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吃海鲜能喝啤酒吗除了喝酒还喝了不少果汁,想问一

当前位置 &
& 喝酒后千万别吃这些东西
喝酒后千万别吃这些东西
喝酒后也不能应用中枢抑制药。乙醇具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且作用强度与饮酒量成正比。人在饮酒后服用苯巴比妥、甲丙氨酯、氯丙嗪等中枢神经抑制药,可使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较深的抑制,轻者致人昏睡,重者引起昏迷。1、头孢类的药物喝酒后是不能用的,不然的话容易导致体内“乙醛蓄积”的中毒反应,称为双硫仑样反应,表现为胸闷、气短、喉头水肿、口唇紫绀、呼吸困难等。2、喝酒后也不能应用甲硝唑。甲硝唑可抑制酒精的代谢,服药后饮酒可能出现腹痛、呕吐、头痛等症状。还有替硝唑、酮康唑、呋喃唑酮、氯霉素、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苯乙双胍等均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3、喝酒后也不能应用中枢抑制药。乙醇具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且作用强度与饮酒量成正比。人在饮酒后服用苯巴比妥、甲丙氨酯、氯丙嗪等中枢神经抑制药,可使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较深的抑制,轻者致人昏睡,重者引起昏迷,甚至因中枢神经麻痹而死亡。4、解热镇痛药也应该避免在酒后应用。乙醇可使血清胃泌素大量分泌,解热镇痛药同样可使血清胃泌素分泌增加,二者联用可致胃泌素浓度剧增,胃酸大量分泌,以致破坏胃黏膜屏障,损伤黏膜下血管,有胃出血的危险,如对乙酰氨基酚片。值得注意的是:喝酒后还有很多种药物不能吃,一旦喝了酒,最好是先不要吃药,等酒精代谢完毕再遵医嘱用药是比较安全的。喝完酒后最好别吃这些食物1、胡萝卜因其所含的胡萝卜素与酒精在肝脏酶的作用下,会生成有毒物质,危害健康。2、凉粉因其在加工过程中要加入适量白矾,而白矾具有减缓肠胃蠕动的作用,用凉粉佐酒则会延长酒精在胃肠中的停留时间,因而增加人体对酒精的吸收,同时也增加了酒精对胃肠的刺激,减缓了血流速度,延长了酒精在血液中的停留时间,促使人醉酒,危害健康。3、熏腊食品因其含有较多的亚硝胺和色素,与酒精产生反应,不仅伤肝,而且损害口腔、食道与肠胃粘膜,还会诱发癌症。4、烧烤很多人喜欢和亲朋好友到大排档聚会,边喝酒边吃烤串,其乐融融。然而,在饮酒时用烧烤食品做下酒菜,这种吃法对健康不利。在烧烤过程中,不仅食物中蛋白质的利用率降低了,同时还会产生致癌物质苯并芘。而且,肉类中的核酸经过加热分解产生的基因突变物质,也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当饮酒过多而使血铅含量增高时,烧烤食物中的上述物质与其结合,容易诱发消化道肿瘤。此外,夏天由于酒的饮用量大,诱发这种疾病的几率往往更高。5、生鱼刺身生鱼刺身、醉虾等生冷海鲜也是喝酒的大忌。因为鱼贝中含硫胺素酶,会使维生素B1分解破坏。硫胺素酶加热到60摄氏度才能失去作用。因此,长期吃生鱼、生贝易造成维生素B1缺乏。喝酒时,酒精会妨碍小肠对维生素B1的吸收。所以若在生吃海鲜的同时大量饮酒,维生素B1缺乏的问题就会更加严重。6、红薯饮酒时和饮酒后3小时内不宜进食红薯。因为红薯和胃酸发生反应,能生成不溶于水的坚硬结块,损害消化功能。7、柿子柿子中富含鞣酸,能和胃液中某些成分发生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导致肠道梗阻。8、汽水汽水和酒同饮,会造成对胃黏膜的刺激,减少胃酸和消化酶的分泌,造成急性胃肠炎、胃溃疡等病的发生。此外,二者同饮,还会加强酒精对中枢神经的危害,致使血压升高,很有可能发生心脑血管危症。喝酒前后的六大禁忌1、中午喝完时晚上又出去喝酒不建议,因为不仅容易喝多,还多肠胃影响非常大的,酒喝多后会使人呕吐,而且饮酒多了还会引发各种不常见到的疾病,或者酒精中毒所以,不建议一天之内或者几天内饮酒的数量增大。2、喝酒时,更不能几种类型的酒来混着喝,小心酒精中毒,而且还晕的够快,第二天难受头疼的还是自己。3、感冒生病期间不能饮酒,病好后一到两天内也不能饮酒,因为药物还残留在体内,可能会出现许多副作用,所以生病期间不能喝酒。4、胃空时不建议喝酒,因为胃空空的不仅加速身体对酒精的吸收更能使人喝多,而且还对身体肠胃不好,不建议空肚喝酒,喝酒前可喝奶或酸奶保护肠胃,最好的是先吃点东西在进行喝酒。5、忌边喝酒边抽烟。“酒醉可以烟解”的说法,是不科学的。边喝酒边抽烟,危害更大,因为酒中的乙醇刺激血液循环系统,加速血管扩张,从而使人对烟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吸收量增大,其危害将加倍。6、喝酒时不建议搭配碳酸型饮料,喝酒配饮料时会对身体的伤害更大的,所以喝酒时不建议搭配碳酸饮料,可以直接配矿泉水来进行,不仅能加速新陈代谢,可以稀释一定的酒精浓度。如何解酒1、喝点果汁如果你有条件,可以适当的喝点果汁,很好的中和酒精。我每次都是老婆会给我榨点西红柿汁,下肚之后,就没那么火烧的感觉了。2、喝点牛奶,缓解酒精的吸收当然也不一定要和果汁,果汁比较麻烦,有时候,家里都会有牛奶,我会慢慢喝杯牛奶,这是对醒酒很有效果的。3、睡醒后如果头疼,就喝点蜂蜜水当你睡醒起来之后,如果发现你还有点头疼的话,就去泡点蜂蜜水喝,这个对缓解酒后头疼很有效果的。我一般情况下都会醒来喝一杯,也很简单。因为老婆经常喝蜂蜜,家里基本都有。温馨提示:很多饮食在于习惯和量废人问题。适量饮酒本无害,但过量就无益。夏天充斥的烟酒,烧烤,海鲜,而且经常是后天才大吃大喝,不醉不归。偶尔为之,身体还能消化,但切勿将此养成生活习惯。《吃的真相2》
――健康科普畅销书《吃的真相》续篇 &&
关于“吃”,我们最缺乏的是可靠的“常识”
书名:《吃的真相2》
作者:云无心
出版:重庆出版社&& 2011年1月
定价:28.00元
书号:978-7-229-03140-4
分类:大众健康
【本书特色】
☆ 食品营养专家、人气科普作家云无心继健康畅销书《吃的真相》后再度重磅出击
☆ 更深入了解“吃”的误区,更透彻看清饮食本身。最适合送给父母的健康书。
☆ 点破养生神话,重塑健康常识
☆ 有趣味、有常识、有态度、有情怀的健康科普书
☆ 详解了《吃的真相》中没有囊括的饮食误区,话题更时尚、更具代表性,文字更易读
☆ 著名漫画家胖兔子粥粥量身定制逗趣插画
【作者简介】
清华大学生物学硕士、美国普度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专业博士。现在美国从事蛋白质应用方面的研究。
作为著名公益组织科学松鼠会的科普明星,长期为《新京报.新知周刊》、《南都周刊》等知名媒体写稿,并在《了望东方周刊》上开设“食色物语”专栏。著有健康科普畅销书《吃的真相》和《吃的真相2》。
在外从事科学研究多年,与国内任何机构和企业均无利益关系,因此能保持充分的独立性,以严谨的态度和科学证据来解析现代食品问题。
【内容简介】
啤酒不能配海鲜?转基因食物能不能吃?我们到底要不要补钙?胶原蛋白的美容功效到底如何?一天吃上几克螺旋藻能否治病强身?
食品营养专家、最具人气科普明星云无心延续了畅销书《吃的真相》轻松幽默却不失科学严谨的文风,运用科研结论和权威机构的报告,对近年来热炒的各种养生保健和时尚饮食话题,如转基因食品的好坏、养生大师的真假、绿豆的功用、减肥与美容产品的效果等进行了科学剖析;澄清了广泛流行的错误流言,戳穿了别有用心的炒作与虚假宣传,客观分析了存在争议的饮食观点,并别出心裁地介绍了几种饮食的实验与创新。
作者秉持一贯告诉大众如何了解食品的益处和害处的诚恳态度和追求科学依据的理性原则,让读者理性判断与自由选择。吃得聪明、咽得放心,科学养生、明智保健。
【精彩评语】
民以食为天,《吃的真相》这本书就是帮助读者科学消费、合理饮食、健康生活。教你在动舌头之前先动脑,让你吃得聪明一些、咽得放心一些。
――CCTV新闻频道
正是人们对于食品安全基本常识的缺乏,使得《吃的真相》在很多方面让人眼前一亮。每每细致读完一篇,都能让人在吃喝这件事上获得全新的认识。
――豆瓣网友 bobo
最好的科普作品绝不仅仅是普及科学知识,还要普及科学精神,也就是通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正是我喜欢云无心的作品的原因。&&&&
――读者 Lotus
从来没人把科学写得如此好看。
――科学松鼠会粉丝
关于吃的科学:云无心对话《中国商报》(代序)/1
第一章 流言一锅端
我为什么不怕转基因/2
左旋肉碱能不能减肥?/5
“养生大师”为什么爱绿豆?/8
“吃辣椒导致肺癌”纯属谣传/10
莫把洋葱炒成了绿豆/13
苹果醋,不过是醋/15
卸妆之后的螺旋藻/20
胶原蛋白美容与院墙上的画/26
咸鱼要吃不?/30
灵芝有多“灵”?/33
啤酒不能配海鲜?/38
原汤能否化原食?/40
燕窝能否保胎?/43
吃什么能补什么?/45
月见草油只是传说/48
天然的不等于绝对安全/50
《食品公司》,逻辑很煽情/53
孕妇要不要吃亚麻酸?/57
吃“垃圾食品”能减肥?/60
如何成为养生大师/63
第二章 看着熟吃着生
吃鱼,还是吃鱼油?/68
水果是怎么被催熟的?/71
选进口食品还是选本土的?/77
橄榄油,高档并不在营养/82
花生带来“死亡之吻”?/85
那些“茶”的神话/92
鹅肝,残忍的美食/97
不“正宗”的鹅肝是否美味依然?/100
说“涩”/103
羊奶是否当得起“奶中之王”?/106
喝奶茶对健康有影响吗?/110
内酯豆腐是好是坏?/115
纳豆的保健功能到底有多强/118
当爱上一个吃臭豆腐的人/120
送给父母的“最佳保健品”/123
第三章 厨房实验党
分子美食,你也可以做/128
淘气的味道/136
关于做酒酿这件事/139
咖啡啊你快些凉/143
卡布奇诺的泡泡诞生记(一)/146
卡布奇诺的泡泡诞生记(二)/150
卡布奇诺的泡泡诞生记(三)/154
卡布奇诺的泡泡诞生记(四)/157
把调料留住/160
老板你吃过土豆丝没有?/163
我奶奶都能做的事/166
补铁的饮料/170
第四章 入口前需争议
非法的“假鸡蛋”和合法的“鸡蛋替代品”/176
要不要补钙?/179
食盐加碘,何去何从?/185
要不要吃“营养盐”?/190
补啥能增强免疫力?/193
食物被辐照之后/196
透视辅酶Q10/200
减肥药和减肥食品是否安全/205
双酚A陷入安全迷雾/210
如何看待“生食疗法”/212
让你欢喜让你忧的芹菜/215
“反营养物质”也有春天/218
“牛奶激素”的是非/221
牛奶是否会提升患癌风险?/227
抗癌食品能不能抗癌?/230
烤肉有多致癌?/236
零度可乐的是是非非/240
闲谈红糖、白糖与冰糖/243
“克隆食品”离我们有多远/246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的另一面/251
楼主邀你扫码
参与上面帖子讨论
发表于:11-01-31 14:33
书名:《吃的真相2》
出版:重庆出版社&& 2011年1月
定价:28.00元
书号:978-7-229-03140-4
分类:大众健康
序:关于吃的科学&1
第一章 流言一锅端&4
我为什么不怕转基因&4
啤酒不能配海鲜?&5
咸鱼要吃不?&6
灵芝有多“灵”?&7
苹果醋,不过是醋&10
卸妆之后的螺旋藻&12
胶原蛋白美容与院墙上的画&14
第二章 看着熟吃着生&16
吃鱼,还是吃鱼油?&16
橄榄油,高档并不在营养&17
那些“茶”的神话&19
羊奶是否当得起“奶中之王”?&21
内酯豆腐是好是坏?&23
纳豆的保健功能到底有多强&24
第三章 厨房实验党&25
淘气的味道&25
关于做酒酿这件事&26
把调料留住&27
第四章 入口前需争议&29
非法的“假鸡蛋”和合法的“鸡蛋替代品”&29
要不要补钙?&30
食盐加碘,何去何从?&32
要不要吃“营养盐”?&34
补啥能增强免疫力?&36
让你欢喜让你忧的芹菜&37
牛奶是否会提升患癌风险?&38
烤肉有多致癌?&39
零度可乐的是是非非&41
闲谈红糖、白糖与冰糖&42
发表于:11-01-31 14:33
序:关于吃的科学
《吃的真相》渐呈畅销之势,央视新闻节目报道后,地摊出现种种盗版,作者云无心受各媒体关注的频率也不断攀升,而《中国商报》记者郑立华的这篇访谈在所有报道中最为松鼠们所推崇,其在问题设置上切中了当今食品问题的不少要害,云无心也正好能借这个访谈进一步阐述他真正想表达的一些东西。本书特将这篇访谈收入,是为序。
问:本书(《吃的真相》)勒口的作者介绍中有一句话:与国内任何机构和企业均无利益关系,因此能保持充分的独立性。这句话很容易让人读出潜台词,那就是肯定有部分学者与企业存在各种利益关系,与企业联手蒙蔽消费者。只想请您谈谈,科学家的独立性有多么珍贵和重要?
答:毫无疑问,是非常重要的。科学家与企业有利益关系本身不可避免,这不仅在中国,在国外也是。并不是说有了关系就一定会蒙蔽消费者,但是应该公开说明情况。在国外的许多学术期刊上,作者都必须申明与涉及的东西是否有利益关系。例如,如果你写一篇关于牛奶的评述,就得申明与奶制品行业有没有关系,比如说是否从事过他们赞助的科研项目。
科学研究是探索未知的情况,就是说,不管我们喜不喜欢,它都是那个样子。但是商业经营是有目标的,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产品是明确的,如果结果不是想要的那样,那么对企业可能就没有价值。但是很多东西并不是那么黑白分明,我们的判断是基于我们得到的实验结果。如果一个科学家为了“满足”某个特定的商业目标,在一定范围内,他有可能通过实验设计和对实验结果的解释来回避不利的结果,夸大有利的结果。
问:可不可以说科学是一柄双刃剑?因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莫大好处的同时,也带来很大的风险。三聚氰胺、苏丹红、转基因以及各种添加剂,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百姓来讲这些词语都很吓人。连食物都变得如此凶险了?
答:归根到底,科学只是一个工具,一个人类认识自然的工具。就像一把刀,你可以用它来打猎,也可以用它来杀人。我们要考虑的不是要不要刀,而是如何使用刀。
像三聚氰胺、苏丹红这样的东西进入食品,既不是这些东西的错,也不是科学的错。科学技术把它们制造出来,不是为了用在食品中的,它们本身有对人类很有价值的用途。错的是把它们用在食品中的人,以及对此没有尽到管理责任的主管部门。而转基因、合法的食品添加剂,本身也只是科学为人类带来的很有价值的选择。公众的恐慌一方面来自某些人对它们的妖魔化以及人们对新生事物的本能的不安,另一方面则是非法滥用的后果,这在食品添加剂的问题上尤其突出。
问:不知道您有没有这种感触,现在的食物都没有我们小时候的好吃了,除去感情的因素,为什么会这样?
答:确实如你所说,我们经常觉得现在的食物没有小时候的好吃了。一方面,感情因素很重要。小的时候没有水果吃,吃一个酸的苹果也觉得非常高兴,而现在可以随便吃了,再“高级”的苹果也引不起食欲。“珍珠翡翠白玉汤”的效应是广泛存在的。另一方面,现代农业的种植和养殖方式改变了动植物的生长方式。生长周期、品种、饲料等因素的确会影响食物的味道。需要注意的是,味道和营养是两回事,决定味道的成分往往都不是营养成分。比如说炖鸡汤,老母鸡长时间炖的话可以很香,主要原因是老母鸡体内含有的核苷酸比生长期短的鸡更多,长时间的炖煮让它们被释放出来了。但是这些核苷酸并不是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它最大的意义就是产生美味。实际上,鸡精的关键成分也就是这种核苷酸。
问:从书中我看到传统的饮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对立和冲突,过去我们对于红楼梦里用十几只鸡做一道茄鲞还有些骄傲,可这与现在倡导的节能减排截然相反吧?
答: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地球上的人越来越多,需要的食物也就越来越多。另外,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了之后,人们对食物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说,我们想吃更多的肉、蛋、奶等。与植物性食物相比,这些食物都需要更多的地球资源。所以说,人类对食物的需求增长要快于人口的增长。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要满足人类更多的需求,就必须寻求更有效的食物生产方式。
除了你举的这种比较极端的例子,传统的饮食文化倒也不一定与节能减排截然相反。但是,传统的食物生产方式效率低,无法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食物需求,这才是关键的问题。
问:我们当然是赞成节能减排的,可是,这是否会导致将来的某一个时段,我们得吃人造肉、人造鸡蛋等各种人工合成食物?
答:其实所谓的人造肉、人造鸡蛋也不完全是人工合成的。比如现在所说的人造肉,最前沿的研究是通过细胞培养把食物成分转化成“肉”的组织,跟我们通过养猪把饲料转化成肉相比只是方式的不同,本质上是一样的。而所谓的人造鸡蛋,其实是把植物蛋白质、植物胶等成分混合加工,模拟鸡蛋的营养价值和加工性能。这些新技术只是提供了资源消耗率相对低一些的生产方式,其产品很难完全替代传统的鸡蛋和肉。我认为,这只是为食物多样化增加一些种类,至少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取代传统食物。
问:如果只能吃人造食品,那么对于热爱美食、味觉挑剔的人恐怕是一种打击,将来的美食家是否都要改行了?
答:我认为“只能吃人造食品”这个假设不会成为现实。现代技术生产的食品只是一种选择,除非有什么政治狂人强行只允许生产它们,否则它们不可能一统天下。现代社会的运行是以商业运作为基础的,不管新型的食品生产成本如何低,只要人们愿意付出足够高的价格,传统美食的生产就有商业利益,就会有人生产。如果没有人愿意付出相对于新型食品来说足够高的价格,从而使得传统美食的生产无利可图,那么传统美食被淘汰就是一种优胜劣汰。
问:最近几年,国内中医保健、食疗药膳特别受欢迎,但我觉得您的态度比较冷静,比如您对一些中药所宣称的“固本培元”就不太接受。中医里有很多无法用西医的实验室证明的东西,那么这些无法实验的东西就不可靠吗?
答:这其实是思维方式的问题。不是说一定要用现代科学的实验室证明才可靠,而是说作出一个结论需不需要或者说需要什么样的证据。没有科学支持的东西不一定不存在,而是我们不知道它存不存在。就像我上山拔一把草,告诉你吃了可以百病不生,你也没有证据说我说得不对。现代科学的思维是:如果我们没有检测过,就说“没有检测过,不知道是否存在”;如果检测过了没发现,就说“做了什么什么检测,没有发现”。这两种情况从逻辑上来说都不能否认那些传说的存在。而很多传统的东西,是把这种“没有否定存在的可能”当成“存在”来看待。如果消费者明白这个东西没有可靠的证据支持,愿意为那种“没准存在”的“功能”买单,当然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一些人利用大家的这种心理,鼓吹那些东西“确有神效”,就应该反对了。
问:您书中援引很多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的实验结果和数据,我冒昧地问一句,他们的数据是绝对权威的吗?
答:在科学领域,没有什么是绝对权威的。美国FDA自己也不做实验,他们组织专家把世界各国科研机构发表的研究结果汇总分析,得出对某一问题的全面认识,然后作出一个可以执行的规定。当有新的重要的科学研究结果出现,他们就会重新审查。我们不愿意把自己的命运完全交给别人,所以经常说“谁也不是绝对权威”。这是人之常情,也完全可以理解。但是没有人能够成为懂得一切的上帝,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对于食品的认识都是从别的渠道来的,你总是需要信任某一个知识来源。至少在目前,我认为美国FDA做决策的方式值得信任。这就像你要种一盆花,但是花市里有很多,你不知道选哪一盆。你可以自己随意选,也可以问旁边不相干的人然后选,还可以自己去学习园艺学然后回来选……如果你有一个朋友是园艺专家,你是不是会按照他提供的意见来选呢?但是,他的推荐也完全有可能被后来的事实证明是不好的。但是对于买花时候的你来说,那可能依然是最好的选择。FDA的作用,就相当于你的那个园艺专家朋友。
问:另外,科学应该是不断发展进步的,有没有可能现在我们以为的真相,若干年后发现根本就是错误的?
答:科学不是“正确”和“真理”的同义词,它本身只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我们之所以信任科学,并不是说科学告诉我们的东西就是绝对“正确”的,而是因为运用科学方法去认识世界,得到的信息是可靠的。它的意思是:这样得到的结论,是基于我们所看到的事实证据的最可靠的结论。我们说科学是不断发展进步的,意思是我们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增加对事实真相的了解,因而我们对一件事物的认识就越接近它的本来面目。
我可以举一个最近的例子,问题是“孕妇该不该吃鱼”。对于孕妇来说,鱼可以提供鱼油和优质的蛋白质,这对健康是有利的。但是另一方面,鱼可能受到重金属的污染,尤其是汞,可能影响胎儿的发育。在以前的科学证据中,鱼油对孕妇和胎儿到底有多大的好处没有很充分的数据说明,对于可能的重金属污染带来的健康风险有多大也不清楚。那么,到底该吃还是不该吃呢?基于当时的科学证据,并且按照安全优先的原则,美国FDA过去的推荐是孕妇每周吃鱼不要超过两次共340克。但是科学研究一直在进一步收集吃鱼对孕妇和胎儿的好处,以及潜在的重金属污染带来的风险。到现在,我们有了更多的研究结果。美国FDA重新对所有的这些研究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只要鱼的养殖和生长条件合格,吃鱼对胎儿和孕妇的好处远远超过潜在的风险,所以现在的推荐是孕妇每周吃两次共340克以上的鱼。
如果仅从结果上来说,在孕妇吃不吃鱼或者吃多少鱼的这个问题上,科学发展完全推翻了以前的结论。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分析这个过程,就会发现现在的结论其实不是对以前的否定,而是对以前的完善和修正。我们不能说以前是“根本错误的”――以前的结论,在当时的科学证据下是最合理的结论。
问:说真话总是很得罪人的:天价大米不但营养不多,还降低了土地出产率,并可能导致粮食短缺;有机蔬菜并不比普通蔬菜多多少营养;竹盐根本不能减肥;阿胶是品质很差的蛋白质;矿物质水的成分也很可笑;等等。如果消费者都读了您的书,了解了这些真相,会不会导致某个企业甚至某个行业的“倒闭”?您有没有遇到过威胁?
答:至少现在还没有,不管是我自己还是科学松鼠会,都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影响到一些人的生意的情况可能多少存在吧。威胁还没有过,毕竟这是一个法制时代,但是谩骂还是遇到过不少的。最典型的是那篇分析“五行蔬菜汤”的文章,其实我只是指出了这个东西所鼓吹的东西没有科学依据而已。它刚刚在科学松鼠会的网站上贴出来的时候,基本上还是赞同和很理性地探讨。到后来这篇文章在网络上被大量转载之后,就出现了很多完完全全的谩骂和攻击。有读者怀疑,其中可能有相当一部分谩骂者是贩卖蔬菜汤的人吧。当然,这只是读者的猜测。我更愿意相信很多谩骂的人其实自己也是受害者,只是他们不愿意面对被骗的事实,从而因为自己深信的美丽神话被揭穿而产生了一种失去理性的愤怒。
发表于:11-01-31 14:33
第一章 流言一锅端
我为什么不怕转基因
既然我们不相信吃了猪肉会有猪的基因转移到体内,又怎么会相信大米中的基因就可以?
作为一个积极支持现代生物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的人,我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像转基因食物这样“安全性还没有完全得到确认”的食物,你敢吃吗?我如实回答:只要是上市的食物,我根本不考虑是不是转基因的,只要好吃、便宜就吃。
美国的食物,除非特别说明,都默认为含有转基因成分。而那些贴着“非转基因”标签的,一是贵,二是也说不清有什么好处,所以我一贯敬而远之。算起来,吃转基因食物快10年了。
对于大多数公众来说,最担心的还是“这东西会不会不安全”。我的专业知识告诉我:“绝对安全”的食物根本就不存在。相对于传统食物,转基因食物“有害”的可能性不会更高。某些方面,它的安全风险甚至较低。
许多人忧心忡忡于转基因水稻:“虫子吃了会死,难道对人不会有害吗?”与传统水稻相比,目前的转基因水稻不过是转入了一个Bt基因而已。这个基因的作用就是表达出一种蛋白质,它对害虫来说是毒药――因为昆虫吃下去之后,Bt蛋白能与昆虫体内的受体结合,从而产生毒性,杀死昆虫。所以,Bt蛋白是否有毒,不仅由自身决定,还取决于相应受体的存在。某种程度上,Bt蛋白相当于“虎符”的一半,而动物体内的受体是“虎符”的另一半,只有两部分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对于人体来说,受体这一半根本就不存在,所以Bt蛋白在人体内不会产生毒性。实际上,用细菌生产出Bt蛋白,作为农药喷洒到农作物上的做法已用了几十年,而且是作为一种“无公害”的“绿色农药”来使用的。转基因不过是让这种“绿色农药”的生产直接在植物体内进行而已。
还有人会担心,这种“非自然”的蛋白质在人体内会不会产生其他有害作用。其实你大可不必这样发愁。所有的蛋白质被人吃了之后基本上都会被分解成单个的氨基酸,而来自不同蛋白质的氨基酸对于人体来说都是一样的。只有一小部分没有分解完全的蛋白质片段(多肽),可能在肠道内引发人体的过度免疫反应,从而导致过敏。传统食物中,很多都能够导致过敏,比如花生、面粉、大豆、牛奶、鸡蛋、海鲜等。转基因作物开发的规则之一就是避免从这些可能含有过敏原的物种中寻找被转基因。而且,对于转基因作物来说,转进去的基因是明确的,很容易跟踪它会不会引起过敏。而那些传统育种技术,比如诱导突变筛选,是通过人工诱导的方式让农作物发生基因突变,这样产生的突变基因是未知的,我们很难跟踪它表达出来的蛋白质,也就无法知道它是否会引起过敏。从这个角度来说,转基因的作物还更加安全。
还有一些人担心,转进水稻中的Bt基因会不会转移到人体中。虽然我们无法断言“完全不可能”,但只要想想,科学家们要费多大的力气、使用什么样的手段才能把一个基因转到另一种作物中,就不难理解大米中的Bt基因要转移到人体中,其可能性和连续几次中彩票大奖差不多。同时,Bt基因已经整合到了水稻中,它转移到人体中的机会,即使有也不会比其他基因更高。如果Bt基因能转移到人体,那么其他食物所含有的形形色色的基因,也会有同样的机会转移到人体。既然我们不相信吃了猪肉会有猪的基因转移到体内,又怎么会相信大米中的基因就可以?
因为微生物中的基因转移要容易一些,所以从理论上说,Bt基因有可能转移到人体内的菌群中,从而影响到菌群的正常形态。但这个猜疑和前面的担心它转到人体如出一辙,Bt基因转移到菌群中的可能性也并不会比其他的基因更高。
转基因作物的开发与推广,除了作为食品本身的安全性,还受到其他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比如环境、政治、经济、伦理等。但是,就作为食物的转基因作物来说,只要被批准上市了,就没有什么不能吃的。
啤酒不能配海鲜?
吃海鲜喝啤酒,确实会增加痛风的风险,不过跟平常的喝酒吃肉相比,这一风险并不见得更大。
夏天,冰凉的啤酒加上美味的海鲜,对很多人而言极具吸引力。不过,你也许听到过这样的说法:吃海鲜不能就啤酒,否则就会痛风。
这种说法有许多现实事例的佐证:经常有人吃完海鲜喝完啤酒,痛风就发作。当送去医院就诊,医生往往会叮嘱:海鲜中大量含有一种叫做嘌呤的物质,它经过代谢之后会转化为尿酸,尿酸过多会导致痛风,所以一定要少吃海鲜,尤其不要边吃海鲜边喝啤酒。于是,这条饮食搭配禁忌变得几乎人人皆知。
社会上传说有许多饮食搭配禁忌,大多并不是合理可靠的。不过,海鲜啤酒的这条跟其他不同,不能说它完全是错的,只是它并非问题的全貌。嘌呤确实会代谢成尿酸,尿酸的累积确实会导致痛风,海鲜中也确实含有相当多的嘌呤。不过,嘌呤在食物中广泛存在,并非只存在于海鲜中。一般而言,海鲜及肉类中含有比较多的嘌呤,动物内脏含量更高。一些植物性食物,比如豆制品中也含有一定量的嘌呤。对痛风病人而言,吃任何嘌呤含量高的食物都可能引发症状。
“吃海鲜不能喝啤酒”的原因,最常见的解释是说啤酒中含有维生素B1,而维生素B1导致嘌呤转化为尿酸。这种说法全无道理。虽然啤酒生产中使用的酵母里含有大量维生素B1,但酵母用量很小。所以啤酒中的维生素B1含量非常低,完全可以忽略。而且维生素B1的吸收,还会受到酒精的抑制。同时,嘌呤转化为尿酸是正常的代谢,并不是不吃维生素B1就能够避免的。
另一种解释是说,啤酒中的酒精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会跟尿酸竞争排出途径,影响了尿酸的排泄。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不过,吃了任何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再喝酒,理论上都会导致这样的后果。酒精本来就是增加痛风风险的重要因素,跟吃不吃海鲜没有什么关系。
对痛风病人来说,喝酒吃海鲜(或者各种肉和动物内脏),都可能加剧症状。2004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研究者对几万人进行了长达12年的追踪,在此期间发现了几百个痛风病例。研究者把这几万人按照日常饮食中肉或者海鲜的食用量平均分成五组,对比他们的饮食习惯,发现吃肉或者海鲜最多的那一组人,比吃得最少的那一组人,痛风发生率大概高50%。对于健康者而言,考虑到痛风的发生率本来也不算高,吃肉或者海鲜对痛风的影响,大致跟红肉(猪肉、牛肉等)对某些癌症风险的影响相当――饮酒的影响也与此类似。
那么,吃海鲜的时候到底能不能喝啤酒呢?对本来有痛风症状的人而言,任何高嘌呤的食物都是应该避免的,海鲜只是其中一类(甚至都不是嘌呤含量最高的);任何酒精饮料更应该避免,啤酒也只是其中的一种。对健康者来说,这就完全取决于你在口腹之欲与健康之间的权衡了:如果要“绝对安全”,那么嘌呤含量比海鲜还高的动物内脏以及含量与海鲜差不多的各种肉,都不应该吃;而喝酒,本来就不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跟吃不吃海鲜无关――在增加痛风的风险之外,它还有许多其他的不良影响。吃海鲜喝啤酒,确实会增加痛风的风险,不过跟平常的喝酒吃肉相比,这一风险并不见得更大。
咸鱼要吃不?
并不是说吃了咸鱼就一定会得鼻咽癌,而是说如果儿童时代吃咸鱼,得鼻咽癌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鼻咽癌是一种发生率很低的癌症,在欧美国家的发生率在十万分之一左右,但是它却分外偏爱中国华南地区的人们。数据显示,华南地区男性中,它的发生率在十万分之十到二十之间,女性中也有十万分之五到十。在广东的某些地区甚至高达十万分之五十。
1970年,有学者提出这一现象可能是三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基因不同、过早感染EBV病毒和食用咸鱼。EBV是一种比较广泛的病毒,并非华南独有,也就没有引起太多注意。至于基因,有一些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华南地区的人移民到了美国、加拿大等地之后,还保持着鼻咽癌的高发生率,但是他们的后代发生率就开始下降了。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这些移民者的后代逐渐放弃了祖辈的生活方式所致。所以,基因因素也就不那么引人关注了。
研究的目光集中在了咸鱼身上。不过膳食对于癌症的影响,研究起来并不容易――起码不能拿人做对照实验。多数的研究都是病例对照调查,做得比较完善的是1986年发表的针对香港青年的调查。那项研究找到了250名鼻咽癌患者作为“病例”,让他们各自提供一名年龄相近、性别相同的亲戚或者朋友,这样得到了250名没有鼻咽癌的“对照”,通过问答的方式,让他们提供工作和生活方面的信息,并且通过他们的母亲了解他们儿童时代的饮食构成。最后,这项研究获得了127组“病例―对照”数据。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发现导致鼻咽癌的最显著因素是儿童时代食用咸鱼。当然,这并不是说吃了咸鱼就一定会得鼻咽癌,而是说如果儿童时代吃咸鱼,得鼻咽癌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在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之后,这项研究的作者认为“香港青年中的鼻咽癌患者有90%以上是吃咸鱼,尤其是儿童时代吃咸鱼导致的”。其他的几项病例对照研究也支持了咸鱼增高鼻咽癌风险的结论。所以,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把中国式咸鱼列为第一类致癌物,意思是它对人体的致癌能力有充分的证据支持。在小鼠实验中,类似的结果也可以被观察到。
为什么咸鱼,尤其是中式咸鱼,具有致癌能力呢?据推测,咸鱼是鱼经过高浓度的盐腌制的产物,中式咸鱼有脱水的步骤,在这个过程中会生成一些亚硝基化合物。这些亚硝基化合物,比如亚硝基二甲胺,在体外实验中显示了致癌性。但这些亚硝基化合物诱发鼻咽癌的机制则还不清楚。不过,人类判处一种食物“致癌罪”并不需要完全水落石出的证据,前面的那些病例对照研究和动物实验就已经足够定罪了。在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专家组发布的《膳食、营养与慢性病防治》(Diet,Nutrition and the Prevention of Chronic Diseases)中,明确指出有充分致癌证据的膳食因素分别是肥胖、酗酒、黄曲霉素和中式咸鱼。我们通常津津乐道的那些洋“致癌食物”反倒榜上无名。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并没有感觉到咸鱼这样的食物会致癌。一方面,这些东西是传统、天然、没有经过工业加工的,我们又很容易把古人“不知道得了癌症”混同于他们“没有得过癌症”,于是很纯真地相信祖先们吃的东西就是安全的;另一方面,鼻咽癌这样的病发生率很低,即使是广东那些“高发地区”,发病总量也是很低的。十万人中的一个还是几十个,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感觉来说,可能没有什么差别。
对于多数吃咸鱼的人来说,并不会就此患上鼻咽癌。科学研究的结果只是告诉我们:经常性地吃咸鱼,尤其是在儿童时代经常性地吃,会把一种“很小的可能性”放大十几倍。具体到个人,是避免这个增加十几倍以后依然不大的可能性,还是享用咸鱼的美味,才是人们应该把握的“选择权”。
灵芝有多“灵”?
在美国,灵芝就像维生素、矿物质(比如钙、镁、铁等)、天然动植物提取物一样,作为“膳食补充剂”销售。
但凡是个中国人,大概就知道《白蛇传》。白蛇吓死了许仙,于是去盗取仙草来救活。那个仙草,据说名曰灵芝。从“灵芝”这两个字,就可以看出中国古人对它的推崇。可能从中国有医学记载起,它就被当做了“神物”,不仅益寿延年,对大病小病都有“奇效”,甚至能起死回生。不仅中国人,日本人和韩国人也对灵芝推崇备至。在这个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年代,灵芝在东亚之外又是什么待遇呢?它的历史和传说吸引了很多科学家的目光,他们又干了什么呢?为什么它还只能停留在替代疗法里,而进不了现代医学的大雅之堂呢?
在美国的“遭遇”
在美国,灵芝就像维生素、矿物质(比如钙、镁、铁等)、天然动植物提取物一样,作为“膳食补充剂”销售。对于这一类产品,美国FDA并不要求生产者提供产品有效和安全的证据,而由生产者自己把握。只有在该产品造成有害后果的情况下,美国FDA才会禁止其销售。
相应地,美国FDA不允许这一类产品宣称任何疗效――这与是否“真的有效”无关,而是说如果你不能提供可靠的证据证明它有效,就不能说有。按照美国FDA的政策,当任何食品或者“膳食补充剂”宣称有任何疗效的时候,它就是“药物”了。而药物在被认可上市之前,需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科学验证。因为灵芝这样的天然产物或者由它而来的天然提取物缺乏这样的验证,所以只能当做“膳食补充剂”销售。如果有厂家宣称他们的灵芝产品“通过美国FDA认证而在美国上市”,就是完全的忽悠。
在美国销售灵芝或者灵芝产品的公司并不少。很多人直接把中文的宣传广告翻译成英文,用于在美国推销。在中国,这类产品的宣传中几乎都有神奇的治疗效果。在美国,它们就毫无疑问地会受到追究。比如,2002年,有个公司向美国FDA咨询他们将用于灵芝产品上的标注是否合法,美国FDA认为他们所说的“加速疾病恢复”和“增强放疗与化疗后的体质”属于“疗效”,最后该公司同意删去这两个在中国基本上不会被质疑的“功能”。2004年,美国FDA对一个销售灵芝产品的公司发出了一封措辞严厉的信,指出他们网站上的宣传严重违法,其中主要证据是宣称他们的灵芝产品能够“发现隐藏疾病”、“清除多余的胆固醇”、“清除体内毒素”,以及找了一些使用者来宣称其能够治病。美国FDA要求他们在15天之内采取行动纠正,并且通知美国FDA。2008年,一个卖“××散”的公司在网站上宣称产品能治癌,也收到了美国FDA的警告信,信中指出这个“××散”没有经过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认证,严重违法,要求立刻去掉相关的宣称,否则美国FDA将不再发信警告,而是直接采取行动。比前一个公司高明一些的是,这个公司引用了许多科学文献来支持他们的“疗效”。不过,美国FDA指出:当他们把这些科学文献用于商业推销的时候,意味着文献中的结论就是他们的主张(即“灵芝能够抗癌”)。当有这种主张的时候,“××散”就成了“药物”而不是“膳食补充剂”,必须进行新药申请。后来这个公司在网站上删除了以上内容,改成宣传这个产品在中国是如何如何成功。
关于灵芝的神奇传说太多了,科学家们自然难以抵挡这些传说的诱惑,希望证明它们的存在。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关于灵芝的研究非常多,尤其是中国、日本、韩国和美国的研究者对这方面的研究相当热衷。在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里输入灵芝的汉语拼音“lingzhi”,就能找到80多篇文献,其中有八篇综述;如果输入灵芝的英文“Ganoderma Lucidum”(灵芝没有真正的英文名,通常把它的拉丁名当做英文名来用,但是它与中韩日等国所指的东西并不完全对应),则有500多条记录,其中30篇综述。这样的文献量不算巨大,但是也不算小了。
在这些研究中,有很多是提取灵芝的一些成分,去处理某些特定的细胞或者动物,观察这些成分对于疾病的影响。研究得比较多而且似乎有一些效果的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肝炎、癌症以及艾滋病等。另一些研究致力于分离和纯化其中的有效成分。最引人关注的是化学上叫做三萜化合物的一类东西。不同的研究从不同的灵芝中提取到了不完全相同的三萜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分别展示了对一些癌细胞、艾滋病毒以及其他病毒的抗性。另一类研究得很多的灵芝成分是多糖,现在科学家们认识到许多多糖也具有蛋白质一样的“生物活性”。同样,不同的研究从不同的灵芝中提取到了不同种类的多糖,也观察到了抗肿瘤、抗病毒以及免疫调节等活性。其他的成分,比如蛋白质、生物碱、维生素、矿物质等,也得到了一些研究,不过就更加“初步”了。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的这些研究,看起来让我们很兴奋,但距离得出“灵芝或者它的提取物能够治疗某种疾病”的结论还很遥远。这些研究基本上还只是体外的细胞或者动物实验,到了人体内是否还有用?需要多大的量才有用?在有效的剂量下有没有其他不良后果?这些研究都还很缺乏。实际上,从天然产物中提取具有类似功能的成分,在现代科学研究中很普遍。这些成分的来源,比灵芝要便宜多了,比如西红柿、大豆、大蒜等。在科学数据面前,来自于这些食物的有效成分和灵芝提取物是完全平等的。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目前这些研究结果,就是:灵芝的功效需要并且值得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但是已有证据还不足以支持我们作出肯定或者否定它的结论。
如果有厂家要去学术期刊中找一些科研结果来支持灵芝的种种“疗效”,并不困难,也足以唬住普通公众。但科研论文只研究问题的一个方面,甚至只是大问题中的一个小点。只有大量的研究经受得住有能力的人或者机构严格审查,才能作出可靠的结论。至少在美国,生产厂家并不能在美国FDA做出决定之前拿科学论文来推销产品。
灵芝这样有着神奇传说、有着一些现代科学初步研究结果支持的东西,还不能进入现代医学的大雅之堂。它面临的困境至少有下面这些:
一、“灵芝”是什么尚且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定义。从根本上说,它是一种蘑菇。即使是在中国,被叫做“灵芝”的东西也有不止一种。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研究所用的“灵芝”也不是相同的东西,自然也就不难理解各有各的结果。
二、就像任何天然产物一样,灵芝及其相关产品的生产很难进行质量控制。在现代医学中,质量控制不好的产品是无法标准化的。想一想,我们要拿某种药来治病救命,却不知道买到的这盒药是不是合格、有没有效果,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三、在现代医学的新药开发中,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有效的东西有很多,真正能够通过进一步的、更加关键的检测而成为药物的,只有其中的很小一部分。没有大规模的符合现代药学要求的临床验证,任何药物都不可能被批准成为现代药物。灵芝能经受住那些考验吗?
四、目前的研究基本上是集中在功能方面,对于毒副作用的研究很欠缺。使用历史很悠久不能保证它一定是安全的。实际上,有研究观察到了某些三萜化合物在高浓度下的毒性,还有研究发现了某些灵芝多糖在高浓度下对免疫功能的抑制。
总的来说,灵芝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东西。对它的研究,不应该先入为主地认定它有“奇效”“没有毒副作用”,然后去找证据来通过一些“考核”。中国古人对它的“经验”,提供了很好的“研究素材”。如果我们能够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找到、证实或者否定它的种种传说,都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在做到这些之前,它无法进入现代医学的殿堂,而只能停留在替代医学的层次,种种“神奇”,也只能依靠“信则灵”来支撑。
发表于:11-01-31 14:34
苹果醋,不过是醋
苹果醋的广告营销中,宣称苹果醋含有多种人体所需要的微量营养成分,因此“极具营养价值”或者“有神奇的保健作用”。前半句也许是对的,但是完全得不出后半句的结论。
对中国人来说,苹果醋大概算得上是个新鲜玩意儿。不过在西方,作为“药食同源”的经典产品,它已经有几百上千年的历史。上个世纪50年代,一本介绍传统医药的畅销书让它在美国广为人知,而近年来美国社会对于替代医学的热衷更是让它受到了热捧。在中国的苹果醋推销中,鼓吹“美国流行苹果醋”虽然很夸张,倒也不是空穴来风。
不仅是苹果醋饮料,苹果醋保健品也涌入中国。就像任何“来自美国”的保健品一样,宣称能够“排毒”、“美容”、“减肥”、“抗病毒”……甚至“治甲流”的苹果醋系列产品,正在酝酿着又一波的“保健风暴”。那么,这个东西真的那么神奇吗?
源于苹果,但不会超越苹果
苹果醋是苹果汁发酵的产物。大规模的苹果醋生产是先榨取苹果汁,再用酵母菌把苹果汁发酵转化成苹果酒,这一步跟葡萄酒以及其他果酒的生产是一样的。然后在苹果酒中加入醋酸菌,把酒精转化为醋酸,最后得到的东西就是苹果醋。在法语里,苹果醋的意思就是“酸的果酒”。小规模家庭生产,也可以把两步合二为一。不过,这只是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控制的细节差异,其本质是一样的。
这个过程跟普通醋的生产并没有本质差别,只不过原料是苹果汁而已。它的主要成分也是醋酸,还有柠檬酸、苹果酸甚至乳酸等,这些混合的成分构成了苹果醋的特有风味。因为来自于苹果汁,所以也含有苹果中的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以及多酚化合物等。
发酵后的苹果醋含有较高浓度的醋酸。虽然不像硫酸、盐酸那么强烈,但是高浓度的醋酸也是危险品,能够灼烧皮肤,直接喝的话会“烧坏”喉咙及胃肠。所以,通常的苹果醋会用果汁、糖水、蜂蜜等稀释,并且获得良好的口味。
苹果醋的广告营销中,宣称苹果醋含有多种人体所需要的微量营养成分,因此“极具营养价值”或者“有神奇的保健作用”。前半句也许是对的,但是完全得不出后半句的结论。这些营养成分是来自于苹果的,把苹果汁做成醋只是把葡萄糖转化成了酸,或许顺带也有一些蛋白质被水解成了氨基酸,但是基本上不会产生新的微量营养元素。也就是说,这些“微量营养成分”,来自于苹果,但是不会超越苹果。
那些传说中的“奇效”,有多可靠?
在西方人使用苹果醋的漫长历史中,苹果醋的“奇效”几乎遍及所有人类知道的疾病。虽然它是西方人的“民族瑰宝”,但是现代的西方人还是很认真地去检验那些传说中的奇效到底有多可靠。下面介绍研究得比较多的几种:
所有的醋都有一定的杀菌消毒效果。这种用途可以追溯到公元之前,尤其是用于伤口消毒,而泡在酸里的食物不易腐烂更是常识。这可能也是“苹果醋治甲流”的理论依据。不过,专业人士完全不建议用醋――苹果醋当然也不例外――来消毒伤口或者抗病毒,甚至消毒房间。首先,不会损伤人体正常细胞的醋酸浓度,对于致病细菌的抑制作用也很微弱。如果浓度高到有效杀死细菌,那么对人体的损害也不容忽视了,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在古人没有更好办法的时候“两害相权取其轻”,也还可以接受。而今天现代医学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它的历史使命也就完成了。即使用来消毒房间,醋的作用也远不如通常的消毒剂。类似的作用还有解毒,比如在海边游泳被水母蜇了,涂点醋会帮助缓解症状。但是,如果泡泡热水,效果比醋要好得多!
有助心血管健康是苹果醋的主要“奇效”之一,不过这个“奇效”来自于10年前的一些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这些研究本身非常初步,其价值主要在于吸引人们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这么多年过去了,没有更多更可靠的实验结果发表,就更让人觉得这种“神效”虚无缥缈。
苹果醋中含有一些多酚化合物和维生素,而这些成分被认为有助于降低某些癌症的发生风险,这也就成了宣称“苹果醋抗癌”的“科学依据”。而一些体外培养癌细胞的实验和老鼠实验也支持这样的假说。不过,如果这样就可以说一种食物可以抗癌的话,菜市场里的多数东西就都是抗癌食物了。更有意思的是,2003年中国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显示,喝醋有利于降低食道癌的发生率,其作用与吃蔬菜、吃豆类差不多,而2004年塞尔维亚的一项类似研究却显示喝醋能把膀胱癌的发生风险增加4.4倍!
其他一些“功效”的研究还有治疗糖尿病、高胆固醇、高血压以及减肥等,这也是商品推销中所说的“现代科学研究证实”。不过,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体外细胞实验、动物实验或者流行病学调查,极少数的临床试验也只有很少的样本数。这样的研究在科研领域叫做“初步研究”,完全不能支持任何结论。而其他的那些“功效”,则连这样的“初步研究”都没有,基本上只依靠民间传说来“证明有效”。
进口胶囊,忽悠没商量
美国有着极其严格的药品食品管理法律和机构设置,所以许多人很天真地相信来自美国的保健品就有良好的质量保证。需要注意的是,相比食品和药品,美国的“保健品”――他们叫做“膳食补充剂”――却是管理相当宽松的灰色地带。只要不宣传疗效,不吃出立竿见影的毛病,主管部门基本上就不过问。
曾有一位48岁的女士,在吃苹果醋制剂的时候被噎住了,折腾了半个小时才取出来,但苹果醋制剂已经给她造成了喉咙损伤。两周之后的胃肠镜检查显示损伤似乎已经恢复,但是6个月之后她还说感到疼痛和吞咽困难。为此,美国阿肯色大学的研究人员收集了市场上出售的8种苹果醋制剂,对其产品组成进行了检测,并将结果与这些产品标注的成分相比较。研究人员发现,这些都叫做“苹果醋制剂”的东西组成迥异,比如醋酸含量,低的只有1.04%,高的却达到10.57%;而柠檬酸,有的含量为0,有的却高达18.54%。更严重的是,实际组成和产品标注非常不符,比如两个产品宣称含醋酸35%,一个的实际含量却只有3.2%,而另一个更只有2%。对此,这项研究的主持者评论说:标注、推荐剂量和没有根据的功能宣称上的不一致和不准确,让人很容易质疑这些产品的质量。
虽然有那么多传说,但是所有的“功能”都被主管部门认为缺乏科学依据,因而不能用于推销宣传,更不能印在商品标签或者说明书里。2003年,一家公司宣称他们的苹果醋“是能抗菌的天然抗生素和消毒剂”以及“对从肥胖到关节炎的许多症状有治疗上的优势”。美国FDA发现之后发出了严厉警告,要求立即纠正,否则将不再警告而直接处罚。
喝吗?喝了有用吗?
指望苹果醋来“抗病”、“治病”、“排毒”、“美容”或“减肥”等,实在是不靠谱。即使那些“初步研究”所显示的“功效”,也需要长期而相当大量地食用才可能实现。而长期或者大量服用包括苹果醋在内的醋酸产品,安全性还没有经过检验。根据目前的认识,至少可能带来这些问题:高浓度的苹果醋(比如未经稀释的)会对牙齿、口腔和喉咙造成损害;长期食用苹果醋可能降低体内钾的含量和骨质密度;醋有可能和一些药物,尤其是治疗糖尿病和心脏病的药物发生反应。
当然,这些“潜在危害”也更多的是出于理论分析,不见得一定发生。但是,它带来的好处也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它所含有的那些营养成分,完全可以用更好、更可靠的方式去获取,比如直接吃苹果。对于这样的东西,是不是要去追逐,完全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意愿。但是,至少“预防甲流”还是不要指望了。综合有效性和安全性来考虑,还是打疫苗靠谱得多。
当然,如果把苹果醋跟普通的醋一样作为调料使用,毫无疑问是没有问题的。被稀释而成的苹果醋饮料,也不会带来可见的危害,而其中的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以及多酚化合物等,也还是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总而言之,跟其他的饮料相比,苹果醋饮料不会更好,但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卸妆之后的螺旋藻
有不止一家螺旋藻的宣传提到了FAO宣称螺旋藻是“21世纪最理想的食品”。但是在FAO2008年发布的关于螺旋藻的报告里,完全看不出这样的赞誉。
螺旋藻不是中国的特产。早在16世纪,西班牙探险者就在墨西哥发现当地人把这种长在湖里的东西当做食物。20世纪40年代,法国藻类学家Dangeard报告了非洲乍得湖畔的居民食用这种藻类。20多年后,科学家们了解了它的生化组成,它才吸引了广泛的关注,后来还成立了一个叫做IIMSAM的政府间机构来对它进行推广。
螺旋藻进入中国研究者的视野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几年之后走进市场,很快获得了巨大成功。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供的数字,2004年中国的螺旋藻产量超过了4万吨。在铺天盖地的推销宣传中,螺旋藻这种本是穷人充饥的野菜,被罩上了一个个神奇的光环。百度百科的螺旋藻词条经过了上百次的编辑,其总结的神奇之处隐约有武侠小说中大还丹的韵味。
多年以前,CCTV有位女主持人曾经调侃自己说:“等我卸了妆,吓死你。”公众面前的螺旋藻就像艺术照里的美女一样风情万种,如果卸去了盛装,它会是什么样子呢?
螺旋藻的光环背后
百度百科列出了近20个国际以及国内外机构对螺旋藻的美誉,但找不到其原始资料,不能确定列出的只言片语是在什么样的场合说的,在上下文中的具体意旨又是什么。不过,至少其中有几个机构还发布过其他的文件表达了对于螺旋藻的态度,看看这些文件里的说法,会发现其与那些溢美之词“相映成趣”。
有不止一家螺旋藻的宣传提到了FAO宣称螺旋藻是“21世纪最理想的食品”。但是在FAO2008年发布的关于螺旋藻的报告里,完全看不出这样的赞誉。这份报告也介绍了螺旋藻在保健品开发中的“功能”,最后推荐的进一步的开发方向却是:解决贫困地区的营养问题,废水处理,代替部分家禽、牲畜以及渔业养殖的饲料以降低生产成本以及在紧急状况下暂时解决粮食问题。最有意思的是有一项研究发现,如果用螺旋藻代替50%的鱼饲料,鱼的生长还不受影响;当超过75%,鱼的生长就大受影响。“暂时解决粮食问题”则更多的是一种应急措施,意思是在遭受洪水、飓风或者其他自然灾害之后,常规粮食生产无法进行的情况下,可以生产螺旋藻来充饥。
中国市场上的保健品推销很喜欢拿美国FDA来说事,比如百度百科的词条中有“美国FDA认为螺旋藻是‘最佳蛋白质来源’”的说法。美国FDA对于食品和膳食补充剂的功能认可是完全公开的,在“健康宣示(health claim)”或者“有限健康宣示(qualified health claim)”的列表中,连螺旋藻的影子都没有。美国FDA对于它的正式态度,只是对于生产厂家提交的安全性备案“没有异议”――该厂家认为按照他们的生产流程、产品指标以及用途,他们的螺旋藻产品没有安全性的问题,而美国FDA对此表示同意。
美国FDA没有审查和认证螺旋藻的任何“保健功能”;相反,对于宣称其功能的,几次进行了警告甚至处罚。1982年,一家公司因为宣称他们的螺旋藻产品能够减肥以及对糖尿病、贫血、肝脏疾病、溃疡等有疗效而被罚款22.5万美元。2000年,另一个公司申请宣称螺旋藻可以支持“健康的胆固醇”,也被美国FDA否决。2004年,一个公司在其网站上宣称螺旋藻可以“抗病毒”“抗过敏”“降低胆固醇”而受到美国FDA警告,限期纠正。2005年,又有一个公司在网站上宣称螺旋藻可以“防癌”而被警告。
螺旋藻的盛装是如何制作的
从生化组成的角度来说,螺旋藻确实有它的特别之处。它的蛋白质含量很高,最高能占到干重的70%,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也比较接近人体需要。在它所含有的脂肪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很高。它的维生素含量也很高,尤其是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以及类胡萝卜素。它的矿物质含量也比较丰富,比如钾、钙、铬、钴、铁、锰、硒、锌等。此外,它还含有比较多的色素。因为这些成分对于人体营养都是有意义的,所以人们确实曾经对它寄予厚望,说它是一种优秀的食品也不为过。许多“完美食品”的过誉之词,可能有断章取义之嫌,却倒也不是空穴来风。
在螺旋藻的“盛装”制作中,核心技术之一是偷换概念。比如本来是“好的食品”,不知不觉被炒作成“神奇保健品”。食品和保健品的关键区别在于食品需要大量地当饭菜吃,就像墨西哥和乍得湖畔的居民那样,用它来代替常规食物。再比如蛋白质,螺旋藻中的蛋白质还算比较“优质”,但这是跟大多数的植物蛋白质相比的,要是跟鸡蛋、牛奶中的蛋白质比起来,还是略有不如。而且,这个“优质”其实指的是单吃一种蛋白质满足人体氨基酸需求的效果。因为我们要吃各种食物,而各种不那么“优质”的蛋白质协同作战,结果同样可以很好地满足人体需求。从现实来说,这个“优质”本身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把“蛋白质含量高”偷换成“好的蛋白质来源”,更是忽悠。螺旋藻的蛋白质含量是比其他食物高,但是作为“保健品”的螺旋藻没有人用来当菜吃。每天吃5克螺旋藻干粉已经花费不菲,其中所含有的蛋白质不过3克左右,跟100毫升牛奶相当,还不如50克豆腐来得多,而人体一天需要几十克蛋白质。所以美国FDA和美国癌症研究院(AICR)都认为,考虑到螺旋藻制品的服用量,它所含的蛋白质完全可以忽略。关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鼓吹更是自相矛盾。一方面,宣称螺旋藻是高蛋白低脂肪食品――这本身是对的,同时又宣称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高。实际上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的比例高,考虑到总的脂肪本来就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总量也就少得可怜。比如每天吃5克螺旋藻,其中的脂肪大概有0.3克,而其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只有几十毫克,而一克豆油中的含量就是几百毫克;跟饭菜中的相比,也完全可以忽略。其他的营养成分也是如此,螺旋藻中可能比例比较高,但是它对于满足人体需求的意义更取决于能吃多少。
用螺旋藻中营养成分的生理功能来鼓吹其“保健价值”,是“螺旋藻盛装”制作的核心技术之二。人体需要多种大量和微量的营养成分,前者是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后者指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等,缺乏任何一种成分都会影响身体的正常运转,甚至使人生病。而螺旋藻中含有某种成分,就被打扮成对于身体健康有“保健作用”,甚至能够“防治某种疾病”。这种看起来很“合理”的推理,实际上只有在人体缺乏某种营养成分的情况下才成立。比如说,那些贫困地区的人,蛋白质摄入不足,如果每天能有螺旋藻做菜吃的话,就可以解决蛋白质缺乏导致的不良后果。有的人饮食中缺乏螺旋藻所富含的维生素或者矿物质,如果吃进足够量的螺旋藻,也可以“防治”相应的症状。只是问题在于:用购买相应的螺旋藻的钱,我们完全可以购买更多的常规饮食来解决这些“营养不良”的问题!使用这种推理方式,我们可以把任何一种食物打扮出“保健功能”来。
螺旋藻的保健功能有多少依据?
FAO以及IIMSAM等国际组织对于螺旋藻的积极态度,其实是着眼于它可能有助于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IIMSAM强调的螺旋藻的优势在于它对耕地和水的要求不高,生产成本低,作为粮食的价值比较高,因此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但是,这种态度被这个行业心照不宣地藏了起来,螺旋藻被精心装扮成“神奇保健品”。
对于那些买得起螺旋藻保健品的人来说,根本就不存在缺乏什么营养成分的问题。他们对于螺旋藻的追逐,是希望它对身体产生“神奇”的作用,甚至是防治疾病。指出了经销中的忽悠,只能说明商人们鼓吹神奇作用的那些理由靠不住,并不能证明它“没用”,消费者们依然“相信”:那么多“人体需要的有益成分”在一起,加上存在的人类还不知道的成分,总是“可能”有特别的作用。
这种想法本身也很合理,但螺旋藻是不是有那些“神奇作用”,最终还是需要用螺旋藻来做实验而不是通过“理论推理”来证明。实际上,这一类的研究已经进行了三四十年,发表过正式科学论文的也有十种以上,有很多是动物实验,也有一些是小规模的人体实验。许多研究显示了一些“有效”的结果――这些结果往往被商家过度解读,言之凿凿地告诉消费者们“科学研究表明,螺旋藻具有什么什么功能”。然而在科学上,这些都是很初步的研究,即使是研究者们,也往往是说“可能有什么什么功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如果一项功能的科学证据在20年前是“很初步,有待于进一步研究”,10年前还是“很初步,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到了现在依然是“很初步,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那么它是否真的存在就很难说了。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和国家医学图书馆(NLM)汇总了公开发表的科学论文中对于螺旋藻“保健功能”的研究,对治疗糖尿病、高胆固醇、过敏、癌症、肥胖等八种功能的研究质量评价是“C”级,意思是“对该功能没有清楚的科学证据”;而对疲劳综合征和慢性病毒性肝炎研究质量的评价是“D”级,意思是有一些证据认为没有这种功能;对于螺旋藻的总体评价则是:基于目前的研究,对于支持还是反对螺旋藻的任何保健使用都不能作出推荐。而世界卫生组织在2008年公布的《 6个月到5岁中度营养不良儿童的食物与营养成分选择 》(Choice of Foods and Ingredients for Moderafely Malnourished
Children:6 Months to 5 Years Old)中,对于螺旋藻的推荐意见是“有些研究显示螺旋藻对于改善儿童中度营养不良可能有一定帮助,但是应该进一步研究”,远远比不上对蔬菜、水果、牛奶和鸡蛋的态度积极。
卸妆之后,它是一种不错的野菜
总的来说,如果生产条件合格,没有重金属污染的话,螺旋藻是一种很安全的野菜。跟萝卜白菜相比,它的营养成分还比较丰富。如果它的价格跟普通蔬菜相差不大,也可以像海带一样成为健康食谱的一部分。不过,指望每天吃上几克来治病强身,根据目前的科学证据来看,实在是一件很不着边际的事情。
发表于:11-01-31 14:34
胶原蛋白美容与院墙上的画
就算东西A是由东西B构成的,我们提供了东西B也完全不意味着就能得到A。
影响皮肤形态的最重要的成分是胶原蛋白。胶原蛋白生得比较邪乎,它的组成跟别的蛋白质相差很大。皮肤的衰老与胶原蛋白的“老化”关系很大。皮肤的更新过程中就涉及胶原蛋白的生成,而蛋白质的生成必须要相应的氨基酸做原料。所以,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为了皮肤更好地更新修复,为了永葆青春,我们是不是应该在食物中提供胶原蛋白,来保证“原料充足”?这样的想法比起“以形补形”来,更具有了一些“科学色彩”,当然也就很容易得到认同。于是乎,胶原蛋白也就成了“美容圣品”中极具号召力的偶像。
在接着说胶原蛋白之前,我们来打个比方:有一面院墙,墙上画了些很漂亮的画,风吹日晒后那些画会褪色、脱落。我们当然想保持那些画的原貌――画是由一堆颜料组成的,我们给这个院子一堆类似的颜料,是不是就能让那些画保持鲜亮如初了呢?
我知道会有一堆人跳起来说:院墙跟人体能一样吗?你打这么一个莫名其妙的比方,就能证明胶原蛋白无效了吗?
这样吧,我先郑重其事地回答这一个质疑:
我根本没打算“证明”胶原蛋白美容有效还是无效,上面的比方只是说明这么一件事情:就算东西A是由东西B构成的,我们提供了东西B也完全不意味着就能得到A。
要想把颜料变成墙上的画,需要院墙的主人有能力把颜料组合起来,按照需要的方式涂在墙上。有人又说了,那没有足够的颜料,主人也没法画出画来。这个质疑很有道理,回答如下:
如果院墙的主人在进行别的生产活动的时候也用颜料呢?他只需要把别的地方用的颜料拿一点过来涂墙就行了。如果你只是按照院墙上的画所需要的比例送颜料,送再多也未必有用啊。
好吧,我承认我是在抬杠。不过合成皮肤的胶原蛋白所需要的主要氨基酸是甘氨酸、脯氨酸和赖氨酸,前两种是可以从其他氨基酸转化而来的,只有赖氨酸必须从食物中获取。有了这些氨基酸还远远不够,还需要不少生化过程才能把它们组装成人体的胶原蛋白。比如,其中有一步是一个羟基化酶把脯氨酸和赖氨酸转化成羟基脯氨酸和羟基赖氨酸,而这个酶要发挥作用又需要维生素C的参与――这个过程,比一个人把颜料变成图画还要复杂一些吧?
当然,这只是说明人体的胶原蛋白形成过程比较复杂,也还是不能证明吃胶原蛋白能不能美容。如果只是这么绕圈子的话,我也只是在抬杠。下面,我们还是认真地去查找一下科学家们都干了什么吧。
胶原蛋白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皮肤、骨头等部位。把它有限水解之后的东西在国外叫gelatin,最常见的用途就是做果冻。在中国把水解的过程弄得比较神秘,出来的东西叫做阿胶,加上古人留下的“圣典”,它就变得很“神奇”。现在美容界的圣品加入了“高科技元素”,水解得比gelatin充分得多,叫做“胶原蛋白水解物”。对于追求天然,对现代加工避之不及的人来说,其实这个东西太不天然了――通常让不少人很不爽的“蛋白质变性”只是让蛋白质分子换个造型而已,而水解则是惨无人道地把它们碎尸万段了。
大概是这种研究缺乏生物学上的意义,所以除了商业机构,花纳税人钱的政府机构一般不会在这上面花钱,而科学家们也没有太强烈的兴趣,所以多数文献都与商业机构有关。美国FDA管得太严,势力再大的公司也很难让美国FDA为他们左右,而没有美国FDA的许可又不能宣传这种“神效”,所以美国的工业界长期对此不太热衷。而中国的商业机构,基本上只要吃不死人就可以随心所欲,何况还有“老祖先的遗训”或者“科学研究”的只言片语,所以他们对研究也没有太大的热情。日本人则介于二者之间,对于此类研究还算不乏热情。不过,在世界市场一体化的大趋势下,美国公司也颇有涉足之意。
虽然这种研究如果真的有突破,就会“钱途无量”,但是查询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比如PubMed,还是很难找到这方面的研究。2006年发表过一个小规模的对照试验,使用胶原蛋白水解物的压疮病人的恢复速度是对照组的两倍。还有一项动物实验是用紫外线照射无毛老鼠,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只老鼠,结果是喂胶原蛋白水解物的那组老鼠受到的皮肤损伤要小一些。另一项研究则是分别拿胶原蛋白水解物、其他对照蛋白质和水喂猪,结果是喂胶原蛋白水解物的那组猪的皮肤指标要好一些。
本来这种小规模的病例或者动物实验是没有说服力的,比如美国FDA就不会接受这种实验结果来作膳食推荐。不过,它们毕竟给了人们一些希望,卖胶原蛋白水解物的公司也“足以”拿着这些结果告诉消费者“有科学研究表明……”了。还真有个日本公司赞助了一项对照实验。他们找了39个日本女性,20个每天服用10克胶原蛋白水解物加400毫克维生素C,而其他19个服用安慰剂加400毫克维生素C。在60天之内,吃胶原蛋白的那组人的皮肤吸水能力有小幅增加。这本来是让人很高兴的结果,但是服用安慰剂的那组也有增加,要命的是两组相比,这个增加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
这基本上就是胶原蛋白美容能够找到的研究。当然,每次谈到这样的话题,都会有人说“这些实验并没有证明胶原蛋白不能美容啊,没有证据怎么能够一棒子打死呢?这不是科学的态度”云云。这话一点都没错,还是先写个答复吧:
的确没有科学证据证明胶原蛋白不能美容。但我说的是目前没有科学的证据证明它能够美容――就像有人说山上有老虎,还拿出了照片,我们只能分析讨论这个“山上有老虎”的证据是不是可靠。即使我们证明了这个照片不可靠,也不能“证明山上没有老虎”。胶原蛋白美容的传说也是如此,我们只能说商人和媒体说“能美容”没有可靠依据。如果有人认为“不能证明它无效”就意味着它“有效”,或者愿意为了那种“可能有效性”而掏钱,是很值得赞赏的――这是一种社会财富再分配的良好方式。就像有个人跑来说地下有金子,有的人会说你没有证据我不投资,有的人会说“既然没有证据证明说地下没有金子,我就愿意投资”――绝大多数时候,这后一种人更受商人欢迎。
发表于:11-01-31 14:35
第二章 看着熟吃着生
吃鱼,还是吃鱼油?
既然鱼油来自鱼,提纯的鱼油还不稳定,那么吃鱼不是更直接、更有效吗?
&&&&&&&&&&&&&&&&&&&&&&&&&&&&&&&&&&&&&&&&&&&&
在形形色色炒得火热的“保健品”中,鱼油可能是屈指可数有科学证据支持的一个。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学术界、工业界和主管部门争先恐后,从各个方面对鱼油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在严肃的学术刊物上,有多达几十项的功能被探讨过。多数只是一些很初步的研究,将来能否被进一步证实还不好说。不过它对于心血管健康的好处,已经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认同。美国FDA虽然只认可了它的“有限健康宣示”,但其具体表述“有支持性但还不是结论性的证据”表明鱼油能够有利于心血管健康,是美国FDA的“有限健康宣示”中最为肯定的一种。鱼油的另一项“保健功能”――对于胎儿发育的影响,也在近年来得到了一些证据。美国的儿科医生一般会推荐孕妇适当补充鱼油。
鱼油的这些“保健功能”,一般认为来自于其中的欧米伽3-多不饱和脂肪酸,具体来说就是通常所说的EPA和DHA。“欧米伽3”是指组成油的脂肪酸分子中一类特定的结构,根据分子水平的生物学研究结果,它在细胞膜中所占的比例跟细胞的生命功能密切相关。
EPA和DHA的分子非常不稳定,在空气中很容易发生氧化而变质。所以,虽然食品工业一直致力于把EPA和DHA加到常规食品中,但是目前成功的例子还不多见。所以,胶囊依然是目前补充鱼油最常规的方式。
既然鱼油来自鱼,提纯的鱼油还不稳定,那么吃鱼不是更直接、更有效吗?答案是肯定的。在美国,作为“保健品”的鱼油之所以盛行,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鱼油胶囊方便、便宜。经过加工储存的鱼肉味道很差,而鲜活的鱼又贵又麻烦,吃鱼油比吃鱼要便宜得多,也要方便得多。二是对鱼污染的担心。不管是野生的还是养殖的,不管是淡水的还是深海的,鱼都有被重金属(如汞)污染的危险。一般来说,这些重金属主要沉积在肉中,而鱼油中相对比较少。
从对健康的作用上说,吃鱼要比吃鱼油更好。除了鱼油之外,鱼还提供优质的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元素。而且,其中的饱和脂肪酸很低,这对于心血管健康也是额外的好处。2007年公开发表了一项对11875人的调查,结果是其母在怀孕期间每周吃鱼340克以上的孩子,在后来的生理和智力各方面,都要优于母亲吃鱼少的那些孩子。2009年发表的另一项研究则比较了鱼和鱼油对怀孕的影响。怀孕妇女被分成四组,对照组不补充DHA,第二组每天补充300毫克,第三组每天吃600毫克,第四组则通过每周吃两次鱼或者其他高DHA的食品以实现平均每天获得300毫克DHA。这项研究用妊娠天数来衡量怀孕质量,结果是:与对照组相比,第三组孕妇的平均妊娠天数要多4天,而第四组则要多4.5天。也就是说,鱼或者其他食品中的300毫克DHA,作用与鱼油中的600毫克DHA相当。
科学家们还不清楚为什么鱼比提纯出来的鱼油要更好,一种推测是鱼中的鱼油和其他营养成分会发生协同作用而增强效果。不过,我们大可不必执著于为什么鱼比鱼油更好,知道这个事实就够了。根据这个结论,鱼油,应该是吃不起鱼或者嫌吃鱼太麻烦的一种无奈选择。
不过,在食品管理和推荐中通常是“安全优先”。基于对鱼中的汞等重金属污染的担心,美国FDA等机构一直对吃鱼持保守态度。美国FDA和EPA(美国环保局)在2004年发布的“海产品消费指南”中推荐,怀孕、计划怀孕和哺乳的妇女以及孩子每天的海产品食用量应该限制在50克以下,或者每周不超过两次,而每次不超过170克。
但是,这个推荐标准受到了许多批评。一个由十几位顶尖的产科和营养专家组成的小组(MNG),就认为这个推荐不合理。他们对公开发表的相关科学研究进行了汇总、审查和分析,认为孕产妇吃鱼带来的好处远远超过了潜在的汞污染带来的风险。最近,美国FDA起草了一份文件,采用一种新的方法对吃鱼给孕妇带来的益处和风险进行综合评估,评估结果是:当鱼的食用量增加的时候,汞的摄入量也随之增加,但是总体而言益处增加是主要的。这份文件的结论是“对于孕妇来说,吃鱼有99.9%的可能对于她们的孩子将来的语言发展有一定好处,而0.1%的可能有一定风险”。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吃鱼可能不算很麻烦,也并不比吃鱼油更贵。不管是对于心血管健康还是孕产妇营养,吃鱼都是比鱼油更好的选择。根据目前的研究分析,鱼的种类不是那么关键。一般而言,“肥”的鱼所含的鱼油多一些,比如沙丁鱼、鲤鱼、鲶鱼、比目鱼、青鱼、鳟鱼、金枪鱼、三文鱼等。需要注意的是,鱼的污染可能比美国更需要关注。一般来说,来源可靠的鱼,生长时间短的鱼,被污染的可能性就要小一些。
橄榄油,高档并不在营养
作为食用油,橄榄油还是不错的,营养功效跟便宜的卡罗拉油一样,可能比玉米油要好一些。不过,这个“一些”大概相当于奥运比赛前几名之间的差距。
橄榄油一直都是一种高档的油。我们习惯一种食物高档了,就一定要给它找到非凡的“营养价值”。从营养价值的角度来说,橄榄油确实也是一种相当不错的油。但是它的高档并不在于此――就像茅台,其高档之处就在于它是茅台。如果从进到胃里的去向和作用来说,茅台也并不比二锅头更好。
作为一种植物油,橄榄油中的油酸含量在70%以上。油酸是一种单不饱和脂肪酸。有一些实验结果显示,如果把食谱中的饱和脂肪(比如动物油、奶油等)换成不饱和脂肪,那么就有利于减少冠心病的发生风险。美国FDA在2004年批准橄榄油可以使用这么一条标注:“有限而非结论性的科学证据显示:由于橄榄油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每天吃两勺(23克)橄榄油有利于减少冠心病的风险。为了获得这一可能的益处,橄榄油需要被用于代替相似量的饱和脂肪,并且不增加全天的卡路里摄入。”不过,单不饱和脂肪酸并非橄榄油所独有,比如卡罗拉油(或者叫芥花子油)也有很高含量的油酸。实际上,美国FDA也批准了卡罗拉油可以做同样的标注。而玉米油也有类似的认可,只是在对科学证据的认可上更弱一些。如果跟鱼油中的欧米伽3-多不饱和脂肪酸相比的话,橄榄油就大大不如了。
总而言之,作为食用油,橄榄油还是不错的,营养功效跟便宜的卡罗拉油一样,可能比玉米油要好一些。不过,这个“一些”大概相当于奥运比赛前几名之间的差距,可以用来建立“高档”的形象,但是“性价比”未必高。
此外,橄榄油中还含有一些维生素E以及其他多酚类化合物,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不过,很多人追逐橄榄油,并不是因为它对于冠心病的好处,而是“美容护肤”这类更加具有号召力的需求。
从远古时代,橄榄油就被用于抗皱、保湿、护肤等方面。油本身就有助于保湿,而其中的抗氧化剂尤其是在外用的情况下对于紫外线照射等氧化损失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所以,有人觉得橄榄油护肤品“很有效”也并不奇怪。也有很多研究评估橄榄油对皮肤保护的影响。比如2008年的《儿童皮肤病学》杂志发表了澳大利亚的一项随机对照实验,研究早产儿皮肤的处理。在实验中,173个早产婴儿被随机分成三组,一组使用某种市场上的专用软膏,一组使用30%橄榄油和70%羊毛脂制成的乳液,另一组不使用药品做对照。在实验开始后的2~4周,在不知道所评估的婴儿属于哪一组的情况下,由评估者对这些婴儿的皮肤状况进行打分。结果是,使用橄榄油乳液的那一组婴儿皮肤状况最好,对照组最差。这样的实验能够说明橄榄油和羊毛脂的乳液比什么都没有要好,也能说明它比选用的那个“伴读生”要优秀,但是橄榄油是不是像传说中那样“特别有效”,依然无法说明。另外,橄榄油中的维生素E或者多酚化合物,即使有也不会比别的食物更加优越,也就不会因此使橄榄油具有“超常”的价值。
橄榄油是一种食物。对于食物,人们追求的远远不仅是营养。很多食材,因为稀少、美味、文化、传统等原因,都有可能使得人们愿意为它支付很高的价格,这在“高档美食”中非常常见。对橄榄油来说,它是否能够带来别的食用油所不具有的风味,是消费者见仁见智的问题。消费者需要知道的是,就像许多别的“高档食材”一样,它的高档在于它的形象,而不是营养。不管是内服还是外用,它的存在都跟高档的皮包与顶级的红酒一样,只是奢侈品而已。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些“神奇”“天价”的食用油被炒作。每一次,公众都会关心这些神效是真的吗?实际上,作为食物的油,化学结构的总种类并不多。来自不同植物的油,一般只是这些不同化学结构的油所占的比重不同而已。这一种含得多,那一种就含得少一些。这些不同结构的油,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不尽相同,但是具体的差别在哪里、有多大、在什么情况下能够体现出来,科学家们也不很清楚。广告营销中信誓旦旦的“含有某某成分,对人体有某某功能”之类的术语,即使不是捏造,也经常是对于科学结论的断章取义或者歪曲。
发表于:11-01-31 14:35
那些“茶”的神话
对凉茶安全性的认识是来自中国传统特有的思维方式。凉茶的原料是一些植物成分,这些植物的提取液中,含有目前的分析技术远远不能分析清楚的东西。
在世界范围内,茶算得上是最主要的饮料之一。在中国,茶就更加普遍,以至于成了文化,甚至“半药半食”的神话。凉茶、冰茶、红茶、绿茶、奶茶……光是名字就让人眼花缭乱。那些茶的神话,有多少真?又有多少假?有多少仅仅是人们的雾里看花?
凉茶,并不是通常所说的“茶”
一场巨大的灾难,把一个在华南苦苦经营的凉茶品牌推向了全国。基于“清热下火”的种种奇效,满足了许多人的心理需求,一时间风行全国。
但是凉茶其实跟其他的茶连“远亲”都算不上――它不含有通常的茶叶,而实际上是中草药提取液。凉茶宣称的功能是“清热下火”――如果按照国外的标准,这已经算是“药效”了,没有可靠的科学数据支持,是不允许做这样的标示的。虽然我国也有食品饮料不得宣传药效的法规,但是实际执行中“清热下火”“增强免疫力”之类的用语基本上可以随便说。“热”和“火”本身不是现代医学的概念,也无法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来检验;而公众也不需要现代科学的检验来接受这种概念。所以,不管是生产厂家还是主管部门,都可以仅仅依靠“传统”“使用多年”来作为这些功能宣称合法性的基础。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有许多的症状跟中医所说的由“热”“火”导致的症状类似,而这些症状,有许多是会自己减退的――不管你喝的是凉茶还是白水,一段时间之后它都会减轻;另一方面,在理论上也完全可能中草药中的某些成分正好对某些症状有效。所以,有“不少人”喝了凉茶,觉得清了“热”,下了“火”,这并不奇怪。这样的一种“有效”,符合大众的思维方式,但凡质疑这些功效的言论定会招来大量消费者“现身说法”式的攻击,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对食品饮料来说,有没有宣称的“奇效”在我国似乎并不是那么重要,只要“无害”,总有许多人对于“奇效”“宁可信其有”。但是对凉茶安全性的认识是来自中国传统特有的思维方式。凉茶的原料是一些植物成分,这些植物的提取液中,含有目前的分析技术远远不能分析清楚的东西。说它“安全”,是因为没有人因为喝了它而立竿见影地出现不良反应。但是是否有轻微的、慢性的毒副作用,我们的传统思维是“不知道有没有”,就当做“没有”。即使是有现代科学研究发现了某些成分――比如夏枯草――可能产生抑制免疫这样的有害作用,我们依然可以依据几百年前祖先说它“无毒”来接受它。最难以理解的是,某些大牌的凉茶可以获得主管部门的“特许”而使用它,而其他“非大牌”的加了就犯法。这大概也算得上“中国特色”――一种成分即使被证实可能有害,只要主管部门认可就“无害”了!
对于凉茶而言,夏枯草或许仅仅是冰山一角。那些形形色色的中草药,基本上都没有经过可靠的、符合现代科学规范的检验。它们的“安全”认定,一是来源于祖先们的记载,二是来源于长期使用“没有发现”有害。已经有一些被“认为”“纯天然、无毒副作用”的药物,单从现代科学的角度而言,被证实靠不住,我们是不是还要继续相信这样的“安全”认定方式呢?
在华南,几百年来出现了几百种不同的凉茶。对于非华南地区的人来说,“原生态”的凉茶“既不凉,也不像茶”,很难被广泛接受。风行全国的凉茶是甜的,因为商品标注上没有各种成分的含量,我们不知道里面加了多少糖,但是根据这些成分的排列顺序,白砂糖的含量应该是除水之外最多的。也就是说,所谓的凉茶,就是加了大量白糖的中草药提取液。即便不论那些中草药成分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这其中的大量白砂糖,可能是更不健康的因素。当我们对含糖软饮料口诛笔伐,指责它们带来肥胖的时候,千万别忘了:这些凉茶中的含糖量,可能并不比它们少!
冰茶,冰的茶
相比较而言,冰茶其实更符合“冰茶”或者“凉茶”在多数人心中的形象――加冰的或者冰镇过的茶。冰茶与凉茶的区别,大概是即使冰茶有一些非茶叶的成分,也没有那么多的中草药成分。
在世界范围内,冰茶是很常规的饮料。中国人本来是喜欢喝热茶的,冰茶的兴起大概也没有多少年。冰茶宣称的“清凉解渴”这个“功能”符合饮料的身份,没有似是而非的功能。而它的成分比较简单,茶或者其他的非茶成分都很常规,也就没有太多安全性方面的担心。
不过,跟凉茶一样,许多冰茶也是加糖的。其他含糖软饮料的热量问题,它也无法置身于事外。
绿茶,抗癌?
在对凉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进一步评论之前,我们先来谈谈另一个著名的茶饮料――绿茶。
按照美国FDA提供的统计数字,在所有的茶类饮料中,绿茶所占的比重大概有20%。因为绿茶没有经过发酵,人们相信它保留的天然成分比较多。在这些成分中,有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所以人们相信绿茶对人体具有许多“保健功能”,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抗癌。
对于绿茶能否抗癌,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研究。2004年1月,美国有个公司向FDA提出申请:在绿茶的销售中,可以宣传“每天饮用40盎司的绿茶可以减轻一些癌症的发生风险。虽然有科学证据支持,但是这些证据还不够完善”。他们提交了在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的220篇文献来支持这样的宣示。
美国FDA在一年半之后对这份申请作出了答复,并且对决定是如何做出的进行了详细解释。在这份近一万个单词的答复中,他们对223篇(在申请者提交的220篇之外,他们还找到了另外3篇)文献进行了分门别类的评点。首先,有65篇文献综述、2篇摘要和1篇荟萃分析(meta-analysis)不是原始研究论文,被认为缺乏足够的细节来作评估,因此不能支持申请;其次,12项动物实验和12项体外研究被认为只能提供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关于绿茶功能的“可能假说”,而不能支持“绿茶对人有抗癌作用”的说法;92项流行病学的调查并不是针对“绿茶”,而是针对泛泛的“茶”,因证据不直接支持结论而被排除;剩下的39项研究也都是流行病学调查――这种研究方式的可靠程度与临床对照研究相比差了许多。这39项研究分别针对各种癌症,美国FDA按照所针对的癌症分别进行评估,结论是多数研究都有缺陷――有的样本量小,有的样本不具有代表性……最后,只有针对女性乳腺癌和男性前列腺癌分别有三项和两项研究具有比较高的可靠性,但是其中两项的结果是绿茶没有降低乳腺癌的发生风险,一项是没有降低前列腺癌的风险。对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分别有微弱作用的那两项研究,后来没有任何重复的研究出现,也没有其他相近或者相关的研究发表。所以,美国FDA最后的结论是:绿茶“相当不可能(highly unlikely)”具有抗癌的作用!
凉茶有什么科学证据支持?
223篇发表在正式的学术期刊上的科学研究论文,提供了许多绿茶“可能”抗癌的证据。但是当这些研究用现代科学的逻辑去分析的时候,它们并不能证明绿茶“真的”能够抗癌。不过,它们也没有证明绿茶“不能”抗癌。所以,科学证据加科学逻辑告诉我们的结论是:绿茶到底能不能抗癌,我们不能肯定也不能否定。美国FDA的管理原则是:如果你不能证明它“能”,那么你就不能把“可能性”拿来促销。
而凉茶的成分是各种中药材,与绿茶相比,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对它们进行的研究就更少了。不管是“到底有没有效”还是“到底有没有害”,都没有可靠的科学证据。甚至,还有夏枯草这样被发现了“可能有害”,而生产者又不能作出合理答辩的情形。某些厂家可以拿到主管部门的“免死金牌”,但是对消费者来说,我们关心的是:什么时候可以看到我们的主管部门,也公布用科学逻辑对科学数据进行的详细解读?
羊奶是否当得起“奶中之王”?
有“专家”在推销中宣称“牛奶中的钙不能吸收,必须要吃羊奶钙”。这完全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了――如果这一论断被科学实验所证实,其影响可能会超过多数获得诺贝尔奖的研究。
曾几何时,我们追捧牛奶,“每天一斤奶,健康十亿人”跟“少生孩子多种树”一样深入人心。当一种东西被广泛接受之后,精明的商人们就会弄出“高端产品”来,满足人们对“档次”的追求。然而,牛奶行业的“人造冬天”到来之后,关于牛奶的种种“弊端”也就被人们挖了出来。于是,商人们又开始寻找新的炒作对象,被称为“奶中之王”的羊奶,可以算得上应运而生。
羊奶,真的如传说那样足以“君临”奶的天下吗?
不识羊奶真面目
通常说的羊奶是山羊产的奶(绵羊也可以用来产奶,不过目前市场上的羊奶以山羊奶为主),它也含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不同的山羊、不同的养法,得到的羊奶有相当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在牛奶中同样存在,不过现代工业化生产的牛奶通过养殖标准化尽量减少了这种差异,而后续的加工更使得上市的牛奶有比较恒定的组成。
对奶制品来说,脂肪和胆固醇含量是人们很关注的一个方面。与牛奶相比,羊奶的脂肪含量并没有明显差异,而且二者的脂肪也都以饱和脂肪为主。而胆固醇含量,每100克牛奶中含有14~17毫克,羊奶则在11~25毫克之间。饱和脂肪与胆固醇对于心血管健康有比较大的负面影响,但是关于奶的优劣,不同羊奶之间的差异可能比羊奶和牛奶之间的差异还要大。羊奶的脂肪颗粒比牛奶要小,而且羊奶中的蛋白质不像牛奶中的那样容易发生交联聚集,因而羊奶不像未经加工的牛奶那样容易分层。这对于羊奶的加工和保存有一定的意义,不过它并不带来营养意义上的好处。
蛋白质和钙是衡量奶的品质的主要指标。就钙含量、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成来说,牛奶和羊奶的差别也不大。但是这些氨基酸的连接组合方式不同,从而造就了蛋白质性质的一些差异。一方面是上面说的羊奶中的蛋白质不容易交联聚集,另一方面则是羊奶中没有形成牛奶中的那些引发过敏的蛋白质。
牛奶中的乳糖是一些人不能喝牛奶的原因――乳糖不耐受,而羊奶中同样含有大量的乳糖,通常甚至比牛奶中还要高一些。而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和组成有的相差不大,有的相差很多。比如牛奶中的维生素B12、维生素B6和维生素D要高于羊奶,而羊奶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B3要高于牛奶。更麻烦的是,不同来源的数据本身差别也很大。而且,这些差别在营养方面有什么样的意义也还不清楚。比如,一般认为维生素B12的缺乏可能导致婴儿嗜睡。从这个意义上说,似乎牛奶的这个指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吃海鲜喝啤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