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效应3心理档案健康档案如何运作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网 >> 文章中心 >> 研究中心 >> 理论探讨 >> 学习心理 >> [专题]南京市考棚小学 >> 正文
&|&&|&&|&&|&&|&&|&&|&&|&&|&&|&
您现在的位置:&&&&&&&&&&&&&&&&&
专 题 列 表
?&?&?&?&?&?&?&?&?&?&
相 关 文 章
?&[<font color=#6]
[<font color=#8]?&[<font color=#3]?&[<font color=#3]?&[<font color=#5]?&[<font color=#1]
最 新 推 荐
?&[<font color=#]?&[<font color=#]?&[<font color=#]?&[<font color=#4]?&[<font color=#2]
《小学特殊学生学习心理辅导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热&&&&&
【字体: 】
《小学特殊学生学习心理辅导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作者:许建&&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
&&更新时间:&&
一、课题的提出
我校地处城郊结合部的雨花台脚下。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父母离异、丧父丧母的“不完全家庭”孩子较多。由于近几年学校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特色越发明显,各类特长学生也越来越多。然而,21世纪的教育呼唤培养健全人格的学生,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要求基础教育肩负起培养终身学习型人格的学生。我校有良好的心理教育基础,《“不完全家庭”学生学习心理教育研究》课题在全市同类研究中处于领先水平,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有一支热爱心理健康教育且有较强心育科研能力的课题研究队伍;有一个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支持教育科研的明智校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我们确立《小学特殊学生学习心理辅导研究》为我校“十五”教育科研主课题,向省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申报并被批准立项。这既是承接“九五”主课题研究的需要,又是领衔“十五”子课题研究的必要,同时也是深化自我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二、课题内涵与研究价值
两年的课题研究,我们认为本课题具有以下研究内涵与研究价
1、内涵界定
“特殊学生”,指父母离异、丧父丧母的不完全家庭孩子,有特长的或有问题的学生。针对这类学生的学习心理开展辅导,帮助“不完全家庭”的孩子或有问题的学生消除自卑,增强自信,激发积极的学习动机,研究学习方法,确立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学习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引导有特长的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潜能,学会计划与监控自己的学习活动,讲究学习策略和成效,形成“善于学习、乐于学习”的良好学习心理。
2、研究价值
本课题着眼于运用心理辅导功能对特殊学生进行学会学习良好学习心理的培养,探索这类学生学习心理的特殊性规律,探索新时期小学心理教育在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中的价值。
三、课题研究思路
1、研究目标
经过两年的课题实验,我们基本上实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通过本课题研究,让特殊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激发积极的学习动机,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态度和习惯,讲究学习方法、策略和成效,学会计划与监控自己的学习活动,确立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学习中增进自己体脑的发展,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2、研究依据
本课题之所以能顺利实施并如期实现研究目标,是因为在实验中,我们依据以下支撑性理论:
(1)、《南京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纲要》。《心育纲要》明
确指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机能,开发其心理潜能,形成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健全、独立人格。”本课题的研究,遵循了《纲要》精神,开展实验活动,培养特殊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良好学习心理。
(2)、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教学的实质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课题实验中,依据此理论围绕“教会学生如何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如何在学科学习中运用心理规律提高学习效率”进行了研究。
(3)、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课改纲要》在课程改革目标中明确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本课题遵循了这一目标要求,研究了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育人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
3、研究对象
为了增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我们确定了固定的研究对象;
(1)、选择不完全家庭学生20人。
(2)、选择有科技、体育、书画特长的学生6人。
(3)、选择语文、数学基础差的学生与语、数有特长的学生6人。
&&& &4、研究原则
为了增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我们遵循了以下原则开展研究:
(1)、活动性原则。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活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儿童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得以发展的。”因
此,课题实验中我们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心理辅导活动。
&& (2)、目标导向与过程调控相结合的原则。前苏联一位教育家
认为“没有教育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因而,我们在课题实验中制定了各类特殊学生的心育目标,让他们在活动中领悟道理,在活动中训练机能。
(3)、系列化与有效性统一的原则。根据小学生心理塑造具有反复性的特点,因此,在课题实验中围绕一个中心设计系列活动并注意在课内与课外,乃至家庭配合进行。
5、研究方法
在课题实验中,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1)心理观察法&&& (2)问卷调查法
(3)问题筛选法&&& (4)心理测验法
(5)心理实验法&&& (6)经验提炼法。
6、研究内容
在两年的课题实验中,我们主要针对以下内容开展研究:
j 特长学生学习心理辅导方法的研究。
k 特长学生学会学习良好学习心理的培养。
l 单亲家庭学生良好学习兴趣、态度、方法、策略、成效培养的研究。
四、课题研究过程
课题研究实践表明,课题过程管理是整个课题管理的重头戏,也是一个课题的关键性阶段管理。我们注重课题过程管理,严格按照课题实验方案扎扎实实地开展研究活动。
1、课题研究的启动阶段
2001年3月之前,我们组建课题组,实行组长招标,实验教师自愿参加,并签订《协议书》;课题组统一办理课题证书颁发给
实验教师。我们这样做,既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又有效地调动了实验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制定课题实验方案并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使他们了解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理解课题内涵,明确研究目标,熟悉研究原则与方法。填写《学校心理教育研究课题申请议定书》,同时向江苏省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申报立项。我校被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与江苏省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确认为“十五”心理教育实验学校;《小学特殊学生学习心理辅导研究》课题,被批准为省、市“十五”心理教育研究立项课题。
2、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
(1)建设心育队伍为了顺利地开展心育课题研究,课题组非常重视并首先抓好自身的心育理论学习。在课题实验过程中,课题组先后组织实验教师学习了心育文章和有关文件,具体内容见表一。
共青团路小学心育课题组心育理论学习目录(表一)
另外,我们十分重视心育骨干教师的培训。我校先后选送5位教师参加南京市中小学心理教育骨干教师的培训,其中有2人还参加了高级研修;有2人参加了南京市首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考核;目前已形成一支拥有14名同志的心育骨干教师队伍。
(2)开展实验活动在课题实施中,课题组坚持“科学、有效、创新”的研究思想,认真开展系列心育活动。2001年上半年,课题组从“低、小、细、实”的原则出发,开展了“五个一”系列心育活动,14位实验教师每人设计一份心育活动方案、展示一节心育活动课、开展一次心育调查、进行一次心育实验、写好一个心育经验总结。在“五个一”心育活动的基础上,课题组又在实验班级开展心理科学小论文竞赛,2001年和2003年先后共征集70篇并向省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推荐,参加全市首届和江苏省首届中小学生心理科学论文竞赛活动。
2002年下半年,课题组会同少先大队部在全校开展“解决烦恼我能行”体验活动,一共成立《梦幻小队》、《假日理解小队》等16个子课题组。每个小组在体验活动中,针对一个烦恼问题,设计一个具体的体验方案并提出相应依据,写出体验活动过程;活动动结束后还要求参与学生认真写出思想上的收获及应该养成一种什么好习惯,课题组共收到征文37篇。
(3)建立实验档案课题实验一开始,课题组就在实验班级建立《特殊学生跟踪教育档案》,《档案》包括学习心理现状分析、辅导措施、教育效果三个方面内容。为了观察学生的心理轨迹,课题组还建立了特殊学生发展日记、周记和月记。《发展日记》主要由学生自我评价,包含着爱国爱校、尊师友爱、文明守纪、诚信合作、
身心健康五个方面计20项指标;发展月记由个人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评价、班主任及全体任课教师评价构成。除此之外,课题组还对实验学生建立《特殊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档案》包括适应能力、耐受能力、控制力、意识水平、康复力、道德愉快胜于道德痛苦六个方面内容。
(4)进行心理辅导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课题组在实验对象中按月开展心理信息调查分析;抓住自己的阵地――《星星亮心》心理咨询室。我校的心理咨询室坚持定时开放,具体时间为每天中午11:50―13:20,由经过市心理教育骨干教师培训过的课题组成员负责接待咨询学生。心理咨询室建立了《小学生焦虑心理测量表》、(20个项目)、《小学生生活事件测量表》(34个项目);课题组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这个阵地,对来咨询的特殊学生在学习、生活和交往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困扰;对个别有严重障碍、情绪不稳的特殊学生,以平等尊重为原则,以沉默来应对或调节,抓住“火候”进行疏泄、劝慰、引导和鼓励。为了向全校学生普及心理知识,课题组坚持每两周举办一次《星星点灯》心理辅导广播讲座,两年我们共举办了37次心理辅导广播讲座。为了创设心理健康教育氛围,课题组坚持每周出一期《小窗口 大世界》心理宣传黑板,向家长、社会宣传心理知识;两年我们共出了64期宣传。
(5)让心育进课堂2001年上半年,我校在全市率先按年级征订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心育活动》教材;下半年,课题组主动建议校长室将开设心育活动课摆上议事日程,各班级心育活动课由班主任老师利用一天的早自习和晨会时间,每周开设一节。心
育活动课开设得正常与否,效果好差与否,纳入到班主任的月考核。学生积极的心理活动是知识、观念内化的依据;因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也是教学的基本目标。在本课题研究中,实验教师在语文、数学学科课程和美术、音乐等活动性课程及乒乓球校本课程教学中探索渗透心理育人的方法。如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把游戏引进课堂,让欢乐的活动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竞争意识,鼓励学生在解题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语文教学中,给学生一方信任的天空,让他们进行品词析句、看图说话、质疑问难。特别是十分注重特长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重视引导他们求疑、求异、求广,重视培养他们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让这些学生做主持人,或上台回答问题,或让他们表演文艺节目,或让他们绘画书法,或展示乒乓技巧风采,锻炼他们的才干。
3、课题研究的结项阶段
市教科所宋宁所长主持的国家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中小学生心理监护系统的构建与运作》总课题已经启动,我校有幸被吸收为实验学校。为了参与总课题组的统一实验活动,我们又以《小学特殊学生语文学习心理素质优化的研究》为子课题,开展新一轮的心育研究活动。因此,我们认真做好《小学特殊学生学习心理辅导研究》课题结项的各种工作。课题组将整个课题资料分为课题建设(实验方案、议定书、课题批复、实验成员名册及聘书、上级来文等)、课题过程(活动记录、大事记、“五个一”系列资料、心理信息调查资料、心理宣传资料、心理咨询资料、心理健康档案等)、课题成果(教师获奖与发表研究论文、优秀方案、学生获奖与收录心
心育小论文、心育现场会资料、结题申报表、研究报告等)三大类,有序、规范整理成64卷。从课题的实施过程来看,我们已经顺利实现课题实验方案预定的研究目标,完成原定的研究任务。我们以完善的课题研究资料,丰硕的课题研究成果,参加全市仅有7个心育研究课题参与的结项活动。
五、课题研究成果与问题思考
经过两年的课题实验,我校初步取得了以下阶段性研究成果:
1、学生的心育活动主体意识有所增强。
我们深深的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就是让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发展主体活动意识,让他们自我自助、自我感悟、自我体验、自我调控、自我提高。比如:让特殊学生主动参与“自信心的变化”心育活动设计,让她们自己组织活动,自己经历活动过程,自己对活动结果进行评价,在“相信自己”的系列活动前后,采用“夸夸我自己”的方式,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说出自己的优点、长处。结果如下:
2、实验学生的良好学习心理得到培养。
通过两年的心育课题实验,参与实验的“不完全家庭”学生,一般都能消除自卑,增强自信,激发积极的学习动机,树立“自主、乐学、善思、创新”的学风,在学习过程中研究学习方法,确立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学习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参与实验的特
长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学习潜能,并从自身实际出发,较好地计划与监控自己的学习活动,讲究学习策略和成效,形成“善于学习、乐学学习”的良好心理,并在相关竞赛中一展特长风采,增进自己体脑的发展。如:在南京市首届和江苏省首届中小学生心理科学小论文竞赛中,我校学生所写的小论文共有39篇获奖,荣获雨花台区小学唯一受市教育局宣德处表彰的优秀组织奖,在全市200余所心育实验学校中也处于领先位置。另外,张梦雅《脸部变奏曲》及其他学生的20篇小论文被收录在南京市心理学会学校心理辅导研究会编纂的《中小学生心育汇编》一书。在南京市首届“好家长杯”小学生作文大赛中,语文特长学生胥夏楠所写的《幸福的“海底之家”》作文被评为一等奖;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中,美术特长学生刘名星的书画作品喜获一等奖;在第十四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全国中小学生科技竞赛中,科技特长学生谢璇同学的科技小制作荣获二等奖;在2002年“奥尔杯”南京市小学生乒乓球比赛中,乒乓特长学生姚金铭、俞艿璇分获男、女单打第一名。本课题实验表明,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必然要求。
3、教师的心育课题研究能力有所提高。
在两年的心育课题研究中,课题组教师遵循小学特殊学生的心理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认真开展心育科研实践,认真学习学校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认真进行理性思考,认真撰写心育研究论文,不断提高心育研究能力。课题实验教师设计的11份心育活动方案全部获奖,张静同志设计的《成才计划表》等4份优秀方案被收录
在江苏省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编纂的《心理教育优秀活动方案选》。课题实验教师撰写的心育研究论文共有26篇获奖,其中全国首届“健康杯”心理教育优秀论文三等奖和省“师陶杯”教育科研优秀论文二等奖1篇,市心理教育优秀论文一等奖4篇、二等奖8篇、三等奖9篇。另外,课题实验教师还有8篇心育研究文章发表在报刊上,收到了宣传成果,产生教育影响的社会效应。具体情况见下表(二):
共青团路小学心理教育研究文章发表目录(表二)
两年中,课题组的许建、张静、朱成娣、付家丽四位同志先后被评为南京市学校心理教育课题研究先进个人;张静、许建两位同志还取得了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
4、可操作性、创新性心理教育范式初步构建。
在原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基础上,课题组通过这两年的心育活动实践,初步构建了富有规范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创新性的心理教育活动范式,具体内容见表(三)
共青团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范式(表三)
5、心理教育研究得到同行与学术研究机构的认可。
在省、市、区心育研究专家的热情指导下,我校课题实验教师认真开展心育活动,认真进行心育研讨,认真总结心育经验,形成共小心育特色,在全市崭露头角。2002年3月18日,江苏省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在我校隆重举行南京市小学心理教育观摩研讨会。与会的150余位心理健康教育领导、教师欣赏了我校心育研究课题组成员易蓉老师一(3)班《我们都很棒》和张静老师四(2)班《当你受到委屈时》两节心育活动课;观看了课题组摄
制的《星星点灯 升华心灵》心育活动纪实片;参观了《星星亮心》
心理咨询室;翻阅了百余本心育活动研究资料,聆听了田素琴校长《优化“不完全家庭”学生心理 探索创新性心理教育范式》的课题研究汇报。4月10日,江都市武坚中心小学刘国年老师来信寻求心育辅导智助。11月中旬,我校制作的《星星点灯升华心灵》心育活动展板,参加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心理教育研讨会暨研究成果展示会,被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评为心理教育成果展示优秀奖。12月18日,市教育局首批合格心理咨询室评估组来我校评估验收,朱世伟、徐瑞泰等心育研究专家评价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理念先进、领导重视、措施得力、过程认真、研究深入、成果显著、总结全面、思考深刻,是全市心理健康教育突出的排头兵之一。我校心理咨询室被南京市教育局首批认定为合格心理咨询室。另外,学校还两次被江苏省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评为心理教育课题研究先进集体。
6、教师的教育观与发展观发生变化和升华。
实验教师通过心育活动实践和课题研究,教育观、人性观、发展观发生了变化,不断升华;深刻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基础;在教学中加强心理教育,是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自觉地树立“让每一个学生体验成功,让每一个学生获得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长。”的素质教育理念;体会到爱是最好的老师,当然这种爱是理智的,须有长远的眼光,用责任心去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明白了一个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首要的任务是学习自助。必须首先成为一个健康、成熟、快乐的人;必须不断的对自己进行反思,立足于现实,分析了解过去的我、今天的我和未来的我;不断地明
确内在的自己。一个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一定要有关心他人的心,对学生、对同事存在着接纳、尊重、欣赏的态度;应该把他们看成是有能力的、是可信懒的、友善的、有价值的、具有向上、求进步的潜质,富有创造力和动力的。在心育活动中,课题组成员带头将爱心内化成具体行为,如:许建同志将爱心真情洒向社会、参与共青团南京市委和《现代快报》社联合开展的爱心志愿者家庭接孤儿回家活动,将南京儿童福利院孤儿诸亚小朋友接回家快乐地度过马年第一天。朱成娣同志向生重病的顾悦玮捐贰百余元,坚持每天送教到医院床头;心育课题组成员每人向顾悦玮捐款壹佰元,并发动所教班级学生献爱心;张静同志用自己工资的数十元买慰问品到医院探望生病的学生&&&&&&
7、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实践中的思考。
2002年6月,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表明心理教育已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
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心理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挑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才能不断提高心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学校领导重视与支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有效开展心育活动的关键。这里有一个认识问题,同时也有教育质量评价导向的客观原因。提高心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要我们的心育老师不断加强自身素养的提炼,注重心育理论和科研理论的学习,不断充实自我。提高心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要讲究心理教育的方法,如开展游戏活动、心象活动、头脑风暴活动等;尤其是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之中,保证课时。提高心理教育的针对性和
实效性,需要有一批热爱心育研究、肯干心育科研、会干心育科研的心育骨干队伍;这显然需要我们各级领导多给他们一点关注。提高心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要拓展心育途径,如加强学校、家庭、社区的密切联系,开发“三结合”教育的心育功能;构建心理辅导网页,运用网络技术进行网上辅导,开展网上训练,网上互助。
参与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成员有:张静、付家丽、贾荣、朱成娣、许平等14位教师。
( 该文发表于2003年第9期《小学教育科研论坛》 )
文章录入:pyj&&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浅谈如何建立与管理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校各项改革措施的实行,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日益纷繁复杂.面临的学习、就业、经济和情感等方面的压力也随之加大,使得部分大学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提高其心理素质,认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当前的重要工作之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是大学生心理历程与各种心理测试的原始记录,主要包括个人学习与生活的部分背景材料、心理发展变化特点介绍、心理咨询记录、心理测试结果和评价等.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教师可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问题的成因和发展,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中国矿业大学档案馆
中国矿业大学健康教育中心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本文读者也读过
加载中,请稍候
.客服电话
&&8:00-11:30,13:00-17:00(工作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操作与实务”(详细)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操作与实务”
第一章心理健康及其标准
第一节现代健康理念论P2
一、现代健康理念的基本特征:P6
1、是一种全人的健康理念2、是一种动态的健康理念3、是一种谱系的健康理念4、是一种促进的健康理念
二、现代健康的基本理念可以概括为:
基于健康动态与谱系的现实性,以促进的方式,达成全人健康。
第二节心理健康论P11
一、心理健康与现代心理卫生运动
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之间的关系:是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关系,即心理卫生的目的在于维护、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
(一)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
一般认为,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先驱是法国精神科医生皮内尔。
对现代心理卫生运动兴起作出直接贡献的是美国保险系统职员比尔斯。1880年3月他根据自己亲身的感受和体会用生动的文笔写成《自觉之心》一书。
1936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在南京宣告成立。
(二)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发展P12
第一阶段:从改善精神病人的待遇到注意精神疾病的预防.(20世纪20到二战结束)
1930年5月,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在美国华盛顿市召开,53个国家的3042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并选举产生了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美国著名精神病学家威廉华任会长,比尔斯任秘书长。
这一阶段的心理卫生工作的重点是:致力于精神病院的给养改革以及建立广泛的精神病社会保障体系,以使精神病患者受到社会公正处置,并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生率。
第二阶段:从关心身心因素的制约到关注社会因素的影响.(二战后--20世纪60年代末)
1948年在英国伦敦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心理健康与世界公民》的纲领性文件.在此次会议上还成立了新的国际心理卫生组织——世界心理健康联合会(WFMH).194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总部建立了心理卫生处.这些组织的建立与纲领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心理卫生运动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潮流。1961年,世界心理健康联合会明确提出心理卫生今后的工作任务是:在生物学、医学、社会学及教育学等各个领域,使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这一阶段表明心理卫生工作已经超出传统的精神病学范畴,正在拓广它的服务领域。
第三阶段:从努力提高个体的适应能力到力图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挖掘人的心理潜能.
(20世纪70年代—至今)这一阶段,西方心理学工作者开始从人本主义角度来审视心理卫生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真正的心理健康者,应该是内心世界及其丰富,精神生活无比充实,潜能得以发挥,人生价值能够完全体现的人,这种关于健康心理的描述给予心理卫生工作者以极大的启发,当今的心理卫生运动朝着全面提高人的心理,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方向发展。
(三)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启示
首先,心理卫生运动起源于改善精神病人待遇的人道主义行动。
其次,虽然在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不同时期,其具体的重心有所不同,但是贯穿整个运动的一条清晰的发展线索是:强调生命健康需要自我责任和自主管理,强调心理对于形成自我责任和自主管理的重要意义。
最后,现代心理卫生运动在其整个发展历程中,始终将“维护和促进”作为其工作的基本策略。
二、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
1、心理健康的基本内容是现实的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良性功能关系;
2、心理健康的本质特征是个体主导其生命活动的有效性;(核心内容)
3、心理健康的现实表现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健康
心理健康的涵义
心理健康是指旨在充分发挥个体潜能的内部协调与外部适应相统一的良好状态。它即表现在个体与环境互动时的适应行为上,也蕴含在相对稳定并处于动态发展和完善中的心理特质上,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三、心理健康的基本属性
1、心理健康的实践功能性;2、心理健康的辩证发展性;3、心理健康的文化多元性。
第三节心理健康标准论P22
一、确定心理健康标准依据
1、统计学标准;2、社会规范标准;3、主观经验标准4、生活适应5、心理成熟标准6、生理学标准
二、心理健康标准的具体内容
&#9332;智力发展正常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
&#9333;情绪稳定乐观情绪稳定乐观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
&#9334;意志品质健全心理健康者的意志品质具有如下特点:&#9312;行动目的明确,独立性强&#9313;善于当机立断,果敢性强&#9314;行动不屈不饶,坚毅性强&#9315;心理承受力强,自制力好。
&#9335;行为协调适度心理健康者的行为具有如下特点:&#9312;须与年龄特点相一致;&#9313;须与社会角色相一致&#9314;须与刺激强度相一致&#9315;行为的一贯和统一
&#9336;人际关系和谐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的条件,也是增进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9337;人格完整独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人保持人格的独立完整性,培养健全的人格。
第二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
1、识记:(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
所谓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依托,并结合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实践智慧生成的教育活动。
2、领会:(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的关系P4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各自以一个连续体的不同区段作为自己的工作重心,但它们的区别是相对的,事实上,这四种助人活动在连续体的分布上存在着部分重叠与交叉。此外,如果以服务范围广度而言,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依次存在包含关系:四者外延间关系是“真包含于”关系,即心理治疗是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心理辅导,心理辅导是心理健康教育。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P51
1、识记:(1)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在横向上是相互交叉重叠的;就纵向联系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是其他各育的基础。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具有核心地位和作用;在整个素质教育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一道,构成了一个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辩证统一的完整体系。其中心理健康教育是其他各育的中介和基础,它为学生形成思想品质、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塑造美感等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前提。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概述P60
1、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1)领会: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
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教育重点发生转移。从消极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转移到推动学生各方面的都得到发展,并促进其整合到个人的生活方式之中。2.教育形式共存互补。西方学校采用团体辅导和咨询交替使用,发挥其互补的功能。3.教育技术日新月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科学技术也被不断地引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域,使研究方法呈现多样化。4.注意加强早期教育。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开始把心理健康教育视为个人生长和发展的连续历程,将其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年级之中,儿童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日益受到关注。5.教育理论多元融合。人们日益倾向于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对各家理论持兼收并蓄态度。6.教育力量趋于整合。现今,西方学校已突破过去单纯由学校独家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旧格局,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7.逐步开设相关课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将继续为学生提供内容广泛的心理学课程或相关课程,以协助学生完善人格和适应社会生活。8.重视教育绩效评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将通过精心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建立督导网络,进行经常性的指导与评价等方法,使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更大绩效并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9.注意本土特色研究。不少学者主张加强本土化研究。10.强化从业人员素质。
2、国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1)识记: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我国现状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其二,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其三,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训。其四,加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术交流与研讨
(2)国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向
1.普遍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将获得全面实施、普遍发展
2、重点化。重点将以维护心理健康逐步转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意识的培养。
3、整合化。多学科整合共同揭示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是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向。
4.现代化。方便、快捷、丰富的现代化技术手段,将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普及、更具有成效和影响力。
5.本位化。即全校教师参与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6.专业化。即建立一支训练有素、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师资队伍。
7.本土化。就是中国化问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将更适合我国国情,更注重实际教育效果,更注重将国外先进的理论与我国的国情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相结合,并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识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是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所决定的。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观点来看,这种必要性主要渊源于以下四种需要。
(1)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诸多的研究证实,具有高品位的心理素质已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人才资源的要素。因而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十分重要和必要。
(2)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人的现代化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实现现代化所必不可少的因素和条件,它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而不是国家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所谓人的现代化,就是人的素质现代化,现代人的素质是一个综合体。国家现代化,关键是使国民心理素质现代化。而欲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从青少年儿童时期开始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顺应世界教育改革潮流的需要教育思想的大变革也促使人们重新确立新的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质量观,并据此确立教育发展的新战略和新目标。1989年月日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曾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通过了“学会关心”的总结报告认为21世纪教育体系要进行一些重点转移:这些转移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向学校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4)改变国内基础教育现状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在错误思想指导下的一种急功近利得狭隘教育模式,存在着较多弊端。因而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改变国内基础教育现状和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水平的迫切需要。
第三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P90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作用P90
1、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的制约作用
2、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过程的控制作用
3、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结果的评估作用
4、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学生的教育作用
二、构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依据P91
1、以我国学校教育的目的为依据;2、以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为依据。
三、构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原则P92
1、在目标建构的价值取向上,坚持社会规范和个人需要相协调
2、在目标建构的出发点上,坚持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结合
3、在目标建构的言语描述上,坚持抽象性与操作性相兼顾
4、在目标建构的逻辑体系上,坚持整体性与系统性相统一
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阶段目标p94
(一)初中一年级1、心理特点P94&2心态分析P95&3、心理健康教育目标P95
(二)初中二年级1、心理特点P96&2心态分析96&3、心理健康教育目标P96
(三)初中三年级1、心理特点P97&2心态分析97&3、心理健康教育目标P97
(四)初中三年级1、心理特点P97&2心态分析97&3、心理健康教育目标P97
(五)高中一年级1、心理特点P97&2心态分析98&3、心理健康教育目标P98
(六)高中二年级1、心理特点P98&2心态分析99&3、心理健康教育目标P99
(七)高中三年级1、心理特点P99&2心态分析99&3、心理健康教育目标P100
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结构目标P100
从不同心理结构层面的来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细指从心理结构的主要成分---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方面来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目标:P101-103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目标,主要包括开发自我智能、掌握学习策略、改善学习品质三个方面。
在“智”方面的教育目标主要指培养学生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注意力等方面的良好品质。在“能”方面的教育目标主要指培养学生的诸种能力。学习策略目标包括使学生掌握学习过程的各个阶段的学习规则、学习方法,掌握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自我调节策略;学习品质目标包括:明确学习目标、培养激发动机、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校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学会正确归因。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情感目标;P103-105
学校情感教育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和增强其情感调控能力,
包括五个方面:1。帮助学生学会情绪认知和情绪识别2。帮助学生学会情绪表达和情绪理解3。帮助学生学会情绪主导和情绪平衡4。帮助学生学会情绪控制和情绪宣泄5帮助学生学会情感发展和情感培养。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志目标;P105-107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志目标是帮助学生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即意志的独立性、意志的果敢性、意志的坚毅性、意志的自制性、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个性目标:P107-110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个性目标可以概括两个方面:1。促进社会适应即发展自我意识,促进沟通交流。2。完善个性品质.即培养自主、勤劳、负责、坚强、利他与创新品质。
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层次目标P110-112
1、识记:(1)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三个层次:&#9312;基础目标&#9313;基本目标&#9314;终极目标
(1)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目标是防治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即及时发现并科学地矫正学生的心理疾病,使学生学会自我心理保健,掌握有关避免和消除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则与方法;对自我心理健康状况有正确的认识,能够自我排忧解难,游刃有余地应付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和困扰,保持乐观、稳定、积极向上的心态。
(2)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优化心理素质,就是要求通过对学生的认知品质、情感品质、意志品质及其他各种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与社会现实的要求之间有着和谐的适应关系,从而促进其整体素质的提高,实现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3)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开发心理潜能,达到自我实现。即充分发掘学生的心理潜能,使其成为一种具有很强的独立民主意识、很强的创造性、智力充分发展和品德十分高尚的人。
第四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一、生活性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P113-116
必须把握好以下三方面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
主要表现在:&#9312;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9313;针对学生的性别特点。&#9314;针对学生的表现特点。&#9315;针对学生的时代特点。&#9316;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性:
主要体现在:&#9312;树立学生“全人化”发展观念。&#9313;要及时发现和弥补学生某些方面的发展缺陷,全面考察和分析这些缺陷的形成原因和制定对策。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性:
注意两方面:&#9312;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要能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相适应。&#9313;要注意通过系列活动让学生重复参与各种训练和练习。
二、主体性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P118-120
1、概念:主体性原则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2、贯彻主体性原则需要注意的问题:
从受教育者出发:&#9312;要从满足学生的正确需要入手。&#9313;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可事事包办代替。&#9314;教师要尽其所能,全面了解学生。
从教育者出发:&#9312;尊重学生个人的尊严,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9313;尊重学生的选择。&#9314;对学生一视同仁。
三、积极性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P123-126
1、积极性原则,是指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教育者要注意从发展变化的观点,坚持正面教育,积极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2、包含2个基本要点:坚持发展的观点,坚持以成功教育为主导
发展性原则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注意以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看待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不仅要在对问题的分析和本质的把握中善于用发展的眼光作动态考察,而且在对问题的解决和教育效果的预测上也要具有发展的观点。
成功性原则的概念;成功性原则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尽量使学生产生成功的愉快体验,减少失败的不愉快体验。
3、坚持发展的观点需要注意的问题;&#9312;要求教育者坚持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9313;要使心理健康教育走在发展的前面。&#9314;要注意“三早”。
4、坚持发成功教育策略需要注意的问题;&#9312;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必须是恰当的。&#9313;帮助学生树立适合自己特点的抱负水平。&#9314;要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失败。&#9315;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
四、全面性原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P126-127
贯彻全面性原则需要注意的问题:&#9312;在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时要着眼于全体学生。&#9313;要注意给每个学生以机会。&#9314;注意学生的特殊需求并给予实际帮助。
第五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一、学习心理指导P128-136
1、学习心理指导的五方面内容:
&#9312;学习方法指导。它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适合自身特点的一系列手段、方式和途径。是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和提高学习效率的基础与前提。&#9313;学习动机指导。学习动机是引起、维持和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力量。&#9314;学习兴趣指导。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9315;学习习惯指导。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地进行学习活动的特殊倾向。&#9316;应试心理指导。
二、智力训练P136-142
1、智力训练的五方面内容;&#9312;使学生了解智力发展是一种动态过程。&#9313;使学生正确认识智商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9314;使学生正确认识男女智力差异。&#9315;使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潜能&#9316;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参加智力训练。
2、智力的训练P139
3、加德纳的多重智力理论对智力训练的启示:p141-142加德纳的多重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有七种能力,它们通常在一些人群身上出现,并概括出这些人所具有的品质,这些品质既可以选作为智力训练的具体目标,也可选作为智力训练的内容。&#9312;语言符号能力。&#9313;数理逻辑能力。&#9314;视觉空间能力。&#9315;音乐节奏能力。&#9316;身体运动能力。&#9317;人际关系能力。&#9318;自我认识能力。
三、情感教育P143-146
1、认知:情感教育的内容P145:情感教育是一个与认知教育相对应的概念,它是指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其施以教育的力量。主要包括两方面,首先是培养积极的情感,其次是调控消极情感。
2、领会:情感教育的必要性P143:&#9312;情感教育能促进品德的发展。&#9313;情感教育能促进认知的发展。&#9314;情感教育能促进身体健康成长。
四、性格教育P146-148
1、识记:性格教育的内容:包括两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特征,帮助他们矫正不良性格特征。这两者可以统一在形成学生良好的性格结构之中。
2、性格的结构:是由性格的态度特征、情感特征、意志特征和理智特征组合而成。
五、耐挫能力培养:P149-151
1、识记:耐挫能力的概念:又称挫折的耐受能力、挫折承受力、挫折容忍力等,是指个体对挫折可忍耐、可接受程度的大小。
(1)耐挫能力培养的必要性:&#9312;是挫折反应的普遍性使然。&#9313;是挫折所导致行为结果的二重性使然。&#9314;是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然。
(2)耐挫能力培养的内容:&#9312;是要使学生形成对挫折的正确态度。&#9313;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9314;培养学生对挫折的容忍力和超越力。
六、人际关系指导P152-155
1、识记:(1)人际关系的概念: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由于交往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表明了人们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关系的深度、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等心理方面的程度。
(2)人际关系的六方面功能:&#9312;获得信息功能。&#9313;自知、知人功能。&#9314;自我表现功能。&#9315;人际协调功能。&#9316;社会化的功能。&#9317;身心保健功能。
2、领会:人际关系指导的内容:&#9312;调整认知结构。&#9313;克服人际偏见。&#9314;加强个性修养。&#9315;掌握有关知识。&#9316;学习交往技能。&#9317;掌握调适策略。
七、性心理健康教育P155-164
1、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由于青春期的提前,青少年学生产生了迫切了解性知识的需要
(2)由于性意识的产生,青少年学生一方面对有关性方面的问题产生了强烈的神秘感和好奇心,另一方面开始对异性表现出倾慕和追求
(3)由于缺乏性科学知识和性道德观念,性道德意志薄弱,青少年学生中性越轨行为、性违法行为和性犯罪行为较为严重
(4)由于性心理健康知识缺乏,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
2、领会:P160-164
(1)小学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9332;劳动创造人。&#9333;我们的身体。&#9334;良好的卫生习惯。&#9335;男性和女性。&#9336;快乐的生日。&#9337;美好的家庭和社会。&#9338;青春发育。&#9339;第二性征。&#9340;月经初潮。&#9341;通精(射精)。&#9342;生命的诞生。&#9343;两性交往。
(2)中学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9332;青春期的生理发育。&#9333;月经。&#9334;遗精。&#9335;少年友谊。&#9336;青春期心理发展。&#9337;青春期异性交往行为规范。&#9338;人类的性。&#9339;性欲。&#9340;早恋。&#9341;性道德。&#9342;性的越轨行为和性犯罪。&#9343;家庭。
(3)大学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9332;人类性欲的社会发展史。&#9333;性心理卫生学研究的发展史。&#9334;人类性欲的生物学基础。&#9335;人类性发展阶段。&#9336;性别角色社会化的习得过程。&#9337;婚恋与家庭。&#9338;优生与计划生育。
八、自我意识发展指导P164-168
(1)自尊心与自信心的概念:自尊心是由概括化了的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是个体悦纳自己、尊重自己并渴望受到他人尊重的一种积极健康的自我情感体验。自信心是对自我认同、肯定、接受、支持的一种态度,是人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一定能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2)自我菲薄与自我陶醉的概念:自我菲薄是对自己的能力、性格、体格、容貌等深感不足,是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一种问题类型。自我陶醉是指过高的评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
2、自我意识发展指导的作用:可以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可以促进人的自我实现。
3、领会:自我意识发展指导的内容:&#9312;提高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水平。&#9313;使学生学会恰当地自我展示。&#9314;使学生学会自尊和自信。&#9315;使学生学会追求自我完善。&#9316;使学生学会摆脱自我意识的困扰。
九、职业指导P168-174
内容主要为:&#9312;职业意识的指导&#9313;了解职业的指导&#9314;了解自己的指导
十、休闲指导P174-176
1、休闲的价值:&#9312;能很好的成绩个体身心的松弛;&#9313;能满足个人的需要和兴趣;&#9314;有助于增进个人身心的发展
2、内容主要为:&#9312;确立正确的休闲观念与态度&#9313;学会选择适宜的休闲活动方式&#9314;懂得遵守休闲伦理道德。
第六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
(一):专门课程
一、专门课程必要性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分析。
实践意义:1、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2、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习负担3、有利于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4、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5、有利于解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师资奇缺的矛盾
二、专门课程的设计
1、识记:课程设计的环节P182-188
答:(1)明确课程目标:弄清目标概念、明确确立原则
(2)确定课程内容:&#9312;关于人的心理结构要素的一般知识;&#9313;关于青少年儿童心理发展的知识;&#9314;关于心理卫生或心理健康康以及自我心理保健的知识;&#9315;关于优化心理素质、开放心理潜能的知识,以及如何进行自我心理教育的知识。
(3)进行单元设计:&#9312;确立单元名称&#9313;确立课程时间&#9314;确定单元目标&#9315;明确教学方法&#9316;做好课前准备&#9317;确定活动程序
三、专门课程的教学组织
1、领会:课程教学组织的环节P188-193
(1)课前准备:&#9312;掌握知识技能;&#9313;了解学生背景;&#9314;先行接触学生;&#9315;设置师生助手;&#9316;组织适当团体。
(2)组织教学:
教学过程开始:1、热身方法。2、澄清方法。3、介绍方法
教学过程进行:1、引导方法2、反馈方法3、面质方法4、明朗方法5、连接方法。
教学过程结束:1、回顾与反省2、计划与展望3、祝福与道别。
教师注意事项:P191
(3)课程评价:
注意以下问题:&#9312;评价的目的问题&#9313;评价的原则问题(客观、发展、指导、计划性原则)&#9314;评价的分类问题(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四、专门课程模式特点分析
1、领会:(1)课程模式的优点与缺点P194-195
优点:科学性、规范性、可操作性
缺点:1、易导致一些教育者完全按学科课程教学的共性来设计心理健康教育专门课程,从而落入学科课程的俗套之中。2、课程模式主要以集体方式组织实施,注重学生心理发展的共性问题探讨,而学生的个性心理问题则难以体现出来。3、课程模式把心理健康教育局限在以心理学为主体的个别学科领域,忽略了其他学科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第七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
(二):学科渗透
一、学科渗透的必要性P196
1、识记:学科渗透的涵义:指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P196
2、领会:进行学科渗透的原因
答:第一:从教育时空层面来说,各科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和教师占据时空最多的场所。忽略了这一时空,就等于放弃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主要场所。第二:从教育资源层面来说,各科教学本身就包蕴了十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显性的或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可资利用。第三:从教育队伍层面来说,学科渗透可以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与营造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氛围。第四:从心理学学科本身层面来说,学科渗透为心理学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开辟了一个广阔的领域。第五:从教师层面来说,学科渗透可以促使更多教师学习心理学理论,运用心理学理论,提高其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第六:从课程层面来说,学科渗透既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发展的标志,也是现代学校课程发展的必然逻辑。P196-198
二、学科渗透的实施P198
(一)教学过程的全面渗透
1、识记:学科渗透的四种策略
答:&#9312;教学目标的渗透——科学地设定学科教学的目标P198-202。
&#9313;教学内容的渗透——充分运用学科课程蕴含的资源P202-211。
&#9314;教学活动的渗透——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P211-216。
&#9315;教学评价的渗透P216
2、设定的原则P201:内在规定性原则、客观针对性原则、渲染整合性原则、学科差异性原则、心理效应原则。
3、应用:结合具体课程谈谈如何运用学科课程蕴含的资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答:一、如何运用社会科学类课程蕴含的资源。P202-205二、如何运用自然科学类课程蕴含的资源。P206-208三、如何运用艺术体育类课程蕴含的资源。P208-211
(二)增强教师“心理保健医生”的角色意识。P216-218
三、学科渗透模式特点分析
学科渗透模式的优点与缺点P221-222
优点:一、具有潜移默化效果,比心理健康教育课及专题活动更为经济有效。二、增强了各学科的魅力,易为学生接纳;大大拓展了学科课程的功能与目标,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三、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性策略,心理健康教育成熟的标志即在于全体教师的“全体参与”。
缺点:一、学科渗透目前尚处于启动阶段,相对而言,渗透模式较其他模式更难以操作。二、长期以来,学科教育目标忽视甚至排斥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导致渗透模式中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与学科教育目标会出现挤压、重叠现象。三、各学科首先要完成自身任务,心理健康教育在其中只能处于辅助地位,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单靠学科渗透来完成,还需结合其他模式协同进行。
第八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三):寓于活动
一、心理健康教育寓于活动的必要性:(理论和实践的必要性)P225-226
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P227
1、领会:(1)设计的原则;p227-229
答:1、主体性原则2、开放性原则3、多样性原则4、有效性原则5、系统性原则
(2)活动设计的内容P229
答:1、活动的目的2、活动的内容3、活动的形式4、指导教师或主持人(老师、学生)5、参加者(年级、班级、男女学生人数)6、时间、地点7、活动的准备(场地安排、人员安排、文具、仪器等)8、活动的程序(每一步骤、任务、时间分配、负责人等)9、活动的要求(纪律、操作规程、应变方案)10、活动的总结。
三、活动的实施p229-233
1、领会:活动实施的五个环节
答:&#9312;把握时机:新的生活开始时、享受成功的喜悦时、遭遇困难和失败时、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不良倾向萌芽时。&#9313;激发动机p230。&#9314;精心准备:心理准备、物质准备。&#9315;具体进行:再次检查准备工作、必须亲临活动现场、协助学生主持活动、慎重处理突发事件、坚持全程有效指导。&#9316;总结工作:(要求)明确目的,端正态度;语言准确,行文简明
四、活动模式特点分析P233-234
优点:第一:寓心理健康教育与活动之中,拓展了中小学活动课程的内涵与外延。第二:活动模式能较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第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模式的操作以兴趣和动机为基础,符合中小学生的天性。第四:活动模式能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缺点:1、就学校组织的众多活动来看,都有自身的目标、特点和要求,要在活动课程自身目标的基础上融进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这对活动课程的开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2、就教师方面来看,有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有较大难度。3、从学生方面来看,不同年龄学生心理特点不尽相同,故单纯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难以促进其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九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四):优化环境
一、优化环境的原则
1、领会:优化环境的八大原则p238-241
答:1、教育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实用性原则4、有效性原则5、特性性原则6、优势性原则7、筛选性原则8、主体性原则
二、物理环境的优化
1、领会:物理环境优化的三个方面
答:一、时空环境。P241-244二、设施环境。P244-246三、自然环境优化p247
三、心理环境的优化
1、领会:(1)心理环境优化的五个方面
答:一、信息环境的优化。P248二、人际环境的优化。P248-251三、组织环境的优化。P251-252四、情感环境优化。P252-256五、舆论环境优化。P256
第十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五):运用网络
第一节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P259
(一)促进“网络世代”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二)完善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三)完善网络教育体系的需要
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P261
(1)拓展教育时空。(2)丰富教育资源。(3)降低教育成本。
(4)增强预警功能。(5)促进心灵开放。(6)提高教育质量。
第二节运用网络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一、防治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
二、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
三、交互性和主体间性相结合的原则
四、“助人自助”与“互助共进”相结合的原则
五、互补性与协同性相结合的原则六、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原则
七、开放性与规范性相结合原则
第三节运用网络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一、运用网络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1、建立高素质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2、创建优质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
3、与非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增加教育实效性
4、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形式:网上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普及、网上心理测量、网上心理咨询、网上心理治疗、网上心理保健和网上心理教学等
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工作从实施方面分析,可以采取以下形式。
(1)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
(2)用现代网络技术制作实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网页。
(3)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多种形式的心理教学。
第四节运用网络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特点分析
一、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优点
(一)网络的丰富性和互通性,拓宽了学校心理健康的视野
(二)网络的无边界性和即时性,拓宽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时空
(三)网络的自主性和自助性,体现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性原则
(四)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增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预警功能
(五)网络的共享性和便利性,解决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供不应求的矛盾
(六)网络的形象性和新颖性,丰富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1、网络本身存在的问题
2、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1)重疾病防治,轻发展教育2)重通俗性,轻科学性
3、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
(1)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开发的滞后性;(2)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利用的无序性
4、教育者方面存在的问题:(1)无可控性问题;(2)背景信息缺失问题;(3)网络操作问题
5、受教育者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何培养青少年学生的自控能力,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网络素质”,已成为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6、网络伦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十一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五):心理咨询
第一节心理咨询的概述p280
1、识记:心理咨询的涵义P280:指咨询者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给来访者以启发、帮助和教育,促进其健康发展的过程。
2、对心理咨询的误解P280-282
(1)就是信息提供的过程(2)心就是替人解决问题(3)就是安慰、同情来访者,给来访者提供建议和忠告的过程(4)心就是说教(5)就是逻辑分析
3、领会:心理咨询的性质;282
答:&#9332;是解决来访者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而不是帮助他们处理生活中的具体问题。&#9333;心理咨询不是一般的助人行为,它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为来访者提供帮助的活动,咨询者必须是经过专业训练的职业人员。&#9334;心理咨询强调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4、咨询是一种学习和成长的过程。5、寻求心理咨询是基于来访者心理需要的自愿行为。
4、识记:心理咨询的分类:&#9332;按对象人数:个别咨询、团体咨询;&#9333;按对象不同:直接咨询、间接咨询;&#9334;按咨询内容:心理发展咨询、心理适应咨询、心理障碍咨询;&#9335;按咨询途径:门诊咨询、电话咨询、书信咨询、专栏咨询、现场咨询、网络咨询。
5、心理咨询的必要性P286&#9332;&#9333;&#9334;&#9335;&#9336;&#9337;
(&#9332;)有助于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9333;有助于学生深化对自我的认识;&#9334;有助于学生有效的面对各种现实的问题;&#9335;有助于学生纠正某些错误的观念;&#9336;有助于学生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
6、心理咨询的原则P287
答:&#9332;自愿来访原则;&#9333;方案合理原则;&#9334;时间限定原则;&#9335;感情限定原则&#9336;价值中立原则&#9337;理解支持原则&#9338;保守秘密原则&#9339;认真倾听原则&#9340;疏导、教育原则(10)非指示性原则。P287-294
7、心理咨询环境的选择P294
8、心理咨询人员应具备的素质:一、高尚的职业道德。P295-298二、全面的知识技能。P298三、优秀的心理品质。P299
9、心理咨询过程的三阶段六步骤P300-309
答:一、初期阶段:&#9332;.建立咨询关系、&#9333;详细收集资料;二、中期阶段:&#9332;明确咨询目标、&#9333;进行指导帮助;三、结束阶段:&#9332;追踪和反馈、&#9333;转诊和停诊。
10、识记:&#9332;宣泄与疏导的涵义;&#9333;贯注的涵义;&#9334;面质的涵义;&#9335;通情的涵义
宣泄是指来访者将其郁积已久的不良情绪与心理问题倾诉给咨询者的过程。
疏导是指咨询者采取措施解除来访者的心理困扰和障碍的过程。
贯注指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者应全神贯注地聆听来访者的叙述,认真观察其细致的情绪及体势的变化,并作出积极的回应。同时,还要求咨询者运用有声语言和体势语言来表示对来访者叙述内容的关注和理解。
面质是指咨询者对来访者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法提出挑战与异议的过程。
通情是将自身投射到他人的心理活动中去,分享其对外界事物的心理反应,从而设身处地的去体会他人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体验。
11、心理咨询的一般方法P310:提供宣泄和疏导、探寻根源和领悟、改进认知和行为、促进健康和成长。
12、心理咨询的一般技巧P311
&#9332;贯注与非言语行为技巧;&#9333;倾听与询问的技巧P312:倾听技巧有六种:封闭性询问;开放性询问;鼓励;释意;情感反映;概括。&#9334;沉默与观察的技巧;&#9335;宣泄与深入探讨的技巧;&#9336;面质与促进自我审视的技巧;&#9337;行为操纵的技巧;&#9338;影响性技巧主要有P315:解释、指导、劝告与提供信息、自我揭示、反馈、逻辑推论和影响性概述。&#9339;通情技巧
第十二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诊断工作
一、心理诊断的概述
识记:(1)心理诊断的定义:即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定,并确定其心理健康问题的性质和程度。
(2)心理诊断的特点P321:&#9312;相对性。&#9313;全体性。&#9314;全面性。&#9315;系统性。&#9316;心多维性。
(3)心理诊断的过程P323:&#9312;明确目的。&#9313;搜集资料&#9314;综合评估
二、观察法
1、识记:观察法的特点P325:优点:&#9312;运用广泛。&#9313;自然真实。&#9314;简便易行。缺点&#9312;表面性。&#9313;被动性。&#9314;虚假性。&#9315;限制性。
2、识记:观察法的分类P325:&#9312;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9313;系统观察和非系统观察。&#9314;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9315;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9316;无结构观察和有结构观察。
3、领会:观察法实施的要求P327:&#9332;坚持观察的计划性。&#9333;坚持观察的可行性。&#9334;坚持观察的精确性。&#9335;坚持观察的客观性。&#9336;坚持观察的全面性。&#9337;坚持观察的可信性。&#9338;坚持观察的主动性。&#9339;坚持观察的统一性。&#9340;坚持观察的灵活性。&#9341;坚持观察重点的突出性。&#9342;坚持观察记录的详备性。&#9343;坚持利用观察资料作出心理诊断的谨慎性。
三、会谈法P330
1、识记:(1)会谈法的定义:是指心理教育工作者通过与学生或其家长、教师、同学详细面谈,了解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背景、性质、状况等,然后作出评估的心理诊断方法。
(2)会谈法的特点P330:优点:&#9312;在会谈过程中,诊断者能逐步引导学生谈论所需要了解的内容,并可根据与所提问题有关的线索随时发问,刨根究底;&#9313;由于诊断者能及时得到反馈信息,随时调整谈话内容,因而不易出现误解或答非所问的局面;&#9314;诊断者除能直接聆听学生的言语外,还可有机会充分观察学生的非言语信息,从而能获得或发现一些重要信息。不足之处:&#9312;学生的一些个性特点和心理状态常会制约会谈的结果;&#9313;当会谈对象较多时,将要花费很多时间;&#9314;调查的信息量较为狭窄;&#9315;对诊断者的素质与技巧有较高要求;&#9316;对谈话的结果常常只能采用经验的或逻辑的方法加以研究,只能从感性的、现象的水平上来认识问题。
(3)结构式会谈的特点:其优点是有助于系统地收集所需要的资料,并能不遗漏所要问的问题;可以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追问和检查方法比较固定,可节省时间;由于预先编制好提纲和问卷,问话措词比较一致,故可把不同对象在一起进行比较等。其缺点是过于主动地查问,方式比较刻板,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或只能获得“是”与“否”的简单回答,而无法获得详细、深入的资料。
(4)非结构式会谈的特点:是事先不预定问卷或定向的标准程序,诊断者可以同学生自由交谈,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说出他想要说的话。
2、领会:会谈法实施的要求P331:&#9312;编制会谈提纲。&#9313;建立良好的关系。&#9314;把握会谈方向。&#9315;注意及时记录。&#9316;处理特殊情况。&#9317;善于察言观色。&#9318;讲究提问技术。
3、为提高会谈法的效果,在提问时应当注意以下问题P336:&#9332;不提连珠炮问题;&#9333;慎用“为什么”之类的问题;&#9334;杜绝责备性的问题;&#9335;善用积极性问题;&#9336;避免解释性问题;&#9337;活用选择性问题;&#9338;勿用重复性问题;&#9339;采用明确性问题;&#9340;禁用难答性问题。
四、问卷法P339
1、识记:(1)问卷法的特点:优点:&#9312;简便易行、省时省力、调查面广、信息量大,且便于整理和进行统计处理,因而适合于进行区域性的或面上问题的现状调查和诊断。&#9313;可以采用不记名的方法,调查者双方毋需面对面地谈论有强刺激性的问题,学生消除了心理上的顾虑和障碍,因而可得到客观真实的材料。缺点:&#9312;问卷调查的质量主要取决于问卷题目的质量。&#9313;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仅靠问卷法常常不能得到更为深入的信息资料,因而在对学生进行诊断时需佐以其他方法。
(2)问卷法的分类:&#9312;开发式问卷法。&#9313;封闭式问卷法。
2、领会:(1)问卷法实施的要求P342:&#9312;问卷的结构。&#9313;问卷题的设计。&#9314;问卷的篇幅及答卷时间。&#9315;问卷的试用与修订。&#9316;问卷的发放与回收。&#9317;问卷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五、心理测验法P346
1、识记:(1)心理测验的定义:就是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作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它是心理测量的一种手段,是高级形式的测量方法,它不仅具备心理测量的所有属性,还具备其特定的含义。狭义的心理测量就是指心理测验。
(2)心理测验的特点P347:&#9312;心理测验的间接性。&#9313;心理测验的相对性。&#9314;心理测验的稳定性。&#9315;心理测验的客观性。
(3)心理测验的分类P348:&#9312;按测验功能分:能力测验;人格测验;教育测验。&#9313;按测验人数分:个别测验;团体测验。&#9314;按测验材料分:文字测验;非文字测验。&#9315;按测验目的分:描述性测验;诊断性测验;预测性测验。
2、应用: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谈谈如何进行心理测验的实施(要求)P350:&#9312;端正测验态度&#9313;注意资格认定&#9314;讲究测验道德&#9315;选择测验种类&#9316;作好测验准备&#9317;规范测验操作&#9318;注意结果解释
3、领会:(1)常用的心理测验:&#9312;智力测验:《中国比内测验》;《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中小学生团体智力筛选测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9313;人格测验:《16种人格因素测验》;《艾森克人格问卷》;《Y-G性格测验》。&#9314;心理健康测验:《阿肯巴克儿童行为量表》;《康奈尔健康问答》;抑郁评定量表;焦虑评定量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
第十三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档案工作
狭义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是指对个体心理发展变化特点、心理测验结果、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记录等材料的集中保存,并将这些资料按照一定的程序排列,组成一个有内在的联系的体系,如实反映学生的心理面貌。
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特性:一,专业性。二,隐私性。三,真实性。四,目的性。
二、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意义
(一)有助于优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有助于了解学生群体心理与行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2、有助于认识学生个性心理与行为状况,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3、有利于专业教师与专家对个案进行共同研讨。4、有利于评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果,及时调整教育策略。
(二)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质量
(三)有助于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四)有助于促进学校管理工作科学化
(五)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科学研究水平
(六)有助于形成教育合力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建立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贯彻这条原则要求做到以下三点。
(1)就事论事,事评分开。(2)方法适当,使用正确。(3)慎重解释,全面分析。
(二)系统性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要求做到以下三点:1)多方搜集,完整周到。2)前后一致,一以贯之。3)目的导向,系统有序。
(三)多样性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要做到以下两点:1)要把常规搜集和随机搜集相结合。2)要把定量搜集和定性搜集相结合。
(四)经济性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要求做到以下三点:1)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精心选择建档内容。2)根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途径和方法的不同,可以分类建档。3)要选择合适的心理测验量表。
(五)保密性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要求做到以下两点:1)只要是学生不愿意公开的、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和支持心理咨询工作原则的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内容,就必须严格保密,不能让学校领导、教师、家长或其他人阅读或评价。2)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档案不同于一般的人事档案、政治档案,只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才有权建立和处理,它不能作为学生品行评定的依据,不能作为学生的终身档案放进人事档案材料。
在下述两种情况下可以突破保密性原则:&#9312;对有明显自杀意图者,应与有关人士联系,尽最大可能加以挽救;&#9313;对有伤害性人格障碍或精神病患者,为免于使他人受到伤害,应做一些预防工作。
第二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建立程序
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一般来说要经过以下步骤:内容确定——种类选择——方法采用——资料组织。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内容的确定
包括两大类:一是学生本身的有关资料;二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关资料。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中有关学生的资料主要有学生综合资料、心理测评资料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指心理咨询与辅导)活动记录三大部分。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种类的选择
&#9332;个人资料和团体资料&#9333;专项资料和综合资料&#9334;量化资料和非量化资料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建立方法的采用
学生资料的搜集方法,可分为非结构式搜集和结构式搜集两种形式。
1、观察法的使用注意事项:&#9332;确定观察对象,下操作性定义。&#9333;选用适当方法,及时记录结果。&#9334;注意细节问题,提高信度和效度。
2、访谈法的使用注意事项:
&#9332;编制访谈计划,设计访谈问题&#9333;了解访谈对象,接近访谈对象
&#9334;掌握访谈技术,灵活实施访谈&#9335;针对不同对象,做好访谈记录
3、问卷法的使用注意事项:&#9332;设计结构&#9333;设计问题&#9334;实施调查
4、心理测验法的使用注意事项:
在选择合适的测评工具时首先要考虑选择标准化测验,其次要明确测验的目的、功用、适用范围和实施要求。
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资料的组织
&#9332;统计资料,整理表格&#9333;解释结果,提出建议&#9334;选择形式,形成档案
第三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管理与使用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管理
&#9332;明确管理机构&#9333;制订管理条例&#9334;应用现代手段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使用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使用领域
能够在以下六个方面充分发挥其作用,便可以有效地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1.促进学生关注心理健康;2.指导学生增强自我认识;3.发挥学校教育干预功能
4.提高教育教学活动效率;5.做好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6.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提供素材
(二)学校心理健康档案的使用功能
1.班级团体档案资料的使用功能
2.学生个别档案资料的使用功能
(1)一般性的预防;(2)特殊性的预防;(3)一般性的次级预防
(4)特殊性的次级预防;(5)一般性的治疗;(6)特殊性的治疗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使用方式
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的解释,可分为四个层面:(1)描述的。描述某个学生心理发展及特点的现状;(2)溯源的。追溯现状的成因及演变过程;(3)预测的。预测或推估未来可能的发展;(4)评价的。根据既定标准,对学生表现作价值判断,并就其出路的抉择提供评鉴性建议。
第十四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工作
自行学习书本P392—409
第十五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工作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的内涵和意义
1、识记:(1)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的涵义
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是根据心理健康的标准,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要素、过程和效果进行价值评判的活动
(2)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的意义:&#9312;是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和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改革的指引力量&#9313;是关系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和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能否得到保证的重要因素。
二、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的功能:
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反馈功能、激励功能、研究功能、管理功能、甄别功能、交流功能
三、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的原则
&#9312;科学合理:客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9313;人文关怀:主体性原则、理解性原则&#9314;促进发展:发展性原则、差异性原则&#9315;现实可行:实用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四、领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的四个方面的内容P417
&#931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评价&#9313;活动场地与实施评价&#931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档案材料评价;&#931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客场评价&#9316;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评价。
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方法P418-421
除观察法、调查法、测量法等常用方法外,还有文献资料评价法、档案袋评价法、情景式评价法、协商对话式评价法、发展性评价法。
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的过程
1、领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的三个阶段P422-433
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与反馈阶段。
准备阶段的工作内容包括:1、组织准备;2、人员准备;3、方案准备;
实施阶段包括预评价、正式评价。正式评价包括搜集评价信息、整理评价信息、处理评价信息、作出综合评价
总结与反馈阶段:包括形成评价报告、反馈评价结果、评价的再评价。
2、应用:(1)根据评价循环示意图如何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评价。
根据评价循环示意图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评价可分为以下环节:1、熟悉方案;2、设计评价方案和步骤3、确定评价指标4、确定资料收集的方法5、收集资料6、分析整理资料7、编制评价总结8、修订原有计划或方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质量效应3心理档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