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6岁半了,前年得了两次扁桃腺炎和一次腮腺炎后颈部淋巴结肿大吃什么药没下去完,怎么办?用什么方法最快

【导读】小孩子抵抗力弱,不比大人,容易患上各种疾病,最常见的如消化不良、流行性感冒等疾病都是小孩子经常会遇上的。那么还有哪些儿童疾病需要爸爸妈妈们注意的呢?关注妈妈网百科儿童疾病专区,了解各种疾病以及治疗方法,敬请关注。
因为在幼儿时候,宝宝的肠胃发育还不完全,因此这个时候宝宝的肠胃是非常脆弱的。父母稍微出现饮食不当,就会导致宝宝消化不良甚至出现拉肚子的情况,那么在宝宝出现消化不良拉肚子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1.饮食调理当宝宝已经出现拉肚子的情况时候,一定要格外的注意宝宝的饮食,避免给宝宝食用生冷的食物,因为这样会导致宝宝拉肚子的病情。最好给宝宝食用热乎的易消化的食物,还可以选择给宝宝多喝热水。2.补水补盐因为宝宝消化不良导致拉肚子后容易导致宝宝身体的水分和盐分大量的流食,如果父母没有及时给宝宝补水补盐,就容易导致宝宝出现脱水的情况。 ...
其实消化不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经常会遇到,但是对于刚出生不久的宝宝来说,出现消化不良,真的令人非常的担心。而宝宝消化不良会持续多久呢?隔几天才能好呢?1、在新生宝宝当中,经常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现象,比方说不同程度的吐奶、或者是放屁太臭、又或者是宝宝的大便有太多的泡沫;其实那是因为新生儿对于乳糖不耐受造成的,也就是消化不良。2、大多数的新生儿宝宝,肠胃的功能都没有发育成熟,并且肠胃所分泌出来的乳糖酶,不但不能够完全的消化新生宝宝摄入的乳糖,还特别容易出现乳糖不耐受的现象;而这种现象不治疗的话,会持续很长时间。 ...
宝宝出现消化不良的现象十分常见的,所以孩子的父母不要过于的紧张。要先观察宝宝究竟有什么不适的地方,才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宝宝消化不良的症状。1、口臭:因为乳食积胃脘,就有很大可能发生口臭,尤其是早晨刚起床时的口臭和口酸都是消化不良的表现。孩子的父母会发现宝宝在早晨打喷嚏或打嗝时有很严重的口臭,这就消化不良的症状,孩子父母就要警惕了。2、没有食欲:宝宝消化不良,便会令宝宝没有食欲、胃胀、肠鸣强烈的情况,甚至只要离宝宝近一些,就会听到孩子肚子里的“咕噜”叫声。 ...
处于婴幼儿期的宝宝非常娇嫩,一次吃的太多或者太快就有可能发生消化不良的情况,有时候一个食物不对也会导致消化不良。对于这种结果,很多家长寄希望于让宝宝自愈,那么,宝宝消化不良会自愈吗?如果是因为食物不适引起的消化不良,那么只要让宝宝不再食用这种食物,消化不良的情况就会消失。如果是其他原因引起的消化不良,在不服用药物的情况下,就需要妈妈们多做一点事情来让宝宝自愈。首先,妈妈们可以用按摩的方式来减缓宝宝的不适。 ...
现今社会发展越来越进步,很多爸爸妈妈对自己家的宝宝都是一颗掌上明珠,进而就有可能导致宝宝的饮食出现过量或者不均衡的情况,就有可能导致宝宝出现消化不良,积食的症状,但是有些宝宝可能年龄不小,无法直接地告诉爸爸妈妈自己胃或者肠道不舒服,那么究竟宝宝消化不良积食症状有哪些呢?对于消化不良的宝宝们,有什么治疗方法呢?1、宝宝如果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最主要的表现通常都是溢奶,而年龄相对较大的孩子就会出现呕吐的症状。 ...
汗斑是一种很常见的皮肤疾病,很多人一到夏天就会生出汗斑来,很是影响美观,患者都希望尽快的将疾病祛除。1、现在医学上对于汗斑的治疗,绝大多数都是采用外用药物进行治疗,只有对病情严重的患者才会考虑全身用药。2、在出现了汗斑之后,可以使用外用药膏来涂抹。主要是使用激素类的软膏来进行外部治疗,也可以采用溶液冲洗的方式。在使用药物之前,患者应该先仔细地清洗患处,最好是用丝瓜瓤将汗斑表面的鳞屑祛除,然后再涂抹药物,会增强治疗效果。 ...
选择食物分类
五谷杂粮食物加工篇蔬菜/食用菌肉禽蛋/野味水果水产品/海鲜调味品饮品/饮料零食/小吃豆/乳/奶制品干果补品草药
选择适用人群
客户端下载您的位置:&&&&小儿扁桃体炎怎么推拿
小儿扁桃体炎怎么推拿
日 11:06阅读次数:23651
小儿扁桃体炎怎么推拿?小儿扁桃体炎是因为外界细菌通过 空腔,咽部,鼻腔侵入扁桃体发生炎症,小孩感染后会出现发热头痛,畏寒,食欲下降,疲乏无力,便秘等症状,缓解宝宝扁桃体炎可以使用推拿按摩的方法,推拿手法主要讲究对症治疗,下面父母不妨来学习一下这篇文章
位置:在大拇指的指甲角,大拇指指甲角旁开一分,就是这个指甲角一点点。
取穴技巧:将大拇指伸直,用另一手大拇指弯曲掐按该手大拇指甲角边缘处即是。
功效:清热利咽、醒脑开窍、解表清热,通利咽喉,苏厥开窍。
主治病症:流行性感冒、咳嗽、、气喘、发热、、扁桃腺炎、咽喉肿痛、小儿惊风、、昏厥、癫狂、脑溢血等。
手法:用指甲使劲掐一掐少商穴,可以减轻咽喉肿痛的症状,经常用拇指尖轻轻掐揉少商,,还可以预防感冒;注意掐按时力度不宜过大,以免受伤;另外,时,用拇指按压少商,以感觉酸痛为度,持续半分钟,即可止嗝。急性咽炎、扁桃体炎时,在少商处放几滴血,可有效缓解症状。
清肺经300次
位置: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手法:旋推法,以拇指指面在穴位上作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推动。
操作: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补肺经和清肺经统称为推肺经。此处选用补肺经,旋推100~300次。
清大肠经300次
位置:大肠经是食指桡侧是食指靠近拇指的那一侧面,不是食指正面(食指正面为肝经)
手法:从指根到指尖方向为清,反之为补
操作:清大肠可以润肠通便,补大肠可以稍收,但是宝宝比较娇弱,尤其溺泻与进食是宝宝们的重要的调理手段,所以姥爷不主张一味清或补,所以要清补,既来回推,如果要清,则从指根到指尖推得多些,如果要补,则指尖到指根推的多些,一般清补100-150下,再根据宝宝需要或清或补100-150下。
揉合谷3分钟
位置: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简便取穴: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拇指尖下便是此穴
以一侧拇指指腹按住合谷穴,轻轻揉动,以酸胀感为宜,每侧1分钟,共2分钟。合谷穴是全身四大保健穴之一,也是清热止痛的良穴,可以有效缓解因便秘造成的头晕、饮食不振、情绪烦躁、、痤疮和腹痛等症。
揉天突3分钟
位置:胸骨切迹上缘,凹陷正中
技巧:取穴时,可采用仰靠坐位的姿势,天突穴位于人体的颈部,当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
功效:理气化痰,止咳平喘,降逆止呕。
主治:咳喘,痰壅气急,呕吐,咽喉肿痛。
清天河水300次
部位:天河水位于掌面自腕横纹中点起,向肘部至肘横纹而止,为线型穴位。
手法:有腕横纹中点推自肘横纹,直线推动,用力咬均匀,持续20分钟。
操作:两手拇指和食、中指相对沿脊柱两旁,由龟尾部向大椎方向捏起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推进,双手搓热温热肺俞数次为止
1.捏到大椎一定要提两下。
2.到大椎后一定要向下抹。
3.第四五遍尾椎第一把就要提,提到肋骨就不要提了。
4.捏完五遍后,要用手掌从上向下来回搓几遍,令其后背发红发热。
5.最后还要在尾骨上拍三下
小儿扁桃体炎按摩指导
一个疗程5—7天,对于急性扁桃体炎基本上可以痊愈。如果迁延日久、反复发作,出现肺肾阴虚证的症状,在清肺经、清大肠经、掐少商等基础上再加上经300次、运内劳宫30次、推涌泉300次、按揉肺俞、肾俞各1分钟。
伴有咽痛,咳嗽的,可脚底按摩
对于风热咳嗽,并同时伴有咽痛、扁桃体发炎的孩子可以运用脚底按摩的方法,同样可以起到治疗的作用。具体的做法是:
一、搓孩子的脚心,一只脚搓30下,上下来回搓。
二、每个脚趾都上下按摩20~40下。
三、重点按摩双脚背面(不是脚底,大拇趾根部两侧的部位,这个部位就是扁桃腺的反射区,只要扁桃体发炎时,这个部位就会很疼,所以很容易找到,左、右大脚趾都要按摩,一只脚趾按摩5分钟,两个大脚趾共按摩10分钟)。
重点按摩扁桃腺反射区后,孩子咽喉肿痛的现象会明显减轻,按摩后要及时给孩子多喝温开水,也可以喝放了一点的淡淡的盐开水。一天坚持给孩子按摩两次,再配合食疗,孩子的病会很快痊愈的。
小儿扁桃体炎的食疗方
鲜萝卜1个,青果10个,少许,共煎水代茶饮。
南瓜花50克,鲜芦根60克,水煎服,每日2次。
丝瓜1个,海带30克,蒲公英30克,共煎汤饮服,每日1次。
鲜苋莱30~60克,切碎,水煎,酌加白糖或,并以水淀粉勾芡服食。
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家庭护理
1.扁桃体一般3~10岁时最大, 10岁以后逐渐萎缩,因此儿童时期的扁桃体炎是防治的重点。
2.加强锻炼,特别是冬季,要多参与,使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增强,减少扁桃体发炎的机会。
3.保持口腔清洁,吃东西后要漱口。
4.急性扁桃体炎多为细菌感染所致,特别是化脓菌,如链球菌、金黄色球菌等,因此必须使用抗生素,其中青霉素类最有效,根据炎症的轻重程度可选择口服或静脉注射。
5。慢性扁桃体炎或扁桃体肥大可作扁桃体切除,现在多采用扁桃体快速挤切术,手术时先在病儿嘴内喷表面麻醉药,稍等一会儿,病儿的咽部感觉就会迟钝,再让他躺在床上,医生使用一种叫挤切刀的器械,在病儿张口的一瞬间就能将扁桃体全部切除。手术十分迅速,病儿还未感觉疼痛,手术就完成了,病儿一直清醒,所以能马上吃冷食,目的是促进血管收缩,预防术后出血。手术不需住院,术后门诊观察1~2小时便可以回家。
6.术后1~2周内吃半流质饮食,如面片,鸡蛋糕。
7.手术切除以后并非完事大吉,还能再得咽炎。所以理想的方法是尽量不切除。扁桃体炎------处方集
我的图书馆
扁桃体炎------处方集
  1.风热外侵  证候表现 急乳蛾初起,咽痛,轻度吞咽困难,伴发热、恶寒、咳嗽、咯痰等症,咽粘膜充血,扁桃体红肿,未成脓,舌苔薄白,脉浮数。   辨证要点 发热恶寒,咽喉疼痛,乳蛾红肿,但无明显脓点,舌边尖红,舌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主方 疏风清热,消肿利咽。银翘散加减。  方药运用 常用药:金银花、连翘、桔梗、牛蒡子、木蝴蝶、薄荷(后下)、山豆根、甘草等。热邪重者加黄芩、赤芍;表证重者加荆芥、防风;扁桃体上出现白色不易拭去的脓性膜者,为毒入血分,加生地、绿豆衣;红肿明显者加丹皮、黄菊花;大便干结者加瓜蒌仁、生大黄。  可配用冰硼散、珠黄散或桂林西瓜霜外吹局部患处。   若咳嗽严重者,亦可使用桑菊饮治之。药用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后下)、桔梗、芦根、生甘草等。  2.胃火炽盛  证候表现 咽痛较甚,吞咽困难,身热,口渴,大便秘结,咽部及扁桃体充血红肿,上有脓点或脓肿,舌红,苔黄,脉滑数。  辨证要点 发热不退,口渴多饮,乳蛾明显红肿,或者有黄白色脓点,易剥离,口臭,大便秘结,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  治法 主方 泄热解毒,利咽消肿。清咽利膈汤加减。  方药 运用 常用药:银花、连翘、栀子、黄芩、牛蒡子、玄参、桔梗、薄荷(后下)、生大黄(后下)、生甘草、玄明粉(冲).等。若表热未清者加荆芥、防风;颌下臀核肿痛者,加射干、瓜蒌、浙贝母以清热化痰散结;高热者加石膏(后下)、天竺黄、黄连以清热泻火;服药后大便溏薄或腹泻者去生大黄。  如肿痛甚者,可含服六神丸。  3。肺肾阴虚  证候表现 咽部干燥、灼热,微痛不适,干咳少痰,手足心热,精神疲乏,或午后低热,颧赤,扁桃体暗红、肿大,或有少许脓液附于表面,舌红,苔薄,脉细数。   辨证要点 多为午后发热,咽部发干,乳蛾暗红肿大且表面不平,精神疲惫,干咳少痰,手足心热,舌质红,舌苔少,脉细而数。  治法 主方 滋阴降火,清利咽喉。知柏地黄汤加减。  方药 运用 常用药:知母、黄柏、生地、连翘、丹皮、玄参、马勃、麦冬、玉竹等。  乳蛾红色转淡,但肿大不消,加浙贝母、复枯草、赤芍、虎杖等以化瘀活血消肿。   本证若以肺阴虚症状为主者,可用养阴清肺、生津润燥的养阴清肺汤加减。常用药:    玄参、生地、麦冬、丹皮、川贝母、白芍、石斛、枳壳、连翘等。  尚有一种痰瘀热结型乳蛾患儿,证见双侧或单侧扁桃体肥大,无明显充血的现象,感受外邪后会急性发作,出现扁桃体明显充血,甚至化脓,常反复发作。治应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方用清胃散加减.常用药,升麻、赤芍、丹皮、夏枯草、僵蚕、浙贝母、全瓜蒌、射干、玄参、牡蛎等。兼有肺脾气虚,乳蛾常反复发作者,又当用玉屏风散合生脉散加味,兼有扶助正气,防止外邪引起慢性炎症急性发作的作用。  (其它疗法)  一、中药成药  1.银黄口服液 用于急性乳蛾风热外侵证。  2.小儿热速清口服液 用于急性乳蛾之发热重者。&  3。抗病毒口服液 用于急性乳蛾初起。  4。双黄连口服液 用于急性乳蛾之冒火炽烈者。  5.金果饮 用于本病肺阴伤证。  6.六神丸 用治咽喉肿痛严重者。  二、单方验方  1。野菊花、白花蛇舌草、地胆头、崩大碗、白茅根各15g,水煎服,日1剂。用于风热外侵证。  2。山豆根lOg,锦灯笼12g,水煎服。用于胃火炽盛证.  3.蒲公英、土牛膝根,板蓝根各15g,七叶一枝花12g。任选用其中1—2味,水煎服,日1剂。用于胃火炽盛证。&  4。牛蒡子、昆布各6g,海藻9g,水煎服,曰1剂。用于虚火乳蛾。  三、药物外治  1。冰硼散 外吹病灶。适用于咽喉红肿,疼痛较轻者。  2。珠黄散 外吹。适用于咽喉红肿较甚,疼痛较剧,或喉核有脓点者。  3。锡类散 外吹。适用于乳蛾溃烂。  4.复方冬凌草含片 含化。每日4—6次。用于乳蛾未化脓者。  5。双黄连粉针齐 水溶后超声雾化吸入,每次1支,加水6ml溶化,作超声雾化吸入,每日1次。对各期乳蛾均适用.  四、食疗方药  1。胖豆茶 胖大海2—4枚,山豆根1—3g,白糖少许。胖大海、山豆根用沸水浸泡,待胖大海完全发大,将药汁倒出,加白糖少许,冷却后频频饮用,慢慢咽之。 .  2.丝瓜冰糖饮 丝瓜200g,银花15g,冰糖30g。将鲜嫩丝瓜洗净,切成小段,入银花、冰糖共放锅内蒸,滤汁饮用,每日1次。  八、西医疗法  1,急性扁桃体炎  (1)对合并细菌感染,可给予抗生素治疗,给药须足量、足疗程。首选青霉素,每日5—10万U/kg bw,肌注或静滴。或红霉素每日20~30mg/kg bw,静滴。  (2)封闭疗法:青霉素20~40万U溶于o.5%一1.o%普鲁卡因溶液6~8ml中,分别注射于两侧扁桃体周围(注射前先皮试),每日1次,3—4次为1个疗程。  2.慢性扁桃体炎 一般治疗及抗菌药物使用同急性扁桃体炎,其它疗法如下:  (1)封闭疗法 用含95%无水酒精的o.5%普鲁卡因注射于扁桃体的上、中、下3个部分,每次每侧2—3ml,每周2次,3次为1个疗程。1O%一30%的硫代硫酸钠2ml注入两侧扁桃体,能增强机体功能。  (2)手术疗法 适应证:①扁桃体局部疾病:有反复发作急性扁桃体炎病史;扁桃,体极度肿大,妨碍吞咽、发音、呼吸者;扁桃体肿大,咽部唾液蓄积,夜间阵发性咳嗽,严重者伴有气管、支气管炎者;扁桃体隐窝内尚存酪状物;扁桃体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或白喉带菌者,抗菌治疗不能消除者。②病灶型扁桃体炎引起全身性疾病如风湿热、风湿性心脏病、关节炎、急性肾炎、长期不明原因的低热,又能排除其它内科疾病者.以上各种情况,在炎症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可施行扁桃体摘除术治疗.  (预防护理}  一、预防  1。平时注意体格锻炼,多做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2.注意随气温变化为小儿增减衣被,尽量避免与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接触。   3.注意口腔卫生,教育小儿养成刷牙漱口的个人卫生习惯.  二、护理  1.保持病室空气流通及适当温度。  2。高热者应配合物理降温措施。  3.患儿的饮食宜清爽,忌荤腥发物,以防助长邪势。  4.做好口腔护理。可用银花甘草液漱口,每日3—6次。   另外,应积极治疗急性扁桃体炎,防止迁延成慢性或变生它病。  孙升云---消蛾汤--小儿急乳蛾56例,药用金银花lOg,黄芩、连翘各5g,鱼腥草9g,芦根、蝉蜕、荆芥、柴胡各6g,木蝴蝶、生大黄(后下)各3g,水煎分3—4次口服,日l剂,治疗过程中不配合西药和中成药。总有效率为96.4%。高热加葛根6g,水牛角20g;咳嗽加地龙6g,桔梗5g。盖欣--清咽汤治疗小儿慢性扁桃体炎,其药物组成为:赤芍6~20g,生地10~--20g,麦冬10一15g,桔梗6~lOg,牛蒡子5—9g,黄芩6—9g,银花10一15g,山豆根3—9g,半夏3—6g,板蓝根10—15g,甘草3—6g。共治疗小儿慢性扁桃体炎55例,其中痊愈47例,占85.5%,好转8例,占14.5%。具体用法是:急性发作期,患儿高热,扁桃体Ⅲ。肿大,甚则化脓,在基础方上加生石膏15—20g,银花30g,板蓝根15~30g;慢性期低热,充血不甚时,基础方服15-30剂,若患儿控制在月内不发热,扁桃体明显缩小,可在基础方上加黄芪、防风、党参、砂仁以治之。吕云钊--大黄牡丹汤加味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方药为:大黄3—6g,芒硝(冲服)3—4g,桃仁、连翘各6g,丹皮、黄连各4g,冬瓜仁、金银花各]Og,甘草3g。若伴惊厥者加钩藤6g,全蝎3g,腹痛者加木香(后下)5g,延胡索4g;颌下淋巴结炎者加山甲3g,夏枯草9g。50例全部治愈。C7,孔建军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50例,运用清热消肿汤,其药物组成是金银花、连翘各6—18g,板蓝根6一15g,蒲公英3—12g,山豆根、生大黄(后下)、生甘草各3—6g,芦根5—15g,薄荷(后下)、射干、牛蒡子、苦桔梗各3—9g。热甚加七叶一枝花、钩藤、僵蚕;化脓加生薏仁、夏枯草。日l剂,水煎3次,取液100—300ml,加矫味品,少量频服。对照组50例,用青霉素每日2.5—5万U/kg bw,静注或静滴。发热予物理降温或用阿司匹林5一lOmg/kg bw,口服。均以7日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和96%,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刘美玲应用普济消毒饮加味治疗小儿扁桃腺炎60例,其药物组成为:黄芩、黄连、甘草、玄参、柴胡、桔梗、连翘、板蓝根、马勃、牛蒡子、薄荷、乳香、赤芍、丹皮等,剂量根据年龄酌定。化脓者加穿山甲。日1剂,水煎服。治疗60例,治愈5l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朱玫运用泻心汤加味治疗小儿乳蛾54例,其中速效14例(25%),显效27例,占49%,有效12例,占22%,总有效率为96%。基本方是:黄芩lOg,黄连3—5g,大黄1—4g,玄参15g,升麻lOg,山豆根12g,炙甘草6g。高热加生石膏12—20g;心烦口渴加灯心6g,栀子lOg;便干加枳实lOg;发惊加钩藤(后下)10g。(1”陈汝润等应用单味生大黄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82例,效果良好。具体用法是用生大黄10—15g(小儿酌减),用开水泡药,水量150ml左右,待不烫时饮之。间隔2—3小时再泡第2、第3汁,代茶饮用。  于建敏运用蝎尾粉,用蝎尾2条研粉。分置于两块胶布上,贴敷双侧人迎穴,日1次,疗效较好。王幼娟应用《理瀹骈文》的三黄青黛散,贴敷颈部,治疗小儿乳蛾,总有效率90%。其具体做法是:用黄芩、黄连各10g,蒲黄、寒水石各6g,青黛、芒硝、元明粉、儿茶、雄黄、硼砂、五倍子各3g,枯矾、薄荷、生甘草各2g,牛黄、冰片各lg,共研细末,用适量甘油调成糊状,取如桂圆大为膏,敷在颈部两侧“水突穴”上,每日一换。【乳蛾汤】宋祚民,《名医治验良方》【组成】荆芥6克,薄荷10克(后下),生石膏18克(先煎),知母、炒山栀、桔梗、牛蒡子、石斛各6克,元参、天花粉各10克,马勃1.5~3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功用】祛风清热,养阴散结【主治】小儿乳蛾高热【加减】扁桃体紫赤者,加丹皮10克,赤芍6克;已化脓者,加蒲公英、紫花地丁各6克或金银花、连翘各10克;咽肿痛剧者加山豆根5克或锦灯笼6克;音哑,加凤凰衣6克或蝉衣6克,木蝴蝶6克;只肿不红,加夏枯草、橘叶各5克;大便秘结者,加瓜蒌10克,元明粉3克(冲服)或生军1.5~3克(用开水泡兑服);余热不尽有低热者,加玉竹10克【疗效】临床屡用,屡建殊功【附记】本方名为笔者拟加。验之临床,效果甚佳乳蛾案 徐小圃身热五日,汗微头疼,四肢微凉,乳蛾白腐,舌苔白腻,不引饮,脉浮数。寒湿交阻,治以温化。川羌活9g 川桂枝3g 川厚朴3g 焦茅术9g 桔梗4.5g 牛蒡子9g 射干4.5g 轻马勃3g(包) 蝉衣4.5g 玉枢丹0.3g(另吞)复诊服药3剂后,诸症悉除,以六君子汤加味善后而愈。《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乳蛾中医怎么治疗易某某,男,18岁,日入院。咽喉部疼痛,痛引左耳,恶寒发热,恶心呕吐,服红霉素治疗,病无好转。咽部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左侧有脓性分泌物少许,舌红,胎黄,脉数。体温38.9℃,血白细胞18,200/立方毫米。&治宜疏风清热,解毒利咽。&处方:黄芩、玄参各15克,连翘、牛子、板蓝根、金银花、竹茹、黄连各10克,薄荷、甘草、马勃、僵蚕、桔梗各5克,蒲公英20克。&两剂后体温降至正常,食后不呕,扁桃体消肿,脓性分泌物消失,血白细胞降至8,700/立方毫米,续服原方3剂病愈出院。辛凉宣肺疗乳蛾徐某,女,22岁。慢性扁桃体炎、咽炎反复发作3~4年,现咽干、咽痛、头痛一天,舌淡暗,苔白,脉细缓。咽部检查:双扁桃体暗红肿大Ⅰ度,咽后壁淋巴滤泡散在性增生,咽黏膜暗红。处方:藿香12克,荆芥3克,桔梗12克,僵蚕12克,蝉衣9克,射干15克,连翘15克,生甘草3克。两剂后诸症皆失,遂应要求开了平时泡水喝的中药预防。随访3年,发作亦明显减少,发作时即用该方2剂,屡试不爽。&仙方活命饮加减治急乳蛾【病例】男&&3岁半,日初诊,患儿发热咽痛2天,2天前在托儿所感冒发热(T 38℃),自诉喉咙痛,服“双黄连”“蒲地兰”等未能控制,昨晚体温上升至39.5℃,今日咽痛更甚,发现双侧扁桃体均已化脓,故来就诊。& & 刻诊患儿全身肌肤灼热无汗(T39.2℃),咽喉疼痛,扁桃体III度肿大,有黄白色脓性分泌物,不思食,饮水亦少,大便干结,已3日未解,小便黄少,咽红,舌质红,苔白黄,脉滑数。查血常规:白细胞(WBC)16.8X109/L,中性料细胞(N0.80),淋巴细胞(L0.20)。& &西医诊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中医诊断:急乳蛾【治则】拟清热解毒,排脓消肿法,用仙方活命饮加减:【处方】金银花10g& &连翘10g& & 赤芍6g& &黄芩10g& &黄连6g& &蒲公英10g& &天花粉10g& &皂角刺6g& &桔梗10g& &生大黄(另包煎,兑服,泻下稀软便即停)10g& &玄明粉5g(冲服),生甘草6g &&水煎服3剂10月27日复诊,服上方1剂后,大便即通,热势顿减,服完3剂,现不发热,喉核无脓,咽喉不痛,但喉核尚肿大,遂以银翘马勃散加减善后治疗。【说明】治疗风热乳蛾,除内服药外,尚可配合吹喉药外吹喉核,如咽喉红肿疼痛较轻,可用冰硼散、西瓜霜;红肿较甚,疼痛较剧或有脓点者,可含服六神丸;乳蛾溃烂者可用锡类散。乳蛾宁方二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处方】菊花15克、薄荷10克、双花20克、连翘20克、山豆根20克、石膏25克【用法】水煎服【功能】清肺胃郁热,荡涤湿热【主治】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加减】头痛加防风、荆芥各10克;&&&&&&& 便秘加大黄、玄明粉咽喉消肿汤治疗乳蛾(急性扁桃体炎)或扁桃腺周围脓肿【处方】金银花30克,山豆根12克,硼砂1.5克(研冲)、生甘草9【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病重2剂,日服3~6次【功能】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主治】乳蛾(急性扁桃体炎)或扁桃腺周围脓肿【加减】若热毒甚者,加板蓝根、蚤休;& & & & 口渴甚,加麦冬、芦根、天花粉;& & & & 小便黄赤,加木通、白茅根;& & & & 咳嗽,加马兜铃、浙贝母;& & & & 大便秘结,加生大黄、芒硝;& & & & 兼表证者,加荆芥、防风、薄荷;& & & & 兼阴虚者,加玄参,生地;& & & & 扁桃体周围脓肿,加板蓝根、蒲公英、大青叶;& & & & 脓成者,可加用皂角50克煎水,趁热入壶内,张口对壶嘴熏蒸咽喉患部,冷了再煎再熏,一日连熏蒸3~5次,熏后再用锡类散〔犀牛黄0.35克,冰片、珍珠母各0.1克,人指甲0.15克,象牙屑(焙)0.1克,青黛0.2克,壁钱(焙)20个(土坯砖上者佳,木板上者不可用),共研细末〕,每取少许吹患部【说明】三十多年来用本方加减,治疗急性乳蛾和扁桃体周围脓肿甚多,疗效均属满意,治愈率均在80%以上。治疗期间、忌烟、酒、辛辣、油炸和鸡、虾等辛热发物【来源】程爵棠,《湖北中医杂志》沈少功第五案 乳蛾发热病史:王童,男,8岁,初诊节气,雨水。& &&男孩王童,平素饮食不节,零食无度,消化不良,经常咽痛。两天前淋雨,发热不退,咽喉肿痛,痰粘难咯,不思饮食,便干尿黄。门诊求治,试表38.5℃。扁桃体Ⅲ度红肿,满布脓点,面黄肌瘦,舌苔黄腻,质见深红,脉象滑数。& &&讲解与互动:& &&这么一个病人,男孩,才8岁。怎么办?用什么药?中医你把辨证要是搞好了,儿科、外科、皮肤科都能治,效果都会很好。什么药?& &&学生:“用保和丸和银翘散,行嘛?”& &&可以用保和丸。保和丸是个基础。& &&学生:“用升降散。”& &&也可以,这个思路。先辨证你给他辨好。这是什么病?再考虑方子。你看里面有痰,痰是粘的,很难咯出来,嗓子痛的,小便是黄的,大便是干的,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数。平常饮食就不好。首先你得看出来有痰。看出来没有?当然这是广义的痰,他假如有咯痰,也就是狭义的痰,反正有痰,祛痰是毫无意义的。有火你看出来没有?没问题吧?或者痰浊化热,而且热毒往上走,一个往上,一个往下。往上嗓子痛,往下小便黄、大便干。那这琢磨琢磨方子,把辩证搞清楚了,方子就好办了。用什么方?扁桃腺炎,我讲过一个经验方,你还记得吗?& &&学生:“用抗链丸。方子可以用:金银花、连翘、蝉衣、薄荷;大便干我好用制大黄;尿黄可以用点车前草和栀子这一类的药;用保和丸里面的山楂、莱菔子;葶苈子也可用点;茯苓、陈皮得用。”& &&你还记得我一个散剂,吹嗓子的。记得吗?& &&学生:“记得。”& &&用什么药磨粉?几个药磨粉?& &&学生:“四个药。”& &&完后对着他嗓子一吹,吹在嗓子里,外用的一个散剂,治扁桃体炎相当有效。这个思路都可以呀,但你一定要注意这是个孩子,他本来消化不好,你用的苦寒药就适可而止,尽量不用苦寒伤胃的药。& &&学生:“加焦三仙这一类的,完后加点扶正的白扁豆这一类,可以加点薏米。”& &&孩子他不一定扶正。因为他消化不好你扶正了没用,才8岁呀。& &&学生:“我就能想这些了。”& &&还是你想的对,首先要消化。他本来就消化不良,所有的儿科病你印象很深了。儿科病以保和丸为基础,这绝对是提高疗效的一个法则。然后再看这个病人消化不好的用保和丸更对;就是消化好了,你也要想到用保和丸打基础。然后考虑热毒,即上炎又下注,清热毒。但想到孩子的脾胃比较弱,不要用太苦寒伤胃的药。这几个原则定好,你的方子就很快出来了。& &&脉案:& &&王童8岁,饮食无度,消化不良,面黄肌瘦,不慎雨淋,发热咽痛,体温38.5℃,痰黄且稠,脘胀纳呆,便干溲黄,乳蛾红肿,苔腻质红,脉象滑数。乳蛾之热毒上炎,正如《疡科心得集》所言:“夫凤温客热,首先犯肺,化火循经,上窜入络,结聚咽喉肿如蚕蛾”。治当泻火解毒,投经验方“抗链丸”加味。& &&处方:& &&金银花10g & &连翘10g & &桔梗10g & &车前草15g & &板蓝根15g & &生甘草5g &&&野菊花10g &&&玄参5g & &云苓10g & &陈皮10g &&&莱菔子10g & &草决明15g &&&葶苈子10g &&&大腹皮5g &&&焦三仙30g & &僵蚕10g& & &&结果: &&&&&上方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兑一匙蜂蜜,3剂后热退,痰出咳止。咽喉肿痛缓解,仍有便干尿黄。小孩喝药怕苦,千万别放白糖,放蜂蜜。& &&上方加全瓜蒌30g、生薏苡仁10g&&射干5g,连服一周。咽喉肿痛解除,食纳增加,二便通调。嘱服加味保和丸午晚餐后各10粒,巩固其效。& &&按语:& & 1、泻火解毒选用银翘、板蓝根、野菊花,小儿脏腑季娇嫩加之素体消化不良,故用云苓、陈皮、莱菔子、焦三仙,即健胃又防苦寒伤胃,儿科消导取效当首选。& &&小儿甭管什么病,先要消导。消化不好的更要消导,消化好的孩子加消导也提高疗效,这是一个通则。& &&2、通腑至关重要,葶苈子、草决明、大腹皮,即祛痰又通腑,配以车前草分利二便,便于热毒外排。& &&3、僵蚕、射干、玄参、桔梗、生草均为利咽消蛾的特效药。因为这个病案是个孩子,不是孩子还有一个好药就是露蜂房。梁彦 主治急慢性扁桃体炎方组成:金银花10~15克,连翘15克,杏仁10克,黄芩10克,荆芥(或荆芥穗)10克,竹叶10克,薄荷10克(后下),桔梗10克,板蓝根15克,牛蒡子10克,甘草10克,赤芍10克,野菊花30克,地丁30克,柴胡10克。功能:清散风热,解毒散结。主治:主治急慢性扁桃体炎等。用法:水煎服,每剂2煎,每煎200毫升,口服,每日2次。加减:高热者加生石膏、白茅根,重者加羚羊角粉;红肿明显者加夏枯草、蒲公英;慢性肿大者加皂角刺、莪术、浙贝母,不消者加穿山甲;痰多者加法半夏、浙贝母、紫苏子、葶苈子;便秘者加大黄;咳嗽重者加百部、枇杷叶;积滞重者加焦山楂、莱菔子;慢性期酌加茯苓、白术、生山楂、生山药调理脾胃,不宜多加参芪之品,以防小儿阳气过盛使病情反复。临床应用:本病急性期证属邪盛,截病宜速,清热解毒之品须重用,否则病重药轻,难以奏效。西医以抗生素治疗,虽发热减轻或体温恢复正常,扁桃腺轻度缩小,但质硬长期肿大,易于复发。其原因,与中医“寒郁”接近,即毒热内盛过用寒凉,毒热不能散出郁而成结。故以宣散之法,透邪外出,以防“闭门留寇”之患,医者宜多加注意。(北京市中关村医院 吴名/整理)1.清热解毒合剂&[主治]功能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主治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组成]生石膏25克(先煎)、玄参10克、板蓝根10克、儿茶5克,水煎服。幼小患儿可予3~4次分服。&[疗效]应用153例,显效(咽部充血红肿明显减轻,3天以内体温降到正常,脓性分泌物消失)120例,占78.4%;有效(咽部充血减轻,3天以内体温基本正常,脓性分泌物减少)19例,占12.4%,效差(咽部充血减轻,6天以内体温下降到正常,脓性分泌物减少)11例,占7.2%,无效(症状无改善,整个病程超过1周以上者)3例,占2%。&[来源]北京中医学院东直门医院小儿科。&[备注]本方辛凉清解,酌加收敛去腐之品。方中玄参味咸微苦,能滋阴凉血,清热解毒,对郁火冲喉、烦热咽腐,奏效甚捷;生石膏性味辛寒,凉血能散,清肺胃之热,通腑泻火;板蓝根性味咸寒,能凉血解毒,清利咽喉;儿茶味苦,能清,有解毒去腐之功。收湿泻热,生肌止血。&本方在临床上使用,不但药味少服用方便,而且易为小儿接受,在疗效上能得到保证。本方治疗急性扁桃体炎,退热效果快,体征改善明显,故得到满意效果&2.石膏三根汤&[主治]清热利咽,消肿止痛。主治急性扁桃体炎。&[组成]生石膏120克、麻黄6克、桂枝6克、板蓝根30克、山豆根10克、芦根15克、桔梗10克、生甘草6克,每日1剂,两煎分3次服,重症可1日服2剂。小儿酌情减量。&[疗效]应用36例,全部于3日内退热,咽喉肿痛消失。服药1剂热退者10例,服药2剂热退者16例,平均退热时间2天。[来源]河北大学医务室石英秀。&[备注]临床上有些患者风热表证不明显,往往以咽喉肿痛、高热不退为特征。咽喉为肺之门户,肺热除则咽喉自利,故方中重用石膏清解肺热,虽4-5岁小儿亦可用50~60克,故配小量麻黄、桂枝稍发其汗,疏松玄府,宣通肺气,以助石膏逐热外出。麻黄、桂枝其性虽温,但因生石膏量大,所以并无温阳助火之弊;板蓝根、山豆根、桔梗、甘草解毒利咽;芦根甘寒多液,滋阴润肺,合而用之,共奏清热解毒、利咽上痛之功&3.通泻利咽汤&[主治]清热解毒,利咽排脓。主治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组成]生大黄6~10克(后下)、软柴胡6-9克、淡黄芩6-9克、金银花10~15克、连翘壳10~15克、射干10克、夏枯草10克、蒲公英10~15克,水煎服。&[加减]表热盛者加薄荷叶,里热甚者加生石膏、川黄连。&[疗效]应用52例,痊愈(经治1天热即见退,临床症状改善,3天之内热退身凉,临床症状及扁桃体红肿和脓性分泌物等均消失者)46例,好转(经治1天发热渐退,临床症状改善,但3天内热未退尽,扁桃体仍有轻度肿痛者)4例,无效(经治1天热势不减反增,临床症状未见改善,扁桃体红肿继续扩大者)2例,总有效率为96.2%。&[来源]福建省龙溪地区中医院戴舜珍等。&[备注]本方中生大黄泻火通腑,清热解毒,黄芩、银花、连翘、蒲公英清热解毒,疏风散热,利咽消肿;射干、夏枯草、柴胡软坚散结,利咽排脓。诸药共奏泄热解毒,利咽通腑,排脓散结之功,故收到良好的效果。但素体脾虚而便溏者当慎用&4.乳蛾汤&[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排脓。主治咽喉疼痛,扁桃腺红肿、脓点,颌下淋巴结肿痛,伴高热、口渴等症。&[组成]柴胡10克、葛根18克、板蓝根12克、杏仁10克、山豆根10克、桑时10克、天花粉12克、白芷10克、丹皮10克、生甘草6克,水煎,频频饮服。儿童酌减量。[加减]热毒壅闭证加枳壳10克、连翘10克、金银花10克;肺胃蕴热证加厚朴10克、防风10克、连翘10克。&[疗效]应用43例,服药1天退热、3天脓点消失者11例;2天迟热、5天脓点消失者22例,3天退热、6天脓点消失者10例。&[来源]云南省昆明冶金机械厂卫生所高炬。&[备注]本方中柴胡、粉葛根清泄少阳,生津,板蓝根、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桑叶、白芷疏风解表,化痰止咳;杏仁、丹皮凉血祛瘀,通腑泻火;天花粉养阴生津,利咽,生甘草配板蓝根、山豆根加强其清热解毒作用,也是调和诸药之品。故治疗本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在临床中可根据临床表现的变化,再配伍其它药物,以加强本方的功效。中药煎剂治疗急性热病,尤其是咽喉一类疾病,服药时要频频服,使药物的作用直接到疾病部位,起到治疗效果&5.扁桃体汤&[主治]清热解毒,利咽止痛。主治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组成]九里明12克、一点红9克、射干6克、甘草6克,水煎服。&[加减]若高热者加山芝麻9克、野菊花9克、青蒿6克或生石膏20~30克;抽搐者加钩藤6克、蝉蜕6克;大便秘结者加大黄6克,伴化脓者加炎秤根6-9克、玄参或马勃6-9克。&[疗效]本方治疗51例,其中治愈(体温降至正常并稳定在2天以上,扁桃体红肿消退,脓点消失,精神与饮食恢复正常,血常规检查恢复正常者)43例,好转(体温降至正常,脓点消失,肿大的扁桃体缩小,但未完全消退,或扁桃体红肿消退,脓点消失,血常规正常,但仍有低热者)7例,入院治疗1天自动出院者1例。&[来源]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院儿科王振熹。&[备注]本方中九里明、一点红清热解毒,利咽消肿,射干、甘草利咽止痛;热甚加山芝麻、野菊花,旨在增强清热解毒之功。本组病例用本文治疗疗效尚称满意,未发现任何副作用6.青乳紫草汤&[主治]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主治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组成]青黛3克、乳香9克、紫草9克、白芷4.5克、五倍子9克、寒水石9克,水煎服。&[加减]咳嗽加白果9克、紫苑9克、百合9克、乌梅9克、木瓜9克;恶心呕吐加竹茹9克、厚朴9克、丁香1.5克;胃纳差加草蔻3克、砂仁3克、神曲9克、焦山楂9克,口疮加通草3克、金果榄9克;烦躁加钩藤9克、竹茹9克;抽风加益元散9克、钩藤9克、木瓜9克。&[疗效]治疗55例,治愈(烧退,咽与扁桃腺红肿消失)49例;其余5例服药后加用庆大霉素而治愈;无效1例。&[来源]煤炭部第一建设公司医院吴彤等。&[备注]本方配伍以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为大法,方中青黛、寒水石、五倍子清热解毒;紫草、乳香活血凉血,白芷疏风解表。在风热乳蛾的发病过程中,热毒和肺胃之火虽然是关键所在,然而脉络瘀阻亦不可忽略,至于扁桃腺的肿大也说明有瘀血停留,导致乳蛾疼痛。因此,在治疗风热乳蛾时加用活血化瘀之品,其效果亦甚为理想。本方选用了一些很少彼人用于治疗乳蛾的药物,如青黛、寒水石、乳香、白芷而又获效显著。在用药方面,不应完全局限于传统的用药习惯,而可以根据中医理论大胆地扩大临床用药范围,以达到药到病除之效果&7.蒲苇汤&[主治]泻火解毒,养阴活血,清肺止咳。主治急性扁桃体炎。&[组成]蒲公英30克、苇茎30克、薏苡仁30克、冬瓜子30克、玄参30克、紫花地下30克、桃仁12克、生石膏(先煎)60克、甘草10克,水煎25-30分钟,日服3-4次。小儿酌情减量。&[加减]大便干结加生大黄(后下)12克,咽红肿加射干、马勃。&[疗效]应用94例,显效(4天内症状完全消除,咽部充血及扁桃体红肿等消退,隐窝无脓性分泌物)70例,有效(6天内症状消失,咽部充血及扁桃体红肿等基本消退,隐窝基本上无脓性分泌物)12例,无效(6天以上未见好转或好转不明显)12例。有效率为87.2%。&[来源]广东省湛江地区中医院林树芳。&[备注]咽喉为肺胃之门户,为诸经脉所络,但一般发病属肺、胃、肾三经为多。本组病例多为青少年及幼儿,阳盛者居多。本方治疗泻火解毒,养阴活血,清肺止咳同时进行。胃气直透咽喉,故阳明之火为最盛,宜以生石膏为主,本组治法正体现了这种观点。以大剂量苇茎、石膏、玄参直清肺胃之郁热,用大黄苦寒,荡涤胃肠实热,清泻同用,急折上冲的火毒,同为主药;辅以足量的地丁、蒲公英清热泻火,加强主药清热解毒之功;桃仁活血凉血,冬瓜子、苡仁清热养阴排脓,促使热、瘀、痰消散,热清阴复,共为佐;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为使。故收到其显著的效果。&8.消蛾合剂&[主治]功能疏风解表,清热利咽。主治急性扁桃体炎。&[组成]蒲公英10克、夏枯草10克、连翘10克、板蓝根10克、前胡5克、桔梗5克、黄芩5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疗效]应用308例,痊愈(服药3天以内症状全部消失者)288例,占93.5%;好转(服药3天症状基本控制者)19例,占6.2%;无效(服药2天症状好转不明显)1例,总有效率为99.7%。&[来源]福建省龙溪地区中医院张超景。&[备注]本病由外感风热邪毒,结于咽喉所引起。本方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功,方中蒲公英、板蓝根、连翘、甘草能泻火,解毒利咽,消肿止痛:夏枯草、桔梗软坚散结,化痰排脓;前胡、黄芩疏风解表,化痰止咳。但应根据病情轻重与症型的不同适当加减。临床实践证明应用中医药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效果是令人满意的。本组服药3天,其症状全部消失288例。中药的治疗特点具有退热快,疗效好,局部症状明显改善。小儿易虚易实,用时应注意中病即止,服药期间应避风寒,以兔重感外邪。&9.苏危汤&[主治]功能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主治急性扁桃体炎。&[组成]桔梗6克、山豆根3克、荆芥穗3克、防风3克、甘草3克、玄参5克、升麻2克、竹叶2克,水煎服。&[加减]扁桃体化脓溃烂者加金银花6克、蒲公英6克、鱼腥草6克;发热、口渴加生石膏9克,扁桃体肿大明显者加僵蚕5克、山慈菇3克。&[疗效]应用50例,显效3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合并它症),总有效率为94%。一般服药2剂见效,6剂痊愈。&[来源]陕西省宝鸡市中医院儿科庞志奎。&[备注]本方选用清热解毒、泻火和中、利咽喉、消痴肿之药组成,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在临床中,还可以根据临床表现的变化,再配伍其他药物,以加强本方功效&10.黄花赤芍汤&[主治]功能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主治小儿急性扁桃体炎,以发热、咽喉红痛肿胀为其主证。&[组成]一枝黄花18克、川大黄3克、赤芍6克、荆芥6克、连翘8克、射干6克、桔梗5克、粉甘草5克、鱼腥草15克,水煎服,日服4次,徐徐咽之。以上是5岁的用量,不同年龄可随之增减。&[加减]外感风寒加蜜麻黄或桂枝;风热加薄荷、牛蒡子;高热烦渴加石膏、银花;阴虚火旺加玄参;挟食积加神曲;化脓者加白芷、皂角刺。&[疗效]应用57例,全部采用中药治疗,未加用任何西药,服药1-3剂治愈者39例,4-6剂者18例。&[来源]福建省惠安县惠北华侨医院赵伟强。&[备注]小儿咽喉疾病,多由风毒湿热搏于气血所致,盖小儿外感风热邪毒,搏结干喉,或过食辛辣炙博,肺胃蕴热,化火炼痰,上攻咽喉,壅闭气血,瘀滞不通。故治小儿乳蛾,以风、热、痰、瘀为主进行辨证,本方则是专为此而设。方中一枝黄花、连翘、鱼腥草清热解毒,祛风消肿;射干、桔梗、赤芍清热利咽,凉血止痛;荆芥疏凤解表;川大黄清热通腑;甘草调和之品。临床实践证明,应用活血清热法较单纯用若寒清热治疗乳蛾效果好,具有退热快、疗效捷、病程短等特点。小儿素禀纯阳,阳气旺盛,感邪之后,多从火化,对于高热幼儿则须谨防惊厥生发,随证可使用蝉衣、钩藤等药以防患于未然。对于阴虚火旺,则以养阴清热为主,否则疾病迁延不愈&治疗小儿扁桃体发炎(高热)必验方本人经长期实践,得出一个效果极佳方,治扁桃体发炎,退烧极快,一晚退烧,不复发。升麻30 当归10 甘草10丹皮10 连翘30金银花30牛蒡子 30没有看错,药量就是这么大。不大浓度不够。就煎一遍,煎出一碗。根据小孩大小喂半支或一支口服液的量就够了。一天两回三回都可以。此方以金匮升麻鳖甲汤取升麻当归甘草加其它四药而成。附 有些小孩喝此药后身上会出红疹,此是热出血分,病退佳兆。治扁桃体奇效秘方付氏治扁桃体奇效秘方,治一个好一个,鱼腥草30克、金银花、白芷、浙贝母各9克、皂角刺、穿山甲各6克、桔梗3克、生黄芪18克。研粉备用。每次6克,开水冲泡服,早晚各1次。清热消痈,托毒透脓。治小儿慢性扁桃体肥大疗效极佳。可以放心使用!上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而导致的慢性扁桃体肥大,小儿自身素体虚弱,正气不足,不能鼓邪外出,导致热毒不愈,而成此顽。方中鱼腥草即可清热解毒,又能消痈排脓,并且是专入于肺经(咽喉属肺),故为君药。金银花尤善清热消痈,为治疗疮痈肿毒的要药,白芷消肿排脓,浙贝母清热利咽,化痰散结,三药共为臣药。皂角刺、穿山甲透脓溃坚,生黄芪益气固表,托毒生肌肉,可以鼓舞正气,驱邪外出,三味药共为佐药。桔梗即可宣肺利咽,排脓,又可引导诸药上行于咽喉,直达病灶,故为使药。诸药合用则正气充足,邪热可清,病必能愈!老中医坐堂绝招---扁桃体周围脓肿黄芩15克,黄连12克,栀子12克,薄荷10克,金银花20克,牛蒡子12克,玄参15克,生大黄12克,芒硝(冲服)3克,甘草3克。&&& *高热不退,加生石膏30克,知母15克;&&& *口渴,加天花粉12克;&&& *咽痛剧烈,加蒲公英30克,冰片5克。&&& 上药先用水浸泡半小时,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用,每日1剂。&&& 有哪些单验方?&&& 1.冰片2.5克,全蝎尾10个,放人乳钵内共研呈糊状,涂于活血止痛膏上,然后贴在患侧下颌角及颈部肿大的淋巴结处,或下颌角肿胀最突出及触痛蛀明显区,每日换药1次。&&& 2.荆芥、僵蚕、柴胡、升麻、连翘、桔梗各10克,防风、蒲公英各20克,牛蒡子15克,薄荷6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 3.炒文蛤、蜜炙露蜂房各10克,大黄、芙蓉叶、白及、羌活、黄柏各30克,共研末,蜜水调和,外敷于颈前疼痛处,每日1次,连续5次。中医治疗小儿慢性化脓扁桃体炎【病例】儿子6岁半,扁桃体素大,今年春节从老家回来后,晚上睡觉开始打呼噜,经常睡觉时要张着口,观察其口腔,扁桃体肿大(III度),左右两边都已化脓,引起呼吸不畅,故晚上睡觉要打呼噜,但是小孩精神状态很好,不发烧,食欲也还可以,大便正常。& & 于是,他奶奶带着他到三甲医院检查,第一个医生看了后,第一句话就说:你最好到五官科手术切除!后来挂了一个教授专家后,接着就吊水(输抗生素,因为化脓了),一连输了七天,我2月13日出差回家,发现吊水后小孩J晚上睡觉不怎么打呼噜了,但是脓点仍没消失,还是两边都是,好像没减少!& & 我也着急了,使用抗生素一周,居然脓点没减少,这样子对小孩的身体影响很大的!于是,我仔细观察了舌头,舌质红,苔薄白,没什么特别的异常,就是用了抗生素后大便偏稀!我于是断然停断掉儿子的抗生素,采用纯中药治疗,开了这首方:【处方】金银花15克 连翘10克&&浙贝10克&&生甘草10克 桔梗10克&&穿山甲5克 皂角刺10克 赤芍6克 乳香5克 没药5克&&马勃3克&&大力子10克&&天花粉10克&&黄芩6克&&元参10克&【疗效】服药一剂后,扁桃体脓点变淡;两剂后左边脓点消失,右边减少;三剂服完,所有脓点全部消失!清热散结汤(卢尚岭)[组成] 蒲公英30克紫地丁20克金银花30克板蓝根15克 山甲片15克玄参20克浙贝母30克 生牡蛎30 克王不留行12克夏枯草20克 [功效] 清热解毒,化痰散结。 [主治] 急性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淋巴结肿大、急性乳腺炎等。 [用法] 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分二次温服。 [方解] 淋巴结肿大、扁桃体肿大、腮腺炎、乳腺炎等病,虽部位不同,病名各异,然卢师认为其病机则一,皆为痰热互结所致,因而立方清热散结汤,方中玄参、浙贝母、牡蛎名消瘰丸 (《医学心悟》)。以玄参苦咸微寒,滋阴降火解毒,既能利咽,又善散结;浙贝母辛平,能化痰散结消肿;牡蛎咸寒,长于软坚散结。重用蒲公英、紫地丁、金银花、板蓝根以清热解毒;山甲片、王不留行二者性善走窜,可透达经络直达病所以调气活血,消肿散结;夏枯草乃清热散结之品,如丹溪言:“大能散结气而有补益厥阴血脉之功,能退寒热”。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之效。 (加减] (1)淋巴结肿大:局部淋巴结肿大多见于颌下、耳后、腹股沟等处,若见淋巴结肿大压痛者多为痰热内结所致,治应清热化痰,软坚散结,本方去金银花、玉不留行,加连翘、莪术、以入血分开郁活血,软坚散结。并配合外治法:蜈蚣5条,冰片1.5克。将蜈蚣研末,合冰片调醋外敷。(2) 扁桃体肿大:乎素扁桃体肿大,乃痰热壅结于咽所致,若感风邪,风火上犯则扁桃体红肿热痛,治应清热疏风散结,于上方去紫地丁、山甲、牡蛎,加马勃、荆芥、僵蚕、连翘。(3)急性腮腺炎:本病为风火热毒壅结于面所致,方中加僵蚕l0克、蜈蚣3条以散郁达邪。外治方同前。(4)急性乳腺炎:急性乳腺炎初期症见乳房红肿热痛,常伴发热,亦属气郁化热,痰热蕴结,应急以清热开郁,化痰散结以防化脓,于方中去板蓝根,加瓜萎、橘叶、漏芦、皂刺、石膏。配合外治方:蛇蜕6克,芒硝120克。先将蛇蜕用香油炸黄 (注意勿使焦黑),外敷局部;再将芒硝用纱布包外敷,芒硝热后换之。(5)根据病变部位而化裁,如病发予头咽者,加僵蚕、连翘清轻上达,解毒散结,马勃清热化痰、散结利咽;发于乳房者,加橘叶轻香入厥阴,利气达络,石膏清阳明之热。 (按语] 本方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的功效,凡急性炎性 肿块多属予痰热互结。临床用之,方法合辙,故频频收效。如属慢性炎性肿块,则多属于痰瘀互结,兼夹症复杂多样不适用于本方。 、 [典型病例]一钱某,男,11岁。因扁桃体肿大4年余,于1995 年6月19日就诊。 ,平素两扁桃体肿大近Ⅲ度,但无所苦,近日感冒后扁桃体红肿热痛,咽食痛甚,发热不退,纳食可,大便调,尿黄赤,舌红苔薄黄,脉滑数。辨证:痰热壅结于咽:治以疏风清热散结。处方:蒲公英30克,金银花3Q克,板蓝根15克,玄参20克,浙贝母30克,马勃12克,夏枯草20克,荆芥12克,王不留行。12 克。水煎日服一剂。三剂后热退肿消。上方加僵蚕10克,水煎服。 10余剂后,诸症消失,两扁桃体I度肿大。。 : 附卢尚岭简介:山东中医学院教授老中医坐堂绝招---慢性扁桃体炎处方一&&& 金银花30克,山豆根12克,硼砂(研末,分3次冲服)1.5克,生甘草9克。&&& *热毒甚,加板蓝根15克,蚤休12克,生石膏30克,黄芩12克;&&& *口渴甚,加麦冬9克,芦根15克,天花粉12克;&&& *小便黄赤,加木通6克,白茅根30克;&&& *咳嗽,加马兜铃9克,浙贝母12克;&&& *大便秘结,加大黄6克,芒硝6克;&&& *兼表证,加荆芥9克,防风9克,薄荷6克;&&& *兼阴虚,加玄参12克,生地12克;&&& *扁桃体周围脓肿,加板蓝根15克,蒲公英15克,大青叶12克,鱼腥草30克;&&& *脓成者,可用皂角50克煎水,趁热倒入壶中,张口对准壶嘴熏蒸咽喉患部,冷了再热再熏,每日3-5次。熏后用锡类散少许吹患处。&&& 上药先用水浸泡半小时,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均匀,分2次服用,每日1剂。&&& 用于成人慢性扁桃体炎。&&& 处方二&&& 三棱10克,莪术10克,地鳖虫10克,桔梗10克,土贝母10克,生甘草10克,丹参30克,玄参30克,天花粉30克。&&& *瘀久热毒明显,加牛蒡子15克,山豆根20克;&&& *瘀久化热伤阴,加生地20克,重用玄参至50克;&&& *便干,加制大黄10克;&&& *合并淋巴结肿大,加白头翁30克,夏枯草15克;&&& *易感冒者,加黄芪20克,僵蚕10克。&&& 上药加水煎煮2次,药液混合,分2次服,每日1剂。&&& 用于顽固性扁桃体肿大。&&& 处方三&&& 赤芍6-20克,生地10-30克,麦冬10-15克,桔梗6-10克,金银花10-15克,板蓝根10-15克,牛蒡子5-9克,黄芩6-9克,山豆根3-9克,半夏3-6克,甘草3-6克。&&& *急性发作期,患儿高热,扁桃体三度肿大,甚则化脓,加生石膏15-20克,金银花30克,板蓝根15-30克;&&& *患儿控制在月内不发热,扁桃体也明显缩小,精神均好,加黄芪3克,党参3克,防风6克,砂仁6克。&&& 上药先用清水浸泡半小时,煎煮2次,药液对匀,分2次服,每日1剂。&&& 用于小儿慢性扁桃体炎。&&& 有哪些单验方?&&& 1.硼砂10克,冰片、胆矾各1克,共研细未,用筷子头蘸药点肿部,每日数次。&&& 2. 牛蒡子、海藻各10克,昆布5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3.玄明粉15克,朱砂1.8克,硼砂9克,冰片1.2克,共为细末,装瓶密封,用时取少量,吹入咽喉,每日3次。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淋巴结发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