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介入治疗药物是否使用药物对病人的预后影响大不大?

您还可以输入字
.客服电话
&&8:00-11:30,13:00-17:00(工作日)您的位置: &
急性心肌梗死医疗保险患者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强度区域变化对远期预后的影响
优质期刊推荐500 - 内部服务器错误。
500 - 内部服务器错误。
您查找的资源存在问题,因而无法显示。株洲市中心医院& 湖南株洲& 412007
【摘& 要】目的:探讨加强护理随访对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受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共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随访指导。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加强护理随访。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评分为(88.65&12.39)分,复诊率为100.0%、坚持用药率为100.0%、合理饮食率为97.6%、坚持运动率为92.7%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4.9%,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对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加强护理随访,能够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
【关键词】护理随访;心血管介入治疗;预后;效果
  目前,介入治疗已经逐渐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是,采用介入治疗后,易出现不良心血管事件,这就会影响介入治疗效果。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后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往往与患者术后的治疗依从性、生活习惯等因素存在一定关系。因此,采用必要地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护理随访是在患者出院后继续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本次研究将我院82例接受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共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其中,观察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62.31&4.58)岁。疾病类型:急性心肌梗死共19例,稳定性心绞痛共1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共12例;对照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48~81岁,平均年龄(63.74&5.31)岁。疾病类型:急性心肌梗死共21例,稳定性心绞痛共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共11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均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随访指导。主要包括: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叮嘱患者遵医嘱按时复查,并在患者接受复查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宣教、用药指导等。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加强护理随访。(1)随访时间及方式:在患者出院后第一个月、第三个月、第六个月及第十二个月均进行随访,随访方式采用短信或者是电话的方式;(2)随访内容:①了解基本情况:详细询问患者出院后的饮食情况、用药情况以及运动等情况,回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在此基础上,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康复策略,告知患者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与护理人员联系,并确定复诊时间。②用药指导:向患者详细讲解各种药物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各种药物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强调坚持用药的重要性,叮嘱患者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与主治医生联系。③饮食指导:叮嘱患者饮食上坚持低盐、低脂及低热量的原则,告知患者适当增加一些膳食纤维及维生素;遵循少量多餐的准则,禁止暴饮暴食,告知患者应戒烟戒酒;多饮水,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出现便秘现象。④运动指导:了解患者喜欢的运动类型,以此为依据指导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等,运动的强度与运动时间应该在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的基础上,以患者耐受为宜。⑤心理指导:护理人员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应该关注患者的情绪状态,对存在担忧、焦虑及不安等情绪的患者应该予以适当安慰,鼓励患者倾诉自己内心的烦恼,从而缓解患者内心的压力,疏导患者内心的不良情绪。
1.3观察指标
  随访一年,观察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遵医嘱执行情况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其中,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的评定主要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表进行调查,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越好;遵医嘱执行情况主要包括复诊情况、坚持用药、合理饮食以及坚持运动。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数据处理,计数采取率(%),计量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s),组间率对比采取x2或者T检验,对比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评分为(88.65&12.39)分,对照组为(74.32&13.25)分。对比两组健康知识知晓评分情况,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x2=5.0581)。
  2.2 两组患者遵医嘱执行情况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遵医嘱执行情况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1。
  目前,介入治疗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种主要手段,具有良好的效果。虽然这种治疗方法能够缓解患者承受的疼痛,并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如果患者治疗后长期受到不良因素影响,则会影响临床治理效果,进而可能导致患者的病情出现恶化或者是复发[1]。临床研究资料显示[2],药物治疗、饮食结果及情绪状态等因素均会对心血管介入治疗后患者的预后效果产生影响,这就要求患者需要具有较高的遵医嘱执行的自觉性。因此,采用有效地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使患者出院后能够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护理随访主要是指护理人员对出院患者进行的访问。这种护理方式能够使患者与医护人员进行有效互动,使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进而能够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保障预后效果[3]。本次研究中,我院主要从随访时间、方式与随访内容两大方面展开随访护理。在随访内容中,主要从了解基本情况、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及运动指导等方面展开,其中,基本情况的了解使护理人员能够充分掌握患者出院后的情况,及时纠正患者存在的问题,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4];用药指导能够使患者充分掌握药物的使用方法及量,让患者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做好充分准备,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能够及时处理;饮食指导能够保障患者机体所需营养,增强患者的体质,同时还能够使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重视膳食均衡[5];运动指导能够使患者用正确的运动方式锻炼,能够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改善患者的体质;心理指导能够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以积极地心态接受治疗,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评分、遵医嘱执行情况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加强护理随访应用于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中,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增强患者的遵医嘱执行能力,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加强护理随访应用于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中,能够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1]罗淑平.围手术期护理在高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31-32.
[2]赵晓,于水,宋龄等.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的康复护理[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z1):91-91.
[3]王瑞彬.关于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低血压的护理[J].健康必读(中旬刊),):480-481.
[4]班懋洁.探讨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并发低血压的护理与体会[J].医药前沿,2015,(16):243-243,244.
[5]马艳娣.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健康宣教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12):333-333.&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脂溶性药物对老年病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