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出现的症状有的常见症状

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
& & 登革热是什么 登革热预防 登革热症状
登革热是什么 登革热预防 登革热症状
  近日广东多人感染登革热引发国人关注,那么你知道登革热是什么吗?知道登革热预防方法吗?知道登革热有哪些症状吗?下面小编就简单为你介绍下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登革病毒的主要媒介是伊蚊(花斑蚊)。目前没有疫苗可用。
  登革热预防方法
  患者应隔离在有纱窗沙门的病室内,隔离时间不少于5天,应防止其受蚊类叮咬,以免传播,典型患者只占传染源的一小部分,所以单纯隔离患者不足以制止流行。疫苗接种是预防登革热的有效措施,但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疫苗供临床使用。单价疫苗可产生增强性抗体,有增加登革出血热的可能,故目前研制的疫苗多为多价混合型疫苗,四型混合的减毒活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显示出令人满意的免疫保护作用。
  应做好疫情监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扩散。预防措施的重点在于防蚊和灭蚊。应动员群众实行翻盆倒罐,填堵竹、树洞。对饮用水缸要加盖防蚊,勤换水,并在缸内放养食蚊鱼。室内成蚊可用敌敌畏喷洒消灭,室外成蚊可用有机磷杀虫剂,或在重点区域进行广泛的药物喷洒,把蚊虫的密度降到最低水平。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药物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污染性,也可以考虑使用物理性的防蚊工具,如防蚊纱窗,防蚊纱门,防蚊纱网等,效果也很不错。
  登革热症状
  潜伏期2~15d,平均6日左右,潜伏期长短与侵入病毒的量有关。我国近年来所见的登革热可分为典型登革热、轻型登革热和重型登革热。登革热常见的症状1、发热所有患者均发热。起病急,先寒战,随之体温迅速升高,24小时内可达40℃。一般持续2~7d,然后骤降至正常,热型多不规则,部分病例于第3~5d体温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称为双峰热或鞍型热。儿童病例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发热时伴全身症状,如头痛、腰痛,尤其骨、并节疼痛剧烈,似骨折样或碎骨样,严重者影响活动,但外观无红肿。消化道症状可有食欲
  经过小编介绍你知道登革热是什么吗?知道登革热预防方法有哪些了吗?知道登革热症状有哪些了吗?更多关于登革热最新消息请关注邮编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
健康资讯相关
广州中医/针灸
广州健康养生
广州心理咨询
广州康复/疗养中心
广州旅游其他
卫生院及社区医疗活动
门诊部医疗活动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厦门百千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钟林路12号海沧商务大厦28楼
版权所有 闽ICP备号-23广东登革热致1.3万余人住院&登革热早期症状有哪些--陕西频道--人民网
广东登革热致1.3万余人住院&登革热早期症状有哪些
&&&&来源:&&&&&
  近日,广东登革热疫情持续蔓延。10月15日,广东省报告新增登革热病例1151例。截至10月16日零时,今年该省共有20个地级市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34920例,其中广州29415例、佛山2967例。现症住院病例2613例,累计住院病例13795例,累计报告死亡病例6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1176例。登革热早期症状有哪些?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域办事处日前表示,广东等地暴发登革热疫情与蚊密度高及大规模人口流动相关。登革热是西太平洋地区常见疾病,病例暴发呈偶发性,今年以来登革热疫情已给西太平洋地区带来沉重的公共卫生负担。降雨、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变化影响蚊子的存活数量,但扭转疫情的关键在于全面实施登革热防疫策略,特别是清除蚊子繁殖地。
  登革热的早期症状
  1、典型登革热
  (1)发热:通常起病迅速,患者有畏寒或寒战症状,高热,24~36h内体温升高达39~40℃,多数患者表现为稽留热或弛张热。大部分患者经治疗5~7天后,体温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少数患者于发热3~5天后体温降至正常,1天后再度上升,称为双峰热或马鞍热(saddle fever)。发热时常伴较剧烈眼眶痛,肌肉、头痛、骨及关节疼痛,极度乏力,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等胃肠道症状。患者于发热期的呼吸、脉搏加快。早期体征有颜面、颈、胸皮肤潮红,眼结合膜充血及浅表淋巴结肿大。恢复期常因显著衰弱而需数周后才能完全恢复正常。儿童病例起病可较缓慢,毒血症状较轻,恢复亦常较快。
  (2)出血:出血多发生于病程的第5~8天。25%~5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如牙龈出血、皮下出血、鼻出血等。皮肤、黏膜下出血等,出血范围的大小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关系。皮肤或黏膜下出血范围的直径不超过2mm者称为出血点,直径为3~5mm者称为紫癜,直径为5mm以上者称为瘀斑。当出血灶的皮肤明显隆起时称为血肿,可见于严重出血的病例。
  (3)皮疹:常于病程的第3~6天出现,多为斑丘疹,可呈麻疹样皮疹,也有猩红热样皮疹、红斑疹及出血性皮疹(瘀点)等。在同一患者身上可同时出现两种或多种皮疹。皮疹多先见于躯干,然后逐渐向四肢、头面部蔓延,最后分布于全身皮肤。皮疹多有痒感,大部分不脱屑,持续3~5天后逐渐消退。
  (4)其他:约1/4病例有轻度肝大,个别病例可有黄疸,但脾大少见。
  2、轻型登革热
  症状和体征较典型登革热轻,表现为发热较低,全身疼痛较轻,皮疹稀少或不出疹,无出血倾向,但浅表淋巴结亦常肿大,病程常短于5天。流行期间轻型病例较多,由于其临床表现类似流行性感冒与急性上呼吸道炎,症状较轻,故较易被忽视而漏诊。
  3、重型登革热
  早期临床表现类似典型登革热,但发热3~5天后病情突然加重。表现为脑膜脑炎,出现剧烈头痛、呕吐、谵妄、狂躁、昏迷、抽搐、大量出汗、血压骤降、颈强直、瞳孔缩小等。此型病情凶险,进展迅速,可于24h内死于中枢性呼吸衰竭。
  4、登革出血热
  分为两型即较轻的登革出血热和较重的登革休克综合征 。
  1)登革出血热
  开始表现为典型登革热。但其肌痛、腰痛、发热、但骨、关节痛不明显,而鼻衄、呕血、咯血、尿血、便血等症状严重。常有两个以上器官大量出血,出血量大于100ml、血浓缩,红细胞压积增加20%以上,血小板计数&100×109/L。有的病例出血量虽小,但出血部位位于脑、心脏、肾上腺等重要脏器而危及生命。
  2)登革休克综合征
  具有典型登革热症状;在病程中或退热后,病情会突然加重,有明显出血倾向伴周围循环衰竭。表现皮肤湿冷,脉快而弱,脉压差进行性缩小,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到,烦燥、昏睡、昏迷等。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险,可于4~6小时内死亡。
健康养生速递:
人民网陕西频道官方微博
人民网陕西频道官方微信
(责编:王博、王丽)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肾盂癌常见症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