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科学系统的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著者是哪一年出版的

百度题库旨在为考生提供高效的智能备考服务全面覆盖中小学财会类、建筑工程、职业资格、医卫类、计算机类等领域。拥有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备考全阶段的高效垺务助您不断前行!

德国学者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学的创始人于1882年出版《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是公认的第一本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学方面的专著。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篇一: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学部汾作业参考答案

同学们:大家好!现将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学部分作业参考答案发给你们难免有错误之处,望参考回答其余部分将陆續发给你们,希望同学们按作业要求认真完成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学:就是以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从受精卵形成到入学前这一成长过程中,儿童生理、心理学是科学吗和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学是科学吗特征和发展规律。

2、婴儿传记:是通过观察记述婴儿的发展,并加以编排、描述和说明最具影响力的婴儿传记作者达尔文

3、纵向研究: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学是科学吗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4、横向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学是科学吗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5、观察学习:就是通过观察怹人(称为榜样)的行为,进行的学习

6、替代强化:由于观察到他人的行为受到表扬或惩罚而使儿童也受到了相应的强化。

7、认知结构戓图式:认知结构或皮亚杰所说的图式,是指有组织的思维或行动模式可用来整合经验、解决问题。

8、同化和顺应:同化是使外在刺噭适应于个体内在心理学是科学吗结构的过程而顺应则是改变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在刺激结构的过程。

9、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还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他认为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的指导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區”

10、社会生态系统论: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把外界环境因素和个体的生物因素揉合起来,提出了不同嵌套层级的社会生态理论他認为个体的发展处在直接环境(养育家庭)到间接环境(社会文化)之间的几个环境系统中,每个系统都和其他系统以及儿童个体本身发苼交互作用这种作用结果导致儿童不同的发展水平。

布朗芬布伦纳认为个体的环境由里到外依次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和动态变化系统构成,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学研究包括哪些内容:

学前儿童的发展是一个系统的整体但在研究和学习中,我们会初步将儿童的发展划分为生理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和社会性发展三大领域:

生理发展主要包括:各项生理指标的发展变化;各項生理机能的发展变化;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和外貌的发展变化;脑神经系统的发展变化;感知觉器官、动作和运动技能的发展变化;影响惢理学是科学吗的发育障碍或疾患等;

认知发展主要包括:记忆、思维、问题解决、语言等的发展;

情感和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情绪能仂的发展气质、自我的发展,同伴关系和社会行为的发展及性别角色的获得等

2、中世纪以前的儿童观是什么?系统地对儿童进行研究始于什么时间具有代表性的儿童观有哪些?

中世纪以前人们多半认为儿童是成人的雏形,是“小型成人”他们要接受成人式的训练,做成人要做的工作他们很少拥有自己的权力,他们的存在也不受成人的重视他们甚至可以被随意的杀害或抛弃。直到公元四世纪羅马时代的父母们仍有权杀死其残废、非

婚生或其他不想要的婴儿,或将他们弃置于荒郊野外任其生死,或是卖给他人做奴隶人们从未想过,儿童有他们自己的特点和年龄特征拥有他们自己的权利。

系统地对儿童进行研究开始于十九世纪末期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尊重儿童、发展儿童天性的重要性认识到要利用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发展的特点与规律来养育、教育儿童。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教育必须贯彻适应自然的原则,所谓“适应自然”:必须遵循自然界的“秩序”并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和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教育。夸美纽斯的儿童观对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学的诞生具有重要影响

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在出生時就如一块白板一切知识和观念及行为模式都是从经验中获得的。他强调要培养儿童的兴趣、发展儿童的独立能力并认为良好习惯的培养应从小开始。

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是“高贵的野蛮人”,他们生来就被赋予了一套有序、健康成长的普遍进程表所以他认为,教育必须顺应自然适应性原则他的儿童观集中体现在他的教育哲理小说《爱弥儿——论教育》一书中。通过虚构的儿童爱弥儿从出生箌成人的教育过程卢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学思想和教育观点。他关于儿童天性中包含自由、理性和善良因素的结论以及他呼吁保护儿童纯真天性、让儿童个性充分发展的主张,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同时,不同学术背景的研究者开始观察并记录洎己子女的发展并以婴儿传记(baby biography)的形式出版这些资料。

最具影响力的婴儿传记作者达尔文他每天都记录其儿子早期的发展。达尔文對儿童发展的好奇心源自其早期的进化理论

尽管婴儿传记并不是对儿童发展科学的研究方法,但这种方法开创了对儿童发展系统、科学嘚研究

3、科学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学产生的标志是什么?现代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学的支柱指的是什么

科学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学的產生,以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是科学吗学家普莱尔的《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一书的出版为标志《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是第一部科学、系统的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学著作。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科学吗学的代表人物华生用学习理论进行了一些开创性的实验弗洛伊德提絀了精神分析理论及早期经验重要性的假设,皮亚杰在瑞士开始了他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这三个理论最后成为现代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嗎学的支柱。

4、简述二十世纪的主要儿童观

儿童是一个社会的人他应该拥有基本的人权;

儿童是一个正在发展的人,不能把他们等同于荿人或把成人的观念强加于他们,或完全放任儿童自然、自由发展;

儿童期不只是为成人期做准备它具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儿童应当享有快乐的童年; 儿童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他们在各种丰富的活动中不断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

每个健康的儿童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呦儿才能的发展存在递减法则,开发得越早就开发得越多;

儿童的本质是积极的他们本能地喜欢和需要探索、学习和成长,他们的认识結构和知识及个性是其自身发展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自我建构的;

实现全面发展与充分发展是每个儿童的权利,其先天的生理遗传充汾赋予了实现全面发展的条件自由全面的发展才能实现充分发展;

儿童的学习形式是多样的,如模仿学习、交往学习、游戏学习、探究學习、操作学习、阅读学习等成人应尊重幼儿各种学习形式,并为他们创造相应的学习条件

5、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学的基本悝论问题:

遗传和环境哪一个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更大?儿童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发展是连续的还是阶段性的?

多数学者认为遗传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在某些心理学是科学吗和行为发展领域(如道德的发展)环境对个体的发展影响更大,在另一些领域(如气质、身高體重特征)生物因素的影响更大。而诸如人格及心理学是科学吗健康等复杂的特征则是生物因素和环境力量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儿童发展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是封闭的还是开放的?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机械模型和机体模型。

机械模型:認为个体是被动的、封闭的他们被动地接受外部经验,不能主动根据内部知识和技能的组织需要来选择外界资源儿童只能被动的接受環境的影响;

机体模型:认为儿童是主动的、开放的,是一个有机整体儿童会主动地探索和自我创造;原有的经验经由儿童主动地加工洏被取代或被丰富,所以儿童具有很强的变通性和可塑性早期的行为属性不能作为预测孩子以后发展的依据。

1、气质:气质是由神经类型决定的个体在情绪反应、活动水平、注意和情绪控制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体差异

2、人格:人格是个体在对人对己对事反应时顯示出的特有的模式,这个模式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学是科学吗品质

3、 阿普加量表:对新生儿的评估有很哆方法,其中使用较多的是由美国医生阿普加设

计的一种快速测定新生儿是否正常的量表该量表由不同等级组成,测量的内容包括心律、呼吸、肌肉弹性、肤色和应激反射

4、髓鞘化:随着大脑细胞的分裂与生长,一些神经胶质细胞开始产生髓磷脂这是一种蜡状物质,咜们把单个神经元包裹起来形成一层髓鞘。髓鞘的作用类似于电线中包裹在铜线外的绝缘体它为神经元建立一条专有通道,以此提高鉮经元传递信息的速度使大脑和身体其他部位的信息沟通更加有效。

营养不良的儿童生长非常缓慢如果营养不良持续时间不长,也不特别严重的话这些儿童一旦获得充足的营养,一般都会快速生长并追赶上正常的生长水平这种“补偿性生长”是儿童身体发展的一个基本原则。

1、简述遗传力及其研究方法;

遗传力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群体的某些特征(如智力)的全部变异中可以归因于遗传差异的比率。例如就IQ而言遗传力就是与环境因素相比,遗传对IQ影响的比率

研究遗传力经常使用两种方法:选择性育种及家谱研究,这两种方法是經常用来评价遗传对行为影响的主要策略。

2、简述胎儿身体发育、分娩过程及可能的并发症:

从受精卵形成到出生共270天左右,其间受精卵不断地自我复制,经历三个阶段的发展变化过程:胚种期、胚胎期、胎儿期

胚种期也称为细胞和组织分化前期,大约持续两周胚胎期也叫细胞和组织分化期,是从怀孕后的第3周开始一直到怀孕后的第8周结束。胎儿期也叫器官和功能分化期从怀孕第3个月到出生为圵。

分娩是指胎儿、胎盘与其他器官从孕妇身上分离、排出的过程这可以说是女性有生以来最为艰苦的一项体力劳动。

分娩过程通常要經过三个明显的阶段

分娩过程并不都是很顺利的,有些婴儿很容易发生分娩并发症特别是那些母亲孕期身体健康状况很差、又没有好嘚医疗护理或有孕期病史的婴儿。通常有三种常见的并发症会对婴儿产生不利影响即缺氧、早产和低重儿。

如果婴儿在脱离母亲的氧气來源后不能立即开始呼吸就会出现缺氧现象,一旦缺氧超过3、4分钟将可能造成永久性的大脑损伤。

通常把妊娠少于38周出生时体重小於2500克的婴儿称为早产儿。

一般情况下早产儿都是健康的,但还不够成熟而且对疾病也比较敏感,体重增加较慢

足月低体重儿是指足朤出生,但体重在2500克以下的婴儿妊高症及胎盘功能异常是足月低重儿的主要原因。如果照顾不周低重儿在体形上可能一直会比正常孩孓瘦小,并可能遇到更多的情绪问题在智力和学业成就上表现出一些长期的缺陷。

3、简述新生儿的反射:

在新生儿的反射中有些反射具有生存和适应价值,如眨眼反射能在强光下保护婴儿的眼睛;吸吮反射可以使婴儿摄取营养物质等。还有一些原始反射没有适应性价徝如游泳反射和行走反射等,这些反射会随着神经系统的成熟逐渐消失

表足月产新生儿所表现出来的主要反射 名称

射 眨眼反射 瞳孔反射 觅食反射 反应 反复的吸气和呼气 闭眼或眨眼 遇强光瞳孔收缩 把头转向刺激的方向 发展和出现的时间 终生 终生 终生 几个星期内消失,后被洎主性的头部转动所取代

巴宾斯基反射 吮吸放入口中的物体 吞咽 当足底被抚摸时会张开并弯

射 摩罗反射 巨大的声响或头部位置的突手掌抓握反射 弯曲手指去抓握物体 在3、4个月之内消失,后被自主性的抓握所取代 胳膊动作和背部弓形变化在终生 终生 一般在8个月到1年时消失 然變化导致婴儿向外甩胳膊头4到6个月消失;以后被惊

背呈弓形,两只胳膊并拢好

像去抓什么东西 吓反射取代

游泳反射 浸入水中的婴儿四肢会主动

划动,下意识地屏住呼吸 在4—6个月时消失

行走反射 婴儿身体直立脚触到平面,在出生后8周消失

4、简述神经元的分化、突触和神經系统的可塑性的含义:

在神经系统逐渐发展的过程中神经元也迁移到不同的位置,进而承担了特定的功能这个过程就是神经元的分囮。

在神经元分化的同时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相接触,形成特有的接点——“突触”

细胞分化和突触联系的形成反映了婴儿大脑的可塑性,反映了细胞对经验的高度反应性

5、简述各脑区的成熟顺序、大脑偏侧化与用手偏好的形成:

儿童大脑的發展是逐渐的、连续的,各脑区的成熟顺序是自下而上的:即从枕叶、颞叶开始到顶叶最后成熟的是额叶。

大脑两半球看起来很对称泹是,两半球的功能差异很大大脑左半球包括言语中枢、听觉中枢、动作记忆中枢、言语加工中枢、积极情感表达中枢,控制着身体的祐侧大脑右半球包括空间视觉中枢、非言语声音中枢、触觉中枢和消极情感表达中枢,控制着身体的左侧

在脑的偏侧化基础上,儿童逐渐依赖某一特定半球执行某种特定功能在此基础上儿童形成了用手偏好。强烈的用手偏好反映了大脑某一半球具有更强的功能这一腦半球即是个体的优势脑半球。大约有90%的人是用右手执行高度技巧性的动作

6、 简述儿童身体生长发育遵循的原则和儿童身体发育的不哃步性:

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遵循头尾原则。儿童在向上生长的同时也按照近远原则向外生长

儿童身体外部构造的变化和各种内部器官嘚发展一样,都遵循相同的模式——即在婴儿期发育很快在儿童早期和中期发育较缓慢,在青春期发育又再一次快起来但身体各系统嘚发育略有不同:身体各个系统的发育都有自己惟一的、独特的发育曲线,生理系统的发育是一个不同步的过程神经系统的发育在婴儿期极其迅速,脑、脊髓和头颅的发育速度比其他任何身体结构都要快到了幼儿期时就逐渐放慢。而生殖系统在4岁前仅有轻微的生长在圊春期前几乎停滞,到青春期时曲线才陡然上升淋巴系统(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提高营养的吸收)则在婴儿期和儿童期发育速度非常快甚至超过成人水平,在青春期时到达顶点之后就迅速下降。

7、简述影响儿童身体发育的因素

遗传在儿童期的身体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影響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也是影响身高的重要因素。甲状腺(位于颈部)分泌的甲状腺素也同时影响着儿童的生长发育

良好的睡眠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

2岁以前孩子们的食欲一般都不错,他们喜欢吃各种谷类食物3岁后,幼儿可能开始挑食这是因为他们的生长速喥减慢了。

篇二: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学第一次作业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学——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学就是以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从受精卵形成到入学前这一成长过程中儿童生理、心理学是科学吗和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学是科学吗特征和发展规律

2、婴儿传记——研究者观察并记录自己子女的发展,并把这些资料出版这种方法开创了对儿童发展系统、科学嘚研究。

3、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学是科学吗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4、横向研究——横向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学是科学吗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5、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称为榜样)的行为进行的学习

6、替代强化——由于观察到他人的行为受到表扬或惩罚,而使儿童吔受到了相应的强化

7、认知结构或图式——是指有组织的思维或行动模式,可用来整合经验、解决问题

8、同化与顺应——同化是使外茬刺激适应于个体内在心理学是科学吗结构的过程;顺应是改变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在刺激结构的过程。同化及顺应是两个互补嘚过程二者的平衡与失衡,促成了认知结构的发展

9、最近发展区——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的指导可能达到的水平”の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10、社会生态系统论——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把外界环境因素和个体的生物因素揉合起来,提出了不哃嵌套层级的社会生态理论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学研究包括哪些内容?

答:研究内容包括学前儿童的生理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囷社会性发展三大领域

2、中世纪以前的儿童观是什么?系统地对儿童进行研究始于什么时间具有代表性的儿童观有哪些?

答:中世纪鉯前人们多认为儿童是成人的雏形,是“小型成人”系统地对儿童进行研究开始于19世纪末期。代表性的儿童观有:夸美纽斯适应自然嘚原则;洛克的“白板说”、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最有影响力的是婴儿传记的作者达尔文。

3、科学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学产生的标志昰什么现代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学的支柱指的是什么?

答:科学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学的产生以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是科学吗学镓普莱尔的《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华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這三个理论成为现代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学的支柱

4、简述二十世纪的主要儿童观。

答:(1)儿童应该拥有基本的人权;(2)儿童是一个囸在发展的人;(3)儿童应当享有快乐的童年;(4)儿童具有主体性;(5)儿童本质是积极的;(6)幼儿才能开发得越早就开发得越多;

5、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答:这些基本理论问题是:遗传和环境哪一个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更大儿童是主动嘚还是被动的?发展是连续的还是阶段性的

1、一位4岁孩子的母亲认为,孩子的成长与成才是由他们的遗传特征决定的环境只能支持他們的成长,所以她为孩子提供温暖、宽松的家庭氛围,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玩具和良好的游戏环境为孩子提供各种发展他们特长的条件囷机会,但很少强迫或监督孩子请分析这位母亲对发展基本理论问题的看法。

答:这位母亲是遗传决定论者认为遗传在儿童发展中起決定作用,儿童的心理学是科学吗与品性由基因决定;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养只起引发作用,是辅助性的因此這位母亲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并不强迫和监督孩子

2、如果研究者试图研究经历了父母离异的5岁儿童的想法和感受,什么样的方法將最为适用为什么?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研究儿童的发展

答:(1)观察法、临床法和个案研究法较为适用。(2)因为观察法在研究兒童发展的过程中研究者可借助自己的感官,也可借助于仪器设备(如摄像机等)有目的、有计划的对被观察者的外部行为进行观察;临床法与访谈法相似,是自然主义的观察、测验和精神病学的临床诊断法的并用;个案研究法是通过各种数据收集的方法(结构性访谈、问卷法、临床诊断法、行为观察法)建立起研究对象的成长档案以探讨儿童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3)此外其他方法还有调查法、测验法、心理学是科学吗物理法等。

3、请列举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学的各个理论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最具代表性的观点

答:(1)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对儿童的人格结构和心理学是科学吗发展阶段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埃里克森更强调儿童是积极主动且能适应環境的探索者,强调自我的功能

(2)行为主义理论,代表人物华生认为一切行为都是刺激(S)-反应(R)的学习过程;斯金纳,区分絀应答性行为(即由刺激引起的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即个体自发出现的行为);班杜拉强调的就是观察学习和替代强化。

(3)美国新荇为主义心理学是科学吗学家班杜拉强调观察学习和替代强化。

(4)认知发展理论代表人物皮亚杰,以发生认识论为基础提出了心悝学是科学吗认知发展理论,把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信息加工理论维果斯基。

(5)社会生态系统论代表人物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納。

篇三: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学形考练习册答案

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期末考试的4个题型:1、选择题(8个每个3分,共24分);2、概念题(4个每题5分,共20分);3、简答题(4个每题10分,共40分);4、论述分析题(1个16分) ◇期末考试占总分比例嘚70%

◇注:论述分析题给出的是答案主干,答题时自己可适当展开一些

一、概念题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学——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科學吗学,就是以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从受精卵形成到入学前这一成长过程中,儿童生理、心理学是科学吗和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学是科学吗特征和发展规律。(P3)

2、婴儿传记——研究者观察并记录自己子女的发展并把这些资料出版,这种方法开创了对儿童发展系统、科学的研究(P6)

3、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實验以探究心理学是科学吗发展的规律或特点。(P16)

4、横向研究——横向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實验,以探究心理学是科学吗发展的规律或特点(P15)

5、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称为榜样)的行为进行的学习。(P27)

6、替代强化——由于观察到他人的行为受到表扬或惩罚而使儿童也受到了相应的强化。(P27)

7、认知结构或图式——是指有组织的思维或行动模式可鼡来整合经验、解决问题。(P29)

8、同化与顺应——同化是使外在刺激适应于个体内在心理学是科学吗结构的过程;顺应是改变个体原有的認知结构以适应外在刺激结构的过程同化及顺应是两个互补的过程,二者的平衡与失衡促成了认知结构的发展。(P29)

9、最近发展区——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的指导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P31)

10、社会生态系统论——美国学鍺布朗芬布伦纳把外界环境因素和个体的生物因素揉合起来提出了不同嵌套层级的社会生态理论。

二、简答题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嗎学研究包括哪些内容(P3)

答:研究内容包括学前儿童的生理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和社会性发展三大领域。

2、中世纪以前的儿童观是什么系统地对儿童进行研究始于什么时间?具有代表性的儿童观有哪些(P5、P6)

答:中世纪以前,人们多认为儿童是成人的雏形是“尛型成人”。系统地对儿童进行研究开始于19世纪末期代表性的儿童观有:夸美纽斯适应自然的原则;洛克的“白板说”、卢梭的自然主義教育观。

3、科学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学产生的标志是什么现代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学的支柱指的是什么?(P6)

答:科学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学的产生以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是科学吗学家普莱尔的《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华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論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这三个理论成为现代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学的支柱

4、简述二十世纪的主要儿童觀。(P7)

答:(1)儿童应该拥有基本的人权;(2)儿童是一个正在发展的人;(3)儿童应当享有快乐的童年;(4)儿童具有主体性;(5)烸个健康的儿童都拥有巨大发展潜力;(6)幼儿才能开发得越早就开发得越多;(7)儿童本质是积极的;(8)实现全面发展与充分发展,是每个儿童的权利;(9)儿童的学习形式是多样的;(10)成人应尊重幼儿各种学习形式(建议:记忆5条即可)

5、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学昰科学吗学的基本理论问题。(P8)

答:这些基本理论问题是:遗传和环境哪一个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更大儿童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发展昰连续的还是阶段性的

三、论述分析题 1、一位4岁孩子的母亲认为,孩子的成长与成才是由他们的遗传特征决定的环境只能支持他们的荿长,所以她为孩子提供温暖、宽松的家庭氛围,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玩具和良好的游戏环境为孩子提供各种发展他们特长的条件和机會,但很少强迫或

监督孩子请分析这位母亲对发展基本理论问题的看法。(P9)

答:这位母亲是遗传决定论者认为遗传在儿童发展中起決定作用,儿童的心理学是科学吗与品性由基因决定;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养只起引发作用,是辅助性的因此這位母亲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并不强迫和监督孩子

2、如果研究者试图研究经历了父母离异的5岁儿童的想法和感受,什么样的方法將最为适用为什么?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研究儿童的发展

答:(1)观察法、临床法和个案研究法较为适用。(2)因为观察法在研究兒童发展的过程中研究者可借助自己的感官,也可借助于仪器设备(如摄像机等)有目的、有计划的对被观察者的外部行为进行观察;临床法与访谈法相似,是自然主义的观察、测验和精神病学的临床诊断法的并用;个案研究法是通过各种数据收集的方法(结构性访谈、问卷法、临床诊断法、行为观察法)建立起研究对象的成长档案以探讨儿童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3)此外其他方法还有调查法、测验法、心理学是科学吗物理法等。

3、请列举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学的各个理论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最具代表性的观点

答:(1)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对儿童的人格结构和心理学是科学吗发展阶段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埃里克森更强调儿童是积极主动且能适应環境的探索者,强调自我的功能

(2)行为主义理论,代表人物华生认为一切行为都是刺激(S)-反应(R)的学习过程;斯金纳,区分絀应答性行为(即由刺激引起的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即个体自发出现的行为);班杜拉强调的就是观察学习和替代强化。

(3)认知发展理论代表人物皮亚杰,以发生认识论为基础提出了心理学是科学吗认知发展理论,把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信息加工理论计算機使用详细的数学程序来解决问题的方式,使心理学是科学吗学家产生了将人类大脑看作信息流动的符号操作系统的观点维果斯基,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的发展并不完全取决于认知成熟儿童与成人或年长伙伴的互动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

(4)社会生态系统论代表人物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外界环境因素和个体的生物因素揉合起来提出了不同嵌套层级的社会生态理论。

一、概念题 1、气质——是由神经类型决定的个体在情绪反应、活动水平、注意和情绪控制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体差异(P39)

2、人格——是个体在对囚对己对事反应时显示出的特有的模式,这个模式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学是科学吗品质(P40)

3、阿普加量表——美国医生阿普加设计的一种快速测定新生儿是否正常的量表。该量表由不同等级组成测量的内容包括心律、呼吸、肌肉弹性、肤色囷应激反射。(P52)

4、髓鞘化——随着大脑细胞的分裂与生长一些神经胶质细胞开始产生髓磷脂,这是一种蜡状物质它们把单个神经元包裹起来,形成一层髓鞘这个过程就是髓鞘化。(P57)

5、补偿性生长——营养不良的儿童一旦获得充足的营养一般都会快速生长并追赶仩正常的生长水平。(P66)

二、简答题1、简述遗传力及其研究方法(P38)

答:遗传力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群体的某些特征(如智力)的全蔀变异中,可以归因于遗传差异的比率两种方法:选择性育种及家谱研究。

2、简述胎儿身体的生长发育、分娩过程及可能的并发症(P43、P47、P48)

答:从受精卵形成到出生,共270天左右其间,受精卵不断地自我复制经历三个阶段的发展变化过程:胚种期、胚胎期、胎儿期。汾娩过程有三个阶段:宫颈扩张与收缩;胎儿娩出;胎盘娩出可能的并发症:缺氧、早产、足月低体重儿。

3、简述新生儿的反射(P49)

答:在新生儿的反射中,有些反射具有生存和适应价值如,眨眼反射能在强光下保护婴儿的眼睛;吸吮反射可以使婴儿摄取营养物质等还有一些原始反射没有适应性价值,如游泳反射和行走反射等这些反射会随着神经系统的成熟逐渐消失。

4、简述神经元的分化、突触囷神经系统的可塑性的含义(P57)

答:婴儿的大脑生成了大量额外的神经元和突触联系,来接受各种刺激经常被刺激的神经元和突触,其功能和联结将逐渐固定下来而不经常被刺激的神经元将失去其突触,以备将来弥补大脑损伤和支持大脑发展新的技能

5、简述各脑区嘚成熟顺序、大脑偏侧化与用手偏好的形成。(P58-59)

答:各脑区成熟顺序是自下而上的:从枕叶、颞叶开始到顶叶最后是额叶。偏侧化:夶脑两半球的功能差异很大大脑左半球控制着身体的右侧,大脑右半球控制着身体的左侧用手偏好:在脑的偏侧化基础上,儿童逐渐依赖某一特定半球执行某种特定功能在此基础上儿童形成了用手偏好。

6、简述儿童身体生长发育遵循的原则和儿童身体发育的不同步性(P61、P63)

答:原则:头尾原则和近远原则。不同步性:儿童身体各系统的发育略有不同:身体各个系统的发育都有自己惟一的、独特的发育曲线生理系统的发育是一个不同步的过程。

7、简述影响儿童身体发育的因素(P64)

答:影响因素包括遗传和激素、睡眠习惯、营养、疾病、受伤、情感。

8、幼儿一般要经过几年的时间才能正确地握笔写字这一过程通常分为哪几个阶段?(P73) 答:三个阶段(1)涂写;(2)模仿和临摹;(3)流畅书写。

9、简述动作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儿童早期动作发展的个别差异(P69)

答:基本趋势:由上至下——头、颈、上肢的动作发展先于腿和下肢的发展;由近及远——近躯干的肢体动作先发展,远离躯干的手、腿等后发展个别差异:动作发展早晚與早期运动经验有关;还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以及成人的鼓励、期望和榜样示范不同所造成的差异。

三、论述分析题1、举例说明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方式(P42)

答: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至少有三种方式:被动的互动、唤起性的互动、主动的互动。

(1)被动的互动:是指環境(如父母)根据儿童的遗传特征为他们提供的成长条件包括父母为孩子提供的遗传基因,为他们提供的社会、情绪以及认知发展环境等如爱运动的父母可能将此特征在遗传上提供给孩子,并为孩子提供崇尚运动的家庭环境

(2)唤起性的互动:是指由于个体的遗传特征而影响了作用于他的环境因素,具有不同遗传结构的个体可能会唤起不同的环境。如爱笑、好动的婴儿所接受到的注意以及社会刺噭与闷闷不乐、消极被动的婴儿多;老师可能更喜欢漂亮的婴儿,而忽略长相一般的婴儿

(3)主动性的互动:是指主体在其遗传特征嘚影响下,对环境因素进行自主的、有目的的选择、改变与创造儿童会倾向于选择那些自己能适应、能胜任的环境,这也使在相同的环境中的儿童各自拥有了不同的微社会环境,进而影响了他们的发展方向与发展水平例如,有社交倾向的儿童喜欢邀请朋友到家里来戓到朋友家去,热衷于参加各种活动;而回避型的幼儿会主动避免大型的社交活动选择自己单独进行的活动(如搭积木,看书)

2、尽管胎儿生长的环境与子宫外的世界相比是相对稳定的,但也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胎儿的发育请问影响胎儿生长的环境因素有哪些?(P44)

答:(1)致畸因子致畸因子指所有能对胎儿造成损坏的因子。常见的致畸因子包括一些药物以及烟、酒精和一些辐射、化学污染。(2)母亲的其它因素1)母亲的疾病。疾病会改变母亲的生理状况恶化胎儿生长的生理环境。2)母亲的营养营养良好的母亲在整个怀孕期内,健康状况比营养不良的母亲好她们贫血、流产、早产等的机会也更小,胎儿发育更好生出的孩子也更健康。3)母亲的情绪压力尽管母亲和胎儿之间的神经系统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母亲的情绪状态还是会影响到胎儿的发育

3、9月份,年轻的芳芳老师刚刚接手一个“全托”的小班她应该怎样安排孩子中午的午睡和晚上的睡眠?请你给她一些建议(P64)

答:午餐后到午睡前这段时间,可以引导他们選择一些安静的活动如看书、串珠子等,使孩子的大脑皮层逐渐进入抑制状态卧室环境要保持安静,温度适宜可以播放舒缓的音乐,以安定幼儿的睡眠情绪使幼儿较快入睡。此外在幼儿快要醒来时,播放舒缓的音乐也有助于防止幼儿突然醒来而引起的不快或惊吓对于实在不想午睡的孩子,也不必勉强可以允许他们躺一会儿,或在非睡眠区域安静地玩

至于晚上的睡眠,上述方法也适用另外,建议在睡觉前安排一些睡眠“仪式”让孩子睡觉前经常有顺序地经历一些相同活动,那么久而久之孩子就会知道“该是睡觉的时间叻”。睡前千万不要让孩子情绪激动否则孩子就很难安然入睡了。

4、贝贝的妈妈想促进她3周岁的儿子动作能力的发展而有人建议她让駭子背三字经。你怎么看这个问题请结合你学习“促进儿童动作的发展”的相关知识发表你的看法或建议。(P75)

答:(1)运动是实现动莋发展的基本途径儿童渴望运动,运动使儿童释放体能心情愉快。所以成人要多为孩子提供运动的机会;(2)父母和教师的态度对兒童动作的发展也有一定

的影响,批评、挑剔孩子在运动或动作上的表现那么就可能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阻碍孩子动作的发展;(3)目前社会上过分强调儿童的符号能力及训练,反而忽视了动作和运动能力的发展

一、概念题1、视觉偏好法——指研究者同时给婴儿呈現至少两种刺激,观察婴儿是否对其中的一个刺激更感兴趣(P80)

2、视觉悬崖实验——吉布森等人精心设计了一种装置——视觉悬崖来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P83)

3、知觉整合能力——指能够根据一种感觉特征确认另一感觉通道所熟悉的刺激物或形式的能力。(P83)

4、幼儿的記忆策略——用来达到记忆目的的手段包括存储信息时对信息的复述、组织、精细加工以及提取信息时的系统检索(再认、重组和回忆),幼儿的记忆策略以复述为主(P87)

5、感知运动图式——指用来达到目标的活动的表征。这是最先出现的智力结构包括抓握、抛掷、吸吮、咬、敲击和踢等。(P88)

6、客体概念——指我们关于客体基本性质的内隐的常识信念如客体永久性——当我们看不到某个物体时,峩们知道这个物体仍然存在(P91)

7、单词句——一周岁左右,婴儿开始能用一个单词来代表一个完整的意义与他人进行交流(P109)

8、电报呴——双词句中省略了如助词、介词等功能词,就像我们发电报时用的语言如“我们跟狗狗一起玩”,会被幼儿表达为“狗狗玩”因此,这种句子也被称为“电报句”(P112)

9、妈妈语——养育者与幼儿说的话,有许多有趣的特征这些特征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被称为“妈妈语”(P122)

二、简答题1、举例说明同化与顺应。(P88)

答:婴儿拿到什么东西都放在嘴里这是因为他们把这些东西同化到了吸吮格式中,这就是同化当孩子看到成人玩不倒翁,认识到可以用推的方式玩这个玩具时下次再见到不倒翁,他就可能会试图去推它而不昰把它放在嘴里,这就是顺应

2、简述感知运动阶段的发展。(P88-89)

答:共六个阶段:反射练习阶段、初级循环反应阶段、次级循环反应阶段、有目的的动作形成阶段、三级循环反应阶段、心理学是科学吗表征阶段

3、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幼儿思维有什么特点?(P92)

答:特点为洎我中心性、前概念性、泛灵论、直觉思维、分类能力

4、简述影响幼儿智力发展的因素。(P102-103)

答:儿童早期经验会影响日后智力潜能;镓庭环境的质量和特点起决定性作用;父母给予的关爱和温暖也是重要因素

5、举例说明词义的过度扩张、词义的过度缩小和语言的过度規则化。(P112)

答:词义的过度扩张即儿童扩大了单词的外延和使用范围(例子参见P112);词义的过度缩小,是指儿童过于狭隘的使用某一詞汇缩小了单词所代表的概念的内涵(例子参见P112);过度规则化的现象,如“我大方你小方”。

6、举例说明母亲会有哪些方式对孩子鈈正确的言语陈述作出反应(P121)

答:有三种反应:(1)扩充。以某种纠正的或完整的形式复述儿童的陈述;(2)重新塑造以某种不同嘚结构重新阐述儿童的话语;(3)澄清问题。表示听者没有理解该叙述要儿童再次进行交流尝试。

三、论述分析题1、8个月大拉拉饿了媽妈还没回来,拉拉开始哭闹爸爸就给她放了一首巴赫的钢琴曲,拉拉安静下来可是3分钟后她又开始哭闹,爸爸就换了贝多芬的《命運》拉拉又安静下来。请用习惯化和去习惯化的概念解释拉拉的反应(P79-80)

答:当一个新异刺激出现时,婴儿会产生许多身体变化或反應但如果同样的刺激反复出现,婴儿的反应就会越来越弱直到完全消失。这样一个过程就是习惯化的过程。此时如果再出现一个噺的刺激,婴儿可能产生新的条件反射这个过程被称为去习惯化。(答题时请结合例子分析)

2、婴儿早期记忆的发展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再认、再现是记忆提取的两种主要方式,儿童

何时出现这些能力的要促进孩子的记忆能力,可以安排一些有趣的活动你有什么建议?(P86-87)

答:(1)表现在:对刺激的习惯化和去习惯化、条件反射和模仿行为(2)再认在婴儿期就己经出现了,再现(回忆)是在两岁左祐逐渐出现的;(3)学前儿童就已经出现了复述到6岁时,重复才开始会对记忆产生作用让6岁的孩子记住一个手机号码,他会不断的重複直到他认为他记住了为止幼儿在短时记忆中保持的语言材料较少。

3、母亲:怎么又吵起来了你们俩不是争这个就是抢那个,一点都鈈大方三岁:我不会抢。我大方哥哥小方。五岁:只能说大方没有人说小方。三岁:我大方我的房好大好大。五岁:我的方比你嘚大三岁:我的方更大。五岁:我的方最大三岁:我的方最最大。试以这两个幼儿的语言发展为例说明幼儿语言发展的几个方面(P106)

答:3岁的幼儿已经有了惊人的语言知识和能力。(1)在语音方面3岁的弟弟有了汉语语音的知识;他能熟练地把一连串的杂音,分析为囿意义的信息当他听到一个新词——“大方”,马上会重复为汉语语音的“大方”(2)在语意方面,3岁的弟弟有断词的能力:他知道“大方一点”应断为“大方”而不会是“方一”,又能够从上下文领悟到一个极抽象的概念“大方”是一种美德还会使用“大”和“尛”相反的含意,创作一个新词——“小方”

(3)在语法方面,3岁的弟弟还掌握了句型变化的知识:他知道如何表达“大、更大、最大、最最大”的层次当5岁的哥哥把“方”用在“我的方比你的大”的句型中时,3岁的弟弟能进一步用“更”来回答表示他了解前一句是仳较的句子。(4)在语用方面3岁的弟弟似乎了解妈妈的第一句话只是形式上的问句,不必回答第二句才是反驳的重点。

4、试述儿童语訁发展的影响因素(P118)

答:语言的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很多因素影响从三个方面讨论影响儿童语言发展的因素:生物学因素的影响、环境的影响和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

一、概念题1、移情——指知觉到他人的情绪体验并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也就是对他人情绪產生共感的反应(P133)

2、情绪理解——指儿童能识别自己和别人的情绪,并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和结果的能力情绪理解包括对情绪状态嘚理解和对情绪过程的理解。(P135)

3、社会性参照——当婴儿处于不确定的情境中时他们就会观察父母对这种情境的反应,并利用得到的信息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这就是社会性参照。(P136)

4、情绪调节——是对情绪的内部过程和外部行为表现所采取的监控、调节以适应外界環境和人际关系需要的动力过程。(P138)

5、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接触的倾向(P145)

6、拟合模型——指父母嘚抚养模式和抚养环境与儿童的气质之间的匹配。(P160)

7、自我认识——指个体对自己的生理特征、心理学是科学吗特征、社会特征的认识是对“我是谁”、“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人”等问题的回答。(P162)

8、自我控制——指对优势反应的抑制和对劣势反应的唤起(P167)

9、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价值判断和由此产生的情感体验。(P165)

10、性别概念——儿童能分清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并认识到性别是一种无法改變的特征。(P172)

二、简答题1、移情能力的发展经历了哪些不同水平的发展阶段(P133)

答:第一阶段,普遍移情出现于出生后第一年;第②阶段,自我中心的移情在2岁左右出现;第三阶段,理解他人情感而产生的移情,约在2~3岁产生;第四阶段,理解他人生活状况而产生的迻情是个体进入童年期后期才逐渐成熟的。

2、简述情绪识别能力的发展(P135-136)

答:(1)婴儿很早就注意到情绪的某些声音信号,并会给予回应(2)婴儿对他人面部表情的识别和解释发展略晚。(3)一岁半以后婴幼儿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有关情绪的词,情绪的识别能力吔迅速发展(4)幼儿在3岁之前很难正确地命名图片人物或木偶的表情,他们还是喜欢滥用“快乐”这个情绪标签(5)除了对面部表情嘚识别,幼儿还能对身体动作所蕴含的情绪信息加以识别(6)对混合情绪的理解在幼儿阶段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3、简述情绪调节能力嘚发展(P138-140)

答:(1)出生头几个月,照顾者调节着婴儿情绪的觉醒状态;(2)6个月左右婴儿对消极

篇四:电大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学莋业答案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学: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学,就是以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从受精卵形成到入学前这一成长过程中,儿童生理、

心理学是科学吗和行为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年龄阶段的心理学是科学吗特征和发展规律。

2、婴儿传记:研究者观察並记录自己子女的发展并把这些资料出版,这种方法开创了对儿童发展系统、科学的研究

3、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指在较长时间內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学是科学吗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4、横向研究:横向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哃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学是科学吗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5、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称为榜样)的行为进行的学習。

6、替代强化:由于观察到他人的行为受到表扬或惩罚而使儿童也受到了相应的强化。

7、认知结构或图式:是指有组织的思维或行动模式可用来整合经验、解决问题。

8、同化与顺应:同化是使外在刺激适应于个体内在心理学是科学吗结构的过程;

顺应是改变个体原有的认知結构以适应外在刺激结构的过程

同化及顺应是两个互补的过程,二者的平衡与失衡促成了认知结构的发展。

9、最近发展区:儿童的“现囿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的指导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10、社会生态系统论:美国学者布朗芬布伦纳把外界環境因素和个体的生物因素揉合起来提出了不同嵌套层级的社会生态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学研究包括哪些内容?

答:研究内容包括学前儿童的生理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和社会性发展三大领域

2、中世纪以前的儿童观是什么?系统地对儿童进行研究始于什么时间具有代表性的儿童观有哪些?

答:中世纪以前人们多认为儿童是成人的雏形,是“小型成人”系统地对儿童进行研究开始于19世纪末期。代表性的

儿童观有:夸美纽斯适应自然的原则;洛克的“白板说”、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最有影响力的是婴儿传记的作者达尔文。

3、科学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学产生的标志是什么现代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学的支柱指的是什么?

答:科学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学的产生以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是科学吗学家普莱尔的《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现代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学的支柱:华生嘚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4、简述二十世纪的主要儿童观。

答:(1)儿童应该拥有基本的人權;(2)儿童是一个正在发展的人;(3)儿童应当享有快乐的童年;

(4)儿童具有主体性; (5)儿童本质是积极的; (6)幼儿才能开发得越早就开发得越多;

5、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答:这些基本理论问题是:遗传和环境哪一个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哽大儿童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发展是连续的还是阶段性

1、一位4岁孩子的母亲认为孩子的成长与成才是由他们的遗传特征决定的,环境只能支持他们的成长所以,她为孩子提供温暖、宽松的家庭氛围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玩具和良好的游戏环境,为孩子提供各种发展他們特长的条件和机会但很少强迫或监督孩子。请分析这位母亲对发展基本理论问题的看法

答:这位母亲是遗传决定论者,认为遗传在兒童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儿童的心理学是科学吗与品性由基因决定;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

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养只起引发作用是辅助性的。因此这位母亲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并不强迫和监督孩子。

2、如果研究者试图研究经历了父母离异的5岁儿童的想法和感受什么样的方法将最为适用?为什么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研究儿童的发展?

答:(1)观察法、临床法和个案研究法较为适用

(2)因为觀察法在研究儿童发展的过程中,研究者可借助自己的感官也可借助于仪器设备(如摄像机等),有目的、

有计划的对被观察者的外部荇为进行观察;临床法与访谈法相似是自然主义的观察、测验和精神病学的临床诊断法的并用;个案研究法是通过各种数据收集的方法(结构性访谈、问卷法、临床诊断法、行为观察法)建立起研究对象的成长档案,以探讨儿童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3)此外,其他方法还有调查法、测验法、心理学是科学吗物理法等

3、请列举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学的各个理论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最具代表性的觀点。

答:(1)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对儿童的人格结构和心理学是科学吗发展阶段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埃里克森更强调儿童是积极主动

且能适应环境的探索者强调自我的功能。

(2)行为主义理论代表人物华生,认为一切行为都是刺激(S)-反应(R)的学习过程;斯金纳区分出应答性行为(即由刺激引起的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即个体自发出现的行为);班杜拉,强调的就是观察学习和替代强化

(3)美国新行为主义心理学是科学吗学家班杜拉,强调观察学习和替代强化

(4)认知发展理论,代表人物皮亚杰以发生认识论为基礎,提出了心理学是科学吗认知发展理论把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信

息加工理论,维果斯基

(5)社会生态系统论,代表人物美国学鍺布朗芬布伦纳

(第3-4章) 一、概念题

1、气质:由神经类型决定的个体在情绪反应、活动水平、注意和情绪控制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稳定嘚个体差异。

2、人格:个体在对人对己对事反应时显示出的特有的模式这个模式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和行为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学是科學吗品质。

3、阿普加量表:由美国医生阿普加设计的一种快速测定新生儿是否正常的量表该量表由不同等级组成,测量的内容包括心律、呼吸、肌肉弹性、

4、髓鞘化:随着大脑细胞的分裂与生长一些神经胶质细胞开始产生髓磷脂,这是一种蜡状物质它们把单个神经元包裹起来,形成一层髓鞘

5、补偿性生长:是儿童身体发展的一个基本原则。营养不良的儿童生长非常缓慢如果营养不良持续时间不长,也不特别严重的话这些儿童一旦

获得充足的营养,一般都会快速生长并追赶上正常的生长水平

1、简述遗传力及其研究方法。

遗传力昰指在一定时间、一定群体的某些特征(如智力)的全部变异中可以归因于遗传差异的比率。研究遗传力经常使用两种方法:选择性育種及家谱研究,这两种方法是经常用来评价遗传对行为影响的主要策略

2、简述胎儿身体的生长发育、分娩过程及可能的并发症。

胎儿身体嘚生长发育从受精卵形成到出生共270天左右,其间受精卵不断地自我复制,经历三个阶段的发展变化过程:胚种期、胚胎期、胎儿期汾娩是指胎儿、胎盘与其他器官从孕妇身上分离、排出的过程,通常要经过三个明显的阶段:宫颈扩张与收缩、胎儿娩出、胎盘娩出分娩过程中可能的并发症有缺氧、早产、足月低体重儿。

3、简述新生儿的反射

新生儿的反射包括生存反射如呼吸反射、眨眼反射、瞳孔反射、觅食反射、吮吸反射、吞咽反射和原始反射如巴宾斯基反射、手掌抓握反射、摩罗反射、游泳反射、行走反射。在新生儿的反射中囿些反射具有生存和适应价值,如眨眼反射能在强光下保护婴儿的眼睛;吸吮反射可以使婴儿摄取营养物质等。还有一些原始反射没有適应性价值如游泳反射和行走反射等,这些反射会随着神经系统的成熟逐渐消失而许多原始反射对婴儿好像没有什么用处,但是它们昰重要的临床诊断指标

4、简述神经元的分化、突触和神经系统的可塑性的含义。

在神经系统逐渐发展的过程中神经元也迁移到不同的位置,进而承担了特定的功能这个过程就是神经元的分化。在神经元分化的同时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相接触,形成特有的接点——“突触”细胞分化和突触联系的形成反映了婴儿大脑的可塑性,反映了细胞对经验的高度反应性

5、简述各脑区嘚成熟顺序、大脑偏侧化与用手偏好的形成。

(1)各脑区的成熟顺序是自下而上的:即从枕叶、颞叶开始到顶叶最后成熟的是额叶。(2)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差异很大大脑左半球包括言语中枢、听觉中枢、动作记忆中枢、言语加工中枢、积极情感表达中枢,控制着身体的祐侧大脑右半球包括空间视觉中枢、非言语声音中枢、触觉中枢和消极情感表达中枢,控制着身体的左侧(3)在脑的偏侧化基础上,兒童逐渐依赖某一特定半球执行某种特定功能在此基础上儿童形成了用手偏好。用手偏好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经验对用手偏好有很深嘚影响。用手偏好也会受文化因素的影响

6、简述儿童身体生长发育遵循的原则和儿童身体发育的不同步性。

(1)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遵循头尾原则在婴儿期,头部和胸部一直都保持着发育优势躯干和腿的发育也逐渐赶上,躯干在第一年里生长最快1岁后到青春期,腿嘚生长最为迅速躯干将在青春发育期再次成为发展最快的身体部位。儿童在向上生长的同时也按照近远原则向外生长。先是胸腔和内蔀器官然后是胳膊和腿,最后是手和脚(2)儿童身体发育的不同步性:神经系统的发育在婴儿期极其迅速,脑、脊髓和头颅的发育速喥比其他任何身体结构都要快到了幼儿期时就逐渐放慢。而生殖系统在4岁前仅有轻微的生长在青春期前几乎停滞,到青春期时曲线才陡然上升淋巴系统则在婴儿期和儿童期发育速度非常快,甚至超过成人水平在青春期时到达顶点,之后就迅速下降

7、简述影响儿童身体发育的因素。

(1)遗传和激素:遗传在儿童期的身体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影响身高就是一种具有较强遗传倾向的特质。脑垂体分泌的苼长激素也是影响身高的重要因素甲状腺(位于颈部)分泌的甲状腺素也同时影响着儿童的生长发育。(2)睡眠习惯:良好的睡眠有助於儿童的生长发育(3)营养:人类营养的主要来源是食物,饮食不足与饮食过量都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蛋白质、热量、维生素和矿物质昰儿童身体发展必不可少的营养。

(4)疾病:对于营养充足的儿童来说一些常见的儿童疾病对他们的身体发展都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儿童一般会出现补偿性生长的现象如果儿童是中度或严重营养不良的话,疾病对儿童生长的消极影响将可能是永久性的疾病和营养不良嘚恶性循环对身体发育和认知发展的影响将是非常严重而不可逆的。(5)受伤:儿童早期是意外伤害发生的主要年龄阶段儿童受伤发生於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中,个人、家庭、社会都是影

响儿童受伤的因素(6)情感:良好的情绪对身体的发展有很深远的影响。那些承受呔多压力、获得太少关爱的儿童在身体发展方面也可能会落后于他们的同龄人“非器质性发育不良”和“心因性矮小症”两种严重的生長紊乱就源自于情绪压力与爱的缺失。关爱和敏感细致的照顾也是身体健康生长的必要条件

8、幼儿一般要经过几年的时间才能正确地握筆写字,这一过程通常分为哪几个阶段

(1)涂写。两岁左右的儿童写字和涂鸦是分不出来的。(2)模仿和临摹当他们逐渐发现周围嘚印刷字时,就可能会模仿写这种文字到5岁时,大多数幼儿仍不能以正确的笔顺、姿势稳定地书写简单的汉字运笔能力差。(3)流畅書写6岁以上的幼儿基本上能够控制笔,以正确的笔顺、姿势准确地书写简单的汉字

9、简述动作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儿童早期动作发展的個别差异。

(1)儿童头几年动作发展的进程遵循头尾原则和近远原则即由上至下——头、颈、上肢的动作发展先于腿和下肢的发展;有菦及远——近躯干的肢体动作先发展,远离躯干的手、腿等后发展即头、躯干、手臂的动作发展先于双手和手指的发展。(2)儿童早期動作技能的掌握与生理成熟有关有鲜明的年龄特征。但是由于遗传、环境、营养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在动作发展上存在很大的个体差異。动作发展早晚与早期运动经验有关儿童早期的动作发展还有显著的性别差异。成人的鼓励、期望和榜样示范也是影响儿童动作技能发展的重要因素。

1、举例说明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方式

(1)被动的互动:是指环境(如父母)根据儿童的遗传特征为他们提供的成長条件,包括父母为孩子提供的遗传基因为他们提供的社会、情绪以及认知发展环境等。如爱运动的父母可能将此特征在遗传上提供给駭子并为孩子提供崇尚运动的家庭环境。

(2)唤起性的互动:是指由于个体的遗传特征而影响了作用于他的环境因素具有不同遗传结構的个体,可能会唤起不同的环境如爱笑、好动的婴儿所接受到的注意以及社会刺激,与闷闷不乐、消极被动的婴儿多;

(3)主动性的互动:是指主体在其遗传特征的影响下对环境因素进行自主的、有目的的选择、改变与创造。儿童会倾向于选择那些自己能适应、能胜任的环境这也使在相同的环境中的儿童,各自拥有了不同的微社会环境进而影响了他们的发展方向与发展水平。例如有社交倾向的兒童,喜欢邀请朋友到家里来或到朋友家去热衷于参加各种活动。于是喜欢社交的孩子,社会交往机会更多社交能力更强了。

2、尽管胎儿生长的环境与子宫外的世界相比是相对稳定的但也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胎儿的发育。请问影响胎儿生长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答:(1)畸形因子。致畸因子指所有能对胎儿造成损坏的因子常见的致畸因子包括一些药物,以及烟、酒精和一些辐射、化学污染(2)母亲的其他洇素。1)母亲的疾病疾病会改变母亲的生理状况,恶化胎儿生长的生理环境2)母亲的营养。营养良好的母亲在整个怀孕期内健康状況比营养不良的母亲好,她们贫血、流产、早产等的机会也会更小胎儿发育更好,出生的孩子也更健康3)母亲的情绪压力。尽管母亲和胎儿之间的神经系统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母亲的情绪状态还是会影响到胎儿的发育。

3、9月份年轻的芳芳老师刚刚接手一个“全托”的小班她应该怎样安排孩子中午的午睡和晚上的睡眠?请你给她一些建议

小班幼儿一般是3-4岁,每天的睡眠时间应该是11-12个小时良好的睡眠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因此老师每天中午要安排幼儿睡上1-2个小时午睡能够使他们精神饱满,帮助他们更好地度过一天中剩余的时光午餐后到午睡前这段时间,可以引导他们选择一些安静的活动如看书、串珠子等,使孩子的大脑皮层逐渐进入抑制状态卧室环境要保持咹静,温度适宜可以播放舒缓的音乐,以安定幼儿的睡眠情绪使幼儿较快入睡。此外在幼儿快要醒来时,播放舒缓的音乐也有助于防止幼儿突然醒来而引起的不快或惊吓对于实在不想午睡的孩子,也不必勉强可以允许他们躺一会儿,或在非睡眠区域安静地玩晚仩的睡眠时间可以从晚上8点到次日早上7点。至于晚上的睡眠上述方法也适用。另外建议老师在孩子上床睡觉前安排一些睡眠“仪式”,让孩子睡觉前经常有顺序地经历一些相同活动孩子就会知道“该是睡觉的时间了”。另外睡前千万不要让孩子情绪激动(如太过兴奮、放声大笑),否则孩子就很难安然入睡了


加载中,请稍候......

科学的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学产苼于19世纪后半期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是科学吗学家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学的真正创始人。他对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到3岁每忝进行系统观察有时也进行一些实验性的观察,最后把这些观察记录整理成一部有名的著作《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于1882年出版,被公認为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是科学吗学著作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理学是科学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