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医院外科药房是不是有一个叫雷一凡的人,三军医大大坪医院毕业的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由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对外称大坪医院)和野战外科研究所合并而成。位于,坐落在环抱、风景秀丽的佛图古关上,南俯,北瞰嘉陵,山水辉映,是全军唯一集医疗、教学、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军队,为国家首批三级甲等医院,中央首长来渝指定保健医院,常年与重庆蓝天医院皮肤科达成合作关系。首批涉外定点医院、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合作医院重庆蓝天医院皮肤科医院类型综合医院职工人数2000+
院所占地总面积21万余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9万余平方米。拥有规模最大、功能先进,集人性化、智能化、数字化为一体的单体病房大楼,总建筑面积近12万平方米。
院所设有44个临床和医技科室,展开床位2000余张,年门、急诊量百万余人次,年收治病人6万余人次,手术3万余台次。
院所形成了院士领衔,以领军人才、拔尖人才为骨干,以优秀中青年人才为主体的人才方阵。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000余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200余名;博士、硕士生导师100余名;1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名;“”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名;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获得者9名,银奖14名;总后一代名师1名;总后“三星人才”12名;学科学术带头人7名。院所学科专业齐全,外科学所有三级专业均为。现有野战外科、、普通外科、神经外科、胸心外科、泌尿外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8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眼科、消化内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军队“2110”重点建设学科(野战外科学)。有全军战创伤专科中心、全军胸外科专科中心和全军交通医学研究所;高血压代谢病、青光眼病、内耳疾病以及便秘为全军专病中心;妇产科、小儿科、泌尿外科为全军优生优育中心。战创伤医学、胸心外科、眼科学、神经内科、、肿瘤治疗学为重庆市重点学科,高血压病研究所、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所、交通医学研究所、创伤愈合与组织工程研究所、宫颈癌防治研究所、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为重庆市研究所,皮肤科为重庆市高校皮肤组织工程研究中心。院所所有临床学科和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均为博、硕学位授权点,设有临床医学,承担了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大专5个层次12个专业的教学任务,年培养各类学员1000余名,年招收进修生500余名。院所具有良好的科研条件,为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拥有全军第一个—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军“重中之重”建设实验室—战创伤基础研究实验室和全军重点实验室—交通医学实验室。高血压病实验室、创伤基础实验室、交通医学实验室、车辆生物安全碰撞实验室为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承担了以国家“973”、“863”、重点级为代表的重大科研课题,年获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近百项。1979年以来,获得各类科研成果近40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军队科技进步(医疗成果)一等奖10项、二等奖70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7项。每年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发表论文数及论文引用数均位居全国医院前20位,其中入选全国百篇优秀5篇。先后与、、、、、、等20多个国家的著名院校和医院建立了学术交流和科研协作关系,每年有100余人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医院每年开展40多项新业务、新技术,形成了明显的技术特色和优势,使许多疑难病得到有效诊治,许多复杂手术和重大抢救获得成功,一些诊断治疗技术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眼、耳、鼻、口腔、颌面外科“面容工程”具有传统强势,中子刀治疗宫颈癌为国内首创,成功施行了国内首例小儿心脏移植,食道癌外科治疗及食管缺损修复,心脏、肺脏、肾脏等大器官移植,便秘及梅尼埃病的外科治疗,代谢综合症的诊断和治疗,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等20余项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严重创伤救治享誉国内外。医院拥有先进的医疗、科研仪器设备,最新引进了德国西门子最新一代Biograph64型PET/CT,Philips Brilliance iCT高端CT系统,西门子3.0T系统,美国医科达-IGRT医用直线加速器,荷兰Philips全自动双平板DR,单平板DR,美国HOLogic数字化乳腺用X线机,美国GE Innova3100数字平板DSA,德国西门子AXIOM Artisd TA型大平板数字DSA,GE Voluson高档彩超等高新尖设备,还拥有全身伽玛刀、头颅伽玛刀、中子刀、三维立体成像系统64排容积CT、、流式细胞仪、准分子激光仪等国际一流的医疗设备,总价值7亿余元。1994年,被评为首批三级甲等医院,1996年被评为“”,1997年、1999年获全军“为部队服务先进医院”称号,2001年被批准为“重庆市首批涉外定点医院”,2002年被批准为“重庆市首批医疗保险定点单位”。先后获得“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军双优服务先进单位”、“总后勤部为部队服务先进单位”、“总后安全稳定先进单位”、“总后勤部抗震救灾先进集体”、“重庆市拥政爱民先进单位”、“重庆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重庆市物价信得过医院”、“重庆市爱心助残先进单位”、“重庆市抗震救灾先进集体”、“重庆市园林式单位”等荣誉称号。医院志在成为国内皮肤病治疗领域的风向标,引领皮肤病治疗走向新起点。医院一贯以国家5A级医疗服务为标准,坚持“服务亲情化,医疗标准化,创新持续化,品牌特色化”的办院方针,视患者为亲人,实行“一对一”个性化服务;开通“在线专家解答”,适时解答患者疑问,实现专家就在身边的优质服务;同时优化服务流程,解决患者挂号、取要、交费时间长和医生交流时间短等问题;通过严格的医德督察,改变了以往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脑血管病医院副院长,脑三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生导师。临床经验丰富,擅长于、顽固性睡眠障碍和的诊治。现任全国神经生化专业组委,中华医学会重庆神经病学专委会 委员兼秘书,重庆神经科学会理事和重庆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获省部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现任科室主任、重庆市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在临床工作中,抢救了大量脑出血,脑梗塞和脑炎等危重病人,用中西结合方法,使许多病人获得了较好的康复。先后获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6项,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专著2部,获军队、重庆市科技进步奖2项。从事神经病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脑血管病、癫痫、、感染性疾病等诊断、治疗。长期担任研究生、本科生等教学任务,为总后优秀教师,获各类教学成果奖5项。
为总后优秀教师,获各类教学成果奖5项。承担重庆市重点课题、军队课题等研究,先后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及参编专著3部,获军队科技进步奖6项。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第三军医大学校专家组成员,神经内科、脑血管病医院学术带头人,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长期坚持神经病学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急性脑血管病、癫痫、震颤麻痹、痴呆、周围神经痛等病的诊断、治疗。先后获国家、军队科研课题多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8项,医疗、教学成果奖多项,培养研究生20余名。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导师,现任学位评审委员,中华医学会重庆分会心血管专委会委员兼秘书,分子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委员和重庆微循环学会委员,英文编委,长期从事心血管内科专业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各种快和慢心律失常的诊治,尤其对代谢紊乱综合征的诊治有较丰富的经验。心血管内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重庆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先后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北京等地参观、学习。长期在临床一线工作,在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脂血症及介入心脏病学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培养多名研究生,获得多项军队科技进步奖及医疗成果奖。主编专著2部,参编专著2部,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心内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第三军医大学专家组成员、中华医学会重庆分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编委。从事内科心血管病专业临床工作40余年,理论造诣较深,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各种心血管疾病特别是高血压、冠心病及风湿病的诊冶。普通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硕士导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实验外科学组、中华医学会重庆消化内镜委员会、重庆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重庆中西医结合肛肠委员会委员,《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编委。先后承担全国、全军及重庆市课题10项,获得全军医疗成果二等奖1项、重庆市科技二等奖2项、全军科技三等奖3项。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强的工作能力,擅长胃、大肠疾病外科治疗,乳腺、甲状腺疾病外科治疗。先后开展了全胃切除术后,直肠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及可控性会阴人造肛门研究;温热腹腔灌注化疗治疗胃、大肠肿瘤研究;盆底功能检测及便秘生物反馈治疗。现任普通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重庆分会营养支持专委会委员、重庆市抗癌协会胃癌专委会委员、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专委会委员、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编委。普外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省外科学会委员、重庆市普外科副主任委员、抗癌协会理事兼胃癌专委会主任委员、全军医疗科技进步奖评审及卫生干部技术考核命题成员、国家自然基金普外组一审评委,现任《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副主编、《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及《中国胃肠外科杂志》编委,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有极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处理普通外科范围内含甲状腺、乳腺、胃肠、肿瘤等的疑难病症,尤其对胃肠外科、甲状腺外科有很深的造诣。手术技巧精湛,开创了治疗胃癌、十二指肠溃疡、甲状腺癌等的新术式,取得良好疗效。是军内、外著名的普通外科专家。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西南医院(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医院)
官方网站实用工具
西南经过近70多年的励精图治与开创发展,西南现已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在国内享有盛名。西南医院展开床位2200余张,设备总值7.0亿元,年门急诊量185万人次,住院收容8.0万人次,手术3.8万台次。医院共设53个临床、医技科室,其中国家级重点学科11个(烧伤、肝胆、感染等),全军医学专科研究所5个(烧伤、肝胆、感染、消化、泌尿);5个全军专科中心(眼科、骨科、神外、病理、信息);学科综合实力和临床治疗水平居全国前列。
西南医院座落在两山环抱、江水回绕的山城重庆。前身为国民政府“中央医院”,1929年始建于南京,1941年迁至重庆,1950年由西南军政委员会命名为“西南医院”,现为第三军医大学第一、第一临床医学院。在科学发展、和谐新风沐浴下的西南医院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医院全面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就。经过80余年的励精图治与开创发展,西南医院现已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在国内享有盛名。
临床优势、誉满西南
西南医院展开床位3000余张,设备总值10亿元,年门急诊量260万人次,住院收容11万人次,手术6万台次。医院共设49个临床、医技科室,其中国家级重点学科11个(烧伤、肝胆、感染等),全军医学专科研究所5个(烧伤、肝胆、感染、消化、泌尿);5个全军专科中心(眼科、骨科、神外、病理、信息);两个全军专病中心(康复、妇科);临床医学一级学科为重庆市重点学科。学科综合实力和临床治疗水平居全国前列。
技术创新、特优势领域明显。烧(伤)创伤、肝病、肿瘤是医院传统的优势领域。其中,烧伤研究所为烧伤医学“国家队”,被誉为世界烧伤“四大家族”之一,在大面积严重烧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救治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此外,胆道外科、重症肝炎救治、尿道外科、肢体延长等技术均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三大特色技术突出:医院近年来形成了“一大”、“一小”、“一新”的技术特色。“一大”即器官移植,医院先后开展了以同种异体急诊肝脏移植、成人间活体部分肝移植、心脏移植、心肾联合移植、胰肾联合移植、骨髓移植等为代表的系列大器官移植技术,其中肝移植已完成超过400例;“一小”即系列微创手术技术,包括以肝胆、普外和妇科腹腔镜为代表的系列腔镜治疗,以心血管、脑血管介入治疗为代表的系列介入治疗和以消化内镜、纤支镜治疗为代表的系列内镜治疗,为患者解决了巨大的痛苦;“一新”即以基因芯片、转基因猪皮为代表的医学前沿研究,均已取得一系列的成果,正在逐步转化为现实的诊断治疗优势。
硕果累累,群英荟萃
凭借着精湛的技术、优秀的人才和先进的设备,西南医院“十一五”以来先后牵头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新药研发和传染病防治重大专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以及军队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和军队重大、重点项目3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68项,获各级各类科研经费达2.7亿元;先后获得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科技成果4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医疗成果)、自然科学一等奖17项,二等奖26项;先后在《New England》、《Hepatology》等国际权威SCI期刊发表论文472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47.05;获授权国家专利136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36项,实用新型专利100项,实现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一类化学新药—KB”与企业的转让,转让经费3785万元,赢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医院先后夺得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优质服务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大西南优质服务明星医院”等荣誉称号。
医院现有工作人员 4000 余人,其中高级职称300余人,中科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1名,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1名,“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3人,国家级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全军科技之星9人,博士生导师49人,硕士生导师83人。长期以来,西南医院人以遵循“质量取胜、特色取胜”的办学思想,重视教学质量,狠抓精品教学。现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1个博士授权学科点。目前医院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梯队合理、朝气蓬勃的科技干部队伍。
品质铸造、服务百姓
为提高员工的服务水平,打造一流、专业的服务品质,医院坚持上岗人员服务礼仪培训,全员终身学习的优良传统;依托医院数字化平台,实施业务流程再造,简化病人就医程序,相继推出了“病人一日费用清单”、“触摸屏查询系统”和“病历资料互联网查询系统”,将所有收费及服务过程置于社会和病人的监督之下,真正实现了医院服务的公开和透明;购置了9台健康快车,按时发车,在全市开创了主动接送病人的先例,成为城市街头一道温馨、亮丽的风景;自2004年以来医院就推行无异味、无纠纷、无喧闹的“三无病区”管理,通过检查、评比、奖惩,为病人创造了一个舒适、健康的就医空间;医院的园林绿化、音乐喷泉、心连心广场、文化广场、水幕电影都透露出以患者至上的人文理念。国内一流的内、外科综合大楼、新门急诊大楼相继投入使用,为来院患者提供了温馨、便捷、舒适的就医环境。为构建和谐的新型医患关系,西南医院带头吹响了践行五项承诺的“人民医生”行动号角,通过“战酷暑、保健康”,“新春爱民月”,“闻过则喜”,“送医助困、卫生关爱”,“倾情老区、回馈人民”等一系列活动搭起了医患沟通的友好桥梁,接连不断的爱民、惠民措施,让患者充分享受到了温暖与便利。
科学管理、行业典范
西南医院人切实把握现代医院发展的脉博,以敏锐的眼光、过人的胆识、大力推过医院科学管理。率先通过英国标准学会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人性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成效突出,科学管理效益显著。“数字化医院”建设应用水平国内领先,从1999年起,先后投入4000余万元,建成了以“军字一号”医院信息系统(HIS)、PACS、LIS、健康一卡通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A)为主体的较为完整的数字化软件体系。不论在数字化硬件平台规模,还是在数字化软件体系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上,都走在了全国医院的前列,在提高医疗质量、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提升了医院服务品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益。
在钟灵毓秀,物华天宝的两江之滨,西南医院人站在潮头,勇破风浪,秉承“做行业典范、建一流名院”的信念,埋头勤干。“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誓言不倒、坚定豪迈”,展望未来,充满着新的希望,昭示着新的前景。西南医院人会继续和衷共济、携手并进在真抓实干中开拓进取,在深化改革中创新发展,以科学目标为激励,以庄严使命为动力,不断推进医院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向着建设“军内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创新型现代化医院”目标阔步迈进。
优质服务项目:
开设急救绿色通道,抢救成功率在97%以上。
90%以上专科门诊由正、副教授坐诊。
常年双休日、节假日就医免收门诊挂号费、诊疗费,门诊检查检验费减免10%。
开通健康快车,免费接送病友。
候车地点:门急诊楼西门口(免费乘坐)
发车时间:周一至周五:8:00 8:40 9:20 9:50 10:20 10:40 11:00 11:20 11:40 11:50 12:00 14:00 15:00 16:00/节假日: 8:00 8:40 9:20 9:50 10:20 11:00 11:30 12:00
行车路线:西南医院-沙坪坝-红旗河沟-观音桥-朝天门-南坪
总机:(023)54000
传真:(023)54007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高滩岩正街30号
邮编:400038
医院网址一: /
医院网址二:/
医院网址三:/
, Related Posts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Related Posts
电子邮件 : *
你的名称 : *
电子邮件 : *
Subject : *
& 2012 官网导航
All rights reserved.铭记历史,珍视和平,警示未来。[]
江苏计划建立1000所足球学校,并将足球列为小学、初中体育必修课。[]
南京交通部门明确叫停召车软件推出的“专车服务”。[]
& & & 正文
创新发展建国际名院纪实: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字号:&&】【】
  原标题:红色军医撑起创新高地
  院长任家顺带领医疗队为老红军查体送医送药
  政委杨斌带领医疗队进行技术帮带
  肖颖彬看望先心病患儿
  检伤分类现场
  “红色军医长征行医疗队”在红军路上开展主题教育
  新桥医院赴雅安抗震救灾医疗队正在为当地群众进行义诊
  “红色军医文化是我党我军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军事医学特色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长期以来,我们在总后和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把红色军医文化贯穿整体,坚持‘以质量取胜,以特色取胜’的办学思想和‘做一流品质、建国际名院’的办院理念,树立‘军内前列,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研究型国际名院’的建院目标,为‘能打仗、打胜仗’提供了有力保障。”该院院长任家顺、政委杨斌如是说。
  刚参加工作的小吴高高大大,英俊潇洒,脸上写满阳光。鲜有人知的是,3年前,他曾因一场车祸造成了全面部骨折、血肉模糊,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月才苏醒,而且险些毁容。经过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主任谭颖徽和其他相关科室的全力救治,他不仅保住了生命,而且恢复了英俊的面容。
  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医学奇迹!
  奇迹要归功于谭颖徽团队历时20年建立的口腔颌面部创伤救治中专科治疗与多发伤救治早期同步处置、分期手术新理念,成功研制的促进颌骨骨折愈合生物活性纳米缓释材料,以及他们自主创建的人颌面部战创伤计算机动态模拟研究平台。这项研究不仅可用于传统救治,还可用在地震灾害、战争中颌面外伤的修复。近日,“口腔颌面部战创伤计算机模拟、损伤机制和救治研究”勇夺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实现了该院该奖项“零”的突破!
  谈起这个成果,谭颖徽毫不犹豫地将之归功于该院长期以来倡导的以红色军医文化为核心的创新文化。
  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该院以红色军医文化为主导,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科技创新方式、医院发展方式、卫勤保障力生成模式“四个转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在今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整体数量大幅减少、申报严格的情况下,该院获批项目比去年增长了20%,打了一个漂亮仗!
  用文化引领医院创新发展
  该院院长任家顺是管理学方面的博士生导师,精于管理之道的他对文化有着深刻的见解。在他看来,基于文化的管理是最高层次的,文化为组织提供发展的土壤,为组织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也正因如此,他认为红色军医文化对医院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对此,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新时代红色军医楷模”、该院心外科主任肖颖彬的经历可以作为解读。
  接过心外科主任重担时,肖颖彬不到32岁,博士还未毕业。那时的心外科仅有医生5名,平均年龄不足28岁,被人戏称为“娃娃科室”,年手术量不足120例,没有科研课题,研究生招生资格被亮“黄牌”。面对困境,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选举成立了由医疗和护理技术骨干组成的新一届党支部,明确了发展目标和措施,极大振奋了精神,昂扬了斗志,科室发展很快步入正轨。
  在他的带领下,心外科从无课题、无经费、无奖项的“三无科室”迅速发展成全国的尖子科室。科室1997年成为博士点,2005年成为全军专科中心,2007年成功申报国家重点学科。2012年,科室又升格为全军心血管外科研究所。
  不少人问肖颖彬成功的秘诀在哪里?认真总结后,他的回答是“文化的力量”。他说:“给经费、给支持,这些都不足以让一个落后科室产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反而,我们多年来坚持抓党的创新理论学习,自觉用红色军医的标准要求自己,才有今天的发展。”
  医院建设是如此,科研创新也是如此。
  新桥人清楚,只有发挥以红色军医文化为核心的创新文化的引领作用,基于临床做探索性、创新性的基础研究,才能看别人看不了的病,让患者从最前沿的医学技术上获益。他们认为,“医学技术的创新不是为展示技巧,而是为患者解除病痛。红色军医文化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从道德上约束医生,让医生守住道德和伦理的底线,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开展的创新,才是最有利于患者的。”
  有了红色军医文化的熏陶,患有心脏病的该院心内科主任黄岚教授秉着“人民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我们创新的方向”信念,不顾生命危险,带领60多名专家,历经4个多月两次前往高原,从四川平原逐渐进入到海拔4500米高原地区,实时监测出不同兵种、不同劳动强度的急进人群,并对他们在高原高寒地区作业能力及记忆、灵敏性等进行动态分析,从6000余人次中收集到了2万余份标本,形成了全球最大的急性高原病预警指标体系临床标本库。标本库的建立将为大幅度降低急性高原病的发病率及急性重症高原病死亡率,提高急性高原病预防和快速处置能力,推动高原地区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发挥重大作用。
  用创新文化推进转型深化
  小切口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小儿癫痫精准治疗、脊柱微创等新业务新技术,成功实施4对联体婴儿分离、2例异位心矫治以及国内首例双头单体女婴救治,成功救治汶川地震掩埋时间最长的伤员马元江,成功开展“新生儿大动脉调转术”……如今,在该院每年收治的患者中,疑难危重病例达78%,全年大手术率达80%以上,坐落在中国西南的这所医院已成为全国患者的首选之一。据统计,该院收治外省市患者达33%,其中不乏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也不乏东北、西北等距离遥远的地区。
  有了这样的积淀,2012年,该院以全优、高分的优异成绩通过了军队等级医院评审,医院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医疗服务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全面提升,受到了专家组“作风务实,工作扎实,为人朴实,情况真实”的“四实”高度评价。
  还是这一年,该院取得了足以让人自豪的成绩:拥有了10余个国家重点学科,获批全军医院唯一的HIV确证实验室,谭颖徽获得军队育才奖金奖,肖颖彬、朱波入选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对象,范晔入选总后“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扶持对象”,拥有了学校最多的拔尖人才群体。同时,刘政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项,朱波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实现了这两个项目“零”的突破。
  然而,新桥人没有半分停歇。上至院领导,下至普通医生,心里十分清楚,对照研究型医院建设标准,放在国际国内一流名院的大视野中衡量,医院还存在许多不足和短板。
  题如何破?路怎样走?新桥人有条不紊――
  在学科建设上,邀请46名军内外知名专家对所有学科进行了系统评估,并组织13个重点学科参加了校级学科评估,学科建设方向更加凝练,思路更加清晰。
  科研平台优化打造,全面启动科研实验室建设,将门诊二期11-13层6000平方米用房用于科研实验室建设,投资6000多万用于改善科研条件,为确保高水平科研产出提供强力支撑。
  特别是,继去年“转型发展年”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之后,该院党委把今年确定为了“品质提升年”,以继续深化转型发展,促进医院创新发展,完善质量体系、深化质量内涵。
  深化转型的本质就是创新。对此,新桥人有着深刻的体会。新桥之所以发展,是因为创新;新桥之所以兴盛,更是因为创新!唯有创新,才能用最先进的技术和最好的医疗质量服务军民!
  在等级评审的基础上,该院专门成立了以品质管理委员会、品质管理办公室和品质管理专家组为核心的三级机构,院长和政委亲自挂帅,坚持以“一流品质”为指向,加快推进临床诊疗由规模拓展向质效提升、由数量增长向技术创新、由惯性运行向科学管理迈进,向品质管理要战斗力、要保障力!
  该院借鉴了JCI的理念、标准和办法,并运用ISO9000标准化质量管理方法,不断规范诊疗流程,去高标准地管理和运行医院。同时请国内外医院管理专家为医护人员开展质量安全讲座。基于此,该院党委提出了“品质文化”的概念,就是要让保障医疗品质的理念深入每一个新桥人的心里,成为每一个新桥人的自觉行动。
  同时,该院创新了科研管理方式,对科研课题申报进行大力支持,邀请校内外专家来院指导课题凝练,帮助科研人员修改标书。
  新桥人欣喜地看到,新战略实施仅半年,医院就发生了令人鼓舞的变化――
  2013年上半年,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一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组织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0项,获批48项。在今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整体数量大幅减少、申报严格的情况下,该院异军突起,令人刮目!
  红色军医文化培育英才
  为使红色军医文化入脑入心,他们大力开展“传承红色军医文化”系列活动,教育和引导全员铸牢军魂意识、坚定理想信念,争做“对党忠诚、爱兵为民、品德高尚、敬业奉献、追求卓越”的红色军医,涌现出了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首届中国医师奖获得者钱桂生、“新时代红色军医楷模”肖颖彬、感动重庆十大人物黄岚以及“呼吸泰斗”毛宝龄、心内科一级教授祝善俊、何作云、超声科三级教授高云华等一大批红医典范。
  谈到钱桂生,可能知道的人并不多,但“钱氏公式”却是呼吸医学上一个重要公式。当一个危重病人进入重症监护室,抢救的第一步就是用“钱氏公式”测量病人体内的酸碱失衡程度,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开展下一步治疗。钱桂生就是“钱氏公式”的创立人。
  一战、二战以来,研究战伤的专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伤口与肺部完全无关的士兵,却往往死于呼吸衰竭的肺部综合征。不仅如此,断胳膊断腿、肾病、脑组织受损,甚至腹泻、感冒,大量危重病人的死因并非由于原发病,竟也死于呼吸衰竭。这种可怕病症就是急性肺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曾被称为“战争幽灵”。
  管住ARDS,就为抢救生命赢得了最关键的时间。上世纪80年代初,当人们对ARDS的认识还仅仅是个概念时,钱桂生就将攻关的利剑指向了这一世界性课题。历时10余年的艰难探索,他终于取得突破性进展,率先提出了导致ARDS的发病机理、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并从中药里找到治疗ARDS的有效药物。近年来,他又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将ARDS的发病机理整体推进到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基因水平。这一系列研究,受到国内外呼吸界的高度评价。
  在钱桂生的带领下,新桥医院全军呼吸内科研究所发展成为国家重点学科,特别是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治疗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医疗成果奖38项。
  正是在老一辈又红又专的卓越红色军医不断把关和引领下,才能使得像朱波、杨辉、谭颖徽等年轻科主任人才辈出,为加快医院转型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保障。
  癌症是目前人类死因最高的疾病,几乎人人“谈癌色变”。但该院肿瘤科主任、全军肿瘤研究所所长朱波却将攻克癌症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
  十余年来,朱波以全球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肿瘤――肺癌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T细胞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展开了深入研究,为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由他开展的肿瘤生物免疫治疗,先后接纳了来自国内外的恶性肿瘤患者千余例,让晚期癌症患者平均延长生存期3.5年,同时通过开展生物免疫治疗让许多中早期癌症患者实现了“带瘤生存”的理想情况。
  正因如此,该院给了朱波“超常”的待遇――31岁当副教授、34岁当教授并成为博士生导师,38岁成为肿瘤科主任、全军肿瘤研究所所长。而朱波也不负众望,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实现该院这个项目“零”的突破。其实,自29岁博士毕业,他就以一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崭露头角。接下来,中国青年科技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都成为该院的“首个”和“唯一”。
  为优秀人才打造“绿色通道”,“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破除其成长过程中的种种藩篱,这就是该院朴素的人才观。
  对医院来说,人才是创新之本,没有人才,创新就是一句空话。红才辈出的创新文化就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激发创新意识、鼓励创新实践、催生创新成果。
  具体来说,在党委层面,要着眼一流研究型国际名院建设的需求,就医院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搞好顶层设计。在机关层面,要着力抓好“四个及时跟进”,即:在走出去、跟踪式举荐国家、军队级领军人才上及时跟进;在加快引进能带动学科重大创新活动的“重量级”人才上及时跟进;在解决诸如“重大课题申报、创新团队配置、高层次学术交流”等重大问题上及时跟进;在邀请名家大师进行学术指导上及时跟进。在科室层面,要充分发挥科主任“对学科现状最熟悉、对学术前沿最清晰、对后备苗子最了解”的优势,真正把一流青年才俊选出来、培养好。
  三个层面一起发力,优秀人才被不断地遴选出来。同时,该院还积极引进优秀人才,给优惠给政策,为人才引进打造了“直通车”。
  9月6日,该院通过公开竞聘和引进,新任命了16名科室主任和副主任。这是继一年前任命17名科室主任和副主任之后的又一次大动作。两次任命,一共涉及到近30个科室,覆盖了70%的科室,使科室主任的平均年龄下降了6岁,堪称史无前例。
  记者了解到,已经上任一年的17名科室主任、副主任在各自的科室中,均取得了不凡的成绩。其中有8个科室获评校级以上先进科室,高等级科研成果明显增多,有的甚至从“三无”科室跃升到该院科研绩效排名前10位。可以说,这次聘任工作充分调动了新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医院要发展,没有人才不行。历届党委班子都把人才培养和引进放在了首要位置,作为‘一号工程’。这次新科室主任聘任就是要为年轻人才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发挥更大的作用。而退下来的老主任则帮带年轻主任,进入专家组,成为医院发展重要的‘把关人’。”院长任家顺说。
  铸牢军事医学红十字盾牌
  9月9日,全军机动卫勤力量检查评估活动在该院举行,该院自主研制的卫生列车受到专家组的一致好评。
  用列车运送和救治伤员在世界上早有先例,在历次战争中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军在历次多样化军事行动中也多次使用列车后送伤病员。但这些列车均为普通民用列车,仅能作为单纯的伤病员后送工具。2002年,该院提出研制卫生列车和组建卫生列车医疗队的设想,2005年,正式成立“卫生列车研制”专项课题组。2010年,我军首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卫生列车成功下线。前不久举行的卫生列车技术审查和设计定型会上,与会领导和专家对项目高度评价,认为实车设计新颖、功能齐备,创新性和先进性显著,可以定型列装。
  红色军医首先要为部队服务。始终坚持“两个取胜”,坚持“姓军为兵为战”宗旨,打造鲜明的军事医学特色优势,是该院历届党委的共识。他们坚持用红色军医文化激励士气,筑牢“保健康就是保战斗力、保打赢”的使命意识,以军事斗争卫勤准备为龙头,不断提高体系作战卫勤保障能力,铸牢军事医学红十字盾牌,推进卫勤保障力生成模式逐步由“任务型”向“能力型”转变。
  今年上半年,该院持续推进“百人百日大练兵”活动;组织卫生列车医疗队进行了卫勤指挥、医疗护理、医技保障及实车运行条件下伤病员急救手术训练;派遣31名专家赴青藏高原遂行医疗保障和科研任务,受到成都军区和保障部队的高度评价,为军服务工作质量明显提高。前不久,他们又由任家顺院长、杨斌政委分别率专家医疗队上高原、进戈壁,为位于西藏林芝的115医院和位于新疆大漠边陲的546医院开展技术指导、业务帮带工作,计划通过5年传帮带,切实提高基层部队医院的医疗技术、为兵服务水平和学科人才建设。
  同时,该院还坚持在急难险重中锤炼红色军医的意志品质。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历次重大灾难救援中,该院先后派出12支医疗队226人次奔赴一线,冲锋在前,保持了“需要时准能过得硬”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谱写了一曲曲“姓军不忘为民”的赞歌!
  今年芦山地震发生后,该院闻令而动,第一时间抽组了由68名队员组成的4支抗震救灾医疗队,紧急奔赴灾区。由于道路严重毁坏,队员们在超越体力极限的情况下徒步开进灾区,成为第一支挺进震中芦山县、第一支徒步进入“孤岛”宝兴县、第一支进村入户的医疗队,也是跨地域最长、救援地域最险的省外医疗队。
  医疗队队长、该院副院长高家蓉是雅安人,很多亲人都在这个重灾区。出发前,她给妹妹打电话,但一直无法接通,只好发去短信:“妹,情况?”从重庆驰援灾区的途中,她过家门而不入,徒步进入宝兴县。后来电话通了,才知道家里没有大碍。
  记者问她:“不担心家里的亲人吗?”她说:“怎么不担心,可是没办法,一直忙顾不上了。我是雅安人,每一个雅安老乡都是我的亲人,救治他们就是救治我的亲人。”
  红色军医文化铸魂育人
  在遵义红军山,有一座“红军坟”,坟前矗立着山上唯一一尊红军战士的铜像――一位女红军卫生员。铜像的背后有一个动人故事。
  1935年,红军长征来到遵义的时候,有位年轻的卫生员热情、周到的为百姓服务,经他诊治的病人都药到病除,被当地百姓称为“红菩萨”。一天傍晚,他翻山越岭为一位患者治病,结果一夜未能归队。战友们找遍了周围,都未能找到。就在这天夜里,他所在连队接到上级命令紧急转移。连队没有人知道,他在返回部队途中被敌人杀害了。遵义群众无比悲痛地将他埋葬,并经常到他坟前祭拜。由于这位年轻的红军卫生员牺牲前没有留下姓名,百姓就称呼他为“小红”。日子久了,“小红”变成了一位女红军卫生员的名字,百姓们也根据这个传说为她立了这尊铜像。解放后,经过确认,这位红军卫生员其实就是第三军医大学老校长钟有煌的战友龙思泉。
  “这尊铜像,就是以龙思泉为代表的广大红色军医的化身,也是红色军医文化最早的起源之一。”该院政委杨斌说,作为人民军医,就更要继承发扬红色军医文化,为医学为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前不久,该院党委开展了“红色军医长征行”大型医疗巡诊活动,重走长征路,为老区军民服务。活动开展以来,该院院长任家顺、政委杨斌先后带领医疗服务团在贵州、四川、重庆地区10个县市开展医疗服务活动,为群众进行义务诊治、健康宣教,上门探望老红军,深入当地医疗机构进行教学查房、学术讲座,并签订技术指导暨双向转诊协议……受到了老区群众的热烈欢迎。
  人民军医代表着党的形象,对患者多一份真诚,他们就对党多一份信任。在桐梓县义诊现场,家庭困难的罗女士得知12岁女儿的先天性心脏病可以得到免费治疗时,激动不已。
  该院很早就启动了“爱佑童心”“放眼看世界”“微笑列车”等慈善项目,仅今年上半年,就累计救助贫困患儿130余例。为了让贫困先心病患儿得到最好的治疗,该院把困难留给自己,不计成本,率先使用了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不停跳心脏直视手术、婴幼儿心脏手术等先进技术,这些新技术对婴幼儿影响小,术后恢复快。
  据统计,在第一批巡诊中,筛查出16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3名唇腭裂患儿,1名斜弱视患儿,1名白血病患儿,专家们为他们开具了住院证,部分患儿已经到该院接受慈善救助的治疗。
  9月,该院第三批“红色军医长征行”医疗服务团将再次出发,前往巴中地区进行巡诊服务。
  在红色军医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下,该院涌现出了一批先进人物――“德艺双馨”的全国十大杰出青年肖颖彬,“心中只有患者唯独没有自己”的好军医黄其林,以及不顾心脏病仍数次上高原的心内科主任黄岚,等等。
  几年前,一名严重先心病患儿术后22天仍处于呼吸机依赖状态,绝望的父母扔下孩子走了。但肖颖彬带领大家夜以继日精心治疗和护理。术后第43天,孩子终于脱离了危险。当他将康复的孩子送回家时,孩子的父母泣不成声、千恩万谢。他对孩子的父母说:“如果你生了一个健康的孩子,这是上天给你的最好的礼物,如果你生了一个生病的孩子,这是上天给你的最特别的礼物,需要你特别的关爱!”而这句话也被做成了标语挂在该科的红色军医文化走廊上。
  总后勤部政委刘源上将视察该院时,在这句话面前站了很久,感慨万千。随后的讲话中,他将这句话完整地复述出来,告诫大家要永葆红色军医本色。
  这,就是红色军医文化的魅力!
  原标题:创新发展建国际名院纪实: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原文链接:.cn/n//c5.html
  稿源:人民网
  作者:
作者:&&编辑:钟江为、娄静
逛青楼、看月亮、想老公、想老婆、翻墙...
徐若u15岁出道,出道早期被塑造为性感...
&|&&|&&|&&|&&|&
中国江苏网(江苏中江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移动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因特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军医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