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骨折切复骨折内固定术后”后多长时间能下

您的当前位置: & 舟状骨骨折切开复位植骨克氏针内固定术
舟状骨骨折切开复位植骨克氏针内固定术
六、术后护理
  1.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一般常用各种类型的石膏作外固定。石膏固定完成后,应待其干燥硬固后,始可搬动病人。
  2.抬高伤肢,密切观察肢体的血运和指(趾)的活动,如有异常情况,应迅速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如为外固定太紧应立即放松;如有神经受压,要及早解除压迫。
  3.在指导下,鼓励病人应尽作伤肢肌肉和关节的功能锻炼。
  4.术后24~48小时拔出负压引流管。术后10~14日拆线。
手术名称部位科室手术方式麻醉
全身内科开刀椎管内麻醉,区域麻醉
全身内科开刀神经及神经丛阻滞,全身麻醉,区域麻醉
全身内科暂无相关信息暂无相关信息
全身内科暂无相关信息局部浸润麻醉,全身麻醉
全身内科开刀局部浸润麻醉,局部麻醉
全身内科开刀基础麻醉,局部麻醉
全身内科开刀区域麻醉
全身内科开刀椎管内麻醉,区域麻醉
手术名称部位科室手术方式麻醉
全身内科开刀区域麻醉
全身内科开刀椎管内麻醉,区域麻醉
全身内科开刀椎管内麻醉,区域麻醉
全身内科开刀神经及神经丛阻滞,全身麻醉,区域麻醉
手术名称部位科室开刀神经及神经丛阻滞,全身麻醉,区域麻醉
北京朝阳医院
煤炭总医院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_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注意事项_危害_多少钱_普外科-寻医问药-
> 项目介绍
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就诊科室:普外科
手术方式:开刀
手术部位:
手术次数:一次手术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手术时长:1-3小时
住院治疗:需要
恢复时间:1―3个月
参考价格:元
治疗疾病:
髋臼假体翻修术适用于:
髋臼假体失败的病人在清除骨水泥及肉芽纤维组织后,髋臼骨床常成为松质骨很少、骨缺损较多而周边骨质硬化的扩大的髋臼。如再次应用骨水泥,其固定效果差,松动率高,并且易对骨床造成第2次损伤。故此,对大部分病例以应用无骨水泥固定的半球形金属加强髋臼杯进行翻修为宜。
由于骨水泥固定髋臼尚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可早期起床等优点,对于髋臼软骨缺损较少的70岁以上高龄病人,仍可应用骨水泥固定髋臼杯。
1.全面考虑全身情况,包括年龄、体重、健康情况、活动状况等是否适合手术。
2.体检应注意两下肢长度差距,关节软组织挛缩情况,这些可影响术后脱位及能否行走。
3.X线检查假体固定的情况,估计假体的大小及是否需要植骨。美国骨科学会(AAOS)将髋臼骨缺损分为五型:Ⅰ型为髋臼边缘骨缺损;Ⅱ型为髋臼窝的中央或周边骨缺损;Ⅲ型为髋臼边缘和髋臼窝骨质缺损;Ⅳ型骨盆的连续性遭破坏,需大块植骨,此型少见;Ⅴ型不能翻修,需行髋关节固定。
髋臼杯固定方法的选择:髋臼骨质缺损过多,翻修术时用骨水泥固定,术后失败率高。对Ⅱ、Ⅲ、Ⅳ及一部分Ⅰ型髋臼骨缺损应尽量考虑行植骨后换用无骨水泥髋臼杯。当然还需考虑病人其他情况。如病人年老体弱,预期寿命不长仍可采用骨水泥固定。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中即可牢固固定等因素对病人是有利的。
1.在翻修手术时,由于关节周围常形成较厚瘢痕组织且粘连固定,造成关节脱位困难,应注意将关节囊周围连同瘢痕切除。若入路显露时困难,则应毫不犹豫地采用大粗隆切断术。这样显露比较方便,出血也少。
2.去除髋臼杯及骨水泥 手术原则是清除骨水泥及肉芽组织,而不损伤骨质。松动的髋臼杯取除并不困难,如髋臼固定较牢,则用薄髋臼凿沿骨水泥与髋臼杯之间凿入,注意勿伤及髋臼骨的边缘。髋臼杯与骨水泥床稍有分离后,用捶入器顶于髋臼杯上缘,将髋臼杯由骨水泥床上捶掉。有时髋臼杯取除困难,可用电锯或骨凿将髋臼杯Ⅴ形切除一部分,将其取出。
3.无骨水泥髋臼翻修术,应用半球型金属加强髋臼,进行翻修术的要点是:①金属加强杯与髋臼骨的接触面积越大,则固定越牢。髋臼较大骨质缺损,应行自体松质骨植骨,如植骨骨量不足时,重点为髋臼骨的上壁和后壁,其他部位可用异体骨植骨。髋臼边缘植骨块应用螺钉固定。金属加强杯的多孔表面上应涂敷骨水泥,以保证骨内生长。②金属加强髋臼杯要用螺钉进行牢固的初期固定。由于髋臼骨骨质较差,甚至骨缺损,因此,螺钉一定固定在骨质较好部位,不能固定在植骨部位。
1.切口感染及处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是一严重并发症,为造成髋关节置换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率一般约为3%~5%,甚至高达10%以上,其中早期感染占1.6%~3.0%,晚期感染占2.2%~5.2%,远较一般髋部手术为高。早期感染的临床表现与一般化脓性感染一样,急性炎症的体征明显,术后体温持续增高,患髋疼痛,被动活动时疼痛尤剧,髋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皮肤水肿,局部皮温高,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高,尤其血沉增快明显。晚期深部感染,临床表现较特殊,一般局部急性炎症反应不明显,体温和白细胞常不太高,但血沉较快,一般高至40~50mm/h,甚至可达100mm/h左右,因此有人把血沉增高作为人工髋关节术后感染或潜在感染的依据。此外,晚期感染患者C-反应蛋白含量亦明显升高。
预防术后感染,是取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成功的关键,重点在于针对下列各种因素进行预防:①病人的无菌准备;②严格保持手术室的无菌状态;③手术操作轻柔,减少创伤,尽量缩短手术时间,缝合切口反复彻底冲洗伤口;④伤口内放置负压引流管;⑤术后全身使用抗生素。
人工髋关节术后一旦发现感染应积极处理。早期浅部感染化脓者,应早期引流并使用有效抗生素。早期深部感染应及时将人工假体取出,彻底清除病灶,冲洗伤口,亦可在40g骨水泥内加入庆大霉霉素粉0.5g,用此固定假体,重新植入假体,并于伤口内放入异GFDA6唑青霉素1g或头孢菌素1g,于伤口内放置灌注管及引流管各1个,然后缝合切口。术后全身使用抗生素,可连续应用有效抗生素6个月。
2.人工髋关节松动
假体松动亦是造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一般术后2~5年股骨假体松动率为19.5%,6~9年则上升为44.3%。松动与假体形状、骨质和固定的技术有密切关系。松动多发生于术后2年以上,术后时间越长,松动率越高。临床表现主要是疼痛,并呈进行性加重,人工髋臼帽松动时疼痛常向臀部放射,人工股骨头松动时,则在髋部、腹股沟、大腿或膝部疼痛,旋转大腿中部疼痛加重,有时髋关节活动时深部有响声,并时有&交锁&现象发生。X线片上,人工髋臼帽松动时,显示臼帽与界面上有分界现象,假体移位;人工股骨头松动时,显示股骨颈部有吸收现象,人工股骨头的柄部周围出现吸收透亮区。关节造影可见造影剂进入骨与骨水泥或假体之间。确诊松动发生后应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
1.人工髋关节脱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发生率为0.2%~6.2%。大多发生于术后1个月内,称早期脱位,治疗上可行闭合复位,髋&人&字石膏固定3~4周即可。对某些复位困难或晚期脱位(术后1个月以后发生)的患者,需切开复位,针对脱位原因予以矫正。
为一发生较晚的严重并发症,多于术后6周至4年之间发生。根据骨折部位和治疗方法的不同,可将此种骨折分为3种类型。第1型:骨折发生在粗隆间区,治疗比较简单,卧床休息,不用皮牵引,早期下床,扶拐持重,平均8周可痊愈。第2型:骨折发生在股骨粗隆间线与人工股骨头柄尖之间,亦属稳定型。靠近近端的骨折患者可单纯行牵引,骨折线靠近远端者,可更换一长柄人工股骨头,重新插入股骨髓腔内,使成为内固定材料。第3型:骨折发生在人工股骨头柄尖的远端,属不稳定型。处理上较困难,可选用牵引治疗或更换一长柄股骨头,髓腔内填塞骨水泥,骨折周围钢丝环扎固定。
异位骨的发生率约为30%,多于术后6周发生。对于影响髋关节功能不明显的,无需治疗;对引起髋关节强直,导致髋关节功能障碍的成熟异位骨,可考虑手术切除。
1、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2、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
术后3个月内卧床,患肢不负重。以后扶双拐下地,逐步负重。术后半年可弃拐行走。
植骨条的用量需根据髓腔缺损大小而定。植骨条过少则作用差,过多则易将股骨上端撑裂。期刊导读:可消毒止血带在股骨干中下段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 | 骨科在线我做的是:左侧胫骨髁间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一周在家养着,请问医生:固定骨块的3枚空心螺钉还_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我做的是:左侧胫骨髁间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一周在家养着,请问医生:固定骨块的3枚空心螺钉还用取出来吗?要多长时间可以自由行走?会有留下什么后遗症吗?
男30岁|科室:外科
湖南江华县中医院
固定骨折的空心钉,一般是需要取出来的,自然行走一般是损伤后半年左右的时间,要看骨折愈合的情况来的,愈合快的,可以适当提前, 加强锻炼,一般没有后遗症。
我的主治医生说不用取!然后6周不可以左腿用力!医生感觉态度不好,又对自己的健康有些担忧!
能完全康复吗?
不用取的,估计不是空心钉,一般是可以吸收的螺钉,能完全康复。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指导意见:
你好,你说的情况是需要你在术后八个月后到医院给予拍片复查,如果骨折恢复理...
问题分析:
你这么年轻最好将其取出,当然这不是必需的,如果你实在不想去取,也是可以...
你好!在这种可能基本可以排除,如果损伤到了神经,不会现在才麻,建议你继续观察,灼...
病情分析:
你好,你是有骨折而且有韧带损伤,予以石膏外固定处理
指导意见:
病情分析:
小孩子相对愈合较快的,但是一周不会有明显的变化的,不要急躁,只要位置...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骨折内固定术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