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翘散是中药还是中成药 中药?用自己熬吗?

疾病调理:
当前位置: >
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的区别-风寒感冒吃什么药-风寒感冒症状-风寒感冒食疗
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的区别: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风寒感冒吃什么药:风寒感冒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风寒感冒症状:风寒感冒症状表现为: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风寒感冒食疗:紫苏6克,薄荷4.5克,生姜6克,粳米70克。将紫苏、薄荷洗净切碎,与生姜一起入沸粳米粥中再煮片刻,趁热服食。可治疗风寒感冒。
重点推荐:[2149人顶][427人顶][388人顶][2451人顶][270人顶][2915人顶][412人顶][1673人顶][615人顶][908人顶]
焦点内容:[778人顶][209人顶][4人顶][752人顶][1991人顶]
大家都在看
您可能会喜欢看:活用中成药--天涯网友:最深的是缸需要说明几点:;慢性鼻炎则基本无效;附子6克(先煎)\大黄5克\肉桂2克(后下)水煎;丸:这个东西还是用来给以咳嗽为主,咳吐白痰;诊断疾病的所在区域并确认其为“气分病?卫分病?营;
活用中成药   --天涯网友:最深的是缸    需要说明几点:    一,我们自己给自己治疗的最大弱点就是诊断,中医的“四诊”只能靠自己,是自己解放自己。但是,也有有利的一面。就是谁痛苦谁知道,你哪里不好只有你自己最清楚;    二,本文基本上没有涉及脉诊的问题。一方面是自己给自己把脉不现实;此外也考虑到目前流行的脉诊不是很可靠,相对于先贤脉诊方法有很大的缺失,有不少几近失传;    三,中医主张“有是症(此处指症候)吃是药,无是症则不可乱用药”。这与西医用药维持的理念有很大不同。所以,必须要注意本文有关某种成药加某种成药配伍所对应不同症候的运用方法。    第一部分 常用感冒用中成药    1、风寒类感冒    &感冒清热冲剂&是一种较为温和的轻散剂,也是大家最常用的感冒药。有时会听到说:“感冒了,吃了&感冒清热冲剂&也不见好。”这有两个可能,一是病重药轻;二是不对症,还要仔细斟酌病情。    &通宣理肺丸&是治疗以受寒伤表为主因而感冒发烧无汗的重剂。请注意“无汗”二字十分关键!在这里我要说的是,“有汗”与“无汗”是治疗外感用药的航向标帜。首先,&通宣理肺丸&源于古方&麻黄汤&,系中医所谓“汗、吐、下”三法之汗法,尊病在表在上,从表从上去之,勿使其入里之理也。(自批:于此处呼应上文。)所以这是个发汗的药,病情重者可考虑用热稀饭送服(活用中成药一)。    但是,凡是已出汗、或身体虚衰脉迟微、或忽冷忽热、或肝胆病、或便秘内火实大者以及日在醉乡之饮君子,均属禁汗之列;发低热者亦当慎用。此是关于汗法的禁律,不可不知。有关“低烧慎用”问题,后面另行讨论。    活用中成药二:用&通宣理肺丸&1-2丸加服&附子理中丸&1/4-1/2丸,可治受寒感冒引起的后背痛腰痛、甚至浑身痛而无汗;(相当于&麻黄附子汤&,关于&附子理中丸&,我们后面再讨论。)    如果除了上述症状还出现项强、颈椎痛、头痛,则可再加上半袋至一袋&川芎茶调颗粒&,取其含有细辛等味药,故相当于&麻黄附子细辛汤&,此为活用中成药三。,    上面说到的&川芎茶调颗粒&,说明上只讲用于外感风邪引起的头痛、或有恶寒、发热、鼻塞。该成药源于汤剂&川芎茶调散&,其实除了治头痛外,还可以治疗风邪引起的鼻炎,使用上要用茶调才好。这里应该特别提出来的是,用浓茶调服&川芎茶调颗粒&对于近年来的风寒型外感有特效。不过,对阳气虚弱之人、或非感冒引起的所谓
慢性鼻炎则基本无效。&川芎茶调散&本为治疗风邪方剂,然&黄帝内经&就有“风乃万病之源”一说,这也能使我们对该方会有更多的领悟。    注:这里必须着重说明的是,除非确有温热实证或阴虚表现,就感冒病因来讲,一般均为因寒而起。在这个问题上,当代主流中医理论的有些论断我个人以为尚应商榷。比如,感冒初起很多人先不发热,而是鼻干、咽痛咽干、干咳或痰粘稠不爽,一般就被认为是风热型,西医则诊断为“有炎症”,许多病家也总说自己是“慢性咽炎”。于是西医只有消炎,不愈;中医则石膏、银黄之属,不但不效,反而咽更干更疼;于是又尊“补阴派”之说赶紧补水,结果连舌头都干了,而且病势更加向里发展。其实这种症候,先用&小柴胡颗粒&,继用三四次浓茶调服&川芎茶调颗粒&可以速愈,而且会使病家满口生津。要知道这里所用的药可大多是辛燥之品,怎么反而会有补阴功效呢?这里面的道理,首先病因还是因寒而不是因热,所以对症;再就是其中有着深奥的阴阳五行八卦辩证的哲学思想,简单来讲,人体之真水,乃金所生,而金在西方,其味辛。正所谓欲补其子当补其母是也。(自批:如果您有是疾用是法取是效再回想是言,我再建议您读一读&黄帝内经&,那么您就会真切地感觉到我们祖先的无比伟大了!)作者:四十而大惑 回复日期: 16:06:38  回复
  2、温热型感冒    有关温热型外感症,市场上的中成药比较多,但没什么可变化之处。只有&温病条辨&中提到的如伴有胃火较大,可于&银翘散&中加鲜芦根,这是汤药。而源于此的成药&银翘解毒丸&用煎芦根汤送服也可考虑,只是本人还没有尝试过。所以关于温热外感的成药,就按说明服用就行了,这里就不多说了。    如属温热型感冒,症状出现喉痛口鼻气热便秘。轻者服&桑菊饮&、&板兰根&、&银黄颗粒&等均可,但以&银翘解毒丸&最合适。重者当服对症汤药。    3、老年体虚者感冒。    目前没有很合适的中成药,原因可能是大多病因复杂,如滥用成药风险很大。我个人认为,年老体弱之人因风寒者居多。凡属这种虚型外感,当以补为主,略施些许疏风散寒之品即可。其中偏于阴虚者,可选用10克生晒参煎汤与半量&G防败毒丸&同服(活用中成药四);偏于阳虚而高热不退者,当先服&补中益气丸&,待热势减半及时以浓茶调服&川芎茶调颗粒&掩之,可获全胜。若因寒湿过重,病势弥漫,发热虽不是很高,病家却精神萎靡昏溃涣散,可考虑使用&人参败毒散&之变方:生晒参10克(另炖)\羌活6克\独活6克\熟
附子6克(先煎)\大黄5克\肉桂2克(后下)水煎服。此方的注意事项:一,生晒参要根据病情加减,但用量必须大于其它各药;二,熟附子用量必须大于大黄的用量。此方正所谓&逆流挽舟&之法,不可等闲视之。    4、孕产妇感冒治法    基本参照以上所列,但在药量上应当灵活一些。很多人认为怀孕期间不能吃药,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中医药书上一般都列有针对孕妇的“禁用药”和慎用药,凡是禁用药都不能使用;慎用药则应根据孕妇患病情况斟酌使用。但没必要时,都应尽量避免使用,以免发生事故。然而有病的情况下,就应该治疗,否则无论对孕妇还是胎儿都是有害的。    值得注意的是产后如果感冒了该如何治疗呢?对于孕妇在产后的感冒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一定要先补血补气,然后再治疗其他的病;或者根据病情,在补气血的同时略加一些治感冒及其它病的药,但用量必须要小。    5、一般感冒治疗的几个要领    以上是关于一般性感冒如何灵活运用中成药治疗的一些心得体会。请大家着重记住其中几个要领:1,在使用寒凉药物时,一定要见证到确有实热的症候;2,有汗与无汗是决定是否使用发汗药的关键;3,一般治感冒药物均不见效时,应想到病人很有可能是阳气虚衰所致。4,孕妇产后,无论有什么病,先补气补血再讲。    对于长期病弱体虚又患感冒的群体,可先用小柴胡过渡。这样有三个好处,1,减缓病势;2,防止病邪传变太快;3,有探病作用。所谓探病,就是探明虚实。一般身体阳气过虚的话,往往容易出现高热不退,似乎百药不解。这种情况唯一正确治法就是提补中气,使用&补中益气汤&(市场有卖&补中益气丸&,但如逢高热不退这种大病则显得力弱)并适当加大参术用量,这就是中医著名的所谓“甘温除大热”这种极具辩证思想的治疗方法。不过这里需要胆大心细,一定要注意患者的大便是否秘结,必须与实热症严格相区别。    五苓散可用于减肥第一部分 常用感冒用中成药  =============================================================      1、风寒类感冒  感冒清热冲剂:这个无论有糖的还是无糖的,组方是一样的,同仁堂的师傅说是走的荆防败毒散的路子。治疗风寒感冒(实际上是风寒感冒即将入里,因为已经出现咽痛)没什么争议,一个需要和正柴胡饮相区别使用的地方是感冒清热冲剂针对其头痛类型为前额疼痛(就是脑门儿疼)为主的感冒症状效果较好。。。正柴胡饮主要针对头两侧疼的感冒效果较好。    通宣理肺
丸:这个东西还是用来给以咳嗽为主,咳吐白痰。咽痒而不痛的人,好用。若是平常的感冒不是我首先选择的方子。    ===================================================================  “但是,凡是已出汗、或身体虚衰脉迟微、或忽冷忽热、或肝胆病、或便秘内火实大者以及日在醉乡之饮君子,均属禁汗之列;发低热者亦当慎用。此是关于汗法的禁律,不可不知。有关“低烧慎用”问题,后面另行讨论。        活用中成药二:用&通宣理肺丸&1-2丸加服&附子理中丸&1/4-1/2丸,可治受寒感冒引起的后背痛腰痛、甚至浑身痛而无汗;(相当于&麻黄附子汤&,关于&附子理中丸&,我们后面再讨论。)        如果除了上述症状还出现项强、颈椎痛、头痛,则可再加上半袋至一袋&川芎茶调颗粒&,取其含有细辛等味药,故相当于&麻黄附子细辛汤&,此为活用中成药三。”  ==================================================================  这个其实可以考虑桂枝颗粒。一个感冒,不至于动用附子吧?若无寒饮,用细辛温肺化饮是怎么个意思?不大明白。      2.温热类感冒(指风热感冒)  银翘散确实常用。但是个人不主张Vc银翘片。我对中西药合剂持谨慎态度。    3.体虚感冒  体虚感冒,偏气虚者(日间自汗出,动则尤甚)平日可间断应用玉屏风散颗粒改善体质,病至可试用参苏片(参苏饮)。偏血虚的没发现合适成药。    “甘温除大热”,确实妙极。可是没有多年的经验和积累,也容易坏事的。各位毕竟不是医科出身,于医于药皆不熟悉,还劝各位看官谨慎尝试从感冒说起  中医理论认为疾病主要为两个方面;即外感与内伤。因此区分疾病为外感症和内伤症两类(其实还有一个“外伤门”应算是外科),而所谓感冒也就是外感症。我们知道,中医总的原则是必须区分“阴阳、表里、虚实、寒热”这八个字,也就是中医著名的“八字纲领”,而八字中的“阴阳”二字则是贯穿全部中医理论的核心所在,也是唯物辩证思想精髓的最彻底最古老最系统的精彩体现。所以我们的祖先曾反复提醒后人曰:“不知阴阳者,不足以言医。”(自批:此语足省医家病家否?足省迷信假药、保健品者否?足省热衷某药某技某歪门邪道者否?但不知那些“毁中医派”们闻此言还有何说?)那么看官请问,这被中医视为外感症的感冒当属表症呢还是里症呢?恭喜,您答对了。当然是表症了。同时我们还应晓得,我们的祖先又将人体抵御病邪的机制由表及里划分为气分、卫分、营分、血分四个区域,以
诊断疾病的所在区域并确认其为“气分病?卫分病?营分病还是血分病?”。请注意,是“由表及里划分”。请想一想,感冒该是什么分呢?  嘿!您又答对了,是气分。也就是说,感冒这个病是在表皮部位的气分病。我们注意到这个划分是“气”在前,“血”在后。气是什么?阳也。血为何?阴也。治愈疾病主要靠什么?有人说是药,错!乃人体之阳气也。阳御于外,恐邪入里伤其阴也。(自批:这里请注意,看官切莫着急滑过去。要仔仔细细揣摩这段话的重大意义:这是不是临床诊治理论的分水岭?)这就引出中医治疗理论的一条戒律,即气分病当用升散而忌降下与收敛之药。反之则会引邪入里,犹如“开门揖盗”,越治越坏。据某粗浅了解,恐怕有相当的恶性血液病是患于重感冒之后。也许是瞎猜,但是,难道就不应该认真研究一下吗?讲到这里索性就搂草打兔子捎带手提一个问题,就是感冒该不该吃维C?记得有的电视节目都曾提起,很多专家都认为应该吃维C。其实,所谓科学并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单纯得如实验室似的,使得我们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大家都知道维C性酸,而有些人认为“很不科学”的中医医药理论认为,酸性药物有收敛作用,可用于伤口愈合以及真元不固,但不宜用于外感症。以前曾出过的“维C阿斯匹林”及现在还有卖的什么“维C银翘解毒”之类均为不合中医理论拍脑袋的玩意儿而已。所以啊,不懂一点中医药知识就连这病怎么得的都不见得知道,呜呼悲哉! 好了,言归正传。上面提到两个药,把那个西药抛开不表,再说说“维C银翘解毒”。再把左边的西药去掉,咱单表这“银翘解毒丸”。您可别被我上面的言辞吓着了,“银翘解毒丸”可是中医比较传统的成药,后来搞什么“相结合”才被加上了维C。其实“银翘解毒丸”源于古汤剂“银翘散”,属辛凉平剂。被清吴菊通在《温病条辨》里推为治疗风热外感的首方。不过这些古专家们仍有许多争论,本人作为山寨江湖之人也没资格评论,就不介入太多了。因此,本文对于汤剂也不多谈,只想就中成药的应用根据自己的心得做一番基本论述。实际上对于普通人来说,讲许多道理和条条款款用处并不大。这好比电脑,使用者不一定懂得多少造电脑的知识,我们只需要会操作就行。如何提高中医的可操作性,也是本文的一个理想。   现代病家大小病都要上医院,人之常情本无可厚非。可是医院压力忒大,看病就医成了一件费时费力费财的难事。其实,如果大家能够对中成药有所了解的话,一些不是很严重的病并不是非去医院不可的。所以就这个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生活休闲娱乐、应用写作文书、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各类资格考试、外语学习资料、活用中成药43等内容。 
 具有鲜活性的抗癌中成药――金刺参_基础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具有鲜活性的抗癌中成药――金刺参导读:肿瘤是否给您及您的生活及家人带来了很多恐惧和困扰?对肿瘤...  我院年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用药情况分析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我院
年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用药情况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广州某医院的活血化瘀类中成...  可以用活血止痛中成药活络镇痛片等,可以针灸加按摩治疗, 将粘连逐渐按摩牵开, ...以肩为中心,做由 里向外,或由外向里的画圈运动,用臂的甩动带动肩关节活 动...  活用中成药 4页 免费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分... 9页 免费 伤寒学太阳病1 46页 2财富值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  解答该题主要参考第十七章第三节常见有毒中药的中毒反应及基本治疗原则。含朱砂的中成药有牛黄清心丸。含蟾酥的中成药有六神丸。含马钱子的中成药有山药丸。含半夏...  既补肾益气,又活血壮骨的中成药是() A.颈复康颗粒 B.骨疏康颗粒 C.金花消痤丸 D.防风通圣丸 E.红药气雾剂_答案解析_2016年_一模/二模/三模/联考_图文_...  (万分残缺) C 精心配制的“健脑宁”口服液,不愧为中成药验方。 (搭配不当)...什么是词的活用?谈谈二者的区别。 26.短语都可以从哪些角度分类?请列出表格...  初中文言文活用词语如摘录 九、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词语总汇 十、文言文虚词用法...9、这家老字号制药厂生产的中成药素以选料上乘、工艺精湛、配方独特、疗效显著...  [9~10]鞣酸等是良好的自由基活性氧的清除剂,但大黄清除活 性氧的作用与这些...钱尚统.单味大黄醇提片治疗急性肠炎、菌痢的疗效观察[J].中成药,)...最后编辑于:作者: 冬日暖陽
本站站长 冬日暖陽 ,一位中医及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如果您有相同爱好希望与我交流,请加微信号:,询病勿扰。推荐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文章内容如有帮助,欢迎【】!
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您的位置:
> 中药不用煎 一冲就能喝
中药不用煎 一冲就能喝
摘要:传统中药讲究慢火细熬,现在,真的能被“滚水一冲”替代吗?
  广州市民傅姨,到省二中医院看感冒发烧,医生给她开出银翘散。三天的药取回来,不是六大袋中药,而是27件细细包的颗粒冲剂。
  &目前广州地区九成以上、上百家二级以上大医院,都在试点推广中药配方颗粒,开出处方药。&担广东省中药配方颗粒工程技术协会会长、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涂瑶生教授说,以省二中医院为例,药房同时配备了传统片剂、中药配方颗粒。现在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接受后者,其使用量已经占比达70%,而坚持使用传统片剂的3成人多数是老年人。
  &方便中药&VS传统中药
  中药有效利用率从40%~60%提高至80%
  传统中药片剂,讲究的是复杂的煎煮,这也让传统中药的疗效不确切和使用不便利。
  &患者自己煎服中药,40%~60%的有效成分被丢弃、浪费了。&涂瑶生表示,如果改为冲服中药配方颗粒,成分利用率则达80%以上。
  目前的&方便中药&是将700多种中药浸膏萃取,再将干燥制粉,不加辅料直接压制成颗粒。按中医处方每剂含生药量100克计算,患者每次只需要服食中药配方颗粒5~10克,服用量小,服用、携带方便。而且材量节省1到5倍。所以,尽管&方便中药&方剂比传统中药贵50%,性价比仍然很高。
  传统合煎VS单方冲服
  拆方试验证实81%无明显不同
  传统中药一般使用8~10味药材合煎,以水为媒,火助攻。有医药界人士认为,这种合煎可能相互作用,甚至产生新物质,不排除有决定性药效。而滚水冲服单方颗粒无此效果。
  为此,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专门进行拆方试验,就100个方剂、60味中药进行对比性研究。试验成分提取一组是中药颗粒,另一组是传统汤剂,结果发现有效成分相同率为81%。
  涂瑶生进一步解释,有机物的化学变化更多依靠的是酶促进剂起作用,而中药无论是单方提纯还是合方煎煮,都是水融的物理变化,功效还是一样的。
  &方便中药&VS成药颗粒
  不加蔗糖和淀粉
  涂瑶生介绍,冲剂是整个方剂制作的,颗粒就是一剂;而中药配方颗粒,则是单方,需要多个单方配伍成药方。
  更大的区别在于颗粒生产工艺。中成药冲剂是将中药片剂浸膏加入大量的蔗糖粉、淀粉混合而成。而&方便中药&完全不加辅料,700多种中药浸膏粉直接萃取提纯。
  专家提醒,&方便中药&一定要用开水(90℃~100℃)冲,加够水,搅拌30秒~1分钟至充分溶解。部分珍贵生药是经超微粉碎入药的,不能溶解,可摇匀服用。
  广东省&方便中药&标准望两年内出台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涂瑶生表示,目前厂家的工艺与质量监管,只停留在企业生产标准,并由药监所复核。&广东省中药配方颗粒工程技术协会将首先协助统一省内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规范标准,大概在近1~2年内推出,实行在协会标准基础上向国家标准迈进。&
  涂瑶生坦言,半生倾力打造&方便中药&,最着力在安全上,&现在中药原材料100%是种植的,传统片剂无法解决产地不同带来的成分差异、农药残留、重金属等问题,&而&方便中药&的制作可解决这些问题。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中成药选购有技巧!教你如何避免购买到假药
相关标签&: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成药 中药 的文章

 

随机推荐