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397.0甘油三酯0.83血糖5.4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5总胆红17.3总胆固醇 高4.7隐血+2请问这严重不用?应该怎么治

医院常用化验值说明 - 检验医学讨论版 - 爱爱医医学论坛
查看: 2603|回复: 18
医院常用化验值说明
阅读权限13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检验项目英文缩写正常值范围临床意义红细胞计数RBC男(4.4-5.7)×1012/L 女(3.8-5.1)×1012/L 新生儿(6-7)×1012/L 儿童(4.0-5.2)×1012/L RBC↑,见于真性经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烧伤、休克、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一氧化碳中毒、剧烈运动、高血压、高原居住等。  RBC↓,各种贫血、白血病,大出血或持续小出血,重症寄生虫病,妊娠等。血红蛋白Hb、Hgb男120-165g/L 女110-150g/L血红蛋白增减的临床意义与红细胞计数基本相 同红细胞压积PCV或HCT男性0.39-0.51 女性0.33-0.46PCV↑脱水浓缩,大面积烧伤,严重呕吐腹泻,尿崩症等。 PCV↓各种贫血,水中毒,妊娠。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0-100fLMCV、MCH、MCHC是三项诊断贫血的筛选指标。平均细胞血红蛋白MCH27-32Pg 平均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20-360g/L 网织红细胞计数Ret·c成人0.5%-1.5%Ret·c↑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 Ret·c↓肾脏疾病,分内泌疾病,溶血性贫血再生危象,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小板计数PLT BPC(100-300)×109/L↑增多,急性失血、溶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术后(2月内)、急性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恶性肿瘤、大手术后(2W内)等。血小板计数PLT BPC(100-300)×109/L减少①遗传性疾病。②获得性疾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各种贫血。以及脾、肾、肝、心脏疾患。另有阿斯匹林、抗生素药物过敏等。白细胞计数WBC成人(4-10)×109/L 儿童(5-12)×109/L 新生儿(15-20)×109/L增多:若干种细菌感染所引起的炎症,以及大面积烧伤、尿毒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百日咳、血吸虫病、肺吸虫病、白血病、类白血病、恶性肿瘤、组织坏死、各种过敏、手术后、尤以脾切除后为甚等。 WBC减少:感冒、麻疹、伤寒、副伤寒、疟疾、斑疹伤寒、回归热、粟粒性结核、严重感染、败血症、恶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症、脾功能亢进、急性粒细胞减少症、肿瘤化疗、射线照射、激素治疗以及多种药物如解热镇痛药、抗生素、抗肿瘤药、抗癫痫病、抗甲状腺药、抗疟药、抗结核药、抗糖尿病药物等。白细胞计数  生理性增多:新生儿、妊娠期、分娩期、月经期、餐后剧烈运动后,冷水浴后、日光浴、紫外线照射、神经过度紧张、恐惧、恶心、呕吐。白细胞分类计数WBC、DC中性粒细胞杆状核1%-5%分叶核50%-70%增多:急性和化脓性感染(疖痈、脓肿、肺炎、阑尾炎、丹毒、败血症、内脏穿孔、猩红热等),各种中毒(酸中毒、尿毒症、铅中毒、汞中毒等),组织损伤、恶性肿瘤、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等。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麻疹、流感等传染病、化疗、放疗。某结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骨髓增殖异常综合症)、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嗜酸性粒细胞 0.5%-5.0%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皮肤病、寄生虫病、某些血液病、射线照射后,脾切除术后、传染病恢复期等。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应用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嗜碱性粒细胞 0%-1% 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碱粒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脾切除术后等。  淋巴细胞 20%-40% 增多见于某些传染病(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水痘、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淋巴瘤等)减少见于多传染病的急性期、放射病、免疫缺陷病等。  单核细胞 3%-8%增多见于结核病、伤寒、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单核细胞白血病、黑热病及传染病的恢复期等。出血时间BT1-3min 大于4min为延长延长见于血管壁结核或功能有缺陷,血小板量或质缺陷,血管性血友病等,以及多种药物副作用、偶见于阻塞性黄疸,维生素K的缺乏症及抗凝治疗过量。凝血时间试管法凝血时间玻片法CCT5-12min 1-4min延长见于血友病甲乙和ⅪⅫ缺乏症,也见于凝血酶原因子V、X和纤维蛋白原严重缺乏者、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存在。缩短: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高凝期。一氧化碳性试验 阴性出现阳性应立即报告,从速抢救红细胞沉降率ESR男性小于15mm/h 女性小于20mm/h增块:①生理性、运动、月经期、妊娠3月以上(直至分娩后3W)60岁以上高龄。 ②病理性:各种炎症。风湿热活动期、结核活动期、组织损伤及环死持续2-3W,以肌梗死发病1W左右,恶性肿瘤,其它各种高球蛋白血症,稀血症(贫血),高胆固醇血症。减低:主要见于红细胞增多症,血红蛋白病、低纤维蛋白原血症,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多症,小红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充血性心功能不全,恶液质,抗感染治疗药物。尿比重SG1.003-1.030晨尿大于1.020 24小时尿为1.015-1.025 婴儿1.002-1.006尿比重增高大于1.025为浓缩尿,见于急性肾炎,肾病、心功能不全、高热、脱水、体克及未控制的糖尿病。比重减低小于1.005为低渗尿,见于尿毒症,原发性或心源性崩症,慢性肾衰、恶性高血压病。尿液含放射线造影剂时可使比重大于1.050。酸碱反应PH4.5-8多数PH约6夜间尿较昼间尿为酸尿液HP值升高见于进食大量植物性食品,尤其柑桔类水果,无缺钾的代谢性碱中毒,持续呕吐,呼吸性碱中毒、尿路感染,餐后,肾小管酸中毒等。 PH值减低见于饮食大量动物性食品,缺钾性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饥饿,严重腹泻。尿蛋白质定性Pro阴性㈠如化验报告出现尿蛋白为+~++++者为蛋白尿。尿蛋白除功能性体位之外,病理性蛋白尿是肾脏疾病的一个早期而易被忽视的指标。许多药物可使尿蛋白出现阳性。尿糖定性GLU阴性㈠尿糖阳性可分暂时性和病理性,暂时性糖尿见于应激反应一时性肾上腺素或胰高糖素分泌过多所致。病理性尿糖见于胰岛素分泌量相对绝对不足,继发性高血糖性糖尿,如胰腺疾病、肝脏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垂体前叶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和肥胖症、高血压等疾病。尿酮体定性KET阴性㈠增加,糖尿病、酮酸症、丙醇或乙醇中毒、饥饿、禁食、脱水等。尿潜血试验BLO阴性㈠参考尿沉渣红细胞。尿胆素URB阴性或弱阳性增加: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在肝炎对尿胆红素阳性可早于出现黄疸。尿胆元URO UBG 健康人尿胆元含量为(+)或小于1:20或&4.0Ehrlicho/1增加:血管内溶血性贫血,组织内出血、肝细胞损伤、胆管部分阻塞并伴发胆管感染,缺氧、铅中毒、恶性贫血。减少:胆管阻塞,广泛肝细胞损伤、肾功能不全、酸性尿。尿亚硝酸盐试验NIT阴性㈠阳性、尿路细菌性感染尿沉渣镜检:红细胞RBC 0-3/HPF增多常见于泌尿系统结石、结核、肿瘤、肾炎及外伤,亦见于邻近器官的疾病,如前列腺炎症或肿瘤、直肠、子宫的肿瘤累及泌尿道时。此外,感染性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热、感染性心内膜炎。血液病如过敏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等,亦可在尿中出现较多的红细胞。白细胞WBC0-5/HPF白细胞增多大部分为脓细胞,常见于肾盂肾炎、膀胱炎、膀胱炎、尿道炎、肾结核、肾肿瘤等。妇女可因白带混入尿液而致白细胞增多。上皮细胞  少量出现无临床意义管型  出现管型结合临床脑脊液常规CSFRT无色透明液体不含红细胞,白细胞数极少,蛋白定性试验㈠葡萄糖定性试验,五管阳性,PH 7.3-7.6中性粒细胞增多:各种感染性增多见于多种脑膜炎,非感染性增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出血后,多次腰穿后、脑室造影、白血病波及肿瘤转移以及脑血管栓塞。淋巴细胞增多,感染性增多见于多种脑膜为炎。非感染性增多见于药物性脑病,格林~巴综合症,急性弥散性脑脊髓炎、脑膜结节病、多神经炎、动脉周围炎。精液常规 正常精液为乳白色粘性液体,一次排出量为2.0~4.0ml,30分钟至于小时自行液化。pH 7.5-8.5,活动率&70%,活力优+良&50%,WBC&5个/HPF,RBC&5个/HPF精子密度低或无精子,可见于生殖系结核,非特异性炎症,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睾丸炎及某些先天性疾病,如睾丸发育不良,隐睾症等。此外大剂量射线、工业污染、多种药物亦可引起精子密度减低,前列腺炎症、精囊炎可影响精液量及精液凝固,液化性状。精液中大量白细胞并见红细胞者多见于生殖系统炎症、结核,大量红细胞者可见于外伤或肿瘤,如查见癌细胞则为诊断生殖系统癌极有意义。前列腺液常规 精子计数100-200×109/L,乳白色液体,可见卵鳞脂小体,WBC低于10个/HPF,RBC低于5个HPF,可见精子。老年患者可检出前列腺颗粒细胞和淀粉样体。炎症时可见成堆脓细胞,如白细胞每高位视野多于10~15个即可诊断为前列腺炎。
阅读权限130
医院常用化验值说明
检验项目英文缩写正常值范围临床意义谷丙转氨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SGPT/ALT0-40U/L①显著增高见于各种肝炎急性期药物引起的肝病肝细胞坏死。 ②中度增高,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及心梗。③轻度增高胆道阻塞性疾病。总胆红质素T-BIL0~18.8umo1/1总胆红素增高,如肝细胞损害、肝内和肝外胆道阻塞、溶血病、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直接胆红素D-BIL0~6.84umo1/1参考总胆红素总蛋白TP60~80g/1血清总蛋白增加①脱水如水份摄入不足下痢呕吐糖尿病酸中毒,肠梗阻或穿孔,灼伤,外伤性休克,急性传染病等。②多发性骨髓瘤单核细胞性白血病③结核,梅毒,血液原虫病等。血清总蛋白降低①出血、溃疡、蛋白尿等②营养失调、低蛋白饮食、维生素缺乏症、恶性肿瘤、恶生贫血、糖尿病、妊娠毒血症等。血清白蛋白ALB35.0~55.0G/L与血清总蛋白测定基本相同碱性磷酸酶ALP成人20-110U/L 儿童20-220U/L增高见于①骨髓疾患②肝胆疾患③其它甲亢甲状腺腺瘤、甲旁亢。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γ-GT)&50U/L①明显增高:肝癌、阻塞性黄疸、晚期性肝硬化、胰头癌 ②轻中度增高:传染性肝炎、肝硬化、胰腺炎 ③酗酒,药物等所致二对半、乙肝的肝功能检查HBsAg HBeAg㈠㈠ HBsAg HVeAg HBcAb HBeAb HBsAb  +   -   -   -   - HBeAb HBcAb HBsAb㈠㈠㈠ 早期急性乙肝或乙肝病毒携带者 +   +   -   -   - 早期急性乙肝、有较大传染性 +   +   +   -   - 急性乙肝,没有好转 +   -   +   +   - 急性乙肝,有好转 -   -   +   +   + 乙肝恢复期,有免疫力 -   -   +   -   + 乙肝恢复期,产生免疫力 -   -   -   -   + 少量HBsAg反复刺激,产生自身免疫,或注射乙肝疫菌以后 + - -/± + -/± - 慢性乙肝或HBV携带者(肝硬化、肝癌)胆固醇CHO CHO0~5.18mmo1/L &200①用于高脂蛋白血症与异常脂常脂蛋白血症的诊断、分析。 ②用于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判断。甘油三脂TG0~1.6pmmo1/L 青年&150 老年&200增高见于遗传因素,饮食因素,糖尿病、肾病综合症及甲状腺功能减退、妊娠、口服避孕药、酗酒等。降低(低于人群的5%位数)无重要临床意义。过低见于消化吸收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肝实质性病变、原发性β-脂蛋白缺乏症。高密度脂蛋白脂固醇HDL-C1.16-1.55mmo1/L 男&40(1.03)女&45(1.16)胆固醇和冠心病患病数之间负相关已经被许多流行病学研究所证实.1.生理性升高:运动(如运动员一般HDL—C较高)、饮酒、妇女服用避孕药、一些降胆固醇药物(如诺衡)等。 2.生理性降低:少运动的人,应激反应后。 3.病理性降低:冠心病、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肝硬化、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营养不良。 4.病理性升高:慢性肝病、慢性中毒性疾病、遗传性高HDL血症。 HDL胆固醇是一种和总胆固醇浓度无关的危险因素,而且有很高的预期价值. 因此,HDL胆固醇浓度的测定对冠心病危险的评估是必需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84~3.10mmol/L增多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淀粉酶AMS血清0-220U/L 尿&1000U/L..增多见于急性胰腺炎,流行性腮腺炎。减低见于严重肝病(血清尿淀粉酶同时降低)二氧化碳结合率CO2-Cp45.0~65.0ml%降低见于代谢性酸中毒或呼吸性碱中毒的代偿增多,代谢性碱中毒和呼吸酸性中毒的代偿。
阅读权限130
医院常用化验值说明
项目名 称参 考 值简 要 意 义SG比重1.002~1.030升高见于心衰、高热、脱水及急性肾炎等。降低见于过量饮水、慢性肾炎及尿崩症等pH酸碱度4.6~8.0升高见于碱中毒等。降低见于酸中毒等LEU白细胞阴性阳性表示尿路感染NIT亚硝酸盐阴性阳性表示尿路感染PRO蛋白阴性阳性表示肾炎、肾病综合征及泌尿系感染等GLU糖阴性阳性表示糖尿病及肾性糖尿KET酮体阴性阳性表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各种原因造成的呕吐UBG尿胆原阴性阳性表示肝脏损害及溶血BU尿隐血阴性阳性提示血尿、血红蛋白尿,见于肾炎、肾结核、肾结石、肾肿瘤、尿路损伤及溶血等ERY红细胞阴性阳性提示血尿,见于肾炎、肾结核、肾结石、肾肿瘤及尿路损伤等
阅读权限130
医院常用化验值说明
简 要 意 义
0~40单位/升
升高见于肝炎、心肌炎及多发性肌炎
60克~80克/升(6克~8克/分升)
降低,见于营养不良,肝功能障碍蛋白质合成减少,蛋白质丢失过多,如肾病综合征、烧伤等
35克~55克/升(3.5克~5.5克/分升)
降低,见于营养不良、肝脏合成功能障碍,尿中大量丢失,如肾病综合征
20克~29克/升(2克~2.9克/分升)
升高,见于结缔组织疾病,肝脏纤维化,骨髓瘤
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
1.5~2.5:1
降低,见于肝脏纤维化
1.7~17.1微摩尔/升(0.1毫克~1.0毫克/分升)
升高,见于溶血、肝损害及胆道阻塞
直接胆红素
0~3.4微摩尔/升(0~0.2毫克/分升)
升高,见于肝损害及胆道阻塞
阅读权限130
医院常用化验值说明
简 要 意 义
60.0克~80.0克/升
降低,见于营养不良
2.90~7.14毫摩尔/升(8毫克~21毫克/分升)
升高,见于肾血流不足、急性和慢性肾炎、肾衰及高蛋白质饮食
53.0~132.6微摩尔/升(0.6毫克~1.5毫克/分升)
升高,见于慢性肾炎、肾衰
142.0~416.0微摩尔/升(2.3毫克~6.9毫克/分升)
升高,见于肾衰、痛风、肿瘤及肿瘤化疗后
阅读权限130
医院常用化验值说明
简 要 意 义
三酰甘油(总三酰甘油)
0.56~1.52毫摩尔/升(50毫克~138毫克/分升)
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是血脂主要成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致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抗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高度提示易患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
2.80~5.4毫摩尔/升(107毫克~207毫克/分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0.88~1.76毫摩尔/升(33毫克~67毫克/分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56~3.19毫摩尔/升(60毫克~121毫克/分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总胆固醇比值
0.17~0.45毫摩尔/升(6.5~17.3毫克/分升)
阅读权限130
医院常用化验值说明
简 要 意 义
血清葡萄糖
3.60~6.10毫摩尔/升(64毫克~108毫克/分升)
升高见于糖尿病、摄入高糖食物、应激状态,降低见于低血糖
糖化血清蛋白
1.65~2.15毫摩尔/升
反应患者过去1~2周内平均血糖水平,为糖尿病人诊断和长期控制血糖水平提供参考
简 要 意 义
0~15毫米/小时
升高见于各种炎症、活动性结核病、风湿病、组织损伤、恶性肿瘤、贫血
0~20毫米/小时
阅读权限130
医院常用化验值说明
简 要 意 义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3.2~9.2皮摩尔/升(2皮克~5.9皮克/毫升)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及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升高提示甲状腺功能亢进,降低提示甲状腺功能低下;促甲状腺激素主要用于诊断和鉴别甲状腺功能低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时其升高,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时其降低
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
9.1~23.5皮摩尔/升(1.0纳克~2.1纳克/分升)
促甲状腺激素
2~10毫单位/升
阅读权限130
医院常用化验值说明
乙肝两对半的检测意义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Pre-S1Ag HBcAb-IgM简要意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乙型肝炎e抗原 乙型肝炎e抗体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 乙肝病毒前S1抗原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够免疫球蛋白M型抗体 HBsAg是乙肝病毒标志物,表示患有乙肝;HBeAg、pre-S1Ag、HBcAb、HBcAb-IgM表示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HBsAb、HBeAb表示机体产生免疫力抵抗病毒,趋于恢复。 +------慢性表面抗原携带;急性乙肝病毒感染潜伏期后期+-+--+-
急性乙肝早期,传染性强+-+-+++急慢性乙肝,传染性强+---+-+急慢性乙肝,具传染性+--++--急慢性乙肝,传染性弱+--+++-急慢性乙肝,传染性强,乙型肝炎e抗原变异----+--乙肝核心抗隐性携带,有乙肝既往有感染史---++--急性乙肝恢复期或既往有感染史-+-++--乙肝恢复期,具备免疫力-+-----接种疫苗,乙肝恢复,具备免疫力+--+---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易转阴+-++++-急性乙肝趋于恢复;慢性表面抗原携带+--+---乙肝感染后已恢复
阅读权限130
医院常用化验值说明
正常值范围
血清钾 3.5~5.5mmol/L 尿钾 25~125mmol/24h
高钾:⑴肾脏疾患⑵高钾饮食,输过多含钾液体⑶挤压伤、溶血、组织缺氧、酸中毒、糖尿病、胰岛素缺乏、洋地黄中毒、先天性高钾性周期性麻痹低钾:⑴急性肾衰多尿期,醛固酮增多症,药物作用呕吐、腹泻、胃肠引流⑵低钾饮食,酒精中毒,吸收不良,久不进食⑶碱中毒,糖尿病酸中毒治疗恢复期,低钾性周期麻痹、心功能不全、肾性水肿、输入无钾液体过多。尿钾增多:见于使用利尿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血清钠 135~145mmol/L 尿钠 130~260mmol/L
高钠血症⑴水摄入不足⑵水丢失过多⑶内分泌疾病低钠血症⑴慢性肾功能不全并酸中毒、吸利尿药呕吐、腹泻、汗出、严重烧伤、创伤⑵心衰、肝硬变、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少尿期⑶尿崩症,低醛固酮血症,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⑷酸中毒尿钠测定常用于失水的鉴别诊断
血清氯 96~106mmol/l 尿氯 110~125mmol/l
血氯增高:见于代谢性酸中毒血氯减退:代谢性碱中毒,单纯低氯只见于持续呕吐或抽取大量胃液。尿氯增高见于连续服用氯化钠或氯化钾后。
血清钙成人2.1-2.8mmol/l 儿童2.25-3.0mmol/l 尿钙25-7.5mmol/24h
增多:见于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多发性骨髓瘤大量应用维生素D治疗降低:原发或继发甲状旁腺机能低下,慢性肾功能不全及严重肝病,佝偻病与婴儿低钙惊厥,手足搐弱及骨软化症,长期低钙饮食或吸收不良。
血清磷成人 0.80-1.6mmol/l 儿童 1.45-2.1mmol/l 尿磷 9.7-42mmol/24h
血磷增高:原发或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减退,慢性肾功能不全、维生素D摄取过量、多发性骨髓瘤、骨折愈合期。血磷减低:甲状旁腺机能亢进,肾小管变性病变佝偻病或软骨病,长期腹泻,吸收不良以及体内糖利用增加需大量磷酸盐参加磷酸代谢。尿磷增高: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碱中毒和甲状旁腺素治疗后纤维性囊性骨炎。尿磷减低:见于甲状旁腺机能减退,伴有酸中毒的肾功能不全。
血清镁儿童 0.5-0.9mmol/l 成人 0.67-1.03mmol/l 尿镁 0.98-10.49mmol/24h
增高:见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甲状腺机能减退,甲状旁腺机能减退,多发性骨髓瘤,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和严重脱水,糖尿病昏迷等。降低:摄入不足,丢失过多,内分泌疾病。
谷草转氨酶/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①显著增高:各种急性肝炎,大手术后 ②中度增高: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胆道阻塞性疾病 ③轻度增高:进行性肌肉损害,胸膜炎、肾炎、肝炎等
乳酸脱氢酶
L法109-245U/L P法280-460U/L
增高:心肌梗塞、肝炎、肺梗塞、恶性肿瘤、白血病等。
羟丁酸脱氢酶
80~200U/L
心肌梗塞病人α-HBDH增高。
增高:①急性心梗时显著增高,病毒性心肌炎可增高②进行性肌萎缩③其它脑血管溢外,脑膜炎,甲状腺功能低下,剧烈运动,各种插管手术。
肌酸激酶同1酶
(0-25)V/L
对急性心梗可提高诊断特异性
3.90-6.10mmol/l
增高见于糖尿病,垂体前叶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胰岛细胞瘤等,另颅外伤,颅内出血,脑膜炎呕吐、腹泻、高热等。生理性增高:如餐后1-2h,注射葡萄糖后,情绪紧张等低血糖:①饥饿和剧烈运动后,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后②胰岛素β细胞瘤,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甲状腺功能减退,长期营养不良,肝炎肝坏死等。
3.20-7.00mmol/l
增高见于各种肾脏疾病。
53.0-106.00mmol/l
增高肾脏疾病性病变。
150-440mmol/l
增高见于痛风、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红细胞增高症。另铅中毒、酒精中毒、肿瘤化疗、放射治疗、妊娠毒血症等。减少见于服下列药物,可的松、双香豆素、丙磺舒等
医院常用化验值说明
阅读权限20
医院常用化验值说明
本帖最后由 xielong 于
22:58 编辑
最后两项UA、 Cr是不是有错哦?150-440mmol/L那么高?
医院常用化验值说明
医院常用化验值说明
很实用,有些参考值可以根据情况灵活掌握
医院常用化验值说明
真的很细啊&&细心 需要 谢谢&&学习了
医院常用化验值说明
医院常用化验值说明
医院常用化验值说明
我下载,还打印了
医院常用化验值说明
老师,能不能以文档的形式发个给我呀
Powered by生化全套检查:AST为36、GGT为101、尿酸459.8、肌酸激酶382、甘油三脂2.76、总胆固醇6.06载脂蛋白B为1.20_百度知道
生化全套检查:AST为36、GGT为101、尿酸459.8、肌酸激酶382、甘油三脂2.76、总胆固醇6.06载脂蛋白B为1.20
请专业人士回答:谁能告诉我这个生化全套检查结果,谢谢患者信息:男 37岁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L黄疸指数 JI &lt:54-74%球蛋白 α1 0;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SGPT&#47.3肌酐 Cr 1;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SGOT/3.8-5.5mEq/L酸性磷酸酶 ACP 男&lt.3~1.54mg%二氧化碳结合力 CO2-CP 20-34mmOI&#47.2~0.6% HDL 男 31;L钾 K 25-100mmol/L总蛋白 TP 6.8mg%谷丙转氨酶/L氯化物 CL 96-106mEq&#47.6-10% β5.8.7 女 &lt.0-1.6%脂蛋白电泳   骨带 33;AST &L钙 Ca 8;L钠 Na 135-45mEq/女 9;6%CK-m MM&35Iu/女 56 VLDL男 6.1g%蛋白电泳 SPE 白蛋白.7-1.8mg%磷 P 2;L乳酸脱氢酶 LDH 97-270Iu&#47.8-8.0mg%直接胆红质 D-BIL 0;24h(女)尿素氮 BUN 10-20g/L 女 7~32u&#47.3-4.1-64;女 38 LDL 男 63;220u&#47.0% α2 3大生化检查项目   检查项目 英文缩写 正常值范围血糖 Glu 65-109mg%尿素氮 BUN 男 3-20mg% 女 3-20mg%尿酸 UA 男 4-8mg% 女 3-7mg%肌酐 Cr 血清 0.7γ-转肽酶 γ-GT 男10~50u&#47.5mg%淀粉酶 AMS &650mg%甘油三酯 TG 38-140mg%肌酸激酶 CK 18~196Iu/4.5g/40Iu/L 儿童40-60体积%钾 K 3;24h磷 p 0;250mg&#47.1-64.8g&#47.5-5.1~0.5mg% 儿童 4.0总胆红质 T-BIL 0.5% γ10-24%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LDHIso LDH4 21-33% LDH2 34-46% LDH3 23-32% LDH4 1-6% LDH5 0-6%肌酸激酶同工酶 CPKIso MB&lt.5-5;93% 碱性磷酸酶同工酶 ALPIso 肝带 31.5- 0;Lγ-羟丁酸脱氢酶 α-HBDH 72-182Iu/L钙 Ca &lt.5-6;L钠 Na 130-260mmol/L碱性磷酸酶 ALP 27-107u&#47.0-12;L谷丙转氨酶/L胆固醇 Chol 84-250mg%β-脂蛋白 β-LP &1;24h氯化物 CI 110-250mmol&#47.5g&#47.3mg%间接胆红质 I-BIL 0;ALT &lt.7-1.5g%白蛋白 Alb 3;24h(男) 0.59-1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血脂全部增高,最好到医院系统治疗,需要口服药物治疗,上述检查、尿酸,转氨酶。意见建议病情分析:你好
生化结果提示代谢综合征可能性大,血脂偏高,同时尿酸偏高,胆汁排泌轻度异常。建议低脂饮食,适量运动。一般肥胖的人会有上述表现。
肌酸激酶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大生化检查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大生化检查本词条缺少信息栏,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大生化检查主要包括肝功、肾功、电解质、、、等检查内容,大生化检查项目可以因为各个医院开展新项目的能力和临床使用能力不同而不同,一般包括:肝功能(9——15项)、肾功能(2——6项)、血糖(1项)、血脂(4——6项)、电解质 (5——7项)、心肌酶谱分析(4——5项)和各种特种蛋白定量等等。
1 吸烟一般不影响生化检查结果
2 建议你在做生化检查前8小时内禁餐
3 此外,检查前避免过于劳累,避免熬夜,避免酗酒,如果是女性,经期间做肝功能等检查,也有可能出现异常,另外,长期用药也可能影响生化检查结果。检查项目
正常值范围
男 3-20mg%
女 3-20mg%
血清 0.59-1.54mg%
二氧化碳结合力
20-34mmOI/L
儿童40-60体积%
3.5-5.5mEq/L
135-45mEq/L
96-106mEq/L
8.5- 0.8mg%
2.3-4.5mg%
儿童 4.5-6.5mg%
18~196Iu/L
0.3~1.0mg%
直接胆红质
0.1~0.3mg%
间接胆红质
0.2~0.8mg%
谷丙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谷丙转氨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乳酸脱氢酶
97-270Iu/L
γ-羟丁酸脱氢酶
72-182Iu/L
碱性磷酸酶
酸性磷酸酶
男10~50u/L
女 7~32u/L
白蛋白:54-74%
α1 0.5-5.0%
α2 3.6-10%
β5.0-12.5%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LDH4 21-33%
LDH2 34-46%
LDH3 23-32%
肌酸激酶同工酶
  碱性磷酸酶同工酶
肝带 31.1-64.6%
脂蛋白电泳
  骨带 33.1-64.6%
HDL 男 31;女 38
LDL 男 63;女 56
VLDL男 6.8;女 9.3
1.0-1.8g/24h(男)
0.7-1.5g/24h(女)
10-20g/24h
110-250mmol/L
25-100mmol/L
130-260mmol/L
&250mg/24h
0.7-1.5g/24h
总胆固醇是指血液中所有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总和.人群总胆固醇水平主要取决于遗传因素和生活方式.
总胆固醇包括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肝脏是合成和贮存的主要器官。胆固醇是合成、、胆汁酸及维生素D等的重要原料,也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其血清浓度可作为脂代谢的指标。国内外专家推荐成人理想胆固醇值为&5.2mmol/L。
[编辑本段]正常范围:
成人胆固醇2.86~5.98毫摩/升(110~230毫克/分升)
儿童胆固醇3.12~5.20 mmol/L(120~200mg/dl)。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脂肪在血液中有赖于蛋白的携带与结合。脂肪与蛋白的结合即脂蛋白。
为血清蛋白之一。缩写为HDL。亦称为a1脂蛋白。比较富含磷脂质,在血清中的含量约为300mg/dl。其蛋白质部分, A-Ⅰ约为75%, A-Ⅱ约为20%。由于可输出胆固醇促进胆固醇的代谢,所以现在作为动脉硬化预防因子而受到重视。
HDL主要由肝和小肠合成。肝合成的新生HDL以磷脂和ApoAⅠ为主。在LCAT作用下,游离胆固醇变成胆固醇酯,脂蛋白则变成成熟球形HDL3,再经LPL作用转变成HDL2。
HDL可将蓄积于末梢组织的游离胆固醇与血液循环中脂蛋白或与某些大分子结合而运送到各组织细胞,主要是肝脏。实际上是胆固醇逆转(RCR),RCT促进组织细胞内胆固醇的清除,维持细胞内胆固醇量的相对衡定,从而限制的发生发展,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Golmset指出,LCAT通过转酯化反应完成新生盘状HDL向HDL3、HDL2的转化,减少血浆HDL中游离胆固醇的浓度,构成胆固醇从细胞膜流向血浆脂蛋白的浓度梯度,降低组织胆固醇的沉积。
:它运载周围组织中的,再转化为胆汁酸或直接通过胆汁从肠道排出,证明含量与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所以是一种抗的血浆脂蛋白,是冠心病的保护因子。俗称“血管清道夫”。早在1975年,国外一些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豆腐块式的文章,小小的篇幅里记录了一个科研成果——“美国的Miller博士发现了抗动脉硬化因子HDL的功能和作用机理”,文章中说:Miller博士和他的研究小组,发现了八例患者水平都在正常范围,却患上了严重的冠心病(冠心病是的代表性疾病);同时又发现,这八例冠心病患者都有HDL偏低的特点。在当时,这例文章并没有引起人们过多的重视,但从现代的角度来看,这简直就是一个爆炸式的新闻,因为它说明了冠心病并不都是由引发,HDL水平的降低也可能是冠心病的一个重要的甚至是关键性的发病原因。并且有可能从此人们就会找到一条解决冠心病、解决的根本途径。统治代谢理论界几十载的“脂质浸润学说”,受到了严厉的挑战。
一直到1985年,美国的和古斯坦因博士以全新的角度阐述了脂蛋白代谢的机理:人体血液中固有的一种载脂蛋白—(HDL)能够驱动逆转运,通过逆转运作用把血液和组织中多余的胆固醇等“”携带经肝脏分解逆向排除体外,同时HDL具有逆转内皮功能不良、刺激前列环素生成(它具有扩血管和抗血栓形成作用)、抑制内皮细胞凋亡、减少聚集、抑制LDL氧化等许多功能。这一理论奠定了脂蛋白代谢的理论基础,HDL在生理机体内的重要性,又被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由于这两位博士的突出贡献,被授予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大奖,理论下面深层的科学奥妙和光彩四射的社会荣誉,顿时吸引了众多的人,各种各样的研究几乎同时在世界各大洲开展了起来,HDL俨然成了峰顶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HDL代谢理论的发现,就是世界医学史上的一颗原子弹,他的爆炸力和冲击波,波及了几十年,很多人一辈子为此呕心沥血,因为大家都清楚地知道——谁能大幅度升高HDL,谁就解决了冠心病甚至是整个的问题,谁就能把人类的寿命从理论上延长几十年。是血液中密度最高、颗粒最小的一种脂蛋白,是血脂代谢的基础物质,专门在体内结合多余血脂,转运体外,清除;且由于体积小,能穿透动脉内膜将沉积在里面的胆固醇清除掉并携带出去血管壁,修复血管内皮破损细胞,恢复血管弹性,具有清除血管馁多余血脂,清除血垢,清洁血管的作用。
正常的代谢是指的数量与或甘油三酯是成比例的,即一个高密度脂蛋白分子可以“运输”5—6个低密度脂蛋白或甘油三酯分子到肝脏进行分解处理,最终排出体外。当或甘油三酯与的数量比例失调时,就会使血液中的总胆固醇或甘油三酯等指标超出正常范围,打破了原正常的代谢平衡,发生异常,被称为“垃圾”的多余血脂就会俯着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粥样硬化,最终导致的发生。因此说的数量不仅决定着血液中代谢是否平衡,而且还起到消退或减轻动脉硬化斑快的重要作用。
HDL—血管内的“脂质清道夫”
研究证明:血液中多余的是靠来代谢的。可将血液中的多余的转运到肝脏,处理分解成胆酸盐,通过胆道排泄出去,从而形成一条代谢的专门途径,或称“逆转运途径”。因此,HDL能增强代谢能力,保持血管畅通,使血管更清洁,且对血管没有任何损伤,安全、稳定,是国际医学界唯一公认的、真正的血管内脂质“清道夫”。
HDL—“抗动脉硬化因子”
有证据表明:(1)、HDL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很好保护冠心病危险因子之一的LDL不受氧化,(因为只有经过氧化的LDL才具有较强的形成血垢,致发生粥样硬化的作用),减轻或阻止LDL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破坏;(2)、由于HDL体积小,能穿透动脉内膜,将沉积在里面的等脂质斑快破碎并携带出,并修复血管内膜破损,恢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从而消退动脉硬化斑快,使血管弹性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和保护,所以被称为“抗动脉硬化因子”。
HDL—“长寿因子”
美国的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具有遗传性高HDL的家族几乎可以避免,更没有的发生,长寿成了普遍现象,因而被称为“长寿因子”。
HDL—“好的胆固醇”
或称“好”,它就象是清扫废物的垃圾车。负责把血液中或血管壁上的等脂质垃圾运送到肝脏,经分解处理后排除体外,高水平的HDL胆固醇能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危险。
HDL—“冠心病的保护因子”
研究表明,HDL能加强血管内已存在脂质斑块的稳定性,抑制斑块破裂或脱落阻塞血管,降低冠心病的发生几率。
HDL对冠心病的保护机制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
HDL&0.907mmol/L时,冠心病发病危险性为HDL&1.68时的8倍;HDL每升高0.5,冠心病的发病率下降50%。
当血液中HDL含量高时,血脂及血垢的清运速度大于沉积速度,不但不会有新的血脂沉积,连早已沉积的脂质斑块也会被逐渐清除,血管越来越干净,血流畅通无阻,大量的HDL进入血管内膜及内皮细胞,修复内膜破损,恢复血管弹性,心脑血管病变几率就比较低;当HDL含量低时,血脂及血垢的清运速度小于沉积速度,血脂增高,沉积加快,硬化逐渐加重,病变必然发生。
研究证实,每100毫升血液中的HDL升高1毫克,可使由引起的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3-4%,卫生部检测认定“攀达康可显著升高含量(一个月平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13.6mg/dl)”。对于,广为接受而又最少争议最重要的保护因素是体内(HDL)含量越好!
阴离子间隙(AG):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UA)与未测定的阳离子(UC)浓度间的差值,即AG=UA—UC。该值可根据血浆中常规可测定的阳离子(Na+)与常规测定的阴离子(c1-和HCO3-)的差算出,即AG=[Na+]-{[c1-]+[HCO3-]},波动范围是12±2 mmol/L。 目前一般认为AG&16mmol/L作为判断是否有AG增高奥的界限。
指血清中所测定的阳离子总数与阴离子总数之差。它可鉴别不同类型的。增高:见于代谢性酸中毒、、尿毒症等。阴离子间隙正常的如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低:临床表现低蛋白血症等。((nutritional edema)又称低蛋白血症(hypoproteinemia)是一种营养缺乏的特殊表现,由于长时间的负氮平衡,以致减少,胶体渗透压降低,出现全身性水肿为其特征。特点是水肿发生前常有消瘦、体重减轻等表现。皮下脂肪减少所致组织松弛、组织压降低,加重了水肿液的潴溜。水肿常从足部开始逐渐蔓延全身。治疗方面治疗病因与调整营养同时进行。)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总胆固醇偏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