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要结婚了,总是做梦是怎么回事,梦里总是出各种状况,比如错过婚礼之类的

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拖延:漂亮的计划,不漂亮的执行
&期末临近,欠下的债一股脑袭来。之前拖延所导致的种种恶果,滚雪球般循环放大。究其原因,无非是人走向社会化,或进入所谓精英教育体系之后,不会再给你任何犯错的机会。错了便只能加倍弥补。出来混,终究是要还的,而且是十倍偿还。一堂缺掉的课,或与人合作中一个环节的疏忽,所带来的知识缺乏或他人的不信任,需要多于十倍的努力来弥补&&这是成长的代价。&强调严重性,不是危言耸听,更不是畏首畏尾。而是通过强调,端正自己的态度,进而修正错误,并以后不再犯错误。先正因再正果,否则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如何处理行动中的拖延,是个问题。&前一段时间读福利经济学的一本书,书中提到世界上百分之七十的穷人,明知某事有益而不愿为。从实证的结果来看,倘若穷人能有营养均衡的三餐,很快就能摆脱贫困陷阱。但事实是,越是穷,越爱垃圾食品。对此的解释,第一反应是穷人自身知识缺乏。但在世界银行的实验中,政府的宣传已铺天盖地,甚至出了很多基本的,易于烹调的食谱,但最终收效甚微。为什么?作者从心理学中寻求解释,引用了一个很有趣的心理学的概念&&Time inconsistency,心理学我是门外汉,姑且译作&时间不一致&。&所谓&时间不一致&?人在不同时间点,对行为的影响和感受预估不同。举个例子:我们经常做这样的计划-&今晚放松一下,明天学习一天&。相反,有拖延症的人很少能做到:&今天学习一天,明晚放松一下&。背后的原因就是时间不一致。&原因在于,从现在的时点来看,人对今天学习一天,和明天学习一天的感觉不同。你想的是&明天我要在图书馆里坐一天&,而在预构这个场景的时候,你并不能准确估量这个事情给自己带来的痛苦,而当下开始带来的痛苦是真切的。现在告诉你一周之后你要拼命学,和现在开始拼命学,前者总会让我们觉得更容易达成。时间不一致越明显,自控能力越差,拖延症越强。&这就是为什么对于自控能力差的人,做计划并不是一个有效的手段-计划和执行两个环节中间,隔着时间不一致。你能做出很漂亮的计划,但不能漂亮的执行计划。&遗憾的是,这又是必须的。如果你观察通俗标准上的那些成功人士,他们的思想水平和角度可能千差万别,但计划与执行的能力是必备的。所谓计划与执行力,就是减弱自己的时间不一致。而所谓自控能力,就是精确掌握你将来会有的那种&操,明天就是Deadline&的感受,并把其移植到当下的能力。&这时,反馈这个环节就需要引进了。计划-执行-反馈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自我管理流程。时间不一致隐藏在计划和执行的差别之中,反馈把它显示出来。当你量化计划和执行之间的误差的时候,你会发现时间不一致给自己的痛苦。那么,当你下次执行的时候,你就会把这个痛苦也考虑到其中,从而减弱不一致。&不过,反馈绝不是想想&唉,又他妈没学习&,这不是反馈。反馈是量化。谁都能认识到自己没执行好计划。关键是有多少没执行好?完成了百分之几?剩下的百分之几导致了什么后果?在量化的背后需要包含反思。&此外,还有一种解决办法:当自控能力不行的时候,少做宏观规划,少找人生目标。原因很简单,当你实践不足的时候,你连做决策所需的基本信息都没有,怎么会不动摇不困惑?动摇了困惑了,又怎么会有足够的动力?国内的大学生,百分之九十都会经过一段&思想上的巨吊,行动上的矬逼&时期,是因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后,前面道路分岔,后面敌兵消失,驱动力变弱,思考增强,再恶性循环。&初步想法定了,行动就一定要跟上。很多事情现在想清楚,是为了以后不让自己再去想。连一个项目都没从头到尾一环不落地执行过的人,怎能空想出感受,进而告诉自己不喜欢这个行业,那个行业?鬼佬常叨咕的Leadership,其根基就在于执行力。自己有了好的执行力,才有所谓协商,合作,领导和创新。好的团队合作,并非意味着每个人的最优化,而是以每个人为核心的团队整体实现最优化。但你要是自己优化自己都达不到,就会连参与合作的资格都没有。知道自己如何最好的行动之后,再考虑如何协商,如何让步,如何驱使他人更好的行动,才构成合作,才算真正进入社会。&在这之前,如何把自己手头的任务完成的最好,关注眼前的任务并做到极致,才是最重要的问题。剩下的知识体系如何形成,要有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并非不重要,而是有前提。&絮絮叨叨这许多,当是给我们接下来苦逼的一周打气。专注于眼前的事情,行动上的量化反馈,把思想落实在文字上,实在重要。所谓淡定,无非是进入社会之后,便不再有试错的机会,先学会自己谅解自己,便是第一步。&文/ 原题:《拖延,时间不一致与如何行动&&写给女友和自己》&
1分钟心理学:我有一个内/外向的朋友
Party上,外向者正在兴奋地聊天交友,而内向者却如坐针毡。内外向者有哪些经典区别?内向者要外向一点才更受欢迎吗?本期1分钟心理学分享内外向者的一些事,与你一起了解朋友,了解自己。
请对这残废世界保持耐性:精神病院实习回忆记
1去精神病院实习之前,老师讲了几个他当年去实习的真实故事。我只记住了一个。&那会院里住了一个男孩,一个月前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的感知觉、思维、情感及行为障碍。比如出现幻觉、妄想、情感迟钝淡漠或者出现怪异行为。而且病人往往对自己的病症缺乏自知力,即根本不觉得自己行为异常。&这个男孩不发病的时候眼神明亮活跃,说话的语速很快,智商超群。但是,他却在某天突然发病,将自己亲生哥哥的脑袋砍下拎着在街上走。&医院建在山上。山下是民国时期留下的一条街。斑驳的灰色民国风格建筑夹在新建的千篇一律的石灰房子中间。摩托车上载着两三个人绝尘而过,噪声还在我脑袋里嗡嗡作响。街道窄而乱。从公交车上下来,我差点被一辆摩托车撞倒。还好被身后的同学扶住。路边还有挑着胆子的小商贩沿街叫卖,用我听不懂的口音。&往山上走,越来越安静,路过几家疗养院和麻将馆。&医院太过安静,那两天还下过雨,路面潮湿,榕树和高大的菩提树将大部分光掩去。&这是这个市最古老的精神卫生医院,因此显得小而破旧。我们几个学生被分成两批,分别进行学习参观。生锈的铁门门口停这一辆警车,后来另一批同学说,有一个犯人过来坐精神鉴定,吸毒成瘾。同学描述说,那男人带着镣铐半瘫在椅子上,皮肤暗黄,瞳孔异常,不住地打哈欠,流鼻涕。我们知道这人出现了戒断反应。&医院分成了四个区,男病人、女病人、老年人和重症区。每一个区都有几间平房,一个院子。围墙很高,墙面光滑,只有一个被层层锁起的门控制进出,没有钥匙根本进不去。那里的病人完全没有自由。什么时候吃饭,吃什么,什么时候活动,都有明确的规定。&我们这一组只参观了女病人区和老年人病区。&老年人多是因患老年痴呆而进来的,部分病人则是抑郁症和精神分裂。路上,带领我们的医生低声讲解着,但是大部分内容现在我已经记不清了。我只记得那些病人。&我走在最前面,一进门就看到一个头发灰白的老头走过来,背有些驼,腿脚也不便,而他眼白发黄眼珠外凸,直直的射向我,黏住我,那样的眼神勾起我的恐惧,在梦里也无法忘记。&老年痴呆又名阿尔兹海默症,这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器质性病变疾病。病程缓慢且不可逆,以智能损害为主。&有一个老人,因痴呆被家人送进这里,他每天会拿着一个70年代的一个收音机坐在长椅上,一坐就是一上午或者一下午。从不和人说话。我问医生,他的家人呢。医生说,很少来。我想他是我见过最孤独的人。我一直观察他,但是我不敢去和他说话。&还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早老性痴呆(因为发病于六十五岁之前),他已经忘记了一切事情。因为长久卧床,身体已经非常虚弱,连翻身的力气都没有。&医生指着旁边的床位说,这个,前几天刚刚去世。&我知道我眼前的这位病人也已经将自己交到死神手上,只等镰刀落下的那一刻。&也许是房间太小,病房太暗。我只感觉我的胸口堵了一堆棉花。我对自己发誓,死都不会让自己的亲人来到这种地方。&下午,去帮忙整理病例。习惯了医疗磁卡,电脑病单,宽敞明亮的诊室的我有种时空错位的感觉。狭窄的房间,两张笨重的办公桌占据了大部分的空间,桌子上堆着几本旧版本专业书,书脚被翻得卷起。木制脱漆的长椅,进门处立着一个脸盆架子。涂了一半绿色油漆的墙体。墙上还挂这几面锦旗。墙角立了两架铁柜子,柜子里是一摞摞的病例,全部钢笔手写的那种。没有电脑。&有一个刚刚被送进来的老人,在我们进诊室后也跟着进来,一直滔滔不绝的讲话,坐在我旁边的微胖的年轻的男医生显然已经习惯了,看也不看他,只是偶尔嗯两声,然后过了一会找护士把他带回病房。&结束了一天的实习,我和同学回到旅社,这里日落之后街道上也渐渐安静了。我们都习惯了晚睡,几个同学提出去打麻将,来消磨漫漫长夜。我以累了为由先回旅社休息。&一来我不会,二则白天的影像仍旧在我脑海里晃动,满是皱纹的表情上一双眼睛有的淡漠,有的怪异,有的寂寞,有的渴望交流。我的头在隐隐作痛。荒诞的感觉更加强烈,我遥望夜色下的山顶,那里仿佛成了一座监狱,关押着被社会抛弃的人群,真正的异类。&第二天,参观女病人区。病房依旧简陋。不同的是,院子里身穿睡衣和病服的病人在走来走去。头发散乱,放佛刚从床上爬起。行动缓慢,如同梦游。&当我看向她们时,有的立刻警惕看向我,有的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自言自语,完全感觉不到投来的视线。&那天阳光不错,诊室向阳,阳光明亮。一个身穿粉色运动服的女孩走了进来。十八九岁的年纪,第一眼我只觉得她很青春阳光。但是头发和其他人一样,几天没有打理过的感觉。一进门她就开始滔滔不绝。讲起她以前在广东工作,她说她的老板暗恋她,好几个客户也暗恋她,还为她打架,结果老板无奈解雇了她。&起初我信以为真,她离开后,医生对我们说,这个女人有躁狂症,今天她哥哥来接她出院,再做一次诊断。原来这一切不过是她的幻觉。&又见了一个抑郁症患者。抑郁症典型症状为&三低&,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三四十岁的年纪,身形消瘦。农村妇女,坐在一旁毫无存在感,懦懦无语。&吃过午饭,医生允许我们和一个与我们年纪差不多的女孩聊天,她也患有精神分裂症。她自己讲,有一次走在路上,觉得路上的人都在看她,而且都知道她在想什么,认为她怪异。这个就是典型的思维广播症状,这个青春期女孩子的敏感变成了病态。就在我们聊天的时候,一个女人疯了一样开始喊叫,我们都被吸引了过去,那女人正在发病,惊恐的喊,&你们离我远点,我知道你们想杀我,走开。&她刚刚被注射了麻药,现在手脚依旧有些瘫软,癫狂的模样让人觉得恐怖。几个医生驾着她,把她绑在床上,又进行了注射。医生担心危险,叫我们离开,在离开的时候,我依旧听见她绝望的喊声&救救我,我要见警察,这些人要害我,救救我!&&之前,这些病例只活在教科书中,精神疾病类病人基本上难以治愈,最好的结果也仅仅是生活能够自理。也许是缺乏经验,这种近距离的接触,让我实在难以相信眼前这些人,这些在我看来不过行为怪异的人已经被社会判为失去社会功能。&我们生活在正常人的世界之中。我们的感知觉不会与现实偏差太远。我没有在这里见到神童,没有见到天才。我开始深深怀疑之前老师讲的那个故事。因为我所见的灵魂皆在深深地苦痛之中。或者在自己构筑的幻象中生活。那种神秘的色彩消散后所呈现的沉重让人无法呼吸。&日子过去太久,久的所有的对话都已经飘散,只记得那座孤岛,那种灰暗的色调还有病人脸上怪异的表情以及结束实习后,我整整一个月无法从那种沉重的气氛中走出来。同学调侃说我心理承受能力太差,还是改行算了。&
2其实,故事到这里并没有讲完。这个故事里还有一个主角。这段故事没有第二个人知道,甚至我都在怀疑这是不是我的一场幻觉。&那一段时间,我被一种荒凉感包围。&巨大而沉重的荒凉感。&仿佛投身入无穷无尽的灰白虚空之中,坠落,坠落。&我开始变的忧郁。&沉静的表情之下恐惧在蚕食生命。&我行走在日光之下,带着心中那头烦躁的兽。&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同时踏进同一条河流。可是如果一切都会流失,人存在又有何意义。&苍白掌心的纹路越来越淡。我的眉头打结。&一切都在晃动,瓦解。无一可靠无一可依。我觉得自己变得越来越薄。太过浅薄以至于眨眼的力度就可以将我击穿。我失去了感觉的能力。我的朋友却来越少,因为他们觉得我太有距离感。&最后一天晚上,夜里又下起小雨,其他人还没回来。这个南方小镇的旅社阴冷灰暗,我心情烦躁,便出了门,顺着石板路向山上走。漫无目的。&夜里的低温让我稍稍清醒了些,走到一家门前,屋子里还亮着橘色的灯。才意识到自己原来是顺着这道光亮走到了这里,我看看表,9点多,转身,打算回去睡觉。&&喂,我白天见过你。&&我吓了一跳。回头,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坐在屋子门口的台阶上。&我只看到了灯光,竟然没看到着还坐这一个人。&&你们是学生来实习的吧,我在精神病院见过你。你很不开心吗?&&她的眼睛很亮,明白地看着我。这样直白的问题,让我一下子对她也产生了好奇。&&你不用害怕,我没有恶意,我在精神病院做护工。我妈妈是这里的医生。不过今天她值班,刚走。&&她见我不说话,笑了一下。继续说:&&你很漂亮,我在医院见到你,你并不怎么说话,好像总在想事情。我听到了你问的问题,你很有意思。我给你讲个故事吧。&&我依旧没动,侧了一下身,这个方向,一旦发生什么意外,我可以立刻向山下跑去。&&我上学起就开始住在那里,&她指一指医院的方向。&被我妈妈送进去的。我被诊断为自闭。后来被诊断为精神分裂,感知觉异常。但是我知道我没有病。我知道你在想,精神病人都觉得自己没有病。我只是,那时候无法承担这个世界。&&&什么叫无法承担这个世界?&我还是没能控制住自己的好奇心。&&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我的感觉比一般人要强烈,用你们的话说就是感觉阈限很低,在同一个环境里,如果一般人能听到10分贝的声音,我只要5分贝便能听清楚。&&&所以世界对你而言就是一个嘈杂,混乱的花园?&&&那时候不是花园,是地狱。摩托车的声音让我尖叫,眼前晃动拥挤的人群让我恐惧。街上店铺廉价音响发出的声音会让我晕死过去。你知道汗味、烟味、尾气的味道、头发的味道掺杂在一起的感觉吗。有一次一个叔叔来我家,隔着他三米远我就闻到了他身上散发出的那种味道,混杂了烟草、汗液、机油、洗发水各种气味。其他人毫无异样,而我开始呕吐。发高烧,在床上躺了两天。我不敢接触任何人群,躲在自己的房间从不出门。后来就被做医生的妈妈送来了这里,为了照顾我,她也调了过来。&&&那你好了吗?大多数人长大之后,感觉会越来越迟钝。&&她笑了。依旧抱着自己的腿背靠门坐在凳子上。夜空中偶尔还会掉一两滴雨。她前额的刘海有些湿,头发贴在额头。我仔细看她,发现她的眼睛透亮,皮肤很干净,样貌清秀。&&我无法在人群中生存,只能住在这种安静的地方。也没上过一天学。&&&你能受的了哪里吗?&我指指医院的方向。&&开始也受不了,有些人发起病来会大喊大叫,还会伤人。你若仔细体会,抑郁、躁狂、孤独、愤怒、恐惧,这个地方所有人的情绪都很极端,连淡漠也是如此。&&&这些情绪对你也难以承受是吗?&&她点点头。&我实在难以想象,如果她说的都是真的,在这里实习几天已经让我难以承受,这个感觉本就异于常人的姑娘是怎么走过来的。&&你一定很好奇,我竟然没有自杀吧?&&我点点头。&&我知道很多人空虚是因为无法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而对我而言不存在无法感受,只是选择感受什么。&&顿了一下,她背了一句话。&&神瞎了一只眼,聋了一只耳,秩序乱作一团。你们要对这残废的世界保持耐性。也别高估自己的完美,这句话荣格说的。&&她莞尔一笑。&&我很闲,又无法上学,就让我妈买来各种书来读。&&&借由丰盛的感觉,我可以很轻易的感受到生命,感受到人的灵魂。你听到过花瓣掉落的声音吗?你知道树叶在一天中色彩的变化吗。空气的温凉,风的方向,牲畜的叫声。我不用闭上眼,这一切都是如此的清晰。你知道你自己的表情吗?你眼周的肌肉紧张,无意识的咬嘴唇,走路很慢,而且眼神会有偶尔的飘忽。你穿的单薄,丝毫没想到夜凉,山上空气新鲜而你一直呼吸短促,你和我相反,怕是丝毫没有感觉到周遭的存在吧。&&我如遭雷击。不知如何回答。没意识到一个中年妇人走过来。&&小雨,你在干嘛?& 她警惕的看着我。&&妈,你怎么回来了。&&&我拿点东西。&&&哦,没事,说了两句话。马上回去睡觉了。&&这个叫小雨的女孩站起来,回屋之前,回头看了我一眼。目光中含笑意。&我转身,仓皇而去。&第二天我们乘车回校。我一路沉默不语,朋友习惯了我的沉默也不觉奇怪。我靠在车窗上,在想,这倒是梦还是真。但是我清楚地记得那天雨滴落在我脸上的凉意,还有那间房子橘黄色温暖的光。&故事依旧没有结束,我才刚刚踏上感觉的世界。还是小孩子时,总以为,18岁后生活就不一样了,上了大学又想毕业后会如何。工作后又想结婚后就不会这么枯燥了。这是上帝给人类的黑色幽默,当一切幻想被戳穿。赤裸裸的真相就是烟酒味、汗味、尖叫、噪音和微笑、花香、光影变化混杂的世界。不一样的是,我选择如何感受还是封闭,以及如何去感受。在变动的生命之河中,这就是我能把握的意义。
那次实习过去三年了,这段经历在我的记忆中化为一个影像:灰暗的孤岛之上一盏橘黄色的灯,还有一个女孩子带笑意的眼睛。&终
这两天在家看书,在看荣格,读到&神瞎了一只眼,聋了一只耳,秩序乱作一团。你们要对这残废的世界保持耐性。也别高估自己的完美。& 那个女孩的音容再次浮上心头。是有此文。&&&&&&&&&&&&&
余舟:喜欢对问题追根究底,也喜欢手拿菜刀砍电线,一路火花带闪电。学术也可以搞得很幽默。把生活当成游乐场,但是不能随地大小便。大家好,我是余舟,心理类科普文章作者,欢迎广大同行和心理学爱好者吐槽!&
收故事: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隐秘的叙事。而倾诉,就是一种疗伤。故事邮箱:&。&了解&本文由&&授权发布,媒体转载请联系:
你人生的精彩不该仅仅是穿上婚纱的那刻
一、着急嫁人的90后
最近认识几个90后的姑娘,跟她们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她们最关心的,跟我聊得最多的话题与很多80后的姑娘一样,那就是通过什么方式可以认识更多的异性,然后怎么选择男朋友,最后如何成功地嫁掉自己。&我很好奇,问她们一个问题:你们刚大学毕业,24岁都不到,为什么这么着急嫁人呢?&她们的回答有如下几种:&现在竞争这么激烈,不早做准备,到时候就晚了,我可不想成为大龄&剩女&。&女人年纪越大在婚恋市场上越难找对象,趁现在年轻,有选择的资本,等年纪大了,你只有被别人选择的份啦。&女人的价值是随年龄的递增而递减的。反正都要结婚,早结早生孩子,对以后身材的恢复也很有好处。&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女人这辈子有两次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第一次是出生,还有一次是嫁人,所以要认真对待,从早规划。&穿上婚纱是我这辈子最大的梦想,想着穿着美美地婚纱拍结婚照就很幸福,婚纱照一定要年轻的时候拍出来才好看!&&&&有位女生,23岁,跟男友恋爱两个月后意外怀孕,来找我做咨询。我帮她梳理了一遍她的想法,并跟她探讨了最坏的结果,然后我震惊了。她一定要嫁给那个离过婚,有两个小孩,年纪比她大很多,家庭条件也没有她好,还不是很愿意娶她的男人。她的父母也非常赞同她的想法。她和她的父母一致认为:一个女人只要结过婚,即便后来老公抛弃她,她独自带着孩子也比年纪大了没结婚,做个单身剩女要好。&有个旧同事,是个88年的女生,在QQ上和我聊自己生活的困扰。她从24岁开始相亲,每个周末至少与一个男生见面相亲,多的时候三四个男生,相了整整两年,至今没有相到令她满意的对象。两年的相亲马拉松,使得她的身心疲惫不堪,同时还遭到七大姑八大姨各路亲戚以及那些给她介绍对象的媒人的指指点点,说她太挑剔啦,说她心理有问题,说她也没有多漂亮,要搞搞清楚自己的状况&&总之,现在不再去相亲的她,除了婚恋上的压力,还有被人戳脊梁骨的痛苦,但更深的痛苦来自她的内心:自我价值的缺失,人生的空虚与孤独,还有对那无法挽回的被浪费的时间的痛惜与悔恨。她忍不住一遍遍地想:如果我不去相亲,我去做我一直想做的事情,用这些时间去实现我的梦想,我现在是否更快乐。为了能够成功将自己嫁掉,原本一直想去国外读书的她一直没有行动起来。这就是时间与选择的残酷性,你永远不可能重头再来,当你选择了人生硬币的A面,就等于放弃了人生硬币的B面。&听完她痛苦的倾诉,我以朋友的身份安慰她:就当这两年的相亲是你的人生功课,现在完成了这个功课,你可以去做其他的事情了。实现梦想这件事,任何时候都不晚。但我的这些话丝毫安慰不了一颗焦虑的心。&
二、影视剧中的&剩女&焦虑
为什么这些年纪轻轻的姑娘为嫁人如此焦虑?&我想我们当下的传媒和舆论环境所传递的价值观在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几年,当我想通过看影视剧来放松的时候,我会找日剧或者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国产电视剧来看,比如《一代女皇》《外来妹》等,我已经好久不再看中国当前的电视剧了。为什么呢?因为近年的国产电视剧所呈现的价值观实在太单一,太乏味了,就是一个中心思想&&女人要嫁人&。八九十年代的电视剧往往强调女人要独立,要为自己开辟一个更广阔的天地,要活出自己人生的精彩。而如今的电视剧光从名字就能看出其主题,前几年的的《女大当嫁》《钱多多嫁人记》,近期的《咱们结婚吧》《一仆二主》等,这些至少三四十集的电视剧,不管制作得多么精美,服装道具多么时尚,主演们是多么大牌闪耀,它们传递的价值观都远远落后于八九十年代,就是一个&嫁人文化&。近几年的电影也是如此,《爱情呼叫转移》《幸福额度》《单身男女》《非诚勿扰》等电影不是有大量相亲的画面,就是表现女主角是如何一步一步把自己嫁出去的,或者成功嫁个有钱人。&在影视剧中,就算女性成功将自己嫁掉,接下来生活的主题还是一地鸡毛,围绕着&婆媳大战&&斗小三&&保卫婚姻&等展开。比如《媳妇的美好时代》《婆婆来了》《婚姻保卫战》等一度很火的电视剧。反正,嫁人,和男人过日子,守住自己的婚姻就代表了一个女性生命中的一切。&这种&女人要嫁人&的价值观不仅仅出现在各种影视剧中,还出现在各类婚恋网站,综艺节目,女性图书,流行歌曲,电视广告中。相亲类的综艺节目越来越多,几乎每一个卫视都有一档自己的相亲节目。春节期间,在各卫视轮番播出的婚恋网站广告,外婆问&结婚了吗?&更是让无数单身女性胆战心惊&&&嫁人文化甚至蔓延到城市的公园里。上海的人民公园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不仅外国人来上海会去参观,外地人来上海也会去游览。他们去公园主要是为了看看蔚为壮观的相亲角。每到周末,在人民公园的相亲角,有无数的爸妈将子女的个人信息写在纸片上用绳子悬挂起来,还有许多中介为单身男女代理&挂牌&,收取一定的费用。成千上万的婚姻分类广告铺在道路两侧,人潮汹涌,行人往来如织,摩肩擦踵,浏览着这如雪片般的&挂牌&信息,有意向的家长互相咨询,人声鼎沸,还时常上演&夺人大战&。这些被&挂牌&的广告中大约有80%的单身人士是女性,高峰时会聚集着2000多人。&
人民广场相亲角&前段时间,还有一群盛装打扮的外国美女惊现人民公园相亲角,不少外国美女还打印了自己的相亲简历,&工资:很多钱。户口:欧盟户口。婚房:等你买&。这些外国美女吸引了很多前来为子女寻找姻缘的阿姨和大叔们。不过,她们是否真的想相亲还是只是为了好玩就不得而知了。&虽然,很多老外会去相亲角是为了&看热闹&,他们很多人大概无法理解,为什么中国的父母会如此焦虑儿女的婚姻大事,为什么是父母扎堆在抢夺联系方式,为什么是父母替孩子在找对象。那样的场景在他们眼中,也许只是中国的奇异景观之一。&据说,现在其他的城市也出现类似的相亲角,父母积极地为儿女的婚事奔走,为了能让他们结婚动用自己所有的资源和技能都义无反顾,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将他们的婚恋价值观强加在子女身上。因此,除了媒体在努力输出&女人要嫁人&的价值观,还有中国的父母也在不遗余力地传播这一价值观。他们正在对子女进行日复一日地洗脑和压迫。&有个读者给我写信,说她的母亲不停逼迫她结婚,尽管她才25岁,她的母亲经常对她说的一句话就是:&人家就算离过婚了,也比你没结过婚的好。&每次听到这句话,她的内心痛苦如被针扎,怎么都无法理解为什么母亲会对自己说出这样伤人的话。&为什么一个女人和一个不爱的男人领一张证,凑合着过日子会比快乐地独身强呢?&还有的母亲会对女儿说:你嫁不出去,事业发展得再好,赚再多的钱都是失败者。&为什么一个女人一定要靠一个男人定义自己的成功与失败,为什么一个女人没有男人,她人生的一切就没有意义?&还有的母亲对女儿说:你一直不结婚,丢了我们全家的脸,是我们的耻辱。&为什么婚姻和男人像夏娃必须要穿的衣服,没穿衣服就是不正常,就是羞耻的事?&可以猜想,有无数中国的母亲此刻正对着自己的女儿说着类似的话,她们不停地贬低和打击自己女儿的价值,为的就是让她们顺应自己的价值观,然后找个男人顺利结婚。这些母亲不知道,女儿们的天空已经不再像她们当初的那个天空那么低矮了,女儿的天空有更多展翅飞翔的可能。&
三、当起点变成了终点
顺应这种嫁人文化的结果往往造成个人生活的悲剧。&我有个朋友,33岁时在父母的压力下与一个相亲对象闪婚。后来发现婚姻生活实在很痛苦,因为双方都没有爱,经常争吵和上演冷暴力,于是一年以后迅速离婚。&有个女性网友写信来说,随着年龄逐渐增大,身边很多人都结婚了,后来闺蜜们也都结婚了,微博和QQ群里不是在晒婚纱照,就是在讨论奶粉和尿不湿的品牌。她没有朋友了,又不愿意去交更年轻的女性朋友。而同时,又面临着父母催婚的压力,她在明明不想结婚的情况下,还是勉强自己结婚。过了痛苦的两年婚姻生活,最后以离婚收场。&还有一个男性网友写信来说,迫于父母的压力,34岁时随便找个人结婚了,很快就生了一个孩子。孩子2岁时,他却遇到一个令自己心动的女生,那是能够让他产生爱情的姑娘,于是他出轨了,但是他的内心非常苦楚。一方面是家庭的责任,一方面是爱情的甜美。他对妻子没有爱,甚至对孩子都没有爱,不知道该如何将婚姻进行到底。在要不要离婚这个问题上纠结徘徊,在道德与爱情之间痛苦挣扎。&中国现在越来越高的离婚率,其中有个原因就是缔结婚姻的两个人没有爱,为了结婚而结婚。如果你结婚是以嫁出去为目的或者把一个姑娘娶过来为目的的话,或者你结婚只是为了要穿一次婚纱,拍一次婚纱照,再或者你结婚只是为了一个婚姻的框架,为了摆脱他人眼光带给自己的压力而结婚,这样的婚姻是很危险的。当你为了减轻外部催婚的压力,随便找个人结婚时,结果是这样凑合的婚姻更加痛苦,无法忍受,身心受伤之际,只能以离婚收场。本来结婚只是起点,而你却将其当成了终点,最后只能悲剧告终。&与嫁人焦虑相对应的则是离婚率的不断飙升。上海、北京等地的离婚率早已超过30%,直逼40%。民政部曾发布了这样一组数字:&2013年上半年全国共有193万对夫妻办理离婚手续,比上年增长10%,粗离婚率为2.5%。,比上年增加0.2个千分点。其中,民政部门登记离婚140.3万对,法院办理离婚40万对。&中国每年离婚率呈逐年递增的态势,离婚率的增幅远超结婚率。更有趣的是,主动提出离婚的女人越来越多。与此同步的是,中国单身人数越来越多,晚婚的人数越来越多,选择独身的人也越来越多。当然,这里面单身、晚婚和选择独身的女性也越来越多。&在我看来,高离婚率,女性主动选择离婚,&剩女&多,这正是中国女性越来越自由,越来越独立的表现。中国的女性在受教育和获得工作机会上由于越来越多地拥有和男性一样的机会和权利,她们成长得很快,表现异常优秀。她们拥有独立的经济能力,能够很好地养活自己,不再需要像她们的母亲那样通过婚姻来依傍男人,获得安身立命的基石;她们自由大胆地去追求爱情,看重婚恋关系的质量,而非婚姻的框架;她们不愿意迁就和凑合,不那么在意其他人的眼光,不愿意被道德观念束缚,希望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这是中国&剩女&多的内部原因。&另一方面,中国男性的审美观和择偶观念还没有与时俱进,他们一碰到独立能干,尤其事业上比他们发展得好的女人就阳痿了,自信心不足;他们还不懂得欣赏成熟女性的魅力,比较偏爱萝莉型,幼齿型女性,因为这样的女性更容易&顺服&和&调教&;他们还是把女性的年龄商品化,觉得女性年龄越大越不值钱。这是造成中国&剩女&多的一个外部原因。&要改变这一现状,中国的两性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跋涉。&
四、独立地创造属于你自己的人生目的
在日本,也有大量的&剩女&的存在,据统计,在1975年到2005年的30年间,日本的适婚女性(25岁~29岁)比率由20.9%大幅上升到59%。她们除了涌入&婚活&队伍中,开始相亲、结婚,同时也开始思考女性一个人生活的可能性,不结婚的利与弊。这一时期,出了很多女性一个人生活与变老为主题的图书。中国读者熟悉的有高木直子的《一个人住》系列和上野千鹤子的《一个人老后》。&2013年春节时,一个在日本生活的亲戚告诉我,日本女性一个人生活的情况非常普遍,与她一起工作的同事中,6名女性就有2名四十多岁还没有结婚的女性,她们已经决定一辈子不婚。正所谓管中窥豹,以此可以看出日本独身女性的数量之多。&2012年秋,日本富士电视台推出了一部名为《不结婚》的电视剧,剧中讲述了两名大龄女性,分别是35岁的田中千春和44岁的桐岛春子,各自不结婚的过程和原因。这部剧以日本婚恋情况的一门社会学课作为开始并贯穿全剧,最后的结局是两位女主角都获得了真爱,但是她们并没有结婚。&这部剧以理论结合现实的形式对婚姻观进行了重新思考:在获得真爱的同时,是否一定要结婚?在日本,随着女性的高学历化和独立性逐渐增强,晚婚甚至不结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而日本社会对这些女性的宽容性也越来越大。&
日剧《不结婚》剧照&对比日本,也许因为我们发展水平的有限,中国社会对单身女性恰恰缺乏日本的这种宽容和尊重。在我看来,现在中国传媒与父母极力在传播和灌输给年轻女性的&嫁人文化&,其实是畏惧这股女性独立风潮的一种外在表现,因为害怕中国女性的&不婚主义&&单身主义&,害怕她们的生活样本与自己的不一样,他们开始采用大规模地洗脑战术。&在当下的中国,面对各类媒体和父母的&女人要嫁人&这一观念的狂轰滥炸,单身和不婚女性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恐惧和不安,她们没办法淡定,因为目之所及大家都在马不停蹄地结婚、生孩子,只有自己是不一样的。&你不一样就是不正常&&人家都在结婚,看看你在干什么&,这给她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和焦虑。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变相的价值观强暴。一个人在多大年龄结婚、跟谁结婚、能不能不结婚、生不生孩子?这些都是个人私领域的事,是个人的选择,社会应该给予个人意志更多的尊重和自由,而不是用统一的价值观进行洗脑式镇压。社会的做法不禁让人揣测其背后的动机是为了满足政治统治的目的和管理需要。&八十年前,伍尔夫在女性主义文学宣言《一间自己的房间》中这样鼓励女性:&我希望你们可以尽己所能,想方设法给自己挣到足够的钱,好去旅游,去无所事事,去思索世界的未来或过去,去看书、做梦或是在街头闲逛,让思考的鱼线深深沉入这条溪流中去。&&六十多年前,波伏娃在其女性主义作品《第二性》中写了一段令女性反思的话:&当女人开始参与规划世界时,这个世界仍然是属于男人的世界:男人并没有觉察到这一点,而女人也几乎觉察不到。拒绝成为他人,拒绝与男人合谋,就等于放弃与高等阶层联合给她们带来的一切好处。男人-君王在物质上保护女人-忠君者,前者负责保证后者的生存:女人在回避经济上的危险的同时,也回避自由带来的形而上学的危险:这种自由要孤立无援地创造目的。凡是个体都力图确定自身是主体,这是一种伦理上的抱负,事实上,除此之外,人身上还有逃避自由和成为物的意图:这是一条险恶的道路,因为人被动、异化、迷失,就会成为外来意志的牺牲品,与其超越性分离了,被剥夺了一切价值。不过,这是一条容易走的路:这样就避免了本真地承担生存所带来的焦虑和紧张。&&无论是年轻的女孩还是大龄&剩女&,需要警惕&嫁人文化&的洗脑,要警惕那些洗脑的话术:&女人最大的事业就是把自己嫁出去&,&女人最好的成功就是成为贤妻良母&,&女人干得好不如嫁的好&,&人家就算离过婚了,也比你没结过婚的好&,&嫁人是你唯一的出路,不嫁人你就没出路&&&当你听从这样的话时,往往换来悲惨的命运,因为以嫁人为己任的女人往往修不到幸福的婚姻,就像唯利是图的商人赚不到丰厚的财富。&无论如何,嫁人都不应该是你人生的全部,也不是你生活的目的和终点,婚姻只是人生存的一种形式,婚姻也只是人生命的一部分,你人生的精彩时刻也不该仅仅是穿上婚纱的那一刻。不要只因为你是女人,就放弃了独立地去创造属于自己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机会。你可以像伍尔夫说得那样,去挣钱,去工作,去旅游,去阅读,去思考,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去无所事事或者街头闲逛,而不该只是嫁人。如果你一心只想嫁人,而不想其他,也许是因为相比独立地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目的,嫁人显然是一条更容易走的道路,或者说嫁人就是你谋生的方式,你落魄到为了生存而嫁掉自己。&长期研究两性关系的美国作家珍娜&麦卡锡分享了关于美满婚姻的重要发现,其中有一条是:男人越积极做家务,你们的性就越多,婚姻就越幸福。我想起《Eat、Pray、Love》的作者说过一段话:&如果你想为你的女儿出谋划策,如果你想让她长大后过上幸福的生活,你就必须鼓励她完成自己的学业,尽可能推迟自己结婚的时间,拥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控制儿女的数量,并且找一个乐意清洗浴缸的男人。这样,你的女儿才有可能过上健康、富裕和幸福的生活,就像她的丈夫一样。&希望我们这一代女性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去争取女性的平等和自由,为女儿们做出榜样,等我们的女儿长大后,鼓励她们独立自主,在世界上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去完成自己对生命的探索,然后还可以顺便找到一个乐意清洗浴缸的男人,跟他一起幸福的生活。&meiya,畅销书作家,书评人,自由撰稿人,已出版《这辈子最渴望做的事》,《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目前在系统学习心理学,创立豆瓣小站:。
如何才能去做喜欢的事情?
译者/&&喜欢一件事才能做好它,这可不是什么新想法,用4个字概括:"Dowhatyoulove."(&做你喜欢的事&)。然而,知易行难。&小时候没有人告诉我们这些。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以为工作和娱乐截然不同。生活分成两部分:有时候大人给点活干;剩下的时间就去玩,随心所欲。偶尔,大人让做的事居然挺有趣,而玩也会有不开心的时候,比如摔倒受伤。但这种情况不多见,通常,干活都没啥意思。&既然上学是为了工作,那它肯定也很枯燥。&生活有工作和娱乐两种状态,相应地,人被分成两种,大人和孩子。大人要辛苦地工作,孩子虽然不用工作,但他们得去学校学做一些简单的事,为将来打基础。就像孩子们不喜欢学校一样,大人们也都不爱工作,这似乎显而易见。&老师尤其相信工作没有乐趣可言,这并不奇怪,因为绝大多数教师没体会过教书的乐趣。就像孩子们不能玩躲球游戏(dodgeball),非要背各个省的省会一样,老师也不得不看着这些孩子,不能躺在海滩。谁都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么说并不代表我认为允许孩子自做主张是对的,他们总得学会点什么。但是,如果大人告诉孩子&工作不都是这么枯燥,现在之所以要做些很闷的事,恰恰是为了以后可以选择能带来乐趣的工作&是不是效果更好呢?&在我9岁或者10岁的时候,父亲曾告诉我,只要我喜欢,长大了干什么都行。这话我记得很清楚,因为听起来好像有人告诉我水是干的一样怪异。虽然我不敢肯定父亲想告诉我什么,但肯定不是说工作能像娱乐一样带来乐趣。过了好多年,我才弄明白这一点。&
很多人读完高中就开始工作了,所以,大人会在孩子读高中的时候向他们讲些工作上的事,也允许孩子跑去看他们工作的样子。那时我总觉得大人都很喜欢各自的工作,现在回头想想,也许只有私人飞行员才真正喜欢,银行经理肯定不喜欢他的那份工作。&有一种说法,中高层人士都喜欢自己的工作。于是,人们都装模作样喜欢自己的工作,仿佛自己是中高层人士中的一员,否则不仅会影响其职业生涯,而且显得没有教养。&本文第一句话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都要装作喜欢自己的工作。如果一个人只能做好他喜欢的事情,那么,有些人能成功,就是因为喜欢自己的工作。如同在美国,家家户户都有250年前法国国王用椅的不同程度的仿制品一样(尽管主人可能并不太清楚),人们对工作的态度也是在不同程度上、有意无意地模仿成功人士。&假装喜欢自己的工作的做法必定把孩子弄得精神错乱,等他们到了开始思考喜欢什么工作的年龄,绝大多数人已经完全被这种&干一行爱一行&的观点所误导。一方面,学校教导他们工作是一种责任,但毫无乐趣可言,工作甚至比上学还辛苦。另一方面,身边的大人却口口声声说他们喜欢工作。孩子们会想:&我和他们不一样,我不属于这个世界。&这不是孩子的错。&学校和大人们不一致的说法使孩子们错误地认为:学校里学会做的事情并不是真正的工作;工作不比学习更糟;要么那些说喜欢工作的大人都在说谎。然而,三种说法全是错误的。&最危险的谎言来自孩子的父母。如果某人选择无聊的工作是为了让全家人生活得好一点――很多人也真的是这么做的――那么他的孩子很可能受其影响,也认为工作挺无聊的。而如果父母能为自己多考虑考虑(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尽管以牺牲全家人的生活质量为代价――译者注),教出来的孩子反而会好一些。热爱工作的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是昂贵的房子无法带来的。&读大学时,我才明白养家糊口不是工作的唯一目的。选择什么工作要比赚多少钱重要。虽然人们一般认为工作就是为了生存,但也有特别值得一提的故事(比如说爱因斯坦在专利局上班)说明,事实并非总是如此。&如今,工作的目的是为世界做出贡献,同时也要能够生存。可是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无法改变自己的错误想法,认为工作中令人痛苦的事情很多。工作中仍然需要不断钻研,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所以,人们不得不强迫自己做这些工作。&如果认为工作注定是件痛苦的事,当工作中出现错误就觉察不出来。这就是我在研究生院学习期间的思考所得。&
一个人能够喜欢工作到什么程度呢?如果他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就不知道该在什么时候停止寻找。另外,如果他像其他人那样,低估了对工作的热爱之情,又会过早地停止寻找。他或者会听从父母的安排,或者去追名逐利,又或者什么也不做。&一方面,&做你喜欢做的事&不意味着做此时此刻最想做的事,即便是爱因斯坦也会有想喝咖啡的时候,但他会告诫自己先完成手头的工作。&我总是无法理解有些人非常喜欢自己的工作以至于其它的事都不想做,因为我从来没有如此喜欢过一份工作。如果我可以选择(a)花一小时做点什么,或者(b)瞬间转移(teleport)到罗马,然后在那里闲逛一小时。我会更喜欢哪一个呢?说实话,都不喜欢。&然而,在某些特定的时刻,几乎每个人都会倾向去Carribbean飘流、做爱、或者享用美食,而不是去解决难题。做自己喜欢的事是有时间范围的。不能是只在某一刻特别想做的事,必须要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比如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没有成果的快乐是无法持续的,如果厌倦了躺在沙滩上,而又想保持快乐,就得做点事情出来。&另一方面,必须得喜欢工作多一点,喜欢享受少一点,要有不做点事就闲得难受的劲头。当然也不能没日没夜地工作,可以坚持工作直到疲劳为止,然后可能想做点别的,甚至只是发呆。但不要把这种时刻当成一种奖励,或者辛苦工作的补偿。&我这么说是有原因的,如果一个人在做着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那么不会有什么成就,因为强迫自己工作不可能比别人做得好。&要想工作得快乐,不仅要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且是令人佩服的事,是那种做完可以说&哇,太酷了&的工作。不一定非得制造点什么出来,学会开滑翔机,说一口流利的外语,都足以让人感觉很酷,至少是那一刻。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测试自己。&我认为读书就不符合这一标准。除了某些数学书或者实用科学书籍,很难准确说读完一本书后的感受,这也是为什么读书和工作不太一样。只有在实践中运用了读到的知识,才会感觉有收获。&GinoLee告诉过我一个好方法――做一件能让你的朋友说&哇&的事情。但这可能不适用于22岁以下的人,因为他们认识的人太少,碰不到真正的朋友。&
我认为,一个人不应该在乎别人的看法,除非是他的朋友。不要想着出名,不必太在意众人的意见。能够得到尊敬的人的意见就够了,何必在乎那些根本就不认识的人呢?&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对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出名极具诱惑力,甚至可以让人放弃其所爱,转而去做一些他渴望喜欢的事情。&比如,有些人之所以写小说,是因为他们喜欢读小说,而且发现写小说可以得诺贝尔奖,于是乎他们会想,难道还会有什么工作比成为一名作家更好吗?但是,渴望成为一名作家还不够,还要喜欢写作,喜欢编故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把一件事做到最好,就能赢得声望。然而,做某些工作会带来声望是后来才有的,爵士乐就是一个例子,其它成熟的艺术形式也是如此。所以,尽管去做喜欢的事吧,声望自会随之而来。&声望对于雄心勃勃的人来说是最危险的诱惑,想让这种人办事,只需向其保证一定的声望即可,比如让其做演讲、作序、服务于某个委员会、以及做个部门头头,等等。所以最好的建议就是不要做这类工作,如果它有趣的话,人们就无需使其听上去很美了。&同理,如果同样喜欢两种工作,其中一种会带来更大的声望,那么就选择另外一个。声望会一点点地改变人们的爱好,所以如果自己无法区分的话,那么很可能真正喜欢的是不引人注目的那个。&金钱同样使人堕落。钱本身并不危险,有些工作虽然可以挣很多钱,却被人瞧不起,比如电话推销、卖淫、或者人身伤害诉讼。做这种工作的人最终会是那些&只求生存&的人(建议:如果某个行业的从业者这么说,不要做这个行当),有追求的人才不会被其诱惑。真正的危险来自于名利双收的职业,例如从事企业法律或者医学工作。一份既有保障又有前途的工作,再加上一点可以不劳而获的声望,才是对青年人最大的威胁,因为他们还没开始思考什么是他们真正喜欢的。&要想知道一个人是否喜欢他正在做的事,就看他会不会无偿地工作,即使不得不做另一份工作以求生存。究竟有多少企业律师愿意在非工作时间免费做他们正在做的工作,而以日常工作糊口呢?&这种方法对于选择从事哪种学术研究工作特别有帮助,因为不同领域之间的差别非常大。大多数优秀的数学家即使当不了数学教授也愿意从事数学研究,另一种情况恰恰相反,有人发表论文,就是想做英语教授,而不是在广告机构工作。即使没有数学系也会有人研究数学,但是如果没有英语专业,以及教学职位的存在,又怎么会有人长篇累牍地发表论文,研究Conrad小说中人物的性别和身分呢?没人会觉得研究这些东西很有趣。&做父母的往往会看重金钱。可以放心地说,孩子想当作家而父母想让其当医生的多,孩子想当医生而父母让其当作家的少。孩子认为父母太&实际&,其实未必。所有的父母对待孩子要比对待自己更慎重,因为作为父母,他们承担风险,却得不到好处。如果八岁的儿子打算爬树,或者10来岁的女儿要和坏男孩约会,父母无法体会孩子的兴奋,但是如果儿子从树上掉下来,或者女儿怀孕了,却要父母出面收场。&
面对如此危险的诱惑,很难找到喜欢的工作就不奇怪了。大多数人从小就相信工作是受罪,不信邪的人也都栽在了名利的诱惑上。那么到底有多少人最终找到了他们所热爱的工作呢?10万,或者10亿。&找到自己爱干的工作是很难的。大多数人做不到的事肯定很难,所以,不要低估它的难度,同时,也不要因为暂时没有找到而气馁。其实,只要敢于承认自己对工作的不满,就比很多人更可能成功了,那些人还在自欺欺人呢。如果周围的同事都说工作得很开心,而自己却对这份工作一点也看不上眼,那也许是同事在自己骗自己,虽然未必都是,但可能性很大。&做大事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艰苦,因为只有喜欢自己工作的人才能成就大事,他们根本不需要勉强自己,但是,寻找爱好的过程却得非常认真。有些人特别幸运,他们12岁就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然后沿着这条路茁壮成长。但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对于更多成就大事的人来说,其职业生涯就像乒乓球的轨迹,他们在学校里学A,工作后做完全不相关的B,最后成名于C。&有时候,更换工作是精力旺盛的表现,但也可能是因为懒惰。通常,你无法区分自己究竟是掉队了,还是在另辟蹊径,即使许多成就大事的人,在最初寻找人生定位时往往很失望。&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保持诚实吗?一种方法是无论做什么都要做好它,即使不喜欢。这样至少知道自己不是在为懒惰找借口。更重要的是,往往会养成把事做好的习惯。&另一种方法是&坚持实践&。例如,如果想成为一名作家,又不想因为日常工作而浪费精力,那么,就要坚持练习写作。尽管写得不好,但还是要坚持写。只要坚持实践,就会知道想成为作家是不是想想而已。如果写的东西实在糟糕,选择这份工作就不现实。&坚持实践是一种启发式的方法,可以帮助找到喜爱的工作,甄别出那些本以为会做好的工作,最终选择真正喜欢的,就好像水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可以找到屋顶的漏洞一样。&当然,明白喜欢什么工作并不意味着能够以它为工作,这是两码事。有追求的人更要把两者分清楚,喜欢做什么和能做成什么是不一样的。&这一点看得越清楚,内心就会越痛苦,很多人因此降低标准。例如,如果在街上随便找人问问,他们能否和Leonardo画得一样好,就会发现很多人说他们根本不会画画。这更像是一种心理暗示,而不是事实。他实际想说,我不会去干那个。因为如果想方设法让他做画20年,他会为自己获得的成就而吃惊。当然那需要非常刻苦,可能要在头几年每天都得面对失败。所以如果有人说&我不行&,不要相信他。&另一个经常听到的说法是,不能每个人都做自己喜欢的事,总得有人做令人讨厌的工作。真的吗?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呢?在美国,唯一强迫人的方式是征兵,但我们已经30年没有这么做过了,而是一直利用名利吸引人工作。&如果仍然有些事没人愿意做,那么人们就不得不自己做,过去发生在家奴身上的事就是这样。家奴的工作是经典的例子,在公元10世纪时,似乎那份工作总得有人来做。然而在20世纪中期,发达国家已经没有仆人了,有钱人得自己干活。&所以,也许有些事情总得有人做,但是谈到具体的某项工作时这么说就不合适了。糟糕的工作可以自动化完成,或者根本就不做,如果没人愿意做的话。&
有一种情况确实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他喜欢做的工作。人首先要生存,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会很难赚到钱。这时有两条路可以走:&成长渐进法:随着能力的增强、名气的增大,逐渐放弃不喜欢的工作,选择喜欢的工作。&齐头并进法:做不喜欢的工作赚钱,以便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成长渐进法更常用,工作做得好的人一般选这种方法。年轻的建筑师开始时不得不什么活都干,等到他做得很好之后就可以挑选项目了。这种方法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太慢,而且不确定,即使是终身聘用也无法做到真正的自由。&齐头并进法有多种做法,取决于需要用多少时间赚钱。一个极端是白天上班,靠一份工作时间固定的工作赚钱,而在闲暇时光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另一个极端是先拼命赚钱,直到不再为钱发愁。&齐头并进法用的人比较少,因为需要事先做好周全的打算,而且这种方法更危险。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生活的要求也越高,所以为了赚到足够的钱,可能需要比预期更长的时间工作。更糟的是,人可能会被工作内容改变。如果做无聊的事情太久,脑子可能就锈掉了。钱给的越多的工作越危险,因为需要付出全部的精力。&齐头并进法的好处是可以让人摆脱障碍[7]。职业发展不都是一片坦徒,不同工作之间的差距变化很大。从结构设计工作转行到产品设计工作还有可能,要转向音乐方面就不太可能了。有两份工作的人多一分选择,尽管其中一份只为赚钱。&到底该选哪条路走呢?这取决于你是否明确想做什么,是否擅长分清主次,能承担多大的风险,以及是否有人愿意为你喜欢做的事情付钱。如果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也知道有人愿意为此付钱,那么就选择成长渐进法。如果还不了解自己想干什么,或者不喜欢非黑即白的二元逻辑,那么可以选择齐头并进法,只要你能承担由此带来的风险。&不要太早下决定。很小就知道自己未来做什么的孩子似乎让人印象深刻,就像他们比其他孩子更善于做数学题目一样。可惜,他们得到的答案往往是错误的。&我有一位非常成功的医生朋友,她不停地抱怨自己的工作。当有人向她咨询申请医学院事宜的时候,她很想握着他们的手说&不要去&(但是她从没这么做过)。她怎么会这样呢?她在高中的时候就想成为医生,而且她雄心勃勃信誓旦旦,克服了所有的困难,令人遗憾的是,她甚至克服了对这份工作的厌烦。&结果,她现在的生活实际上是一名高中生为她做出的选择。&年轻的时候,我们相信有足够的信息事先做出选择,工作却是个例外。试图做出选择时,手上只有少得可怜的信息。即使上了大学,我们也很少知道工作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最好的情况也就是做过几次实习生,但不是所有的工作都提供实习机会,而那些提供实习的工作,也不会教你太多东西,就好像做球童不可能学会打棒球一样。&人生规划和其它规划一样,多尝试会有更好的结果。所以,除非十分确定,最好还是选择一份可以应用成长渐进法或齐头并进法的工作。这也是我选择计算机行业的部分原因。在这个行当,做教授也行,想赚很多钱也行,也可以向一些相关专业转行。&尽早从事涵盖面较广的工作也是很明智的,这样就可以很快知道各种工作都是做什么的。相反,极端的齐头并进法很危险,因为无法得知自己喜欢什么。如果一个人做了十年的债券交易商,当他攒够了钱决定不再继续而转行写小说时,却发现自己并不是真得喜欢写小说,却已为时已晚。&多数人都会说,这好办,给我一百万,我就能弄明白该做什么。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环境塑造人,离开了自己生活的环境,多数人都会不知所措,看看那些中了彩票或继承了大笔财产的人就知道了。就像每个人都说他们在意财务安全,然而最快乐人不是那些拥有它的人,而是那些喜欢他们在做的事的人。这么看来,有一份明确的计划未必是件好事情。&选择哪条路,是要经历一番思想斗争的。找到喜欢做的工作很难,大多数人都没能做到这一点。即使能做到,也要等到三、四十岁。但是,只要有这个愿望,就很可能会实现。如果知道自己会喜欢工作,就胜利在望了,如果知道自己具体爱做什么工作,就已经实现了这个目标。&原文:How To Do What You&Love&作者:Paul Graham
咨询室故事:跟心理咨询师怄气
文 / &&想像心理咨询正在进行,那是怎样场景?是否如影视中所常见,来访者沉浸情绪叙述问题,咨询师专注倾听偶尔提问,咨询对话专业安全,相互之间温暖信任,真是这样吗?&可实际的心理咨询常跟这个不一样,比如有时候来访者会跟咨询师怄气。&我与一位年轻女士小荻的心理咨询,我回想起时仍会觉得喜欢,而这位来访者小荻,就跟咨询师怄过气。&小荻找我进行心理咨询的原因,先说是严重失眠,控制不住跟老公吵架,还对女儿、公婆、父母大发脾气。深入了解才知问题更大,小荻已经要求离婚,而在她持续&努力&下,她的婚姻也确实濒临崩溃,另一方面,连她自己都承认丈夫可靠、女儿可爱、公婆宽厚。&咨询室的最初见面,没几分钟她就给我留下良好印象,聪明,交谈切中要害,先详细了解我的咨询方式,又主动了解她所需注意事项。这样来访者会更好的在咨询中获益,我对自己这样说道,不错。&她和我说之前见过的咨询师,我听得仔细。通常来访者和我说以往咨询,我会特别留意,那中间可能会有宝贵经验,也可能会有严重失败。我说,我想听。&第一位劝告很多,要她调整心态珍惜生活,家境既然富足,老公既然可信,外加婆媳间也不难处,这一切都已是如此美满何必自扰?她向咨询师道谢告别。他年纪太大,怎可能了解年青人。&是的,心理咨询原本就不是说教。&好友推荐一位年青博士学富五车,见面就是分析,说出大堆名词,听来非常吃力,开始还想好好说说,每次都在云中雾里。终于提及性欲固着小荻生气,毕竟男女有别。&当然,背书跟实际的咨询,根本两码事。&再一位表情严肃,倒是没什么分析,也不谈性,不过刚说几句,拿出一摞表格,要填大堆心态,还得监视想法。&认知行为嘛,还不是经常念歪......不对不对,认知检视基本按流程进行,并无大错啊?&此后认真再听,小获见过的咨询师还有好几位,咨询方式各自不同,而无一例外是,每当咨询进展一定阶段,小荻便会开始失望,然后出现事情让她生气,随之退出咨询。&现在小荻对这群笨蛋心理咨询师很生气。&这个这个......我从开始的愉快,渐渐有了些紧张。小荻见过的那些咨询师中,有的我其实有所了解,并非如此不堪。&那么我呢,是否一样如此,几次咨询就令她失望,而后因为一个事件,小获生气而走,变成她诸多咨询经历中的一位?&我的内心活动还在继续:寻找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师,的确需要非常慎重,我们经常碰到自称心理咨询师的各路大仙,也的确可能并不合格,甚至人品都得怀疑,这是事实。&而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终究也是凡人,犯错基本不可避免,一般说来,咨询师训练会力求避免常识错误,其它错误则只能尽量准备,不可避免也不用避免。&事实上,咨询中出现错误,若能借此梳理,往往能促进咨询,甚至发生突破,只是前提条件苛刻:咨询师合格经验足够,咨访之间存在高度信任。&小荻与所有咨询师工作失败,与丈夫婚姻也在失败边缘,她对咨询师、对亲近之人同样都很生气,那一定存在小荻自身的原因。从他人视角来看,小荻在与亲近之人的人际互动过程中,会呈现出一些破坏性的规律,让小荻生气的那些事件,或许只是一个转折点,而非她肯定那样是真正原因。&我需要帮助小荻改变她原有破坏性的人际模式,但是现在还不行,现在去跟小荻说这个,会被理解成为说教,基本没用。&现在是咨询开始,小荻需要完成的题目是从当下改变以往的挑捡,稳定进行的咨询才会对她真正帮助,否则必将继续失败,咨询越多对她越伤。因此首先,我们需要一份承诺,我要承诺倾听小荻自己内心的声音,跟随她的节奏既不超前亦不拖后;而对于小荻,我们需要她承诺保持耐心。&所以小荻,我愿意和你一起开始心理咨询工作,我会尽我全力。可是我觉得,以后咨询我一样可能出错,跟你之前咨询师一样,也许有的错会让你非常生气。但在那时,我希望你可以坚持,可以接纳错误继续咨询,并且拿来跟我讨论,我相信那样的坚持于你定会有所收获,可以么?&小荻沉默一阵,说曾经在自己心中,对老公和最好朋友说,原谅你们三次,然后我再不原谅,你们也再不值得我原谅。&小荻点点头,咨询就此真正开始。&现在我们说到承诺,穿行在咨询中多次验证一个有趣现象:当你下定决心做出改变的时候,问题如果很是纠结,你独自一人的面对,进步也许并不明显,或者会时时反复。&
把你的决定做出承诺,告知你可信赖之人,以见证你的持续努力和改变结果,往往你这样做时,改变进程会加快很多。
人原本就是如此之矛盾,有时,你的内心只有你最了解,你的问题也只有你去解决,然而你却需要信赖,你需要有人与你相伴,为你见证。&注:文中所述场景,都有可能在与穿行的咨询当中出现,但人物、事件、过程、对话均为虚构。&&&&&
穿行 :&林紫穿行心理工作室负责人,从事个人咨询,心理团体等。 在 &中,会发布心理学文字,和心理沙龙活动开展。
当你受不了一个人的缺点的时候
文 / &&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我们从小就知道这个道理,并且常常以此安慰人,虽然效果没怎么见到过。因为这真是一句废话的真理。但是细细品位起来的时候,却有另外一番滋味,真的用起来的时候,却有另外一种美感。&因为我们常常看到一个人的缺点的时候就看不到他的优点。或者看到他的缺点的时候就会把他全部否定掉。&我刚毕业那会儿曾经有一个奇葩老板,出奇的强势和抠门。他会想尽各种理由克扣工资,并冠以为你好帮助你认识到自己错误的理由。员工们纷纷难以接受这种莫名的压榨而纷纷离去,我也在痛苦中忍辱负重。到只剩下我们几个员工的时候,我的老板不仅不反思,而且更变本加厉到我都不知道什么原因被克扣掉几百块工资。同事们都抱怨和愤恨中离开,他们说,作为老板,不该对钱过于计较,这会把公司做死。&他们都对了,公司被收购了,我也离开了。但我没有怨他,反而很感激他教会了我很多。到现在,估计我是唯一一个依然和他保持往来而且关系很亲密的员工,现在我们是相互依赖的朋友。&后来我反思那段过程的时候,我想是什么让我撑下来的。除了极度的忍受外,我发现其实我虽然不懂,却做到了很多。那时候我还是个毛孩子,没有家庭负担,又渴望着学习,本身就没钱,对钱也没那么在意。相反老板身上有很多我喜欢的东西,他在专业领域的造诣是我10年都无法超越的,他掌握着大量的专业人脉及资源。我讨厌他的时候又羡慕他,我忍气吞声的不计较工资,所以他愿意把很多活交给我,我掌握的东西也越来越多,认识的他的朋友也越来越多,我在专业领域里成长也更快。两年后,我依然没有存款,却有了一定的造诣,那些专业累积让我在第三年开始换来大量的钱。&再后来我很感谢他。在我刚到北京的时候他收留了我,虽然他是因为我能接受低薪而收留的我,但我依然感谢他给我开了那个门。再后来我更感谢他的是,正是因为他和员工搞得关系那么差,才让我有机会靠近他,得到了那么多。我假设了下,假如所有员工都和他关系很好,那我一个刚入世的毛头小孩凭什么得到那么多呢?&我还有过一个奇葩同事,并且当过我一段时间领导。那是一个留法的女博士,十分矫情和做作,刚到我们单位任职就高傲无比,不把我们老员工放眼里。记得有次因为某个员工穿牛仔裤上班就被她罚了100块硬把那个人给气辞职了。自然她这种骄傲的管理没有人服气。我也很讨厌她这点,却欣赏她的才华。她虽然骄傲,但却懂得多,在法国留学的那6年,她耳濡目染了太多优雅,让我一个邋遢的乡巴佬相形见绌。她第一次教会了我原来上班是不能穿短裤的。后来她被我们逼走了,和包括老板的所有人都带着敌意的离去,除了我。再后来公司被大公司收购后,她需要我们的一个业务,找我去联系,于是我很顺利的有了一笔大单。我又很感谢她的高傲和目中无人,所以才让我这个业务能力很差的销售员有了这笔单。&后来我学了心理学,我知道了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这些是人的特点而不是人的全部。&当年,我的同事们因为老板对于工资的无理克扣而否定了这个人,因为法国博士的目中无人而排挤了她,这些都是因为一个人的缺点而否定了他们整个人,因为看到了一个人的缺点而忽略了他们的优点。否定了这个人的代价就是两个人的关系也结束了,忽略了优点的代价就是失去了向他学习和索取的机会。&后来我听说了很多朋友有多讨厌一个人的故事,更感慨万千。朋友说:这种人,我不屑于和他来往,不屑于从他那里得到什么。或者说:这种人渣,没有什么优点可言。有能力又怎么样,人品差我依然不屑。&那是我们失去了发现美的眼睛,被心中的仇恨和怒火蒙蔽了双眼。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什么绝对的恶人,就是恶贯满盈的人都会慈悲的一面和出众的一面。而我们看到哪部分,就会放大哪部分。如果我们期待着他人只能呈现我们认为美的一面,那么我们无疑在塑造一个人际乌托邦,将交际压榨到越来越小。&有的朋友会说,原则性问题,不能侵犯。不禁想起刘备麾下大将魏延。魏延几度弑主投敌,绝对犯了原则性的不忠问题。然而诸葛亮却依然接受了他,并有了&可用其勇而不可用其忠&的伟大理论。不忠是魏延的缺点,能干是他的优点。诸葛亮在这场人际博弈中,并没有因为他的缺点而否定了他的人,而是有效的和魏延达成了合作,在其生前将利益最大化了。&当面对他人有我们不能接受的缺点的时候,我们有很多选择。除了把他的整个人排斥掉外,还有其他很多。&
选择二,欣赏他,学习他,感激他。
我有些相信上帝是公平的,为你关了一扇窗就必然为你打开了一扇门。如果他在某个方面很差,这意味着他在另外一个方面很优秀。我们要欣赏他的好,然后学习他的好。两千年前孔子喊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时候估计他也是这个意思吧,并不是所有方面都比我们好的人才可以带给我们成长。同时,发现他好的方面就在训练我们发现美的眼睛,并且训练我们客观看待一个人,区分他的好与坏。这不应该感激他吗?&还应该感激的则是他的缺点。正是他的这些缺点,让别人受不了他,给你提供了一个你们亲近的机会。因为假如你不因此而排挤他,那么你就是他不多的朋友之一,他有更多的资源就会提供给你。不要小瞧一个人,他随时可能爆发出你所未曾见过的一面。即使难以强求自己亲近他,至少你可以不必排斥他,同时表达出你的欣赏。这对他来说可能已经很多了。&
选择三,成长自己。
如果你发现依然受不了他,你可以去问自己两个问题:是不是所有人都认为他有这个缺点?是不是所有人都受不了他的这个缺点?答案显而易见,不是。不然他不可能活到现在。&那为什么我们会因为他的缺点而痛苦。&我们所排斥的,其实是我们自己,那是我们不能接纳的自己,也是自己很痛的一部分。如果愿意去看到这部分,就是一个成长。&我的第一任老板对于钱很计较,对此最难以忍受的人必然是最计较的员工,也是最在乎钱的员工。他人品那么差还有那么多客户和朋友,还那么有钱,这说明他人没问题,有问题的可能是我们。为什么我能忍受,因为比起计较钱,我更想得到的是资源,而他对于这方面却很大方。对于我的奇葩同事,当我们所有人都在指责她目中无人的时候,恰恰发现是我们眼里没有她。我们用&新员工应该尊重老员工&的思维要求她,而她在用&平民应该尊重专家&的思维来要求我们。这中间没有谁对谁错,双方的性质是完全一样的,谁也没尊重谁。&你怎么受不了一个人对你,那是恰恰是你那么对了他,或者他触动了你的情结,所以你才会看到这一部分。&你讨厌别人在背后嘀咕你,不正是你在背后嘀咕别人的嘀咕吗?你渴望尊重而讨厌虚伪,当你讨厌的时候不恰恰是没有尊重吗?你讨厌盛气凌人,何尝不是你想压过他去?我们可以有原则,却不必把自己的原则同样要求别人去遵守。当我们在要求别人的时候,恰恰是自己的一种匮乏而计较。&所以你可以追问:我为什么会计较?他触动到了我的什么?激发了我的什么?我在坚持着什么想去要求和控制他?&有修为的大师很少会讨厌人,不是因为他胸襟宽能忍,而是他心里的痛很少别人难以触碰到。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正是如此,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就是,你内心有没有一些甚至很多总是被戳痛的点而计较。&我为什么会对他人感到厌烦和讨厌,当追问自己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可以看到自己身上的问题。我们可以借此把自己变得更宽,更包容,更接纳,也因而更幸福。如果你不排斥自己心更宽的话。&当你追问完后,你会发现他根本没有你想的那么差,他也是蛮好的一个人,是你的不接纳而放大了。完成成长后,其实你会发现,其实和你讨厌的人搞好关系,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当然你依然可以选择最初的选择一,继续计较,盯着他人的缺点不放。坚持认为是他的问题,然后让自己愤怒无助,或借以鄙视而让自己高高在上。这样也很好,你就可以把问题推给他,并成功地把责任推出去,让他人改变来为你的感受负责。你可以很好地继续当&&受,害,者。&&&&&&&&&&&&&&&丛非从:大龄2Bility 男青年,搞心理,不文艺。谢谢关心。微博&豆瓣:。微信公众号:丛非从。
我是小广告:丛丛的新书《》,也许可以疗愈你的情伤。&本文由&& 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联系:题图:Pasha Ivanchenko
你不需要完美,你需要的是行动与完成
一、完美主义者们的拖延哀歌
有个女友去年刚入夏时就想学游泳。她先在网上搜索和浏览&如何挑选合适的游泳装备&这样的帖子,看了很多帖子,觉得自己掌握挑选技能之后,她开始上淘宝购物,下班回家就在网上浏览游泳装备的商品信息,挑了好几个晚上,终于买好了泳衣、泳镜、救生圈等装备。接着她还看了网上游泳教学的视频,自己跟着视频练习游泳的姿势。然后她跑了自家附近几个游泳馆咨询成人学习游泳的一些情况,可以上的游泳课是怎样的,班级的规模如何,老师的水准以及游泳馆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如何&&等到所有的信息她都觉得自己了解好了,各方面都准备充分了,认为自己真正可以开始学游泳时,夏天已经过去了,游泳池的水变得太冷不适合游了。而她做了漫长一夏的准备,却一次也没有下过水,买的那些装备一次也没有用,这些装备连同她学游泳的热情一并被放进了衣柜里。当然,她还是不会游泳。&这个故事用一句话总结:&要学会游泳,就必须下水&。据说这是列宁的名言,很多人把它当成座右铭。为什么她如此想游泳,却一直无法下水,迟迟无法开始呢?因为完美主义在作祟。这位朋友学习游泳的故事是典型的由于完美主义而导致的拖延。&漫画家朱德庸说:&大家都有病&。而拖延症似乎是这个时代人人都会得的病。无论是与朋友交谈,还是在网上看各种文章帖子,或者微信朋友圈里发的信息,你会看到有无数人都在宣称自己有拖延症。拖延写毕业论文的学生,无法按时完成销售报告的白领,与deadline做着斗争的编辑&&严格来说,拖延症算不上一种&症&。无论从国际通用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V)还是中国的精神疾病诊断手册中,都找不到拖延症的名字。其实大部分人的拖延行为都没严重到&病&的程度,但是拖延确实给很多人造成了困扰。比如我的这位学习游泳的朋友。同时,我们要看到虽然是同样的拖延行为,但却有不同心理问题。其中,&完美主义&是造成很多人拖延的根源。&有个大学生给我写信:&一直以来我做什么事情都不愿意匆匆忙忙地开始,总是要准备很长时间,要求万事俱备。比如,老师让我交个报告,我会去图书馆找很多资料,花很多时间认真读这些资料,就是一直无法开始写报告。等我觉得差不多可以写报告时,可以留给我完成报告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就非常焦虑,压力很大,最后因为赶时间将报告草草写完,对自己很生气。再比如期末要考试了,同学们都开始复习,我也认真准备,跟自己说一天要复习多少小时,看多少页书,但是当我看上几页书就去打游戏,看电视时,我就觉得自己打破了之前定的计划,一整天都没心情学习了,然后我开始破罐子破摔,打一整天的游戏。每次打破计划时我都跟自己说,明天重新开始,可是重新开始时我又会遇到同样的情况&&我知道这样的行为会浪费我很多时间,也一直在和自己的拖延症做斗争,但是我总是控制不住,一次又一次地拖延,心里很痛苦。&&不知道这封信会引起多少人共鸣,我自己看完对他的这种状态很理解,深有体会。因为从小我就是一个受&完美主义&折磨的小孩。上小学时,我做作业常常要做到晚上十一二点钟,因为当我做错了或者写错字有涂改时,我就要求自己重新开始,把那一页撕掉,在崭新的没有错误没有涂改的纸张上再写一遍作业。所以,一份作业,别人做一遍,而我至少要做两遍以上。于是,不仅经常写作业到深夜,本子也越撕越薄,到期末总是要买新本子。这样的情况持续了整个小学阶段,直到上了初中,作业多,课业压力大,我才因为降低标准而改善了自己做作业拖延和效率低下的问题,在学习上获得了从完美主义中解脱出来的轻松。&有不少读者写信来问我:如何开始写作呢?当我脑子里有个写作的念头,想深入思考,发现自己思路不清晰,觉得非要理清楚了才能开始写作。一方面我觉得自己书读得太少,知识累积不够,一方面又担心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太烂,很丢人,然后就一直没有动手写,拖延着,时间久了,到后来就忘记了写作这回事。&也有人会一口气问我关于跑步的一大串问题:要选怎样的鞋子和跑步短裤,要什么时候跑步比较好,在哪里跑步合适,有什么教跑步的书和视频可以推荐,跑步有哪些注意事项,受伤了怎么护理,要不要找个老师教我跑步&&&无论是写作,还是跑步的问题,问这些问题的人多半是完美主义者,他们做一件事常常要进行充分地前期准备。如果他们等到把这些问题都搞清楚,觉得自己万事俱备的时候才开始行动,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已经老了,写不动,也跑不动了。&
二、认清你内在的核心信念
虽然很多人的拖延行为都是完美主义导致的,但完美主义者们内在的核心信念仍然是不同的,完美主义拖延症患者的核心信念是什么呢?&在《拖延心理学》中,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德威克做了完美主义倾向的观察。在研究人怎样面对失败的时候,她识别出了两种不同的心态,一种是固定心态(fixed mindset),一种是成长心态(growth mindset)。&书中说&固定心态认为智力和才能是与生俱来的,是固定不变的。成功不过就是要证明你的能力,证明你是聪明的、有才干的。并且,在生活中面对每一个挑战的时候,你必须一再地证实这一点。如果你具有固定心态,就容不得任何情况的任何错误,因为错误是失败的证据,错误说明了你其实根本不聪明,也没有才干。假如你聪明又有才干,不管什么事情,你就没有必要为此而努力;需要努力是不够聪明和没有才干的证据。同时,每一次表现都被看成是对你能力的一次定论性衡量,失败令你感到危险;失败永远地决定了你这个人。&&&第二种心态&&成长心态。这种心态的核心信念是:能力是可以发展的;通过努力工作,你可以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得更聪明、更优秀。在成长心态看来,努力可以让你更聪明或者更擅长于某件事情;努力可以激发你的能力并成就自己。在这样的心态看来,你没有必要立刻擅长某件事情。事实上,做一些你不擅长的事情反而更为有趣,因为通过做这样的事情,你可以拓展你自己,并从中学习。有成长心态的人不仅追求挑战,他们还以此充实和提升自己。失败可能会让你伤心和失望,但是成败并不决定一个人本身的好坏。实际上,失败是一个让你加倍努力的理由,而不是一个让你退缩、放弃和拖延的理由。&&所以,当你认为成败决定你这个人本身的价值,你就容易因为完美主义而拖延,相反的,你认为失败并不代表你这个人本身的失败,而且失败可以让你获得更多的学习和成长,你就不容易因完美主义拖延,同时更有动力和激情去尝试之前没做过的事情。&对失败的不同看法是心理学上两种完美主义者&&适应良好的完美主义者和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者的不同之处。&他们的第一个区别是关于对自己的看法。适应良好的完美主义除了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还相信自己有与这种要求相匹配的能力。而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不相信自己有与之相匹配的能力,但是他们又不肯降低标准,于是高标准只会造成他们的挫败感,遭遇失败时提醒他们自己的不完美。&第二个区别是关于对失败的看法。适应良好的完美主义虽然同样讨厌失败,但他们会把失败看作成功路上必然的经历,并能在失败后很快调整自己,重新出发。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一旦失败,觉得自己整个人都不好了。各种&我就是没用&&我就是差劲&&我就是丢人&的谴责便开始对自己进攻了,这导致他们的情绪溃败,无法再继续做事。&这是两种对失败的不同心态,如果要我用更容易理解的方式讲,即一个人做一件事情是以目标为导向还是以过程为导向。或者说,你是只看重结果的&成败论者&,还是看重过程的&过程体验者&。&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者的拖延行为其实真正害怕的是失败,因为一旦失败就证明自己的无能与无价值。可以说,拖延这个行为于他们而言,有降低他们工作效率,浪费时间等坏处,也有将他们从可能发生的失败中保护起来的好处:我不做,我就不是失败的,那我就不需要面对自己的无能与无价值感。&我有个心理咨询师朋友,她最大的困扰在于她在写作上总是拖延。她有很多的感受和想法想表达,但是她始终无法将脑中的想法变成文字,和她搞工作室的同事让她写个文章,她也一拖再拖。我们就这个事情深入交谈,她和我讲了自己小时候的一件事情。&上小学的时候,她的作文写得很好,常常被老师当范文念给全班同学听。有一次她妈妈带她去北京旅行,参观了北京天安门。回来之后,她写有关北京天安门的作文。但是,这篇作文她写得有点虎头蛇尾。她们那时有一篇课文就叫《天安门广场》。她看了课文之后,觉得别人写得很好,而自己写得很差。老师也批评她写得作文虎头蛇尾。同学们看了她的作文,也嘲笑她写得不怎么样。这个事情对她的影响很大。从此之后,她内心的想法就是:&无论我写什么,都是别人写过的;无论我写什么,总有别人比我写得更好。&这样想,写作对她而言变成毫无意义的事情,只是在浪费时间罢了。于是她在写作一事上就变得非常拖延。&她和我分享完这个故事,我很感慨,对她说:&你是否有想过,就算别人写得再好,那是别人写的东西,而不是你写的。不管你写得如何,当你写作的时候,你就有了一个写作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真真正正属于你的,而不属于其他任何人。对你来说,完成比完美似乎更重要。&这也是我一直坚持写作的原因,我不需要跟别人去比较,要写出多好的文章,而是我就是喜欢写作这个过程,当我写作的时候,我感到快乐。&前段时间,这位朋友开心地告诉我,她终于克服了写作拖延症,开始写作了,从每次写200字开始,她开始享受写作过程带来的快乐,我替她高兴。&并不是所有的完美主义者都会有拖延问题,就算一个完美主义者有拖延问题,他也不是在生活的所有方面都拖延,他的拖延症往往具有自己的独特性。而这个独特性往往与一个人的童年经历或者内心创伤有关。比如我这位咨询师朋友在写作上的拖延就与她小学时的那段经历有关。&我有个咨客是名销售,工作上得心应手,业绩做得很棒,只有在做销量表这一工作上有很严重的拖延问题,令他头疼不已。每个月初要交的销量表他会拖到月底才交。原因是他小时候做数学作业,他的父亲总会很认真的检查,如果发现错了就会大声呵斥他,罚他重新做,甚至会动手打他。因此,每次做数学作业他都一而再再而三的检查,生怕出错挨打。这事情给他造成内心的阴影,长大后凡是与数字有关的工作他要么不想去做,要么做的时候反复检查,核对。&我们可以看到,类似这样的完美主义者的拖延行为往往与他的童年创伤有关。&
三、克服完美主义导致的拖延的一些方法
讲了这么多,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以下的方法,用来克服完美主义导致的拖延问题。&1、看看你的完美主义拖延行为是否与童年创伤有关。如果是因为童年创伤而导致的完美主义拖延行为,先看到那份创伤是如何影响自己的。通常这些创伤的背后与严厉、高标准的父母有关,父母经常采用批评式的教育,使得孩子害怕失败,他们对失败会有灾难化后果的想象,觉得若自己这次失败了,自己也会就此完蛋。后来,拖延行为往往就成了一种自我防御的机制,用来逃避风险。一个人是如何成为完美主义者的?先是父母对他们有很高的要求,后来他们会将父母的严厉和高要求内化,变成自己对自己的严厉和高要求,即便那时父母已经放松了对他们的要求,他们也无法对自己降低要求,就像他们拿着一根绳子进行自我捆绑。你的完美主义拖延行为是否与童年创伤有关,如果有,先看到并且承认这份创伤,然后去治愈它。当创伤治愈后,拖延的问题可以通过建立新的习惯得到解决,甚至内心创伤治愈后,拖延问题会自然得到改善。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请允许自己慢慢来。&2、设定真实可及的目标。很多完美主义者的拖延行为是因为将自己的目标制定得太大了,那些难以企及的高标准压得人无法行动。你需要看看自己是否将目标制定得太高,太不切实际了。如果是,就要进行调整,降低自己的期待,参考以往的成功经验,设定真实可完成的目标。如果有一个大目标,可以再将大目标分成几个连续的小目标,每一次小目标的完成都会增加你的自信心。&3、享受做事情的过程,而不执著于最终的结果。做事情时,把你的关注点放到过程上,以过程为导向,积极关注自己在过程中取得成果,学习到的东西,获得的成长,并且去挖掘自己在过程中得到的乐趣。记得不要与别人比较,而是与自己比较,看看今天的自己与昨天的自己相比,今年的自己与去年的自己相比,是否进步了。重要的是在做事的过程中,你学到了什么,你对什么感到兴奋,你提升了什么,而结果只是一个背景而已。而能力也不再是一个固定的东西,它是可以变化和发展的,没有什么需要证明。当你在过程中得到很多的乐趣和快乐时,你会觉得那个过程本身即是结果,过程即充满了意义和价值。&4、重新定义和看待失败,不把事情的&成败&与&我&的价值对等起来。前面讲到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者会把事情的失败和自我价值完全等同起来。因此,要克服拖延,完美主义者除了看重过程,还要把事情的成败与否与自己这个人本身的价值区分开来,&我做的事情失败了&并不等于&我这个人失败了&。不过要做到这一点很难,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常常将&我做的事情&和&我&等同起来。如果我们改变面对失败的心态,从&固定心态&更新为&成长心态&。能够把每一次失败都当成一次成长的契机,充实和提升自我的手段,可以丰富和扩展我们的人生,那么我们就不再如此害怕失败了。&5、不因自己不能高标准地完成某项任务而破罐破摔,彻底放弃。很多完美主义者都有一个不好的习惯,一旦打破自己的计划或者约定,他们就破罐破摔,彻底放弃,他们承受失败的能力几乎等于0。他们喜欢不断地重新开始,相信明天就会完美了,却不能做到更灵活地面对和处理那些不完美。他们只有两个极端,要么完美,要么放弃。保持一个灵活,充满弹性的心态可以帮助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者克服拖延。当打破约定后,你可以有其他的选择,比如重新调整计划,比如允许自己不完美,再比如选择完成而非完美。&6、立即行动,先开始再说。这一点对所有的拖延症患者都合适,尤其合适那类做事情要万事俱备的完美主义拖延人士。什么事情,拖得你心烦又痛苦,立即行动,先开始再说。前面提到有人问我何时开始写作或者何时开始跑步,我往往回答:现在。现在就是最好的时间,开始吧。如果你想写作,不管脑子里想到些什么,也不管别人怎么看待你写的东西,先坐下来写上三分钟再说。如果你想跑步也是如此:找一双舒服的鞋子,跑上三分钟再说。你会发现,一旦你开始了,即便三分钟过去,你也无法停下来,会继续干下去。我们做很多事情只要有必要条件就可以行动了,不必等到充分必要条件都满足,一是很难有充分必要条件都满足的时候,二是即便等到了充分必要条件都满足的时候,往往会错过最好的时机。就像我的那个学游泳的朋友一样,准备了一整个夏天还没有游过一次泳。如果用她准备的那些时间来练习游泳,她早已学会游泳,并享受到炎热夏日四肢在水里舒张的愉悦感。你要想尽快学会游泳,那就要尽快下水。做什么事情如果都要等到万事俱备再行动,那如果遇到一直都无法俱备的情况,怎么办?难道要一直等下去吗?西方有句谚语叫做:&waiting for life is waiting for die&等待生命就是等待死亡。&7、学会激励自己而非谴责自己,为自己阶段性的胜利而庆祝。我们很多人都喜欢谴责自己而做不到激励自己。在失败的时候谴责自己,在成功的时候又不奖励自己,这是很多人的做法,这样对自己真是相当不公平也不疼爱。很多人一边自责和辱骂自己,一边拖延着,以为这样自己的拖延行为就能够改善,殊不知,自我厌弃换不来行动力,只会导致更严重的拖延。内疚和自责会让我们陷入&放纵&自责&更严重的放纵&这一恶性循环。同时,谴责自己也会消耗我们大量的心理能量,带来更多的压力,让我们无力去自控,无法理性思考,也无法振作起来去克服拖延。相反的,对自己的爱,对自我的接纳,失败时候的自我激励,阶段性胜利时候的奖励和庆祝,都会帮助我们更好地战胜拖延,增加意志力和自控力。所以,在拖延发作时,多对自己说&加油&&你好棒&等激励的话语,有利于你克服拖延,变成更好的自己。&meiya,畅销书作家,书评人,自由撰稿人,已出版《这辈子最渴望做的事》,《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目前在系统学习心理学,创立豆瓣小站:。&
站长在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晚上睡觉总是做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