和家人都哭笑不得。我说这个故事的意思不是鼓励高血压病人喝酒,而是告诉大家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一杯啤酒让这位病人心态平和了,血压自然就下来了。
关于高血压还有一个典故。在“二战”时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军兵临城下,被围困在城中的许多苏联人一夜之间就患上了高血压。这种集体患高血压的情况就是“围城高血压症”。可见,恐惧、怒气等不良情绪对人们的伤害有多大。还有一种高血压被称为“白大衣”高血压,说的是有的病人在豕里量血压并不高,但一到医院,医生看给他一量血压,他的血压就会升高,这种“白大衣”高血压与心理情绪关系极大。
除了学会自己降压,保持好心情之外,高血压潜在患者或者是高血压病人,还应该在秋冬季节格外注重保养。物理学上不是讲热胀冷缩吗?冬天阳气回归,人把阳气都藏到了肾里,新陈代谢缓慢起来,血液黏稠,加上天冷血管收缩,心脏需耍更多的压力去推动血液,这样血压就高了。所以,秋冬季节大家要注意保暖,饮食也要以清淡为主,忌食大补的食物。
即使在平日里,高血压病人也应该学会用食疗来控制血压。食疗的话,芹菜是第一位的,然后是百合、黑木耳、冬瓜、南瓜、茄子、丝瓜。要多喝水,绿茶也不错,但不要太浓。还要多吃水果蔬菜,水果每天分三到五次吃为好。
除食疗之外,还要运动,必须保持适量的有氧运动,最好每天运动3~4次,每次20分钟左右。运动能使身体达到自我平衡、气血畅通。运动时,心情舒畅,身体放松,血压也就会自然降下来。
最后再跟大家说说穴位按摩。除了上面提到的耳后降压沟、百会、曲池以外,以下穴位对于治疗高血压也很有效果:印堂、太阳、风池、合谷、内关、足底的涌泉穴、颈后的大椎、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太溪。另外,没事多梳头也可起到保健的效果。每天摇动手腕关节与足踝关节也有轻度降压作用。
如果大家还想了解一下中草药,我就来介绍几种。比如,夏枯草和龙胆草可以平肝火、清热解毒;天麻能止风虚眩晕、通血脉九窍,治疗头痛头昏很有效;羚羊角和水牛角是凉性的,可以清热散血、平肝熄风;钩藤可以解除血管的痉挛;决明子不但可以降血脂还可以降血压,用来泡水喝也是不错的选择;山楂无论生吃还是泡水喝,都能够多起到降血压的作用。当然,这些都要经过中医指导来服用,因个人体质、病情不同,用药也不能相同。
对于任何病来说,不在于你知道多少,而是你知道了之后能做到多少。所以,大家一定要认真对待自己的身体,不要略有好转就放松警惕。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治疗高血压的特效穴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