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腰间盘突出症状;问题解决

更多同类的问题请打开微信搜索
"39问医生"公众号并关注
阮颖&&主任医师&&&&全科
怎样预防腰间盘突出,怎样预防腰间盘突出办法很多。腰椎间盘突出是当今的多发病,而且康复难度较大,需要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对鞋的选择,就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建议您平时不要穿带跟的鞋,高跟鞋会加重和导致腰痛,中跟鞋也一样,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穿平底鞋。大夫推荐使用负跟鞋,能矫正姿势,替代倒走,有利于康复锻炼。 09:58
于晓光&&医师&&&&全科
怎样预防腰间盘突出,怎样预防腰间盘突出办法很多。腰椎间盘突出没有最好的治疗方法之说,只有更好的治疗方法。只要对症治疗,一般都是有效果的,只不过效果有地有高罢了。目前就我所知道的比较安全,且见效快的治疗方式是钩活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10分钟就可以见效,不用换药。安全 无痛苦。你可以带百度搜索一下钩活术。 09:46
任德广&&北京德胜门中医院副主任医师&&&&外科_骨科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腰腿受凉,防止过度劳累。  2、站或坐姿势要正确。脊柱不正,会造成椎间盘受力不均匀,是造成椎间盘突出的隐伏根源。正确的姿势应该“站如松,坐如钟”,胸部挺起,腰部平直。同一姿势不应保持太久,适当进行原地活动或腰背部活动,可以解除腰背肌肉疲劳。  3、锻炼时压腿弯腰的幅度不要太大,否则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还会造成椎间盘突出。  4、提重物时不要弯腰,应该先蹲下拿到重物,然后慢慢起身,尽量做到不弯腰。 14:29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39问医生公众号,
微信提问更便捷
以上内容没帮助?你可以:常坐办公室如何预防腰间盘突出_新浪健康_新浪网
常坐办公室如何预防腰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会逐渐发展到神经根管狭窄,出现瘫痪和大小便失禁时手术也难治
  ●多做挺腰锻炼可令腰背肌发达,能“hold”住腰椎间盘突出,减少腰腿痛的发生
  医学指导/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骨科主任郭新辉博士
  文/记者伍君仪
  腰椎间盘突出症近年来高发,调查发现七成患者为久坐不动的白领。生物力学实验发现,伏案而坐的时候腰椎受到的压力最大,长期可诱发腰椎间盘突出。广州有骨科专家建议,多数患者可选择保守治疗,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就能延缓病变的进展。10%的患者需要做手术,早期进行还可选择微创的方式,术后有望完全恢复功能。要是拖到腰腿发麻甚至瘫痪,神经都被压坏了才做手术,效果差还风险大。
  病例:一个喷嚏就瘫在讲坛上
  一位男老师长期腰痛,医生一直劝他赶紧做手术,但他一直拖着。一天,他在讲课时突然打了个喷嚏,腹部压力骤然上升,一下子把原来就突出、把脊髓顶得很紧的腰椎间盘髓核全挤了出来――在全体学生的眼皮底下,这位老师当场瘫痪在讲坛之上,还出现大小便失禁……他不得不紧急入院做手术,但也只能恢复到缓慢走路的状态,打喷嚏时仍会有大小便冒出。原来,脊髓神经完全损伤的治疗是世界级难题,做任何手术的效果都不佳。
  治疗:拖到腰腿麻木再手术就晚了
  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表现为腰痛和腿痛:腰痛比较弥散,可以从中间痛到两侧,往下痛到臀部,往上痛到背部;腿痛是沿着坐骨神经的走向痛,从臀部到大腿后侧、N窝(膝关节后侧)、小腿后侧、足部。解放军第四二一医院骨科主任郭新辉博士介绍,有腰痛同时还有腿痛,才属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后压迫到的坐骨神经经过腰部及腿部。有些人拍X光照片显示腰椎间盘突出,但只有腰痛,说明腰椎间盘未压迫到神经,腰痛只是腰背肌劳损或肌筋膜炎的症状,只要做做牵引、推拿等物理治疗,自己再锻炼锻炼腰背肌肉便可逐渐减轻。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进展性疾病,约四成患者的病程可长达二三十年。郭新辉表示,九成患者只需保守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功能锻炼、口服或局部用药等。有的人椎管先天比较宽,有空间能够代偿,腰椎间盘突出虽然很厉害,症状却很轻微。有的人先天椎管窄,腰椎间盘一突出就很严重。早期的腰腿痛是属于刺激痛,及时做手术解除腰椎间盘对神经的压迫效果很好。若等到下肢麻木、无力,疼痛反而减轻,说明已经引起了神经变性,可影响下肢功能,如走路不稳、大小便失禁等,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此时再做手术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不少患者排斥手术,病变越来越严重,最后一个喷嚏或出现其他意外后就瘫痪了,再治疗也难以逆转,或者需要很长的康复时间。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是开刀把压迫神经的部分切掉再进行内固定,如种骨头、打钢钉、植骨融合等。这种手术涉及椎管里的神经和血管,风险较高,若操作不当,轻则走路没力、身体变虚,重则瘫痪、大小便失禁乃至大出血死亡。郭新辉介绍说,随着科技的进步,最近几年微创手术大为发展,用一个扩张通道进行,刀口不超过4厘米,基本就能解决问题,但微创手术对病程长、骨性狭窄严重者效果不好。
  预防:把腰背肌练到鼓起来
  生物力学实验发现,腰椎承受压力最小的姿势是平卧,其次是站立,而压力最大的是坐姿,特别是弯腰伏案。司机、建筑工人、举重运动员等需要长期弯腰、负重,其病变进展迅速。久坐不动的白领缺乏运动,加上办公室空调的冷风吹到腰部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故白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发病率比较高。低头弯腰玩手机的人长期僵直于一个姿势,时间长了也可诱发病变。郭新辉建议,持续坐的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每小时要活动10分钟,走动、弯腰、转腰都可以,别长期保持同一个姿势。弯腰拿东西的时候,要注意先蹲下,可避免伤腰。
  人体的腰背肌、骨骼、韧带任何一个变得薄弱,都容易发生腰椎间盘突出。例如,床垫太软令腰背肌要额外用力维持身体姿势,长期可导致劳损而诱发腰椎间盘突出――不少人起床后腰酸背痛,正是因为床垫太软了。郭新辉建议,胖人特别需要硬一点的床垫,把肌肉支撑起来。
  如果腰背肌发达,便能“hold”住腰椎间盘突出。郭新辉推荐倒走,因为这需要收紧腰背;游泳,双腿打水时腰背肌发力,而浮力又减轻了关节负担。他还推荐“五点支撑法”:腿弯曲,用两个脚跟、两个手肘、头部后仰共5点撑着床,把腰挺起来算一次,一天做3组,每组至少挺30次。此法做好了,还可选择做更复杂的三点、二点支撑挺腰法。坚持一段时间后,就能感觉到脊柱旁边的腰背肌鼓起来,甚至又粗又圆,以后发生腰腿痛的几率就降低了。但是,腰背肌锻炼要掌握时机,在腰腿痛的急性期不主张锻炼,而要以卧床休息为主。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电话:010-&&|&&&&|&&悬赏20爱心点
分享到微博
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怎样预防颈椎病/腰间盘突出?
很怕自己颈椎/腰椎出问题
有什么简单,实用,方便的方法吗?
颈椎病(骨科),因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并引起各种症状和体征,称为颈椎病。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据统计占7.3%。本病多见于壮年或老年,男性多于女性。外伤与退变为本病的原因或诱发因素。一般颈椎4.5和颈椎5.6为好发部位。其症状与体征均来自:神经根受累;脊髓受压;椎动脉受压;交感神经受累。临床上分为五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和混合型。治疗措施包括手术疗法与非手术疗法两种。
症状表现:
1.神经根型:(1)一侧或两侧上肢放射性痛和感觉障碍。疼痛沿上臂、前臂和手指放射,手指有麻木、过敏、异样感。手指精细动作困难,仰头、咳嗽、大小便使用腹压时症状加重;(2)颈部僵硬,活动受限,患肢前臂、手与手指感觉障碍,肌力减退,肌肉萎缩,肱二头肌反射(C6)或肱三头肌反射(C7)减弱或消失;(3)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
2.脊髓型:(1)一般起病缓慢,早期为单侧或双侧下肢无力发紧发麻,行走困难和大小便功能障碍,胸腹部有束带感。随后出现一侧或两侧上肢麻木,手活动不灵,持物不稳。有症状先从上肢
颈椎病(骨科),因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并引起各种症状和体征,称为颈椎病。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据统计占7.3%。本病多见于壮年或老年,男性多于女性。外伤与退变为本病的原因或诱发因素。一般颈椎4.5和颈椎5.6为好发部位。其症状与体征均来自:神经根受累;脊髓受压;椎动脉受压;交感神经受累。临床上分为五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和混合型。治疗措施包括手术疗法与非手术疗法两种。
症状表现:
1.神经根型:(1)一侧或两侧上肢放射性痛和感觉障碍。疼痛沿上臂、前臂和手指放射,手指有麻木、过敏、异样感。手指精细动作困难,仰头、咳嗽、大小便使用腹压时症状加重;(2)颈部僵硬,活动受限,患肢前臂、手与手指感觉障碍,肌力减退,肌肉萎缩,肱二头肌反射(C6)或肱三头肌反射(C7)减弱或消失;(3)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
2.脊髓型:(1)一般起病缓慢,早期为单侧或双侧下肢无力发紧发麻,行走困难和大小便功能障碍,胸腹部有束带感。随后出现一侧或两侧上肢麻木,手活动不灵,持物不稳。有症状先从上肢开始,渐波及下肢,也有上、下肢同时发病,出现四肢瘫痪;(2)下肢常有不规则感觉障碍,以痛温觉障碍明显,压头试验、臂丛牵拉试验均可为阴性。但生理反射(肱二、三头肌反射、膝、踝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病理反射阳性。
3.交感神经型:出现多器官、多系统的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症状及体征。(1)头部症状:头晕、头痛、偏头痛、颈后痛等;(2)眼部症状:眼睑下垂、视物模糊、甚至失明,瞳孔散大或缩小,眼窝肿痛等;(3)心脏症状:心律不齐,心前区疼痛等。(4)周围症状:肢体发冷,肢体、头颈、面部发麻或疼痛。也可出现肢端发红发热、疼痛,发汗障碍等。(5)其他:耳鸣、耳聋、舌下神经功能障碍等。
4.椎动脉型:(1)头晕、头痛。为反射性脑血管痉挛所致;(2)一过性脑缺血症状:当头转到某一方向时即感头晕、恶心、呕吐,耳鸣耳聋、视物不清,但头转回原位后,症状消失;(3)一过性脊髓缺血症状:头部转动时,突然感头晕、头痛、四肢麻木无力,甚至猝倒,但无意识障碍,可自行爬起立即再行走;(4)其他:少数病人表现发音不清、嘶哑及口唇麻木,吞咽困难等。
5.混合型: 以上各型症状、体征混合出现,即为此型。
诊断依据:
1.本病主要根据各型的症状、体征即可诊断。
2.X线改变:颈椎变直或反曲,椎间隙狭窄,椎体前、后缘有骨赘,勾椎关节增生,椎间孔狭窄,颈侧位动力性片示椎间关节不稳现象(轻度梯形变)。
3.CT、MRI检查可见颈椎退行性变及其对周围组织的压迫。
1.颌枕吊带牵引:适用于神经根型;
3.围领和颈托固定;
4.药物对症治疗;
5.颈部活动锻炼;
6.其他:如针炙、推拿及封闭等;
7.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1)神经根型反复发作,症状严重,非手术治疗无效者。(2)脊髓型有明显脊髓受压者。(3)椎动脉型非手术疗法无效者。 手术方法:(1)前路椎间盘切除及椎体后缘骨赘切除,自体骨移植椎间融合术。(2)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或椎管成形术。
1.神经根型可服用消炎镇痛药及神经营养药。 2.椎动脉型可用抗凝药物治疗。
预防常识:
如符合手术指征者均应考虑手术治疗,对年迈体衰或患有其他严重疾病者才视为禁忌。手术后一般症状均减轻,病人对治疗满意,其效果一方面系来自切除压迫脊髓或神经根的骨赘,但另一方面与植骨固定后,脊柱的稳定有关。术式一般选用前路,后路术式适用于经前路手术效果不佳者。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骨科)是指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后,其髓核连同残存的纤维环和覆盖其上的后纵韧带向椎管内突出,压迫邻近的脊神经根或脊髓所产生的症状。多发于壮年体力劳动者,男多于女,20-50岁占90%以上。约70%的病人有腰部受伤史。正常椎间盘弹性很大,可承受巨大的压力而不致破裂,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常受到挤压、扭转等应力作用和轻微损伤的积累,在30岁以后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使纤维环破裂,引起椎间盘病变。多位于腰4、腰5和腰5、骶1两间隙。
症状表现:
1.腰痛伴坐骨神经痛,疼痛剧烈,沿坐骨神经走行的方向放射,可放射至臀部,大腿后部和小腿外侧,甚至足跟和足背外侧,随咳嗽、打喷嚏、用力大便或弯腰而加剧,休息时好转,整个患病过程有明显间歇性。
2.局部压痛,在腰4.5或腰5骶1的棘突间中线旁或中线有深部压痛,并常沿坐骨神经支配区放射。
3.腰部僵直,生理前凸平直,可出现脊柱侧凸,骶棘肌痉挛,腰椎活动受限。
4.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压试验均阳性。
5.下肢的感觉,肌力和腱反射有改变,严重者有肌肉萎缩。
诊断依据:
1.腰痛伴坐骨神经痛。
2.局部压痛,并向下肢放射。
3.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压试验均阳性。
4.腰部生理曲度平直,脊柱侧凸,腰椎活动受限。
5.下肢感觉,肌力与腱反射有改变。
6.X线检查显示椎间隙变窄。
7.椎管造影显示脊髓有压迫。
8.CT扫描显示椎间盘突出。
9.核磁共振影像(MRI)显示椎间盘突出。
1.完全卧床休息。
2.骨盆牵引。
3.推拿按摩。
4.封闭疗法。
5.药物治疗(消炎痛等)。
6.手术治疗。
1.早期症状轻病例,以保守疗法为主。
2.有明显神经根受压症状或症状严重,反复发作经非手术疗法无效或中央型突出有马尾神经受压,大小便功能障碍者,应行手术治疗。
预防常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后,其髓核连同残存的纤维环向椎管内突出,压迫脊神经根或脊髓而产生症状。因此预防本病时要注意保护腰部,防止其受伤。要注意与其他病变(马尾肿瘤等)鉴别。可采用CT扫描或核磁共振瞭解腰椎及椎管情况,治疗一般采用保守疗法为主,必要时采用手术治疗,术后要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
用活血化淤的膏药贴的效果最快最好
少运动的了,做手术一劳永逸
大家还关注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81942',
container: s,
size: '1000,60',
display: 'inlay-fix'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这个问题,首先,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退行性的病变,一般病程比较长,发展缓慢,椎间盘突出,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通常表现为腰部、臀部、腿部酸疼,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这是一种长期的不适或者折磨,这种疼痛或者酸楚,往往会加重病人的不良情绪滋生,也会给病人带来工作以及生活的不便利,需要早期预防,发现以及纠正
1对于椎间盘突出,会压迫到椎管内部的神经血管,会引发腰酸,麻木等症状,有的仅仅表现在腿部的酸涨感,虽然椎间盘突出并不让容易快速解决,但是可以先行对于腿酸等症状进行预防和治疗,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和缩短病程
2对于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小腿酸痛,应该及时预防,虽然造成该病的原因有很多种,可是我们可以通过改善日常的生活,工作习惯来及时预防,例如要注意休息,不要太长久站立或者坐着,不能过度负重,在过度体力劳动后,可以采取做体操等的方式来改善肌肉和骨骼的劳损程度,减少和避免过大的弯腰的动作,夜间睡硬板床更加有利于椎间盘的复位。
3而对于此类的疾病,仅仅预防是不够的,很多由于职业病造成的是不可以避免的,可以选择自行的做推拿按摩,松缓肌肉紧张,减轻骨骼压力,反复发作时可以采取针灸治疗,缓解疼痛。还可以选择做腰部热敷或烤电。对于伴有炎症的,可以口服消炎镇疼药,突出较多、症状较重者可做椎间盘镜微创手术治疗。
注意事项:
对于椎间盘突出这类退行性的病变,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能够及时的应对,及早的预防,同时间还需要在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上多加注意,减少该病的诱发因素,发现后要及时的纠正,以免朝更加严重的方向发展
订阅到邮箱
温馨提示:以上经验分享由网友原创,仅供参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腰椎间盘突出热门相关
腰椎间盘突出相关药品
功能主治:消肿止痛,疏散寒邪,温经通络。本品用...
参考价格:¥16.5
功能主治:活血,通络,止痛。用于风寒阻络所致颈...
参考价格:¥26.6怎么预防腰间盘突出 如何护理腰椎间盘突出
  现在患上腰部疾病的人群有很多,很多人在上班的时候都一直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可以关注自己的健康,这样就会导致一些疾病的出现。我们都知道,如果长期保持同一个动作的话,是很容易患上腰部疾病的。
  腰部疾病的类型有很多,当你感觉你的腰部不舒服的时候,就要多运动一下了,因为长期腰部不舒服的话很有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在作怪!那么平时我们应该怎样做好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的工作呢?下面三九小编就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吧。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的骨科疾病,对很多需要用到腰部工作的人来说,这是老毛病。小编有位在实验室工作的朋友,因为长期站着做实验,腰部受损,得了腰椎间盘突出。那么,得了腰椎间盘突出应该如何护理呢?
  腰椎间盘突出来袭 如何做好护理措施
  专家指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过治疗和休息后,可使病情缓解或痊愈,但该病的复发率相当高,主要原因为:
  1、腰椎间盘突出症经过治疗后,虽然症状基本消失,但许多病人髓核并未完全还纳回去,只是压迫神经根程度有所缓解,或者是和神经根的粘连解除而己。
  2、在寒冷、潮湿季节未注意保暖,风寒湿邪侵袭人体的患病部位,加之劳累容易诱发本病的复发。
  3、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病情虽已稳定或痊愈,但在短时间内,一旦劳累或扭伤腰部可使髓核再次突出,导致本病复发。
  4、术后的病人虽然该节段髓核已摘除,但手术后该节段上、下的脊椎稳定性欠佳,故在手术节段上、下二节段的椎间盘易脱出,而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
  5、肝肾亏损未能实时增补。中医以为,肾藏精、主骨;肝藏血、主筋。肾精富足、肝血盈满,则筋骨劲强、枢纽关头机动。人到中老年,生理性性能减退,肝肾精血不敷,致使筋骨失养,久而久之,容易产生骨枢纽关头病。
  因此,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一定要做好护理措施
  1、注意卧床休息
  发病后应绝对卧床苏息1周左右,一样通常以硬板床为宜,呈仰卧位,可在腰下垫一个软垫以维持腰椎天然的生理曲度,如允许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痛苦伤心。1周后可渐渐下床做一些轻细的活动,2周后可凭据病情做一些不必要大幅度弯腰的体力活动,3-4周后可规复正常活动,但不醒目重活或剧烈活动。
  2、注意饮食调理
  每日饮食应少量多餐,富于营养,易消化而又可口。特别要注意多吃蔬菜及水果,使人体摄取丰富的维生素,并使肠道内有较多纤维素而保持水分,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
  3、注意局部热疗
  可用热水袋、频谱仪、红外线等进行局部热疗,也可热敷。如中成药跌打丸每日1-2粒,研细酒调为稀糊状外敷患处,包扎固定后,再施以局部热疗,效果更佳。
  4、注意锻炼腰肌
  急性期宜在床上开展五点支撑法锻炼。取仰卧位,以头、两肘、两足为支撑点,向上抬高身体,每次2~5分钟,每日2次。一个月后可做三点支撑锻炼,取仰卧位,以头和双足为支撑点向上抬高身体,每次4~6分钟,每日2次。完全恢复后还可开展俯卧位锻炼,先头、上肢和背部后伸,再下肢及腰部后伸,最后整个身体以腹部为支撑点后伸。
  结语:要想摆脱一些疾病的困扰,大家就要做好预防疾病的工作。现在很多人都会患上腰椎间盘突出,这样对于生活的影响是很大的。看了上述的讲解以后,希望大家平时可以多锻炼一下自己的身体,不要让疾病伤害了自己的健康!
延伸阅读:
相关阅读推荐:
错误的处理方式会让食物营养流失,这样不如不吃。
毛巾是我们家家户户必备的,如何清洗毛巾才干净呢?
黑木耳营养价值也比较高,不少人家都对它情有独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预防腰间盘突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