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神经衰弱的药物表现及治疗方法

神经衰弱6大症状及3大食疗偏方
本文导读:神经衰弱症有什么症状?神经衰弱症吃什么好?神经衰弱症与精神因素关系最为密切,下面我们来看看神经衰弱6大症状及3大食疗偏方。
  神经衰弱是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大脑皮层发生超限抑制而造成的一种功能性,青中年是神经衰弱的高发人群,发病时病情时轻时重。神经衰弱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与精神因素的关系最为密切,精神紧张、用脑过度、营养失衡、缺失运动也都会引起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的主要表现为:
  1、健忘,记忆力变差;
  2、失眠,入睡时间长、多;
  3、疲倦,稍微动一动就感觉很疲倦;
  4、焦虑,神经衰弱患者多急躁、瘦弱;
  5、多汗,手足发热或者四肢欠温;
  6、头痛,主要表现为,可能还会头晕。
  神经衰弱主要与精神因素有关,因此,在上也是主要以心理治疗为主,然后配合药物、食疗,下面为大家介绍治疗神经衰弱的食疗。
  神经衰弱的食疗偏方
  1、枸杞大枣汤
  材料:鸡蛋2个,大枣10颗,枸杞20克
  做法:鸡蛋带壳煮半熟去壳,和大枣、枸杞一起放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到蛋熟即可。
  食用方法:每天1次,连续服用数天。
  2、百合莲子汤
  材料:去心莲子50克,百合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百合、莲子放锅中,加清水煮到烂熟,然后加冰糖,溶化搅匀即可。
  食用方法:喝汤,每周1-2次。
  3、枸杞桂圆茶
  材料:枸杞和桂圆各1匙左右
  做法:枸杞桂圆放入茶杯中,倒入沸水冲泡
  食用方法:代茶饮用,每周1-2次。
  提示:红枣、莲子、桂圆、百合、淮山、小麦、麦冬等材能防治神经衰弱。
  上面为大家介绍了神经衰弱的症状及食疗偏方,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自我调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早睡早起、劳逸结合,不抽烟喝酒,少吃辛辣。(99健康网()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林小萍)
中医热门文章
您还可能喜欢
医院排行榜
一周热文排行神经衰弱症状_神经衰弱的治疗_神经衰弱吃什么好_北京德胜门中医院
热门关键字:
李先生&强迫症北京市**
王小姐&抑郁症北京市**
林女士&失眠症北京市**
刘先生&神经衰弱北京市**
失眠是怎么回事?越来越多的人随着压力的加大因..【】
失眠了怎么办?老年人失眠又怎么办-失眠无论是..【】
病例实况:市民王先生在一家企业工作,因单位效..【】
郑梁太,今年十八岁,北京西城区一所高校高三学..【】
本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医生诊疗及医疗依据,本网站图片及商标权属医院所有,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转载.
医院电话:010- 400-009-7688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200号门诊楼四楼 挂号请到四楼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号-3神经衰弱的诊断和症状表现以及治疗方法 - 网易河南
神经衰弱的诊断和症状表现以及治疗方法
神经衰弱是一种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的神经症。以易于兴奋又易于疲劳为特征,常伴有紧张、烦恼、易激惹等情绪症状及肌肉紧张性疼痛、睡眠障碍等生理功能紊乱症状。这些症状不是继发于躯体疾病和脑器质性病变,也不是其他任何精神障碍的一部分。但患者病前可存在持久的情绪紧张和精神压力。.症状原来神经衰弱的意义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过分易衰弱和过分易兴奋状态,伴有继发症状”(Muller《神经衰弱手册》,1893)。现在基本上也同意这种观点。许多教科书上不过把症状描述得更详细些。如Kind认为:神经衰弱主要症状是各方面能力下降和对各种刺激的反应增强。心理水平上易疲乏,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弱,带恐怖性质的焦虑。对声、光或躯体各部分有病态的易感性,如心脏虚弱及各种性功能障碍。1985年在我国神经症座谈会上确定的神经衰弱定义指出,本症患者精神容易兴奋和脑力容易疲乏,常伴有情绪烦恼和一些心理生理症状。有学者认为神经衰弱者的疲乏是有选择性的,即对有兴趣的情绪体验不易疲乏,而对无兴趣或潜意识中有抵触情绪者则容易疲乏,这是其特点。主要临床表现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类。1.衰弱症状 这是本病常有的基本症状。患者经常感到精力不足、萎靡不振、不能用脑,或脑力迟钝,肢体无力,困倦思睡;特别是工作稍久,即感注意力不能集中,思考困难,工作效率显著减退,即使充分休息也不足以恢复其疲劳感。很多患者诉述做事丢三落四,说话常常说错,记不起刚经历过的事。2.兴奋症状 患者在阅读书报或收看电视等活动时精神容易兴奋,不由自主地回忆和联想增多;患者对指向性思维感到吃力,而缺乏指向的思维却很活跃,控制不住;这种现象在入睡前尤其明显,使患者深感苦恼。有的患者还对声光敏感。3.情绪症状 主要表现为容易烦恼和容易激惹。烦恼的内容往往涉及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感到困难重重,无法解决。另一方面则自制力减弱,遇事容易激动;或烦躁易怒,对家里的人发脾气,事后又感到后悔;或易于伤感、落泪。约1/4的患者有焦虑情绪,对所患疾病产生疑虑,担心和紧张不安;例如,患者可因心悸、脉快而怀疑自己患了心脏病;或因腹胀,厌食而担心患了胃癌;或因治疗效果不佳而认为自己患的是不治之症。这种疑病心理,可加重患者焦虑和紧张情绪,形成恶性循环。另有约40%的患者在病程中出现短暂的、轻度抑郁心境,以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常在10分以下。可有自责,但一般都没有自杀意念或企图。有的患者存在怨恨情绪,把疾病的起因归咎于他人。4.紧张性疼痛 常由紧张情绪引起,以紧张性头痛最常见。患者感到头重、头胀、头部紧压感,或颈项僵硬;有的则诉述腰酸背痛或四肢肌肉疼痛。5.睡眠障碍 最常见的是入睡困难、辗转难眠,以致心情烦躁,更难入睡。其次是诉述多梦、易惊醒,或感到睡眠很浅,似乎整夜都未曾入睡。还有一些患者感到睡醒后疲乏不解,仍然困倦;或感到白天思睡,上床睡觉又觉脑子兴奋,难以成眠,表现为睡眠节律的紊乱。有的患者虽已酣然入睡,鼾声大作,但醒后坚决否认已经睡了,缺乏真实的睡眠感。这类患者为失眠而担心、苦恼,往往超过了睡眠障碍本身带来的痛苦,反映了患者对睡眠的焦虑心境。6.其他心理生理障碍 较常见的如:头昏、眼花、耳鸣、心悸、心慌、气短、胸闷、腹胀、消化不良、尿频、多汗、阳痿、早泄或月经紊乱等。这类症状虽缺乏特异性,也常见于焦虑障碍、抑郁症或躯体化障碍,但可成为本病患者求治的主诉,使神经衰弱的基本症状掩盖起来。二.诊断1.存在导致脑功能活动过度紧张的社会心理因素。2.具有易感素质或性格特点。3.临床症状以易兴奋,脑力易疲乏,头痛,睡眠障碍,继发焦虑等。4.病程至少3个月,具有反复波动或迁延的特点,病情每次波动多与精神因素有关。5.全面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精神检查或其他必要的各项检查,确能排除其他躯体疾病或早期精神病者。(一)治疗多数患者自认为“衰弱”,于是力求进补,但疗效不佳。我们从选择性疲劳这个特征出发,主张用心理治疗,主要调整情绪,力争心态平衡加之体育锻炼、理疗,有时可收到一定的疗效。1.心理治疗 是治疗神经衰弱的基本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集体心理治疗:以10~20名患者为一组,由医生向患者系统讲解有关神经衰弱的医学知识,包括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程、诊断和治疗。让患者对本病有充分了解,从而能分析自己起病的原因,并寻求对策,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同时有利于消除疑病心理,减轻焦虑和烦恼,打破恶性循环。详细讲解本病的治疗方法,要求患者主动配合,充分发挥治疗的作用。如果有已经治愈的患者参加讨论,现身说法,效果更佳。(2)小组治疗:以5~6名患者为一组,医生引导患者分析各自的病情,从而达到相互启发,消除疑虑,明确各自努力的方向。如果有已经治愈的患者参加讨论,现身说法,效果更佳。(3)个别心理治疗:在集体讲解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再针对个别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心理辅导,启发和帮助患者寻求解决疑难、摆脱困境的途径和方法。(4)森田疗法:主张顺应自然,是治疗神经衰弱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注意养成起居定时、工作学习有计划、劳逸结合的生活习惯,也有助于恢复。(5)支持性心理治疗:通过解释、疏导,使病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转移对自身疾病的注意力,增加自信心。(6)行为治疗:自我放松训练,对于紧张症状明显,伴疼痛不适等症状的病人可有较好的疗效,必要时配合生物反馈治疗。2.药物治疗(1)抗焦虑药物:常用苯二氮卓类,可选用:地西泮(安定)2.5~5.0mg,氯氮卓(利眠宁)10~20mg,艾司唑仑(舒乐安定)1~2mg,羟嗪(安泰乐)25~50mg,阿普唑仑0.4~0.8mg,劳拉西泮(氯羟安定)1~2mg等,3次/d,连服1~2周。可帮助患者改善焦虑、紧张和睡眠障碍。(2)镇静催眠药物:睡眠障碍明显者,可选用:三唑仑0.25~0.5mg,硝西泮5~10mg,艾司唑仑1~2mg,或氯硝西泮2~4mg,每晚睡前服,连服1~2周。为了避免产生药物依赖,这类药物不宜使用时间太长;或几种药物交替或间断使用。(3)β受体阻滞剂: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如紧张、心悸、震颤、多汗等症状明显者,可试用普萘洛尔(心得安)10~20mg,3次/d,可有一定效果。(4)三环类药物:焦虑和抑郁情绪混合存在,且有早醒者,可选用多塞平(多虑平)或阿米替林,25~50mg,睡前服,1次/d;以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延长睡眠时间。多选用副作用较少的第二代抗抑郁药如SSRI类药物,以低剂量为宜。抗精神病药物容易引起患者难以耐受的副作用,应尽量避免用于神经衰弱的治疗。3.胰岛素低血糖治疗 对衰弱症状和消化功能障碍,以及焦虑、消瘦的患者,有强壮和改善营养状况,增进整体功能恢复的效果。可每天早晨空腹肌注胰岛素4~20单位,出现明显低血糖反应,3~4h后,再口服50%蔗糖液,或静注50%葡萄糖液50~60ml,结束治疗。每周治疗6次,30~40次为一疗程。4.医疗体育和理疗 体育锻炼和适当的体力劳动,对改善患者的躯体状况有良好的效果。配合气功、太极拳、瑜伽等民间健身术,水疗以及其他物理疗法,有一定辅助疗效。目前,在临床亦有应用。保健气功、头昏、紧张性疼痛等症状可进行脑功能保健治疗、电磁疗法、光电子治疗等物理治疗。5.生物反馈疗法和音乐疗法 对减轻焦虑和紧张性疼痛,消除疲劳性症状,有良好作用,可配合以上治疗进行。6.生活安排 应养成起居有定时、工作学习有计划,劳逸结合,有张有弛的生活习惯。保持正常的紧张,对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是必要的。长期休息,生活缺乏目标,对健康的恢复不利。7.综合疗法 1958年北京医科大学精神病学教研组等单位,以心理治疗为主导,结合药物和物理治疗,创用了综合疗法。以4周为一疗程,共治疗神经衰弱2000例,基本痊愈者达60%以上;数年后随访,疗效稳定者在87%以上。其后这一疗法在国内被广泛采用,也都取得良好的效果,是治疗神经衰弱较好的方法。(二)预后大多起病缓慢,可追溯到导致长期精神紧张、疲劳的应激因素。也偶有突然失眠或头痛起病,不能发现明显外界原因者。病程持续,或时轻时重。如果及时给予适当治疗,大多数病例可在半年至2年内缓解。病程超过2年的慢性病例,或合并人格障碍者,则预后欠佳。
本文来源:39健康网
责任编辑:HN008
相关新闻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15610条
评论10998条
评论6650条
评论6395条
评论5433条
评论5109条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网易河南访谈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神经衰弱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