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肠梗阻术后肠梗阻表皮不需要缝合吗

婴幼儿肠套叠 胖宝爱肠套叠,吃完饭,不要剧烈运动啊_育儿问答_宝宝树
婴幼儿肠套叠 胖宝爱肠套叠,吃完饭,不要剧烈运动啊
当时年龄:
2.1 术前准备 (1)行钡剂灌肠后护理:①行钡剂灌肠,肠套复位后,应给予活性炭0.6g碾碎加入10ml石蜡油口服或经胃管注入,观察炭末排出情况。如炭沫随大便排出,表示肠套已整复。②如钡剂灌肠后患儿仍有哭闹不安、呕吐或血便,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如果灌肠后出现呼吸困难、心跳加速、面色苍白、腹胀明显、腹肌紧张等,可能为肠穿孔,应迅速通知医生,并做好术前准备,配合医生行紧急手术。(2)心理护理:针对较大患儿和家长对手术的恐惧感,我们应该做好耐心细致的解答,如: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等,取得患儿及家长信任,做好手术前后的配合。对于婴幼儿,因无法用语言沟通,在护理上要耐心、细致。(3)术前嘱患儿禁食、禁水,并行胃肠减压,以减轻腹胀,防止呕吐引起窒息。(4)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静脉输液,纠正脱水与电解质失衡,同时加用抗生素,注意滴速,保证液体均衡输入。(5)生命体征的观察: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每2h测一次,并准确记录。注意有无脱水、休克,如有休克者,配合医师抢救。
  2.2 术后护理
  2.2.1 生命体征的监测 术后3天,每2h测量体温、脉搏、呼吸一次。如3天后出现发热或体温持续不退,提示有伤口感染的可能,应立即通知医生。除按医嘱给予退热药和抗生素外,可用冰袋冷敷头部,必要时用50%酒精擦浴,以达到物理降温的目的。
  2.2.2 保持呼吸道通畅 (1)患儿术毕返回病房后,应去枕平卧6h,头偏向一侧;如采用气管插管麻醉,床边须备吸痰器,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2)术后常规给予氧气吸入,氧流量为0.5~1L/min,保持输氧管道通畅,每班更换氧管一次,随堵随换。(3)雾化吸入:由于患儿长期卧床,极易发生肺部并发症,加之长时间插胃管,刺激鼻咽部,使患儿不敢咳嗽排痰,可采用雾化吸入,每日2次,每次10~15min,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雾化液的配制是生理盐水200ml加糜蛋白酶1支。
  2.2.3 保持胃肠减压通畅 禁食期间,持续胃肠减压3~4天,待肠蠕动逐渐恢复,肛门排气、排便后,方可拔除胃管。减压期间每班用生理盐水冲洗胃管一次,防止胃内容物堵塞胃管。并准确记录胃液的色、性质及量,如有鲜红色胃液吸出,说明术后有出血,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有效的胃肠减压可降低腹腔压力,减轻腹胀,防止吻合口漏。
  2.2.4 口腔护理 由于胃肠减压管对咽部长期摩擦和刺激会导致咽喉部的炎症和溃疡,患儿又不能进食水,容易感到口干、渴,应做好口腔护理。每日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2次。
  2.2.5 营养及输液 术后患儿的营养和水分的摄入非常重要。需要由静脉输液来补充水、电解质和营养成分。可少量多次输入血浆、白蛋白,以促进伤口愈合。
  2.2.6 腹部伤口护理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有污染时及时更换敷料。给予半卧位,减轻缝线张力。可用镇静剂,避免患儿术后哭闹不安,通常用复方冬眠灵1ml/kg,每12h 1次,防止突然增加腹压造成伤口裂开。当发现腹胀及伤口有浅红色液体渗出,提示有伤口裂开的可能,可用蝶形胶布固定伤口,更换敷料,并用腹带加压包扎,必要时再次手术缝合。
  2.2.7 防止吻合口瘘 因肠坏死行肠切除术后,要注意观察呼吸、心率、血压变化。如面色苍白、心率加快、血压下降、腹胀、腹痛或烦躁不安等,可能为吻合口瘘,应立即通知医生再次手术。
  2.2.8 肠造瘘的护理 (1)局部处理:保持肠壁瘘口清洁,防止皮肤炎、腹壁感染等并发症。用氧化锌油保护肠瘘周围皮肤或瘘口周围加凡士林纱条包围卷,以免漏出液流散。也可接一人造肛门袋套在瘘口上,以便接大便。(2)饮食及营养摄入:肠造瘘的患儿应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和少渣饮食,必要时加服维生素B、C等。又因从瘘口处丢失较多的消化液和食糜,发生体液失衡和营养不足,必要时静脉高价营养。(3)保持瘘口通畅,观察排出液情况:应该常用腊棒扩张远端肠管,防止肠管缩窄。若近端肠管发生脱出须及时还纳,以免水肿嵌顿。
  3 小结
  对于肠套叠病例,不但需要我们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而且还要有坚实的护理理论知识,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对于婴幼儿无法用语言沟通者,在护理上更要耐心、细致。本组病例除1例肠造瘘行二期手术外,其余伤口均一期愈合,痊愈出院
 1、应避免腹泻,尤其是秋季腹泻,家长应高度警惕此病的发生。   2、平时要注意科学喂养,不要过饥过饱、随意更换食品,添加辅助食品要循序渐进,不要操之过急。   3、要注意气候的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各种容易诱发肠蠕动紊乱的不良因素。   4、如果一个健康的婴幼儿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阵发性哭闹、面色苍白、出冷汗、呕吐、大便带血,精神不振时,应想到是否有可能会得肠套叠,要立即送医院治疗。   5、临床上三个最主要症状为腹痛、呕吐和果酱般血便。   6、当肠道前后相套,造成部分阻塞时,婴儿就开始产生阵发性腹部绞痛,显得躁动不安、双腿屈曲、阵发性啼哭,并常合并呕吐,当阵发性疼痛过后,婴儿显得倦怠、苍白及出冷汗。
一段肠管套入其相连的肠管腔内。是婴儿急性肠梗阻中最常见的一种。好发部位多由回肠末端套入宽大的盲肠腔内。发病与肠管口径不同、肠壁肿瘤、憩室病变、肠蠕动节律失调等因素有关。典型的3大症状有腹痛,果酱样血便和腹部包块。主要表现为阵发性腹痛,病儿表现阵发性哭闹,面色苍白,出汗,下肢屈曲腹部翻挺,持续数分钟而突然安静。腹部可触及活动而压痛的肿块,肠梗阻症状明显。肠套叠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80%发生于2岁以下的小儿,男比女多2~3倍。   多突然起病。& 诊断标准   1.小儿突然啼哭不安,阵发性腹痛,呕吐,便血等。   2.腹部可摸到&香肠样&稍活动的肿块,质硬,有压痛。直肠指诊手套上染有血性粘液便。   3.X 线检查见肠腔积气和气液平面;低压气钡灌肠在回盲型、回结型套叠时可示杯口状充盈缺损。&
防止孩子哭闹,只是偶漏服或剂量不足一般不会影响疗效的.不过此病药物较难根治,注意观察,定期复查,严重或药物效果不佳多需进行手术治疗.
轻柔按摩腹部或者改变体位以利于套叠复位.复位时可见套叠顶端逐渐向结肠近端退缩.直至看到空气突然进入回肠末端,即表示已复位,此时拔出肛管即见患儿排出大量臭气,腹部肿块消失,患儿一般情况好转.复位后口服0.5~1.0g碳末,6~8小时后可由粪便排出碳末,即表示复位完全成功.病情分析: 你好,肠梗阻的情况考虑是可以进行胃肠减压,肥皂水进行灌肠,禁食等保守治疗的。如果不行的话建议进行手术治疗的。术后防止肠粘连的发生。祝早日健康。
回复于: 09:23:4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急性肠梗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