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说说,在中国现在哪些入口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和药品是安全的?

3.15 专家谈药品食品安全问题-搜狐健康
3.15 专家谈药品食品安全问题
主持人说: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光临搜狐嘉宾聊天室! 主持人说:我们的聊天马上就要开始了,欢迎广大网友踊跃提出问题! 主持人说:各位网友、各位嘉宾下午好,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3.15,是消费者维护自己权益的节日,今天我们的访谈主题是保护自己不被药品和食品安全问题所困扰。有网友说:“能够入口的都是要命的,一是食品,二是药品,病了不吃可能就要见‘阎王了’。”这话听起来很直白,但它反映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最直接的心声。去年有劣质奶粉问题,毒粉丝问题,最近又是苏丹红的焦点话题,这些都跟食品安全相关。当然我们还遇到过保健品误导、抗菌药物滥用等药品安全问题。为了帮助消费者正确的解决这些问题,达到安全健康的生活状况,我们特别邀请了中国消费者消费者指导部的专家、食品安全的专家和药品评审专家跟网友交流一下怎么样保证自己的安全生活?首先请专家做一下自我介绍。王功立说:网友好,我是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主任药师王功立。 何计国说:大家好,我是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安全系主任教授何计国。 任静说:我是中消协消费指导部副主任任静。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高居消费问题榜首主持人说:我们先请中消协指导部副主任,任静主任谈谈目前针对药品食品安全问题的投诉情况,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任静说:就投诉热点问题来看,药品安全问题是排在第三位,从中国消费者协会多次开展的安全调查,食品安全一直是高居榜首,现在食品相关的投诉率比较高。 主要存在的问题,最主要的就是食品的质量问题,质量包括一些食品的污染导致食物中毒,还有食品中间搀假,还有食品的包装、标签、一些生产日期,比如在过期之前偷偷修改生产日期以次充好卖给消费者,还有一些经营场所环境比较恶劣,食品安全隐患也非常大,这是除了媒体经常见诸报端的像苏丹红1号,这些是消费者即使使用了以后也无法了解的,我上面提到的是最最危害消费者日常健康的。             保健品是不能治病的,不要盲信主持人说:刚才任主任谈到了食品方面反应的热点问题,我们今天请到了研究药品多年的老专家王教授,药品也存在类似这样的问题,网友反应比较集中的就是保健品的误导问题,请王教授谈一下这方面。 王功立说:保健品方面,因为保健品它不属于药品,它不是药厂生产的,我们说现在药厂生产的药品都要通过GMP认证的,所以药品的质量是比较可靠的。而保健品它的要求不是那么严格,这是一方面,再一个保健品的宣传,厂家为了扩大它的市场,所以做了一些不切合实际的广告。我举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比如说口服液这个保健品,补血口服液它涉及的名称是乳酸亚铁口服液。 大家知道我们在全国电视台上都能看到一个画面,很多老太太在海边上玩儿,跳舞,有一个中年妇女说这个老年人身体怎么那么好啊?这些老太太回答:“我们因为吃了补血口服液,到海南岛玩儿了两个星期了身体都很好”。这是误导消费者大家买这个口服液来吃,补血口服液是乳酸亚铁,这种药品给哪些病人用呢?是给缺铁性贫血的人用的,不是缺铁性的病人不能吃,一般的老太太,像年纪大的妇女根本不缺铁的。体内铁多了以后可以影响你的血压、血脂加重冠心病,更重要的就是年纪大的都有点老年痴呆了,有的是轻微的,如果按照广告宣传,你出去玩儿一次吃半个月的补血口服液,这样的话这些老太太回来老年痴呆的就变得更痴呆了,所以不能这样宣传。宣传不能夸大它的作用,要对老百姓的生命安全负责任。 主持人说:对于消费者来说怎么识别存在的一些潜在误区呢? 王功立说:对于消费者来说像吃保健品的时候一般的都是自我药疗,我觉得为了安全起见,你到药店买的时候应该咨询药师或者职业药师。他能指导你如何食用保健品。所以我们第一要咨询,第二买了以后我们要看一看保健品它的生产日期,还有保质期。买回来以后保健品也有它的说明,你可以好好看看说明书,规范的说明书应该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它的作用,特别是保健品不能夸大它的治疗作用。所以老百姓发现夸大宣传的,有些说保健品能治肿瘤等等这些都是不可信的。 比如最近说灵芝孢子能治肺癌、乳腺癌等等,这个是不可能的,所以这类属于扩大宣传,希望广大网友不要随便听信这些夸大的宣传。特别是扩大到保健品,因为保健品只是保健不能治病的,凡是说能治疗某种疾病,能立竿见影见效的都是不可靠的。所以希望大家买一些信用比较好的,药效确实有保健作用的一些保健品,不要随便跟着广告宣传者去买,吃了以后不但起不了保健作用有可能还损害身体呢,比如刚才说的补血口服液,老年人吃了以后肯定对老年病是不利的。 主持人说:中消协也是做过有关保健品的一些调查,任主任请介绍一下? 任静说:好多消费者现在对于保健食品的功能已经是不再相信了。近期上海市消费者委员会开展一项调查表示,60%的消费者对于广告宣传的功能表示质疑,这些都来源于保健品广告行业的夸大宣传。最近我们收集了商场、媒体上发布的广告说明以及宣传单一共是100多份,发现其中夸大宣传的占到70%多,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的只有26%。 这种状况容易使消费者完全的丧失了他对保健食品的客观认识,往往保健食品在广告宣传中会宣传它对于某种疾病具有辅助疗效,使消费者对于保健食品的功效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有的消费者甚至有病不吃药选保健食品,最后是从经济上增加的很多负担,有病也得不到医治。          中国消费者协会提炼过警惕保健品虚假的八招第一,查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第二,不要相信广告用语;第三,不要相信张三吃了什么效果,李四吃了什么功效这样一些证言;第四,不要相信穿白大褂的进行的广告宣传;第五,不要相信明星在广告里的宣传;第六不要相信百分比做的广告宣传;第七,不要相信电视直销里没有卫生批号的卫生食品的广告宣传,因为电视里可以用一些演员、胖、瘦、美丑都是可以改变的;第八,不要相信美容院推荐的有美容功效的产品。我们前一段时间发现美容产品,可以用在皮肤上面,还可以有一些吃的东西,我们看到那个食品是按照卫食字,是一个普通的食品,不是保健食品,但是宣传它是有保健和美容功能这是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 任静说:对于这种现象消费者首先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对于这样的宣传手法应该谨慎,首先不要相信它。现在有很多保健食品到社区里面去,请很多老人请一个穿白大褂的讲课最终目的就是让老人对这个保健食品治疗自己的疾病,这都是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主持人说:谢谢任主任,这八招希望网友能够记住。我们今天非常高兴的请到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计国教授,他研究食品和营养问题多年了,药品我们刚才提到了一些问题,包括它的鉴别等等,食品方面特别是最近苏丹红的影响,也请何教授谈给网友做些解析。               食品而不应该以药的方式出现何计国说:刚才王教授、任主任都说了保健食品,应该说保健食品也是食品,大家在使用保健食品的时候就记住一个很重要的一点:保健食品它不是药品,它不能治任何病,得了病一定不要吃保健食品没有用的,保健食品只能起到辅助和调整功能的作用。所以看广告也好或者宣传也好,只要治什么病就不要理它。 另外保健食品目前存在形式都是胶囊、药片、口服液等等,我觉得保健食品就是一个食品应该以一个食品的方式出现,而不应该以药品的方式出现。有些人认为保健食品就是药品了,实际上我觉得保健食品还应该是一种食品而不应该以药的方式出现。 主持人说:日本法律规定,保健食品不能以粉剂、药剂的方式出现的。 何计国说:我们国内现在应该借鉴借鉴,但是现在国内比较难。 主持人说:这个也是有待改进吧。
             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大改善何计国说:关于食品安全这一块,我想这几年大家也有亲身体会,认为中国食品怎么了?实际上中国食品安全给它的定论还是比过去进步多了。现在监管部门多了,因此能及时发现一些有问题的食品,大概六、七十年代的时候,那时候中国的食品问题更严重,很多孩子,特别是农村的,几乎都有蛔虫,每年都得痢疾这肯定是食品安全的问题。 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那时候检验设备可能不发达,即便有也检查不出来。当然我们也不能掩盖现在出现的问题,过去是生物污染比较多,老百姓或者消费者,甚至我自己也感觉生物污染虽然危害确实很大,但是有时候从心里上觉得也是可以原谅的危害,因为这种微生物的存在是无所不在的,我们稍微不注意就会有。 目前大家觉得很难相信,或者很难原谅的就是现在的食品中有很多有害物质,我们明明知道它有害的,但是为了提高感观上的品质或者是看起来,甚至有的为了人充份量有意识的加重有害物质,这些是不可原谅的,因为我们能够避免的不去避免,这个就不可原谅了。或者说有的时候为了提高它的产量,我们过量的使用一些物品,也是目前大家最为气愤的。 但是也存在着向好的方面改善的现象,因为毕竟这几年食品有了很大的发展,这方面的企业越来越多。过去几家管起来很容易,现在大多数都是分散而且多。可能十家里有九家都是守法的,有一家曝光了,可能大家就认为不能吃了。明天说养猪的人加了什么,那猪肉也不吃了,其实大多数还是好的,只是少数的几家造成了这种现象。 也不是说人人都造假酒,比如汾酒,我想汾酒自己是不会造假的,还是有其他冒牌的。所以现在国家在这方面管理越来越完善了,我相信会越来越好,当然这些问题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解决。很多时候有人问我,我们怎么识别危害物质,或者这里到底有没有添加剂超标或者有没有其他的危害成分?我们很难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们看不出来。 因为食品上的东西内在的成分有的时候检测都很难,别说拿肉眼分辨了。昨天我看到报纸工商的同志教大家一些识别有害食品的方法,是非常好,但是我觉得老百姓即便是专家也分辨不出来,有些东西肉眼是看不出来的。所以国家可能在这一块上我觉得需要打击力度,这是我们愿意看到的不法分子去做一些伪造、搀杂或者过渡添加一些危害成分。苏丹红最近比较热,但是大家不要害怕,它是工业上的燃料,特别是医学上用的比较多,比如染色等等,比如做癌症诊断的时候有时候也会用的。                   
- 网站建设 -
Copyright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2011全国中考说明文阅读(带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8页免费38页免费228页免费2页¥1.0011页免费 5页免费29页免费15页免费15页免费136页免费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22页1下载券22页3下载券3页免费45页免费187页1下载券
2011全国中考说明文阅读(带答案)|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年中国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里外里公寓附近邻里交流_瓜子社区
合作网站帐号登录:
里外里公寓邻里闲聊
和邻居一起聊聊家常,说说心情
当前位置:
年中国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年中国重大食品安全事件1、日,沈阳警方端掉一黑豆芽加工点,经检验,该加工点在生产豆芽过程中添加了4种以上违法添加剂。老板称这种豆芽“旺季每天可售出2000斤”。此外,在该黑加工点内,警方还发现尿素、恩诺沙星、6-苄氨基腺嘌呤、无根剂等违法添加剂。权威部门对豆芽菜进行检验证实,其中尿素用量超标27倍。毒豆芽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豆芽,它外表看似新鲜,但是至少含4种违法添加剂&,尿素超标27倍。(沈阳“毒豆芽”)2、日,湖北省宜昌市查获两个使用硫磺熏制“毒生姜”的窝点,现场查获“毒生姜”近1000公斤。“毒生姜”&使用有毒化工原料硫磺对生姜进行熏制,使正常情况下视觉不够美观的生姜变得娇黄嫩脆。(毒生姜)3、日&据英国《星期日电讯报》的最新报道称,瑞典研究人员发表论文称,包括雀巢在内的9种欧洲知名品牌的婴儿食品含有毒重金属砷、铅与镉,其含量虽未达世界卫生组织(WHO)规范的上限,但婴儿长期食用,仍会导致智力受损,甚至出现行为异常。少量砷亦会增加患癌风险,镉则可导致神经及肾脏受损。(雀巢“砷含量”超标)4、2011年4月初,安徽工商部门查获一种名为牛肉膏的添加剂,可让猪肉变“牛肉”。这种牛肉膏不仅在小肉松作坊中使用,在一些小吃店,也是公开的秘密。随后记者发现,福州、广州、南京等多地“牛肉膏”疯卖。牛肉膏有牛肉自然香味,易溶于水,水溶液呈淡黄色。一些熟食店、面馆为牟利而用牛肉膏将猪肉“变”牛肉。专家指出,过量食用牛肉膏或会致癌。(“牛肉膏”&事件)5、2011年4月初,《消费主张》节目指出,在上海市浦东区的一些华联超市和联华超市的主食专柜都在销售同一个公司生产的三种馒头,高庄馒头、玉米馒头和黑米馒头。这些染色馒头的生产日期随便更改,食用过多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而后,温州等地也发现类似染色馒头。染色馒头是通过回收馒头再加上着色剂而做出来的。(染色馒头)6、日,重庆市工商局执法局突击检查了市内几家血旺加工厂,在九龙坡区白市驿一家没有任何手续的加工厂内,查获2.5吨用福尔马林浸泡的血旺。&由于福尔马林被世卫组织定性为让人致癌和致畸形的物质。因此,这种方式制作的血旺也被称为“毒血旺”。据悉,这些“毒血旺”主要销往重庆主城区各大农贸市场。(“毒血旺”事件)7、日,据央视报道《每周质量报告》的3o15节目《“健美猪”真相》报道,河南孟州等地养猪场采用违禁动物药品“瘦肉精”饲养,有毒猪肉部分流向河南双汇集团下属分公司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的字样随处可见,但却不包括“瘦肉精”检测。“瘦肉精”属于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瘦肉精”肉可致人患瘤。(“瘦肉精”事件)8、日,来自河南媒体的一条消息称:记者调查时发现,郑州有一些经营者在使用化工添加剂,一些粮油店也销售这些添加剂。不法商贩在面条中添加化工产品如食用胶、柠檬黄、蓬灰、复合磷酸盐等,以增强面条的筋度和弹性,有的加入明矾使面条白亮光洁。买回的湿面条能点着燃烧!面条里掺进食用胶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且据业内人士说,卖面条的都加有这种东西,米线里也掺有食用胶,煮过火了也不会烂,吃起来很筋道——商家在面条米线里面加上这些东西,其目的一目了然,就是为了好卖。(“胶面条”、可燃面条)9、日下午,一则“内地‘皮革奶粉’死灰复燃长期食用可致癌”的新闻迅速登上各大商业门户网站的首页,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该报道称,疑有不良商人将皮革废料或动物毛发等物质加以水解成皮革水解蛋白,再将其掺入奶粉中,意图提高奶类的蛋白质含量蒙混过关。随后,农业部称尚未发现含有该物质的生鲜乳制品,媒体报道的“皮革奶”死灰复燃是失实报道。(“皮革奶死灰复燃”)10、2010年12月底,一位读者爆料称,现在的火锅多是“化学锅”。“不仅很多涮品用了添加剂,火锅底里更是包含了多种化学添加剂。”化学锅,又称化学火锅。主要由火锅飘香剂、辣椒精和火锅红等化学添加剂勾兑而成火锅底料。(化学火锅)11、日,山东媒体爆出,“只需一滴,清水就能变高汤”的食品添加剂“一滴香”是通过化工合成的有毒物质,食用后会损伤肝脏,还能致癌。市面上打着“一滴香”字号的食品调料非常多,“一滴香”麻油、“一滴香”白酒、“一滴香”芝麻酱等随处可见。媒体曝光后,带有“一滴香”字样的调料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滞销。(一滴香事件)12、2010年8月,一则“圣元奶粉疑致女婴性早熟”的报道引起消费者的广泛关注。8月8日圣元营养食品有限公司发布“致媒体的公开信”表示,圣元公司生产销售的产品不存在添加任何‘激素’等违规物质的行为。11日,湖北卫生厅组织专家组对圣元“早熟门”3女婴进行集体会诊,诊断认为“雌激素水平正常”,属于假性性早熟。“圣元奶粉被疑致女婴性早熟”事件终于有了官方结论——15日,卫生部举行专题发布会称,“湖北3例婴幼儿单纯性乳房早发育与食用圣元优博婴幼儿乳粉没有关联,目前市场上抽检的圣元乳粉和其他婴幼儿乳粉激素含量没有异常”。(圣元奶粉“早熟门”)13、2010年7月,三聚氰胺超标奶粉事件“卷土重来”:在青海省一家乳制品厂,检测出三聚氰胺超标达500余倍,而原料来自河北等地。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要求严肃查处,杜绝问题奶粉流入市场,彻底查清其来源与销路,坚决予以销毁,并依法追究当事人责任。(毒奶粉:三聚氰胺卷土重来)14、2010年7月,北京小学生张皓通过科学实验对食用菌进行了荧光增白剂检测。&11月底,“小学生调查蘑菇九成被漂白”等报道见报,成为社会热点事件。&12月1日,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通报对北京市场销售食用菌荧光增白物质专项监测情况,称样品监测合格率为97.73%。小学生与政府部门调查结果的巨大反差引发公众质疑。(漂白蘑菇:小学生考验大政府)15、日报道最近有调查发现,美国的麦乐鸡竟然含有橡胶化学成分“聚二甲基硅氧烷”。美国麦当劳发言人称,在麦乐鸡中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是基于安全理由,用以防止炸鸡块的食油起泡。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动物测验显示,这种物质对人体无害。(麦当劳“麦乐鸡”)16、日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节目曝光:售价上千元、用于养生保健的“天然紫砂煲”竟然是由普通泥土与化学物质混合而成。然而,历经近一月的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的“紫砂门”事件,权威部门终于做出结论:专家认定紫砂安全无毒。(伪紫砂:利益驱使“变身”要价)17、日,调查负责人武汉工业学院教授何东平召开新闻发布会,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紧规范废弃油脂收集工作,再次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据报道,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至300万吨。医学研究称地沟油中的黄曲霉素强烈致癌,毒过砒霜100倍。(地沟油“打而复生”、禁而不绝)18、2010年1月,武汉市农业局在抽检中发现来自海南省英洲镇和崖城镇的5个豇豆样品水胺硫磷农药残留超标。水胺硫磷是一种高毒性农药,它能经由食道、皮肤和呼吸道引起人体中毒。(毒豇豆:农药残留严重超标)19、2009年11月,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被海口市工商局推向消费者的关注中——两家公司生产的部分批次果汁饮品近日被该工商局检测出“含砒霜”。不过耐人寻味的是,海南省工商局最后宣称,确认检测机构初检结果有误,海口市工商局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程序不当的地方。(农夫山泉“含砒霜”)20、日,男子马赛在北京西单大悦城豆捞坊餐厅喝了一罐雪碧,口吐大量汞珠。警方调查发现,马赛情人刘晓静与保安员高星原合谋,多次向马赛投毒,试图将其杀害,而马赛在明知被人投毒后,仍向可口可乐公司索赔,此事件被称为“雪碧汞毒门”。(“雪碧汞毒门”)21、日,卫生部就之前杭州市民状告“王老吉”召开新闻发布会,声明该饮料中含有的夏枯草不在卫生部公布的允许食用的87种中药材名单中,这意味着流传了170多年的凉茶涉嫌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造成了该产品的销量下降。(王老吉&夏枯草)22、日,“咯咯哒”问题鸡蛋所用饲料厂的法人代表获刑,该厂于去年9月两次向饲料中加入三聚氰胺。在08年10月,在香港对从内地进口的鸡蛋中检测出三聚氰胺后,引起了广泛关注,所以问题饲料被查出,但鸡蛋价格出现下跌。(“咯咯哒”问题鸡蛋)23、日,三鹿“三聚氰胺奶粉”案终审宣判。自08年7月始,全国各地陆续收治婴儿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多达1000余人,9月11日,卫生部调查证实这是由于三鹿集团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所致。(三鹿“三聚氰胺奶粉”案)24、2008年10月,四川广元柑橘生产中发生蛆虫疫情爆发。这次柑橘疫情导致柑橘价格的大幅下跌,并且出现严重的滞销状况。政府出资收购柑橘,并进行深埋、消毒处理,以控制疫情的发展。(柑橘“生蛆”事件)25、2008年8月,人造“新鲜红枣”流入乌鲁木齐市场。主要经过两道工序,铁锅里放进酱油,使青枣变成红色,并保持光泽。再次放进加入大量糖精钠和甜蜜素的水池中浸泡,使其口感泛甜。过量食用会造成血小板减少,酿成急性大出血等直接身体危害。(人造“新鲜红枣”)26、日,总数为7.26吨台湾味全的较大婴儿奶粉在从香港入境时,被深圳检验检疫局检验出阪岐肠杆菌超标,检疫局依法对该批不合格婴儿奶粉作出监督销毁的处理。(奶粉问题)27、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销售的“思念”、“龙凤”品牌云吞及水饺被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一检测结果的公布之后,商家采取措施,对购买到问题批次产品的消费者提供退货服务。(水饺问题)2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紧急通知,因为部分媒体报道北京、天津等地相继发现万吨“陈化粮”,并称这些“陈化粮”均是“东北米”。长期储存的陈化粮中的油脂会发生氧化,产生对人体有害的醛、酮等物质。储存时间过长的陈化粮,会残留一定量的农药,而且陈化粮会感染黄曲霉菌,继而产生黄曲霉毒素,长期食用会致癌。(陈化粮事件)29、2006年11月底,香港地区食环署食物安全中心对15个桂花鱼样本进行化验,结果发现11个样本含有孔雀石绿。有问题的样本含孔雀石绿分量并不多,多数属“低”或“相当低”水平。尽管如此,香港食环署仍呼吁市民暂时停食桂花鱼。孔雀石绿是有毒的三苯甲烷类化学物,既是染料,也是杀菌剂,可致癌。它是带有金属光泽的绿色结晶体,可用作治理鱼类或鱼卵的寄生虫、真菌或细菌感染。现已禁用。(有毒的桂花鱼)30、日,上海市抽检的30件冰鲜或鲜活多宝鱼全部含有硝基呋喃类代谢物,部分样品还被检出环丙沙星、氯霉素、红霉素等多种禁用鱼药残留,部分样品土霉素超过国家标准限量要求。而人体长期大量摄入硝基呋喃类化合物,存在致癌的可能性。(“嗑药”的多宝鱼)31、日,由河北某禽蛋加工厂生产的一些“红心咸鸭蛋”在北京被检测出含有致癌物质苏丹红。部分河北农户用添加了工业染料苏丹红的饲料喂养鸭子,导致蛋黄内含有苏丹红,以致全北京市范围内停售河北产“红心”咸鸭蛋。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也研究证实:天然红芯鸭蛋的红色成分也是天然虾青素(苏丹红鸡蛋)32、日,台湾卫生部门发布消息,称从昆山阳澄湖水产公司进口的约3吨阳澄湖大闸蟹验出致癌物质硝基呋喃代谢物。后来证实为夸大其词,国家质检总局10月20日对外表示,今年以来,内地大闸蟹出口743吨,没有发生质量卫生问题。据了解,人体长期大量摄入硝基呋喃类化合物,存在致癌的可能性。而且,蟹体内有大量的抗生素药物残留,会使食用者产生耐药性,降低此类药物的临床效果。(大闸蟹致癌)33、日开始,上海市发生多起因食用猪内脏、猪肉导致的疑似瘦肉精食物中毒事故。这批来自浙江海盐县瘦肉精超标猪肉和内脏共导致上海9个区336人次中毒。9月17日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确认中毒事故为瘦肉精中毒。瘦肉精学名盐酸克伦特罗,是一种平喘药,添加到饲料里,可提高猪的瘦肉率,现已禁用。如果瘦肉精含量过高,可能出现肌肉震颤、头晕、呕吐、心悸等中毒症状。(瘦肉精中毒)34、2006年8月&8月,媒体曝光南京某沸腾鱼乡将掺有客人的口水、收桌扫进去的剩渣、纸巾、甚至还有烟头的油,简单过滤后再给人吃的“口水油”沸腾鱼事件。据报道,这样重复用油可以为饭店一个月节省数万元的成本。(“口水油”沸腾鱼)35、日,浙江省台州市卫生局在某油脂厂内查扣原料油38600公斤、成品油5300公斤。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抽样检测,猪油中酸价和过氧化值严重超标,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还检出内含剧毒的“六六六”和“滴滴涕”。(毒猪油事件)36、2006年7月,中央电视台曝光湖北武汉等地的“人造蜂蜜”事件。造假分子还在假蜂蜜中加入了增稠剂、甜味剂、防腐剂、香精和色素等化学物质。这一事件造成该地区蜂蜜价格的大幅跌落。(人造蜂蜜事件)37、2006年6月,北京食用福寿螺导致的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确诊病例达到160例。该病是由于酒店出售的凉拌福寿螺菜而引起,最终经历了历时一年半的赔偿案之后,。“蜀国演义”酒楼因此出名,该酒楼共赔偿患者近1000万元。(福寿螺致病)38、日,“维维”牌天山雪活性乳饮料在上海被检测酵母菌数超标24倍。(维维饮料)39、日,三鹿被查出超前标注生产日期的酸牛奶,三鹿方面表示,产品生产日期标注不存在任何问题,而是因为企业管理上的一些疏忽。(牛奶生产日期问题)40、日,有媒体报道,甲醛已经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为可疑致癌物,但众多的中小啤酒企业依然在产品里普遍使用甲醛。“95%啤酒生产加甲醛”的说法开始广泛传播。青岛、华润、燕京啤酒三巨头对这一说法纷纷表示异议,并表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甲醛和在生产过程中添加甲醛是两回事。(啤酒添加甲醛致癌问题)41、日,北京市工商局经抽查的潮安12家企业果脯产品二氧化硫含量超标,随即宣布广东潮安生产的果脯全部下架,将近800家潮安果脯蜜饯企业集体挡在了北京门外。6月15日起,重庆、成都、西安、义乌等地相继“封杀”潮安果脯。(果脯二氧化硫超标)42、日,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在浙江被抽检出碘含量超标。这一事件使雀巢该品牌奶粉在全国范围的撤柜。(雀巢碘超标)43、日,上海市相关部门在对肯德基多家餐厅进行抽检时,发现新奥尔良鸡翅和新奥尔良鸡腿堡调料中含有“苏丹红一号”成分。从16日开始,在全国所有肯德基餐厅停止售卖这两种产品,同时销毁所有剩余调料。”(肯德基“苏丹红一号”)44、日,广州一市民被怀疑饮用散装白酒中毒死亡,短短10天内,共有14人因饮用假酒死亡、39人受伤。这些散装白酒中含有剧毒工业酒精甲醇。(散装白酒的安全)45、日,“大头娃娃”事件曝光,安徽省阜阳市查处一家劣质奶粉厂。该厂生产的劣质奶粉几乎完全没有营养,致使13名婴儿死亡,近200名婴儿患上严重营养不良症。(“大头娃娃”事件)46、2004年5月,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的一期“龙口粉丝掺假有术”节目揭露,部分正规粉丝生产商为降低成本,在生产中掺入粟米淀粉,并加入了可能致癌的碳酸氢铵化肥、氨水用于增白。(“龙口粉丝掺假有术”)47、2004年“陈化粮”事件曝光,全国10多个省市粮油批发市场发现有国家粮库淘汰的发霉米,含有可致肝癌的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是目前发现最强的化学致癌物,试验显示其致癌所需时间最短仅为24周。(“陈化粮”事件)48、日,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佛山、江门两地的鱼翅、开心果加工企业进行执法检查,现场查获用工业双氧水加工过的鱼翅成品、开心果等干果类食品成品。(“双氧水”鱼翅)49、日,杭州质检部门公布“毒海带”事件的调查结果,市场上畅销的一种碧绿鲜嫩的海带是用印染化工染料浸泡出来的“毒海带”。不法经营者采用“连二亚硫酸钠”和“碱性品绿”等化工原料对海带进行泡、染加工。(“毒海带”事件)50、日,“金华火腿敌敌畏”事件被曝光,金华市的两家火腿生产企业在生产“反季节腿”时,为了避免蚊虫叮咬和生蛆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剧毒农药敌敌畏。金华火腿的销量几乎为零,金华市经营千年的城市名片瞬间蒙垢。(“金华火腿敌敌畏”事件)51、2003年7月上旬开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浙江省卫生监督部门查获了从嘉兴等地流出的48吨含有剧毒氰化物的“毒狗肉”。这些狗大多为土狗,很灵活,所以较难棒杀,大多为毒杀。(“毒狗肉”)52、日,金华市卫生局在某仓库发现标识为广西田阳南华糖业有限责任公司的9.5吨假冒“白砂糖”,该“白砂糖”30%的成分为蔗糖,30%成分为硫酸镁,其余成分无法确认,对这批“白砂糖”全部没收并予以公开销毁。(“白砂糖”事件)
53、日,长春市卫生局查处一处用牛血、猪血和化工原料加工假“鸭血”的黑窝点,制造假“鸭血”的化工原料一般为建筑或化工用品。(猪血变“鸭血”)54、2002年2月,哈尔滨香香鸟食品有限公司用去年的陈月饼非法生产汤圆的恶性事件被查处。据当地工商部门介绍,在所查获的汤圆馅是由去年中秋节期间生产的月饼经粉碎后制得,月饼早已超过保存期,有些已发霉变质,甚至被鼠咬。(陈月饼非法生产汤圆的恶性事件)55、日,吉化公司所属的16所中小学校发生严重的豆奶中毒事件。万余名学生饮用学校购进的“万方”牌豆奶后,6362名学生集体中毒。至今,仍有多名饮用豆奶的学生被不同的病症缠身,其中3名学生患上白血病。(“万方”牌豆奶中毒事件)56、2001年3月至9月期间,广东河源某饲料公司因购买“瘦肉精”即盐酸克伦特罗生产猪用混合饲料,导致11月7日河源484名市民因食肉中毒。(瘦肉精事件)57、日,金华市卫生防疫站在金华市区五里牌楼农贸市场内查获1500公斤的“毒瓜子”。这些西瓜子生产中掺了矿物油,同时福建、河南、广东、南京等地也发现了“毒瓜子”。(“毒瓜子”)
58\沥青拔鸭毛事件
59奶粉中吃出避孕套
60打膨大剂草莓个头鸡蛋大
食品安全问题屡屡发生&专家吁请建立国家食品部
专家解析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认识和应对措施
7月5日电(记者&陈烨菲)由中华医学会、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主办,由阿斯利康(中国)特别支持的“中华医学会健康大讲堂”,7月2日,在全国政协常委会议厅举办了今年的第二讲。卫生部新闻发言人、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毛群安主持了今天的讲座。
本次讲座的主题是“从田间到餐桌:食品安全解析”。&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陈君石研究员,以“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认识和应对措施”为题,就如何评价我国食品安全情况、我国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及特点、公众在食品安全上的认识误区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并对应对食品安全问题必须遵循的风险分析框架,特别是我国政府为保障食品安全已经开展的相关工作进行了重点介绍,并回答了现场听众的提问。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教授,主要针对公众在食品安全常识上的诸多困惑和现实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答疑解惑。
本次讲座前,主办方利用在新浪网开设的官方微博“医学健康大讲堂”平台进行讲座预告,网民问题征集,发布专家讲座精华,开始了中华医学会健康大讲堂网络媒介宣传的尝试。主办方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更加了解和贴近公众需求,并使大讲堂的效应得到更广泛的覆盖,使更多年轻网民受益。
中华医学会健康大讲堂今年活动主题为“提高健康素养,自主管理健康”。主会场讲座及相关活动将围绕政府工作要求和公众健康需求,推出最优秀的科普专家团队,为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做出贡献、提供服务,并为全国范围内的健康教育起到示范作用。
浏览(1620)
12年06月11日 00:02
12年06月11日 12:52
12年06月11日 12:52
活着不容易啊。
12年06月11日 22:52
嗯&&你是做什么的
12年06月11日 23:00
帮朋友顶顶贴&
12年06月13日 22:50
正在加载中...
瓜子官方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