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感冒、中暑如何缓解

夏季如何预防小孩中暑
本文导读:今年夏天高温警报连续敲响,中暑的情况时有发生,尤其是小孩中暑的案例相对较多,所以父母应该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帮助宝宝预防中暑。
&  1、中暑有哪些?
  在高温,高湿或烈日直射下活动时间过长,会导致体温调节功能失调,引起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和系统功能损害的一系列症状,即为中暑。中暑的典型表现是突起体温升高,大汗,脱水伴烦躁,嗜睡,肌肉抽搐或意识障碍,严重时刻发生抽搐,脑损伤,甚至呼吸循环衰竭。如果小孩满头大汗,脸红发热是在夏季活动后的一般表现,不足以说明中暑,但有点晕乎时就要警惕中暑的发生了,这时候应该让小孩停下来休息,待在舒适的环境中,多,或者果汁等。有上述中暑症状应及时就医。
  2、小孩中暑的办法有哪些?
  如果小孩中暑了,首先要保持小孩的呼吸道通畅,然后把小孩移到通风凉爽的地方,让其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可以用微凉的水帮小孩擦身来降温,但是不要用冰水,避免血管收缩导致散热变慢,还可以每隔10分钟左右就给小孩喝一些清凉饮料,也可以用清凉油帮小孩醒神,平时要注意,不要在太阳底下玩耍。当小孩出现抽风昏迷症状时要及时带他到就医,不可自己擅自处理。
  3、如何小孩中暑?
  的衣着要宽松、柔软,衣料以薄薄的全棉为好;宝宝活动时,要鼓励他多饮水,如果母乳充足,宝宝出汗不多,就不需要额外饮水。吃配方奶的宝宝要多喝水,在两次喂奶的间隙喂30~50毫升的温开水为宜;对大一些的宝宝,最好每30分钟给予一些水。家长若带宝宝外出,最好安排在早上或黄昏。外出时要戴上防晒帽,暴露部位涂一些防晒霜。室内要尽量打开窗户通风,利用风扇或空调以保持室内温度适宜。暑天可喝些绿豆百合汤,有清热消暑。
  专家提示
  中暑的典型表现是突起体温升高,大汗,脱水伴烦躁,嗜睡,肌肉抽搐或意识障碍,严重时刻发生抽搐,脑损伤,甚至呼吸循环衰竭。
  小孩中暑了首先要保持他的呼吸道通畅,用微凉的水帮他擦身来降温,每隔10分钟左右就给他喝一些清凉饮料,也可以用清凉油醒神。
  夏季预防小孩中暑,第一、衣着要宽松、柔软;第二、鼓励多饮水;第三、若带他外出,最好安排在早上或黄昏,外出时要戴上防晒帽,暴露部位涂一些防晒霜。
(责任编辑:廖露)
儿科热门文章
您还可能喜欢
医院排行榜
一周热文排行当前位置: >
生活中该如何区分暑湿感冒和中暑
在日常中,人们往往会对身体所反映出来的症状容易混淆,而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关于热伤风的症状,随着气候越来越热,中暑的机率也越来越大,大家总会把热伤风的症状误认为是中暑。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区分呢? 专家提醒,暑湿感冒和中暑,首先是两者症状不同:暑湿感冒具有明显的感冒症状,比如发热、微恶寒、鼻塞、流涕,或咳嗽,而中暑虽有发热,但是没有恶寒、鼻塞、流涕之类的感冒症状。其次,两者诱因不同:暑湿感冒与感受风寒和暑湿有关,但外界诱因并不明显;而中暑多在高温环境下劳作时发生。第三,两者发病时间不同。一般来说,暑湿感冒病程缠绵,大多需数日治疗而痊愈;中暑虽发病急,但恢复也快,一般1~2天,甚至几小时内症状即可消除。 暑湿感冒和中暑的防治也不同。暑湿感冒的预防,不仅需要注意防热,还得预防受凉,夏季要特别注意避免淋雨,注意室内通风透气,除湿驱潮,不要摄入太多冷饮。尤其要注意空调不要吹太长时间,温度设定不宜太低。不少人夏季食欲会有所减退,并且饮食结构也不合理,因此大家应注意避免暴食生冷、油腻之物,以清淡为主。如条件允许,可煲一些绿豆粥、莲子百合粥、荷叶粥、红枣粥等,对于防暑降温有很好的功效。 专家提醒,为了远离感冒特别是夏季常见的暑湿感冒,应该适当进行室外活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同时应该注意避免过多熬夜,避免过度疲劳。用于防治的中成药可以选用藿香正气片/藿香正气水,该药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暑湿感冒,头痛身重胸闷,或恶寒发热,脘腹胀痛,呕吐泄泻等症。 专家提醒,服用藿香正气片期间,不宜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孕妇或正在接受其它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而藿香正气水内含乙醇,乙醇利于药物功效的发挥和吸收,但是驾驶员应避免服用含酒精类药剂,以免被误认为是酒驾。 好文推荐:
相关文章:
向医生咨询相关问题
有问题向医生咨询,百万医生在线解决您的健康问题。
大家都在搜:
健康加油站|||||||||||
最新播报:
高温阵雨,感冒中暑怎么防?
  虽然时下已“立秋”,但三伏天暑热的威力仍在,再加上连日来的高温阵雨,让广州的天气愈发闷热。记者走访多家医院了解到,中暑病人比较少,但“感冒潮”、“肠胃潮”已经席卷了各大医院,医院急诊病房挤满了感冒发烧拉肚子的病人。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总院急诊科主任卢建华表示,急诊科夏天收治的重度中暑病人已经越来越少,多是来回进出空调房引发感冒和急性肠胃炎。而位于南沙新区的广州市一医院南沙医院急诊科,则多是因户外作业或因地理位置靠海,潮湿气胜,引发暑热和中暑的病人为主。
  卢建华主任认为,中暑不是传染病,也不像运动损伤,中暑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比如尽量把外出活动时间安排在清晨或傍晚;户外活动时使用防晒霜,身着轻便、色浅、宽松的衣服,头戴宽边帽;在户外工作的人,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通过改变工作时间等,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中,同时应增加休息时间。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的主治中医师唐梁认为,夏季空调是人们避暑纳凉的重要手段,但在空调房呆久了,或频繁出入空调房,容易引起头痛、感冒、关节酸痛、眼睛干涩、口干鼻燥、皮肤干燥、疲劳、抵抗力下降等症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空调病”。
  当人们从炎热的室外进入空调室,呼吸道容易受刺激,而且出汗时毛孔、毛细血管突然遇冷会急剧收缩,很容易感冒、中暑。若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毛孔处于收缩状态,突然来到闷热的房间或户外,毛孔不能及时打开,身体调节中枢如果失当,会出现中暑或喉咙痛、鼻塞等症状。
  空调除了调节温度之外,也起到了不少的抽湿作用,把空气中的水分大量蒸发。人们长期在室内,再加上长时间专注于一些近距离工作,眼睛眨动减少,而眼泪的蒸发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眼睛发干、发涩的不适感觉。另外,由于儿童皮下脂肪少,毛细血管丰富,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成年人不能感受到的温差,儿童却能明显地感受到,所以儿童患上空调病的情况也不少。在空调房里的冷空气环境下,儿童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孔闭合,交感神经兴奋,内脏血管收缩,胃肠运动减弱,抵抗力减弱,加上空调内各种细菌、霉菌生长繁殖,空气被污染, 孩子很容易患上感冒、发烧,腹泻、肺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
  专家建议,要注意合理调整室内外温差,室内温度26℃-29℃,相对湿度为40%-60%。一般情况下,室内外温差以不超过5℃-8℃为宜,同时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网友观点:
  @小含:要想不得“空调病”,空调的风要向上吹,不要直对人吹。房间的门要打开,使室内的温度保持一致性。使用空调时间不能太长,经常开窗换气。切勿整天待在空调房,应经常到户外活动,多喝开水,加速体内新陈代谢。
  @爱健康:空调很脏兮的!每隔半个月,就要用大量清水冲洗空调的空气过滤岗(过滤膜),这样室内空气质量才能有所保障。
  @任任:不要过于依赖空调,掌握好“度”。适当地出汗对于健康是有利的,不需要一感觉天气热就马上开空调。
  (记者 赵兵辉 通讯员 魏星 陈瑶璇)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打针肿了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