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打胰岛素还用吃降糖药吗在采用胰岛素治疗时需要服用降糖药吗?

胰岛素对二型糖尿病人有直接作用?可以停用口服降糖药物吗?
来自于:河北|
提问时间: 12:07:00|
病情描述:
请问长期使用胰岛素会有什么副作用吗?我使用后肚子变大了, 怎么 有点象激素的作用呢?我怕过度影响体形,我年龄还不算大,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您好,是否服用胰岛素请遵从医嘱执行即可
胰岛素副作用
(一)低血糖反应:
多见于胰岛素剂量过大,未按时进餐,肝、肾功能不全,升血糖反应有缺陷的病人。
(二)皮下:
长期使用非纯化胰岛素,或长期在一个部位注射时可出现。
(三)胰岛素:
见于动物胰岛素与非纯化胰岛素,分为局部与全身过敏。局部过敏仅为注射部位及周围出现瘙痒。全身过敏可引起寻麻疹,过敏性紫癜,极少数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过敏反应可见于初始使用,或使用1个月后,以及停用一段时间后又开始使用者。
(四)高胰岛素血症:
尤以2型肥胖者常见,而且胰岛素用量偏大者。
(五)胰岛素抗药性:
在无酮症酸中毒的情况下,每日胰岛素用量&200μ,持续48小时者可以确诊为胰岛素抗药性。
(六)胰岛素水肿:
糖尿病未控制前,体内有失水、失钠、细胞外液减少,一旦接受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后4-6日内,体内水钠潴留,出现颜面与四肢水肿,一般数日内可自行吸收。
(七)屈光不正:
胰岛素治疗后血糖迅速下降,引起眼晶体、玻璃体渗透压改变,晶体内水份外溢而视物模糊,屈光率下降,一般2~4周自愈。
(八)体重增加:
尤以老年I2型糖尿病人多见。在注射胰岛素后引起腹部肥胖,为高胰岛素血症的表现,可改用纯化胰岛素或加服口服降糖药,以减少胰岛素用量。
网友回答专区
一般2型糖尿病后期口服降糖药效果不满意时,加用(或改用)胰岛素治疗。使用胰岛素必须同时限制饮食热量,加强体育锻炼,不能使身体发胖,但用该药不限制饮食,不仅身体发胖,且会使糖尿病加重。应尊重医生安排,不可随便停药,或改变饮食规定。
TA帮助了147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24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199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口服降糖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前后胰岛功能变化分析
下载积分:1598
内容提示:口服降糖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前后胰岛功能变化分析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7|
上传日期: 16:23:53|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口服降糖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前后胰岛功
官方公共微信糖尿病患者晨起血糖高不可乱用降糖药
发布时间: 11:42&&&来源:飞华健康网&&&编辑:chenghuanhuan&&&&&&
  陈阿姨被查出2型已经两年多了,最近常感到夜晚、乏力、,早餐前空腹血糖增高,未听家人的劝阻,陈阿姨私自增加了降糖药的剂量,没想到症状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甚至出现低血糖休克。
  糖尿病患者反复晨起高血糖时千万不要盲目增加降糖药物用量,一定要先查明引起血糖升高的原因,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的剂量,
  一般来说,晨起血糖升高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表现为凌晨3时高血糖和早餐前高血糖,又叫&黎明现象&,主要与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加以及胰岛素抗体产生导致血糖不能被充分利用有关,治疗时需要增加晚间用药,另一种表现为夜间低血糖,早餐前高血糖,主要是由于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使用过量而导致夜间低血糖反应后,机体为了自身保护,使具有升高血糖作用的激素分泌增加,血糖出现反跳性升高,在临床中称为&苏木杰反应&,治疗时应减少降糖药物用量,此时如果错误地判断为药物用量不足而加大夜间或晚餐前的药物剂量,很可能引起严重后果。
10700人关注
8905人关注
7376人关注
37708人关注
7559人关注
2879人关注
1935人关注
4417人关注
|||||:|||
||||||||||
||||||||||
|||||||:|
||||||||||您的位置:
降糖药吃得越多越没用吗?
http://www.39.net    时间:日
特邀专家: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朱立群教授  
  糖尿病人在发病初期吃降糖药效果不错,但发展到后来降糖药失去作用,吃得越多反而降糖效果越差,这种病例我近来时常碰到。什么原因?这是因为这些病人已经由原来的Ⅱ型糖尿病向Ⅰ型糖尿病演变,胰岛β细胞功能很差,于是服用磺脲类降糖药失去效果。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不足或胰岛素作用缺陷,而表现为血糖升高并伴有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的一种内分泌疾病,在我国的发病人群与日俱增。糖尿病有Ⅰ、Ⅱ型之分,磺脲类降糖药只适用于胰岛β细胞还有一定功能的Ⅱ型糖尿病人,如果糖尿病类型已经转变,再吃大量磺脲类降糖药反而有反作用。约有1/4~1/3的Ⅱ型糖尿病会向Ⅰ型糖尿病演变,其中胰岛β细胞的状态是重要指标,因此糖尿病人定期检测胰岛β细胞功能就很有必要。
  胰岛β细胞功能差吃降糖药无效
  一位58岁的男性糖尿病患者,他在治疗的最初阶段,口服磺脲类降糖药效果很好。但是随着病程延长,降糖药的用量逐渐增加,降糖效果反而不理想。我给他做了胰岛功能试验,发现病人的胰岛β细胞功能已经很差。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为“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因为胰岛β细胞功能差的话会造成胰岛素相对缺乏,血糖水平明显升高,易发生酮症酸中毒。这类型病人口服磺脲类降糖药无效,需要外源的胰岛素治疗方可见效。
  还有一位63岁的女性糖尿病患者,近1~2年服用各类降糖药效果越来越差,但她不愿意接受胰岛素治疗,最后3~4种降糖药联合使用,血糖还是难以控制。我给她检测,发现她患的是一种成人晚发型的Ⅰ类糖尿病,也叫做“成人缓慢进展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这类病人也是属于胰岛β细胞功能差,因此服用磺脲类降糖药也是没有效果。
  1/4~1/3的Ⅱ型糖尿病会向Ⅰ型糖尿病演变
  糖尿病有分期分型,Ⅰ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大部分被破坏,几乎不能分泌胰岛素;Ⅱ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也有损害,但仍能分泌一定量的胰岛素。胰岛β细胞还有一定功能的Ⅱ型糖尿病人可以口服磺脲类降糖药,达到降血糖的目的。上述两个病人在病发初期还是属于Ⅱ型糖尿病,因此磺脲类降糖药对他们的血糖控制有效果。但是随着病程的发展,两个病人的胰岛β细胞功能越来越差,最后转变为Ⅰ型,这时候再吃磺脲类降糖药,原来已经很疲劳的胰岛β细胞还要遭受刺激,其损伤程度加深,血糖当然降不下来。Ⅰ型糖尿病主要见于青少年及儿童,部分成人Ⅱ型糖尿病和成人缓慢进展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可以逐渐演变成Ⅰ型糖尿病,约占了Ⅱ型糖尿病人的1/4~1/3。
  胰岛β细胞和相关抗体检测可看出有无转变
  因此,当Ⅱ型糖尿病已向Ⅰ型转变时,原来服用的磺脲类降糖药就要适可而止了。要辨别自己有没有发生这种“病变”,成人Ⅱ型糖尿病患者就要做相关抗体检测和定期检测胰岛β细胞。抗体检测包括胰岛细胞抗体和谷胺酸脱梭酶抗体检测,如果都呈阳性,说明属于Ⅰ型糖尿病。总之,在治疗时患者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糖尿病属于哪一个类型,再采取合理的治疗。而在口服降糖药无效的情况下,病人就要进行胰岛素治疗。
  Ⅱ型糖尿病需要个体化治疗
  至于Ⅱ型糖尿病患者,他们的胰岛β细胞虽然能分泌一定量的胰岛素,但存在两大缺陷:胰岛素分泌不足以及胰岛素受体或受体后的缺陷而产生胰岛素抵抗,致使胰岛素不能很好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Ⅱ型糖尿病人通常有这两大缺陷并存,但在治疗时只能做个体化治疗,疗效才会好:如果是胰岛素受损为主,同时伴有胰岛素抵抗的,在用药时要考虑控制血糖的同时,注意改善胰岛素抵抗和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如果是胰岛素抵抗为主,同时伴有血糖轻中度升高,则要重点改善胰岛素抵抗,适当配合一些降糖药物。
一周热点回顾
如觉得本文有用,请向朋友推荐39健康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糖尿病人打胰岛素还用吃降糖药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