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省立医院皮肤科最好的皮肤科,我的手被冻伤了,有硬块,怎么弄?

今早发现脚冻疮部位变色了,摸起来没有原来有硬块的感觉了。这是怎么了,快好了???????_百度知道
问:今早发现脚冻疮部位变色了,摸起来没有原来有硬块的感觉了。这是怎么了,快好了???????
来自琼中人民医院
好、溃疡;注意保暖防止潮湿,建议你加强体育运动,严重者可出现水疱,具体诊疗一定要去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原因是局部小动脉发生收缩,气候寒冷引起的局部皮肤反复红斑,仅供参考,动脉血管麻痹而扩张,气候转暖后自愈,以上意见,病程缓慢,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引起的,静脉淤血,依你的描述考虑是冻疮好转的可能性大
病情分析:
根据您上述描述的情况不知道您以前有过冻疮的情况吗?不知道您现在有疼痛...
多见于冻疮。是冬季常见的皮肤病。好发于手指、手背、足跟、足趾及耳廓。轻者为局限性...
你好,目前表现考虑是属于冻疮等受凉会导致,可以使用冻疮膏进行涂抹治疗,注意保暖。
您好,很可能是冻了,建议挫点冻疮膏和注意保暖尽量保持温度,晚上可用热水泡脚30分钟...
你好,对于这种情况初步判断与肾阴虚火旺有关,建议上医院看中医检查辨证施治,服用知...
* 百度知道专家平台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怎样才能治好冻伤的手?
怎样才能治好冻伤的手?
冻伤的手 红红的 胖胖的 肿的可怜 怎么才能彻底根治??
冻疮重在预防:
在临床上发现,尽管许多人明知道自己容易发生冻疮,但还是不注意预防。每当寒冷季节到来,冻疮发作以后,才想起保暖防寒或上医院治疗,而那时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如果属于抗寒能力较差或寒冷过敏型体质者,在气温骤降的情况下,血液要比一般人以更快的速度集中于内脏器官,以保证机体正常工作,但手、脚、耳等边缘部位的血液却因急剧减少,供血不足,致使手、脚、耳等部位的皮肤和表层肌肉温度下降,这样就极容易导致冻疮的发生。因此,有人提出预防冻疮的最佳时机是秋末冬初。

  预防冻疮的具体方法是从秋末冬初开始就用冷水浸泡往年常生冻疮的部位,如手和脚。开始每天浸泡半小时,以后浸泡一小时,其次是注意局部保暖,如天气寒冷时外出要早使用口罩、手套、防风耳套、围巾等。鞋子也应穿得暖暖的,但不宜过紧。另外,到了秋末冬初的季节,可适当吃些牛肉、羊肉等温补食品以增强身体的耐寒能力。如果是中医诊断为阳虚内寒的人,可及早内服六味地黄丸之类的中成药物以做预防。
  如果属于抗寒能力较差或寒冷过敏型体质者,在气温骤降的情况下,血液要比一般人以更快的速度集中于内脏器官,以保证机体正常工作,但手、脚、耳等边缘部位的血液却因急剧减少,供血不足,致使手、脚、耳等部位的皮肤和表层肌肉温度下降,这样就极容易导致冻疮的发生。因此,有人提出预防冻疮的最佳时机是秋末冬初。

  预防冻疮的具体方法是从秋末冬初开始就用冷水浸泡往年常生冻疮的部位,如手和脚。开始每天浸泡半小时,以后浸泡一小时,其次是注意局部保暖,如天气寒冷时外出要早使用口罩、手套、防风耳套、围巾等。鞋子也应穿得暖暖的,但不宜过紧。另外,到了秋末冬初的季节,可适当吃些牛肉、羊肉等温补食品以增强身体的耐寒能力。如果是中医诊断为阳虚内寒的人,可及早内服六味地黄丸之类的中成药物以做预防。
冻疮的治疗:

  冻疮早期阶段,局部红肿发痒而没有水疱者,可在以下几个简便治疗方法中任选一种。

  (1)取紫草30g,水煎温洗,每日2次。(2)取桑枝90g,甘草30g,水煎温洗或浸泡患处,每日2次。浸泡后保温。(3)取冬瓜皮、川椒、艾叶、桂枝各等量,水煎温洗或浸泡每次30分钟,每日1~2次。(4)用辣椒酒(辣椒浸泡在白酒里密封7天),或猪油蜂蜜软膏(30%猪油和70%蜂蜜混合),或10%樟脑酒精等涂擦患处,每日数次。

  此外,可采用各种以活血化瘀药物为主的消炎止痛膏外贴患处,对冻疮未溃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对于初起者,一般仅贴一次即可获效;较重者,需贴3次。每1~3日换一次。贴膏的大小可根据冻疮范围来剪裁。以患处为中心,贴敷面积尽可能大些,这样效果会更好。

  如冻疮已破溃,除防止感染外,可用10%硫磺鱼石脂软膏外涂,亦可用辣椒秆煎水熏浸,具体方法是:将刚煎好的辣椒秆水倒入容器中加盖毛巾,先将破溃的手脚伸入让蒸汽熏。待水变温后。再把破溃处浸泡其中15分钟左右,并用棉球将破溃处洗净。

  如冻疮已感染,局部红肿热痛较剧,甚或化脓,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药店会有多种治疗冻疮的药膏,你可以挑一个适合的试用。

1.如果你的冻疮尚未溃烂,可以选用含辣椒素或莨菪碱的冻疮膏,如辣椒碱软膏;

2.如果冻疮已经溃烂,最好到医院处理溃烂面,以防止感染;也可以自己买支百多邦试用,但如果用药3天后溃烂面未见好转,一定要到医院处理。

以上仅供参考,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绍兴冬冬》答题专用 ,请误复制。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冻疮治愈的关键是摆脱湿冷环境和温冷作业,保持冻疮局部温暖和干燥,否则易复发。较好的治疗方法有: 

(1)坚持用40℃水温浸患处。 

(2)硫酸新霉素霜剂或呋喃西林霜剂外用,有效率达85~95%。 

预防冻疮复发的主要措施有: 

(1)作好居室防寒、保暖和防潮湿,室内温度最好能保持15℃以上,相对湿度50%左右。 

(2)保持鞋袜、鞋垫、手套干燥。汗脚者不宜穿胶鞋,并用止脚汗粉。 

冻疮的注意事项及防治验方: 

对于此病要防患于未然,应经常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并注意全身及局部保暖,尽早戴手套,鞋袜要温暖宽松,以保持手足干燥。食物要有充足的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保证身体有足够的热量。平时应经常自己按摩手足用耳廓,促进手足血液循环,每年复发冻疮的患者可在入冬前用紫外线照射以往患冻疮的部位以起到预防作用。患冻疮之后,宜及时尽早地治疗。市售冻疮膏、貂油防冻治裂膏都有一定的疗效。另外,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对冻疮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立了许多治疗冻疮的良方,现介绍验方如下: 

(1)用蜂蜜或植物油调拦烧焦的柿子皮外敷。 

(2)茄根、大葱、辣椒煎液熏洗患处。 

(3)桂枝50克、紫苏50克煎水浸泡。 

(4)新鲜桔皮3~4个,生姜300克加水2千毫升,煎煮30分钟,连渣取出,浸泡并用药渣盖过患外。 

(5)取夹竹桃叶50克加水500毫升,煎水浸泡患处,注意有溃疡时禁用此方。 

(6)山楂去核捣烂,敷于患处,用纱布包扎3天,对于复发性冻疮有很好的疗效,注意有溃疡时禁用。 

(7)桂附煎:桂枝20克,红花20克、附子20克、荆芥20克、紫苏叶20克,加水3千毫升煎液浸泡患处,并用药渣揉搓患部。 

(8)甘遂、甘草各9克、加水2千毫升,煎液熏洗患处。 

(9)用老丝瓜烧成炭研为细末,用猪油调匀后涂患处。 

(10)红灵酒:当归60克、红花30克、川椒30克,樟脑15克、肉桂60克,细辛15克、干姜30克,加95%酒精100毫升,浸泡7天后,外涂患部。 

(11)二乌茴香酒:川乌30克、草乌30克、小茴香30克、樟脑30克、红花20克、桂枝15克,酒精浸泡一周,以药酒揉搓局部。 

(12)紫云膏:紫草30克、当归30克、胡麻油1千毫升,黄蜡250克,共制为膏,外敷冻疮引起的溃疡面。 

(13)樟脑25克、海螵蛸10克、凡士林150克调成膏状,外敷溃疡疮面。对于顽固型冻疮可配合内服中药治疗,处方:党参9克、黄芪15克、附子6克(先煎)桂枝9克、当归9克、丹参9克、陈皮6克、患部寒凉显著者加干姜6克,炙甘草6克;血瘀证显著者加桃仁红花各9克。 

(14)甘草芫花水:甘草、芫花各15克;制作方法:上药用水1000毫升,煎数沸,取汁;用法:末溃者趁热洗溃,已溃者于洗后用黄连水纱条换药;功效:消肿止痛、用于冻疮,对Ⅰ~Ⅱ度冻伤效果亦佳。 


其他回答 (10)
下面是治疗预防的一些方法,你可以试试: 
- 
- 治冻疮的良方哦 

1.用热盐水浸泡患处15分钟,连续1周。 

2.“十滴水”外擦冻疮局部,每天6~10次,对于冻疮未溃者疗效较好;若局部皮肤破溃糜烂,可先用红霉素软膏涂擦,待炎症消散后再使用十滴水。 

3.冻疮刚刚开始时,每天晚上用电吹风边吹边揉,几天后就没有了。 

4.用伤湿止痛膏贴敷局部治疗皮肤红肿、自觉热痒或灼痛的一度冻疮,取得良好效果。方法是先用温水将患处洗净,擦干后将药膏紧贴在患处皮肤上,一般贴24小时可痊愈,如未愈可再换贴几次。皮肤破溃或过敏则不宜贴敷。 

5.治冻疮的方法很多,但往往时间长,见效慢,而用云南白药治疗有良效。其方法是:冻疮未溃破者,用白酒将云南白药药粉调成糊状外敷,并注意保温。冻疮已溃破者,将患处洗净后,直接撒云南白药药粉于创面,用消毒纱布包扎,数日内可愈。 

6.伤湿止痛膏的妙用治冻疮:伤湿止痛膏可用于未破溃的冻疮引起的皮肤红肿、痒痛,先用热水洗净局部擦干,然后贴上膏药,每天1次,2-3次即奏效。 

7.正骨水还有它的新用途,对冻疮有特效,每天擦3-4次,擦了三次能把出现的疱块消除了,半月有余治好了冻疮。冻疮患者不妨一试。 

8.风油精治疗冻疮:将患处洗净,取本品少许涂搽患处,接着用手轻轻地揉搓,直至局部发热,每日3次,连续3周,适用于冻疮初起,局部红肿硬痛者,但冻疮破溃者不宜使用。在冬季来临时,每日取本品少许外搽患处,可预防冻疮。此外,用正骨水等亦可。 

9.夏秋吃黄瓜时,用瓜蒂反复擦常发生冻疮的部位,只要坚持经常,保证不再复发。 

10.香蕉:每晚用热水洗患处后,取香蕉去皮,用香蕉肉擦涂皲裂处,涂擦后不要洗患处,每日1-2次,数天即愈。 

11.冻疮初起时,用热醋涂抹, 醋干后, 再行涂抹, 一日数次, 可见效。 

12.冬季如有人生冻疮、可在温水中加入少量啤酒,浸泡20分钟,即可马上缓解冻疮带来的痛苦。这是因为啤酒中维生B1、B6有抗神经炎、皮肤炎和促进肌肉生长的功效。冬天坚持用加有啤酒的水浸泡洗用,可防止和治疗冻疮、脚气等。
回答者:yyfreeliang - 护国法师 十四级 1-14 21:01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非常及时,而且很扣题:)谢谢,当然也很感谢其他帮忙的兄弟姐妹们!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1 个人评价
好
100% (1) 不好
0% (0) 
其他回答 共 2 条
冻伤是由于受寒冷刺激而引起的损害。凡人体受寒冷侵袭,引起局部血脉凝滞、皮肤肌肉损伤的疾患,均称为冻伤。本病多发于手、足、耳、鼻及面部等暴露部位,在初冬和天气骤变时发病率较高。 
祖国医学对此早有论述:“严冬之月,触冒风雪寒毒之气,伤于肌肤,气血窒滞,便成冻疮,及至皮肉烂溃。重者支节堕落。”在病因方面还做如下描述:“冻疮者……受其寒冷,致令面、耳、手足初痛次肿,……亦有六气弱之人,不耐其冷者有之。”也就是说本病的致病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寒冷外袭,尤其是在潮湿刮风的情况下更易发生冻伤;二是六气虚弱,不耐其寒,而发生冻伤。 
患冻伤后要对伤情有所估计,轻度冻伤,受冻部位开始麻木、发凉,继而红肿充血,发痒,热痛;中度冻伤受冻皮肤红肿明显,表面有大小不等的水疱,疼痛较重,甚至感觉迟钝,对冷、热、针刺不敏感;重度冻伤深达皮下组织,甚至累及肌肉和骨骼,受冻部位颜色苍白,并出现紫褐色或黑褐色坏死状态,局部的感觉也完全消失,极容易并发感染。 
全身性冻伤称为“冻僵”,非常少见。“冻僵”的人,因为周围血管强烈收缩,常常会出现寒战、四肢发凉、苍白或发紫,进而感觉麻木,反应迟钝;神志模糊,甚至昏迷休克,后果极为严重。 
根据不同的伤情,我们可以做如下的简单处理: 
首先使病人迅速脱离寒冷处,送到温暖的室内,脱去潮湿的衣服鞋袜,并保持室温在20—25℃左右,冻伤部位切忌用火烤,治疗以外治为主。 
初起轻者用软布时常揉搓患部,或用25℃温水浸之;或用鸡蛋皮适量煎汤,降到适宜温度后,反复洗,至冻伤处有湿感或僵木消失为止。 
有硬块者用红灵酒或姜汁、辣椒频擦,使气血畅通。皮肤上有小疤时,可用蜂蜜70%、猪油30%混合成油膏外敷。 
溃烂后用马勃1块或马勃膏(马勃20克、凡士林80克)、生肌玉红膏外敷,每日1次。有感染者还可用九一丹、红油膏盖贴。腐脱新生,则改用生肌散、生肌白玉膏以利收口。 
另外,气血虚弱者,宜加用调补气血、温通血脉之汤剂治疗。如人参养荣汤加减:炙黄茂9克,党参12克,焦白术9克,熟附块9克(先煎),茯苓9克,当归9克,生姜3片,大枣9克,肉桂粉1.5克。冻疮严重宜加用温阳散寒之中药,如桂枝加当汤:桂枝9克,当归30克,干姜6克,赤芍6克,炙甘草6克,大枣9克,加制川草乌各3克。 
冻伤的预防: 
1.普及预防冻伤知识,改善必要的防寒设备。 
2.增强体质,加强耐寒锻炼,寒冷作业时勤活动。 
3.对手、耳、鼻等暴露部分予以保护。鞋袜不要过紧,并注意保持干燥潮湿后及时更换。另外,所穿的衣服应该温暖,而且松紧适宜。 
4.出现冻伤后,不宜立即烤火。如发现已有冻伤应及早治疗,尽量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冬天又来了,好多人的手又会被冻伤了,我这里有一个好用的方法,大家不妨一试哦!非常简单,就是去药店买一盒“十滴水”,一盒里有十小瓶(象眼药水一样的小瓶子),大概1块钱,药水是黄褐色的,用带塑料头的小图钉在瓶口正上方扎一个小眼,将药水涂在被冻伤的地方(洗过手就涂,或者有时间就涂,没有次数限制,当然涂的次数多了会好的快些),涂过后还将图钉扎在小眼上,这样即使瓶子倒了药水也不会洒出来,有时间的话最好按摩一会儿,当然如果冻伤的厉害被冻烂了就不要按摩了,一般情况下一瓶药水用不完就会好了。这样一盒药就够自己和亲戚朋友用上一个冬天了。
这个方法非常好用哦,以前我也不相信这么简单就能治好的,我的手也是年年冻,但是并不厉害,得到了这个方法后买了一盒十滴水但是并没有试,药一直在那儿放着,后来我的同事让我帮她找找有没有治冻伤的方法,她的手每年都被冻烂,而且试了很多药都不见好,于是我拿了两瓶十滴水很她用一下,谁知竟然很快就好了,如今我们同事冬天手冻了都会用这个方法。当然脚被冻伤了也可以用的
为防冻,冬天应常吃狗肉、羊肉、鹿肉、龟肉、麻雀肉、鹌鹑肉、鸽肉,虾、蛤蜊、海参等,这些食物均可增加热量防寒增温,同时再穿暖一点。
至于汤肴,小的时候就和家里人一起吃大白菜加些肉、鱼、海鲜类制汤菜火锅取暖防寒,生活好一点的人家在旧历九月九日起加菊花锅就是杂品火锅,取暖保温,如脾胃一暖,四肢受益,再尽量穿暖,自然不会冻伤了。
菊花火锅是以海米煮汤取味,可加各种冻肉(不限羊肉)就地取材,荤素杂烩冻豆腐、粉条、肉(素)丸子、焖子(以肉汤淀粉制成的冻胶)海带、海藻、海白菜、墨斗鱼、海参、大虾根据情况适当调料,多喝鲜汤就饭,吃一些饼子、馒头、花卷。
产妇、体弱、幼儿、老人、病后者可于锅中加黄芪、当归,黄芪补气生血,当归补血通达四肢百骸,四肢末端或暴露在外面眼耳鼻口等部位皆可达到,所以说可以预防冻伤。另外,可食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25克,生姜5克,羊肉500克,可以炒、炖、汤、火锅,随个人喜好而服食。一个说法“芪外参内草中央”,芪指黄芪,可以做菜吃,补外防寒;参可用指党参,也可以用种植的人参,它补内脏;甘草,内蒙、山西、长城内外均可见野生品种,之补中央,即脾胃。比例可以4∶2∶1。
如果真是手脚冻肿了,可千万别往火炉旁烤,因为一化一冻就破溃了。我在家乡时曾采生甘草用油炸取其油曰“甘草油”涂在冻手冻脚上,不破的可以消肿,到城市后,很多外科名家也有此办法,如北京市中医院用甘草油治烧伤瘢痕疙瘩,与我们民间土办法,可谓不谋而合

教你妙招,根治问题~ 

萝卜叶煮水,然后每晚睡前涂患处即可。 

白萝卜,我妈就是这样做的,呵呵,天然无副作用的祖传配方。
冻疮是由于寒冷潮湿引起的皮肤局部微循环障碍,是冬天极为常见的皮肤病,轻者有灼热和瘙痒感,重者可出现水疱、溃疡。目前尚无治疗的特效药物,你何不防试试用果蔬来治冻疮呢。。。 
1.紫皮大蒜捣烂成泥,敷以前发生冻疮的地方,过一昼夜后洗去.3-4天后再敷一次,便能有效地预防冻疮复发. 
2.生姜30g放入热灶灰中2分钟后取出,趁热用刀切成薄片涂擦患处,每日两次,连用2周,可预防冻疮. 
3.苹果去皮捣碎成泥,加入少许樟脑粉调匀涂患处,每日3次,有止痛止痒之功效. 
4.白葱根、茄根各100g,煎水洗患处,每日1-2次,数次见效. 
5.用香蕉皮搓手足易患冻疮的部位,早晚各一次,不仅能预防冻疮,而且有美容护肤的功效. 
6.白菜捣汁擦患处,每天2-3次,可治冻疮. 
7.白萝卜适量切成薄片,放置火上,加温后趁热擦涂患处,每日多次,用于早期冻疮. 
8.红辣椒数个切碎,泡在热水中,洗患处,适用于初期未溃冻疮. 
9.柿子皮适量,煅灰,加食用油调匀,涂于患处,每日1-2次,一般4日可愈. 
10.山渣适量烧熟后加白糖捣烂,敷患处.用于冻疮破溃者. 
11.蜂蜜涂患处,涂后用火烤.适用于冻疮破溃者 

局部冻伤的治疗
。

(1)I度冻伤创面保持清洁和干燥,数日后可治愈。

(2)Ⅱ度冻伤复温后,用不含酒精的消毒剂如l%新洁尔灭溶液清洁伤口和周围皮肤,然后用干纱布包扎;水疱一般应保持完整,有较大水疱者,抽疱液后用干纱布包扎,或涂冻伤膏后暴露,如外涂湿润烧伤膏后采用暴露疗法,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其具有复温、保温及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有感染者先用抗菌湿纱布,随后用冻伤膏,如:烧伤净、磺胺嘧啶银等,其有镇痛、抗感染及促进上皮生长的作用。

(3)Ⅲ度、Ⅳ度冻伤多用暴露疗法o,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待坏死组织分界线完全确后,才可切除或消除坏死组织;创面继续换药,必要时作植皮。肢体远端Ⅳ度冻伤,或湿性坏疽严重影响全身时,要考虑施行截肢(趾)术。另外Ⅲ度以上的冻伤还需全身治疗如:①给予高价营养,包括高热量、高蛋白和高维生素;②抗瘀滞剂:低分子右旋糖酐500~1 000n~tl/d;③抗凝剂及纤溶剂:肝素,每次1~2mg/kg,加入10%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100ml中,每隔6小时一次。其他,如:尿激酶、双香豆素;④血管扩张剂及解痉剂:心痛定,20nlg,每日3次。其它,如:叶酸、氨茶碱;⑤保护血管内膜药:生素E,200mg,每日3次;⑥其它: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使用抗生素等。

用抹正骨水就行。
搽龙鲵蛇油膏很管用,止痒很快
用热水泡就行了!
冻疮未破:尖头辣椒5钱,白酒或酒精半斤一起放入瓶内浸3天后,在冻疮初起,皮肤红肿发热时涂患处,一日五次,有特效,连用十天至半月痊愈除根,来年永不再发。 
冻疮已破:陈旧棉花(越陈旧越好)烧成灰,用麻油调匀涂患处,一日三次。朋友试试这方环保安全。
用老姜加点老油还可以加点糖。然后放把它们放在一起煮热。热了之后可以边煮边拿生姜擦。效果很好的呦。 但要注意不要烫到哦,要皮肤接受的了的湿度,但又不能太冷,否则无效呀
也可以用萝卜切成一段段,然后用火烤,烤好后擦冻疮处。同样的不能太烫也不能太冷。
前者我用过,后者是朋友用过。 都值得推荐的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皮肤科领域专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合肥看皮肤科哪里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